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音乐艺术(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4 14:17:45

点击下载

作者:邢春如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世界音乐艺术(下)

世界音乐艺术(下)试读:

前言

人类艺术几乎与人类文明共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艺术史研究应当为希望了解和探寻艺术秘密的人们提供一些答案,应描述和展现出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懈的艺术追求轨迹,但是更重要的还在于把人们引向一个迷人的领域,展现人类的漫长的历史中的艺术长征历程。

雅克·德比奇等人在所著的《西方艺术史》中说:在艺术上,持久性要比独特性更为重要,集中的、瞬间的价值命里注定要被永久性所超越。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德拉克罗瓦一心想要成为一个“纯粹的古典主义者”。这种持久性乃是艺术的一大标准,从中产生神秘感来。你会惊奇地断定希腊艺术在多少个世纪之后仍然在拨动人的心弦。原始的绘画在被发现之时如同今日一样,令我们感受到艺术的诞生。起始时的灿烂令人目眩,艺术从来如此。在拉斯科洞穴之中,最打动我们的便是那种潇洒自在,自由驰骋!宛如一个生命在我们眼前苏醒。事实上,支配这一艺术的准则与其说是来自先决的密码,毋宁说是来自创造的天性,它的发展被视为生命一般。

在我们看来,艺术史是通过一些具有艺术持久性的伟大艺术作品和经过历史考验的艺术家来体现的。因此,我们必须把注意力放到这些具有持久性的艺术品上。

豪塞儿在《艺术史的哲学》中说:历史中的一切统统都是个人的成就;而个人总会发现他们是处于某种确定的时间和地点的境况之中的;他们的行为举止是他们天赋才能和所处境况两者共同的结果。这事实上就是关于历史事件的辩证性学说的核心。

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我们与世界的交往日益增多,无论是干部、教师、学生和其他文化工作者,都迫切地需要了解世界,自然也渴望了解世界的文化艺术的历史。近十年来,人们对于交响乐、芭蕾舞、现代舞、世界绘画、世界电影等等,越来越感兴趣。这是一种很好的求知现象。亚里士多德说:“求知乃人类的天性。”现在,时代的发展,把人们的求知的天性焕发起来,形成一种巨大的知识需求。作为21世纪的文明人,应该具有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文化艺术的修养。他不但应该懂得文学,而且应该懂得艺术;不但应该懂得中国艺术,也应该懂得世界的艺术。特别是我们面临着一个改革开放的大时代和一个开放的世界,不只是为了工作需要,就是日常生活,也应懂得一些世界艺术历史的知识。我们不但可以从艺术史中,欣赏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艺术品,领略一个又一个伟大艺术家的风采,而且看到诞生这些伟大艺术品和艺术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逻辑和历史哲学。这些,都越发激励了我们编写《世界艺术史话》的信心。

这套24卷本的《世界艺术史话》,包括了对建筑、雕塑、音乐、舞蹈、绘画、戏剧、电影等最主要的艺术门类发展历史的介绍和探讨。这套书既力求准确而简要地描述不同艺术门类的历史,又注重突出重点事件、人物和作品,希望能反映当前的学科发展水准,体现最近的研究成果。文字上力求通俗、生动、晓畅,又强调对作品要有较好的艺术分析和准确的评价,全书因而兼具系统性、学术性和可读性。为增强可读性,每本书按照历史顺序提供了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图像资料一百余幅,以收图文并茂之效。同时,虽定位为普及性的大众入门读物,编写者也很注重学术性,对每一个艺术种类的历史,在历史分期叙述的大框架下,力求不但要把人文背景、艺术思潮、流派演变交代清楚,而且对代表人物、代表作品要给予重点介绍和分析。

作为一部世界艺术史,东西方艺术均属描述和探讨范围。在处理两者的比重上,编写者也力求给予比较恰当的安排。作者基本上按照编年史的方法,对它们作并行的叙述。因此,这套书客观上具有比较艺术史的色彩,为读者在比较中对东西方艺术进行一些对比性的联想和思考提供了方便。

