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名著普及文库:山海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3 16:25:12

点击下载

作者:不详

出版社:岳麓书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古典名著普及文库:山海经

古典名著普及文库:山海经试读:

前言

一、何谓“山海经”?

在阅读《山海经》之前,我们不禁要问:书名“山海经”究竟有何含义呢?所谓“山海经”,顾名思义,它是关于“山”和“海”的“经”。“经”本指纺织中纵向的经线,后来引申为法则,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具有权威意义的典籍。“经”一般指儒家经典,如“六经”。但《墨子》《楚辞》《山海经》以及一些宗教典籍,在特定情形下也被冠以“经”的称号。

下文将谈到,《山海经》是战国秦汉方术兴盛背景下的产物。《山海经》被尊为“经”,也是时代的反映。今本《山海经》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分别是《山经》(即《五臧山经》)和《海经》,其基本框架如下所示:《山经》以山为线索,将名山大川分为若干组,概述当时“海内”的范围:东到大海,西抵现今的甘肃、青海,北达内蒙古,南届广东、四川等地。总体而言较成体系,风格也相对统一。《海经》则画风突变,主要表现“海外”世界,记述也不再一板一眼,东写一段神话,西记一个异域方国,大多虚无缥缈,难以证实。而且《海经》各部分之间不断重复,显得啰唆繁杂。据统计,《大荒四经》《海外四经》相重叠的内容达50处以上。

但《海经》的记述也并非毫无章法,大多数学者相信,《海经》是“看图说话”的产物。如宋人朱熹在《记山海经》中已经指出,《山海经》中记载各种奇人异物,往往明确点出固定动作或朝向,应是在图画基础上做的发挥。《海经》对某一类人或某一位神人的情态描写,多是“定格”的静态。如《海内北经》“犬封国”记载:“有一女子,方跪进杯食。”说的是画面中一个女子正跪坐向男主人进奉食物。“方”是表示“正在”的时间副词,表现的是现在进行时。此类记叙在《海经》中一再出现,这是《海经》“看图说话”的一个重要依据。

晋人郭璞在注释《海经》时,也常联系图画加以解说,如:“图亦作牛形”“画似仙人也”“画似猕猴而黑色”……可见在郭璞的时代,《山海经》也是配合图存在的。郭璞另撰有《山海经图赞》,即就“山海图”所写的“赞”。同样生活于晋代的陶渊明,便在《读山海经》中写下了“流观山海图”的著名诗句。只不过早期的图已经失传,目前市面上各种配古图或新图的《山海经》,图都是明清以来人们根据文字重新绘制的,已然是“看文作画”了。

我们现在习惯说“图书”,但在一开始这个词指的是“图+书”。从出土的简牍和帛书看,中国早期的书已经“图文并茂”,只不过配图的书大多与方术有关,《山海经》便是其中一种。

从目前的材料看,《山海经》作为书名第一次出现,是在司马迁所著《史记·大宛列传》之中:“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东汉的王充在《论衡·谈天》中引用了这段话,但“山海经”写作“山经”。因此不少学者认为,古本《史记》只提到《山经》,指的是《五臧山经》,而非《山海经》,“山海经”是刘向、刘歆父子合并《山经》和《海经》之后的重新命名。

在《山海经》郭璞注本中有一句话:“此《海内经》及《大荒经》本皆逸在外。”虽然这句话出自谁人之口尚有争议,但至少暗示《山海经》各部分的编定并非同时。

总之,《山经》和《海经》从体例、成书年代到内容都不尽相同,二者尽管也有一定的联系,但毕竟不是铁板一块的整体。在看待《山海经》的性质、年代等问题时,便有必要加以区分。二、《山海经》的年代之谜《山海经》是什么时候的书?这是《山海经》分歧最大的问题之一,不同答案之间的时间跨度可达两千年以上。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山海经》,是经过刘向、刘歆编定的。西汉末年,刘氏父子负责整理皇家图书馆文献,他们整理的结果,奠定了我们今天所见先秦两汉文献的基本格局。刘歆在校订完《山海经》之后,将其呈献给汉哀帝,他在《上山海经表》中指出:尧舜时期洪水泛滥,大禹负责治水,划定九州,伯益等人在此基础上区分山川、鸟兽、异国,并编撰了《山海经》一书。

向来有质疑精神的王充,则是支持这一看法的。与王充大致同时的赵晔,在《吴越春秋》中也有类似的记述。可见在汉代,《山海经》成书于距今四千多年前的大禹时期,是当时相当普遍的一种认识。

但《山海经》中不少记述是明显晚出的,正如清代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说:“观书中载夏后启、周文王及秦、汉长沙、象郡、余暨、下巂诸地名,断不作于三代以上,殆周秦间人所述,而后来好异者又附益之欤?”《山海经》中的许多地名和词汇,的确是秦汉时期才出现的。

在看待《山海经》的年代时,《山经》和《海经》自然需要区分,《山经》和《海经》内部,也不能一概而论。它是不同历史时期的材料叠床架屋“层累”而成的结果,其集中编写的时间不早于战国,但书中的一些内容则可能要追溯到更早的时期。

学者们就各篇的成书年代提出了具体的看法,如《山海经》研究的权威袁珂先生认为,《大荒四经》和《海内经》成书于战国初年或中期,《五臧山经》和《海外四经》成书于战国中期以后,《海内四经》则成于汉代初年。语言是不会骗人的,一些学者已经尝试从汉语史的角度出发研究《山海经》的成书年代,所得出的结论同样是该书非出自一时,非出自一人,而是战国到秦汉之间陆续编写而成的。三、《山海经》是本什么书?

那么《山海经》究竟是本什么书呢?

班固在编纂《汉书·艺文志》时,将《山海经》归入了“数术略”。这实际上继承了《山海经》的整理者刘向、刘歆父子所编《七略》的观点。刘氏父子将当时所能见到的图书分作“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六大类,这相当于早期的图书馆书目分类,奠定了我们目前所见先秦两汉文献的基本框架。“数术略”都包括哪些书呢?在《汉书·艺文志》中,“数术略”分为“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六类,主要讲的是天文历法、占卜风水之类的“数术”。《山海经》被归入“数术略”的“形法”。这是汉代人对《山海经》性质的认定,也是最接近《山海经》成书时代的认定。《宋史·艺文志》则将其归入“史部”的“五行类”,同样认为它是数术类的文献。“方技略”的内容主要是医药、求仙,“数术”与“方技”可以合称为“方术”。《山经》和《海经》的性质未必全然相同,各有侧重,但都与方术密切相关。《山海经》可以说是一种方术书,同时又是一种比较综合的方术书,既有数术,又有医药与神仙之道。

