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应用文写作(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4 20:35:44

点击下载

作者:邹运月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简明应用文写作

简明应用文写作试读:

前言

应用文写作对于应用技术型学院和高职高专的学生而言是一种比较重要而实用的技能,也是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语文素养与技能教育相结合的一门课程。但课程本身比较严谨、少自由想象的特性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重视程度,制约着学习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在充分考虑学生实际的基础上,针对学习对象,深入探索本课程的教学规律,提升教学效果。

本书是一本充分考虑应用技术型学院和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以“实用”和“简明”为特色的教材。

所谓“简明”之意,其一是在文种选编和例文选取上均以“实用”为标准。应用文体系庞杂,种类繁多,而学生在求职就业及今后工作中需要使用的文种有限,大多数文种不会用到,故本书不求完备全面,重点突出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需经常使用的文种。对一些实用性不强、使用率不高或专业性太强的文种没有选编进来,而对“劳动合同”、“经济决策方案”、“毕业论文”、“求职应用文”、“申论”等应用文文种,安排了一定篇幅。另外如“法律文书”等比较重要但又不需自己写作的文种,则编入附录,供学生自我阅读了解。在例文选取上同样注重实用,大部分为近年典型实例,现实感强,示范性好;部分为校园例文,贴近学生生活,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改善应用文写作的刻板印象。“简明”之意,其二是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淡化了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在介绍文种的相关知识时删繁就简,尽量简明扼要。同时从大量例文中萃取模板,结合具体例文评析文种知识和写作技法,并在此基础上辅以能力训练,学练同步,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加深印象,强化技能。

考虑到在教学中教师难以将知识点全面铺开、面面俱到,因此本教材在每章中都设置了“相关链接”,以“要点提示”将整体知识分条梳理,使学生能系统学习、目标明确;以“错例评析”与示例范文正误对照,简析范文的写作思路,评析病文缺点与错误,通过鲜明的对比使枯燥的说理形象化,以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简明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易学易练,提升教学实效,体现本教材在教学中的实用性。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书刊和论著,参考了全国同行专家的研究和教学成果,恕不一一注释,在此谨向原作者致以衷心感谢!同时引用了国内党政部门、事业和企业单位的相关文件为例文,谨致以深切谢意。特别要提到的是,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浙江大学出版社领导、编辑老师,武汉工程科技学院领导、同仁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时间紧迫,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一些缺点和错误,恳请广大读者、同仁不吝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时修订,使之日臻完善。编者2015年6月1日第一章绪论第一节 应用文写作的含义及渊源

一、应用文写作的含义

写作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根据写作的内容和形式、性质和功用的不同,一般可分为文学写作和应用文写作两大类。文学写作主要是作者抒发感情、反映现实生活,进而帮助人们认识生活、适应和改造生活;应用文写作是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为处理公、私事务所运用的写作形式,如行政文书、经贸文书、可行性研究报告、书信、契约、礼仪文书等。这些写作形式,均以实用为目的,又称为实用写作。

应用文写作源远流长。自从文字产生之后,人类就开始写作,应用文写作也随之而生。应用文写作是作者运用书面语言和图表符号,为制作有实行管理、传递信息等社会功效的文字或文章而进行的一种写作活动。应用文写作是一种最直接和最有效地表达思维、交流思想、传播信息、解决问题、为社会现实服务的写作。

二、应用文写作的沿革(一)远古秦汉时期

从有了文字开始,就有了应用文写作。上古时代,甲骨文、钟鼎文和《尚书》记载了当时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情况,这些都属于应用文。秦汉时期,统一国家的建立使得应用文写作得到发展并成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规定了国家机关的文书制度,初步确立了公文文体分类和公文格式,有了上行文和下行文的区分。汉承秦制,把皇帝对臣下的文书定为制、诏、刺、策四种;臣对君的文书定为章、奏、表、议四种。其他如碑、铭、吊、志、商业契约等都对后世应用文写作有很大影响。(二)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一时期,应用文写作不仅成果丰硕,而且对其进行了更高层次的理论探讨。三国时期,曹操父子不仅提倡应用文,而且亲自写过很多规范、简明的应用文,如《求贤令》、《修学令》、《与吴质书》、《求自试表》,等等,其他诸多文人名士皆有应用文传世。更为可贵的是曹丕在《典论论文》中,高度评价了文章的社会作用:“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世。”他还把文章分成四科八体,指出:“盖奏议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雨。”这在古代文体学研究上,具有开创意义。随后,陆机的《文赋》则把曹丕提出的四科八体扩为十类,涉及更多的应用文体,包括碑、箴、颂等,并对文体的特点和写作模式做了更深入的探索。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则是集大成者。书中评论了34种文体,其中绝大部分是应用文,对每一文体的名称、功用、源流、构成要素、写作要求及注意事项,都做了详细阐述,至今仍能给人们以深刻的启发。(三)隋唐宋时期

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应用文发展的高峰期,不仅名家辈出,名篇如云,而且出现了“应用文”一词。北宋苏轼在《答刘巨济书》中曾说:“向在科场时,不得已作应用文,不幸为人传写,深为羞愧。”

唐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宋欧阳修的《答吴充秀才书》,宋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以及大量的论、谏、疏都是闻名于世的应用文作品。由此可见,应用文在此时处于“政事之先务”的主导地位。(四)元明清时期

这一时期是古代应用文稳定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王权更加集中,公文更为严格,应用文趋于定型。清代学者刘熙载明确提出“应用文”的概念。他在《艺概•文概》中说:“辞命体,推之即可为一切应用之文。应用文有上行,有平行,有下行,重其辞乃所以重其实也。”

