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字写好 ---汉字书法源流、美学与技巧及其优秀传统(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4 03:17:35

点击下载

作者:梁承玮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怎样把字写好 ---汉字书法源流、美学与技巧及其优秀传统

怎样把字写好 ---汉字书法源流、美学与技巧及其优秀传统试读:

前言

自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我国从上到下都意识到恢复国民基础教育的必要性,优秀传统文化书法教育是其中之一。继2009年中国书法申请并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后,2011年教育部出台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十九大更强调了文化自信和承扬优秀传统文化。当前各地中小学书法教材偏重临写碑帖的技法,缺少系统的关于书法优秀传统为什么优秀的实质内容,本书就是为弥补这个缺陷而写的。本书的对象设定为中小学的学生与书法教师,旁及书法爱好者和高级书法研修班参考之用。

书的内容,正如书名标示,涵盖毛笔书法在起源发展、美学及技巧诸方面的优秀传统和我自己的心得,务求简明实用:在美学方面,创造性地提出了书法形质美与韵致美的概念,它们的具体标准和以哲学思想高度概括了美学的实质;在草书方面,总结了历史上名家草书的共同特点;在创新方面,提出了三个基本原则;还点评了今日书坛流行的一些观点,呼吁书法的文化回归和历史回归。这些都是不同于坊间多数同类图书炒冷饭、人云亦云的地方。末尾书释王文治论书绝句三十首及第六章两篇论书绝句,可与正文内容相互参照补充。第八章供青年读者同时了解书内有关诗的格律之用。

为了适应广泛读者需要,专请湖南名校长郡中学九十四岁优秀老教师、抗战老兵、书法家、家兄梁承彦先生用中小行草与行楷分别书写了马叙伦论书绝句二十首及潘学固论书绝句十首,以及我的朋友、民间硬笔书法高手天津武尔谦先生撰写了第七章《如何写好硬笔字》,均为本书增色不少。

作者年逾九十,幼承家学,二十岁以前幸得传统文化的涵濡淬励,退休二十四年来在原单位北京天坛医院做义工查房和教学之余,又自由出入于传统文化(包括书法)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认识。本着“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精神做最后的努力写成本书,希望多少有助于年轻学子。不当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如蒙公开采用本书原创性的观点,也请说明出处。梁承玮 于北京积微斋2018(戊戌)年7月26日目 录前言第一章 汉字书法的源流

一、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二、汉字的特点

三、汉字汉文化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四、汉字书法源流

五、汉字书写工具(文房四宝)

六、汉字各种书法体式的特点

七、深远影响后世、公认的历代重要书法名家代表简介第二章 汉字书法美学

一、从哪些地方来看字写得好不好美不美

二、什么是汉字传统书法形质美的标准

三、什么叫书卷气?如何理解书法的韵致美?

四、书法的书卷气(韵致美)、内在美如何修为呢?

五、形质美与韵致美的辩证关系

六、形质美与韵致美的哲学含义第三章 汉字书法技巧

一、从小开始学习汉字书法的好处

二、书写姿势

三、执笔姿势

四、运笔要点

五、关于布白(布局)

六、关于临摹

七、关于用墨

八、关于题款与印章第四章 今日书坛若干观点的探讨第五章 论书绝句致初学书者

一、论书绝句八首致初学书者

二、练字体会之一

三、练字体会之二

四、王文治论书绝句三十首书写及注释第六章 梁承彦书马叙伦论书绝句二十首等

一、马叙伦论书绝句二十首

二、潘学固论书绝句十首第七章 武尔谦《如何写好硬笔字》第八章 有关文内传统七绝诗的格律简释后记第一章汉字书法的源流不懂得书法源流也就不理解什么是书法的优秀传统,也就谈不上继承和发扬。(1)一、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不论哪种文字,都是因应人类实际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人类最早只能用肢体动作,如手势;情感动作,如哭笑;和声音动作如吼叫等来表达各种意识、感情和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才出现表达统一信息的语言,然后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文字。不同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下的不同民族都曾有不同的文字,如古玛雅文字、古埃及文字等,而能延续到今天的唯有我汉民族的汉文字,而其他的古文字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据传,汉字是黄帝时期仓颉整理先民原始记录创造出来的,他“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览二象之爻,观鸟兽之迹,以代绳结,用书契以纪事。”所谓二象之爻、鸟兽之迹,指的就是方块象形文字的源头如人、田、火、月、山、木、口、日、水、力、目(见图1-1);书契就是用刀灼刻在兽骨龟甲上的甲骨文字,而后逐渐演变为不同时代不同形体的、贯穿明确法理延续的甲骨文→钟鼎文(金文)→石鼓文→大篆→小篆→隶书→魏晋时期的楷书(真书、正书)字体,这个连续的过程并无截然的时段分界,是按实际应用的需要而出现递变、移行、融合、发展、进步、成熟、由繁到简的过程,例如隶书形成的早、中、晚期含篆的成分由多而少,最后才独立成体,楷书则是随早、中、晚期含隶的成分减少而成。图1-1 象形文字

有了象形文字后,渐渐出现以它们为元素的组合字,如以人字组合的你、他、余;以火字组合的灶、灯、焚;以木字组合的林、村、森等。组合字的这些元素(包括人、火、木、日等)称为文,即“文字”的文。这种组文成字的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六种,统称为“六书”。从象形到转注是为适应客观需要而逐渐衍变、发展、增加字数的,故每个字都可溯其来源。汉字有多少,没有准确统计,《说文解字》收10516字(其中异体字1163个、部首540个)、《集韵》(宋代)53525字、《康熙字典》47035字、《中文大辞典》(台湾)49905字、《辞源》(商务印书馆2015)单音字14210个、《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收单音字14872个、《中华字海》(中华书局1994)85568字、还有总数近10万字的说法。但常用汉字(大约3000字)已可满足日常的需要。二、汉字的特点

汉字指我国汉民族也就是中华民族文字中的字,不同于世界上其他文字,在于它是以字形、字音和字义三个要素紧密结合,并具有以形表意、以形表声和以声表意相综合的特点。它的功能最初只是记录人们的日常需要,也就是思想、情感、活动与语言的需求。

以形表意(义)是通过字形来表达字义,如象形字日、月、山、河,古今或不同地域读音可以不同,但都能理解其含义,不会搞错;又如从日的形声字晴、昭、晞、昕等含有明亮之意,晚、昧、暗、晦等则含有昏暗之意,有日(太阳)则明,无日则暗,地球上的自然明暗都决定于它。

以形表声(音)形声字是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的,其中的一个文或字表示事物的类别而另一个表示事物的读音。例如恭和慕的上半为声符(共gong、莫mo),下半为义符从心,因为恭(敬)、(爱)慕都是一种心理活动。

