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分析(第二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4 15:28:18

点击下载

作者:杨和茂

出版社:西南财大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财务报表分析(第二版)

财务报表分析(第二版)试读:

前言

财务报表分析是会计学与财务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它是在学习财务会计等专业课程之后学习和重点掌握的一门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更重要的是能够对企业财务报告进行分析与评价。换言之,通过以前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站在会计信息提供者——主要是会计人员的角度,掌握了如何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当掌握如何站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角度使用财务报表,从而恰当地利用会计信息。

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尽量考虑到财务报表分析教学的具体情况,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原理、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具体内容分为十四章。为配合教学的需要,每章后均附有复习题,正文中则穿插了大量案例,全面介绍了各个章节的要点。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突出以下几个特点:①内容新颖。市面上财务报表分析相关教材不少,但根据最新的会计准则及相关法规编写的内容新颖、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教材比较匮乏。事实上,2005年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等一系列法律进行了修订、修正和制定;2006年39项企业会计准则(包括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会计准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正式发布);2014年财政部在原有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基础上进行修订,补充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41项具体准则),这一系列法律、规范的变化,亟需对以往的会计教材进行修订。作为对财务会计信息进一步加工和利用的财务报表分析,自然也不例外。本书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编写的,本书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完全按照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及相关法律、法规编写,避免了教学与实务的脱节。②视角独特。本书认为,应从多角度出发,对财务报表进行全面的解读与分析,并且,对财务报表的分析是首先从阅读财务报表入手,然后再展开专项分析,最后再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的过程。为此,本书在内容安排上不仅包括了一般的偿债能力分析、获利能力分析等财务比率分析,同时也重点介绍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基本财务报表的解读与分析要点,并大幅介绍了财务报表分析的结构性、横向、纵向、生命周期、综合分析、质量分析等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这种多角度、全过程的分析有助于读者从不同侧面对财务报表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不仅可以作为本科、专科院校会计学及相关专业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材,同时也适合作为经济管理人员、在职会计人员、银行信贷人员、证券从业人员后续教育及知识更新的教材及参考书。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国内外相关著作、教材和文献资料,吸收和借鉴了同行的相关成果,谨向有关作者表示深深的感谢!当然,由于时间仓促,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误或遗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编者:杨和茂工作单位:中山大学新华学院2012年3月

教学建议

●教学目的

财务报表分析是会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必修或专业选修课。这门学科在会计学和财务管理的基础上,吸收了管理学、价值评估、金融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已经发展成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主要介绍和分析财务报表的基本思路、方法、程序及影响因素,既从财务报表本身也从财务报表外部等多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鉴于此,本课程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与程序,并从多角度进行财务报表的全面评价。教师通过讲授这门课程,努力做到让学生了解理论是永恒的、理论的运用是灵活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基本理论与方法,解决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前期需要掌握的知识

会计学、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管理学等课程相关知识。

●课时分布建议1财务报表分析概述

财务报表是会计人员根据会计准则编制的,可以通过会计课程学习这些会计准则。然而,在会计课程上对财务报表的解释通常是从如何利用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的角度出发的,而并非是如何从财务报表中找出关于企业营运决策等信息的角度出发的。因此,这本书的目的之一就是将会计课程和财务课程的知识结合起来。

财务报表是反映商业活动的透视镜,财务报表分析便是通过对透视镜的校准使得商业活动汇聚焦点。这样,财务报表上的瑕疵会使透视镜蒙上灰尘从而导致焦点不清晰。因此,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就是去除这些瑕疵或灰尘以调整焦点。

所谓财务报表分析是指报表使用者,即企业投资人、企业债权人、潜在投资人、政府机关、金融机构及职员等主体充分利用财务报表所反映的企业经营成果与营运状况信息,形成某种分析结果,并使之成为各种经济决策(如投资决策、融资决策、扩张或缩减规模等决策类型)和营运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正是基于这种目标,则有必要使得学生能够系统了解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与本质。本章主要介绍财务报表分析的含义、目的、基本程序、依据以及基本方法,同时也初步介绍了财务报表的预计分析和基本分析两种基于财务报表分析的新分析方法。1.1 财务报表分析的内涵1.1.1 财务报表分析的历史

了解一门学科的历史有助于加深对该学科的理解。因此,在介绍财务报表分析的内涵之前,应首先对财务报表分析的历史作简要回顾。1.1.1.1 为贷款银行服务的信用分析

最早的财务报表分析,主要是为银行服务的信用分析。一般认为,财务报表分析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初由美国的银行家所倡导。美国南北战争之后,出现了修建铁路的高潮,经济一度繁荣,但不久后便发生了周期性经济危机。许多企业陷入困境,濒临破产,纷纷向银行申请贷款以维持生存。于是,借贷资本在企业资本中的比重不断增加。银行需要对贷款企业进行信用分析,以便决定是否批准一笔贷款,并且在批准后保持对该贷款的控制。最初,银行主要以企业经营者个人信用作为分析判断的基础。但是,随着经济的高度发展、生产技术的日益复杂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经营者的个人信用已逐渐失去意义,银行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分析主要集中到企业经营是否稳定上来。银行要求企业提供财务报表,以判断其是否有充分的偿还能力。于是,信用分析就成为早期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目的及内容。

