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学研究与实践——2010学术年会论文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3 17:36:26

点击下载

作者:浙江省高校计算机教学研究会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计算机教学研究与实践——2010学术年会论文集

计算机教学研究与实践——2010学术年会论文集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计算机教学研究与实践——2010学术年会论文集作者:浙江省高校计算机教学研究会排版:蕾蕾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08-01ISBN:9787308078450本书由浙江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 言

浙江省高校计算机教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将于8月16、17日在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誉的嘉兴市隆重召开。本次年会的主题有4个方面:(1)“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背景下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资源建设和课程教学改革;(2)计算机类专业学术型、工程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3)国际化教育核心课程建设;(4)服务外包人才培养。

年会的论文征集工作得到了全省高校广大教师的积极响应,截至7月8日,投稿论文共提交60篇。在初步审核的基础上,约请了16位专家分4组以网评方式进行了审稿。最终遴选了55篇结集出版并作大会交流,其中关于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的论文7篇,关于课程建设的论文18篇,关于教学方法与教学环境建设的论文23篇,关于实验室建设与网络辅助教学的论文7篇。年会期间,研究会常务理事会还将确定一等奖论文、二等奖论文和优秀论文,并颁发获奖证书。

论文集的出版,旨在把教师们最新的研究与实践成果记录下来并与会议代表以及更多的同行交流,以期推进计算机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研究会几位负责同志,陈纯教授、何钦铭教授、陈庆章教授、胡维华教授、赵建民教授、王让定教授、凌云教授等对本次年会主题的确定与论文的评选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吴卿博士为论文的征集、初审做了大量工作,在此表示感谢。

浙江大学出版社对于本研究会的工作一直给予很大的支持,已连续三年资助出版学术年会论文集,编辑工作也很认真、高效,特此我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同时,也衷心感谢各位评审专家的辛勤劳动。浙江省高校计算机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胡维华2010年7月15日高职院校基于专业需求的“通过制”+“1+1菜单”模块化公共计算机教学体系的构建朱晓鸣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012

摘 要:随着高职院校“亦校亦厂”学生培养模式逐渐推进,公共计算机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在“亦厂亦校”教学模式下遵循“增强职业能力,服务于专业技能”的原则和“保证学生基本基础操作水平,加强实际应用性基本公共技能教学,促进为专业服务和拓展的公共技能培养”的基本思想构建“通过制”+“1+1菜单”模块化公共计算机教学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基本工作技能和职业素养,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更好地为自己专业服务、解决本行业相关问题、提高本专业工作效率的能力,提高学生适应行业、社会需求变化和自学的能力,提高大学生在本专业中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对本专业进行创新的能力。

关键词:职业能力;1+1菜单;分层模块化教学;通过制;行业创新力;计算机通用应用技能;计算机行业应用技能

1 引言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在于培养基础比较扎实、专业适应面较宽、动手能力强的职业技术人才,既能满足生产、建设、技术、服务第一线职业岗位的要求,又能满足个人继续学习的需求。为此高职院校在建设中牢固建立“企业全过程参与职教、职教全方位服务企业”的理念。近年来,学校遵循“学中做,做中学”,“做学合一”的基本理念,“学校即工厂”、“教室即车间”、“亦校亦厂”,把学校逐渐建成工厂式,把教室装成车间样,让学生能在学校环境中充分感悟企业文化、感受企业熏陶、接受技能实训,从而在将来实现零距离就业。随着“亦校亦厂”学生培养模式的逐渐推进,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模式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专业教学也逐渐打破了时间、空间上的局限。随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和社会需求变化,原有的传统公共计算机教学体系已经明显不能满足“亦校亦厂”人才培养需求,甚至部分已经成为专业培养改革的绊脚石。因此“亦厂亦校”教学模式下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急需改革,公共计算机课程体系的规划、教学内容、教学安排、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一系列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

高职高专计算机基础教育首先体现“理论够用,注重实践”“增强职业能力,服务于专业技能”的原则;其次公共计算机课程应切合实际,以实用为主,旨在提高学生基本工作技能和职业素养,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更好地为自己专业服务、解决本行业相关问题、提高本专业工作效率的能力,提高学生适应行业、社会需求变化和自学的能力,提高大学生在本专业中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对本专业进行创新的能力。

2 公共计算机教学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

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已与所有行业紧密融合,因此与专业相结合的计算机技能教育是每个专业必不可少的。根据社会发展现状,目前我们开设的公共课或要求学生掌握的公共技能过于陈旧,已经滞后于社会发展形势,因此目前公共课内容和公共技能改革迫在眉睫。

