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老中医韦绪性辨治疼痛病精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4 06:03:06

点击下载

作者:崔敏 等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全国名老中医韦绪性辨治疼痛病精要

全国名老中医韦绪性辨治疼痛病精要试读:

内容提要

本书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韦绪性教授,躬身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工作46年的疼痛学术研究心得和临证经验集萃,也是对其主编的《中医痛证诊疗大全》《中西医临床疼痛学》所构建的中医疼痛学诊疗体系的具体运用。本书有三大特点:①理论特色鲜明,完善了中医疼痛学的理论框架,其中痛证病机五论、痛证论治步骤、类病-主证-主方诊疗模式、中医疼痛靶向疗法等均系首创;②临床经验独到,韦绪性长于类病同治,所创制的30余首笑痛系列方剂,泛治诸多痛证,且以病赅证,病证结合,研究深入;③实用性强,书中“术”“案”结合,以“术”类“案”,以“案”明“术”,融临证思维、学术观点、医案于一体,便于运用。本书内容丰富,颇多创新,堪称是一部继承、发扬并举,整理、提高结合,具有较高学术、实用价值的专著,可供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和中医药院校学生阅读参考。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国医大师陈可冀教授(前排左二)与韦绪性教授(前排左一)等的合影国医大师、河南中医学院原院长李振华教授(右)与韦绪性教授的合影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左一)与韦绪性教授在第二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上的合影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教授(左二)与韦绪性教授等在王琦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上的合影韦绪性1984年初春与父亲韦献贵在北京合影(韦绪性自幼随父亲学习中医,这是他同父亲唯一的合影)韦绪性1997年与长兄韦绪怀主任医师(中)、二兄韦绪悟主任医师(左)参加医疗、学术活动合影国医大师李振华题词韦绪怀主任医师题词

韦绪性教授简介

韦绪性 1953年生于河南内黄县,为二级主任中医师,教授,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博士研究生导师,省管优秀专家,首批河南省名中医,全国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民间传统诊疗技术与验方整理研究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中医药学会民间传统诊疗技术与验方整理研究分会主任委员,河南省中医药学会疼痛分会名誉主任委员,河南省中医药学会文化建设与科普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编委,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特聘专家,安阳市笑痛中医研究所所长,安阳市疼痛学会(河南省首家)主任委员等职。

自幼随其父韦献贵学习中医,1969年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975年河南中医学院毕业后,被分配至安阳地区卫校从事高等中医教育及临床工作,其间于1982~1984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研究班学习。1992~ 2009年历任安阳市灯塔医院院长兼文峰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安阳市眼科医院院长等职。2009年6月退居二线后,调入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卫生学院从事医、教、研及管理工作。数十年孜孜以求,集医疗、教学、科研、管理诸多成就于一身,先后主编、编写出版《中医痛证诊疗大全》《中西医临床疼痛学》等著作60余部,主编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等教材4部,发表论文50余篇,获国家级与地厅级科研成果奖、科技进步奖7项,长于疼痛及疑难病诊疗,为我国中医疼痛学创始人。序

人类医学在不断进步,但还总是不断面临诸多医学难题,疼痛就是全球范围公认的医学难题之一。研究资料显示,世界成人疼痛发病率为35%~45%,中国六大城市成人慢性疼痛发病率亦高达40%。由疼痛而引起的精神抑郁、焦虑、心情沮丧、绝望及劳动能力的丧失等,均成为重要的健康问题。而由此带来的医疗费用的上升,则成为医疗负担问题。临床工作中已将疼痛列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而疼痛医学作为一门新的边缘学科正在深入发展,疼痛专科门诊在不断涌现。面对医学发展的需求,中医学应在现代疼痛医学中发挥其自身的价值和作用。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韦绪性主任医师就因相继主编《中医痛证诊疗大全》《中西医临床疼痛学》而著称医林。这两本著作亦成为中医疼痛学的开山之作。更难能可贵的是,绪性主任医师数十年来对疼痛研究坚持不懈,创获良多,近日又撰成《全国名老中医韦绪性辨治疼痛病精要》新著,对疼痛证治,溯其源流,彰其理法,并形成了“类病-主证-主方诊疗模式”。书中“术”“案”结合,以“术”类“案”,以“案”明“术”,所附验案以反映其学术思想及临证巧思,尤多新意,切合实用,颇资参考。

我与绪性相识多年,忆及我在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执教时,他曾在“全国中医研究班”学习,寒暑无间,痴心研修,成绩斐然。此后学归故里,医名大振,仍孜孜不倦,勤于著述,被誉为“今日韦编三绝”。弹指三十多年过去,不仅常有过往,每逢重要学术活动,他必驱车千里来京共聚,师生之情历久弥深。

早在《黄帝内经》时期,中医学对疼痛的认识,在疼痛病名、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及疼痛部位、性质、时间等方面皆论述丰厚,其内容不下400余条。其中,疼痛与心脑、经络传导的关系,针刺镇痛及疼痛个体耐受差异等方面多有奥义,而于阴阳失衡、功能失调、营卫失和及疼痛心理等方面蕴含众多科学命题,而后历代医家又不断丰富发展,这些都是丰富的学术资源。中医学术发展需名医辈出,殷期绪性主任医师在疼痛医学方面有更大作为,传承经典,服务临床。中医疼痛专业人才及队伍尚待建设,深信绪性主任医师必将为此形成建树,做出新的贡献。2015年11月4日

编写说明

韦绪性老师系国家级名老中医、二级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自幼随其父韦献贵学习中医,在河南中医学院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今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研究班学习期间,先后随我国著名中医学家李振华、方药中、王琦教授等长期学习。自1969年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以来,躬身医疗、教学、科研实践,理论积淀深厚,临床经验丰富,享有盛誉。尤其擅长诊治疼痛和疑难病,形成了独特的诊疗风格,并倾尽心力,精勤笔耕,著作等身。其于20世纪90年代初相继主编出版的《中医痛证诊疗大全》和《中西医临床疼痛学》,为中医疼痛学的奠基之作,引起较大反响。我们作为韦师的学术继承人和不同时期的学生,深感其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而受益良多,继承整理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自感责任重大。爰择其要,谨将其近年研究疼痛病与疑难病的经验分别整理为《全国名老中医韦绪性辨治疼痛病精要》《全国名老中医韦绪性辨治疑难病精要》两书,以期发扬光大。在编写体例上,诊疗经验部分两书完全一致,兹简要说明如下。

1.疾病概述 两书均采用现代医学疾病名称,每病均首先简述其临床特征等相关内容,然后介绍中医病证范围,必要时简要提示临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中医诊治优势。

2.思维溯源 中医经典著作及历代名医名著是中医学的理论渊源和学术精粹所在,而临床学科的发展,临床疗效的提高,贵在坚持溯本求源,融汇新知的临床思维方法,详其意趣,识契真要,方能“见病知源”,寓继承之中求创新谋发展。故书中特设“思维溯源”项,按年代次第遴选中医经典、名著中关于该病的述理、辨证、立法、遣药等重要论述,夹叙夹议,内容凝练,文字简洁。或提炼学术至要,或画龙点睛简要评述,以便临证启迪思维,领悟精髓,集思广益,指导诊疗。

3.理法精要 在简要概述病因的基础上,浓缩病机特点,包括基本病机、病位、病性、病势(病机转归)等,进而叙述治法要点。病机系辨证分型、治法、用药的重要依据,书中集中反映了韦师理、法、方、药环环相扣的诊疗功底和通常达变的诊疗特色。

