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百家百方(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5 06:38:28

点击下载

作者:黄庆田,胡怀强,郑齐,尚凤翠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咳嗽百家百方

咳嗽百家百方试读:

编写说明

咳嗽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或异物的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中医学积累了丰富的咳嗽治疗经验,《黄帝内经》提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重要观点。一方面指出咳嗽的病因多是由皮毛受邪,病发在肺;另一方面也提出其他脏腑功能异常也会影响到肺,使人咳嗽。两千多年来,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经过历代医家不断积累,逐渐形成了从外感和内伤两方面辨治咳嗽的理论体系。实践证明,基于这一传统辨治思维使用中药方剂,确实对咳嗽,特别是慢性咳嗽的治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有鉴于此,本书旨在通过梳理中、西医学对咳嗽的认识,整合近、现代中医学对咳嗽治疗的优秀成果,系统介绍中医学治疗咳嗽的有效方剂。为了便于理解和甄别应用,我们在尊重原著的前提下于每张处方后分别加了按语。

由于我们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存在某些缺点和错误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修订提高。编 者 2012年6月总 序

理、法、方、药,是支撑中医药学的四大支柱,彰显出中医药学的特征,构成了中医药学的全部。清代学者纳兰性德有“以一药遍治众病之谓道,以众药合治一病之谓医”的高论(《渌水亭杂识·卷四》),说的既有药与方的关系,也有方与治的关系,而在其间起到维系作用的就是方。历史告诉人们,保存于中医药典籍中的的秘方、验方竟多达30余万首,有详细记载的就有6万首之多。自中医药学祖本《黄帝内经》的13方始,到被称为“方书之祖”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113方,中医方剂学已经由雏形逐渐成就了强势的根基,为之后的完善和发展打下了可靠的基础。透过晋代《肘后方》,唐代《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宋代《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明代《普济方》、《医统大全》、《证治准绳》,清代《医宗金鉴》、《医部全录》等典籍中留下的历史记忆,清晰可见中医方剂学不断丰满、壮大的不凡轨迹。1998年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医方精选辞典》,共收入“具有临床使用价值或有开发利用前途”的方剂20773首(该书《前言》),反映了现代人对处方认识和应用上的巨大成就。这些处方中,有许多经过千锤百炼,至今仍一直在临床上发挥着作用,堪称为中医的“镇家之宝”。如果加上今人在继承前人基础上的大量发挥、创造、出新,中医的处方的确是难以准确计数了。

在中医治疗中,一病多方、一方多用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这正是中医学辨证论治这一活的灵魂的体现。中医学家们认真体察、总结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内涵和规律,因人而论,因时而变,因地而异,把灵活思维、灵活选药、灵活拟方、灵活作战的法器应用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充分展示了中医药文化的广袤属性和中医药人的聪明智慧。俗话有“条条道路通北京”之说,不同的方、不同的治,可以达到相同的目的,理一也。这个理,就是中医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法则。我们推出的《常见病百家百方丛书》,是对这一原理的具体效法,是汇集古今众多医家的经验,从不同的角度、侧面,不同的思维方法对中医原理的另一种方式的诠释。书名中的“百方”,是个约数,实际上是百首左右的意思。这些处方中,既有来自先贤们的经典方,也有现代医家们的经验方,都是有据可查的。对于处方的出处,引文后都有明确的注明,以表示对原作者、编者、出版者劳动成果的尊重。这里,还要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常见病百家百方丛书》,是由国内有经验的专家撰写的。体例统一于以病为单位——一病一书,以方为论据——一病多方的写法,分为“上篇概说”与“下篇百家验方”两部分进行比较系统的表述。概说部分的撰写原则是画龙点睛,点到为止,内容包括疾病的历史源流、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名家的认识和作者的独特见解等;百家验方部分的撰写原则是深层开掘,广征博引,围绕古今医家治疗该病的验方,选精萃华,明理致用,内容包括方源、药物组成、方义及治疗效果等。选录的病案,有的是典型的“验案”,有的是相关“疗效”方式的综述。给每一首处方“戴上帽子”、加上按语,是本书的特点之一,反映出作者对某病、某方的独特认识和对一些问题的探讨性思考,以及对一些注意事项的说明,内容都是对读者有提示和启迪作用的。