2.1 公共计算机课开设必不可少

目前,计算机作为一种基本工具在各行业应用十分普及,已经到了密不可分的程度,98%的工作要求具备计算机基本办公能力。由此可见计算机已经成为社会工作必不可缺的工具。因此,熟练应用计算机应该是目前每个人都必须掌握的能力。(1)公共计算机技能是目前社会上岗人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计算机技能的培养应该属于职业素质和职业修养的培养范畴,而职业素质和职业修养或基本职业技能又是历来被社会用人单位所比较看重的部分。从我们培养的高技能人才或大学生技能人才角度来看,与中级技能人才(中职学校培养学生)和社会企业学徒工模式培养出来的技工的最大区别在于职业素质和职业修养不同。因为我们高职高专的学历在就业中不占任何优势,因此在强调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不能忽视职业基本职业素质的培养,我们要培养的应该是具备高职业素质、高职业修养的具有创造性学习能力的高专业技能的人才。(2)基础操作普及、实际应用能力差的现状,要求增强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培养

现在计算机教学普及程度确实相当高,小学到高中都在开设计算机课程,但经调研发现,入学之前计算机教学大多数都是知识性应用教学和应试教学,真正实施实际应用性教学的较少,而且学习基本都停留在基础应用,如Office基本停留在看题操作程度,学习内容属于初中级层次,未达到高级应用和实际灵活应用层次。通过入学新生计算机能力和水平调查情况和计算机等级考试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计算机水平较差且层次不齐,掌握程度较低。(3)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改革越来越接近社会应用,可充分起到学生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的督促功能

近年来,随着中学计算机教育的普及,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也在内容和操作技能考核上不断进行改革和改进,力争在难度层次上与中学计算机教学实现较好的衔接,并开始重视操作与实际工作应用技能考核。因此,学生通过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可以有效地提高自身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2.2 改革思路

改革基本思路:“保证学生基本基础操作水平,加强实际应用性基本公共技能教学,促进为专业服务和拓展的计算机技能培养。”

根据高职高专特点、社会发展现状、教育普及情况,公共计算机课程改革内容应该切合实际,以实用为主,为学生走入社会提高素质修养、提高工作基础能力的同时服务于专业能力辅助培养而设置。

因此,公共计算机技能的培养应该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基本公共技能,即所有社会上工作的人员都需掌握的技能;另一方面为专业服务的公共技能,即与本专业有关但又不属于本专业专业技能培养的技能,但可协助专业更好学习或辅助提高专业能力拓展或辅助提高创造能力的技能。

3 “通过制”+“1+1菜单式”模块化公共计算机教学体系的构建

公共计算机教学体系的构建,应融合专业技能培养,改变知识性应用操作和应试教学为以基于各专业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为重点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保证学生计算机基础操作水平,加强实际应用性公共基本技能教学,促进为专业服务和拓展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技能培养。

3.1 “通过制”+“1+1菜单式”分层模块化公共计算机教学体系结构

我校采用的“通过制”+“1+1菜单式”分层模块化公共计算机教学体系结构。(1)通过制

要求学生在三年内必须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给予一定学分(如2个学分),确保每位学生能达到对计算机工具基础操作熟练水平。由公共计算机中心开展讲座或公选课,主要由学生自学完成,因此“通过制”在缩小学生间计算机基础操作水平差距,确保每位学生能达到对计算机工具基础操作熟练水平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和自学能力。(2)“1+1”分层模块化教学

公共计算机教学分两层进行,第一层为实际应用性日常基本公共技能培养,主要培养社会各行业通用的计算机应用技能,面向办公现代化技能。第二层为专业服务和拓展的公共技能培养,主要培养计算机在各专业领域的应用技能。

模块化是指对“1+1”两层教学设置不同的模块进行教学。随着计算机应用与行业融入紧密程度越来越深且越来越细,因此无论是第一层教学还是第二层教学都会有所不同,所以我们针对第一层教学可开设若干现代办公技能模块,但各有所侧重,如高级办公信息处理专家、计算机实用技能、办公自动化这三个模块,既有共同办公信息处理技能,又有所侧重,高级办公信息处理专家模块主要利用办公软件处理办公信息,计算机实用技能模块主要侧重办公桌面信息处理与系统维护,办公自动化模块主要侧重办公设备和OA网络化办公,各专业根据专业需求和学生特点选择一模块开设。第二层教学开设若干与专业结合的计算机技能模块,如动漫技术、高级语言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实务、商务网站设计、ERP管理与应用、信息检索、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项目管理、计算机出版物设计等实用性模块,各专业结合自己专业选择一门与专业相关的课程开设。(3)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

教学模式各模块都采用实际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以技能培养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为主。教学内容结合实际应用,并进行企业调查,由企业参与教学内容、教学案例、教学项目和教学情景设置。

3.2 人才培养中分段融入,灵活安排教学

原有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基础公共必修课需要有固定时间开展教学,采用“1+1”分层模块化教学后,计算机技能教学被分成多个模块,有利于教学安排。人才培养方案中可以由各专业自行安排教学时间,也可以在专业实践领域安排实施遇到问题+计算机处理+教学指导方式进行感性教学。

技能、课程、教学体系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关键,良好的课程体系加上良好的技能培养体系才能培养出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需求的各行各业人才。在“亦厂亦校”教学模式下构建好公共计算机教学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行业竞争力、行业创新力,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因此高职高专公共计算机教学体系改革任重道远,期待新型的公共计算机教学体系更好地为“亦厂亦校”人才培养模式服务。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2〕16号.