4.辨证撷菁 韦师辨证细腻,辨治疑难病深究临证程序,次第井然,辨治疼痛病,形成了“类病-主证-主方诊疗模式”,故特设专项整理其有关该病的辨证观点和经验。

5.验案举隅 医案既是临床诊疗活动的真实记录和理论联系实践的结晶,又是临证诊治疾病思路历程的表述,也是辨证论治特色的最好体现,医案向来被视为中医学活的灵魂。故书中将医案部分作为重点内容之一。在病例的选择上,以能够反映老师经验体会、学术思想的典型案例为重点,取材精当,唯效是举。突出反映韦师治疗该病的特色和优势,以期对当前开展的中医优势病种研究,提高中医临床水平,更好地为防病治病服务而发挥重要作用。每病录入医案一般不少于3个,力求继承与创新并举,整理与提高结合。在编写内容上,“术”“案”结合,以“术”类“案”,以“案”明“术”,融临证思维、学术观点、医案于一体,以便于运用。在编写格式上,以《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医案的书写格式为主要依据,注重格式规范。

6.医案按语 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深入探究,或阐发古意,或揭示病机、辨证、用药特色,或进行理论发挥,以期言之有物。行文中予以适当的修辞,修辞的目的在于言简意赅,画龙点睛,而不是盲目追求文辞华丽,务求全文立意明确,前后呼应,理法方药贯通。总之,既要有医理又要有文理,甚至有文采,以使读者得到启迪,有所收获。

全书的编写是由韦绪性名老中医工作室组织实施,并在韦师具体指导下完成的。全书脱稿后,由韦师审阅修改,部分重要章节由其亲自撰写,并承蒙国医大师、河南中医学院原院长李振华教授抱病题词、赐序;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百忙中欣然赐序;学贯中西的著名专家韦绪怀主任医师惠予题词,谨此一并表示由衷的谢忱!由于我们学验不丰,对恩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感悟欠深,加之时间所限,舛误疏漏之处实恐难免,敬请同道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修订提高。编者2015年8月于殷都

韦编三绝追圣贤,著书立说开新篇——记我国中医疼痛学奠基人、著名中医疼痛学家韦绪性教授

(代前言)

出生于中医世家的韦绪性,自幼随其父韦献贵学习中医,并立志成为一名造福一方的名医。在父亲的指导下,他背诵药性赋、汤头歌、脉诀等必备中医药知识,并逐渐接受临床实践的锻炼。读初中时,他就利用寒暑假参加县里的专业培训班,并能独立诊治常见病、多发病。尤其令他终生难忘的是,1969年秋乙脑疫疾大流行,16岁的他被抽调到乡卫生院帮助工作,通宵达旦地救治患儿,练就了抢救危重病人及“腰椎穿刺”等基本功。这一年,16岁的他正式步入了中医临床殿堂,开始了他对中医学长达40年的执着追求。

1972年,韦绪性进入河南中医学院学习。带着从事中医临床多年所遇到的难题和对未来远大目标的追求,他发奋学习,刻苦钻研,拼命地从中医学宝库中汲取营养。上学三年半,他读书笔记记了20余本,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大学毕业后,韦绪性被分配到安阳地区卫校(今河南省卫校)从事中医临床及高等中医教育工作。在教学工作中,他非常重视身教重于言教,严格遵循中医教育规律,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他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他深知要谋求更大的发展,就要十分重视持续给自己加“水”,并要有密集型的知识结构与良好的技能,力求“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

古有孔子读《易》,韦编三绝,今有韦绪性读书到五更。他抱着书本入睡是常事,他很多时候是彻夜看书、笔耕,清晨洗一把脸就去教书,勤奋好学的他成为师生学习的榜样。《安阳日报》记者把他勤奋好学的事迹写成长篇人物通讯《今日“韦编三绝”》在该报头版发表,并配发“编者按”,报道他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丰硕的学术收获。1982~1984年韦绪性在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研究班学习期间,长期随全国著名中医学家方药中、时振声、王琦等教授课堂、临床学习,尽得其传。期间,任应秋、董建华、陈可冀、姜春华、李振华、何任、潘澄濂、万友生、李今庸、黄星垣等中医大家都曾亲自授课,使他不仅系统学习了中医四大经典原著等课程,同时也学习了科研方法和诸多名师珍贵的治学方法,使其眼界大开,理论素养和诊疗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

韦绪性教授在长期的医疗、教学“实践”中,深感“疼痛”是一个广涉临床各科及人体各部,且危害严重的病证,对其理论研究尚未形成学术体系,临床诊疗亦未形成独立学科。为填补这一重大学科空白,他从20世纪70年代末就踏上了“中医疼痛学”的研究之路。为此他十余年如一日,寒暑不辍,笔耕不止,深入临床观察,在系统总结大量临床经验和学术理论的基础上,于20世纪90年代初相继主编出版了我国首部大型疼痛学专著《中医痛证诊疗大全》以及《中西医临床疼痛学》,填补了国内空白,成为中医疼痛学的奠基之作,在医学界引起巨大反响。全国著名中医学家董建华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教授分别在序文中,盛赞这两部著作“实从古未有之奇编”“不仅实用性强,且颇多创建,弥足珍贵”。2000年9月27日《中国中医药报·学人访谈》专栏发表了对其专访,对他创建中医疼痛学新学科予以高度评价:“中医学对此(疼痛)尚无明确的学科划分。为弥补这一空白,韦绪性教授相继主编出版了《中医痛证诊疗大全》《中西医临床疼痛学》,构建了中医疼痛学的理论框架和诊疗规律,突破中医‘见痛休止痛’等传统观点,率先提出‘辨主证,务在止痛’的诊疗观,创‘论治步骤’新格局,充分代表了当今中医痛证研究的较高水平。”韦绪性教授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国内公认的“中医疼痛学创始人”,中医疼痛学由此兴起。在电脑尚不普及的年代,他每写一本书,光是草稿纸就足有一麻袋。从医40余年来,他先后出版学术著作44部,其中主编的15部著作多为国家级出版社重点图书,有的已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外发行,同时还发表了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40余篇。

为推动疼痛医疗、科研工作的开展,提高临床诊疗水平,韦绪性教授又积极努力,多方奔走,相继创办了当地疼痛诊疗中心和疼痛分院;2000 年1月又推动成立了全省首家地厅级疼痛专业学会,并被大会推选为主任委员。韦绪性教授取得了多项骄人成绩,党和人民也给予了他多项荣誉。青年时期,他就被安阳市政府和团市委分别命名表彰为“有突出贡献的青年科技新星”“新长征突击手标兵”。步入中年后,他相继荣获“市管优秀专家”“省管优秀专家”“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全国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等称号。

几十年来,韦绪性教授躬身临床实践,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诊查疾病认真细致,解释病情耐心热忱,始终注重以他人品的吸引力、行为的亲和力及语言的感召力真诚对待患者,赢得了患者的信赖与尊敬。韦绪性教授还将自己的经验方研制成“笑痛胶囊”“笑痛散”“笑痛液”“笑痛膏”等系列纯中药高效制剂,分别用治神经痛、椎体痛、风湿痛、癌痛等疼痛,价格低廉,疗效可靠,经推广应用,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原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报道·共和国辉煌60年专题》2009年第3期,有删节。)宋汉晓(时任《中国医院报道》杂志执行主编)第一章痛证学术举要第一节 痛证论治步骤

痛证的临床类型虽多,但概括其要,不外卒痛、久痛两大类。针对卒痛、久痛的病机和临床特点,韦绪性老师创立了抓主症,从标止痛;辨病性,从本治痛;防复发,杂合以治的“痛证论治步骤”新格局。这一学术见解提纲挈领,对指导痛证的辨证论治具有重要意义。一、抓主症,从标止痛

