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第3版)(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临床专科)规划教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4 01:58:00

点击下载

作者:冯继红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传染病学(第3版)(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临床专科)规划教材)

传染病学(第3版)(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临床专科)规划教材)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传染病学/冯继红主编.—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临床专科)规划教材

ISBN 978-7-117-26981-0

Ⅰ.①传… Ⅱ.①冯… Ⅲ.①传染病学-成人高等教育-教材 Ⅳ.①R5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210195号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传染病学第3版

主  编:冯继红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9年5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6981-0

策划编辑:刘晨

责任编辑:刘晨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 @ pmph.com

编者

数字负责人 李用国

编   者(以姓氏笔画为序)

丁 洋/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丁向春/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丁国锋/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冯继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陈永平/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李用国/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赵天宇/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娄宪芝/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胡 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徐莉娜/河南省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

盛云建/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编写秘书 赵天宇/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数字秘书 盛云建/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规划教材临床医学专业(专科)第四轮修订说明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医学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机遇。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健康中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深入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贯彻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推进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专业课程体系及教材体系的改革和创新,探索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材建设新模式,经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规划教材评审委员会、人民卫生出版社共同决定,于2017年3月正式启动本套教材临床医学专业(专科)第四轮修订工作,确定修订原则和要求。

为了深入解读《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大力发展继续教育”的精神,创新教学课程、教材编写方法,并贯彻教育部印发《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文件,经评审委员会讨论决定,将“成人学历教育”的名称更替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并且就相关联盟的更新和定位、多渠道教学模式、融合教材的具体制作和实施等重要问题进行探讨并达成共识。

本次修订和编写的特点如下:

1.坚持国家级规划教材顶层设计、全程规划、全程质控和“三基、五性、三特定”的编写原则。

2.教材体现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坚持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非零起点性、学历需求性、职业需求性、模式多样性的特点,教材的编写贴近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教学实际,适应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社会需要,满足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岗位胜任力需求,达到了教师好教、学生好学、实践好用的“三好”教材目标。

3.本轮教材从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了创新。内容上增加案例及解析,突出临床思维及技能的培养。形式上采用纸数一体的融合编写模式,在传统纸质版教材的基础上配数字化内容,以一书一码的形式展现,包括PPT、同步练习、图片等。

4.整体优化。注意不同教材内容的联系与衔接,避免遗漏、矛盾和不必要的重复。

本次修订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临床医学专业专科教材25种,于2018年出版。

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规划教材临床医学专业(专科)第四轮教材目录

注:1.*为临床医学专业专科、专科起点升本科共用教材2.本套书部分配有在线课程,激活教材增值服务,通过内附的人卫慕课平台课程链接或二维码免费观看学习3.《医学伦理学》本轮未修订

第四届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规划教材评审委员会名单

顾  问 郝 阳 秦怀金 闻德亮

主任委员 赵 杰 胡 炜

副主任委员(按姓⽒笔画排序)

龙大宏 史文海 刘文艳 刘金国 刘振华 杨 晋

佟 赤 余小惠 张雨生 段东印 黄建强

委    员(按姓⽒笔画排序)

王昆华 王爱敏 叶 政 田晓峰 刘 理 刘成玉

江 华 李 刚 李 期 李小寒 杨立勇 杨立群

杨克虎 肖 荣 肖纯凌 沈翠珍 张志远 张美芬

张彩虹 陈亚龙 金昌洙 郑翠红 郝春艳 姜志胜

贺 静 夏立平 夏会林 顾 平 钱士匀 倪少凯

高 东 陶仪声 曹德英 崔香淑 蒋振喜 韩 琳

焦东平 曾庆生 虞建荣 管茶香 漆洪波 翟晓梅

潘庆忠 魏敏杰

秘书长 苏 红 左 巍

秘  书 穆建萍 刘冰冰前 言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规划教材评审委员会、人民卫生出版社共同决定,启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科)规划教材第四轮临床医学专业教材《传染病学》(专科)(第3版)及配套教学资源编写计划。《传染病学》(专科)第3版教材根据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参考相应本、专科教材和传染病专著,在第2版的基础上,坚持“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三特定”(特定的对象、特定的要求、特定的限制)的原则,在编写形式和内容上都有所创新,力求做到概念准确、内容全面、系统、适用和新颖,并能进一步反映国内外传染病领域的现状和进展。本版继续保留“学习目标”“病例分析”“学习小结”“问题与思考”“理论与实践”“相关链接”和“复习参考题”,以引导学生加强基础知识与实用性知识、新知识的有效融合,夯实专业基础,开拓临床思维,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

本教材编写病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为主,结合目前国内、外传染病流行趋势以及传染病学专业课教学需要,充实、更新免疫学发病机制、分子生物学检测、诊断、治疗等新技术,使学生了解、掌握新观点、新知识、新进展。编入病种以国内常见病、多发病为主,按照病原体分类进行分章,各章节按常见病、多发病的顺序编排,对总论及常见、危害较大的传染病重点编写。对上版原有内容进行了增删和修改,增加了近年来新发的一些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的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包括病毒感染性腹泻、甲型HN流感、细菌感染性腹泻、结核病、脓毒症,同时还增加了抗11菌药物的合理应用,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脊髓灰质炎、百日咳、新生儿破伤风等小儿易患传染病内容已收入《儿科学》教材不再编入。本教材编入的病种可供课堂讲授、临床见习及实习中讲授和参阅,也可供学生自学。