[2]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

[3]梓和荣,沈宏毅等.“订单式”职业教育机制研究及实践.职业技术教育,2005(4).

[4]范唯,马树超.关于加快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06(10).

[5]刘力.高校非计算机专业信息技术课程合理设置探析.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谢青峰.浅谈如何培养高职高专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计算机基础教学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能力培养初探肖彦昌 何灵敏 周杭霞中国计量学院计算机系,浙江杭州,310018

摘 要: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目前大学生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从课程教学体系设置、教学方法、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评价体系这三方面提出了一些教学改革的意见。

关键词: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培养;计算机基础教学;非计算机专业学生

1 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

当前,高校对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培养已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但在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定位上还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因而导致了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能力评价等培养环节上的不足。[1]主要表现在:一是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由于高校普遍对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定位较低,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主要停留在大学生文化基础、程序设计语言基础等计算机基础课程上,而缺乏具有针对性的应用软件、程序设计等方面的课程。虽然像大学生文化基础这样的基础课程对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很有好处,但却只能学习一些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编程原则,不能直接帮助学生形成计算机的实际应用能力,不能使计算机成为学生学习、研究本专业知识的有力工具。二是教学方法的不当。在以往的教学中常以“以教师为主”的方式进行教学,基本采用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地学习,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失败的。另外,由于计算机应用性课程设置较少,直接导致了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机课程教学实践过于偏重理论与学生迫切渴望提高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的现实需求间的矛盾。在教学中,有关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的内容占据了大多数的学时,而对学生急需的应用软件的教学、上机实践等环节却难以给予保障,从而无法帮助学生将所学计算机知识与其本身专业应用挂钩,无法对其所学专业提供直接的帮助。三是能力评价缺乏特色。在高校,对学生学习能力、水平的评价直接引导着学生的学习方向。但高校现有对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机能力的评价还处于一种被动的、低水平的状态,没有构建起合理的、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评价体系。大部分高校更是简单地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笔试便完成了评价,或完全依托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缺乏一种具有专业特性的、能够正确引导学生学习方向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评价体系。

目前高校对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不足与信息时代对人才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客观需求间尖锐的矛盾,正成为阻碍我们高校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瓶颈。因此,我们必须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正视不足,勇于改革,更新教学内容,营造教学氛围,完善评价体系,不断提高对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工作。

2 科学设置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

课程设置是课程的基本理论向课程的具体实践转化的中心环节,课程设置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目的的达成。为培养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就必须在其课程设置上将目的性与科学性、规范性与灵活性有机地统一起来。

根据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知识结构分析,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为适应不同专业学生对新知识的要求,建立计算机基础教学基本模式;通过不断更新教学课程,构造各专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体系结构。为确保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能力培养,可以提出设置课程模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需求,自由选择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动态地构造计算机基础知识体系结构,使学生能主动、自主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使学生的计算机教育出现既有统一要求、又有生动活泼的局面,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另外、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各个学科领域的渗透和发展,不同专业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重点也各不相同,学生需要掌握的软件技术基础应当能够为其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有所帮助,能够起到基础性、引导性、开拓性作用。为此,各专业可以根据自己专业需求,选择“2+X”教学方案。“2”是指两门必修的核心课程,如“计算机文化基础”和“计算机程序设计”,“X”是若干门根据学生所在专业的不同需求可选择的必修或选修课程。每种方案都包括概念基础、技术与方法基础、应用技能。学生可根据所在专业的需求,采用相应方案。我们采用的就是这种“2+X”的教学方案:第一层次,开设作为必修课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第二层次,开设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像“C语言程序设计”、“VB高级语言程序设计”、“Office高级办公应用技术”等必修课程,结合国家和省的计算机等级考试开展教学;第三层次,开设“计算机综合应用技术”、“网络应用技术”等计算机综合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这个层次的课程可以任选。几年来,我校各专业根据各自专业应用领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第三层次的课程,让大部分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得到提升。

3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常以“以教师为主”的方式进行教学,师生的教学活动主要是围绕知识的传授而进行,学生只是一味地听、记,上机练习也只是对课程内容进行训练,学生被动地学习。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失败的,往往消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实际上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兴趣是非常浓厚的,关键是如何根据学生的需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其主动求知和渴望创造的学习品质,提高其学习效能。