所谓主症,是病人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其一般由医生从患者的主诉中加以分析确定。而主诉是指病人感觉最明显、最痛苦的症状、体征,或就诊的主要原因,一般应包括1~2个主要症状或体征的发生及其持续时间。抓主症要以主诉为线索,以兼症为佐证和鉴别,了解疼痛发生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缓解或加重因素等,从而为辨证论治提供可靠依据。尤其是在诊治疑难疼痛病或急重症过程中,常遇到症状繁多,病因复杂,病性交错,病位难分,虚实互见的情况,这就更要抓主症,解决主要矛盾。主症往往能揭示疾病本质,可作为辨证的主要依据,它可以随着病机的转化而发生改变。临床辨证抓住了主症,即是抓住了疾病的主要矛盾。由于疼痛并非独立存在,而常与其他繁多的症状交织在一起,所以,当病情复杂,主次难辨时,就需运用四诊手段从疾病的因果关系上来确定主症。例如“腹痛”往往与发热、呕吐、泄泻或腹胀、便秘并存,若先出现发热、吐、泻等症,而渐见腹痛,且疼痛不剧,则难以诊断为腹痛;若腹痛剧烈,而渐至发热、吐、泻,则腹痛的诊断自可当机立断。抓主症还必须详问病史及治疗经过,因为病程阶段不同,其主症、次症可以相互转化。如悬饮初期,其主要证候表现为胸闷、咳嗽、气短、呼吸不畅等,经用宣肺逐水等法治疗,饮邪渐得祛除,则胸闷、气短诸症消失,而又出现胸痛、干咳、咳则加剧等症,此时胸痛就已上升为主症。由此说明,抓主症的重点在于权衡病情的轻重变化,分析疾病的先因后果,审辨证象的真假异同。

一般而言,卒痛大多具有发病急、变化速或病情较重的特点。持续或剧烈的疼痛,不但可使患者精神、心理上遭受折磨,且每有厥脱之险。故对卒痛的治疗,重在积极采取以外治为主的“靶向疗法”,多可迅速止痛。如其中的放血疗法,因其具有开窍通痹、宣通经脉等作用,用于治疗气滞血瘀,经脉闭塞所致的各种急性疼痛,多有立竿见影之效。再如用鼻疗法治疗偏头痛、用噙化法治疗真心痛,用热熨法治疗肩凝证,用手针疗法治急性腰痛,用水针疗法治疗腰胯痛等,每获速效。总之,“从标止痛”实乃“急则治标”的权宜之计,其目的是尽快减轻病人的痛苦,使病势发展逆转,为“从本治痛”争取更多的时间。然而,对有些痛证的病因尚未弄清之前,绝不能见痛止痛,还要从疼痛的部位特性、程度等方面寻求病因,确诊病证。否则,就易掩盖病情真相,而贻误病机。例如临床上常见的急性腹痛,在其确诊之前不可贸然单纯止痛,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不良后果。二、辨病性,从本治痛“本”是相对于“标”而言的。标本常用以概括说明事物的本质与现象、原因与结果、先与后、主与次等关系,包含范围广泛。因此,中医学的标本理论可以从不同角度概括说明疾病变化过程中各种矛盾的关系。如以邪正关系言,正气是本,邪气为标;以病因与症状言,病因是本,症状为标;从发病先后来分析,旧病、原发病为本,新病、继发病是标;从病变部位言,病在内为本,病在外为标等。在一般情况下,应当先治其本,后治其标,这是因为随着病变主要矛盾的解决,许多次要矛盾也往往迎刃而解。在特殊情况下,则应该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或“标本同治”原则为指导,确定具体的治疗步骤。《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治病必求于本”,旨在说明治病必须寻求疾病的“阴阳变化”之本。后世对“治病求本”的认识多有发挥,主要是指治疗某些疾病时,必须要寻求其根本原因,并针对根本原因进行治疗,丰富了其内涵,也颇合临床实际。

痛证的病性,有虚实寒热之不同,宜详察细辨,分而治之。《质疑录》关于“凡痛而胀闭者多实,不胀不闭者多虚;痛而喜寒者多实热,喜热者多虚寒;饱而甚者多实,饥则甚者多虚;脉实气粗者多实,脉虚少气者多虚;新病壮年者多实,愈攻愈剧者多虚”之论,言简意赅,实为辨析痛证病性的重要依据。如在寒性疼痛中,凡疼痛卒作,痛处较固定,表现为冷痛、掣痛、紧痛,得温痛减,遇寒痛增,舌苔薄白,脉浮紧或弦紧者,为寒邪凝滞,脉络缩踡所致,治宜辛温散寒,同时据其经络所属,分别配伍引经止痛药;若痛势绵绵,时作时止,喜温喜按,伴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脉沉弦或沉迟无力者,多属阳气亏虚,脉络失养所致,治宜温补阳气,散寒止痛,并视其以何脏为主,而治有主次。1.热性疼痛

其痛或剧或缓,痛处有灼热感,多表现为肿痛、切痛、跳痛、得凉则稍减,伴有壮热,烦渴,腹部胀满拒按,便结,尿赤,苔黄,脉数大滑实等,为火热内盛,壅遏气血所致,治宜清热泻火,或通里攻下;若隐隐灼痛或烦痛,绵绵不休,伴见低热盗汗,五心烦热,或肢体烦痛,舌质红,少苔,脉弦细数者,为阴虚火旺,脉络挛急所致,治当养阴清热,缓急止痛。2.虚性疼痛

一般起病较缓,其痛多为隐痛、空痛(痛而伴有空虚感)、酸痛,痛势绵绵,或久痛不愈,痛处喜按,遇劳即甚,休息则减,多为正虚不荣、不充、不润、不煦所致,治当补虚止痛。并据其病因和病位的不同,而分别采取相应的补虚之法。诚如《质疑录》所云:“治表虚而痛者,阳不足也,非温经不可;里虚而痛者,阴不足也,非养荣不可;上虚而痛者,心脾受伤也,非补中不可;下虚而痛者,脱泄亡阴也,非速救脾肾,温补命门不可。凡属诸病之虚者,不可以不补也。”尤其要指出的是,治疗“虚痛”切不可拘于“通则不痛”“痛随利减”之说,而肆用通利、攻逐之剂,否则,必犯“虚虚”之戒,致使痛势益甚。3.实性疼痛

大多起病急,病程短,病情重,变化快,其疼痛多为胀痛、刺痛、结痛、掣痛、绞痛等,痛势剧烈而拒按,多为气滞、血瘀、寒凝、虫积、食滞等实邪阻滞脏腑,遏壅经络,不通则痛。治宗“通则不痛”之旨,并据病邪性质及所阻部位之不同,而运用不同的“通”“利”之剂,如气滞者疏理之,血瘀者宜祛之,寒凝者温散之,积滞者消导之,务使邪气祛而气血畅,经络得通则疼痛自止。此外,临床上本虚标实,寒热夹杂的痛证也非少见。如疼痛本由气血阴阳不足,脏腑功能衰弱所致,久而久之,尚可造成气滞、血瘀、痰阻、寒凝等多种病理变化,致使本虚标实而疼痛加重。而实痛经久不愈,或失治误治,气血渐耗,亦可转为虚实夹杂之证。此类疼痛的病机,“不荣则痛”与“不通则痛”并存,治当权衡主次,通补并用,标本兼顾。至于寒热相兼的痛证,又当分辨寒热之多寡,而治有主次。三、防复发,杂合以治

