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人群艾滋病防治行为干预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4 02:10:15

点击下载

作者:王曙光,张胜康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青少年人群艾滋病防治行为干预研究

青少年人群艾滋病防治行为干预研究试读:

前言

国际社会艾滋病(HIV/AIDS)的预防史证明,青少年是艾滋病的脆弱、易感人群,其潜在感染风险远比其他人群更高。目前该人群面临的问题甚多,如整体预防知识匮乏,吸毒人数比例增大,无保护高危性行为增多,商业或偶然性行为增加,等等。这类问题无一不在威胁着青少年的健康,最终还将使其成为艾滋病的最大受害人群。

毫无疑问,中国和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近年来暴露于性病、艾滋病的青少年人数在明显上升。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在全球2006—2007年新增的艾滋病感染者中,15~24岁的人已超过40%。而在国内,该人群的相应比例则高达感染者总数的75%。

早在20世纪90年代,社会学的相关研究就发现,青少年的性病发病率在不断上升。而进一步的研究则表明,青少年性病/艾滋病的脆弱、易感性不仅涉及该人群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更是与其特定的社会阶层和生活环境有关,是其特定社会阶层和生活环境的特殊表征,因而必须采取动态的社会策略与权益保护策略,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其艾滋病的脆弱性、易感性。

值得注意的是,女性青少年在性病和艾滋病上的易感风险远比男性青少年更高。这种高风险不仅源于其比男性更脆弱的生理构成,而且也源于其更大的社会脆弱性和文化脆弱性,因为在一个性别不平等现象依然存在的社会里,男性具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对女性的控制权。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在两性关系中,女性均处于相对弱势与无助的地位。不仅如此,女性被迫或被引诱参与性交易的可能性更大,其HIV/AIDS的感染几率自然也更高。此外,在某些文化环境中,传统文化对女性的贬低还可能强化其弱势与无助。一项有关少数民族妇女生殖健康的调查发现,女性在性病、艾滋病上的易感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男性支配性选择或拒绝使用安全套的结果,同时也是敏感性文化氛围对女性接受性健康信息限制的结果。

就生理角度而言,青春期的生理特征潜在地构成了青少年对艾滋病的集体脆弱性。青少年时期是个体身心发展和性意识觉醒并日益活跃的时期,伴随着迷茫、探索和反叛出现的性萌动、性需求和性表达成了许多人成长的重要特点,而有限的生活经验、健康信息和社会支持则潜在地构成了该人群在生理上的脆弱性。虽然如此,青春期的生理脆弱性仍然是结构性地建构在社会的不良因素中的。按照医学社会学的观点,个体在疾病上的生理脆弱性本质上是特定社会环境多种不良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良生存环境和缺乏尊严的生存方式完全可能导致青少年的错误观念,从而使其无视和贬低自身价值,出现依赖毒品、从事商业性性活动等负面行为,进而使其彻底暴露于多途径的HIV/AIDS感染危机中。

就其实质而论,青少年艾滋病的易感和脆弱性主要表现为与其年龄相关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征。对于处于不良社会背景中的青少年而言,其艾滋病的易感性、脆弱性更强。这类人由于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较强的社会竞争力和公平的能力发展机会,在制度话语权上一般处于不利地位,加之部分人对制度不公的挑战会促使其转向价值取向具自我认同特征的亚文化群体,并以该群体的生活方式作为自身多样性、反叛性、高自我认同性的社会存在,从而更易遭到主流社会的排斥并逐渐被主流社会边缘化。处于边缘化境地的青少年不仅会遭遇社会隔离,而且在各种社会资源的享有上也将被排斥在外,而所有这一切在艾滋病流行时代均可能强化青少年在生理上的易感性和脆弱性。换言之,青少年艾滋病的生理脆弱性是潜在地结构性地嵌入其社会存在并与其现实的社会存在紧密相连的,因而要降低其生理的易感性、脆弱性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其生存环境和生存状况,并使其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有关研究证明,目前我国艾滋病的流行已接近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的临界点,并逐渐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由于青少年是HIV/AIDS传播的亚高危人群,因而该人群的艾滋病防治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为了遏制艾滋病在青少年人群中的传播,社会各界均在采取行动,并试图通过政府和非政府途径,对该人群进行超前干预,进而降低艾滋病对青少年的危害。

所谓干预,即过问、干涉之意,而“青少年艾滋病防治干预研究”则是要运用科学的干预理论和干预原理,采用科学的干预策略和干预手段介入青少年人群,促使其不利于艾滋病防治的态度、观念发生改变,进而使其非安全行为转变为安全行为。

艾滋病是一种既无预防疫苗又无治愈性药物的疾病,它的传播与个人的非安全行为有关,是个人高危、易感行为直接导致的结果,而个人行为又涉及多种变量,是个人观念、态度的间接表征。虽然影响个人行为的许多外在因素难以改变,但个人的观念和态度却是可以改变的。只要改变了个人的观念和态度,个人的行为就可以发生相应变化。换言之,艾滋病是可以预防的。这种预防即通过健康教育和信息扩散,对青少年人群进行积极的宣教干预,努力改变该人群的态度、观念和受态度、观念影响的非安全行为,最终达到预防HIV/AIDS的目的,而且,这也是人类目前唯一可以对抗HIV/AIDS的有效方式。

为了改变各类人群对艾滋病的观念、态度和行为,进而降低艾滋病对人类的危害,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有关HIV防治的干预研究在国际社会学界迅速兴起,而进入90年代后,中国社会学界也开始关注HIV问题,并联合其他学科人士进行了大量的跨学科干预研究,从而为中国的“艾防”工作,尤其是青少年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作出了贡献。

虽然目前我国的“艾防”工作在社会各方的努力下已有很大进展,但与HIV/AIDS呈几何级数量扩散的趋势相比,还远不能适应控制该疾病快速传播的需要。不仅如此,许多干预计划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问题,而这类问题往往又与部分人一贯对待青少年的不公态度和居高临下的教育姿态有关。而正是因为这类错误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手段,才增大了青少年艾滋病防治的阻力。由此可见,如何在“艾防”工作中打破旧有的道德歧视和社会偏见,改变对青少年的不公态度和不公行为,并以平等、友好的姿态争取该人群的信任和支持,就成了社会学艾滋病问题研究者必须面对的挑战。

