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教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3 17:12:02

点击下载

作者:许荣振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高职体育教育

高职体育教育试读:

前言

本教材是根据《全国普通高等职业(专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试行)》高职院校的具体情况编写的。

本教材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力求学生在体育基本素养和身体运动能力全面提高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高专教育特征与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针对职业岗位标准,依据“必需,够用”的原则,利用体育的手段,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与体能水平,提升职业体能素养,达到发展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目的。

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熟练掌握1~2个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熟悉它们的运动规则与裁判方法并能组织简单的基层比赛。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运动特点、锻炼价值、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具有一定的体育欣赏能力。掌握发展身体素质的手段。能利用体育锻炼调节与改善自身心理状态,了解与运动有关的损伤产生原因及保健知识。

本教材不仅介绍体育干预人的身心发展的方法手段,而且简单介绍运动项目的起源、演变;体育文化、体育运动欣赏;职场“群”特点及减缓职场疲劳和预防职业病的方法;职场、社会、学校、家庭中的安全常识等。本教材是一本不错的课内外读本。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汲取了各方面的知识、研究成果、兄弟院校同仁的努力成果。特别是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团队的职业体能训练方面的研究结晶,给我们开阔思维,为本书编写提供了很大帮助,在此深表感谢!

本书由许荣振主持编写,天津滨海职业学院体育教学部全体教师参加编写。具体编写分工如下:

许荣振:体育理论教学篇、职业体能教育篇、羽毛球运动、轮滑、跆拳道、生命安全教育;

杨宇宁:网球运动、健美运动;

王涵:篮球运动、高职院校学生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及预防措施;

高凯:太极拳、台球、武术;

王琳:足球运动、附录;

杨桂霞:乒乓球、瑜伽;

路淑敏:健美操运动;

张波:排球运动。

由于水平和能力有限,本教材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请同学们批评指正。编者2013年5月16日

体育理论教育篇

第一节 高职体育教育

一、体育与高职体育教育任务

体育是指人类通过专门设计的身体运动和游戏,达到增强体质、提高竞技水平和丰富社会生活的目的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自古到今,从古希腊到中国古代,都有人类关于体育活动的痕迹。它是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以身体运动来表达的社会文化现象。在各种不同文化和文明背景下产生的体育活动已经和正在成为人类社会所共有的财富。在体育活动中体现出的“以公平竞争为道德核心”,以追求和平、进步和团结的价值标准和价值体系,得到了人类社会广泛的认同。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体育竞技活动,已经成为不同民族、不同国度人们的共同节日,以它特有的魅力丰富着人类社会的日常生活。随着生产力的空前发展,体育正在进入和已经改变着越来越多人的生活,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体育与社会经济、政治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着越来越密切的联系,改变和影响了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人类社会不能没有体育,人类社会也离不开体育。

体育教育是最早干预身心发育发展的教育形式。学前体育、小学、中学、大学体育乃至大学后的终身体育,都要符合人体生长发育规律。大学体育教育(高职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最后一环,是对人的身心最后一次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积极干预。《全国普通高等职业(专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高职高专体育课程(全称为体育与职业体能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健康水平、完善与职业岗位相适应的身体素质储备、提升体育和职业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

高职体育教学任务主要有:(一)增强体质,全面提高人的运动能力

根据人体生长发育规律,人体在生长发育时期,特别是生长发育高峰期间不宜进行过多的力量和耐力运动。高职学生已基本完成发育,是力量和耐力素质发展的最佳时期;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提高力量和耐力素质的最后机会;也是全面提升人体运动能力的最佳时期。(二)学习掌握1至2门运动技能形成终身体育的最好时机

高考结束进入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负担相对减缓,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锻炼身体中来,通过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学习掌握1至2门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技能,养成参加体育锻炼习惯,夯实形成终身体育的基础。(三)为就业准备职业体能

根据专业特点和就业趋向,通过体育课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提高职业体能和职业心理素质,为走向职场做好身心准备。(四)学习掌握职场消除疲劳方法手段

通过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学习掌握职场消除疲劳方法手段。为预防职业病、亚健康打下基础。

二、体育的功能

(一)体育的增强体质,强国强民功能

这是体育的本质功能,也是体育能在人类社会中长盛不衰和持续不断存在的原因。通过体育手段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使人脑清醒、思维敏捷,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运动能力;调节人的心理,使人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体育运动可以防病治病,推迟衰老,延年益寿。这正是体育的独特之处,也是体育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和事物对人和社会作用的根本点。人的身体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物质基础,也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强盛的基础。体育最基本的作用和本质功能就是对人的健康和身体素质提高以及民族的强盛具有独特作用。通过体育达到增强体质,强国强民的目的,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共识。这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重视体育运动的根本原因。(二)体育的教育功能

体育是人类最早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也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和组成。

人们在从事体育运动时,特别是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要克服许多由体育运动产生的特有的身体不适,体验到很多在正常条件下不可能获得的身体感受。它对一个人的内在意志品质具有特殊的培养和陶冶作用,对青少年的意志品质的培养作用尤为重要。体育在培养人们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刻苦耐劳,顽强拼搏精神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体育还可在国际赛场上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

促成人们竞争、团结协作的社会意识。竞赛是体育运动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体育竞赛能有效地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没有强烈的取胜欲望和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在体育竞赛中不可能取得胜利。人类现实社会是一个充满着激烈竞争的场所,需要团结和协作精神。体育竞赛,特别是在集体项目的竞赛过程中,要想取得胜利,既要有高超的技术、技能和力争胜利的顽强竞争意识,又要善于与同伴和队友合理有效的团结协作(战术),才可能达到取胜的目的。而体育的这种“夸张的社会实践”有利于人及早适应“社会化”。(三)丰富个人和社会的文化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人们通过参加和欣赏体育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够愉悦身心,丰富文化生活。体育运动能得到人们的喜爱,一个重要原因是体育与文化、艺术等活动一样具有较强的娱乐功能。

人们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能体验到乐趣和快感,因而它也成为人们娱乐的一种形式。特别是国际体育竞赛已经成为现代人们关注的焦点和欣赏的热点。各种体育竞赛,以它独有的形式和方式为人类社会生产出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食粮,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四)为社会提供和构建公平、公开、公正的价值体系和价值标准

公平是人类社会所共同追求的一种理想社会状态。竞赛是体育最鲜明特点,通过竞赛,优胜劣败,决出名次,可以激发荣誉感,鼓舞上进心。这是在和平时期其他任何形式的社会活动和手段所不能代替的。体育竞赛就是在同一公平的规则下,在公开场合中,通过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和集体的体能和智力去争取胜利。优胜者得到奖励和人们的尊重。体育运动向人类社会所展示的以公平、公开、公正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和价值标准,正是现代人类社会所需要不断更新、构建的价值体系和价值标准的道德核心。

此外,体育还具有交流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对外交往功能、科学研究功能,同样在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体育运动本身在人类社会中的不断发展。

三、高职院校学生身心特征与体育

作为青年学生,高职生与其他同龄的在校大学生一样身体发育基本完成,但是心理发育尚未成熟,人格特性的可塑性较强,心理冲突表现明显,有许多的心理问题亟待解决。如世界观和理想的缺失、意志力和耐受挫折力缺乏、内心依赖感和孤独感强、嫉妒心和虚荣心严重、自负与自卑两极倾向严重、价值观和成才观偏离、性生理与性心理发展不协调等。(一)高职院校学生身心特征

由于传统偏见和高职学生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及青春期人格发展的局限,致使高职学生形成了一些独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卑感强,情感极其脆弱

进入大学学习是令每一个学生感到高兴和自豪的事情,但高职学生在具有这种情感的同时,与本科生相比,总会有一种无形的自卑感。这是因为大多数的学生认为与本科生相比,自己没有文凭上的优势。同时只看到社会对职业院校的认同程度不高,就业与继续升学深造的局限,没有看到整个社会对具有高端技能性人才的迫切需求,更促进了他们对未来的迷茫和对自己人生价值的怀疑。这种不良心态往往会导致部分学生人际关系敏感、急躁、易怒,严重时甚至会发生过激行为,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

2.学生自身对就读高职认识不明确,悲观、厌学,心理压力大

部分高职学生是在高考成绩不理想时,因没有信心复读而选择了高职院校,有的只是为了混个文凭,还有一部分同学只是为了应付父母而来高职读书。他们并不了解高职教育是培养社会广泛需求的“技能性高端人才”,对自己所学专业也丝毫不感兴趣,没有学习动力。他们中有的这种个人兴趣与所学专业不符的情况使他们不能调整心态面对现实,造成了他们较大的心理压力,并产生悲观、厌学、混日子的消极心理。(二)利用体育功能预防高职学生心理问题(1)利用体育的增强体质功能,增强学生的身体健康,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生理机能的提高是改善心理素质、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物质基础。强壮的体魄是形成自信、自尊和消除自卑感的基础。要使学生不仅跟同学、同伴比体能、比运动技能,而且要善于跟自己比,要善于发现通过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的体能、运动技能的(成绩)硕果,从中获得自信和自尊。(2)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遵从区别对待的原则,使学生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克服许多由体育运动产生的特有的身体不适,达到目标要求,从中获得自信和学习兴趣。(3)通过参加和欣赏体育运动愉悦身心,从而减缓或消除悲观、厌学、混日子的消极心理。(4)参加体育运动时利用交流功能增加与同学、同伴的接触与交流,改善人际关系。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能享受成功的乐趣和快感,同时也能体验失败的惋惜和遗憾。促进了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增强对自己同伴的信任,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5)通过参加在同一公平的规则下、在公开场合中的体育竞赛,激发荣誉感和鼓舞上进心。使学生相信学校乃至社会所展示的,以公平、公开、公正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和价值标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第二节 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与健康

一、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对增强体质的作用

经常科学地从事体育锻炼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与提高内脏器官的机能,发展人的身体素质。外形上肌肉发达,力量增强,改善体形体态,矫正体型;身体机能上提高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机能和消化系统等各内脏器官机能,从而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心理上调节心理活动,体育活动会使人体大脑分泌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注:多巴胺是使人上瘾的物质,它是人们形成“运动习惯”的物质基础),使人产生愉悦。(一)增强体质

经常合理、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可以使心肌增强,心脏容量增大,血管弹性增强,从而提高心脏的收缩力和血管的舒张能力,使心搏有力,心输出量增加。由于心脏的工作能力和储备能力都提高了,这就能承受更大的负担,从而提高身体的营养水平、代谢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经常合理、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可以提高最大肺活量,提高呼吸系统机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肌肉的活动可促使胃肠的蠕动增强,消化液分泌增多,提高消化系统的机能,增加食欲。(二)改善体形体态,矫正体型

合理、科学的体育锻炼可以有效地增强全身肌肉,增长力量。改善体形体态,矫正体型主要是指使全身各部位的比例匀称、协调、平衡和谐,以及主要肌肉群具有优美的线条,体现出健康美。(三)提高神经系统机能

合理、科学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水平。它能够提高神经过程的强度和集中能力,提高均衡性和灵活性,从而提高人体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四)调节心理活动,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

体育活动会使人产生愉悦,有利于陶冶美好情操。现代生活的紧张节奏,会使人产生紧迫感、压抑感,而紧张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又会使人产生疲劳感。合理、科学的体育锻炼可以积极地消除或减缓学习、生活及职场中的疲劳,使人变得活泼开朗、朝气蓬勃。通过体育锻炼不仅获得成功的自信和自尊,而且可以克服由于大运动量训练所带来的生理不适。在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锻炼中培养不怕苦、不怕累,勇于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顽强的意志品质。

二、体育锻炼与健康的自我评价

这里所指的自我评价是指体育锻炼者采用自我检查的方法,对参加运动前后的身体做定期记录,通过最简单的方法指标,了解健康状况及运动效果。它是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自身反应最直接的资料,是体育锻炼者及时调整训练计划、安排运动量、预防过度训练和运动伤害事故的重要依据。

自我评价内容包括自我体力感受、睡眠、食欲、排汗量和情绪状况,以及安静时、体育锻炼中、后的心率等。参加体育锻炼前应是精神饱满、体力充沛、渴望参加活动。练习完后应有疲劳和肌肉酸累感,但经休息能很快恢复。如果经休息仍有精神不振、困倦、头晕及局部关节肌肉麻木、胸闷、气短、腹痛甚至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则属于运动过量。如果不及时调整会形成“过度疲劳”。

另外,睡眠也是一项生理指标,良好的睡眠状态应当入睡快、醒后感到精力和体力旺盛。如果锻炼后失眠、夜间易醒,或者醒后仍精神不振、困倦、头晕,表明睡眠失常。

这些都可作为判断自我运动量是否过大的指标,来指导青少年进行合理、科学的锻炼。

三、体育锻炼原则与注意事项

尽管具体的锻炼手段和方法因人而异,但增强体能的锻炼原则是每一位锻炼者都应该遵循的。(一)自觉积极性原则

体育锻炼者要明确健身目标,充分认识体育锻炼的价值,自觉积极地从事体育锻炼活动。体育锻炼是一个自我锻炼、自我完善,并需要克服自身的惰性,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明确“生命在于运动”的科学道理,树立正确的锻炼目的,把体育锻炼当做是日常紧张学习和生活的主动调和剂,激发锻炼的主动性,从而调动锻炼的积极性。培养对某项体育活动的兴趣,就会对这项体育活动表现出极大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做到身心融为一体,才能在身心上产生最佳健身效果。(二)循序渐进、合理负荷原则

负荷包括运动强度(功率)和运动量(功)构成。运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的运动量,即:运动强度=运动量/运动时间。一般是以练习的速度、负重量、密度、难度或者以速度、负重量、密度、难度的练习强度占锻炼者所承受最大强度的百分比来表示。而运动量是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的乘积,即: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通常是以练习的次数、时间、距离、重量来表示。

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强度最大时,运动量肯定是最小;如果运动量很大,强度也不可能达到最高。一般来说,当运动强度在90%~100%时(即最大强度),运动量最小;当运动强度达到75%~90%时(即次最大强度),运动量能达到中等;当运动强度在50%~75%时(即中等强度),运动量一般来说能达到次最大量;当运动量最大时,运动强度也只能是最小强度,即30%~50%的运动强度。

那么我们该如何合理地安排锻炼负荷呢?(1)根据锻炼者的锻炼目的、合理选择运动强度和运动量。

以提高身体功能(如:骨骼肌的爆发力、最大速度、最大心率等)来提高运动成绩为锻炼目的的练习,采用运动强度在接近100%、运动量最小的练习为主;以提高较高强度身体持续活动能力(如:骨骼肌的持续活动、速度耐力等)来提高运动成绩为锻炼目的的练习,采用运动强度在85%~95%、中等运动量的练习为主;以提高身体较长时间持续活动能力(如:骨骼肌的长时间持续活动、耐力等)来提高运动成绩为锻炼目的的练习,采用运动强度在70%~85%、次最大运动量的练习为主;以提高身体机能、增强健康及形体健美、减肥塑身为锻炼目的的练习,采用运动强度在60%~70%、较大运动量的练习为主。

常用的检验运动量大小的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通过脉搏变化来衡量运动量是否合适。在运动前安静10分钟和锻炼后1小时测脉搏。如果锻炼后1小时脉搏恢复到锻炼前安静脉搏的水平,而且机体疲劳感不明显,则说明运动量过小;如果经过一夜,甚至第二天清晨脉搏还未恢复,则说明运动量过大。另外,专家认为旨在增强体质的有氧运动应该使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60%~70%(最大心率≈220-年龄)。

第二种:通过主观感觉来衡量运动量是否合适。运动量合适时,锻炼后疲劳感恢复快,肌肉轻度酸痛,四肢沉重感经过一夜休息第二天早晨即可消失,体力充沛。如果锻炼以后,明显感觉极度疲劳,影响正常的饮食、睡眠,运动后恢复时间延长,第二天起床后感到浑身无力,对锻炼产生厌倦情绪,则说明运动量过大,一定要及时进行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负荷过大比负荷过小的害处更大。负荷过小,机体只是得不到必要刺激,也就达不到理想的锻炼效果。负荷过大(即超过人体极限的负荷),就会对人体产生伤害。(2)根据锻炼者所处的锻炼阶段、体能水平、当前的健康状况和身体承担的负荷能力,来合理地确定锻炼负荷的大小。初练者要先以不断增加运动量练习(耐力)为主,逐步提高运动强度。初练者一开始可以进行为了增加关节运动的幅度、提高运动的能力和预防受伤的柔韧性的练习。在锻炼中通过反复的平稳的拉伸,使肌肉比平时拉伸得更长或增加肌肉拉伸的时间,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关节的柔韧性。(3)合理负荷并不意味着每次锻炼时都练习得筋疲力尽。事实上,积极的休息也是合理负荷的一种。恢复是不可或缺的练习方法。(三)持之以恒的原则