此后还有诸多古代学者对此做出了论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五)民国时期

这一时期,应用文有了新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以后,有不少关于应用文的著作出版,陈子展的《应用文作法讲话》最有代表性。此书从社会上经常使用的文体中选出公牍文、电报文、书启文、庆吊文、联语文、广告文、规章文、题署文等九种,“每论一体,于其类别、法式、得失、源流,莫不一一指陈”。这本著作对应用文概念的界定,也最接近我们今天对现代应用文的界定。(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应用文”被广泛使用,行政公文、书信等应用文体都有了新的规范,并不断发展完善,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应用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更为迅速,并且日趋国际化、现代化、专业化。第二节 应用文写作的种类、特点、要素和作用

一、应用文的种类、特点(一)应用文的种类

应用文写作的成果就是应用文。按照不同标准,应用文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根据性质来划分,应用文可以分为公务应用文和私用应用文。公务应用文包括古代的上书、上表、谏、疏等,现代的公告、通知、会议纪要、合同等;私用应用文包括私人信件、函、个人日记等。根据应用文的功能来划分,其种类包括通用类和专用类。

1.通用类

通用类指人们在办事过程中普遍使用的文书。它包括行政公文类、通用事务类和个人事务类:主要是调查报告、工作总结、述职报告等;财经类:包括市场调查报告、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经济合同等;司法类:包括诉状、辩护词、公证书、判决书等;传播类:包括消息、通讯、广告等。

2.专用类

专用类指专业性较强的文书。主要有科技类、财经类、司法类、传播类等。科技类包括毕业论文、学术论文、实验报告等;财经类包括消息、通讯、广告等。除此之外,还有专用类的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文书。(二)应用文的特点

1.文体的功能性

功能性,是指应用文无论是处理公共事务还是私人事务,都具有实际应用的价值。“功用”是应用文最重要的特点,功用性是判断应用文好坏的价值尺度,也是应用文区别于其他文种的标志。

2.格式的固定性

应用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格式,以便于写作、阅读和处理问题。规范的格式大体有两种:一种是法定格式,即党和国家有关部门统一规定某些文体的格式,作为标准正式颁发,让大家共同遵守;另一种是通用格式,并非行政机关规定,而是大家习惯使用、约定俗成的格式。

3.内容的真实性

真实性,是指内容的真实确凿、实事求是。应用文是管理工作的工具,要为解决现实问题、指导实际工作服务,因而它完全排斥文学写作的虚构和杜撰,文中所写的数据、材料、地点、人物等要真实、准确,所发布、传达的上级指示精神要确切,不能有任何艺术加工。

4.对象的明确性

应用文的读者不像文学作品那样广泛,应用文的阅读对象大都明确具体,适合某一群体。无论是行政公文中的“请示”、“通知”,还是法律文书中的“起诉状”、“上诉状”,都有明确的读者对象,即使是“演讲稿”等,也是直接面对特定的听众的。

二、应用文写作的特点(一)针对性

应用文有明确的对象和目的,这就要求在应用文写作过程中必须有针对性,有的放矢。(二)客观性

应用文的内容强调真实,要求写作应用文时必须保证文中涉及的人或事是确有其人、实有其事,不能有丝毫虚构、夸张;对问题的分析以及由此得出的结论要完全客观、符合事实,不能凭个人好恶主观臆断。(三)逻辑性

应用文写作在思维方法上更侧重思维。思维的逻辑性,指在撰写应用文时,要讲究逻辑,体现在文章的结构上,就是要条理清楚,段落之间具有明显的逻辑关系。此外,陈述的事项界限清晰,不交叉、不混淆;内容前后讲究因果,材料能够证明观点。(四)规范性

应用文讲究格式的规范性。每一文种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都形成了既定格式,所以要求在写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应用文的固定格式。如果有法定格式,那么就遵守法定格式;如果没有法定格式,则一定要遵守惯用或通用格式,切忌标新立异。(五)简明性

应用文写作的目的是实用,应用文写作的语言要求简洁、明确、概括、精练,恰当使用词语,并根据不同的目的,使用专业词语。

除此之外,应用文写作还有时效性以及读者范围的限定性等特点。

三、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素

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素包括应用文的主题、应用文的材料、应用文的结构、应用文的语言、应用文的表达方式等。(一)应用文的主题

1.主题的概念

主题是一篇文章的核心,是作者通过文章内容所反映出来的基本思想,是作者的意图、主张或看法在文章中的体现。主题在全文中起主帅、灵魂作用。

2.主题的特点

应用文主题应该具有正确、集中、深刻和鲜明的特点。主题正确是指其必须符合客观规律,符合法律法规,符合国家的政策,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以及现行的政策。集中是指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主题,贯穿全篇。深刻是指要揭示问题的关键,而不能本末倒置、不着边际。鲜明是指主题清晰。

3.具体写作要求

先根据应用文的撰写目的确定主题,再搜集、占有和选择材料,进而形成确定的文章。确定主题必须是第一步要做的事情。(1)主题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既要符合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同时也要符合客观实际,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2)主题要集中,重点要突出。要围绕一个中心思想把问题说深说透,不能试图在一篇文章中表述许多意图,也不能在一篇文章中使用许多与主题无关的材料,使主题分散、凌乱、不突出。有些综合性的应用文,虽然要写几件事情,但也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做到重点突出,主题集中。(3)主题要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即提示其本质及其内部规律,提出推进事物发展的有益见解。要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发掘具有实质性和倾向性的问题,提炼出规律性的客观认识和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4)主题要明确。支持什么,反对什么,态度要鲜明,表述要清楚、明白,决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二)应用文的材料

