常见病实用针灸疗法集粹(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3 15:40:01

点击下载

作者:张丽蓉

出版社: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常见病实用针灸疗法集粹

常见病实用针灸疗法集粹试读:

前言

针灸疗法是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术体系上有别于现代医学。他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以经络腧穴理论为核心,遵循辨证论治的规范,以针刺、艾灸等方法为治疗手段,用以防治疾病。因其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几千年来深受广大人民的欢迎,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重大贡献。针灸疗法最初只是古代的一种重要医疗手段,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专门学科。它是我国人民和医学家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的经验结晶。几千年来,针灸医学对我国人民的医疗保健事业起了重大作用。针灸疗法在结合了物理治疗和药物注射等法后,也有了新的发展,如应用较广泛的与电相结合的电针、电热针、穴位电兴奋、微波针灸;与光相结合的红外线照射、激光针;与声相结合的声波电针;与磁相结合的磁疗仪、电磁针,以及小剂量药物做穴位注射的水针和穴位埋线、结扎、割治等;以部位为选穴范围的针法有耳针、头针、腕踝针,其他如面针、鼻针、手针等。这些方法不仅扩大了针刺治疗的范围,而且推动了针灸医学的发展。

本人在参加了省卫生厅和中医学院举办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师资培训班后,收获甚大,启发了我对针灸的兴趣,深刻领悟到了针灸疗法传统理论的内涵。作为一名从事针灸工作30多年的医者,应该继承前人的理论和经验,吸收先进的科技手段和成果,不断创新和完善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医疗实践、为推进针灸事业的发展,为人类的医疗保健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基于以上想法,在总结30多年的针灸实践经验,收集资料的同时,着手组织编写工作。本着实用性、有效性的原则,突出简、便、验、廉的精神,撰写成这本《常见病实用针灸疗法集粹》。

全书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显著特点,分上下两部分。前半部分选择了30余种常用的针灸疗法简要介绍,下半部分以常见病名为纲,按急性病症、内科病症、妇科病症、儿科病症、外科病症、骨伤科病症、皮肤科病症、五官科病症和其他病症等顺序,全面介绍针灸的治疗方法。

由于编者的水平有限,时间仓促,因此在体例的完整统一,叙述的完美性上也许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希望与读者商榷探讨。张丽蓉2012.3于安康

上篇 针灸疗法

毫针刺法

毫针刺法,是指用毫针刺激腧穴,施以一定的手法,借以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毫针为古代“九针”之一。因其针体细微,故又称“微针”“小针”,是古今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医针。现代临床所用毫针多选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毫针的规格】

毫针的规格主要是以针身的直径和长度而区分。目前应用的毫针规格见下表。毫针的长度规格表毫针的粗细规格表【针刺前的准备】

1.选择针具:对针具的选择,现代多选用不锈钢所制作的针具,因不锈钢不仅能防锈蚀、耐热,而且具有一定的硬度、弹性和韧性。临床使用前还应按照要求注意检查,以免在针刺施术过程中,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在选择针具时,除要注意上述事项外,在临床上还应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的长幼、形体的肥瘦、体质的强弱、病情的虚实、病变部位的表里浅深和所取腧穴所在的具体部位,选择长短、粗细适宜的针具。

2.选择体位:针刺时患者体位选择是否适当,对腧穴的正确定位、针刺的施术操作、持久的留针和防止晕针、滞针、弯针甚至折针等,都有很大影响。因此,根据处方选取腧穴的所在部位,选择适当的体位,以既有利于腧穴的正确定位,又便于针灸的施术操作和较长时间的留针而不致疲劳为原则,临床上针刺时常用的体位主要有以下数种:(1)仰卧位: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图1-1)。(2)侧卧位:适宜于取身体侧面少阳经腧穴和上、下肢的部分腧穴(图1-2)。(3)伏卧位:适宜于取头、项、脊背、腰尻部腧穴和下肢背侧及上肢部分腧穴(图1-3)。(4)仰靠坐位:适宜于取前头、颜面和颈前等部位的腧穴(图1-4)。(5)俯伏坐位:适宜于取后头和项、背部的腧穴(图1-5)。(6)侧伏坐位:适宜于取头部的一侧、面颊及耳前后部位的腧穴(图1-6)。图1-1 仰卧位图1-2 侧卧位图1-3 伏卧位图1-4 仰靠坐位图1-5 俯伏坐位图1-6 侧伏坐位

3.消毒:针刺前必须做好消毒工作,其中包括针具消毒、腧穴部位的消毒和医生手指的消毒。(1)针具器械消毒:方法很多,应尽量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将毫针等针具用布包好,放在密闭的高压蒸汽锅内灭2菌。一般在1.0~1.4kg/cm的压力、115~123℃的高温下保持30min以上,才可达到灭菌要求。

药液浸泡消毒法:将针具放在75%酒精内浸泡30~60min,取出擦干后使用。也可置于器械消毒液内浸泡(如0.1%新洁尔灭加0.5%亚硝酸钠)。直接和毫针接触的针盘、镊子等也需进行消毒。经过消毒的毫针,必须放在消毒过的针盘内,外以消毒纱布遮覆。(2)施针部位消毒:在病人需要针刺的穴位皮肤上用75%酒精的棉球擦拭,应从中心点向外绕圈擦拭。或先用2%碘酊涂擦,稍干后再用75%酒精涂擦脱碘。穴位皮肤消毒后,必须保持洁净,防止再污染。(3)医生手指消毒:医生的手,在施术前要用肥皂水洗刷干净,或用酒精棉球涂擦后,才能持针操作。【进针方法】

临床上一般用右手持针操作,主要是以拇、食、中三指夹持针柄,其状如持毛笔(图1-7),故右手称为“刺手”。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故称左手为“押手”。刺手的作用,是掌握针具,施行手法操作;进针时,运指力于针尖,而使针刺入皮肤,行针时便于左右捻转,上下提插和弹震刮搓以及出针时的手法操作等。押手的作用,主要是固定腧穴位置,夹持针身协助刺手进针,使针身有所依附,保持针垂直,力达针尖,以利于进针,减少刺痛和协助调节、控制针感。具体的进针方法,临床常用有以下几种:图1-7 持针姿势

1.单手进针法:即用刺手的拇食指持针,中指指端紧靠穴位,中指指腹抵住针身下段,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势屈曲将针刺入,直刺至所要求的深度。此法用于短毫针进针(图1-8)。图1-8 单手进针法

2.双手进针法:即左、右手互相配合将针刺入,常用的方法有四种。(1)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腧穴位置的旁边,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图1-9)。图1-9 指切进针法(2)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持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的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图1-10)。图1-10 夹持进针法

临床上也有采用插刺进针的,即单用右手拇、食二指夹持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使针尖露出2~3分,对准腧穴位置,将针迅速刺入腧穴,然后将针捻转刺入一定深度,并根据需要选用适当押手配合行针。(3)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图1-11)。图1-11 舒张进针法(4)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针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图1-12)。图1-12 提捏进针法

以上各种进针方法在临床上应根据腧穴所在部位的解剖特点,针刺深浅和手法的要求灵活选用,以便于进针和减少病人的疼痛。此外,也有采用管针进针的,即备好玻璃或金属制成的针管,针管长度比毫针短2~3分,以便露出针柄,针管的直径,以能顺利通过针尾为宜。进针时左手持针管,将针装入管内,针尖与针管下端平齐,置于应刺的腧穴上,针管上端露出针柄2~3分,用右手食指叩打针尾或用中指弹击针尾,即可使针刺入,然后退出针管,再运用行针手法。【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针刺过程中,掌握正确的针刺方向、角度和深浅度,是增强针感、提高疗效、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应根据施术腧穴所在位置、病人体质、病情需要和针刺手法等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因为同一腧穴,如果方向、角度、深浅不同,则刺达的组织得到的感应和疗效就会有显著差异。

1.针刺方向:是指进针时针尖对准的某一个方向或部位,一般根据经脉循行的方向、腧穴的部位特点和治疗的需要而定。

2.针刺的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所形成的夹角(图1-13)。它是根据腧穴所在位置和医者针刺时所要达到的目的结合而定。一般分为下列三种角度:图1-13 针刺的角度(1)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角左右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2)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角左右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3)平刺:即横刺、沿皮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角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的腧穴等。

3.针刺的深度:是指针身刺入人体内的深浅而言。临床可根据下列情况灵活掌握。(1)体质:身体瘦弱,宜浅刺;身强体肥者,宜深刺。(2)年龄:年老体弱及小儿娇嫩之体,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3)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4)部位:头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满处的腧穴,宜深刺。

针刺的角度深度关系极为密切,一般来讲,深刺多用直刺,浅刺多用斜刺或平刺。对天突、哑门、风府等穴以及眼区,胸背和重要脏器如心、肝、肺等部位的腧穴,尤其要注意掌握好针刺的角度和深度。至于不同季节,对针刺深浅也有影响,也应予以重视。【行针手法】

行针亦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了使患者产生针刺的感应,或进一步调整针感的强弱,以及使针感向某一方向传导、扩散而采取的操作手法。

行针的手法分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两类。

1.基本手法,是针刺的基本动作,常用的有以下两种:(1)提插法:是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使针在穴内进行上、下进退的操作方法。使针从浅层向下刺入深层为插;由深层向上退到浅层为提(图1-14)。至于提插幅度的大小,层次的有无,频率的快慢以及操作时间的长短等,应根据病人的体质、病情和腧穴的部位以及医者所要达到的目的而灵活掌握。(2)捻转法:是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以右手拇指和中、食二指持住针柄,进行一前一后的来回旋转捻动的操作方法(图1-15)。至于捻转角度的大小,频率的快慢,操作时间的长短等,应根据病人的体质、病情和腧穴的特征以及医者所要达到的目的,灵活运用。

以上两种基本手法,既可单独应用,也可相互配合运用,在临床上必须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图1-14 提插法图1-15 捻转法

2.辅助手法:是进行针刺时用以辅助行针的操作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循法:是以左手或右手于所刺腧穴的四周或沿经脉的循行部位,进行徐和的循按或循摄的方法(图1-16)。此法在未得气时用之可以通气活血,有行气、催气之功。若针下过于沉紧时,用之可宣散气血,使针下徐和。图1-16 循法(2)刮法:亦名划柄法。是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使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抵住针尾,用拇指、食指或中指爪甲,由下而上的频频刮动针柄的方法(图1-17)。此法在针下未得气时,用之可激发经气,促使得气。图1-17 刮法(3)弹法:是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以手指轻轻叩弹针柄,使针身产生轻微的震动,而使经气速行的操作方法(图1-18)。图1-18 弹法(4)摇柄法:是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手持针柄进行摇动,如摇橹或摇辘轳之状(图1-19)。此法若直立针身而摇,多自深而浅的随摇随提,用以出针泻邪。若卧针斜刺或平刺而摇,一左一右,不进不退,如青龙摆尾,可使针感单向传导。图1-19 摇柄法(5)飞法:不得气时,用右手拇食指持针柄,细细捻搓数次,然后张开两指,一搓一放,反复数次,如飞鸟展翅(图1-20)。此法可行气、催气。图1-20 飞法(6)震颤法:是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右手持针柄,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动作,使针身产生轻微的震颤,以促使得气或增强祛邪、扶正的作用。

3.针刺补泻:补法,是泛指能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的方法。泻法,是泛指能疏泄病邪使亢进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方法。针刺补泻就是通过针刺腧穴,采用适当的手法激发经气得以补益正气,疏泄病邪而调节人体脏腑经络功能,促使阴阳平衡而恢复健康。临床上需根据病者的病情、病位,进行辨证施穴、施法、施术,方能取得满意的疗效。补者补其不足,泻者泻其有余。【留针与出针】

1.留针:当毫针刺入腧穴,行针得气并施以或补或泻手法后,将针留置在穴内者称为留针。通过留针,可以加强针刺感应和延长刺激作用,还可以起到候气与调气的目的。针刺得气后留针与否以及留针时间久暂,应视患者体质、病情、腧穴位置等而定。如一般病症只要针下得气并施以适当补泻手法后,即可出针,或留置10~20min。但对一些特殊病症,如慢性、顽固性、痉挛性疾病,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某些急腹症、破伤风角弓反张者,必要时可留针数小时。而对老人、小儿患者和昏厥、休克、虚脱患者,不宜久留针,以免贻误病情。

2.出针:又称起针、退针。在施行针刺手法或留针达到预定针刺目的和治疗要求后,即可出针。一般是以左手拇食两指持消毒干棉球轻轻按压于针刺部位,右手持针做轻微的小幅度捻转,并随势将针缓缓提至皮下(不可单手猛拔),静留片刻,然后出针。【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及预防】

1.晕针:是在针刺过程中病人发生的晕厥现象。(1)原因:患者体质虚弱,精神紧张,或疲劳、饥饿、大汗、大泻、大出血之后,或体位不当,或医者在针刺时手法过重,而致针刺时或留针过程中而发此症。(2)现象:患者突然出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吐,多汗、心慌、四肢发冷,血压下降,脉象沉细,或神志昏迷,扑倒在地,唇甲青紫,二便失禁,脉微细欲绝。(3)处理: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仰卧片刻,给饮温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复正常。重者在上述处理基础上,可刺人中、素髎、内关、足三里、灸百会、关元、气海等穴,即可恢复。若仍不省人事,呼吸细微,脉细弱者,可考虑配合其他治疗或采用急救措施。(4)预防:对于晕针应注重于预防。如初次接受针刺治疗或精神过度紧张,身体虚弱者,应先做好解释,消除对针刺的顾虑,同时选择舒适持久的体位,最好采用卧位,选穴宜少,手法要轻。若饥饿、疲劳、大渴时,应先进食、休息、饮水后再予针刺,医者在针刺治疗过程中,要精神专一,随时注意观察病人的神色,询问病人的感觉,一旦有不适等晕针先兆,可及早采取处理措施,防患于未然。

2.滞针:是指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病人则感觉痛剧的现象。(1)原因:患者精神紧张,当针刺入腧穴后,病人局部肌肉强烈收缩;或行针手法不当,向单一方向捻针太过,以致肌肉组织缠绕针体而成滞针。若留针时间过长,有时也可出现滞针。(2)现象:针在体内,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若勉强捻转,提插时,则病人痛不可忍。(3)处理:若病人精神紧张,局部肌肉过度收缩时,可稍延长留针时间,或于滞针腧穴附近,进行循按或用叩弹针柄,或在附近再刺一针,以宣散气血,而缓解肌肉的紧张。若行针不当,或单向捻针而致者,可向相反方向将针捻回,并用刮柄、弹柄法,使缠绕的肌纤维回释,即可消除滞针。(4)预防:对精神紧张者,应先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不必要的顾虑。注意行针的操作手法和避免单向捻转,若用搓法时,应注意与提插法的配合,则可避免肌纤维缠绕针身而防止滞针的发生。

3.弯针:是指进针时或将针刺入腧穴后,针身在体内形成弯曲的现象。(1)原因:医生进针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过速,以致针尖碰到坚硬组织器官或病人在针刺或留针时移动体位,或因针柄受到某种外力压迫、碰击等,均可造成弯针。(2)现象:针柄改变了进针或刺入留针时的方向和角度,提插、捻转及出针均感困难,而患者感到疼痛。(3)处理:出现弯针后,即不得再行提插、捻转等手法。如针身轻微弯曲,应慢慢将针起出。若弯曲角度过大时,应顺着弯曲方向将针起出。若由病人移动体位所致,应使患者慢慢恢复原来体位,局部肌肉放松后,再将针缓缓起出,切忌强行拔针,以免将针断入体内。(4)预防:医者进针手法要熟练,指力要均匀,并要避免进针过速、过猛。选择适当体位,在留针过程中,嘱患者不要随意更动体位,注意保护针刺部位,针柄不得受外物碰撞和压迫。

4.断针:或称折针,是指针体折断在人体内。若能术前做好针具的检修和施术时加以应有的注意,是可以避免的。(1)原因:针具质量欠佳,针身或针根有损伤剥蚀。进针前失于检查。针刺时将针身全部刺入腧穴。行针时强力提插、捻转,肌肉猛烈收缩。留针时患者随意变更体位,或弯针、滞针未能进行及时的正确处理等,均可造成断针。(2)现象:行针时或出针后发现针身折断,其断端部分针身尚露于皮肤外,或断端全部没入皮肤之下。(3)处理:医者态度必须从容镇静,嘱患者切勿更动原有体位,以防断针向肌肉深部陷入。若残端部分针身显露于体外时,可用手指或镊子将针起出。若断端与皮肤相平或稍凹陷于体内者,可用左手拇、食二指垂直向下挤压针孔,使断针暴露体外,右手持镊子将针取出。若断针完全深入皮下或肌肉深层时,应在X线下定位,手术取出。(4)预防:为了防止折针,应认真仔细地检查针具,对认为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针具,应剔出不用。避免过猛、过强的行针。在行针或留针时,应嘱患者不要随意更换体位。针刺时更不宜将针身全部刺入腧穴,应留部分针身在体外,以便于针根断折时取针。在进针行针过程中,如发现弯针时,应立即出针,切不可强行刺入、行针。对于滞针等亦应及时正确的处理,不可强行硬拔。

5.血肿:是指针刺部位出现的皮下出血而引起的肿痛的现象。(1)原因:针尖弯曲带钩,使皮肉受损,或刺伤血管所致。(2)现象:出针后,针刺部位肿胀疼痛,断则皮肤呈现青紫色。(3)处理:若微量的皮下出血而局部小块青紫时,一般不必处理,可以自行消退。若局部肿胀疼痛较剧,青紫面积大而且影响到活动功能时,可先做冷敷止血后,再做热敷或在局部轻轻揉按,以促使局部瘀血消散吸收。(4)预防:仔细检查针具,熟悉人体解剖部位,避开血管针刺,出针时立即用消毒干棉球揉按压迫针孔。【适应范围】

本法适用于治疗内、外、妇、儿、五官、急症等各科的多种常见病。【注意事项】

1.患者在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对身体瘦弱,气虚血亏的患者,进行针刺时手法不宜过强,并应尽量选用卧位。

2.妇女怀孕三个月者,不宜针刺小腹部的腧穴。若怀孕三个月以上者,腹部、腰骶部腧穴也不宜针刺。至于三阴交、合谷、昆仑、至阴等一些通经活血的腧穴,在怀孕期亦应禁刺。如妇女行经时,若非为了调经,亦不应针刺。

3.小儿囟门未闭合时,头顶部的腧穴不宜针刺。

4.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5.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的部位,不宜针刺。

6.对胸、胁、腰、背脏腑所内居之处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肝、脾肿大、肺气肿患者更应注意。

7.针刺眼区和项部的风府、哑门等穴以及脊椎部的腧穴,要注意掌握一定的角度,更不宜大幅度的提插、捻转和长时间的留针,以免伤及重要组织器官,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8.对尿潴留等患者在针刺小腹部腧穴时,也应掌握适当的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以免误伤膀胱等器官出现意外的事故。【临床应用】

1.取穴处方原则:针灸临床选取腧穴是以经络学说为指导,根据病症,以循经取穴为主,可分为近部取穴、远部取穴和随症取穴。近部取穴是指选取病痛的局部或邻近部位的腧穴,远部取穴是选取距病痛处较远部位的腧穴,随症取穴是指对某些全身症状或针对病因病机而取穴。这是处方组成的基本法则,三者在应用时可分可合。

2.配穴方法有五种:(1)本经配穴法,指的是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时,即选某一脏腑、经脉患病局部和远端的腧穴配成处方。(2)表里配穴法,这是以脏腑、经脉的阴阳表里配合关系,作为配穴依据。即某一脏腑、经脉有病,专取其表里经腧穴组成处方施治。(3)前后配穴法,亦名腹背阴阳配穴法。“前”,指胸腹为阴;“后”,指脊背为阳。本法是以前后部位所在的腧穴配伍成处方的方法。(4)上下配穴法,是泛指人体上部与下部腧穴配合成处方的方法。(5)左右配穴法,是根据外邪所犯经络的不同部位,在缪刺、巨刺的原则下配穴处方的方法。它既可左右双穴同取,又可左病取右,右病取左;既可取经穴,又可取络穴,随病而取。若脏腑、经络病涉及双侧时,均可左右腧穴同时并取。

三棱针刺法

三棱针刺法是用三棱针点刺穴位或浅表血络,放出少量血液,以防治疾病的方法,亦称“刺络法”。本法具有醒脑开窍,泄热消肿,去瘀止痛等作用。

三棱针一般用不锈钢制成,针长约6cm,针柄稍粗呈圆柱形,针身呈三棱状,尖端三面有刃,针尖锋利(见图1-21)。图1-21 三棱针【操作方法】

1.点刺法:针刺前先推按被刺穴位部,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经常规消毒后,左手拇、食、中三指夹紧被刺部位或穴位,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1~2分深,随即将针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出血少许,然后用消毒棉球或棉签按压针孔(图1-22)。刺法多用于手指或足趾末端穴位,如十宣、十二井穴或头面部的太阳、印堂、攒竹、上星等。图1-22 点刺法

2.散刺法:散刺法是对病变局部周围进行点刺的一种方法,根据病变部位大小的不同,可刺10~20针以上,由病变外缘呈环形向中心点刺,以消除瘀血或水肿(见图1-23),此法多用于局部瘀血、肿痛、顽癣等。图1-23 散刺法

3.挑刺法:此法是以三棱针挑断皮下白色纤维组织,用以治疗某些疾病的一种方法。操作时先常规消毒,用左手按压施术部位两侧,或捏起皮肤,使皮肤固定,右手持针迅速刺入皮肤1~2mm,立即将针退出,随即将针身倾斜挑破皮肤,使之出少量血液或少量黏液。也有再刺入5mm左右深,将针身倾斜并使针尖轻轻挑起,挑断皮下部分纤维组织,然后出针,覆盖敷料。挑刺法常用于治疗肩周炎、胃痛、颈椎病、失眠、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头痛、痔疮等。

4.刺络法:常规消毒,左手拇指压在被刺部位上下端,上端用橡皮管或带子结扎,右手持三棱针对准被刺部位静脉,迅速刺入脉中2~3mm深,然后出针,使其流出少量血液,出血停止后,以消毒棉球按压针孔。当出血时,也可轻按静脉上端,以助瘀血排出,毒邪得泻。此法常用于曲泽、委中等穴,治疗急性吐泻、中暑、发热等。【临床应用】

本法适应于各种实证、热证、瘀血、疼痛等均可应用。较常用于某些急症和慢性病,如昏厥、高热、中暑、中风闭证、咽喉肿痛、目赤肿痛、顽癣、痈疖初起、扭挫伤、疳证、痔疮、顽痹、头痛、丹毒、指(趾)麻木等。【注意事项】

1.对患者要做好必要的解释工作,以消除思想顾虑。

2.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3.点刺时手法宜轻、稳、准、快,不可用力过猛,防止刺入过深,创伤过大,损害其他组织。一般出血不宜过多,切勿伤及动脉。

4.体质虚弱者、孕妇、产后及有出血倾向者,均不宜使用本法。注意患者体位要舒适,谨防晕针。

5.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3次为1疗程,一般每次出血量以数滴至3~5ml为宜。

皮肤针法

皮肤针法是运用皮肤针叩刺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激发经络功能,调整脏腑气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

皮肤针的针头呈小锤形,针柄一般长15~19cm,一端附有莲蓬状的针盘,针盘下散嵌着不锈钢短针。根据所嵌不锈钢短针的数目不同,可分为梅花针(5支针)、七星针(7支针)、罗汉针(18支针)等。现代又发明了一种滚刺筒,是用金属制成的筒状皮肤针,具有刺激面广、刺激量均匀、使用简便等优点。【操作方法】

1.叩刺部位:皮肤针的叩刺部位,一般分可为循经叩刺、穴位叩刺、局部叩刺三种。(1)循经叩刺:是循着经脉进行叩刺的一种方法,常用于项背部的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督脉为阳脉之海,能调节一身之阳气,五脏六腑之背俞穴,皆分布于膀胱经,故其治疗范围广泛;其次是四肢肘膝以下经络,因其分布着各经的原穴、络穴、郄穴等,治疗各相应脏腑经络的疾病。(2)穴位叩刺:是在穴位上进行叩刺的一种方法,主要是根据穴位的主治作用,选择适当的穴位予以叩刺治疗,临床常用的是各种特定穴、华佗夹脊穴、阿是穴等。(3)局部叩刺:是在患部进行叩刺的一种方法,如扭伤后局部的瘀肿疼痛及带状疱疹、顽癣等,可在局部进行围刺或散刺。

2.刺激强度与疗程:刺激强度是根据刺激的部位、患者体质和病情的不同而决定的,一般分轻、中、重三种。(1)轻刺:用力稍小,皮肤仅见潮红、充血为度。适用于头面部、老弱妇女患者,以及病属虚证、久病者。(2)重刺:用力较大,以皮肤有明显潮红,并有微出血为度。适用于压痛点、背部、臀部、年轻体壮患者,以及病属实证、新病者。(3)中刺:介于轻刺与重刺之间,以局部有较明显潮红,但不出血为度,适用于一般部位,以及一般患者。

叩刺治疗,一般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可间隔3~5d。

3.操作:(1)叩刺:针具和叩刺部位常规消毒后,以右手拇指、中指、无名指握住针柄,食指伸直按住针柄中段,针头对准皮肤叩击,运用腕部的弹力,使针尖叩刺皮肤后立即弹起,如此反复叩击。叩击时针尖与皮肤必须垂直,弹刺要准确,强度要均匀,可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刺激部位或刺激强度(见图1-24)。图1-24 皮肤针持针手法(2)滚刺:是用特制的滚刺筒,经常规消毒后,手持筒柄,将针筒在皮肤上来回滚动,使刺激范围成为一狭长的面,或扩展成一片广泛的区域。【适应范围】

本法的适应范围很广,临床各种病证均可应用,如近视、视神经萎缩、急性扁桃体炎、感冒、咳嗽、慢性肠胃病、便秘、头痛、失眠、腰痛、皮神经炎、斑秃、痛经等。【注意事项】

1.针具要经常检查,注意针尖有无毛钩,针面是否平齐,滚刺筒转动是否灵活。

2.叩刺时动作要轻捷,正直无偏斜,以免造成患者疼痛。

3.局部如有溃疡或损伤者不宜使用本法,急性传染性疾病和急腹症也不适宜使用本法。

4.叩刺局部和穴位,若手法重而出血者,应进行清洁和消毒,注意防止感染。

5.滚刺筒不要在骨骼突出部位处滚动,以免产生疼痛或出血。

皮内针法

皮内针法是将特制的小型针具固定于腧穴部位的皮内做较长时间留针的一种方法,又称“埋针法”。

皮内针的针具有两种。一种呈颗粒形,或称麦粒形,一般长1cm,针柄形似麦粒;一种呈掀钉形,或称图钉形,长为0.2~0.3cm,针柄呈环形。前一种针柄与针身成一直线,后一种则成垂直状(见图1-25)。

针刺部位多以不妨碍正常活动处腧穴为主,一般多选用背俞穴、四肢穴和耳穴等。图1-25 颗粒形和掀钉形皮内针【操作方法】

皮内针、镊子和埋针部皮肤严格消毒后,进行针刺。

1.颗粒式皮内针:用镊子夹住针柄,对准腧穴,沿皮下横向刺入,针身可刺入0.5~0.8cm,针柄留于皮外,然后用胶布顺着针身进入的方向粘贴固定。

2.掀钉式皮内针:对准腧穴,直刺掀入,然后用胶布固定。也可将针圈贴在小块胶布上,手执胶布直压掀入所刺穴位。

皮内针可根据病情决定其留针时间的长短,一般为3~5d,最长可达1周。若天气炎热,留针时间不宜过长,以1~2d为好,以防感染。在留针期间,可每隔4h用手按压埋针处1~2min,以加强刺激,提高疗效。【适应范围】

皮内针法临床多用于某些需要久留针的疼痛性疾病和久治不愈的慢性病症,如神经性头痛、面神经麻痹、胆绞痛、腰痛、痹证、神经衰弱、高血压、哮喘、小儿遗尿、痛经、产后宫缩疼痛等。【注意事项】