当然,需要看到的是,这样一部近三百多万字的世界艺术通史著作,由于涉及的艺术门类众多,同时又有意识地以非专业读者作为主要读者对象,因而从专业读者的眼光来看,有些问题上写得不深不透的缺陷是存在的。但是就大众读者而言,这样一部囊括艺术种类齐全、文字通俗生动、内容详略得当、知识性和趣味性兼备的艺术史读物,相信能引领读者畅游于人类艺术历史的浩瀚海洋中,帮助人们实现卓越的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希向往的以“最大程度的精神满足来度过自己一生”的美好愿望。

当然,这套丛书还有着一些缺点,希望在出版后,能够得到专家和读者的指正,以便我们对它作进一步的修改和补充,使之成为一部受到读者信赖的书,一部真正的常销书。本书编委会2007年5月

五、浪漫主义音乐

浪漫主义音乐背景

西欧进入19世纪后,工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先后扩散到法、美、德、俄等国。19世纪末期(1871~1900)发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它完成于20世纪初),使资本主义向垄断过渡,世界连结成为一个整体。在文化上也形成世界范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从文化角度来说,法国大革命(18世纪末)时代的到来,标志着古典主义时期的结束。与政治和社会领域的激进运动相对应的是文化领域的浪漫主义运动。浪漫主义思潮兴起于18世纪50年代,于19世纪初达到高峰,对欧洲的文学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间,浪漫主义的理论基础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1712~1778)的“返归自然”的主张,认为感情比理性更可靠。18世纪90年代,浪漫主义开始成为资本主义社会高层文化的主流,首先是在英国和德国,后来在法国得到发展。浪漫主义艺术家以感情指导艺术和生活。狂热、自杀、决斗是这一时期艺术家中常见的现象。他们过着波希米亚式的生活,留着长发,不修边幅,而不像古典派那样戴着涂粉的假发。他们厌弃物质生活而追求精神崇高,把人性的充分发展和发挥作为生活的最高目标。他们一般对工业化持反对态度,向往自然,把自然看成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东西。他们重视历史,认为历史不是为了揭示哲学理论的,它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本身具有的美和激动人心的特点。这个期间,涌现出一大批浪漫主义文学艺术家,如文学家歌德、拜伦、雪莱、普希金、雨果、大仲马、乔治·桑等。浪漫主义伴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反映了革命时代资产阶级的精神面貌,也影响了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人们的装束、语言、闲暇文化生活等等。工业革命完成后,现实主义开始取代浪漫主义逐渐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流文化思潮。现实主义文学主张用客观的眼光来观察和重现世界的本来面目,反对浪漫主义的对不寻常的事件、光辉的业绩和崇高的追求,而注意表现下层普通人民的生活,特别是城市工人阶级的生活。他们大胆地描写过去文学作品中很少出现的暴力、罢工、酗酒、性欲等内容。其时涌现出一大批文学艺术家,如左拉、巴尔扎克、福楼拜、哈代、托尔斯泰、德莱塞(美国)、列宾等。他们的特点是放弃浪漫主义时代伟大事件和英雄人物的主题,而以普通人特别是下层人民的生活为主题,在创作手法上不像前人那样精雕细琢和追求形式上的完美。现实主义思潮使社会注意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痛苦,它对19世纪下半叶欧美各国的社会改良运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音乐史上称19世纪初至19世纪末的欧洲音乐为“浪漫主义音乐”或“浪漫乐派”。实际是一个对此时期音乐艺术的总的称谓,不可说这一百年来就是浪漫主义一种风格,也不可说浪漫主义音乐就断然与古典主义音乐脱离了关系。只不过是在这一时期,浪漫主义在音乐艺术中占据了主要地位而已。浪漫主义音乐是在当时欧洲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下的产物。一般说是从1820年韦伯(1786~1826)的歌剧《自由射手》开始,由于《自由射手》充分地体现了浪漫主义的特征,除韦伯外,又有