操方术的术士需要了解神怪、祭礼、医药等知识,《山海经》俨然是一种方术手册。方术在中国古代的地位,大致相当于今天的“科学”。之所以《山海经》如同百科全书,便与方术的内容息息相关。

鲁迅先生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山海经》是“古之巫书”。这一定位大致准确。不过大家通常所说的“巫术”,是一个受西方影响的概念,“方术”则更能体现《山海经》的性质。

有的人将《山海经》视作“小说”。如明人胡应麟称其为“古今语怪之祖”,清代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则认为它是“小说之最古者尔”。中国古代的“小说”概念与今天所说的“小说”不可同日而语,它一开始并非指一种明确的文体。早期的“小说”与方术关系密切,这也是《山海经》被视作小说之祖的重要原因。《山海经》在宋代就被收入《道藏》,可见道教人士也将其视作道书。有人并不同意,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便说:“究其本旨,实非黄、老之言。”但黄老学说与方术确实又关系密切,它们共同为后来的道教奠定了思想基础。因此,《山海经》道书说也有一定的道理。

也有的人将《山海经》看作地理书。《隋书·经籍志》便将它归入“史部”的“地理类”。《山海经》记录天下山川,远较《禹贡》翔实,乃至于一山一水、一兽一鸟、一草一木都一一道来,道路里程说得有板有眼,俨然是全国国土资源普查的综合性成果。《山海经》对天下山川的记录,有不少是有现实基础的。同时,它又显然经过有意整合,有不少记载并不符合实际。尤其是《海经》,更加脱离现实。不少人试图破解《山海经》的地理范围,有人甚至认为书中涉及日本、美洲、非洲等地。

历史地理学的权威谭其骧先生从历史地理的角度对《山经》的地理作一一考述,他指出:书中对山与山之间距离的记载,基本都不正确;《山经》对山西南部、陕西中部、河南西部的记载最为详细、准确,而离此范围越远,偏差也便越大;《山经》的范围比中国现在的版图要小得多,不可能包括日本、美洲等地。谭先生的观点,见于其《论〈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山经〉河水下游及其支流考》诸文,本书关于《山经》山川的解释,大多参考谭先生的观点。至于《海经》,因过于闳诞迂夸,想要落实其地理方位并不现实。

还有的人将《山海经》看作神话书。自茅盾以来,研究中国神话的学者便有一个普遍的预设:中国原本有像古希腊那样成体系的神话,只是后来散佚了,或者被儒家改造了。《山海经》中的故事,是先民神话的孑遗。中国神话学,很大程度上便是建立在这一预设之上的。

常金仓先生在《〈山海经〉与战国时期的造神运动》一文中指出,《山海经》实际上是战国“造神运动”的产物,书中所涉及的“神话”,基本不是远古初民传下来的,而是战国术士们的再创造。如果此说成立,对目前的中国神话学无疑是重大的打击。

在东周之前,知识和学术都为供职于朝廷的王官所垄断。而随着王纲解纽,知识下移,“士”阶层崛起。这些“士”,既有继承了王官之“学”的诸子百家,也有继承了王官之“术”的术士,方术在此背景下趋于兴盛。无论是诸子还是术士,都是为政治服务的。前者倡言政治学说,而后者则在迎合统治者求仙问药的旨趣。

战国时代,上层贵族崇尚养生、长生之道,这在之后的秦皇汉武身上臻于极致。也正是从战国开始,方术活跃于历史舞台,神异之说颇为流行。像《山海经》中一再出现的西王母、灵巫等形象,均与对长生的追求有关。从出土的简帛文献看,战国到秦汉的确有许多讲方术的书,侈谈神怪与灵药,这在此前是难以想象的。《山海经》,正是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产物。

中国早期的神话材料,主要体现于《山海经》《穆天子传》《归藏》(包括传世本和王家台秦简本)以及子弹库楚帛书等文献,它们都与方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种种原因,中国早期缺乏叙事传统。战国以后,讲故事的书开始多起来,关于神怪的故事也应运而生。虽然《山海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神话书,但确乎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神话资源。诸如《镜花缘》之类的古代小说,再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之类的影视作品,均能窥及《山海经》若明若暗的影子。四、怎么理解《山海经》中的超现实事物?《山海经》中最引人入胜的,莫过于各种珍禽异兽、奇花异草以及神话人物。书中的鸟兽,动辄好几个脑袋、好几条腿,动辄呼风唤雨,甚至可以祸国兴邦,显然是超现实的存在。古人为何如此大开脑洞,塑造出这么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呢?有些人相信,《山海经》中记载的怪兽、异鸟,都是远古曾经确实存在过的。有人甚至认为,那些诡异的奇人异兽表现的实际上是外星生物。这些解释,则属于进一步脑洞大开了。

刘歆在《上山海经表》中说《山海经》中的记载“皆圣贤之遗事,古文之著明者也,其事质明有信”,强调此书的可信。刘歆还向汉哀帝举出两个例子:

一是在汉武帝时期,有人进奉“异鸟”,但喂它什么都不肯吃,东方朔见了之后,一下子便说出这鸟叫什么、吃什么,并称依据来自于《山海经》。二是汉宣帝时期,有人在地下石室中发现了一个披头散发、反绑着手、束缚着脚的人,将其运至京城,大家茫然不知,只有刘歆的父亲刘向指出这便是《山海经》所记载的“贰负之臣”。

刘歆在此基础上指出,通过东方朔和刘向的宣传,大家开始重视并研读《山海经》。《山海经》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各种稀奇古怪的事物以及遥远的异域国度,因此“博物之君子,其可不惑焉”。不过对《山海经》提出质疑的仍不乏其人。如司马迁在《史记·大宛列传》中称“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这与他尚实的治史精神是相一致的。

针对有些人对《山海经》可信性的质疑,对方术深有研究的郭璞在《山海经·序》中指出这是因为“夫玩所习见而奇所希闻”,事物本身并不“异”,之所以有人会觉得“异”,不过是少见多怪罢了。

郭璞的思路颇有启发性——大家眼中古怪的事物,不过是较少有机会见到罢了。我们不妨先来看清代康熙年间聂璜所绘的《海错图》。聂璜对一些水生生物进行了写实描绘,但有的画作以今天的眼光看来,仍可以说是极为失真的。譬如对鳄鱼的描绘,聂璜所画的形象俨然一只四肢带火的大蜥蜴,与现实中的鳄鱼相差甚远。可见,即便是在清代,当时人们对鳄鱼这种实际存在的动物尚且存在理解上的偏差,更不用说在交通还没那么便捷的先秦了。在交通阻隔、人口流动管理严格的情况下,一般人的常识是有限的。对于远方的物产,往往怀有好奇的心理,由于道听途说、辗转流传,势必会发生失真和变异。许多现实中的动物,便会如聂璜笔下的鳄鱼,化身为诡异的怪兽了。