为了遏制HIV/AIDS在中国的流行,促进青少年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本书作者集近20年艾滋病问题研究之经验,撰写了《青少年艾滋病防治干预研究》一书,以便将自身的工作心得和工作经验与同行分享,同时也给其他艾滋病防治工作者提供一个参考平台。本书两位作者自20世纪90年代起即开始对中国的艾滋病问题做实证调研,并先后承担了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全球基金会、美国福特基金会、美国艾滋病研究基金会、澳大利亚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会(NHMRC)、中-英艾滋病合作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及其他一些项目资助的课题,在普通人群、亚高危和高危青少年人群中,以社会学、人类学、健康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行为学等多学科理论为指导,联合疾病预防与控制专家、艾滋病医护工作者进行跨学科研究,并在获取系统调查评估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和研究策略,通过多途径和多样化的干预手段,在各类青少年人群中进行艾滋病防治的干预研究,其中许多研究成果已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同。

本书的研究对象虽是青少年人群,但对其他人群艾滋病防治干预研究仍有较大参考价值,因此亦可作为其他人群同类研究项目的参考书籍。特别是其中的干预方法和干预措施,由于其实际操作性较强且简单,易于复制,因而完全可以推广至其他人群,并供同类项目借鉴、参考。

本书共分七章。第一、二章分别对干预理论和干预策略进行论述,目的是使读者能够了解目前国际最前沿的干预研究框架和作者的研究理念和研究思路。第三章专门讲述干预研究项目的工作原则及工作范畴。其中既涉及一般工作原则、工作技能、工作技巧,又涉及干预工作开展中的一些重要环节。第四至七章分别以不同青少年人群及妇女儿童人群为研究对象,以作者承担的研究项目为研究范例,逐一表述其干预研究过程及研究结果,目的是以具体的干预计划为范本,使读者完整地了解青少年艾滋病防治干预研究的实际操作过程,以具备更多的感性知识。本书最后还有一附录,专门讲述建立重大灾难发生后艾滋病防治的应急机制问题。该附录以2008年四川“5·12”汶川大地震为背景,是作者及其同仁对灾难的反思。虽然该附录涉及的人群并非仅为青少年,而是涵盖了所有年龄段人群,而且,其干预研究也从现实的干预转而进入了建立相应机制进行超前干预的范畴,但由于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本书作者仍将其一并收录进本书,以供有关方面参考。

本书涉及的许多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不仅有疾病控制专家、医疗卫生专家的共同参与,而且还得到了项目实施地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社区知情人和“关键人物”、同伴教育者、感染者/患者及家属、接受干预的目标人群和其他来自社会各方的大力支持,在此谨向关心、支持、参与过项目工作的所有人致以诚挚的谢意。作者2011年11月第一章干预理论的运用

目前在国际社会中,艾滋病干预理论已由传统流行病学、健康心理学、公共卫生学和行为学发展为跨学科、跨文化及多层次协同研究的社会行为理论。在20世纪艾滋病爆发初期,艾滋病干预研究主要靠心理学中的行为改变理论,从改变个体行为及认知入手,采用健康教育及信息扩展等手段,强化公众对健康行为的认知,进而达到控制疾病传播的目的。而其中占主导地位的理论及模式则大致为“健康信息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原因行动理论”等。然而,进一步的研究则发现,早期的理论虽然可以解释个人行为的改变过程,但却不能说明其改变原因,同时也不能解释为什么许多人的安全行为难以持续这一现象。进入21世纪后,健康社会学理论被广泛运用于艾滋病防治领域,并在青少年艾滋病干预研究方面获得了长足发展。按照健康社会学的观点,个人对健康行为的认知、实践是涵盖于其人际交流、群体动力过程和环境改变中的。

就其实质而论,行为改变既涉及个人的心理反应,如知识增加,认知、态度的改变,行为意向形成等等,同时又涉及社会对其的推动和促进,其中包括人际交流、群体互动、环境改变,等等;因此,在干预过程中必须考虑以上因素,个人的行为改变才能持久。除健康社会学理论外,目前在国际社会学行为干预研究领域中,不断发展的健康心理学行为实践理论也为个人行为改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多数行为干预研究均在借鉴这类理论模式。下面,作者将对目前国际上广为运用的干预理论进行辨析,并对其中某些理论模式的运用和实际操作进行探讨。一、行为改变阶梯理论

行为改变阶梯理论(Behavior Change Step Model-BCSM)认为,人的行为改变通常会经历以下6个阶梯式的发展阶段。(1)一无所知的“无意识”阶段:该阶段人群的特点为无知、理解错误、对问题不感兴趣或认为这类问题与己无关。(2)有所了解的“认知形成”阶段:该阶段人群的特点为知道艾滋病的有关信息但不感兴趣,亦不想改变其行为。(3)处于担心状况的“心理焦虑”阶段:该阶段人群的特点为对艾滋病已有正确的了解,但所了解的具体预防技能却有限,因而对自己的安全特别担心并开始关注自身存在的问题。(4)意图萌发的“心理准备”阶段:该阶段人群的特点为已了解什么是安全行为并开始考虑采取安全行动。(5)尝试改变阶段:该阶段人群的特点为对行为改变已有明确的概念并开始尝试行动,同时也有了坚持改变的意图。(6)持续与坚持阶段:该阶段人群的特点为行为改变持续时间至少已超过半年,并打算坚持下去。

运用阶梯理论改变个体行为需要采取不同的促进方式。其中包括有针对性的信息交流、同伴人际互动、社区支持、能力建设、环境改变等等,以便形成一系列群体促动机制,促使个人行为发生持久的变化。总的来说,运用BCSM理论对青少年进行艾滋病防治行为干预,在各阶段可分别采取以下措施。(一)无意识阶段的措施

