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必学古文名句的故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5 02:49:51

点击下载

作者:冯志远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青少年必学古文名句的故事

青少年必学古文名句的故事试读:

前 言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语言工具。在社会生活中,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建设的生力军,为了适应将来的工作和生活,必须从小要在心理、性格、思维、修养等内在素质铸造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在语言表达、社会交往等才能方面也要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

语文素质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学习质量的好坏。叶圣陶认为,“从小学老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打好语文基础,帮助学生通过学习语文知识提高理解其他学科的能力”。由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有这样的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成熟、长大,将来才可以自由地翱翔于世界的大地和蓝天。

客观地说,语文作为基础性工具学科,想要学好并不容易。它体系博大,内容浩繁,融思想、知识与艺术为一体,需逐步培训良好的感知与接受能力。但在学生阶段,需要学习扎实的文字、语言功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顺畅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而达此目的,有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

鉴于以上原因,我们特地编写了这套“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丛书,包括《青少年培养语文兴趣的故事》《青少年必知语文学家的故事》《青少年必读常用词语的故事》《青少年必懂常见成语的故事》《青少年必学古文名句的故事》《青少年激发写作爱好的故事》《青少年应知唐诗名句的故事》《青少年应知宋词名句的故事》《青少年应知文学名著的故事》《青少年必听语文之谜的故事》《青少年必读著名作家的故事》《青少年必读著名诗人的故事》12册,丛书重视语文的基础知识训练,选编了常用词语、好词好句、古文名句解读,谚语、歇后语集萃,还有语文趣味故事、语文之谜以及语文大家的故事等等,目的是使中小学生在快乐的阅读中逐步提高语文知识,增加文学素养,为将来走出社会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书选材严谨,取舍得当,对学生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对教师教学有很好的参考价值,非常适合广大青少年阅读和收藏。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出典】《论语·子罕》。【作者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相传曾问礼于老子,又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曾在鲁国为官,但仕途不顺。之后,孔子周游列国十三年,可惜都不曾获得重用。于是孔子返回家乡,将他满腔的政治理想抱负投入在整理古籍经典与讲学。孔子讲学不倦,重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有弟子三千,桃李满天下。他的思想学说虽曾遭遇秦始皇焚书坑儒,然而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学派。孔子身为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与政治家,他的学说至今仍对中华文化发挥深远的影响。明朝时明世宗谥孔子为“至圣先师孔子”,后世奉为至圣先师。公元1952年由专家换算历书推算孔子诞辰为9月28日,将此日订为孔子诞辰。《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生平与弟子、时人之间的对话,也包括弟子之间的对话,由孔子门下弟子辑录。汉初原有鲁论、齐论、古论共三论,可惜齐论与古论早已佚失,只剩鲁论流传至后代,宋朝时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宋太宗时的宰相赵普据说只读过《论语》,但却能辅助宋太祖“半部论语定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的价值不但跨越时代,也超越东西方的界限,其内容共二十篇,记载了孔子的名言懿行,经过弟子的谨慎编排而具备一贯性,其脉络从头到尾相呼应。今天当我们观赏好莱坞的电影时,竟能听见西方的银幕巨星在片中引用孔子的名言,更可看出《论语》智慧的普世通行,历久弥新。【故事】

关于坚定志节,宋代苏轼在《晁错论》中有:“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说明古代成就了大事业的人,不仅才干卓越,必定还有坚忍不拔的志向。明朝的王阳明先生也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一文中说过:“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若是没有坚定的志向,世界上的事恐都无法成就,人也像是没有舵的舟、没有衔的马,失去了方向。

在恶势力的压迫下,又要如何坚持理想呢?在战国时代屈原的《九章·涉江》中便能见到这般坚韧的风骨,“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诗人在此表达出他宁可终生穷困,也绝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志向。

唐朝王勃在名文《滕王阁序》中同样认为:“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说明年纪老了,也不会因为白了头发而改变心志;处境愈是困难,信心愈是坚定,绝不因此丧失远大志向。一代枭雄曹操晚年仍然雄心万丈地说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良马虽老,伏在马槽,但还想驰骋千里,表达出老人的雄心壮志。

宋儒程颐曾代女子立下一则颠倒是非的“志向”:“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认为饿死是小事一桩,失去志节就事关重大,并以此要求女子坚守节操,为了保持清白之身,即使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这种迂腐的观念,造成“贞节牌坊”迷思。呜呼!假如程先生七天七夜不吃不喝,应该就不会这样胡言乱语,以“牺牲她人的性命”,来成就自己道德的高超。立志当然重要,但若为虚名连生命都因此丢失,大儒还谈什么“坚忍”?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出典】《论语·里仁》。【作者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相传曾问礼于老子,又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曾在鲁国为官,但仕途不顺。之后,孔子周游列国十三年,可惜都不曾获得重用。于是孔子返回家乡,将他满腔的政治理想抱负投入在整理古籍经典与讲学。孔子讲学不倦,重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有弟子三千,桃李满天下。他的思想学说虽曾遭遇秦始皇焚书坑儒,然而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学派。孔子身为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与政治家,他的学说至今仍对中华文化发挥深远的影响。明朝时明世宗谥孔子为“至圣先师孔子”,后世奉为至圣先师。公元1952年由专家换算历书推算孔子诞辰为9月28日,将此日订为孔子诞辰。《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生平与弟子、时人之间的对话,也包括弟子之间的对话,由孔子门下弟子辑录。汉初原有鲁论、齐论、古论共三论,可惜齐论与古论早已佚失,只剩鲁论流传至后代,宋朝时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宋太宗时的宰相赵普据说只读过《论语》,但却能辅助宋太祖“半部论语定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的价值不但跨越时代,也超越东西方的界限,其内容共二十篇,记载了孔子的名言懿行,经过弟子的谨慎编排而具备一贯性,其脉络从头到尾相呼应。今天当我们观赏好莱坞的电影时,竟能听见西方的银幕巨星在片中引用孔子的名言,更可看出《论语》智慧的普世通行,历久弥新。【故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韩诗外传·卷九》)——树想要静止下来,而风却仍吹不停,这种来不及奉养父母的“风木之悲”,最是令人终身悔恨。然而孔子并不赞同“只要在家奉养父母”就是孝顺,他曾感慨地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也就是强调孝顺父母“恭敬”远比“奉养”重要。

时代转变,今天许多父母为儿女铺好一生顺遂的道路,认为子女若能争气地漂洋过海取得国外学位光耀门楣才是孝顺之道。遇到不喜欢出远门的子女,父母还可能搬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清代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男儿志在四方”(明代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等掷地有声的大道理来训勉,等到儿女取经去也,又开始天天想念。所幸今日科技发达,“电子信箱”、“即况视讯”等电脑网络无远弗届,虽是分隔两地,却犹如咫尺天涯。

