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山育人笔记(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4 23:15:48

点击下载

作者:杉山定久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杉山育人笔记

杉山育人笔记试读:

前言

当今时代,科技日新月异。中国·亚洲的发展速度更是惊人,令世界瞩目。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60%,亚洲的迅猛发展让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亚洲正在成长为一个大市场。21世纪将会是“中国·亚洲”的时代。

我经营着一家小型日本公司,作为社长,我希望能将它建设成为一家“小而熠熠生辉的企业”。我们不希望重复别人做过的事情,目前开展的都是别人无法模仿的Only 1、No.1事业。

我们公司从30多年前开始人才培养事业。长期以来,我坚持给成绩优异但是经济条件不佳的学生发放奖学金,给需要日语书籍的学生捐赠书籍,实现了日文书籍的二次利用。转眼之间,这两项播种事业持续时间已长达30年,在中国本土积累了广泛的人脉资源。现在,我也有幸受聘于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中国一流大学担任客座教授。

中国有很多优秀人才。然而,正如大家所知,要在当今社会生存,生搬硬套学校学到的知识是行不通的,因此,我就有了培养“世界领导”的想法,希望能给有巨大潜能的年轻人提供实践的平台,创造成长的机会。

现在,世界领导人才不足。不仅是领导,能够真正做好管理工作(例如收支计算)的人才也很稀缺。无论是在政界、商界还是非营利组织中,都存在领导人才不足的问题。

以往,在一个组织担任领导的人一般都是工作年限长、工作经验丰富的人。但是,当今是一个大变革的转折期,仅仅依靠过去的经验很难应对时代的快速变化。在我看来,当今领导人才必须具备两个素质:不受固定概念束缚的灵活的思维能力;不惧怕失败的挑战能力。为了在短时间内培养出能进行国际化管理的优秀人才,2005年我在中国武汉创办了独特的人才培养私塾——Global Management College(GMC)。GMC招募中国顶尖大学的学生并对其免费进行培养,能进入GMC学习的概率约为千分之一。

GMC有三个基本的理念:人格魅力、管理能力及创造力。

对一个组织的领导来说,最重要的是人格魅力。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脸,就会发现每个人都有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但却只有一张嘴。两只眼睛提醒着我们要认真观察,两只耳朵提醒我们应该认真倾听,一张嘴意味着不要说过多无用的话。

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但是若能和比自己更加优秀的人携手做事,成功的可能性就会无限增加。真正作为领导的人应该拥有让身边的人觉得“愿意为其而努力”的人格魅力。在我看来,对领导而言,“德”重于“才”。

GMC培养的是经营者,并非单纯的管理人才。如果一个人眼光狭隘,总是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久而久之就会丧失梦想和希望。真正的TOP,应该是右手持远大的梦想(目标),左手持现实(数字),既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打动身边的人,又能使一个组织实现盈利。总而言之,优秀的经营人才需要有把控全局的管理能力。

时代向着无法预知的方向发展。一味重复过去的事情是没有未来可言的。只有人类才能够不断挑战,不断创造新的价值。

GMC人才培养计划从启动到现在已经9年,200多名管理人才从GMC毕业,目前作为经营者活跃在不同地域的各个行业。

在亚洲有多个国家、民族,国家之间在政治层面上存在各种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并非易事,但是我始终坚信民间交流将是缓解国与国之间问题的一个突破口。我希望通过GMC的人才培养,在亚洲构筑一个巨大的领导人才网络,最终实现构建“专业经营者集团”的梦想。

21世纪,是资本中心由金钱资本(money capital)向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过渡的时代。人才、人脉网络、信息等无形资产的力量逐渐凸显。人力资本的中心是人,是人才培养。即便是在一两个人的小组织中也会有领导者,领导者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一个团队的成长。“发觉”是一切的原点。主动发觉并善于发觉的人,成长很快。希望各位年轻的朋友在读完这本书后,能意识到发觉的重要性,并以此书为契机迈出成长的第一步。若能在大家成长的道路上尽到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身为此书的作者,我将感到无上荣幸。第一章 发觉力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车站、机场等地的自动扶梯或水平扶梯上,不是特别赶时间的人都站在扶梯的左边,而赶时间的人则从右边的空隙走。也许有人会想,那么着急的话还不如一开始就跑楼梯,何必要乘扶梯呢?可对那些急于赶火车或飞机的人来说,快一分一秒也很重要。或许是这个原因吧,渐渐社会上就出现了这样的“默契”:站着不动的人选择扶梯的左边,而右边则留给那些赶时间的人。

类似这样的默契,只是因为人们留意到有人要赶路,有心让他们便捷地通过,久而久之形成的,既非人为规定,也非强制执行。同样地,“约定”、“礼仪”或“礼节”之类也都出于人们“与人方便,与己方便”的心理,逐渐变成了大家共有的常识。

然而,只要存在一个“不会发觉”的人,这种好不容易才形成的默契就会被破坏。你也许见过这样的情形吧:大家都在扶梯的左侧站成一排,只有某个人站在右边,岿然不动,成为后面急于赶路的那些乘客的“大路障”。而这个“大路障”也许压根儿就没意识到这回事儿,所以根本不晓得自己已经成为后面人的“路障”。后面的人为了让他有所察觉,特意尽量靠近他,或故意干咳一声,可“大路障”依然故我,毫无反应。如此这般,不仅令扶梯的利用效率降低了,也令其他乘客感到不快。

或许有人会说,选择站在扶梯的左边、右边还是中间都是个人自由。按照这个逻辑,选择在扶梯上行走或赶路也当属个人自由吧。不过,如果仅仅因为“乘扶梯靠左站”这样的举动就能让大家感到快乐的话,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发觉并行动,这就是所谓的“用心”。

在使用扶梯的时候,如果每个人都能留心周围的情况,那么人群就会变得更加顺畅有序。着急的人可以走得更快,或许就能赶得上列车了;不急的人也不会被后面赶路的人推挤,因此更加从容。这样一来,既可以提高效率,也减少了人们不必要的生活压力。

就像使用扶梯这个例子一样,只要每个人都能够发觉这些细微的事情,大家就会变得愉快,不顺利的事情也会出乎意料地得到解决。生活中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

或者可以说,世界上几乎所有事情都适用于这个道理。事实上,有很多人因为不会“稍微发觉”,产生了不必要的人际之间的矛盾,或被卷入了公司同事间不必要的纠纷。无论是玩乐中还是工作中,乃至于日常生活中所有的场合,是否能“发觉”,决定了事情的成败。

只要大家能够学会“发觉”,就会养成好习惯。如果做不到的话,只会给别人添麻烦。做不到的原因就在于“发觉”某件事情之前,并没有留意到这件事本身。就像那个乘坐扶梯的人,旁若无人地突兀地站在右边,却压根儿不知道自己已成为“路障”。

或许有人会提议说,既然如此,不如一开始就制定规则:“赶路的人靠右走,不急的人靠左站。”这样,即使不会发觉的人也会被强令靠在左边,不就畅通无阻了吗?不管做什么事,都依靠指南、规则来约束个人行为,这正是日本社会的现状。其结果就是整个世界都被规则束缚,人也只好变成循规蹈矩的机器人了。

在“规则社会”里生活的“规则人”,就像自动扶梯一样,一直以一定的速度朝一个方向持续前进,这样也许会获得成功。但是社会跟自动扶梯是完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上时下、时进时退、时快时慢,总会出现不可预料的变化。这时,“规则社会”的缺点便暴露无遗了。

正因如此,对社会人来说,“发觉”的能力不可或缺。如果拥有这个能力,一个人的处境就会大为改善,人生际遇也会出现大转折。无论如何,这个世界不可能也没必要全都依靠规则来约束。是否会利用“发觉”和“关心”来弥补规则的不足,将会使得结果大相径庭。

在日常的社会生活和工作当中,“发觉”的意义重大。如果把上文所说的自动扶梯比作公司,那么每个员工都会“发觉”的公司和有“路障员工”的公司相比,其业绩恐怕会有天壤之别吧。乘坐自动扶梯时,如果一开始就没有发觉到后面有人赶路,也没意识到靠在左边站的人是为赶路的人行方便,当然也就无法应付随之而来的麻烦了。

总之,不管是动脑筋“机智”地处理问题,还是留心周围,不能做到发觉的话,一切将无从开始。

先发觉,后思考,再采取行动。归根到底,所谓“用心”就是这个意思。

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发觉”、“用心”、“关心他人”之类的词汇,似乎成了彻头彻尾的“陈词滥调”。所以,虽然“要用心点”之类的话会被年轻人嗤之以鼻,被认为“俗气”、“婆妈”,但是从结果来看,使年轻人产生这样感觉的,不是别人,正是这些“婆婆妈妈”们。

无论是工作、游玩,还是运动,如果一帆风顺的话,就没必要改变一贯的做法。对于一支百战百胜的棒球队来说,打球顺序和出场队员都可以一成不变;但对于一支屡战屡败的球队来说,每次比赛时都需要苦下工夫,如考虑改变击球顺序、替换原有队员、琢磨战术变化。也就是说,在不顺利的时候,千方百计寻求并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很重要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到泡沫经济破灭以前,日本的经济蒸蒸日上,如同一部专供上楼用的自动扶梯,总是处在上行、再上行的状态。那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令人怀念——那时,国家和企业都不需要动脑筋,只要一以贯之、按部就班就行了;那时,也用不着那些能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员工。只要一个人具备正确执行指令的能力,做事规规矩矩,他就是一名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员工了。

因此,战后的日本教育不提倡独立思考和发觉,而只是施行一种要求能够准确无误地执行指令的“奴隶式”教育。在学校,填鸭式授课、强调校纪校规等做法大行其道,不需要什么个人自由、别出心裁的独到见解,也不要求什么关心他人、体贴他人。在只知道考试竞争的教育环境中,这一切纯属多余。

但是,时易势移,现在的日本社会早已不是那支百战百胜的棒球队了。就像棒球队输球后需要改变击球顺序、替换队员一样,政府也已经提出了机构改革。但就现在而言,前景如何,仍然难以预料。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大多数企业步履维艰。正如每天报纸上充斥的“有史以来最高的失业率”、“裁员”、“减薪”之类字眼所反映的那样,现在企业的情况确实严峻。2012年年底开始,很多企业开始倒闭,但这只是个开始,更糟糕的事情还在后头。如果企业仍故步自封的话,恐怕难以为继了。正是这样,企业需要拿出新招,渡过难关。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求员工所掌握的能力跟经济高度发展时期已大不相同,过去那种能够正确执行指令的优等生已经过时了。

如今,需要的是“针对现状,懂得如何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处理问题”的人。那些能够独立思考、别出心裁、随机应变、行动力强的人,才是现在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如果日本没有大量“善于发觉”的人才,那么社会和企业都将陷入山穷水尽的境地。

现在的你是否是一个善于发现的“有心人”呢?你是否能够体贴地交代工作呢?请自我检测一下吧。在当今时代,那些被认为“掉队”了的人往往不会勤快地向领导汇报工作。接到一项工作后,此工作有无进展、有无问题、情况如何,他再也不向领导汇报。