体育锻炼对机体给予刺激,每次刺激都会产生一定的不适应,连续不断地刺激作用则产生不适应的积累。这种积累使机体结构和机能产生新的适应,体质就会不断增强,动作技能形成的条件反射也会不断得到强化。因此,体育锻炼贵在坚持,不要只想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效果,必须长久积累。只有坚持经常锻炼,并且逐渐加大运动量或延长锻炼时间,才能达到锻炼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持之以恒的原则不是说必须每天都要进行同样的练习方法手段,而是要根据练习负荷部位和大小,不断改变练习部位和方法及练习间隔。如隔天练习或每周练习几次等节奏。如果每天都进行同样的练习方法手段和部位,久而久之会产生局部劳损等伤害事故;每天进行大负荷练习,会产生疲劳的积累直至过度疲劳。要不断交替练习部位,大、中、小负荷合理的练习节奏。有研究认为,每周锻炼3~4次为宜。(四)专门性和全面锻炼原则

由于参加体育锻炼者的锻炼目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体质、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不同,所以要从实际出发选择和确定适合自己的锻炼内容和方法。如果你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体质,提高自己的有氧运动能力,那么你就可以选择慢跑、步行、骑自行车、有氧操以及远距离游泳等运动项目进行锻炼等。

人体作为一个整体,各种机能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因此,进行全面锻炼,可以全面协调机体的形态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提高身体素质和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促使体态优美,功能完善,提高身体对自然的适应能力。在安排锻炼项目时,应注意不断找出身体机能的“短板、瓶颈”,有针对性地加强身体薄弱部位的练习,提高整体机能水平。选择多种多样的项目,才可以达到全身锻炼的目的。(五)加强自我保护,防止运动伤害和疾病的原则

我们进行锻炼的初衷是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但如果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不懂得科学锻炼的方法,就难免会造成伤害事故。

练习时穿着轻便合体的服装和鞋子,不携带容易刺伤身体的物品,如手表、项链、戒指、钢笔、别针、钥匙等;使用体育器材,运动前要做好检查确认;认真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和运动结束时的整理活动;要学习规范的运动技能、技巧,使技术动作符合人体结构技能特点和运动时的力学原理,避免运动中受伤;大强度力量性练习时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必要时给予保护与帮助;患有心脏病、严重的高血压、血管栓塞等疾病的人,要避免剧烈的持续运动;患有急性疾病如感冒、急性支气管炎等,发烧时不要做高强度的运动;恶劣天气如:雷雨、沙尘、大雾时,严禁在室外练习;雨、雪、雾天不宜在室外练习。(六)符合人体生长发育规律的原则

应根据人体的运动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实施锻炼。各项身体素质的“敏感期”的规律大致如下:力量素质的“敏感期”是在16岁以后出现;速度素质是在10~13岁时期增长率最大;柔韧素质是在8~9岁较易提高;灵敏素质在12~14岁期间提高最快;耐力素质适宜于17~18岁以后开始安排练习。

四、体育运动与营养

(一)营养对体育锻炼的影响

体育锻炼时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紧张,内分泌增加,酶系统活跃,新陈代谢旺盛,体内的糖、脂肪被大量分解供能,蛋白质代谢更新加快,大量的维生素、无机盐参与分解代谢而加大了损失过程。这些变化,使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大为增多。

体育锻炼消耗的能量,要在运动结束后通过合理的营养膳食进行补充。消耗得不到及时补充,于机体健康不利,会使锻炼者生理机能及运动能力下降,出现乏力疲劳甚至疾病状态。

想要提高锻炼效果或运动成绩,必须以科学、合理的营养为物质基础,以体育锻炼为手段,用锻炼的消耗过程换取锻炼后的超量恢复过程,使机体蓄积更多的能源物质,提高各器官系统的机能。以此获得的健康,较单纯以营养获取的健康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二)不同锻炼对合理营养的需求

1.跑步

短跑以力量素质为基础,以无氧代谢供能为特点,时间短,强度大,要求有较好的爆发力。在膳食中要有丰富的动物性蛋白质,以增大肌肉体积,提高肌肉机能。另外,要求在膳食中增加磷和糖的含量,为脑组织提供营养,改善神经控制和增强神经传递,动员更多的运动单位参加运动。还要求在膳食中增加如钙、镁、铁及维生素B1的含量,以改善骨肉收缩质量。

长跑以有氧耐力素质为基础,以有氧代谢供能为特点,要求有较高的心肺功能及全身的抗疲劳工作能力。虽强度不大但时间较长,体力消耗较大。要求膳食中有较全面的营养成分,增加机体能源物质的贮备,在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成分中,突出铁、钙、磷、钠以及维生素C、B1和E的含量,有利于提高有氧耐力。

2.操类

竞技体操、艺术体操和技巧,动作复杂而多样,要求有较强的力量与速度素质以及灵巧与协调性等。要求膳食中有高蛋白质、高热量、低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应突出铁、钙、磷的含量及维生素B、C1的含量。需引起注意的是,参加该类项目有时为了比赛需控制体重,但不能过分控制饮食,避免造成营养不良,特别是不能影响参加锻炼的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

3.球类

球类项目对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素质有较高的要求。食物中要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以及维生素B、C、E、A。球的1体积越小,食物中维生素A的量应更高些。球类项目活动时间越长矿物质、水分丢失较多,应及时补充。

4.冰雪项目

由于长时间在冰雪上活动,加之周围环境温度较低,机体产热过程会增强以维持体温。所以膳食中必须给予保证有足够的蛋白质和脂肪,同时增加糖类以提供能源,以维生素B族为主并增加维生素A的摄入,保护眼睛。

5.游泳

游泳项目是在水中进行,使机体散热较多、较快,冬泳更是如此。游泳锻炼需要一定的力量与耐力素质,所以在膳食中要求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和适量脂肪。维生素以B、C、E为主。矿物质应增加碘1的含量,以适应低温环境甲状腺素分泌增多的需要。

6.棋牌

棋牌类是以脑力活动为主的项目,脑细胞的能源特质完全依赖血糖提供。当血糖降低时,脑耗氧量下降,工作能力下降,所以棋牌类项目对糖类有着特殊的需求,也可在下棋、打牌时随时补充。此外,膳食中应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B、C、E、A的供给,提高卵磷脂、钙1磷铁的含量。膳食中应减少脂肪摄入,以降低机体耗氧,保证脑组织的氧供应。

7.健美塑身

在膳食中要有丰富的动物性蛋白质,以增大肌肉体积,提高肌肉机能。还要求在膳食中增加矿物质如钙、镁、铁及维生素B的含1量,以改善骨肉收缩质量。

8.减体重塑身

在膳食中的碳水化合物(米、面、糖等)要限量,增加粗纤维(蔬菜中芹菜等),适量的蛋白质,还要求在膳食中增加矿物质如钙、镁、铁及维生素B的含量。1

值得注意的是在膳食中要有少量脂肪,特别是不饱和脂肪,以刺激机体分泌脂肪酶有助于体内脂肪分解,同时供给机能代谢。

五、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的概念最早是美国生理学家卡波维奇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开始使用运动处方术语,从而在国际上得到认可。日本在1971年成立了以猪饲道夫教授为主的运动处方研究会,于1975年制定出各种年龄组的运动处方方案,出版了《日本健身运动处方》,指导大众健身。运动处方是由医生或体育工作者给锻炼者按照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身体锻炼经历和心肺或运动器官的机能水平等,用处方的形式,制定的系统的、个性化的健身方案。运动处方是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和科学地锻炼的一种方法。

制定运动处方能够增强人体机能,提高身体素质;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或者治疗慢性疾病并促进全民健康;提高锻炼中的安全性;促进生长发育;丰富文化娱乐生活,调节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运动处方分治疗性运动处方(用于某些疾病和创伤康复期的患者,使医疗体育更加定量化,个性化)和预防性运动处方(用于健康的中老年人及长期从事脑力劳动,希望参加体育锻炼,主要是预防冠心病,肥胖症等疾病,防止过早衰老)。(一)运动处方的内容

包括练习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运动进度及注意事项等。(二)运动处方的练习种类

运动处方的练习种类可分为三类,即:耐力性(有氧)练习;力量性练习;伸展练习和健身操。

1.耐力性(有氧)练习

耐力性(有氧)练习是运动处方最主要和最基本的运动手段。在治疗性运动处方和预防性运动处方中,主要用于心血管、呼吸、内分泌等系统的慢性疾病的康复和预防,以改善和提高心血管、呼吸、内分泌等系统的功能。在健身、健美运动处方中,耐力性(有氧)练习是保持身心健康、保持理想体重的有效练习方式。

有氧练习的项目有:步行、慢跑、走跑交替、上下楼梯、游泳、自行车、功率自行车、步行车、跑台、跳绳、划船、滑水、滑雪、球类运动。

2.力量性练习

力量性练习在运动处方中,主要用于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等肌肉、神经麻痹或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以恢复肌肉力量和肢体活动功能为主。在矫正畸形和预防肌力平衡被破坏所致的慢性疾患的康复中,通过有选择地增强肌肉力量,调整肌力平衡,从而改善躯干和肢体的形态和功能。

力量性练习根据其特点可分为:电刺激疗法(通过电刺激,增强肌力,改善肌肉的神经控制)、被动练习、助力练习、减负荷练习(即在减除肢体重力负荷的情况下进行主动运动,如在水中练习)、主动练习、抗阻练习(等张练习、等长练习、等动练习和短促最大练习)等。

3.伸展练习和健身操

伸展练习及健身操较广泛地应用在治疗、预防和健身、健美各类运动处方中,主要的作用有放松精神、消除疲劳,改善体型,防治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疾病。

伸展练习及健身操的项目主要有:太极拳、保健气功、五禽戏、广播体操、医疗体操、矫正体操等。(三)运动处方的运动强度

1.耐力性(有氧)练习的运动强度

除去环境、心理刺激、疾病等因素,心率与运动强度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在运动处方实践中,一般来说达到最大运动强度时的心率称为最大心率。练习时或练习后需要达到的心率区间称为“靶心率”或称为“运动中的适宜心率”。能获得最佳健身效果并能确保安全的运动的练习时或练习后的心率区间称为“最适宜运动心率”。

最适宜运动心率=心率储备×75%+安静心率

其中,心率储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

如:某大学生20岁,安静心率70(次/分),他的最大心率为220-20=200(次/分),心率储备为200-70=130(次/分),最适宜运动心率为130×75%+70=167畅5(次/分)。该学生以健身为目的的“靶心率”为(200-20)×(70%~85%)=140~170(次/分)。

如果该学生以减体重塑身为目的,那么“靶心率”为(200-20)×(60%~70%)=120~140(次/分)。

2.力量性练习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

提高骨骼肌的爆发力或恢复肌肉功能用大运动强度,少重复次数的练习;增大肌肉块或增强肌肉耐力的练习用中等运动强度,多次数的练习。

3.伸展运动和健身操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

一般的伸展运动和健身操的运动量可分为大、中、小三种。小运动量是指做四肢个别关节的简单运动、轻松的腹背肌运动等,运动间隙较多,一般为8~12节;中等运动量可做数个关节或肢体的联合动作,一般为14~20节;大运动量是以四肢及躯干大肌肉群的联合动作为主,可加负荷,有适当的间歇,一般在20节以上。增加运动量可通过增加套路的重复次数或动作的幅度、架子的高低等来完成。(四)运动处方的持续时间

1.耐力性(有氧)练习的练习时间

运动处方中的运动时间是指每次持续练习的时间。根据练习目的确定每次运动的持续时间。如:在读20岁大学生减体重练习一般须持续40分钟以上,“靶心率”为(120~160)次/分。

间歇运动的运动密度应视体力而定,体力差者运动密度应低,体力好者运动密度可较高。

运动量由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来决定(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在总运动量确定时,运动强度较小则运动时间较长。前者适宜于年轻及体力较好者,后者适宜于老年及体力较弱者。年轻及体力较好者可由较高的运动强度开始锻炼,老年及体力较弱者由低的运动强度开始锻炼。运动量由小到大,增加运动量时,先延长运动时间,再提高运动强度。

2.力量性练习的练习时间

力量性练习的运动时间主要是指每个练习动作的持续时间。如等长(静力性)练习中肌肉收缩的维持时间一般认为6秒以上较好。在动力性练习中,完成一次练习所用时间实际上代表动作的速度。主动收缩用力要快,被动复位拉伸要慢。

3.伸展练习和健身操的练习时间

成套的伸展练习和健身操的运动时间一般较固定,而不成套的伸展练习和健身操的运动时间有较大差异。如:24式太极拳的运动时间约为4分钟;42式太极拳的运动时间约为6分钟;伸展运动或健身操的总运动时间由一套或一段伸展运动或健身操的运动时间、伸展运动或健身操的套数或节数来决定。(五)运动处方的运动频率

1.耐力性(有氧)练习的练习频率

在运动处方中,运动频率常用每周的锻炼次数来表示。运动频率取决于运动强度和每次运动持续的时间。一般认为:每周锻炼3~4次,即:隔一天锻炼一次,这种锻炼的效率最高。最低的运动频率为每周锻炼2次。运动频率更高时,锻炼的效率增加并不多,而增加运动损伤的几率。小运动量的耐力运动可每天进行。

2.力量性练习的练习频率

力量性练习的频率一般为:每日练习不同部位,隔日练习同一部位为宜。

日本的池上晴夫研究表明,一周运动1次,肌肉酸痛和疲劳会每次发生,运动后1~3天身体不适,效果不蓄积;一周运动2次,酸痛和疲劳减轻,效果有点蓄积,但不明显;1周运动3次,无酸痛和疲劳,效果蓄积明显;一周运动4~5次,效果更加明显。可见,一周运动3次以上,效果才明显。

3.伸展练习和健身操的运动频率

伸展练习和健身操的运动频率一般为每日1次或每日2次。(六)注意事项

1.耐力性(有氧)练习的注意事项

用耐力性(有氧)练习进行康复和治疗的疾病多为心血管、呼吸、代谢、内分泌等系统的慢性疾病,在按运动处方进行锻炼时,要根据各类疾病的病理生理特点、每个参加锻炼者的具体身体状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注意事项,以确保运动处方的有效原则和安全原则。一般的注意事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在耐力性(有氧)练习处方中,应有针对性地提出运动禁忌证。如:心脏病人运动的禁忌证有:病情不稳定的心力衰竭和严重的心功能障碍;急性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严重的心率失常;不稳定型、剧增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后不稳定期;严重的高血压;不稳定的血管栓塞性疾病等。(2)如出现运动时上身不适,运动中无力、头晕、气短,运动中或运动后关节疼痛或背痛等,应停止运动。(3)在耐力性(有氧)运动处方中,须对运动量的监控提出具体的要求,以保证运动处方的有效和安全。(4)要求做充分的准备活动。(5)明确运动疗法与其他临床治疗的配合。如: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疗法须与药物治疗饮食治疗相结合,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运动的进行时间应避开降糖药物血浓度达到高峰的时间,在运动前、中或后,可适当增加饮食,以避免出现低血糖等。

2.力量性练习的注意事项(1)力量性练习不应引起明显疼痛。(2)力量性练习前、后应做充分的准备活动及放松整理活动。(3)运动时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4)必要时给予保护和帮助。(5)注意肌肉等长收缩引起的血压升高反应及闭气用力时心血管的负荷增加。有轻度高血压、冠心病或其他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应慎做力量性练习;有较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应忌做力量性练习。(6)经常检修器械、设备,确保安全。

3.伸展练习和健身操的注意事项(1)应根据动作的难度、幅度等,循序渐进、量力而行。(2)指出某些疾病应谨慎采用的动作。如:高血压病患者、老年人等不做或少做过分用力的动作及幅度较大的弯腰、低头等动作。(3)运动中注意正确的呼吸方式和节奏。(七)大学生运动处方示例