唐代诗人李白在《春夜宴桃李园序》中如此感慨浮生若梦:“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指天地是万物栖息的客栈,光阴犹如百代流动不息的旅人。在这短暂的人生中,我们要做的事情太多了,难免会顾此失彼,到底要“出国游学”乎、“在家孝顺”乎?这种两难问题常常令人不知所措。《后汉书·马援传》中提到,马援好骑,善别名马,这位相马的专家就曾说过:“传闻不如亲见,视影不如察形”,说明传闻不如亲眼所见,看到影子不如目睹实体;此外,我们今天也常说:“百闻不如一见”(《汉书·赵充国传》)。所以,若能够在年轻时行遍天下,增广见闻,印证书本知识;学有所成之后,回到家乡陪伴父母,让老人家宽心颐养天年。如此,既能实现理想,又能兼顾孝道,岂不两全其美乎?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出典】《论语·述而》。【作者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相传曾问礼于老子,又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曾在鲁国为官,但仕途不顺。之后,孔子周游列国十三年,可惜都不曾获得重用。于是孔子返回家乡,将他满腔的政治理想抱负投入在整理古籍经典与讲学。孔子讲学不倦,重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有弟子三千,桃李满天下。他的思想学说虽曾遭遇秦始皇焚书坑儒,然而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学派。孔子身为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与政治家,他的学说至今仍对中华文化发挥深远的影响。明朝时明世宗谥孔子为“至圣先师孔子”,后世奉为至圣先师。公元1952年由专家换算历书推算孔子诞辰为9月28日,将此日订为孔子诞辰。《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生平与弟子、时人之间的对话,也包括弟子之间的对话,由孔子门下弟子辑录。汉初原有鲁论、齐论、古论共三论,可惜齐论与古论早已佚失,只剩鲁论流传至后代,宋朝时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宋太宗时的宰相赵普据说只读过《论语》,但却能辅助宋太祖“半部论语定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的价值不但跨越时代,也超越东西方的界限,其内容共二十篇,记载了孔子的名言懿行,经过弟子的谨慎编排而具备一贯性,其脉络从头到尾相呼应。今天当我们观赏好莱坞的电影时,竟能听见西方的银幕巨星在片中引用孔子的名言,更可看出《论语》智慧的普世通行,历久弥新。【故事】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说明读书人志在修道,如果以破衣粗食为耻的话,实在不足以跟他谈道,正可与本句之前段相互呼应。对孔子而言,生命的丰盛不在于美食或华服,而在于道的探索追寻。“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是孔子的另一表述,若能在早上听闻了宝贵的道理,即使是傍晚离开了人世,也不觉惋惜。孔子的所言所行,处处显露出他超凡豁达的人生观。

人们常把“知足常乐”挂在嘴边,却“心”与愿违,外界的声色犬马,牵引着人走向欲望的深渊。俗谚说:“有钱能使鬼推磨”,金钱看似万能,但贪财却是万恶之根,唯有反璞归真,生活求简,思想求深,才能体会如西谚所说:“心灵财富是唯一真正的财富。”(“The wealth Of the mind is the only true wealth.”)

在《圣经》中,耶稣的门徒保罗曾说道:“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腓立比书》第四章第十二节)好比孔子的据义而为,保罗的秘诀在于遵行上帝的话语和教导。在这混乱的世代中,你是否也已找到生命里的指南针?

谈到以“浮云”用词,孔子可谓先发,后代文人雅士多喜欢以“浮云”为喻,如李白五律《送友人》中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讲的是游子漂泊与故人牵挂的故事。王安石七绝《登飞来峰》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其中提到的“浮云”,则意含双关,暗喻奸佞小人。到了现代,苏来作词作曲的《浮云游子》,更是伴随许多人走过青涩年少的不老民歌。耳畔,仿佛又听见了那如歌的旋律:“浮云一样的游子,行囊装满了乡愁;虽然努力向前走,乡愁一样入梦中。”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出典】《论语·子罕》。【作者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相传曾问礼于老子,又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曾在鲁国为官,但仕途不顺。之后,孔子周游列国十三年,可惜都不曾获得重用。于是孔子返回家乡,将他满腔的政治理想抱负投入在整理古籍经典与讲学。孔子讲学不倦,重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有弟子三千,桃李满天下。他的思想学说虽曾遭遇秦始皇焚书坑儒,然而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学派。孔子身为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与政治家,他的学说至今仍对中华文化发挥深远的影响。明朝时明世宗谥孔子为“至圣先师孔子”,后世奉为至圣先师。公元1952年由专家换算历书推算孔子诞辰为9月28日,将此日订为孔子诞辰。《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生平与弟子、时人之间的对话,也包括弟子之间的对话,由孔子门下弟子辑录。汉初原有鲁论、齐论、古论共三论,可惜齐论与古论早已佚失,只剩鲁论流传至后代,宋朝时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宋太宗时的宰相赵普据说只读过《论语》,但却能辅助宋太祖“半部论语定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的价值不但跨越时代,也超越东西方的界限,其内容共二十篇,记载了孔子的名言懿行,经过弟子的谨慎编排而具备一贯性,其脉络从头到尾相呼应。今天当我们观赏好莱坞的电影时,竟能听见西方的银幕巨星在片中引用孔子的名言,更可看出《论语》智慧的普世通行,历久弥新。【故事】“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在郑愁予脍炙人口的《错误》起头句里,让你想到了些什么?是一段凄美的爱情、一位美丽少妇的等待,还是想起了张九龄“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望月怀远》)的情景?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窈窕淑女,君子怎不好逑?卫灵公与夫人同车,置孔子于次乘,暂且撇开礼法不论,从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看来,似乎也情有可原。

电视咖啡广告不就有这么一句:“生命就该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透露着现代人对美的执著与追寻。美丽的事物,无人不爱,然而凡具生命的美物,上至万物之灵,下至野地里的小花一朵,都无法通过时间与空间的考验,终将随岁月而凋零。在你的心中,什么才是永恒的呢?孔子认为,足以泽披百代的珍宝,唯有仁德。对基督徒来说,遵行上帝永不废去的话语,并求治死圣经中所提及的人性三大软弱:“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约翰一书》第二章第十六节),就可与永恒接轨。

但丁曾说:“人不能像动物一样活着,而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老子则强调:“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毕竟,过分的物欲确实会引起更多心志的昏乱,而非心灵的平安。

