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辉远医话医案珍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3 21:59:01

点击下载

作者:吴登山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高辉远医话医案珍集

高辉远医话医案珍集试读:

中医药畅销书选粹·名医传薪高辉远医话医案珍集吴登山 编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高辉远医话医案珍集/吴登山编著.—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2012.7重印)(中医药畅销书选粹.名医传薪)

ISBN 978-7-5132-0564-1

Ⅰ.①高… Ⅱ.①吴… Ⅲ.①中医学:临床医学-经验-中国-现代 Ⅳ.①R249.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1)第169662号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邮政编码 100013传真 010 64405750北京市泽明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开本880×1230 1/32 印张10.5 字数280千字2012年1月第2版 2012年7月第2次印刷书 号 ISBN 978-7-5132-0564-1*定价 23.00元网址 www.cptcm.com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调换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社长热线 010 64405720购书热线 010 64065415 010 84042153书店网址 csln.net/qksd/出版者的话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作为直属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唯一国家级中医药专业出版社,自创办以来,始终定位于“弘扬中医药文化的窗口,交流中医药学术的阵地,传播中医药文化的载体,培养中医药人才的摇篮”,不断锐意进取,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稚嫩到成熟的跨越式发展,短短的20多年间累计出版图书3600余种,出书范围涉及全国各级各类中医药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中医药理论、临床著作,科普读物;中医药古籍点校、注释、语译;中医药译著和少数民族文本;中医药政策法规汇编、年鉴等。基本实现了“只要是中医药书我社最多,只要是中医药教材我社最全,只要是中医药书我社最有权威性”的目标,在中医药界和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09年我社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

为了进一步扩大我社中医药图书的传播效应,充分利用优秀中医药图书的价值,满足更多读者,尤其是一线中医药工作者的需求,我们在努力策划、出版更多更好新书的同时,从早期出版的专业学术图书中精心挑选了一批读者喜欢、篇幅适中、至今仍有很高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的品种,以“中医药畅销书选粹”系列图书的形式重新统一修订、刊印。整套图书约100种,根据内容大致分为七个专辑:“入门进阶”主要是中医入门、启蒙进阶类基础读物;“医经索微”是对中医经典的体悟、阐释;“名医传薪”记录、传承名医大家宝贵的临证经验;“针推精华”精选针灸、推拿临床经验;“特技绝活”展现传统中医丰富多样的特色疗法;“方药存真”则是中药、方剂的精编和临床应用;“临证精华”汇集临床各科精妙之法。可以说基本涵盖了中医各主要学科领域,对于广大读者学习中医、认识中医和应用中医大有裨益。

今年是“十二五计划”的开局之年,我们将牢牢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不断创新,不辱中医药出版人的使命,出版更多、更好的中医药图书,为弘扬、传播中医药文化知识作出更大的贡献。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年12月序

我的学术继承人吴登山同志将跟随我临诊切脉之病例及体会整理成册,名其日《高辉远医话医案珍集》,供同道们在医疗诊病过程中作一参考。

中医药学源远流长,医籍经典浩若烟海,汗牛充栋。但归根结底是要学以致用,能治疗疾病,提高治愈率、有效率。否则,再好的理论,不能正确地指导实践,不能被我们正确地加以运用,那也只好束之高阁。现在疾病越来越复杂,用药的范围却越来越多地受到限制,比如犀角、虎骨的禁用。但中药学博大精深,可替代的药物也不少见,我们仍可发挥我们的特长,挖掘中医药的宝库,去同疾病作斗争,解除病人的痛苦。中药只是我们治疗疾病的工具,而中医的精髓是辨证论治,怎样揭示辨证论治的真谛,做到理、法、方、药丝丝入扣,是摆在我们每个医疗工作者面前的难题,不管病情的复杂、病程的长短、病位的深浅、病势的急缓,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我们真正掌握了辨证论治的法宝,才能无往而不胜。怎样做到这一点呢?首先要有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其次要有长期不断的临床实践,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没有扎实的中医理论作指导,临证则成为无本之木、无水之源,空中楼阁。理论不结合实践,不能灵活运用于实践,则是按图索骥,缘木求鱼,纸上谈兵。这就需要我们多读书、勤读书、精读书。先师蒲辅周老先生古稀之年,每晨起仍对书爱不释手,《黄帝内经》条文熟记于心,中药四气五味倒背如流,临证时才随心所欲,珠联璧合,药到病除。同时我们还要多实践、勤实践、勇于实践。不要一见西医诊断如癌症、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就认为没办法了。其实不然,只要我们辨证准确、立法严谨、选方精良,中药仍能减轻病人的痛苦,消除病人的症状,延长病人的生命,甚至可治愈某些疾病。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让我们共勉,为人类健康服务,使中医药事业发扬光大。高辉远高辉远传略

高辉远,名达,号后可楼主人。湖北蕲春县人。1922年生于中医世家,叔祖父高藻轩、父亲高士怡均为当地名医。他从小继承家学,刻苦向父辈学习,数年间熟读岐黄、仲景、李时珍及历代医籍经典,取历代诸家之长,博古融今,在治疗上形成独特风格,很快闻名于乡里。

他青年时刻苦勤奋,孜孜不倦地学习,解放后又数次到国家、地区的各级中医学校进修深造,1954年完成北京中医进修学校学业后因品学兼优而奉调参加中国中医研究院的筹建工作,并留该院从事教学、医疗、科研工作,期间曾任高干外宾特诊室副主任,负责中央首长、民主人士、国际友人的中医医疗保健工作。

1958年,在已故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高辉远被选为当代著名中医学家蒲辅周老先生的学生和助手。在继承整理蒲老的学术思想、医疗经验等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追随蒲老凡17年,口授心悟,尽得真传,整理出版了《蒲辅周医案》、《蒲辅周医疗经验集》等书,其书曾几次再版,业医者争相购买,被认为是70年代中医学术领域最有影响的两本书。

高辉远治学严谨,医术精湛,从事中医50多年,他不仅对中医内科、老年病、妇科、儿科的疾病诊治有独到之处,对于温病、热病的治疗亦莫不得心应手。通过多年的老年保健,他总结出:“老年人体质的特殊性;老年病的多样性、复杂性;老年多脏同病的治则;老年人胃气、肾气的重要性;老年人选方用药的严谨性;老年病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等规律。”例如:他将老年人“冠心病”分为八型,设有八法,总结出“冠心病”的病机是本虚标实,用“安神定志丸加减”治疗“冠心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对于“肾病”的治疗,他提出了“温阳化气”,使“气化”功能恢复则“肾病”方可痊愈,他用“春泽汤加味”治疗“肾病”取得满意的效果。通过对“糖尿病”多年的潜心研究,认为它的病机是气阴不足,燥热伤津,应以益气养阴,清热泻火为法,他配制的“高氏降糖丸”对于“Ⅱ型糖尿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无副作用。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他配制的“751止咳糖浆”供不应求。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他将中医的治疗八法赋予了新的含义,即“汗而毋伤,下而毋损,温而毋燥,寒而毋凝,消而毋伐,补而毋滞,吐而毋缓,和而毋泛。”特别是运用中医理论指导,发挥中医特长,治疗老年危重病症时有独到之处,在抢救叶剑英元帅的过程中作出巨大贡献,曾荣立三等功。对于儿科的疾病,他始终把握“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的原则,灵活遣方用药,疑难杂症随之而愈。对于妇科之不孕症,“痰浊阻络,脉络不通”也可导致不孕,他用益母胜金丹及苍莎导痰汤治疗不孕症,使许多妇女怀孕得子。几十年来,高辉远教授一直担任中央领导同志的中医保健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对老年病的预防、保健、治疗,总结出一整套十分可贵的经验,曾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叶剑英、聂荣臻、徐向前、李先念、邓颖超以及江泽民、李鹏同志的赞誉,是第一批被授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中医专家。