在编写过程中,全体编写人员密切协作,切磋交流,各抒己见,力求严谨。

由于时间仓促及编者水平所限,不妥及错漏之处难免,恳请使用本版教材的教师、学生及临床医生们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再版时修正。冯继红2018年11月第一章 总论

学习目标

掌握 传染、传染病、传染病学的概念,传染过程的表现、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传染病的诊断与治疗。

熟悉 传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传染病的发生机制、传染病的临床特征。

了解 传染过程中机体免疫反应的作用、传染病的预防以及国内外传染病发病现状。

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如朊毒体、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和寄生虫等)感染人体和动物体后所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一类疾病。而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泛指由上述各种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病(noncommunicable infectious diseases)。

传染病学是研究传染病在人体内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的一门科学,目的是促使患者恢复健康并控制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和流行,属于临床医学的范畴。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是研究疾病在群体中发生、发展的原因、分布规律以及预防措施和对策的科学,目的是控制或消灭疾病,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传染病学与流行病学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只有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落实“三级预防”措施,才能达到控制、消灭传染病的目的。

传染病易在人群中传播并造成流行,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历史上,鼠疫、霍乱、天花等烈性传染病流行十分猖獗,其他一些急慢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亦广泛流行,曾经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新中国成立后,在“预防为主”的传染病防治工作方针指导下,大力开展传染病的早期诊断、治疗与预防研究工作,传染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传染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病死率显著降低。但是,有些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肾综合征出血热、感染性腹泻、结核病等仍未能完全控制,已被消灭的传染病有可能死灰复燃,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并传入我国,创伤性诊断与治疗措施以及放疗、化疗、抗癌药物的使用会影响机体免疫功能,从而导致机会性感染,这些都提醒我们对传染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不容松懈,应继续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搞好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直至消灭其发生与流行。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药理学和相关临床医学的迅猛发展为传染病学的深入研究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祖国医学在传染病的防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应努力挖掘和深入研究,以更好地提高传染病的防治水平。第一节 传染与免疫一、传染的概念

传染是感染(infection)范畴中的一部分,是病原体在机体内的一种寄生过程,亦即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由于病原体的数量、致病力、人体免疫反应以及外来干扰因素的不同,可发生不同的传染过程和表现。二、传染过程的表现

1.清除病原体(elimination of pathogen)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在入侵部位被消灭,如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胃酸的杀菌作用,组织细胞的吞噬及体液的溶菌作用;或通过局部的免疫作用,将病原体从呼吸道、肠道或泌尿道排出体外,不出现病理损害和疾病的临床表现,整个过程中无特异性免疫产生。

2.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

亦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袭机体后,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病理损害并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出现或出现不明显的临床症状和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测才能发现,是最常见的传染过程。隐性感染结束后,大多数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免疫,少数可转为病原携带状态(无症状携带者)。流行性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病毒性肝炎等均有大量隐性感染者的存在。

3.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

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通过病原体、毒素和机体变态反应的作用,导致机体出现病理、病理生理改变和免疫应答,并出现临床表现。显性感染结束后大多数患者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免疫,少数可转为病原携带状态。显性感染只占全部受感染者的一小部分。

4.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

包括病毒携带者、细菌携带者及原虫携带者。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存在于机体的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并排出体外,虽可有轻度的病理损害,但不出现临床症状。病原携带有两种状态:一是无症状携带,即客观上不易察觉的、有或无轻微临床表现的携带状态;二是恢复期携带,亦称病后携带,一般临床症状已消失,病理损伤得到修复,而病原体仍暂时或持续寄生于体内,按其携带时间长短(一般3个月为限)分为暂时携带者和慢性携带者两种。由于病原携带者可向外排出病原体,故是重要的传染源。

5.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潜伏在一定部位,人体与病原体相互作用保持暂时平衡状态,病原体既不被消灭也不向外排出,不出现临床表现,当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病原体则可乘机活跃增殖引起显性感染,可见于疟疾、结核、带状疱疹等。

以上5种表现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以隐性感染比例最高,其次为病原携带者,显性感染比例最少,但临床上最易于识别。三、传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在传染过程中,人体免疫反应在抵御病原体致病方面起着主导作用,但病原体的以下作用也在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1.侵袭力

包括吸附和侵入的能力、繁殖与扩散的能力、抵抗宿主防御的能力。如病原体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完整或破损的皮肤黏膜侵入机体,细菌通过其菌毛、定植因子、黏附发挥致病作用等。

2.毒力

包括毒素(内毒素、外毒素)和其他毒力因子等。

3.数量

一般来说,侵入的数量越多,引起的传染性越大,潜伏期可能越短,病情也就越严重。不同病原体致病数量可有差异。

4.变异性

指病原体可因遗传、环境、药物等因素发生变异。如经过人工培养多次传代后,病原体致病力减弱而用之制备疫苗;在宿主之间反复传播可使病原体致病力增强,如流感病毒的变异;应用抗生素药物治疗后,亦可发生病原体变异而出现耐药。四、传染过程中机体免疫反应的作用

机体免疫反应对传染过程的表现和转归起着重要作用,免疫应答可分为保护性免疫应答和变态反应两大类,前者有利于机体抵抗病原体的入侵与破坏,后者能促进病理生理过程并造成组织损伤。(一)免疫反应(immune reaction)