古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种道理也许人人能懂,甚至常常挂在口中。但实际上,这样的名言只能作为一种期许与希望,人的欲念是与生俱来,终生与人共存的。儒家要做到“无欲”,有一套法则,也许是修身、慎独,或是“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至宋明时期,道学家提出以“存天理,去人欲”为核心的修身主张,一方面将儒学伦理规范提升至“天理”的高度,一方面细密设计了各种遏制“人欲”的方法。这些反而处处显示了,无需“外诱”,人性的欲望是难以操控、顽于对付的呀!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出典】《论语·里仁》。【作者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相传曾问礼于老子,又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曾在鲁国为官,但仕途不顺。之后,孔子周游列国十三年,可惜都不曾获得重用。于是孔子返回家乡,将他满腔的政治理想抱负投入在整理古籍经典与讲学。孔子讲学不倦,重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有弟子三千,桃李满天下。他的思想学说虽曾遭遇秦始皇焚书坑儒,然而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学派。孔子身为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与政治家,他的学说至今仍对中华文化发挥深远的影响。明朝时明世宗谥孔子为“至圣先师孔子”,后世奉为至圣先师。公元1952年由专家换算历书推算孔子诞辰为9月28日,将此日订为孔子诞辰。《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生平与弟子、时人之间的对话,也包括弟子之间的对话,由孔子门下弟子辑录。汉初原有鲁论、齐论、古论共三论,可惜齐论与古论早已佚失,只剩鲁论流传至后代,宋朝时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宋太宗时的宰相赵普据说只读过《论语》,但却能辅助宋太祖“半部论语定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的价值不但跨越时代,也超越东西方的界限,其内容共二十篇,记载了孔子的名言懿行,经过弟子的谨慎编排而具备一贯性,其脉络从头到尾相呼应。今天当我们观赏好莱坞的电影时,竟能听见西方的银幕巨星在片中引用孔子的名言,更可看出《论语》智慧的普世通行,历久弥新。【故事】

唐太宗曾如此告诫他的儿子们:“见善思齐,足以扬名不朽;闻恶能改,庶得免乎大过。”(语出吴竞《贞观政要·教诫太子诸王》)意思是说:看见他人的过人之处就要有自己也当如此的向上心,这样的努力就能让自己留下美名;听到他人对自己的批评就要努力改正,才不会铸成大错。根据心理分析理论,人类的行为动机不外乎两种,一是追求快乐,一是逃离痛苦。我们不妨这么看,见善思齐是属于追求快乐,而闻过能改则是属于逃离痛苦,为什么呢?上面这句话就说得很明显了,思齐可以赢得相同的奖励,而改过当然是为了不要再挨骂了啊!

然而“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没有人不会犯错,只要知错能改,就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唐朝李白在《与韩荆州书》中也曾说过:“且人非尧舜,谁能尽善?”只要是人都有缺点,但大多数人容易将别人的小过错看在眼里。所以,当别人犯错时,别急着批评,先看看自己是否也有相同的毛病,犯错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也不必急着掩饰,最重要的是立刻反省改正,至少别在同一颗石头上跌两次。

纪伯伦曾经说过:“当你们中间有人跌倒时,他是为了让后面的人不跌倒。”看见别人的失败经验,要懂得感恩,因为他等于扶了大家一把;而看见别人的成功,不要被那表面的风光所炫惑,应该仔细观察过程中的付出和努力。如此虚心向他人学习,不论是正面或负面的结果都可作为自己的借镜哦!

众人皆醉我独醒

【出典】

战国·屈原《楚辞·渔父》。【作者简介】

屈原(公元前343年生,卒年不详),名平,又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国人。为人耿介忠心,曾任楚国三闾大夫、左徒,但因受人毁谤而两度遭到放逐,最后抱石自投汨罗江而死。著有《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赋,均收录于西汉刘向所编《楚辞》一书中,对后世文学具有极大的影响。【故事】

屈原所说的“众醉独醒”,只是一种颓靡混浊的比喻,并非真的喝醉酒;同样地,欧阳修为自己取了一个“醉翁”的称号,却在《醉翁亭记》里道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显然在这个位于安徽滁县的醉翁亭上,欧阳修的“别有用心”其实是在亭上赏玩山水,沉醉于美景之中!

可见得同样是醉,并不一定因酒而醉;而同样是酒,有时能使人“一醉解千愁”,有时却教人“酒入愁肠愁更愁”。有人嗜酒如命,也有人视酒为祸胎。明末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酒禁》中,就指出“水为地险,酒为人险”的道理,意思是说,河水原本无害,但会因为地势而泛滥,造成危险;酒本无害,却常因人的无所节制,而酿成祸害。

然而,对身兼诗仙和酒仙的李白来说,酒非但不是祸害,恐怕还是灵感的来源。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生动地描述了唐朝八位嗜酒名人,其中有名句:“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或许,也只有这种喝一斗酒写一百首诗的奇才,才能写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如此绝妙佳句吧!

诗仙邀明月和黑影共饮,当代诗人洛夫则邀“诗鬼”李贺共饮。在《与李贺共饮(时间之伤)》中,洛夫对诗鬼这样说:“我试着把你最得意的一首七绝/塞进一只酒瓮中/摇一摇,便见云雾腾升/语字醉舞而平仄乱撞”,着实鬼气十足,酒气也满分。

除了唐朝之外,宋代的饮酒风格也不遑多让。这点在《水浒传》可见一斑,书中撰述的宋朝一百零八个好汉,几乎人人饮酒,而且还有许多场景和酒有关。著名的武松打虎,便是武松连喝十八碗“三碗不过岗”的酒(其实是一般人喝了三碗就过不了岗的烈酒)之后,乘醉过山岗,直到遇见猛虎,酒都变成冷汗冒了出来,才一惊而醒,徒手将老虎打死。此外,后来武松醉打蒋门神那一回,也是一路喝酒,直喝到最后一家蒋门神的酒店,店门前的两把金旗上还写着“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俨然是一句充分展现饮酒乐趣和奥妙的广告词。

由此种种看来,酒之为福为祸,就如水之载舟覆舟一样,并非绝对;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文学史上少了酒,必将大为失色!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出典】《孟子·公孙丑上》。【作者简介】

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孟子年少丧父,由母亲仇氏一手带大,这位伟大的母亲为了让孟子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三度搬家,并亲自教导孟子,而流传有“孟母三迁”与“断机教子”的故事。

据说孟子曾受学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于学成后亦效法孔子招收弟子并周游列国。虽然孟子曾接获梁惠王、齐宣王的召见,可惜他接近现代民主观念的思想如“仁政”、“王道”未受到重用。到了晚年,孟子回到家乡讲学,并将自己的理想抱负由弟子辑录成书。《孟子》共七篇,十四卷,内容记载了孟子的言论及事迹,其中包括承自孔子“仁”的“性善说”,是孟子对于道德价值根源的阐述。至于孟子的政治思想在当时则是十分前卫的,他认为施政应以民为本,可说是最早提出“人民是头家”的学者。五代时蜀主孟昶刻“十一经”时排除《孝经》而纳入《孟子》,从此成为经书之列。南宋时朱熹将《中庸》、《大学》、《论语》、《孟子》并列,后人称之为“四书”,其重要性可见一斑。【故事】“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同样语出《孟子·公孙丑上》,指的是人类生而拥有的同情怜悯之心,就是“仁”的起点。九·二一地震发生后,新闻画面里出现哀恸逾恒的家属,让电视机前的许多人也跟着落泪,并且出钱出力推动重建的工作,整个社会因为巨大的伤痛迅速地连成一线,人性在这个时刻闪耀动人的光芒,也让人坚信“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经》)——人出生的时候,最初的天性是良善的。