舒伯特

门德尔松

舒曼

等作曲家及其具有浪漫主义气质的作品的出现,遂在浪漫主义文学的中心地德国形成一个流派,后又波及全欧。与此并行不悖而发展的还有民族主义的音乐。

浪漫主义音乐是对古典主义的一种逆动。与古典主义相对而言,是从共性到个性的重点转移,是从理性到感性(情感)的转移。舒曼认为的“浪漫主义不是数字和形式的问题,而是作曲家是否是诗人的问题”是对浪漫主义音乐一种概括。浪漫主义音乐强调与人的心灵的相通,倡导音乐与其他文学艺术的结合而产生最富表现力的综合艺术。因此,确立了音乐小品、交响诗和乐剧等新的音乐体裁,既有小型的曲式,又有无比硕大、无比壮观的大型曲式。这一时期,音乐的商品化,从总的趋势上看是一种民主化的倾向,即为各阶级人民普遍接受,也成为作曲家、演奏家和评论家接近社会的强大动力。伯姆(1794~1881)键(管乐器的按键装置)的发明,记谱法的完善,更多的市民进入音乐厅等等,也促进了当时音乐的发展。舒伯特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1797.1.31~1828.11.19)生于维也纳。父为小学教师。自幼从父学习小提琴,从长兄学习钢琴,常与父兄合奏为乐。9岁师从当地乐师霍尔采。11岁入维也纳宫廷唱诗班,得以免费入帝国寄宿学校学习。这个学校由宫廷出资,学生则义务为皇室、王室的宗教仪式演唱。在校期间开始作曲,保留至今的《钢琴四手联弹幻想曲》即为13岁时所作。他还担任学校乐队的首席小提琴手,演奏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人的作品,当指挥不在的时候则代指挥。1812年因变声离开唱诗班,同年其母去世。1813年父亲再婚。舒伯特经师范学校培训后于1814年任小学助理教师,并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创作,就在这一年创作了最初的杰作——艺术歌曲《纺车旁的格雷卿》。至1815年业已创作了交响曲、弥撒曲、弦乐四重奏曲等,同时创作了145首歌曲,其中以《魔王》《野玫瑰》最著名。1816年创作歌曲《流浪者》。1817年结识49岁的宫廷男中音歌手米歇埃尔·福格尔,其歌曲经福格尔演唱轰动维也纳,1818年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辞去教职,专事创作。曾任匈牙利贵族埃斯特哈齐公爵家庭教师。其间创作了著名的歌曲《鳟鱼》以及不少钢琴联弹曲。1819年做《鳟鱼五重奏曲》。1822年经朋友调解,与父亲和好回到家中,两年后却又返回维也纳,谋职未成,过着清贫的自由作曲家的生活,全靠朋友资助为生。后一度健康恶化,但创作力仍极为旺盛。1824年再赴匈牙利采勒斯埃斯特哈齐公爵家任教。1825年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一年,与福格尔一起在欧洲各地旅行演出。1827年参加贝多芬丧礼,为36个执火炬者之一。1828年才首次举办个人作品演奏会。同年11月9日因伤寒病逝于维也纳。享年仅31岁。人们遵其遗愿,将他葬于贝多芬的墓旁。

舒伯特是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先驱人物之一。他一生虽穷愁潦倒,但却给世界留下灿烂辉煌的音乐瑰宝。他的作品直至1821年才在友人的资助下陆续得以出版。他曾对朋友自称是“失败的音乐家”,是“世界上最不幸、最可怜的可怜虫”。在其短促的一生创作了9部交响曲,7部弥撒曲,许多室内乐曲和钢琴曲,以及包括《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天鹅之歌》等3部声乐套曲在内的600余首歌曲,9部歌剧,20首宗教音乐,70首舒伯特(1797~1828)以上的附管弦乐的合唱曲,各种管弦乐曲等。其中所作歌剧均以失败告终,但其所作《未完成交响曲》《C大调交响曲》《鳟鱼五重奏曲》《死神与少女四重奏曲》钢琴曲《流浪者幻想曲》戏剧配乐《罗莎蒙德》等却流传至今不衰。特别是他所作的艺术歌曲著称于世,被人们誉为“歌曲之王”,将歌曲的艺术表现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门德尔松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1809.2.3~1847.11.4)生于德国汉堡。父为银行家,亦为艺术爱好者。当时著名的文化艺术界人士经常集会于其家,给幼年的门德尔松以极大的影响。9岁在柏林首次登台演奏,备受关注。少年时即创作了包括第一交响曲在内的不少的作品。1826年创作了被后世称作经典的《仲夏夜之梦序曲》。后又在柏林大学旁听哲学与文学课程。1827年他指挥上演了巴赫门德尔松的《马太受难曲》,使世人得以重新认识巴赫。1827~1835年指挥演出于欧洲各地,同时进行创作。1835年任莱比锡格文特豪斯管弦乐团指挥。1842~1843年为创办莱比锡音乐院而奔波。1846年赴英上演其清唱剧《伊利亚》,返回莱比锡后于翌年病逝。年仅38岁。