1.关节附近不可埋针,因活动时会疼痛。胸腹部因呼吸时会活动,亦不宜埋针。

2.埋针后,如患者感觉疼痛或妨碍肢体活动时,应将针取出,改选穴位重埋。

3.埋针期间,针处不可着水,避免感染。

火针刺法

火针刺法是将特制的金属粗针,用火烧红后刺入一定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本法具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的作用。

火针针体较粗,质地坚韧,一般是用钨锰合金钢丝拉制而成的,也可用较粗的不锈钢针。常用火针分为细火针(针尖直径0.5mm)、中火针(针尖直径0.75mm)、粗火针(针尖直径1.2mm)。还可根据不同用途做成平头、多头、刀形头等多种类型。近些年还有一些特制的火针,如弹簧式火针和各种电火针。【操作方法】

1.选穴与消毒:火针选穴与毫针基本相同,根据不同病症辨证选穴,或以“以痛为腧”的局部选穴法。选穴后要采取合适的体位,一般以卧位最佳,还须防止患者改变体位,影响取穴准确性。针刺前注意消毒,先用碘酒消毒,再以乙醇棉球脱碘。

2.烧针:烧针是使用火针的关键步骤,火针烧灼的程度有三种,根据治疗需要,可将针烧至白亮、通红或微红。若针刺较深者,需烧至白亮,速进疾出。如需较浅点刺法,可以烧至通红,速入疾出,轻浅点刺。如属浅表皮肤的烙熨法,则将针烧至微红,在表皮部位轻而稍慢地烙熨。

烧针用的灯火以酒精灯比较方便,一般左手持灯,右手持针,靠近施术部位,烧针后迅速针刺。烧针的次序是先烧针身,后烧针尖,若针身发红针尖变冷者则不宜进针。

3.针刺的深度:应根据病情、体质、年龄,以及穴位所在部位肌肉薄厚、血管深浅而定。一般四肢及腰部可稍深,刺至2~5分深,胸背部宜浅,可刺1~2分深;颜面部除了面部痣及扁平疣外一般不用火针,尤其靠近五官的穴位不宜火针针刺。

火针刺后,立即用干棉球按压针孔,可以减少疼痛,但不可揉搓,以免出血。针孔的处理,视针刺深浅而定,如果针刺1~3分深,可不做特殊处理,若针刺4~5分深,可用消毒纱布敷贴,胶布固定1~2d,以防感染。【适应范围】

本法主要用于痹证、胃下垂、慢性泄泻、痢疾、阳痿、痈疽、痔疮、瘰疬、腱鞘囊肿、象皮腿、月经不调、小儿疳积,以及某些皮肤病如疣、痣、癣、疮疖等。【注意事项】

1.对于血管及主要神经分布部位则不宜针刺。

2.针刺后局部出现红晕或红肿未完全消退时,应避免洗浴;局部发痒,不能用手抓,以防感染。

3.注意针具检查,发现针具有剥蚀或缺损时,则不宜使用,以防意外。

4.对初次接受火针治疗的患者,应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芒针针法

芒针针法是用一种特制的长针刺激腧穴以治疗疾病的方法。芒针由较细而富有弹性的不锈钢丝制成,因其形状细长如麦芒,故称为芒针,它由古代九针之一的“长针”发展而来。

芒针的结构与毫针相同,只是针身较长。其长度以5~8寸(1寸=3.33厘米)为多,也有在1尺(1尺=0.33米)以上者,临床上以5寸、6寸、7寸长度和26号、28号粗细的用途较广。8寸以上的芒针,除针刺带~脉外,一般应用较少。【操作方法】

芒针的针刺操作必须两手协作,灵活配合。

1.进针:针刺前常规消毒,然后右手执针,使针尖抵触穴位,然后左手配合,固定针体下端,利用指力和腕力,压捻结合,迅速刺透表皮,根据不同穴位,缓慢运针,刺至相应深度。

2.手法:常用的手法以捻转为主,要求轻捻缓进,左右交替,即拇指对食、中指的前后捻转,并以拇指前后运动为主,以食、中指逆向轻微活动为辅。捻转角度不宜过大,一般在180°~360°之间。

3.出针:施针完毕后,将针缓慢退至皮肤表层,再轻轻抽出,边退针,边揉按针刺相应部位,以防出血,减轻疼痛。如出针后有血液从针孔溢出,应迅速以干棉球按压针孔,直至停止出血为止。【适应范围】

本法常用于血管性头痛、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支气管哮喘、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神经炎、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肩关节周围炎、运动神经元疾病、急性脊髓炎、外伤性截瘫、脊椎病、癫痫、精神分裂症、神经官能症以及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注意事项】

1.对初次接受芒针治疗的患者,应耐心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恐惧心理。同时,选穴宜少,手法宜轻。

2.由于芒针的针身细长,针刺穴位较深,应告诫患者进针后不可移动体位,以免造成弯针、滞针或折针。

3.针刺时必须缓慢,切忌快速提插,容易造成损伤血管或器官组织,如针尖遇到阻力,必须退针或改变针刺方向。

4.过饥、过饱、过劳、醉酒、年老体弱、孕妇儿童,以及某些不配合治疗者忌针。

5.医者态度要严肃认真,不可马虎轻率。

金是针针法

鍉针针法是用鍉针按压经脉和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鍉针为古代九针之一,临床用于按压经脉、穴位,不刺入皮肤。因操作时以推按穴位为主,故又称为推针。本法既可用以治疗,又可用以经络腧穴按压辅助诊断。《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说:“三日键针,长三寸半……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关于鍉针的结构和作用,《灵枢·九针论》又进一步明确:“……必大其身而员其末,令可以按脉勿陷,以致其气,令邪气独出。”且《灵枢·官针》篇说:“病在脉,气少当补之者,取以鍉针于井荥分输。”可见用鍉针按压经脉、腧穴,有疏导经络气血、补虚泻实的作用。

鍉针长3.5寸,按古代周尺计算,约合8cm,针身呈圆柱体,针头圆钝光滑呈半球体,针头直径以2~3mm为宜(图1-26)。制针材料多选用金属如不锈钢、黄铜、银等。以磁性材料制成者称磁鍉针。图1-26【操作方法】

拇、食指捏持针柄,中指指腹置于针体的中段,针体与所按压的经脉或穴位皮肤垂直,每次按压持续1~10min,可结合捻转或震颤法。按压后轻轻揉按凹陷。有弱刺激和强刺激两种。

1.弱刺激:按压用力较小,形成的凹陷浅,按压部位周围发生红晕,治疗时间短,局部有酸胀感,按压时结合捻转法。

2.强刺激:按压用力较大,形成的凹陷深,局部有胀痛感,并可向一定的方向传导,治疗时间较长。按压时结合震颤法。

每日治疗1~2次,重症可3~4次,10次为1疗程。由于该法的操作较简单,可嘱患者自己使用。【适应范围】

高血压病、胃脘痛、肩周炎、网球肘、肋间神经痛、腹痛、头痛、牙痛、呕吐、消化不良、痛经、失眠等。也可用于经络辨证时探查病变的经络、穴位,在灵龟八法和子午流注针法的开穴时亦可选用本法。【注意事项】

1.选用针头呈半球体的鍉针,其针头不宜过尖,否则易产生疼痛。

2.不可刺激过强,以防晕针。

3.垂直按压,不宜斜刺。

4.勿损伤皮肤。

粗针针法

【概述】

粗针针法是指用针体较为粗大的针具刺激腧穴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粗针因其针体特粗而为名。实为古代“九针”之大针演化而来。粗针结构与毫针相同,但粗细规格大不一样,常用的针体直径有0.4mm,0.6mm,0.7mm,0.8mm,1.0mm,1.2mm数种,长度75~250mm不等,其针尖圆而不钝、利而不锐。粗针治疗时针感强,针刺时间短,进针不易弯曲,很少有滞针、断针现象,常用于需要强刺激或放血的病症。【操作方法】

1.取穴处方原则:与“毫针针法”基本一致,但宜少而精,一般1~2穴即可。

2.进针法:(1)夹持进针法:右手拇、食二指夹持针体下端,露出针尖1~1.5mm,对准穴位快速刺入。本法适用于肌肉丰厚处。(2)夹压进针法:用右手拇、中二指夹持针体,食指压针尾,快速刺入。本法适用于背部。(3)捻转进针法:用左手持针体,右手持针柄,同时捻转下压刺入。本法适用于皮肤柔软的腹部。

3.行针手法粗针进针后,一般即有较强的感觉。若需强刺激可提插6~7次,针刺后有一种放电感效果最佳,但儿童不宜提插过多。如用于肌肉萎缩患者,可用卷肌提插法。即针刺入后,针体向一个方向捻转,以转不动为度。此时肌纤维已缠绕针体,然后上下提插数次。提插2~3次为中度刺激,留针不提插为弱刺激。

4.留针与出针:(1)留针:背部穴位一般留针10~20min,有些疾病亦可留针30~60min或更长。其他腧穴均采用强刺激不留针。(2)出针:达到针刺目的即可出针,出针后应以消毒干棉球按揉针孔,以免出血。对于实热证者可不按压,使其放出少量血液则效果更佳。

粗针治疗一般每日针刺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3d。【主治病症】

粗针针法适用于治疗急性皮肤感染、疔毒、疖肿、痈肿、淋巴管炎、乳腺炎、牛皮癣、荨麻疹、急慢性湿疹、下肢溃疡、偏瘫、截瘫、小儿麻痹后遗症、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神经症、自主神经性功能失调、末梢神经炎、遗精、阳痿、急慢性风湿痛、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肌肉疼痛、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急慢性胃炎、肠炎、胃下垂、泌尿系感染、外阴白斑、前列腺炎、闭经、角膜炎、结膜炎、斜视、雷诺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吉兰-巴雷综合征、结节性红斑、糖尿病、尿崩症、腮腺炎、痔疮等。【注意事项】

1.患者皮肤、针具及医者手指均需严格消毒,以防感染。

2.熟悉解剖知识,避免刺伤大动脉、大静脉及内脏。

3.对精神紧张及体弱的患者,应做好解释工作,手法宜轻,并尽量采用卧位,注意防止晕针;对大饥、大汗、大泻、大吐、大出血及过度疲劳者不宜使用本法。

4.针后患者常遗留较强的针感,遇此现象不必惊慌,让患者自行按揉,会逐渐消失;若出现血肿,除让患者按揉外,再加以热敷,亦会慢慢消散。

浮针疗法

浮针疗法是用一次性的浮针等针在局限性病痛的周围皮下浅筋膜进行扫散等针刺活动的针刺疗法。浮针疗法具有适应证广、疗效快捷确切、操作方便、经济安全、无副作用等优点。适用于临床各科,特别是疼痛的治疗,有着较为广泛的作用。

浮针疗法是在古代文献的挖掘中获取营养成长起来的,是对传统针灸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其源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皮部理论】

十二皮都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浮针疗法在皮下进针,不深入肌层,进针点在病痛周围,力专效宏,理固当然。【以痛为输理论】《灵枢·经筋》所载十二经筋的各种痹症,如仲春痹、孟春痹、仲秋痹等等,其治疗原则全部是“治在播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由此可知,对于软组织的感觉异常,尤其是四肢躯干部的痛症,《内经》选穴以“以痛为输”为基本治疗法则,在《内经》的其他篇章中也有很多记载,如《灵枢·五邪》:“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素问·刺腰痛论》:“循之累累然,乃刺之”,《素问·缕刺论》:“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素问·骨空论》:“切之坚痛如筋者,灸之”等,举不胜举。“以痛为输”应被视为阿是穴方法的最早记载。阿是穴更是被隋唐以后的针灸界普遍认同。虽然浮针疗法进针点的选择并非像“以痛为输”、阿是穴那样选在病痛局部,而是在痛点周围,但和它们两者还是有相似的地方,都以病痛的部位为选择进针点的根据。【《内经》刺法】

浮针疗法的最大特点是皮下进针、近部选进针点和留针时间长,这三者在《内经》的刺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和较为详细的论述。皮下进针:《灵枢·官针》篇说:“凡刺有九,以应九变”。“毛刺”刺浮痹皮肤。《灵枢·官针》篇说:“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直针刺”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者也。“浮刺”旁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灵枢·官针》篇说:“凡刺有五,以应五藏”。“半刺”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此肺之应也。【浮针针具的结构和规格】

浮针是复式结构,分为三部分:

1.针芯:由不锈钢制成。该部分使浮针达到足够的刚性以快速进入人体。外面包有软套管。针尖呈斜坡形。

2.软套管及针座:是浮针的主要结构,起关键作用。针芯包裹其中,该部分使浮针同时具有足够的柔软度以利长时间留针。针座是浮针的附属结构,借此可以固定留置于体内的软套管。

3.保护套管:为保护针芯和软套管不与其他物碰撞产生磨损,同时也为了有利于保持无菌状态,浮针有保护套管。

浮针的规格:主要指针芯的粗细和长短。目前所用毫针的长短规格分别如下表:浮针长短规格表浮针粗细规格表【适应范围】

1.四肢部的软组织伤痛。

2.躯干部非内脏病变引起的疼痛。

3.内脏痛。

4.头面部疼痛和非疼痛性疾病。【浮针疗法的特点】

1.操作特点:①针尖必须直对病灶;②针体在水平运动;③均匀柔和反复的扫散动作;④留针时间长;⑤在操作时,必须聚精会神。

2.选择针具:在选择针具时,应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的长幼、形体的肥瘦、体质的强弱、病变部位的深浅、治疗的具体位置、病变性质,选择长短、粗细适宜的针具。正如《灵枢·官针》篇中说:“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如男性体壮、形肥,且病变部位较深者,可选用稍长稍粗的浮针。反之若女性体弱、形瘦,而病变部位较浅者,就应选用较短、较细的针具。至于根据治疗的具体位置和病变性质选针时,一般皮薄肉少之处,病变较为轻浅,如肌纤维织炎,选用较短、较细的浮针;皮厚肉多之处,病变复杂难治,如椎间盘突出症等宜选用长、粗的浮针。

3.选择体位:浮针疗法留针时间虽然长,但留针时可以活动,所以对体位的要求不像传统针灸疗法那样严格。但也要注意选择,如体位选择不当,在施术过程中病人紧张,医生进针、行针不便,给病人造成痛苦。

浮针相对传统毫针,粗大很多,如果进针速度慢,穿透皮肤时会产生疼痛。速度愈快,痛苦愈小。施术者用曲伸腕关节的方法,可达到较快的速度。选择体位时,一定要利于曲伸腕关节,也就是“顺手”。初学者在进针前,可先比划,看是否顺手,不然,则调整患者的体位或卧姿方向。

治疗时必须根据治疗所选进针点的具体部位,选择适当的体位,使病人放松,同时便于施术操作。临床上常用的体位,主要有以下几种:(1)仰卧位: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进针点和上下肢部分的进针点。(2)侧卧位:适宜于在身体侧面和上下肢部分的部位治疗。(3)伏卧位:适宜于在头、项、脊背、腰臀部和下肢背侧及上肢的一部分进针。(4)仰靠坐位:适宜于颜面和颈前的进针点操作。(5)俯伏坐位:适宜于项、背部的进针。对于颈椎病的治疗,该体位最为常用。(6)侧伏坐位:适宜于面颊及耳前后部位的操作。

对初诊、精神紧张或年老、体弱、病重的患者,应尽量采取卧位。

4.明确病痛点:明确病痛所在和病痛程度是浮针疗法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这个工作往往为初学者所忽视,常常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当然,在多数情况下,痛点容易确定,但有以下几点情况应当注意:(1)病痛范围大时,医者必须找出最痛点,病人表达不清时选中央。(2)病痛范围小,尤其是在关节附近或关节内部时,要让患者多次改变关节姿势,以使痛点明确。(3)在颈项躯干部,人体的位置觉迟钝,较难分辨疼痛的位置,这时,更需要医生耐心检查,细细体会指下的感觉,查看是否有条索样、硬结等异常感觉。在查找痛点的过程中,用力要由轻而重,搜寻范围由大而小,一定要找到疼痛所在,然后才能治疗。(4)正常体位时病人不感觉疼痛,医生检查也没有压痛,只有当摆到某一特定姿势时,病人才有疼痛,这种情况下,治疗效果多半不是很好。处理方法:让病人保持某一特定姿势的情况下操作浮针。

明确病痛点,不仅仅需要知道位置、范围,也需要判断何种组织损伤,从而判断预后。

明确病痛点,在浮针疗法的临床运用方面的特色,也是重要的环节。学过浮针疗法的很多朋友都有体会,进针操作并不困难,难的是如何找寻病痛点,而不明病痛所在,草率用针,病人徒受痛苦,医生自毁声誉。

浮针疗法操作过程中,时常需要按压痛点以观疗效,从而决定扫散的时间,因此,在病痛点确定后,最好要做标记。

5.消毒:针刺前必须做好消毒工作,其中包括进针部位的消毒和医者手指的消毒。对于糖尿病等抵抗力弱的患者,尤其需要注意消毒。(1)进针部位消毒:在需要针刺的部位,用75%酒精棉球擦拭即可。在擦拭时应由进针点的中心向四周擦拭。或先用2.5%碘酒棉球擦拭,然后再用75%酒精棉球脱碘,当进针点消毒后,切忌接触污物,以免重新污染。也可用碘伏消毒。(2)医者手指消毒:施术前,医者应先将双手洗刷干净,待干后再用75%酒精棉球擦拭即可。【操作方法】

1.进针和运针:操作分两步进行,第一步进针,第二步运针。在进针操作时,一般应双手协同,紧密配合。

临床上一般用右手持针操作,主要是以拇指、食指、中指三指夹持针柄,状如斜持毛笔,用左手拇指、食指夹持辅助针身,类似毫针刺法中的夹持进针法。进针时针体与皮肤呈15°~35°角刺入,用力要适中,透皮速度要快,不要刺入太深,一般5mm,略达肌层即可。

然后松开左手,右手改变斜持毛笔样的姿势,用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拿捏针座,仔细地轻轻提拉,使针身离开肌层,退于皮下。(1)浮针在不在皮下的标志有两点:①不扶持时,针身随即倾倒,若在肌层,不易倾倒;②医生在提拉浮针的过程中有突然轻松的感觉。确保浮针针尖在浅筋膜层,即可放倒针身,做好运针准备。(2)运针,是指针入皮下后到针刺完毕之间的一段操作过程。运针时,单用右手,沿皮下向前推进。推进时稍稍提起,使针尖勿深入。运针时可见皮肤呈线状隆起。在整个运针过程中,右手感觉空松软滑易进,病人没有酸胀麻痛等感觉,不然就是针刺太深或太浅。

运针深度一般掌握在25~35mm之间。对范围大,病程长的病痛,运针深度可长,反之,则短。及达深度,做扫散动作。

扫散动作是浮针疗法的鲜明特色,是运针完毕到抽出针芯前的一个动作。操作方法是以进针点为支点,手握针座,左右摇摆,使针体做扇形运动。

扫散动作的操作要点:(1)动作要轻柔有节律、稳定,不或上或下,要圆中有方,方中带圆;(2)神情要专注,心无旁骛,医者细心体会针下的感觉和病人的反应;(3)操作时间尽量长,一般在2~3min,直到病人的疼痛完全消失或不再减轻为止。

扫散动作和推拿手法一样,看似简单,实际操作并不容易,简单完成整个过程容易,做好每一个步骤不容易。初学者必须多练习细体会,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扫散完毕,抽出针芯,弃之安全处,务必放于人不易触摸的地方,防止刺伤。最好把针芯重新放回保护套管,再放置于医疗垃圾筒内。然后把胶布贴附于针座,以固定留于皮下的软套管。在进针点处,可用一个小干棉球盖住针孔,再用胶布贴附,以防感染。

2.针刺的方向:浮针疗法对针刺的方向要求较为严格。针尖必须由远而近地直对病痛部位,偏差后效果不佳,一般来说,如果针刺方向偏离进针点与痛点的连线超过20°,疗效即大受影响。如果由近而远地反方向对着病灶,成180°,效果更不理想。

浮针疗法的方向问题,无疑是值得研究的焦点之一。随着研究的深入,不仅对浮针疗法的机理阐释清楚很多,而且对几乎所有外治疗法的改进提供了一个思路。

3.留针和出针:将针刺入皮下运针后,使针留置于皮下称为留针。它是针刺治疗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留针的目的是为了保持镇痛效应。因为,临床上常常发现运针完毕疼痛即减或消失,也就是说,浮针疗法有较好的即刻疗效,但若随即起针,病痛会复作。留针可维持即刻疗效。

临床上,一般来说,如果即时疗效不行,留针后疗效也不会提高。如果即时疗效有,但不是很好,比如说疼痛减轻60%,留针后很少会更好,不会到70%,只能变得略差一些,可以是60%,也可以是50%,或更差。

在留针时多用胶布贴敷,把软套管的针座固定于皮肤表面即可,为安全起见,进针点处可用消毒干棉球覆盖一薄层后用创可贴或纸胶布贴敷。

留针时间:可长达24h,甚至48h、72h。留针24h针刺效果较好,而留针48h后针刺效果更为明显。对于慢性疾病,一般留针24h即可,留针时间的长短还要根据天气情况、病人的反应和病情的性质决定。若气候炎热,易出汗,或病人因为胶布过敏等因素造成针口或局部皮肤瘙痒,时间不宜过长。若气候凉爽,不易出汗,病人没有反映不适感,时间可长一些。至于病情的性质与留针时间长短的关系,一般而言,病情复杂缠绵难愈的病症,如癌性疼痛,留针时间要长;而病情轻浅,病程较短的病,留针时间可短一些。

治疗时需叮嘱患者:(1)留针期间勿打湿针刺局部,防止感染;(2)可适当活动,但局部活动范围不要过大,以免胶布松散,影响软套管的固定;(3)活动的程度也不能过于强烈,避免汗出太多,影响疗效;(4)少数情况下,留置于皮下的软套管移动后触及血管,导致疼痛,可嘱患者自行起针或家人帮助,也可到附近的医疗机构取出;(5)局部有异常感觉时,不要紧张,大多为胶布过敏所致,医生可改用其他类型的物件固定,如邦迪止血贴等。

在留针达到既定的时间后出针。出针时一般先以左手拇、食指按住针孔周围皮肤,右手拇、食两指拿捏浮针针座,不要捻转提插,慢慢将软管起出,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防止出血。出针后病人休息片刻即可离开。

出针也可由患者自己或家人完成,如果这样,医生必须告知患者:(1)出针是安全的,因为仅仅是一软套管在皮下,几乎是绝对可靠的;(2)进针点处的针孔痕迹一般在一两天内消失,不必处理;(3)少数情况下,出针时可能出血,用消毒干棉球按压2~3min即可,如果是皮下出血,一般不需处理,严重者24h后用热敷;(4)出针10min后即可洗澡冲凉。

4.针刺间隔时间、次数和疗程:间隔时间,指的并不是相邻两次针刺之间的时间。和传统针刺方法不同,在浮针疗法中,指从上次起针到下次进针的时间。

从理论上讲,不同的疾病,不同的患者,不同的气候等都应该影响到间隔时间,间隔时间的研究是个复杂的工程,因而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取得实验室的数据来说明间隔时间以多少为宜。现在我们只能谈谈我们的临床大略观察和经验体会。

浮针疗法所需要的治疗次数要比传统针灸少很多,但也不是所有的病例都可以一劳永逸。多数病例需要两次以上的治疗,特别是慢性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间隔时间以一天为最佳,也就是说,如果今天针刺,明天起针,后天即需针刺。如果间隔时间太长,将会影响疗效。就像打一场攻坚战,只有一拨紧接一拨地往上冲,不让敌人有喘息休整的机会,才能胜利。

是不是间隔时间再短一些更好?这个问题还没有深入研究。因为在南方,留针期间的不冲凉已经让人勉为其难,起针当天一定要洗澡冲凉,第二天再行浮针疗法,这样病人容易接受。所以,我们一直把间隔时间定在一天。

针刺次数的多寡取决于病痛的进展情况。一般以病人症状消失为原则,甚至在症状消失后,依旧可以续针一两次,以巩固疗效。

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发现浮针疗法有耐受性,适应性,不会因为针刺次数多了而疗效下降。因此,在浮针疗法的临床中,一般不讲疗程,只需一鼓作气,连续作战。

5.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因为针体仅入皮下,没有较长时间的酸胀麻等感觉,只是在透皮有瞬间的刺痛,所以浮针疗法比传统针刺疗法更为安全,一般不会出现滞针、弯针、断针等异常情况。但如果操作不慎,疏忽大意,或针刺手法不当,或对人体解剖部位缺乏全面的了解,也会出现一些不利于治疗的情况,常见者有皮下瘀血及晕针。(1)皮下瘀血:在疏松结缔组织中,富含小血管,皮下脂肪组织少的地方或偏瘦的病人,较粗的血管尚可区分,在针刺时可注意避开,但皮下脂肪较厚处,虽较粗的血管也不易辨认,以致难免被刺破而出现皮下出血。若微量的皮下出血而局部小块青紫时,一般不必处理,可以自行消退,只要告知病人,消除其顾虑情绪及恐惧心理即可,不必立即起针。若局部肿胀疼痛较剧,青紫面积大而影响到功能活动时,可先起针,做冷敷止血,24h后,再做热敷或在局部轻轻揉按,以促使局部瘀血消散吸收。有人认为,针刺引起的皮下瘀血,不一定待24h后才热敷,在1h后即可热敷或按摩,这种提法可供参考。(2)晕针:晕针是在针刺过程中病人发生晕厥的现象。晕针时,患者出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吐,多汗、心慌、四肢发冷,血压下降,或神志昏迷,仆倒在地,唇甲青紫,二便失禁。

与传统针灸相比,浮针疗法的临床更少发生晕针。但也可发生于个别敏感者,以青年女性较多见,尤其是在体质虚弱,精神紧张,或疲劳、饥饿等情况下容易发生。

对于晕针应着重预防。如初次接受浮针疗法的治疗或精神紧张,身体虚弱者,应做好解释工作,消除对针刺的顾虑,同时选择适合的体位,手法要轻。若饥饿、疲劳时,应令进食、休息、饮水后再予针刺,医生在针刺治疗过程中,要精神专一,随时注意观察病人的神色,询问病人的感觉,一旦有不适等晕针先兆,可及早采取处理措施,防患于未然。

晕针的处理方法: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仰卧片刻,给饮温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复正常。重者在上述处理的基础上,可刺人中、素髎、内关、足三里、灸百会、关元、气海等穴,即可恢复。若仍不省人事,呼吸细微,血压下降,可考虑配合其他治疗或采用急救措施。

6.浮针疗法注意事项:浮针疗法安全可靠,疗效快捷确切,但由于人的生理状态和生活环境条件不同等因素,在运用浮针疗法等治疗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才能达到事半功倍安全有效的目的。(1)有传染病、恶性病的患者,或发高烧,有急性炎症患者,不要采用浮针疗法。(2)患者在过于饥饿、疲劳、精神紧张、过饱、刚刚睡醒时,不宜立即针刺。(3)妇女怀孕三月者,不宜在小腹部针刺。若怀孕三月以上者,腹部、腰骶部也不宜针刺。妇女行经时,若非为了治疗痛经,亦不应针刺。(4)小儿囟门未闭,头顶部勿针刺。(5)常有自发性出血或凝血功能障碍导致损伤后出血不止者,如血友病患者,不宜针刺。(6)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7)浮针疗法留针时间长,相对传统针刺疗法而言,理论上讲,较易感染。浮针器具只能一次性使用,同时要注意消毒。特别是对容易感染的病人,如糖尿病病人,当加倍小心,慎防感染。(8)留针期间,应注意针口密封和针体固定,嘱患者避免剧烈活动和洗澡,以免汗液和水进入机体引起感染。(9)针刺的部位一般应选在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小的部位。关节活动度较大,一般不宜选用,可在关节附近进针。另外也不要太靠近腰带的部位,因为腰带的活动或紧束常影响针体的固定。(10)根据情况,进针点可以选择在离病灶较远的地方,但浮针进针点和病痛部位之间尽量不能有关节。否则,疗效相对地差。尤其是外侧(伸面),不要跨关节浮针治疗为佳。(11)治疗消化道疾病,由于腹部皮肤松弛,留针时刺入的针具活动范围较大,方向容易偏差,影响治疗效果,故除了加强固定外,还要嘱患者少活动。同时注意观察,一旦发现针体歪斜,及时予以调整。(12)当肢体浮肿时,效果不佳,改用它法治疗。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大量的激素导致水肿,在这种情况下,浮针疗法镇痛效果差。(13)在涂抹过红花油等刺激性外用药的局部,在短时间内不宜针刺。(14)短期内局部用过封闭疗法,也不宜用浮针疗法。(15)外观红肿或发热的病痛,如痛风急性期,效果不如外观没有变化的,如网球肘。(16)留针过程中要嘱咐病人控制运动量,不能出汗。