除了客观原因,术士们主观上的添油加醋也不容忽视。术士要炫耀自己的异能,便要知人所不知。根据马克思的观点,所谓的神怪,其形象都根植于现实的事物。将不同动物的部位拼接在一起,或者夸大其数目,是世界范围内人们塑造神怪的共同手段。如《南山经》记载在杻阳之山有一种龟,长着鸟的头和蛇的尾巴;又记载在基山有一种鸟,长着三个脑袋、六只眼睛、六只脚和三只翅膀。形貌均极为夸张,俨然是核辐射后基因突变的结果。

这些怪异的动植物,又往往被赋予某种功能,如是否有药用价值;或被视作某种征兆,有时是祥瑞,有时是凶兆。古人在看待外物时抱以强烈的实用主义,人与自然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外物往往为人服务。书中的有些记载可以利用文化人类学所归纳出的“相似律”原理去解释,如《西山经》“嶓冢之山”记载了一种叫“蓇蓉”的植物,吃了它便会不孕不育,而这来源于它本身不结籽——不结籽和不孕不育是相似的。再如《西山经》“小华之山”记载“鸟多赤鷩,可以御火”,畜养赤鷩之所以能抵御火灾,正是因为它的羽毛鲜红似火。以赤鷩抵御火灾,则属于方术中的“厌胜”之术,即以某种动物或植物去压制灾邪,此类方术在《山海经》中较为常见。《山海经》中的各种神人,多是“龙身而鸟首”“人面而马身”之类的形象,正如古埃及的神祇有的是鸟首人身,有的是狮身人面。发现于湖南长沙的子弹库楚帛书绘有十二个月神,都是人兽杂糅的形象。这些月神的形象,酷似《山海经》对一些神灵的描述。如春正月的神是蛇首鸟身,春二月的神是四首双身连体鸟,夏四月的神是双尾蛇,夏五月的神是鸟足三头人,等等。夏五月之神的形象,便可与《山海经》“其神状皆人面而三首”(《中次七经》)的记载相对照。无论是《山海经》还是楚帛书,都反映了战国时代人们眼中的神祇形象。五、《山海经》的版本和注本

目前所见最早的《山海经》刻本,是南宋淳熙七年(1180)尤袤的池阳郡斋刻本,被称为“宋本”。尤袤是南宋著名诗人,也是著名藏书家。在宋本的跋中,尤袤提到了当时的《道藏》中已经收有《山海经》。留存至今的明正统十年(1445)所编《正统道藏》也有《山海经》(缺第14、15卷),被称为“道藏本”。明代的《山海经》,尚有明成化元年(1465)吴宽抄本、明万历十三年(1585)吴琯刻本等。

清代毕沅、郝懿行等对《山海经》做了集中的校订,目前普遍通行的底本便是郝懿行本。由于宋本和道藏本时代最早,两者的文本面貌最为接近,也不存在郝懿行本的一些讹误,本书的底本便以宋本为主,兼及道藏本,同时参考其他异文。除非有特别确凿的异文或辞例佐证,本书一概遵照底本,以期为读者提供一种相对准确且能反映《山海经》原貌的文本。

目前所知最早注释《山海经》的是郭璞,他的注文至今是我们绕不开的。此后《山海经》长期缺乏相应的研究,明代的王崇庆所撰《山海经释义》、杨慎所撰《山海经补注》对《山海经》加以考证,但相对零散简略。清代的吴任臣所著《山海经广注》,则是郭璞之后首次针对《山海经》的全面整理。此后,汪绂所著《山海经存》、毕沅所著《山海经新校正》、郝懿行所著《山海经笺疏》、王念孙及王引之的校注等,将《山海经》的研究推向高潮。尤其是郝懿行的笺疏,具有深远的影响。《山海经》的现代注本,以袁珂《山海经校注》最具代表性。除了袁先生的注本,目前市面上的《山海经》注本相当多,质量良莠不齐。有的注本几乎全部照搬袁先生的注本,有的注音、释义不够准确,有的过于烦琐或过于简略。而且,目前的注本普遍不涉及地理问题。虽然《山海经》中的许多地理问题无法落实,但仍有不少地名有现实依据,有必要向读者交代。有注本照搬吕调阳《五藏山经传》对山川加以解说,但此书多望文生义,牵强附会,反而会误导读者。本书既借鉴前人的成果,也注意他们的不足,同时尽量吸收谭其骧、章鸿钊、江绍原等专业学者对历史地理、矿物等方面的解释。本书的注译务求精准简洁,并结合现实中的山川、动植物加以说明,以期为读者提供相对可靠、信息量较丰富的新注译。山经卷一 南山经

导读

本卷记载的是南方之山,共分为三组:

第一组为《南山经》,为山山系,包括招摇之山、堂庭之山、猨翼之山、杻阳之山、柢山、亶爰之山、基山、青丘之山、箕尾之山九座山。其中只有招摇之山可以找到文献线索,在今广东省清远市连州一带。

第二组为《南次二经》,包括十七座山,分别是柜山、长右之山、尧光之山、羽山、瞿父之山、句余之山、浮玉之山、成山、会稽之山、夷山、仆勾之山、咸阴之山、洵山、虖勺之山、区吴之山、鹿吴之山以及漆吴之山,较明确的山名集中于今浙江省北部地区。

第三组为《南次三经》,包括十三座山,分别是天虞之山、祷过之山、丹穴之山、发爽之山、旄山、非山、阳夹之山、灌湘之山、鸡山、令丘之山、仑者之山、禺槁之山以及南禺之山,分布于今广东、福建诸省。

南方之山的总体地域范围大致是:西起今湖南西部,东至浙江舟山群岛,南抵广东南海之滨,涉及浙江、福建、广东、江西、湖南诸省。

在这些山中,以会稽山最为出名,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市以南。它是中国五镇之一,被称为“南镇”。相传大禹治水成功之后,在此大会诸侯,死后还被安葬于此山。后来的越国,包括越王勾践在内的王室,据说是大禹的后代。越国王室一开始的任务,便是守护大禹的陵寝。羽山则是大禹的父亲鲧被诛杀之地,相传鲧治水失败,遭到了帝尧的惩罚。

在先秦时期,上述地域主要分布着百越民族,还没有完全被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随着秦汉帝国兴起,这些地方逐步被中原王朝同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先秦时期北方人士对南方之山便一无所知。考古发现表明,早在传说中的夏朝,夏文化的重要标志物——牙璋便已经得到广泛传播,甚至出现在今天的广东地区。可见中国境内不同区域间的互动可追溯到很早的时期,而且中原王朝向四裔的渗透和扩散也很早便已经开始。一 南山经招摇之山