1.材料的概念

材料,指作者为了撰写目的而搜集或积累的能够表现文章主题的事实或论据。

2.材料的种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材料的种类也不同。

从材料来源上看,分为第一手材料和第二手材料。通过实际的调研、观察等活动可获得第一手材料,而通过查阅文献、搜索网上资料等活动可获得第二手资料。

从材料形态上看,分为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

从材料产生时间上看,分为现实材料和历史材料。

从材料性质上看,分为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

从材料范围上看,分为综合材料和个别材料,等等。

3.具体写作要求(1)积累材料。材料是撰写应用文的基础,积累材料的途径有观察、体验、调查研究和查阅文献资料等多种途径。要尽可能多地搜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2)选择材料。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是依据主题而定的。要紧扣主题选择真实、典型、新颖、最能表现主题的材料,而非把所有的材料都写到文章里去。(3)使用材料。要根据应用文的不同性质决定材料的使用方式。集体材料(如法规和指示性文体)作为应用文的依据,可不必写入文章,而文章的论据或主体的材料则必须写入文章。重点说明的问题,材料要详细;而非重点说明的问题,则可以从略。(三)应用文的结构

应用文的结构是指应用文内部的组织构造,也就是安排材料、谋篇布局的方式。结构是应用文的骨架,有了严密的结构,才能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应用文的结构与一般文章一样,包括开头和结尾、段落和层次、过渡和照应。

1.开头和结尾

应用文写作的开头一般采用概述式、目的式、根据式、说明式或提问式等方式开门见山地点出问题所在。应用文写作的结尾一般采用总结式、号召式、说明式或惯用语、惯用格式等方式收束全篇文章。

2.段落和层次

段落,这里指自然段,即应用文中能够表达一个完整意思而又相对独立的基本构成单位,是在行文中自然形成的分隔、停顿。应用文写作过程中,既要确保每一段能相对完整地表达出一个中心意思,具备完整性与单一性;又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使文章层次鲜明。

层次是文章思想内容的表现次序,反映作者的思维过程。可以采用小标题、数量词、顺序词或词组等表述方法进行分层标识。这些层次通常以事件的时间或地点、逻辑发展、总分、纵横等方式来安排。

3.过渡和照应

过渡是指应用文的上下文之间的衔接、转换。过渡的方式,主要是用过渡段、过渡句和关联词语,如“综上所述”“总之”“所以”“因此”等。照应是指文章前后内容的关照、呼应。一般有首尾照应、前后照应、提问照应等。(四)应用文的语言

1.应用文的语言特点(1)准确。即选用恰当的词语,表达最确切的含义;辨别词义,根据表达需要选择表示感情色彩、范围和程度的词语;造句要合乎语法规范,注意结构的完整,避免出现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等语病现象;语言表达要合乎逻辑,恰当得体。(2)简明。即力求简明扼要。根据表达需要,选择意义通俗、明了的词语,多使用习惯用语及经常使用的缩略语,杜绝啰唆重复或可有可无的表达。(3)质朴。质朴就是用朴素的语言,真实、自然、贴切地表达出深刻、充实的内容。应用文语言不同于文学语言,不必运用描写、抒情的表现手法;也不必曲折,设置波澜,更不要刻意追求华丽的辞藻。应用文写作应以达意为主,“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用平实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叙述过程,恰当地说明事物,严谨地阐明道理。(4)庄重。应用文写作不宜使用文学语言,也不宜使用口语、方言、不规范的简称等词语,要使用应用文专门用语。此外,多用陈述句和祈使句,少用或不用感叹句和疑问句。

2.模式化用语(1)称谓词。即表示称谓关系的词。在应用文中,涉及机关时,一般应直呼机关的全称或规范的简称;涉及个人时,要直呼对方的职务或“××同志”“××女士”。在表述指代关系的称谓时,一般用下列专门词语:

第一人称,“本”“我”,后面加上所代表的单位的简称,如本院、我部、我厂、我公司等;第二人称,“贵”“你”,后面加上所代表的单位的简称,如贵院、你部、你厂、你公司等;第三人称,“该”,可用于指代人、事物或单位,如“该生”“该部”“该厂”等。(2)引叙词。即指用于引出应用文撰写的根据、理由或应用文具体内容的词。应用文的引叙词多用于文章的开端,引出法律、法规及国家政策作依据,或引出事实作根据;用在文章的中间,起过渡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借助引叙词可以使应用文写得开宗明义。常用引叙词包括“根据”“为了”“悉”“近(惊)闻”“为……特……”“前(近)接……”等。(3)经办词。即用来说明工作处理过程的已然时态,表明处理时间及经过情况。在使用时,应注意这类词语在表述次数时态方面的差异。包括“兹经”“业经”“复经”“均经”等。(4)承转词。又称为过渡语,即承接上文转接下文时使用的关联词、过渡用语。承接词用在陈述理由及事实之后引出作者和方案。包括“为此”“据此”“综前所述”“总而言之”“总之”等。(5)期请词。即指用于向受文者表示请求和希望的词语。使用期请词的目的在于保持机关之间相互尊重、团结友爱的氛围,从而建立和谐的工作关系。包括“即请查照”“希即遵照”“希”“希予”“恳请”“烦请”“务求”等。(6)商洽词。即用于征询对方意见和反映,具有探询的意味。这类词语一般用于公文的上行文、平行文中。在使用时要有实际的针对性,即确定需征询对方的意见时才使用。包括“当否”“妥否”“是否可行”“是否同意”等。(7)受事词。即向对方表示感谢、感激时使用的词。受事词属于客套语,一般用于平行文或涉外的公文。包括“承蒙”等。(8)命令词。即表示命令或告诫语气的词语。命令词的作用在于增强公文的严肃性与权威性,引起受文者的高度重视。包括“着令”“特命”“责成”“着即”“不得有误”等。(9)目的词。即直接交代行文目的的词语。人们撰写应用文,尤其是公文时都有明确而具体的目的,对此需要有针对性地使用简洁的词语加以表述,以便受文者正确理解并迅速办理。