砭石疗法

砭石疗法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是中医保健、中医养生、中医理疗学的一项重大发明。【特点】

具有一套以脏腑经络学说为中心的完整理论,强调整体,重视内因。采用无创性的温和刺激,扶正驱邪,以调动机体本身的防御能力,战胜疾病,调和阴阳、气血、脏腑功能,使失衡的内部稳定,从而恢复身心健康。

砭石疗法既可用于防病、健身、养生、美容,又可用于改善亚健康状态及治疗某些疾病。【基本方法】

在古砭石疗法和民间石疗法的基础上,针对现代人的特点推出砭术的基本方法,包括感、压、滚、擦、刺、划、叩、刮、拍、揉、振、拔、温、凉等。

1.感法:感法即感应法,是指接近和接触砭石,达到保健和调治的方法,广泛应用于砭术各种调治方法之中。其中又分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两种方式。直接接触指用砭石直接触及人体。间接接触指砭石与人体之间有一定距离或专门敷设的棉布类织物。

2.压法:压法的施行是将砭具与人体接触后,再加以一定的压力,使砭具压迫人体,以达到更强的效果。实施压法,可以使砭石的场能和砭术师的作用力更好的作用于经络,在砭术的实施过程中都必须用压法。

3.滚法:滚法是用砭具直接作用于人体体表部位,施加一定的压力,并沿着经络方向进行滚动的一种方法。滚法作用强度比较缓和,面积比较大,有利于调和经络之气。

4.擦法:擦法是指用砭石在体表上进行摩擦的一种方法。直接作用于人体皮肤的擦法,一般作用强度较轻,有利于调和经络气血,用于砭术调治时,一般都施加一定的压力,隔一层棉织物作用于机体上,这样更有利于放松机体,疏通经络,调畅气血,活血化瘀,达到更好的调治目的。砭术擦法使用的砭具有砭砧、砭棒和多功能砭板。

5.刺法:刺法是利用砭具的尖部刺激人体的相关穴位以达到调治疾病的目的。

6.划法:划法与擦法不同的是使用了尖锐的砭锥,触及皮肉的面积小、压力大、刺激强。

7.叩法:利用砭具连续地叩击人体的砭术方法称作叩法。实施叩法时,肩背部和四肢部肌肉丰厚的部位力度可大一些,在躯体上要轻,头部做叩法时要极轻。

8.刮法:利用砭具刮拭人体的砭术手法叫做刮法。在民间已经发展成独立的一种医疗保健方法,俗称刮痧疗法。因此,各种用于刮法的多功能砭板常被人称作刮痧板。

9.拍法:拍法是指砭术师手持砭尺拍击人体体表经络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拍法使用的工具是砭尺,作用力比较集中,针刺感更明显,渗透层次更深,能更有效的疏通经络、活化气血循环。广泛用于疏通四肢各大经络,拔毒祛瘀、软坚散结,治疗各种顽固性疾病。

10.揉法:揉法是指在一定压力下使用砭具在体表肌肉层上进行揉擦的一种方法。揉法使用一定的压力,作用于肌肉层,比擦法层次较深,作用强度较大,渗透层次更深,能更有效的激励气血、活化气血循环、放松肌肉。

11.振法:在压法和刺法基础上,砭术师手持砭具,有节奏地做上下振动,这种做法称作振法。在压法和刺法中加以振法,可以将压法和刺法对人体的作用传向人体的内部深处,有助于对人体内部腑脏的调理。

12.拔法:拔法的要领在于缓压速拔,或缓刺速拔。拔法的施行,使人体局部压力增高的区域压力骤减,受压区深部和四周的气血快速向原受压区回流。使原受压区以及周围区域内人体的气血一时处在极度活跃的状态,有利于疏通气血的通道,并能排除人体内的热毒邪气。

13.温法:将砭具加热以后置于人体体表部位,用温热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作温法。将砭石接近人体以后,人体微循环会明显改善,能起到很好的调节气血的作用,而将砭石加热以后,这种补气活血、疏通经络、扶正祛邪、温阳祛寒的作用就更为明显。

14.凉法:凉法将砭具放在冷水中浸泡良久,然后取出擦干,再把它置于人体患部,这种作法称作凉法。凉法的作用在于削减人体内的热毒。【适应证】

1.软组织损伤类:包括急慢性腰扭伤、肌肉拉伤、膝关节脂肪垫劳损等,这类病例基本上可做到治疗1次见效。

2.骨伤类:颈椎疾病、腰椎间盘突出或腰椎管狭窄引起的坐骨神经痛、退行性骨关节炎、网球肘等,对这一类疾病的治疗,砭石疗法往往获得良效。

3.风湿类:膝关节滑膜炎、肩周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砭石治疗该类疾病作用稳定确切。

4.周围神经病:末梢神经炎、贝尔氏面瘫、面肌痉挛、慢性神经疾病导致的肌肉萎缩等。

5.心血管疾病:各型心律不齐、心肌缺血等。

6.各种功能性失调:神经衰弱、失眠等。

7.用于减肥及美容:用砭石在面部刮擦有明显的改善面部肌肤代谢、消斑、去疮的作用;在腹部做手法可消除腹部脂肪,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耳针疗法

耳针是指用毫针或其他方法刺激耳穴,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其治疗范围较广,操作方便,在临床上根据耳穴形、色变化和病理反应,对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耳针刺激部位】

耳针以耳穴为刺激部位。耳穴是耳郭表面与人体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四肢躯干相互沟通的部位。当人体内脏或躯体发病时,往往在耳郭的相应部位出现压痛敏感、皮肤电特异性改变和变形、变色等反应。这些反应点,可用以作为防治疾病的刺激部位。(一)耳穴的分布规律(图1-27)

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规律,耳穴在耳郭的分布犹如一个倒置在子宫内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其分布的规律是:与头面相对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体部;与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上、下脚;与腹腔相应的穴位在耳甲艇;与胸腔相应的穴位在耳甲腔;与消化道相应的穴位在耳轮脚周围等。图1-27(二)耳穴的部位和主治

1.耳轮穴位:(1)耳中:在耳轮脚处,即耳轮1区。主治呃逆,荨麻疹,皮肤瘙痒,咯血。(2)直肠:在耳轮脚棘前上方的耳轮处,即耳轮2区。主治便秘,腹泻,脱肛,痔疮。(3)尿道:在直肠上方的耳轮处,即耳轮3区。主治尿频,尿急,尿痛,尿潴留。(4)外生殖器:在对耳轮下脚前方的耳轮处,即耳轮4区。主治睾丸炎,附睾炎,阴道炎,外阴瘙痒。(5)肛门:三角窝前方的耳轮处,即耳轮5区。主治痔疮,肛裂。(6)耳尖:在耳郭向前对折的上部尖端处,即耳轮6、7区交界处。主治发热,高血压,急性结膜炎,麦粒肿,痛症,风疹,失眠。(7)结节:在耳轮结节处,即耳轮8区。主治头晕,头痛,高血压。(8)轮1:在耳轮结节下方的耳轮处,即耳轮9区。主治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发热。(9)轮2:在轮1区下方的耳轮处,即耳轮10区。主治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发热。(10)轮3:在轮2区下方的耳轮处,即耳轮11区。主治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发热。(11)轮4:在轮3区下方的耳轮处,即耳轮12区。主治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发热。

2.耳舟穴位:(1)指:在耳舟上方处,即耳舟1区。主治甲沟炎,手指疼痛和麻木。(2)腕:在指区的下方处,即耳舟2区。主治腕部疼痛。(3)风溪:在耳轮结节前方,指区与腕区之间,即耳舟1、2区交界处。主治荨麻疹,皮肤瘙痒,过敏性鼻炎,哮喘。(4)肘:在腕区的下方处,即耳舟3区。主治肱骨外上髁炎,肘部疼痛。(5)肩:在肘区的下方处,即耳舟4、5区。主治肩关节周围炎,肩部疼痛。(6)锁骨:在肩区的下方处,即耳舟6区。主治肩关节周围炎。

3.对耳轮穴位:(1)跟:在对耳轮上脚前上部,即对耳轮1区。主治足跟痛。(2)趾:在耳尖下方的对耳轮上脚后上部,即对耳轮2区。主治甲沟炎,足趾部疼痛麻木。

4.对耳屏穴位:(1)额:在对耳屏外侧面的前部,即对耳屏1区。主治额窦炎,头痛,头晕,失眠,多梦。(2)屏间后:在屏间切迹后方,对耳屏前下部,即对耳屏1区下缘处。主治眼病。(3)颞:在对耳屏外侧面的中部,即对耳屏2区。主治偏头痛。(4)枕:在对耳屏外侧面的后部,即对耳屏3区。主治头痛,眩晕,哮喘,癫痫,神经衰弱。(5)皮质下:在对耳屏内侧面,即对耳屏4区。主治痛症,间日疟,神经衰弱,假性近视,胃溃疡,腹泻,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律失常。(6)对屏尖:在对耳屏游离缘的尖端,即对耳屏1、2、4区交点处。主治哮喘,腮腺炎,皮肤瘙痒,睾丸炎,附睾炎。(7)缘中:在对耳屏游离缘上,对屏尖与轮屏切迹之中点处,即对耳屏2、3、4区交点处。主治遗尿,内耳眩晕症,功能性子宫出血。(8)脑干:在轮屏切迹处,即对耳屏3、4区之间。主治头痛,眩晕,假性近视。

5.耳甲穴位:(1)口:在耳轮脚下方前1/3处,即耳甲1区。主治面瘫,口腔炎,胆囊炎,胆石症,戒断综合征,牙周炎,舌炎。(2)食道:在耳轮脚下方中1/3处,即耳甲2区。主治食道炎,食道痉挛。(3)贲门:在耳轮脚下方后1/3处,即耳甲3区。主治贲门痉挛,神经性呕吐。(4)胃:耳轮脚消失处,即耳甲4区。主治胃炎,胃溃疡,失眠,牙痛,消化不良,恶心呕吐。(5)十二指肠: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后1/3处,即耳甲5区。主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胆囊炎,胆石症,幽门痉挛,腹胀,腹泻,腹痛。(6)小肠: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中1/3处,即耳甲6区。主治消化不良,腹痛,心动过速,心律不齐。(7)大肠: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前1/3处,即儿甲7区。主治腹泻,便秘,痢疾,咳嗽,痤疮。(8)阑尾:在小肠区与大肠区之间,即耳甲6、7区交界处。主治单纯性阑尾炎,腹泻,腹痛。(9)艇角:在对耳轮下脚下方前部,即耳甲8区。主治前列腺炎,尿道炎。(10)膀胱:在对耳轮下脚下方中部,即耳甲9区。主治膀胱炎,遗尿,尿潴留,腰痛,坐骨神经痛,后头痛。(11)肾:在对耳轮下脚下方后部,即耳甲10区。主治腰痛,耳鸣,神经衰弱,水肿,哮喘,遗尿症,月经不调,遗精,阳痿,早泄,眼病,五更泻。(12)输尿管:在肾区与膀胱区之间,即耳甲9、10区交界处。主治输尿管结石绞痛。(13)胰胆:在耳甲艇的后上部,即耳甲11区。主治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偏头痛,带状疱疹,中耳炎,耳鸣,听力减退,胰腺炎,口苦,胁痛。(14)肝:在耳甲艇的后下部,即耳甲12区。主治胁痛,眩晕,经前期紧张症,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高血压病,假性近视,单纯性青光眼,目赤肿痛。(15)艇中:在小肠区与肾区之间,即耳甲6、10区交界处。主治腹痛,腹胀,腮腺炎。(16)脾:在耳甲腔的后上部,即耳甲13区。主治腹胀,腹泻,便秘,食欲不振,功能性子宫出血,白带过多,内耳眩晕症,水肿,痿证,内脏下垂,失眠。(17)心:在耳甲腔正中凹陷处,即耳甲15区。主治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绞痛,无脉症,自汗,盗汗,癔病,口舌生疮,心悸怔忡,失眠,健忘。(18)气管:在心区与外耳门之间,即耳甲16区。主治咳嗽,气喘,急慢性咽炎。(19)肺:在心、气管区周围处,即耳甲14区。主治咳喘,胸闷,声音嘶哑,痤疮,皮肤瘙痒,荨麻疹,扁平疣,便秘,戒断综合征,自汗,盗汗,鼻炎。(20)三焦:在外耳门后下方,肺与内分泌区之间,即耳甲17区。主治便秘,腹胀,水肿,耳鸣,耳聋,糖尿病。(21)内分泌:在屏间切迹内,耳甲腔的前下部,即耳甲18区。主治痛经,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痤疮,间日疟,糖尿病。

6.耳垂穴位:(1)牙:在耳垂正面前上部,即耳垂1区。主治牙痛,牙周炎,低血压。(2)舌:在耳垂正面中上部,即耳垂2区。主治舌炎,口腔炎。(3)颌:在耳垂正面后上部,即耳垂3区。主治牙痛,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4)垂前:在耳垂正面前中部,即耳垂4区。主治神经衰弱,牙痛。(5)眼:在耳垂正面中央部,即耳垂5区。主治假性近视,目赤肿痛,迎风流泪。(6)内耳:在耳垂正面后中部,即耳垂6区。主治内耳眩晕症,耳鸣,听力减退。(7)面颊:在耳垂正面,眼区与内耳区之间,即耳垂5、6区交界处。主治周围性面瘫,三叉神经痛,痤疮,扁平疣。(8)扁桃体:在耳垂正面下部,即耳垂7、8、9区。主治扁桃体炎,咽炎。

7.耳背穴位:(1)耳背心:在耳背上部,即耳背1区。主治心悸,失眠,多梦。(2)耳背肺:在耳背中内部,即耳背2区。主治咳喘,皮肤瘙痒。(3)耳背脾:在耳背中央部,即耳背3区。主治胃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腹泻。(4)耳背肝:在耳背中外部,即耳背4区。主治胆囊炎,胆石症,胁痛。图1-28 标准耳穴定位示意图(5)耳背肾:在耳背下部,即耳背5区。主治头痛,眩晕,神经衰弱。(6)耳背沟:在对耳轮沟和对耳轮上、下脚沟处。主治高血压病,皮肤瘙痒。

8.耳根穴位:(1)上耳根:在耳根最上处。主治鼻衄,哮喘。(2)耳迷根:在耳轮脚后沟的耳根处。主治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鼻炎,心动过速,腹痛,腹泻。(3)下耳根:在耳根最下处。主治低血压,下肢瘫痪。【耳针刺激方法】

1.操作前准备:(1)选穴诊断明确后,根据耳穴的选穴原则,或在耳郭上所寻得的阳性反应点,选穴处方。(2)消毒在针刺耳穴时,必须严格消毒,一是针具的消毒;二是医者手指消毒;三是耳穴皮肤的消毒。耳穴皮肤消毒先用2%碘酊消毒,再用75%乙醇消毒并脱碘,或用酪合碘消毒。

2.刺激方法:(1)毫针刺法一般采用坐位,如年老体弱,病重或精神紧张者宜采用卧位。针具选用28~30号粗细的0.5~1寸长的毫针针刺耳穴。进针时,术者用左手拇食两指固定耳郭,中指托着针刺部的耳背,这样既可掌握针刺的深度,又可减轻针刺的疼痛。然后用右手拇食指持针,在所选耳穴处进针。进针方法可用速刺法。刺激的强度和手法应视病员的病情、体质和耐痛度等综合决定。针刺的深度也应根据患者耳郭局部的厚薄而灵活掌握,一般刺入皮肤2~3min即可。刺入耳穴后,如局部感应强烈,患者症状即刻有所减轻;若局部无针感,应调整毫针针尖方向。留针时间一般为20~30min,慢性病、疼痛性疾病留针时间可适当延长,儿童、老年人不宜多留。出针时左手托住耳背,右手出针,并用消毒干棉球压迫针孔,以免出血,再用碘酒涂擦一次。(2)电针法是将毫针法与脉冲电流刺激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利用不同波形的脉冲电刺激以强化针刺耳穴的调节功能,达到增强疗效的目的。凡适宜耳针治疗的疾病均可应用,临床上常适用于治疗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内脏痉挛、哮喘等,还应用于耳针麻醉。关于具体操作方法可参见电针一节。(3)埋针法是将皮内针埋于耳穴内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此法适用于一些疼痛性疾病和慢性病,可起到持续刺激,巩固疗效或防止复发的功用。

使用时,消毒局部皮肤,左手固定耳郭,绷紧埋针处皮肤,右手用镊子夹住消毒的皮内针柄,轻轻刺入所选穴位皮内,一般刺入针体2/3,再用胶布固定。一般仅埋患侧单耳,必要时可埋双耳。每日自行按压3次,留针3~5d。

如埋针处痛甚而影响睡眠时,应适当调整针尖方向或深浅度。埋针处不宜淋湿浸泡,夏季埋针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感染。局部有胀痛不适需及时检查,如针眼处皮肤红肿有炎症时应立即出针,并采取相应措施。耳郭有炎症、冻疮则不宜埋针。(4)压丸法又称压籽法,是在耳穴表面贴敷小颗粒药物的一种简易刺激方法。压丸法所选材料可就地取材,如油菜籽、小米、莱菔子、王不留行籽等,以王不留行籽为常用。使用前用沸水烫洗后晒干,贮瓶中备用。应用时,将其贴于0.5cm×0.5cm小方块胶布中央,然后敷贴于耳穴上,并给予适当按压,使耳郭有发热、胀痛感。一般每天患者可自行按压数次,3~5d更换1次,复诊时可按病情酌情增减或更换穴位。

使用中应防止胶布潮湿或污染,以免引起皮肤炎症。个别病人可能对胶布过敏,局部出现红色粟粒样丘疹并伴有痒感,可加用肾上腺穴或改用毫针法治疗。一般孕妇用本法时按压宜轻,但习惯性流产者须慎用。耳郭皮肤有炎性病变、冻疮等不宜采用。(5)灸法用温热作用刺激耳穴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有温经散寒、疏通经络的功效,多用于虚证、寒证、痹证等,灸的材料可用艾条、灯心草、线香等。

艾条灸可灸整个耳郭或较集中的部分耳穴。灯心草灸,即将灯心草的一端浸蘸香油后,用火柴点燃,对准耳穴迅速点灸,每次1~2穴,两耳交替,适用于痄腮、目赤肿痛、缠腰火丹等。若需对单个耳穴施灸时,可将卫生线香点燃后,对准选好的耳穴施灸,香火距皮肤约1cm,以局部有温热感为度,每穴灸3~5min,适用于腰腿痛、落枕、肩凝症等。

施灸时注意不可引起烫伤,以免继发感染而造成耳软骨膜炎;如呈现小水泡时,可任其自然吸收;复灸时,应更换耳穴;精神紧张、严重心脏病患者和孕妇等均应慎用。(6)刺血法用三棱针在耳穴处刺血的一种治疗方法。凡属瘀血不散所致的疼痛,邪热炽盛所致的高热抽搐,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目赤肿痛等症,均可采用刺血法。本法具有祛瘀生新、清热泻火的作用,临床应用较多。

刺血前必须按摩耳郭使其充血,施术时必须严格消毒。隔日1次,急性病可1d 2次。

四肢或躯干急性扭伤、急性结膜炎可在耳尖和病变相应处刺出血;高血压病可在耳背沟、耳尖处刺出血;小儿湿疹、神经性皮炎可在耳背寻找一充血最明显处刺出血。虚弱病人最好不用刺血法;孕妇、患出血性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忌用本法。(7)水针法即药物穴位注射法,是用微量药物注入耳穴,通过注射针对耳穴的刺激及注入药物的药理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根据病情选用相应的注射药液,所用针具为1ml注射器和26号注射针头。将抽取的药液缓慢地注入耳穴的皮下,每次1~3穴,每穴注入0.1~0.3ml,隔日1次,7~10次为1疗程。(8)磁疗法是用磁场作用于耳穴治疗疾病的方法。具有镇痛、消炎、止痒、催眠、止喘和调整植物神经功能等作用,适用于各类痛证、哮喘、皮肤病、神经衰弱、高血压病等。如用直接贴敷法即把磁珠放置在胶布中央直接贴于耳穴上(类似压丸法),或用磁珠或磁片异名极在耳郭前后相对贴,可使磁力线集中穿透穴位,更好地发挥作用。间接贴敷法则是用纱布或薄层脱脂棉把磁珠(片)包起来,再固定在耳穴上,这样可减少磁珠(片)直接接触皮肤而产生的某些副作用。(9)按摩法是在耳郭不同部位用手进行按摩、提捏、点压、切掐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自身耳郭按摩法和耳郭穴位按摩法。前者包括全耳按摩、手摩耳轮和提捏耳垂。全耳按摩,是用两手掌心依次按摩耳郭前后两侧至耳郭充血发热为止;手摩耳轮,是两手握空拳,以拇食两指沿着外耳轮上下来回按摩至耳轮充血发热为止;提捏耳垂,是用两手由轻到重提捏耳垂3~5min。以上方法可用于多种疾病的辅助治疗和养生保健。耳郭穴位按摩,术者用压力棒点压、按揉耳穴,也可用拇、食指同时在耳郭前后相对切掐耳穴,适用于临床治疗。【耳针临床应用】

1.在诊断方面的应用:当人体内脏或躯体某些部位发生病变时,往往会在耳郭相应区域出现各种反应,这种病理性反应可表现为变形、变色、脱屑、丘疹、压痛敏感、皮肤低电阻等。这些现象出现在耳穴,可作为辅助诊断的依据。医生利用这些现象,结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可作出临床诊断。如头痛、头晕的患者常在耳郭的对耳屏2区、3区出现压痛敏感;胃痛在耳轮脚及耳轮脚消失处等都有可能出现明显的压痛敏感点。又如不少胃溃疡患者,在耳郭的耳甲4区出现白色或暗灰色点片状反应,并与周围皮肤有别。(1)望诊法在自然光线下,用肉眼或放大镜直接观察耳郭皮肤有无变色变形等征象。如脱屑、丘疹、硬结等。(2)压痛法在与疾病相应的部位,用弹簧探棒或毫针针柄等由周围向中心以均匀的压力仔细探查,当患者表现皱眉、眨眼、呼痛或躲闪等反应,可作为辅助诊断参考。(3)皮肤电阻测定法用耳穴探测仪测定皮肤电阻、电位、电容等变化。如电阻值降低,导电量增加,形成良导点者,可供参考。(4)注意事项其一,各区反应与全身的联系。“心主神明”,神经和精神系统的病症在耳甲15区有反应;“肺主皮毛”,皮肤有病时可能在肺区出现糠皮样脱屑;脾胃为表里关系,若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消化不良等病,在耳甲4、5、6区出现反应的同时,耳甲13区也可能有反应。其二,与正常反应点的区别。健康人的耳郭上也会有不同的反应。其鉴别方法是一看二压。即先观察有无反应点,再在反应点上压一压,如是假阳性则压之不痛。此外,如耳郭上的色素沉着、疣痣、白色结节、小脓疱、冻疮瘢痕等均宜注意鉴别。

2.在治疗方面的应用:(1)选穴原则:

1)辨证取穴:根据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辨证选用相关耳穴。如皮肤病,按“肺主皮毛”的理论,选用肺穴;目赤肿痛患者,除选用相应的部位外,可按“肝开窍于目”的理论,选用肝穴。

2)对症取穴:根据现代医学的生理病理知识,对症选用有关耳穴,如月经不调选内分泌,神经衰弱者选皮质下等。也可根据中医理论对症取穴。如耳中穴与膈相应,用于治疗膈肌痉挛,又可凉血清热,用于血液病和皮肤病;胃穴用于消化系统病症,又用于脾胃不和所致的失眠。

3)相应部位取穴:根据临床诊断属于某病,选用相应的耳穴。如眼病选眼穴及屏间前、屏间后穴;胃病取胃穴;妇女经带病取内生殖器穴。

4)经验取穴:临床实践发现有些耳穴具有治疗本部位以外疾病的作用,如外生殖器穴可以治疗腰腿痛。(2)适应范围:

目前我国用耳穴治疗病症已达200多种,病种涉及内、外、妇、儿、神经、眼、耳鼻咽喉、皮肤各科。其中以痛症的治疗效果为佳。同时对于变态反应疾病、各种炎症性疾病、功能性疾病等也有较好的疗效。

1)各种疼痛性病症:如对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坐骨神经痛等神经性疼痛;扭伤、挫伤、落枕等外伤性疼痛;眼、耳鼻咽喉、颅脑、胸腹、四肢各种外科手术所产生的伤口痛;胆绞痛、肾绞痛、胃痛等内脏痛;麻醉后头痛、腰痛等手术后遗痛,均有较好的止痛作用。

2)各种炎症性病症:如对急性结膜炎、中耳炎、牙周炎、咽喉炎、扁桃体炎、腮腺炎、支气管炎、肠炎、风湿性关节炎、面神经炎、末梢神经炎等有一定的消炎止痛作用。

3)功能紊乱性病症:如对心律不齐、高血压病、多汗症、肠功能紊乱、月经不调、神经衰弱、癔病等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促进病症的缓解和痊愈。

4)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疾病:如对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结肠炎、荨麻疹等能消炎、脱敏,改善免疫功能。

5)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单纯性肥胖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绝经期综合征等,耳针有减肥、改善症状、减少常规服药量等辅助治疗作用。

6)传染病:如对菌痢、疟疾等,耳针能恢复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从而加速疾病的痊愈。

7)用于手术麻醉:耳针麻醉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麻醉方法,于1965年运用于临床。在颅脑外科手术时,若全麻操作不当可致颅内压的增高,当气管内插管或搬动体位时,或麻醉浅发生呛咳时,病人常有颅内压急剧升高的现象。耳针麻醉对颅内压则无明显影响,术后脑水肿的反应亦有所减轻,从而增加了病人手术的安全性,并使手术能顺利进行,同时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又如甲状腺手术时,在靠近喉返神经处为避免误伤神经而致声音嘶哑,用耳针麻醉,术者必要时可与患者对话以资鉴别其喉返神经是否受损,因为此时患者除痛觉变迟钝外,大脑仍保持清醒状态。除上述病症外,耳针还可以用于预防感冒、晕车、晕船,治疗输液反应。还可用于戒烟、戒毒等。(3)处方示例:

1)胃痛。主穴:胃、脾、交感、神门。配穴:胰、胆、肝。

2)恶心呕吐。主穴:胃、神门、交感、皮质下、耳中。

3)心律失常。主穴:心、交感、神门。配穴:皮质下、内分泌。

4)哮喘。主穴:肺、肾上腺、交感。配穴:神门、内分泌、气管、肾、大肠。

5)失眠。主穴:神门、内分泌、心、皮质下。配穴:胃、脾、肝、肾、胰胆。

6)头痛。主穴:神门、枕、颞、额、皮质下、颈椎。配穴:肝、肾、心、交感。

7)坐骨神经痛。主穴:坐骨神经、神门。配穴:臀、胰胆、膀胱。

8)荨麻疹。主穴:肺、肾上腺、风溪、耳中。配穴:神门、脾、肝。

9)痤疮。主穴:耳尖、内分泌、肺、脾、肾上腺、面颊。配穴:心、大肠、神门。

10)痛经。主穴:内生殖器、内分泌、神门。配穴:肝、肾、皮质下、交感。

11)近视眼。主穴:眼、肝、脾、肾。配穴:屏间前、屏间后。

12)内耳眩晕症。主穴:内耳、外耳、肾、肝、胰胆、脑干。配穴:枕、皮质下、神门、三焦。

13)急性结膜炎。主穴:耳尖、眼、肝。配穴:屏间前、屏间后。

14)晕车。主穴:胃、内耳、贲门、肾上腺。配穴:枕、脾、神门。

15)戒烟。主穴:神门、肺、胃、口。配穴:皮质下、内分泌。

3.注意事项:(1)严格消毒,防止感染。因耳郭暴露在外,表面凹凸不平,结构特殊,针刺前必须严格消毒。湿疹、溃疡、冻伤和炎症部位禁针。针刺后如针孔发红、肿胀应及时涂2%碘酒,并服用消炎药,以防止化脓性耳软骨膜炎的发生。(2)对扭伤和有运动障碍的患者,进针后宜适当活动患部,有助于提高疗效。(3)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应禁针。(4)患有严重器质性病变和伴有高度贫血者不宜针刺,对年老体弱的高血压病患者不宜行强刺激法。(5)耳针治疗时亦可发生晕针,应注意预防并及时处理。