1.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

又称固有免疫、天然免疫,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出生时即有的较为稳定的免疫,有种的差异,具有稳定性,可遗传给子代,在抵御感染过程中首先发挥作用。非特异性免疫包括:①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汗腺液、乳酸、脂肪酸、胃酸、溶菌酶等)与附属器(鼻毛、器官黏膜上皮细胞的纤毛)等外部屏障及血-脑脊液屏障、胎盘屏障等内部屏障;②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包括血液中游走性单核细胞,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各种粒细胞和肝、脾、骨髓、淋巴结、肺泡及血管内皮中固定的巨噬细胞,具有吞噬作用,但结核分枝杆菌、布鲁菌、伤寒沙门菌等被吞入后可不被杀灭,而在细胞内存活和繁殖;③存在于各种体液中的补体、备解素、溶菌酶、干扰素、白细胞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等,均对清除病原体起着重要作用。

2.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

又称适应性免疫、获得性免疫,是由于对抗原进行特异性识别而产生的免疫,不能遗传,能抵抗同一种微生物的重复感染,感染和接种疫苗均能产生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通过细胞免疫(T细胞)和体液免疫(B细胞)作用而产生免疫应答。(1)细胞免疫:

T 细胞被某种病原体抗原刺激后转化为致敏淋巴细胞,当与该抗原再次相遇时,发生分化增生并释放多种可溶性活性物质(淋巴因子),通过细胞毒性和淋巴因子杀伤病原体及其所寄生的细胞。T细+胞按其表面抗原可分为CD4和CD8两个主要亚群,CD4 细胞辅助和+促进其他细胞的免疫功能,CD8细胞主要抑制其他细胞的免疫功能和杀伤靶细胞。细胞免疫在对抗病毒、立克次体、真菌、原虫和部分在细胞内寄生细菌(如伤寒沙门菌、布鲁菌、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的感染中起重要作用。T细胞还具有调节体液免疫的功能。(2)体液免疫:

当被某种病原体抗原致敏的B细胞再次受到该抗原刺激后,即发生增殖、分化,转化为浆细胞,并产生能与靶抗原结合的抗体,即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如IgG、IgM、IgA、IgD、IgE 等,能清除相应病原体抗原及其毒性物质的有害作用。在感染过程中最早出现IgM,具有调理、杀菌、凝集作用,持续时间短暂,是近期感染的标志,有早期诊断意义,由于其分子量最大,故不能通过胎盘。IgG在感染后临近恢复期时出现,持续时间较长,多用于回顾性诊断或流行病学调查。IgG在体内含量最高,占免疫球蛋白的80%,分子量最小,能通过胎盘,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毒素等特性,对毒性产物起中和、沉淀、补体结合作用,也是临床上用于防治某些传染病的丙种球蛋白及抗毒血清的主要成分。IgA主要是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上的局部抗体,其作用是将病原体黏附于黏膜表面,阻止扩散。IgE可致敏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使之脱颗粒,释放组胺,主要作用于原虫和蠕虫感染。还有一类无T与B淋巴细胞标志的细胞,具有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 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能杀伤特异性抗体结合的靶细胞,又称杀伤细胞(killer cell),简称K细胞,参与 ADCC效应,在抗病毒、抗寄生虫感染中起杀伤作用。再有一类具有自然杀伤作用的细胞,称为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简称NK细胞,在杀伤靶细胞时,不需要抗体与补体参与。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各有特点(表1-1),两者在抗感染免疫方面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前者是后者的先决条件,而后者又可以巩固前者的免疫应答。表1-1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特点(二)变态反应(allergy)

也叫超敏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变态反应在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许多病原体通过变态反应导致机体组织损伤发生病理生理变化,产生各种临床表现。变态反应包括4种类型:①Ⅰ型变态反应(速发型):如血清过敏性休克、青霉素过敏反应、寄生虫感染时的过敏反应;②Ⅱ型变态反应(细胞溶解型):如输血反应、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③Ⅲ型变态反应(免疫复合物型):如肾综合征出血热、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④Ⅳ型变态反应(迟发型):多见于细胞内寄生的细菌性疾病,如结核病、布鲁菌病、某些真菌感染等。第二节 传染病的发生机制一、传染病发生与发展的阶段性

传染病发病机制的阶段性与临床表现的阶段性大多是互相吻合的。

1.入侵部位

病原体入侵部位适当,病原体才能定植、繁殖及引起病变。

2.机体内定位

病原体入侵定植后,可在入侵部位直接引起病变,如恙虫病的焦痂;也可在入侵部位繁殖后分泌毒素引起其他部位病变(如白喉和破伤风),或病原体进入血液循环后再定位于某一靶器官引起该脏器的病变(如病毒性肝炎),或经过一系列的生活史阶段,最后在某脏器中定居(如蠕虫病)。病原体的机体内定位与其组织亲和性密切相关,+如肝炎病毒对肝脏的亲和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对CD4T细胞的亲和性。

3.排出途径

即各种传染病排出病原体的途径,是传染源造成传染的重要因素。有些病原体排出途径是单一的,有些是多方面的,排出的持续时间也有长有短,因而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传染期。二、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