用于上行文、平行文的目的词,还需加上期请词,包括“请批复”“请批示”“请告知”等。用于下行文的词包括“查照办理”“遵照办理”“参照执行”等。用于知照性文件的词包括“周知”“备案”“审阅”等。(10)表态词。又称回复用语,即针对对方的请示、问询,表示明确意见时使用的词语。在使用表态词时,应对公文中的下行文和平行文严加区别。包括“照办”“同意”“不宜”“不可”“遵照执行”等。(11)结尾词。即置于正文最后,表示正文结束的词语。使用结尾词,有助于使文章表达得更简练、严谨并富有节奏感,从而赋予文章庄重、严肃的色彩。包括“此布”“特此报告”“为要”“特此函达”“敬礼”等。(五)应用文的表达方式

1.记叙

记叙是以记述人物或事件的发展过程、变化过程来表达思想的一种表达方式。撰写应用文,常用的叙述种类有顺叙、倒叙和夹叙夹议等。

记叙的具体写作要求如下。(1)记叙要素必须交代清楚。记叙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事项)、起因、经过、结果等。这些要素是把事实说清楚的最起码的条件,是使读者认识事物、掌握内容的基本要点与线索,因此,不能有差错和纰漏。(2)重点突出,层次清楚。即围绕事件的主题,安排叙述的层次、段落,主次详略恰当。凡与说明主题密切相关的部分是叙述的重点,应说深说透,使重点突出;与主题关系不密切的部分,则概括叙述;无关的部分则予省略。(3)记叙方法视文体表述需要而定。撰写应用文,一般采用顺叙的方法,使叙述的层次、段落与事件、管理活动的发展顺序等相一致。有的应用文,也采用倒叙、夹叙夹议等方法。

2.说明

说明,就是简明扼要地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能等解说清楚,把人物的经历、特点等表述明白的一种表达方式。说明在应用文写作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定义说明、分类说明、举例说明、比较说明、数字说明、引用说明、图表说明等。

说明的具体写作要求如下。(1)客观。就是要实事求是地进行说明,比如定义说明。定义是指以准确、科学的语言提示和概括事物的本质特征,是对某种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规定。定义说明必须给人以清晰的概念,把这一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使人对说明的事物有一个本质、客观的了解。(2)准确。就是要抓住特征,用语恰当。说明必须准确,要求用词准确、精当。此外,为了达到说明的准确,有时还要采用对比说明、图表说明等方式来辅助说明。(3)科学。要求说明的内容是正确的,说明的方法是恰当的。说明的内容必须正确,即与客观事实相符。为了达到内容的正确性,说明方法必须运用恰当,比如举例说明是举突出的实例来说明事物事理。它是通过个别认识一般的一种方法,既能帮助读者理解,又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议论

议论就是说理和评判,是作者通过事实材料及逻辑推理来明辨是非、阐发道理、表明见解的一种表达方法。一般来说,议论由论点、论据和论证三个要素构成。

论点就是作者的观点,论据就是支持作者观点的理由和依据,论证就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论证方法有归纳法、例证法、引证法、类比法、反证法、喻证法、对比法、归谬法、因果法等。

议论的具体写作要求如下。(1)论点正确、明确。无论是哪类应用文,运用议论都要求明确地阐明作者的论点,即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肯定什么、否定什么,必须旗帜鲜明,决不能含糊不清。(2)论据充分、翔实。对于理论论据,在引证时要严格说明出处,忠于原意;事实论据,必须客观真实,所引用的数据必须具有真实性,经得起推敲审查,不能用未经验证的材料去证明论点。(3)论证规范、有力。指论证材料必须能够充分证明论点,论据和论点之间具有必然推出的联系,符合推理的规则,而不能胡乱联系。

四、应用文写作的作用(一)指导、管理作用

应用文写作具有指导和管理作用,尤其是行政公文写作,这种作用表现得更为突出。

应用文写作是用来处理公、私事务的,但要处理好公、私事务,必须让人们知道应该做什么、怎么去做。在公务活动中,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发布的公文,起着指导、管理的作用,没有它,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就无法有序地进行。(二)宣传、教育作用

应用文写作的宣传教育作用是十分明显的。许多公文在传达方针、政策和布置工作的时候,一般都要阐明方针、政策的依据和理由,说明工作的指导思想,帮助和启发下级机关加深理解,提高认识,增强其贯彻执行的自觉性,这就是一种宣传教育作用。其他如号召向先进人物学习,或者告诫人们引教训为借鉴,或者介绍先进的经验等,更具有明显的宣传和教育作用。(三)交流、沟通作用

应用文写作是交流情况、沟通信息的一种书面交际工具。它能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成为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工具。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专业化水平越高,分工越细,部门之间、组织之间的合作也越需要做好沟通联系、协调工作,应用文写作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四)依据、凭证作用

应用文写作的依据、凭证作用,在凭证文书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便条、条据、契约等凭证文书,是一种在日常生活中起到证明作用,作为依据、凭证而写作的应用文。它是以文字的形式把双方或多方交往中商定并达到共同意见的有关事项记录下来,作为发生纠纷时处理的凭证。除此之外,应用文还记载了丰富的历史内容,有记录和保存资料的作用,等等。第三节 学习应用文写作的必要性和方法