不过,继续观看电视新闻,将会发现,一件接着一件层出不穷的社会案件,人性的光辉立刻被大片乌云所掩盖,不禁令人怀疑,难道荀子所云:“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才是真理?《荀子·性恶》认为人的天性本质是自私邪恶的,所有呈现出来的善行,都只是人为的矫饰。

不论人性本善本恶,应该没有人从小就立志要当“坏人”。人的一生充满了选择,不同的选择导致不同的结果,一时之间无法坚定意志,和邪恶自私妥协,自然容易导向黑暗之途。所以,孟子和荀子虽然对人的本性有不同的主张,他们对道德修养的观念却是一致的,不论在什么样艰难的环境,有志于君子之道的人,都要去恶向善啊!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出典】《论语·八佾》。【作者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相传曾问礼于老子,又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曾在鲁国为官,但仕途不顺。之后,孔子周游列国十三年,可惜都不曾获得重用。于是孔子返回家乡,将他满腔的政治理想抱负投入在整理古籍经典与讲学。孔子讲学不倦,重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有弟子三千,桃李满天下。他的思想学说虽曾遭遇秦始皇焚书坑儒,然而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学派。孔子身为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与政治家,他的学说至今仍对中华文化发挥深远的影响。明朝时明世宗谥孔子为“至圣先师孔子”,后世奉为至圣先师。公元1952年由专家换算历书推算孔子诞辰为9月28日,将此日订为孔子诞辰。《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生平与弟子、时人之间的对话,也包括弟子之间的对话,由孔子门下弟子辑录。汉初原有鲁论、齐论、古论共三论,可惜齐论与古论早已佚失,只剩鲁论流传至后代,宋朝时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宋太宗时的宰相赵普据说只读过《论语》,但却能辅助宋太祖“半部论语定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的价值不但跨越时代,也超越东西方的界限,其内容共二十篇,记载了孔子的名言懿行,经过弟子的谨慎编排而具备一贯性,其脉络从头到尾相呼应。今天当我们观赏好莱坞的电影时,竟能听见西方的银幕巨星在片中引用孔子的名言,更可看出《论语》智慧的普世通行,历久弥新。【故事】

我们是讲究“忍”的民族,老祖宗不就再三告诫,要忍人之所不能忍,才能成就大事。为了加强说服力,还举出秦末“圯上老人”训练张良的例子,因为张良能忍气吞声为老人穿鞋三次,终于获得《黄石公兵书》而雄霸天下。由此证明想要有一番作为,就要先学会忍。

然而,“忍”字心头一把刀,受尽委屈耻辱而能强忍下来,若非麻木不仁失去知觉,就是算计时机有所企图,但前者居多,后者终究寥寥可数。我们常听到的座右铭有“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忍小愤而就大谋”(宋·苏轼《留侯论》),都是中国人的立身哲学。但忍到极点,竟发明出“吃亏就是占便宜”这种诡异的逻辑,就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了。还有什么“别人打你右脸颊耳光,最好再把左脸凑过去供他泄恨”等怪理论,殊不知一味地相让忍耐,别人还以为你好欺负呢!所谓“姑息养奸”正是如此。

长期在压力下生活的人,应要鼓励他们适时适地的释放压力。报纸社会版所报道手刃亲夫的柔弱女子,大多是长期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一旦忍到极限,往往就成为一件怵目惊心的社会案件。所以,凡“忍人之所不能忍”者,往往会成为“狠人之所不能狠”者。“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当一个人讲出这句话时,表示他的忍耐功夫已达极限,这时应适时宣泄情绪,身心才能保持健康。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出典】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作者简介】

范仲淹(公元989-1052年),字希文,是宋朝名臣。年幼即丧父,母亲为了养活儿子而改嫁,这在当时的社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范仲淹在少年时即立志发奋读书,以报答母亲的恩情。他在26岁时考中进士,从此几度宦海浮沉,但仍然努力不懈地为人生理想而奋斗。《岳阳楼记》中的岳阳楼位于今湖南岳阳西北洞庭湖畔的古城墙上,是一座历史名楼,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美名,诗人杜甫也曾登此楼而作《登岳阳楼》。范仲淹所处的时代正是内忧外患不断、国力薄弱的宋朝,他虽有志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奈何政治现实及弊病沉病难治,当他被贬至邓州时,好友滕子京来信请他为岳阳楼作记。一代名臣与名楼交会结晶成这篇《岳阳楼记》,除了文字的价值和历史意义之外,他忧国忧民的心志充分反映了知识分子关怀天下的精神,使这篇文章传颂千古。【故事】“先天下之忧而忧”中的“忧”字,并不是莫名的恐惧或焦虑,不是挨了骂就难过,被夸奖就开心,而是怀有远大志向和慈悲之心,为天下人、为国事忧愁,和现代人的“忧郁症”完全不同。范仲淹在此句之前就说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所以千万不要会错意,明明没事还要强说愁哦!毕竟“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篇》),君子处世坦荡无惧,小人才会常怀忧虑,临危易乱。

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是这么谈“忧”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说的是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考量,提防可能的危机,那么忧患很快就会来到眼前。这主要是提醒人们要有危机及忧患意识,即使身处安乐,也要为未来做好打算,免得一旦发生危机就手忙脚乱。

关于“忧”,汉代《古诗十九首·西门行》也有名句:“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描述人总是怀着忧愁苦恼无尽期,而人生不过数十寒暑,忽焉消逝,实在不该自寻烦恼,及时行乐才是上策。想想,人活着不断地眺望未来,从小长辈经常教训子弟要先苦后乐;童话故事也透过一天到晚玩乐的蝴蝶和时时忧心如何过冬的蚂蚁,教导小朋友先把工作做完才能玩耍。尽管大家从小就在“忧”的指导原则下成长,也千万不要反应过度,让莫名的恐惧与焦虑影响了生活!