原文12《南山经》之首曰䧿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34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56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榖,7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98,食之善走。丽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10无瘕疾。

译文

南方之山,以鹊山开端。鹊山山系,居首的是招摇之山。它坐落于西海之滨,山上桂树繁茂,多出金与玉。那里生长着一种叫祝余的草,形如韭菜,开青色的花,人吃了它便不会饥饿。那里有一种叫迷榖的树,形如楮树,纹理黑色,开的花如同光芒四射,以它制成饰物佩戴在身上,人便不会迷途。那里还有一种叫狌狌的兽,外形如禺,耳朵白色。狌狌行走的时候用四肢,奔跑的时候只用两条后腿,好似人奔跑,人吃了它便可健步如飞。丽之水便发源于招摇之山,向西奔流,最终汇入大海。这条河中多有育沛,以它制成饰物戴在身上,人便可免受瘕疾之苦。

注释

1 䧿(què)山:此处为山系的名称,又作“鹊山”“雀山”。䧿,同“鹊”。

2 招摇之山:山山系的第一座山。或即今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北部的方山,地处今湖南、广东两省的交界。西海:或即今天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海面,相当于南海。

3 金:泛指金属矿石。

4 韭(jiǔ):韭菜。华:同“花”。

5 榖(gǔ):树名,又名“构”“楮(chǔ)”,桑科,落叶乔木,树皮可用来制造桑皮纸。在《山海经》中,“榖”有时误写作“穀(gǔ)”,当以“榖”为准。

6 四照:楮树的果实被称为“楮实子”,表面呈向外辐射的针刺状,可能因此被误解为花,并被形容为光芒四射。

7 禺(yù):古书中的一种猴,形如猕猴,红眼,长尾。禺作为兽名读yù,用作人名、山名、水名、国名等则读yú,以下不一一说明。

8 狌狌(xīng):同“猩猩”。古书中的“猩猩”是一种传说中的兽,未必与今天所说的红猩猩、大猩猩、黑猩猩有关。传说它长着人脸,喜欢饮酒,能说人话;可通晓往事,但不能预知未来。

9 丽(jǐ)之水:河名。丽之水或即连江,是珠江水系北江的最大支流,又被称为“小北江”。

10 育沛(pèi):或即琥珀,是一种由树脂形成的化石,可用作装饰品。瘕(jiǎ)疾:腹中生虫的疾病,也指腹中结块。堂庭之山 猨翼之山 杻阳之山

原文123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多棪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黄金。4又东三百八十里,曰猨翼之山。其中多怪兽,水多怪鱼,多5白玉,多蝮虫,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678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杻阳之山。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白金。910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11曰鹿蜀,佩之宜子孙。怪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其中121314多玄龟,其状如龟,而鸟首、虺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判15木,佩之不聋,可以为底。

译文

招摇之山以东三百里,便是堂庭之山。山上棪木繁盛,生活着许多白色的猿猴,并且蕴藏着大量的水晶与黄金。

堂庭之山以东三百八十里,便是猨翼之山。山上多有怪兽,水中多有怪鱼,山中多出白玉,多蝮虫、怪蛇和怪木。山势险峻,难以攀登。

猨翼之山以东三百七十里,便是杻阳之山。山的南面多出铜,北面多产银。那里有一种叫鹿蜀的兽,外形如马,长着白色的脑袋和红色的尾巴,身上有和老虎一样的斑纹,叫声如人歌唱,佩戴以它制成的饰物可使人多子多孙。怪水发源于杻阳之山,向东注入宪翼之水。水中生活着一种黑色的龟,外形如乌龟,长着鸟的脑袋和蛇的尾巴,它名叫旋龟,鸣叫如劈柴之声,人佩戴以它制成的饰物便不会耳聋,还可以用来疗治脚底的老茧。

注释

1 堂庭之山:又作“常庭之山”,山名。

2 棪(yǎn)木:古书中记载的一种树,果实红色,长得像野苹果,可以食用。

3 水玉:又称“水精”,即水晶。相传人服用水玉,可以升仙。

4 猨(yuán)翼之山:又作“稷(jì)翼之山”,山名。

5 蝮虫(huǐ):古书中记载的一种毒蛇,又名“反鼻虫”,鼻上有针刺,蛇身有彩色斑纹,有人认为即蝮蛇。

6 杻(niǔ)阳之山:山名。

7 阳:山之南、水之北为“阳”,以下不一一说明。

8 阴:山之北、水之南为“阴”,以下不一一说明。

9 文:同“纹”,指斑纹、花纹。

10 谣:清唱,即不用乐器伴奏的歌唱。

11 宜子孙:利于繁衍子孙。

12 玄:黑色。

13 旋龟:一种传说中的龟,又见于《中次六经》“密山”。

14 判:剖。

15 为:治疗,这里当指用龟甲刮削老茧。底:通“胝(zhī)”,即脚茧。柢山 亶爰之山 基山

原文1又东三百里,曰柢山。多水,无草木。有鱼焉,其状如牛,2345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鯥,6冬死而夏生,食之无肿疾。7又东四百里,曰亶爰之山。多水,无草木,不可以上。有兽8910焉,其状如狸而有髦,其名曰类,自为牝牡,食者不妒。又东三百里,曰基山。其阳多玉,其阴多怪木。有兽焉,其11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猼訑,佩之不畏。有12鸟焉,其状如鸡,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其名曰,食之13无卧。

译文

杻阳之山以东三百里,便是柢山。山间多水,但草木不生。那里有一种叫鯥的鱼,外形如牛,生活于山上。它长着蛇的尾巴,生有翅膀,肋下有羽毛,叫声如留牛,冬天蛰伏,夏天复苏,人吃了它便可免受毒疮之苦。

柢山以东四百里,便是亶爰之山。山间多水,但草木不生,难以攀登。那里有一种叫类的兽,形如山猫,头颈有毛发,雌雄同体,人吃了它便不会生妒忌之心。

亶爰之山以东三百里,便是基山。山的南面多出玉,北面怪木遍布。那里生活着一种叫猼訑的兽,外形如羊,有九条尾巴和四只耳朵,眼睛长在背上,人佩戴用它制成的饰物便不会生恐惧之心。那里还生活着一种叫的鸟,外形如鸡,长有三个脑袋、六只眼睛、六条腿和三只翅膀,人吃了它便无需睡眠。