信用分析,就是分析借款企业能否按期清偿通过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取得的贷款。银行能否按期收回贷款,主要取决于借款企业是否具有偿债能力,以及是否愿意维持良好的信誉。评价偿债能力主要是看企业债务的多少及可用于偿债的资产的多少和资产流动性如何。假设企业负债较多,而权益资金较少,则贷款银行不能按期收回贷款的风险较大;当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较差时,即实物资产转换成现金需要的时间较长,不容易积聚足够的现金用以偿还到期债务,则贷款银行按期收回贷款的风险就会增加。根据上述理念,早期以信用分析为主要内容的财务报表分析,主要是侧重于对财务状况的分析、判断。公元1900年,美国人托马斯·乌杜洛发表了《铁道财务诸表分析》,提出了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概念。此后,在美国银行从事贷款业务的亚历山大·沃尔发表了《财务报表比率分析》,提出了极具代表性的流动比率,即借贷对照表上资产部分的流动资产与负债部分的流动负债之间的比例为2∶1,即“2∶1”法则,亦称作“银行家比率”。在此基础上,他又继续提出了流动比率、负债比率等,使财务报表分析技术逐渐充实完善。1.1.1.2 为投资人服务的收益分析

由于银行在财务报表分析中发挥了其特有的洞察力,对贷款企业的发展前途及其在本行业的地位与经营状况做出了较准确的判断,因此,银行的分析结果不仅为银行本身使用,同时也引起了企业其他投资股东的兴趣,他们往往以银行对企业的评价作为自己行为决策的参考。此外,企业之间进行交易往来时也很自然地借用银行分析的结论作为对对方企业实施经营方针的依据,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人们认识。银行纷纷设置经营咨询机构,通过提供财务报表分析资料和其他调查资料为企业及其他有关单位或个人的经营决策进行咨询服务和业务方面的指导。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也不再仅仅局限于信用分析,还逐渐向其他领域拓展。资本市场形成后,形成了收益分析,财务报表分析也扩展到为投资人服务。

随着社会筹资范围的扩大,股权投资人增加,社会公众进入资本市场,他们要求了解的信息比贷款银行更广泛。如果说债权人的收益是固定的,主要关心企业的风险,那么投资人则不仅重视企业的风险,还重视企业的报酬。投资人更关心企业的收益能力、筹资结构、利润分配等。由信用分析过渡到收益分析是一个重要的变化,此时,企业由被动地接受银行分析过渡到主动地进行自我分析,促使财务报表分析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收益分析的出现,使财务报告分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包括偿债能力和收益能力分析的外部财务分析体系。1.1.1.3 为企业管理层服务的营运决策分析

公司成长到一定阶段或者公司经营一段时间之后,管理层需要洞悉企业的商业信息,便于能够正确制定经营决策,正是管理层的这种需求,会计人员开始为管理层提供这些商业信息,从而慢慢形成了财务报表分析由专门为外部人员服务转移到为内部管理者服务了。此时,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改善内部管理服务所需要的信息。

管理层为改善收益能力和偿债能力,以取得投资人和债权人的支持,进行了内部分析。内部分析不仅使用公开报表的数据,而且利用内部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管理行为和报表数据的关系,通过改善管理来改善未来的财务报表。管理分析不仅用于评价企业,而且也用来寻找改善这些评价的线索。

自从财务报表分析的内部分析出现以后,内部分析和外部分析构成了较为完整的财务报表分析框架体系,如下图1-1所示。图1-1 财务报表分析框架体系1.1.2 财务报表分析的定义

关于财务报表分析的定义,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佩因曼(Stephen.H.Peinman)教授认为,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就是去除这些瑕疵或灰尘以调整焦点。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麦格斯(Water B.Meigs)认为,财务报表分析的本质是搜集与决策有关的各种财务信息,并加以分析与解释的一种技术。美国纽约市立大学贝斯汀(Leopold A.Bemstein)认为,财务报表分析是一种判断的过程,旨在评估企业现在或过去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其主要目的在于对企业未来的状况及经营业绩进行最佳预测。中国台湾政治大学教授洪国赐等人认为,财务报表分析以审慎选择财务信息为起点,将其作为探讨的根据;以分析信息为中心,揭示其相关性;以研究信息的相关性为手段,评核其结果。我国著名会计学家余绪缨教授认为,财务报表分析是为满足与企业相关利益集团的信息需要而对会计核算信息进行加工、深化的一门学科。

美国投资管理与研究协会(association for investment management and research,AIMR)1993年发表的由彼得·努森(Peter Knutson)教授所著的专题论文《20世纪90年代及其以后的财务报告》中曾有一段精彩的描述:“分析的功能在于使那些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形成他们自己对未来经济事项的预期,尤其是金融、时间安排及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通过这一程序,分析师们就会形成关于各个公司的绝对价值和相对价值的意见,作出或使他人作出投资决策,从而有利于资本的有效配置以及资本市场的净化。”

综上观点,财务报表分析是以公开披露的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为基础,结合可以获得的诸如产品市场及资本市场等与企业密切相关的各个方面的信息,全面分析企业财务状况、预测企业未来财务前景,并据此评估企业的投资价值。

以上含义表明了财务报表分析具有以下三个具体特征,如下图1-2所示。图1-2 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特征1.1.2.1 财务报表分析是对会计信息的深加工

财务报表分析是在财务报表所披露会计信息的基础上,对会计信息进行深加工,从而为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关于企业经营状况的判断依据。1.1.2.2 财务报表分析是一个综合评价过程

在财务报表分析过程中,通过对财务报表的会计信息比较分析,对经营成果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作出判断、评价和预测。1.1.2.3 科学的评价标准和适用的分析方法是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手段

财务报表分析要清楚反映影响企业经营情况及其绩效的原因、科学的评价标准和适用的分析方法在财务报告分析中有着重要作用。它既是分析的重要手段,也是判断、评价和预测的基础。