门德尔松是19世纪前半叶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作曲家之一。作品数量惊人,有描绘苏格兰赫布里群岛风光的管弦乐序曲《芬格尔山洞》,为纪念路德宗教改革200周年而作的交响曲《第五交响曲“宗教改革”》(末乐章中采用了众赞歌“上帝是我们的坚固堡垒”)、似交响诗般的《第三交响曲“苏格兰”》以及充满南国色彩而又富于活力的《第四交响曲“意大利”》、《意大利随想曲》,他首创的小型钢琴体裁的曲集《无词歌》(1830~1845),音乐极其抒情动人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1844),管弦乐曲《平静的海洋和幸福的航行》(1828)、《美丽的梅露西娜》(1838),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艺术歌曲《乘着那歌声的翅膀》(为海涅诗谱曲,1834)等,以及歌剧、协奏曲、室内乐曲、宗教音乐、清唱剧、无伴奏合唱等。舒曼

德国作曲家舒曼(1810.6.8~1856.7.29)生于德国一偏僻小城茨维考。父为书商且酷爱文学,母为著名外科医生之女,舒曼为其末子。8岁从圣玛利亚教堂管风琴师学习音乐。9岁开始作曲。14岁立志当钢琴家。但他父亲却希望他能在文学上有所成就。舒曼也喜读歌德、拜伦、霍夫曼等人的文学作品,并尝试作诗。1826年父逝后,舒曼即遵母命于1828年入莱比锡大学攻读法律。舒曼(1810~1856)在大学期间,对所学课程甚感枯燥乏味,却以很大的精力在课余从莱比锡著名钢琴教师弗里德里希·维克学习钢琴,并陆续出版了一些钢琴作品等。他还到瑞士、意大利等地旅行,在法兰克福聆听了当时最著名的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演奏,决心致力于钢琴表演艺术。1830年他回到莱比锡,住在维克家,一面继续向维克学习钢琴,一面与指挥家海恩里希·多恩学习作曲理论,并由维克出面去说服舒曼的母亲,终于得到其母的首肯,弃法律而改事音乐。1831年投稿于芬克办的《音乐报),开始了文笔活动。他在一篇评论中盛赞了当时还默默无名的