痛证初愈之时,若失于调治,则正虚邪恋而疼痛易于反复发作。如周学海《读书笔记》云:“盖凡大寒大热病后,脉络之中,必有推荡不尽之瘀血,若不驱除,新生之血不能流畅,元气终不能复,甚有传为劳损者。”痛证尤其如此。故病后邪气虽已去大半,但为了防止邪气留恋而病复,应给予适当的善后调治。“杂合以治”思想源于《素问·异法方宜论》,如谓:“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张志聪注曰:“夫天有四时之气,地有五方之宜,民有居处衣食之殊,治有针灸药饵之异,故圣人或随天地之气,或合地之宜,或随人之病,或用针灸、毒药,或以导引按摩,杂合以治,各得其宜。”疼痛病位广泛,病机复杂,在恢复阶段尤其要遵循“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之理,学“圣人杂合以治”,使病证和治疗“各得其所宜”,达到各类痛证虽“治各不同,皆愈”的目的。瘥后综合调摄之要,就是要采取顺应四时,调摄情志,运动健身,配合食疗,重视外治疗法等措施,以促进患者的顺利康复。兹择要举例如下。1.顺应四时

此属《黄帝内经》的“天人相应”观,为“防重感复”的重要举措。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乃万物由生而死,由始而终的根本法则。痛证往往因感受外邪而复发,因此顺应四时,避免外邪,使人体的内环境与外环境相统一,才能达到防疼痛复发,促进健康之目的。如在一年之中,春季防风;夏季防暑热;长夏季防湿;秋季防燥;冬季防寒。注重病后调护,慎避外邪,对防止疼痛复发有着重要的意义。2.调摄情志

应根据患者的性格特征,观察其情绪的变化,综合应用移情、疏导、相制等矫正方法,改变患者的感受、认识、情绪、态度和行为,使其保持舒畅、宁静的心理环境,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就是一种“以情胜情”的调摄情志疗法。这是依据五行相胜的制约关系,用一种情志去纠正相应所胜的情志,从而有效地治疗疾病。再如,中医学的“移情易性”疗法,可以排遣情思,将患者的注意力转移他处。如可以让患者放风筝,在风和日丽的天气踏青问柳,登山赏花,临溪戏水等,以陶冶性情,使情志与大自然相适应,充满勃勃生机。也可以通过学习、娱乐、交谈等方式,排除内心的悲愤、忧愁等不良情绪,达到促进康复之目的。3.运动健身

适当运动可以强筋骨,利关节,行气血,通经脉,调养脏腑。常用的运动健身项目很多,但对于患者而言,要选择那些运动强度较小的慢活动为宜,如散步、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气功等。还应根据天气的冷、暖、晴、雨,掌握活动的时间和场所,如寒冷季节不宜在室外活动,炎热季节应避开烈日等。4.配合食疗《养老奉亲书》强调:“凡老人有患,宜先食治;食治未愈,然后命药……是以善治病者,不如善慎疾;善治药者,不如善治食。”食疗必须重视辨证,因证施膳。应根据病证的寒、热、虚、实及患者的年龄、体质等因素,结合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及药物归经等理论,选择食物。并根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调治原则,注意不同疾病的饮食宜忌,做到因时、因地、因人、因证施膳。但不可急于求成,既不能迭进大补而壅滞助邪,更不能不辨证而致膳证相悖,每致病情复发。应遵循扶正宜平补,勿助邪;祛邪宜缓图,勿伤正的原则。5.外治疗法

不同的外治疗法皆有其运用范围,应酌情选择运用。如艾灸疗法擅长祛除经络中的寒邪,多用于阳虚体质或寒性疼痛;刮痧疗法的治疗面积较大,善于治疗邪气中于经络表浅、疼痛部位广泛的疾病,如风寒客于足太阳经所致的疼痛等;拔罐疗法对于寒邪凝滞局部的疼痛及寒性疼痛为宜;放血疗法、耳针疗法对于痛证急性发作效果较好;磁贴疗法对经穴刺激轻柔,无痛苦,且具有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对气血郁滞者疗效尤佳。所以必须辨证使用方能达到良好疗效,也就是《素问·异法方宜论》所谓的“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6.药后调护

服药后的调养不仅直接影响着疗效,而且关系到痛证的康复。如《伤寒论》桂枝汤的服法为“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一般服解表药应取微汗,不可大汗,亦不能汗出不彻。服泻下剂后,不宜进生冷、油腻食物,以免影响脾胃的健运。药后调护尚应注意饮食的宜忌,如伴水肿者宜少食盐,体质肥胖者慎食肥甘油腻,阴虚证慎食辛辣等。此外,汗后避风,以及慎劳役,戒房事等,皆为药后调护的重要内容。第二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辨治思路一、权衡标本,治分主次

腰椎间盘突出症一般归属于中医学“痹证”之范畴,韦师从分析本病疼痛在腰,可涉及臀、股和下肢,而且久延不愈可导致痿证等临床特征入手,认为其范围尚涉及腰痛、腰股痛、痿证等。早在《素问·气交变大论》即形象地指出“岁水不及,湿乃大行……腰股痛发,腘腨股膝不便”。通过长期临床观察,认为其病因多为长期过劳,肾气不足,风寒湿邪侵入,或跌仆损伤,导致气血、经络受损而发病。本病初起以邪实为主,病位浅在肢体经脉;久则多属正虚邪恋,虚实夹杂,病位则深入筋骨络脉。肾之精气不足,脉络失养,“不荣则痛”,与风、寒、湿、热、瘀等邪气阻滞经络气血,“不通则痛”是本病的基本病机。由此可见,本病属于本虚标实,肾虚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之本,风、寒、湿、热、瘀是发病之标。治疗应权衡标本主次,分清轻重缓急,或补中寓通,或通中寓补,通补兼施。急者当以“通”法为主,以治其标;缓者当以“补”法为要,以治其本。据此而确立“治本以补肾为先,兼调肝脾;治标注重化瘀,兼祛伏邪;调理经络,贯穿病程始终”的论治规律,则较集中地体现了韦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学术思想。在方药选择上,韦师认为独活寄生汤、二仙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皆为扶正祛邪之良剂,治本病正虚邪实之效方,临证可酌情选用。尤其是独活寄生汤功擅补肝肾,强筋骨,祛下焦风寒湿邪,通补兼施,更契合本病之病机。二、补肾为先,兼调肝脾

腰椎间盘突出症大多是因长期积累性劳损而致,如久立、久坐、搬提重物等劳作,即所谓“积劳成疾”。多数患者为中老年人,发病前多有疲乏无力,遇劳则甚,卧床减轻,健忘或男子阳痿、早泄等肾虚之象,而后有腰腿疼痛。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也。”《素问·脉要精微论》篇则认为:“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明确指出了腰痛与肾虚的关系。之后历代医家均强调了肾虚在腰痛发生中的重要性,如《景岳全书》曰:“腰痛之肾虚十居八九,但查其既无表邪,又无湿热,而或以年衰,或以劳苦,或以酒色所丧,或七情忧郁所致者,则悉属真阴虚证。”又如《杂病源流犀烛·腰脐病源流》云:“腰痛,精气虚而邪客病也……肾虚其本也;风、寒、湿、热、痰饮、气滞、血瘀、闪挫,其标也,或从标,或从本,贵无失其宜而已。”韦师继承古训,强调肾虚是腰痛发病的关键所在,是为本,寒、湿、热等诸邪多在肾虚的基础上,方可乘而客之。如偏于肾阳不足者,多易感受寒湿之邪;而肾阴不足者,湿热易于侵袭。因此韦师强调治疗腰痛应以“补肾为先”,随其所感邪不同,伍以祛风、清热、散寒、除湿通络等。唯肾虚有阴虚、阳虚、气虚之别,临床应详加辨识,或温补肾阳,或滋补肾阴,或阴阳双补,随证施治。