1.直接损伤

病原体可通过机械运动及所分泌的酶直接破坏组织,通过细胞病变使细胞溶解,或通过诱发炎症引起组织坏死等途径造成组织直接损伤。

2.毒素作用

通过各种毒素和毒力因子(如细菌素、入侵素等)作用造成组织损伤。

3.免疫机制

有些病原体感染人体后能抑制或直接破坏细胞免疫,有些病原体则通过引发变态反应造成组织损伤。三、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

1.发热

是传染病的重要表现之一。当机体发生感染、炎症或受到抗原刺激时,病原体及其产物、免疫复合物、异性蛋白、大分子化合物等外源性致热原作用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使之释放内源性致热原,通过一系列过程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提高体温调定点,使产热超过散热而引起体温升高。同时触发肌肉频繁收缩震颤产生更多的热,临床上表现为寒战。

2.急性期改变

感染、创伤、炎症等过程可诱发一系列宿主应答,伴有特征性的代谢改变,包括蛋白代谢、糖代谢、水和电解质代谢异常以及内分泌改变等。第三节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称为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一、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是决定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或称基本环节),缺一则不能发生传染病的流行。(一)传染源

是指体内存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如各种急慢性期传染病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以及受感染的动物。(二)传播途径

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体外后到达与侵入新的易感者的途径。

1.呼吸道传播

包括空气、飞沫、尘埃,可携带病原体经呼吸道侵入机体,是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可引起流行性感冒、麻疹、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疾病。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可迅速引起流行或大流行。

2.消化道传播

包括水、食物、苍蝇和蟑螂等,消化道传染病主要经此方式传播,易感者通过污染的水和食物受染,如霍乱、伤寒、痢疾、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由水源污染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极易引起流行或大流行。

3.接触传播

包括易感者与传染源直接接触传播和经过手、用具、玩具等间接接触传播。既可引起消化道传染病(如伤寒、痢疾),又可引起呼吸道传染病(如麻疹、流行性感冒、白喉)。接触被污染的水、土壤时还可以引起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钩虫病和破伤风等。

4.虫媒传播

经蚊、蚤、虱、蜱、螨、白蛉等吸血节肢动物叮咬后感染,如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斑疹伤寒、鼠疫、恙虫病、丝虫病等。

5.血液、体液传播

经输血、用血制品、分娩等传播,见于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

6.母婴传播

某些传染病的病原体通过产前、产时、产后传播,如乙型病毒性肝炎、风疹、艾滋病等。

母婴传播属于垂直传播,以上其他传播途径统称为水平传播。(三)人群易感性

是指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的易感程度或免疫水平,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或人群称为易感者或易感人群。易感者增多时易引起传染病流行。隐性感染、病后获得免疫及人工免疫均可使人群易感性降低,减少或终止传染病流行。某些传染病会因人群易感性增高而发生周期性流行。二、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

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前者包括地理、气象、生态等条件,对流行过程的发生和发展起重要影响。后者包括社会制度、经济和生活条件、文化水平、风俗习惯以及社会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等,对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第四节 传染病的特征一、基本特征(一)有病原体

每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病原体,包括病毒、立克次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原虫、寄生虫等。(二)有传染性

所有传染病都有一定的传染性,这是传染病与其他非传染性感染病的最主要区别。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能感染他人和污染周围环境,其传染强度与病原体种类、数量、毒力以及易感者的免疫状态等有关。(三)有流行性、地方性和季节性

1.流行性

传染病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易发生流行。按传染病流行强度和广度分为散发、暴发、流行、大流行四种情况。散发是指某传染病发病率在近年来某地区处于常年一般水平;暴发是指某一局部地区或单位在数日内突然出现大量同一种传染病患者;流行是指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该地区常年一般发病水平;大流行是指某种传染病流行范围很广,甚至超出国界或洲界。

2.地方性

某些传染病的流行与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和人们生活习惯有关,常局限于一定的地理范围内发生,如虫媒传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

3.季节性

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还与不同季节温度、湿度的变化有关。(四)有感染后免疫

传染病痊愈后,人体能获得程度不等的特异性保护性免疫,属主动免疫。不同的传染病病后免疫状态有所不同,有的传染病患病一次后可建立终身免疫,有的免疫力较低或短暂,易于发生再感染和重复感染。二、临床特征(一)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可分为4个阶段。

1.潜伏期

指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最初临床症状出现的这段时间,相当于病原体在体内繁殖、转移、定位及引起组织损伤和功能改变而导致临床症状出现之前的感染过程。不同传染病的潜伏期长短各异,短者可为数小时,长者可达数年以上。同一种传染病,各患者的潜伏期长短也不尽相同。了解潜伏期有助于传染病的诊断、流行病学调查,是确定医学观察、留验等检疫期限的重要依据。

2.前驱期

是从起病至明显症状出现之前的这段时间。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乏力、食欲缺乏、全身酸痛、皮疹等。潜伏期末至发病期前,一般持续1~3天,有些传染病前驱期可不明显。

3.症状明显期

指不同传染病出现特有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所见,如发热的热型、不同的中毒症状、特征性的皮疹及其他某些特殊表现等,对临床诊断极为重要。随病情发展,症状由轻而重,由少而多,逐渐或迅速达到疾病高峰,严重者可危及生命。随机体免疫力的产生与提高,病情减轻进入恢复期。此期易出现并发症。