众怒难犯,专欲难成

【出典】《左传·襄公十年》。【作者简介】《左传》又称《春秋左传》或《左氏春秋》,关于作者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一说是由左丘明所作,或说是由战国时吴起召集历史散文家所著,众说纷纭至今不能下定论。不论作者为何人,《左传》的内容是中国史学的瑰宝,司马迁撰写《史记》便大量采用《左传》的资料。到了今天,《左传》仍然是研究中国文学与历史的必读经典。《左传》的内容记载由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722-前481年)的史事,包括当时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的史实。大量的史料加上叙事详尽,同时展现作者高明的叙述能力。精彩的是文字运用精练畅达,人物刻画生动多样,不论是正直、邪恶、庄重、诙谐、机智、狡诈的性格均跃然纸上,名列《十三经》。至于《十三经》则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包括《周易》、《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孝经》、《论语》、《孟子》,而《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学经典。《左传》又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故事】

群众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呢?在《魏书·吐谷浑传》中提到:“单者易折,众则难摧,戮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是说一个人的才智能力毕竟有限,众人若能团结同心,发挥众志成城的力量,国家必可以稳固安定。

领导者的行事,若不能得到共识,甚至受到抵制的话,众人的力量往往会形成可怕的反作用力。春秋时代,鲁昭公攻打季平子,季平子先要求调查他的罪责,又请求囚禁在费地,最后希望能够逃亡他国,但是昭公都不同意。子家便劝说:“众怒不可蓄也,蓄而弗治,蕴。蕴蓄,民将生心;生心,同求将和。”(《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这句话表示,不能让众人的愤怒积聚,积聚众怒而无法平息,就会蕴藏危险。一旦积聚众怒、蕴藏危险,人民便产生叛逆之心,有了叛逆之心,相同感受的人就会彼此寻求合作。子家虽指出“众怒不可蓄”的道理,鲁昭公却不听,最后导致叔孙氏与孟氏联手攻击,他只好逃往齐国。

所以,“勿以独见而违众”(吕尚《六韬·立将》),千万不要坚持个人意见而违背众人的意志。个人纵然是智勇双全、文韬武略,众人之事仍仰赖众人的力量,“专断独行”在专制政权的时代尚且会招致群众造反,何况是在讲求民主的现代呢!

当然众人的力量与个人的决策,平衡两者需要高度的技巧,明朝张居正有名言:“天下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在于众,断在于独。”其中便提到事情的谋划要仰赖众人之力,而决断时则要靠个人的主见。有人说,一个人的智商如果是一百的话,一百个人的智商并不等于一百乘上一百,相反的要用除法来计算。如果决断仰赖个人智慧,如何让决断得到众人的认同,就需要更大的智慧了。个人能够成就的事情有限,得到众人的扶持,才能完成大事业啊!

防民之口,甚于防水

【出典】

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作者简介】

司马迁(公元前145-前90年左右),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县)人,出生于汉代的史官世家,父亲司马谈因不能写出媲美《春秋》的传世著作而抱憾终身,临死前,特别叮嘱司马迁,要继续传承史官对历史的责任与使命。

司马迁后因“李陵事件”,被汉武帝处以残酷的腐刑,狱中他倾注全力在《史记》的写作上,而撰写历史巨著的信念,是他忍受屈辱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出狱后,司马迁作了中书令,直到公元前93年前后完成《史记》。《史记》这部书的原名并非如此,司马迁称它为《太史公书》,两汉学者有称为《太史公记》或《太史记》等,到东汉末年才称为《史记》。

全书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二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约五十二万宇。记载从太古人物黄帝到司马迁当时生活的汉武帝时期,是一部纵横古今、包罗万象、组织严谨的纪传体通史。内容充分反映司马迁进步的历史批判精神,也处处展现“原始察终、见盛观衰、通古今之变”的求实态度,被誉为举世无双的经典之作。司马迁也因《史记》一书晋升为我国最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与散文家。【故事】

由此看出,召公深知君王应以民为本的道理。在《孟子·尽心》中,孟子对民本思想表达得非常清楚,“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鲜明地将人民的地位摆在第一,认为人民是最尊贵的,国家社稷其次,最后才是君王。荀子在《荀子·王制》也引用了水与舟的比喻:“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人民就像水,君主就像船,而“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所以人民可以拥护君主,也可以推翻君主的地位。

人民力量的伟大,可见一斑,人民的舆论当然不可忽视。春秋时代的庞恭,十分了解这一点,所以,在他准备和魏太子到赵都邯郸当人质前,特别对魏惠王示警说:“市集上人潮汹涌,是不可能出现老虎的,可是,‘三人成虎于市’……我们离开后,一定有很多人会议论批评我们,请陛下要小心地听取。”(《韩非子·外储说》)。庞恭的意思是,如果有三人都说市集上有老虎出现,人们的信念就会动摇,而开始相信真的有老虎,这就是舆论可怕的地方。可惜魏惠王没有记住庞恭的进言,当庞恭由赵回国时,魏惠王早已听信了谗言,不愿让庞恭谒见。成语“众口铄金”也可以形容舆论的力量,众人的嘴巴(舆论)可以铄炼冶金,不能不谨慎判断!

既然如此,面对众人的不当言论是否就束手无策了呢?削弱不当言论的方法不难,首先要使“谣言止于智者”,不轻信未经证实的言论;其次要谨记孔子《论语·阳货》中所言:“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不要把路上听到的话,就在路上随意地传播出去,这是不懂得善言且抛弃道德的人。如果人人能做到这两点,诬妄的言论自然会大为减少。但是,如果舆论属实,周厉王那样的独裁专政,自然是难以持久,为政者绝不可轻忽。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出典】《论语·泰伯》。【作者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相传曾问礼于老子,又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曾在鲁国为官,但仕途不顺。之后,孔子周游列国十三年,可惜都不曾获得重用。于是孔子返回家乡,将他满腔的政治理想抱负投入在整理古籍经典与讲学。孔子讲学不倦,重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有弟子三千,桃李满天下。他的思想学说虽曾遭遇秦始皇焚书坑儒,然而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学派。孔子身为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与政治家,他的学说至今仍对中华文化发挥深远的影响。明朝时明世宗谥孔子为“至圣先师孔子”,后世奉为至圣先师。公元1952年由专家换算历书推算孔子诞辰为9月28日,将此日定为孔子诞辰。《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生平与弟子、时人之间的对话,也包括弟子之间的对话,由孔子门下弟子辑录。汉初原有鲁论、齐论、古论共三论,可惜齐论与古论早已佚失,只剩鲁论流传至后代,宋朝时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宋太宗时的宰相赵普据说只读过《论语》,但却能辅助宋太祖“半部论语定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的价值不但跨越时代,也超越东西方的界限,其内容共二十篇,记载了孔子的名言懿行,经过弟子的谨慎编排而具备一贯性,其脉络从头到尾相呼应。今天当我们观赏好莱坞的电影时,竟能听见西方的银幕巨星在片中引用孔子的名言,更可看出《论语》智慧的普世通行,历久弥新。【故事】

由于名分上的不适当所导致的问题,孔于在《论语·子路》中谈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意思是说,君子若是名分不当,所说的话不能顺理成章,不只事业不会成功,扩大来看,恐怕连国家的礼乐制度和刑罚都无法得当。就像是,如果隶属于地方的工作却由中央来出主意,或是该管作风的人却批评环境整洁的问题,做起事来如何能有正当而充分的理由呢?