提供必要的知识;强调艾滋病虽不可治愈,但却可以预防;纠正人们对艾滋病的误解和不正确认识;向目标人群讲明可获得信息的途径。(二)认知形成阶段的措施

将同类人群中艾滋病的流行情况告诉被干预对象,说明无保护性行为将面临的风险,告之感染艾滋病后可能面临的问题,说明预防方法既简单又有效。(三)心理焦虑阶段的措施

让被干预人群了解必要的知识;说明危险行为继续发生可能付出的代价;讨论面临的风险;建议对方进行检测;向其传授预防知识并讲述安全套、清洁针具的用法;缓解对方的焦虑情绪,说明安全行为可降低个人的感染危险;对于感染者,则应提供治疗和相应的政策帮助。(四)意图萌发阶段的措施

帮助对方进一步了解有关安全行为的具体知识和技巧,告之安全套、清洁针具和性病诊疗服务的获得途径,使其从同伴交流中获得经验并得到鼓励,进一步强调行为改变的好处,与其讨论采用安全行为的可能性。(五)尝试改变阶段的措施

讨论、交流尝试安全行为的正面经验和面临的问题;再度强调新行为的好处和行为改变的反复性;鼓励其继续努力,坚持新行为。(六)持续与坚持阶段的措施

让目标人群互相交流有助于行为持续改变的经验,讨论行为持续改变将面临的障碍,再度强调行为改变的反复性,指出目标人群持续实践健康行为的进步并给予鼓励。二、亚文化改变理论

亚文化改变理论(Subcultural Change Model-SCM)是20世纪50年代社会学针对街头青少年不良行为采用的行为改变模式,之后被青少年健康行为促进和艾滋病预防项目所借鉴。美国旧金山的社会学工作者在亚文化青年中开展行为干预并采用降低毒品危害方式促进艾滋病预防的相关项目是该理论早期运用的成功典范。该理论虽然整合了心理学行为改变理论和行为改变群体动力过程扩散理论,但却更强调亚文化群体内部的促进作用。

换言之,个体水平上的行为改变和阶段扩散理论模式主要强调外在的干预和促进,且具有非本土的外来导向、制度建构导向、宣传自上而下导向等缺点,因而带有较大的局限性。因为行为改变的成功标志是群体内部亚文化的重构和人群在健康行为方面的实践。与之相比,采用亚文化改变理论的相应策略则更符合群体内部的行为改变特征。

一般而言,SCM理论主要强调青少年群体内部在亚文化首领角色功能、同伴群体参与功能、人际网络活动功能等内在功能方面的变化。而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则须注意以下几点。(一)选择活动人群和场所

亚文化人群的健康教育要求开展活动的地点和人群只能由青少年自行选择,因此,研究人员或活动组织者不应在相关场所中任意通知“小姐”(有商业性行为的女性)或其他人参加活动,因为活动场所中的“小姐”完全可能不是相同群体网络中的成员。

同样,穿着相同制服的工人和在同一酒吧中工作的人员也不一定是可以沟通和交流的同伴,因此,如果让青少年自行选择活动参与者和活动场所,干预效果可能会更好。(二)寻找小群体首领(1)让参加活动的每个人在纸上写出“你最喜欢与谁在一起活动”一问题的答案。(2)主持人将纸条集中,并将上面的人名写在白板上。(3)用箭头连线方式标明每个人的选择,而被更多连线指向者即为群体首领或在群体中有影响的个人。(三)开展首领倡导活动

活动应利用群体首领的影响力开展。其中包括:(1)让群体首领与活动组织者共同组织小组讨论和人员培训;(2)由群体首领提供分组活动者的名单;(3)在活动组织者介绍艾滋病流行情况和提供健康信息后,由首领组织大家讨论“什么行为应被提倡”;(4)讨论所倡导行为的具体内容和所倡导行为的保障措施和实施步骤;(5)小组共同拟订实践健康行为的具体方案;(6)讨论在社区中实施该方案的可能性、潜在障碍及应对策略;(7)采用角色表演形式总结活动效果。(四)在群体聚集场所开展活动(1)通过宣传手册、广告、表演等形式提供预防信息;(2)宣教活动应突出特定场所的易感特点;(3)采用表演、对话、有奖竞答等方式开展互动参与活动;(4)在场内招募志愿者。(五)开展群体网络扩展活动(1)要求志愿者在所属社区开展活动,活动中应突出不同社区特定场所的易感特点;(2)强调应在场所内开展同伴参与活动;(3)在群体网络中促进安全套的使用;(4)从多种渠道开展活动并招募同伴志愿者。(六)以社区为基础进行群体动员(1)争取社区其他部门和组织的协作;(2)支持青少年建立培训、服务基地并开展活动;(3)由社区制订在某些场所长期开展同伴参与活动的计划;(4)争取社区配合青少年开展健康促进教育活动(其中应包括技能培训、就业辅导、健康咨询、家庭问题协商等内容)。三、健康信念理论

健康信念理论(Health Belief Model -HBM)是最早出现的有关行为改变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健康行为是由个体的社会人口统计特征,即性别、年龄、受教育状况、经济收入、家庭状况和相关知识、态度决定的。该理论的主要变量为:面临的询问与疑惑、预期的危险性、个人利益、潜在障碍、可采取的行动,等等。

将健康信念理论运用于青少年艾滋病预防行为干预应从自我询问开始,然后进入信念建立阶段,即相信安全套能有效防治艾滋病。尤其是在目睹同伴因感染艾滋病面临生活难题或生存危机后,许多人更可能采取使用安全套、节欲或延迟性行为等措施。

总之,在过去的20年里,健康信念理论因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早期的艾滋病预防中得到了肯定。目前,它既是工业社会公共卫生体系理解和发展疾病预防和医疗保健的主流理论,同时又是发展中国家公共卫生项目主要采用的行为改变理论。

HBM一贯强调只有在个人具有6个方面的信念时,其旧有行为才可能发生改变。这6个方面的信念为:(1)认识到疾病的易感性或具备了易感意识;(2)认识到疾病的严重性或具备了严重性意识;(3)认识到行为改变的好处或具备了受益意识;(4)认识到行为改变的障碍或具备了障碍意识;(5)对疾病产生了警觉或具备了警觉意识;(6)建立了自我督促的健康信念或具备了自我督促意识,即对自身采取的安全行为结果有了明确的信念。