本文就此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应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方式,让学生保持恒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从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那么教师如何有效地组织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教学?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重视实践应用,进行实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只讲知识和示范操作是不可行的,教学不只是教知识而且要教思路、教方法,教师应将重点放在实践应用上。(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启发式教学。在学习中能够提出不同的见解,对现成的答案敢于提出疑问,善于思考,因为知识是具有相通性和连贯性的,一些新知识完全可以从旧知识中推理获得。教师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完全可以交给学生自己完成,只需要指出与其相关的知识点,充分启发学生,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自学能力即可。(3)根据学生特点实行分级教学。近年来由于高校不断扩招,生源地区的不断增加,不可避免地出现学生素质高低不一,参差不齐的情况。有些学生从初中到高中都没有用过计算机,而有些学生在初高中就已经接受过较好的计算机教育,甚至有些学生还学过程序设计,这是教育必须面对的事实。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计算机知识掌握的不同及其自身特点,实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问题设置、练习及作业布置上要有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引导学生在有利于自身发展,又不妨碍他人发展的前提下获得尽可能充分的发展。使好学生发展得更好,一般学生也能力所能及,让所有的学生都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满足自身学习的需要。(4)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进行教学。由于学生学习的专业各有不同,教师可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有机地整合与取舍,面向学生毕业后的专业需求,精心设计学习任务。根据所学专业设计学习任务,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意识,让学生体验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进一步增强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5)发挥校园网的作用,构建自主学习平台。在当今的网络时代,我们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为计算机基础教学服务,开展基于校园网的网上教学,为教师和学生建立一个网上教学平台。教师可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在校园网上建立一个关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网站,将CAI课件、教学素材等教学资源放到网站上,从而让学生了解教学动态,下载教学课件;也可建立网上答疑、学习论坛、网上作业、网上考试系统等,让学生可以在网上进行在线测试;平时作业,可利用E-mail、QQ等工具或在论坛中进行在线答疑,在线交流。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实现双向互动、实时交互,拉近师生的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网上教学平台不但可使学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地自主学习,其优势是课堂教学不能替代的。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提高网络的影响力,给学生构建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建立以校园网为基础的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教与学的模式。我校校级以上重点建设课程都已经构建了网络教学平台,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6)强化课外实践的引导,提高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综合利用校园网络资源与学生活动组织,组织学生开展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交流、评比、竞赛等系列活动。通过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丰富的课外科技竞赛活动,如学校、省教育厅、国家等各级单位举办的程序设计比赛、电子商务比赛、挑战杯比赛,等等,增强学生对计算机应用的兴趣和自主性,进而引导学生自主提高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

4 完善能力评价体系

评价是教学过程的反馈活动,是对教学过程进行适时调整和控制的重要手段。[2]只有搞好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评价体系,才能优化培养过程,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完善评价体系必须在权威性、层次性和动态性上做文章,下工夫。

强化权威性。即对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评价标准必须权威,能够客观、合理地反映学生真实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帮助教师、学生准确发现各自存在的不足,为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自身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提供依据。评价的主体应由各省为主向以国家教育部为主转变,使评价的结果更具有统一性,避免各省评价结果互不承认的现象。

注重层次性。由于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对计算机应用的侧重点和层次要求各有不同,因此,在构建评价体系时就要突出层次性,对不同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应用不同层次水平进行评价。例如,Matlab是数学专业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其他工学专业的辅助工具,在评价学生是否达到专业所需的该软件应用能力时,数学专业的就必然要比其他工学专业应用的评价层次高,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为合理地分配学习时间。

坚持动态性。计算机核心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其他相关软硬件的不断更新。这就要求对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机能力的评价必须能够跟得上计算机发展的脚步,以应用为牵引,构建一种动态的评价体制,不断更新评价内容与标准,引导学生完善自身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5 结束语

经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我们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它遵循了教学规律,有利于学生全面巩固和掌握所学的知识,易于实现感性与理性、兴趣与知识的结合,学生易于接受,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和勇于实践探索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只有努力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教学改革中不断探索,抓住机遇,因材施教,按目标培养,才能培养出计算机综合应用实践能力较强的创新型人才,从而解决目前高校对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不足与信息时代对人才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客观需求间尖锐的矛盾。

参考文献

[1]雷湘波,石勇.计算机基础课在非计算机专业中的教学探讨.高教研究,2006(1).

[2]朱利娜.注重加强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6).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讨陈淑玉 张 亮 王菊雅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浙江杭州,311121

摘 要:针对目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学生的自身情况出发,探索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学改革;分层教学

1 引言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基础课程,它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技术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搭建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平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企业对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工作中能够较好地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已经成为大学生择业的必备条件。

2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1)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参差不齐

教育部要求在中学阶段逐步普及“信息技术”课程。因此,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不再是之前的“零起点”,但是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推广过程中,由于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明显存在地域和城乡的差别,由此造成大学入学时计算机基础知识在掌握度上个体差异非常大。有的学生在大学入学前已经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有的甚至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以上的计算机语言,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的理解只停留在“上网”的层面上,也有的学生没怎么接触过计算机,是“零基础”。(2)统一教学

高校的专业很多,就我院的实际情况来看,全院所有的专业都采用同一本教材,统一的教学内容。很显然对于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群体授课都按照传统教学模式统一进行是不科学和不合理的。(3)教学模式和方法缺乏创新“统计数据表明,只有11.5%的同学对计算机课程学习感兴趣,有37.7%的同学对目前的计算机教学感到枯燥无味或无感觉。显著性检验表明,学生对计算机课程学习的看法与其课余用于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有着显著联系。目前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以教学为中心,以教材为理论基础,在多媒体演示环境中开展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机房进行上机实践,按教师和教材要求完成相关实验内容。”[1]这段调查资料显示,我们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没有新意,以致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每个高校,值得我们思考与改革。