注释

1 柢(dǐ)山:山名。

2 陵:山。

3 魼(xié):鱼的肋骨。

4 留牛:俞樾认为即《东山经》“樕(sù zhū)之山”的“犁牛”。

5 鯥(lù):一种传说中的怪鱼,当为两栖类动物。

6 肿:即痈(yōng),指毒疮。

7 亶爰(chán yuán)之山:山名。

8 狸:即山猫,又名“狸猫”,生活于森林、岩穴之间。髦(máo):头颈上的毛发。

9 类:古书中还记载它生活在南海山谷,称作“灵猫”。

10 牝(pìn):雌性。牡(mǔ):雄性。“自为牝牡”指同时拥有雄性性器官和雌性性器官,可自行交配并繁衍后代。

11 猼訑(bó shī):兽名。

12 (biēfū):鸟名。

13 无卧:不睡觉。青丘之山 箕尾之山

原文12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雘。有兽34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有鸟56焉,其状如鸠,其音若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英水出焉,78南流注于即翼之泽。其中多赤鱬,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9鸯,食之不疥。1011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箕尾之山。其尾踆于东海,多沙、12石。汸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淯,其中多白玉。凡山之首,自招摇之山以至箕尾之山,凡十山,二千九百五13十里。其神状皆鸟身而龙首。其祠之礼:毛用一璋玉瘗,糈用141516稌米,一璧,稻米,白菅为席。

译文

基山以东三百里,便是青丘之山。山的南面多出玉,北面多产青雘。那里生活着一种兽,形如狐狸,长有九条尾巴,叫声如婴儿啼哭,会吃人,人吃了它便可免受妖邪之气的袭扰。那里还生活着一种叫灌灌的鸟,它的形状像斑鸠,鸣叫如责骂声,人佩戴用它制成的饰物便不会被蛊惑。英水发源于青丘之山,向南注入即翼之泽。水中有很多叫赤鱬的鱼,外形如鱼,但长着人的面孔,叫声如鸳鸯,人吃了它便可免受疥疮之苦。

青丘之山以东三百五十里,便是箕尾之山。山的尾部坐落于东海之滨,山上沙石遍布。汸水发源于此,向南注入淯水,沿水多出白玉。

上述山山系,从招摇之山到箕尾之山总共有十座山,绵延两千九百五十里。这一带的神长着鸟的身子和龙的脑袋。其祭礼如下:将祭品和一块玉璋一起瘗埋,献神的精米选用糯米,另以一块玉璧和稻米奉祭,用白菅编织成席子迎接神的降临。

注释

1 青丘之山:《海外东经》“青丘国”和《大荒东经》“青丘之国”均记载有青丘国和九尾狐。

2 雘(huò):一种矿物颜料。

3 如狐而九尾:相传大禹在涂山遇到了一只九尾狐,以此为吉兆,遂娶涂山氏为妻。九尾狐在古代曾是一种祥瑞,象征多子多福。

4 蛊(gǔ):伤害人的热毒恶气。

5 呵:责骂。

6 灌灌:古书中记载的一种鸟,以肉质鲜美著称。

7 即翼之泽:当与猨翼之山(即翼之山)有关。泽,水汇聚之处。

8 鱬(rú):属于所谓的“人鱼”。在《山海经》中,“人鱼”通常是指娃娃鱼一类的两栖动物,娃娃鱼又称“大鲵(ní)”。

9 疥(jiè):疥疮,一种传染性皮肤病。

10 箕(jī)尾之山:又作“箕山”,山名。可能指今广东省潮汕地区的滨海某山,也可能是福建省厦门市附近的滨海某山。

11 踆:同“蹲”。

12 淯(yù):河名。

13 毛:指祭祀用的牲畜,此处泛指祭品。璋(zhāng):一种玉器,“六器”之一,呈扁平长方体状,一端斜刃,形如半个玉圭,用于祭祀山川。瘗(yì):埋,古代祭祀时常在土里埋置牺牲或器物。

14 糈(xǔ):精米,古代用来祭神。稌(tú)米:糯米。

15 璧:一种玉器,呈扁平圆形,中间有小孔,用于祭祀、礼天等。

16 菅(jiān):即茅草,在古书中,白茅是常见的祭神用品。席:降神所用的席子。二 南次二经柜山

原文1《南次二经》之首曰柜山。西临流黄,北望诸毗,东望长234右。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赤水,其中多白玉,多丹粟。有兽5焉,其状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其名曰狸力,见则其县多土6789功。有鸟焉,其状如鸱而人手,其音如痺,其名曰鴸,其鸣10自号也,见则其县多放士。

译文

南方之山的第二组,起首的是柜山。柜山以西是流黄,北面可远眺诸毗之山,东面可遥望长右之山。英水发源于此,向西南注入赤水,沿水多出白玉和丹粟。那里生活着一种叫狸力的兽,形如小猪,脚如鸡爪,叫声如犬吠。它一旦出现,当地便会大兴土木。还有一种叫鴸的鸟,外形如鸱,脚如人手,叫声如雄性的鹌鹑,它的鸣叫便是自呼其名。它一旦出现,当地便会有许多士人被放逐。

注释

1 柜(jǔ)山:或在今湖南省西部。

2 流黄:《海内西经》有流黄酆(fēng)氏国,《海内经》有流黄辛氏国,或与此有关。诸毗(pí)、长右:据郭璞注,均为山名。

3 赤水:主要指发源于昆仑山的赤水。

4 丹粟:细如小米的朱砂。

5 距:泛指鸟兽腿后部突出如脚趾之物。

6 见:同“现”,出现。县:一般认为,中国在春秋时期才开始有“县”这样的行政单位。土功:指治水、筑城、建造宫殿等工程。

7 鸱(chī):指猫头鹰。

8 痺(bēi):鸟名,指雄性的鹌鹑。

9 鴸(zhū):相传唐尧将帝位禅让给了虞舜,唐尧之子丹朱不满,便联合三苗反叛,后被唐尧放逐。丹朱投南海而死,化作鸟。

10 放士:被放逐的士人。长右之山 尧光之山 羽山 瞿父之山

原文1东南四百五十里,曰长右之山。无草木,多水。有兽焉,其2状如禺而四耳,其名长右,其音如吟,见则郡县大水。3又东三百四十里,曰尧光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金。有兽456焉,其状如人而彘鬣,穴居而冬蛰,其名曰猾褢,其音如斫木,7见则县有大繇。8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羽山。其下多水,其上多雨,无草木,多蝮虫。9又东三百七十里,曰瞿父之山。无草木,多金、玉。

译文

柜山东南方向四百五十里,便是长右之山。山上草木不生,山间多水。那里生活着一种叫长右的兽,形如猕猴,长有四只耳朵,叫声如呻吟。它一旦出现,当地便会洪水泛滥。

长右之山以东三百四十里,便是尧光之山。山的南面多出玉,北面多产金。那里生活着一种叫猾褢的兽,外形如人,长有像猪一样的鬃毛,居住在洞穴之中,冬季蛰伏不出,它的叫声如砍木头的声音。它一旦出现,当地便会有繁重的徭役。