减肥的运动处方

姓名:×××

性别:女

年龄:20岁

职业:学生

体育爱好:羽毛球

健康检查:良好,身高1畅55m,体重60kg,体脂中度,超重

病史——无

运动负荷测定:台阶实验,安静脉搏79次/min,血压75/115mmHg,肺活量2800mL

体能测定:力量——仰卧起坐25个/min,耐力——800m跑405s

体质评定:健康状况,良;体重过重,心肺功能稍差

运动目的:减肥和健身

运动项目:羽毛球、健身跑、健美操、篮球等

运动强度:由小逐渐加大,心率在靶心率范围,即140~170次/min

运动时间:12周(减少体重3~5kg),每次30~60min

运动频度:4~5次/周

注意事项:适当控制饮食,减少糖、油脂的摄入,可吃一定的蔬菜、水果,有病发烧应停止运动

自我监督——心率处方者:YYY 年 月 日

六、健康与亚健康

亚健康是一种临界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但却出现精神活力和适应能力的下降,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非常容易引起心身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我国称为“亚健康状态”。(一)健康状态(“第一状态”)

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所下的正式定义、衡量是否健康的十项标准:(1)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2)良好的休息习惯,睡眠良好。(3)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变化。(4)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5)体重适当,体态均匀,身体各部位比例协调。(6)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7)牙齿洁白,无缺损,无疼痛感,牙龈正常,无蛀牙。(8)头发光洁,无头屑。(9)肌肤有光泽,有弹性,走路轻松,有活力。(10)足趾活动性好,足弓弹性好,肌肉平衡能力好;脚没有疼痛、没有拇指外翻。

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而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也就是说健康的人要有强壮的体魄和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并能与其所处的社会及自然环境保持协调的关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要有精神。(二)疾病(“第二状态”)

机体出现器质性病变,症状各异。(三)亚健康(“第三状态”)

1.表现症状

心理亚健康的表现症状为:情绪不稳定、焦虑易怒、心情烦躁、紧张不安、容易受到惊吓、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心情郁闷、悲观消极、精神不振、情绪低落、反应迟钝、白天困倦、容易走神、记忆力减退等。

生理亚健康的表现症状为:头胀头疼、气短胸闷、疲劳乏力、视力模糊、容易出汗、体温异常、四肢发胀、脸色异常、舌苔生疮、肚子胀气、眼睛灰暗发青、指甲成像、口苦便燥、经常感冒、腰酸腿疼、心律不齐、心悸、潮前胸胀等。

2.诱发原因(1)生活环境

①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办公室桌子靠桌子,使人们生活工作的物理空间过分窄小,一年四季使用空调,长期处于这种环境当中,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浓度较低,使血液中氧浓度降低,组织细胞对氧的利用降低,影响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独立的空间往往成为奢望。

②废气、垃圾、工业、噪音及射线等污染,严重损害人们的生存环境,宁静祥和的环境往往被喧嚣和污浊所代替。对人体的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产生很多不良影响,使人烦躁、心情郁闷。

③营养失衡。现代人饮食往往热量过高,营养素不全,加之食品中人工添加剂过多,人工饲养动物成熟期短、营养成分减少,造成很多人体重要的营养素缺乏和肥胖症增多,机体的代谢功能紊乱。(2)社会环境

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的压力促使人们过分地劳作,出现身心“透支”现象。

②竞争的年代、改革的年代,人们面临着被“炒鱿鱼”和下岗的威胁,为了保持岗位,不得不承受越来越重的压力,陷入越来越多的矛盾。高度激烈的竞争,错综复杂的各种关系,使人思虑过度,不仅会引起睡眠不良,甚至会影响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和内分泌调节,进而影响机体各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③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信息变化加速,使得终身学习成为必然的要求,因此,学习新知识,创造新思维,成为人们越来越重的压力和负担。

④由于种种利益交织冲突,社会人际关系变得复杂,使得每个人建立和处理人际关系变得更加谨慎和困难。

⑤机械化、形式化的生活和工作、学习,占去了人们的大部分时间,使得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变得越来越少,越来越空乏,孤独成为人们生存的显著特征。

⑥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多变性,给人们的恋爱、婚姻、家庭生活的稳定性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冲击,使得人们之间的情感联系薄弱,情感受挫的机会增多,从而降低了人们对生活的信心,影响了人们情感生活的质量。

⑦人们自身的某些不足和遗憾,往往成为自我折磨的理由。(3)生活习惯

①营养不规律,暴饮暴食。

②逆时而作。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固有的生命运动规律——即“生物钟”,它维持着生命运动过程气血运行和新陈代谢的规律,逆时而作,就会破坏这种规律,影响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

③乱用药品。用药不当不仅会对机体产生一定的副作用,而且还会破坏机体的免疫系统。

④练体无章。生命在于运动,也在于静养。人体在生命运动过程中有很多共性,但是也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运动强身应该是个体性很强的学问。每个人在不同时期,身体的客观情况都处在动态变化之中,如练体无章、练体不当,必然会损坏人体的健康。(四)亚健康的防范

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正确的改善亚健康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由于网络高速发展,宅在家里足不出户的人是越来越多,远离阳光和新鲜空气的人很容易精神萎靡不振,处于忧郁烦闷状态。即使不想出去转转也得在家里,找个阳光充足的地方晒晒太阳,做做运动,最好能到远离喧闹的城市的郊外进行运动,达到改善亚健康的效果。逛街,这个最受女性欢迎的消闲方式是有氧运动,但是一般强度过低。女性逛街少则一两个小时,多则三四个小时,这样不停地走动可增加腿部力量,消耗体内大部分热量,也能达到一定的健身效果。

2.保障睡眠

改善亚健康需保障睡眠。人的身体健康与睡眠有着密切关系,人的一生有1/3左右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睡眠能帮助人们恢复旺盛的精力,确保一天的工作和学习顺利完成,也是改善亚健康的重要方式,不要为了娱乐或工作轻易熬夜,否则达不到改善亚健康的效果。

3.调整心态

改善亚健康还需要好的心态,让你在任何环境里都能轻松生存,一定要拿得起放得下,不要为一些小事而烦恼,还要有承受压力的心理准备,学会释放压力,这样才能在这个社会上很好地生存下去,这也是改善亚健康的有效方法。

4.培养兴趣

改善亚健康要培养兴趣,有了爱好你的生活才会充实,这样你才不会觉得无聊。兴趣爱好还能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并且对一些心理疾病有辅助治疗的作用,让亚健康转化为健康。

5.饮食有度

拒绝暴饮暴食,规律饮食,肠胃各机能也能正常运转,营养均衡。

6.合理工作安排

工作永远都做不完,合理安排是一种技能。要善于把工作切块,善于把握完成每一块需要的时间,然后合理排序,并逐个完成,做到时间安排合理,今日事今日毕。这样不仅能提升效率,减轻由工作太多带来的心理压力,而且能增加成就感。

亚健康离我们并不太远,但是看了以上关于如何改善亚健康的介绍,其实亚健康一点也不可怕,只要你及时进行调理,不要放任自流,就能让亚健康转为健康。(五)当代大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原因

1.睡眠较晚

如今大多数大学校园都提供校园网,也有宽带网,因此喜欢网游的学生,尤其是男生,常常会熬夜玩游戏,导致精神亢奋,无法入眠,因此睡眠严重不足。熬夜易伤肝,这一习惯会导致肝火过旺,也就是上火。

2.饮食不科学

多数大学生对于自己的饮食并不是很留意,忙碌时常常以泡面为食,或是食用其他低蛋白高热量的食物,乃至是零食。一些女生采用不科学的减肥方法,经常不吃正餐,因此导致身体营养供应不足,免疫力也随之下降。

3.心理压力大

高校的学业比较繁重,加之学生工作、升学、就业等所带来的压力,一些大学生终日处在焦虑的状态,精神紧张,感到总是有做不完的事,心理压力大可见一斑。

4.上网时间过长

大部分大学生都有上网的习惯,有些甚至在网上做兼职,因此,课余大部分时间是消耗在网上。但是上网时间过长也是健康的一大威胁,电脑的辐射会损伤皮肤,降低视力,长时间对着电脑屏幕甚至会引起精神紧张,大脑混沌。

5.沉迷游戏

各种游戏已经风靡大学校园,大学生玩家们经常可以在宿舍花上一个晚上或是下午攻克游戏,对生活中其他事物的兴趣已经逐渐消退,精神也萎靡不振,对事物常常提不起兴趣,沉迷游戏总是与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6.缺少锻炼

虽然学校有体育课,但是一周也仅有一次,而在其他的课余时间里,很多学生会选择宅在宿舍,出门逛街或是去图书馆自习,很少会自发地参加体育锻炼。

以上这些导致大学生亚健康的罪魁祸首其实只要稍作调整,不论是生理上或是心理上,都可以有所缓解。大学的日子固然精彩,但要充分享受这份精彩,就要使自己拥有足够的健康资本,只有告别亚健康,告别诱发疾病的潜在隐患,才可以充满健康活力地在大学中开辟一片新天地。

第三节 体育文化

一、体育欣赏

体育与美自古以来就紧密相连,当人类根据自身的目的和需要,通过体育活动去塑造自己的身心和自己的形象时,表现出了对美的渴望与追求,这种欲望越来越强烈。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追求完美的、快节奏的生活,体育运动恰恰迎合了现代人的要求和欲望。当代人把体育欣赏作为社会文化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通过观赏体育竞赛将人们引入美的境界,进而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效果,启迪和激励人们的体育意识,同时,可以强化集体观念,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一)体育欣赏的内容

1.人体美的欣赏

现代人之所以喜欢观赏体育比赛和表演,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运动员的美吸引着人们。体育运动能塑造健美的人体,而健美的人体又能给人以美的精神享受。通过对身体美的欣赏,能给人一种特殊的美感,同时会产生一种生机勃勃的感受。

人体美有多种因素构成,其基本要素包括:健康美、体态美、强壮美、体型美,还有素质美、风度美等。(1)健康美

健康美不仅表现在人体的外部形态上,如身高、体重、胸围等,而且还表现在身体的质量方面,如形态、机能、素质、运动能力、适应能力等。人的精神面貌状况和心理发展水平,如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对事业充满信心等也是健康美的具体表现。(2)体态美

体态美是指人的形体和姿态的美,表现在比例、匀称、和谐、线条4个方面。

①身体的合理比例是体育运动的目标之一。古人提出了“黄金分割法”和“头身比例法”。数学上黄金分割的比例关系(1∶1畅618),同样适用于人体,如人体以肚脐分界,如果下半身长,人体就显得美。如果人的头和身体的比例为1∶8,这样的人体就美。

②匀称的身体更能充分地表现出身体美,两臂不一样长,两腿不一样粗的人,这样的身体不会是匀称的身体,也不会是美的身体。但在体育欣赏实践中有一种特殊情况应该区别对待,就是特殊的运动需要,往往会使运动员身体的某些部位变得相对突出,导致整个身体看起来不够对称。

③和谐是指身体各组成部分多样统一的协调关系,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人体形态各要素的和谐;各器官、系统功能上的和谐;人的外部形态、内部功能与运动形式在技能上的和谐。和谐是优美的基本特征,一个人的身体美首先表现出来的就是和谐。

④身体的线条是指人身体的外部轮廓。根据人们一般审美经验,男、女的线条是不一样的。男性的魅力在于阳刚之气,身体线条多平直、有棱角,显出一种刚劲有力、粗犷豪放之美;女性的魅力在于阴柔之美,身体线条更圆润、有曲线,显示出秀美、柔和的特征。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均可通过体育运动,自觉按照“美的规律”加以塑造,形成自己理想的身体轮廓线条。(3)素质美

素质美是指人在身体素质方面所呈现的美,以特殊的形式存在于身体美之中。人的身体素质就是人体活动的一种能力。运动员通过体育运动形式把人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性和柔韧性等素质所表现出的美展现于人们的面前,使人们产生强烈的美感。(4)风度美

风度美是指人的风采、气度的美。体育运动不仅能塑造健美的体格,而且也能培养健康的人格。在长期的体育实践中,这种健康的人格可以使运动员和教练员形成一种风度美,比如举止大方、语言文明、乐于助人、尊重对手、服从裁判、关心队友、珍惜荣誉、自重自强,还有仪表端正、雷厉风行等,都给人以高尚、典雅的感受。

风度美一般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符合社会道德规范;二是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点。

2.运动美的欣赏

运动美是指人在体育实践中,通过人体运动的艺术感情的动态操作过程表现人的本质,同时有意识、有目的地去实践和创造健康的体格和人格,是身体运动所呈现的一种动态美。它是体育美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体育美的基本表现形式。(1)技术美的欣赏

技术美是指人在完成各种体育动作时,从方法和技巧上表现出来的美。技术美在体育运动中最为常见,如马拉多纳巧妙的过人技术,乔丹精妙绝伦的空中投篮,霍尔金那优美流畅的高低杠动作等。运动技术作为体育欣赏对象,之所以能给人以美感,就是因为它是人类在体育实践中的一项伟大的创造。这种创造的过程表现在运动者能够准确、协调地完成各种体育动作,以此向自然显示人的本质力量。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连贯性和节奏感构成了技术美的主要特征。

运动技术本身是不断发展的,随着体育科学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体育运动认识的深化,一些更加符合人体运动规律的先进技术不断被创造出来。如篮球比赛中的跳起空中投篮、勾手投篮、补篮以及单手、双手正(反)扣篮、投3分篮;排球比赛中近体快球、短平快球、远网快球,以及中国创造和发展的“时间差”、“位置差”等快球技术。不胜枚举的运动技术,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

对技术美的欣赏不仅在于欣赏技术动作的高、难、险、新等方面,还应该结合技术动作的平衡性、准确性和节奏感等方面来欣赏。平衡、准确能给人以平稳、有效、安全之感,协调而有节奏能给人以合理、圆满、明快之感。(2)战术美的欣赏

战术美是指在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个人技术的合理运用及运动员之间协调配合时所表现出来的美。它是运动员根据比赛双方的情况采取合理行动,以发挥己方特长,限制对方优势,夺取体育比赛胜利的一种艺术。

现代的体育运动都是激烈的对抗,每项运动的比赛都充满了竞争,这种对抗和竞争不仅是运动员的体力、技术、心理、智力因素的角逐,而且是战术水平的较量。所以,战术被称为发挥个人技术的先导,驾驭比赛的灵魂,是夺取胜利的法宝。

捕捉战术美的依据:一是技术是战术的基础,又是战术的表现形式,全面、熟练、准确、实用的技术是实现战术的先决条件;二是战术的运用,必须根据比赛的具体情况,灵活机动地加以变换,任何单一的战术都不会取得良好的比赛效果;三是比赛中战术的变化;四是运动员良好的战术意识。

在实际比赛中,战术美的表现往往错综复杂。例如篮球比赛中战术美的欣赏问题。随着现代篮球运动技术和战术的发展,当今世界篮球运动形成了: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战术风格,主要讲究一对一的打法,比赛中没有固定的位置,这种战术对运动员的能力要求非常高。二是以亚洲为代表的战术风格,主要讲究一定的套路,比赛中每个队员都有明确的位置,根据对方的防守战术采用不同的进攻对策。对这两种战术打法该做出怎样的欣赏评价呢?这就要求具备一定的篮球知识,具有一定的欣赏经验。

因此,仅凭几条经验还不够,要求人们不断积累美感经验,形成具有一定的体育审美观点,并掌握每项运动的特点,才能逐渐由“外行”转为“内行”。(3)意志美的欣赏

意志美是指在体育运动中自觉地确定目标,并在目的支配下调节自己的行动,从而实现预期目的时呈现的意志美,通常是运动员良好意志品质的具体表现。

现代体育运动最显著特点是:运动员之间的运动水平越接近,竞争和对抗就越激烈。要夺取比赛的胜利,运动员必须克服各种困难,与对手进行顽强的竞争。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员所表现出来的主动、自制、勇敢、顽强等,都属于意志美的范畴。