此外,财务报表主要是反映在过去一段时期内企业全部经营活动的成果或提供企业某个时点的财务状况。财务报表仅是企业会计人员遵循会计准则进行会计处理所得出的有关信息。尽管在某些方面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能为部分报表使用者提供各种主要信息来源,但财务报表本身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并不能完全满足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的需要。因此,这也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的主要原因,通过进一步分析,能够为大多数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更为完整、更为科学的信息。1.1.3 财务报表分析者的类别

许多投资者发现选择和管理投资不是他们的长处,因此他们求助于专业财务分析师。在任何领域,专家都是指那些能使用专业技术完成任务的人。实际上,专家把自己看成好的技术使用者。从财务报表分析者的角度看,财务报表分析者包括了外部分析师和内部分析师两种。1.1.3.1 外部分析师

许多专业分析师是从公司外部观察公司的内部状况,我们称他们为外部分析师。如,信用分析师、证券分析师、投资银行家、投资顾问或股票经纪人等。1.1.3.2 内部分析师

在公司里,企业管理层把公司筹集的资金投资于经营性资产。经营性投资始于一个想法或战略。这些战略可能包括新产品开发、新渠道建设、新技术引进等。企业管理层可能有好的直觉,确信他们的想法是好主意。但他们可能会过分自信,完全相信自己的想法。像外部的直觉投资者一样,他们需要对自己的直觉进行分析,他们与投资者(股东)之间的委托关系要求他们重视投资者的价值。他们必须评估自己的想法是否具有可行性。

内部分析师和外部分析师有一点不同:内部分析师拥有更多的内部信息进行工作,但内部分析师对外部的信息存在一定的缺乏。而外部分析师可以得到公司公布的财务报表以及许多补充信息,但他们一般得不到关键的内部信息。因此,本书更多的是从内部分析师的角度出发的,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作出合理、科学的分析,为外部分析师提供更多的信息,而并非为外部分析师提供更多的有关价值投资、价格评估等决策参考信息。1.1.4 财务报表分析、预计分析和基本分析

财务报表经常作为公司经营信息的来源,我们通常也将财务报表放在信息分析的首位,但财务报表在基本分析中还有另一个重要作用:为公司提供预测未来收益、未来现金流量、未来净资产。因此,财务报表不仅帮助报表分析者提供公司的经营成果和经营状况,还可以为分析者提供未来预测所需要的信息,建立预测的一种思考方式,提供一个预测框架。

如果我们考虑财务报表中的各个栏目:销售收入、费用和使用的资产,就能够更加清晰公司如何取得好的经营成果。并且,如果我们能预测完整的、详细的财务报表,报表分析者就能预测驱动收益和现金流的各项因素,从而进行预测。1.1.4.1 预计分析的含义

预测未来的财务报表就称之为预计分析,因为这涉及给未来准备预计的财务报表。如果期望实现,预计报表就是将来要公布的财务报表。1.1.4.2 基本分析的含义

由于预测是基本分析的核心,预计分析是预测的核心,因此,基本分析实际上要编制预计财务报表,并通过预计进行评估和估值。1.1.5 财务报表分析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联与区别

明确了财务报表分析的内涵和目标,还应进一步理解财务报表分析与经济活动分析、会计、财务管理等学科的关系。1.1.5.1 财务报表分析与经济活动分析的关联与区别

经济活动分析是指利用会计、统计、业务核算、计划等有关资料,对一定期间的经济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经济活动分析是挖掘内部潜力,提高管理水平的工具。它与财务报表分析的相同点在于“分析”,如有着相同的或相类似的分析程序、分析方法、分析形式等。两者的区别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对象与内容不同

财务报表分析的对象是企业的财务活动,包括资金的筹集、投放、运用、消耗、回收、分配等;而经济活动分析的对象是企业的经济活动,除财务活动外,还有生产活动等。(2)依据不同

财务报表分析的依据主要是企业的财务报表资料及有关的市场利率、股市行情等信息;经济活动分析的资料包括企业内部的各种会计资料、统计资料、技术或业务资料。(3)主体不同

财务报表分析的主体具有多元性,既可以是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也可以是企业的经营者、职工、业务关联企业等;经济活动分析通常是一种经营分析,分析主体主要是企业经营者或职工。1.1.5.2 财务报表分析与会计的关联与区别

研究财务报表分析与会计的关系,可以分别从财务报表分析与财务会计的关系、财务报表分析与管理会计的关系两方面进行。(1)财务报表分析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从财务报表分析与财务会计的关系看,它们的交叉点在于“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是财务会计学科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财务会计工作的最终成果,而财务报表也是财务报表分析的客体。

财务报表分析中的财务分析要以会计原则、会计政策的选择为依据进行,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财务报表分析也是财务会计的一部分。在西方的财务会计教科书中,通常都含有财务报表分析部分。(2)财务报表分析与管理会计的关系

财务报表分析与管理会计的关系比较含糊,有人可能觉得两者是不相关的。其实,财务报表分析与管理会计在对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方面还是有一定联系的。管理会计在一些步骤上要应用财务报表分析方法;财务报表分析也需要以一些必要的管理会计资料为依据进行。但是财务报表分析无论是从理论体系还是从方法论体系上都与管理会计有所区别,两者是不可相互取代的。1.1.5.3 财务报表分析与财务管理的关联与区别

从财务报表分析与财务管理的关系来看,它们的相同点在于“财务”,都将财务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职能与方法不同