以声表意(义),例如读音相同的字期、琪、棋、麒等形声字声符都是其(qi),但另一半说明了不同含义,无须翻字典,大体就知道它们分别指时间、一种玉、木质棋子与兽类动物。又如从奂(huan、盛大、鲜明)得声的焕、涣、痪、唤,都含有大或大的引申意思。

以上是讲汉字的基本特点,随着表达需要的复杂化,汉字的形、声、义一直都在随时代、人文及自然生态变化而改变与发展之中,为了沟通这种改变与发展,古代著名的工具书在文字学(研究字的形、声、意、正字、俗字及古文字等的繁衍规律)有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及唐代颜元孙的《干禄字书》等;在音韵学(研究历史各时期汉字韵、声、调系统及其演变,包括今音学、古音学、北音学等)(韵:指汉字音节的韵母部分,声:指平上去入的古四声,调:指全字音的高低或升降)有隋代的《切韵》、宋代陈彭年等的《广韵》、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及近代罗常培的《汉语音韵学导论》等;在训诂学(用通行的话解释古代语言文字或方言字义,包括雅学、方言学、词源学与俗语等)有西汉杨雄的《方言》、东汉刘熙的《释名》、晋代郭璞的《尔雅》、清代郝懿行的《尔雅义疏》以及清代《康熙字典》等。文字学、音韵学及训诂学在古代统称为“小学”。

1949年后除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以及东南亚等地的部分海外华人仍然使用此前的繁体字(或称正体字)外,我们大陆为了普及大众识字率而使用行政命令规定的四批简体(化)字共2238个(另说为2235个简化字)(代替了常用繁体字2264个),占常用汉字2500-3000的很大部分,因而客观上造成了与以上地域华人交流的某些障碍和大陆民众阅读古籍的很大困难;而且,部分简体字例如繁体的聽或聼(从耳)简化为听(听从口,原是“吟”的本字)、愛(从心,心是个象形字,表示一种心理活动)简化为爱(把心去掉了)等并不符合以上形声义结合的汉文字特点,应该说是破坏了传统,是一种人为缺陷。其次,由于汉字中的同音字很多,1958年推行的汉语拼音顶多只解决普通话读音的问题,对相应词汇意义的理解并没有帮助,甚至混淆,例如繁体字“乾”“幹”均简化为“干”后,“乾坤(qian kun)”就变成“干坤(gan kun)”,意义上造成混乱、牛头不对马嘴了。

我国地域辽阔,同一字的读音在不同地区均有差异,有很多方言,像闽南话、客家话、上海话等的受众相当广泛,这是一种文化现象,有它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渊源。它的存在既反映华夏文化的丰富内涵,也反映华夏民族的包容大度,是让它自然发展还是用普通话去人为取代它们,和文字改革一样,其实都是值得进一步慎重探讨的。

日文字和韩文字的相当部分都是由汉字衍生的;新加坡政府推广各族母语,所以有半数以上的华裔实际还保留了一定的汉文化。三、汉字汉文化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有了汉字,记录个人、社会、统治者的所有活动才成为可能,相应的汉文化(即中华文化或华夏文化;文化culture指人们认识物质和精神的知识,包括统治者施行的文治和教化)和中华文明(即华夏文明;文明civilization指社会进步状态,中华文明的精髓是诚信、孝悌、道义和良知、尊重和敬畏自然、勤俭节约、自强不息、修齐治平的责任和理想以及民贵君轻和天下为公等)才得以积淀与发展。世界历史上曾经存在四大古文明:巴比伦文明(希腊文明与波斯文明是巴比伦文明衍生的)、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而完整延续留存到今天的只有我中华文明,其他的都灭亡或残存无几了。书法是汉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别于全世界各种文化的一朵奇葩,一种独有的艺术。

有记载的我国五千年的历史,是汉民族的历史、也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汉文化(含中华文明,下同)是汉民族也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例如:曾经统治中国的鲜卑族北魏孝文帝崇拜汉文化,推行汉俗汉文化,与汉族通婚,迁都到汉族农耕文化中心洛阳,给汉文化增添了活力;元朝蒙古族统治的108年(公元1260—1368)与清代满族统治的267年(公元1644—1911)里,官方文件、民间教育、科举考试、书籍发行和历史记载主要都是汉字汉文,清朝的十个皇帝毛笔汉字都写得很出色。特别是康乾盛世时期的文治武功达到顶点,加强了与蒙回诸族的团结;康熙设立南书房、乾隆下令编纂《四库全书》与《古今图书集成》等更是对稳固和发扬中华文化的极大贡献。故从秦以前的民族部落分据到朝代更替上的北魏、元、清非汉族统治之逐渐融合,最终成为一个相互团结、包容、稳定、“和而不同、不同而同”的中华民族大家庭。汉文化独立于朝代更替、政权易手、制度存废、经济转型与个人好恶之上;它不仅广泛蕴藏于我国哲学、历史、文学、经典著作、建筑、绘画、雕刻、名胜古迹、宗教信仰等之中,而且普遍植根于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意识、行为举止之内,故今天的我们照样可以通读和理解几千年来的历史文献,即使我国地域辽阔、方言众多、宗教信仰可能有别但彼此交流却毫无障碍。可见它既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内容、民族延续与发展的灵魂和动力,更是每个中国人自我完善的核心要素。

可以说,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56个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大潮中立足的根基,每一个中华儿女要有足够的文化自信,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珠一样珍爱它、承袭它、发扬它,并把它作为自己品格、精神、道德的一部分。四、汉字书法源流

从没有字到有字,从有了字到要书写,从要书写到书写工具出现,直到有了工具方便把字写成篇什,并逐渐形成了书法的规矩和美学,以及其随时代的相应嬗变。这个过程是漫长的,特别是前期过程还没有文字记载。

比商殷盘庚时期的甲骨文(契文、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春秋时期钟鼎文(金文、刻在青铜器上的)和周宣王时期的石鼓文(籀文、即大篆)更早的如苍古难辨的蝌蚪文,南岳衡山峋嵝碑(神禹碑)即其代表,相传该碑成于夏禹时期。这些文字除在汉文字发展史上占有伟大的意义和学术研究价值外,基本已失去或很少有实用价值。或许有比蝌蚪文更早的象形文字,这就要看以后的考古发现和识别。

汉字的最基本结构元素横、竖、点、钩、撇、捺的笔画和每个汉字的形体结构,在小篆到隶书发展过程中终于定型,进而形成魏晋-唐楷书(真书、正书)。但汉字书法的笔法、形体等的诸多流变的源头是什么,前人没有说明,更没有总结。我个人以为:

就汉字笔法流变大体而言,最早的蝌蚪文形如蝌蚪、头粗圆而尾尖细;甲骨文多为方笔;金文有方有圆;大篆多为圆笔;小篆(秦篆)进一步圆起圆收、藏锋逆入;隶书笔法变篆之曲笔成直笔、变篆之圆而为方。隶书有秦隶与汉隶之分,前者无波笔、直而不曲,后者曲而有波、就是今天习称的隶书。楷书(真书)系简化隶书而来,笔法平直,行草则在于多变。

就汉字形体流变大体而言,一开始的象形字就是方块字,后来可能先民天天见到的太阳是圆的,因此早期的汉字偏圆,后来秦隶偏长(直势)、汉隶偏扁(横势),直到楷书的方正。行书未脱离楷书本体,而草书虽因势因人有所不同,也没有离开楷书的法理。

就汉字与汉字书法的美学流变而言,它是在历史长河中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发展,加上统治者的爱好提携和不同个人的努力逐渐发展起来,不同时期(阶段)并没有明确的界线而只有重叠、融合和移行。早期的蝌蚪文、甲骨文、金文个体字都渐次变为对称端稳,或许是先民有感于人类自己手足耳目的左右搭配适当而有意为之,后人沿袭而已;而每字结体疏密肥瘦长短的安排和各体成篇书法之美,随时代与名家而有差异。历来书法有晋韵、唐规、宋意等的美学观点,容待后文交代。大体言之,碑榜书特点在于雄浑庄重,帖牍书在于畅巧妍丽,兼之者有可能更胜一筹。

就汉字篇什的流变而言,先民观察人体树木等都有上下左右之分。结合太阳东升西落,始知方位有东西南北之别,两者对应是上北下南、右东左西。故最早的汉字篇什书写就是从右向左、从上向下(右起竖排);简册与书籍装订也在右边,翻口在左,图书馆藏古板书可以作证。书法作品如碑帖、条幅、中堂、对联、扇面等绝大多数无不是右起的竖行排列,连对联的悬挂都是如此;匾额(如明朝人写的“天下第一关”、故宫中线主殿的牌匾“允执厥中”“皇建有极”、清康熙皇帝书写的“避暑山庄”等)都是右起横排,形成习惯和独特的文化传统。大陆文字写印打破传统变为横排左起可能是受西方文化影响,始自1955年1月1日的《光明日报》。而书籍统一横排、左侧装订(翻口在右)与匾额左起横排的改变始自何时有待考证。至于其他书法作品,即使从力主破四旧(即“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

(2)惯)的毛泽东到近二、三十年来所谓新兴创新书法家基本仍都沿袭传统旧制,连书写内容里的字基本都还用繁体,不用简体。书法是否该用简体字是一个值得探讨和慎重对待的问题。

可见,书法诸多流变的源头和汉字源头一样全是尊重自然、师法自然。五、汉字书写工具(文房四宝)纸

我国最早的文字是灼刻在兽骨、金属、陶器、竹片上的,后来书写在缣帛上,都很不方便。东汉章帝时的湖南桂阳人蔡伦入宫,掌管宫廷御用作坊。他在前人的经验基础上,首先利用树皮、麻、破布等捣烂成浆制成纸,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发明者。后来民间采用青檀树皮、楮树皮、桑树皮、竹子、棉花、稻草等造成各种各样的纸,结果以安徽宣城(今泾县)特产青檀皮,用传统手工工艺制成的纸(故称宣纸)用于书画的效果最好、最能表达书画艺术之妙。由于泾县青檀皮供不应求,只能从材料配比,或别种檀皮替代来想办法。青檀皮配比越低纸质越脆,用于书画发墨润墨的效果越差。

宣纸起源于何时,有源于东汉、东晋、唐、宋、元时期等不同说法,尚无定论。用泾县青檀皮制造出来的宣纸的特点是质地细润均匀、发墨好、不虫蛀、韧而不脆、不变色、久藏不坏。宣纸种类繁多,按选料可分为棉料(沙田稻草加40%檀皮,特点是轻、薄、绵、软)、净皮(稻草加60%檀皮,特点是纸质坚韧、手感柔软)、特种净皮(檀皮占80%以上)三大类。不含青檀皮的纸都不能叫宣纸。按厚度宣纸可分单宣、夹宣、二层夹、三层夹等;按纸纹可分为单丝路、双丝路、螺纹、龟纹;按添加物可分为生宣(如夹贡、净皮、单宣、棉连等,其吸水性中等,易产生丰富的墨韵变化)、熟宣(生宣上涂矾,纸质较生宣为硬,吸水能力弱,使用时墨和色不像生宣那样良于洇散,故常用于工笔画,也可用于小楷,它还可再加工为云母、冷金等花色纸,缺点是久藏会出现“漏矾”或脆裂。)和半生熟宣(如玉版宣、性质界乎生熟宣之间)。用生宣或半生熟宣作书,墨韵清晰、层次分明、骨秀兼蓄、浓而不浑、淡而不灰。常用者有单宣、玉版宣,高级的有特种净皮。

真正的宣纸价贵,当今市场上鱼目混珠,要买到真货最好去信誉好的名牌店,根据上述宣纸特点来辨认。一刀纸里外的多看几张,要色泽柔和、不黄也不太白,无杂质,无裂口或断纹,厚薄一致,透光均匀,手感细腻绵柔,光而不滑,抖动起来声音柔和,相对耐拉经揉。好纸点墨吸收快,扩散均匀而边缘齐整,重复点墨可见层次。

初学书法者用毛边纸或纸质绵软均匀的仿宣就可以了。仿宣即书画纸,它不含檀皮成分,只是参照宣纸工艺制造出来的,价格低廉,书画效果和耐久性当然远不及宣纸。近年出现的水写纸,只用毛笔蘸清水来书写,可保留大约一两分钟自干,不留痕迹,比较适用于书法已稍有根基的人练习,对于小学生和刚入门的书者不太合适,因为不便于老师批改和留作短期内的比较。笔

毛笔有很多别名如管城子、管夫人、毛颖君等,和纸一样,其好坏与书法效果有密切关系。资料表明,笔的出现可能距今已五千多年,传说毛笔是公元前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大将蒙恬发明的,现存最早的毛笔是1954年出土于长沙左家山一战国时期墓葬的“兔箭毛”笔。历史上,毛笔制造以侯笔(河北衡水)、宣笔(安徽宣城)、湖笔(浙江湖州)为主,尤以湖笔为上。根据选用毛的不同性能有硬毫(如黄鼠狼毫、山马、牛耳毫、鼠须、鹿毛、山兔毛亦称紫毫等。其中以紫毫最硬,弹性劲健,笔尖锐利)、软毫(如羊毫、鸡毫,特点是柔软圆润、濡墨较多)、兼毫(硬毫软毫合用,刚柔并济,如五紫五羊、三紫七羊、紫狼毫、鸡狼毫等);按笔锋长短可分长锋、中锋、短锋;按用途可分小楷、寸楷、中楷、大楷、屏笔、联笔等。硬毫笔写字易于劲挺方正,软毫笔则宜于丰腴婉媚,初学书者可用兼毫笔。好笔化开后必须具备四点:尖(笔毫聚合时,笔尖尖锐,写字不分叉)、齐(用拇食二指将笔头打湿捏扁,笔端的毛一字平整排开,无不齐现象)、圆(笔肚周围饱满圆润均匀,呈圆锥状、无凸凹或成绺变形)、健(笔毛富弹性,经久耐用)。