头针疗法

目前头针广泛应用于临床,经多年实践,对头针穴线的定位、适应范围和刺激方法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头针已成为世界一些国家临床医生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头针疗法是在传统的针灸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所用的穴区和经络、穴位、脏腑有密切联系,其穴名反映了经络、穴位等理论和特点。【标准头穴线】

1.MS1额中线:(1)部位:在头前部,从督脉神庭穴向前引一直线,长1寸(3cm)。(2)主治:头痛,头晕,目赤肿痛,癫痫。(3)刺法:沿皮向前刺1寸,行快速运针手法。

2.MS2额旁1线(胸腔区):(1)部位:在头前部,从膀胱经眉冲穴向前引一直线,长1寸(3cm)。(2)主治:过敏性哮喘,支气管炎,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对心慌、气短、浮肿、尿少有一定的效果),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刺法:从眉冲穴刺入,沿皮向前刺入1寸,行快速运针手法。

3.MS3额旁2线(胃区、肝胆区):(1)部位:在头前部,从胆经头临泣穴向前引一直线,长1寸(3cm)。(2)主治:对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引起的疼痛有一定疗效,对肝胆疾病引起的右上腹部疼痛也有一定的疗效。(3)刺法:从头临泣穴沿皮向前刺入1寸,行快速运针手法。

4.MS4额旁3线(生殖区、肠区):(1)部位:在头前部,从胃经头维穴内侧0.75寸起向下引一直线,长1寸(3cm)。(2)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配双侧足运感区治疗急性膀胱炎引起尿频、尿急,糖尿病引起烦渴、多饮、多尿,阳痿,遗精,子宫脱垂等。对下腹部疼痛有一定疗效。(3)刺法:从此线上端进针,沿皮向前刺入1寸,行快速运针手法。

5.MS5顶中线:(1)部位:在头顶部,即从督脉百会穴至前顶穴之段。(2)主治:头痛,眩晕,中风失语,昏厥,癫狂,痫症。(3)刺法:从百会穴进针,向前沿皮刺,透至前顶,行快速捻针手法。

6.MS6顶颞前斜线(运动区):(1)部位:在头顶部、头侧部,从头部经外穴前神聪至颞部胆经悬厘引一斜线,并将其分为五等份段。(2)主治:上1/5段,治疗对侧下肢瘫痪:中2/5段,治疗对侧上肢瘫痪;下2/5段(言语一区),治疗对侧面神经瘫痪、运动性失语、流口水、发音障碍。(3)刺法:用长针由前神聪沿皮向悬厘穴方向刺入,或用2寸长针由上点向悬厘分段接力刺,行快速运针手法。

7.MS7顶颞后斜线(感觉区):(1)部位:在头顶部、头侧部。顶颞前斜线之后1寸,与其平行的线。从督脉百会穴至颞部胆经曲鬓穴引一斜线,将全线分为五等份段。(2)主治:上1/5段,治疗对侧腰腿痛、麻木、感觉异常及后头痛、颈项痛和头鸣;中2/5段,治疗对侧上肢疼痛、麻木、感觉异常。下2/5段,治疗对侧头面麻木、疼痛等。(3)刺法:用长针从百会穴刺入,向颞部曲鬓穴透刺,或用2寸长针从上点做分段接力刺入,然后行快速捻针手法。

8.MS8顶旁1线:(1)部位:在头顶部,督脉旁1.5寸,从膀胱经通天穴向后引一直线,长1.5寸。(2)主治:头痛,头晕,耳鸣,视物不明。(3)刺法:从通天穴向后沿皮刺入1.5寸,行快速捻针手法。

9.MS9顶旁2线:(1)部位:在头顶部,督脉旁开2.25寸。由胆经正营穴向后引一直线,长1.5寸(至承灵穴)。(2)主治:头痛,偏头痛,眩晕。(3)刺法:由正营穴向后沿皮刺入1.5寸。行快速捻针手法。

10.MS10颞前线:(1)部位:在头的颞部,从胆经颔厌穴至悬厘穴连一直线。(2)主治:偏正头痛,目外眦痛,耳鸣,痫症。(3)刺法:由颔厌穴进针,沿皮刺入透悬厘穴,行快速捻针手法。

11.MS11颞后线:(1)部位:在头的颞部,从胆经的率谷穴向下至曲鬓穴连一直线。(2)主治:头痛,偏头痛,眩晕,小儿惊风,鬓发部疼痛。(3)刺法:从率谷穴进针,沿皮向下透曲鬓穴,行快速捻针手法。

12.MS12枕上正中线:(1)部位:在后头部,即督脉强间穴至脑户穴之段。(2)主治:头痛,头晕,目眩,颈项强痛,癫狂,痫症。(3)刺法:从强间穴进针,向后沿皮刺至脑户,行快速捻针手法。图1-29

13.MS13枕上旁线(视区):(1)部位:在后头部,由枕外粗隆督脉脑户穴旁开0.5寸起,向上引一直线长1.5寸。(2)主治:皮层性视力障碍,白内障等。(3)刺法:由此线的下端进针,向上沿皮刺入1.33寸(4cm),行快速捻针手法。

14.MS14枕下旁线(平衡区):(1)部位:在后头部,枕外粗隆即督脉脑户穴外侧1.17寸(3.5cm)向下引一垂直线,长1.33寸(4cm)。(2)主治:治疗小脑损害引起的平衡障碍,头项痛,眩晕。(3)刺法:由此线的上端进针,向下沿皮刺入1.33寸(4cm),行快速捻针手法。【操作方法】

1.体位:取坐位或卧位,依不同疾病选定刺激穴区,单侧肢体疾病,选用对侧刺激区;双侧肢体疾病,选用双侧刺激区;并可选用有关刺激区配合治疗。局部常规消毒。

2.进针:一般选用28~30号1.5~2寸长的不锈钢毫针。针与头皮呈30°左右夹角快速将针刺入头皮下,当针达到帽状腱膜下层时,指下感到阻力减小,然后使针与头皮平行继续捻转进针,根据不同穴区可刺入0.5~1寸。然后运针。

3.运针:头针的运针只捻转不提插,为使针的深度固定不变及捻针方便起见,一般以拇指掌侧面与食指桡侧面夹持针柄,以食指的掌指关节快速连续屈伸,使针身左右旋转,捻转速度每分钟可达200次左右,进针后持续捻转2~3min,留针5~10min,反复操作2~3次即可起针,偏瘫患者留针期间嘱其活动肢体(重症患者可做被动运动),加强肢体的功能锻炼。起针时,如针下无沉紧感,可快速抽拔出针,也可缓缓出针,起针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止出血。

4.电针刺激:进针后亦可用电针治疗仪在主要穴区通电,以代替手法捻针,频率可用200~300次/min,亦可选用较高的频率,刺激波形选择可参考电针,刺激强度根据患者的反应而定。

5.疗程:每日或隔日针一次,10~15次为1个疗程。休息5~7d后,再做下一疗程。【适应范围】

头针主要适应治疗脑源性疾患,如瘫痪、麻木、失语、眩晕、耳鸣、舞蹈病等等。此外,也可治疗腰腿痛、夜尿、三叉神经痛、肩周炎、各种神经痛等常见病多发病。头针还应用于外科手术的针刺麻醉。由于头针运用的时间尚不长,适应证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发展。【注意事项】

1.治疗时需掌握适当的刺激量,注意防止晕针,尤其取坐位时,应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及表情。

2.中风患者,急性期如因脑出血引起有昏迷、发热、血压过高时,暂不宜用头针治疗,待病情及血压稳定后再行针刺治疗。如因脑血栓形成引起的偏瘫者,宜及早采用头针及体针结合治疗,有高热、急性炎症及心力衰竭等症时,一般慎用头针治疗。

3.头皮血管丰富,容易出血,起针时要用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如有出血及皮下血肿出现,可轻轻揉按,促使其消散。

腕踝针法

腕踝针法,是在手腕或足踝部的相应点,用毫针进行皮下针刺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分区与主治病症】

前后正中线为标线,身体两侧由前向后分为6个纵行区。

四肢分区可按躯干分区类推。

躯干部的6区又可划分成上下区。

应用时,先查明病症所在区,再选用同区相应的进针点。图1-30 腕踝针分区图

四肢分区:当两上、下肢处于内侧面向前的外旋位、两下肢靠拢时,四肢的内侧面相当于躯干的前面;外侧面相当于躯干的后面;前面靠拢的缝相当于前正中线;后面靠拢的缝相当于后正中线,这样四肢的分区就可按躯干的分区类推。躯干上下分区:又以胸骨末端和肋弓交界处为中心划一条环绕身体的水平线称横膈线,将身体六区分成上下两半,横膈线以上各区加“上”字,横膈线以下各区加“下”字。如上1区、下1区,以此类推,用称各区。

1.区名:1区(1)位置:前正中线两侧,包括额部、眼、鼻、舌、咽喉、气管、食管、心脏、腹部、会阴。(2)主治:前额痛、目赤肿痛、鼻塞、流涎、咽喉肿痛、咳喘、胃脘痛、心悸、痛经、白带、遗尿等。

2.区名:2区(1)位置:躯体前面的两旁(1区的两侧),包括颞部、颊部、后牙、颌下部、乳部、肺、侧腹部。(2)主治:后牙痛、哮喘、胸胁痛等。

3.区名:3区(1)位置:躯体前面的外缘(2区的外缘),范围狭窄,包括沿耳郭前缘的头面部、胸腹部、腋窝前缘向下的垂直线。(2)主治:颞浅动脉痛,沿腋前缘垂直线部位的胸痛或腹痛。

4.区名:4区(1)位置:躯体前后面交界处,包括头项、耳以及腋窝垂直向下的区域。(2)主治:头顶痛、耳鸣耳聋、腋中线部位的胸腹痛。

5.区名:5区(1)位置:躯体后面的两旁(与2区相对),包括头颈后外侧、肩胛区、躯干两旁、下肢外侧。(2)主治:颈后部痛、落枕、肩背部痛、侧腰痛等。

6.区名:6区(1)位置:躯体后正中线两侧的区域(与1区相对),包括后头部、枕项部、脊柱部、尾骶部、肛门等。(2)主治:后头痛、项强痛、腰脊痛等。【进针点】

1.腕部:有6个进针点,分别代表上6区,约在腕横纹上二横指(内关、外关)一圈处。从掌间尺侧至桡侧,再从腕背桡侧至尺侧,依次称作为上1、上2、上3、上4、上5、上6。图1-31(1)上1位置:在小指侧的尺骨缘前方,用拇指端按压觉凹陷处。

适应证:前额痛、目疾、鼻疾、面神经炎、前牙肿痛、咽喉肿痛、咳喘、胃脘痛、心悸、眩晕、盗汗、失眠、郁证、癫痫等。(2)上2位置:在腕掌侧面的中央,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即内关穴。

适应证:颌下肿痛、胸闷、胸痛、回乳、哮喘等。(3)上3位置:靠桡动脉外侧。

适应证:如高血压、胸痛等。(4)上4位置:手掌向内,在拇指侧的桡骨缘上。

适应证:如头顶痛、耳疾、颞下颌关节炎、肩周炎、胸痛等。(5)上5位置:腕背的中央,即外关穴。

适应证:如后颞部痛、肩周炎、上肢麻木、痹证、上肢运动障碍、肘腕和指关节痛等。(6)上6位置:小指侧尺骨缘背。

适应证:如后头痛、枕项痛、脊柱(颈胸段)痛等。

2.踝部:有进针点6个,分别代表下6区,约在内、外踝最高点上三横指(悬钟、三阴交)一圈处。从跟腱内侧起向前转到外侧跟腱依次为下1、下2、下3、下4、下5、下6。图1-32(1)下1位置:靠跟腱内缘。

适应证:如上腹部胀痛、痛经、白带多、遗尿、阴部瘙痒症、足跟痛等。(2)下2位置:在内侧面中央,靠胫骨后缘。

适应证:如胁痛、侧腹痛、过敏性肠炎等。(3)下3位置:胫骨前缘向内1cm处。

适应证:如膝关节痛等。(4)下4位置:胫骨前缘与腓骨前缘的中点。

适应证:如股四头肌部痛、膝关节炎、下肢痿痹证、下肢瘫痪、趾关节痛。(5)下5位置:在外侧面中央。

适应证:如髋关节痛、踝关节扭伤等。(6)下6位置:靠跟腱外缘。

适应证:如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骶髂关节痛、坐骨神经痛、腓肠肌痉挛、脚前掌指痛。【操作方法】

选定进针点后,皮肤常规消毒,医者左手固定进针点上部拇指拉紧皮肤,右手拇指在下,食、中指在上夹持针柄,针与皮肤呈30°角,快速进入皮下,针体贴近皮肤表面,针体沿皮下浅表层刺入一定深度,以针下有松软感为宜。若患者有酸、麻、胀、重感觉,说明针体深入筋膜下层,进针过深,须要调针至皮下浅表层,针刺深度约为1.5寸。针刺方向一般朝上,如病变在四肢末端则针刺方向朝下。

针刺沿皮下浅表层进达一定深度后,留针20~30min,不做捻转提插。一般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急症可每日1次。

选进针点时,对局部病症,选病症所在的同侧分区的进针点,对全身性病症,如失眠、盗汗等可选两侧相应进针点。【注意事项】

1.腕踝进针一般应不痛,进针痛时要调针,至不痛为度。调针时应将针退至皮下表浅部位,再重新进针,或检查针尖是否沿纵行直线方向插入。

2.若出现头昏、心慌等症,需将针退出以防晕针。

眼针疗法

眼针法,是指针刺眼眶边缘的穴区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灵枢·大惑论》云:“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素问·五脏生成篇》又说:“诸脉皆属于目”,可见脏腑、经脉与眼的关系。

本法可治多种疾病,对中风、痹证、头痛、各种癌症、腹泻、月经不调、痔疮等疗效颇佳。【眼部经区的定位】

眼部经区的划分法:两眼正视,经瞳孔中心做一延伸过内外眦的水平线,再经瞳孔中心做其垂直线并延伸过上下眼眶,如此将眼区分成4个象限。将每一象限分为2个相等区,四个象限共8区,即为经区(眼针穴区)。

眼穴排列顺序:“阴气右行,阳气左行”,左眼属阳,阳生于阴,8区顺时针方向排列;

右眼属阴,阴生于阳,8区逆时针方向排列。各经区的代表脏腑则左右相同。

眼穴位置:根据“看眼察病”和8个经区,穴位在眼眶外一周,距眼球1横指之外,上眶在眉毛下际,下眶离眼眶边缘2分许,称为“眼周眶区穴”,共8区13穴。

各经区所代表的脏腑是:图1-33

1区:肺和大肠,2区:肾和膀胱,3区:上焦,4区:肝和胆,5区:中焦,6区:心和小肠,7区:脾和胃,8区:下焦。【取穴方法】

1.循经取穴:看眼各经区,在与症状相符合的有血管形色变化部位取穴。

2.看眼取穴:不管什么病,只在眼球区血管变化最明显的经区取穴。

3.三焦取穴:即病位取穴。如头部、上肢、胸腔疾病取上焦穴;上腹部、胸背部及其内容脏器的疾病取中焦穴;腰骶部、小腹部和生殖、泌尿系统及下肢疾病取下焦穴。【找穴方法】

1.用点眼棒或三棱针柄在“眼周眶区穴”的范围内平均用力,轻轻按压,凡出现酸、麻胀重或发热、发凉,或微痛,或感觉舒服等反应的部位都是穴位。此时,可以稍加压,使皮肤呈一凹点,作为针刺点的标志。

2.用经络测定仪找穴,探测读数最高处即是穴。

3.按选好经区针刺,以瞳仁为中心,找准经区界限,在经区界限沿皮直刺或横刺。【针刺方法】

1.用32号1.5cm长不锈钢针,先以左手指压住眼球,严密保护,并使眼眶内皮肤绷紧。右手待针,轻轻刺入。

2.找出针刺点,可以直刺;按经区分布,可以横刺,但不可超越所刺的经区。

3.一般不用手法,如针后无得气感,可把针稍提一点,重新调整刺入。得气时可有种种感觉,如触电样,或上下窜动感,或酸麻感,或发热、发凉感,或感到轻松舒适。如需施行补泻时,顺着眼针经穴分布顺序进针为补,逆着进针则为泻。【适应证】

本法可治疗多种疾病,对中风、痹症、头痛、各种痛症、腹泻、月经不调、痔疮等疗效颇佳。【注意事项】

1.要严格消毒,注意消毒药液不可渗入眼内。

2.不宜直刺、深刺,以免损伤眼球。

手针疗法

手针,是针刺手部的一些特定穴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有关四肢与全身的联系,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如《灵枢·动输》说:“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四末”即指手足,说明手足是阴阳、经脉、气血汇合联络的部位。所以,十二经脉脉气的散布,四肢肘膝以下的部位称为“根”和“本”,与躯干的“结”和“标”等部位相对应。因此针刺四肢末端的手穴与足穴,可以治疗全身各部的病痛。【手针穴位和主治】

1.踝点:在拇指掌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踝关节痛。

2.胸点:在拇指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胸痛、吐泻、癫痫。

3.眼点:拇指指关节尺侧赤白肉际眼病。

4.肩点:在食指掌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肩痛。

5.前头点:在食指第一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胃肠痛、阑尾炎、膝关节痛、踝趾关节痛、前头痛。

6.头顶点:中指第一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神经性头痛、头顶痛。

7.偏头点:无名指第一指关节尺侧赤白肉际偏头痛、胸胁痛、肝痛、胆绞痛、肋间神经痛等。

8.会阴点:小指第一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会阴部痛。

9.后头点:小指第一指关节尺侧赤白肉际处后头痛、扁桃体炎、肩痛、颊痛、呃逆。

10.脊柱点:小指掌指关节尺侧赤白肉际处间韧带扭伤、椎间盘突出、腰痛、尾骨痛、耳鸣、鼻塞。

11.坐骨神经点:在第四、第五掌指关节间,靠近第四掌指关节处坐骨神经痛、髋关节及臀部疼痛。

12.牙痛点:掌面,第三、第四掌骨指关节间,近第三掌指关节处牙痛。

13.咽喉点:指背面,第三、第四掌骨指关节间,近第三掌指关节处扁桃体炎、咽炎、三叉神经痛。

14.颈项点:在手背面,第二掌指关节尺侧缘落枕、颈部扭伤。

15.腰腿点:手背腕横纹前1.5寸,第二伸指肌腱桡侧,第四伸指肌腱尺侧处,一手二点腰痛、腰扭伤。

16.胃肠点:在劳宫穴与大陵穴连线的中点处胃炎、溃疡病、胆道蛔虫症、消化不良。

17.咳喘点:在掌面食指掌指关节尺侧处咳嗽、哮喘、神经性头痛。

18.夜尿点:掌面小指第二指关节横纹中点夜尿、尿频。

19.足跟痛点:在胃肠点与大陵穴连线的中点足跟痛。

20.升压点:手背腕横纹中点各种原因的血压下降。

21.呃逆点:手背中指第二指关节横纹中点呃逆。

22.退热点:手背中指桡侧指蹼处发热、目疾。

23.腹泻点:手背第三、第四掌指关节间上1寸腹泻。

24.疟疾点:第一掌骨与腕关节结合处,大鱼际桡侧缘疟疾。

25.扁桃体点:在掌面第一掌骨尺侧中点扁桃体炎、喉炎。

26.急救点:中指甲距指甲缘0.2寸许昏迷。

27.定惊点:手掌侧大小鱼际交接处中点高热惊厥。

28.脾点:在掌面,拇指指关节横纹中点脾胃病、肿病。

29.小肠点:掌面,食指第一指关节横纹中点小肠病。

30.大肠点:掌面,食指第二、第三节指骨间横纹中点大肠病。

31.三焦点:掌面,中指第一指关节横纹中点胸、腹、盆腔疾病。

32.心点:掌面,中指第二指关节横纹中点心血管病。

33.肝点:掌面,环指第一指关节横纹中点肝胆病。

34.肺点:掌面,环指第二指关节横纹中点呼吸系统疾病。

35.命门:点掌面,小指第一指关节横纹中点生殖系统疾病。

36.肾点:同夜尿点。

部分手针穴位(见图1-34)。图1-34【针刺方法】

用28~30号的1~2寸毫针,经消毒后直刺或斜刺进针,一般可深0.3~0.5寸,用中强刺激,留针3~5min。

1.手针刺腰腿点时,针与皮肤表面呈15°~30°角,针尖向掌侧面,从指伸肌腱和掌骨之间刺入,深0.5~0.8寸。

2.治疗腰或关节软组织损伤时,应边捻针边活动或按摩患处。

3.治疗疼痛性疾患时,在痛止后还须继续运针1~3min,必要时可延长留针时间,或采用皮下埋针法。

4.对于需要持续刺激的病例,可以使用电针法。

5.手针法的选穴多用“缪刺”法。缪刺法:即不同的疾病选取对侧手部的相应穴位,左病选右侧穴,右病选左侧穴,这是根据《素问·缪刺论》所说的“夫邪客于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的理论而来的。

6.主治与性能相同的穴位,可以配合同用。如扁桃体炎,可同时取后头点、咽喉点、扁桃体点。在同一疾病中遇有兼症时,可以对症配穴。如发热兼有头痛,可取退热点和头痛点同用。【注意事项】

1.针刺前向患者说明针感。

2.手针法针尖宜入肌腱和掌骨之间,不可伤及骨膜。

3.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指针针法

指针针法是以手指代替针具,在所取的腧穴上,运用一定的手法进行刺激,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本法尤适用于猝患急症的急救以及小儿与体弱之人,是民间很早就广泛应用的简便易行、实用的治疗方法。【操作方法】

1.取穴处方原则:其取穴原则与“毫针针法”相同。一般根据病情需要并结合穴位的主治而定。

2.行针针法:(1)揉法:是用拇指或中指指腹轻按选定的穴位,做环形平揉的一种方法。按揉时以穴位为中心,做圆形揉动,指尖不能离开皮肤,每揉一小圆周为1次,每穴位一般120~180次,共2~3min。本法为指针中的主要方法,常根据不同病情和患者体质强弱施以轻重不同的指力。(2)扪法:是用手指扪按腧穴或一定部位的手法。将手指端深深按压皮肤及皮下组织深部,以感到酸麻胀痛感为止。当指端按入时,应逐渐施加压力,得气后逐渐减轻指力直到停止。每穴一般扪按3min左右。本法根据单手指和两手指扪按,分为单指法和双指法。单指法常用于胸腹及四肢部位腧穴,双指法常用于头面、颈项、腹部和腰背部腧穴。(3)切法:用拇指指甲切按腧穴,又称爪刺法。指切时用力宜轻而缓,尽量避免切按处剧烈疼痛。本法多用于水沟、迎香、少商等穴。(4)捏法:是用两个手指对称捏压穴位的方法。常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在腧穴上下方或左右方对称向用力。本法常用于四肢、肩颈部腧穴。(5)点法:用一手指或二指、三指点在痛点或穴位上,先轻后重,逐渐渗透。本法常用于肩部、背部、臀部和大腿等部位的腧穴。【适应范围】

本法适用于治疗中暑、休克、晕针、虚脱、癫痫、癔病、短暂性脑缺血、脑血管痉挛、失眠、感冒、头痛、牙痛、鼻塞、鼻衄、呕吐、腹痛、胃痛、呃逆、肋间神经痛、腰痛、坐骨神经痛、转筋、落枕、小儿急慢惊风等病症。【注意事项】

1.小儿头部囟门处和孕妇腹部禁用指针。

2.某些皮肤病、传染病、肿瘤患者不宜用指针。

3.危重急病患者选用指针只作为辅助疗法,仍需采用其他治疗措施。

4.医者应勤剪指甲,以免切伤患者皮肤,手指尚需消毒。

足针疗法

足针疗法是用足部的腧穴诊治各种疾病的针法。具有针感强,反应大,取穴少,透穴多,留针时间短,无副作用等优点。【定位、主治及针刺方法】

足跟后缘与中趾根连线折为10寸。

内、外踝中点与足底板平线各折为3寸。

掌面第一跖趾关节赤白肉际处与第五跖趾关节赤白肉际处连线横折为5寸。

足背同上。

足跟部与横折为3寸。

1.穴号:1(1)位置:外踝与内踝连线足底中点。(2)针刺方法:直刺或斜面下刺0.5~1.0寸。(3)主治:神经衰弱、癔病、失眠、低血压。

2.穴号:2(1)位置:足跟后缘正中线前5寸,外1寸。(2)针刺方法:直刺或向内透刺0.5~1寸。(3)主治:失眠、癔病、神经衰弱。

3.穴号:3(1)位置:足跟后缘正中线前4寸,外旁1.5寸。(2)针刺方法:直刺或斜刺向下1~1.5寸。(3)主治:坐骨神经痛、腰腿痛。

4.穴号:4(1)位置:足跟后缘正中线直上5寸。(2)针刺方法:直刺或斜刺0.5~1寸。(3)主治:失眠、黄疸型肝炎、哮喘、大脑发育不全。

5.穴号:5(1)位置:足跟后缘正中线前5寸,内旁1寸。(2)针刺方法:直刺或向下透刺1~1.5寸。(3)主治:痢疾、腹泻。

6.穴号:6(1)位置:5号穴前1寸。(2)针刺方法:同5。(3)主治:痢疾、腹泻。

7.穴号:7(1)位置:足底第三、第四趾间后3寸。(2)针刺方法:直刺或向内斜刺1.5寸。(3)主治:腹痛、急慢性胃肠炎、痛经。

8.穴号:8(1)位置:足底拇趾与次趾间直后3寸。(2)针刺方法:直刺1寸。(3)主治:急慢性胃肠炎、胃痉挛。

9.穴号:9(1)位置:足底第4趾根后3寸。(2)针刺方法:斜向下刺或直刺0.5~1寸。(3)主治:坐骨神经痛、荨麻疹、肩痛。

10.穴号:10(1)位置:足底小趾根后1寸。(2)针刺方法:同9。(3)主治:牙痛。

11.穴号:11(1)位置:解溪穴下0.5寸,两旁凹陷中。(2)针刺方法:透刺或斜向上下刺0.5~1寸。(3)主治:腰腿痛、腓肠肌痉挛。

12.穴号:12(1)位置:解溪穴下2.5寸。(2)针刺方法:直刺或点刺0.1~0.5寸。(3)主治:心绞痛、哮喘、感冒。

13.穴号:13(1)位置:足内侧舟骨突起上凹陷中。(2)针刺方法:直刺0.5寸。(3)主治:高血压、腮腺炎、急性扁桃体炎。

14.穴号:14(1)位置:足背第二、第三趾间后8寸。(2)针刺方法:直刺或斜上刺2寸。(3)主治:急慢性胃肠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

15.穴号:15(1)位置:在足临泣与地五会连线中点。(2)针刺方法:直刺或斜刺0.5~1寸。(3)主治:坐骨神经痛、腮腺炎、扁桃体炎。

16.穴号:16(1)位置:足背第三、第四趾间后2寸。(2)针刺方法:直刺或斜刺1.5寸。(3)主治:落枕。

17.穴号:17(1)位置:足背第一跖骨底内前凹陷中。(2)针刺方法:斜刺或直刺1~2寸。(3)主治:急性腰扭伤。

18.穴号:18(1)位置:行间与太冲穴连线的中点。(2)针刺方法:直刺或斜向上刺1~2寸。(3)主治: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