一、学习应用文写作的必要性

在现代社会里,应用文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交流思想、处理事务、解决问题、互通情况所经常运用的工具。应用文写作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能力之一。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和公务员制度的逐步实施,新的应用文文种不断增加,学习和运用应用文的热潮在中华大地涌起,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和研究也在不断升温,成为一个新的社会“热点”。

在人类社会已进入21世纪的今天,尽管办公现代化将彻底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计算机将帮助人们解决大量的数据处理问题,使得办公效率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但人们处理各项工作的具体事务时,还是离不开应用文。社会各个领域发展的速度越快,各种信息量就越大,用人单位对员工撰写应用文的能力就越重视。能否得心应手地撰写应用文,已成为衡量其工作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

应用文写作水平不仅是衡量个人能力的标准之一,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反映着管理部门或单位处理日常业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而有些人,甚至包括有些大学毕业生,应用文写作的能力较低。这对其本身的发展、部门的发展,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二、学习应用文写作的方法

一个应用文作者的写作水平,实际上是他本人政治理论、业务能力、生活经验、文化知识、语言修养等方面的综合反映。因此,学习应用文写作,提高应用文写作的能力,需要进行多方面的锻炼,才能收到效果。概括而言,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学习。(一)加强理论学习

1.政治理论知识

应用文中许多文体是用于处理公务的,内容都涉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政治性,故要求作者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修养和政策水平。作者政治思想修养和政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文书质量的高低。为此,应用文作者应该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领会其精神;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关心时政,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策水平。

2.应用文写作理论知识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应用文写作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基本理论体系,并在不断发展完善。认真学习和掌握应用文写作理论,用它来指导自己的写作实践,可以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少走弯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应用文作者除了要提高政策水平外,还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因为应用文是为解决现实问题而写的,要解决问题,就必须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而正确的判断,来自于对问题的充分认识、对实践情况的全面了解,这就需要深入实际,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充分掌握第一手材料。只有透彻地了解情况,才能用理论进行科学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采取适当的调查方法,遵循正确的理论指导,对所调查的事物进行深入分析,抓住本质,才能做出符合实际的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三)丰富知识积累

应用文是“因事生文,为事而造文”,是处理事务的工具。在使用这一工具时,必须熟悉写作对象以及相关事物。为此,要求作者具备较丰富的知识。知识主要有两类:一是基础知识,包括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二是专业知识。

对于应用文作者来讲,基础知识要“广博”,专业知识要“精专”。因为唯有知识“广博”,才能扩大视野,打开思路,丰富写作内容。同时,在“广博”的基础上应求“精专”,才能胜任专业性较强的经济应用文、诉讼应用文、科技应用文等的写作。(四)坚持不懈,苦练应用文写作基本功

应用文写作实践性很强,要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必须在阅读古今应用文名篇的基础上,动手多写,坚持不懈,苦练应用文写作基本功。在平时,要多写日记、读书笔记、书信及其他日常应用文;在工作中,要主动承担公务文书的撰写任务。写作实践不仅可以使自己的文章内容准确,语言流畅,符合体式规范,而且会让自己头脑灵敏,从而成为应用文写作的高手。第二章行政公文

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公文指党政军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处理各类公务活动时所使用的具有固定格式与法定效力的特定文书。

行政公文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公务活动中所使用的法定公文。《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4月16日发布,2012年7月1日施行。本书中如不另加标注,均指此版)规定我国现行的行政公文有15种,包括: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纪要。

行政公文可按照行文关系和行文方向的不同分为三类:一是上行文,指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呈送的公文,主要有报告、请示等;二是下行文,指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送发的公文,主要有命令(令)、决定、通告、通报、批复等;三是平行文,指向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机关送交的公文,如议案、意见、函;有些公文的行文方向并不是十分固定的,而是在不同的情况下有着不同的用途和归属,如意见、函。

行政公文是一种特殊的文章。行政公文写作除了必须遵从诸如文通字顺、观点与材料统一、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等文章写作通则之外,还应遵循以下一些基本要求。

1.遣词造句要精当

要注意语体风格。一般来说,行政公文写作应该使用规范、庄重的书面语,不用口语;要注意锤炼词句,如,处理好准确与模糊的关系,处理好简朴与生动的关系,处理好稳定和变化的关系。

2.谋篇布局要斟酌

主要指对立意的形成与表现、材料的选择与剪裁、布局的要求与技巧的斟酌。

3.行文规则要清楚

正常有效的行文应当遵循以下普遍适用的基本规则:按隶属关系和职责范围行文的规则,授权行文的规则,联合行文的规则,一般情况下不越级行文的规则,不越权行文的规则,“请示”不直接报送领导者个人的规则,“请示”应一文一事,只主送一个机关、不抄送下级机关的规则,“报告”中不得夹带请示事项的规则,公文由文秘机构统一处理的规则。第一节 命令(令)决定

一、命令(令)(一)概念诠释

命令(令)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发布的指挥性和强制性的公文。《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对命令(令)的功能做了如下阐述: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实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命令”和“令”曾被作为两种文种看待。实际上,从性质、功能和写作方法上看,两者并没有什么差别,是一种文种的两个名称而已。1987年以后,“命令”和“令”合并为一个文种。目前在写作实践中,两种名称仍然并存。如1991年10月16日发布的《国务院 中央军委关于授予钱学森同志“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命令》(国发〔1991〕51号)使用了“命令”这一文体名称,而1999年10月15日建设部发布第7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宣布实施《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使用的是“令”这一文体名称。两个名称的使用有这样的规律:如果标题中有主要内容这一项,一般用“命令”;如果标题中没有主要内容这一项,仅由发令机关加文种组成,一般用“令”。