古代书家多强调新笔只润发毛长的2/3,考虑的可能是便于维持原有笔型,实际上无须引为圭臬。笔每次使用后需清水洗净,悬垂使干或套上笔帽,目的在于避免损伤和陈墨集结使笔毛成绺或被虫所害。墨

人类自熟食始,推测就已经认识炭黑的稳定性。墨的发明年代,在历史上已无从考据,但从出土文物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墨至少在春秋战国时就有了,至唐代达到鼎盛。南唐著名墨师奚(李廷圭)造出的徽墨(安徽古徽州、今黄山市与歙县地区)墨锭受到了李后主的赏识。清代最负盛名制墨者有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四家,被称为“四大墨家”,其中胡开文研究了历史上所有的制墨方法,制出许多好墨,其中一种“苍佩玉”最为名贵。

徽墨特点是“落纸漆黑,色泽光润,经久不褪,纸笔不胶,香味浓郁,丰肌腻理。”素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美誉。按原料不同可分为油烟墨、漆烟墨、松烟墨,分别以桐油、生漆、松枝所烧的烟灰,加适量黄明胶和麝香、冰片等制成。松烟墨相对缺乏光泽;超漆烟等高级油烟墨,成书色泽黝黑、香润、发紫玉光。

选择成块的墨锭可参考上述徽墨特点,一看墨色(紫光为上,黑色次之,青光又次之,白光为下);二看质地(要细润,断面如镜,研之无声,乾不裂纹,湿不发胀);三要含胶少,有香味。民国以前的好墨,其上往往标有贡烟、顶烟、紫玉光、五百斤油等字样。

墨汁是晚清时期出现的,以其方便而广之。今人研墨者少,书写大多代以墨汁。不过,不少书家认为墨汁不如墨锭磨出来的墨色层次丰富。磨墨要选用好的砚台(见下),清水缓研使浓淡适宜,太浓则滞,太淡则洇;研墨要随需随磨,久置则㬵沉水浮,都影响书写效果。砚

和纸、笔、墨一样,砚的发展也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有各自丰富内涵、显赫历史和出自历代书法名家和史学家的专论。

砚的最早雏形可能是上古时期的石磨盘,后发展为秦石砚、汉研磨石砚、魏晋圈足瓷砚、唐凤字形陶砚、宋抄手式石砚,到明清时期的各种石质仿古砚。坊间至今最有名的是广东的端砚、甘肃洮砚、安徽歙砚与山西澄泥砚,其石质坚实、润滑、细腻。因研墨不滞、发墨快、不易干、不粘墨,研出之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损毫而驰名。正如宋代陈槱说的“砚贵细而润,然细则不发墨。惟细而微有铓锷,方其受墨时,所谓如热熨斗上蜡,不闻其声而密相粘滞者,斯为上矣。”

若用不起这些名砚,但还想自研墨汁,可选择质地细洁、色泽黑而光润、含胶少的墨和石质坚而细腻光润、研来无声的砚池。

纸笔墨砚是汉字传统书法的必须工具。硬笔书法始自钢笔,只方便于小字。近年因屋外健身而流行的地书,用毛笔或泡沫塑料做的笔,蘸水在地上书写,大可容丈;虽一定程度一定范围有助于书法练习,但地书时体位或站或蹲,握笔的姿势与坐在书桌前的就不可能一样,如果久成习惯,势必影响坐姿时的书写效果,所以对初学书法者未必有利。六、汉字各种书法体式的特点

正式使用“书法”二字,最早见于《后汉书·儒林列传》“熹平四年,灵帝乃诏诸儒正定《五经》,刊于石碑,为古文、篆、隶三体书法……”。书,在这里是书写的意思;法,是规则、模式、方法、法度的意思;所以“书法”就是文字书写的规则,规则既备就有写得好看不好看的问题,故“书法”含义又引申为汉字的书写艺术(《辞源》商务印书馆1984年1461页)。今有人认为“写字”不是“书法”,这种论点似乎多余,因为它们本质上都要遵从“文字书写规则”,都追求“汉字的书写艺术”。梁启超说过“美术,世界所公认的为图画、雕刻、建筑三种。中国于这三种之外,还有一种,就是写字。”他这里的写字就是书法。

下面要讲的各体“书法”体式,专指以毛笔为工具的书法,对硬笔书法只能作为参考。篆书

广义地说,篆书包括甲骨文(亦称殷墟文)、金文(钟鼎文)、石鼓文(大篆)和小篆;狭义指大篆和小篆。

甲骨文、金文是刀或类似的工具雕刻在器物上的。甲骨文为细劲挺直的方笔;金文始于夏,经殷商而成熟于西周,历经近两千年,字体比甲骨文整齐,笔法有方有圆,方者如周初的《大丰敦》《禽鼎》《周公敦》,圆者如周成、康时期的《毛公鼎》《颂敦》《颂壶》等,基本是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回锋收笔。总体来说字形古朴厚重、浑厚圆婉。此后,列国时期诸国各行其是,笔法或方或圆。

石鼓文(大篆)(见图1-2)一般认为是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8—783)太史史籀所创,但刻之于石鼓则似在秦代,有四言诗十首718字,惜损于唐代,宋欧阳修所见只465字,风格遒劲、笔势圆整、线条比金文均匀,体相卓然如韩愈所云“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石鼓文被历代书家视为习篆书的重要范本。图1-2 石鼓文