尧光之山以东三百五十里,便是羽山。山下多河流,山上多雨,草木不生,毒蛇遍地。

羽山以东三百七十里,便是瞿父之山。山上草木不生,多出金与玉。

注释

1 长右之山:又作“长舌之山”,当因“长右”这种兽而得名。

2 郡:古代的行政单位,一般认为它的出现不早于战国。

3 尧光之山:又作“克光之山”,山名。

4 彘(zhì):猪。鬣(liè):动物头、颈上刚硬的毛。

5 蛰(zhé):蛰伏。

6 猾褢(huá huái):兽名。

7 繇(yáo):通“徭”,指古代统治者强制百姓承担的无偿劳动。

8 羽山:相传大禹的父亲鲧(gǔn)因治水失败,被诛杀于羽山。

9 瞿(qú)父之山:山名。句余之山 浮玉之山 成山

原文

译文1又东四百里,曰句余之山。无草木,多金、玉。

瞿父之山以东四百里,便是句余之山。山上草木不生,多出金与玉。234又东五百里,曰浮玉之山。北望具区,东望诸毗。有兽焉,5其状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其名曰彘,是食人。苕水出于其6阴,北流注于具区,其中多鱼。7又东五百里,曰成山。四方而三坛,其上多金、玉,其下多89青雘。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勺,其中多黄金。

句余之山以东五百里,便是浮玉之山。山的北面可远眺太湖,东面可遥望诸毗之水。那里有一种叫彘的兽,外形如虎,长着牛的尾巴,叫声如犬吠,会吃人。苕水发源于山的北面,向北注入太湖,水中生活着许多刀鱼。

浮玉之山以东五百里,便是成山。山形方正,如三重祭坛相叠。山上多出金与玉,山下多产青雘。水发源于此,向南注入虖勺,沿水多出黄金。

注释

1 句(gōu)余之山:山名。“句”同“勾”,今浙江、山东一带的不少山名以“句”以及相近读音的字(如“区”等)开头,正是古越语的特点。句余之山大致在今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以南,属于四明山脉。四明山脉分布在宁波市下辖的余姚市、鄞州区和奉化市,以及绍兴市下辖的嵊州市,主峰四明山(金钟山)位于嵊州市境内。

2 浮玉之山:即今浙江省杭州市西北部临安区境内的天目山。环太湖流域是良渚文化(约公元前3300—前2200年)的核心区域,良渚文化以精美的玉器闻名于世,“浮玉之山”或许因此得名。

3 具区:即长江下游的太湖。

4 诸毗:据郭璞注,此处为河名。

5 苕(tiáo)水:即浙江省北部的苕溪,为太湖流域的重要支流。

6 (jì)鱼:即刀鱼,体形狭长,银白色,颇似尖刀。

7 坛:古代祭祀时,用土或石堆筑成的高台。

8 水:河名。

9 虖(hū)勺:即下文的“虖勺之山”,或说是水名。会稽之山 夷山 仆勾之山 咸阴之山 洵山

原文1又东五百里,曰会稽之山。四方,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砆23石。勺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湨。又东五百里,曰夷山。无草木,多沙、石。湨水出焉,而南流注于列涂。4又东五百里,曰仆勾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草木,无鸟兽,无水。又东五百里,曰咸阴之山。无草木,无水。5又东四百里,曰洵山。其阳多金,其阴多玉。有兽焉,其状67如羊而无口,不可杀也,其名曰䍺。洵水出焉,而南流注于阏89之泽,其中多茈蠃。

译文

成山以东五百里,便是会稽之山。山形方正,山上多出金与玉,山下多产砆石。勺水发源于此,向南注入湨水。

会稽之山以东五百里,便是夷山。山上草木不生,沙石遍布。湨水发源于此,向南注入列涂之水。

夷山以东五百里,便是仆勾之山。山上多出金与玉,山下草木繁茂。山中不见鸟兽的踪迹,也没有水流。

仆勾之山以东五百里,便是咸阴之山。山中草木不生,不见水流。

咸阴之山以东四百里,便是洵山。山的南面多产金,北面多出玉。那里生活着一种叫䍺的兽,外形如羊,虽没有嘴巴,但并不会因不能进食而饿死。洵水发源于此,向南注入阏之泽,水中多有紫色的螺。

注释

1 会稽(kuài jī)之山:即会稽山,在今浙江省绍兴市南。

2 砆(fū)石:即碔(wǔ)砆,一种像玉的石头。

3 湨(jú):河名,发源于夷山。

4 仆勾之山:又作“仆夕之山”,山名。

5 洵(xún)山:又作“旬山”,山名。

6 不可杀:指不能进食仍可存活,不会饿死。

7 䍺(huàn):兽名。

8 阏(è)之泽:湖泽名。

9 茈(zǐ):同“紫”,“茈”有时在《山海经》中写作“芘(pí)”,当以“茈”为准。蠃(luó):同“螺”。虖勺之山 区吴之山 鹿吴之山 漆吴之山

原文123又东四百里,曰虖勺之山。其上多梓、楠,其下多荆、杞。滂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海。4又东五百里,曰区吴之山,无草木,多沙、石。鹿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又东五百里,曰鹿吴之山。上无草木,多金、石。泽更之水56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水有兽焉,名曰蛊雕,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音,是食人。78东五百里,曰漆吴之山。无草木,多博石,无玉。处于海,9东望丘山,其光载出载入,是惟日次。凡《南次二经》之首,自柜山至于漆吴之山,凡十七山,七千二百里。其神状皆龙身而鸟首。其祠:毛用一璧瘗,糈用稌。

译文

洵山以东四百里,便是虖勺之山。山上遍布梓、楠等乔木,山下多生长着荆、杞等灌木。滂水发源于此,向东注入大海。

虖勺之山往东五百里,便是区吴之山。山上草木不生,沙石遍布。鹿水发源于此,向南注入滂水。

区吴之山以东五百里,便是鹿吴之山。山上草木不生,多出金与石。泽更之水发源于此,向南注入滂水。水中生活着一种叫蛊雕的兽,外形如雕,头上长角,鸣叫如婴儿啼哭,会吃人。

鹿吴之山以东五百里,便是漆吴之山。山上草木不生,多出博石,但不见美玉。此山坐落于海滨,向东可以望见连绵的丘陵。远处光影忽明忽灭,正是太阳止息之所。

上述为南方之山的第二组,从柜山到漆吴之山总共有十七座山,绵延七千二百里。这一带的神长着龙的身体和鸟的脑袋。其祭礼如下:将祭品和一块玉璧一起瘗埋,献神的精米选用糯米。

注释

1 虖(hū)勺之山:山名。

2 梓(zǐ):紫葳(wēi)科,落叶乔木,木质轻软,可用于建筑。古人以“梓材”为优质木材,以“桑梓”指代故乡。楠:即楠木,樟科,常绿乔木,木质坚硬,有香味,是极为珍贵的木材。