命令(令)具有以下特点。

1.内容具有强制性

命令(令)是所有公文中最具权威性和强制性的下行文种。命令一经发布,受令者必须无条件绝对服从,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抵制、违抗或延误。所谓“军令如山”,说的就是命令(令)强大的支配力。通常所说的“令行禁止”,通过命令这种文种,也能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2.有极强的严肃性

一是不轻易使用命令;二是命令既出,就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虚晃一枪,不落到实处,让受令者无所适从;三是语言庄严郑重,掷地有声,具有不可更改性。

3.使用权限有严格的规定

命令(令)虽是行政公文的重要文体,但并不是所有行政机关都有权发布命令(令)。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国家主席,国务院和国务院总理,国务院各部委及其部长、主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才有权力发布命令(令)。其他各种企事业单位、党团组织和社会团体,均无权发布命令(令)。党的领导机关可以和同级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命令(令),但是要以行政公文的面目出现。(二)格式扫描

1.标题(1)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发行新版人民币的命令》。(2)发文机关+文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等。

2.发文字号(1)由机关代字+年份+序号三部分组成,如“国发〔2006〕18号”。(2)只标明令号,标在标题下面正中处,如“第18号”。

3.正文

按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对命令(令)功能的阐述,这种文体可大致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公布令、行政令、嘉奖令。(1)公布令。公布令是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命令。公布令一般由四个方面的内容组成:发布对象(即所颁布的法律、法规名称)、发布依据(即所颁布的对象是由哪一级领导机关批准或经什么会议讨论通过)、发布决定(一般用“现予颁布”或“现予发布实施”之类文字表述)、执行要求(说明具体生效时间,并写上“望认真执行”之类的文字)。公布令篇幅短小,言无虚设,四个方面的内容并不各自独立成段,而是篇段合一。(2)嘉奖令。嘉奖令是为嘉奖有功人员而颁发的命令。嘉奖令可以分为缘由、事项、要求三个部分。缘由部分通常要写清楚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被嘉奖对象的姓名、单位或受奖集体的名称;二是被嘉奖对象的主要事迹或突出贡献;三是对被嘉奖对象进行评价。事项部分主要任务是写清楚具体的奖励决定,即给受奖对象以什么样的奖励,是授予荣誉称号、颁发奖章,还是记功、晋级。要求部分一般交代两方面内容:一是对受奖者提出希望与勉励;二是号召大家向被嘉奖人学习。(3)行政令。行政令是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的命令。行政令缘由部分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与命令事项有关的现实情况、客观形势;二是发布此命令的目的与意义。事项部分主要写所采取的各项具体行政措施和规定。要求部分通常由“生效日期”和“注意事项”两方面组成。

4.签发人

在正文右下方标注发文机关领导人的姓名,姓名前要冠以职务。以机关名义发布的命令,也可以不签领导人的姓名。

5.日期

有两种标志方法:一是写在标题下,另一是写在文尾署名的下方。[1](三)基本模式(四)例文示范

例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六十二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07年3月16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二○○七年三月十六日

例2

国务院 中央军委关于授予福建省公安边防总队宁德市支队三都边防派出所“爱民固边模范边防派出所”荣誉称号的命令

国函〔2007〕47号

公安部:

福建省公安边防总队宁德市支队三都边防派出所全体官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爱民固边、强边富民,忠实履行职责使命,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公安边防保卫任务,为辖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

三都边防派出所始终把维护边境地区安守和促进辖区经济社会发展放在首位,努力做到“经济发展到哪里,保障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治安热点在哪里,管理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人民需要在哪里,服务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创造性地开展公安边防工作,创建了全国第一个海上“110”、第一个海上“120”、第一个海上法律服务中心、第一个海上希望工程基金。1998年以来,该派出所共破获刑事案件152起、治安案件624起,抓获各类重大案犯236名;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3740余件,抢救遇险船只1520余艘、遇险群众6400余人次,挽回经济损失1.2亿多元。该派出所的突出事迹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1998年以来,该派出所先后87次受到表彰,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三等功2次;2001年被公安部评为“人民满意公安基层单位”,党支部2003年被福建省委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2003—2005年连续3年被公安部评为“一级公安派出所”,2003—2006年连续4年被共青团中央、公安部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2005年被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评为“全国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集体”,2006年被公安部评为“全国公安机关基层基础建设示范单位”。为表彰先进,弘扬正气,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福建省公安边防总队宁德市支队三都边防派出所“爱民固边模范边防派出所”荣誉称号。

国务院、中央军委号召全体公安民警、武警官兵和全军指战员向三都边防派出所学习。学习他们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政治本色,学习他们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爱民固边、强边富民的高尚情操,学习他们乐于奉献、不计得失、视国家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优秀品质,学习他们恪尽职守、奋发有为、开拓创新、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全体公安民警、武警官兵和全军指战员要以他们为榜样,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扬我党我军优良传统,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圆满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中央军委主席 胡锦涛二○○七年五月十五日

二、决定(一)概念诠释

决定是上级领导机关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的公文。

决定具有以下特点。

1.指示性

决定是议决性的下行公文,具有很强的指令性和约束力,上级的决定一经下达,下级必须贯彻执行。

2.说理性

相当多的决定是上级提出的主张,为了阐明主张,常常要说明原因,讲清道理,使下级单位与人员充分理解决定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以利于更好地贯彻执行。

3.明确性

决定中做出的决策、安排,在时间、目的、要求等方面必须明确,切不可模棱两可。

决定可分为处置性决定、发布性决定和部署性决定。

处置性决定就是处理、布置并告知具体事项的决定,其内容有表彰先进、处理问题、设置机构、安排人事等。这些决定有的是由机关发出的,有的是由会议发出的。

发布性决定就是由会议直接公布某个议案具体内容的决定,或直接公布某一机构对某一问题的处理决定。

部署性决定就是对重大行动做出安排的决定。这些决定,有的是由机关直接发出的,有些特别重大的行动是由机关制文并须经会议讨论通过方可发出。(二)格式扫描

1.标题

决定的标题应该使用完全式,即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如《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会议通过的决定,应在标题下面说明,在括号内标识出“××会议××××年××月××日通过”的字样。落款处的生效标识相应省略。