19.穴号:19(1)位置:伸拇长肌腱内侧跖趾关节处。(2)针刺方法:点刺或浅刺0.1~0.5寸。(3)主治:湿疹、荨麻疹。

20.穴号:20(1)位置:在内踝正中直下2寸处。(2)针刺方法:直刺或横刺1~2寸。(3)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

21.穴号:21(1)位置:足内侧舟骨突起下后凹陷中。(2)针刺方法:直刺1寸。(3)主治: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附件炎。

22.穴号:22(1)位置:太白与公孙穴连线的中点。(2)针刺方法:横刺1~2寸。(3)主治:癫痫、癔病、神经衰弱。

23.穴号:23(1)位置:昆仑穴直上1寸处。(2)针刺方法:横刺或向上斜刺1~2寸。(3)主治:坐骨神经痛、头痛、腹痛。

24.穴号:24(1)位置:小趾第一横纹中点。(2)针刺方法:直刺或向下斜刺0.5寸。(3)主治:遗尿、尿频。

25.穴号:25(1)位置:足底拇趾与第二趾间后1寸。(2)针刺方法:直刺0.5~1寸。(3)主治:牙痛。

26.穴号:26、27、28(1)位置:第二趾关节内侧赤白肉际处。(2)针刺方法:点刺0.1~0.3寸。(3)主治:头痛。

27.穴号:29(1)位置:足底后缘正中线直上1寸。(2)针刺方法:直刺0.5寸。(3)主治:感冒、头痛、上额窦炎、鼻炎。

28.穴号:30(1)位置:1号穴内旁1寸。(2)针刺方法:直刺或斜刺0.3~1.5寸。(3)主治:三叉神经痛。

29.穴号:31(1)位置:3号穴直后1寸。(2)针刺方法:直刺0.5寸。(3)主治:肋间神经痛、胸痛、胸闷。图1-35

电针疗法

电针是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在针具上通以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利用针和电两种刺激相结合,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其优点是能代替人做较长时间的持续运针,节省人力,且能比较客观的控制刺激量。

电针器的种类很多,主要有交流、直流可调电针机,脉动感应电针机,音频振荡电针机,晶体管电针机等等。目前蜂鸣式电针机、电子管式电针机已被半导体电针机所取代。半导体电针机是用半导体元件制作的电针仪器,交直流电两用,不受电源限制,且具有省电、安全、体积小、携带方便、耐震、无噪音、易调节、性能稳定、刺激量大等特点。它采用振荡发生器,输出接近人体生物电的低频脉冲电流,既可做电针,又可用点状电极或板状电极直接放在穴位或患处进行治疗,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操作方法】

1.配穴处方:电针的处方配穴与针刺法相同。一般选用其中的主穴,配用相应的辅助穴位,多选同侧肢体的1~3对穴位为宜。

2.电针常用的输出波形:(1)疏密波:是疏波、密波交替出现的一种波形,疏、密交替持续的时间各约1.5秒,能克服单一波型易产生适应的缺点。动力作用较大,治疗时兴奋效应占优势。能增强代谢,促进气血循环,改善组织营养,消除炎性水肿。常用于出血、扭挫伤、关节周围炎、气血运行障碍、坐骨神经痛、面瘫、肌无力、局部冻伤等。(2)断续波:是有节律地时断、时续自动出现的一种波形。断时,在1.5秒时间内无脉冲电输出;续时,是密波连续工作1.5秒。断续波型,机体不易产生适应,其动力作用颇强,能提高肌肉组织的兴奋性,对横纹肌有良好的刺激收缩作用。常用于治疗痿证、瘫痪等。(3)连续波:亦叫可调波,是单个脉冲采用不同方式组合而形成。频率有每分钟几十次至每秒几百次不等。频率快的叫密波(或叫高频连续波),一般在50~100次/秒;频率慢的叫疏波(或叫低频连续波),一般是2~5次/秒。可用频率旋钮任意选择疏密波型。高频连续波易抑制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常用于止痛、镇静、缓解肌肉和血管痉挛等;低频连续波,短时兴奋肌肉,长时抑制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常用于治疗痿证和各种肌肉关节、韧带、肌腱的损伤及慢性疼痛等。

3.电针方法:针刺入穴位有得气感应后,将输出电位器调至“0”位,负极接主穴,正极接配穴,也有部分正负极,将两根导线任意接在两个针柄上,然后打开电源开关,选好波型,慢慢调高至所需输出电流量。通电时间一般在5~20min,用于镇痛则一般在15~45min。如感觉弱时,可适当加大输出电流量,或暂时断电1~2min后再行通电。当达到预定时间后,先将输出电位退至“0”位,然后关闭电源,取下导线,最后按一般起针方法将针取出。

4.电流的刺激强度:当电流开到一定强度时,患者有麻、刺感,这时的电流强度称“感觉阈”。如电流强度再稍增加,患者会突然产生刺痛感,能引起疼痛感觉的电流强度成为电流的“痛阈”。感觉阈和痛阈因人而异,在各种病理状态下其差异也较大。一般情况下在感觉阈和痛阈之间的电流强度,是治疗最适宜的刺激强度。但此间范围较小,须仔细调节。【适应范围】

电针的适应范围基本和毫针刺法相同,故其治疗范围较广。临床常用于各种痛证、痹证和心、胃、肠、胆、膀胱、子宫等器官的功能失调,以及癫狂和肌肉、韧带、关节的损伤性疾病等,并可用于针刺麻醉。【注意事项】

1.电针刺激量较大,需要防止晕针,体质虚弱、精神紧张者,尤应注意电流不宜过大。

2.调节电流时,不可突然增强,以防止引起肌肉强烈收缩,造成弯针或折针。

3.电针仪器最大输出电压在40V以上者,最大输出电流应限制在1mA以内,防止触电。

4.毫针的针柄如经过温针火烧之后,表面氧化不导电,不宜使用。若使用,输出导线应夹持针体。

5.心脏病患者,应避免电流回路通过心脏。尤其是安装心脏起搏器者,应禁止应用电针。在接近延髓、脊髓部位使用电针时,电流量宜小,且勿通电太强,以免发生意外。孕妇亦当慎用电针。

6.应用电针要注意“针刺耐受”现象的发生。

7.电针仪器在使用前须检查性能是否完好,如电流输出时断时续,需注意导线接触是否良好,应检查修理后应用。干电池使用一定时间如输出电流微弱,须更换新电池。

穴位敷贴疗法

【穴位敷贴疗法简史】

1.古代概况:有关穴位敷贴药物以保健治病的载述,最早可以追溯到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其中,属于保健的,见于《杂疗方·内加》篇:“取桂、姜、椒、蕉荚等,皆治,[并]合。以谷汁丸之,以榆□抟之,大[如]□□□,臧(藏)筒中,勿令歇。即取入中身空(孔)中,兴奋,去之”。这时里的中身孔,即指脐孔、神阙而言,意为取楂、姜、椒、皂夹等辛香湿热之品,制丸后纳入脐中,有益精延寿之效。属于治疗的,有“以□印其中颠”治疗□(毒蛇)咬伤的记载。“□”,这里为“芥”之意,即指将芥子捣烂外敷头顶部(相当百会)的外治法。表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在应用本法。《黄帝内经》中,有关药物治疗的内容甚少,其中亦有中药外治法的记载。如《灵枢·经筋》篇提到:“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意思是打用马膏、白酒和桂的桂酒,外敷面部两侧,来治疗口僻,即口眼歪斜。只是尚未提到穴位。

汉代张仲景所撰之《金匮要略》一书中,载有一种特殊的敷脐法,以治疗中钵(中暑)病人:“屈带草,绕钵人脐,使三两人溺其中,命温。亦可用热泥和屈草”。用人尿或热泥合屈草敷脐,极可能来之于氏间,因其确疗效,才引起当时的医家注意,并予以收载。晋代,药物敷贴疗法的应用已相当普遍。一般认为,明确提到并记载较详的当椎菖洪的《肘后备急方》书中,已有穴位敷贴治病的多方面载述。除了秉承《金匮要略》之法,“令人骑其腹,溺脐中”外,还提到:“治寒热诸症,临发时,捣大附子下筛,以苦酒(即醋)和之,涂背上(相当大椎穴或背俞穴)”。并常用阿是穴作为外敷药物之处,如毒蛇咬伤,“捣薤傅之”。

至隋唐,比较重视刺激性药物的穴位敷贴如《备急千金要方》提到:“用旱莲草椎碎,置于掌上一夫,当两筋中(相当于间使穴),以古文钱压之,系之以故帛,未久即起小泡,谓之天灸,尚能愈疟”。然而亦有非刺激性药物穴位敷贴的内容,如《外台秘要》就有较多脐疗方法的载述。

宋代的多种医学等著,诸如《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普济本事方》、《南阳活人书》都有穴位敷贴疗法的记载。如《普济本事方》中指出:“治妇人生产数日不下及胞衣死胎不下者”,“用蓖麻子七粒,去壳研如泥,涂足心(相当于涌泉),才下,便急洗之”,并介绍一病例。又如《南阳活人书》,以葱白烘热敷脐上,治“阴毒腹痛;厥逆唇青卵缩,六脉欲绝者”。明代,对穴位药物敷贴法收载较多的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一书。如提到“水气肿满,大蒜、田螺、车前子等份,熬膏摊贴剂中,水从便溺而下,数日即愈。像山民人患水肿,用此有效”。证明敷贴之法来自民间,但确有效验。另如以磁石末调面敷于囟上(百会)治“大肠脱肛”,用吴茱萸贴足心(涌泉)治疗口舌生疮等。不一一枚举。

清朝是我国传统穴位敷贴疗法普遍应用和全面总结的时期。这一疗法既见于官方著作,如清政府组织撰写的《医宗金鉴》,就有采用葱白捣烂加麝香少许敷脐,加以冷热刺激,以治疗小便癃闭点滴难出之证;亦见于民间,如赵学敏的《串雅内编》和《串雅外编》二书,广泛收集了民间走方医的治疗经验,其中就有不少穴位敷贴的验方。刊行于1805年的《急救广生集》(清·程鹏程纂辑,又名《得生堂外治秘方》),是我国第一部外治专书,汇集了清·嘉庆前千余年的外治经验,其中不乏穴位敷贴之法,仅以神阙一穴而言,就有何首乌贴脐中治自汗,五倍子贴脐治盗汗等。而最值一提的是晚清一代外治宗师吴师机,他集历代诸多外治法之大成,并大量搜集民间的外治偏方、验方,通过其本人的反复医疗实践,全面系统地进行了总结,撰写出《理瀹骈文》一书。该书不但载有用以穴位敷贴的各种不同剂型,诸如膏、丹、丸、散、饼、栓、泥等以及各种验方,而且从中医学辨证论治的角度进行了颇为精辟的阐述。吴师机指出:“膏药贴法,不专主一穴”,如“膏药治太阳经外感,初起以膏贴两太阳、风池、风门、膻中穴,更用药敷天庭”(《理瀹骈文·略言》)。他常用中药熬制成多种剂型的膏药,根据疾病的证候和部位的不同,选用不同的膏药和腧穴进行贴敷治疗,包括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病症,往往“效如桴鼓”,当时就治者达到每天数十人至两三百人之多。除此之外,该书还对穴位敷贴疗法的作用机理、药物选择、赋形基质,用法用量、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等,都做了详细介绍。至今仍有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2.现代概况:药物穴位敷贴疗法在现代的发展并不平衡,在20世纪50年代,基本上仍局限于民间。但已引起了一些针灸家的注意,出现具有一定数量病例观察的临床报道。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60年代。

70年代,穴位敷贴疗法被正式列为针灸诸多疗法中的一种。在下列疾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咯血、肺结核病、面神经炎,以及多种小儿科病症,前者主要是从民间流传方法中进一步提高、发展的结果;而后者,则因为药物穴位敷贴,无疼痛无创伤,极小毒副作用,故易为儿童患者所接受。

穴位疗法的真正迅速得到发展和普及,则是近十余年的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防治病种急骤扩大。自20世纪80年代之后,药物穴位敷贴之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渗透到内、外、妇、儿、五官、皮肤各科,不论是急性病,如出血热、尿毒症,还是难治病,如中风后遗症、肝硬化、糖尿病;不论是常见病,如冠心病、高血压之类;还是罕见病,如汉特氏综合征等,均可用本法治疗。据统计,近十余年来,我国医学刊物所报道过的用穴位敷贴疗法治疗的病症种类有一百余种之多,覆盖了针灸有效病种的大部分。

穴位敷贴疗法,除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外,尚有独特的预防作用,如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呼吸道病症,采取冬病夏治,夏病冬治之法,常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目前,已将预防对象进一步扩展至痛经、纠正胎位以预防难产等更多方面。

从现有趋势看,穴位敷贴疗法防治病种,尚在增长之中。(2)疗效得以科学验证。多途径验证穴位敷贴法的防治效果,是近年开展这一工作的重要方面。由于本法长期以来只是流传于民间,其实际价值如何缺乏有说服力的证明,为此针灸工作者着重观察以下几方面。

1)大样本验证其可重复性。就现有报道的一百余种病症看,极大部分是临床资料,少则数十例,多则数百例,甚至千例以上。不少还建立了统一的疗效评判标准,或进行远期随访等,均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疗效的可靠性。

2)对照观察验证其临床价值:在一些常见的重要疾病,诸如高血压、冠心病等,针灸学者还将穴位敷贴疗法与其他针灸疗法或其他疗法,如中药、西药等,进行了分组对照观察,这有助于肯定本疗法在该病症防治中的实际价值。

3)建立指标验证其客观性:这一工作,近几年做得较多,即通过建立多项指标,观察用穴位敷贴疗法之后,此类指标的变化,从而为疗效的客观性提供依据。(3)敷药剂型不断革新。大概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利用现代工艺,使敷贴更为简便。最常见的是制成如医用胶布一样的软膏药,采用工业生产,用时只需剪下一块就行。这种敷贴剂,可专用于某一病症,亦可做成适于多种病症的。目前,尚有一种与磁性物质合在一起,以加强药物作用的敷贴剂,亦适于遗尿、软组织损伤等十余种病症。另一方面则是在传统敷贴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技术,如在敷贴穴位的同时,加离子导入等。

除此之外,还有采用西药或中西药结合制成敷药贴于穴位的。【常用剂型】

1.生药剂:采集天然的新鲜生药,洗净捣烂,或切成片状,直接敷贴于穴位之上。如将桃仁、杏仁、栀子、胡椒、糯米捣烂,加蛋清,敷穴位治高血压。此法民间应用较多,近来也在一些医院中应用价格低廉,获得较容易,方法简便,常可嘱病人自己进行治疗。

2.散剂:又称粉剂,是将各种治疗需要的药物分别加工研碎成粉末,以80~100目细筛筛过,混合拌匀而成。本法制作简便,剂量可随意增减,药性稳定,储存时间不受限制。药物敷贴时,粉末接触面较广,易于发挥药效,且不易污染衣衫。

3.糊剂:糊剂,实际上是散剂的进一步加工。它是将药物研磨成细末后,以赋形粘合剂,诸如醋水、酒、鸡蛋清等,把药粉调和成糊状即成。糊剂可增强敷贴的粘着力,并能使药物缓慢释放药效,延长药物的效果。糊剂制作方便,但要求现制现用,搁置时间不可过长。

4.饼剂:饼剂是指将药粉制成圆饼形进行敷贴的一种剂型。其制作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配好的各种药物粉碎、过筛混合,加入适量面粉和水搅拌后,捏成小饼形状,置于蒸笼上蒸熟,然后趁热贴敷穴位;另一种是,加入适量蛋清或蜂蜜等有黏腻性的赋形剂,捏成饼状进行敷贴。前者可用于贴敷时间须较长者,并能起到药物和温热的双重刺激作用;后者制作较为简单。药饼与皮肤接触面积较大,故多用于脐部及阿是穴(多为病灶或其反应区域)。

5.丸剂:是将药物加工粉碎成细末并过筛后,拌和适量的粘糊剂如蜂蜜等,制成如绿豆至黄豆大之小型药丸,进行穴位敷贴。体积较小,药量不大,适用于一般体穴及小儿治疗之用。

6.膏剂:膏剂在穴位敷贴疗法中亦十分常用,临床上使用的有三种类型。(1)硬膏:为中医传统的固体制剂。制作方法为:将治疗需要的药入麻油、豆油或其他植物油中浸泡1~2d,然后移入锅中加热,至药物炸枯,过滤去渣,再将油用文火慢熬,直到滴水成珠,加入黄丹或铅粉,离火拌匀收膏,将膏摊于厚皮纸、布料块的中央,冷却备用。(2)软膏:为一种半固体制剂,又有三种不同制作类型。

1)将治疗需用的药物粉碎过筛后,放入醋或白酒内(依据病情的需要)。入锅加热熬成膏状。用时取膏摊贴穴区。这种软膏具有渗透性强、药物释放缓慢,且有黏着性和延展性。多用于慢性病灶的治疗。

2)将应用的药物研末过筛,加入凡士林、蜂蜜、茶油或麻油等调和成膏状。用时,可挑取适量进行敷贴。

3)膏药胶布:将药物按固定成方配制好,经过工厂特殊工艺加工制成如医用胶布(氧化锌橡皮膏)样的膏药胶布。目前,大陆生产的膏药胶布有两种形状,一为圆形,小如纽扣,揭下后可直接贴敷于穴位上;一为方形,面积较大,用时可按要求剪成小片贴敷。

7.锭剂:锭剂是将治疗药物研极细末,并经细筛筛后,加水或面糊适量,制成锭形,烘干或晾干备用。用时加冷开水磨成糊状,以此涂于穴位。锭剂多用于需长期应用同一方药的慢性病症,可以减少配药制作的麻烦,便于随时应用。锭剂药量较少,故常用对皮肤有一定刺激作用的药物。

8.酊剂:酊剂亦称酒剂,将药物粉碎成细末,加入75%医用酒精、白酒或3%碘酒内浸泡5~10d后,过滤去渣,入瓶密封备用。使用时可用棉球蘸湿,涂敷穴区或病灶。

9.煎剂:将药物配制好后放入砂锅内,加水煎煮。水煮沸后,用文火慢煮30~45min,去渣留汁,以棉球或特制的药棒蘸药液,点敷穴位。应注意,煎药时水不可放多,点敷穴位应趁药汁温热之时,才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常用敷贴方法】

1.敷法:此法较为常用,将生药剂或糊剂,直接敷在穴位上,其范围可略大于穴区,上以塑料薄膜盖之,并以纱布、医用胶布固定。每次敷药的时间宜据具体病症、所用药物而定,一般来说,在所敷药物干燥后予以换敷较宜。

2.贴法:此法亦较常用。多指用膏药胶布直接贴压于穴区,亦包括将丸剂用胶布粘贴于所选处。操作简便,多可令病家自己进行。贴法保持时间较长,可2~4d换贴一次。

3.填法:本法仅用于神阙穴,将药膏或药粉填于脐中,填药量据病症,年龄及药物而定,填药时间隔日或隔两日1次。

4.覆法:指用较多量药物的生药剂、糊剂或药饼,覆盖于病灶(包括体表病灶反应区)之上,加盖塑料薄膜,用纱布、胶布固定。覆法用药部位较大,故多用于阿是穴。

5.涂法:亦称擦法,将药汁、药膏、药糊等涂擦于穴区。也包括用毛笔或棉签浸湿后略蘸药粉涂敷于穴区。此法用药量少,适于小儿或对皮肤有一定刺激性的药物敷涂。

6.滴法:将药汁根据病情需要温热或置凉后,一滴滴徐徐滴入穴区,以达到治疗目的。此法多用于神阙穴。

7.叩法:以特制的药棒,蘸药汁点叩穴区,可反复施行。具有敷贴药物和机械刺激的双重治疗作用。

8.离子透入法:即在敷贴药物的同时,上加电极板,通以直流电,使药物离子透入体内,加强敷贴的治疗作用。

9.熨敷法:有两种方法,一为用治疗药物切粗末炒热布包,乘热外敷穴位;二为在敷贴的同时,予以加热。此法将药物作用和温热作用结合在一起。

10.掺法:指将药物研细,取少量掺在膏药(一般指硬膏药或膏药胶布)上,再贴敷穴位的一种方法。由于膏药或膏药胶布,均系固定药方配制而成,通过掺加药物,有利于辨证施治,提高疗效。【注意事项】

1.选准穴位,注意体位:穴位敷贴疗法是以穴位作为治疗区域,选好、选准穴位十分重要。敷贴穴位在选择时,除了和其他刺灸疗法一样,根据症情予以最佳处方外,还应注意,穴位不可选得过多以及少选关节或其他活动度较大的部位的穴位,以避免贴时容易脱落。其次,穴区要选准,尽量采用体表标志。在敷贴时,根据穴位所在部位,分别要求患者保持平卧、正坐、俯首、平肩等正确姿势,使之能敷贴稳妥,防止药物流失。

2.局部清洁,预防不良反应:在药物敷贴之前,穴区局部应洗净擦干或用75%酒精消毒。这有两个好处,一是,尽管穴位敷贴的药物对皮肤刺激性很小或其他不良反应(局部灼伤、起泡)穴区消毒搞好,可以避免感染;二是穴区清洁后,敷贴多较牢固,不易脱落。需要说明的是,凡局部穴区有感染或破损,不宜贴敷;如贴敷后出现过敏反应者,应查清原因,如系药物所致,宜停用此类药物;如为胶布所致,可改用纱布包扎。

3.认真固定,时间适宜:穴位敷贴疗法,是将不同剂型的药物贴敷于穴区,为了保证药物不流失并维持足够的时间,覆盖固定十分重要。在覆盖时,应据剂型而有所区别,一般而言,生药剂、糊剂或软膏药,须先盖一层油纸片或塑料薄膜,再加盖消毒纱布和胶布;硬膏药或膏药只需直接贴压在穴区;药饼、药丸等剂型,加盖消毒纱布和胶布固定即可。在固定时,应视部位和对象的不同区别对待,体表活动较小的部位,如颈面、躯干等只需胶布固定,而四肢关节及足心等,宜加绷带束紧固定。小儿往往会用手抓撕敷贴部,亦适宜用绷带固定。敷贴药物的时间,在依据症情需要的前提下,还应注意:有一定刺激性的药物敷贴时间不可过长,小儿穴位敷贴时间不可过长,有过敏反应史的患者,更不宜过长。另外,对某些穴位敷贴时间要恰当选择,如涌泉穴,在临睡前敷贴,起床时去掉为好,以免影响行走;面部穴,最好也按此法,不影响美容。

4.精确配方,注意保存:敷药制备,是获取疗效的重要环节。敷药处方要求在继承传统经验的基础上辨证用药,药以味少量小力宏为佳。在配制时,更应根据药物特点和症情,制成不同剂型。敷贴药物多为辛香之品,为防止气味挥发,药粉配制好后,宜装入玻璃瓶或瓷瓶,密封保存备用。【综合治疗,提高效果】

穴位敷贴疗法,尽管对多种病症有良好的效果,但毕竟只是祖国医学外治法中的一种,面对复杂的病症,它亦有局限性。所以在临床治疗时,也一定要消除“百病一贴”的狭隘观点,充分有机结合其他各种疗法,如针刺、拔罐、刺血、艾灸及中药内服等,从而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穴位注射法

【器械】

使用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根据使用药物的剂量大小及针刺的深度选用不同的注射器和针头。常用的注射器为1ml(用于耳穴和眼区穴位)、2ml、5ml、10ml、20ml;常用针头为4~6号普通注射针头,牙科用5号长针头,及封闭用长针头。【常用药液】

穴位注射的常用药物有三类:中草药制剂;维生素制剂;其他药物。

1.中草药制剂表

2.维生素类表续表

3.其他常用药物表续表【主要刺激区】

1.一般可根据针灸治疗时的处方原则进行辨证选穴。

2.作为水针的特点:临床上常结合经络、腧穴的触诊法选取阳性反应点进行治疗。即用拇指或食指指腹以均匀的力量在患者体表进行按压、触摸、滑动,以检查其有无压痛、条索状或结节等阳性反应物,以及皮肤凹陷、隆起、色泽的变化等。触诊检查的部位一般是背腰部的背俞穴,如心俞、肺俞、肝俞、胃俞等;胸腹部的募穴,如中脘、巨阙、天枢、期门等;四肢部则沿经络循行路线触摸,尤其是原穴、郄穴、合穴等特定穴部位及一些经验穴。有压痛等阳性反应者,注入反应点往往效果较好。反应不明显者,也可取有关俞、募、郄穴进行治疗。

如为气针一般选损伤部位同侧附近有关经络的穴位,如肘关节扭伤,选曲池、少海;踝关节扭伤选足三里、悬钟等。

3.软组织损伤者可选取最明显的压痛点;较长肌肉的肌腹或肌腱损伤时,可取肌肉的起止点;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将药液注入神经根附近。

4.耳穴根据耳针疗法中耳郭探查方法选取有关穴位。【适应证】

凡是适应于针灸治疗的疾病,基本上均可用穴位注射法。主要包括以下病症:

1.运动系统疾病:痹证(肩关节周围炎、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腰肌劳损、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扭伤等。

2.神经系统疾病:头痛、失眠、口眼歪斜、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肋间神经痛、癫狂痫证等。

3.消化系统疾病:胃痛(胃下垂、溃疡病、胃肠神经官能症)、腹泻、痢疾等。

4.呼吸系统疾病:咳嗽(急性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哮喘、肺结核等。

5.心血管系统疾病:心悸(心动过速)、心痛(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等。

6.外科、皮肤科疾病:乳痈、肠痈、腹痛(溃疡病穿孔、肠梗阻、胆石症、胆道感染)、淋证(尿路结石)、风疹、痤疮、银屑病等。

7.五官科疾病:咽喉肿痛、目赤肿痛、中耳炎、鼻炎等。

8.妇产科、小儿科疾病:阴挺(子宫脱垂)、难产;小儿肺炎、小儿腹泻等。【操作方法】

分气针和水针(穴位药液注射)二法。

1.气针:穴位皮肤常规消毒,针尖上套以消毒棉球,抽入过滤消毒的空气,以快速进针法将针刺入穴位,达到所需深度。得气后,将针筒回抽一下,若无回血,可将空气慢慢注入,一般针刺深度在3cm以内者,可注空气10ml;针刺深度3~6cm,可注空气20ml,注完空气,退出针头,用干棉球揉按针孔片刻。隔日或3日注射1次。

2.水针:根据所取穴位及用药剂量选择合适的注射器与针头,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用快速进针法将针刺入皮下组织,然后缓慢准确刺入穴位或阳性点,上下提插,得气后,回抽一下,如无回血,可将药物推入。一般疾病用中等速度;慢性疾病、体弱者用轻刺激,将药液缓慢推入;急性病、体质强者,用强刺激,快速将药液推入。如需注射较多药液时,可将注射器针头由深部逐渐提到浅部肌层,边退边推药,或将注射针向几个方向注射药液。每日或隔日注射一次,7~12次为1疗程,疗程之间可休息5~7d。

针刺的深度应根据穴位所在部位与病变组织的不同而定。一般轻压即痛、病变在浅层的注射宜浅,如三叉神经痛,要在皮内注射形成一皮丘;用力按压出现疼痛、病变在深层的注射宜深,如腰肌劳损,注射时可适当深刺。【注意事项】

1.治疗时应对患者说明治疗特点和注射后的正常反应。如注射后局部可出现酸胀感,4~8h内患部有轻度不适,有时不适感持续时间较长,但一般不超过1d。如因消毒不严而引起局部有红肿、发热等应及时处理。

2.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感染,最好每注射一个穴位换一个针头。使用前应注意药物的有效期,不要使用过期药物。并注意检查药液有无沉淀变质等情况,如已变质即应停止使用。

3.注意药物的性能、药理作用剂量、配伍禁忌、副作用和过敏反应。凡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如青霉素、硫酸链霉素、盐酸普鲁卡因等,必须先做皮试,皮试阳性者不可应用。副作用较严重的药物如氯丙嗪等,使用应谨慎。某些中草药制剂有时也可能有反应,注射时应注意。