这其实是职员最基本的礼节,但是令人惊讶的是像这样不擅长汇报工作的人比比皆是。

例如,领导交给你一项工作,用心一点的职员在领导要求汇报之前,就会主动做出出色的汇报。但这种“出色”,对于不用心的人来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所谓出色的汇报并不是指提交正式的、厚厚的、严密详尽的报告书。善于汇报工作的人是“善于利用短暂时间的人”,比如走廊上擦肩而过时、午休碰面时、临近下班时等等。

领导也不可能一天到晚都在考虑拜托给你的事情,可能只是在某一瞬间突然想到“不知那事办得怎么样了”。如果一个人能够抓住那样的瞬间,哪怕只是汇报三言两语,那他就是个出色的职员。领导会因为这三言两语的汇报而感到安心,汇报的职员也能节约制作具体报告书的时间,同时给领导留下好印象。这就是出色的报告。

不管有什么理由,如果职员不去汇报工作的话,那么把工作交给他的人就会感到焦急。见面的时候,可能就会生气地说:“那事到底怎么样了?”对那职员的印象当然也就大打折扣。被责备的职员就想“再也不能惹领导生气了”,于是陷入了输不起的紧张气氛中。

虽然是做同样的事情,善于汇报工作的人就能得到下次机会,而不汇报工作的人就会失去第二次机会。可以说,这正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千万不要小瞧了汇报这件看似不起眼的事,“菠菜原则”:报告—联络—商谈——是商务人员的基本做事原则,也是公司考察职员的重要指标。这就使得公司出现了很多勤恳的“菠菜”,当然不能说这些勤恳的“菠菜”不好。

只是“菠菜”最重要的东西是内涵。

对于“菠菜”来说,不是让你复述对方怎么说、说了什么,而是让你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及解决思路,这样做才有意义。

因此,上司并不想听“对于这个问题该怎么办呢?请您告诉我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想听“我想这样处理,您觉得怎么样?”这样带有自己意见的内容。

高明的人,能把自己的想法及实践结果合乎时机地告诉上司。

例如,一个高明的人在公司的走廊与上司擦肩而过时,会主动回答上司“那个企划怎么样了?”这样的问题,并利用这个绝好时机好好阐述工作的进展、自己的见解等等。这会给上司留下“这家伙真行啊!”等良好的印象。

但是,有些人若没有获得上司的指示就不会采取行动。这些“等待指示”的人,因缺乏判断能力而导致不逐一报告工作,让人坐立不安。

经常能发现有些人盼望着上司的归来,上司还没坐稳,他就去汇报情况。这样的人,就是所谓的“等待指示”的人。

作为上司,刚一回来就听到部下洪水决堤般的汇报,肯定会觉得无法忍受。上司需要确定的事情很多,比如外出时是否有重要的未接电话,是否有还未解决的邮件等。但是,“等待指示”的人只看见自己的事情,对于别人的事情,他漠不关心。

对于这样的人来说,“报告—联络—商谈”本身成了一项工作。

不管什么样的场合,都要养成阐述自己意见的习惯,但“菠菜”的内涵和时机都是非常重要的。

再细细想想,善于汇报和不善于汇报的背后其实隐藏着非常重要的一样东西——是否拥有一颗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的心。如果一个人能够设身处地去想,“对方是什么样的心情在等待呢?”“我要尽快汇报免得他担心”,然后将这些问题记在心上,就算不刻意去做,也能做到抓住机会去汇报。如果没有抓住机会,证明了你没有“体贴”交代工作的人。有了体贴的心,就不用担心会掉队。事实上,很多优秀的年轻人正是因为没有体贴之心、无法发挥才干才掉队的。

说起“体贴”一词,人们容易误解这是“为了他人”,大家务必要记住,实际上并非如此,“体贴”的结果是有益于自己的。一份体贴就可以改变你在公司的际遇,这不是很合算吗?

事实上,要做到关心、体贴他人,做个善于发现的“有心人”,其实并不难。你只要掌握一些体贴别人的诀窍,就能工作得更愉快。

所谓体贴别人的诀窍究竟是什么呢?请从以下方面开始做起吧。改变被动等待的习惯

不能积极展开行动、只知道一味死等的人是没有未来的!

在台风往东海、关东地区移动的那天,A职员和B职员两人被要求在公司里待命。

A职员是那种但凡接到命令,二话不说就会马上开始行动但却缺乏积极性的人。相反,B职员是一旦自己察觉到什么就会马上开始行动但却因此而常常失败的人。

台风越来越近了。

B职员一收到最新的台风预报就马上给部下发出指示,自己也往公司外面跑。但A职员却一直窝在电视机前,呆呆地注视着台风的最新动态。

为什么两个人的行动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

是因为A职员不像B职员那么有危机意识吗?不是。

是因为他不知道该如何去应付这种场面吗?也不是。

A职员有危机意识,也清楚该如何去应对这种场合,他只是没去做而已。

也就是说,了解状况后,他想做的话还是可以做到的,但他就是没有去做。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没有接到上司的命令”。

最近,像这样只知道待命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等待指示”的人,大部分不是那么细心周到。

比如说,上司虽然正为拿着很重的行李而烦恼,但他没说出来也没让你帮忙。

这时,如果你主动说:“我来帮您拿吧!”,并主动伸出手来提行李,上司肯定会非常高兴。

但是,只知道等待指示的人却以“没有接到命令”为由,什么也不做。因为已经习惯了自己这种被动的状态,所以就完全不知道对方到底想要什么,在期待着什么了。

有种人总是在出现问题时抱怨对方不好、公司不好,甚至说社会不好,将责任转嫁到他人身上。“要是有那个,肯定就完成了。”“如果没有那事,肯定不会变成这样。”

这些都是他们的口头禅。

他们在下班途中、在酒吧说上司的坏话,将此视为排解忧愁的方法,视为唯一的乐趣。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种人的周围往往会聚集很多同一类型的人。

他们的共同点是,有一种被动地等待工作的习惯。因此,一旦没有指示便什么也做不了。

但是,因为上司的指示也并非完全正确,所以即便按照指示工作,最后却失败的情况也是常见的。

然而,由于他们已习惯于被命令,无法随机应变地处理问题,所以只会一味地埋怨对方不好、发出指示的上司不好等等。

愤愤不平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如果产生了不满,应该去思考具体怎么改进才能解决问题。可他们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只会将不满归咎于对方的失误。

其实,这种职员并不在少数,你的身边应该就有。

事实上,在现在的年轻人中,成为“填鸭式教育”的牺牲品而变得像这样“坐等指令”的比比皆是。他们已经习惯于以前那种被动的生活,完全没有独立思考、主动行动的习惯。

又如,刚来公司的新职员小A跟随领导外出。小A看到领导一直拎着重重的包,也知道要去的地方电车或者公共汽车又到达不了,只能坐出租车,然而他并没有主动去拦出租车。到了目的地,小A可能也想过帮领导把包从出租车上拿下来,但他却选择了袖手旁观。如此一来,领导对小A的印象就大打折扣了。

领导觉得:“你这个人不会去主动拦出租车,也不会帮忙卸行李,真是一个木头人。”

那么,为什么小A知道这些情况,仍然袖手旁观呢?归根到底,就是前文所说的“发觉”、“思考”、“行动”这些问题了。

小A是没发觉吗?不是。小A当然知道领导的包很重,也知道公共汽车到不了目的地。

是他不会思考吗?也不是。小A明明知道要坐出租车去,也明明知道从出租车上卸下沉重的行李比较困难。

那么是否因为没有行动力呢?似乎可以这么理解。不过拦车或帮忙卸行李也不需要多大的行动力。也就是说,小A了解情况,想做也能做到,只是没去做罢了。他到底为什么没做呢?

归结为一句话,答案就是“因为领导没有命令他去做”。总之,小A总是在等待领导的指令。如果有指令,他就能完成得很棒,但如果没有指令就什么都不会去做。

如果想要获得成功,一定要尽早摆脱这种状态。

这种被动的人,在工作中得到领导的帮助或具体的建议时,不会说“谢谢”或“给您添麻烦了”之类的简单的话。

他们不是讨厌领导,也不是在与领导闹矛盾,而是认为领导照顾自己、在工作中帮助自己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完全没想到要用言语表达谢意。这种人好像只有在领导放弃休息时间帮助自己完成工作的特殊情况下,才会道一声“谢谢”。否则,一句感谢话也不会说。

被动的人不仅做事被动,而且认为别人帮自己做事也是理所当然的,这样一来,机会自然就不会降临了。

在二十几岁的男职员身上常见到这种“被动”现象:你不主动提问,他也不会提出任何问题,简直是彻底的“被动者”。

他们一到公司后就径直坐到自己的办公桌前,开始低头干活,自始至终都不抬一下头。这种低着头朝下看的动作不仅是被动的表现,而且也是一种娇气的表现。

也就是说,他们“低着头朝下看”的动作等于在说:“请来跟我打招呼吧。”他们这样做,是在等着别人过来打招呼。

这种类型的人在补习班里学习时,也总是安静地坐在课桌前等待温柔的老师来叫自己的名字。但是公司不是补习班,如果你不改变“低着头被动等待”这个习惯的话,是不会有人来跟你打招呼的。老实地低着头,不被人理会,一步一步地掉队,最后就会慢慢被人们淡忘。

从出生时代这一点来说,有这样性格的职员,大部分是“婴儿潮一代”的孩子,也就是指他们的父母是“婴儿潮一代”。

二战以后的婴儿出生高峰中,“婴儿潮一代”的人有很多兄弟姐妹,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他们一直认为“自己小时候没有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因此,他们对自己的小孩总是关怀备至,再加上出生率不断降低,“少生优育”的观念流行开来,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便出现了“父母为孩子代劳”这样的抚养方式。

在学校里接受填鸭式教育后再去参加补习班,一回到家就看电视,其他所有的事情都由温柔的父母代劳。结果“婴儿潮一代”的孩子不仅做事被动,而且形成了“别人代劳是理所当然的”的性格。主动抓住机会

所谓好的人生就是充满机遇的人生。所谓好的企业就是充满机遇的企业。

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认识到机遇不等人、也不可以储存这个道理。只有感受到机遇的存在、抓住机遇,才可以顺利进入下一环节。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无论怎么等待,机遇也不会从天而降,所以必须主动去争取机遇的垂青。“我在学生时代很优秀,可到公司上班后,似乎总是怀才不遇”,“我学习一直很棒,还毕业于名牌大学。领导要求做的事情都能完成,业务水平中上,也具备一定的能力,可就是得不到公司的好评”……你身边有没有如此烦心的人呢?