2.主送机关

如果决定是在一定范围内发送的,要写主送机关。普发性决定一般不写主送机关。

3.正文

决定的正文,一般由依据、事项、结语三个层次构成。

决定的依据要简明扼要地写明为什么要做出这一决定,说明目的意义、原因根据。写完后,一般以“特做如下决定”等习惯用语过渡到事项部分。

决定的事项部分应根据具体内容,使受文机关了解做出了什么样的决定。篇幅视内容可长可短。如内容比较复杂,可分成若干问题与方面,并列条目,甚至可以列出小标题,逐一说明。

决定的结语一般是说明决定的执行要求,即说明怎样贯彻落实决定的事项,提出贯彻执行此决定的意见与要求,或发出执行号召、提出希望等。

4.发文单位

在正文右下方标注发文机关领导人的姓名,姓名前要冠以职务。以机关名义发布的命令,也可以不签领导人的姓名。

5.日期

有两种标志方法:一是写在标题下,另一是写在文尾署名的下方。(三)基本模式(四)例文示范

例1

教育部关于表彰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决定

教人〔2007〕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解放军总政治部: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于职守,无私奉献,教书育人,开拓创新,在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绩,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

为表彰他们对教育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弘扬他们的高尚师德和奉献精神,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努力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在各省(区、市)认真推荐和严格评审的基础上,教育部决定授予万平等1810名同志“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授予张淑荣等194名同志“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希望受到表彰的同志保持荣誉,继续努力,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受到表彰的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是全国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优秀代表。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集中体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崇高的思想境界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教育部号召教育战线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以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为榜样,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牢记使命,爱岗敬业,学为人师,行为示范,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为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07年全国优秀教师名单(略)教育部二○○七年九月四日

例2

国务院关于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

国发〔2012〕5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2011年以来,按照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部署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依据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国务院部门的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第六轮集中清理。经严格审核论证,国务院决定第六批取消和调整314项行政审批项目。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分工,抓好监督检查,完善规章制度,确保行政审批项目的取消和调整及时落实到位。同时,要强化后续监管,明确监管责任,制定监管措施,做好工作衔接,避免出现监管真空。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一项长期任务。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在现有工作基础上,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定不移地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一、进一步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事项,政府都要退出。凡可以采用事后监管和间接管理方式的事项,一律不设前置审批。以部门规章、文件等形式违反行政许可法规定设定的行政许可,要限期改正。探索建立审批项目动态清理工作机制。

二、积极推进行政审批规范化建设。新设审批项目必须于法有据,并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合法性、必要性、合理性审查论证。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任何地方和部门不得以规章、文件等形式设定或变相设定行政审批项目。研究制定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设定和管理办法。

三、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和社会组织管理改革。把适合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承担的事务性工作和管理服务事项,通过委托、招标、合同外包等方式交给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承担。抓紧培育相关行业组织,推动行业组织规范、公开、高效、廉洁办事。

四、进一步健全行政审批服务体系。继续推进政务中心建设,健全省市县乡四级联动的政务服务体系,并逐步向村和社区延伸。加强行政审批绩效管理,推行网上审批、并联审批和服务质量公开承诺等做法,不断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水平。审批项目较多的部门要建立政务大厅或服务窗口。

五、深入推进行政审批领域防治腐败工作。深化审批公开,推行“阳光审批”。加快推广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严肃查处利用审批权违纪违法案件。

六、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投资体制、财税金融体制、社会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理顺和规范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规范上下级政府的关系。进一步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提高行政效能和公共管理服务质量。

附件:1.国务院决定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目录(171项)(略)

2.国务院决定调整的行政审批项目目录(143项)(略)国务院2012年9月23日

能力训练

1.《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对命令(令)的使用做了规定,以下哪个是错的?(  )

A.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B.依照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

C.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    D.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议

2.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应使用(  )。

A.决定      B.函

C.会议纪要    D.通告

3.××市运动员在第十届××省运动会上表现突出,夺得金牌和团体总分第一,请代市政府拟一份表彰决定。

相关链接(一)要点提示

1.命令(令)

从上文介绍我们知道,命令(令)分公布令、行政令、嘉奖令等,写作时的注意事项各有不同:公布令是颁布法律、法令和法规时使用的令文。公布令正文比较简短,文尾一般有“现予颁布(公布、发布)”“现予公布施行”等;执行要求一般指公布的法规文件开始生效实施的时间要求。颁布令后面要附上所颁布的法规文件。

嘉奖令是上级对下级授予荣誉称号,表彰、奖励时使用的令文。撰写嘉奖令应注意:第一,嘉奖令并不常用,凡发令嘉奖的,必须是相当突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其功绩显赫,影响甚大,足以效法、学习;第二,嘉奖令既要叙述事迹,又要议论意义,还要有号召力,这就要求注意语言的运用,要实事求是地概括,不能夸张渲染。

行政令是采取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时使用的令文。命令事项是命令的主体部分,也就是命令所要采取的重大的强制性措施。这一部分要分条款或分层次地写明规定事项、工作要求、方法步骤,文字要写得具体、肯定、简明、庄重,不作议论,使受令方一目了然,易于执行。