中医药学的发展,始终是与人类的健康需求同步的。如今,中医收治的病种数目已达9213种,基本覆盖了医学的各个科系领域,尤其是在疑难性疾病、慢性疾病、老年性疾病、身心疾病、心血管疾病、肝炎、肿瘤、不明原因性疾病等方面显示出独特的疗效。在对待传染性甲型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甲型流行性感冒和艾滋病等重大疾病的防治上,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在疾病谱变化迅速,新的病种不断出现,疾病的不可预知性与医学科学认知的局限性无法对应的今天,中医药如何在保持优势的基础上创新理念、创新手段,做到与时俱进、与病俱进,更有效地服务于人民的健康需求,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重托。有数字显示,目前我国高血压病的患病总人数约为1.6亿~2亿人,脂肪肝1.3亿人,乙型肝炎感染者1.4亿人(其中慢性乙肝患者有3000万人),糖尿病患者8000万人,血脂异常者1.6亿人。心脑血管病呈逐年上升之势,每年死亡的人数达200多万人;恶性肿瘤的发病呈年轻化趋势,每年新增的人数有160万人,死亡人数都在140万人以上……这既是整个科学领域的挑战和机遇,也是中医学的挑战和机遇,督促人们去选择、去作为。

基于此,《常见病百家百方丛书》既要选择普遍威胁人类生存,属于中医治疗强项的“慢病”,也要选择新生活状态下不停出现的新病种,属于中医大有作为的“时兴病”,还要选择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属于中医潜能巨大的急重症,作为普及宣传的对象,以便为民众提供实用、有效的防病治病指导。第一批入选的10本书,重点从常见病、多发病出发,首先瞄准第一类慢病中的感冒、咳嗽、慢性胃炎、湿疹、痔病和第二类时兴病中的高脂血症、冠心病、乙肝、痛风、痤疮等。至于属于第三类的急重症,因涉及的治疗方法、手段相对比较复杂,将在以后的选题中专门予以安排。

当前,我国正处于医疗制度改革的关键阶段,实践中表现出的医改与中医药的亲和性更加凸显。中医药简便效廉的特点和人们对中医药的特殊感情,为中医药提供了更能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调查显示,全国城乡居民中有90%以上的人表示愿意接受中医治疗,中医医疗服务的需求量已占据整个卫生服务需求量的1/3以上,中医药已成为我国人民防病、治病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人民的健康生存需要中医,民族的强大昌盛需要中医,国家的发展富强需要中医。但愿《常见病百家百方丛书》能给大众的防病治病带来一丝暖意,为人民的健康事业带来帮助。2012年6月上篇 概说

咳嗽是肺系疾患的主要表现之一,不论外感、内伤,或其他脏腑功能失调影响于肺,均可出现咳嗽。因此,很多疾病在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都会表现为咳嗽,只不过有主症、兼症的不同罢了。一般外邪侵袭肺卫,不论时行感冒、正虚感冒、或热性病初起,如麻疹、风疹、流脑、白喉、百日咳、钩端螺旋体病、鼻炎、咽炎、扁桃体炎等传染病或炎症都会出现咳嗽,且大多以主症出现。邪实阻肺或肺脏虚亏所致的咳嗽,如肺炎、支气管炎、肺气肿等也大多以主症出现。其他脏腑功能失调影响及肺而咳嗽,则多以兼症出现。因此,咳嗽的病因广,涉及疾病多,影响脏腑复杂,有时脏腑同病,有时多脏同病。中医学对咳嗽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咳嗽既是一个独立性的证候,又是肺系多种疾病的一个主要症状。作为病证的咳嗽,是由于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肺气不清,失于宣肃所致。临床上,根据其病因不同,将咳嗽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一、历史源流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对咳嗽作了专门论述,如《素问·咳论》:“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指出外邪从皮毛侵肺,内邪从胃上侵肺,为咳嗽形成之主因,此处主要论述的是外感咳嗽的形成机制。另外,《素问·咳论》还指出咳嗽的病因并非都是皮毛受邪病发在肺,而是“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其他脏腑的疾病波及到肺脏,也会产生咳嗽,并就五脏六腑十一种咳之传变、症状表现,一一叙列,实为后世论内伤咳嗽之滥觞。