小篆也称秦篆,秦灭六国一统天下,车同轨、书同文,宰相李斯(?—公元前208年)简省大篆成小篆。李斯早期书写的《诏版权量》(图1-3)为方笔、字形大小不一;后来的《泰山》(图1-4)、《峄山》、《琅琊台》摩崖石刻则为圆笔,相传也是李斯所书,方圆两者都是秦篆但风格明显不同,总之是“画如铁石,字若飞动,作楷隶之祖,为不易之法”(唐人张怀瓘《书断》)。唐代李阳冰的篆书,被认为天下第二,一直为后世书人临习的范本。清代小篆高度繁荣,以钱玷、邓石如、吴昌硕为代表。现代推崇的小篆中锋行笔,藏锋逆入(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上先下、欲下先上,也就是无往不收、无垂不缩),圆起圆收、有转无折,力度匀称(故笔画粗细一致、横竖如玉箸,有人形容称中实),竖画向下引伸,点画强调在对称中求变化;字体整齐成行成列,字形修长,上密下疏;给人以圆婉端丽、纯净简约的美感。古体字年代久远,认识困难,可查阅前人编写的工具书如《甲骨文字典》《金文编》《古文字类编》等,还可登录字源网、繁体字网(www.fantizi5.com)查同一汉字从象形到楷、行、草的连续变化过程。图1-3 《诏版权量》图1-4 《泰山》隶书“隶书者篆之捷”(卫恒《书势》)、“书之有隶生于篆”(刘熙载《书概》)意思都是隶由篆简化演变而来,简化在于结构、演变在于笔法,这个过程同样很长,从发掘的许多文物中依稀可以看到它的前后线索,因此隶有秦隶(亦称纯隶、古隶)与汉隶之分。前面已经讲过秦隶变篆之曲笔为直笔、变篆之圆形为方形,字体偏长而无波笔,据传为秦代程邈于监狱服刑中定型,还存篆意;汉隶是西汉末-东汉之间逐渐演变发展成熟。据说由东汉灵帝时上谷王次仲定型的,过程中也是异彩纷呈,八分书形成稍晚,以东汉蔡邕为宗匠,为汉隶正宗书法。东晋最有名的隶-楷书过渡碑刻《爨宝子碑》(成于公元405年、图1-5)为方笔、亦隶亦楷,点成三角、横竖方厚平正,别捺圆曲翻挑,有稚拙朴茂之感。初唐隶书瘦劲,中唐肥庾,都无汉隶古朴。清朝隶书中兴,师法汉隶,名家辈出,如邓石如等。图1-5 《爨宝子碑》

后世推崇的典型汉隶(今隶)最终完全脱掉了篆意而成为端丽丰润、厚重开张的书体。它的笔法较篆与秦隶复杂,不但有点钩、横竖、撇捺、转折的定型,还有用笔力度不均而出现的提顿轻重和行笔快慢出现的畅滞,以及结构和布局美学要求的疏密、欹(倾斜之意)正等多种灵动变化。字的外形特点是:扁方横势、行列匀整、方折直转、横长竖短、点画粗细(即粗细不一。即使同一横或竖,其中段用力轻、较细,或形容为中虚)、蚕头燕尾与波磔分明而左右相背形如八字,故今隶即八分书或分书。其中,波指笔画左行如曲波,后楷书中变为撇;磔,“右送之波皆名磔”,指右行笔画的笔锋开张,形如燕尾的捺笔;写长横时,起笔逆锋切入如蚕头,中间行笔有波势俯仰,收尾有磔尾,笔势飞动如燕,姿态优美,韵味悠长;所谓“蚕不二设”“燕不双飞”则是避免重复呆板,提倡变化多姿。因此,分书与秦隶相比,主要是一种人文美学的变化、一种新的艺术动向和实践,在书写上反而繁复,书写速度慢了。

流传下来的汉隶碑刻如以笔的方圆分,偏方的有《张迁碑》(图1-6)《西狭颂》《景君碑》《礼器碑》等,偏圆者有《曹全碑》(图1-7)《孔庙碑》《夏承碑》《华山碑》《史晨碑》等。以风格特色分,《曹全碑》《礼器碑》《史晨碑》《华山碑》《乙瑛碑》及《孔庙碑》等偏于秀健,《张迁碑》《西狭颂》及《衡方碑》等偏于遒古,《石门颂》《夏承碑》《景君碑》等则笔法恣肆而多变异,一般少有燕尾蚕头。这些名碑总的端凝遒劲,但各有自己的风格与体势,优劣实际难分轩轾,前人推崇的不同和你我各自所爱,都取决于个人的习性和审美观的差别。其中代表如张迁碑(成于公元186年)用笔以方笔为主、篆隶兼备,笔画严谨丰腴、雄强拙厚,线条挺直、棱角分明;结构方整中见灵动、朴茂中见秀媚,寓平于险,内捩外拓;字形大小不拘一格、一任自然;整体布局上下呼应,左右连贯。全碑气息宽博宏大。曹全碑(成于185年)几乎全用圆笔,起止藏锋,中锋行笔平实柔顺,短长有致而少有跌宕;结体扁匀稳定,行列疏朗;整体舒展超逸,神采飞动秀美,兼君子与大家闺秀之长。《石门颂》(图1-8)(成于148年)为早期汉隶,起笔逆锋,中间运行遒缓,收笔复以回锋,笔画瘦劲、流畅而古厚。结字极为放纵舒展,参差变异,纵横开阖,洒脱自如,意态飘逸,素有“隶中草书”之称。文中命、升、诵等字垂笔特长,亦为汉隶刻石中所罕见。图1-6 《张迁碑》图1-7 《曹全碑》图1-8 《石门颂》楷书

什么叫楷书?楷者,典范、法则之意,故楷书即为具有典范的书法或有法可依的规范书法。泛言之,秦隶是秦代的楷书,汉隶是汉代的楷书(《辞源》1984年版1607页“唐以前,楷书即指八分书与隶书”)。而今日一般所说的楷书就专指流行至今的魏晋-唐楷书,包括大楷和小楷。

隶书上承篆体、下启魏晋-唐楷书(真书、正书),派生行草。晋楷飘逸、唐楷规整,都继承了今隶的大部笔法、简省掉了隶书中不便于快速书写的波磔,字体庄严稳重,外形笔画平直、点画分明、搭配均匀、横平竖直,横轻竖重,结体方正,更便于书写与辨识,其实用性一直延续到两千年后的今日。

此外,应该提到的是北魏时期的许多有名碑刻如“造像记”的《龙门十二品》、“碑碣”的《张猛龙碑》《郑文公碑》、“摩崖”的《石门铭》《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及“墓志铭”的《张黑女墓志》《元怀墓志》等,多直接由汉隶演变而成,通称“魏碑”或“北碑”,用笔自如挥洒,结体因势赋形,风格多样:或朴拙、或险峻、或沉雄、或舒畅流丽,与规范的晋唐楷书有所不同,因此有人称之为“魏楷”,也可以把它看作汉隶与唐楷的过渡书体。