肖邦

,并向人们宣告:“先生们,请脱帽吧!在你们面前的是一位天才!”1832年为求钢琴技艺的进步,增强手指的灵活性,用自己设计的机械方法练琴,以致扭伤食指,医治无效,遂被迫放弃成为钢琴家的理想,转向以钢琴创作为主的作曲生涯。1833年为维护和促进新艺术的发展,舒曼与一些青年知识分子在莱比锡创办了《新音乐报》,舒曼出任主编。他托借想像中的“大卫同盟”中的两个盟员弗罗列斯坦和约塞比乌斯之名,亲自撰写评论文章阐述自己的艺术思想。1837年舒曼与其老师维克的女儿克拉拉私订终身,遭到维克的坚决反对。1838年为扩展《新音乐报》一事赴维也纳时,舒曼发现了舒伯特《C大调第九交响曲》的遗稿,带回莱比锡,由门德尔松指挥首演。他与克拉拉的婚事诉诸法律后,于1840年终成眷属。爱情获胜的喜悦,使他沉浸在幸福之中,创作热情异常高涨,仅1840年这一年,他就写了著名的声乐套曲《诗人之恋》《妇女的爱情与生活》与歌曲138首,舒曼自称这一年为“歌曲年”。1841年,在克拉拉的勉励下,转向管弦乐的创作,创作了第一交响曲《春天》。1842年与克拉拉一起研究海顿和莫扎特的弦乐四重奏曲,致力于室内乐的创作。1843年任门德尔松创办的莱比锡音乐院的作曲和钢琴教授。1844年抑郁症加剧,在哈尔茨山疗养无效,于同年12月迁居德累斯顿。康复后恢复了创作力。1848年爆发了欧洲中产阶级革命,舒曼热烈响应,创作了歌曲《拿起武器》《自由之歌》《黑、红、金》《英雄颂》等。1849年,舒曼创作了钢琴曲集《森林情景》等许多富于独创性和个性鲜明的音乐作品。1850年被杜赛尔多夫交响乐团聘为指挥。其间作有《第三交响曲》等作品。后因精神病的困扰,引起乐队和合唱人员的不满,不得不中途辞职。1853年与克拉拉一起赴荷兰旅行演出时,经约阿希姆的介绍与勃拉姆斯相识,并撰写了介绍勃拉姆斯的著名论文,也是他音乐评论的绝笔之作。然而病况不断恶化,1854年2月,他避过家人,只身出走,投入莱茵河,幸被渔夫救起。同年3月入波恩近郊恩德尼希的精神病院疗治,2年后于该地病逝。享年46岁。舒曼是19世纪上半叶德国重要的浪漫主义音乐家,并且有着很高的文学修养,集作曲与理论于一身。他的歌曲创作,对德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音乐评论活动则促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代表作还有钢琴曲《蝴蝶》(1831)、《交响练习曲》(1834)、《童年情景》(1838)、《狂欢节》(1839),歌曲《两个掷弹兵》,管弦乐曲《曼弗雷德序曲》与舒曼恋爱时的克拉拉(1849),协奏曲《a小调钢琴协奏曲》(1845),交响曲《春天》(1841)、《莱茵河》(1850),以及室内乐曲等。肖邦波兰钢琴家、作曲家肖邦(1810~1849)生于华沙附近的采拉左洼·沃拉。他的父亲原籍法国,移居波兰后任教于华沙一中学(教授法语、文学)。其时,正值波兰为俄罗斯等列强瓜分之际,波兰人民奋力抗争,其父亦投入起义行列;另一方面,随着民族意识的高涨,在文学艺术领域涌现出一批如密茨凯维支(1798~1855)那样的爱国诗人和革命家。他的母亲是波兰人,善弹钢琴,并熟悉波兰民歌。肖肖邦(1810~1849)邦4岁开始学钢琴,8岁即登台表演,一时成为华沙贵族沙龙中的宠儿。1826年入华沙音乐院学习作曲。期间,曾聆听了帕格尼尼等大演奏家的演奏,观赏了亨德尔的清唱剧以及罗西尼、韦伯的歌剧,以及在国内外一系列成功的音乐会的举办,不仅开阔了他的音乐视野,而且更加坚定了他成为音乐家的信念。肖邦的青少年时期是在波兰民族的文学艺术的熏陶中度过的,强烈的爱国情感教育,成为日后肖邦终生的精神支柱。1830年11月赴巴黎深造。途中,惊闻华沙起义遭沙俄残酷镇压,愤而创作著名的《c小调练习曲》(通称“革命练习曲”)。

华沙起义失败后,肖邦的思想逐渐成熟,而19世纪30年代初的巴黎,又是刚刚兴起不久的浪漫主义文艺的中心,使肖邦得以有机会与聚集在巴黎的各国著名的文艺家(如李斯特、密茨凯维支、雨果、巴尔扎克等人)密切交往,后又与法国女作家乔治·桑同居。肖邦经常演奏于贵族沙龙之中。1837年,他拒绝接受沙俄授予他“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自1846年与乔治·桑分手后,肺病加深,生活孤寂,思想消极,自称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对1848年席卷欧洲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相当冷淡,但却始终坚持反沙俄的爱国主义立场。1848年应邀赴英,翌年10月病逝于巴黎,他的心脏按其遗愿送回波兰。

肖邦所作钢琴作品,在欧洲音乐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后人誉为“钢琴诗人”。所作各种钢琴音乐体裁无不涉猎,以感人至深的如歌旋律,色彩丰富而又极具表现力的和声,潇洒的节奏韵律,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音乐风格,成为浪漫主义音乐的力作。其中不少作品反映了他对被侵占的故国家园的怀念,对民族独立的期望和忧国伤时的悲愤心情。他是在创作中把时代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紧密结合的典范。

主要作品有4首叙事曲,4首谐谑曲,3首奏鸣曲,27首练习曲,19首波罗乃兹,58首玛祖卡,17首圆舞曲,4首即兴曲,2首幻想曲,21首夜曲以及两部协奏曲等钢琴作品。尚作有若干摇篮曲、船歌、回旋曲、室内乐曲和歌曲等。