高辉远教授是中国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国家卫生部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中医学会副会长,中医老年医学会主任委员,全军保健委员会委员,中医药学报、中医杂志、中西医结合杂志编委,中国中医研究院名誉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解放军305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为了表彰高辉远教授对中医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1992年12月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高辉远教授从医50周年座谈会”,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健康报都作了报道,高辉远教授感到担子更重,决心为中医事业的兴旺发达贡献一切。第一章 医论医话中医学在急性传染病方面的研究一、中医学关于急性传染病的认识

急性传染病是威胁人民健康影响生产建设最大、最强烈的疾病。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急性传染病的认识比较早,远在周代已经开始了。对于急性传染病最早的记载,如《周礼》、《左传》和中医学现存第一部典籍《黄帝内经》等书中,均有不少的描述。《六元正纪大论》说:“辰戌之岁,初之气,民厉温病,”“卯酉之岁,终之气,其病温,”“寅申之岁,初之气,温病乃起”,“子午之岁,五之气,其病温”。《热论篇》说:“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阴阳应象大论》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生气通天论》说:“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评热病论》说:“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而不食。”《论疾诊尺篇》说:“尺肤热甚,脉甚躁也,病温也。”及至汉代,对疫苗的记载更为详细,仅桓帝、灵帝、献帝三代,据《五行志》一书所记载较为严重的疫情达九次之多,此后历代文献仍不断地有所记载,且随着医学书籍的逐渐增多,对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也日益丰富起来,成为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同急性传染病斗争的宝贵科学遗产。

关于急性传染病的名称,一般可以归纳为下列几种:

疫:《内经素问刺法论》云:“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礼记月令篇》云:“孟春行秋令,则民大疫;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仲夏行秋令,则民殃于疫;仲冬之月,地气沮弛……民必疾疫。”

疫气:曹植《说疫气》云:“建安二十二年,厉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关门而殆,或复族而丧。”

疫疠:《春秋昭公元年传》云:“则有水旱疠疫之灾。”王充《论衡·命义篇》云:“瘟气疫疠,千户灭门。”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疫疠病候》云:“其病与时气温热等病相类,皆由一岁之内,节气不和,寒暑乖候,或有暴风急雨,露雾不散,则民多疾疫,病无少长,率皆相似。”

时行: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时气病候》云:“时行病者是春时应暖而反寒,夏时应热而反冷,秋时应凉而反热,冬时应寒而反温,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病无少长,率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伤寒论》、《黄帝内经》云:“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皆以六七日间。”《难经》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伤寒论》自序云:“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元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当然,这里所称的伤寒,是包括急性传染病在内的。

温病:杨栗山云:“温病,四时触受天地疵疠悍潦之杂气而发之病也。杂气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非火,天地间为另一种,偶荒悍潦疵疠烟瘴之毒气。”“第无形无声,不观不闻,其来也无时,其着也无方,感则一时不觉,久则蓄而能通。众人有触之者,各随其气而为诸病焉。”这一段不仅说明温病是急性传染病,而且认识到温病特有的致病之因一杂气。吴鞠通说:“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

从上述记载中,可以看出疫、疫气、疫疠和时气,都是指的急性传染病,而伤寒和温病又是急性传染病广泛的通称。

古人对急性传染病不仅有上面的概括性认识,而且对各种急性传染病很早就有具体的记载。例如:

天花、麻疹:天花在我国最早的记载,要推晋朝葛稚川的《肘后方》。《肘后方》云:“比岁有天行发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疮,皆藏白浆,随决随生,不即疗,剧者数日必死。”相传东汉马援于建中征武陵蛮(今湖南省常德县),染此病而死,兵士患者亦甚多,遂传至中原,当时呼为“虏疮。”隋唐时称为“豌豆疮”,宋朝才称为“豆疮”,后改“豆”为“痘”。宋·陈文中的《痘疹方论》进一步把它看成小儿病。麻疹的记载,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已有较详细的描述,而陈文中更将本病与天花区别开来。明·吕申《麻疹拾遗》说:“古人重痘轻疹,今则疹之惨毒与痘同酷。麻疹之发,多在天行疠气传染,沿门履巷,遍地相传。”由此可见麻疹的流行在明末已有记载了。

痢疾:在《素问》中就有了“肠澼”之名。《金匮要略》有下脓血与热利下重等说。《诸病源候论》云:“赤白相杂,重者状如脓涕,而血和之,轻者脓上有赤脉脓血,状如鱼脑。”《外台秘要》云:“赤白痢下,令人下部疼痛,故名重下。”《景岳全书》云:“痢疾,其所下者,或赤或白,或脓或血,有痛者,有不痛者,有里急后重者,有呕吐者,有呕吐胀满者,有噤口不食者,有寒热往来者,态度多端,”这些描述,非常细致。

其他,如霍乱、鼠疫、百日咳等等都有很多极为细致的记载,不再一一叙述,仅举上面几个例子,足以证明中医学对传染病的认识是非常深入的。

中医学有关急性传染病的重要著作,是很多的,这里重点介绍以下的六种:《伤寒论》是我国汉代伟大医学家张仲景的著作。这部书主要总结了汉代以前和他自己的经验,阐明多种急性传染病的证候变化和治疗方法,为我们研究传染病的重要文献。是我国医学古典著作之一。《温疫论》是明代吴又可的著作。据吴氏原序称:“崇祯辛已,疫气流行,山东、浙省、南北两直,感者尤多,至五、六月尤甚,甚至关门传染。”吴氏著此书,就是依据他与这些急性传染病作斗争所积累的经验而写成的。《温病条辨》为清代吴鞠通的作品。系统地阐明了多种急性传染病的治疗方法,总结了清代叶天士以前的温病学说,在急性传染病方面有很大的贡献。《温热经纬》是晚清王士雄根据《黄帝内经》等古典著作及后世叶天士等人的论著所写成的一部急性传染病学,其辨证用药的方法,多是从古今学者的实际经验中得来的。《伤寒温疫条辨》是清代杨栗山的著作。全书辨别伤寒温病的异同,并继承吴又可的学说,阐发杂气的病因论据,对急性传染病的病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伤寒指掌》清代吴坤安著。是一部将伤寒、温病汇集在一起的著作。辨证立法甚为完备,对四时急性传染病的治疗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以上这几部书,仅仅是中医学关于急性传染病著作的一部分。它概括了“伤寒”、“温病”、“温疫”三种学说,可以充分证明中医学是不断发展的。其他书籍如《肘后方》、《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和金元四大家的著作里,对急性传染病,都有很多宝贵和正确的认识。