从古文字体甲骨文、金文到今文字体晋-唐楷书(真书、正书)的漫长连续发展过程,同时也是孕育和发展它们书写的艺术过程。也就是从刀契的工匠艺术转变为读书人或文人士大夫书写的艺术,从以文字形式为主转变为以人文精神为主的艺术。工匠与文人的气质不同,决定了这两种艺术不同的风韵、气韵、神韵与情致。一般认为晋-唐楷书的定型始于三国曹魏时期的钟繇,其楷书尚存隶意。与此楷书定型的几乎同时,出现了另外两种书体“行和草”。东晋时期会稽内史、右将军王羲之摆脱魏晋的质朴书风、改钟楷的横斜为纵直的欹侧,新创妍美流畅的书风,成为楷、行、草书并美的千古宗匠“书圣”,其作品的人文精神体现就是他书写的顶尖美学:江左风流韵致、潇洒飘逸,前人“晋韵、唐规、宋意”的晋韵就是指此。楷书到唐代极盛,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智永、褚遂良、虞世南等对后世影响极大的风格各异的书法家。王羲之七世孙智永的“永字八法”和欧阳询的“结体三十六法”等就是“唐规”结字的代表,其所以致此并非偶然,而与唐时国强域广、政法稳定、经济发达、文化高度繁荣及历经290年的二十位皇帝推崇有关。

至此,楷书总的可分为两大流派,以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李北海等为代表的中原古法、含蓄古拙、以魄力胜而长于碑榜的北派;以王羲之父子、智永、虞世南、褚遂良等为代表的江左风流,疏放妍妙、以神韵胜而长于帖牍的南派。魏碑多数涵盖于中原古法之中。

宋代(319年,公元960—1279)书法同样繁荣,有书法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及宋-元时期的赵孟頫等,赵孟頫与唐时的欧、颜、柳被并称为我国楷书四大家。黄庭坚楷书用笔夸张;宋徽宗瘦金体的瘦直挺拔、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他们用笔都一反常规,更多地流露个人性格、意气和精神,是宋代书法崇尚“意”的代表。这里的“意”还包括意趣、意境、意象与意蕴,含义如此之宽,有所书内容之意、书者书时悲欢情绪激越之意,更有崇尚“义理”“书禅”等皆可涵濡(滋润、沉浸的意思)于书,有所谓以书传道、以书见学、以书存品、以书见趣而率意为之,都与宋时泱泱大国、经济发达超过汉唐、文化昌盛、政策开明、自由发展、兼收并蓄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元代(1271—1368)统治不足百年,与南宋比较,楷书书法有回归晋唐之势,其代表主要是从宋归顺过来的赵孟頫,此外几乎没有真正影响后世的书法家,明代项穆“元书尚态”(态、性情体态之意)的说法实在勉强。

明代历经275年(1368—1643),书法复古与创新并重,出现了“台阁体”“吴门书派”(吴门、今苏州一带)“云间书派”(云间古称华亭、松江)等众星拱立的繁荣局面,代表人物分别有二沈(沈度、沈粲)、文祝(文征明、祝枝山)和陈董(陈璧、董其昌),以董其昌对后世影响最大。

清代267年(1644—1911)十个皇帝的字都写得好,书法中兴,大体上乾隆之前重南帖、之后重北碑,出了很多有名的各体书家,如尊碑的邓石如等。晚清何绍基楷体书法源出鲁平原,融入篆隶,兼苍劲、朴厚、圆婉之长,功力深厚(见后);而金农的“漆书”(图1-9)将字的点画破圆为方,横粗直细,似用漆帚刷成;郑板桥的“六分半书”(图1-10)以行、草笔法融篆、隶、楷于一炉,欹正、大小、宽窄安排错落有致,率性而为,法外有法,独树一帜,都是创新的良好范例。图1-9 金农童蒙八章(局部)图1-10 郑板桥 难得糊涂

民国时期书法虽发达,也出过一些有成就的书法家,与清代相似多只在崇尚书体书风上有重点之别,故所谓“明书尚朴、清书尚质”的概括说法都比较勉强。民国以后的许多年间,书法在大陆处于冷冻时期,传统尽失,党的十七大、十八大以来才逐渐复苏。

大小楷(或隶、草、行)虽同为楷(或隶、草、行)书,法则与美学要求基本一致,但即使同一个字仍有不同,在结构上,苏轼的“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就是指写大字难于内敛、易于松散,小字难于外拓、易于致密;在美学上,大字提、按、疾、徐和布白等引出的多姿多彩在小楷上相对就难于充分显现出来。行书与草书

由于适应个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记录上日益繁复的实用要求,便在楷书基础上产生行书、草书这两种较为书写快捷的书体。行,是介于楷和草之间的书体,也可以说实际属于草的范畴(刘熙载云“行、固草之属也。”);草,是行进一步简化的变体。既然如此,作为秦时官民通用的楷书秦篆、汉时官民通用的楷书汉隶,以及魏晋-唐时官民通用的今文字楷书,都可能有各自时期的行书与草书,而且从前到后彼此存在一定的法理延续。

行与草既然都是实用的书体,那么第一位基本要求是要能被认识,第二个基本要求是每个行书或草书字必须遵从一些公认的规律或者既定的形式,没有第二就谈不上第一。

什么是行书呢?唐代张怀瓘《书断》说“行书者,正书之小伪,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行书是略有变化的快速楷书,笔法特点是行笔不停、着纸不板、弧多于直、离方遁圆、简练易识,宛如流水行云、风神洒脱。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千古独步,与其子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并称“三希”帖为魏晋时期的代表作,至今长盛不衰。唐代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及褚遂良的《枯树赋》、宋代苏轼《寒食帖》与米芾的《苕溪诗》、明代董其昌的《千字文》、清代何子贞《东坡雪诗拓本》等,都是行书杰出的代表作。

草书,没有确切的定义。究其历史,可能源于战国楚怀王时期诏书的草稿即古篆的速写字体,简略草率(作者注:或可称为草古篆),具“易而速”的实用功能。真正定型的草书为章草、今草,以及唐时的狂草。历史资料大多认为章草始于西汉元帝时史游(具体生卒时间不详)作《急就章》,为章草之祖(另说始于东汉章帝);东汉的张芝(大约卒于公元192)嬗变章草为今草。行书始于东汉颍川刘德升(具体生卒时间不详);今文字楷书始于东汉-曹魏时期的钟繇(公元151—230)。由此时间可见,章草近于秦隶与行书,今草则是行书与楷书的变体。

关于楷、行、草的关系正如前人所说“楷如站,行如走,草如跑”。行与草,是与楷书相对而言并以楷书为基础的,如苏轼《论书》云“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草书……”;姜夔《续书谱》云“草书千字,不抵行草十字,行草十字,不抵真书一字”。所以,学书者当从楷书开始,不善楷书,其行草也就好不到哪儿去。