4.一般药液及空气均不宜注入关节腔、脊髓腔内。这些药液误入关节腔,可引起关节红肿、发热、疼痛等反应;误入脊髓腔,有损害脊髓的可能。

5.在主要神经干通过的部位做穴位注射时,应注意避开神经干,以不达到神经干所在的深度为宜。如针尖触到神经干,患者有触电感,要稍退针,然后再注入药物,以免损伤神经。

6.躯干部穴位注射不宜过深,防止刺伤内脏。背部脊柱两侧穴位针尖可斜向脊柱,避免直刺而引起气胸。

7.年老体弱者,注射部位不宜过多,用药量可酌情减少,以免晕针;孕妇的下腹部、腰骶部穴及合谷、三阴交等穴,一般不宜做穴位注射,以免引起流产。

8.行气针法时,空气必须过滤消毒。更须注意不可将空气注入血管,以免引起气栓等严重后果。

穴位磁疗

穴位磁疗法是运用磁场作用于人体的经络穴位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镇静、止痛、消肿、消炎、降压等作用。我国古典医籍中很早就有用磁石治疗疾病的记载。20世纪60年代初,应用人工磁场治病在我国兴起,至70年代磁疗的应用技术有了重大的突破,并且被国内外医学界所重视,临床及实验研究亦逐渐阐明了磁疗的作用机理。近年来磁疗与针灸结合形成穴位磁疗法,为广大患者所欢迎。【磁疗器械】

1.磁片、磁珠:一般由钡铁氧体、锶铁氧体、铝镍钴永磁合金、铈钴铜永磁合金、钐钴永磁合金等制作而成,磁场强度为300~3000Gs。从应用情况来看,以锶铁氧体较好,因其不易退磁,表面磁场强度可达1000Gs左右。钡铁氧体最为便宜,但表面磁场强度一般只有数百高斯,用于老弱病人比较适合。

磁片有大有小,圆形磁片的直径在3~30mm,厚度一般为2~4mm,也有条形和环形的。除此之外还有磁珠,其磁场强度为300Gs左右,常用于耳穴治疗。直径10mm、厚4mm左右的磁片常用于穴位及病变局部。以磁场强度500~2000Gs的磁片最为常用。磁片要求两面光滑,边缘稍钝,注明极性,以利治疗和清洁消毒。

磁片一般可分为大、中、小三种型号,大号的直径在30mm以上,中号的直径为10~30mm,小号的直径在10mm以下。为防破裂或退磁,磁片不应大力碰击;两种不同强度的磁片不要互相吸引;两块磁片的同名极不要用力使其靠近;勿用高温消毒,可用75%的乙醇消毒。磁片经长期使用而退磁时,可充磁后再用。

2.旋转磁疗机:简称旋磁机,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其形式多种多样,但它的构造原理比较简单,是用一只小马达(电动机)带动2~4块永磁体旋转,形成一个交变磁场(异名极)或脉动磁场(同名极)。

旋磁机的磁铁柱选用磁场强度较强的钐钴合金永磁体较好,直径为5~10mm,长度为5~7mm,表面磁场强度可达3000~4000Gs。旋磁机转速每分钟应在1500转以上。在治疗时转盘与皮肤保持一定距离,对准穴位进行治疗。

3.电磁疗机:其原理是由电磁体(电磁线圈或电磁铁)通以电流(直流或交流)产生磁场,所产生的磁场可以是恒定磁场或交变磁场。临床上所用交流电磁疗机大部分是在矽钢片上绕以一定量的漆包线,通电后产生一定强度的交变磁场。交变磁场频率一般为50Hz,磁场强度500~3000Gs。磁头有多种形式,圆形的多用于胸腹部和四肢,凹形的常用腰部,环形的常用于膝关节,条形的常用于穴位或会阴部。

4.磁疗剂量:磁疗和其他疗法一样,治疗剂量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其划分标准有以下几种:(1)按磁片的表面磁场强度分级:

①小剂量:每块磁片表面磁场强度为200~1000Gs。②中剂量:每块磁片表面磁场强度为1000~2000Gs。③大剂量:每块磁片表面磁场强度为2000Gs以上。(2)按人体对磁场强度的总接受量分级即贴敷人体的各个磁片的磁场强度的总和。

①小剂量:磁片的总磁场强度为4000Gs以下。②中剂量:磁片的总磁场强度为4000~6000Gs。③大剂量:磁片的总磁场强度为6000Gs。(3)磁疗治疗剂量和疗效磁疗和其他疗法一样,治疗剂量是否恰当,会影响到治疗效果,同时还影响到患者是否能够耐受。选择剂量可参考以下情况:

①患者年龄、体质情况:年老、体弱、久病、儿童可用小剂量,若无不良反应,可逐步增加剂量。年轻体壮者可用中剂量或大剂量。②疾病情况:急性疼痛或急性炎症,如骨折、肾绞痛等可用大剂量,疗程宜短,症状消失即可停止治疗。慢性疾患如高血压病、神经衰弱等,可用小剂量,疗程宜长。③治疗部位:头颈、胸腹部宜用小剂量,臀、股等肌肉丰满处,可用大剂量。【操作方法】

1.静磁法:是将磁片(或磁珠)贴敷在穴位表面,产生恒定的磁场以治病的方法。也有用磁针的。(1)直接贴敷法用胶布或无纺胶布将直径5~20mm、厚3~4mm的磁铁片,直接贴敷在穴位或痛点上,磁铁片表面的磁场强度约为数百至2000Gs,或用磁珠贴敷于耳穴。根据治疗部位不同,贴敷时可采用单置法、对置法或并置法(图1-36)。图1-36

①单置法:只使用一块磁铁片,将其极面正对治疗部位,这种方法局限于浅部病变。②对置法:将两块磁铁片的异名极面,以相对的方向贴敷在治疗穴位上。如内关和外关,内膝眼和外膝眼等常用这种方法。此法可使磁力线充分穿过治疗部位。③并置法:若选用的穴位相距比较近,则根据同名极相斥的原理,可使磁力线深达内部组织和器官。在这种情况下,不用异名极并置法,以免磁力线发生短路,不能达到深层组织。若病变浅且范围较大时,可在病变范围两端贴敷异名极磁片,这种方法可使更多的磁力线穿过病变部位。(2)间接贴敷法:如患者皮肤对胶布过敏,磁铁较大,用胶布不易固定;或出汗洗澡时贴敷磁铁有困难;或慢性病需长期贴敷磁铁片时,可用间接贴敷法。即将磁铁片放到衣服口袋中,或缝到内衣、衬裤、鞋、帽内,或根据磁铁的大小和穴位所在部位,缝制专用口袋,将磁铁装进口袋,然后穿戴到身上,使穴位接受磁场的作用。如治疗高血压病时,可使用“磁性降压带”作用于内关或三阴交等穴,比较方便。(3)磁针法:将皮内针或短毫针刺入穴位或痛点上,针的尾部伏在皮肤外面,其上再放一磁铁片,然后用胶布固定,这样可使磁场通过针尖集中透入深层组织。这种方法常用于五官科疾病,也可用于腱鞘炎及良性肿物等。目前常用的磁极针,较前者在临床上使用更为简便。

磁极针是一种永磁合金材料制作的磁疗针灸针,不仅具有较高的磁性能,而且机械性能良好。磁极针尖端的磁场强度为180~240Gs,按针具尖端的磁极性分为“S”极和“N”极两种类型,并在针柄上标明以示区别。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一般采用“同极法”和“异极法”,使其在穴位内一定的深度形成磁场,从而产生磁疗,并与毫针协同发挥治疗作用,以提高针灸临床疗效。

①同极法:选用相同极性的磁极针(S极或N极),按一般毫针取穴针刺,捻转提插。②异极法:选用不同极性的磁极针(S极或N极),沿经脉点极性交叉进行取穴用针,捻转提插。③补泻法:补法用N极性针,泻法用S极性针,进行针刺补泻。

2.动磁法:是用变动磁场作用于穴位以治病的方法。(1)脉动磁场疗法利用同名旋磁机,由于磁铁柱之间互为同名极,发出的为脉动磁场。将机器对准穴位进行治疗,若病变部位较深,可用两个同名旋磁机对置于治疗部位进行治疗,使磁力线穿过病变部位。若病变部位呈长条形,部位也表浅,可采用异名极并置法,将两个互为异名极的旋磁机顺着发病区并置,如神经、血管、肌肉等疾患常采用这种形式。

以CS401型立地式磁疗机为例,操作方法如下:调整磁头位置于所选穴位;打开电源开关,调节输出电压旋钮至所需电压值;每个穴位或部位治疗5~10min,10~15次为1疗程;治疗完毕按相反顺序关闭机器,将机头取下。机头保护罩应用75%乙醇擦拭消毒;机器马达应避免空转,以减轻炭刷磨损。本法的操作要领是将机头紧密平行接触于治疗部位。(2)交变磁场疗法一般使用电磁疗机产生的低频交变磁场治疗。电磁疗机有多种类型,使用方法大体相同:将磁头导线插入插孔内,选择合适的磁头置于治疗部位,然后接通电源,指示灯亮,电压表指针上升。如有磁场强度调节旋钮和脉冲频率调节旋钮,应按机器说明顺序调好。电压旋钮有弱、中、强三挡,可视具体情况选用。治疗中应询问患者局部是否过热,如过热应用纱布等隔垫,磁头过热时还可更换磁头,或降温后再用,要严防烫伤。每次治疗15~30min,每日1次,10~15次为1疗程。治疗结束,按相反顺序关闭机器。

3.疗程:磁疗的时间,根据方法来决定。贴敷法,一般急性病或病变浅表者贴敷3d至1周左右,慢性病或病变深者贴敷时间应较长。旋磁法,每次治疗时间一般为15~30min,若分区治疗,每区(或每穴)5~10min。【适用范围】

适应范围内科的高血压病、冠心病、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肠炎、胃炎、胃肠功能紊乱、神经衰弱、关节炎、头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外科的急慢性扭挫伤、腱鞘炎、滑囊炎、肩周炎、腱鞘囊肿、术后瘢痕痛、肾结石、胆结石、腰肌劳损、颈椎病、肋软骨炎、乳腺增生病、前列腺炎等;皮肤科的带状疱疹、神经性皮炎、皮肤慢性溃疡等;眼、耳鼻咽喉科的过敏性鼻炎、咽炎、麦粒肿、急性结膜炎、神经性耳聋、耳鸣等;妇科的痛经;儿科的遗尿、消化不良等。

禁忌证:9

1.白细胞总数在4×10/L以下者。

2.严重的心、肺、肝脏病及血液病,急性传染病,出血、脱水、高热等。

3.体质极度虚弱、新生儿和孕妇下腹部忌用本法。

4.皮肤破溃、出血处。

5.磁疗后副作用明显者。【注意事项】

1.首先应明确诊断,根据病情施治。

2.做贴敷磁片治疗时必须在2d内复查,因为副作用大部分在2d内出现。副作用可有心悸、恶心、呕吐、一时性呼吸困难、嗜睡、乏力、头晕、低热等。如副作用轻微,且能坚持者,可继续治疗;若副作用严重不能坚持者,可取下磁片,中断治疗。

3.如磁疗患者平时白细胞计数较低,在磁疗中应定期复查血象。当白细胞计数较前更为减少时,应立即停止治疗。

4.夏季贴敷磁片时,可在磁片和皮肤之间放一层隔垫物,以免汗液浸渍使磁片生锈。

5.磁片不要接近手表,以免手表被磁化。

穴位激光疗法

穴位激光疗法又称激光穴位照射、激光针、光针、光灸等,是一种通过低功率激光束直接照射腧穴(包括经外穴、阿是穴)的穴区表面或深部从而达到防治病症目的的治疗方法。穴位激光疗法是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泛的现代穴位疗法之一,同时,也是当代科学技术嫁接在古老的传统针灸学上并获得极为成功的一个典范。当联邦德国第一台He-Ne激光穴位治疗仪问世后不久,在我国的广州、上海、北京等地也陆续地开展了对He-Ne激光代替针刺的临床运用和研究工作。经过各地研究工作者和临床针灸医生近20年的努力,穴位激光疗法已取得了极大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证实,微细的激光束确能透过皮肤、皮下组织,达到普通金属毫针刺入穴位的一般深度,故可认为He-Ne激光具有“光针”的作用;同时,激光不仅刺激穴位,还给穴位输入低能量,故又有微热作用,这又类同于“温针”或“光灸”。正因为如此,针灸学家认为,穴位激光疗法适宜防治所有经典针灸可防治的急、慢性疾病。据统计自1971年大陆公开刊物首篇有关穴位激光疗法的临床报道至今,应用本疗法防治的病症已达100余种之多。不仅用于各类常见病的治疗,为此也用于多种急性病症和难治病症的治疗,诸如急性阑尾炎、急性脊髓炎、急性乳腺炎以及面肌痉挛、白细胞减少症、皮肤肿瘤、慢性肾炎、中风偏瘫、白内障等。特别由于穴位激光照射无痛苦、无菌安全等,在儿科病症治疗推广更快,经常应用在遗尿症、小儿肺炎、婴幼儿腹泻等,对新生儿硬肿症和小儿麻痹症等也有明显的效果。

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表明,穴位激光照射和普通针刺一样能提高痛阈而达到止痛作用,所不同的是,它不产生针感。基于此,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本疗法还被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称之为穴位激光麻醉,或光针麻醉,其所进行的手术包括拔牙术、甲状腺手术、输卵管手术等多种。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还将传统的经络针灸理论和经验与穴位激光疗法进行了颇有成效的结合。如在子午流注取穴法指导下,运用He-Ne激光穴位治疗仪,对各类痛症100例做对照治疗观察,证明可显著提高疗效。

总之,大量实践证实,激光照射一定穴位时,确能产生通调经络,益气活血,调整脏腑功能,恢复阴阳平衡,从而达到防治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

2.仪器研制趋向多样性:为了适应临床复杂多变的病症治疗需求,穴位激光治疗仪的研制和新品种的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

穴位激光仪器的研制有两种趋势,一为横向发展,已研制成功的有氦-氖激光治疗仪(He-Ne,波长6328Å)、二氧化碳激光器(CO,2波长106Å)、氦-镉激光器(He-Cd,波长4416Å)、氮分子激光器(N,波长3371Å),氩离子激光器(Ar,波长4885~5145Å)、氪离2-子激光器(Kr,波长6471Å)等;一为纵向发展,即在常用的激光治疗上进一步改进开发。如氦-氖激光治疗仪,临床应用最为广泛,但一般用微细的激光束直接照射皮肤表面,其穿透力有一定限制,不能如毫针刺那样可以达到所需的任意深度。近年来,大陆的一些研究工作者,创制了一种刺入式的氦-氖激光治疗仪,它通过光导纤维与特制的针灸针相连,这样,针可以刺至任何所需的深度,而针端所到之感,亦为光所及之点,使疗效有所提高。

另外,二氧化碳激光器,由于低功率密度的CO对人体组织以产2生热效应为主,有“光灸”之称,亦为临床所常用。最近,有机构将此仪器和氦-氖穴位激光仪合而为一,生产出联合治疗仪,将“光灸”和“光针”融为一体,不仅使用方便,且可有助于疗效的提高。

3.机理研究不断深化:穴位激光疗法的机理研究,就现状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即作用特点的研究和治疗原理的研究。

穴位激光照射的作用特点:近十余年来已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不少有价值的数据,如激光照射穿透性实验表明,功率为25mW的氦-氖激光治疗仪的激光束可透过25mm的活体双层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层;而升温实验KoB、Mester等学者,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性研究,发现当He-Ne(氦-氖)激光照射人体局部以后,有扩张血管、止痛、消炎的作用,甚至发生血液动力学变化等全身反应,并在治疗一些疾病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而引起了医学界的浓厚兴趣。原联邦德国的Plog医生学习了中国传统经络理论和针刺疗法之后,1973年,他首先提出利用微细的激光代替针灸针的设想。1975年,他与一位物理学家合作,制作了型号为“Akupspl”的一种He-Ne激光治疗仪,以微细的激光束刺激腧穴,代替传统的针刺疗法,来防治疾病。鉴于传统的毫针刺,有疼痛和强烈的针感,消毒不严或使用不当,可引起感染或其他多种针灸意外,而穴位激光刺激是无痛、无菌且是安全的,很容易得到患者的欢迎,尤其是小儿或惧针者的欢迎,故很快在世界范围内推广。不仅治疗范围日益扩大,而且用于穴位刺激的不同类型的激光治疗仪,也迅速增多,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穴位疗法。照射某些穴位后,还能引起机体吗啡样物质释放和五羟色胺含量下降。目前认为,激光照射之所以能达到镇痛目的,主要是因为激光的多种生物效应可调节机体的生理状态,激活体内的抗痛机能,尤其是对内源性吗啡样物质的激活甚为重要。另外,激光是一种强电磁波,当其作用于穴位时,尚可提高致痛物质分解酶的活性,加速致痛物质的分解,消除细纤维的冲动,而产生镇痛效应。从总体上说,穴位激光疗法尚是一种在发展中的、十分年轻的疗法,无论是临床上的应用还是机理的研究,应该说还有更多的、更重要的工作要做。目前,在俄罗斯、加拿大、日本、美国以及西欧的一些国家,对本疗法的研究也在加速,期望不久的将来会有新的突破。【特点】

1.激光的特性:激光有下列四种典型特性:(1)高亮度:激光是现代最亮的光源,比太阳的亮度可高几十亿倍;(2)高单色性:一种激光只有一个特殊波长光波被增强,这就赋予激光一种特殊的纯洁性。因此,激光是颜色最纯、色彩最鲜的光。(3)高方向性:激光束方向一致,光束的发散角仅达可以忽略不计的毫弧度。这是因为只有靠近共振镜轴的光束才被放大之故。因此,用透镜或镜面可使其聚成极小的焦点。(4)具有很好的相干性。

2.激光对活体组织,则又表现出以下特性:(1)物理效应:激光束到达皮肤表面时可被反射、吸收和分散。对活组织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热效应、压力效应、光效应及电磁场效应。一般说,初期的改变是可逆的,而长时间激光照射,其结果将是不可逆的凝血、组织热分解(碳化)和汽化。(2)生物效应:激光能量小时起兴奋作用,能量大时起抑制作用。激光的刺激作用有累积效应,即多次小能量照射和一次大能量照射所引起的生物效应是一样的。小能量激光刺激存在着抛物线特征,也就是说,随着刺激强度增加时,反应强度有一峰值,再增加刺激次数时,作用强度将明显下降。另外,低能量激光可通过ATP形成和酶系统激活以兴奋能量代谢过程,导致细胞-器官-机体的正常功能的恢复。

3.穴位激光疗法的特点;穴位激光疗法是采用低能量激光束照射穴位来防治病症的。从已有的实践看,它至少具有下列特点。(1)无痛:低能量激光是用微细的光束照射穴位,病人不用担心像毫针刺入皮肤时的疼痛,对小儿和惧针者颇为适宜。同时,低能量激光刺激强度小,酸麻胀热等显性针感少见,且轻微柔和,患者易于接受,尤其是适用于有晕针史者。(2)无菌:针刺时,如毫针或其他针具消毒不严,往往易发生感染或传染疾病的事故,激光束照射穴位只触及体表,即使通过特制针具进入体内照射,激光束本身不但不会将细菌带入而且还有直接或间接灭菌的作用。(3)无损伤:激光束只是照射穴位,不会对体表造成损害。相反,在皮肤破损,溃疡和黏膜部位,一般不适于针刺,而用激光束,特别是用二氧化碳激光照射,反而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消炎止痛,促进炎症消退和溃疡愈合。(4)简便安全:激光穴位照射操作较简单,易于掌握和推广,同时,一般又非接触性治疗,不像针刺不当造成刺伤内脏或其他重要组织器官,以及断针等事故,故较针刺更为安全。(5)治疗作用广泛:从原始刺激能量来看,激光是光能,而针刺是机械能,艾灸为热能。前面已提到,激光做穴位刺激时,即能穿透表皮,具有针刺的特点;又可使局部穴位的温度提高,即光能转化为热能,兼有灸疗的作用;特别是二氧化碳激光束,还可聚焦进行瘢痕灸或烧灼,而相当于着肤艾灸或火针。这样就使得穴位激光治疗比单纯的针刺或艾灸或其他一些穴位刺激法,应用更为广泛。【主要刺激区】

体穴、阿是穴、耳穴、头穴等。【适应证】

穴位激光疗法已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皮肤科、五官科及肿瘤科等近百种病症。目前常用的病有: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炎、高血压、冠心病、脑炎后遗症、慢性肝炎、高血脂、糖尿病、腹泻、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臂丛及其周围神经损伤、脑震荡后遗症、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急慢性扭挫伤、小儿遗尿症、小儿消化不良、慢性盆腔炎、痛经、外阴瘙痒症、功能性子宫出血、妊娠中毒症、胎位异常、白癜风、神经性皮炎、银屑病、荨麻疹、痤疮、丹毒、美尼尔氏综合征、青少年近视眼、急性结膜炎、过敏性鼻炎、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以及肿瘤等。【器具】

目前,穴位激光治疗仪的品种很多,但不论何种,其基本装置为激光器。

激光器由激光工作物质、激发激光工作物质的能源、光学谐振腔三部分组成。其中,激光工作物质包括固体、气体、液体、半导体等,不同的工作物质产生不同波长和不同性能的光;激发激光工作物质的能源包括光、电、化学能激发等;光学谐振腔,由相互平行的两个反射面构成,其中一个为全面反射面,一个为半透半反射面,激光由半反射面的一端辐射出来。

用于穴位治疗的,基本上均以气体为激光工作物质,常用的有以下几种仪器。

1.氦-氖激光治疗仪:为目前临床上最为常用的一种激光穴位治疗仪。多采用连续型氦-氖激光器作为光源,激光束呈红色,工作物质为氦-氖原子气体,发射波长6328Å,功率1mW到几十毫瓦不等。海外,如西德生产的氦-氖激光治疗仪仅用1mW,而匈牙利的Master型用的功率则大到40mW。大陆所产氦-氖激光治疗仪一般用几毫瓦。

穴位氦-氖激光治疗仪,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相隔一定距离(30~100cm)直接照射穴点,光点直径为1~2mm,尚可根据症情需要进行散射或用透镜聚焦,使之扩大照射面或细如银针针尖。此类仪器临床推广的较早、应用者也较多。

另一类仪器是近年才创制成功的,它是将氦-氖激光管输出端,耦合于直径为50/125μm的光导纤维,此光导纤维能插入约相当于5号或5.5号的注射针头直径的专用空心针灸针,这种针灸针的长度可根据需要而任意选择。此仪器结合了上述治疗仪与传统针刺的特点,它可以先将针刺入穴位的不同深度,然后再行激光照射,对于某些病症,诸如前列腺炎、副鼻窦炎、颈椎病、肱骨外上髁炎等,有特殊效果。正因如此,有将它称为光针仪。本仪器还可像上面那种仪器一样做穴位表面照射;只要将光导纤维改插入特制的玻璃管内即可。

2.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仪:二氧化碳激光是由工作物质二氧化碳气体分子受电激励后所产生的激光束,波长10.6μm,属中红外光。用低功率密度的二氧化碳激光照射穴位时,对人体组织产生热效应,它和艾灸所产生的热效应有类似之处。故又将二氧化碳穴位照射称之为光灸。

目前我国大陆所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多用20~30W二氧化碳激光束散光,输出形式为连续发射或脉冲发射,使它通过在棉板小孔,照射到病人的穴位上,发散角为1~10mW弧度角。为了达到不同的治疗效果,近年来不少医者还使用散焦或聚焦镜以控制其功率密度,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仪,或简称光灸仪,在临床上使用已日趋广泛。如采用功率密度为100~200mW/cm二氧化碳光灸法,对哮喘、支气管炎、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三叉神经痛、婴幼儿腹泻、阑尾周围水肿、乳腺炎、切口感染、急慢性附件炎、带状疱疹、毛囊炎、过敏性鼻炎等均有良好的效果;而以较大功率密度行瘢痕灸或穴位烧灼、点射治疗则对多种皮肤病、痢疾、肠炎以及某些关节外软组织损伤性疾患(如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等)有良好效果。除此以外,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仪还被用于拔牙及面部手术的穴位麻醉。

3.氪激光治疗仪:氦-氖激光治疗仪的功率一般较小,若要进行较深较强刺激时,可改用氪激光治疗仪。本治疗仪功率在100mW左右,波长6471Å,红色激光,和氦-氖激光波长相近。若所使用的功率与氦-氖激光相近,其对生物组织的作用亦相似,若使用的功率较之大一些,则对穴区的刺激强度会大一些,作用可有所区别。

4.氩激光治疗仪:氩激光,输出波长为4880~5145Å,为蓝绿色可见光,功率在2~4W。但作为穴位照射应用时,需将功率经光导系统等衰减至100~60mW。光点的直径在0.5~1mm大小,它尚可在光束照射过程中,增添几个光脉冲,以加强治疗作用。氩激光治疗仪照射穴位时,大部分光为皮肤组织所吸收,仅有千分之几的光能透过皮肤,进入皮肤后,光点散焦成一片。治疗时,患者多无热、无痛,无其他感觉,但过大功率时可出现刺痛及导致皮肤色素沉着,应予以避免,本仪器用于外伤性截瘫等有一定疗效。

5.掺钕钇铝榴石激光治疗仪:本仪器亦可起光灸的作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仪治疗,激光束照射较为表浅,一般只有0.2mm。故研究者在二氧化碳光灸仪的基础上,把光源改为掺钕钇铝榴石近红外激光,波长亦为10.6μm,但此激光进入皮下组织层时,有相当大的强度,可引起深部强刺激反应。

除上述外,尚有其他一些穴位激光治疗仪,或因应用较少,或因尚在开发研究之中,就不一一列举了。【操作方法】

1.氦-氖激光治疗仪操作法:(1)在使用之前,应详细检查仪器有无漏电、混线等问题,地线是否接好,以防触电或烧毁仪器等事件的发生。(2)选择合适的治疗体位,若照射手部,应把支板支起;照射脚部或腹背部,令患者仰卧或俯卧在床上,照射面部,可取坐位。(3)接通电源。可先将电流调节电钮置于第二或第三挡上,这时指示灯发亮,氦-氖激光仪发出橘红色光束。若激光管不亮或出现闪烁现象时,表明启动电压过低,应立即断电,并将电流调节电钮沿顺时针方向旋1~2挡,停1min之后再将电源开关打开。切勿反复多次开闭电源开关,以免造成故障。(4)捻动电流调节旋钮,至激光管最佳工作量,使激光管发光稳定。我国生产的氦氖I型激光医疗机,须将电流量调至6毫安。并调整定时调节旋钮,定好时间,打开计时开关。(5)照射穴位前,应先准确找到穴位,并以龙胆紫药水标记;照射创面前,应先用生理盐水或3%硼酸水清洗干净。(6)激光束与被照射穴区应呈垂直照射,使光点准确落在穴区或病灶区。(7)照射距离一般为(20~30)~(50~100)cm,宜据症情及仪器的性能而定。照射剂量,每穴2~5min,最长不可超过10min,每次照射2~4穴,每日照射1次,同一部位照射不宜超过12~15次。(8)在治疗过程中,激光仪可连续使用,但最长不宜超过4h。治疗结束,关闭电源开关。(9)如采用光针仪治疗,穴区局部用碘酒消毒,并以75%酒精脱碘,用2%过氧乙酸消毒光导纤维,插入已行常规消毒的专用空芯针灸针内,将此针刺入所选穴区,至所需深度并得气后,再按上述方法开启电源开关,进行照射。治疗时间,每次15min。每次针刺照射2~3个部位。

2.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仪操作方法:(1)首先打开水循环系统,并检查水流是否通畅,水循环系统如有故障时,不得开机。(2)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治疗穴区或部位。(3)检查各机钮是否在零位后,接通电源,依次开启低压、高压开关,并调至激光器最佳工作电流量。(4)缓慢调整激光器,按治疗需要而定。如为激光灸,使用散2焦镜头,功率密度调至100~200mW/cm,角质层厚的部位可略高但2不宜超过250mW/cm,照射距离为150~200cm,以局部舒适有温热感为宜,勿使过热,每次治疗10~15min。如为瘢痕灸,使用聚焦镜2头,功率密度250~477mW/cm,对准穴区做短暂烧灼,以局部皮肤呈灰白色为度。如为穴位烧灼,功率密度可更高。另有以二氧化碳激光做点射治疗。所取穴区和病灶,位置宜表浅,局部无重要血管神经,无穿入体腔之虞者,可用聚焦镜头,以输出功率密度3~5W的二氧化碳激光照射5~15秒。(5)治疗结束,按以开机相反顺序关闭各种机钮。但须注意,在关闭机组15min之内勿关闭水循环。【注意事项】