汉·张仲景不仅把咳嗽作为一个重要的症状在《伤寒论》中详加论述,并在《金匮要略》中设“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与“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两篇,不仅详细阐述了“咳嗽上气”和“痰饮咳嗽”两种病证的辨证治疗,且对由于肺痿与肺痈引起的咳嗽的辨治也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其创立的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葶苈大枣泻肺汤、皂荚丸等方剂至今仍沿用不衰。

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对咳嗽的病因、症状表现论述得更为细致。他依据咳嗽的兼夹证候及病程的不同,列举了咳嗽的十五种证候:咳嗽候、久咳嗽候、咳嗽短气候、咳嗽上气候、久咳嗽上气候、咳嗽脓血候、久咳嗽脓血候、呷嗽候、暴气咳嗽候、咳逆候、久咳逆候、咳逆上气候、久咳逆上气候、咳逆上气呕吐候、咳逆短气候。在《咳嗽候》中,提出十种咳的概念,即风咳、寒咳、支咳、肝咳、心咳、脾咳、肺咳、肾咳、胆咳及厥阴咳。这种立论不仅延续了《黄帝内经》从病因角度对咳嗽的分类,亦从病程长短、咳嗽的兼夹证候角度对咳嗽进行了分类,而且已经开始关注咳与嗽的不同,其对咳嗽病因病机理论的阐述较《黄帝内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对咳嗽的病因病机的论述没有超过《黄帝内经》与《诸病源候论》,但是其最大的贡献是保存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剂。如《千金要方》记载的百部根煎剂、白前汤、杏仁煎、款冬丸,《外台秘要》选录的天门冬煎、延年贝母煎、延年紫菀饮等,这些方剂中涉及的药物种类比《伤寒杂病论》诸方明显增多,而且配伍精当,反映了晋唐时期对咳嗽辨治经验的提升,值得当代进一步应用、验证。

宋代方书洋洋大观,无论官修方书还是私著方书都从不同角度丰富了咳嗽的辨治理论。《太平圣惠方》将治咳之方分为久咳嗽、积年久咳嗽、卒咳嗽、气嗽、暴热咳嗽、咳嗽喘急、咳嗽短气、咳嗽上气、久咳嗽上气、咳嗽呕吐、咳嗽面浮肿、咳嗽失声、咳嗽痰唾稠黏、咳嗽不得睡卧、咳嗽唾脓血、久咳嗽唾脓血十六类。这种分类基本延续了《诸病源候论》对咳嗽的分类,如果加上《圣济总录》的暴嗽、久嗽、热嗽、冷嗽、五脏诸咳等,恰好补充了《诸病源候论》有论无方的缺憾。其他一些小的方书则从不同角度丰富了咳嗽的辨治理论。如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把咳嗽分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种进行分析。凡五脏六腑之咳,七情扰乱所致咳嗽均为内因所致;伤风、伤寒、伤暑等所致之咳为外因所致;饮食失节,嗜欲无度属于不内外因。由于这些方书,宋代产生了大量治疗咳嗽的著名方剂,如华盖散、橘皮半夏汤、二陈汤等,直到今天仍是中医治疗咳嗽的常用方。值得一提的是,王贶的《全生指迷方》指出了咳与嗽的区别:“古书有咳而无嗽,后人以咳嗽兼言之者。盖其声响,毫不因疾涎而发,谓之咳;痰涎上下随声而发,谓之嗽。”