关于“名正言顺”,在《汉书·梅福传》中也有:“位卑而言高者,罪也”,是指位处卑下却妄沦高官所主的政事,超越本分发表议论是有罪的。纵使自己才高八斗见识过人,若是暂处于较低的职位,也不必太急于表现自己。若不盱衡现实状况,考量自己是否有发言权,很容易逾越分寸,甚至得罪他人!

在《淮南子·说林训》中也有一名句,与孔子名正言顺的“组织管理”思想颇为接近:“非规矩不能定方圆,非准绳不能正曲直。”是说没有规、矩作为辅助工具就无法画出方和圆;没有测量平直的工具就无法将弯曲的订正成直的。比喻没有一定的法度标准就没有能够遵循的原则。凡事一定要有个准则,否则众人莫衷一是,你一言我一语,就算勉强成事,也无法有个圆满的结局,何况出了纰漏又该由谁来负责呢?现代政坛不时出现踢皮球作风。真该让他们好好读一下中国名句呢!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出典】《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习凿齿《汉晋春秋》。【作者简介】《三国志》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历史,共六十五卷。作者为陈寿(公元233-297年),字承祚,他在蜀汉做过官,30岁时,蜀汉政权灭亡,在晋朝担任过晋平令、著作郎。《三国志》中的《魏书》、《吴书》,主要取材于以前有关于魏、吴的史作,而蜀政权没有史官负责搜集材料,编写蜀史,《蜀书》便由陈寿采集编次完成。陈寿的时代接近三国,能运用的资料有限,有史料不足的困难。陈寿没有编写志,若想解三国的典章制度,必须借助《晋书》,《三国志》叙事精彩,剪裁得当,文字简洁,与《史记》、《汉书》及《后汉书》并称四史。与陈寿同时代的夏侯湛曾撰写《魏书》,看到《三国志》后,便毁了自己的作品。

到了南朝宋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搜集引用了许多陈寿未曾使用或避讳不用的史料,例如西晋鱼篆的《魏略》、傅玄的《傅子》、东晋习凿齿的《汉晋春秋》等超过上百种,为《三国志》作了补充与注解,使三国时期的史料更加完整,更加彰显《三国志》的价值。【故事】

诸葛亮尽管神机妙算,智慧过人,但并非以文章见长,他的《出师表》之所以流传后世,实因发自肺腑衷心,因此感人至深、《出师表》分为前后两篇,都是在刘备死后,上书后主刘禅而写。《前出师表》作于建兴五年(公元227年),当时蜀汉驻军汉中,准备北伐曹魏,为了让北伐之举无后顾之忧,诸葛亮藉这篇文章功谏后主“亲贤臣,远小人”,以便巩固国家的根基!字里行间,尤不是忠臣的用心良苦,最后以“临表涕泣,不知所云”作为全文结语。《后出师表》则写于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当时蜀军北伐受挫,退回汉中准备再战,但因为朝廷中有许多人对这个决策感到怀疑,诸葛亮于是以此文上书后主,解释出师讨伐曹魏的必要。在一番分析表述之后,最后写下:“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表明北伐的成功与否,虽非自己所能事先预料,但无论如何,会付出臣子的才能与生命,尽人事以听天命,大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气魄。

后世文人对诸葛亮及《出师表》多所称颂,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杜甫《蜀相》诗中的“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将老臣“鞠躬尽瘁”却无力回天的悲叹,抒发得淋漓尽致。

据说,时隔将近一千年之后,宋朝名将岳飞带兵抗金时,曾经夜宿当年诸葛亮的“茅庐”,读《出师表》而感动落泪,最后以纸墨和泪,提笔书写全文。岳飞当年气势磅礴的书法,至今仍可在四川成都南门外纪念诸葛亮的“武侯祠”中,见到翻刻的石碑。

后人(南宋诗人谢枋得《文章轨范》引安子顺所言)甚至流传了这样的评说:“读诸葛亮《出师表》不坠泪者不忠,读李密《陈情表》不坠泪者不孝,读韩愈《祭十二郎文》不坠泪者不慈?”由此不难想见,诸葛亮这种“死而后已”的血泪精神,感动了历史上多少忠臣之心。

千丈之堤,溃以蝼蚁之穴

【出典】《韩非子·喻老》。【作者简介】

韩非,姓韩,名非,为战国末年韩国的贵族,生年已不可号,约二十余岁.与李斯于兰陵同拜荀子为师,此时韩非对法术之学,已有相当的修养。他不仅才识卓绝,能洞明时世之症,道破人性弱点,而且用思深刻,析理透彻,因此。李斯常自叹不如。《韩非子》一书是韩非顺应时势,参酌各家学说,撷优取胜,并融合法、术、势之论,而建构出的治国理沦.有缜密而严整的思想体系。书中的写作方法不拘一式。不但长于论说,也工于叙事,寓言托意,行文善于变化,是我国政治史上一部重要的典籍,在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秦始皇十分赏识这本书,曾想重用韩非,可惜最后受了李斯的谗言所害致死。【故事】

自古有训:“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关于这点,明初的著名学者与思想家方孝孺在《指喻》这篇文章中,便以拇指的小病小痛为比喻,描述因未能立即求医,后来在鬼门关前走一遭的危险性。文中有“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始以为不足冶,而终至于不可为”的句子,便是在警示世人,天下事刚开始时,大都是起于枝末细节般的小事,最后却变成大患。之所以会顷变到这步田地,主要是因为人们轻忽了这些微小瑕疵的严重性,未及时加以处理,以至于后来酿成不可收拾的大祸。所以啦,天下“病”即使还未发作,就要谨慎处理。

俗语说:“只因一着错,满盘皆输。”下棋会输并不是因为最后一着棋下错了,刚开始的每一步,其实都牵连到全局。因此要步步为营,否则就像骨牌效应一般,一牌倒,连环倒,以致满盘皆输。

不管怎么说,没有小缺陷的累积。毕竟不容易出现大缺失,“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金瓶梅·第九十二回》)的道理人人都懂,而预防千丈堤因蚁穴而溃的方法就是要防患于未然、“防微杜渐”——防范祸患的萌芽,以杜绝乱源的开端。毕竟人生短暂而珍贵。无法重来,岂能让一些小事,而荒废了大业!但这意思并非要你不眠不休地专挑别人和自己的小毛病,而是要重视基础与微小的功夫.不放纵荒废,人生才不会留白哟!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出典】《孟子·公孙丑下》。【作者简介】

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孟子年少丧父,由母亲仇氏一手带大,这位伟大的母亲为了让孟子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三度搬家,并亲自教导孟子,而流传有“孟母三迁”与“断机教子”的故事。