财务报表分析的职能与方法的着眼点在于分析;财务管理的职能与方法的着眼点在于管理,而管理包含预测、决策、计划、预算、控制、分析、考核等。但财务管理中的财务报表分析往往仅局限于对财务报表的比率分析,这并非财务报表分析的全部含义。(2)研究财务问题的侧重点不同

财务报表分析侧重于对财务活动状况和结果的研究,财务管理侧重于对财务活动全过程的研究。(3)服务对象不同

财务报表的服务对象包括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等所有相关人员,而财务管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经营者和所有者。(4)分析结果的确定性不同

财务报表分析的结果具有确定性,因为它以实际的财务报表等资料为基础进行分析;而财务管理结果通常是不确定的,因为它的结果往往是根据预测值及概率估算的。

可见,财务报表分析与经济活动分析、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学科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它们都不能完全替代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表分析正是在以上学科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所谓独立学科,就是说它与企业经济活动分析、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相互并列,而不是某学科的组成部分;所谓边缘学科,就是说财务报表分析与企业经济活动分析、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有交叉,是在各学科有关分析内容基础上形成的应用学科,而不是与这些学科毫不相关。正如管理会计是在经济管理学与会计学基础上形成的边缘学科,管理经济学是在管理学与经济学基础上形成的边缘学科一样。作为一门边缘学科,财务报表分析的建立并不一定要取代经济活动分析、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中的分析内容,而是在补充、完善、发展这些相关理论学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门学科。1.2 财务报表分析的评价标准依据

孤立地看企业财务报表的数据没有任何意义。那么,如何判断报表数据所体现的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好坏呢?这就需要借助一些评价标准。因此,选择财务报表分析的评价标准是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一个基本步骤和重要环节。选择不同的评价标准,即便是分析同一个问题,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在实践中,财务报表分析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经验标准、历史标准、行业标准和预算标准。1.2.1 经验标准依据

所谓经验标准,是指依据大量且长期的经时间检验而形成的标准。例如,在西方国家,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财务管理实践就形成了流动比率的经验标准为2∶1,速动比率的经验标准为1∶1,等等。经验标准有助于财务报表分析者观察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否合乎常规。

其实,经验标准来源于特定的经营环境。如果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变化,经验标准可能失去其原有的意义。例如,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现在企业流动比率很难达到2∶1,用传统的流动比率来评价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已经不合适了。同时,经验标准并非人们常说的平均水平。换句话说,平均水平未必能够成为经验标准。1.2.2 历史标准依据

历史标准是指本企业过去某个时期(例如上年或上年同期)的实践形成的标准。历史标准是本企业曾经达到的标准,因此,历史标准比较可靠,也比较现实。它有助于财务报表分析者揭示差异,进行差异分析,查明产生差异的原因,为改进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本期实际与若干期的历史资料比较,进行趋势分析,了解和掌握经营活动的变化趋势及其规律,为预期提供依据。

在实践中,历史标准可以是本企业历史最高水平的标准,也可以是企业正常经营条件下的标准,还可以是本企业连续多年平均水平的标准。不过,常用的历史标准是上年的历史标准。

当然,“企业的未来未必是历史的必然延伸”。如果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历史标准就可能使财务报表分析者“刻舟求剑”。1.2.3 行业标准依据

每一个行业都有以行业活动为基础并反映行业特征的一些标准,这些标准就是所谓的行业标准。行业标准可以选择国内外先进水平、竞争对手的标准,这比较有利于找出本企业与同行业水平的差距,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但是,运用行业标准要谨慎。虽然两个企业处于同一行业,但是它们可能不可比。因为它们可能占据行业价值链的不同环节,而且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也可能不同。

目前,在企业中流行“标杆”(benchmarking)标准,它是一种行业标准的“变异”。所谓“标杆”,就是同行业具有可比性的先进企业,“标杆”标准就是具有可比性的“同行业先进水平”的标准。采用“标杆”标准有助于企业“与同行业先进水平比”。不过,并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两个企业,“标杆”的确定也是相对的。1.2.4 预算标准依据

在实行预算管理的企业里面,预算标准是现成的指标。预算标准有助于判断企业实际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与预算目标之间的差异,并寻求差异的原因。不过,应注意的是,预算标准是企业内部的标准,只适合企业内部的财务分析。这时通常需要将财务报表分析与预算管理相结合。1.3 财务报表分析的评价方法类型

财务报表分析的方式是实现财务报表分析的手段。由于分析目标不同,在实际分析时必须要适应不同目标的要求,采用多种多样的分析方法,包括评价方法和预测方法。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分析方法:1.3.1 比较分析法1.3.1.1 比较分析法的含义

比较分析法是财务报表分析中最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也是一种基本方法。它是指将实际达到的数据同特定的各种标准相比较,从数量上确定其差异,并进行差异分析或趋势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所谓差异分析,是指通过差异揭示成绩或差距,作出评价,并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及其对差异的影响程度,为今后改进企业的经营管理指引方向的一种分析方法。所谓趋势分析,是指将实际达到的结果同不同时期财务报表中同类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和现金流量的变化趋势和变化规律的一种分析方法。由于差异分析和趋势分析都是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上,所以统称为比较分析法。1.3.1.2 比较的形式

比较分析法有绝对数比较和相对数比较两种形式。(1)绝对数比较

绝对数比较,即利用财务报表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绝对数进行比较,以揭示其数量差异。例如,企业去年实现的总资产合计数为人民币5000万元,今年的总资产合计数为人民币4000万元,则今年与去年总资产的绝对差异额为人民币-1000万元。(2)相对数比较