总而言之,HBM的具体操作应包括以下步骤。(一)明确目的

通过交流互动活动使参与者建立健康信念。(二)建立操作环境

通过人际交流、个人咨询、小组活动等方式进行。(三)了解操作要点

根据HBM的6个信念要素,在交流过程中的操作要点大致如下。1.认识疾病的易感性

活动主持人讲述有关艾滋病的知识。随后让参与者在写有:“我是否处于感染该疾病的危险中,为什么”的白纸上以匿名方式进行回答和描述。接着,主持人说出结果并与大家分享基本信息,如什么是艾滋病的易感性,参与者有什么易感行为并处于什么易感环境,等等。2.认识感染疾病的严重性

主持人提出“如果我感染了艾滋病,会有什么严重后果”一问题,让大家展开讨论。3.了解行为改变的意义

主持人提出类似“采取安全行为避免疾病感染有何意义”的问题让参与者思考,进而突出健康行为的积极意义。4.了解行为改变的障碍

主持人选择适当的活动形式,就“我的行为怎样才会既安全又健康”这一问题开展“创新解决方案”征集活动,并帮助参与者走出在安全行为上的认知误区。5.认识与警觉

引导参与者讲述自己或他人感染疾病后的困境,或艾滋病患者死亡为自己带来的震动,进而引导其尝试安全行为。6.自我督促建立健康信念

通过活动,参与者对自身采取的安全行为结果应具备相应信念并充满期待。(四)活动形式

广泛采用以下小组交流方法,可以使HBM的6个信念要素得以建立并运用于实践。1.提供基本信息(1)讲解有关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当地艾滋病的流行状况及潜在发展趋势,增强目标人群对问题严重性的认识。(2)说明干预活动开展的重要性并强调改变易感行为的意义。(3)分析参与健康教育可能面临的挑战,使参与者认识到行为改变存在潜在障碍。(4)分析人群的风险行为及与疾病感染相关的脆弱因素,让参与者提高对疾病的警惕性。(5)提供各种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成功经验,促使其产生自我督促意识。(6)讲述预防各种风险行为的干预策略。2.案例分析(1)通过具体事例强化参与者的认知;(2)利用正、负两种案例,说明潜在挑战和获取成功的可能性。3.讲解采用HBM模式的关键要素和步骤

这其中包括从建立易感意识到成功建立自我督促意识6个发展阶段。4.心理情景剧(1)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符号、音像、话语的影响力感染参与活动者,注意情景剧应以发生在目标人群身边的故事为题材并由同伴教育者承担表演工作。(2)针对HBM的6个方面,配上音像并以歌曲、舞蹈等形式进行表演,以便从正面感染目标人群。5.参与式互动游戏(1)游戏由同伴教育者与活动参与者代表共同领导开展,双方共同拟定主题并建立活动目标。(2)将参与者分组,向各组提供可促使大家互相认识、彼此交流、能在信息与知识方面共享并能活跃气氛、促进互动、发现问题、有助于共同创新的小游戏和表演剧目,而且,所有游戏和剧目均应以组与组间的竞赛方式进行。(3)以共同参与方式对游戏和剧目进行讨论并修改。(4)各组展示其小品、剧目、游戏并请专家点评。6.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的目的在于体验角色带来的心理冲击并尝试改变其行为。活动由同伴教育者与参与者代表共同主持,共同提出一些在目标人群中有共性的健康问题。(1)以典型事例为主题编排小剧目或小品、故事,各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同一主题。(2)讨论角色扮演的心理效果和体会,然后互换角色再次进行表演。(3)再次讨论扮演不同角色的心理效果和体会。(4)专家对角色扮演进行点评。7.头脑风暴

以小组讨论和正反方辩论方式开展活动,以促进其认知发展并有所创新。(1)针对共同拟定的主题讨论。(2)参与者互换角色并针对HBM强调的6个方面以辩论形式展开活动,以便发现行为改变的障碍和挑战。(3)用大白纸/白板等工具在参与活动中发现问题并寻求具有创新意义的解决方案,以面对即将到来的挑战。(4)专家对“头脑风暴”活动情况进行点评。(五)开发宣教材料

活动采用参与式方法,由同伴教育者与参与者代表共同主持。其程序大致如下:(1)双方共同找出普遍存在于目标人群的健康问题。(2)针对HBM强调的6个方面设计、开发和形成适用于各认知发展阶段的宣传材料。宣传材料可采用广告、张贴画、小册子、教材、卡片、外展标志等形式。(3)宣传材料初稿应在小组中进行评估。主要要素应涵盖材料是否与主题有关,色彩是否为目标人群喜爱,材料符号是否恰当,是否具有意义,材料对目标人群是否有针对性、可及性和适宜性,等等。(4)开发材料应在干预活动开展的场所或通过网络进行试用。(六)被干预代表发言

其目的在于交流学习经验,讲述体会和成就。发言应分组进行,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进行表述。其程序大致如下:(1)各组归纳讨论内容并总结讨论要点;(2)各组代表发言,讲述小组成员的学习经验、体会、成就和返回社区后在同伴中开展活动的工作计划;(3)专家点评。四、认知学习理论

健康社会心理学家认为,青少年是否采取健康行动与其是否有机会参与健康教育和同伴互动活动有关,因为这类活动可以使青少年在健康行为方面建立目标,强化行为意义和价值,并最终促使其态度、行为发生改变。而社会认知理论(Social Cognitive Approach-SCA)则是一种关于学习教育方法的理论。它强调个人应在社会行动中学习。因此,健康教育者要根据目标人群在性健康方面的实际情况,针对人群的典型问题,如“他不使用安全套,因为他认为性伴与自己关系稳定”, “他决定停止性行为,因为他认为性伴可能已感染HIV”等,以各种形式展开讨论,以促进参与者的正面行为。

有关认知-行为学习的实践发现,个人健康行为可以在群体活动中发生变化,从而反过来促使其态度发生改变。无数SCA的实践证明,对目标人群生活中的问题有选择地进行干预,不仅有助于其参与集体讨论,而且还有助于其采取正确行动。就目前的情况而论,以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设计的干预项目效果比采用其他行为改变理论的项目效果更显著。总之,建立在SCA基础上的青少年健康教育计划的实施步骤大致可分为以下5阶段。(1)建立关系阶段:力求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间营造相互配合的培训气氛。(2)探究阶段:通过参与式活动,了解并分析被教育者的认知状况、相应态度和心理反应。(3)促进阶段:确定相应治疗方法及干预培训方法。(4)实施阶段:对目标人群进行有效的认知-行为治疗。(5)评估阶段:评估被干预者有关认知-行为改变的学习效果,反馈学习意见和改进措施。