意志美在体育运动中的各种表现形式,绝大多数都具有崇高美的意味,所以在具体的欣赏活动中,不能用优美的标准去衡量它们。比如:赛跑运动员在终点冲刺时,其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都与常人大不相同。人们不应该刻意挑剔,因为这是运动员为了超越自我而做出的种种意志努力,应该知道这是一种意志美的表现。(4)智慧美的欣赏

智慧美是指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根据比赛场上变幻莫测的情况迅速做出判断,并能采取相应对策所呈现出的美。

现代的体育运动,不仅是人的体能、技术、战术和意志的全面较量,而且还包括智慧之争。因此,体育运动过程中处处表现出智慧美的存在。如在比赛中,运动员根据对手情况采取随机应变的合理行动;教练员根据运动员的场上行为,胸有成竹地调兵遣将,变换战术打法;裁判员根据场上情况及时做出准确判罚,合理地控制比赛节奏等,都是智慧美的具体表现形式。

在通常情况下,体育运动中智慧美同运动员的文化知识、技术水平、比赛经验以及教练员的指挥才能、裁判员的反应能力等,都有密切的联系。因为现代体育比赛多在高速度、高强度的对抗中进行,赛场形势瞬息万变,所以迫使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做出行动方案和采取相应对策。这一切使观众看到了人的智慧,并产生强烈的美感。(二)不同运动项目的欣赏

体育欣赏具体体现在不同运动项目的欣赏中。虽然每一种体育项目从本质上说都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但对于不同的运动项目,人们获得的欣赏感受也不尽相同。对不同运动项目进行欣赏和评价,可以进一步挖掘其蕴涵的美学价值,充分发挥其美的教育作用。由于现代体育项目种类繁多,难以一一介绍,这里只对主要项目的审美特征及欣赏点作大致的描述,如表1‐1所示。表1‐1按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对竞技体育项目的分类(据田麦久等改制,1983)(三)体育运动竞赛

1.运动竞赛种类(1)锦标赛

锦标赛是运动竞赛的一种。一般进行一个运动项目的比赛,并确定个人或团体冠军,故又称“单项锦标赛”或“冠军赛”。锦标原为中国古代赠给竞渡领先者的锦制旗帜,今泛指竞赛优胜者所得之奖品,如锦标旗、银盾、银杯等。锦标赛的任务是检查某一运动项目的开展情况,交流和总结该项运动教学与训练的经验,促进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国际单项锦标赛由该运动项目的国际体育组织定期举行,如国际足球联合会举办的世界足球锦标赛由主管体育运动的国家机关或足球项目运动的国家协会举办,地方和基层单位也可组织项目运动的锦标赛。(2)杯赛

运动竞赛的一种,以某种奖杯命名的运动竞赛,属锦标赛性质。如戴维斯杯网球赛,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的7项冠军赛也是杯赛。获得奖杯的方式方法在竞赛规程中予以规定,如果竞赛的目的不同,规定的方法也就不同。(3)联赛

运动竞赛的一种。按运动队的技术水平分为甲级队、乙级队的比赛,如篮、排、足球等的等级联赛。任务在于检查训练工作质量,交流经验,相互学习,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推动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开展。成绩较好或较差的队,一般有升降级的规定,乙级队的优胜者可晋升为甲级队,而甲级队的失败者则降为乙级队,并分别参加下一次所属级别的联赛。(4)邀请赛

运动竞赛的一种,由一个或几个国家(地区)邀请其他国家(地区)进行的竞赛,如亚非拉乒乓球友好邀请赛。国家组织邀请赛的任务是:促进国际交往,增进国家(地区)人民和运动员之间的友谊和团结,交流经验,互相学习,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训练工作质量。省、市、自治区和基层单位也可举办邀请赛,如省际、埠际、校际、厂际及厂、校之间的相互邀请,主要为推动体育的普及和提高。(5)及格赛

运动竞赛的一种措施。一般在参加人数过多时(如田径、游泳、举重等项目),先举行及格赛,达到预定成绩标准或在规定名额以内者,才能参加正式竞赛。(6)选拔赛

运动竞赛的一种。主要任务是发现和挑选运动技术水平较高的运动员,组织或补充代表队,准备参加高一级的运动竞赛。优点是能促使更多的人参加比赛,提高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缺点是花费时间多,组织工作较复杂。常采用一些条件限制或简化比赛要求的方法进行。

2.常用竞赛方法

常用的竞赛方法一般有5种,即淘汰法(单淘汰、双淘汰)、循环法(单循环)、顺序法、轮换法和混合法。组织竞赛时,应根据比赛的宗旨、规模、时间、场地和组织工作以及不同项目的特点等情况来选择不同的竞赛方法。(1)淘汰法

是通过比赛逐步淘汰成绩较差者,最后决定优胜者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单淘汰和双淘汰两种,单淘汰就是在比赛中失败一次即被淘汰。双淘汰就是在比赛中失败两次即被淘汰。不同轮次中的获胜者继续比赛,直到最后决赛出冠、亚军为止。双淘汰可以弥补单淘汰的不足,给初次失败者增加一次比赛的机会。

淘汰法一般是在参加队数或人数较多,而比赛期限较短的情况下所采用的一种比赛方法。其优点是比赛进程快,节省时间。其不足是参赛队(人)因一败或两败即被淘汰,不能合理地反映参赛队(人)的实际水平。为了弥补淘汰法的不足,使比赛能够较合理,还可以采用种子法和补赛法。

①种子法:为避免强手之间过早地相遇而被淘汰,可把一些强队或强手确定为“种子”,抽签时把他们合理分开,使他们最后相遇,从而产生较合理的名次。种子的确定一般是根据参赛队(人)的实际技术水平和近期内各种比赛的成绩,由组织者在赛前经过抽查和协商而确定的。比赛成绩好的队(人)将被确定为种子。每次竞赛种子数目的多少主要是根据参赛队(人)数的多少来确定。种子的数目为2的乘方数。种子的位置应均匀地分布在标有顺序号的淘汰表的若干相等的区内。如设4名种子,每个种子应分别进入不同l/4区;设8个种子,每个种子应分别进入不同的1/8区。

②补赛法:补赛法是在最后一轮之后,用补的办法来确定第二名以下的各个名次。例如单淘汰中决赛出第一、二名后,可让倒数第二轮的两名失败者补赛1次,以确定第三名和第四名(或不补赛,令其并列第三名),余者类推。采用补赛法应以种子法为基础,以便较合理地决定第二名以下的名次。(2)循环法

就是在一次竞赛中,参加比赛的队(人)互相进行比赛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使各队(人)都能有互相比赛的机会,能较好地反映各队(人)的实际水平。其缺点是比赛时间较长。球类和棋类比赛较多采用此法。

循环法一般分为单循环、双循环和分组循环3种。

①单循环:参加比赛的队(人)均能相遇一次,最后按各队(人)在全部比赛中的成绩决定各队(人)的名次。

②双循环:参加比赛的队(人)均相遇两次,最后按各队(人)在全部比赛中的成绩决定各队的名次。如时间较充裕,参赛队(人)数又较少,可采用此法安排比赛。它比单循环增加1倍的比赛机会。因为全赛中每队(人)必须相遇两次,所以在编排第二循环时,可按第一循环秩序重新比赛一遍,当然也可以重新抽签编排循环秩序。

③分组循环:参加比赛的队平均分为若干小组,在小组中进行单循环比赛。按各队在本小组比赛的成绩,决定各队在小组的名次。这种方法多在参赛队(人)数较多,而竞赛时间较短时采用。为了较合理地赛出名次,避免较强的队(人)集中在一个小组,可根据分组情况,选出相应的几个种子队(种子选手),然后再用抽签的方法确定其他各队(人)所在组的位置,每个小组设l至2名种子队(种子选手)为宜。

分组循环一般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所分小组分别进行单循环比赛,决定每组名次。第二阶段有以下几种比赛方法。

第一种:将第一阶段各小组同名次的队(人)划分一组,进行决赛,例如第一阶段分4组,将各小组第一名划为一组,决定1~4名;将各小组第二名划为一组,决定5~8名;将各小组第三名划为一组,决定9~12名;将各小组第四名划为一组,决定13~16名。

第二种:如预赛分4组,将预赛各小组第一、二名划为一组,决定1~8名;将预赛各小组第三、四名划为一组,决定9~16名。或者只进行1~8名的决赛,其他队不再继续比赛。

第三种:采用交叉法,如8个队参赛。第一阶段分为2个小组,每组4个队进行单循环比赛。第二阶段将第一组的第一名与第二组的第二名,第一组的第二名与第二组的第一名进行比赛。然后将两个胜队进行比赛决定第一名和第二名;两个负队进行比赛决定第三名和第四名。两组的第三名和第四名,采用同样的方法交叉比赛,决定第五名至第八名。当前大型国际比赛多采用交叉法进行阶段的比赛。(3)顺序法。

按参加比赛运动员的时间快慢、距离远近、重量轻重、分数多少等确定成绩而分出名次的方法。适用于田径、游泳、举重、体操等项目。在田径、游泳等项目中,由于参赛选手较多,可设立几个赛次。(4)轮换法

将比赛选手分成若干组,并在同一时间内、分别进行各个项目的比赛,比赛完一个项目后,各组依次轮换再进行其他项目比赛(如体操比赛中按各单项分组轮换)。(5)混合法

是将淘汰法与循环法结合起来进行比赛的一种方法。采用混合法,一般是将比赛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采用分组淘汰法,第二阶段采用分组循环法;或者相反,第一阶段采用分组循环法,第二阶段采用淘汰法。例如,乒乓球单打比赛,第一阶段采用分组单循环赛,第二阶段由小组的第一名进行单淘汰赛。

二、奥林匹克文化

(一)古代奥运会

在希腊半岛上的阿尔菲斯河之滨,克罗菲斯山麓,属于伊林斯地区的奥林匹亚村,被认为是诸神聚居之所。因此在这里建筑了宙斯神庙,其附近被称为阿尔齐斯神域。当时每年七、八月间,各城邦都要来此祭祀宙斯。除献纳祭品、举行仪式外,竞技运动也被列为一种祭神活动。4年一次的闰年扩大祭祀,后来形成制度,这就是奥运会4年举行一次的由来。4年一次的古代奥运会周期,被称作“奥林匹亚德”。

1.发起和兴盛:公元前776年至公元前388年

伯罗奔尼撒的统治者伊菲图斯(古代奥运会的创始人)努力使宗教与体育竞技合为一体。它不仅革新宗教仪式,还组织大规模的体育竞技、活动,并决定每四年举行一次。时间定在闰年的夏至之后。所以公元前776年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正式载入史册,成为古代奥运会的第一届。参加第一届古代奥运会的国家仅有三个国家——伯罗奔尼撒、伊斯利、斯巴达。当时仅有一个比赛项目,即距离为192畅27米的场地跑。斯巴达的多利亚人克洛斯在192畅27米短跑比赛中取得冠军,成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荣获第一个项目的第一个桂冠的人。后来,古希腊运动会的规模逐渐扩大,并成为显示民族精神的盛会。比赛的优胜者获得月桂、野橄榄和棕榈编织的花环等。

古希腊三个城邦国家达成协议,每年在7~8月之间举办一次奥运会,期间要停止战争,这就是著名的“奥林匹克神圣休战”。“神圣休战”延续了1000多年,是古代奥运会成为和平与友谊的盛会,并对现代奥运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时期各城邦之间虽有纷争,但希腊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都较发达,是运动会的黄金时期。特别是公元前490年,希腊雅典在马拉松河谷大败波斯军之后,民情奋发,国威大振,兴建了许多运动设施、庙宇等,参赛者遍及希腊各个城邦,奥运会盛极一时,成为希腊最盛大的节日之一。

2.衰落:公元前388年至公元前146年

由于斯巴达和雅典长期的伯罗奔尼撤战争(公元前431年至公元前404年),希腊国力大减,马其顿逐渐吞并了希腊。马其顿君王菲利普还亲自参加了赛马。随后的亚历山大大帝虽自己不喜爱体育活动,仍积极支持奥运会,为其增添设施。不过,这一时期古奥运会精神已大为减色,并开始出现职业运动员。

3.消亡:公元前146年至公元394年

罗马帝国统治希腊后,起初虽仍举行运动会,但奥林匹亚已不是唯一竞赛地了。如公元前80年第175届奥运会,罗马就把优秀竞技者召集在罗马比赛,而奥林匹亚只举行了少年赛。这时职业运动员已开始大量出现,奥运会成了职业选手的比赛,希腊人对此失去了兴趣。公元2世纪后,基督教统治了包括希腊在内的整个欧洲,倡导禁欲主义,主张灵肉分开,反对体育运动,使欧洲处于一个黑暗时代,奥运会也随之更趋衰落,直至名存实亡。公元393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为国教,认为古奥运会有违基督教教旨,是异教徒活动,翌年宣布废止古奥运会。公元395年,拜占庭人与歌德人在阿尔菲斯河发生激战,使奥林匹亚各项设施毁失殆尽。公元426年,狄奥多西二世烧毁了奥林匹亚建筑物的残余部分。公元511、522年接连发生的两次强烈地震,使奥林匹亚遭到了彻底毁灭。从此顺延了1000余年的古奥运会不复存在,繁荣的奥林匹亚变成了一片废墟。

4.复苏:公元15世纪至公元1896年

15世纪开始,教育家们开始提倡幸福和健康的生活方式。17世纪,英国人约翰·洛克的“绅士教育”提出德、智、体,法国人让-雅克·卢梭建议通过游戏学习。公元1776年,英国考古学家在勘察中发现了古代奥运会遗址。1875年至1881年,德国库蒂乌斯人在奥林匹亚遗址发掘了出土文物,引起了全世界的兴趣。1858年,希腊发布了《奥林匹克令》,并于1859年10月1日在雅典举办了第一届泛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

自19世纪初开始,不断有人尝试恢复奥运会。直到19世纪末,在法国贵族顾拜旦及其他奥运先驱者的努力下,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终于登上历史舞台。1894年6月16日,顾拜旦精心设计和主持的首次“国际体育教育代表大会”在巴黎索邦神学院召开。来自9个国家37个体育组织的78名代表到会,通过决议复兴奥运会,规定此后每隔4年举办一次奥运会;选出由15人组成的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顾拜旦起草国际奥委会章程,阐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哲学基础、教育和美学意义,奠定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理论基础,使奥林匹克运动发展成为持久的体育与和平运动。这次大会标志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会议召开一个星期后,即6月23日,大会就通过了成立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决议,而6月23日也就成了“国际奥林匹克日”(International Olympic Day)。顾拜旦则被人们誉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当时,顾拜旦成为首任秘书长。大会决定在1896年召开首届现代奥运会,希腊的历史名城雅典获得主办权。

1896年4月6日至4月15日,希腊雅典举办了第一届现代奥运会。此后每隔4年举办一次奥运会。(三)残疾人奥运会

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始办于1960年,是由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专为残疾人举行的世界大型综合性运动会,每4年于夏季奥运会后举办一届,迄今已举办过12届。冬季残奥会自1976年举行以来已经举办了9届,参赛运动员总人数接近4000人。比赛项目有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冰上雪橇球、轮椅体育舞蹈等4个大项,每个大项中又包括若干小项。(四)冬季奥运会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些冰雪运动在欧美国家逐渐得到普及和发展。在冰雪运动日益普及的情况下,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建议单独举办冬季奥运会。正式的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始于1924年。当时,在法国夏蒙尼市承办了当时被称为“冬季运动周”的运动会,两年后国际奥委会正式将其更名为第一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冬季奥运会最初规定每4年举行一次,与夏季奥运会在同年和同一国家举行。从第二届冬奥会——1928年圣莫里茨冬季奥运会开始,冬季奥运会与夏季奥运会的举办地点改在不同的国家举行。1994年起,冬奥会与夏奥会以2年为相隔交叉举行。(五)特殊奥运会

特殊奥林匹克运动,是基于奥林匹克精神,专门针对智障人士开展的国际性运动训练和比赛。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包括本地、国家、洲际和世界等不同级别。其中,世界特殊奥运会每两年举办一届,夏季和冬季交替举行。到目前为止,国际特奥会共举办过11届夏季特殊奥运会、8届冬季特殊奥运会。中国上海于2007年举办了特奥会。(六)奥运元素