柏辽兹

法国作曲家柏辽兹(1803.12.1~1869)出生于法国南部一小镇——拉科特—圣安德列。父为医生。少年时代未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18岁遵父命入巴黎医科学校学习。学习期间,喜听巴黎上演的歌剧(歌剧艺术为当时法国的一种时尚),并在巴黎音乐院图书馆埋头钻研总谱,受格鲁克影响较深。后不顾父柏辽兹(1803~1869)母的反对,从师学乐。直至1826年方得到父亲的许可,入巴黎音乐院学习作曲。学习期间,迷上了莎士比亚的戏剧,并博览文学、哲学等著作。1830年创作了著名的《幻想交响曲》,同年他创作的清唱剧《沙达那帕》获罗马大奖,遂于翌年赴罗马进修。在意大利期间,与门德尔松、格林卡等人相识。

1832年返回巴黎后,创作进入旺盛期,并从事音乐评论、指挥等工作。1832年应帕格尼尼之托,创作了为中提琴和管弦乐队而作的四乐章的《哈罗尔德在意大利》(哈罗尔德为拜伦所作叙事诗中有着不幸遭遇的主人公)。1844年完成管弦乐序曲《罗马狂欢节序曲》,同年并出版所著《管弦乐法》,是号称配器大师的柏辽兹对管弦乐法的重大贡献。1846年完成大型戏剧合唱《浮士德的沉沦》(根据法译词脚本谱曲),1852年在魏玛上演了他的歌剧《切里尼》,1858年创作了歌剧《特洛伊人》。50岁后,接连丧妻丧子,在孤独寂寞中病逝于巴黎。《幻想交响曲》是他最大的杰作。这部交响曲副题为“一个艺术家的生活片断”,由五个乐章组成:梦幻与热情、舞会、田野景色、赴刑进行曲和妖魔夜宴之梦。这部交响曲使用一“固定乐思”代表曲中女主人公,并在各个乐章中加以变化发展。《幻想交响曲》是标题交响曲的范例,为柏辽兹所首创,亦开浪漫主义标题音乐之先河;它以固定乐思的手法贯穿全曲,也为后人所效仿。他还是一位管弦乐法大师,以色彩斑斓的配器,以及庞大的乐队编制,展现了音乐巨大的表现力和大胆的革新精神,给德国浪漫主义音乐家以强烈的影响。他的音乐评论在19世纪欧洲的音乐生活中也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李斯特

匈牙利钢琴家、作曲家李斯特(1811.10.22~1886.7.31)是古今罕见的钢琴演奏大师,与瓦格纳同为探索新音乐的作曲家。他生于匈牙利的肖普朗。父亲为埃斯特哈齐公爵领地的管事,并是个音乐爱好者。李斯特6岁从其父学钢琴,3年后即登台表演。1820年赴维也纳师从车尔尼(钢琴)和萨里埃利(作曲)。1822年巡回演出于欧洲各地,于1823年秋至巴黎。1831年聆听了帕格尼李斯特(1811~1886)尼的演奏后,立志做“钢琴的帕格尼尼”。他在巴黎与浪漫主义文学家、音乐家肖邦、柏辽兹、帕格尼尼、雨果、乔治·桑等人结成深厚的友谊,深受他们的影响。1848年任魏玛宫廷乐长,期间创作了许多作品,撰写了不少音乐评论文章,大力介绍浪漫主义新音乐。1861年赴罗马,在这里他热衷于宗教音乐和清唱剧的创作,加入天主教,并于1865年罗马教皇赐予李斯特方丈头衔。1875年创建布达佩斯音乐院,亲任院长兼教授。他的思想矛盾重重,既有积极要求变革生活的沸腾的热情,又有怀疑和失望的消极情绪(前者是主要的);在艺术上,曾与市侩的庸俗保守的风气进行不懈的斗争,大胆进行革新,并与匈牙利民间音乐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表演华丽而近乎夸张。作有大量不同体裁的作品,其中占主要地位的是钢琴音乐和交响曲。他在贝多芬的钢琴创作基础上,讲一步扩大了钢琴艺术的表现力,而且他的音乐以标题性为其特色,并首创“交响诗”这种新体裁,极大地影响着后世标题音乐的创作。