3 荆:又名“楚”,马鞭草科,落叶灌木,枝条柔韧,可用来编织篮子。杞(qǐ):即枸(gǒu)杞,茄科,落叶小灌木,果实红色,有药用价值。

4 区(ōu)吴之山:“区吴”可能与春秋时期的吴国有关,吴国的疆域主要在环太湖流域。

5 蛊(gǔ)雕:又作“纂雕”。

6 雕:大型猛禽,羽毛褐色,上嘴勾曲,爪子锋利,捕食野兔、山羊等。

7 漆吴之山:或即今浙江省的舟山群岛。

8 博石:一种石头,可以用来做棋子。

9 惟:语助词。次:止歇,此处特指太阳运行时停留的地方。三 南次三经天虞之山 祷过之山 丹穴之山

原文1《南次三经》之首,曰天虞之山。其下多水,不可以上。2东五百里,曰祷过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犀、兕,多3象。有鸟焉,其状如,而白首、三足、人面,其名曰瞿如,其45鸣自号也。泿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其中有虎蛟,其状鱼身6而蛇尾,其音如鸳鸯,食者不肿,可以已痔。7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8910流注于渤海。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首11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译文

南方之山的第三组,起首的是天虞之山。山下多水,难以攀登。

天虞之山以东五百里,便是祷过之山。山上多出金与玉,山下生活着许多犀牛、兕、大象。那里有一种叫瞿如的鸟,形如鱼,脑袋白色,长着三只脚,有人的面孔,它的鸣叫便是自呼其名。泿水发源于此,向南注入大海。水中生活着一种叫虎蛟的兽,长着鱼的身子和蛇的尾巴,叫声如鸳鸯,人吃了它便不生毒疮,还可以使痔疮痊愈。

祷过之山以东五百里,便是丹穴之山。山上多出金与玉。丹水发源于此,向南注入渤海。那里生活着一种叫凤凰的鸟,外形如鸡,羽毛五彩斑斓。它脑袋上纹理反映的是“德”,翅膀上纹理反映的是“义”,背部纹理反映的是“礼”,胸部纹理反映的是“仁”,腹部纹理反映的是“信”。这种鸟吃喝、歌舞皆怡然自得。它一旦出现,便天下安宁。

注释

1 天虞之山:或即扶卢山,位于今广东省肇庆市下辖的四会市。

2 兕(sì):一种类似于犀牛的动物,或说即雌性的犀牛。

3 (jiāo):一种水鸟,形如野鸭而稍小,或即潜鸟。

4 泿(yín)水:可能是滨江,系珠江水系北江的支流。

5 虎蛟(jiāo):一种传说中的动物,从文中的描述看,较为接近鳄鱼。

6 已:止,痊愈。痔(zhì):痔疮,一种肛门疾病,由静脉曲张引起。

7 丹水:或即今广东省广州市一带的流溪河。

8 渤海:指海岸线曲折、向陆地延伸的海,并非今天的渤海。

9 采:通“彩”。文:指有美丽的斑纹或纹理。

10 凤皇:即凤凰,雄的称为“凤”,雌的称为“凰”。

11 膺(yīng):胸部。发爽之山 旄山 非山 阳夹之山 灌湘之山

原文1又东五百里,曰发爽之山。无草木,多水,多白猿。汎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23又东四百里,至于旄山之尾。其南有谷,曰育遗,多怪鸟,4凯风自是出。又东四百里,至于非山之首。其上多金、玉,无水,其下多蝮虫。又东五百里,曰阳夹之山。无草木,多水。5又东五百里,曰灌湘之山。上多木,无草。多怪鸟,无兽。

译文

丹穴之山以东五百里,便是发爽之山。山上草木不生,多有水流,生活着许多白猿。汎水发源于此,向南注入渤海。

发爽之山以东四百里,便是旄山的末端。南面有一个叫育遗的山谷,多有怪鸟,凯风从谷中吹出。

旄山之尾以东四百里,便到了非山的开端。山上多出金与玉,不见水流,山下毒蛇遍地。

非山之首以东五百里,便是阳夹之山。山上草木不生,多水流。

阳夹之山以东五百里,便是灌湘之山。山上树木繁茂,但寸草不生。那里生活着许多怪鸟,但没有野兽的踪迹。

注释

1 汎(fàn)水:或即今广东省广州市一带的增江。

2 旄(máo)山:山名。

3 育遗:又作“育隧”,山谷名。“隧”是风的来源与通道。

4 凯风:即南风,指柔和的风。凯风如春风化雨,滋养万物。

5 灌湘之山:又作“灌湖射之山”,山名。鸡山 令丘之山 仑者之山

原文12又东五百里,曰鸡山。其上多金,其下多丹雘。黑水出焉,34而南流注于海。其中有鱄鱼,其状如鲋而彘尾,其音如豚,见则天下大旱。又东四百里,曰令丘之山。无草木,多火。其南有谷焉,曰56中谷,条风自是出。有鸟焉,其状如枭,人面、四目而有耳,7其名曰颙,其鸣自号也,见则天下大旱。8又东三百七十里,曰仑者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9有木焉,其状如榖而赤理,其汁如漆,其味如饴,食者不饥,可101112以释劳,其名曰白,可以血玉。

译文

灌湘之山以东五百里,便是鸡山。山上多产金,山下多出丹雘。黑水发源于此,向南注入大海。水中生活着一种叫鱄的鱼,形如鲫鱼,长着猪的尾巴,叫声如小猪。它一旦出现,便会天下大旱。

鸡山以东四百里,便是令丘之山。山上草木不生,多有山火。南边有一个叫中谷的山谷,条风从这里吹出。那里生活着一种叫颙的鸟,形如猫头鹰,长着人的脸、有四只眼以及一对耳朵,它的鸣叫便是自呼其名。它一旦出现,便天下大旱。

令丘之山以东三百七十里,便是仑者之山。山上多出金与玉,山下多产青雘。那里生长着一种叫白的树,形如楮树,纹理红色,它的汁液如漆一般,味道如糖浆,人吃了便不会饥饿,可以消解忧愁,还可以用来给玉染色。