据说孟子曾受学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于学成后亦效法孔子招收弟子并周游列国。虽然孟子曾接获梁惠王、齐宣王的召见,可惜他接近现代民主观念的思想如“仁政”、“王道”未受到重用。到了晚年,孟子回到家乡讲学,并将自己的理想抱负由弟子辑录成书。《孟子》共七篇,十四卷,内容记载了孟子的言论及事迹,其中包括承自孔子“仁”的“性善说”,是孟子对于道德价值根源的阐述。至于孟子的政治思想在当时则是十分前卫的,他认为施政应以民为本,可说是最早提出“人民是头家”的学者。五代时蜀主孟昶刻“十一经”时排除《孝经》而纳入《孟子》,从此成为经书之列。南宋时朱熹将《中庸》、《大学》、《论语》、《孟子》并列,后人称之为“四书”,其重要性可见一斑。【故事】

提出“性恶说”的荀子有:“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荀子·王霸》)也指掌握时机与有利的地势,并还得到人心,那么不论做什么事都能成功。尽管荀子对于人性的看法与孟子大相径庭,对于天时、地利、人和的见解倒是相同。其实这些观点不只能运用在战场上,在日常生活中也可得到最佳印证,譬如聪明的消费者到大卖场购物就会先考虑什么时候前往能避开人潮、观察哪些商品有特价、排在何处结账最迅速、车停在哪里最方便呢!

所谓商场如战场,最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且看商人到外地投资,最后落得血本无归,观察原因多半是因为不熟悉环境,缺少人脉,无法了解当地人情,或是投资时机不对。宋朝苏轼《策别十四》中即有:“必因人之情,故易为功;必因时之势,故易为力”,了解人的常情较容易成功,顺应时势则可借力使力。如果人生地不熟,没有市场调查的分析就开始推销产品,最后才发现当地人根本没有这种消费习惯,简直像在旱季卖雨伞,难怪会投资失败了。

另外也有名言说:“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国语·越语下》)指要把握时机行事,一旦错失,反而会招致灾祸。机运偏爱既有头脑并做好万全准备的人。然而若是得到“天时地利人和”的协助,却犹豫不决而失去机会,只怕“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被老天爷处罚也是应该的。“所谓用天因地,成功之资也”(公孙述载记《东观汉纪·卷二十三》),便强调顺应天时与地利,是成功必备的要件。一个人的能力不仅止于专业知识,观察敏锐、勇敢果决,才能够事半功倍啊!

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出典】

汉·淮南王刘安《淮南子·说山》。【作者简介】

刘安(公元前179-前122年),西汉沛县人,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承袭父亲刘长的爵位受封为淮南王。刘安擅长写文章词赋,颇受汉武帝的器重,但后来因为谋反叛变,事发后畏罪自杀而死。《淮南子》一书由刘安与其门客和方士合著而成,分为内篇、外篇两部分,现今所存二十一篇,大都是原内篇所遗,外篇已经失传。全书内容庞杂,它揉合了道、阴阳、墨、法与部分儒家思想,但主要宗旨倾向道家。《汉书·艺文志》将它归为杂家。【故事】

除了落叶之外,秋雨也是传达秋讯的最佳使者。所谓“一雨成秋”,就是在暑气未消的初秋时节,忽然下一阵雨,而开启了凉爽秋天的序幕。在郁达夫《故都的秋》一文中,便曾提及“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而有“一层秋雨一层凉”的感触。其实,传统谚语的说法是“一阵秋雨一阵寒,十阵秋雨穿上棉”,只不过北方人常将“阵”念成”层”,却也别具韵味。

如果说秋雨是凉意的代名词,那么秋风可说是萧瑟和愁肠的印象画。深秋时仍身处战场的毛泽东写下《釆桑子·重阳》词,其中“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描写秋风强劲、秋霜万里的景致。清朝末年,鉴湖女侠秋瑾起义失败被捕,不愿出卖同党,从容就义前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七个字,壮烈成仁。

相较于秋风秋雨,秋水则显得柔美许多。事实上,由于秋水平静如镜,澄澈见底,因此还常借来形容眼睛,尤其是女子明亮美丽的眼睛、根据《中国历代名女传》(作者佚名)的描述,当年人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唐伯虎,就是为了秋香“那端庄俏丽的脸蛋,蕴含着盈盈秋水的大眼睛”,而为之着迷不已。

秋天给予人的感受,可说非常多样:秋阳似酒般暖和醉人,秋雨连绵却使人愁;“春生秋杀”使秋天充满肃杀凋零的氛围;但是“春耕秋收”却又是一个丰收圆满的时节。如何看待秋的面貌,端看各人心境而定。

然而,现代人的生活匆忙仓促,对于自然万物的变换移转,往往视而不见。当代作家林清玄在《如意菩提·秋天的心》中,引用贾岛《忆江上吴处士》诗句“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并写下了这样一段感慨:“现代都市人正好相反,可以说是‘落叶满天不知秋,世人只会数甲子’。对现代人而言,时间观念只剩下日历,有时日历犹不足以形容,而是只剩下钟表了……城市不是没有秋天……若能感知天下,能与落叶飞花同呼吸,能保有在自然中谦卑的心情,就是住在最热闹的城市,秋天也不会远去,如果眼里只有手表、金钱、工作,即使在路上被落叶击中,也见不到秋天的美。”

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

【出典】

宋·苏轼《范增论》。【作者简介】

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21岁登进士第,早年曾任翰林学士兼侍读、龙图阁学士、兵部尚书等职。后期的仕途坎坷,曾因“乌台诗案”入狱,几死。神宗年间,王安石推行变法,苏轼因批评新法而入狱,多次遭贬谪,最远被贬至琼州(今海南省)。徽宗年间,苏轼遇赦北归,病卒于常州,谥文忠。苏轼学问渊博,仕途虽不得志,但文学艺术上有极大成就,无论诗词、散文、书法、绘画,无一不精,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有诗文集《东坡全集》及词集《东坡乐府》等。【故事】

其实,早于苏轼约有十三世纪之久的荀子,便已在《荀子·劝学》中说过类似的话:“肉腐出虫,鱼枯生蠹。”肉类腐坏之后才会生出蛆,鱼也要干枯之后才会被虫蛀,比喻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古人爱从生活的细微处,衍生出一番大道理,就连肉鱼花草里长出虫来,都能有一番警惕,足以显示“落花水面皆文章”(宋·翁森《四时读书乐》)的求知与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窥斑见豹”的哲理训练。