作有交响曲《但丁》和《浮士德》,交响诗《前奏曲》、《塔索》、《玛捷帕》等14部,降E大调钢琴协奏曲、A大调钢琴协奏曲、钢琴与管弦乐队《死之舞蹈》,钢琴奏鸣曲,19首匈才利狂想曲,以及钢琴独奏曲、歌曲等,并作有《高级练习曲》(1851)等。

约翰·施特劳斯

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施特劳斯(1825~1899)是老施特劳斯的长子,人称“圆舞曲之王”。自幼酷爱音乐,但老施特劳斯反对他学音乐。初为银行职员,并私下学习小提琴,后又学作曲。1844年自组乐队演出,在舞会上博得好评,形成与其父之乐队竞争的局面。后陆续创作了大量舞蹈音乐。1846年与父和解。1849年丧父后,与其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父乐队合并,演奏于欧洲各地,使维也纪念雕塑纳圆舞曲一时风靡全欧。持续性繁忙的演出生活,使他过度劳累,于1853年引起神经性疾患,将乐队交其弟约瑟夫和爱德华交替指挥。1855年赴俄国任彼得堡罗包洛夫斯基公园夏季音乐会指挥。1863~1870年任新皇帝弗兰兹·约瑟夫的宫廷舞会指挥。1872年应邀赴美演出。1899年74岁时患肺炎而逝于维也纳。死后在维也纳塑其铜像,以示纪念。

约翰·施特劳斯一生创作数量巨大,作有维也纳圆舞曲及其他舞曲约400余首,其中以圆舞曲《蓝色的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艺术家的生涯》《春之声》等最著名。尚作有《蝙蝠》《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吉卜赛男爵》等16部轻歌剧,成为维也纳轻歌剧的奠基者。施特劳斯乐团在舞厅的楼厅上正演奏终曲的加洛普舞曲。加洛普是19世纪盛行于舞厅的一种单二拍子的快速圆圈舞曲。

六、民族主义音乐

捷克的斯美塔那和德沃夏克

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1824.3.2~1884.5.12)生于捷克利托米什尔的一个小镇。父以酿酒为业。斯美塔那自幼从父学习音乐。初在布拉格聆听李斯特的演奏,甚为震惊,遂于中学毕业后,于1843年赴布拉格学习音乐,师从普洛克什(1794~1864)学习作曲,同时当家庭音乐教师。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波及布拉格,他也参加了激进学生、工人们和奥地利军队进行战斗的队伍,并为革命者作进行曲和《自由之歌》。是年,获李斯特的援助,创办布拉格音乐学院。1856年受邀赴瑞典从事指挥活动,在瑞典5年期间作有交响诗3部。1861年回国,以创作、指挥、演奏、评论以及社会音乐活动活跃于捷克乐坛,积极推进了祖国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1862年,他长期梦寐以求的民族剧院建成,积极倡导表现独立运动的爱国歌剧。1866年他所作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首演获得巨大成功。1867年他为该剧院创作了歌剧《达里波》。50岁时,病后耳聋,辞去剧院指挥职务,但仍从事创作。1879年创作大型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由6首乐曲组成)。后完全丧失听觉,住进布拉格精神病院后逝世。

捷克另一位作曲家德沃夏克(1841.9.8~1904.5.1)生于布拉格近郊尼拉霍塞夫斯村。父为小店主。16岁时违背父意,入布拉格管风琴学校学习,靠在村中乐队和教堂拉小提琴挣得的学费苦读。1859年毕业后任一餐厅乐队中提琴手。后受雇于国家歌剧院,任乐队中提琴手。1866年,斯美塔那出任该院指挥,在其熏陶下,德沃夏克努力学习作曲并进行创作。1873年,任布拉格圣·阿德尔贝教堂管风琴手。1878年所作《斯拉夫舞曲集》出版,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此后多次出国访问。1891年任布拉格音乐学院作曲教授,翌年应邀赴美国任纽约国立音乐学院院长。在美3年期间,创作了名闻世界的第九交响曲《新大陆》,以及《第十二弦乐四重奏曲》(1893)、《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1895)等。归国后,仍在学院任教并从事创作。1901年升任布拉格音乐院院长。

他是个多产作曲家,编号作品有100余部。所作的歌剧《水仙女》、管弦乐曲《狂欢节序曲》、钢琴曲《幽默曲》、《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以及独唱歌曲《母亲教我的歌》等亦均为世界名曲。