中医学有关急性传染病的致病因素和传染条件,也有很多的正确观点。在致病原因方面:认识到六淫之气、不正常之气、杂气都是传染病的致病因素。仅举杨栗山论温病之原为例:“温病,得天地之杂气,杂气者,非风、非寒……另为一种……毒气。”“况杂气为病最多,然举世皆误认为六气……,误认为暑者,如疟痢吐泻、霍乱转筋、暴注腹痛,以及昏迷闷乱之类,概作暑治,未尝一验,实非暑也,亦杂气之一耳。……又如一切无名暴病,顷刻即亡,无因而生,无识乡愚,认为鬼祟,并皆杂气所成,从古未闻者,何也?盖因来而不知,着而不觉,人惟向风寒暑湿燥火所见之六气求之,而不索之于无声、无形、不观、不闻之中。”这些描述杂气的记载,已明知有一种致病物质的存在。并指明既非六淫之时气,亦非鬼祟之迷信,在病因学上是很好的启示。杨氏又观察到杂气的使人为病,有时对牲畜则不能为病,他说:“至于无形之气,偏中于动物者,如猪瘟、羊瘟、牛马瘟,岂但人瘟而已哉。然猪病而羊不病,牛病而马不病,人病而禽兽不病,究其所伤不同,因其气各异也。”像这样精到的观察和描述,是值得我们重视的。在观察传染病的形成方面:一方面认识到致病因子通过一定的传染途径的外在条件,如吴又可《瘟疫论》中说:“然伤寒与中暑感天地之常气,疫者感天地之疠气,在岁运有多少,在方隅有轻重,在四时有兴衰,此气之来,无老少强弱,触之即病,邪自口鼻而入。”又说:“邪之中人,有自天受之,有传染受之,所感虽殊,其病则一。”说明致病因子是经过呼吸道的鼻和消化道的口的途径而传染入人体的。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认识到人体抵抗力对传染病的发生的内在条件。古人已经观察到人体对引起传染病的疠气有一定的抵抗力,所以《黄帝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诸病源候论》亦云:“恶毒之气,人体虚者受之。”又云:“人有阴阳不调和,血气虚弱,与患注人同居共处,或看侍扶接,而注气流移染易,得上与病者相似。”都说明内在条件是传染病形成重要的因素。这对预防医学起到很大作用。二、中医学关于急性传染病的预防

中医学的预防思想,远在2000年前已经奠定。《黄帝内经》首先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主张未病时就先预防,并谓“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说明早期预防的重要性。这种思想,无疑的适用于任何疾病,而对急性传染病尤为重要。《黄帝内经》预防疾病的特点,包括体外和体内两个方面。在谈到预防体外致病因素时,则曰:“避其毒气”或“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谈到肌体内在致病条件时,则如前所说:“不能传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是提倡人体和外在环境统一的预防观点。

由于上述思想基础的发展,中医学对有关急性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也有了不少的贡献。

在环境卫生方面:王孟英《霍乱论》说:“人烟稠密之区,疫疠流行,……故为民上及有心力之人,平日宜疏浚河流。毋使污秽,毋使饮浊,直可登民寿域。”《周书秘奥营造宅经》说:“沟渠通浚,屋宇洁净,无秽气,不生瘟疫病。”可见古人非常重视屋宇的清洁和疏通沟渠工作。这些,对避免传染病的流行有积极的作用。对飞尘能传播疾病也有相当认识,《后汉书张让传》所载:灵帝三年,毕风创造了名为翻车和渴鸟的街道洒水车,在城市卫生贡献上有着较大的意义。其次《梦粱录》也有:“遇新春,街道巷陌,官府差雇淘渠人,沿门通渠,道路污泥,差雇船只,搬载乡落空间处”等讲究环境卫生方面的记载。

在个人卫生方面:非常注重饮食卫生,“病从口入”是我国广泛流行的一句谚语,已充分说明我国人民对于饮食与疾病有着密切关系的深刻体会。他如《千金要方》云:“勿食生肉,伤胃,一切肉惟须煮烂,”“原霍乱之病也,皆因饮食,非关鬼神。”《金匮要略》亦说:“秽饭、馊肉、臭鱼,食之皆伤人……,六畜自死,皆疫死,不可食之。”以及“果子落地经宿,虫蚁食之者,人大忌食之。”李时珍说:“凡井水有远从地脉来者为上,有从近处渗来者次之,其城市近沟渠,污水杂入者成碱,用须煮滚,停一时,候渣沉乃用之,否则气味俱恶,不堪入药、食、茶、酒也。”这些记载,告诉我们对食物和饮水,宜用新鲜、清洁或煮熟者。特别是对于消化道传染由饮食所致,非关鬼神的认识,不仅预防消化道传染病有决定性作用,还具有朴素的无神论的唯物思想。其次《千金要方》教人“常习不唾地,”以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他如主人》所主张的常沐浴和如厕更衣等,都是我国的个人卫生优良传统。

在消灭传染媒介物方面:防蚊如公孙谈圃里说:“泰州西溪多蚊,使行按左右以烟熏之。”防蝇如汪期莲《瘟疫汇编》中记载:“……瘟疫大行。有红头青蝇千百为群,凡入人家,必有患瘟而死者。”并且有凡用逐瘟祛疫法的人家,可以不染瘟疫的说明。《通志略》更载有:“百部曰婆妇草,能去诸虫,可以杀蝇蠓”的方法。以上事实,足证中医学对消灭传染媒介物的经验,是丰富多彩的。

在传染病人的隔离和消毒方面:晋书王彪之传说:“永和末,多疾疫,旧制朝臣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疾,百日不得入宫。”这是对传染病接触者实行隔离的例子。《疫痧草》说:“家有疫痧人,吸受病人之毒而发病者为传染,兄发痧而豫使弟服药,盖若兄发痧而使弟他居之为妙乎?”这又是具体主张健康人同传染病人隔离的例子。其次,《肘后方》有六味薰衣香的衣服消毒法,《千金翼方》有小金牙散的鼻腔消毒法,《外台秘要》有辟温病粉身散的皮肤消毒法,《景岳全书》有福建香茶饼的口腔消毒法,这些方法在当时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消毒意义和预防价值。

更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种痘法发明很早。相传最初开始于宋代,而《俞茂鲲痘科金镜赋集解》则谓:“又闻种痘法起于明隆庆年间,宁国府,太平县,姓氏失考,得之异人,丹传之家,由之蔓延天下,至今种花者,宁国人居多。”可见在16世纪前后已应用很广而且有一定的成就。以后种痘法逐步改善,用时将痘苗连种七次,精加选炼,使成“熟苗”。这种通过连续接种和选炼多次来减低毒性的方法,证明中医学是随着时代的演进而不断有所发展的。由于种痘法的发明,当时引起外国的重视。17世纪,俄国曾派人来我国学习种痘,以后又传到欧洲的其他国家,已成为中医学在世界预防接种史上的实际贡献。三、中医学关于急性传染病辨证论治的规律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治疗疾病的规律。中医学治疗急性传染病的指导思想就是建立在这个规律的基础上的。任何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往往是非常复杂而变化多端的,但也有其规律性。掌握疾病复杂变化和规律性,就可以进一步认识疾病的本质,更好地进行防治工作。