奥林匹克运动有一系列独特而鲜明的象征性标志,如奥林匹克标志、格言、奥运会会旗、会歌、会徽、奖牌、吉祥物等。这些标志有着丰富的文化含义,形象地体现了奥林匹克理想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奥林匹克标志、奥林匹克旗、奥林匹克格言和奥林匹克会歌的产权属于国际奥委会专有。国际奥委会可采取一切适当措施使奥林匹克标志、旗、格言和会歌在各国和国际上获得法律保护。

1.奥运五色环标志

奥运五色环标志象征着五大洲团结。其中,蓝色代表欧洲;黄色代表亚洲;黑色代表非洲;绿色代表大洋洲;红色代表美洲。

2.会旗

奥林匹克会旗于1913年由顾拜旦亲自设计,长3米,宽2米。1914年为庆祝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恢复20周年,在巴黎举行的奥林匹克代表大会上首次升起。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正式采用。奥林匹克会旗上面是蓝黑红三环,下面是黄绿两环。五环代表5大洲的团结和全世界的运动员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相聚一堂。

3.会歌《奥林匹克圣歌》在1896年第一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上首次演唱,但当时并未确定其为奥运会会歌。20世纪50年代后有人建议重新创作新曲,作为永久性的会歌,但几经尝试都不能令人满意。国际奥委会在1958年于东京举行的第5次奥运会上最后确定还是用《奥林匹克圣歌》(《撒马拉斯颂歌》)作为奥林匹克会歌。其乐谱存放于国际奥委会总部。从此以后,在每届奥运会的开、闭幕式上都能听到这首悠扬的古希腊乐曲。

4.格言

奥林匹克格言亦称奥林匹克口号。奥林匹克运动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强”。顾拜旦将这句话用于奥林匹克运动。他曾经对此做出自己的理解,这或许是对奥林匹克精神最好的阐释:“奥运会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正如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成功,而是奋斗;但最本质的事情并不是征服,而是奋力拼搏。”

5.精神《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奥林匹克精神对奥林匹克运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首先,奥林匹克精神强调对文化差异的容忍和理解。其次,奥林匹克精神强调竞技运动的公平与公正,人人平等,实现更高、更快、更强的理想。

6.宗旨《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没有任何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相互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

7.奥林匹克日

1948年1月,国际奥委会在第42次全会上将每年的6月23日定为奥林匹克日,举行庆祝活动,纪念国际奥委会的诞生,宣传奥林匹克理想和推动普及运动。自1987年起,国际奥委会发起了“奥林匹克日长跑”。

8.奖牌

1896年,在雅典举行的第1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冠军获得的是一枚银质奖章和一个橄榄枝做的花冠,亚军获得的是一枚铜质奖章和一顶桂冠。此奖章是由法国艺术家儒勒·夏普朗精心设计的。

第二届奥运会在巴黎举行,竞赛规程规定要颁发“特别富有艺术意义”的奖品,结果取消了奖章,而给每个奥运会参加者发了1枚长方形的纪念章,图案是勇士手执橄榄枝。

随后几届奥运会,各自的奖章图案设计各具风格,没有形成固定的样式。直到1928年,奥运会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举行,奖章由意大利佛罗伦萨艺术家朱塞佩·卡西奥里教授设计,图案是象征友爱、和睦、团结的手抱橄榄枝的女塑像。这枚奖章不仅授予运动员,也授予与奥运会同时举行的艺术竞赛的优胜者。自此,以后各届奥运会奖章正面的图案保持不变,只把举办地名与届数作相应的变更。

9.圣火

奥运圣火首次出现是在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当时是顾拜旦提出了这一想法,但仅限于在体育场附近的一个喷泉盛水盘上点燃圣火。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点燃圣火的仪式,起源于古希腊人类自上天盗取火种的神话,在奥林匹亚宙斯神像前,按宗教的仪式在祭坛上点燃火种,然后持火炬跑遍各城邦,传达奥运会即将开始的讯息,各城邦必须休战,忘掉仇恨与战争,积极准备参加奥运会的竞技比赛,因此火炬象征着和平、光明、团结与友谊等意义。

10.吉祥物

在奥运史上,吉祥物第一次出现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此后吉祥物就成为构成一届奥运会形象特征的主要成分。国际奥委会和历届奥运会组委会对吉祥物的设计要求都很高,每一届奥运会吉祥物的揭晓都会吸引世界的关注,成为当届奥运会的亮点。

在吉祥物的艺术形式上,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以前,奥运会吉祥物大多以举办国有特色的动物形象为创作原型,一般是一个物种。1992年后,奥运会的吉祥物出现了人物,或者是完全虚拟的形体,数量也有变化。1998年长野冬奥会吉祥物有4种,2000年悉尼奥运会吉祥物有3种,2004年雅典奥运会吉祥物有两种,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更多达5种。不管是什么样的形式,其基本的创作核心是有利于表达当届奥运会的主题,有利于表现主办城市独特的地域特征、历史文化和人文特色,同时有利于市场开发和保护。(七)奥运会程序

1.开幕式

奥运会开幕式内容包括基本仪式和富有民族特色的体操及大型体育文艺表演,其基本仪式包括以下固定程序:(1)奥运会组委会主席宣布开幕式开始,国际奥委会主席和奥运会组委会主席在运动场入口迎接东道国国家元首,并引导他到专席就座。(2)各代表团按主办国语言的字母顺序列队入场(但希腊和东道国代表团例外,按惯例希腊代表团最先入场,东道国最后;2008年北京奥运会即是按照简体汉字笔画顺序排列入场)。(3)奥运会组委会主席讲话。(4)国际奥委会主席讲话。(5)东道国国家元首宣布奥运会开幕,奏《奥林匹克圣歌》,同时奥林匹克旗以水平展开形式进入运动会场并从赛场的旗杆上升起。(6)奥林匹克火炬接力跑进入运动场,最后一名接力运动员沿跑道绕场一周后点燃奥林匹克圣火,放飞鸽子。(7)各代表团旗手绕主席台形成半圆形,主办国的一名运动员登上讲台,他左手执奥林匹克旗的一角,举右手宣誓:“我以全体运动员的名义,保证为了体育的光荣和我们运动队的荣誉,以真正的体育道德精神参加本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承诺不使用兴奋剂,尊重并遵守指导运动会的各项规则”。(8)主办国的一名裁判员登上讲台,以同样的方式宣誓:“我以全体裁判员和官员的名义,保证以真正的体育道德精神,完全公开地执行本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职务,尊重并遵守指导运动会的各项规则”。(9)演奏或演唱主办国国歌。

上述固定程序结束后,由东道国进行大型体育文艺表演。一般而言开幕式的成败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型体育文艺表演的效果。

2.颁奖仪式

在奥运会期间,奖章应由国际奥委会主席(或由他选定的委员)在有关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主席(或其代表)陪同下颁发。通常情况下,在每项比赛结束后,立即在举行比赛的场地以下述方式颁奖:获得前三名的运动员身着正式服装或运动服登上领奖台,面向官员席。冠军所站的位置稍高,然后宣布他们的名字。冠军代表团的旗帜应从中央旗杆升起,第二名和第三名代表团的旗帜分别从紧靠中央旗杆右和左侧的旗杆升起。奏冠军代表团的国歌时,所有奖章获得者都应面向旗帜。

3.闭幕式

奥运会闭幕式首先由各代表团的旗手按开幕式的顺序一列纵队进场,在他们后面是不分国籍的运动员队伍,旗手在讲台后形成半圆形。

国际奥委会主席和当届奥运会组委会主席登上讲台,希腊国旗从升冠军国旗的中央旗杆右侧的旗杆升起,主办国国旗从中央旗杆升起,下届奥运会主办国的国旗从左侧旗杆升起。主办城市市长登上讲台,并把会旗交给国际奥委会主席,国际奥委会主席把旗交给下届奥运会主办城市的市长。

奥运会组委会主席讲话,国际奥委会主席致闭幕词。紧接着,奥林匹克圣火在号声中熄灭,奏《奥林匹克圣歌》的同时,奥林匹克会旗徐徐降下,并以水平展开形式送出运动场,旗手紧随其后退场。同时奏响欢送乐曲。各代表团退场。

最后,进行精彩的文艺表演。由主办国把奥运会旗帜转交给下届主办国代表。缓缓熄灭圣火。

终身体育教育篇

第一节 足球运动

一、足球运动简介

(一)足球运动的起源

根据史料记载,中世纪的英国就有了类似今天的足球运动,当时的足球比赛在城市的街道上进行,对参加的人数、犯规等无规则限制。

进入19世纪,足球运动被引入公共学校。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则,各学校都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独特的规则,导致比赛中各自采取自认为合法的动作和行为。1862年J.C.思林出版了一本自称为“最简的比赛”规则,共10条,其中第2条规定可以用手抓球和用脚踢球。1863年10月26日,由伦敦11个最主要的俱乐部和学校,在伦敦的弗里森酒店举行会议创立了英格兰足球会议,会议产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统一的足球规则,共有14条。这一日被世界公认为现代足球的诞生日,世界各国也公认现代足球起源于英国。

1840年鸦片战争后,现代足球运动由英国传入中国。19世纪90年代~20世纪初叶我国一些沿海城市的教会学校先后开展了足球活动,这些学校毕业的学生走向社会后,现代足球运动也随之由学校发展到社会,由沿海发展到内地。

中国足球协会成立于1955年1月3日,为加快国内足球运动发展和参加国际足球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持。(二)足球规则的发展

同足球运动组织发展相一致,足球比赛的规则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直到现在,足球规则仍然不断有小的、局部的发展变化。1863年,英国足球协会成立,同时制定了第一部比较完备的足球比赛规则,它最重要的规定是:队员不能用手触球。1875年,在欧洲出现了由两根立柱和一根横梁构成的球门。1891年,第一次有了对球门大小的规定,球门宽为7畅32米,高2畅44米,并在门后挂上了底网。1897年,英国足球规则明确规定双方上场人数各为11人。规定比赛场地长度为100~110米,宽度为64~75米。这时,关于球的大小、重量,球门柱直径,中圈直径,罚球区等也有了明确的规定。有关场地、球门和球的规格一直到1937年才完全确定并沿用至今。球场中圈半径为9畅15米,点球罚球点距球门线11米(12码),罚球弧以罚球点为圆心,半径为9畅15米,角球区半径为1米,正规比赛用球圆周为68~71厘米,重量为396~453克。红、黄牌制度是国际足联于1970年正式确立的,在第九届世界杯赛的最后一场比赛开始实行这一制度并一直沿用至今。

二、足球基本技术动作分析及教学与训练

(一)踢球

踢球指运动员有目的地用脚把球击向预定目标的技术。踢球是足球技术中最重要的技术,主要用于传球和射门。

每一种踢球的方法都是由助跑、支撑脚站位、踢球腿的摆动、脚触球和踢球后的随前动作5个环节组成。

1.踢球技术动作要领(1)助跑

助跑是指触球前的几步跑动。它的作用是调整人与球的方向、距离,便于踢球时使支撑脚能够处于所需要的正确位置,从而增加击球的力量。助跑最后一步要大一些,这为踢球腿的充分摆动、增大摆腿速度、制动身体的前冲和提高击球的准确性创造了条件。助跑分为直线助跑和斜线助跑。助跑的方向和击球的方向相同叫直线助跑,助跑的方向和击球的方向成交叉叫斜线助跑。(2)支撑脚站位

支撑脚的位置是根据所使用的踢球方法来决定的。凡采用的踢球方法需要在球的侧方,一般距离球10~15厘米;凡采用的踢法需要踩在球侧后方的,一般距离球25~30厘米。踢活动中的球时,更要掌握好支撑脚的位置,要把踢球腿后摆的时间计算在内。因为支撑脚落地时球仍在继续向前运动,支撑脚落地的位置要稍靠前,这样才能与球保持合适的距离。(3)踢球腿的摆动

击球力量的大小,由多方因素决定,主要取决于踢球腿的摆动。它是踢球力量的主要来源。摆幅大,摆速快,踢出去的球力量就大,球的运行距离就远。因此,踢球腿的摆动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踢球的力量、击出球的速度和球的运行距离。踢球腿的摆动是在支撑脚跨步时(助跑最后一步)顺势向后摆起的。在支撑脚着地的同时以髋关节为轴,大腿带动小腿由后向前摆。当膝关节摆到接近球的垂直上方的刹那间,小腿加速前摆击球。(4)脚触球

脚触球包括踢球脚的部位和击球的部位。一般来说,用脚的某一部位击球的后中部,作用力通过球心,出球平直。当踢各种活动来球时,要准确判断来球的速度、方向,根据出球目标,合理地选择踢球脚以及脚与球的部位。

在现代足球比赛中,运动员已广泛地采用了弧线球(香蕉球)踢法。这种踢法主要运用脚背内侧或外侧击球,击球的作用力不通过球心,使球产生旋转,并沿着一定的弧线运行。这种球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此外,也可以用正脚背抽踢前旋球。(5)踢球后的随前动作

踢球后随着腿的前摆和送髋,使身体重心向前移动,这样既易于控制出球方向和加大踢球的力量,又能缓和因踢球腿急速前摆而产生的前冲惯性,以维持身体平衡。踢球后的随前动作还便于与下一动作衔接。

在上述五个环节中,支撑脚的站立、踢球腿的摆动、脚触球是主要的因素。

2.各种踢球的技术动作要领

踢球的方法很多,但主要有脚内侧踢球、脚背正面踢球、脚背内侧踢球、脚背外侧踢球,以及脚尖踢球和脚跟踢球。(1)脚内侧踢球(又称脚弓踢球,如图2‐1所示):

①直线助跑。

②支撑脚站在球的侧面约15厘米处,脚尖正对出球方向。

③踢球腿大腿外展,摆动到与球同高。

④踢球脚脚底与地面平行,触球瞬间脚尖提高,脚踝固定。

⑤触球后踢球腿向出球方向摆动。图2‐1(2)脚背内侧踢球(见图2‐2)

这是一种用第一跖骨及趾关节部位触击球的踢球方法。

①斜线助跑,助跑方向与出球方向约成45度,摆动腿在球的侧后方。

②支撑脚距球内侧后方约20~25厘米,底积极着地,脚尖指向出球方向,身体重心转到支撑腿上。

③踢球腿带动髋关节和膝关节轻微外展,当大腿摆至与支撑腿近同一平面时,小腿做爆发式摆动。

④脚尖外转、脚背绷直,以脚背内侧部位触击球。

⑤击球后踢球腿及身体继续随球向前。图2‐2(3)脚背外侧踢球

脚背外侧踢球是用第三、四、五跖骨部位接触球的一种方法。由于踢这种球的脚踝灵活性较大,摆腿方向变化较多,且助跑时又是正常的跑动姿势,故其出球隐蔽性较强,足球比赛中各种距离的弧线球及非弧线球均可使用。

脚背外侧踢定位球,如图2‐3所示。

①直线助跑。

②支撑脚站与球侧10~12厘米,脚尖正对出球方向。

③摆动腿带动髋关节和膝关节向内旋转。

④用踢球脚的中部外侧触球,脚尖微向内,脚踝关节固定。

⑤脚背绷紧,脚趾紧屈并提膝,触球后身体随踢球的摆动前移。图2‐3(4)脚背正面踢球

脚背正面踢球由于其解剖特点,摆幅相对较大加之用脚背踢球接触面相对较大,因而踢球力量也大,准确性也较强。但受以上因素影响,出球的方向及性质相对变化也较小。在比赛中经常使用脚背正面踢定位球、地滚球、空中球、反弹球及倒钩球。球的性质多为不旋转的直线球,但也可用来抽击前旋球。

脚背正面踢定位球:直线助跑,最后一步稍大些,支撑脚积极着地支撑,在球的侧面10~12厘米处,脚尖正对出球方向,膝关节微屈,踢球腿随跑动以髋关节为轴,大腿带动小腿由后向前摆动。当膝关节摆至接近球的正上方时,小腿做爆发式的摆动,脚趾屈,以脚背正面部位击球后中部。击球后身体及踢球腿随球前移,如图2‐4所示。图2‐4(二)接球

接球是指运动员有目的地用身体的合理部位将运行中的球接下来,控制在所需要的范围内,以便更好地衔接下一个技术动作。接球是为下一个动作服务的,接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下一个动作的顺利完成。比赛中应根据来球的性质、状态不同等情况,采用不同的动作方法。