金代刘完素详细地阐发了咳、嗽、咳嗽三者的不同之处,“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是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谓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湿,咳而为嗽也”。他重视湿与痰的关系,认为湿在于心经为热痰,湿在于肝经为风痰,湿在于肺经为气痰,湿在肾经为寒痰。刘完素强调“咳嗽者治痰为先”。张子和认为咳嗽与六淫邪气俱有关系,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的异常变化,都可入肺而成咳嗽,不要拘泥于风寒之邪。元代朱震亨把咳嗽分为风寒、痰饮、火郁、劳嗽、肺胀五种,重视咳嗽的发病时间,认为上半日多嗽者,此属胃中有火;午后嗽多者,属阴虚;黄昏嗽多是火气浮于肺;五更嗽多者,为胃中有食积。朱震亨强调咳嗽的发病季节与治疗的关系,认为春天是春升之气,适用清凉药物,如二陈汤加薄荷、荆芥之类;夏天是火气炎上,重用黄芩、黄连;秋天湿热伤肺,冬天风寒外束,宜先用药发散,再以半夏逐痰。

明代医家遥承金元诸家余绪,注重讨论咳嗽形成的病机,强调痰与咳嗽之间的关系。张景岳执简驭繁,以外感、内伤统论咳嗽的辨治。他提出:“以余观之,则咳嗽之要,止惟二证,何为二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而尽之矣。”张景岳认为外感咳嗽邪气多有余,“无论四时必皆因于寒邪,盖寒随时气入客肺中,所以治嗽但治以辛温,其邪自散”。内伤咳嗽正气多不足,而肺气之虚多源于肾水不足,应该壮水滋阴,选用左归饮、六味丸;若元阳下亏,肾阳不足,用右归饮、八味丸,其中除重用熟地外,更用人参、肉桂、附子以补阳。李中梓则在《医宗必读》中指出:“脾为生痰之源,治痰不理脾胃,非其治也。”王纶的《明医杂著》更是强调痰与咳之间的关系,他说:“因咳而有痰者,咳为重,主治在肺;因痰而致嗽者,痰为重,主治在脾。”

清代医家的相关论述极多,但是经过金元与明代的发展,咳嗽辨治理论已基本成型,所以,清代医家更多的是在原有基础上整合,少有新的创见。比如,张璐在吸收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参合自己的体悟,对咳嗽的辨证论治详加论述,丝丝入扣。林珮琴在《类证治裁》中将咳嗽的辨治分为咳、嗽、喘嗽、劳嗽、哑嗽、肺胀、嗽吐七类分别论述,特别强调了五脏久咳病因不离肺、脾、肾三脏,同时注意到四时季节气候变化对咳嗽的影响。沈金鳌将咳嗽归纳十六为种,即风嗽、寒嗽、热嗽、湿嗽、郁嗽、劳嗽、食积嗽、气嗽、痰嗽、干嗽、血嗽、酒嗽、久嗽、火嗽、夜嗽、天行嗽等。在治法上,清代开始采取以膏药贴敷穴位的办法治疗咳嗽,至今尚有使用价值。

通过梳理中医学对咳嗽辨治理论的发展脉络,可以发现:宋以前多是从证候表现出发来区分咳嗽的不同类型,审证疏方;宋以后特别是金元以后,则更强调从病机入手分别咳嗽的不同类型,因机立法。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中医学对咳嗽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十分值得我们充分继承、吸收,为今天的临床工作服务,在新的时代焕发生机。二、病因病机(一)病因