相对数比较,即利用财务报表中有相关关系的数据的相对数进行比较,如将对绝对换算成百分比、结构比重、比率等进行比较,以揭示相对数之间的差异。例如,企业去年的营业成本占营业收入的百分比为80%,今年的营业成本占营业收入的百分比为75%,则今年与上年相比,营业成本占营业收入的百分比下降了5%,这就是利用百分比进行比较分析。对某些由多个个体指标组成的总体指标,可以通过计算每个个体指标占总体指标的比重,进行比较,分析其构成变化和趋势,这就是利用结构比重进行比较分析。也可以将财务报表中存在一定关系的项目数据组成比率进行对比,以揭示企业某一方面的能力,如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等,这就是利用比率进行比较分析。1.3.1.3 比较分析法的类型

比较分析法可以分为结构分析法、横向分析法、纵向分析法和生命周期分析法、可持续性分析法及质量分析法等主要方法(详见后面各章节内容)。1.3.1.4 运用比较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比较分析法只适用于同质指标的数量对比,因此,在运用此法时应特别注意相关指标的可比性。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几点:(1)指标内容、范围和计算方法的一致性

比如,在运用比较分析法时,要大量运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中的数据,必须注意这些项目的内容、范围及使用这些项目数据计算出来的经济指标的内容、范围和计算方法的一致性,只有具有一致性才具有可比性。(2)会计计量标准、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致性

财务报表中的数据来自账簿记录,而在会计核算中,如果会计计量标准、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发生变动,则必然影响数据的可比性。为此,在运用比较分析法时,必须将发生变化的不具可比性的数据进行调整,使之具有可比性才可以进行比较。(3)时间单位和长度的一致性

在采用比较分析法时,必须注意使用数据的时间及其长度的一致,包括月、季、年度的对比,不同年度的同期对比,特别是本企业的连续数期对比或本企业与先进企业的对比,选择的时间长度和选择的年份都必须具有可比性,这样可以保证通过对比分析作出的判断和评价具有可靠性和准确性。(4)企业类型、经营规模和财务规模及目标大体一致

这主要是指本企业与其他企业对比应当注意一点,只有大体一致,企业之间的数据才具有可比性,比较的结果才具有实用性。1.3.2 比率分析法1.3.2.1 比率分析法的含义和作用

比率是两个数相比所得的值。任何两个数字都可以计算出比率,但是要使比率具有意义,计算比率的两个数字就必须相互联系。比如,一个企业的产品年产量和职工人数有关系,通过年产量和职工人数这两个数字计算出的比率,就可以说明这个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在财务报表中,这种具有重要联系的相关数字比比皆是,可以计算出一系列有意义的比率,这种比率通常叫做财务比率。利用财务比率,包括一个单独的比率或者一组比率,以表明某一个方面的业绩、状况或能力的分析,就称为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财务报表分析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由于比率是由密切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数字计算出来的,所以通过比率分析,往往利用一个或几个比率就可以独立地揭示和说明企业某一方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或者说明某一方面的能力。比如,总资产报酬率可以揭示企业的总资产所取得的利润水平和能力;投资收益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投资者的获利能力,如此等等。比率分析法揭示信息的范围有一定局限,只适用于某些方面。在实际运用比率分析法时,必须以比率所揭示的信息为起点,结合其他有关资料和实际情况,作更深层次的研究,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更好地为决策服务。因此,在财务报表分析中要重视比率分析法的应用,又要和其他分析方法密切配合,合理运用,以提高财务报表分析的效果。1.3.2.2 财务比率的类型

在比率分析法中应用的财务比率有很多,为了有效应用,一般要对财务比率进行科学的分类。但目前还没有公认的、权威的分类标准。比如,美国早期的会计著作对某一年份财务报表的比率分类中,将财务比率分成五类:获利能力比率、资本结构比率、流动资产比率、周转比率和资产流转比率。在这五种比率中又包括一些具体比率。这种分类现在已经不多见了。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编著的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the association of chartered cetified accountant,ACCA)财务资格证书培训教材《财务报表解释》一书中,将财务比率分为获利能力比率、清偿能力比率、偿债能力比率、资产运用效率比率(亦称营运能力比率)及获现能力比率。本书采用我国的分类标准。在本书的以后章节中对这几类比率的分析方法将作具体的介绍和说明。1.3.3 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也是财务报表分析常用的一种技术方法,它是指把整体分解为若干局部的分析方法,具体包括比率因素分解法和差异因素分解法。企业的活动是一个有机整体,每个指标的高低,都受不止一个因素的影响。从数量上测定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可以帮助人们抓住主要矛盾,或者更有说服力地评价企业状况。1.3.3.1 比率因素分析法

比率因素分析法是指把一个财务比率分解为若干个影响因素的方法。例如,资产收益率可以分解为资产周转率和销售利润率两个比率的乘积。在财务报表分析中,财务比率的分解有着特殊意义。财务比率是财务报表分析的特有概念,财务比率分解是财务报表分析所特有的方法。企业的偿债能力、获利能力、营运能力等是用财务比率评价的,对这些能力的分析必须通过财务比率的分解来完成(详细分析请参考后面各章节的相关内容)。财务分析中著名的“杜邦分析体系”就是比率因素分析法的代表。因此,许多学者认为,财务报表分析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比率分析(包括比率的比较和比率的分解)。1.3.3.2 定基替代法