中医学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通过运用望、闻、问、切的四诊方法,结合三因、八纲的分析归纳,全面地观察疾病复杂变化的规律性,从而使这种规律性进一步提高为理论体系。例如:伤寒论之分六经,温病之分三焦和卫气营血,就是对疾病发展规律的整体认识。按疾病的始末、表里、浅深、轻重的临床表现分成若干基本证候类型。不但反映了疾病发展的病理、生理上的共同性和必然性,并且反映了疾病发展全部过程中的阶段性和特殊性。六经、三焦和卫气营血三种辨证方法虽然不同,在临床时却都可以作为认识疾病的基本原则。

中医学将急性传染病概括成伤寒和温病两大类。伤寒的发展规律,为由表及里、由阳到阴;新感温病的发展规律,为由上到下,由卫分到气分到营分到血分;伏气温病的发展规律,为由里达表,由血分出营分达气分出卫分。因此,关于急性传染病的辨证,必须分清其证候属性和发展的道路,从而掌握其要领,才能有正确的治疗方向。但是,这只是指疾病的一般发展规律,有时还有特殊的情况,如《难经》“论温病之脉,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也,各随其经所在而取之。”说明疾病发展存在有特殊性的一面。

急性传染病的辨证还不止此。人体有强弱,年龄有大小,时令有冬夏,气候有寒温,地域有燥湿,病邪有盛衰,均须仔细体会,才能达到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灵活应变的治疗要求。

中医学把一切疾病特别是急性传染病的发病机制看作是一个“正邪相搏”的病理作用。所以疾病发展过程也就是“正邪相搏”的过程。一切疾病变化规律,也就是“正邪相搏”的矛盾现象的反映。疾病一开始就存在正气与邪气相搏的斗争,只有邪气已去,正气进入恢复阶段,这一斗争才算解决。但解决的方式还要视“正邪相搏”过程力量的对比,如果邪气战胜了,就会导致死亡,正气战胜了,才能获得痊愈,于是,扶正祛邪就成为临床的治疗总则和首要任务。

扶正祛邪并不是抽象的治疗概念,而是针对不同性质的疾病的合理运用。归根到底,必须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确定扶正祛邪的方法。在祛邪方面,对不同的邪气,用不同的方法来祛除,掌握邪气的性质及发展趋向,因势而利导;在扶正方面,对于不同的体质状况,也应给予不同的辅助方法,以及在疾病初期,祛邪即可以存正,疾病末期,扶正即可以祛邪等等,都是从这一准则出发的。

当然,祛邪扶正的目的,在于调整机体的矛盾统一。所以中医治病常常不是针对外来的病原体(对病因则极重视),而着眼于解决病人的内在矛盾。例如针灸能治疗疟疾,就是这个道理。如按现代病理生理学的观点,认为在发病学上疾病发生的基础有两个重要规律:“一、病因因素不一定自始至终存在于疾病过程中,也不一定直接引起疾病中的每一个现象,病因因素的存在,对于一切疾病的继续发展不是必需的,也就是说病因因素的作用,必须要通过形成发病链锁的机体生理系统才能实现的。二、同是一种致病因素,发病链锁的发展方向可能是不同的,因而引起疾病的变异性和多型性。”可见中医重视调整体内的统一是符合这种精神的。所以中医学在不同的致病因素引起相同的病理现象,可以用“异病同治”的方法,而同一的致病因素发展或不同的病理变化,可以用“同病异治”的方法。

关于急性传染病的治疗方法,在中医学里面是极为丰富的,为了便于临床的应用,选择樊开周先生验方妙用所列八法,介绍各法大意,供同志们参考。

1.解表法:为治温热病之大法。其大要不专在乎发汗,而在乎宣其气血,开其郁闭,郁闭在表,辛凉芳淡以发之,郁闭在半表半里,苦辛和解以发之,……必察其表无一毫阻滞,始为完善。并谓凡能发汗、发、发疹、发斑、发丹、发痧、发瘄、发痘等方,皆谓之发表法。温热病首贵透解其伏邪,而伏邪初发,必有着落,着落在皮肉肌腠时,非发表则邪无出路。可见发表是祛除病邪从表而解,急性传染病多属温热病之类,辛凉发表自是最为相宜的方法,但如果有寒邪郁闭,辛温发表之法,亦不容有所偏废。

2.攻里法:攻法者,解其在里之结邪。结邪为病,不一而足,大便闭结,大便胶闭,协热下利,热结旁流,四者之邪结在里,必须攻以解结。如结胸、水结、血结等里病,亦以解结为治。同时说明温热结邪,总属伏火,自宜苦寒泻火为正治。但必须辨其为毒火宜急下,风火宜疏下,燥火宜润下,痰火宜降下,食积化火宜清下,瘀血化火宜通下,水火互结宜导下等攻里法之大要。至其攻里之轻重缓急,宜以见证为主。

3.和解法:凡属表里双解、温凉并用、苦辛分消、补泻兼施、平其复遗、调其气血等方,皆谓之和解法。按伤寒邪在半表半里,仲景用小柴胡汤以和之;温疫邪伏膜原,吴又可立达原饮以和之。可见和法多适用于邪居表里之间。温热伏邪,初起自内出外。每多因新感风寒暑湿而发。惟温病之发,因风寒者居多;热病之发,兼暑湿者为甚。兼风兼暑,其性阳,其气轻扬,伏邪反因而易溃;兼寒兼湿,其性阴,其气抑遏,伏邪晦滞而难达。故一宜表里双解,一宜温凉并用。其病每多夹并而传变,如夹食、夹痰、夹水、夹瘀之类,与伏邪互并,结于胸胁脘腹膜络中,致伏邪因之郁结,不得透发,不透发,安能外解。凡用双解法不效,即当察其所夹为何物,而于双解法中,加入消食、消痰、消水、消瘀等药,效能便捷,病始能去,故治宜苦辛分消。更有气血两虚,阴阳两亏,如吴又可所谓“四损”、“四不足”者,复受温热伏邪,往往有正气内溃,而邪愈深入者,亦有阴气先伤而阳气独发者,《黄帝内经》所云“温病虚甚死”,即此类也。故治宜补泻兼施。且有病人不讲卫生,病家不知看护,每见劳复、食复、自复、怒复者,亦有余邪未净,或由失于调理、或由故犯禁忌而见遗证迭出者。故治宜平其复遗,调其气血,为温热病中期、末期之善后要法。凡此和解之法,是在汗下温清消补中运用的,颇能适应急性传染病的复杂变化。