无独有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的韩愈,也曾在《张中丞传后叙》一文中说过相近的话:“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说明人从生病到死亡,五脏穴腑中必定有一处先得病受损;若将一绳索扯断,也会有一个最脆弱的环节先崩断。这篇文章提到“安史之乱”时,张巡、许远死夺雎阳城,长达数月之久,最后终因弹尽粮绝,而被攻破,以身殉国,有人责备许远,认为一切都是因为他守防不力所致,但韩愈却表示决不能单纯下此判断,张巡、许远二人均坚守危城,而大义殉国,失守实在是因为无以为继,被攻破是必然的结果。这句话同样在强调“事出必有因”的自省,脆弱的环节或是腐败的因素,才是事情败坏的主因,也是万事成败的关键所在。

在《红楼梦》里,讲述到整个大观园以及荣国府的崩颓时,探春便挑明了:“这样大的家,从外头杀,一时是杀不死的”,因为腐败是由内而外的,非要自身先有破绽,否则外力是无法轻易击破的。这几句话的共同之处,就是把失败归因于事情的本身,也唯有从这一点出发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出典】

明·刘基《卖柑者言》。【作者简介】

刘基(公元1311-1375年),字伯温,浙江青田县人。为元朝进士,后来辅佐明太祖朱元璋定天下,太祖称赞他是“吾之子房”(子房指汉代开国功臣张良),官至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诚意伯。后来遭胡惟庸陷害,忧愤而死,谥号文成。精通天文、兵法、数术,也擅长诗文,与宋濂共同提倡恢复汉唐传统,影响明初文风由纤丽转向质朴。文章可媲美初唐魏征,诗作则沉郁跌宥,自成一家,与高启齐名。著有《诚意伯文集》。

刘基在元朝任官二十多年,他藉由《卖柑者言》一文讽刺元朝的腐败统治,如“坐高堂,骑大马,巍巍可畏”的朝廷官员,其实都是“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而不知理,坐糜廪粟而不知耻”的庸才。【故事】

刘伯温这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藉柑贩之口而流传千古,至今未退“流行”,现代浪漫爱情小说家席绢的《吻上你的心》就有一段:“杨希泰手中永远抱着一本英文文法,在A大,她是出了名的‘草包美人’,难听一点的解释就是:金玉其外接下来的那一句就是什么败絮之类的东西在其中啦!”

其实,光从古今中外类似的名句、谚语、成语之多,就不难看出这种情况的确比比皆是。《聊斋志异》中有个“嘉平公子”,长得仪表堂堂,又出身书香世家,女鬼温姬因此主动以身相许。不料有一天,温姬看见他写给仆人的纸条,错字连篇,把“花椒”写成“花菽”,“生姜”写成“生江”,“可恨”写成“可浪”,气得对公子说:“我原以为你是文人子弟,才不顾羞耻毛遂自荐,没想到只是虚有其表!当初我以貌取人,如今却要为天下人所耻笑!”

类似的意涵,除了“虚有其表”、“挂羊头、卖狗肉”之外,还有“外强中干”、“中看不中用”,以及外表绣得五色灿烂里面却一肚子稻草的“绣花枕头”,表面似银其实是铅锡合金制成的“银样镴枪头”,或是外表似龙但实质为鱼的“鱼质龙文”,还有披着虎皮却怯懦如羊的“羊质虎皮”等。

在闽南语中则有“好头好面臭尻穿”(尻穿指屁股)、“膨风水蛙刨无肉”(水蛙指青蛙,别是杀的意思),都是在形容外如金玉、内实败絮的情形。

英语则有“All that glitters is not gold”意指金光闪闪的东西不见得都是黄金;“Beauty is only skin deep”表示美只如一层皮肤般浅薄;而“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则是不能以书皮美丑判断内容好坏,都有“不可以貌取人”——不要仅凭表象来判断事物的意思。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出典】《涅槃经》。【作者简介】《涅槃经》是佛教经典,原为梵文,由鸠摩罗什将它翻译成汉文。鸠摩罗什(公元344-413年),生于西域的龟兹国(新疆疏勒)。父亲鸠摩炎是天竺人,为了避辞相位来到龟兹,母亲是龟兹国的公主,两人婚后育有两子,鸠摩罗什是长子。龟兹公主感到人世无常,决意出家,当时7岁的鸠摩罗什也跟随着母亲。长大后鸠摩罗什神慧俊才的名声远播,前秦苻坚派大将吕光延请他为国师。吕光不知鸠摩罗什智慧高深,经常戏弄他,故意叫鸠摩罗什骑劣马、喝烈酒,百般捉弄,甚至逼他娶亲。大师一味忍受,不曾改变到汉地传法的决心。

苻坚被杀后,鸠摩罗什被吕光软禁十多年后,由后凉王姚兴迎至长安译经。期间鸠摩罗什率领三千多人,日夜不懈地译出《大般若经》、《涅槃经》、《维摩诘经》等三百多卷经典,对于将佛教思想传入中国有很大的贡献。【故事】

这句话和胡适先生所说:“种种从前,都成今我。莫更思量更莫哀,从今后要怎么收获,先怎么栽”。意思一致,除了暗示着因果关系之外,更强调凡事要经过一番努力,才会有丰收的成果。大家常挂在嘴边的不是还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吗?

可是,天下事无奇不有,偏偏就是会有“歪打正着”的情况出现,闽南语形容那叫“突锤”(出状况),好像神通广大的老天爷,偶尔也会拿我们开玩笑似的。日常生活中,谁不曾遇过这些令人哭笑不得的“突锤”情况呢?

当你要写字时,发现最常用的一枝笔竟然不见了,你急得翻天覆地拼命找,就是遍寻不着。你气了、累了,干脆不找了。静下心来,才转个头竟发现,那枝笔原来就在触手可及之处,让你是百思不解,明明“踏破铁鞋无觅处”,怎么突然之间“得来全不费工夫”(宋·夏元鼎《绝句》)呢?这可说是第一种“突锤”情况。

你费尽心思栽种满园的小菊花,天天浇水施肥,拔草除虫,照顾得无微不至,就生怕狂风暴雨,有了什么闪失。可是小菊花像在考验你的耐心似的,偏偏长得病厌厌,毫无生气。倒是园中的芭乐树日渐茁壮,眼看就要开花结果,而芭乐树却不曾得到你的眷顾。这不正应了“有意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细心栽种的花不开,无意间随手插枝的柳树,竟枝叶茂密且成荫,这应该称得上是另一种“突锤”情况。

还有,你想钓只肥美的石斑鱼,向女友炫耀一下。可是平日常见的石斑鱼,今天却和你玩捉迷藏,任你怎么钓也不上钩,害你在女友面前漏气。闽南语便用“鲫仔鱼不上钩,魩仔鱼恰恰铥”,来形容想钓鲫鱼,鲫鱼却不上钩;不想钓魩鱼,魩鱼却在眼前活蹦乱跳。谁遇到这情形,都会感到无奈滑稽得想笑吧!这大概就是第三种“突锤”情况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