4.恢复期

病原体完全或基本被消灭,免疫力建立和提高,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病变修复,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消失,直至完全康复。少数患者可转为慢性或留有后遗症。

复发与再燃:传染病已转入恢复期或接近痊愈,体温已经正常,发热等初发症状再度出现称为复发(relapse)。当病程进入缓解期,体温尚未正常时,发热等症状再度加重,称为再燃(recrudescence)。复发与再燃可见于伤寒、斑疹伤寒、疟疾等,与病原体未被彻底消灭和再度繁殖有关。

后遗症:传染病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机体功能仍未能恢复正常称为后遗症,多见于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传染病,可分别留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与畸形、痴呆、癫痫等运动、神经系统后遗症。(二)常见的临床表现

1.发热

是许多传染病的常见表现,不同传染病其热型、热度与热程又不尽相同。如稽留热多见于伤寒、斑疹伤寒、恙虫病等;弛张热多见于伤寒缓解期、肾综合征出血热等;间歇热多见于疟疾、败血症等;回归热多见于布鲁菌病、回归热;双峰热(马鞍热)多见于黑热病、登革热;波状热多见于布鲁菌病;消耗热多见于败血症、结核病等;不规则热多见于流行性感冒、肺结核、阿米巴肝脓肿等。

2.发疹

是许多传染病的特征性表现之一,包括皮疹(外疹)和黏膜疹(内疹)两大类。不同传染病有不同形态的皮疹,如斑丘疹多见于麻疹、风疹、斑疹伤寒等,出血疹多见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肾综合征出血热、败血症等;疱疹和脓疱疹多见于水痘、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天花等,荨麻疹多见于寄生虫病、血清病。不同传染病有不同的出疹时间,如水痘、风疹多于病程第一日出疹,猩红热于第二日,天花于第三日,麻疹于第四日,斑疹伤寒于第五日,伤寒于第六日。各种传染病的出疹时间、部位、顺序、形态等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

3.感染中毒症状

病原体的各种代谢产物(包括毒素)可引起头痛、乏力、全身不适、肌肉关节酸痛、食欲缺乏、恶心、呕吐等多种中毒症状,严重者引起意识障碍、谵妄、中毒性脑病、重要脏器损伤、呼吸及外周循环衰竭等表现。

4.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

在病原体和代谢产物的作用下,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可出现充血、增生等反应,临床表现为肝、脾和淋巴结肿大。(三)临床类型

为有助于传染病诊断和判断病情及转归,可将传染病分为各种临床类型。根据起病缓急及病程长短,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包括迁延型);按病情轻重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及暴发型;按病情特点分为典型与非典型(其中又包括顿挫型及逍遥型)。第五节 传染病的诊断

对传染病做出早期正确的诊断,不仅有利于及时有效治疗使患者康复,而且有利于及早采取隔离消毒措施,防止传染病扩散,杜绝传染病流行。一、流行病学资料

流行病学资料包括年龄、籍贯、职业、流行地区旅居史、发病地区和季节、既往传染病史、家族史、接触史、预防接种史、输血史、个人及周围环境的卫生状况等,结合临床资料归纳分析,有助于临床诊断。二、临床资料

应全面仔细询问病史及进行体格检查并加以综合分析,依其潜伏期长短、起病的缓急、发热特点、皮疹特点、中毒症状、特殊症状及体征可做出初步诊断。同时应注意与其他有关疾病做好鉴别诊断。三、实验室检查(一)一般常规检查

包括血液、尿液、粪便常规检验和生化检查。大部分细菌性传染病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但伤寒减少且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布鲁菌病减少或正常。绝大多数病毒性传染病白细胞总数减少且淋巴细胞比例增高,但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总数增高。血中出现异型淋巴细胞见于肾综合征出血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原虫病白细胞总数偏低或正常,蠕虫感染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肾综合征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患者尿内有蛋白、白细胞、红细胞,且前者尿内有膜状物。细菌性痢疾、肠阿米巴病大便为黏液脓血便或果酱样便,细菌性肠道感染多呈水样或血水样便或混有脓及黏液,病毒性肠道感染多为水样便或混有黏液,蠕虫病患者大便可检出虫卵。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进行脑脊液常规检查。常规进行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及酸碱度检查,有利于诊断和了解病情。(二)病原学检查

1.直接检查

通过显微镜可直接查到脑膜炎奈瑟菌、螺旋体、疟原虫、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及包囊、血吸虫卵、微丝蚴等,或肉眼直接发现标本中的原虫虫体等。

2.病原体分离

对不同传染病取血液、尿、粪、脑脊液、痰、骨髓、鼻咽分泌物、渗出液和活检组织等进行培养与分离鉴定。培养时根据病原体选择不同的组织与培养基或进行动物接种。采集标本时应注意病程阶段、有无应用过抗微生物药物及标本的保存与运送。

3.分子生物学技术

利用生物素或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分子探针,用斑点杂交或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体液或组织中特异性病原体的核酸或毒素。最为常用的核酸体外扩增法是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敏感性极高,用于检测标本中病原体相应核酸的存在。PCR又分为普通PCR、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及原位PCR(insitu PCR,IS-PCR)。RT-PCR可用于检测标本中的RNA,IS-PCR可用于组织中原位检出低拷贝的DNA,原位反转录PCR(IS-RT-PCR)可用于检测组织中的RNA。基因芯片(gene chip,又称作DNA芯片、生物芯片)技术是一种高通量分析方法,在一次试验中能够平行检测和分析成千上万个基因,快速准确鉴定未知样品的序列,特别适合传染病快速诊断与控制的需要。(三)免疫学检查