4.开透法:凡属芳香开窍、辛凉透络等方,皆谓之开透法。一则去实透邪,一则补虚提陷。此为治温热伏邪、内陷神昏、蒙脱厥脱等危症之要法,急救非此不可。此等危症,虽由于心肺包络及肝肾冲督等之结邪,而无不有关于“脑”。因为热邪所蒸,湿痰所迷,瘀热所蔽,血毒所攻,则心灵有时而昏,甚至昏狂、昏癫、昏蒙、昏闭、昏痉、昏厥,而全不省人事,厥而不返,亦必内闭而外脱。治宜先其所因,解其所结,补其所虚,提其所陷,以复心主之神明。此开透法之所以出生入死而为最紧要最珍贵之良法。按急性传染病最多昏迷之症,开透诚为治疗的重要方法。

5.清凉法:温热郁于气分为伏热,郁于血分为伏火,通称伏邪。热与火均宜用清凉法。当其伏邪外溃在表,法宜辛凉开达,使热从表泄,则辛凉发表即清凉法;伏邪内结在里,法宜苦寒通降,使火从下降,则攻里亦即清凉法;伏邪在半表半里,法宜双方和解,使热从表泄,火从里清,则和解即清凉法;若在表已得汗而热不退,在里已下而热不解,在半表半里已和解而热犹不净,或本来有热无结,则惟清凉直折,以肃清其火而已。故清凉法可济发表攻里和解之不逮,四者之用,可合而亦可分。温热病当清凉者十之六七,故清凉法不可不细加讲述。

凡用清凉法,必先辨其为伏热、伏火,热属气分,为虚而无形,如盛暑酷热炎蒸,虽挥汗淋漓,一遇凉风即解,故人身之热,气清则退。至其清热之法,首用辛凉,继用轻清者,所以肃气分之伏热,终用甘寒者,所以滋气分之燥热。火属血分,为实而有物,其所附丽者,非痰即滞,非滞即瘀,非瘀即虫,但清其火,不去其物,何以奏效,必视其所附丽者为何物,于清火诸方,加入消痰、化滞、祛瘀、杀虫等药,效始能捷。如燔柴炙炭,势若燎原,虽沃以水,犹有沸腾之恐慌,必撤去其柴炭,而火始息。故凡清火之法,虽以苦寒直降为大宗,而历代医方,往往有清火兼消痰法,清火兼导滞法,清火兼通瘀法,清火兼杀虫法者,皆所以清化火之所附丽之故。若无所附丽之火,但为血郁所化者,自以清其络热,宣其气机为第一要义。而时有苦寒复甘苦法者,甘苦化阴,以存胃肠之津液,使苦寒不致化燥;苦寒复酸寒法者,酸苦泻肝,善通孙络之积血,使络热转入气分而解;苦寒复咸寒法者,咸苦达下,一则清镇冲气之上逆,一则泻壮火而坚真阴。总之,凡温热病,宜于辛凉开达者,早用苦寒直降,则为误遏,冰伏其邪而内陷;宜于苦寒直降者,但用轻清甘寒,又只能清热,不能退火。虽然火散则为热,热积则为火,热与火只在散积之间,故清热散火,可分而亦可合,但其先后缓急之间,所用方法,界限必须分清。可见古人立法之严密审慎。

6.温燥法:温热为伏火症,本不当用温燥。然初起客寒包火,致伏邪不能外达,不得不暂用温燥法,如羌苏饮、芎苏散之类。亦有温遏伏火,抑郁太甚,致伏邪不能外出,不得不暂用辛燥法者,如藿香正气散、九味羌活汤之类。一经寒散热越,湿开热透,即当转用他法以速清其伏邪。此即在表兼寒兼湿立温燥法之本意。更有初起夹水气症,在表则纯用辛凉发散,则表必不解,而转见沉困;有里证不可遽用苦寒,若早用苦寒,则里热内陷,必转加昏蒙,此水气郁遏伏邪,阳气受困,宜于发表清里药中加温燥之品以祛水气、迨水气去,郁闭开,然后议攻议凉,则无不效;又有夹冷食伤胃,往有无脉沉肢冷者,若胸膈痞闷,舌苔白厚,益为食填膈上之明证,即当用温化燥削,如加味平胃散、沉香、百消粬之类。甚则用吐法以宣之,如椒盐汤、生萝卜汁等,使膈开而阳气宣达,然后伏邪外溃,或当解表,或当清里,自无误治。但有以此等兼夹症,每用温燥药见功者,遂相讼清热泻火之非;归咎于冰伏凉遏之弊,不知温热乃其本气,兼夹乃其间气。故不可拘执兼症夹症之用温燥法见功,遂并其温热本症之当用清凉而一概抹煞。若并无兼症夹症,而邪深入里,失于攻下,致热深厥深,反欲拥被向火,凛凛恶寒,身冷肢厥,而二、三处独见火症,如目大小皆赤,舌苔黄黑燥,小便黄赤涩痛,大便稀黄极臭。或下利鲜血,此皆热深阳郁之象,当以温燥通郁为主,佐以辛凉透热,使里气通而郁阳发,反大热而烦渴,即转机而用清用下,以收全功;又如湿温湿热,方伏于膜原,未经传变之时,胸膈必多痰滞,有见其躁烦而过用知、膏、芩、连者,有因其作渴而遽用生地、麦冬者,有病者自认火症而恣啖冷水、西瓜、梨、荠太早者,皆能抑郁阳气、壅闭伏火,火遏于中、下二焦,停痰滞于上焦,每见恶寒胸痞,甚则烦渴昏谵,宜先以宣导痰滞为主。以上温化之法,特救药误、食误,非治温热正病。则知温燥一法,为应变救逆而设,以治急性传染病,非真知灼见,不可滥用,但亦不可因循贻误,当用而不用。

7.消化法:消者去其壅也,化者导其滞也。凡人气血所以壅滞者,必有所因,先其所因,而坚者削之,此即消化之法也。并谓用宜得当,不可诛伐太过,温热伏邪,临时多次夹食、夹痰、夹水、夹瘀、夹虫之故,必须消化之,乃得其平。

8.补益法:温热伏火症,本不当用补益法。然《黄帝内经》云:“精气夺则虚,虚者补之,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温病虚甚死,当实其阴以补其不足。”此即后贤治四不足与四损者,复病温热,创立先补后泻、先泻后补、补泻兼施之法的依据。况温热诸症,每有屡经汗下清解而不退者,必待补益而始痊。此由本体素虚,或因素有内伤,或为病药所残,自当消息其气血阴阳,以施补益之法,温热虽伤阴分血液者居多,然亦有凉药太过,而伤阳气者,则补血补阴,补气补阳,又当酌其轻重,不可偏废。凡屡经汗下清和,热退而昏倦痞利不止者,当补阳气以培元,所谓驱邪必先扶正,正足邪自去也。急性传染病如宜用补益之时,总宜清补、平补、调补、食补为妥。