实际上,为此困惑的人还真不少。

这种人的致命错误在于,对“机会”的认识还停留在学生时代的想法。

学生时代的机会是被“平等赋予”的,这就是所谓的“机会均等”。考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不管你平时是用功还是偷懒,所有学生都可以参加考试,平等地拥有被评价的机会。

学生时代的尖子生可以通过这样的“机会”取得公认的佳绩,只是在社会上这样就行不通了。一旦步入社会,在“参加考试”前,必须先靠自己争取到“考试”的机会。因为机会不再是他人赋予的了,而要靠自己去争取。

在这种环境中,即使你有实力,但总是不去发现、发觉的话,就永远得不到好评,也很难在公司获得良好的发展。而在社会上,机会并不是平等的。一般而言,那些总被机会垂青的人,经常获得更多的机会,而得不到机会的人却永远也得不到。

总之,学生时代的机会是“平等赋予”的,而步入社会后,机会却是不平等的,要靠自己去争取。所以,如果你一直在为在公司里没有获得机会而愤愤不平,就必须尽快转变观念,才可能一帆风顺。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从未被机会垂青过,但他们中的一大半应该是拥有过机会的。他们之所以会这样认为,是因为在机会来临时没能够认识到,于是将其白白浪费掉了。

其实机会是完全有可能降临到任何人身上的。话虽如此,任何人都不能也不敢奢望机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临。为了抓住有限的机会,机会来临的时候必须怀着极高的警觉,认清它的难能可贵。

要怎么做才能抓住机会呢?

能够扭转乾坤的就是“用心”、“留心”。首先,要主动去发现问题;其次,要比其他人更加细致地注意和留心周围的情况,也就是做事时比其他人多长一个心眼。

最后,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在机会来临时必须果断地作出判断,并积极地去面对。不管是谁都希望获得成功,希望实现自己的价值。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必须利用好机会,也就是说,当机会垂青你的时候,一定要有积极的状态,如果你不能立刻发觉、意识到,悄然之间机会就会离你远去。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有一次我想跟H君聊聊天,所以就主动问道:“你现在有时间吗?”结果没想到他回答说“我现在有点事情,不好意思……”我得到这个听上去理所当然的回答后就离开了,毕竟是我突然去找他的。

但如果换作是我,突然被一个很重要的人搭话,会怎么做呢?在说自己的安排(也就是自己的主张)之前,我至少会先问对方“你有什么事情吗?”因为我明白,机会不等人,也不能储存,所以应该在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改变自己的安排,活用对方给予你的每一次机会。

无论何时,心里都要记着“好好利用每一次转机,创造机会”的念头,在表达自己的主张之前全面考虑,不断扩大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如果一直用“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生活,不去发觉,就无法看到周围的情况。最终对方也不会想跟你再打一次招呼或者给你机会,更不用说别的了。

通过稍微改变一下自己的时间安排,就能拓宽自己的道路,何乐而不为呢?注重自己的工作里、人生里的每一次转机,为自己创造机会,改变人生的宽度和深度。人生中一点点的差别都是不可忽视的。

简单来说,在这个社会中,无法获得机会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生活态度的“被动性”。只会被动等待的人对领导安排的工作也许完成得并不逊色,但他也就这点水平。只会这样做的人,是得不到任何机会的。

能够抓住机会的人都是能够主动发觉、主动挑战的人。因为他们知道,机会不可能停留在原地等你,为此只能集中精力,勇往直前地抓住机会。

机会是可以扩张的,能将机会放大的原因,我认为在于与很多人的接触。

在不同场合都积极地和其他国家、公司、行业的人交流,从对方那里获得信息和知识的同时,也给对方带去些什么。这样的交流会产生很多全新的想法和机会。通过与许多人的交流,不仅仅能够得到知识和信息,也可以开阔自己的人生。改变每天的生活习惯,开拓视野

我总觉得,在同一个房间、同一个位置的座位上坐久了以后,看法、想法、做法都会变得千篇一律,故步自封,很难再产生新想法、新构思。

于是狠下决心决定对公司的人员座位进行新的调配。果然,坐得久的人有意见了。在对他们说明了我的意图后,强行要求他们把座位换了。当然,怎么换完全由他们自己安排。虽然座位的移动及文件的整理花了很长时间和精力,但结果却换来了公司全体成员的感谢。

换座位期间,我观察到了很有趣的现象。周围其他部门的人表现各不相同。● 很积极地响应并大力帮助的人。● 不太积极(不太情愿)地提供帮助的人。● 只埋头做自己的事,毫不关心其他事,就算发觉了也没有任何行

动表示的人。● 完全没有留意到周围的事情,也没有任何行动的人。

对待同一件事情,却有如此大的差别。

在不同部门中,由年轻员工构成的部门,换座位的第二天,都整理好了自己的资料和桌子,整个部门面貌焕然一新,这过程中我切实感受到“年轻”就是能快速采取行动,我期待并相信那个部门一定能产生新想法和新构思。

之所以让员工调换座位,是因为我相信,人不能仅仅只重复做同一件事,必要时主动做个大改变,也许从中会有新发现。

很多白领都选择在固定的时间起床,按老规矩出门乘车。可是,当一个人一直走相同的路,一直穿相同的衣服,一直吃相同的食物,一直与相同的一些人交往的时候,会陷入一种单一行为模式,这时是很难产生什么新想法的。

因为这种状态很轻松,不需要人去思考。渐渐地,会变得过于依赖日常生活中所养成的习惯,会产生一种惰性。久而久之,就会丧失发觉新事物的能力,更不用说产生新的想法,有什么创造了。

也许你是因为“这样做下车时离阶梯近”、“换车比较容易”等原因选择在同样的地方乘车。从好的方面来说,这是因为善于用心观察,知道每个站出口的阶梯在哪儿,才这样去做的。但你是否知道这不做任何变化、中规中矩的生活正是限制你视野的原因之一。

如果哪天试着走不同的一条路,坐不同的一班车,你会看到很多平常看不到的东西,视野也变得广阔了。

拥有开阔的视野其实就是掌握对各种事物的看法和想法,所以一般而言,博览群书、心怀好奇、挑战困难等都是开阔视野的方法。但在日常生活最常用且只要稍加留意就能做到的是“不要让每天的生活变得程式化”。

曾经有个家庭主妇问我:“我去的那家超市里没有豆芽菜,我该怎么办呢?”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我问她:“你是不是每次都去同一个超市呢?”她回答说“是啊”。于是我对她说:“距离你常去的那家超市车程5到10分钟以外的地方,还有很多别的超市或者购物中心,对吧。试着不要总是去那一家怎么样呢?也许除了能找到豆芽菜以外,还会有更多的发现呢,比如新鲜又便宜的蔬菜……”她点了点头,对我的说法表示同意。

行为模式单一的人做事时视野狭窄,也懒得思考。在别人看来,这样的人是很没有魅力的。为了成为别人想要再次见到的有魅力的人,请你试着稍稍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习惯,从改变每天的生活方式开始,努力拓宽自己的视野和行动范围吧。

话虽如此,改变早已熟悉的生活习惯,制定全新的时间表,开始另一种生活毕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不妨首先从上下班的安排上着手吧。

你在每天都乘坐的那辆车上看到的都是已经看惯了的风景吧,所以,这时候你可以改变一下上班的车次,或者仅仅稍微改变一下地点,你所看到的一切将会呈现另一番景象。

另外,稍稍提前一点时间也是不错的方法。比如乘坐比已经习惯的那班早十分钟的电车,或许你能获得从未拥有过的体验,如“它其实是很空的”等等。

甚至尝试一下改变坐车时习惯的位置也有利于拓展视野。总是坐在最前排的人,如果坐到车厢后面,可能会看到一个不同的世界。在车厢后面,会有新发现,学到新事物,慢慢地视野也就开阔了。

在车站和公司间来回走相同路线是很乏味的,不如偶尔去走走不同的路线。有时为了弥补运动不足,可试试先步行一站再坐车,这样一来肯定又会有新奇的发现。

不仅仅是坐车,有时候避开常去的快餐店,而去探访一下杂志上介绍的小店也是很不错的。

被登在杂志上必然有原因,比如是因为它的价格、味道抑或是地理位置的优点。与杂志上登载的内容作下对比,给出自己的分析,说不定另有一番情趣。

就像这样,稍稍用点心,你的视野就会豁然开朗。

如果你觉得自己明明加班到了深夜,工作还是没有进展的话,不如试着将自己的行为方式由“夜猫子型”改为“百灵鸟型”,说不定效果反而很好。换一种加班方式,提前一小时上班试试看。头脑应该比夜晚清醒,心情也会觉得比较轻松。

人只要稍微改变一下行为,心境就会大有不同。

要想拓展视野,就应该采用与平时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这时你会发现其乐无穷。在你每天生活的房间里,有时像猫狗一样从低处看、有时站在饭桌上从高处看,可能会有新奇的发现。请再次审视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吧,当然最重要的就是抱着以此为乐的好奇心。

用头脑思考、锻炼头脑、产生独特想法的最后诀窍就是激活自己。

身处在每天同样的时间做同样的事情这样千篇一律的生活中,是很难想出非常有趣的创意的。如果不去看看没看过的东西,不去经历让人感动的体验,不激活自己的头脑或感情,那么创造力的源泉就会枯竭。在此我推荐大家拿着笔记本去经历“异文化体验”。

说是“异文化体验”,并不是叫你去做很夸张的事情。异文化之旅是很容易的一件事,不去从没去过的国家旅行也可,不花很多金钱和时间也可以。

就拿你平时住的街道或上班经过的街道来说吧,也有从未去过的地方吧。你可以乘坐一下你从未乘过的电车,可以在没下过的车站下车,也可以在车站前随便逛逛。

一般工薪阶层,除去白天工作以外,也没多少精力做其他事。在你有时间时,请半天假,在白天去购购物,或去餐馆就餐,这些都可以说是非常有趣的异文化体验。

不管你平时是走路或乘电车,都可以享受不同的景色。

在体验异文化的时候不能忘记“必须带着笔记本”。发觉到新事物或突然浮现出新点子的时候,都必须把它记下来。

必须随时把这个笔记本带在身边,然后经常去看看记下来的那些点子。第二次看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有些内容是无聊的。这些没用的点子就请不断地把它们扔掉,只留下觉得有趣的东西就行了。

这样在异文化体验中积累起来的笔记,肯定能让你源源不断地涌现新的创想。

拓宽视野,改变视点,激活自己的头脑,平时多留心去经历一些异文化体验,这样你肯定就会明白“发觉”的力量是无限的。

你只要花一点点时间就能注意到同一楼层的同事们都在做什么,他们有的似乎很忙,有的似乎很闲,有的外出了,有的在喝茶。大家也试着这样做做看吧,对周围环境稍稍留心,就会出现不一样的结果。

自己外出回来也是一样。坐在座位上,不要马上开始工作,而是先留心察觉周围情况吧。

回到公司,先环顾一下楼层,然后再开始工作,这仅仅需要几秒钟的时间,但这“几秒的时间”却相当重要。眼观六路

在你身边有一些人总是低着头吧。

我认为低头这种行为是没有信心的表现。

在我举行过演讲的学校里,就有那些听演讲时不敢和我对视的学生。这是因为在他们心里有种不安,如果望着老师,就会被点名要求回答“针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见解?”之类的问题。

但是,最近我发现不仅学生是这样,交流时不敢抬头正视对方的商务人员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

在某公司事务所工作的A先生就是那种类型的人。不知为何,他总是不敢望着上司的眼睛,即使在商谈事情的时候,也只是低着头说:“是!”或“我知道了!”有时偶尔会抬头看一眼,但是很快又将目光移到身边的资料上去了。因为他始终都保持着这样的态度,所以出现了很多错误,不能得到上司的信赖。所以像这种交谈时不敢直视对方的人是不会有机会的。

事实上像A先生这类人,自己本身也为不敢直视他人而苦恼着!“再这样下去是不行的。不想办法改变自己的话……”

于是,在这个信念的支撑下,A先生正努力地改变着自己。

那么努力之后的A先生后来怎么样了呢?抬起头来就能看清对方的表情了,许多没必要的错误也减少了。

像这样看着对方的眼睛交谈,才能知道对方想要什么,意图是什么。

一直以来因为不敢看着对方的眼睛交谈,所以A先生就不明白对方的想法,结果产生了很多错误。

在很早以前,就有“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眉目传情”这样的说法。我们在交谈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对方的话语,还要从对方的表情中理解他们的想法。如果不这样,就无法透彻地理解对方话语的所有含义!