中医学认为,疾病是在某种原因的影响和作用下,患病机体所产生的一种反应。中医学探究病因,除了解可能作为致病因素的客观条件外,主要是以疾病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疾病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这种方法称为“辨证求因”。咳嗽的病因是指能引起肺系疾病的常见原因。《素问·咳论》云:“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指出外邪从皮毛侵肺,内邪从胃上侵肺,为咳嗽形成之主因。《黄帝内经》其他篇亦屡言肺受邪,肝木受邪,邪害心火,热淫,燥淫,炎暑,伤湿,肺风,皆能致咳逆,实际上已经指出风、寒、热、暑、湿、燥六淫之邪为咳嗽之外因,故张子和在《儒门事亲》“嗽有六气,毋拘以寒说”篇中,历举《黄帝内经》所述六淫邪气引起之咳嗽症状以为证。喻嘉言亦谓:“六气主病,风、寒、热、暑、湿、燥皆能乘肺,皆能致咳。”至于咳嗽之内因,《素问·咳论》除指出寒饮入肺为肺咳外,复指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并就五脏六腑十一种咳之传变症状,一一叙列,实为后世论内伤咳嗽之嚆本。至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唐·孙思邈《千金要方》俱谓咳有十种:即风咳、寒咳、支咳、肝咳、心咳、脾咳、肺咳、肾咳、胆咳及厥阴咳。清·沈金鳌论嗽,更分为十六种:即风嗽、寒嗽、热嗽、湿嗽、郁嗽、劳嗽、食积嗽、酒嗽、气嗽、痰嗽、干嗽、血嗽、久嗽、火嗽、夜嗽、天行嗽。故古代医家对于咳嗽病因之探索,多以外感、内伤为两大纲,如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把咳嗽按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种进行分类。金元·刘完素曾指出:“寒、暑、燥、湿、风、火六气,皆令人咳。”尤其重视“湿”的因素,他认为“脾湿而为痰”,“惟湿病痰饮入胃,留之而不行,止入于肺,则为咳嗽”。又说:“湿在于心经,谓之热痰;湿在肝经,谓之风痰;湿在肺经,谓之气痰;湿在肾经,谓之寒痰。”张子和也认为“咳嗽”与六气是分不开的,正如他在《儒门事亲·咳分六气毋拘以寒说》中所说:“岂知六气皆能咳,若谓咳止为寒邪,何以岁火太过,炎暑流行,金肺受邪,民病咳嗽……若此之类,皆生于火与热也。岂可专于寒乎?”指出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皆令人咳,非独寒邪。明·戴思恭《证治要诀》谓:“咳嗽为病,有自外而入者,有自内而发者,风寒暑湿,外也;七情饥饱,内也。风寒暑湿先自皮毛而入,皮毛者,肺之合,故虽外邪欲传脏腑,亦必先从其合而为嗽,此自外而入者也;七情饥饱,内有所伤,则邪气上逆,肺为气出入之道,故五脏之邪上蒸于肺而为咳,此自内而发者也。然风寒暑湿有不为嗽者,盖所感者重,径伤脏腑,不留于皮毛;七情亦有不为嗽者,盖病尚浅,止在本脏,未即上攻。所以伤寒以有嗽为轻,而七情饥饱之嗽,久而复见。”张景岳亦说:“咳嗽一证,窃见诸家立论太繁,多致后人临证,莫知所从,所以治难得效。以余观之,则咳嗽之要,止惟二证。何谓二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而尽之矣。夫外感之咳,必由皮毛而入,盖皮毛为肺之合,而凡外邪袭之,则必先入于肺,久而不愈,则必自肺而传于五脏也;内伤之咳,必起于阴分,盖肺属燥金,为水之母,阴损于下,则阳孤于上,水涸金枯,肺苦于燥,肺燥则痒,痒则咳不能已也。总之,咳证虽多,无非肺病,而肺之为病,亦无非此二者而已。但于此二者之中,当辨阴阳,分虚实耳。”所论简洁明白,条理分明。清代喻嘉言谓:“六气主病,风、寒、热、暑、湿、燥皆能乘肺,皆能致咳。”沈金鳌亦谓:“咳嗽之病,有两要点:一为外感六淫,一为内伤七情。”归纳咳嗽证候为十六种,即风嗽、寒嗽、热嗽、湿嗽、郁嗽、劳嗽、食积嗽、气嗽、痰嗽、干嗽、血嗽、酒嗽、久嗽、火嗽、夜嗽、天行嗽等,其中风、寒、热、湿、火等均为外感咳嗽之因。清·陈修园亦谓:“咳嗽证,表里寒热虚实皆能致之,最为虚损大关头,然泛而求之,条绪纷繁,连篇累牍不能尽也。”主张咳嗽之病因分类应由博返约,执简驭繁,当以外感、内伤立论最为得当。