是目前最常用于传染病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的特异性检测技术。

1.血清学检查

用于检测特异性抗原、抗体的方法有凝集试验、沉淀试验、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放射免疫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蛋白印迹技术、免疫荧光检查、免疫电镜检查、流式细胞检测等。特异性抗原检测亦为病原体存在的直接依据;血清特异性IgM抗体检测可用作早期和近期感染的诊断,测定IgG抗体需检查双份血清,恢复期抗体滴度超过病初滴度4倍及以上时才有诊断意义,一般用于做回顾性诊断或流行病学调查。

2.免疫功能检测

血清免疫球蛋白浓度检测有助于了解体液免疫功能。皮肤试验、E玫瑰花形成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血液淋巴细胞计数、T淋巴细胞计数及T细胞亚群检测有助于了解细胞免疫功能。(四)其他检查

活体组织检查对某些传染病确诊有重要意义。内镜检查、X线检查、超声检查、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对多种传染病有一定辅助诊断价值。第六节 传染病的治疗一、治疗原则

传染病治疗目的一是促进患者康复,二是控制传染源,防止进一步传播和扩散。因此,要坚持治疗与护理并重,隔离与消毒并重,一般治疗、对症治疗与特效治疗并重的原则。二、治疗方法(一)一般及支持治疗

是指对机体采取的具有支持与保护性的治疗。

1.隔离

根据传染病传染性的强弱、传播途径的不同和传染期的长短,采取相应隔离措施并做好消毒工作。

2.护理

病室保持安静清洁,空气流通新鲜,患者充分休息。对病危患者应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注意防止各种并发症。

3.支持疗法

根据病情给予流质、半流质富含营养易消化软食或静脉输液等,保持足够的热量、液体量、电解质、维生素并维持酸碱平衡。

4.心理治疗

有助于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加快机体的康复。(二)病原治疗

又称特异性治疗,既能杀灭消除病原体,尽快地控制病情和治愈患者,又可以控制传染源,防止传染病继续传播和扩散。

1.抗微生物药物

①对细菌、螺旋体、立克次体、真菌等感染,可选用有效抗菌药物,最好根据病原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药。病毒感染性疾病如无继发细菌感染则不宜选用抗菌药物;②对某些病毒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疱疹病毒感染、艾滋病等,均可早期或适时应用抗病毒治疗,以缩短病程,促进康复,改善生活质量。

2.抗寄生虫病药物

大多属于化学制剂,多用于治疗蠕虫病及原虫感染,如氯喹治疗疟疾,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乙胺嗪治疗丝虫病,甲硝唑治疗阿米巴病。

3.抗毒素

针对细菌毒素致病的疾病需应用抗毒素治疗。常用于治疗白喉、破伤风、肉毒杆菌食物中毒等传染病。

上述病原治疗药物,既要避免滥用,又必须强调需要时尽早、足量、足疗程给药,且必须给予足够剂量及疗程,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有些抗生素及抗毒素易引起过敏反应,用前应询问既往过敏史,并作皮内试验,对抗毒素皮试阳性者,须应用小剂量递增的脱敏疗法。(三)对症治疗

可减轻患者症状,调整各系统功能,保护重要器官,促进机体康复。如通过口服及静脉输液及时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严重毒血症时采取糖皮质激素疗法,高热时采取物理措施和化学药物合理降温,抽搐时给予镇静药物治疗,昏迷时给予苏醒措施,脑水肿时给予各种脱水疗法,休克时给予改善微循环治疗,心力衰竭时采用强心、利尿措施等,均有利于患者度过危险期并及早康复。同时,针对并发症采取及时合理的治疗也是提高传染病治愈率的重要措施。(四)中医中药治疗

长期以来,中医药学(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 and pharmacy)在传染病防治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急、慢性传染病可根据疾病症候进行辨证施治。现代研究证实,中医中药对调整患者各系统功能起重要作用,许多中草药具有抗菌、抗毒、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五)康复治疗

对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引起的神经、运动系统后遗症,可采取推拿按摩、针灸、理疗、锻炼等方法促进康复。第七节 传染病的预防《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方针,要认真做好防治结合、分类管理工作。预防传染病应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条件采取相应措施。一、管理传染源(一)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

1.法定传染病分类

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37种,经国务院批准,原卫生部于2008年5月2日将手足口病列入丙类传染病,2009年4月30日,将甲型HN流感列11入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目前,法定传染病共39种。(1)甲类传染病:

鼠疫、霍乱,为强制管理传染病。(2)乙类传染病: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甲型H N流感、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11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即肾综合征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为严格管理传染病。(3)丙类传染病:

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棘球蚴病、丝虫病以及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2.传染病疫情报告

①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传染病患者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和检疫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乡村医师、个体开业医师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必须履行法定义务,按规定及时报告疫情;②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或疑似患者、甲型H N流感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11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信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③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患者、疑似患者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无网络直报条件责任报告单位报送的传染病报告卡后,应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进行直报;④传染病暴发、流行时,责任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快的通信方式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⑤有传染病疫情报告职责的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二)管理患者和病原体携带者