2.决定

各类决定的写法也有不同:表彰决定这类知照性决定,它的内容比较单纯,主要是决定依据和决定事项,即使有号召或者鼓动性的结尾,也很简短。在写法上往往开门见山,直接陈述,篇段合一,语句简练、明快。处分决定的写法有所不同,应写受处分人的身份、错误事实、错误性质根源、本人对错误的态度、处分内容等。关于重大行动或重要事项的决定用于安排较大范围的重大行动或重要事项,—经发出,震动较大,如《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国发〔1999〕23号)等。这类决定大都经过一定的会议讨论通过。它的写法更强调把道理说清楚、讲透彻,以便尽可能地统一认识,增强执行决定的自觉性。(二)错例评析

新的奖励暂行办法公布施行以后,大大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体现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但也有不少同志提出不同意见,思想一时不能统一。特决定此办法暂停执行。

[评析]1.缺乏逻辑性。办法既然很好,而且“大大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就应贯彻执行,但却因少数人提出不同意见就停止执行,理由不充分。2.缺标题和发文单位、时间等。

注释

[1]因排版所限,“基本模式”与“例文示范”没有按《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使用标准字体、字号。第二节 公告 通告 通知 通报

一、公告(一)概念诠释

公告是国家机关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时使用的一种正式公文。公告是一种庄重、严肃而又关系重大的公开文告,一般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政府网站发布。

公告具有下列特点。

1.内容的重要性

公告所宣布的内容是重要事项,即重大事件、重要决定、重要法规、重大要闻。

2.受众的广泛性

公告的发布范围是国内外,是一种周知性的公开文告。受众面在各类行政公文中最为广泛。

3.制发机关的特殊性

公告的制发者应该是国家领导机关,基层企事业单位和群众团体一般不能制发公告。

公告可分为宣布重要事项的公告、宣布法定事项的公告和人大公告三种类型。

宣布重要事项的公告主要用于省以上级别的国家行政机关,或经过授权的新闻机构,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如公布国家领导人当选、出访,外国领导人来访,公布国家重要统计数据或重大科技成果,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等。

宣布法定事项的公告适用于国家机关、政府职能部门,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按照程序发布的法定事项,如商标公告、专利公告、税务文书送达公告、企业法人登记公告、公务员招考公告,房屋拆迁公告等。

人大公告适用于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宣布的重要事项,如颁布法律、法规,公布选举决定与选举结果等。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电子公告服务”越来越为人们所熟悉,但我们要注意其中的“公告”不属于行政公文中的公告范畴。“电子公告服务”是指在互联网上以电子布告牌、电子白板、电子论坛、网络聊天室、留言板等交互形式为上网用户提供信息,这里“公告”的内容不一定具备重要性、广泛性和特殊性的特征。

公告写作应注意两点:1)不能把一些并不重大的事项用公告这一文种发布;2)无权使用公告这一文种的单位不能随便使用公告。所以公告写作中,一是要弄清本机关、本单位是否有权发布公告,二是拟发公告的内容是否属于重大事项或法定事项。(二)格式扫描

1.标题

有以下三种格式。(1)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如: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严肃金融纪律,严禁非法提高利率的公告。(2)发文机关+文种,如:国家税务总局公告。(3)只写“公告”作为标题。如公告标题中的发文机关为授权机关,标题中必须有“授权”字样。

2.发文字号

公告一般不用公文常规的发文字号,而是在标题正中下方标示“第×号”,也有的没有发文字号。

3.正文

公告的正文主要由公告缘由、告知事项、结语三部分组成。公告缘由是对发布公告的原因或者依据做简要说明;告知事项是公告的具体内容,也是公告的核心,应以十分精当的语言准确陈述告知内容;公告的结语相对简单,通常以“现予公告”或“特此公告”作结。

4.发文机关

写明发布公告单位的规范全称,位置在正文下三行。如果机关名称已在标题中出现,在落款处也可不写。

发文机关名称一般要用全称,属几个机关共同发文的,可用习惯的简称。

5.日期

年月日一般在发布单位的下一行。某些特殊公告还会注明发布公告的地点。(三)基本模式(四)例文示范

例1

国务院侨办2014年录用公务员面试公告

根据国家公务员局关于公务员招考工作的有关规定,2014年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机关拟录用公务员面试工作定于2014年2月19—21日在北京进行。现就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参加面试人员(见附件):

二、面试安排:

面试时间           面试职位          面试人数

19日 上午9:00—11:30    0401001001          5

下午1:30—6:00      0401002001 0401005001     10

20日 上午9:00—12:30    0401006001          5

下午1:30—5:30        0401003001          5

21日 上午9:00—12:30    0401004001           5

三、专业考试安排:

报考0401003001和0401004001职位的考生在本人面试结束后按面试顺序参加由我办组织的专业考试,详情见《国务院侨办2014年录用公务员专业考试公告》。

四、考生最终综合成绩中,公共科目考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各占50%;在进行专业考试的职位,专业考试成绩占面试成绩的30%。面试时,参加面试人数和录用计划数比例达到3∶1及以上的,将根据考生综合成绩由高到低按1∶1比例确定体检和考察人选;比例低于3∶1的,考生面试成绩应达到其所在面试考官组使用同一面试题本的所有人员的平均分,方可进入体检和考察。

五、请考生在1月24日前电话向我办确认是否参加面试,逾期未确认的,视为自动放弃面试资格,不再进入面试程序;并请于2月17日前将以下材料的复印件通过邮政特快专递(EMS,请勿使用其他快递方式)邮寄到我办:

1.本人身份证、准考证、学生证或工作证、已取得的大学及以上各学历层次的学历学位证;相关奖励和表彰证明、政治面貌证明、外语和计算机能力相关资格证书;

2.应届考生由所在院校学生主管部门盖章的成绩证明和报名推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