腰痛与肝脾两脏相关是基于肾与肝脾的密切关系。肾藏精,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所藏先天之精有赖于脾运化之水谷精微的充养,方可保证肾精的充足。肝藏血、主筋,肾藏精、主骨,精血同源,肝肾相互滋养。若脾气亏虚,肝血不足,则肾精亏虚,无以濡养腰府而见腰痛。故治疗时应在辨证的基础上兼顾肝、脾,脾虚者健脾益气,以化生气血,则肾精充足,筋脉得以濡养,强健有力,而腰痛易愈。肝肾阴虚者,治之以柔,柔肝益肾以养阴血,使气血调和,则腰痛自除。三、重视化瘀,贵在权变

韦师认为“瘀血”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环节。瘀血即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致病因素,可因跌仆外伤,或腰部用力不当,屏气闪挫,直接导致瘀血留着腰部而引起腰痛,并可因经络气血阻滞不通,引起经脉循行部位的疼痛,故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常见有臀部及下肢疼痛。同时瘀血也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病理产物,即所谓“久痛必入络”,腰痛日久不愈,往往邪入血络,以致血行不畅,反致腰痛加重。因此,本病之治标要注重活血化瘀法的运用,但所应所选择的药物和用量应视病程之长短、病情之轻重而有所区别。在急性期,宜选用小剂量的当归、川芎,以养血活血;病程逾月,疼痛不减者,则宜用桃仁、红花、川牛膝等,以化瘀止痛;腰痛顽固难愈者,草本类药物难奏攻逐之效,必用地龙、全蝎、蜈蚣等虫类药物,借其药性灵动走窜之性,能深入经隧,攻逐痼结之瘀,而腰痛可止。

韦师对清代医家雷丰提出的“伏气病证”和六气皆可成为伏气的学术主张推崇备至,认为本病感邪不即病者,当属于“伏气病证”范畴,多与风、寒、湿、热之邪侵入人体,伏而不去有关,其或伏于血脉,或伏于筋骨。故其在治疗时,重视祛除伏邪,强调要权衡疏风、散寒、除湿、清热等治法的主次,而一法独进,或数法合施。由于湿性趋下,寒、湿郁久化热,“血不利则为水”等病机特点,故温化寒湿、清热利湿、淡渗利湿、活血利水诸法为本病常用的祛邪之法。四、调理经络,贯穿始终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由正经、奇经、经别及络脉等构成,与腰部联系密切。十二正经中,足太阳膀胱经“挟脊抵腰中,入循膂”“其支者从腰中下脊、贯臀”,且足太阳膀胱经与肾经相表里,而腰乃肾之精气所溉之域,故腰部与足太阳膀胱经关系最为密切。其次为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及足厥阴肝经等,如足厥阴肝经“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灵枢·经脉》),足少阳胆经“机关不利,不利者,腰不可以行”(《素问·厥论》)等均属此例。奇经八脉中,督脉行身后正中,“挟脊抵腰中入循膂属肾”;带脉状如束带,围腰一周,横行腰腹之间;任脉、冲脉与督脉同起于胞中,腰腹部是冲、任、督三脉脉气所发之处,三脉皆与腰部关系密切。在病理情况下,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全过程无不与经络不畅,气血不和密切相关,因此,韦师治疗本病,把调理经络一法,贯穿病程始终。并认为由于本病病程较长,病情复杂多变,单一疗法收效较慢,故调理经络法的具体运用,应多种疗法并举。首先,内服中药可选择配合针灸、药浴、外敷、熏洗、磁疗、蜡疗、激光、电疗、气功、中药加电离子导入等疗法,以提高疗效。其次,要结合疼痛部位用药,如痛涉下肢者,可选用独活、川牛膝、川木瓜,以引药下行,祛邪通络;痛在腰部者,可选用仙灵脾、桑寄生、续断,以壮腰通络。其三,要重视藤类药物的运用,藤蔓类药物多长于通经活络,舒筋止痛,对本病有较好疗效,如青风藤、海风藤为治疗风寒湿疼痛之要药,能舒筋活血,镇痛力强;鸡血藤活血舒筋止痛,无论虚实皆可酌情使用;忍冬藤清络中之热,通络中之滞,故为治疗本病热证必用之药。其四,肾虚者重用血肉有情之品,如肾阳虚腰痛用鹿角胶,以通督脉,补肾阳;肾阴虚腰痛用龟甲胶,以通任脉,滋肾阴。第三节 从伏邪论治痹病一、伏邪致痹,始于“三气”,伏于“三必”

韦师认为,风寒湿“三气”杂至致痹,仅是发病初期的病因,或反复发作的诱因,而邪气因“三必”内伏才是形成伏邪痹病的关键,即除了传统的“久痛多瘀”“久痛入络”之说外,久痹湿必伏,久痹肾必伤,久用风药治痹必伤阴(血),此“三必”因素以致风寒湿“三气”缠绵,而邪伏于里,“留而未发”,每因“重感”而发。这一“从伏邪论治痹病”观点的提出,源于广泛的临床感悟,对临床辨治痹病不无启发。《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为历代医家论痹、治痹的理论渊薮,然而,对痹病病机的探究却见仁见智。韦师根据痹病反复发作、顽固难愈、证型较多、证多兼夹、正虚邪实、互为因果等特点,认为其病因绝非仅为发病初期之风寒湿“三气”杂至一言可概之,且病机颇为错综复杂,因此,提出了“伏邪痹病”之说。所谓伏邪,顾名思义,“伏”是隐藏、潜伏;“邪”是随气候变异所感伤。清代刘吉人《伏邪新书》明确提出了伏邪概念:“感六淫而不即病,过后方发者,总谓之曰伏邪。已发者而治不得法,病情隐伏,亦谓之曰伏邪。有初感治不得法,正气内伤,邪气内陷,暂时假愈,后仍复作者,亦谓之曰伏邪。有已治愈而未能除尽病根,遗邪内伏,后又复发,亦谓之曰伏邪。”并认为“内有伏邪为病者,十居六七,其本脏自生之病,不兼内伏六淫,十仅三四”。

韦师认为,感受外邪,“风寒湿三气杂至”仅是痹病发生的外在条件,风寒湿热等邪气痹阻筋脉、骨节、肌肉,致使营卫行涩,经脉不通,筋爪失荣,骨节失养,而发生疼痛、肿胀、酸楚麻木,或肢体活动不灵。而先天禀赋不足、产后体虚、年老虚损、过度劳累等因素,在痹病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伏邪新书》有“其本脏自生之病,不兼内伏六淫”之说,临床所见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有明显的家族倾向,即说明先天禀赋不足,“其本脏自生之病”是主要病因,而风寒湿三气只是发病或加重病情的诱因而已。若反复感邪,屡发不愈,则正愈虚邪愈恋,而成为顽痹痼疾。久痹不愈,则邪易伤及脏腑气血阴阳。由于肾内寓元阴元阳,藏精生髓,主骨;肝藏血主筋,统司筋骨关节,且肝肾精血互生,肝血的化生有赖于肾的气化,故痹病脏腑之虚的重点在于肝肾,而以肾气亏虚为主。由此推论,痹病逾时而发,或反复发作者,符合伏邪致病特点之一,故可谓之“伏邪痹病”。对此,《素问·痹论》早已明言:“亦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重感绝非首次感邪,只是邪伏于里,“留而未发”之故。