定基替代法是测定比较差异成因的一种定量方法。按照这种方法,需要分别用实际值替换影响因素的基数(可以是历史数、预算数等),以测定各因素对财务指标的影响。

案例【1-1】某公司的2011年度产品销售收入与预算产品销售收入的比较数据如表1-1所示。表1-1 某公司2011年实际与预算产品收入情况分析表

可以看出,该公司2011年度实际实现的产品销售收入比预算金额超了4000万元,下面用定基替代法计算超额完成预算的各项影响因素。

销售数量变化引起的收入变化:(60000000-50000000)×10=100000000(元)

销售价格变化引起的收入变化:(9-10)×6000=-60000000(元)

数量和价格共同引起的变化:100000000-60000000=40000000(元)

这种分析方法得出的差异,是“纯粹”的价格和数量差异,这两种差异之和等于总的差异额。

在实际分析中,上述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往往是结合使用的。例如,在比较之后需要分解,以深入了解差异的原因;分解之后还需要比较,以进一步认识其特征。不断地比较和分解,构成了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过程。此外,在财务报表分析中,有时还使用回归分析、模拟模型等技术方法。除了大量使用上述定量分析方法,也常采用演绎推理等定性分析的方法。例如,对于财务报表质量分析,就要以资产、利润、现金流量等概念为研究起点,逐渐推理并展开研究,形成较为完整的分析体系。1.4 财务报表的局限性分析1.4.1 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

财务报表分析是以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为基础的,财务报表客观上存在局限性,必然导致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同时容易让财务报表使用者产生判断偏差。

会计计量的历史成本属性具备可靠性,但相关性不足,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相关性高,可靠性却难以保障,而且公允价值信息具有顺周期性,金融危机中体现得尤为明显。1.4.1.1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旨在克服单项财务指标分析所存在的局限。然而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第一,未从企业经营的角度进行分析。目前的财务报表分析仅以报表数据为基础,并通过简单的数据或比率分析来判断企业经营成果的优劣,而没有将财务报表分析上升到企业经营的高度。因此,这种分析不能找出企业活动与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之间的内在联系,且容易割裂财务报表与企业经营活动之间的关系,导致财务分析与企业管理分析脱节。第二,未关注企业会计质量的高低。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影响了财务报表数据,为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目前的财务报表分析只是对经过会计系统处理后的财务数据的单纯分析,并未对影响会计质量高低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披露进行分析和评价,因而难以保证作为分析基础的财务报表数据的准确性和客观性。1.4.1.2 财务衡量模型无法满足信息时代发展需要

不论是传统的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还是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并行的双重计量属性,财务衡量模式偏重有形资产的评估和管理,对无形资产和智力资产的评估与管理显得无力。无形资产和智力资产的评估实质是对智力劳动成果的衡量,对无形资产和智力资产的评估需要根据实际投入成本、市场现实的与潜在的交易价格、未来预期现金流量等大量主观、客观的信息,需要采用重置成本、市价调整、现金流量贴现等财务模型,需要评估人员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及丰富的实践经验。虽然公允价值评估第三级现金流量贴现评估技术可以借鉴,但主要针对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和套期保值业务的公允价值评估对于第三级评估技术的应用也是严格限制、谨慎使用的。由此可见,传统财务衡量模式仅满足以投资促成长的工业时代,而不能有效满足信息时代的需求。1.4.1.3 现有财务分析没有反映战略性软指标

现有的财务分析主要是结合财务报表进行指标分析,而这些指标并没有关注到企业战略性软指标范畴,主要包括企业品牌价值、技术、知识、人才、行业特征、产品开发能力等指标。这些战略性软指标是衡量企业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关注企业财务指标的同时也应该考虑这些因素。1.4.2 财务报表分析的调整1.4.2.1 注重历史分析与环境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的核心不是指标的计算,而是对指标所进行的价值判断。这种价值判断与企业的历史状况和企业所处外部环境状况密不可分。

历史分析就是要把企业的财务指标与本企业的历史数据进行比较。以盈利能力分析为例,企业通过改变相关会计政策而进行盈利管理一般只造成利润的时间性差异,而不是永久性差异,如通过延长折旧年限、降低年折旧率虽然可以提高当年的利润水平,但如果进行适当的历史分析,就会发现会计政策的不一致性及企业利润的异常变化。

环境分析包括微观行业环境和宏观经济环境。从微观行业环境分析角度看,综合评分法的行业指标作为评价基准是非常好的实践,但微观行业环境分析还远不止于此。从宏观经济环境分析角度看,需要财务分析师有战略眼光和敏锐的洞察力。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暴露出了公允价值较之于历史成本加剧了市场波动的顺周期效应。但从公允价值的定义来看,有序交易是其运用的一个前提,但在“价格下跌—资产减计—恐慌性抛售—价格进一步下跌”的恶性循环中并不存在有序交易,当时的公允价值信息已经不具有公允反映资产价值的特征。另一方面,在经济繁荣时期,宏观经济环境分析有助于解读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利率政策对企业的影响,有助于洞悉市场泡沫,有助于提高价值判断的准确性。1.4.2.2 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

企业的经济业务日益复杂,国内外经济形势日益复杂,如果只应用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很有可能无法完全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当企业大量地投资于顾客、供应商、员工、流程、科技创新等方面后,企业创造出无形资产、智力资产价值时,财务指标是无法评估的,相应绩效衡量也不准确。近年来越来越重视非财务指标的应用,可以从《企业绩效评价操作细则》中“定性评议指标”的结合窥见一斑。非财务指标反映的往往是那些关系到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把财务和非财务指标结合起来加以应用,可使企业得到更加准确的评价,弥补了仅分析财务指标的不足,可使整个财务报表分析更加全面。1.4.2.3 “量化”和“非量化”指标相结合