①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患者;②对饮食服务行业、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应定期检查,发现患者和病原携带者,应及时治疗、管理和调换工作;③对传染病接触者,须进行医学观察或集体检疫,必要时进行免疫或药物预防;④对尚有经济价值的感染动物及家畜应隔离治疗,必要时宰杀并加以消毒,对有害和无经济价值的动物应予以捕杀和销毁。二、切断传播途径

大力开展卫生宣传和群众性卫生运动,消灭老鼠、苍蝇、蚊子、臭虫、蟑螂等,根据传染病的不同传播途径采取不同的隔离和消毒措施,杜绝医源性感染。

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手段,要坚持做好疫源地消毒和预防性消毒工作。对消化道传染病要做好床边隔离、吐泻物消毒,加强饮食卫生、个人卫生,搞好水源管理及粪便管理。对呼吸道传染病应注意使居室和病房通风换气,搞好卫生和空气消毒,个人戴防护口罩。对虫媒传染病应使用防虫设备,并采用药物杀虫、防虫、驱虫,消灭动物媒介。对外环境中的病原体及传播媒介可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法消除。三、保护易感人群

加强身体锻炼,改善营养,提高人群抵抗力,有重点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能够提高人群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力。人工自动免疫是有计划地对易感者进行疫苗、菌苗、类毒素的接种,接种后免疫力在1~4周内出现,持续数月至数年。国内儿童计划免疫的普遍实施,使传染病发病率明显下降。人工被动免疫是在紧急需要时,给人体注射抗毒血清、特异性高效价免疫球蛋白或人血丙种球蛋白,能够迅速中和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和毒素,使人体获得特异性被动免疫保护作用,但免疫力持续时间短暂,一般维持1~2个月即失去作用。对某些细菌性感染和原虫感染也可服用药物预防,如进入疟疾疫区可服用抗疟药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猩红热流行时易感者可服用抗菌药物预防。(冯继红)学习小结

1.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感染人体和动物体后所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一类疾病,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

2.传染过程的表现包括病原体被清除、隐性感染、显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潜伏性感染5种状态。

3.传染过程中病原体依靠其侵袭力、毒力等因素致病,机体免疫反应对传染过程的表现和转归起着重要作用。造成组织损伤的机制有病原体直接损伤、各种毒素和毒力因子损伤、免疫损伤。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有发热、感染、创伤、炎症等过程及其诱发的一系列宿主应答,包括蛋白代谢、糖代谢、水和电解质代谢异常以及内分泌改变等。

4.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缺一则不能发生传染病的流行。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影响着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和有感染后免疫。

5.临床上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4个阶段。常见的临床特征有发热、发疹、感染中毒症状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传染病的诊断应依赖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早确诊有利于采取有效治疗使患者康复和及时采取隔离消毒措施,防止传染病扩散,杜绝传染病流行。

6.传染病的治疗目的一是促进患者康复,二是控制传染源,防止进一步传播和扩散。治疗原则应坚持治疗与护理并重,隔离与消毒并重,一般治疗、对症治疗与特效治疗并重。治疗方法包括一般及支持治疗、病原治疗和对症治疗。

7.传染病的预防是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条件,采取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的综合措施。复习参考题

1.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传染病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是什么?

3.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包括哪几方面?如何预防传染病?第二章 病毒性传染病

学习目标

掌握 病毒性肝炎、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艾滋病、手足口病的病原学、临床表现与分型、实验室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

熟悉 病毒性肝炎、病毒感染性腹泻、流行性感冒、肾综合征出血热、登革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狂犬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预防。

了解 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手足口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并发症及预后。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

学习目标

掌握 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临床表现与分型、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和慢性肝炎、重型肝炎的治疗。

熟悉 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预防。

了解 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并发症、预后。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是一种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全身性传染病。按病原学分类,目前已明确的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病毒。各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症状相似,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缺乏、厌油腻、肝大和肝功能异常,部分病例可出现黄疸。甲型和戊型肝炎多为急性感染,经粪-口途径传播,预后大多良好;乙型、丙型、丁型肝炎则易呈慢性感染,主要经血液、体液等途径接触传播,少数病例可发展为肝硬化、重型肝炎或肝细胞癌。【病原学】

病毒性肝炎的病原种类较多,目前已确定的有甲、乙、丙、丁、戊五型肝炎病毒。庚型肝炎病毒、输血传播病毒和Sen病毒等是否能引起病毒性肝炎尚待进一步研究,亦不排除有未明肝炎病毒存在的可能。巨细胞病毒、EB病毒、单纯疱疹病毒、风疹病毒、黄热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冠状病毒等亦可引起肝脏炎症,但这类病毒所致的肝炎是全身感染的一部分,故不包括在“病毒性肝炎”范畴内。(一)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

是微小RNA病毒科嗜肝RNA病毒属,仅有HAV一个种。HAV呈球形,直径27~32nm,无包膜,由32个壳粒组成二十面立体对称颗粒。HAV基因组为单链线状RNA,全基因含7478个核苷酸。HAV可根据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为7个基因型,其中Ⅰ、Ⅱ、Ⅲ、Ⅶ型来自人类,Ⅳ、Ⅴ、Ⅵ型来自猿猴。目前我国已分离的HAV均为Ⅰ型。在血清型方面,能感染人的血清型只有1个,因此,HAV只有1个抗原抗体系统。感染后早期可产生IgM抗体,持续8~12周,IgG抗体可长期存在。