一定不要有“低下头就行了”这样的想法。

要想成为一个“有心”人,首先要掌握“自信地抬起头来,眼观六路”的训练方法,这并非难事。只要想方设法抬起头、抬高视线、扩展视野、细心观察,就能“察觉”到问题的所在。事实上,“自信地抬起头来”这听起来极为简单的事,对“被动地坐等指令的人”来说,却是很难做到的。“一坐到自己的座位上,就请自信地抬起头来。”

一个人在公司里为什么要低着头呢?最简单的理由就是缺乏自信。“没有自信,所以不想行动。”

因此,才会采取“低头”这个姿势来拒绝外界的影响。

工作是如此,运动、学习也是如此,如果总低着头,是做不好事情的。一个人能够做到昂首挺胸,才算是准备好了。低头是一种拒绝的姿势,也就是表示“我不想做”。

当然,实际上以这么明显的理由而低着头的毕竟属于少数。根据我的观察,正如前文提到的,大部分在办公桌前低着头的人仅仅是一种娇气的表现。

他们认为:“我低着头,好像没有自信,这样肯定就会有人来关心我,上前来和我打招呼了。”只有被动的人才会有这种娇气的想法,他们所能做的仅仅是坐在那儿等别人来接近。这就是低着头的人的内心想法。

在童话世界里,说不定什么时候白马王子就会来找你,给你幸福。但是就工作场合而言,期待这种事情出现的想法真是愚昧之极。

很明显,低着头是一种充满负面情绪的状态,这样缺乏自信的人最终会被大家敬而远之。总有一天,谁都不会来跟你打招呼。

而且总是低着头会给人一种你非常沉闷的印象,最终就会错失机会、远离人群。所以,首先得下决心抬起头。没自信也要假装很有自信,这是必不可少的。

被认为是“有心”的人,他们总能先人一步觉察到问题所在;而低着头的人永远不可能觉察到重要的事情,因为察觉的前提就在于要抬起头来。

工作得力、讲话风趣的人往往是观察力敏锐的人。一同走路的时候,观察力敏锐的人能发现或察觉到很多有趣的东西,而迟钝的人对什么都是熟视无睹。察觉不到,就无法获取信息,导致交流时缺乏话题,也提不出自己的见解。这样一来,“用心”的行动何从谈起?

首先要抬起头来,自信地向大家展示活泼的一面,然后才能开始察觉和发现。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只要通过改变一些细节,就能大大地提高观察力。

要想成为一个“有心”的人,首先必须搞清周围的状况。如果不先了解自己所处的状况、旁人怀着何种心情在做些什么等问题,就自作聪明行动的话,很可能会铸成大错。

平日的我,不论在什么场合都会习惯性地抬起头认真将现场环顾一周。也许就在抬头观察的一瞬间,获得了意想不到的点子。拿婚宴致辞来说吧。

你是否一直都是写好原稿然后机械地反复读呢?

我经常受人委托去做婚宴致辞。这其中,甚至包括与我素未谋面的朋友的女儿。

遇到这种情况,我有时会抽出时间去了解当事人,但通常还是会临场发挥而不是照本宣科。

只在脑中形成如“开头、正文、结尾”之类的整体框架,这个框架里面关键、详细的内容都是未定的。

一个无聊的致辞,会因为说了过多的琐碎事情而花费太多的时间,从而打乱婚礼的进度。

这时,好不容易记住的一些话就白费了。结合现场情景氛围,随机应变,是致辞的基本功。

经常一到会场,我就会认真“扫视”一圈,用自己眼前看到的东西,变成一些小话题插入。花也好,从某个场所看到的风景也好,如果以此为切入点,讲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就有了共同的联系。

例如,假设季节是秋季,桌子上摆着菊花。新郎的父亲几年前去世了,一直付出所有的爱来照顾新郎的祖父,也因为年纪大了没能出席。基于这些观察了解到的事情,在最后阶段,我引用了“赏菊时,不要忘记默默培育菊的人”这句话对大家说:“今天最为你们感到高兴的人,就是那些在背后默默支持你们的人!”整段致辞只花了三分钟左右,但是出席的各位嘉宾都对我说:“真是令人感动的致辞啊,谢谢!”

像这种致辞的基本功,就是如何将自己看到的或想说的,在致辞中组织整理好。所以,从别人那摘取拼凑成的话,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这就和礼物是一样的,即使写了原稿并完全把它背下来,也不能全部都传达给对方。首先,想清楚自己想说的是什么,然后,组织一下大概框架。请千万不要写原稿然后机械地反复读。在工作中寻找乐趣

请试着把工作当成一种兴趣。

登山爱好者,不管多忙也会去爬山。在出发之前,也会认真准备:查看天气,找好路线,收集必要的资料和信息,然后带着沉重的行李去登山。这该有多大的能量和热情啊!这样的精力和热情是必要的,如果不做好所有这些事情,就不能安全登山了。

这就是所谓的爱好生巧匠。

但是如果路线和日程等都是别人安排的,那会怎么样呢?恐怕这样的登山也不会有多大乐趣了吧?

人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在思考后付诸行动。但是在勉强被要求做什么事的情况下,动力就会减半,然后就开始偷懒,其结果就是很容易半途而废。这些不管是兴趣还是工作,都是一样的。

经常听到有人说“这种工作完全没有乐趣”,工作其实是没有无聊和有趣之分的,因为就算看上去无聊的工作,只要稍微下点工夫,就能变得有趣。现在大部分年轻人在就职时,很少有自己特别喜欢或想做的工作。因此,首先要想到的不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而是应该“在现有的工作中寻找乐趣”。

关键是要努力做好目前的工作,在工作中经历一些做得好的事情、体验满足感,这样,就会逐步找到自信,慢慢地寻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

不管什么工作,一开始就很喜欢干,一开始就有实力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要找到“爱好生巧匠”中的爱好,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例如,你的工作是事务处理,通常要花费两个小时的事情,你决定缩短十分钟,花一小时五十分钟完成,利用剩下的时间喝点咖啡什么的,那会怎样呢?第二天再减少五分钟,然后再减少五分钟。最后,请试着计算一下最多能缩短多长时间。这样,工作好像变成游戏一样有趣。

若是做到这一点,被命令的感觉就会慢慢变淡,同时你还会去思考怎样做才能更快乐。可以说人生也是如此,花点工夫就能获得改变。

总是在一个地方,就只能看到同样的风景,偶尔尝试换个位置,就会发现不曾看到的事情。不管是工作还是游戏,请不要忘记只要你努力了,事情就会变得有趣。

在工作中寻找乐趣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因为自己一点点地发现工作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从结果来看,受益的最终是自己。换句话说,“发觉”归根到底是“为了自己”,而并非完全为了社会、为了企业。当然,其结果也有益于企业和整个社会,这点请大家正确理解。

迄今为止我见过很多大学生和年轻职员,对他们我只想说一句话,那就是“工作能否顺心,其差别就在于是否能发觉和留心小事”。

善于发觉的人在工作中,不仅会经常获得机会,而且能够活用机会,并得到认可,因而,他们工作起来心情舒畅,与同事关系融洽。而那些能力差不多但不会发觉的人,在工作中无法获得机会,当然也无法得到认可,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如果能“发觉”到小事,就能不断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相反,如果不会发觉,没有留意到小事,就无法展示自己的能力,觉得每天的工作很乏味。

一个人无法发挥自己的才能确实很可惜,偏偏现在这样的年轻人为数不少。所以我奉劝年轻人,为了自己的美好前途,首先要会发觉、用心。最终可以使企业重获生机,也有助于国家社会的发展。拿出惊人的创想

想出让人大吃一惊的主意是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事情。因此首先必须学会观察别人察觉不到的地方,然后把它表达出来,最终结果就是要“让对方大吃一惊”。这正是所谓的“企划”这个工作的性质。

说到“企划”,大家可能会觉得听起来非常特殊、非常难。

只要你把“企划”想成“让对方吃惊(喜悦)的策划”,就没听上去那么困难了。

为了制造让对方吃惊的“企划”,就要去观察和发觉“别人正感到困惑的事情”、“别人觉得新颖的东西”、“让人感到安心或方便的东西”,并养成习惯。

例如,我最近在便利店买到一个特别的“紫菜便当”。

我工作的时候,大多是自己开车一出门。前几天我开车去信州出差时,中途突然觉得肚子饿,就跑到路边的7ELEVEN便利店买了紫菜便当。在车上吃的时候,觉得跟其他店的紫菜便当有些不一样,因为它包装得非常特别。

大家可能都知道,紫菜便当就是在米饭上铺满紫菜,然后再在紫菜上放上烤三文鱼块或炸鱼块和咸菜等。这个东西你吃一次就知道了,用一次性筷子撕开这紫菜是非常麻烦的。

但是这家7ELEVEN便利店的紫菜便当却一开始就准备好了方便大家撕开的裂口,所以操作起来非常轻松。

这个“在紫菜便当上预先准备撕开的裂口”的创想,可能就是吃的人在吃的一瞬间察觉到后突然想出来的。

从商品开发方面来说,那便当的产生就是开发人员平时发现了“别人感到麻烦的事情”,认为“有这个东西就好了”,其实也证明了他们一直在观察着自己公司的产品。

因此,像“紫菜便当”上这微小的不同也能让别人大吃一惊。确实,7ELEVEN便利店真的让人大吃一惊。

实际上,从销售业绩来看,7ELEVEN便利店2012年在日本零售业取得了第一的辉煌成绩。

销售额贵为日本第一的巨大企业竟然做到了在紫菜便当的紫菜上加了方便大家撕开的裂口,这种在细小的地方表现出对客户关心的行为真的非常棒。

以前日本的零售业销售额中超市是排在第一的,再往前百货店曾经排第一。也就是说,日本的零售业始于百货店,然后是超市,现在已发展为便利店时代。在这变迁的背后,能看到便利店在“紫菜便当”这么微小之处都没有忘记对客人的关心。养成写发觉日记的习惯