章草为汉魏之间的草书,或称草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说文解字》),其笔画省变有章法可循,笔法分明,隶书波磔仍在,笔带横势,字字独立而略有钩连,结体平正。东汉杜度(生卒年不详)、魏时的韦诞(179—253)、吴时的皇象(生卒年不详)、西晋时的索靖(239—303)和陆机(261—303),皆为一代章草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如今存世的有史游的《出师颂》、《淳化阁帖》中的张芝(?—192?)书《八月帖》、皇象所书《急就章》、索靖的《月仪帖》、陆机的《平复帖》(虽字字独立而结体却不如其他章草书家平正规范、无波磔、笔画更为简略潦草难认,近似于今草)以及宋-元赵孟頫的《急就章》等。虽传刻至今,但均法度端凝,体势坚劲,朴厚而又飘逸。

今草,或称小草,就是一般所说的草书,去章草的波磔,圆转用笔,上下字之间笔势牵连相通,偏旁部首也做了简化和互借。唐人孙过庭说“草书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真书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其意思之一是草书意趣胜于法度、楷书法度胜于意趣,这是相对而言,并不是草书不重视法度和楷书不重视意趣;意思之二是草书之妙(个人心灵情性的体现)在“点”“画”,真书之妙在“使”“转”。苏轼说“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凝重。”是说真书易偏于呆滞,难于流畅潇洒;草书易偏于浮滑,难于端凝。张怀瓘《书断》云“章草之书,字字区别。张芝变为今草,加其流速,拔茅连茹,上下牵连。或借上字之终为下字之始,奇形离合,数意兼包。”(作者注:拔茅连茹、原意为互相连延不断。此处还引申为左右映带。)对其中的“奇形离合,数意兼包”的含义,前人没有总结,我把个人对它的体会写成四字韵文,就是“移易位置,增减笔画;参差不齐,多端变化;提按转折,方圆忌同;参差离合,顾盼平衡;流畅峻险,重心居中;不拘一格,意法交融。”

张芝自称“匆匆不暇草书”“下笔必为楷则”,史称“草圣”。刘熙载赞扬张芝草书“意多于法”“意法相成”(作者注:法、法度规则,意、情趣意境之谓)。尔后,东晋的王羲之及历代的大书家,都兼擅草书,故流传的法帖极多,数不胜数。代表作如张芝《八月帖》、王羲之《十七帖》、智永《真草千字文》、孙过庭《书谱》等。由于今草笔画钩连、结构简略、偏旁的简化与互借、奇形离合等的变化,加上同一字在古草书名家写法或有不同,就产生了难于辨识的问题,例如“酒”字就有四个以上的草体(图1-11);“微”“凝”二字中间部分不同而草式一致(图1-12),其左偏旁“两点水”“三点水”均可简为草书符号直竖(或竖钩);实际上,直竖(竖钩)还是人字旁、双人旁、言字旁和三撇旁(如须)的草书固定共同符号;还有类似的其他部首共同草书符号。此外,草书里有许多固定草字如慰、卿、等、叔(图1-13)等,完全没有它们的楷书原形,要搞清它们的法理演变源流,需要文字学与训诂学的功夫,对于一般书者很不容易,这就需要多读多记忆,例如对照王羲之、欧阳询、孙过庭等的草书《千字文》及《三希堂法帖、释文》等,更可以查古人的工具书《草韵汇编》《草诀歌》《草书要领》《草字汇》《草字编》及现代的各种《草书字典》《常用六千行草字汇编》《草书异体字汇编》等。图1-11 酒的不同草体图1-12 微凝二字草体图1-13 慰卿等叔四字的草体

以上所见,都是就繁体字草书而言,不指简体字。

历代书家作品都重视行楷结合和行草结合,前者既有行书的活泼,又有楷书的端庄;后者既有行书的婀娜,又有草书的放纵;结合个人书风的不同,构成我国传统书法无穷无尽的美。

狂草,或称大草,又称一笔书,始自唐代的张旭和怀素(史称癫张醉素,癫工于肥、醉工于瘦,是两人狂草行笔不同处),摆脱以二王为代表的魏晋今草传统,笔势连绵环绕、狂放不羁、一笔而下;连者笔脉可通下行,偶有不连则血脉不断。清刘熙载《艺概、书概》中说“草书尤重筋节,若笔无转换,一直溜下,则筋节亡矣。虽气脉雅尚绵亘,然总须前笔有结,后笔有起,明续暗断,斯非浪作。”它的中心意思就是草书即使具备了血脉不断、气脉绵亘还不够,使转承接关键的地方(筋节)更要转换用笔,做到笔笔有起有终,字字有交代。书法家吴玉如先生(1898—1982)说“作书无论隶、楷、行、草,必笔笔不苟。即一小点或一小转折处亦不宜轻易放过,必使来踪去迹、方圆长短尽显,毫无拖泥带水、浮略肿率各病。”与刘熙载意差同。

狂草以张旭的《肚痛》《冠军帖》、怀素的《自叙帖》《苦笋帖》、孙过庭的《书谱》《千字文》及宋代米芾的《临邛使君帖》为代表。狂草更难辨认,离实际应用越来越远,就成为文人士大夫抒情写意的艺术书法。虽然难于辨认、虽然强调个性恣意,但它并非任意胡写乱画,前人赞怀素狂草“运笔迅速,如骤雨旋风,飞动圆转,随手万变,而法度具备。”明代王鏊《跋苏子美临怀素自叙帖》说狂草要“纵而法、劲而润、古而奇”;其《题张长史草书》又云“……颠儿法,肥而劲,放而意足。”可见狂草的每一个字都有其法度和简约来源,或从古文字、或从篆、或从隶、从今草、从楷、从前辈书法名家,正如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所云:“其草书,亦复须篆势、八分、古隶相杂。”宋人姜夔也说“古人作草犹今人作真,何尝苟且?其相连处特是引带。尝考其字,凡点画处皆重,非点画处偶相引带,其笔皆轻,虽变化多端,未尝乱其法度。”近人有认为张旭狂草是独立于楷及章、今草之外的纯艺术线条画,显然是错误的。

由上述可见,章草到今草,再到狂草的演化基本只是笔法的递变,其结字之法仍始于楷书、简约的程度逐渐加重而各有特点与规律。

我们仔细研读张芝、王羲之、张旭、怀素、孙过庭、米芾的狂草法帖(分别见下节),除兼有上述今草“奇形离合,数意兼包”等的特点外,还可以得出或者证实其他五个共同特点:(1)字字草的规范,有法理承传,不是杜撰;(2)每个字结构的主体笔画保留而且突出;(3)即使一笔书成,但几乎字字有据可辨;(4)字字之间的联系笔画相对较轻或细,或意到气到笔未到;(5)气象俨然,既雄浑秀逸又流丽凝重。七、深远影响后世、公认的历代重要书法名家代表简介