在分析企业财务报表时,企业除了用一些非财务指标进行补充评价外,还需要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非量化”指标的补充。由于企业的经营成果往往很难完整地表现出来,有一些是可以“量化”进行衡量的。如,营业收入、货币资金、应收账款等均可以通过“量化”形式反映出来。但是,企业很多方面是无法用“量化”衡量的。如,品牌价值、员工积极性、品牌竞争力及客户质量、银行信用等。所以,如果不把“量化”和“非量化”的指标相结合起来,就无法完全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在评估企业经营成果时,只有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量化”和“非量化”指标相结合评价分析,才能更进一步对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更加完整。1.4.2.4 从经营角度全方位综合考虑

财务报表分析的核心在于“真实评价”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成果。它要求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时候不能仅侧重于技术分析,应全面、系统、动态地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及其经营成果,还要从经营战略角度进行全方位综合考虑。因此,财务报表分析不仅要关注财务报表本身,还要结合会计报表附注,对于上市公司各种管理层的管理报告也是值得详细解读的重要信息来源。“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情况”反映了企业基层员工到高层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取得经营业绩的基石,“董事会报告”反映了企业战略发展方向。财政部2007年推出《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从2010年1月开始在上市公司及大型国有企业中执行,2010年底,执行企业要出具内控自我评价报告,这将为财务分析提供大量有价值的表外信息。本章小结

财务报表分析能够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判断投资、筹资和经营活动的成效,评价公司管理业绩和企业决策。财务报表分析帮助我们改善了决策,减少了盲目性。本章从总体上介绍了财务报表分析的历史、定义、目标和方法。

财务报表分析的历史经历了为贷款银行服务的信用分析、为投资人服务的收益分析、为经营者服务的管理分析三个阶段,自此形成了内部分析和外部分析,并构成了完整的财务报表分析体系。财务报表分析与经济活动分析、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相关学科既有一些联系,也存在不少区别。

财务报表分析,就是以财务报表为主要依据,采用科学的评价标准和适用的分析方法,遵循规范的分析程序,通过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重要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及其绩效作出判断、评价和预测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投资人、经营者、政府机构、企业职工、业务关联企业、社会公众等,都可以从财务报表分析中获得益处。

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是实现财务报表分析的手段,财务报表分析使用的主要方法是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复习题

1.什么是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表分析的目标是什么?

2.什么是比较分析法?运用比较分析法应注意什么问题?

3.在财务报表分析中经常使用的评价标准有哪些?

4.什么是因素分析法?

5.什么是预计分析和基本分析?

6.某公司的本年实际利润与预算利润的比较数据如下:

实际销售收入:(100000×4.8)=480000(元)

预算销售收入:(110000×4.6)=506000(元)

差异:26000(元)

要求:分别用定基因素分析法分析其差异。

7.案例分析:世界通信与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的经营业绩比较。

在申请破产保护之前,世界通信的业务规模仅次于美国电报电话公司,2001年度和2002年度第一季度世界通信与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的经营业绩比较如表1-2所示(单位:百万美元)。表1-2 2001年度和2002年第一季度世界通信与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的经营业绩比较

根据以上案例,请回答:(1)进行比较分析时,可选择的标准有哪些?(2)世界通信和美国电报电话公司业绩相比较有什么作用?(3)世界通信与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的经营业绩比较的结果是什么?(4)分析在虚增利润的同时,会对现金流量产生什么影响?2财务报表分析的依据与程序

除财务报表外,财务报表分析所使用的资料还包括一些用于揭示与会计系统直接或间接相关的财务或非财务信息。其他分析对于充分实现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1 财务报表分析的其他资料类型

这些资料主要包括相关政策、法律规范文件、市场与行业信息及审计报告等类型。2.1.1 相关政策和法律规范文件资料

这方面的信息主要包括产业政策、价格政策、信贷政策、分配政策、税务法规、财务法规、金融法规等。从企业的行业性质、组织形式等方面分析企业财务对政策法规的敏感程度,合理揭示经济政策调整及法律法规变化对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业绩的影响。2.1.2 市场信息情报资料

市场信息情报主要包括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等,其中任何一部分都与企业财务及经营相关。例如,商品供求与价格会影响企业的销售数量与收入;劳动力供求与价格会影响企业资本结构与资本成本,影响企业的人工费用,进而影响企业损益;技术市场的供求与价格则会影响无形资产规模、结构及相关的费用和收入。因此,在进行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时,必须关注各种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信息,以便从市场环境的变化中揭示企业财务既定状况的成因及其变化趋势。2.1.3 行业信息资料

关注行业平均水平与先进水平的信息。因为财务业绩和财务潜力都具有时空相对性,必须通过时间上的纵向比较与空间上的横向比较,才能予以客观评价和揭示。其中,纵向比较就是将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相关财务指标进行比较,从指标的动态变化上评价业绩和揭示潜力。纵向比较的有关信息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而横向比较主要是将企业的财务指标与同行业平均水平和先进水平及国家统一规范的评价标准值相比较,确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行业差距,据以评价财务业绩和揭示财务潜力。另外,在分析行业先进水平和平均水平的同时,还要关注行业前景信息,即市场前景和政策前景。其中,市场前景是指行业所经营的项目在市场需求及价格方面的变动趋势。若趋势看好,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业绩有望获得持续稳定发展,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也会因此获得不断优化的潜力和空间;相反,必然导致经营发展受限制。因此,要想合理预测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业绩的变化趋势,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必须关注行业信息。2.1.4 独立审计报告资料