成功和失败、成长与原地踏步、表扬与斥责、喜悦和悲哀……每天都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事。如果不去发觉,永远都不会知道每件事情背后的原因。

正如以前提到的,我建议那些刚开始锻炼发觉能力的人、进步很慢的人,或者那些总以自我为中心不怎么会发觉的人,每天都写写“发觉日记”。一篇也好,一行也好,最重要的就是把每天发觉的事记录下来。

从失败中发觉的事、从谈话中发觉的事、从报纸杂志中读到的、想到的或者令人开心的事,什么都好,每天都把它们写下来。这不仅是自己的成长记录,也是一系列事件的主轴,这本发觉日记本的内容还可以成为以后的谈资。

发觉有很多方式,思考、比较、实际体验、现场对比、被人指点等等。无论是哪一种方式,如果不将发觉的事情记录下来,很可能过一晚就忘了。但是通过写到纸上这一过程,可以在头脑中进行一次整理。

每天都把自己发觉的东西写下来,也是一个很好的自我变化成长的平台。因为这并不是写给别人看的,所以随意一点也可以。

不过,有一点很重要,记得把想到的东西切实地执行好,化作行动才行,关于这一点将在下一章详细阐述,这里就不多说了。细想起来,用心、发觉的作用时刻贯穿于我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

不知道读者中是否有人经常想:“领导交代的事情,我都照办了,为什么还得不到表扬呢?”“为什么我没有得到好评呢?”我希望这些发牢骚的人,想一想领导的“指令”究竟是什么。你在服从指令的时候,有没有动过脑子?答案肯定是“No”。

或者说,问题的“答案”就在“指令”当中。

接到指令,你去执行,但几乎不开动脑筋。按指令行事,就相当于别人告诉你数学考试的正确答案,你仅仅是把答案写在解答栏里而已。

值得表扬的人总是在接到指令以前,就先发现答案,在别人告诉你之前就完成了工作。

例如,当你身体不舒服时,虽然什么也没说,但你的女友(或男友)察觉到你身体不舒服,给你做些好吃的,帮你买药,你肯定会感激不尽,你就会想到“她(他)真是体贴啊”,而你们两人的关系肯定会比以前更加亲密。

相反,如果在你提醒她(他)以前,她(他)一点都没有察觉到你身体不舒服,直到你说“帮我去买些药回来”、“帮我倒点水来”以后,才按照你说的去做,这样你就不会有感激之心,甚至还可能发牢骚说:“怎么没早想到?”

所谓指令即“答案”,其意思应该明白了吧。

因此在公司里,无论你把领导的指令完成得多么出色,都不会得到任何赞赏,就是这么一回事。

与男女恋人的关系一样,在公司的人际关系中,站在领导的角度看,无论多么细小的事情,只要你先去察觉然后付诸行动,就会让人既高兴又感激。因为在那个行动中,融入了你积极要求上进的良苦用心。但是如果按照指令去做,即使做同样的事情,对方并不会心存感激,更不用说赞美之词了。做同一件事,在领导发出指令前去做还是发出指令后去做,给对方的印象和获得的评价是截然不同的。

因此,做同样一件事情,就应该多加观察,争取在指令前完成,这样领导高兴,你也能获得好评,毋庸置疑这是上策。“用心”或“不用心”的差别其实就在这里。先于他人察觉,并在指令发出前行动。只要能做到这点,别人对你的评价就会提高,会认为你是一个“有心人”,意想不到的机会就会不期而至。

从这个角度看,成为“有心人”也不是什么烦事、难事。“先于对方察觉”就是“有心”的起点。

尽管是这么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很多人却无法做到,或者没有察觉到,以至于在公司中掉队。我非常希望至少本书的读者不会掉队。

希望大家认识到,现在是一个被认为绝不会破产的公司也可能破产的时代,公司被收购了都不再稀奇,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这样传统的日本雇佣形态也随之彻底改变了。也就是说,在这个时代里,大家失去了能在当前公司一直工作下去的保障。

即使在这样的时代,还是存在仅仅依靠公司名称生存的年轻职员。由于错把公司当成品牌,很多人不是以进入公司做什么而是以进入公司本身为终极目标。

这正是为了上大学而拼命学习,一进入大学就失去学习热情的高考制度的延续。依靠公司名称活着的人与这些学生没什么两样。

因此,他们遭受小小的失败就会感到受挫,变得心灰意冷,发牢骚说无法得到上司的认可。

怀着这种天真想法的人当然是无法在社会上立足的。

极端地说,公司的品牌和头衔是没有任何用的。重要的是,撇开这些头衔时,自己能做什么。

因此应该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就要认识自己具有什么样的商品价值。今后的职员们,不把自己作为一种商品在公司内外推销出去,就难以继续生存。

所以说应该知道自己的卖点,明确地把握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经常思索能使自己充满吸引力的方法。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改进不足的地方。

最近,除了公司的名片,有越来越多的人还会带着私人名片,这种做法不失为一种把自己与公司分离开来的好方法。

依靠公司名称生存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从现在起,依靠自己来生存吧。

不要再整天嘟囔埋怨“如果有××的话,就能做了”,因为那样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无论你做什么,在条件不足的时候,不要立刻把责任推给条件或环境,而是试着养成思考“用现有的东西安排看看”这样的习惯。

在某便利店的网页上,有一个题为“机灵诞生的冰激凌蛋筒”的文章。说的是装在冰激凌外面的这层脆脆的蛋筒实际上是因为某个人灵机一动而诞生的故事。

这件事情发生于美国的1904年的万国博览会。

因为冰激凌太畅销了,老板发现装冰激凌的杯子用光了。这时冰激凌店隔壁开华夫饼干店的老板就“灵机一动”,把华夫饼干烤得薄薄的,代替了冰激凌的杯子。据说这就是脆脆的冰激凌蛋筒的由来。

那么你对这位华夫饼干店老板是怎么想的呢?对这个饼干店老板来讲,当时隔壁冰激凌店的尴尬只是别人的事,自己完全可以熟视无睹。

但是这个老板却采取了积极的行动,靠灵机一动不仅解决了隔壁店遇到的麻烦,而且把它变成了自己的机会,使得自己生意兴隆。

所谓独特的创想并不是绞尽脑汁想出来的。就说这个华夫饼干店老板,其实他也只不过是想办法用手边现有的材料做成能代替冰激凌杯子的东西罢了。

工作也可以说是同样的道理。有的人不能很好完成工作的时候,会去找借口说“只要有了什么什么就能完成了”。可作为一个社会人来说,说这种话就表明你是不称职的。如果没有什么什么,就得考虑没有它该怎么办,去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更何况今后的社会经费削减会越来越厉害,所以越去思考怎样用更少的预算和现成的东西来安排工作,就越能锻炼脑子,这也是想出别出心裁创意的基础。

因此,请尽快将“如果有××的话,就能做了”的想法转变成“如果没有××的话,该怎么办”,不想方设法去做的话,就会一事无成。一事无成当然就别指望得到好评。对于坐等指令的人来说,用现有的条件来解决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会这样想方设法利用有限材料解决问题的人与日俱增的原因之一,就是现代社会的“规则化”。因为在现代社会中,从工作的方法到生活中的一切事情,都是按照规则来进行管理的。

对于管理者来说,提出一条条规则不仅可以提高做事效率,而且可以在事故发生的时候减轻责任;对于被管理者来说,只要按照规则办事,循规蹈矩,无需思索就可以完事,落得轻松。这就是为何社会变成这样的原因。

从这个角度看,规则化社会对于“坐等指令的被动人”来说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所以,坐等指令的人就越来越被动,越来越不机灵,社会也就陷入了恶性循环。

但是在这个社会中,规则不是万能的。不管是升学还是结婚,什么事情都按照事先估计的那样进行是不可能的,总会发生预料之外的情况,每个人的人生也总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因此,能否随机应变成了决定胜负的关键。

有人说,“只有在发生意外事情时,才能显示出人类的真正本性。”确实,不遇到那些规则以外的情况,就很难看到一个人的真正实力。

在限速100公里的笔直高速公路上开车,我们完全无法判断司机的水平如何;但是如果当时前面突然发生了像翻车事故这样的意外情况,这个司机的水平就一目了然了。工作也是如此,如果只需要完全循规蹈矩的话,用机器人就可以了。被动的、坐等指令的人百无一用,自然得不到公司的肯定,何况这样的人到处都是。

读者里面也应该有爱好规则、循规蹈矩的人吧。如果你是那样的人,你会不会成为被公司随时替换了的“规则人”呢?

如今,真正需要的不是循规蹈矩的人,而是能设计规则、创造规则的人。

所以停止每天那些无用的嘀咕,尝试着主动地去察觉、思考、解决问题吧。请牢记,好创意的灵感往往就隐藏在对日常生活的不满之中。

例如,如果上司冷不防地说:“写一份前所未有的企划书,本周内交上来。”恐怕大家都会感到非常伤脑筋吧。

其实,在企划案中,“从来没有见过”“从来没有听过”的崭新东西是不存在的。

好的企划一般都是在“像在哪里见过”或“像在哪里听过”的基础上加上一些属于自己的想法而形成的。

但是,这些想法的起点都是为了解决经常说的“如果有什么就好了”这样一些小小的不满。手机就是最好的例子。

好不容易电话变得可以随身携带了,但又觉得如果还有照相功能就好了。正是以此为契机,手机才有了摄像和IC录音的功能。

这个创意的由来仅仅是为了解决那些觉得“只能享受一种功能”的人的不满。

就像这样,有不满,并以此为着手点,然后考虑应该怎样做才能解决,这样一来就能创造出新的企划来了。所以,解决微小的不足就是企划的起点。

之所以老是感叹没有头绪写不出企划,是因为虽有不满,却没深入思考。

人们常说:“需要是发明之母”。被称做发明家的人,都会为了解决不满而废寝忘食绞尽脑汁地想办法使之得以实现。

若只看着同一方向,就会什么也看不到,必须试着转换视角。

我去访问企业时,一定会问到的问题就是“你现在最烦恼的事是什么?”知道了对方的烦恼之处,才可能与商机联系起来。只有养成这样的习惯,才会想出与别人不同的独特想法。这一点在销售行业体现得尤为明显。

这是我在某个量贩店里看到的情景:

一个销售新人,将产品说明书背得滚瓜烂熟,然后,像寻找猎物一样观察着顾客的一举一动。他负责销售的是最新型的超薄型液晶电视机。

一对三十岁左右的夫妇,站在电视机面前,看着那份薄薄的说明书。新销售员走向那一对夫妇,开始慢慢地给他们介绍电视机的性能。但是,那对夫妇,只是嘴里不断应付着:“啊……哦……”却没有表示出对这台电视机有多大的兴趣。结果,销售员介绍了十多分钟电视机的性能等等,那对夫妇却只丢下一句:“嗯……让我们再考虑一下吧!”便走向了另一个卖场。

你也一定看到过这种情景吧,为什么新销售员不能彻底抓住顾客们的心理呢?答案很简单:大部分顾客,不管你怎么一个劲地给他们介绍产品性能,他们都没法明白。比起给他们介绍产品性能,还不如用比较自然的方法在交谈中插入,比如:经常看什么节目?什么时间段看?等等。这样的话,就可以轻松地知道顾客的需求。

例如,如果知道顾客喜欢听音乐,就可以说“这款电视机可以提供亲临现场般的感觉,是其他型号无法比拟的!”这样的话,顾客的心情就会有所改变。当然,接下来就要看顾客怎么选择了,如果明确了顾客的需求,就可以切中要点加以推销。

牢记机器种类的相关知识只是销售最基础的前提。所以,销售需要的不再是“体力”,而是“沟通”和“体贴”。首先,捉摸透对方的目的是相当重要的!