3 结合学生的现状,从我院的实际出发,认为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根据学生计算机水平的不同,优秀学生可以申请免听

新生入学后,在第一次上机课中参加大学计算机基础测评(大学计算机基础测评为我院根据浙江省计算机一级考试系统开发的测评系统),成绩优秀者可以申请免听,但必须完成主题作业及参加期末考试。在新生入学后,进行一次摸底考试有助于任课教师了解学生当前的计算机水平,做到因材施教;让优秀生可以申请免听,则可以掌握教学起点,服务于大多数学生;完成主题作业及参加期末考试的要求可以使学生不放松对计算机基础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全面地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

3.2 根据不同的专业,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合理安排课程内容

我院作为独立学院,招生专业众多,不同专业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需求是有差异的,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和进度,显然无法满足不同专业的需求。我院的课程教学体系根据专业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了灵活设置。(1)艺术类学生只修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而艺术类专业后续需要学习许多计算机专业软件,如:CorelDRAW、Photoshop、Illustrator等。因而,艺术类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应以实践为主,在教学内容上重点放在Word文字处理和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上,并可增加艺术类计算机专业软件的入门引导。(2)其他专业可以根据后续课程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如对后续需要学习C程序设计和VB程序设计的专业,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较好地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如二进制,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可增加一些办公软件高级应用的知识。(3)各个专业根据专业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如会计专业,应加强Excel电子表格的学习。

3.3 以开设公选课的方式,辅导学生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

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具有普及性和适用性,能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及应用技术的积极性。而现今就业岗位也要求毕业生必须具备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已成为学生择业不可缺少的证书之一。我院采用开设公共选修课的方式,辅导学生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达到证书教育与学历教育同步进行[2]。针对计算机等级考试,我院开设了Office进阶与提高、计算机二级(C)迎考指导、计算机二级(VB)迎考指导、网络文化与技术等公共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辅导课程。

3.4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网络教学、网络答疑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成熟,我院建立了计算机教学与实验平台。计算机教学与实验平台主要承担教学平台资源展示的角色,提供了每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课件、教学参考资料等资源,学生借助网络可以方便地浏览和下载课程的教学课件及辅导材料,进行自我学习和测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由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采用合班上课,上课人数多,在实际上课和实验课上很难对每个学生的问题进行答疑,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建立了计算机教学答疑平台。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教学答疑平台实现互动,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及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我们还建立了FTP作业系统,学生以FTP的形式上传作业文件,可以在网络空间中实现文件的备份与转移。

3.5 开展各类计算机竞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组织及参加各类计算机竞赛,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推动内外合作,增加各界对计算机人才了解的机会,推动计算机教育事业的共同发展。如,在学校内组织文字录入、图文混排、动画制作、网页设计等方面的竞赛,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并选拔学生参加国家级竞赛。参加各类计算机竞赛,不仅给学生锻炼的机会,更多的是培养他们的创新力、积极性以及团队配合精神。

4 总结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应用性和时代性很强的课程,随着社会对信息技术要求的日益提高,为了使学生真正学到所需的技能和知识,计算机基础教学必须要不断地进行改革,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总结,才能把教学改革推向深入,才能促进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郭雷.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思路与方法.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4028-4029.

[2]杨昌尧.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与改进探讨.时代教育,2010(4):290-291.提高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探索周子立 叶碧玲 蒋胜山 毛国新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53

摘 要: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我们从市场需求和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出发,培养合格的高职人才。准确地把握市场动向和杭州地区经济发展的脉搏,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出发,积极调整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软硬件资源建设,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管理;IT行业;工学结合;竞争力

1 引言

我国信息技术在飞速发展,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将会持续、广泛、深入地渗透到社会经济活动的每一个角落,因此对于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将是长期的、全面的和综合性的。目前的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立足于培养经济信息管理和信息处理技术人才,而这样的人才在投入社会以后,往往用不上所学知识。当务之急,就是要将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作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为解决社会对紧缺IT人才培养工程的专业来建设,掌握市场需求动向和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尽快重新定位其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服务面向等要素,培养更多的IT服务与管理人才来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

2 计算机信息管理人才市场需求现状

2.1 国内情况

根据目前社会对信息管理人才需求的现状,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传统企业向信息化转型的必然趋势将构成对信息管理人才最广泛的需求。信息化的大环境要求信息管理人才不仅应当具有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要求学生具备综合素质和复合技术与管理能力。

此外,根据我们调查发现,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有从事计算机产品营销、会计、文秘、网络维护与管理、软件开发、IT培训等职业,专业基本对口率不足20%。而在我国江苏、广东等省区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绝大多数到企业从事文职工作,主要负责办公自动化、文秘以及计算机和网络的日常维护管理,生源中女生居多。这说明我国高职层次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普遍专业基本对口率较低,没有实现为特定行业提供人才的预期目标。分析其主要原因:(1)人才市场对高职层次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不足;(2)社会中大量的小型企业(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合资企业、独资企业)不愿意设置专门的信息管理岗位,他们希望引进复合型人才,要求员工一人多能,对信息管理能力要求不高。