挪威的格里格

挪威作曲家、钢琴家、挪威民族乐派奠基者格里格(1843.6.15~1907.9.4)生于卑尔根。父原籍苏格兰,母为挪威人。幼即从母学习钢琴。15岁时,由著名小提琴家布尔推荐赴德留学,入莱比锡音乐院攻读作曲和钢琴。1862年毕业于该院后即返国。21岁时,结识挪威民族乐派作曲家诺德拉克(1842~1866,挪威国歌作者),在其启发下,致力于民间音乐的研究,并用于其创作之中,同时,在欧洲各地巡回演出。1868年创作了充满青春活力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1869年,在罗马结识了李斯特。又在奥斯陆(首都)与人创建“挪威音乐协会”。1874年(31岁)获挪威政府颁发的终生年金,迁居卑尔根,在乡居生活中,享受大自然的清新和村民的淳朴生活,潜心作曲。1907年赴英前染病住院而逝。创作有戏剧配乐《培尔·金特》(1874~1875)、十卷《钢琴抒情曲集》(共66首)、管弦乐曲《挪威舞曲》(共4首,1881)、《霍尔堡组曲》(1884~1885,为纪念诗人霍尔堡200周年诞辰而作),以及大量艺术歌曲等。

柴科夫斯基、西贝柳斯、德彪西等人的创作都曾受其影响。格里格在民歌的沃土上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音乐。在和声上不仅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风格,而且已呈现印象主义的和声语汇,是他最富有创造性的贡献之一。他的标题钢琴小品则独树一帜,广泛采用民间舞曲的节奏,以民歌为其旋律之素材。

俄国的格林卡、“五人团”和柴科夫斯基

俄国从彼得大帝开始引进西欧音乐,至18世纪中叶不仅在彼得堡和莫斯科都建立了歌剧院,而且在俄罗斯充斥着意大利的音乐家,外国的音乐演出,请外国人作曲等。18世纪末开始,出现了俄罗斯音乐家赴意大利留学。在这基础之上,进入19世纪后,俄罗斯贵族也开始拥有私人乐队,参与了音乐的演奏和创作活动、沙龙音乐会以及公开音乐会的频频举办,出版了为数不少的音乐杂志、音乐爱好者手册,社会音乐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使俄罗斯音乐文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与此同时,专业音乐家的出现,则为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格林卡的音乐成就,为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坚固的基础。在他的影响下,形成了俄罗斯民族乐派。该乐派的代表作曲家有达尔戈梅斯基、巴拉基列夫、居伊、鲍罗廷、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柴科夫斯基等。在这乐派中,与当时的俄罗斯文学一样,也存在着两种倾向,即斯拉夫振与西欧派,柴科夫斯基即属于后者。两者虽道路有所差异,但殊途同归,均深刻地表现了俄罗斯的民族性,充满了强烈的时代精神。

俄国作曲家格林卡(1804.6.1~1857.2.15)是俄国民族乐派的奠基者。出身贵族。10岁开始学钢琴、小提琴,并自学作曲。1822年,毕业于彼得堡高等教育学院。1824年任职于交通部,其间曾同普希金、茹科夫斯基等人交往。1830年赴意大利,用3年的时间钻研贝里尼和多尼采蒂的音乐。1833年取道维也纳赴柏林,在柏林曾格林卡(1804~1857)认真师从S·德恩(1799~1858)学习作曲。滞留在国外期间,他立意创立俄罗斯音乐文化。1834年归国后即着手民族歌剧《伊凡·苏萨宁》的创作,该歌剧为其成名作,亦为俄罗斯民族歌剧的奠基之作,在俄罗斯音乐史上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尔后,又曾赴西班牙旅行,搜集当地民间音乐素材,用于创作《阿拉贡霍塔》和《马德里之夜》(1848)之中。晚年,往来于俄罗斯与西欧各地,后客死柏林。尚作有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1838~1842)、管弦乐曲《卡玛林斯卡娅》(1848),以及室内乐、钢琴曲、歌曲等。

俄罗斯古典乐派的另一位创始人达尔戈梅斯基(1813~1869)于1817年随其家定居彼得堡。自幼在家接受音乐教育,后靠自学成为音乐家。1831~1843年供职于司法部。1834年结识格林卡,遂决意业余从事作曲。1839年模仿法国正歌剧作第一部歌剧《埃斯米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