再举个例子来说吧。

我认识的T君是一个23岁的年轻人,负责向40岁那个年龄段的人销售奢侈品,可是他销售成绩相当不理想。我见过他一次,从服装到发型都是典型的年轻人风格,吃的东西也是自己喜欢的那些,音乐也只听自己喜欢的类型……我想这样的他根本没办法理解三四十岁人的心情、想法和生活方式。所以,销售业绩不理想的原因已经很明了了。

作为一个销售员,不考虑对方立场的做事方式,只会让你的目标离你越来越远。想明白自己是谁,自己是什么立场,担任什么样的角色,对方又是谁,对方需要些什么,为此应该怎么做等最基本的问题,是解决一切事情的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可以亲身体会到,在过去的10年左右的时间里,日本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此前的日本处在经济不断成长的时代,工资持续上涨,人们有能力购买更好的房子、车子和其他商品,所以厂商也开足马力、大量生产,业绩也随之上升;反过来又促使工资上涨。

但是,现在不同了。公司前景不明、工资水平下降,人们因此不再购买新商品。消费者不买,生产者就只能控制产量,于是公司就每况愈下。也就是说,持续上行的“经济增长时代”已经结束,现在的日本进入了所谓的“经济成熟时代”。

在“经济成熟时代”,消费者不是持续地买入新商品,而是珍惜已有的物品,然后把有限的钱用来购买富有个性的商品,这种倾向越来越明显。随着形势的变化,商务活动和教育方式也都得随之变化。

以销售方法为例,以前的方法是“依靠体力定胜负”。也就是说,销售人员多多益善,但销售技巧无关紧要。以前评判一个优秀销售员的标准是跑了多少路,磨破了多少双鞋。

随着时代的变化,只靠体力评价销售成绩的标准完全不可行了。

消费者开始了解自己的需求,只把钱花在自己能够接受的商品上。他们不是没有钱,而是不买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对需要的东西,他们还是毫不吝啬的。这个趋势还将越来越明显。今后,如果销售人员不了解、无法满足顾客的需求,就无法让消费者乖乖掏腰包。如果还是照搬以前做法,不管磨破多少双鞋,你的商品还是无人理会。摸透消费者的心理就是一种“体贴”。

要知道顾客的需求,进而对症下药,向顾客提出“用心”的、明确的销售方案和计划,就必须与顾客密切接触,在与顾客交谈中挖掘出他们真正的需求。

在此过程中,销售员所要具备的能力包括:与顾客主动交流的能力、真正体察顾客心理的能力等。一直被动的人,是不会去交流的,不会体贴顾客,也就无法发现顾客的真正需求。

有个公司的老板,曾经亲自向顾客推销家庭用水场所如厨房、浴室的改造,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他曾经说过:“我这是个小公司,我既当老板,又做销售,同时还是施工员。最难的就是销售,这个不能交给别人去做。有趣的是,人们通常不将家庭用水场所这样的地方给外人看。一旦给你看过一次,他就会与你产生一种特别的亲密感。但即使那样,客户嘴上也不会说他真正想改建的地方。销售员的才能就体现在能否读懂客户的意图。我渐渐地能从客户的眼睛中看出他的心思。做到这点以后,公司就开始顺利地发展起来。”

这席话意味深长。销售所要做的,首先是与顾客保持密切的关系,其次是察觉别人没有察觉出来的客户的真正心理。而上述两点恰恰是现在年青一代销售员最薄弱的环节。

上文几次提到的被动的人、坐等指令的人与他人的交流能力是很弱的,无话可说,也接不过话题。这种人是不可能与客户建立并保持密切关系的。何况他们认为饭来张口是理所当然的,自然就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他们都是怎么做的呢?

他们没什么交际能力,擅长闭门造车,所以经常在脑子里构筑一些根本不考虑客户需求的提案和企划,还洋洋自得,孤芳自赏。这种孤芳自赏的提案是不可能取得什么业绩的,他们作为销售人员,当然也是不合格的。

相反,就像刚才提到的那位老板一样,如果能够和客户相互交流、体贴对方的话,就能够察觉到顾客的要求,在不景气的社会环境下也能够取得良好的业绩。在经济景气的时代,也许难以发现两者的差别,但是在当今时代,是否体贴对方,是否能够察觉细节的不同,会使结果有着天壤之别。

所以,今后的销售人员光是按照吩咐的内容去做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能提出匠心独具、富有个性的方案并能把它付诸实践的人才。在本章的最后,我想忠告大家一定要做一个会提问的人,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提问也能反映一个人的发觉能力。虽然我的公司主要业务是屋顶建设和住房交易,但是中国茶叶贸易或人才培养等业务的开展都要接触到学生,所以每年都有五千多名学生蜂拥而至来参加公司说明会。

公司说明会上我也会亲自到场跟学生们进行交流,这种时候我都会问他们:“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因为一般人都会认为面试就是被对方提问,所以都准备好了如何回答问题,却不能适应这种自己做提问者的情况。

我硬让他们试着提问,发现不少学生拙于言辞。这样的学生大部分都认为面试就是被别人提问。于是,有的人就只是按照自己准备的东西滔滔不绝,一点也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话又臭又长。

但是,所谓的面试并不仅仅是听被面试者的说辞,事实上也是观察他们交际能力的机会。所以,如果一个人只专注于自我宣传,并不断地重复一些低级问题,就可以看出这个人的能力很低。

另外,通过提问的水平,也可以知道他们对我们公司到底有多大兴趣。“无论如何我都想要在你们公司工作!”抱有如此热情的人,提出的问题也会很具体。相反,没有目的,只是抱着“如果我可以进公司该多好啊!”这种想法的人,只会问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比如有的人就会说:“我希望我的工作岗位在某某地方。”不得不说,这样的学生交际能力很差。

此外,脸是我判断人才的重要标准。这并不是说看一个人长得多么帅或多么漂亮之类外在的东西,而是从他的面部表情看懂他的为人。眼睛炯炯有神、焕发光彩的人一定充满着活力。即使只有二十几年的人生经历,年轻人的脸也能展现出真实的自己。

发觉力自测表

1.有没有多转转眼睛观察自己工作的环境?

2.是否总是低着头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而不抬头?

3.是否每天坐同一班车上下班?

4.在乘坐电梯的时候是否有为匆忙的行人主动避让?

5.是否留意过周围的同事正在做什么?

6.是否能够向上司汇报工作?

7.是否主动帮助过需要帮忙的同事?

8.是否每天都精神饱满地与人打招呼?

9.是否只是被动地等待上司布置工作?

10.是否注意过身边可以改进的小事?

11.是否有每天写日记的习惯?

12.是否享受每一项工作?

13.是否能在交流中了解对方真正的意图?

14.是否有随时记录想法的习惯?

15.是否只会回答别人的问题而不会问别人问题?第二章 分析力

在第一章中我们对发觉能力进行了详细论述,但大家都知道,发现问题后不去思考如何解决它也是无济于事的。所以,毫无疑问,思考问题的能力是很重要的,我们也可以把思考问题的能力称为分析能力。思考问题的过程就是在发现问题后,利用身边所有可用信息、资源去思考的过程。这些信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宏观地说,信息在描绘梦想、实现梦想、自身获得发展等每一个过程中都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当然,信息需要经过选择后才能加以利用。我认为提高信息收集能力和归纳整理能力有助于提高你的分析能力,因为收集、筛选、整理、归纳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已收集信息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过程。信息收集能力

先给大家举个例子吧。

有一次,与M公司的A先生见面,我们边吃小吃边聊了两个小时,谈话的话题从政治、经济、文化一直到企业管理、人才培养,以及当今社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等等。通过彼此的give & take,大大满足了我的好奇心,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与A先生聊天过程中说到的能立刻拿来活用的事例很多,同时这些几乎都是很具体且简单易懂的。据说A先生一年会读140本书。我认为他是一个非常坦率、充满人格魅力的人。

后来,我又遇到了同一家公司的B先生。他在听了我的话以后,只会说“是啊”、“我也是这样想的”、“我完全有同感”……

之后,我不禁思考起来,A先生和B先生之间有什么区别呢?这两人的差别在哪里呢?是学习量的不足吗?是地位(部门与职位)之间的不同吗?想了很多后发现,主要还是“所掌握的信息之间的差别”。

这里说的不是看报纸看新闻就能够得到的信息,而是“只有这个人才能得到的信息”,“对对方说有魅力的信息”,“收集各种各样的信息,然后总结起来,把它传达给必要的人”。所掌握的信息之间的差别造成了人的差别,也表现在成果与成绩的差别上。如果说知道的东西和不知道的东西之间具有10∶0的差别,加上智慧之后就会变成100∶0甚至更大的差别了。

那么,现在的你是A先生还是B先生呢?平日的你,在与人交谈时,会因为没有“谈资”而苦恼不已吗?