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IT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趋于多元化,缺少具备领导能力的管理人才和具有综合素质的应用人才。市场调研公司GaFtiler在预测IT未来发展趋势时指出,IT企业将越来越看重“IT多面手”,这些人才不仅需要拥有IT方面的专业知识,还应该熟悉跨行业流程的理解和操控,具备一定的商业敏感性,具备管理、沟通、合作能力。

2.2 杭州地区情况

杭州地区IT行业的发展主要依托于东部软件园和滨江高新软件园两个IT企业比较集中的园区,其中杭州东部软件园是杭州软件产业重点扶持项目,而滨江高新软件园则以政策优惠、人才充足、资金多渠道、市场活跃为省内外软件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形成了软件开发、网络通信、IT教育、信息服务、软件技术研发等专业化的产业格局。目前,杭州两大软件园区已成功引进软件企业200多家,其中1/4为外资企业,世界500强企业12家。2005年,“数字浙江”的总体框架基本形成,软件业实现销售收入100多亿元,年均增长63%。到2009年,杭州信息化整体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软件业销售收入将达到150亿元,年均增长46%。到2010年,信息化整体水平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信息基础设施,现代信息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各领域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型支柱产业。

3 提高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竞争力

3.1 就业定位

依据社会需求,我们不再只把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定位在从事企业信息管理系统(MIS)开发、使用、维护、管理工作,而是扩大到与信管专业有关联的多个岗位,形成专业岗位群体:①计算机产品(软件、硬件)采购与营销;②信息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③信息系统开发与项目管理;④局域网组建、管理与维护;⑤IT服务与咨询;⑥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

3.2 培养目标定位

社会需求形成了与信管专业相适应的岗位群,岗位的要求决定了我们的培养目标:培养“信息、服务与管理”型信息技术人才,即指能够在企事业单位从事IT产品采购、IT产品营销、技术服务、网络管理、IT业务咨询服务等服务型岗位;“管理”指学生具备IT项目管理的专业知识,了解软件项目的生命周期,会使用项目管理软件,具备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挑战的信心,能够获取用户需求,进行需求分析、项目计划、软件编写与测试、文档书写及项目评价工作。按照我们调整过的新培养目标认真培养的合格的高级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应用型技术人才,就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3 人才培养模式

从有利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和社会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两方面出发,我们必须像重视学生专业能力一样,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就业竞争力开发学生的“软技能”,学生要有良好的择业心态和心理素质。对暂时待业没有工作岗位的情况,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信息技术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行业,要在人才市场上恰当地、实事求是地展示自己,抓住机遇,创造机会,造就成功人生。(1)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锻炼和加快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人和谐相处、无私精神、礼貌意识、荣辱观;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与客户沟通;团队精神、进取创新意识;口头、书面表达能力;领导能力;外语能力。(2)提高学生专业素质。高职学生理论知识要够用,实践技能要过硬,毕业就能上岗。要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产学结合,多证书教育。以双赢为目的实现与知名企业的联合,打造强强合作的优势专业,以“顶岗实习”、优势资源互补、技术培训等各种形式为学生创造条件,到一流的企业去学习技术,掌握企业需要的一流技术。在校学习期间突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学时比例为6∶4,实践教学完全融入到理论教学中,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从“原来是这样”的理论验证到“为什么是那样”的研究探寻。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专业与企业的对接,也就提高了学生的竞争力,使学生成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3.4 课程体系调整

高职教育的能力培养属于综合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为目标,按学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作为课程整合和重组的原则,组建模块化的课程结构,创造性地构建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

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结构要求,首先是基本知识:计算机软硬件运行原理与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知识;程序设计、软件开发知识;数据库原理及实现方法;IT项目管理;计算机网络;网页、网站与多媒体技术;计算机领域出现的新技术、新思想。其次是基本技能:计算机基本操作、单机软硬件安装调试维护技能;程序分析、设计和实现技能;计算机网络安装调试操作技能;信息采集、处理技能;数据库设计、实现、存储、维护、恢复技能;软件需求分析、开发、项目管理技能。最后是职业能力:对计算机设备、网络和机房的技术支持和技术维护、管理能力;对计算机信息有一定的组织与管理的能力;对信息系统的规划、开发、应用、日常管理的能力;IT项目管理能力;对IT产品具有一定的采购、跟踪与实施监督及市场营销能力;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5 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至关重要。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必先提高教师的水平。现有的教师队伍满足不了人才培养要求的提高,要采取多样的方式达到教学要求:专职教师要分期分批参加培训、企业培训和实践,适应新知识、新技术的发展要求;引进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经验丰富、水平高超的工程师;高薪聘请企业一线的优秀工程师做兼职教师;与企业建立项目合作机制,双方优势互补,带动教师技术保鲜。

4 结论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属于新兴的交叉学科,各高职院校的信管专业培养目标不尽相同,要想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社会培养出知识面广、适应能力强和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就要紧跟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贴近企业、面向企业调整专业目标和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黄宝玲.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整合教学的探索和实践.计算机教育,2010(4).