SCA不主张在青少年人群中过多地扩散“不安全行为如何危险”这类具有负面、恐吓性质的信息,因为对采用SCA的青少年健康教育工作者而言,其工作目的不是让青少年了解危险、消极、负面的信息,而是要使青少年在智力、身体、情感等方面获得健康发展,因而必须通过更多的正面信息扩散,帮助他们学习相应知识、技能,培养其自信并发展其自尊,进而改变其不利于健康的习惯和行为。不仅如此,SCA还特别主张引入同伴交流机制,其中包括:

一是采用灵活多样的同伴交流方法;

二是鼓励同伴在交流中对有关性的问题进行正面探讨;

三是在同伴人群中引入有关健康性行为的话题;

四是在谈论无保护性行为及危险性伴等话题时让对方作出正确判断;

五是设计参与式交流活动,使每个人都有讨论、陈述、询问的机会。

事实上,目前SCA方案在青少年艾滋病干预教育中已得到广泛运用,而且,其教育形式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总的说来,运用社会认知学习理论在青少年中开展艾滋病防治干预活动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活动应在适宜的环境中开展

虽然按照SCA理论原理对青少年进行干预同样必须运用一些有关行为改变的方法和技能,如讲座与课堂教育、心理咨询、“头脑风暴”式小组讨论、同伴外展活动、多媒体信息影响、决策能力提高训练、模拟参与培训方案设计等,但在开展活动时则应更注意要有适合青少年交流的特定空间,而且,活动也不宜在会议室、教室、活动室等地方开展。(二)活动应采用增强学习效果的方式

SCA认为,带有以下特点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更能提高青少年的参与积极性,同时也更能增强其记忆效果。(1)能对感官和视觉产生较强刺激的娱乐方式:参与式讲座、短片放映、小品表演、小组互动游戏等。(2)具有感情色彩的剧目表演和案例讲述:涉及友谊、爱情、亲情并带有悲伤、惋惜色彩的心理剧目表演和案例讲述。(3)内容独特、具有针对性且易使人产生联想的故事:发生在本地或目标对象身边的故事。(4)参与式方法:参与者共同讨论案例,协同开发健康教育的小品、剧目及倡导性方案。(5)反复呈现方式:分别就同一主题采用辩论、陈述、表演、角色扮演等方式分组进行。

按照SCA原理,工作主要从发展青少年健康认知和情感两方面入手,其中特别强调青少年在学习活动中应具有创造性思维,因为创造性思维可用于解决靠推理无法解决的问题。为了扩大询问范围并获得具有创新意义的答案,可根据具体情况提出以下问题:

第一,在与同伴相处的过程中什么事对你影响最大?

第二,这件事对你的男/女朋友和一般朋友分别意味着什么?

第三,在防止艾滋病对青少年的危害增大这一问题上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第四,假如让你为年龄更小的同伴上有关艾滋病预防的课,你会着重讲解哪些内容?(三)用参与式方法开展活动

围绕上面第四个问题,让参与者分组进行讨论,并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设计出他们认为更适合青少年同伴教育的培训步骤,而且,这类步骤还应包括“HBM健康信念模式”所涵盖的6个方面。一般说来,开展带有认知促进意义的活动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采用能活跃群体气氛的方式开始活动,如自我介绍、游戏等。(2)提出青少年普遍感兴趣的健康问题,如是否可通过禁欲、延迟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等方式预防艾滋病,为什么?(3)按“同意”、“反对”、“不清楚”等答案将所有人分为三组,并各自陈述选择答案的理由,然后再进行辩论。(4)播放有关艾滋病预防的教育材料并按内容进行讲解。(5)利用白板或大白纸对各组观点进行归纳、分析、澄清,然后再展开讨论。(6)通过小品、对话、角色扮演、形象回放归纳,演绎以上情景。(7)就角色表演中的个人风险行为因素、认知因素、环境脆弱因素以及交流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因素、相应对策建议再度展开讨论。(8)共同拟订有关青少年艾滋病预防的社区动员计划。五、健康意向促进理论

健康意向促进理论是行为改变“原因行动理论”(Reasoned Action Theory-RAT)的核心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著名心理学家菲西本(Fishbein)和阿杰真(Ajzen)在参考健康行动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借助原因行动理论建立艾滋病预防健康行为模式必须强调“意向”或“意图”在个人行为选择中的核心作用。由于决定“意向”的两个基本因素是个人对健康行为的态度和相应规范观念,因此在设计干预计划时必须考虑三个基本要素,即目标人群、行为改变和与行为有关并可能对“意向”产生影响的机会性结构因素。

总的说来,RAT是一个关于人类行为在动机、信念、态度、目的、意向和相互关系方面的系统理论,其中每个变量都有操作性定义,并通过大量现场测试建立了评估变量的标准化程序。因此,利用RAT理论模式可以对有关行为干预变量相互关系的假设做实证检验。

RAT假定,从信念到行为的因果链连接成了个体行为的原因构架。个体行为被视做一种意图表达,而态度则被视做个人的一种信念表达。规范性信念是决定某些个人或群体是否采取某种行动或听从某些意见的动机,它的表达形式则是一些主观的准则,而个人行为最终将由潜在行为信念和规范化信念组成的认知结构来决定。目前,该理论在某些人群的安全套推广方面已收到良好效果。

菲西本和阿杰真通过研究还发现,对于有性经历的人群而言,使用安全套的“意向”主要受规范指引。而对于缺乏性经历的人群而言,“意向”则是由态度决定的,因而态度在青少年艾滋病预防干预研究中应特别予以关注。目前在国际社会中,许多小型行为干预项目均是在整合原因行动理论要素的基础上设计的,而这类项目的实证性和可测量性也更强。