我在出席类似结婚典礼等仪式时,偶尔会看到一些与此截然相反的人,他们十分善于演讲,有时候甚至让人联想到专业演说家。他们说话有引子,内容本身也有趣,并有一个利索的结尾。这些人一般都引用妙语。因为能够把这些妙语与自己的逸事结合起来,演说就饱含真情实感。

成为这样一个优秀的演说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但可以通过收集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丰富自己的“谈资”,进而取得进步。

也就是说,话题并不是我们真正要寻求的东西,需要寻求的是,将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转变为话题的方法。

那究竟有哪些可行的方法呢?不遗余力地多读书

在学校给学生做企业招聘说明时,当说到“在包中有三本书的人将会被我们公司录用”的时候,很多学生突然没有了精神。学生们都把目光转向了自己的手提包。有很多学生说“平时带的,今天偶然没带”、“只有两本书可以吗”等等这样的话。我很久都没有见到包里总是带着三本书这样勤奋用功爱读书的学生了。

我认为,“包里装三本书”这样的标准并不仅仅针对学生,而是对所有人都适用的,因为读书这个好习惯的养成是不分年龄、职业的。

就像我们公司里的优秀员工,包里一般都装着三本左右的书。在历史小说、专业书、商务书等供选择的书中,喜欢的书尽量反复读三遍。的确,无论是多么难的专业书,若能反复读三遍,一般都能理解其内容及作者的意图。

另外,我要单独拿出来强调的一点是,这里我所说的是“读书”,而不是看书。

仔细想想,我们常说的是“看电视”、“看杂志”,但是一般不说看书,“看”和“读”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看资料和读资料的人是有很大差别的。我曾经把同一份资料分别给了一名员工和一位客户,非常可惜的是这个员工只是看资料,而客户却是在认真地读资料。

所谓看,就是不加思考地轻松浏览一遍,人每天都看很多东西,数也数不清,记也记不住。而读是指带着思考去看文字和图片,加上思考、比较等一系列行为的总和,是需要同时用到眼睛和头脑的。

读了资料的那位客人,为了活用这些资料可能会去思考种种办法,制定计划,准备实施。通过一份资料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我会感到非常高兴。

相反地,那位只是看了资料的员工就只会说“啊,有资料啊”。这使我感到失望。

以书为例,有不看书的人、看书的人、读书的人,各种各样。一点点小小的差别就会导致结果的不同。在某些时候对某些内容的书籍采取轻松看的方法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在重要和基本的事情上,我认为需要养成读书的习惯。

首先,在信息收集方面,读书的作用不可忽视,它是最常见的一种学习方法。

读书分为扩大知识面的泛读与针对某一专业的精读这两种方法,无论哪一种都可以增加我们的信息量。将读书获得的信息比作抽屉的话,如果每周定下一个主题去读书学习的话,一年就可以拥有50个抽屉,持续两年就是100个抽屉。将100个抽屉相乘,就会产生10000个点子。

同时,书也是锻炼分析能力的最好教材。

我二十来岁时,曾在静冈市待了四年,帮助文化遗产中心对重要文化遗产及天然纪念物等物品进行鉴定。但事实上,我当时只是一个年仅二十、毫无经验的人而已,不了解重要文化遗产的价值,人云亦云,别人说是真品就是真品,说是赝品就是赝品。结果到最后,我也没能准确地判断出文物的真假来。

除我之外的其他委员会成员都是年长者,也是这个领域的专家。我想,他们也只是抱着“让杉山学习一下”的想法来用我的。尽管作为外行的我不懂是很正常的,但由于只有我一个人不能辨别真假,所以还是感到懊恼。

那时我就问委员会的权威A先生:“到底要怎么做才能区别真品和赝品呢?”A先生说:“除了与真品接触,并磨炼自己的感觉之外,别无他法。”

如果总接触真品,就能够看穿赝品。如果只接触赝品,就会变得看什么都像是赝品,从而区分不出真假来。画也好,茶碗也好,刀也好,都是一样的道理。

另外A先生还说:“这个道理放在人身上也是一样的。”有人看起来十分精明,却永远不会付诸行动,并毫无内涵;也有人沉默寡言,却对自己要走的路了如指掌,并在拼命努力。请和后者这样的人交流吧。

话说回来,能够看出“这才是真品”的人是十分罕见的。

因此,我建议要多去看书。

在历史人物中,有很多胸怀大志并努力拼搏、令人感动不已的伟人。通过看书,我们不仅可以积累到很多“谈资”,还能够从伟人的生活态度中学到东西。这会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觉悟。

那么,在脱离印刷文字现象越来越严重的今天,你一个月读几本书呢?

读书不仅可以获得从电视中无法得到的全面的、深层的知识,还可以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因为书与其他媒体不同,你可以自主选择你想要了解的信息。

最重要的一点是,读书还可以提高洞察力。实际上,这就是读书与看电视的根本区别。

电视节目如果没有刻录成录像或CD,看完了也就完了,人就会处于完全被动的状态。但是与电视不同的是,书可以反复阅读,所以读者是主动的。通过这样的反复阅读,可以在记忆信息的同时对大脑进行良性刺激。在看书过程中试着模拟体验故事主人公或历史人物的经历,也可以起到培养想象力的作用。因此,读书有很多电视和网络所没有的益处。

总而言之,要想对某些事物有深刻的了解,读书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公司为了鼓励职员读书,实行“BOOK购买制度”:员工买了想读的书,只要凭发票,公司就会报销全部费用。除了漫画以外,无论什么类型的书都可以,哪怕是推理小说,只要有合理的理由我都会批准。

也许这些书的内容和工作并不直接相关,但我认为,只要他们养成持续读书的习惯,这就够了。

话说回来,也经常会有人以“读书需要充裕的时间”为借口而根本不想读书。这只不过是借口罢了,这样的人恐怕就是有时间也是不会去读书的吧。

在没时间看书时,也会有相应的读书方法。比如,只浏览目录和引言,以后再看详细内容。等有时间了再从头开始读一遍。这样做的好处是,以前阅读时不能理解的部分也可以理解了。因为通过重读,最初凭片段理解的东西这次就能做到从整体上把握了。如此一来,自然就会比最初阅读时理解得更加深刻透彻了。

不要吝啬时间和金钱,坚持读书吧。不要忘记看报

当然,除了读书以外,很多人也会通过电视或网络来了解最新消息,但当被问到这些信息的背景时就会哑口无言。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就应该认真地去阅读报纸。

最近几年,因为网络普及的缘故,加快了年轻人脱离报纸的脚步。听说有六成的年轻人没有看报的习惯。那是因为他们把报纸和网络混淆了。实际上,我们应该清楚报纸与网络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媒介。

虽然网络可以说是即时性媒体的代表,但它只是信息的罗列,并没有连贯性,因此会经常出现错误。相反,因为报纸有发行的时间间隔,所以会加入记者的意见和分析。也就是说,报纸上刊登的是被查实了的观点。

想及时知道目前发生了什么的话,可以利用网络获取信息。但是,当你希望知道这件事的背景时,还是看报最合适。

另外,看报时,我建议尽量同时看两种以上的报纸。因为报纸包含着采访记者的意见和分析,报道不同其主张及观点也会出现差异。所以,应该试着看两三份,而不只是一份。这样,就能明白其中的差异了。

查看报纸的构成及使用情况,就可以知道社会关注的焦点。连刊登的广告也是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

报纸之所以方便,是因为可以在必要时把它剪下来。即使不能剪下来,做上记号,需要查找时也很方便。把这些报纸整理后保管起来,就可以成为一份只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资料。

报纸拥有网络所不具备的功效。

我们要认真地去阅读报纸,而不要只是随便地浏览一下。如果做到这一点,自我分析能力就能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提高。

此外,大家还必须要注意的是,从报纸杂志上引用文字时,如果连自己都没有好好琢磨消化的话,是不能运用自如的。有时,你会感觉用起来有点别扭,那是因为你没有将它变成自己的东西。应该试着将喜欢的词语转换成自己的。珍惜现场的第一手信息

毫无疑问,在当今这个时代,大家都会积极利用网络、报纸、杂志等工具去收集信息。

但是,请不要忘记,这些谁都可以得到的信息实际上只不过是一组数据。对生意人来说,需要全面考虑并认真辨别从网络及报纸上收集到的信息,最重要的还是到现场去倾听最直接的声音并思考自己如何才能灵活运用这些信息。

比如报纸上刊登了一份关于三十岁女性减肥的民意调查报告。仔细一看,可以发现做调查的时间是三个月以前,即开始调查的时间到现在已有明显的时间间隔了。也就是说,这个数据早就过时了,把它作为基础方案来制定策略是完全没意义的。因为数据都有时效性,所以至多可以把它作为参考资料。因此,这就需要亲临现场,怀着质疑的态度亲自去体验去证实。

这并不是宣传某一部电影的广告词,但毫无疑问:“事件并不是在桌子上发生的,而是在现场发生的。”

现场是最有价值的信息宝库。我自己在遇到问题时就会回到现场。带着问题意识仔细看看现场,会发现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头绪随处可见。

在特意前往现场时,应该事先查阅一下已刊登出来的相关消息,但也不要盲目轻信报纸、杂志上写的东西。应该先假设,如果是自己的话会怎么考虑。通过假设,萌生出其他观点,这样,就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来了解事物了。

实际上,在这之后,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对信息的收集,这样收集的信息最后才能成为自己的原创信息。

总而言之,现场是最有价值的地方。与从他人那儿听来的信息不同,通过去现场,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会收集到属于自己的独特资料。将所有东西都变为获得话题的媒介

简而言之,不仅仅是电视、报纸、杂志、网络,所有东西都可以成为获得话题的媒介。

例如,我前天去牙科医院时,发生了一件事。当时,我看到医院人很多,便问:“今天怎么了?怎么这么忙啊?”院长并没有使用“忙”这个字眼儿,而是退了一步,开玩笑地说:“顺序没有安排好啊。”能随口说出这样的词语来,就会变成连专业人士也甘拜下风的演说家了。

因为及时把信息输入头脑当中了,所以需要时就能派上用场。

这样的话,就算是从书本上借来的,但由于变成了自己的话,也会变得十分具有说服力。

在应对问题上也是如此。解决问题时,如果没有足够的材料,很难想出很好的答案。即使是水平很高的厨师,如果冰箱里的材料太少,表演拿手本领的可能性就很小。为了想出各种各样的创想,拥有丰富的思考材料是非常重要的。

被大家公认为“能干”的人大多不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而且在其他各个方面都很精通。他们具有旺盛的好奇心,对什么都感兴趣,在众多领域的“抽屉”里,经常补充丰富的材料。因此就能拥有很多创想,工作也很能干。

无论你做什么,一开始肯定不知道什么对工作有用,什么对工作没用。换个角度来说,就是没用的东西几乎不存在。

自主思考新想法时,先拉出自己脑子里的抽屉,整理还没成型的丰富的材料,再对其进行组装,最后就产生新的创想了。

有无思考能力就取决于你拥有多少材料。

那么,在什么样的抽屉里装入什么样的材料好呢?那完全是自由的,也就是什么都可以。抽屉里的材料,或者说感兴趣的领域越多越好。音乐、运动、经济、教育或科学,什么都可以。在脑子里准备很多抽屉,接下来只要顺手把材料放进去就行了。“博采众长”才是重要的。

材料随处都有。材料可以是与人见面聊天时听到的,可以是看书得到的,也可以是通过互联网这样强大的武器得到的。不管怎样,最重要的是开始时不要挑挑拣拣,什么材料都行,只要把它装入抽屉就可以。

就如抱有“自己是从事经济相关工作的,只要读经济有关的书就行”这样想法的人,绝对产生不了有趣的创想。正因为材料里有很多的东西,才有可能从中得到有趣的想法。

可能有人会说这意思就是“要加强杂学”,确实如此。但请注意实际上是没有杂学这门学问的。这个社会所有的学问都属于杂学。能学到杂学的也就只限于有观察力、拥有宽阔视野、养成了用自己头脑思考的习惯的人。