注释

1 丹雘:一种红色的矿物颜料。

2 黑水:或即流经今广东省东部、福建省西南部的韩江。

3 鱄(tuán)鱼:一种传说中的怪鱼。

4 鲋(fù):即鲫鱼,一种常见的河鱼,肉质鲜美。

5 条风:也叫“融风”“调风”,此处指初春时使万物复苏的暖风。

6 枭(xiāo):通“鸮(xiāo)”,即猫头鹰。

7 颙(yú):鸟名。

8 仑者之山:又作“仑山”。

9 饴(yí):用米、麦芽熬成的糖浆。

10 释:消除。劳:此指忧愁。

11 白(gāo):古书中一种开白花的植物。

12 血:指给玉石染色,使之有光泽。禺槁之山 南禺之山

原文1又东五百八十里,曰禺槁之山。多怪兽,多大蛇。又东五百八十里,曰南禺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水。23有穴焉,水春辄入,夏乃出,冬则闭。佐水出焉,而东南流注4于海,有凤皇、鹓雏。凡《南次三经》之首,自天虞之山以至南禺之山,凡一十四567山,六千五百三十里。其神皆龙身而人面。其祠皆一白狗祈,糈用稌。8右《南经》之山志,大小凡四十山,万六千三百八十里。

译文

仑者之山以东五百八十里,便是禺槁之山。山上多有怪兽出没,大蛇遍地。

禺槁之山往东五百八十里,便是南禺之山。山上多出金与玉,山下多有水流。那里有一个洞穴,春天的时候水从洞口注入,夏天水便从洞里流出,冬天洞口则被封闭。佐水发源于此,向东南注入大海,这一带有凤凰、鹓雏出没。

上述为南方之山的第三组,从天虞之山到南禺之山总共有十四座山,绵延六千五百三十里。这一带的神长着龙的身子和人的面孔。其祭礼如下:用一只白狗祈祷,以糯米献神。

以上为《南经》对南方之山的记录,大大小小的山总共四十座,绵延达一万六千三百八十里。

注释

1 禺槁(yú gǎo)之山:又作“禺稿之山”,山名。

2 辄(zhé):就。

3 佐水:或即今福建省的九龙江(漳州河)或晋江。

4 鹓雏(yuān chú):一种类似于凤凰的神鸟。

5 一十四山:统计有出入,当为“一十三山”。

6 六千五百三十里:统计有出入,当为“五千五百三十里”。《山海经》一书中的不少数据统计有问题,以下均遵照原书,不再一一说明。

7 祈:向神求福。郝懿行等认为“祈”指用牺牲的血涂在器物上祭神。

8 类似的话当是后人校书时所加。卷二 西山经

导读

本卷记载的是西方之山,共分为四组:

第一组为《西山经》,即华山山系,包括十九座山,分别是钱来之山、松果之山、太华之山、小华之山、符禺之山、石脆之山、英山、竹山、浮山、羭次之山、时山、南山、大时之山、嶓冢之山、天帝之山、皋涂之山、黄山、翠山以及騩山,主要分布于渭水、湟水以南,覆盖今陕西省的秦岭山系(包括其分支华山山脉),同时也将视野延伸到甘肃、青海一带。

第二组为《西次二经》,包括十七座山,分别是钤山、泰冒之山、数历之山、高山、女床之山、龙首之山、鹿台之山、鸟危之山、小次之山、大次之山、薰吴之山、底阳之山、众兽之山、皇人之山、中皇之山、西皇之山以及莱山,主要分布于黄河、湟水以北,即从陕北绵延至甘肃、青海的边界。

第三组为《西次三经》,包括二十二座山,分别是崇吾之山、长沙之山、不周之山、峚山、钟山、泰器之山、槐江之山、昆仑之丘、乐游之山、嬴母之山、玉山、轩辕之丘、积石之山、长留之山、章莪之山、阴山、符惕之山、三危之山、騩山、天山、泑山以及翼望之山,相当于今甘肃、青海之间的祁连山脉。

第四组为《西次四经》,包括十九座山,分别是阴山、劳山、罢父之山、申山、鸟山、上申之山、诸次之山、号山、盂山、白於之山、申首之山、泾谷之山、刚山、刚山之尾、英鞮之山、中曲之山、邽山、鸟鼠同穴之山以及崦嵫之山,从陕北绵延至甘肃的天水、渭源,乃至传说中的崦嵫之山。

西方之山的总体地域范围大致是:东起华山、秦岭山脉,西抵青海湖一带,北至陕北、宁夏一带。其中一些山的位置可以得到落实,而越是往西,则越难以查证。

在这些山中,有些山名仍延续至今,如华山作为“西岳”,向来为人所尊崇;有些山则具有神话色彩,如昆仑之丘、轩辕之丘、崦嵫之山、三危之山、积石之山、騩山等与一些神话人物和故事有关;至于嶓冢之山、鸟鼠同穴之山诸山,则是一些著名河流的发源地。《西山经》所涉及的地域范围,在先秦时期主要活跃着周人、秦人以及羌戎。在这一区域,华夏文化与羌戎文化长期交融和碰撞。此外,这一区域也是华夏文明与域外文明相交流的前沿阵地,早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前,不少来自西亚、中亚的文化因素便通过这一走廊进入中原。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山海经》的时代,由于空间的阻隔与交通的限制,当时人们对所谓的“西域”并不十分了解,更别说西域以西的世界了。一 西山经钱来之山 松果之山

原文12《西山经》华山之首,曰钱来之山。其上多松,其下多洗石453。有兽焉,其状如羊而马尾,名曰羬羊,其脂可以已腊。678西四十五里,曰松果之山。濩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中910多铜。有鸟焉,其名曰䳋渠,其状如山鸡,黑身,赤足,可以11已。

译文

西方之山,以华山开端。华山山系,居首的是钱来之山。山上松树繁茂,山下多出洗石。那里生活着一种叫羬羊的兽,外形如羊,却长着马的尾巴,它的油脂可以滋润干裂的肌肤。

钱来之山以西四十五里,便是松果之山。濩水发源于此,向北注入渭河,沿水多有铜矿。那里生活着一种叫䳋渠的鸟,形如山鸡,身子黑色,脚红色,可以用来疗治皮肤起皱。

注释

1 华山:此处为山系名,包括今秦岭以及甘肃、青海境内的一些山脉。

2 钱来之山:大致在今陕西、河南两省的交界处,在潼关以东。

3 洗石:一种可以用来搓澡去污的石头。

4 羬(qián)羊:古书中记载的一种羊,比一般的羊要大,可长到六尺。

5 腊(xī):皮肤干裂。

6 松果之山:大致在今陕西省渭南市下辖的华阴市东南。

7 濩(huò)水:河名。

8 渭:即渭河,系黄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今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流经甘肃省天水市以及陕西关中平原,在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汇入黄河。

9 䳋(tóng)渠:即水鸡,黑色,生活于水边,善于奔走。

10 山鸡:又名“雉(zhì)”,生活于灌木丛中,善于奔走,可飞行。

11 (báo):皮肤起皱。太华之山 小华之山

原文12又西六十里,曰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3广十里,鸟兽莫居。有蛇焉,名曰肥,六足,四翼,见则天下大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