纵览历代医家治痹用药之道,多以祛邪通络为原则,然伏邪痹病绝非祛邪诸法所能根治。究其所由,除了应重视传统的久痛多瘀,久病入络之说外,韦师尤其重视下列“三必”因素。一是久痹湿必伏,由于湿性重着黏腻,故临证治痹,风邪可祛,寒邪能散,热邪易清,而湿邪难除,湿聚成痰更易衍为痼疾;二是久痹肾必伤,使精气亏虚,骨节失养而不用,关节也易成为留邪之所,而五脏之虚,唯元气难补;三是风药必伤阴(血),用麻黄、羌活、独活之类风药治疗痹病,虽可缓一时之痛,但因其辛温燥烈,久用势必耗伤阴血,阴血愈虚,邪气愈恋,深入筋骨,而痹难愈。因此,韦师治疗久痹习以温肾散寒、搜风祛湿、宣痹通络为法,并认为治疗伏邪痹病的捷途重在因势利导,疏达外透,应依据太阳为少阴出路之说而立法,即使太阳证不显,亦应在扶正的基础上,加桂枝等以疏达太阳经脉,使邪外透。同时,还宜重视养血活血,即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二、蠲痹笑痛方开辟群阴,迎阳归舍

韦师在分析伏邪痹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创制了“蠲痹笑痛方”。该方由《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小活络丹化裁而成,药物由制附子20g,桂枝、炒白术、苍术、当归各15g,蜈蚣2条,制天南星、制川乌、乳香、没药各12g,鸡血藤30g,炙甘草25g,制马钱子0.8g组成,制马钱子研末分3次冲服,连服7天后停用。韦师强调,用川乌、附子治疗痹病,不可盲目强调久煎,用其逐寒止痛时,煎煮时间不宜过长,宜将其捣为细末,开水煎煮30分钟,尝无麻味即可;俟疼痛缓解,用其温补阳气时,方可用文火久煎1小时以上。本方为治疗伏邪痹病肾虚寒凝、湿瘀阻络证之通用方。临床以肌肉关节疼痛反复发作,痛处固定不移,关节屈伸不利,得热痛减,遇寒痛甚,或肢体酸楚疼痛、沉重、肿胀,举动无力,便溏,或关节肿大僵硬,皮肤瘀斑,舌质黯淡有瘀斑瘀点,舌苔白腻,脉沉缓或沉弦紧等为特征。多见于西医学之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肌纤维炎、强直性脊柱炎、增生性骨关节炎等。

小活络丹原方为治疗风寒湿痹,肢体疼痛,麻木拘挛之专方,功擅温经活络,搜风除湿,祛痰逐瘀。方中川乌温经活络,祛风除湿,散寒止痛,诚如《长沙药解》所说:“乌头,温燥下行,其性疏利迅速,开通关腠,驱逐寒湿之力甚捷,凡历节、脚气、寒疝、冷积、心腹疼痛之类并有良功。”天南星燥湿活络,以祛经络之痰,消肿散结,并能祛风,尤善止骨痛。《本经逢原》谓:天南星“为开涤风痰之专药”“专走经络,故中风麻痹以之为向导”。乳香与没药善行走窜,功擅舒筋活络,化瘀止痛。其中乳香辛温香润,以行气活血为主;没药苦涩,功擅活血散瘀,以化瘀消肿为要,二药相配,气血同治,取效尤捷。地龙通经活络,引诸药直达病所。

然原方温肾散寒、宣痹通络之力尚属不足,更乏健脾祛湿之味,况且寒邪深伏,亦需投温热重剂方能取效。故加制附子、桂枝,以增强温肾散寒之力。其中附子味辛大热,具纯阳之性,功专助阳气,能大补命门真火,逐风寒湿邪,止痛之力强。其既能上助心阳,下补肾命,又能内温脾土,外固卫阳,即所谓“开辟群阴,迎阳归舍”“果有真寒,无所不治”。附子长于温肾扶阳,乌头偏于逐寒开痹,二药合用,散寒祛湿功倍,除痹止痛效灵。桂枝气薄力缓,长于解肌发表,温散表寒,宣阳气于卫分,以疏达太阳经脉,透伏邪外出。由于湿为黏滞之阴邪,湿盛则阳微,非辛温透达之剂不能破其滞结,故用苍术、白术与桂枝、附子相配,使湿得温而化。苍术、白术皆味苦性温,均有燥湿与健脾之功,而有偏运偏补之别。苍术走而不守,偏于运脾燥湿,白术守而不走,擅长补脾化湿,二药同用,补运相兼,一补不足,一泻有余,相辅相成。即《本草崇原》所云:“凡欲补脾,则用白术,凡欲运脾,则用苍术。”马钱子苦寒有毒,善疏筋骨间风湿,且止痛之力强,“其开通经络,透达关节之力,实远胜于它药”(《医学衷中参西录》)。蜈蚣搜剔透骨,化瘀通络,其与马钱子相配,尚可预防马钱子所致全身肌肉抽搐之毒副作用。鸡血藤养血活血,长于通络舒筋,其与当归相伍,寓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义。重用炙甘草取其补中益气,缓急止痛之功,又为预防乌、附及马钱子毒副作用必用之品。如此组方,标本兼治,相辅相成,俾正气复则邪自去,邪气去则正自复,经络气血宣通而痹自愈。三、祛除伏邪,始终重视“治未病”

治未病和恰当的调护,不仅可直接降低发病率,而且有利于正气的恢复、邪气的祛除,从而提高疗效,促使痹病患者早日康复,这是韦师治疗伏邪痹病的特色之一。对所有就诊的患者,他注重宣讲痹病的发生及预防知识,使其对本病有较深刻的认识,必须重视调摄护理。其祛伏邪,“治未病”之要,可归为以下数端。①合理锻炼:通过健身锻炼,从而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防止痹病的发生或复发。但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减少关节活动,待病情稳定,疼痛减轻后,可鼓励或协助患者肢体功能锻炼,以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关节不利或强直者,应定时做被动活动,然后从被动到主动,由少而多,由弱而强,循序渐进。②避免诱因:如避免汗出当风、受寒、冒雨涉水等,并随时令变化及时调摄,以预防外感。③改善环境:室内保持清洁干燥,阳光充足,空气流通,温度适宜,避免久居潮湿阴冷之处,随时令变化及时增减衣被。④情志调理:由于久病患者,容易情绪忧郁、焦虑、绝望等,故要加强情志调理,使其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⑤饮食调理:针对感受风、寒、湿、热等病邪的不同,予以疏风、散寒、祛湿、清热等食疗方法。如治疗痛痹,可适当服用当归生姜羊肉汤或药酒,以加强温经通络的作用;对于久病伤正者,可适当食用黄鳝、排骨、蛋类,瘦肉、牛奶、猪肝、猪腰等,以补脾肾,强筋骨,尤其是黄鳝甘温,能补虚损、除风湿、强筋骨,对风寒湿痹有一定的防治作用。第四节 从瘀论治前列腺痛

前列腺痛又称类前列腺炎综合征,以中青年为多见。患者疼痛不适,以会阴、腹股沟、睾丸、腰骶、小腹近耻骨弓处为主,而且阴茎和尿道更为突出,伴有尿流迟缓,尿流间断,淋沥不净,尿频,尿急和夜尿增加等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某些症候群为特征。本病大抵属于中医学的“淋证”“精浊”“白浊”等范畴。根据叶天士“病入血络,经年延绵”“久痛必入络,气血不行”等相关认识,结合前列腺痛病位较深,病程较长等特点,从瘀论治,内治、外治,以及情志疏导等多种疗法并用,每获良效。此择其要,从病机共性、证治规律、用药特点探讨之。一、察病机:精道瘀滞,病位深在