RAT认为,培训讲解、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小品剧目、对话辩论、互动协作游戏、角色扮演、头脑风暴、情景回放、参与式问题延伸与创新方案形成、代表发言等等,不过是为促进参与者交流创造的有利条件,而其本质则在于交流内容和交流的直接目的。事实上,从来就没有一种适合所有人群的交流模式。就RAT的角度而论,与行为改变有关的有效交流模式需要考虑以下因素。(一)了解应改变哪些行为

无论是计划执行者、同伴教育者还是目标人群在交流过程中都应清楚,开展行为改变活动的目的是纠正和修改个人的不健康行为,而并非要使其行为本身或导致行为的某些风险因素、社会构成因素或行为人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

例如,虽然一个有关青少年安全套使用的活动目的在于防治性病、艾滋病,但活动的目标则应是促使该人群使用安全套。即针对不同社区中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个体和人群开展活动,如向某些场所内有商业性行为的女性传授说服客人使用安全套的技巧,向目标人群传授与临时性伴使用安全套的沟通技术,劝导目标对象在可能引起感染的性行为发生时使用安全套,在各类HIV高危人群中宣传安全套的使用,等等。至于改变导致青少年性病、艾滋病脆弱、易感的社会环境,则是社区综合治理应达成的目标。(二)知道哪些决定因素应改变

按照RAT的观点,意图是影响行为的直接因素,而意图又由认知结构(态度和规范准则)决定。而且,不同行为决定因素又有着不同的特殊背景。这就意味着不同行为必须采取不同的干预策略。

例如,开展青少年临时性伴安全套使用的促进活动应在考虑两个决定性因素,即“临时性伴安全套使用态度转变”和“临时性伴安全套使用规范转变”的前提下,按“行动、目标、背景、时间”等序列组合并分别采取不同策略进行。

此外,在考虑以上两个决定性因素的前提下,对于有性经历和无性经历的青少年和性别、群体、年龄、活动场所不同的青少年,还应分别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三)重视态度改变和行为规范促进

RAT的操作过程极为严谨。而按照RAT的操作要求,研究人员在开展青少年健康教育干预活动时必须将有性经历者和无性经历者分开。因为RAT的实践证明,在有性经历的青少年中开展健康教育并促使其形成“性行为必须使用安全套”的意识,主要取决于“健康性行为”的规范准则,而培养无性经历的青少年的安全性行为意识,则必须改变他们对健康性行为的态度。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个人是否有性经历又取决于“行动、目标、背景、时间”等序列要素。

换句话说,教育活动是否形式多样、其信息是否适宜、其交流是否适当,均为人群态度和行为改变的先决条件,而其核心则在于在态度和行为改变过程中是否采用了规范的教育促进方法。(四)理解目标人群的潜在意图

青少年同意或拒绝使用安全套的理由、感觉、信念各不相同。也就是说,相似的行为表达和行为选择完全可能出自不同的意图。而由于意图是影响行为改变的直接因素,因此,以多种方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以便促使青少年正面表达其潜在意图就成了健康教育干预研究面临的挑战。

事实上,许多青少年本来就有实践“安全性行为”的意向,但这类意向对于不同青少年人群又具有不同的潜在意图。例如,修建公路的青年工人对使用安全套的潜在看法是:安全套是“在消除寂寞的临时性行为发生时为避免感染必须付出的代价”,社区流动青少年则会因“感染性病、艾滋病将导致道德上的压力”而使用安全套,而在某些场所内从事商业性服务的女性又会因目睹“同伴的感染经历”有了安全性行为的潜在需求。

然而,所有潜在意图均与健康问题研究工作者“降低艾滋病的易感性,减少人群发病率”的动机完全不同。因此,针对不同青少年人群的潜在意图采用能有效激发、促使和引导青少年态度与行为发生改变的不同方式开展活动就显得极其重要了。(五)促使目标人群表达潜在意向

同其他交流理论一样,RAT同样重视使用多种交流技巧。其中包括利用培训进行讲解,开展小组讨论对案例进行分析,表演小品剧目展开对话辩论,组织互动游戏分角色进行表演,做“头脑风暴”游戏进行情景回放,通过参与式方法对问题进行讨论,以创新方式共同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参与宣教材料的开发,等等。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交流技巧必须服务于青少年的行为改变。通过交流技巧的采用,可以引导、促使青少年表达其潜在意图,而在这一点上,原因行动理论又有别于其他理论。六、信息扩散理论

信息扩散理论(Information Diffusion Model-IDM)是群体行为改变动力的主要构成部分。其重点在于如何将经过革新的信息、方案、计划、措施、行为模式在不同人群中扩散,并被不同文化和不同社会背景的人群所接纳。换言之,IDM关注如何利用交流技巧并根据人群特点使某些观念、信息在人群中得以传播。由于该理论易于理解和操作,因而目前已成为社区艾滋病干预研究广泛采用的理论模式。

IDM理论认为,行为改变是群体动力逐步渗透至群体中的个人的动态发展过程,人群对新观念的采纳在时间上呈系列分布状态。呈系列分布状态的人群大致涵盖“创新者”、“早期接受者”、“早期接受群体”、“晚期接受群体”、“晚期接受者”及“抵制者”等6种类型。其中“创新者”和“抵制者”属少数,居中者为多数,因此,信息扩散和信息交流的重点应放在居中群体促进方法的开发上。一般而言,以信息扩散理论为主导开展干预活动可按以下步骤操作。(一)明确活动目的

其目的是通过学习IDM理论模式,按IDM原理设计在青少年中开展同伴教育干预活动应采用的信息扩散方式。(二)确定操作对象

其操作对象有青少年同伴群体、志愿者组织、项目执行场所人员。(三)确定活动形式

其活动形式是主持人讲解、案例分析、利用大白纸/白板开展参与式提问与问题解答、心理情景剧表演、互动协作游戏、角色扮演、头脑风暴、小组讨论、正反方辩论、代表发言,等等。(四)具体操作步骤1.让目标人群了解接受健康信息的时间变化