[2]张德芬.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建设探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3]张念鲁.谈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中国成人教育,2008(8).计算机类专业工程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范剑波 于 华 刘良旭 苏日娜宁波工程学院,浙江宁波,315016

摘 要:通过对我国软件产业人才培养需求的分析,给出了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方法和内容,介绍了TURING ERP系统的示范作用,提出了基于校企合作的具体培养方案,阐述了校企合作师资配备和培养机制,从而对计算机类专业工程型人才培养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工程型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培养方案

如何在给定的学制内让学生获得更宽更深知识的同时,逐步具备足够的个人、人际交流能力和构建产品、过程和系统的能力,是目前各国工程教育面临的共同挑战[1]。在计算机类专业培养方案中,要进行工程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其关键所在是要制订校企合作培养学习阶段的培养方案。

1 人才培养需求分析

目前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早已突破作坊时代,开发方式已经由以前软件开发的单打独斗逐步升级为工业化、流水线式的生产模式。随着整个行业的发展变化,软件产业人才的需求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软件底层技术人员的培养已经基本能够满足整个行业的发展需要,并日趋饱和,而工业化生产模式下的中高级技术工程师人员则越来越紧缺,具备一定经验的软件项目经理、系统架构人员的需求远大于供给的矛盾非常突出,从而导致目前具有实际开发能力的软件工程师紧缺的状况。

近几年来,国内对软件服务外包的要求不断提高,需求量迅速增加。但从我国目前的教育培养现状来看,大量的计算机本科生缺乏软件项目的实践经验,这就造成了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企业却为找不到合适的软件开发人才而烦恼,从而严重制约了我国软件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大大限制了IT专业人才的职业发展。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软件人才市场的需求,解决软件服务外包业务的瓶颈问题,我们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为IT人才提供了一条进入国际企业的快捷途径,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就业渠道。

2 人才培养目标

以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按照现代软件开发工程师培养思路,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应用开发能力强的软件工程开发人才,即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较宽的知识面,具备从事软件开发、系统维护和项目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具有较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工程技术型人才。以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以软件工程及数字媒体技术为重点、以满足社会需求为根本而进行了针对性的培养,力图使学生熟练掌握企业级项目开发所需的核心技能,了解企业开发的流程和规范,熟练掌握流行框架和组件技术的应用,从而使毕业生具备从事软件工程或数字媒体相关项目开发、实施和维护的基本能力,满足当前软件企业的需求。

3 人才培养模式、方法和内容

3.1 人才培养模式

采用“3+1”培养模式,即:3年在校学习,1年进行校企合作培养。各实践环节(含校内外实践)采用“项目驱动”培养模式,即采用适合教学的典型软件项目,使用软件工程设计方法,进行商业化软件项目开发的实践训练。

3.2 人才培养方法

根据本专业特点和当年的企业用人情况,采取两种培养方法。一种是集中培养,即:学校与一家或几家大企业进行合作,依托大企业相关部门和学校对学生进行共同管理,依靠大企业的工程师们对学生进行联合培养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另一种是分散培养,即:学校与众多中小企业开展合作,学生根据需要分散到不同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3.3 人才培养内容

模块目的大企业内容中小企业内容

始业教育了解企业概况、文化和规章制度等,增强对企业的认知和认同介绍企业概况和文化,进行公司规章制度宣传,开展职业心理转换辅导,组织参观软件开发流程

技能实训建立软件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概念,确定企业导师,掌握企业级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体系、原理,掌握软件工程开发流程,了解软件测试调试处理要点、产品质量保证技术等参与具体商业软件开发项目的实习,学习软件需要分析和开发流程、商业应用软件开发基本原理、技术、规约、产品调试、测试方法、团体合作培训等实际开发技能熟悉软件开发规范流程,掌握软件设计、编码、测试、配置等技能

专业知识教育结合软件开发实践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在企业中进行理论教学

项目设计或仿真培训掌握所在项目组的软件开发操作流程、软件需求分析、UML统一建模语言、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技术和软件项目管理技术结合实际合作项目,如软件服务外包企业的商业项目、确定企业导师,参与实践项目开发

带任务实习建立全局概念,掌握一般软件开发原理及流程,针对选题进行深入的实践操作及原理实践软件需求分析技术、UML统一建模机制、项目开发与管理、软件产品质量保证及选题相关的技术知识深入理解合作项目所涉及的基本,掌握项目基本技能

毕业设计(论文)实施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具体设计和开发经企业导师或学校导师个别辅导,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具体设计和开发

4 专业知识训练

学生在软件工程课程学习过程中掌握了软件开发步骤、软件开发过程、软件生命周期等知识点,但在实际项目开发中如何综合运用这些技术,在团队开发过程中如何相互配合,这些需要企业级的实际操作和锻炼。通过一系列企业级商业软件项目的设计、开发、调试、测试和维护工作,教师总结并帮助学生理解软件工程设计的一般过程,为进一步软件开发、毕业设计和以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下面以TURING ERP系统[2]为例作简要说明。