本病的成因,多与思欲不遂,相火妄动,或酒色劳倦、脾肾受损,或房事不洁、湿热下注、败精瘀阻等因素有关。前列腺位居于下焦,包绕男性尿道,属男性前阴器官,其发病与心、肝、脾、肾等脏腑受损密切相关,湿热下注,精道瘀滞是本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脾肾受损或亏虚为本,湿热瘀结为标,标本兼夹为患,互为影响。前列腺络脉中气血以通为顺,以阻为逆。故瘀浊阻滞精道,“不通则痛”是其基本病机。其义不仅指血瘀,还包括淤滞不通。而且由于其病位深在,更易与湿热之邪互结,每致病程缠绵,顽固难愈。临床所见,有瘀血阻络、湿热夹瘀、肾虚夹瘀等证之不同。二、论证治:瘀血与湿热、肾虚相关1.瘀血阻络

寒凝、湿热客居络脉日久,阻滞气机,或肝郁气滞,皆可导致瘀血停滞,络脉瘀阻。前列腺痛病久必入血入络,瘀血阻络是诸邪伤络的最终转归。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前列腺与足厥阴肝经的关系最为密切,故认为肝郁气滞是瘀血阻络的主要原因。临床常见会阴、腰骶、睾丸胀痛或刺痛,固定不移,两胁胀痛,善太息,常伴有勃起功能障碍及尿频、尿滴沥等排尿异常,舌质紫黯,舌下脉络青紫,脉弦涩。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用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以大黄荡涤留瘀败血,以桃仁、当归、红花活血祛瘀,以穿山甲破瘀通络,以天花粉散结,以甘草调和诸药,用柴胡疏肝调气,气畅则血行。若肝郁明显者,可加用香附、薄荷、青皮、枳壳以加强疏肝解郁之力;兼寒凝之象者,加荔枝核、小茴香,以散寒行气止痛;兼湿热之象者,加滑石、车前子、萆薢,以清热利湿。2.湿热夹瘀

湿为重浊之邪,易趋下位,湿热相合,常胶结难解,其流注于下焦,壅结于肝经,可致前列腺导管痉挛,狭窄,甚至闭阻不通,使导管内分泌物不能排出,变成秽浊之物,阻滞气机,进而导致瘀血停滞,加重络阻症状,形成“湿热为病,瘀浊阻滞”的病理状态。因前列腺毗邻肛门、直肠,临床常见会阴胀痛,以肛门为甚,伴尿频、尿急等,甚至伴有勃起功能障碍,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治宜清热利湿,化瘀通络,用止痛如神汤(当归、秦艽、桃仁、皂角子、苍术、防风、泽泻、黄柏、槟榔、大黄)加减治疗。本方出自《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治痔疮初起,风、湿、燥、热所致的肛门肿痛,其效如神。以肛门疼痛不适为主的前列腺痛,且伴有湿热之象者,可用此方治疗。疼痛甚者,可加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如小便黄数,滴沥不畅者,加赤茯苓、车前子、灯心草、萹蓄,以通淋止痛。3.肾虚夹瘀

湿热夹瘀证,病程久延,或清利过度,每易伤及肾阴,故肾虚之中又以肾阴亏虚证为多见。阴虚日久,阴损及阳,则阴阳两虚。临床常见会阴胀痛,绵绵不休,小便淋漓,或兼尿浊。或兼畏寒、腰膝酸软,精神萎靡,多寐,阳痿,早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或兼形体消瘦,失眠多梦,心烦,盗汗,舌质红,苔薄黄或少苔,脉沉弦细数。治宜补肾祛瘀。用六味地黄汤合活络效灵丹加减。偏于肾阴虚火旺者,加知母、黄柏、女贞子、龟甲;偏于肾阳虚者,加熟附子、肉桂、益智仁等。遣方选药,不可过分辛燥或清利,要时时顾护真阴,但亦不可过分温补或滋腻,以免留邪。三、谈用药:攻补兼施,调理三焦

前列腺痛是临床常见病,同时又是难治病之一,其证候特点往往虚实互见,初起以湿热瘀阻、互为胶结的实证居多,治以祛邪为主;病久则虚实夹杂,治宜攻补兼施。辨证用药有其特点和规律,必须细加斟酌,配合综合治疗,以及注意情志与饮食调理,方可提高疗效。1.针对虚实相兼的病机特点,用药当攻补兼施

尽管前列腺痛的常见病因有湿、热、瘀、虚之殊,其证候却是互相兼夹,复杂多变。临床当审证求因,结合年龄、体质、病程等综合判断而用药。一般而言,发于青壮年、身体强壮者,尽管一时过劳、邪毒外侵,或者正气受损,以致邪结于里,但初起总以实证居多。随着病程的延长,渐见腰膝酸软,舌质淡,脉细者,则为肾气受损。有无尿痛或腰膝酸软等兼症可以作为辨别虚实的重要依据。若小便频数不畅,并有腰膝酸软,则系肾虚失于固摄所致,用药益肾可也。但若小便频数而黄,伴见涩痛,无腰酸脉细等症者,则系肾虚膀胱湿热所致,治当在清热利湿之中,合用益肾法,并用少许桂枝或小茴香温煦肾气而助膀胱气化,其症可除。2.湿热广涉三焦,重在治下,兼顾中、上

本病若以湿热为主者,其病位虽在下焦,但多与上、中焦密切相关。故其治疗应针对下焦湿热蕴结,可选用萆薢分清饮或四妙丸加减。若兼上焦热,或心火下移小肠者,可合用清心降火之导赤散加栀子、泽泻等治之;若系中焦湿热并重,宜用甘露消毒丹加减;若系肝胆湿热,则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此外,由于前列腺病位深在,单纯口服给药,其效不够迅捷,若配合综合治疗,尤其是中药灌肠、栓剂,或于下腹、会阴部敷药等,可使药物直达病所,有助于提高疗效。

此外,还应重视疏情志、调饮食,以消除患者顾虑。由于前列腺疾病的患者往往会自然地将病变与性功能、生育、性病等联系起来,久治不愈者,又担心增生肥大或癌变等,因此常常引起过分的紧张、焦虑、担心和忧郁,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亦给夫妻及家庭生活带来阴影。所以必须重视患者的心理疏导,消除顾虑,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同时,要注重患者的饮食调理,如忌饮酒,避免辛辣及肥甘厚味,以防助湿生热,而加重病情。第二章韦氏中医疼痛学要略第一节 中医疼痛学的形成与发展一、创建中医疼痛学的构想

疼痛严重危害着人民大众的身体健康,自古以来,人类在生活、劳动、战争中,由于自然灾害、禽兽伤害、创伤或疾病而感到疼痛,并予以防治。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疼痛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如腰背痛,据统计其发病率占成年人的50%~80%,而肿瘤在全世界每年有700万人患病,其中70%以上的晚期病人以疼痛为主要症状。因此“疼痛是当前医学和生物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亦是国际范围的重大课题。”原卫生部陈敏章部长的这一科学论断,不仅深刻阐明了疼痛对人类健康的严重危害性,也揭示了加强疼痛学研究的紧迫性。