以上八法,对于急性传染病,前五法为必用的重要法则。温燥法则于变症、误症时选用,消法则有时宜用,补益法亦急性传染病善后不可缺少的步骤。但仅拘于八法,不知通变,也是不善于掌握“辨证论治”的规律的表现。因而就不能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最终目的。惟善辨证者必善于施治,善于施治者必善于用法和选方的遣药。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中医学治疗急性传染病的应有作用。四、十年来中医学关于急性传染病的防治成就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向来就重视中医学遗产,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正确评价了中医学的科学性和对人民健康事业的应有贡献。十年来由于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和关怀,卫生部门认真贯彻、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中的中医政策,使广大的中医工作者提高了政治觉悟和政治地位,在中西医密切团结和合作下,发挥了社会主义积极性,在预防接种、防汛救灾、抗涝救旱、巡回医疗和爱国卫生工作中,贡献了巨大的力量。特别是西医学习中医后,广大中西医工作者共同进行中医学的临床研究,收效尤大。根据全国的经验证明,中医对各种急性传染病的治疗是有很高疗效的。

十年来中医学关于急性传染病的防治成就是巨大的。现举数例如下:用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证明疗效很好;目前全国将进一步研究其机制。对细菌性痢疾,上海市第十一人民医院用白头翁汤进行治疗,不但效果满意,而且无副作用;重庆市第一中医院用芍药合剂治疗46例,亦全部治愈;安徽省合肥人民医院用马齿苋煎剂治疗87例,有效率达96%左右。流行性感冒,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曾制定两个合剂,患者体温在39℃以上,服一剂药后都迅速退热,预后良好。1957年,河北省天津区防疫队,曾用中药方剂银翘解毒丸预防流行性感冒,效果很好。此外,对百日咳、白喉、小儿麻痹症、猩红热、肺炎和麻疹等十余种急性传染病,都有较好的疗效。通过上面一些例子,已足以说明,只有在社会主义的优越制度下,中医学才有光辉灿烂的今天。

下面仅将我院治疗几种急性传染病的初步临床研究资料向大家汇报,希中西医同志予以批评指正,以便作进一步的提高。

1.小儿麻痹症:1958年北京市小儿麻痹症的发病情况比较高。我院内外科研究所在北京儿童医院接收治疗病例400余例。因部分病历下放,有些材料未能取到,仅就190例比较完整的材料加以总结,有效率为90%。证明治疗愈早,疗效愈高。我们治疗本病的原则,在急性期,按照治伤寒和温病的理论,根据具体证候,用加味葛根芩连汤、越婢汤、麻杏石甘汤、局方至宝丹、安宫牛黄丸及紫雪丹之类;在恢复期,则按杂病法治之,如加味金刚丸、回天再造丸之类。其中以加味金刚丸和加味葛根芩连汤为主要方剂。

2.传染性肝炎:我院内外科研究所于1957年曾与某部队医院合作治疗103例患者,有效率为90.8%。鉴于传染性肝炎多有黄疸的临床症状,我们就根据古人治疗黄疸的经验,从而辨证施治。重庆市第二医院、厦门市第一医院、浙江中医院及我院均一致认为传染性肝炎的发黄性质,无疑是属于黄疸病的阳黄这一类型的。阳黄的成因主要由于湿郁生热,湿热壅遏,熏蒸肌肤所致。故治疗本病的原则,各地均以清热利湿为主。我们依照临床的特点,分作以下三个治疗原则:(1)中气实者多热重于湿,病多发在阳明胃经,临床表现为阳明胃热症状,发热头胀,口烦渴,腹胀满,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舌苔干黄,脉数有力。宜用苦辛淡渗兼通泄法。(2)中气虚者属湿重于热,病多发于太阴脾经,临床表现为脾湿症状,有四肢困倦,胸膈痞满,胃纳锐减,口淡无味,大便溏薄,舌苔灰白而厚腻。其治则湿渐化热而未化火者,用苦辛淡渗法;已化火者,用苦辛淡清法。(3)肝脾肿大,则用通络化瘀、行气活血之法。

按上述治则,结合辨证论治,将治疗方药又分为四种类型。

①发热而黄疸显著者,湿热均重。若热重于湿的可用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黄芩滑石汤;若湿重于热的可用茵陈五苓散、胃苓汤等;若有高热症状者,可采用甘露消毒丹等。

②胃肠症状显著者,以渗湿益胃健脾为主。采用八正散、胃苓汤、温胆汤等,热重者加黄连、木通、车前子、黄芩之类;寒湿重者加白术、砂仁、肉桂等。

③肝脾肿大者可用化坚丸、青蒿鳖甲汤、鳖甲煎汤、柴胡桂枝汤之类。

④肝功能不正常而无明显症状者,用化坚丸、温胆汤加健脾胃之品,往往可使肝功能恢复。

如上所述,证明中医不仅能治疗传染性肝炎,而且疗效是满意的。

3.流行性乙型脑炎:1956年北京因气候偏湿,本病发生后,运用石家庄的经验,开始不能全治,针对这种情况,我院在石家庄用暑温方法治疗脑炎的原则上,加上芳香化湿方法,很快使病人转危为安,提高治疗效果,从而使我们对脑炎的认识丰富了偏热偏湿的气候因素,进一步体会中医辨证论治的优越性。1957年和1958年我院除继续参加北京市脑炎重症病人的会诊工作外,也组织了一个治疗小组,以1958年疗效为较好,收治病人12例,无1例死亡,亦无后遗症。我们根据临床经验有以下3点体会。(1)本病属暑温范畴。且应注意偏热偏湿的自然气候对本病的影响。亦即注意人体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2)“清热解毒养阴”和“辛凉为主”的治则,是石家庄市的宝贵经验,可以进一步加以肯定。但必须时时运用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原则,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3)根据温病理论体系,制定系统的治疗方法,如辛凉透邪、逐秽通里、清热解毒、镇肝息风、开窍豁痰、通阳利湿、益胃生津和清燥养阴等八法,是我们的实践认识的新发现。

4.麻疹、疹后肺炎和病毒性肺炎:1958年冬季,我院附属医院收治一百余例病人,疗效相当满意。我们根据“病毒侵犯肺卫”为主的辨证基础,拟订临床四法-宣透、表里两解、清热养阴和生津固脱等法。对今后开展本病的治疗,很有参考价值。

5.中毒性痢疾:我院附属医院曾收治11例病人,除1例在24小时内未见好转,死于呼吸麻痹外,10例均获痊愈。我们体会本病属暑毒为病,由于暑邪内袭,郁蒸中焦,迅速犯其心包,出现高烧、昏迷、抽风三大证候。此时全属暑邪内闭,秽毒交蒸,虽有表证,实非表邪,治法应芳香逐秽、清热解毒、开窍息风,三者同时并用。尤应注意的是,患儿面垢昏闷,脉象匿伏,按之不得,此为热厥脉厥之象,乃毒邪内陷已极,此时,当舍脉从证,直宜解毒息风,不可执脉论证,坐误病机。所用方剂,如葛根黄芩黄连汤、白头翁汤、局方至宝丹、安宫牛黄丸之类。流行性感冒辨证论治的一般原则

流行性感冒是传染性极大的疾病,也可以说是一个世界性的急性传染病。到目前为止,资本主义国家对流感的防治仍然没有可靠的方法,而我们采取了积极防治的态度,所以近年来我国人民在与流感作斗争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大成绩,也获得了很多经验。这些经验和成绩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依靠群众,贯彻预防为主和团结中西医的方针,采取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性措施而取得的。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医的作用,进一步探讨中医对流感辨证论治的一般原则,防治流感的流行,保障人民的健康,是有现实意义的。一、流行性感冒的辨证规律