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要求,在完成特定的审计程序后出具的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表示意见的书面文件,它是审计工作的最终结果,具有法定证明效力。由于审计报告是由中介机构出具的,具有“公开、公正、公平”的作用。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中对被审计单位特定时期内与财务报表反映有关的所有重要方面发表审计意见,报表使用者可以根据财务报表信息,结合审计意见,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作出正确判断。因此,进行任何目的的财务报表分析,都应事先查阅审计报告,了解注册会计师对公司财务报表的审计意见。

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注册会计师在完成其报表审计任务后可以视实际情况形成不同的审计意见,审计报告分为标准审计报告和非标准审计报告。非标准审计报告是指标准审计报告之外的其他审计报告,包括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和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又包括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和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2.1.4.1 标准审计报告

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全面审计后,发表肯定性意见的一种审计报告。2.1.4.2 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的强调事项段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意见段之后增加的对重大事项予以强调的段落。2.1.4.3 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全面审计以后,发表的在整体上对公司的财务报表予以肯定,但在个别方面提出了与上市公司董事会和经营者不一致的意见。2.1.4.4 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否定意见是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全面审计以后,发表的全盘否定公司财务报表的审计报告。否定意见意味着注册会计师认为公司的财务报表没有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未能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当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意见段中使用“由于上述问题造成的重大影响”“由于受到前段所述事项的重大影响”等术语。2.1.4.5 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全面审计以后,不能发表肯定意见和保留意见,又不能发表否定意见的一种审计报告。如果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可能产生的影响非常重大和广泛,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至于无法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此外,财务报表分析所用的其他资料还有:与财务报表分析有关的定额、计划、统计和业务等方面的资料。如果企业是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所用的其他资料还应包括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定期报告、临时公告等。

综上所述,财务报表分析的依据(资料)可归纳为如下图2-1所示的内容。图2-1 财务报表分析的其他资料依据2.2 财务报表分析资料之间的关系2.2.1 基本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表构成了企业的基本财务报表,这几张报表分别从不同角度,分别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几张报表侧重点不同,反映的内容也不一样,但这并不意味着这几张报表是孤立的,报表之间、报表内的各项目之间没有任何联系;相反,这几张报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勾稽关系,报表内有关项目之间也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同时,它们以其各自不同的功能和动静属性,共同勾勒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全貌。就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关系来说,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表的理论依据是:利润=收入-费用。收入的增加必然引起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费用的增加必然引起负债的增加或资产的减少,因而利润的增加必然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构成了企业的主表,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动态与静态的关系。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特定时点财务状况的报表,是一张静态报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分别反映企业特定时段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和股东权益的变化,是动态报表。为全面反映企业资金运动的状况,需要对这两种状况同时进行反映。企业的资金运动是沿着“期初相对静止—期中绝对运功—期末新的相对静止”这一运动形式循环往复的。期末的相对静止同期初的相对静止不同,期末的相对静止是其中绝对运动基础上的新的相对静止。因此,动态报表和静态报表必然有一定的勾稽关系。具体来说,期末、期初资产负债表上净资产的差异必然等于利润表的净利润,期末、期初资产负债表上货币资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差异必然等于现金流量表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额,期末、期初资产负债表上所有者权益的差异也必然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得到体现。

从对未来现金流量的反映来看,各个基本财务报表之间是一种从不同侧面反映、相互补充、相互依赖的关系。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特定时点经济资源的分布和权益结构的报表。利用企业资产、负债的当前价值和流动性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未来现金流量情况,因为现在是未来的基础。从资产负债表的前后期的对比,也可以预测利润的增加潜力。虽然通过资产负债表的前后期对比情况可以了解企业的经营成果,但这种经营成果的确定方法却太过笼统,只能确定总的利润情况,不能进而说明经营成果能在多大程度上预测未来现金流量。为此,必须用专门的利润表来详细反映企业盈亏的情况。但利润表本身也有缺陷,因为投资者关心的是现金流量情况,而利润表却是按权责发生制来确认利润的,这就可能造成企业一方面报告了巨额的利润,另一方面却出现现金流量不足、财务状况紧张的尴尬局面。为了全面反映企业经营情况对未来现金流量的影响,需要按收付实现制编制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一方面可以反映企业现金的流量情况,从而对未来现金流量情况作出预测;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比较利润和现金流量的差异,判断盈利能力的高低。2.2.2 基本财务报表与会计报表附注之间的关系

基本财务报表与会计报表附注都是财务报告的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具体来说,这两者的联系是:第一,两者都是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的信息。这些信息主要以定量化的形式表现,即使附注中有许多定性化的说明,也是为正确理解定量化信息服务的,对于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关系不大的信息原则上不在报表及其附注中提供。第二,都要遵循公认会计原则(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GAAP),并经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

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第一,披露的方式不同。基本财务报表采用固定性的表格形式,附注披露形式较为灵活,主要采取文字说明的形式,也有许多表格和图示。第二,基本财务报表提供的是货币化的定量信息,附注中既有定量信息,也有定性信息。第三,基本财务报表中提供的是主要信息,附注主要提供一些有助于对主表进行理解的补充和解释性信息。第四,基本财务报表中的信息应严格满足会计确认标准的要求,附注中信息不一定遵循确认标准。第五,基本财务报表中的信息比较直观,不易被忽视,附注中信息如不认真研究,可能易被忽视和不被理解。

基于以上论述,在实践中要恰当处理好两者的关系。(1)基本财务报表应提供一些重要信息,对于次要的信息应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