主持人讲述人群接受健康信息在时间上的系列变化情况。在讲述过程中可利用大白纸/白板等工具并以参与式方法讨论“创新者”、“早期接受者”、“早期接受群体”、“晚期接受群体”、“晚期接受者”及“抵制者”在时间和比例上的分布情况。2.讲述各类人群的特征并展开讨论(1)创新者:约占人群的2.5%,其特点是善于接受新事物,具有积极探索、勇于冒险和敢于反传统的精神,能主动参与项目活动,在敏感人群,如“小姐”、男-男性关系人群中扮演着先锋志愿者角色。(2)早期接受者:约占人群的13.5%。其特点是在活动参与中有很高的热情,能积极响应相应的倡导,在社区中有一定影响力。这类人不仅可成为同伴教育志愿者,而且还会使活动获得更广泛的支持。(3)早期接受群体:约占人群的1/3。其特点是理智、行事稳妥、行动迟缓。随着群体中接受信息人数的增多,这类群体开始接受新行为。因此,利用群体中的同伴教育者开展活动作用尤其显著。而一旦该群体开始参与活动,则表明干预工作已有显著进展。(4)晚期接受群体:约占人群的1/3。其特点是谨慎、观望、顾虑重重。因此,如果要动员这些人群参与活动,那么则要不断给予支持和鼓励,并在环境改善、利益补偿等方面给予帮助。(5)晚期接受者和抵制者:约占人群的16%,其特点是传统、保守、怀疑、局限、抵制新事物。他们中部分人可能会随着活动的开展而有限地参与活动,但不排除其中部分人始终拒绝接受新信息和新行为的可能性。3.讨论各类人群的特征

在人群方面可做以下划分:(1)少数民族青少年接受健康信息的人群特征;(2)城市娱乐场所有商业性行为的低龄女性接受健康信息的人群特征;(3)流动青少年接受健康信息的人群特征;(4)社区校外青少年接受健康信息的人群特征;(5)青年筑路工接受健康信息的人群特征;(6)吸毒青少年接受健康信息的人群特征;(7)男-男性关系青少年接受健康信息的人群特征。4.针对各类人群的具体特征开发相应的信息交流方法(1)促进青少年的健康信念并结合健康信念形成的关键环节开展活动;采用陈述、讨论、辩论等方式,使目标对象认识到感染性病和艾滋病的严重性;了解所谓感染风险的真正含义及行为改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障碍性因素,从而提高其疾病预防的自觉性;建立自我监督的健康信念机制。(2)强调采用认知学习方法开展活动。如采用寓教于乐的活动方法,在教育内容上突出感情色彩;有针对性地讲述身边发生的某些故事;组织参与式活动;反复进行陈述;开展表演和角色扮演活动等。(3)尝试使用健康意向促进策略。针对无性经历和有性经历的两类青少年开展有关促使其态度改变和行为规范化的活动。七、角色行为理论

角色行为理论是社会学理论体系中的传统理论。该理论通常用于解释人们角色行为的社会化和规范化,而用于健康行为,特别是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研究的并不多。本文作者除使用该理论原有的基本含义外,还对该理论模式做了以下修改,以便使其更能成为目标人群健康行为促进的理论构架。(一)强调角色个体、群体和社会的复合性

传统社会学角色理论虽然阐明了角色的社会化和群体属性,但基本上仍属个体意义上的理论,即强调个体角色的社会化和在个体角色意义上构成的群体的社会属性。

本书的角色理论构架则更强调角色行为的人际互动、亚文化群体、社会网络、社会构成等因素,强调目标群体中的角色是个人、群体、社区的复合构成。换言之,该理论模式将个人观念、态度、认知、价值和行为看做是群体属性在个体身上的具体表现,因而行为干预必须通过再构群体的社会规范和个体的态度、认知、价值进行。此外,本书以角色行为模式为基础的理论构架还特别强调行为改变在人际互动中的群体过程及社区协同干预的促进作用。(二)强调角色行为模式信息扩散的针对性

传统社会学角色理论对角色信息扩散在个体人际网络、群体网络和社区三层面上的探讨十分有限。而目前在青少年艾滋病健康干预领域中,易感人群通常是教育缺失、经济地位低下的人群,因此,健康教育信息如何才能为该人群注意、理解、接受,并能在群体中交流就成了该理论模式运用中最突出的问题。

本书作者认为,从来就不存在任何适合所有人群的艾滋病健康教育信息扩散模式,因此,社区基础上的艾滋病教育和健康促进必须有明确的人群针对性。例如,一个以男性个体三轮车工人为目标的宣教计划在传播健康信息时可采用口头交流的信息传播方式,将由安全性角色发展而成的“角色模式故事”以口头传播方式扩散至同伴人群。此外,同时辅助采用在三轮车前箱粘贴“角色故事关键提示卡通画”和“健康教育社区宣传画”的方式,还可以从不同渠道将信息扩散至不同人群。(三)对行为理论进行再构

为了对一些新的社会现象进行解释,目前在行为干预研究领域中出现了许多新理论,如社会行动理论、性别与权益理论、社会生态与健康促进理论等等。虽然这类理论可为行为干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构架,但多数理论却存在着概念抽象、运用范畴不清、无法进行实证定量研究等问题,从而无法保证干预措施的适宜性、可及性和正确性。

与之相比,传统行为理论虽然可以对许多现象进行解释,但却存在着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诸多学科分离,个体、群体、社会等不同层面的研究缺乏联系等弊病。为了保证角色行为理论模式能有效运用于实践,本书根据目标人群的特点和干预研究的需要对传统行为理论进行了再构。