1.技术动作结构分析

任何一种接球方法其动作结构都是由以下4部分组成。(1)观察和移动

为了更好地完成接球的动作,事先要注意观感来球的情况。从球的运行路线、球的旋转与速度等情况中,迅速判断落点,及时移动,使自己能处于做接球动作时所需要的最佳位置。(2)选择接球的部位和接球方法

接球的不同部位和采用不同的方法,各有其不同作用,因此,必须根据临场情况及下一步动作的需要,恰当地选择接球的部位与接球方法。(3)改变来球的力量

根据来球力量的大小和接球实际需要,可分别采取加力或减力的方法。根据来球力量的方向和接球实际需要,还可以按照反射定律调整入射角,获取理想的反射角。(4)随球移动

接球动作一做完立即随球移动,紧密衔接下一个动作,在接球与处理球的动作之间不能有停顿。

2.技术动作要领

接球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脚内侧、脚背正面、脚背外侧、脚底、大腿、腹部、胸部、头部等部位的接球。(1)脚内侧接球

脚内侧接球是用脚内侧部位接球的一种技术。由于脚触球面积大,动作简单,较易掌握,比赛中经常使用这种技术接各种地滚球、平球、反弹球、空中球。(2)脚内侧接地滚球

支撑脚脚尖正对来球,膝关节微屈,同侧肩正对来球。接球腿提膝,大腿外展,脚尖微翘,脚底基本与地面平行,脚内侧正对来球并前迎,当脚内侧与球接触的一刹那迅速后撤,把球接在脚下。若需将球接在侧面时,支撑脚脚尖应向同侧斜指,脚内侧与来球方向成一定的角度触球,同时支撑脚提踵,以前脚掌为轴做适当转动,身体移动。当来球力量不大时,只需将脚提到一定的高度,并使脚内侧与地面形成锐角轻触球。也可在触球时用下切动作使球前进之力部分转变为旋转力,而将球接在脚下。(3)脚内侧接反弹球

根据来球的落点,及时移动到位,支撑脚与球落点的相对位置在球的侧前方,支撑腿膝关节微曲,身体向接球后运行的方向偏移。接球腿提起小腿且放松,脚尖微翘,脚内侧对着接球后球运行的方向并与地面成一锐角,当球落地反弹刚离开地面时,大腿向接球运行的方向摆动,用脚内侧部位轻推球的中上部。用这种方法接球时,也可在触球时使球产生旋转以达到接好球的目的,但应注意球的旋转并及时加以调整。(三)运球

运球技术从狭义上讲,仅是指运球的方法,即指用身体的某一部分触球,使球能随运球者一起运动;从广义上看,则不仅让球随人运动,还必须越过对方的防守,也就是说如何使用这些运球方法达到越过对方防守的目的。这里就包含了运球方法的运用问题。

1.技术动作结构分析

运球技术动作通常是由运球方法的选择与准备、跑动中间断触球和为下一动作的连接做好准备3个环节组成。(1)运球方法的选择与准备

这一环节的进行是根据临场的情况瞬间做出的,而且随时根据需要改变运球的方法,所以这一环节仅仅指开始实施运球技术时所应进行的。(2)跑动中间断触球

这一环节是运球技术的最关键部分,当开始实施运球技术后,应根据情况的需要使用适宜部位去间断触球,并使球始终处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为了达到此目的,必须注意如何避开对手,注意触球时的力量及球运动的方向。运球跑动要自然、重心低、步幅小、频率快。这些要求是根据比赛的实际提出的。协调自然的跑动能使得动作自如,变向、变速较易进行。重心低,便于突停突起,变换方向,而且不易在对抗中失去平衡。频率快是为了有利于动作随时变换,并能随时触到球以保持对球的控制权。运球过程中眼睛不要只注视在球上而应注意周围的情况,这样才能在临场情况发生突然变化时迅速采取措施,并将球控制到所需要的位置上去。(3)为下一动作的连接做好准备

这是主要指运球的任务已经结束,接着需要传球和射门时,球所处的最佳位置,以及身体应处于何种状态更有利于下一动作。这就需要在运球即将结束时迅速作好上述准备,这种准备应是在运球过程中自然协调地进行,从而使得运球与传球一气呵成。

2.技术动作要领

常用的运球技术有脚内侧、脚背正面、脚背外侧、脚背内侧运球。(1)脚内侧运球

要求在运球前进时支撑脚始终领先于球,位于球的侧前方,肩部指向运球方向,支撑腿膝关节微屈,重心放在支撑腿上,另一条腿提起屈膝,用脚内侧推球前进,然后运球脚着地,如图2‐5所示。图2‐5

由于肩部指向运球方向,身体侧转,虽然移动速度较慢,但身体前倾有利于将对方与球隔开,因而这种技术多用在运球寻找配合传球时,或有对方阻拦需用身体做掩护时。(2)脚背正面运球

运球时身体持正常跑动姿势,上体稍前倾,步幅不宜过大,运球腿提起,膝关节稍屈,髋关节前送,提踵,脚尖下指,在着地前用脚背正面部位触球后中部将球推送前进。

由于脚背正面运球时身体持正常跑动姿势,故可以发挥出较快的速度,因而这种技术多用在运球前方一定距离内无对手阻拦时。(3)脚背外侧运球

运球时身体持正常跑动姿势,上体稍前倾,步幅不宜过大,运球腿提起,膝关节稍屈,髋关节前送,提踵,脚尖绕矢状轴向内旋转,使脚背外侧正对运球方向,在运球脚落地前用脚北外侧推拨球的后中部,如图2‐6所示。图2‐6

脚背外侧运球时,身体姿势与正常跑动时相同,因而可以发挥出较快的速度,故与脚背正面运球有相同的用途。另外,利用脚腕的动作可以很快的改变脚背外侧面所正对的方向,故在运球脚一侧改变方向时也多采用这种运球方法。这种方法能用身体将对手与球隔开,故掩护时也常使用。(4)脚背内侧运球

身体稍侧转,并自然协调放松,步幅小,上体前倾,运球腿提起外展,膝微屈外转,提踵,脚尖外转,使脚背内侧正对运球方向,在运球脚落地前用脚背内侧推拨球,使球随身体前进。

脚背内侧运球由于身体稍侧转,不能采用正常跑动姿势,因而不适用于高速运球。但由于接触部位和支撑位置的特点易于完成向支撑脚一侧的转动,故多用于向支撑脚一侧的转动变向运球。

3.运球过人方法

前面所述仅是运球的基本方法,掌握了这些基本方法后,在无对手阻拦时可以将球控制在自己的周围。但若遇对手阻挡时要想越过对手的阻拦,必须恰当地综合使用这些方法,抓住对手瞬间出现的漏洞,达到越过对手的目的。(1)利用速度强行过人

控球人利用突然的快速推拨球并与快速的奔跑相结合越过对手的阻拦。当符合以下几个条件时:对手身后的较大纵深内无其他的防守者;或其他防守者难以补位;或持球者高速运球,对手跑上来准备抢球;或持球者与防守者僵持时持球者突然推拨球启动等。(2)利用身体的掩护强行过人

控球者接近对手时双方速度减慢,控球者侧身用身体靠住对手以另一侧脚将球拨出,同时转身将对手倚在身后并随球越过对手。这种方法一是要求持球队员有能力倚住对手而不被对方挤开;二是将球控制在远离对手一侧,对手伸脚时不能触及球;三是在抵住对手时不可将重心偏离支撑面,否则一旦对手闪开时自己也失去了平衡。(3)利用变速运球过人

当对手在持球者侧面,持球者用另一侧脚运球,利用运球速度的变化达到甩掉对手或越过对手的目的。这种方法主要针对防守者是被动的,容易被运球者甩掉达到过人的目的。有时则采用突停突起甩掉对手,运球者必须能很好地控制球与自己的身体,做到球随人来,人随球走,才能达到过人的目的。(4)恰当地组合推、拨、挑、扣、拉、颠等动作过人

以单脚或双脚轮流选用上述动作,使组合起来的运作适时地变化运球的方向与速度,使对手难于判断过人的方向与时机,或造成对手重心出现错误的移动,运球者抓住其漏洞而越过对手。(5)人球分过

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防守者注意力集中在球上,并认为可以触到球的心理,达到过人的目的。因此当防守者出脚抢球时,运球者抢先将球推至前方,而防守者的抢球脚未触到球着地时,身体重心也移过来了,这时运球者迅速从防守的另一侧越过去控制球,防守者再转身启动已很难追上。若在推球时使用“蹭”的方法,蹭出弧线球来,就更有利于运球者越过防守者后控制球。(6)运球假动作过人

这种方法是运球者利用腿部、上体的晃动使对手产生错觉,在对手做抢球动作时,使其重心产生错误的移动,运球者则抓住时机从另一方向越过对手。

比赛中运球过人的方法很多,只有熟练掌握上述各种运球方法和动作,才能在比赛中较有把握的完成运球过人。(四)抢球

抢截球技术是指运动员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使用身体的合理部位将对手的控球权夺过来或破坏掉。

1.技术动作结构分析

抢截球技术的动作结构是由:选位、抓住时机实施抢截动作、实施抢截动作后与下一动作紧密衔接3个环节组成。(1)选位

选位包括对对方控制球情况和接应队员情况的观察以及对对方意图的分析判断。根据观察、分析和判断,及时移动到实施抢截球最有利的位置上,这一环节虽然短暂,但它是成功地实施抢截球的先决条件,不具备这些条件,抢截球则是盲目的。有时为了抢截成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拖长这一环节的时间和过程,甚至引诱控球队员做出错误的决定,以达到抢截球的成功。(2)抓住时机实施抢截动作

在实施动作时,时机是最重要的因素,过迟过早都会影响抢截的效果,甚至造成失败。一般说,抢截的时机可以为两种:一是对个人控球企图越过防守时的抢截时机,这种情况多是在控球者做触球动作后,触球脚步即将落地重心已移至将落地的触球脚时,此时实施抢截动作,持球者已无法再改变球的运球路线。另一种为对方传接球过程中的抢截时机,这种时机都是在对方将球传出后未被同伴接到前,抢先出去截获或触及球。时机的选择与选位直接有关,而使用的抢截动作又与时机的选择有密切的关系。(3)在实施抢截动作后与下一动作紧密衔接

抢截技术需要在不同情况下使用不同的抢截动作,有时在实施抢截动作时会使身体呈现各种状态,可能不利于下一动作的连续,为了保证与下一动作的紧密连接,应使身体恢复到所需要的状态和位置。

2.技术动作要领(1)正面抢球

当对手运球行进时,防守队员伺机而上,抢劫时机在对方控球脚刚刚触球后的瞬间,身体重心降低,支撑脚用力蹬地,抢球脚向前跨出,身体重心落在抢球脚上,触球后,支撑脚迅速跟上,随即上前控制好球,如图2‐7所示。图2‐7(2)合理冲撞抢球

即为了抢处于双方控制范围内的球,双方可以运用肩关节以下,肘关节以上的臂侧部位,用适当的力量冲撞对方相应的部位,手臂应紧贴身体,力量不能过猛,如图2‐8所示。图2‐8(3)正面铲球

移动接近控球者,膝关节微屈,重心下降,当控球者触球后尚未落地时,抢球者双脚沿地面向球滑铲,随即用手扶地做向一侧的翻滚,并尽快起身。(五)头顶球

头顶球技术,可以进行传球、抢断球、高球射门。

1.技术动作结构分析

头顶球技术的动作结构是由移动选位、身体的摆动、头触球、触球后的身体平衡4个环节组成。(1)移动选位

根据来球的高度和速度以及运行轨迹选好击球点,并及时到达顶球位置或起跳位置,才能保证完成顶球动作。(2)身体的摆动

身体的摆动顺序是由下而上,这样才可以使击球部位获得最大的速度。(3)头触球

一是用头的哪一部位接触球,二是用头的一定部位触球的哪一部位。(4)触球后的身体平衡

主要因素是通过两臂合理摆动,脚步的移动,落地时屈膝、踝,以及来球的冲力,恰当协调四者关系维持身体平衡。

2.技术动作要领(1)原地头顶球

身体正对来球方向,眼睛注视运动中的球,两脚左右开立,膝关节微屈,重心置于两脚间的支撑面上,两臂自然张开。当球运行到将垂直于地面的垂线时,两腿用力蹬地,迅速向前摆体,微收下颌,在触球瞬间颈部做爆发式振摆,用前额正面击球中部,上体随球前摆,如图2‐9所示。图2‐9(2)跑动跳起头顶球

一般助跑跳起顶球时都使用单脚起跳。根据来球的速度、运行轨迹,选好起跳位置,及时跑到起跳点,起跳前一步稍大些,起跳脚用力蹬地跳起,同时另一腿屈膝上摆,两臂屈肘自然上提。其余各环节与原地跳起头顶球相同,如图2‐10所示。图2‐10(六)掷界外球

当掷界外球时接球队员不受越位规则的限制,尤其是位于前场30米区域的范围内掷界外球,可以给对手带来很大的威胁,因此掌握好界外球的技术对于实现威胁区域的界外球进攻战术至关重要。

1.技术动作结构分析(1)掷界外球的动作是由下向上的摆体带动身体前摆的过程。(2)根据身高和臂长掌握合理的掷出角。它是影响远度的重要因素。(3)掷球时出手的速度越快,则掷出的球飞行的距离越远。(4)充分利用助跑的初速度有助于将球掷远。

2.技术动作要领(1)原地掷界外球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持球与头顶上后方,上体向后成弓形,上体快速前摆,同时膝关节迅速蹬直,双手持球从头后方向前上方摆出,挥直手臂,整个身体向前直至脚尖位置,在掷球时双脚不能离地,直至球出手,如图2‐11所示。图2‐11(2)助跑掷界外球

两手持球放在胸前,在助跑迈出最后一步时,上体后仰成背弓,同时将球上举至头后,掷球时的动作与原地掷界外球动作相同。将球掷出后,后脚可在地面上向前滑行,但不得离地。(七)假动作

足球比赛中,运动员为了争取时间、空间的优势,取得控球权或控制好球以达到射门的目的,常采用一些虚假动作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虚假动作使对手产生错误的判断,造成重心错误的偏移,形成对自己有利的形势以实现自己的目的。

假动作渗透在各种技术中,如踢球、接球、顶球、运球、抢截球、掷界外球以及守门员技术等。

1.技术动作结构分析

由于各类技术中均有假动作,为了分析方便,下面将按照假动作的特点,从两个方面进行概括分析。(1)决定使用何种假动作并加以实施

比赛中根据临场的需要及时做出使用何种假动作的决定。如在运球过人时,要根据对手的技术特点、当时所处状况、周围对手的状况及同伴的情况选择运球过人假动作并加以实施。在实施假动作时动作必须逼真,假动作暴露的程度及实施假动作的速度要适当。假动作的实施并非都是一次性的,有时为了使对手重心产生不适当的移动,需要连续做几个假动作才能奏效。特别是实施假动作时最好能在活动中进行。(2)假动作实施后的衔接动作

实施假动作后应根据对手的反应,迅速决定自己所采取的对策。当假动作实施成功后,即对手已经上当,重心发生了不适当的偏移时,应迅速实施真动作;当假动作实施后,对手并未上当,重心未发生偏移时,则可将实施的假动作当做真动作或继续实施假动作,以达到真真假假,真假结合的效果。

2.技术动作要领(1)传球前的假踢

如传球前为了使堵住传球路线的对手闪开空当,可先向一方做假动作,当对手去堵假踢的传球路线时,突然改变踢球脚法将球从另一方向传出。(2)接球前的假动作

如对手在体侧紧逼的情况下,可先向一侧做假接球的动作,当对手重心发生不适当的偏移时,突然改变向另一侧接球。

3.运球过人假动作(1)运球过人时的虚晃假动作。如面对对手控球过人时,对手逼得较紧,可向一侧用身体或腿部做虚晃动作诱使对手跟随运球虚晃动作发生重心的偏移,然后迅速用另一侧脚背外侧向同侧拨球,并转身越过对手。(2)用减速或停顿的假动作,再突然启动的方法越过对手。快速运球时,对手在自己一侧紧追不舍,待与自己跑平时,做一个减速或停顿的假动作,使对手产生错觉。当对手也减速或停顿时突然加速推球向前甩掉对手。(3)当对手在侧后追抢时,运球者上前用异侧脚向前从球上跨过,诱使对手堵抢,用同一脚脚背外侧将球向另一侧扣回,甩掉对手。(4)防守者从正面迎上准备抢球,运球者用一只脚假做向另一侧前方踢球,诱使对手上前堵截,此时改假踢脚为支撑脚,用另一脚内侧将球向另一侧推出或向对手胯下将球推过,接着迅速绕过对手运球前进。也可用脚背外侧做假踢将球从对手胯下拨过,运球继续前进。