ERP贯穿企业从计划到采购、到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的管理软件实现。涵盖了销售、采购、委外加工、生产计划与控制、车间管理库存、财务、成本控制、人力资源、OA、运输等各大通用模块。每个模块具体内容包括:(1)系统管理;(2)基础资料管理;(3)生产计划管理;(4)采购管理;(5)销售管理;(6)委外加工管理;(7)车间管理;(8)库存管理;(9)质量管理;(10)固定资产管理;(11)人力资源管理等模块组成。

学生在企业学习过程中,通过加入ERP软件开发项目小组,实际参与企业级项目的开发流程,从中掌握软件工程开发流程的实际操作。软件开发流程主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计划、分析和定义、软件设计、程序设计、软件测试、运行与维护。通过这六步的开发实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以系统和创造性的方式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进行软件产品开发和设计、项目改造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识别、形式化、模仿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设计、优化、执行、测试和评估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具体培养方案

通过与软件服务外包企业开展企业级的校企合作,在计算机类专业中实行合作办学的培养模式。学生3年在校学习,要求完成必要的理论学习和基础实验和实践训练;学生1年在对口企业中完成实习、实训和相关课程任务,参与软件开发与服务外包、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软件设计、软件评测等实际训练,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5.1 第6学期培养方案

计划第6学期的前8周在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相关课程的专业教育,按照企业开发软件项目所需专业知识进行课程教育。后8周及暑假期间,学生根据企业要求进行企业项目实践和课程设计。

5.2 第7学期培养方案

在校学习的具体教学计划时间集中安排在第7学期的前8周,第7学期的剩余时间,学生根据企业要求进行企业实习。

6 校企合作师资配备和培养机制

6.1 校企合作师资配备

我院参与计算机类专业的合作企业有5家规模型企业,任教的专业教师优先聘任有企业工程工作经历的专、兼职教师,通过引进或下企业锻炼等方法,不断提高专业教师中具备企业工程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目前,外聘工程实践教师和具有5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双师型教师有19名,其中具有工程师等中级职称的教师13名、高级职称教师6名。

6.2 校企合作师资培养机制

工程教育模式是基于实践的,这就要求任课教师既要具有计算机软件工程知识,又需要具备实际的工作经验,最好是曾经在企业中工作过的高级工程师,这样才能够给予学生足够的实践指导,避免学生走向误区。目前,各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批没有经过实践的计算机教师,这是实现计算机教育改革的重大障碍。

为此,我院已经建立了专业教师能力提升机制:(1)新来的青年教师必须进实验室进行为期半年至一年的实践锻炼,其他专任教师要求下企业进行调研,搞清楚当前技术的要求和人才市场的需求;(2)鼓励专任教师承担横向项目及各类其他项目,要求将科研成果和教改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3)在聘请IT企业专家或工程师给学生上课或进行实践指导时,要求专任教师跟班听课或共同进行实践指导;(4)对有关专任教师进行主干专业课程的培训和学习;(5)经学院认定,对符合“双师型”的专任教师在绩效考核中给予奖励。

7 结束语

计算机类专业工程型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将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为契机,不断改革创新,争取为计算机类专业工程型人才培养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顾佩华等.以设计为导向的EIP_CDIO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中国高等教育,2009(3).多学科交叉专业群建设的改革研究凌 云 吴海燕 王 勋浙江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摘 要:本文对当前多学科交叉专业群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面向多学科交叉专业群的“开放式教学、主动型学习、适应性培养”教学理念和“两阶段、平台化、多方向”的培养模式。并对开展面向专业群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为基于交叉学科的专业群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培养面向21世纪的复合型、创新性人才提供有力的保证。

关键词:多学科交叉;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1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交叉学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纷纷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学科结构。所谓交叉学科是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一学科基础上,由不同学科领域和分支学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彼此融合而形成的一类学科,有跨越单一学科性的独立的科学理论体系。交叉学科具有跨学科性、创造性、互补性、实用性等特性。对于面向应用的交叉性学科,它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问题,因此多学科融合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在国内外许多高校都设置了跨学科的专业,如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软件工程,等等。发展跨学科专业不但适应了现代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当前学科之间的交叉与综合日益增多,许多重要成果产生在传统学科的交叉边缘处。跨学科设置专业有利于学生奠定宽厚的基础,熟悉相邻的学科领域,形成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培养学生的科学整体意识和从多学科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符合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本文对当前多学科交叉专业群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面向多学科交叉专业群的“开放式教学、主动型学习、适应性培养”教学理念和“两阶段、平台化、多方向”的培养模式。并就学科交叉课程的授课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改革、实验环节改革、考核方式改革和创新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为推进多学科交叉专业群的建设与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2 多学科交叉专业群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基于交叉学科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还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问题。

2.1 没有正确理解多学科融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