中医学对疼痛的认识和诊疗,历史悠久,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调治方法,是数千年来不断实践的经验结晶。各种药物和针灸、气功、推拿、捏脊、刮痧、火罐等非药物疗法,不仅治痛疗效卓著,而且安全简便,每获针(药)到痛除之效,很少有毒副作用。尤其是针刺麻醉的成功,进一步促进了痛证的理论和临床研究,并引起世界医学界的广泛重视。但由于历史的原因,相关独特理论和丰富诊疗经验,均散见于历代医籍和诸多文献之中,中医学对此类疾病尚无明确的学科划分,未能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开展疼痛学专题研究,进而创建我国的中医疼痛学新学科,实为现代医疗保健之急需。

自1992年以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相继出版了由韦师主编的《中医痛证诊疗大全》《中西医临床疼痛学》两部大型疼痛学专著,顺应了时代之急需,填补了我国中医学史无疼痛学专著的空白,在医学界引起较大反响,被誉为中医疼痛学的奠基之作。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推荐介绍《中医痛证诊疗大全》时指出:本书是我国第一部独具特色的大型中医痛证诊疗专著,荟萃了古今中医诊疗痛证之精华,充分反映出当代中医治疗痛证的水平。以此为契机,中医学疼痛研究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二、中医疼痛学的科学内涵“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实践经验的总结。”这里提出了科学系统化的本质特征。一门临床学科的建立,必须有其理论体系构建,并明确其研究对象和范畴。不具备理论谈不上科学,不具备系统性的理论更谈不上科学。《中医痛证诊疗大全》作为中医疼痛学的奠基之作,其理论上的系统性和临床上的实用性、创造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以中医学术为主体,全面、系统构建了疼痛学的理论框架。该书在详述自秦汉至现代痛证学术源流、诊疗精华的基础上,深入阐述了痛证的病机特点,并不断充实。完善了“不通则痛”等病机理论,初步形成了“痛证病机五论”,即“不通则痛论”“不荣则痛论”“不通不荣相关论”“诸痛属心论”“久痛入络论”五论。对虚证疼痛“不荣则痛”的病机明确提出了“痛不荣,气血空,荣则不痛,痛则不荣”的观点。首次对痛证从病因、病位、病性等方面进行分类,较完善地提出了痛证诊断中的望、闻、问、切运用规律,尤其是从抓主证、辨缓急、识病性、察病位、审病程等角度首创了痛证辨证论治的思路及要点,对痛证的预防、护理、治疗方法、常用药物等皆一一详述。二是揭示、探究了临床诊疗疼痛的规律。书中以疼痛部位分章,以中医病(证)名为纲,以西医病名为目,系统论述了128种疼痛疾患的辨证论治,内容广涉临床各科、人体各部。其理、法、方、药兼备,用药的规律性与灵活性俱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指导性。三是揭示中医诊疗疼痛的思路、规律和学术精髓,如“针对痛证多急,剧痛易于生变致危的特点”,突破“见痛休止痛”等传统观点,提出“抓主症、务在止痛”的新观点,创“论治步骤”新格局,即精选速效、高效、简便易用的有关疗法或方药,首予“应急治疗”,俟疼痛缓解,继予“审因治疗”,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并明确指出,“应急治疗”多系急则治标的权宜之计,对不宜应急止痛的疾病,则径予“审因治疗”,以免掩盖真相,贻误病机。他如“类病-主证-主方诊疗模式”“中医疼痛靶向疗法”等的确立,对指导临床诊疗和科研不无裨益。

在此后短短数年中,我国疼痛专业喜获迅猛发展,形成“方兴未艾”之势,出现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共同攻关的可喜局面。为了适应时代的召唤,韦师又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于1996年从中西医结合角度编著了《中西医临床疼痛学》。该书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医痛证诊疗大全》构建的中医疼痛学理论框架和诊治规律,从整体上提高疼痛学的临床和学术水平。如其所述的“不通则痛论”“不荣则痛论”“诸痛属心论”颇多新意,有效地指导着临床诊疗。该书不仅将所述疾病扩展至150余种之多,而且不少病证系首次从中医或中西医结合角度系统整理,对中医疼痛学的学术思想及若干辨证分型、治疗方法等亦进行了积极探索。尤其是该书积极融汇了西医、中西医结合疼痛临床和科研成就,较好地体现与揭示了其诊治疼痛的思路、规律和学术精髓。同时该书注重介绍最新成果和临床研究动态,展示了时代学术特征,反映出临床诊疗水平。如上所述,该两部专著,对疼痛学从理论体系到临床诊疗规律均有较完整的阐述,显示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从而标志着中医疼痛学已初步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同时,也为长期以来有关疼痛“疾病论”“症状论”“并发症论”之争,画上了句号。令人欣慰的是,2000年6月在维也纳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的第九届世界疼痛大会上,美国加利福尼亚大解剖和生理学教授巴斯鲍姆宣布:“疼痛是一种疾病,而不仅仅是一种症状”。

中医疼痛学这门姗姗来迟的新兴学科的创建,在国内引起了较大反响,经历了实践的广泛验证,并促进了该学科的发展。《中国中医药报》的“学人访谈”专栏,2000年9月27日载记者专访,在评价韦师创建中医疼痛新学科时说:“中医学对此(疼痛)尚无明确的学科划分。为弥补这一空白,韦绪性自90年代以来,相继主编出版了《中医痛诊疗大全》《中西医临床疼痛学》,构建了中医疼痛学的理论框架和诊疗规律,充分代表了当今中医痛证研究的较高水平。”1995年9月20日《安阳日报》一版“迎接市科技大会召开”专栏,配发照片以“中医疼痛学的开创者韦绪性”为题报道,称“以一种病证为纲去穿凿学术研究的坚壁,进而构建出一门崭新的中医疼痛学科,韦绪性可谓国内第一人”。1995年7月4日河南电视台新闻节目以“韦绪性疼痛学研究取得成就”为题进行报道。国内著名专家、学者赞誉尤多,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人大常委、当代“杏林泰斗”董建华教授盛赞此书“实从古未有之奇编”。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著名中医学家陈可冀教授高度评价:“该书对疼痛临床的150余种疾病,从基础理论到临床诊疗,作了很系统的阐述,融汇了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对疼痛的诊疗经验,不仅实用性强,且颇多创建,弥足珍贵……”河南中医学院原院长、著名中医学家李振华教授称该书:“顺应了临床之急需,填补了国内空白……其从整体上构建了疼痛学理论框架和诊疗规律,见解独到,观点新颖,颇多新见。”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教授主审的《疼痛性疾病中医现代治疗学》,不仅以较大篇幅融汇了韦师两部疼痛学的学术理论和诊疗经验,而且高度评价该两部专著“展示出中医痛证学科独立发展的广阔前景”。三、中医疼痛学的发展与展望

近些年来,中医界对疼痛的理论、临床研究日趋深入,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不断完善,从辨证论治到疗效评定等方面逐渐重视规范化。尤其是有关疼痛的诊断标准相继制定,筛选有效系列方药,从而使研究水平得以提高。在制剂方面,运用现代制剂新成果加以改进,创制了许多新剂型,如针剂、气雾剂、滴丸、外用膜剂、栓剂、含化片、胶囊、口服液等,显示了中药治疗疼痛的特色和优势。近年来,有关疼痛研究的文献也日趋增多,研究范围不断扩展,充分展示了疼痛研究的广阔前景。作为中医疼痛学的拓荒者,为了中医疼痛学的发展,韦师不遗余力,辛勤耕耘,致力于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进一步创立了疼痛“类病-主证-主方诊疗模式”和“中医疼痛靶向疗法”,并据其临床经验总结出“笑痛系列方”,实现了“类病同证同治”。这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