1.照射部位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疗效的好坏,因此当光源对准照射部位之后,嘱患者切勿移动,以避免照射不准,影响效果。

2.激光照射的剂量必须掌握好,剂量过小起不到治疗作用,过大则易发生头晕、恶心、乏力、嗜睡或烦躁、失眠、心悸,以至汗出,昏厥;有的还可出现轻度的腹胀、腹泻、月经周期紊乱等。如有此类副作用,应及时处理。在以后治疗时,对该患者宜增加照射距离,或缩短照射的时间或次数,反应明显者,则须改用其他疗法。

3.激光器须合理放置,避免激光束射向人员走行频繁的区域。在激光辐射的方向上应安置必要的遮光板或屏风。

4.在照射过程中,因为有反射的存在,以及有些激光是在红、紫外线光段而不能被肉眼所见,因此,操作人员除须穿工作服、戴白色工作帽外,与患者一样还应配戴防护眼镜,以预防反射激光所造成的损害。

5.无关人员不准进入激光治疗室,更不得直视激光束。

6.操作人员应做定期检查,特别是眼底视网膜检查。

穴位红外线疗法

穴位红外线疗法又称腧穴红外线照射疗法、红外线灸疗法,是指利用红外线辐射器,在人体的经络穴位上照射,使经穴产生温热效应,从而达到温通经脉、宣导气血作用的一种穴位刺激疗法。

红外线,是可见光谱红光外端以外,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线,实际上,它是波长为0.76μm到1000μm的电磁波。其中0.76~3μm称近红外,3~30μm称中红外,30~1000μm称远红外(亦有将3μm以上总称远红外)。

红外线的发现迄今已有两个世纪,但由于测量上的困难,至发现后半个世纪才对它的性质有初步的了解。21世纪初,在具备了应用条件的情况下,才引起了对红外线的更大兴趣。

红外线装置的诞生,为大量的医学问题提供了具体的解决办法。使得红外线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得到迅速而广泛的发展。例如,许多病症都可使病变组织的温度发生变化,即所辐射的红外线强度发生变化,而据红外线原理制成的红外线热象仪可以接受不同强度的红外辐射,并使之在光屏上成像,通过图像仪反映出组织的温度变化,以作出早期诊断、判定损伤程度等。所以,红外线被大量用于诊断。

由于红外线局部照射首先引起照射部分的温度升高,和传统的灸疗法有相似之处。故在针灸临床上被逐步得以应用和推广。大量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表明,穴位红外线疗法对风、寒、湿一类的病症,有明显的祛风、散寒、除湿的效果。因此,在肌肉、关节及某些神经系统疾病中多有运用,近年还用于皮肤病的治疗。另外,穴位红外线照射与针刺、电针、穴位敷贴、拔罐或刺血等疗法结合,更能产生较好的协同作用。从已有资料看,穴位红外线疗法与其他一种或数种疗法的综合应用,将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

红外线治疗作用的基础是其照射后直接产生的温热效应,进而影响组织细胞的生化代谢以及神经系统功能。穴位红外线疗法,虽是利用红外线的热辐射直接作用于经络穴位或阿是穴(压痛点或病灶部位),但照射后,除了可以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加快外,血流还能把局部的热量带给全身,使全身的温度增高,从而作用于整个机体。穴位红外线疗法的主要作用特有下列三条。

1.活血化瘀:接受红外照射的肌肉组织温度升高,微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从而能消散瘀血,促进病理代谢产物的排泄。消除扭、挫伤而引起的组织肿胀,加快血肿消除和吸收。

2.镇痛消炎:红外照射可抑制感觉神经的异常兴奋,故有镇痛作用。对于慢性感染性炎症,可增强细胞的吞噬功能和机体免疫能力;同时,因加速血液流动,有助于带走病理产物,起到消散炎症的作用。但必须指出的是,在炎症的急性期不适用本法,否则不仅会加重疼痛,且可能造成炎症扩散。

3.解痉止渗:红外线照射有调整植物神经功能,解除平滑肌痉挛;并能增强组织的再生能力和细胞活力,消除肉芽水肿,促进肉芽和上皮生长,减少和制止皮肤表面渗出,加速创伤的愈合。【主要刺激区】

体穴、病灶区。常用的腧穴处方如下:

1.慢性支气管炎:大椎、定喘、肺俞、风门、天突。

2.风湿性关节炎:(1)颌关节:下关、听宫、颊车、翳风、合谷;(2)椎间关节:相应的背部腧穴、殷门、委中;(3)肩关节(包括肩关节周围炎):天宗、肩井、肩髎、肩髃、中渚、阳陵泉、承山;(4)肘关节(包括肱骨外上髁炎):曲池、手三里、阿是穴、天井、曲泽、合谷;(5)腕、掌指、指关节(包括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屈指肌腱腱鞘炎等):外关、列缺、阳池、腕骨、大陵、阿是穴、阳溪、八邪、合谷;(6)腰骶关节:(腰)阳关、十七椎下、八髎、白环俞、承山、委中、昆仑。(7)髋关节:环跳、物边、阳陵泉、绝骨、承扶;(8)膝关节(包括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鹤顶、膝眼、犊鼻、血海、梁丘、阳陵泉、阴陵泉;(9)踝关节(包括踝部扭挫伤):解溪、商丘、丘墟、太溪、昆仑、照海、申脉、交信、绝骨;(10)趾关节:公孙、束骨、陷谷、(足)临泣、太冲髎八风。

3.面神经麻痹:阳白、四白、颊车、迎香、下关。

4.坐骨神经痛:肾俞、次髎、秩边、环跳、殷门、委中、承扶、昆仑。

5.三叉神经痛:四白、太阳、下关、挟承浆、合谷。

6.牙痛:颊车、下关、迎香、内庭、太溪、合谷。

7.腰肌劳损:大肠俞、(腰)阳关、肾俞、次髎、阿是穴。

8.各种皮肤病:血海、曲池、阿是穴(皮损处)。

9.痛经:关元、三阴交、气海、中极、命门。

上述处方,宜据症情选取,每次取2~5穴。穴区距离较远(如同时取头面与四肢部穴),取宜少;穴区集中于同一部位(如均在肩部,面部),可适当多取,以便进行同时照射。【适应证】

1.内科病症: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胃炎、慢性肝炎、慢性肠炎、慢性肾炎、胃痉挛、幽门痉挛、胃肠神经官能症、阳痿、坐骨神经痛、慢性腰腿痛、面神经麻痹、多发性末梢神经炎、三叉神经痛、胸膜炎、湿疹、神经性皮炎等。

2.外科病症:周围神经损伤、急性软组织损伤、慢性腰肌劳损、冻伤、肩关节周围炎、肱骨外上髁炎、腱鞘炎、注射后硬结形成,瘢痕痉挛、手术后粘连等。

3.妇产科:产后缺乳、乳头皲裂、外阴炎、慢性盆腔炎、痛经等。【器具】

穴位红外线治疗仪临床应用的种类较多,现将常用的数种介绍如下。

1.红外线灸疗仪:结构较简单,主要是利用涂有远红外线的材料(如瓷棒等)上绕缠一定圈数电阻丝。通电后,电阻丝能产生热量,使罩在电阻丝外的瓷棒温度升高,一般不超过500℃,此时发出的光线,绝大部分为远红外线,其中最强的是波长为4~6μm的红外线。电阻丝是用铁、镍、铬合金或铁、铬、铅合金制成,瓷棒是用碳化硅、耐火土等制成。反射罩用铝制成,能反射90%左右的红外线。当它工作时不发光或仅呈暗红色。此种仪器,又称为不发光的远红外治疗仪。

2.钨丝红外线灯:它是钨丝伸入充气的石英管中制成的。这种灯辐射效率很高,加热或冷却均不超过1秒。辐射的射线中含有大量的红外线(波长在0.35~4μm之间),一定量的可见光线和少量的长波紫外线。钨丝红外线治疗灯通常分为两种,一种为立地式,另一种是手提式。(1)立地式钨丝红外线灯:由支架、反射罩与灯泡三部分构成。支架足部有轮,上端有一套管形铁制袖筒,袖筒通过支臂连接反射罩,袖筒可以在支架上下活动,也可沿中轴做360°的平面转动,因此可以在任何位置给病人治疗。反射罩前方有锥形管,可以使红外线集中投射。锥形管前方还可以放不同颜色的滤过板。反射罩后方有通风小孔,以供散热。在反射罩中心设有钨丝灯泡。治疗时,反射罩倾斜放置,这样可以使灯泡通风良好,便于冷却,灯与病人距离40~80cm。(2)手提式钨丝红外灯:灯泡为200~300W,放在一个小反射罩内,反射罩前方有锥形管,锥形管口镶以木圈或软木圈,以防病人烫伤。木圈内有固定滤过板的支架。反射罩固定在支架上,可以随意倾斜某一角度,但不得使灯泡位于垂直位,以免灯座过热。(3)局部光热浴箱:局部光热浴箱根据照射部位(躯干、肩、肘关节等)的不同而形状亦不同,最常用的是照射躯干的局部光热浴箱。照射躯干用的局部光热浴箱呈半圆柱形,由两片可以折叠的侧板构成,中以铰链相连,每个侧板内固定若干电灯泡,灯泡后方可以有小的金属反射罩。灯泡的功率为40~60W。根据浴箱大小的不同,可以放6~12个灯泡。应用时,病人先平卧在床上,裸露出应照射的部位后,把浴箱放置其上,身体其他部分用毯子盖好。【操作方法】

穴位红外线疗法,分腧穴照射和穴区照射两类。其中,腧穴照射指单穴照射,即将其他非照射部位用白布遮盖,仅对所选穴区进行照射治疗。穴区照射,则是以某一腧穴为中心,包括邻近腧穴在内的某一局部进行照射治疗,照射部位的大小,当根据病情的需要而定,一般为60~90平方厘米。

腧穴照射或穴区照射可用手提式瓷棒或钨丝红外线治疗仪。照射小部位时宜使用锥形管,使光线辐射集中,根据病情需要可加用滤光板。用锥形管或滤光板时,整个红外线辐射量大大减少,可令病人接近反射罩,使锥形管边缘距照射部位为5~10cm。根据照射部位的不同,病人可取卧位或坐位。

1.具体操作步骤:(1)病人取适当体位,暴露照射部位。(2)开启电源,指示灯即发亮,预热3min后进行照射。(3)在穴位或穴区照射时,须将非照射区域用白布遮盖;如照射面部,应特别注意用纱布蒙住双眼。(4)将辐射头移至照射穴位或穴区的上方,距离一般为:500W或以上者为50~60cm;250~300W者为30~40cm;200W或以下者为20cm左右。(5)通电前应先检查患者温度感觉是否正常,照射后3~5min宜反复询问患者温热感是否适宜。(6)照射时间应根据部位、症情而定,一般为15~40min。(7)治疗结束后将照射部分的汗液擦尽,并令患者在诊室中休息10~15min。(8)治疗后宜仔细检查患部,如发现“红紫”现象,应考虑是否有烫伤的可能,可涂凡士林或硼酸软膏。

2.剂量:穴位红外线治疗的剂量大小,主要应根据病变的特点、部位、患者年龄及机体功能情况等。其剂量可分为大剂量(800~1000W)、中等剂量(500W左右)、小剂量(300W以下)。一般而言,病变早期、急性期多用小剂量,照射距心脏较近的穴区、老年、弱患者,宜小剂量;反之,照射四肢部位或腰部的慢性风湿病,及神经、肌肉、关节疾患,可用大剂量或中等剂量。红外线照射时,患者应有舒适的温热感,皮肤可出现淡红色的均匀红斑。如出现大理石状红斑为过热表现,皮温以不超过45℃为准,否则可致烧伤。

在剂量选择上,还须根据波长来定。由于红外线的特点是波长短则透入组织深,波长长则透入组织浅。所以照射肌肉丰厚的腰、腹、四肢的肘膝以上各腧穴时,宜用波长为0.76~1.5μm的短波红外线;肌肉浅薄的头面、胸、背及四肢末端腧穴宜用波长为1.5~40μm的长波红外线。

3.疗程:穴位红外线照射,每日治疗1~2次,1个疗程为10~20次。【注意事项】

1.下列情况应属穴位红外线疗法的禁忌:(1)有出血倾向者、高热患者、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心血管机能不全者、恶性肿瘤患者等,均不宜用本疗法。(2)闭塞性脉管炎等肢体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使用红外线照射应极慎重。这是因为由于血液循环不良,热量很难被带走,易于发生烧伤。另外,加热后,局部代谢增加,使供血不足而更加缺氧。因此,即使不发生烧伤,也易于使供血不良的局部更加恶化,甚至坏死。(3)有陈旧性瘢痕的部位,不宜用红外线照射。因陈旧性瘢痕之中,血液循环不良,红外线照射易起水疱。(4)急性炎症不宜用本法治疗。因此时,炎性组织内发生主动性充血,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渗出液中充满异常的代谢产物,这些物质刺激神经末梢可引起痛觉,渗出越多,压力越大,疼痛也就越明显。红外线照射,主要是温热作用,故可加重急性期炎性物质的渗出和扩散。(5)感觉障碍处慎用本法,以免因感觉迟钝而引起烫伤。(6)禁灸的腧穴,一般来说,也不宜用红外线照射。

2.治疗过程中,不得移动体位,防止触碰灯具,以免引起烫伤。

3.在照射时,若患者感觉太热,应根据情况调整灯距。

4.在治疗时,若出现头晕、恶心欲呕、心悸、倦怠无力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治疗,进行观察,甚者宜进行必要处理。

5.照射眼周围腧穴时,须用纱布蒙住双眼。后脑部穴区,不宜照射。

6.当患者有痛温觉障碍,或照射新的伤痕部位时,要使用小剂量照射。

7.使用过程中不得用金属针(棒)触及红外片,以免触电;使用和存放红外线治疗仪时应避免碰撞,以免影响使用寿命。

穴位埋线

腧穴埋线法是将羊肠线埋入腧穴,利用羊肠线对腧穴的持续刺激作用,激发经气、调和气血,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在临床上,腧穴埋线法根据病症特点,辨证论治,取穴配方,发挥针刺、经穴和“线”的综合作用,具有刺激性强、疗效持久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病症。【埋线器物】

皮肤消毒用品、洞巾,注射器、止血钳、镊子,埋线针、经改制的12号腰椎穿刺针(将针芯前端磨平),8号注射针头,28号2寸毫针,0~1号铬制羊肠线,2%利多卡因,剪刀、消毒纱布及敷料等。埋线针是坚韧特制的金属钩针,长12~15cm,针尖呈三角形,底部有一缺口。如用切开法需备尖头手术刀片、手术刀柄、三角缝针等。【操作方法】

1.选穴处方:一般可根据针灸治疗时的处方原则辨证取穴。腧穴埋线多选肌肉比较丰厚部位的穴位,以背腰部及腹部穴最常用。如哮喘取肺俞,胃病取脾俞、胃俞、中脘等。选穴原则与针刺疗法相同。但取穴要精简,每次埋线1~3穴,可间隔2~4周治疗1次。图1-37

2.操作程序:(1)穿刺针埋线法常规消毒局部皮肤,取一段1~2cm长已消毒的羊肠线,放置在腰椎穿刺针针管的前端,后接针芯,左手拇食指绷紧或捏起进针部位皮肤,右手持针,刺入到所需深度;当出现针感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羊肠线埋植在穴位的皮下组织或肌层内,针孔处覆盖消毒纱布。(2)简易埋线法用8号或7号注射针头做套管,28号2寸长的毫针做针芯,将0号羊肠线1~1.5cm放入针头内埋入穴位,操作方法同上。此法为临床所常用。(3)特制埋线针埋线法用特制的埋线针埋线时,局部皮肤消毒后,以2%利多卡因做浸润麻醉,剪取羊肠线一段(一般约1cm长),套在埋线针尖缺口上,两端用止血钳夹住。右手持针,左手持钳,针尖缺口向下以15°~40°方向刺入,当针头缺口进入皮内后,左手即将血管钳松开,右手持续进针直至羊肠线头完全埋入皮下,再进针0.5cm,随后把针退出(图1-38)。用消毒干棉球或纱布压迫针孔片刻,再用纱布敷盖保护创口3~5d。图1-38(4)三角针埋线法在距离穴位两侧1~2cm处,用碘伏做进出针点的标记。皮肤消毒后,在标记处用2%的利多卡因做皮内麻醉,用持针器夹住带羊肠线的皮肤缝合针,从一侧局麻点刺入,穿过穴位下方的皮下组织或肌层,从对侧局麻点穿出,捏起两针孔之间的皮紧贴皮肤剪断两端线头,放松皮肤,轻轻揉按局部,使羊肠线完全埋入皮下组织内(图1-39)。敷盖纱布3~5d。每次可用多个穴位,一般20~30d埋线1次。(5)切开埋线法在选定的穴位上用2%利多卡因做浸润麻醉,用刀尖刺开皮肤0.5~1.0cm,先将血管钳探到穴位深处,经过浅筋膜达肌层探找敏感点按摩数秒钟,休息1~2min。然后用0.5~1.0cm长的羊肠线4~5根埋于肌层内。羊肠线不能埋在脂肪层或过浅,以防止不易吸收或感染。切口处用丝线缝合,盖上消毒纱布,5~7d后拆去丝线。(6)切开结扎埋线法用手术刀尖在局麻皮丘处切开皮肤0.2~0.5cm,用弯止血钳插入穴位深处按摩,弹拨数秒钟,使产生酸、麻、胀感,然后用挂针钳夹住穿有羊肠线的缝合针从切口刺入,经过穴位深层从另一处穿出皮肤,再从穿出处进入,经穴位浅层至原切口处穿出,将两线头适当拉紧打结,并将结头埋入切口深处。包扎伤口5~7d。此法对穴位刺激最强。常用于小儿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一般15~20d治疗1次。7次左右为1疗程。图1-39【临床应用】

1.适应范围可用于哮喘、胃痛、腹泻、便秘、遗尿、面瘫、鼻渊、阳痿、痛经、癫痫、腰腿痛、瘿证。单纯性肥胖症、视神经萎缩、神经性皮炎、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神经症等。

2.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三角针埋线时操作要轻、准,防止断针。(2)埋线最好埋在皮下组织与肌肉之间,肌肉丰厚处可埋入肌层。羊肠线不可暴露在皮肤外面。(3)根据不同部位,掌握埋线的深度,不要伤及内脏、大血管和神经干(不要直接结扎神经和血管),以免造成功能障碍和疼痛。(4)皮肤局部有感染或有溃疡时不宜埋线。肺结核活动期、骨结核、严重心脏病或妊娠期等均不宜使用本法。(5)羊肠线用剩后,可浸泡在75%酒精中,或用新洁尔灭处理,临用时再用生理盐水浸泡。(6)在一个穴位上做多次治疗时应偏离前次治疗的部位。(7)注意术后反应,有异常现象应及时处理。

3.术后反应:(1)正常反应由于刺激损伤及羊肠线(异性蛋白)刺激,在1~5d内,局部可出现红、肿、痛、热等无菌性炎症反应。少数病例反应较重,切口处有少量渗出液,亦属正常现象,一般不需处理。若渗液较多凸出于皮肤表面时,可将乳白色渗液挤出,用75%酒精棉球擦去,覆盖消毒纱布。施术后患肢局部温度也会升高,可持续3~7d。少数病人可有全身反应,即埋线后4~24h内体温上升,一般约在38℃,局部无感染现象,持续2~4d后体温恢复正常。埋线后还可有白细胞总数及中性多形核细胞计数的增高现象,应注意观察。(2)异常反应:

1)少数病人因治疗中无菌操作不严或伤口保护不好,造成感染。一般在治疗后3~4d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加剧,并可能伴有发热。应予局部热敷及抗感染处理。

2)个别病人对羊肠线过敏,治疗后出现局部红肿、瘙痒、发热等反应,甚至切口处脂肪液化,羊肠线溢出,应适当做抗过敏处理。

3)如感觉神经损伤,会出现神经分布区皮肤感觉障碍;运动神经损伤,会出现所支配的肌肉群瘫痪,如损伤了坐骨神经、腓神经,会引起足下垂和拇趾不能背屈。如发生此种现象,应及时抽出羊肠线,并给予适当处理。

穴位割治

穴位割治法,是在人体的某些腧穴或部位,按外科手术操作切开皮肤,割取少许的脂肪组织,并给局部以适当的刺激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亦称穴位割脂法。【割治工具】

普通外科手术刀,血管钳,缝合针、线,消毒敷料,局部麻醉药物等。【操作方法】

应用时,割治部位先以常规消毒,施以局部麻醉后,以左手拇食两指舒张按压腧穴两旁,右手持手术刀纵行切开皮肤,切口长0.3~1.0cm,用血管钳分离切口,使脂肪暴露,并摘除黄豆或蚕豆大的一块脂肪组织,再将血管钳深入切口处皮下或探向周围,进行滑动按摩,以使局部产生酸、胀、麻或向四周扩散,呈传导样感觉。其刺激强度、感觉轻重,当依据病情性质和患者体质强弱而定。施术完毕,切口可缝合一针,覆盖消毒纱布包扎,7d后拆线。每次割治1~2穴,两次割治之间间隔7~10d,可在原部位上或另选穴位进行。【临床应用】

1.割治部位与适应病症:(1)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取膻中、肺俞、大椎、定喘、掌1(食指第一节掌面正中)、掌2(手掌侧,2、3掌骨间,食指与中指根部联合下约0.5cm处)、掌3(手掌侧,3、4掌骨间,中指与无名指根部联合下约0.5cm处)。(2)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溃疡病、胃神经官能症,取足三里、脾俞、胃俞、中脘、掌6(大陵穴向掌心方向移1.5cm处)、掌7(神门穴向无名指、小指间方向移1.5cm处)。(3)小儿疳积、消化不良、头痛、神经衰弱,取掌4(手掌侧,4、5掌骨间,无名指与小指根部联合下约0.5cm处)、掌5(手掌侧,大鱼际尺侧边缘,鱼际穴处)。

2.注意事项:(1)割治过程中,必须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消毒,以防感染。割治不得过深,以免损伤血管、神经或韧带等。(2)患有重度心脏病、高血压、出血倾向性疾病等,宜慎用或不用。(3)局部水肿或感染者,暂不宜割治。(4)割治后,可能有不同的反应,如周身不适、食欲不振、割治部位不适等,一般3~5d后即可自行消失,严重时应做对症处理。(5)术后须休息2~3d,并注意饮食,防寒保暖。

神经干刺法

神经干刺法,又称神经干刺激,是一种结合西医解剖知识,应用毫针或其他穴位刺激法直接刺激外周或交感神经干上的某些穴点,达到治病目的的方法。本法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在临床上应用,早期主要以刺激周围神经为主,目前已扩展到了刺激交感神经。在刺激的方法上,也从单纯的毫针刺,逐步增加电针、注射针头刺激及穴位注射等法,不仅使疗效有所提高,且使治疗的病种日益扩大。【主要刺激区】

神经干刺法的刺激区以神经点为主,这种神经点的定位有的本身就是穴位,有的则为特定的部位。现将重要的神经点简介如下。

1.坐骨神经点:是坐骨神经结节外缘与髂后上嵴连线,再与股骨大转子尖部做一水平线(通过臀中裂上端)两线相交处;或股骨大转子尖部与坐骨结节间连线中、内1/3处。

2.胫神经点:窝中央横纹正中处,即委中穴。

3.臂丛神经点:即扶突穴。

4.桡神经点:曲池穴。

5.股神经点:冲门穴。

6.马尾神经点:腰俞穴。

7.腓总神经点:阳陵泉穴。

8.面神经点:耳垂与颊面部皮肤交际点直下3分左右处。可用指甲轻轻划动得一直径约3mm之绳索状物,此即面神经干。在治疗时,亦可取耳垂前,耳轮切迹与耳垂根连线的中点为针刺点。

9.颈交感神经点:甲状软骨两侧旁开1.5cm处。【操作方法】

神经干刺法以毫针刺为主,亦可通电针仪,或行穴位注射。

各神经点针刺法如下:

1.坐骨神经点:用5~6寸长的毫针,直刺入穴,缓缓送针,并反复轻轻提插探寻,当刺中神经干时,即可出现电击样针感向足部放射。此时可采用小幅度高频率提插之法,运针10~20次即可取针。

2.臂丛神经点:用2寸长28号毫针,快速进针后,直刺,缓缓送针,向不同角度探寻,进针深度1.0~1.5寸,刺中后,酸麻或电击感向肩臂部或手部放射,略做提插,或取针或留针,如接通电针仪,电流量宜小,以防引起患者不适。

3.面神经点:用26~28号1.5寸针或1号注射针头垂直刺入,当刺中面神经干时,患者感轻微疼痛,同时可观察到面部肌肉抽搐,并会出现轻度面瘫。

4.颈交感神经点:令患者仰卧,充分暴露颈前皮肤,常规消毒后,用左手食指及中指将颈动脉及胸锁乳突肌向外推开,右手持24~26号毫针,在神经点直刺3~4cm深度,针尖抵达颈椎横突的前方,使患者头部产生麻胀感,并可出现面部发热、皮肤温度升高、出汗、脉搏加快及瞳孔扩大或缩小等交感神经反应。留针10~15min,在留针期间可运针2~3次,只做轻度捻转,不提插。

其他神经点刺法,大致相似。应注意的是,在针刺时,要避开较大的血管,特别是动脉血管。除个别情况外,刺中神经干之后切勿乱捣猛插,施行粗暴手法,以免损伤神经。电针时,电流强度宜小;穴位注射时,不可用刺激过强的药物。

一般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适应范围】

坐骨神经痛、面肌痉挛、中风偏瘫、截瘫、尿潴留、面神经麻痹、肩关节周围炎、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蜂针针法

蜂针针法是指利用蜜蜂螫器官为针具,循经络皮部或腧穴施行不同的针刺手法,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其由民间蜂螫治病的经验与针灸医术相结合发展而成,具有针、药、灸的综合作用。

蜂针由中针和螫针组成。中针是一对内产卵瓣演变组合而成的一根腹面具沟的刺,螫针是成对的腹产卵瓣演变组合而成的刺,螫针嵌接于中针之下,并能滑动自如,中针与螫针之间闭合成一输液道,与接受酸性腺分泌液的贮液囊相通,蜂针液经输液道至螫针端部注入人体经络皮部或穴位。其液含有生物活性肽,酶和生物胺类等,具有镇痛、降压、增强红细胞壁通透性、溶血抗凝、抗菌消炎、防护辐射等作用。【操作方法】

1.针刺前准备:(1)首先必须具备蜂盒和工作室。(2)基本用具:用一方盘放蜂盒、取蜂镊(直形无齿敷料镊和口腔科用弯形敷料镊)、拔针镊(钟表游丝镊或眼科直形无齿虹膜镊)、口腔镜、额带反光镜(或电额灯)、500ml盛水广口瓶(放置蜂针脱落后的工蜂)等。(3)试针:为避免个别人对蜂针出现过敏反应,蜂针治疗前必须在医者观察下试针。

1)拔针法:用取蜂镊夹取一只工蜂头胸部,将其腹部向外,头部用左手捏住,右手持拔针镊掌侧向外;或将蜂腹朝内,右手持镊掌侧朝内,趁螫针伸出时将螫器官拔出。拔出的活蜂螫器官,用拔针镊夹持刺针上1/3和下2/3交界处。并应在数秒钟内使用。

2)试针法:在患者前臂下端外侧皮肤处做常规消毒后,将拔出的螫刺在相当于外关穴上刺入皮下0.5~1mm,随即拔出,刺点立即出现小皮丘。20min后观察,若无泛发剧烈红肿、奇痒等局部反应和皮肤水肿、皮疹、胸闷、气憋、恶心呕吐、腹痛、心悸、乏力、发热等全身反应,即可进行蜂针治疗。若出现过敏反应者,不宜施用蜂针疗法。