祖国医学古典著作之一的《伤寒论》,近来很多学者都认为是包括流行性感冒在内的一类有关急性传染病的临床经验和理论总结。后世各家有关类似流感的论述颇多,不但辨别了流感证候,而且对流感的传染性及其防治方法也有丰富的知识。

在流行期间,诊断流感虽较简单,但在非流行期间,诊断颇为困难。因有多种疾病,其临床症状极似流行性感冒。所以,关于流感的发病因素、流行季节、发病过程及其分类等问题,亦即掌握流感的辨证规律问题,是防治流感的关键。

1.流行因素: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是滤过性病毒。但是,因病毒有不同类型以及病毒的变异等问题,从而增加了流感流行规律的复杂性。中医学虽对病原体尚没有直接观察到,但已注意其自然环境、气候的外在因素,和这些因素对流感流行规律的影响。例如:(1)“此证因春夏秋三时,感冒非时暴寒所致,多见恶寒发热,头痛,骨节疼,无汗,或呕逆恶心等证,其脉人迎多浮紧,亦有弦数者”(《中国医学大词典》感冒条)。(2)“此证多由于天时凉暖不一,风邪由口鼻吸入,郁于肺经,而且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咳嗽自汗等证;甚者头痛身热,痰壅气喘,声哑咽干,脉浮而数,易于传染”(《中国医学大词典》伤风条)。(3)“凡人偶受风寒,咳嗽涕出,俗语谓之伤风,乃时行之杂感也”(徐灵胎)。“夫时行气病者,此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者多相染易,故予服药及为方法以防之”(巢元方)。

由上述三点可见,古人所谓“暴寒”、“风邪”、“时行乖戾之气”,虽非明指病毒,但可以说明这些因素是引起流感流行的发生和预防的方法。

2.流行季节:中医学谓“春应温而反寒,夏应热而反冷,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温,非其时而有其气,是故一岁之中,病无少长,率相似者,此则时行不正之气也。”说明四时非时之气均能引起疾病的流行。但亦有不因非时之气而发病的,即所谓六气外感为病。所以对流感的辨证,在因时制宜的情况下,既要分析非时之气,又要分析当令之邪。例如:冬日为寒水正令,单衣薄被,感冒寒邪,多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脉浮紧,此即当令之寒邪为病;若气候反温,感其气而发病者,则为非时之气为病,当于冬温法中求治。春日为风木主令,春日感冒风邪,若初起微恶寒,后则但热不寒,头胀、身痛、口渴、咳嗽或自汗,脉浮紧者为风温,亦当令之邪为病;若寒水之气未尽,或气候骤寒,感之而发病者,则又为非时之气为病,当于感冒寒邪法中求治。至于夏日则多属热属暑,长夏则多兼暑兼湿,秋日则燥气偏胜,而燥又有两种性质,一属于凉,一属于热,因之有凉燥和温燥两种不同的类型。以上根据时令不同,寒温各异,则四时流感亦因时变化,而表现不同证候类型。在临床上,“审察病机,无失气宜。”自能收到“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的治疗效果。

3.发病过程及其分类:流感的发病过程很短,病势发展很快,一般1~2天症状达最高峰,各种证候可渐次消失,遗留极度虚弱和劳动力的降低。单纯型的流感很少迁延5~7天以上。有时在3~4天,体温下降,病情好转。有时1~2天后体温又复升高,病情加重,呈现双峰型的体温曲线。极轻的病例,整个病程持续1~2天,病人并不卧床。极重的病例,有时病情呈现各种全身中毒征象,甚至虚脱,亦有的很快死亡。

流感的临床表现是多样性的,因而有许多分类的方法。基本上可分为单纯型、混合型及继发型感染的三种病型。

按照中医特点,需要结合流行因素及发病季节,加以归纳分析,若其时仅为当令之邪,或因感寒,或因受风,而不兼其他因素者,则发病多为单纯型的感冒,若其时气候不常而杂感不正之气者,则发病的变化复杂,多为混合型的感冒。同时,体质有强弱,感受有轻重,年龄有大小,地区有燥湿,以及病毒侵犯的部位各有不同,如有太阳证的,头痛发热,脉浮恶寒;有阳明证的,鼻干目痛,发热,项背强,口渴汗出;有少阳证的,口苦咽干,往来寒热,胸胁满,喜呕;亦有三阳并见,但以某经症多,则加某经之药。间有直中三阳,又以所犯何经,循经治之者。此外,尚有感冒夹食、感冒夹痰等等,均须仔细辨别(夹食加消食之品,夹痰加化痰之品),则疾病自无遁形。至于流感的继发症,则以肺炎为常见,又须视其继续感染情况。或属治疗不及时,或属调理失于谨慎,随证治之,适宜为度。二、流行性感冒的治疗原则

我们知道,流感总属外感的疾患,治疗流感的原则也就总不外乎“解表”为主。而解表法又应分“辛温解表”和“辛凉解表”两大法则。根据流感的发病因素和季节,区别宜温宜凉,再辨其有无兼夹,自能执简御繁,得其要领。

1.冬日流感的治疗:冬日流感可分感冒寒邪(同伤寒治法)和应寒反温感受非时之气(同冬温治法)两类。(1)感冒寒邪:恶寒、发热、头痛、身疼、脉浮紧、无汗、苔白、口不渴、舌质不红,可与麻黄汤;发热、头痛、身疼、项背强、脉浮长无汗,可与葛根汤;往来寒热、口苦咽干、胸胁满、目眩喜呕、脉浮弦,可与小柴胡汤;恶风寒,头痛身酸,胸闷不渴、舌苔白、脉浮,可与荆防败毒散;恶风寒而咳嗽、身微痛、舌苔白,脉浮而体虚者,参苏饮可与之。以上虽同是“辛温解表”的方法,但见证不同,体质有异,故处方用药,应区别对待。(2)感受非时之气:发热甚、微恶寒或不恶寒、头痛鼻塞、舌苔白或微黄、口微渴、脉浮数,宜葱豉桔梗汤凉解之;若发热微恶寒、无汗或有汗不彻、微烦、面微赤、目微红(面赤色者,阳气拂郁于表之象)、口渴、舌苔白或微黄不燥、舌质色红而不绛、脉浮数兼紧、兼见咳嗽气急者,乃内热为外寒所遏,肺气受制,属寒包火,宜凉散之剂,麻杏石甘汤可与之,若体虚感冒冬温,咳嗽咽干、发热头痛,加味葳蕤汤可以选用。以上是微辛凉解表的方剂,因冬日虽寒反温,但仍主寒水司令之时,选方不宜纯用辛凉苦寒,宜辛凉宣透(表1)。表1 冬日流感方剂表注:药量,应根据患者年龄、病情和体质强弱而确定(以下同)。