4.抢球假动作

作为防守者,当对手运球向自己跑来时,如果防守者能调动进攻者,就可以变被动为主动,而抢截假动作就是达到此目的的一种手段。如先使用假动作去堵截某一方向,使进攻者不敢从这一方向出球或运球,而从另一方向出球或运球,即抢截真动作实施的方向,就可以将球截获。

由于高速运球较难抢截,稍一错移重心就会被运球者越过,因而防守者对高速向自己运球而来的进攻者可采取假动作前扑,当对手看到防守者猛扑时会拨球而过,但防守者假扑后立即转身将运球者拨出之球夺下来。使用这种假动作时应注意距离,离进攻者太远时对方不易上当;离进攻者太近易弄巧成拙,反被进攻者突破。(八)守门员

1.接球技术动作要领(1)接地滚球

①直腿式:两腿自然并立,脚尖正对来球,上体前屈,两臂并肘前迎,两手小指靠近,手掌对球。手触球的刹那随球后引屈肘、屈腕,两臂靠近将球抱于胸前,如图2‐12所示。图2‐12

②跪撑式:多用于向侧移步接球。接左侧球时,左腿屈,右腿跪撑于左脚附近,距离不得超过球的直径,其余动作与直腿式接球相同(如图2‐13所示)。接右侧球时,动作相同,方向相反。图2‐13(2)平空球

指膝以上、胸以下的空中球。接球时面对来球,两手掌心向上,两手小指相靠,前迎接球。上体前屈,当手触球时两臂向后撤缓冲,将球抱于胸前(如图2‐14所示)。图2‐14(3)高空球

面对来球,两臂上伸,两手拇指相对呈八字形,其余四指微屈,手掌对球(如图2‐15所示)。在最高点手触球瞬间,手指、手腕适当用力,缓冲来球并将球接住,顺势转腕屈肘、下引将球抱于胸前,如图2‐16所示。图2‐15图2‐16

2.扑接球技术动作要领(1)扑侧面球

异侧脚用力蹬地,双手快速向侧伸出,一手置于球后,另一侧手置于球的侧后上方。同时身体向同侧脚方向倒地,落地时以小腿、大腿、臀、肘外侧依次着地,落地后抱球团身,如图2‐17所示。图2‐17(2)扑平空球

近侧脚用力蹬地使身体跃起,身体在空中伸展,手指用力抓住球,接球后以球、肘、肩、上体、臀、腿外侧依次着地并迅速团身,如图2‐18所示。图2‐18

3.发球技术动作要领(1)手掷球

①单手肩上掷球:两脚前后开立,两膝弯曲,单手持球,屈臂于肩上。掷球时,持球手臂后引,同时身体随之侧转,重心移到后脚上。掷球时,后脚向后蹬地,用转体和挥臂、甩腕的力量将球掷向预定的目标,如图2‐19所示。图2‐19

②侧身勾手掷球:两脚前后开立,身体侧对出球方向,单手持球后引,臂微屈,同时重心移到后脚上。掷球时,后脚用力向后蹬地,同时转体,重心由后脚移向前脚。当持球手臂由后经体侧沿弧线摆至肩上说,手指和手腕用力将球掷向预定的目标,如图2‐20所示。图2‐20(2)脚踢球

①踢空中球:将球置于体前,在球自由下落过程中踢球。它多用于远距离或雨天场地泥泞时。

②踢反弹球:体前抛球,球落地后反弹起来的瞬间将球踢出。它比踢空中球准确性要高,速度较快,出球弧度低,隐蔽性强。

这两种踢球的动作与脚背正面踢球基本相同,但由于要求踢得远,所以守门员都是向前上方踢。

三、足球基本战术

足球战术是指在比赛攻守过程中,为了战胜对手而采用的个人行动、集体配合的组织方法和组织形式。战术的优劣与全队每个队员的技术、身体和心理品质紧密相关。分为进攻战术和防守战术。(一)进攻战术

1.个人进攻战术

主要是指控球队员为完成局部或整体的战术而采取的个人战术,主要包括:一是能保护住球,保证球控制在自己脚下不被对手破坏;二是寻找时机,特别要运用上下肢的配合来欺骗对手;三是越过对手后,对手会拼命追抢,而控球人能运用身体来将对手挡在身后。

2.集体的局部配合进攻战术

集体战术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队员在比赛中为了完成全队攻防任务而采用的局部协同作战的配合方法,它包括“二过一”战术配合、“三过二”战术配合和反切配合等进攻战术。(1)“二过一”战术配合

顾名思义,“二过一”是两个进攻队员,通过传球配合突破一个防守队员。“二过一”是集体配合的基础,可以在任何场区、任何位置上运用这种方法来摆脱对方的抢截或突破防线。“二过一”是进攻的两个队员之间相距10米左右,进行一传一切的配合。要求传球平稳及时,一般多用脚内侧、脚外侧等脚法,传地平球为主。传球的位置,尽可能是接球人脚下或前面二、三步远的地方。(2)“三过二”战术配合“三过二”是在比赛中局部地区3个进攻队员通过连续配合突破两个防守者的防守。由于这种配合有两个同队队员可以同时接应传球,因此使持球人传球路线更多,且进攻面扩大。

3.整体进攻战术

整队进攻战术是指比赛中一方获得球后,通过队员之间的传递配合达到射门的目的而采用的配合方法。与局部进攻战术相比较,全队进攻战术的进攻面比较广,参加进攻和快速反击等。(1)边路进攻

利用球场两侧地区发起进攻的方法叫边路进攻。边路进攻是全队进攻战术的主要形式之一,其主要特点是有利于发挥进攻速度,打破对方防线,制造缺口。(2)中路进攻

中路进攻是利用球场中间区域组织的进攻,这种进攻虽能直接射门,但难度最大,因中路防守最为严密,攻击手必须是反应极其敏锐、意识强、技术高、敢于冒险、速度快和善于策应的队员。(3)快速反击

比赛中,当攻方进攻时,后卫线往往压至中场附近,防守人数也由于插上进攻和助攻而相对减少,此时如能抓住对方防区空隙较大和回防较慢的机会,乘其失球发动快速反击,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快速反击是最有威胁的进攻手段,有效的进攻在于突然快速地反击,但其难度较大,即要冒险,又要有准确、快速的传切配合技能。快速反击要有组织,配合要极为默契,必须进行专门性的训练,否则很难在比赛中实施。(4)定位球战术

定位球战术是指在比赛中,利用“死球”后重新开始比赛的机会,组织进攻与防守配合的战术方法。定位球战术包括中圈开球、角球、任意球、点球、掷界外球等。

在势均力敌的高水平比赛中,定位球战术有时起决定胜负作用。在配合上要利用简练的一次配合取得射门机会,配合越复杂成功率就越低。故要进行专门性的练习,才能在比赛中奏效。(二)防守战术

1.个人防守战术

个人防守战术的重点是,防守队员的选位和盯人是否及时、准确。

2.集体的局部配合防守战术(1)补位

补位是足球比赛中局部地区集体配合进行防守的一种方法。当防守过程中一个防守队员被对手突破时,另一个队员则立即上前进行堵封。(2)围抢

围抢是指比赛中在某局部位置上,防守一方利用人数上的相对优势(通常是两三个队员)同时围堵对方的持球队员,以求在短暂时间内达到抢断或破坏对方进攻的目的。(3)整体防守战术

防守战术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盯人紧逼防守(盯人防守),即在规定的范围内盯人紧逼,不交换看守;区域紧逼防守(盯人和区域相结合),即现今流行的综合防守,紧逼和保护相结合,在个人的防区内紧逼,作交替看守。盯人防守即各自都有明确的防守对象,如对方左边锋大幅度地斜插至右路,则右后卫紧跟盯防,不交替看守。防守最根本的原则是紧逼和保护:只有紧逼才能有效地主动断抢,压制对方技术的优势而获取主动权;保护是为了更好地紧逼和控制空当。(三)比赛阵型

1.阵型的发展和演变

为了适应攻守战术的需要,全队队员在场上的位置排列和职责分工,称为比赛阵型。各阵型的名称是按队员排列的形状而定。自19世纪中期世界上有了第一个足球比赛阵型至今日的“四三三”、“三五二”、“四二四”等,以及某些国家所采用的“水泥式”、“锁链式”等,都是沿着这一个客观规律演变和发展的。

2.各个位置的职责(1)边后卫的职责

盯住进入本防区的进攻队员,不让对手个人运球突破或通过配合突破,保护中路防区。当球在异侧活动并且中卫队员靠向异侧时,及时向中路靠拢;当中路被突破时迅速补位,同其他后卫队员保持默契联系;当拖后中卫制造越位时,应同步行动。在对方边路进攻时要站在对方球员和球门的连线,防止对方球员远射。对方突破时要卡住内线的身位,将其迫向角旗区。对方反击时,不要轻易上扑。注意和中后卫相互补位。(2)中后卫的职责

中后卫有突前中后卫和拖后中后卫之分。前者要看准时机,出脚准确,及时封堵。后者要留意场上的形势,一旦出现漏洞第一时间反应做出补位。(3)前卫的重要职责

前卫通常称之为中场队员。中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域,控制了中场也就是得到了比赛的主动权,因此比赛各队往往都在中场投入较大力量。(4)前锋的跑位

优秀的前锋经常会用横向扯动,突然前插的方法来摆脱后防线。接应边路传中,尽量抢前点。接球尽量往中路停球(这个很重要,一个优秀的前锋,他的每一次停球都是有目的的,如停球往中路,为了争取更大的射门角度)。两个人同时抢点,需要有立体感,不能在同一条线。同一条线接应无论多少个人也意味着只有一个攻击点。

四、足球竞赛规则简介(一)比赛场地

比赛场地及其设备如图2‐21所示。图2‐21

1.场地面积

比赛场地应为长方形,其长度不得多于120米或少于90米,宽度不得多于90米或少于45米,在任何情况下,长度必须超过宽度。

2.画线

比赛场地应按照平面图画出清晰的线条,线宽不得超过12厘米,不得做成“V”形凹槽。较长的两条线叫边线,较短的叫球门线。场地中间画一条横穿球场的线,叫中线。场地中央应当做一个明显的标记,并以此点为圆心,以9畅15米为半径,画一个圆圈叫中圈。场地每个角上应各竖一面不低于1畅50米高的平顶旗杆,上系小旗一面。相似的旗和旗杆可以各竖一面在场地两侧正对中线的边线外至少1米处。

3.球门区

在比赛场地两端距球门柱内侧5畅50米处的球门线上,向场内各画一条长5畅50米与球门线垂直的线,一端与球门线相接,另一端画一条连接线与球门线平行,这三条线与球门线范围内的地区叫球门区。

4.罚球区

在比赛场地两端距球门柱内侧16畅50米处的球门线上,向场内各画一条长16畅50米与球门线垂直的线,一端与球门线相接,另一端画一条连接线与球门线平行,这三条线与球门线范围内的地区叫罚球区,在两球门线中点垂直向场内量11米处各做一个清晰的标记,叫罚球点。以罚球点为圆心,以9畅15米为半径,在罚球区外画一段弧线,叫罚球弧。

5.角球区

以边线和球门线交叉点为圆心,以1米为半径,向场内各画一段四分之一的圆弧,这个弧内地区叫角球区。

6.球门

球门应设在每条球门线的中央,由两根相距7畅32米、与西面角旗点相等距离、直立门柱与一根下沿离地面2畅44米的水平横木连接组成,门柱及横木的宽度不得超过12厘米。(二)球

比赛用球应为圆形,它的外壳应用皮革或其他许可的材料制成,在它的结构中不得使用可能伤害运动员的材料。

球的圆周不得多于71厘米或少于68厘米。球的重量,在比赛开始时不得多于453克或少于396克。充气后其压力应相等于0畅6~1畅1个大气压力(海平面上),即相等于600~1100克/平方厘米。在比赛进行中,未经裁判员许可,不得更换比赛用球。(三)球员(1)每队上场队员为11人,任何一队少于7名队员时,该场比赛应为无效。(2)队员在比赛开始前被罚令出场,可从已登记的替补队员中选一人替补,不能因进行替补而延迟开球。队员在比赛开始后被罚令出场者,不得替换。(四)队员装备(1)上场队员必需的装备是:运动上衣、短裤、护袜、护腿板和足球鞋。(2)上场队员不得穿戴能危及其他运动员的任何物件。(五)裁判员

每场比赛应委派一名裁判员执行裁判任务。在他进入比赛场地时,即开始行使规则赋予他的职权。

在比赛暂停或比赛成死球时出现的犯规,裁判员均有判罚权。裁判员在比赛进行中,根据比赛实际情况,诸如比赛结果等所作的判决,应为最后判决。他应当:(1)执行规则。(2)避免做出对犯规队有利的判罚。(3)记录比赛成绩和比赛时间,使比赛赛足规定的时间或双方同意的时间,并补足由于偶然事故或其他原因所损耗的时间。(4)因违反规则、遇风雨、观众或外界人员干扰及其他原因妨碍比赛进行时,裁判员有权暂停、推迟或终止比赛。事后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有关要求将具体情况书面报告主办机构。(5)裁判员从进入比赛场地起,对犯有不端和不正当行为的队员应给予警告并出示黄牌。事后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有关要求将该队员的姓名和具体情况书面报告主办机构。(6)除参加比赛的队员及巡边员外,未经裁判员允许,任何人不得进入比赛场地。(7)如裁判员认为队员受伤严重时,应立即停止比赛,须将受伤队员尽可能迅速地移至场外,并立即恢复比赛。如队员受轻伤,则比赛不应在成死球前停止。凡队员能自己走到边线或球门线接受任何护理者,不得在场内护理。(8)裁判员对于场上队员的暴力行为、严重犯规、使用污言秽语或辱骂性语言,以及经警告后仍犯有不正当行为者,应罚令出场并出示红牌。(9)在每次比赛暂停后,以信号指示恢复比赛。(10)审定比赛用球是否符合规则的要求。(六)助理裁判员

每场比赛应委派两名助理裁判员,他们的职责(由裁判员决定)应为示意:(1)何时球出界成死球。(2)应由哪一队踢角球、球门球或掷界外球;(3)当要求替补时。

他们还应协助裁判员按照规则控制比赛。巡边员如有不正当行为或不适当地干扰比赛,裁判员应免除其职务并指派他人代替(裁判员应将此情况上报主办机构)。巡边员使用的手旗,应由比赛场地所属的俱乐部提供。(七)比赛时间

比赛时间应分为两个相等的半场,每半场45分钟。特殊情况双方同意另定除外,并按下列规定执行:(1)在每半场中由于替补、处理伤员、延误时间及其他原因损失的时间均应补足,这段时间的多少由裁判员决定。(2)在每半场时间终了时或全场比赛结束后,如执行罚球点球,则应延长时间至罚完为止。(八)比赛开始(1)比赛开始前,应用投币方式选定开球或场地,先挑的一方应有开球或场地的选择权,比赛应在裁判员发出信号后,由开球队的一名队员将球踢入对方半场开始。在球被踢出前,每个队员都应在本方半场内,开球队的对方队员还应当保持距球不少于9畅15米。球被踢出后,须滚动到它自己的圆周距离时,才应认为比赛开始。开球队员在球经其他队员触或踢及前不得再次触球。(2)在进一球后,应由负方队员以同样方式,重新开球继续比赛。(3)下半场开始时,两队应互换场地,并由上半场开球队的对方开球。(九)越位(1)凡进攻队员较球更接近于对方球门线者,即为处于越位位置。下列情况除外:

①该队员在本方半场内。

②至少有对方队员两人比该队员更接近于对方的球门线。(2)当队员踢或触及球的一瞬间,同队队员处于越位位置时,裁判员认为该队员有下列行为,则应判为越位:

①在干扰比赛或干扰对方。

②企图从越位位置获得利益。(3)下列情况,队员不应被判为越位:

①队员仅仅处在越位位置。

②队员直接得球门球、角球或界外掷球。(4)队员被判罚越位,裁判员应判由对方队员在越位地点踢间接任意球。如果该队员在对方球门区内越位,那么这个任意球可以在越位时所在球门区内任何地点执行。(十)犯规与不正当行为

队员故意违反下列9项中的任何一项者,即:(1)踢或企图踢对方队员。(2)绊摔对方队员,即在对方身后或身前,伸腿或屈体绊摔或企图绊摔对方。(3)跳向对方队员。(4)猛烈地或带有危险性地冲撞对方队员。(5)除对方正在阻挡外,从背后冲撞对方队员。(6)企图打对方队员,向对方吐唾沫。(7)拉扯对方队员。(8)推对方队员。(9)用手触球,例如:用手或臂部携带、推击球(守门员在本方罚球区内除外)。

以上情况都应判由对方在犯规地点踢直接任意球。如犯规地点在对方球门区内,该任意球可以在球门区内任何地点执行。

队员犯有下列5项犯规中的任何一项者,即:(1)裁判员认为其动作带有危险性,例如:企图去踢守门员已接住的球。(2)当球并不在有关队员控制范围之内时,目的不是为了争球而用肩部去做所谓的合理冲撞。(3)队员不去踢球而故意阻挡对方者,例如:在球与对方之间跑动或用身体阻挡对方。(4)冲撞守门员,但下列情况除外:

①守门员抓住球时;

②守门员阻挡对方队员;

③守门员在本方球门区以外。(5)比赛中守门员在本方罚球区内时:

①以手控制球后向任何方向持球、拍球或向空中抛球再接住,行走4步以上而未使球进入比赛状态。

②持球后在行走4步过程中及其前后,虽已使球进入比赛状态,但未经罚球区外的同队队员或罚球区内外的对方队员触球前,自己再次用手触球。

③同队队员故意将球踢给守门员后,守门员用手触球。

④裁判员认为由于战术上的目的,有意停顿比赛,延误比赛时间而使本队获得不正当的利益。

以上情况都应根据具体情况判由对方在犯规地点踢间接任意球。

队员出现下列情况时,应被警告并出示黄牌:(1)比赛开始后,队员进场或重新进场加入比赛或在比赛进行中离场(意外事故除外),不论哪一种情况,事先未经裁判员示意允许。(2)如果裁判员暂停比赛执行警告,则由对方在暂停比赛时球的所在地点,踢间接任意球恢复比赛。

如犯规队员另有更严重的犯规情节时,则应按规则的有关规定判罚。(3)队员连续违反规则。(4)用言语或行动对裁判员的判决表示不满者。(5)有不正当行为者。

裁判员认为队员出现下列情况时,应罚令其出场并出示红牌:(1)犯有暴力行为。(2)严重犯规。(3)用污言秽语或进行辱骂。(4)经黄牌警告后,因犯规又被给予第二次黄牌警告。(十一)任意球

任意球分两种:直接任意球(这个球可以直接射入犯规队球门得分)及间接任意球(踢球队员不得直接射门得分,除非球在进入球门以前曾被其他队员踢或触及)。(十二)罚球点球

罚球点球应从罚球点上踢出,必须明确主罚队员。踢球时除主罚队员和对方守门员外,其他队员均应在该罚球区外及比赛场内,并至少距罚球点9畅15米处。对方守门员在球被踢出前,必须站在两门柱间的球门线上(两脚不得移动)。主罚队员必须将球向前踢出,在其他队员踢或触及前不得再次触球。当球滚动至球的圆周距离时,比赛即为恢复。踢罚点球可直接射门得分。当比赛进行中执行踢罚点球,以及在上半场准全场比赛终了而延长时间执行或重罚点球时,如踢出的球触及或连续触及门柱、横木或守门员而进入球门,只要没有犯规现象发生,均应判为胜一球。

罚则:对违反规定者,应作如下处理:(1)如守方队员犯规,如球未罚中应重罚。(2)如踢罚点球队员以外的攻方队员犯规,则球罚中无效,应重罚。(3)如踢罚球点球队员在比赛恢复后犯规,则应由对方队员在犯规地点踢间接任意球。(十三)掷界外球

当球的整体不论在地面或空中越出边线时,应由出界前最后触球队员的对方队员,在球出界处掷向场内任何方向。掷球时,掷球队员必须面向球场,两脚均应有一部分站立在边线上或边线外,不得全部离地,用双手将球从头后经头顶掷入场内。球一进场内比赛立即恢复。掷球队员在球被其他队员踢或触及前,不得再次触球。掷界外球不得直接掷入球门得分。

罚则:(1)如球不按规定的方法掷入场内,应由对方队员在原处掷界外球。(2)如掷球队员掷球入场后在球被其他队员踢或触及前再次触球时,应由对方队员在犯规发生地点踢间接任意球。如队员在对方球门区内犯规或在本方球门区内犯规,则应根据具体情况踢间接任意球。(十四)球门球

当球的整体不论在空中或地面从球门外越出球门线,而最后踢或触球者为攻方队员时,由守方队员在球门区内任何地点直接踢出罚球区恢复比赛。守门员不得将球接入手中后再踢出进入比赛。如球未被直接踢出罚球区,即未进入比赛,应令重踢。踢球门球的队员在球被其他队员踢或触及前,不得再次触球。踢球门球不得直接射门得分,踢球门球时,对方队员在球被踢出罚球区前都应站在罚球区外。

罚则:

踢球门球的队员将球踢出罚球区后,在球被其他队员踢或触及前再次触球,应判由对方队员在犯规发生地点踢间接任意球。如队员在球门区内犯规,则根据具体情况执行踢间接任意球。(十五)角球

当球的整体不论在空中或地面从球门外越出球门线,而最后踢或触球者为守方队员时,由攻方队员将球的放在离球出界处较近的角球区内踢角球。踢角球时,不得移动角旗杆。角球可直接胜一球。踢角球队员的对方队员在球未进入比赛时,即球未滚动至球的圆周距离时,不得进入距球9畅15米以内。踢角球队员在球被其他队员踢或触及前,不得再次触球。

罚则:(1)踢角球的队员,在球被其他队员踢或触及前再次触球时,裁判员应判由对方队员在犯规发生地点踢间接任意球。如队员在球门区内犯规,则根据规则的具体情况执行。(2)如有任何其他犯规,角球均应重踢。

第二节 篮球运动

一、篮球运动概述

篮球运动是1891年由美国人詹姆斯·奈史密斯发明的。当时,他在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任教。由于当地盛产桃子,这里的儿童又非常喜欢做用球投入桃子筐的游戏。这使他从中得到启发,并采用足球、曲棍球等其他球类项目的特点,创编了篮球游戏。

最初篮球游戏比较简单,场地大小和参加游戏的人数没有限制。比赛队员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分别站在球场的两端,在裁判员向球场中央抛球后,双方队员立即冲进场内抢球,并力争将球投进对方的篮筐。因为桃筐是有底的,球投中以后就留在篮子里,人必须登上专设的梯子才能将球从篮筐里取出。

随着场地设施的不断改进,篮筐取消了筐底,并改用铁圈代替桃篮,用木板制成篮板代替铁丝挡网,场地增设了中线、中圈和罚球线,比赛改由中场跳球开始。与此同时,场上比赛队员也通常改为每队5人,开始有后卫、守卫、中锋、前锋、留守等位置之分。此外,奈史密斯制订了一个不太完善的竞赛规则,共13个条款,其中规定不允许带球跑、抱人、推人、绊人、打人等。这大大提高了篮球游戏的趣味性,并且吸引了更多的人来参加这一游戏,从而使篮球运动很快普及到了全美国。

1892年,篮球运动首先从美国传入墨西哥,并很快在墨西哥各地得到开展。这样,墨西哥成为除美国外,第一个开展篮球运动的国家。此后,这项运动先后传入法国、英国、中国、巴西、捷克斯洛伐克、澳大利亚、黎巴嫩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开展、普及和发展。

1896年,美国人鲍勃盖利将篮球传入中国,首先在天津、北京等城市青年会中开展起来。在1910年旧中国首届全国运动会上,篮球首次被列为表演项目。1913年,篮球被列为我国国内正式比赛项目。篮球自1951年起一直是亚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1932年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成立,男子篮球被国际奥委会承认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1946年,美国出现职业篮球联赛,并发展为目前的NBA。

女子篮球运动到20世纪初才开展起来。1976年,女子篮球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二、篮球基本技术

(一)脚步的基本动作

在篮球运动中,无论进攻或防守均有其基本步法。

1.进攻的基本步法(1)跨步急停

一足着地时,脚掌用力支撑身体以减轻向前冲的动力,另膝头微曲以减轻撞击力。身体同时向后仰以减低向前的冲力,使重心转移,稍微向后。另一足着地时亦需用力抓住地面以平衡身体,而重心在两足之间,如图2‐22所示。图2‐22(2)跳步急停

双脚或单脚跳起后,上身微微向后仰以减低向前动力。当双脚着地时,双膝同时微曲以减低撞击力及降低重心。双足用力抓住地面以平衡身体,重心在两足之间,如图2‐23所示。图2‐23(3)转身

双手持球,手肘向外下方以保护球。双膝微曲以降低重心。在转身前,自由足用力向内蹬使重心移到轴足。转身时,腰部转动以带动全身跟随自由足移动,但需保持重心平稳,不要起伏。转身后,自由足着地,重心移回两足之间。(4)变方向跑

若在跑动中拟向右变方向,在左足着地时,脚尖稍微向右并用力蹬地。上身同时向右转,跟着右足迅速向右方踏进,重心即转移至右方,如图2‐24所示。图2‐24

2.防守的基本步法(1)滑步

双脚分开至约肩宽距离,双膝微曲,重心降低并在两足间,两肘向外抬高至胸部水平,上身稍前倾。若向右滑动,左足用力向内侧蹬地制造动力。然后右足踏右,在右足着地时,左足迅速跟随滑行。跟着依次序重复以上动作,另在滑步时身体需持平稳,不要起伏,如图2‐25所示。图2‐25(2)交叉步

双脚分开至约肩宽距离,双膝微曲,重心降低并在两足间,两肘向外抬高至胸部水平,上身稍前倾。若向右移动,左足用力向内侧踏地使重心移向右足。跟着左足向右踏在右足右前方,两足成交叉状(称为前交叉),上身稍向右转(注:如左足向右踏在右足右后方,则称为后交叉)。当左足着地时,右足迅速地向右跨步,动作需快,身体需保持平稳。在练习时,可只单一作前交叉或后交叉的步法,亦可交替作前交叉及后交叉的步法,如图2‐26所示。图2‐26(二)传球

篮球的基本传球动作共有4种,分别为胸前传球,击地传球,过头传球及单手肩上传球。

1.基本持球动作

技术重点:双手五指自然分开,持在球的侧后方,拇指相对成八字形,虎口稍张大,双手拇指与食指形状近似三角形,用指根以上部位持球,并避免用手心持球,手肘自然屈曲并指向下方,将球置在胸前部位,如图2‐27所示。图2‐27

2.胸前传球

手部基本持球动作后,左足在前,右足在后,身体面向目标。右足向前踏,双手同时将球向目标直传。传球后,双手伸直,手心及拇指向下,其余四指向目标,如图2‐28所示。图2‐28

3.击地传球

手部基本持球动作后,右足在前,左足在后,身体面向目标。右足向前踏,双手同时将球,向自己与目标间,距离的三分之二处(离自己)直传。与胸前传球同,如图2‐29所示。图2‐29

4.过头传球

手部基本持球动作后,将球置于头上方。左足在前,右足在后,身体面向目标。右足向前踏,双手同时将球向目标直传。传球后,双手伸直,手心及拇指向下,其余四指向目标,如图2‐30所示。图2‐30

5.单手肩上传球

手部基本持球动作后,左足在前,右足在后,左肩指向目标。传球前,把球从胸前引至右肩后方,并以右手持球,手心向上,手肘约成90度。跟着迅速地用右手把球向目标直传。传球后,右脚踏前,右手手心及拇指向下,其余四指向目标,如图2‐31所示。图2‐31(三)接球

右脚在前,前左脚在后。双手成持球状等待接球。当球接近时,双手向球伸出把球接着。接球后把球引到胸前,右脚同时后踏,如图2‐32所示。图2‐32(四)运球

双脚微曲,前后站立,运球的手屈曲,手肘向后,手心向球,如图2‐33所示。图2‐33

运球时以手掌(手中心除外)触球并向下压去,直至手肘伸直及手指向地,非运球的手肘抬高以保护球,如图2‐34所示。图2‐34(五)投篮

最基本的投篮技术分为三种:单手投篮,双手投篮及走篮。

1.单手投篮

双脚微曲,右脚在前,左脚稍微在后。右手持球于肩前上方,左手扶着球的左侧。右脚向前踏至稍微超越左脚,并以右手手指及手腕向前上方,向篮筐方向拨球。直至手肘伸直,手指指向篮筐,全身自然伸展,如图2‐35所示。图2‐35

2.双手投篮

双脚微曲,左脚在前,右脚稍微在后。双手持球于胸前或高些的位置。右脚前踏,双手手指及手腕向前上方(即篮筐的方向)拨球。直至手肘伸直,手指指向篮筐,全身自然伸展,如图2‐36所示。图2‐36

3.走篮

走篮集合了运球与投篮的技术在一身,一般分为上手走篮及下手走篮,两者分别在于出手的方法不同。(1)下手走篮

运球后用双手接球,同时右脚踏地,如图2‐37所示。图2‐37

跟着左脚向前踏并用力向上跳,如图2‐38所示。图2‐38

右膝向上抬,双手同时把球向上引,并用右手托着球的下方,左手则护着球之左侧,将球升至最高点时用手指把球向篮板轻拨,如图2‐39所示。图2‐39(2)上手走篮

运球后用双手接球,同时右脚踏地,如图2‐40所示。图2‐40

跟着左脚向前踏并用力向上跳,右膝向上抬,双手同时把球引至右肩前上方,如图2‐41所示。图2‐41

当跳至最高点时,以单手投篮方法将球投出,如图2‐42所示。图2‐42(六)篮板球

1.篮板球预备动作(如图2‐43所示)(1)预计球的落点,并抢占篮球与对手之间的有利位置。(2)然后面向篮球,背向对手。(3)双脚分开至约肩宽距离,双膝微曲,重心降低,上身稍前倾,两肘向外抬高,至胸前位置以阻挡对手抢球。图2‐43

2.抢篮板球动作(如图2‐44所示)(1)当球降落在你预计的位置时,以双脚用力起跳,双臂同时向上摆,前臂向球的方向上伸。(2)身体尽量伸展并保时平衡,然后以双手,或单手抓着球。(3)把球拉到胸前位置,两肘同时向外抬,至胸前左右之水平以保护球。(4)双足着地时,双膝微曲,以减低撞击力及保持平衡。图2‐44

三、篮球基本战术

(一)快攻战术

快攻是篮球比赛中最快及最直接的得分方法。快攻有很多模式,可由2个至5个人组合而成。但越多人组织而成的快攻越复杂,且变化多端,故在此只介绍3种较简单的方法。

1.二人对传快攻(如图2‐45所示)

二人互传同时以最快速度向前跑,最后以走篮形式投球。图2‐45

2.二人组织之长传快攻(如图2‐46所示)(1)当“队员1”取得球后即传给“队员2”,跟着快速向前跑。(2)“队员2”接球后朝“队员1”前进的方向长传。(3)“队员1”接到长传后以走篮形式投球。(4)“队员2”传球后随即跑前接应“队员1”或抢篮板球。图2‐46

3.三人组织快攻(如图2‐47所示)(1)“队员1”抢到篮板球后,“队员2”即跑到罚球线左右的位置接应“队员1”的短传,而“队员3”已快速向前跑等待接应“队员2”的传球。(2)“队员1”传球后即向前跑,“队员2”接球后便向“队员3”前进的方向传去,跟着跑向前接应。(3)“队员3”接球后可选择自己走篮或传球给已跑上来的“队员1”走篮(这视对方防守位置而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