经过再构的角色行为理论以科学、严谨、可实证操作的传统行为理论为基础。其中既涵盖了个体理论构架中的一些理论,如健康信念理论、原因行动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又涵盖了社会理论构架中的一些理论,如扩散理论、转换理论等。该理论模式参照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艾滋病社区样板课题理论模式”的相关原理,整合了传统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有关个体、群体、社会等不同层次的行为干预理论并经作者反复实践,目前已得到了有效的验证。关于该理论模式的详细情况,可参见图1-1。图1-1 群体基础上的同伴教育“角色行为理论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1]Freud, S.(1953)[1905].Three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sexuality.In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Standard ed., Vol.7, London:Hogarth.[2]Manuel, C., Oussama, T., & King, H.(1991).Sexual behavior:temporal and cross-cultural trends.In N.W. Judith(Ed.), Research issues in human behavior and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in the AIDS Era.Washington:American Society for Microbiology.[3]Marcuse, H.(1955).Eros and civilisation.Boston:Beacon Press.[4]Malinowski, B.(1927).Sex and repression in savage society.London:Routledge.[5]Rubin, G.(1975).The traffic in women:Notes on the‘political economy' of sex.In R.Reiter(Ed.).Toward an anthropology of women.New York:Monthly Review Press.[6]Gagnon, J.H., &Simon, W.(1974).Sexual conduct:The social sources of human sexuality.London:Hutchinson.[7]Foucault, M.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M].New York:Vintage Books,1980.[8]Connell, R.W.& Kippax, S.Sexaulity in the AIDS crisis:patterns of sexual practice and pleasur in a sample Australian gay and bisexual men.The J ournal of Sex Research,27(2), 167-198,1990.[9] Sarantakos, S. Social Research. Macmillan Education Australia Pty Ltd,1993.[10]Gagnon, J.Sex research and sexual conduct in the era of AIDS. J ournal of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s,1,593-610,1989.[11]Wantters, J.& Biernacki, P.Targeted sampling:options for the study of hidden populations.Social Problem,36(4),410-430,1989.第二章干预策略的选择与使用

在执行青少年HIV防治干预计划时,选择适当的干预策略是确保计划顺利实施并获得成功的关键。良好的干预策略可以使干预活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讲策略的干预行动则会阻碍工作的开展,同时也不可能为干预对象所接受。那么,如何选择干预策略,在选择干预策略时应遵循哪些原则呢?一、干预策略的选择原则

一般而论,选择干预策略既要注意针对性和有效性,又要注意适宜性和可行性。除此之外,项目所选择的干预策略还应是可以测量和复制的。也就是说,项目活动在采用相应干预策略后,其活动效果是可以用定量指标进行度量的,而且,这类策略还具有一定的可推广性,可以在其他地区的同类项目中被复制。(一)具有针对性

要在青少年人群中开展艾滋病防治干预计划,关键在于必须了解目标人群的需求,选择具有明确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将一般理论和带有普遍性的经验模式灵活地运用于特定环境的干预实践。事实上,任何干预项目在选择干预策略前均需获得相应的实证依据,以证明该策略在运用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现有理论和实践经验表明,除大范围的社会动员和普及性宣传外,在特定区域针对特定人群开展HIV防治工作不能无视区域、人群的文化差异,简单地采用统一的应对策略,因为高危和易感行为是群体性地嵌入特定社会的制度、经济、地域、文化、习俗等诸多因素中的,因而必须对特定环境中青少年HIV脆弱性的关键因素进行调查,并以此为证据选择干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策略的有效性。总的说来,项目策略的针对性可通过以下方面进行鉴别:(1)策略设计具有清楚的人群定义;(2)策略设计考虑了以性别为依据的人群的活动特点;(3)策略设计拥有目标人群在社会统计变量,如年龄、家庭情况、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基础样本构架;(4)策略设计考虑了目标人群性病、艾滋病的流行特征;(5)策略设计与目标人群所在地域艾滋病的流行现状与等级相适应;(6)策略设计考虑了目标人群行为中的易感、风险特点;(7)策略设计考虑了与目标人群易感行为相关的脆弱环境因素;(8)策略设计与目标人群易感行为相关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动态相适应。(二)具有有效性

策略的有效性可从干预活动开展是否成功方面得到验证,而任何未经现状评估的干预活动均不可能成功。项目只有通过基本的现况评估,在了解青少年易感行为、脆弱因素和特殊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用相应的干预策略,制订明确的干预计划,才能为干预活动的成功开展提供基本保证。此外,现状评估获得的大量事实证据还将为策略运用的实际效果及投入、产出效益提供客观依据。总的说来,策略的有效性通常可通过以下方面进行鉴别:(1)策略设计前对相关文献进行过鉴别分析并获得了支持性的依据;(2)策略设计前获得了当地流行病学年度报告的相关资料;(3)策略设计前获得了目标人群有关HIV脆弱性的社会学依据;(4)策略所涉及的干预设计有明确的理论构架;(5)策略设计与预期的结果相匹配;(6)策略计划中涵盖了以参与式方法为主导的活动设计;(7)策略计划中拥有有关同伴互动、群体动力过程的相应策略;(8)策略计划涵盖了适合青少年特点的多种策略体系;(9)策略计划有助于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活动平台的建立;(10)策略计划涵盖了适合青少年特点的能力建设;(11)策略设计涵盖了地方多部门参与的相关内容;(12)策略设计考虑了社区动员与社区倡导等因素;(13)策略设计考虑了社区关键人物、人群/部落首领以及民间群体/组织的动员、参与与促进;(14)策略设计中涵盖了干预对照研究或比较研究;(15)策略设计参考了其他类似项目的执行情况;(16)对所设计的策略进行过试点安排。(三)具有适宜性

策略的适宜性体现为干预活动的本土化,是符合当地社区习俗并为本土社群接受的。由于目前青少年艾滋病防治干预项目大多在偏远农村、少数民族社区或城市娱乐场所执行,因而存在着文化习俗和生活境遇敏感性问题。因此,通过必要的现状评估,了解项目活动中有关当地社区文化习俗的敏感问题,进而寻找可行的和适宜沟通交流的策略及解决方案,就成了项目顺利实施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总的说来,项目策略的适宜性可通过以下方面进行鉴别:(1)拥有相关的本土化的有关健康促进策略的文献依据;(2)了解HIV在民族文化社区、族群中的流行状况;(3)拥有相关族群在HIV脆弱性方面的人类学、社会学依据;(4)进行过民族文化资源,如口头故事、民歌、舞蹈、传说、神话、仪式、部族号召等利用情况的评估;(5)采用的策略属非外来设计;(6)策略设计做到了习俗化、本土化、民间化;(7)策略设计考虑了文化多样性发展的需要;(8)策略设计考虑了带有文化特质的部分;(9)策略设计是以性别差异为基础的;(10)策略设计考虑了社区关键人物、人群/部落首领以及民间群体/组织的动员和参与;(11)策略设计参考了类似项目的执行情况;(12)已做过试点安排。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