蔡邕(公元133~192)、字伯喈,汉献帝时曾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东汉文学家、书法家。代表作《熹平石经》(亦称《鸿都石经》)(见图1-14)是汉隶八分经典的宗匠,被唐张怀瓘《书断》誉为“体法势百变,穷灵尽妙,独步古今”。蔡总结前人经验作的《书法九势》“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转笔,宜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藏头,圆笔属纸,令笔芯常在点画中行。护尾,画点势尽,力收之。疾势,出于啄磔之中,又在竖笔紧趯之内。掠笔,在于趱锋峻趯用之。涩势,在于紧駃战行之法。横鳞,竖勒之规。”(注:九势指这段引文中的加黑字体如结字、转笔、……横鳞)这些经典笔法,均实用于书法各体,其中“令笔芯常在点画中行”所指就是古人的“中锋用笔”。此外,“飞白书”书体也是蔡的创造,笔画中丝丝露白,独特地丰富了书法的艺术美,唐张怀瓘《书断》誉称“飞白妙有绝伦,动合神功。”前人是用少墨的枯笔写成,其实,多墨快速绞转笔法也可以达到。图1-14 蔡邕《熹平石经》

张芝、字伯英,生年不详,约卒于公元192年,今甘肃酒泉市瓜州县人。善章草,后省减章草点画、波磔,成为“今草”,在《冠军帖》存有五帖三十八行(见图1-15)。三国魏书家韦诞称他为“草圣”;唐代张怀瓘《书断》称其为神品“若清涧长源,流而无限,萦回崖谷,任于造化”。韦诞、索靖、王羲之父子、怀素之草法,均源于张芝。“书圣”王羲之最推崇的前辈书家只钟繇和张芝,孙过庭《书谱》里有羲之说的一段话“吾书比之钟、张,钟当抗行,……张草犹当雁行。然张精熟,池水尽墨,假令余耽之若此,未必过之。”意思就是我王羲之的楷书与钟繇难分伯仲,草书不及张芝的精熟。图1-15 张芝《冠军帖》

钟繇(公元151—230)字元常,颖川长社(今河南许昌)人,一生事曹魏,历操、丕、睿三朝,故睿称其为世将,是三国曹魏时期显赫的政治家和书法家宗匠-楷书鼻祖。钟繇书法宗曹熹、蔡邕及刘德升,兼工篆、隶、真、行、草,写得最好的是楷书,结体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仍存隶分意,形成了由隶入楷的新貌,总体古雅、浑朴、圆润、遒劲、醇厚,笔法精简,自然天成。书名与张芝及王羲之齐名,张怀瓘《书断》称“元常真书绝世,乃过于师,刚柔备焉。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秦、汉以来,一人而已。”《宣和书谱》称其“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其最经典的楷书四表为《荐季直表》、《宣示表》、《贺捷表》、《力命表》。《荐季直表》今仅存影印本(见图1-16),《宣示表》据传为王羲之临摹本。钟繇的书法理论,最重要的是他关于用笔方面的论述。图1-16 钟繇《荐季直表》

王羲之,字逸少(公元303或321—361或379),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徙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文学家和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书法宗匠。学书早期师从卫夫人,后博采名家书法之长,精研体势,用笔细腻、结构多变。草书主要取法张芝,如《适得手书法帖》(图1-17);楷书师从钟繇,变汉魏朴质书风为妍美、飘逸、端谐雄健的王体,被后代尊为“书圣”。王羲之的楷(如《乐毅论》、其传世刻本甚多,以南宋“越州石世本”较为著名)、行(如《兰亭序》)、草(如《十七帖》)无所不能,传世有《兰亭序》、《十七帖》(是29封写给朋友的信、被认为草书之宗)、《姨母帖》、《快雪时晴帖》、《初月帖》等,而《怀仁集圣教序》(图1-18)是唐太宗时怀仁和尚所集羲之楷行草书而成。图1-17 王羲之《适得手书法帖》图1-18 王羲之《怀仁集圣教序》《兰亭序》系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统等41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酒醉中于蚕茧纸上写的,端正遒媚,尤为脍炙人口,被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唐太宗李世民对《兰亭序》十分珍爱,死时将其殉葬昭陵,留世摹本有四种:一为颖上《褚本》(为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所临,因卷后有米芾题诗,故亦称“米芾诗题本”),相传《褚本》中最佳者出于安徽颖上井中故名。此册临本笔力轻健,点画温润,血脉流畅,风神洒落,深得兰亭神韵,传为最能体现兰亭魂魄的摹本;二为《虞本》(为唐代虞世南所临,因卷中有元天历内府藏印,亦称“天历本”)。虞世南得智永真传,直接魏晋风韵,与王羲之书法意韵极为接近,用笔浑厚,点画沉遂,为最能体现兰亭意韵的摹本;三为《冯本》(为唐代内府栩书官冯承素摹写,因其卷引首处钤有“神龙”二字的左半小印,后世又称其为“神龙本”),此本因使用“双钩”摹法,为唐人摹本中最接近兰亭真迹者,最能体现兰亭原貌的摹本;四为《定武本》(是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的临本,于北宋宣和年间勾勒上石,因于北宋庆历年间发现于河北定武而得名,见图1-19),定武原石遗失已久,仅有拓本传世,此本为原石拓本,是兰亭刻本中最珍贵的、最能体现兰亭风骨的版本。《黄庭内景经》据传也是王羲之三十七岁时写的小楷法帖,用来与一和尚交换白鹅的故事至今脍炙人口。图1-19 王羲之《兰亭序》(定武本)

魏晋时期摆脱了两汉政治上集权、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桎梏,出现了自由而唯美的主流风尚,迎来文化文明的春天,这才是王羲之父子代表的魏晋尚韵书风产生的社会基础。

王献之(公元344—386)字子敬,小名官奴,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官至东晋中书令,世称“王大令”。他的书法,兼精楷、行、草、隶各体。主要是继承家学,但又不墨守成规,而另有所突破,在他的传世书法作品中,不难看出他对家学的承传及自己另辟蹊径的踪迹。其小楷力作《洛神赋》仅存十三行(亦称玉版十三行、图1-20),字法端劲,用笔从其父的“内拓”改为“外拓”,挺拔舒展,风格秀美,字形也由横势变为纵势。前人评论王献之的书法为“丹穴凰舞,清泉龙跃。精密渊巧,出于神智”。他的草书更是为人称道,传世草书墨宝有《中秋帖》(图1-21)、行草《鸭头丸帖》《十二月帖》等,皆为唐摹本。清代吴其贞在《书画记》里对《鸭头丸帖》推崇备至,认为“(此帖)书法雅正,雄秀惊人,得天然妙趣,为无上神品也。”俞焯曾说“草书自汉张芝而下,妙人王献之《鸭头丸帖》神品者,官奴一人而已。”《中秋帖》行草三行共二十二字,神采如新,片羽吉光,世所罕见。清朝乾隆皇帝将它收入《三希帖》,视为“国宝”。行楷《相过帖》(图1-22)亦是珍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