2.春日流感的治疗:可分成感温风之气(同风温治法)和非时之寒(同寒疫治法)二种。(1)感冒风邪:发热不恶寒或微恶寒、口不渴或微渴、头痛、有汗或汗不彻、或微咳、舌苔薄白、脉浮数,或用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或用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按风为阳邪,春则温暖,本《黄帝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之义,故用“辛凉解表”之正法。(2)感冒寒疫:恶寒发热、头痛身疼、胸闷不舒、无汗、舌白脉浮,用香苏饮,或复以葱豉汤。恶寒发热或寒战、头痛、全身疼痛、咳嗽、无汗、口不渴、苔白而秽、不思食、脉浮紧或浮弦,可与十神汤,或苏羌饮(表2)。表2 春日流感方剂表

3.夏日流感的治疗:夏令多热,感冒则头痛身酸、发热、口渴、无汗、舌白、脉浮数,可用银翘散加杏仁、滑石;发热、口渴、心烦、头痛、有汗,可用银翘散去芥穗、牛蒡子加杏仁、黄芩、生石膏;渴甚者加花粉;胸膈闷者加藿香、郁金;小便短者加栀子或六一散。若发热头痛头胀、恶心呕吐、胸闷身倦、腹痛下利、苔白滑或微腻、或渴或不渴,及暑秽及夹食,可用藿香正气散。

4.长夏流感的治疗:这一季节,兼暑、湿、风三气。尤多暑湿并盛。如伤暑感冒,表实无汗、发热头痛、舌苔白、面赤口渴、右脉洪大,宜新加香薷饮;若舌尖红,可加黄连少许,小便短,亦可加六一散。如感冒暑湿,恶心呕吐、头晕身痛、倦怠乏力、腹泻不思食、发热口不渴,宜六和汤。如感冒湿盛,头痛如裹、身重、骨节酸疼、舌苔白滑、不渴不饥、脉濡、午后热甚,宜三仁汤。若脉缓身痛、舌苔黄而滑、渴不多饮、或竟不渴、汗出热减、继而复热,乃内蕴水谷之湿,外复感受时令之湿,黄芩滑石汤可与之。如风湿上冲,头痛脊疼、项如折,羌活胜湿汤可以选用。

按四时感冒,在夏季,特别是长夏,风、暑、湿、火兼而有之,因此流感所感受的各有不同,所以治疗方法也就有辛凉透邪、芳香清化、通阳利湿等等,我们在应用于临床时,必须掌握病机,灵活运用(表3)。表3 长夏流感方剂表

5.秋日流感的治疗:头痛、恶寒、发热、鼻塞、咽干、咳嗽稀痰、脉弦、无汗,此属凉燥,杏苏散主之。头痛、身微热、口微渴、微咳有汗,桑菊饮主之。头微胀、目不清、口微渴、干咳,余邪不解者,清络饮主之。咳嗽无痰或痰少而黄、咽干、口渴、舌红无苔、脉数,清燥救肺汤可与之(表4)。

以上是四时流行性感冒的一般治疗原则。可以前后互参,分别运用,不必拘泥。所列的方法与方剂,仅作临床的参考,必须因人、因地、因时,增减化裁。另外,如元素九味羌活汤、海藏神术散、苏沈九宝汤等等,均是流行性感冒可以选用的方剂。因为中医学是非常丰富的,非一方一法或几方几法所能尽其治疗流感的应有作用。表4 秋日流感方剂表关于传染性肝炎证治的探讨

传染性肝炎是由滤过性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通常表现为黄疸,但亦有无黄疸型的病例。本病的死亡率虽低,但由于病程较长,一部分病人又有转为慢性的可能,特别是在儿童和青壮年被感染而发病者为数较多,因此对人民健康有一定的危害性。新中国成立前在反动统治下,对本病的防治情况,基本无可以参考的资料。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关于本病的研究和临床治疗以及预防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中医学在传染性肝炎的治疗方面,无论过去和现在有很多有效的方法。一、黄疸型肝炎的证治

1.对黄疸型肝炎的认识:中医对黄疸的认识是很早的,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里面,就有了记载。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说:“目黄者曰黄疸”,“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灵枢经·论疾诊尺篇》说:“身痛而色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以后如《金匮要略》有五疸;《诸病源候论》有九疸候,并附急黄、劳黄等十多种不同的病型;《外台秘要》诸黄方中有急救36黄方;《圣济总录》载有36黄的症状和治疗。金元之后,各家皆有发挥,使我们对黄疸的认识日趋完善。同时,还认识到黄疸的感染性。仲景把黄疸列入伤寒的条文中,而《伤寒论》这部著作,大家都肯定是有关传染病的临床实录,可见当时已经认识黄疸是有传染的性质。如“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孙思邈更直接的提出黄疸为传染病,他说:“凡遇时行热病,多必内瘀发黄。”沈氏《尊生方》谓:“有天行疫疠,以致发黄者,俗谓之疸,杀人最急。”这些条文都证明黄疸是有传染性的。当然,中医所载的黄疸,可能包括一切能够出现黄疸的疾病,但黄疸型肝炎,可以列入它的范围之内。

2.黄疸的成因及分类:《黄帝内经》说:“湿热相交,民病疸。”朱丹溪说:“疸不必有五,同是湿热。”这是把湿热作为黄疸的成因。《伤寒论》说:“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这又指出寒湿亦是黄疸的成因之一。陈无择《五疸叙论》中说:“若说所因,外则风寒暑湿,内则喜怒恐惊,酒食房劳,三因悉备。”这更说明黄疸的成因兼三因而共有之。但湿为黄疸的主要因素。蒋式玉说:“黄疸……病以湿得之,有阴有阳,在脏在腑,阳黄之作,湿从火化,瘀热在里,胆热液泄,与胃之浊气共并,上不得越,下不得泄,熏蒸遏郁,……黄如橘子色。阴黄之作,湿从寒化,脾阳不能化热,胆热为湿所阻,浸润肌肉,逆于皮肤,色如熏黄,阴黄主治在脾。”把黄疸分为“阳黄”和“阴黄”两大类。景岳全书亦分“阳黄”、“阴黄”。而“阳黄”主阳明胃经,“阴黄”主太阴脾经。临床上,传染性肝炎多属“阳黄”之类。

3.黄疸型肝炎的症状与鉴别:黄疸型肝炎的特征是皮肤和眼均发黄。黄疸常常在第1周中即已出现,但亦有时迁延到2~3周。

黄疸前期症状:在大多数病例中,黄疸前期症状是消化不良现象(食欲不振、恶心、有时呕吐,腹上部疼痛、便秘、较少见的有腹泻)。并在右上腹部(右肋下)有不适的感觉,有时亦有疼痛。前期无显著症状而黄疸渐渐出现者非常少见。所以《伤寒论》谓:“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者,身必发黄。”就是说在一定的前期症状后黄疸才出现而且必然出现。

在黄疸前期中,较少见的是全身中毒现象(疲乏、寒战、头痛、流涕、咳嗽、肌肉疼痛、四肢关节疼痛和体温升高),这一情况开始往往认为是流行性感冒之类的病,直到黄疸出现,才发现病之真正性质。喻嘉言所谓“外感发黄”,即黄疸兼有表证的病例。

黄疸期症状:黄疸、食欲减退、右肋下轻度疼痛,全身乏力或皮肤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