2.刺法:蜂针刺法主要有以下数种:(1)循经散刺法:用刚从活蜂体中拔出的螫刺在经常规消毒的患部或与疾病相关的经络皮部垂直散刺,最初5~7点应针不离镊,随刺随拔,继而刺入后将镊子放开,留针2~3s,这样一根刺针可散刺8~10点,乃至10余点。散刺时用力要适中,垂直刺,否则螫针容易折断。施术时沿病处所属皮部或压痛区每隔1~2mm轻轻呈带状散刺。一般用3~5只蜂散刺一个区域后,用冷藏的苯扎溴铵湿毛巾擦一擦针刺区,再刺下一个部位。蜂针作为保健和延缓衰老措施一般采用散刺法、施行此法患者几乎无痛或疼痛甚微,注入蜂针液量有限,属轻刺激。一般患者在蜂针治疗的第1星期采用散刺法。对头面部和耳穴也主要施行此法,并要浅刺(0.5~1mm)轻刺,随刺随拔。(2)穴位点刺法:经散刺数点的刺针,最后刺入与疾病相关的主穴,留针0.5~5min,虽然这时贮液囊中蜂针液较少,但因留针时间长,该刺点注入蜂针液量还是较多的。在接受蜂针个疗的第二星期,若患者蜂针治疗后局部反应轻微,可将从活蜂中取出的螫针直接刺入穴位,视病情及患者针刺后反应情况留针3~5min,乃至10~20min,逐步调整蜂针液量。对三叉神经痛、齿槽脓肿等患者除皮肤穴位针刺外,还可在口腔黏膜敏感点、齿龈局部进行蜂针点刺治疗。(3)活蜂螫刺法:不少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患者在经蜂针治疗后反应轻微,或经历了蜂针的适应过程,病情需要强刺激者可采用活蜂螫刺法。施用时用镊子或手指夹持蜜蜂头胸部,使其腹部末端接触皮肤表面,蜜蜂即弯曲腹部伸出有倒钩的螫针刺入皮肤。螫后将蜜蜂拿开,置盛水的广口瓶中,螫刺、贮液囊和其他螫器官便脱落在皮肤上。这时,在支持螫刺基部的螫器官发动装置的作用下,蜂针液在10~30min内注入完毕,然而拔出螫针。(4)经络全息区刺法:通过对人体某一器官或特定部位进行蜂针针刺以治疗全身多种疾病的方法,称为蜂针经络全息区刺法,类似于毫针的微针疗法。以耳针为例,一方面通过耳穴诊察寻找敏感点,另一方面根据耳穴功能取穴。治疗前先严格消毒,治疗时蜂针散刺,针不离镊子,浅刺0.5mm,最后短暂刺1~2穴。单耳取穴,两耳轮换。头部疾病先取同侧耳穴,头部以下疾病先取对侧耳穴。

蜂针治疗经试针无过敏反应的患者,通常前几次均采用散刺法,酌情点刺数穴,每次用蜂量按1、2、3或2、4、6只蜂逐渐增加。活蜂螫刺后局部红肿痒反应较严重或遇发热等全身反应。则减量或维持原数量,待反应消失后再酌情逐渐增量。每次用蜂量以10只蜂左右为宜,最多不超过25只。

蜂针疗法一般隔日1次,10~15次为1疗程,休息5~7d再行下一疗程;针刺的穴位应分组轮换,蜂针局部反应未消失的部位不得重复针刺;对一些慢性病康复和缓解期患者每星期治疗1~2次即可。

3.蜂针反应及处理:(1)局部反应:蜂针具有局部刺激作用,可引起灼痛、潮红、湿润、发热、微痒等,浸润块由谷粒至钱币大,局部反应通常在蜂针针刺后立即出现,轻者1~2h消退,较重者在24~48h亦可消退。活蜂螫刺反应较明显,个别人局部产生浆液性水泡,这些反应不经治疗也可自行消退。如果反应很重,局部红肿明显,可用季得胜蛇药片冷开水调外敷,浆液性大泡可涂以龙胆紫。瘙痒剧烈者外用10%蜂胶酊或蜂胶霜剂。若继发感染,应给予抗生素治疗。(2)全身反应:

1)晕针反应:反应出现症状及处理与毫针晕针相同。若晕针时间过长或晕厥严重,可向患者鼻内吹入少许通关散,必要时皮下注射尼可刹米或肾上腺素,同时给予氧气吸入。

2)超量反应:对于被100只以上蜂螫刺而中毒,出现进行性恶心、呕吐、腹泻、发热、心前区疼痛、大汗、头痛、抽搐、昏迷等症状的患者,应按医疗常规进行对症治疗和采取相应的措施。若蜂螫针刺在20min之内,必须尽快用尖细镊子拔出螫针,要避免挤压贮液囊防止蜂针液继续进入人体。螫针拔除后涂用75%乙醇,神志清醒者可适量饮酒。实验证明,含硫氢基的还原型谷胱甘肽、组胺拮抗剂苯海拉明、肾上腺素、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有特异性解毒效用,硫代乳酸钠、内服和外敷季德胜蛇药治疗蜂螫中毒亦有效。但禁用氯丙嗪。

3)变态反应:个体之间对蜂螫的反应有差别,大多数人反应较轻,个别人反应较重,被一只蜂螫即产生机体功能的严重紊乱。如出现反应很重,呼吸困难,甚至休克的患者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并对症处理。【适应范围】

本法适用于治疗中风后遗症、偏头痛、高血压、冠心病、支气管哮喘、面神经麻痹、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各种神经痛等多种疑难顽症。【注意事项】

1.接诊后首先要让患者了解蜂针医术的有关知识,以便配合医生按方案进行治疗。

2.有过饥、过饱、惊恐、大怒、大汗时不宜施针,精神紧张、疲劳、远道来诊者应休息15~30min后再给予治疗。

3.初次治疗手法宜轻,患者取卧位,或选择其他适当的体位。

4.蜂针治疗应注意严格消毒。

5.蜂针治疗后应在工作室观察30min,无全身反应才可离去。局部反应消失后方可再次在该部位施针。每日或隔日强刺激的患者应分组选穴,轮换部位。

6.对皮肤、黏膜有溃疡或感染的部位不宜施针。

7.应避开浅表血管,防止出血。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用蜂针治疗。

灸法

灸法是用艾绒为主要材料制成的艾炷或艾条点燃以后,在体表的一定部位熏灼,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以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也是针灸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灵枢·官能》篇指出“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也说,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均说明灸法可以弥补针刺之不足。【常用灸法】

1.艾炷灸: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上,用手指搓捏成圆锥形状,称为艾炷(图1-40)。每燃烧一个艾炷称为一壮。艾柱灸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类。图1-40 艾炷(1)直接灸:将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称直接灸(图1-41)。分为瘢痕灸和无瘢痕灸。

1)无瘢痕灸:将艾炷置于穴位上点燃,当艾炷燃到2/5左右,病人感到灼痛时,即更换艾炷再灸。一般灸3~5壮,使局部皮肤充血起红晕为度。

2)瘢痕灸:又称“化脓灸”,施灸前用大蒜捣汁涂敷施灸部位后,放置艾炷施灸。每炷必须燃尽方可继续加炷施灸,一般灸5~10壮。因施灸时疼痛较剧,灸后产生化脓并留有瘢痕,所以灸前必须征得患者的同意。对施灸中的疼痛,可用手在施灸部周围轻轻拍打,以缓解灼疼。在正常情况下,灸后一周左右,施术部位化脓(称“灸疮”),5~6周后,灸疮自行痊愈,结痂脱落,留下瘢痕。图1-41 直接灸(2)间接灸:艾炷不直接接触皮肤上,而是用药物将艾炷与施灸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称之为简洁灸,常用的有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

1)隔姜灸:用鲜生姜切成约1分厚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置于施术处,上面再放艾炷灸之。

2)隔蒜灸:在艾炷与穴位皮肤之间隔蒜片施灸的方法。图1-42

3)隔盐灸:用食盐填敷于脐部,上置大艾炷连续施灸,至证候改善为止。

4)隔附子饼灸:用附子粉末和酒,做成小硬币大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置于施术处,上面放艾炷灸之。

2.艾条灸:(图1-43)

艾条是取艾绒24g,平铺在26cm长,20cm宽,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上,将其卷成直径约1.5cm的圆柱形封口而成。也有在艾绒中掺入其他药物粉末的,称药条。图1-43 艾条灸

药条处方:肉桂、干姜、丁香、木香、独活、细辛、白芷、雄黄、苍术、没药、乳香、川椒各等份,研为细末,每支药条在艾绒中掺药6g。

艾条灸分温和灸、雀啄灸两类。(1)温和灸: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施灸处,距0.5~1寸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一般每处灸3~5min,至皮肤稍起红晕为度。(2)雀啄灸:艾条燃着的一端,与施灸处不固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上下移动或均匀地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施灸。

3.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使用的一种方法,适应于既需要留针又必须施灸的疾病,方法是:先针刺得气后,将毫针留在适当深度,再将艾绒捏在针柄上点燃直到艾绒燃完为止。或在针柄上穿置一段长1~2cm的艾条施灸,使热力通过针身传入体内,达到治疗目的(图1-44)。图1-44【灸法的作用】《本章正》指出“艾叶,能通十二经,……善于温中,逐冷,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因此,艾灸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尤其对慢性虚弱性及风寒湿邪为患的病症较为适宜。

1.艾灸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的作用。可用来治疗风寒湿邪为患的病症及气血虚引起的眩晕、贫血、乳少、闭经等证。

2.艾灸有温补中气,回阳固脱的作用。可用治久泄、久痢、遗尿、崩漏、脱肛、阴挺及寒厥等。

3.艾灸有消瘀散结的作用。对于乳痈初起、瘰疬、疗肿未化脓者,有一定疗效。

4.常灸大椎、关元、气海、足三里等腧穴,可鼓舞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起防病保健的作用。《千金方》说:“凡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毒气不能着人。”

5.隔姜灸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的作用,可用于外感表证、虚寒性呕吐、腹泻、腹痛等。

6.隔蒜灸有清热、解毒、杀虫的作用。可用于疗肿疮疡、毒虫咬伤、对哮喘、脐风、肺痨、瘰疬等也有一定疗效。

7.隔附子饼灸有温肾壮阳的作用。可用于命门火衰而致的遗精、阳痿、早泄等。

8.隔盐灸有温中散寒、扶阳固脱的作用。可用于虚寒性呕吐、泄泻、腹痛、虚脱、产后血晕等。

9.温针灸具有针刺和艾灸的双重作用,一般针刺和艾灸的共同适应证均可运用。【注意事项】

1.施灸的程度:《千金方》指出“凡灸当先阳后阴……先上后下。”临床操作一般先灸上部、背部、后灸下部、腹部;先灸头身,后灸四肢。但在特殊情况下,必须灵活运用,不可拘泥。

2.施灸的禁忌:(1)施灸时,应注意安全,防止艾绒脱落,烧损皮肤或衣物。(2)凡实证,热证及阴虚发热者,一般不宜用灸法。(3)颜面五官和大血管的部位不宜施瘢痕炎。(4)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3.灸后的处理: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的,属正常现象,无需处理,很快即可自行消失。如因施灸过量,时间过长,局部出现小水泡,只要注意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如水泡较大,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水泡,放出水液,或用注射器抽出水液,再涂以龙胆紫,并以纱布包裹。如行化脓灸者,灸疱化脓期间,要注意适当休息,保持局部清洁,防止污染,可用敷料保护灸疮,待其自然愈合。如因护理不当并发感染,灸疮脓液呈黄绿色或有渗血现象者,可用消炎药膏或玉红膏涂敷。

铺灸

长蛇灸,又称铺灸、蒜泥铺灸,是我国浙江地区的针灸工作者从传统的和民间的方法中挖掘和总结出来的一种灸疗方法。取穴多用大椎至腰俞间督脉段,可灸全段或分段。是目前灸疗中施灸范围最大、一次灸疗时间最长的灸法。【操作方法】

1.取穴:脊柱(大椎—腰俞)。

2.治疗时间:以夏暑三伏天为宜。

3.器药准备:斑麝粉:按麝香粉50%,斑蝥粉20%,丁香粉、肉桂粉各15%的比例,混匀装瓶,密封备用。新鲜大蒜500g,去皮捣烂成泥,备用。优质纯艾绒、消毒医用纱布、龙胆紫药水。

4.具体操作:脊柱区常规消毒后,涂上蒜汁,在脊柱正中线撒上斑麝粉1~1.8g,粉上再铺以5cm宽、2.5cm高的蒜泥1条,蒜泥条上铺3cm宽、2.5cm高的艾绒(200g),下宽上尖。形成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长蛇形艾炷。然后,点燃艾炷头、身、尾三点,让其自然烧灼。待艾炷燃尽后,再铺上艾绒复灸,每次灸2~3壮。灸毕,移去蒜泥,用湿热纱布轻轻揩干穴区皮肤。灸后皮肤出现深色潮红,让其自然出水泡,嘱患者不可自行弄破,须严防感染。至第三日,用消毒针具引出水泡液,覆盖一层消毒纱布。隔日1次涂以龙胆紫药水,直至结痂脱落愈合,一般不留瘢痕。灸后调养1个月。【适应范围】

本法适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脊柱炎、慢性肝炎及顽固性哮喘等。【注意事项】

1.灸后1个月内忌生冷辛辣、肥甘厚味、鸡、鹅、鱼腥,禁冷水洗浴、避冷风、忌房事。

2.体质过于虚弱者、老人、小儿及孕妇等慎用此法。

灯火灸

灯火灸,又名灯草灸、油捻灸、爆火疗法等。本法较早记载见于元代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沙症》,在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六》中对所治病症做了颇为详细的介绍,清代陈复正对灯火灸法评价甚高,认为是“幼科第一捷法”(《幼幼集成》)。【操作方法】

1.一般操作法:选定穴位之后,用龙胆紫药水做一标记。穴区常规消毒,取灯心草3~4cm,将一端浸入植物油中约1cm,取出后用软棉纸或脱脂棉吸去灯心草上的浮油,以防油过多点燃后油珠滴落造成烫伤。

施术者用拇、食二指捏住灯心草之上1/3处,即可点火,但要注意火焰不可过大。然后将灯心火向穴位缓缓移动,并在穴旁稍停瞬间,待火焰由小刚一变大时,立即将燃端垂直接触穴位标志点,此时从穴位处引出一股气流,从灯心草头部爆出,并发出清脆的“啪、啪”声,火亦随之熄灭,此为1壮。有的不灭,则可继续点灸其他穴区。灸火顺序为先上后下、先背后腹、先头身后四肢。每穴灸1壮,点灸次数亦灵活掌握,一般3~5d灸治1次,急性疾病可每日1次,5~7次为1疗程。图1-45

2.特定穴操作法:(1)取穴:特定穴A:在大椎穴区域,为全身疾病的反应区域。在此区域寻找阳性病理反应点,表现为局部压痛、皮下条索状节结等。特定穴B:第7胸椎下至阳穴区域,是背部疾病的反应集中区。特定穴C:三阴交区域,是腹部疾病的反应集中点。(2)方法:取准病理反应点,将灯心草一端浸入植物油内,术者用拇、食指捏住灯心草上1cm处,将火点燃,待火焰略变大,立即垂直接触点穴位,此时发出一声“啪”,一般一穴每次点1次即可,个别可视病情点2~5次,即点成“∴”形或“∷”形。灸治次数视病情而定,可每日1次,隔日1次或一星期1次。【适应范围】

本法适用于各科病症治疗,如头痛、胃脘痛、胸痛、腰痛、痹证、疝气、外感、鼻衄、瘰疬、肉瘤、湿疹、月经不调、带下、痛经、乳疾等病症。对流行性腮腺炎、小儿消化不良、惊厥、呃逆、腹痛及功能性子宫出血,网球肘等更为常用。【注意事项】

1.本法灸火处多有小块灼伤,灸后用75%酒精棉球轻轻拭净油污,局部要保持清洁,以防感染,灸后3d内不宜沾生水。

2.灯心草蘸油要适量,以不滴油为度,否则容易滴落烫伤皮肤。

3.对儿童、体质敏感者、体弱患者及面部、眼眶周围等部位,灼炷要小,灼爆要轻,壮数要适当,不可太多。头为诸阳之会,若多灸可引起头晕。

4.动脉浅表部、大静脉浅表部、孕妇腹部均不宜点灼。

5.如遇毛发处最好剪去,并做严格消毒,以防感染。

雷火神针灸

雷火针灸,古代又称为雷火神针法。首见于明代《本草纲目》。本法是一种艾灸法,之所以称为“针”,是因为操作时,实按于穴位上类似针法之故。近年来我国的一些针灸工作者,在药物配方及操作上均有一定的改进,治疗范围也相应有所扩大。【操作方法】

可分为传统法和改进法两种。

1.传统法:(1)艾具制作:艾绒100g,沉香、木香、乳香、茵陈、羌活、干姜、穿山甲各15g,除艾绒外,其他药均研为极细末,加入麝香少2许,研末和匀。以桑皮纸1张,约(30×30)cm,摊平。现称艾绒40g,均铺在纸上;再称药末10g,均匀掺入艾绒中。然后,卷紧如爆竹状,再用木板搓捻卷紧,外用鸡蛋清涂抹,再糊上桑皮纸一层,两头留空纸3cm左右,捻紧即成。阴干保存,勿使泄气。一般均制备2支以上,以便交替使用。(2)具体操作:在施灸部位铺上棉纸10余层或棉布5~7层。取雷火针2支,均点燃一端,将其中1支作为备用,另1支以握笔状执住艾条,正对穴位,紧按在棉布或棉纸上,稍留1~2s,使药气温热透入深部,至病者觉烫不可忍,略提起药艾条,待热减后再行按压。操作中艾火熄灭,可取备用的药艾条接替施灸。如此反复进行,每次按压7~10次,务使热力持续深透。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2.改进法:改进的雷火针法是以市售普通药艾条外用牛皮纸再加固而成的艾条,另用药膏做成药包垫,采用实按灸操作手法,将艾条点燃按在药包垫上,使药气随艾火热气通过穴位透入经络达到病所的一种灸疗方法。在临床上对不同的病种可选用适应灸疗药垫,灵活实用,经济方便,同时又能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1)灸具制作:

1)艾条简便加固法:取市售紧实粗大的普通药艾条1支(如无,可用清艾条代替),用20cm×23cm牛皮纸1张,涂上面糊将艾条卷紧(制备3支以上),两头不留空,卷纸对折封固晒干。

2)灸疗垫制作:有药包垫、药布垫、药敷垫3种。

药包垫:取红布或其他干棉布1段,长80cm,宽5cm,将布的一端铺上常用灸疗药膏5mm厚(也可根据病症铺上其相应的灸疗膏药),然后把布折叠成7~10层,用线缝合,放瓷瓶密封收藏,保持药性备用。

药布垫:取市售伤湿止痛膏、追风膏等粘贴在长100cm,宽8cm的干棉布两端上下两面各1张,再每折叠一层平贴1张,每贴1张内里都铺上薄薄一层七厘散或丁香、肉桂药末,折至5层,共贴有7张后,将余下布段全部包叠完,用线缝合备用。

药敷垫:用灸疗膏或市售外用敷料膏剂(如止痛消炎膏等),涂在纱布上按常规敷药方法固定敷于患处,外隔7层厚棉纸,备用。(2)灸疗膏调配:分长用和备用两类。

常用灸疗膏剂:以温经散寒,活血止痛药物为主,将乳香、没药、荆芥、防风、川芎、细辛、当归、独活、香附、肉桂、马钱子各等份研磨成细粉(乳香、没药另包),用砂锅先将饴糖、米醋熬成稀汁再兑入少量蜂蜡、香油继续煎熬,然后把上述药物拌入用文火相熬片刻,入乳香、没药,收膏装瓶密封备用。

备用调膏剂:用饴糖、米醋、蜂蜡、香油在砂锅内相熬成膏。与桂麝散调拌称通经消肿灸疗膏;与牵正散调拌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灸疗膏;与清消散调拌称骨疽灸疗膏;以吴茱萸、川芎、白芷等药末相拌为降压灸疗膏;以白芥子、细辛、半夏、南星、麻黄、干姜等药末相调拌为咳喘灸疗膏;以川乌、草乌、川芎、苍术、延胡索、牛膝等药末相调拌为骨刺灸疗膏等。(3)具体操作: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将药包垫放在选好的局部病灶和穴位上,点燃酒精灯具,把艾条烧红直接实按在灸疗垫上,艾条多烧几次反复温灸,使药气随艾火热气透入穴位。在施灸过程中,医者要多询问患者,如表皮有烫感,艾条立即拿起移开药包垫,此为1壮,一穴3~5壮即可。轻症1~5次,重症连续5次后再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适应范围】

本法适用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胃脘痛、腹泻、颈椎病、扭挫伤、月经不调、近视眼、关节炎等病症。【注意事项】

1.雷火针灸法是实按灸,要注意避免灼伤,对初学者更要引起重视。

2.雷火针灸法适应面较广,在配穴组方上,应强调辨证施治。

3.将雷火针点燃时,一定要燃透,否则棉纸或棉布一包,或一按压容易熄灭。

4.施灸时将棉纸或棉布捻紧,以免棉纸或棉布烧破,损伤皮肤。

5.施灸时按在穴位上的力度、热度、时间长短以患者感觉最强为度。

6.每壮间隔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不超过3min,两针交替使用更佳。

太乙针灸

太乙针灸,又称太乙神针,是在雷火针的基础上改变处方而产生的一种药艾条实按灸法。【操作方法】

分为两种。

1.实按法:(1)灸具制备:目前多采取韩贻丰《太乙神针心法》制法:艾绒100g,硫黄6g,麝香、乳香、没药、松香、桂枝、杜仲、枳壳、皂角、细辛、川芎、独活、穿山甲、雄黄、白芷、全蝎各3g。除艾绒外,将上述其他药物研成细末,和匀。以桑皮纸1张,约30cm×30cm大小,摊平。先取艾绒24g,均匀铺在纸上,次取药末6g,均匀掺在艾绒里,然后卷紧如爆竹状,外用鸡蛋清涂抹,再糊上桑皮纸1层,两头留空纸3cm左右,捻紧即成。每次应准备2支以上。(2)具体操作:将2支太乙针同时点燃,1支备用,1支用10层棉纸包裹,紧按选定施灸穴位。如患者感觉太烫,可将艾条略提起,等热减再灸,如此反复施灸。如火熄、冷却,可改用备用的药艾条同法施灸。另一支重新点燃灸之。如此反复施灸,每穴按灸10次左右。

上法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2.点按法:(1)灸具制备:取雄黄20g,冰片2g,麝香1g,火硝10g,川乌30g,草乌30g,白芷20g,精制艾绒60g备用。将先前7味药分别置于钵内,研为极细末。然后将艾绒用少量曲酒喷湿再将药末均匀撒在艾绒内,以手充分揉匀,阴干,取上述药艾2g,均匀的平铺在20cm×7cm质地柔软而又坚韧桑皮纸上,以上法将其卷成直径为1.5~2mm的药艾条。(2)具体操作:医生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施术部位快速点按,如雀啄食,一触即起,此为1壮,每次3~6壮,以不灼伤皮肤为度。注意在点灸头部时,应尽量分开头发,使穴位充分暴露,以便操作。【适应范围】

本法适用于感冒、咳嗽、头痛、风寒湿痹、痿证、腹痛、腹泻、月经不调等。【注意事项】

同雷火针法。

拔罐法

拔罐法,是指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使罐内的气压低于大气压,并使其吸着于病痛部位、经穴的体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通过罐内负压、温热等作用产生治疗效果。

古称“角法”临床常用于治疗疼痛、扭伤等病症。近年来随着罐具的不断改进,使古老的拔罐法与电、磁、光、药等理化物质有机结合,拓宽了适应范围,提高了临床疗效。【拔罐的作用及机理】

拔罐后,引起局部组织充血或皮下轻度的充血,使机体气血活动旺盛,经络通畅。因而拔罐法具有行气止痛,消肿散结,祛风散寒,清热拔毒等作用,广泛地用于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各科病症。拔罐法无痛无创,使用安全,便于推广应用。拔罐有以下几点作用:

1.负压作用:人体在火罐负压吸拔的时候,皮肤表面有大量气泡渗出,从而加强局部组织的气体交换。负压使局部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变化和毛细血管破裂,少量血液进入组织间隙,从而产生充血,红细胞受到破坏,血红蛋白释出,出现自身溶血现象。在机体自我调整中产生行气活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等功效,起到一种良性刺激,促其恢复正常功能的作用。

2.温热作用:拔罐法对局部皮肤有温热刺激作用,以大火罐、水罐、药罐等明显。温热刺激能使血管扩张,促进以局部为主的血液循环,改善充血状态,加强新陈代谢,使体内的废物、毒素加速排出,改变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增强血管壁通透性,增强白细胞和网状细胞的吞噬活力,增强局部耐受性和机体的抵抗力,起到温经散寒、清热解毒等作用,从而达到促使疾病好转的目的。

3.调节作用:拔罐法的调节作用是建立在负压或加上温热作用的基础之上的,首先是对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由于自身溶血等给予机体一系列良性刺激,作用于神经系统末梢感受器经向心传导,达到大脑皮层;加之拔罐法对局部皮肤的温热刺激,通过皮肤感受器和血管感受器的反射途径传到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发生反射性兴奋,借以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使之趋于平衡,并加强大脑皮层对身体各部分的调节功能,使患部皮肤相应的组织代谢旺盛,吞噬作用增强,促使机体恢复功能,阴阳失衡得以调整,使疾病逐渐痊愈。其次是调节微循环,提高新陈代谢。微循环的主要功能是进行血液与组织间物质的交换,其功能的调节在生理、病理方面都有重要意义。且还能使淋巴循环加强,淋巴细胞的吞噬能力活跃。此外,由于拔罐后自身溶血现象,随即产生一种类组织胺的物质,随体液周流全身,刺激各个器官,增强其功能活力,这有助于机体功能的恢复。

4.不同罐法不同作用:在火罐共性的基础上,不同的拔罐法各有其特殊的作用。如走罐具有与按摩疗法、保健

刮痧疗法

相似的效应,可以改善皮肤的呼吸和营养,有利于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对关节、肌腱可增强弹性和活动性,促进周围血液循环;可增加肌肉的血流量,增强肌肉的工作能力和耐力,防止肌肉萎缩;并可加深呼吸,增强胃肠蠕动,兴奋支配腹内器官的神经,增进胃肠等脏器的分泌功能;可加速静脉血管中血液回流,降低大循环阻力,减轻心脏负担,调整肌肉与内脏血液流量及贮备的分布情况。缓慢而轻的手法对神经系统具有镇静作用;急速而重的手法对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兴奋作用。循经走路还能分别改善各经功能,有利于经络整体功能的调整。再如药罐法,在罐内负压和温热作用下,局部毛孔、汗腺开放,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药物可更多地被直接吸收,根据用药不同,发挥的药效各异。如对于皮肤病,其药罐法的局部治疗作用就更为明显。水罐法以温经散寒为主;刺络拔罐法以通络化滞、解闭通结为主;针罐结合则因选用的针法不同,可产生多种效应。【操作方法】

罐有竹罐、陶罐、玻璃罐、抽气罐等不同种类,根据罐的不同操作方法不同:

1.火罐法:是利用燃烧时消耗罐中部分氧气,并借火焰的热力使罐内的气体膨胀而排除罐内部分空气,使罐内气压低于外面大气压(统称负压),借以将罐吸着于施术部位的皮肤上。火罐法其吸拔力的大小与罐具的大小和深度、罐内燃火的温度和方式、扣罐的时机与速度及空气进入罐内的多少等因素有关。如罐具深而且大,在火力旺时扣罐,罐内热度高、扣罐动作快,下扣时空气再进入罐内少,则罐的吸拔力大,反之则小,可根据临床治疗需要灵活掌握,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1)闪火法用镊子或止血钳等夹住乙醇棉球,或用纸卷成筒条状,点燃后在火罐内壁中段绕1~2圈,或稍作短暂停留后,迅速退出并及时将罐扣在施术部位上,即可吸住。此法比较安全,不受体位限制,是较常用的拔罐方法,须注意操作时不要烧罐口,以免灼伤皮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