现在,人们最希望得到的就是信息。我想如果大家能坚持做到以上几点,就一定能收集到足够分量的信息,与此同时,你也就不必再为缺少“谈资”而焦急苦恼了吧。

但是,掌握着信息却不好好利用,也是没意义的。

因此,不要一个人垄断信息,试着将它透露给公司、同事甚至是贸易合作伙伴,让他们也可以活用。如果能做到这点,我保证你得到的评价会更高。

如果你已经拥有了足够的“谈资”,如果你对抬起头环视周围没有抵触情绪的话,那接下来就尝试一下自信地抬起头、接过话题吧。

在之前的章节中也提到过“被动坐等指令的人”与他人的交流能力很弱。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总是低着头等待别人来打招呼,所以就没什么话题可聊,而且即使聊天也只聊自己的事。自己的事一说完,马上就无话可说了。这样,与他交谈的人也觉得“这个人真是无趣”。

但是,一旦抬起头环顾四周,就能提高观察能力,察觉到的东西也会增加。有些人之所以话题丰富、善于交流,就是因为他是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察觉到许多有趣的事。

说句闲话,在公司里业绩优秀的部门,毫无疑问都有强大的“交流能力”,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站在一个经历丰富的管理者角度看,的确如此。

为了能够接过他人的话题,自己必须能提供有趣的话题。以前一直等待别人给你提供有趣的话题,现在要主动地给别人提供话题。不能老是等待别人给你准备美味,而要主动给别人准备佳肴。

要下决心主动和他人招呼、交流,起初可能会缺乏话题,或者对话题缺少观察和深入思考,三言两语就没话可讲了。所以,要先训练一下。

自己要积极地提出话题。只要这样做,你办公桌周围很快就会活跃起来。一旦活跃起来,机会就会不可思议地不请自到。

如果你能够接过话题,你自然而然会去考虑对方的事情,因为聊天这事孤掌难鸣。如此这般,体贴对方、察觉对方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你可以把在上班途中、公司里面的所见所闻,不拘一格地融入交流的内容中。顺利进行交流以后,你的观察力会敏锐起来,你给旁人的印象也会从单纯的“学业优等生”转变为“充满智慧的人”、“有心人”。

虽然第一章中讲到过关于“有心人”的问题,但既然再次说到这里,又不禁想再啰唆几句。大部分被公认为“有心”的人,其用心之处在于先人一步察觉到事物,或者说是先人一步“读懂未来”。这并非要求做一个超人。“读懂未来”,也就意味着能够应付将要发生的事情。为此,我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在工作中按顺序将与自己有关的事、该做的事一一记录下来。不管多么细小的事情都记下来,这样并不意味着要马上着手办理,而是先把握好整体,把要做的步骤全写下来,然后总结出优先顺序和注意事项。这样,就可以提高你的办事效率。

比如,你搬家的时候,不要贸然把打好包的纸箱搬入新居,而是应提前想好拆包后会出现的情况,并按照那思路写下放入纸箱的顺序和搬入的位置,这样,工作效率就立竿见影地提高了。一开始,就把搬家时将遇到的问题写下来:大件的行李是否能从大门搬进去?如果搬不进去,该从哪儿把它搬进去?搬入的顺序该如何安排?等等。这样做不仅效率高,而且也不太会出差错,能够顺利搬家。不仅工作如此,家务也要如此,任何事情都要如此,养成写下步骤的习惯。

然后,我们要考虑先后顺序和轻重缓急,把该做的事情一一排序。这样,什么事情要多少精力,怎么安排,就一目了然了。

像这样写下步骤,确定先后顺序后,就可以具体地审查所有的工作了。要想先人一步察觉问题的话,把握工作的全局是至关重要的。

附带说一句,公司里大部分工作和以往做过的工作差不多。所以,为了把握全局,必须回顾一下以前做过什么,遇到过什么问题,查看这些记录也是至关重要的。

除了先人一步察觉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成为一个“情报员”。像美国通过中央情报局(CIA)这样的组织收集全世界的情报,也只是做到了“先人一步察觉”而已。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个“情报”。

当然,我无意在信息化时代,再来讨论在哪里才能收集到信息这样的话题。我想说的就是一件事——“信息关键不在于收集,而在于利用”。但事实上,现在很多人仅仅满足于收集信息。

很多经常自诩为情报员的人,只是像收藏物品一样收集情报。如果只是当作一种爱好也就罢了;但如果不是当作爱好的话,那简直就是在浪费时间。那就不是“怀宝生霉”,而是“怀信息生霉”了。

信息经过收集和选择,被利用了才有意义。光是收集的话,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所以,不要让收集到的信息发霉,而要让它指导你的工作。

在这里推荐大家把收集到的信息写下来看,不管是用手写还是输入电脑都可以,这样,就能更好地利用信息了。然后要把它装在口袋里,需要时就能随时查阅,看了几次以后,如果对这信息失去新鲜感,就可以随手扔掉。

这就像解冻食品的工作一样。冷冻食品冻得硬邦邦的,无法直接烹饪,得先把它解冻。同样,收集到的信息光是拿在手上也是无法“烹饪”的,因此需要通过“写下来”这个工作把它“解冻”。

亲自写信息,可以把信息记在自己的脑子里。和别人谈话时,能变成自己的语言。倘若把它编辑在电脑里,那么在做文件的时候,可剪切、可粘贴,很简单,也方便发送到自己的网页上登载。这样,通过和别人交谈、文件引用或发送,收集到的信息就可以实实在在被“据为己有”了。

因此,大家一定要做一个“信息簿”,时刻准备把自己喜欢的信息记录下来。

信息不被使用,就会白白腐烂掉。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把也许能用于约会的新开张餐馆、茶馆的信息,从杂志上剪下来夹在笔记本里。但这样做毫无用处,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我选择把这些店铺的信息全部放在钱包里。去店里的时候,笔记本可能没带,但是钱包是肯定带着的。因此,把这些信息放在钱包里的话,就处于“解冻状态”了。当你想记住偶尔去的、自己中意的店铺时,就可以向店里索要一张卡片或装筷子的袋子,将它们装入钱包,就可以随时使用了。我的钱包就是所谓的“信息微波炉”。归纳整理能力

这里出现了“整理能力”一词,提到整理,就会给人以类似将东西收纳整齐的印象。但是真正的“整理”指的是“丢弃”。一次全部丢掉就会变得干净利落。

如果丢掉了重要的东西,就会发现它的重要性,那么下次就不会丢弃,反而会小心收藏起来。

如果丢掉的是不需要的东西,正好可以减轻你的包裹,让你更轻松地前行。

正如那句俗话说的——除旧迎新。

你的桌子、脑袋都需要“整理”。

会不会工作,看这个人的整理能力就可以知道。那么,如何检验自己是否具备良好的整理归纳能力呢?你的办公桌杂乱不堪吗?

整理能力的好坏体现在哪里呢?我想最直截了当地反映这点的应该就是一个人桌子的情况吧。

桌上杂乱不堪的人找一份文件就要花很长时间,这样一来,工作就会中断,就无法在一件工作上集中精力。

不会工作的人一般都没有一个能马上着手工作的环境,这也是不能好好整理自己大脑的证据。

不会整理的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舍不得丢东西,想着可能什么时候会用得着就舍不得丢弃。正是这优柔寡断的行为,使桌子一下子就变成垃圾堆了。但是请试想一下,三个月都没有用过的东西以后还能派得上大用场吗?基本上是没有这样的例子的。

时代瞬息万变。在这种讲求速度的时代,应该断然丢掉这些握在手里三个月都用不上的没有价值的信息。

堆积垃圾和舍不得丢东西的人,都是没有物归原位的习惯的。因此,一旦准备开始工作时,就会陷入“这个没有”、“那个也没有”的慌张中。用完后放归原位——连这件小事都做不到,就会一直浪费时间。“找不到”不仅是浪费了时间,在精神上也会形成压力。为了消除这种压力,应该养成“东西放在指定位置”的习惯。但是这种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没有相当的意识是改正不了的。所以,每天工作前或者工作后,都要养成利用短暂时间来整理周围物品的习惯,哪怕只是五分钟。

刚开始会觉得无从下手,但有意识地让自己去做,总有一天能掌握整理的能力。大概只要一个月,你就会发现桌子周围焕然一新。

这种行为,还可以帮助整理大脑。“整理大脑?”也许很多人对此都会疑惑不解,大脑还需要整理吗?但是事实告诉我们,就如同你的办公桌一样,我们的大脑也是需要定期进行整理的。举例给大家说明吧。

你有过这样的经验吗?“那份文件要在开会前准备好。”被上司或同事这么一说,才慌慌张张地说:“糟了!”

文件这东西本来就是这样的,即使整理了,只要稍不留神就会增多,变得很难整理。这样一来就糟糕了。

一边说着:“明明放在那个抽屉的呀,怎么会……”或者“前段日子整理时明明在的呀,怎么会……”把各个抽屉都拉开来找,使自己陷入了慌张。

就像书桌那样,人的头脑里面也有各种各样的抽屉。头脑中的抽屉也分成了像“工作”、“兴趣”、“家人”等文件夹,如果不整理的话,就连哪里放着什么东西都不知道,这样使用起来就会很不方便。

因此,头脑中的抽屉,也要每月盘点一次。具体来说,就是将头脑中的东西用图画来描述,试着用图解的形式来整理。这样,就会像“这个抽屉是空的”,或“这个抽屉塞满了”一样有条理,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现状。

把东西塞进头脑里虽然很方便,但不花点儿心思就会很难整理。在你花时间去寻找一个文件的时候,机会有可能就会悄悄溜走。诸如此类情况时有发生。

相反,善于整理的人都有把存取的内容标注下来、不需要的东西处理掉的习惯。平时注意整理的话,必要的时候就能把与之相应的文件找出来,这样才能抓住机会。

为此,平日就要注意培养整理意识,不仅仅是办公桌,头脑中的抽屉也是这样。要每月盘点一次脑中的内容,这样绝对能帮助你提高工作效率。你提交的企划书集中在一张A4纸上了吗?

我们公司会给那些提出优秀企划案并得到采用的员工颁发一份叫“本垒打”的奖金。因为不定期地接受企划案,以前每周都会有数不清的企划书送到我手上。但是我不可能一一阅读,于是便安排了三名助手,让他们帮忙筛选这些企划书。只有那些经过筛选的企划书才会送到我这里来。有了这个规定后,过了一个月左右,三人手里的企划书就堆积如山。

但是,交到我这儿来的企划书只允许是一张A4纸。否则无论写得多么出色,我都不会看。因为我觉得所谓企划书,极端点儿来说,是能使人一看就马上理解其中内容的文件。否则,无论怎样添加数据、点缀文章都是不行的。因此,标题变得尤其重要。如果能撰写出一条让人对企划目的一目了然的标题,自然就会让人产生继续看下去的欲望。这正是企划有魅力的最好证据。

我这样说,肯定会有人吃惊,“啊?只用一张纸就足够了吗?”实际上将内容集中在一张纸上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在那里面必须要包含验证及分析等精华部分,自己又要充分了解其中的细节,这就是很大一部分人怎么也做不到将企划汇集在一张纸上的原因。

我建议,写企划书时,试着考虑一下能引人注意的文案。我们可以发现,像广告等短小精悍的文案,只有短短几行字,却包含了大量数据和信息。

不仅是企划书,报告、感想也是一样,需要从读者的立场出发,给出一份简洁明了的文件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简单来说,需要包括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