许多灵长类动物对HAV易感,在多种人或猴细胞株中可以生长、复制和传代。目前体外培养主要用Alexander肝癌细胞、二倍体成纤维细胞、猴肾细胞和Vero细胞等,但生长复制缓慢。HAV滴度低,很少释放至细胞外,一般不引起细胞病变,经多次传代后致病性会大大减弱甚至消失,可制备HAV减毒活疫苗。

HAV对外界抵抗力较强,耐酸碱,室温可生存1周,干粪中25℃能存活30天,在毛蚶等贝壳类动物、污水、海水、泥土中能存活数月。对有机溶剂较为耐受,在4℃20%乙醚中放置24小时仍稳定。加热100℃1分钟、采用紫外线照射1分钟、余氯(15~25mg/L)15分钟或3%甲醛(25℃)5分钟均可将其灭活。(二)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

是嗜肝DNA病毒科正嗜肝DNA病毒属,该属包括土拨鼠肝炎病毒(woodchuck hepatitis virus,WHV)及地松鼠肝炎病毒(ground squirrel hepatitis virus,GSHV)。

相关链接乙型肝炎病毒的发现

1965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Baruch Samuel Blumberg在一位澳大利亚土著人的血清中发现一种特殊抗原,当时命名为“澳大利亚抗原(Australian antigen,Aa)”。他和同事们经进一步研究,认为Aa与急性病毒性肝炎之间有密切关系,可能通过输血传染,故又称之为“肝炎相关抗原(hepatitis-associated antigen,HAA)”。经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发现该抗原与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1970年英国学者Dane等用电镜在HAA阳性的血清中发现了HBV颗粒(Dane颗粒),这种直径42nm的球形双层壳病毒颗粒,即是具有感染性的完整的HBV颗粒。比利时Rdevos等随后用电镜在慢性肝炎患者的肝组织中发现了直径约25nm的核心抗原颗粒。1972年瑞典学者Magnius和Espmark在HAA阳性血清中发现e抗原。1976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WHO)病毒性肝炎专家委员会将Dane颗粒和HAA、e抗原、Dane颗粒核心抗原正式命名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epatitis B core antigen,HBcAg)。1979年,Galibert等第一次测定出HBV全基因组序列,开始了从全基因组角度对HBV的研究。鉴于Baruch Samuel Blumberg在乙型肝炎病原学与传播方面的出色研究和贡献,他与在研究库鲁病(Kuru disease)病原和传播方面取得重要成就的Daniel Carleton Gajdusek共同获得了197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形态结构

①大球形颗粒是完整的HBV颗粒,又名Dane颗粒,直径42nm,由包膜与核心两部分组成,包膜内含HBsAg、糖蛋白和细胞脂质。Dane颗粒核心为病毒复制的主体,内含环状双链DNA、DNA聚合酶和核心抗原HBeAg;②小球形颗粒,直径22nm;③丝状颗粒,直径22nm,长100~1000nm。后两种均由HBsAg组成的空心包膜,无感染性。

2.抵抗力

HBV的抵抗力很强,对热、低温、干燥、紫外线及一般浓度的消毒剂都能耐受。在血清中30~32℃可保存6个月,-20℃可保存15年。煮沸10分钟、65℃10小时或高压蒸汽消毒可被灭活,对0.2%苯扎溴铵、0.5%过氧乙酸、2%戊二醛、含氯制剂及环氧乙烷也敏感。

3.动物模型

灵长类动物(如黑猩猩)是HBV较理想的易感动物模型。HBV体外培养结果尚不理想,但通过HBV-DNA转染获得的肝癌细胞株(如Hep 2.2.15)则可支持完整病毒的复制和病毒蛋白的分泌。

4.基因组结构

HBV基因由不完全的环状双链DNA组成,长的为负链(L),短的为不完整的正链(S),呈半环状。负链有4个可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分别为 S、C、P、X 区。S 区又分为前 S1、前S2及S区,分别编码包膜上的前S1蛋白(Pre S1)、前 S2蛋白(Pre S2)及HBsAg。前S蛋白有很强的免疫原性,HBV的嗜肝性主要由前S蛋白与肝细胞受体之间的识别所介导。C区分为前C基因和C基因,编码HBeAg和HBcAg。前C基因第1896位核苷酸是最常发生变异的位点之一,变异后不能产生HBeAg,出现HBeAg阴性的前C区变异株。HBV-DNA前C区变异可能与重型肝炎发生有关,而HBV多聚酶基因中酪氨酸-蛋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氨酸(YMDD)序列中的核酸变异则与耐药有关。P区是最长的ORF,编码包括反转录酶、DNA聚合酶、RNA酶H等功能蛋白,参与HBV的复制。X区编码X抗原,激活多种调控基因,促进HBV或其他病毒的复制。另外,X抗原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HBV基因组结构见图2-1。

HBV进入肝细胞后立即开始复制过程,HBV-DNA进入细胞核形成闭合环状DNA(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cccDNA),以cccDNA为模板转录成前基因组mRNA,mRNA进入胞质作为模板合成负链DNA,再以负链DNA为模板合成正链DNA,两者形成完整的HBV-DNA。cccDNA半衰期较长,很难从体内彻底清除。图2-1 HBV基因组结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