1.外感六淫

风、寒、暑、湿、燥、火,本是四季气候变化中的六种表现,正常的叫做六气,它们对自然界的万物生长起着促进作用,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但是,如果气候异常,出现了与当时季节特点不同的反常变化(“非其时而有其气”),以致人不能适应这种受化时,就会发生疾病。对这种能使人致病的反常气候,中医称为“六气淫胜”,简称“六淫”。淫,在这里是过多或过甚的意思。例如,超出常度的严寒、酷暑,或春天气候过寒或过暖等,都属于“六淫”。(1)风寒

风为春天的主气,但四季皆有风。风邪为外感发病的一种重要的致病因素。风邪外袭多从皮毛肌腠而入。《素问·风论》曰:“风气藏于皮肤之间,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风性开泄,易袭阳位,风善行而数变,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故属阳邪。《素问·太阴阳明论》曰:“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素问·风论》曰:“风者,善行而数变。”风邪又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凡寒、热、湿、燥诸邪多依附于风邪而侵犯人体,如外感风寒、风热等,故《素问·风论》曰:“风者,百病之长也。”

寒为冬天主气。在严冬或由于气温突降,人体失于防寒保暖,常易感受寒邪。此外,贪凉饮冷,淋雨涉水,或汗出当风,亦可感寒生病。寒邪凝滞收引,与水同类,故属阴邪。人体在抗御外来之寒邪时,必然会消耗自身的阳气,故又有寒易伤阳之说。《景岳全书》曰:“六气皆令人咳,风寒为主。”风寒袭表,卫阳被遏,则见恶寒发热无汗,咳嗽痰白稀薄或涕清稀如水,或后背恶寒。风寒凝滞血脉,不通则痛,又可出现外感头痛、身痛、胸痛等。临床上,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等,都可以出现风寒咳嗽的证候群。(2)风热

风热虽在夏季易感,但若春温而热、秋季温燥、冬寒而反温,亦均可被风热所感。风热为阳邪,其性躁动向上,灼阴耗液,津液既亏,气无以化生,从而导致气阴两虚。临床上常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或反恶热,咳嗽吐黄痰或稠痰,鼻流黄浊涕,咽干,口舌干燥,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干燥等。各种急性发热性呼吸系统病病,如肺炎链球菌肺炎、葡萄球菌肺炎、肺脓肿等,在病情进展过程中常会出现风热咳嗽的证候群。

风热入里,可致里热炽盛,热盛肉腐,血热妄行,甚或热盛耗气伤阴。如肺系疾病中的肺脓肿、脓胸、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以及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咯血等具有以上特点。

风热均为阳邪,善动多变,有发病急、传变快、变化多的特点。在临床上经常表现为邪在卫分的时间很短暂,即传入气分,或直入营血,灼营伤血,心神被扰。如肺炎链球菌肺炎,初起恶寒发热很短,就高烧不恶寒,甚至很快出现烦燥、昏睡、神志不清、面色苍白等厥脱的危象。(3)燥邪

燥为秋季主气,以其天气不断肃敛,空气中缺少水分之濡润,因而出现秋燥的气候。燥邪感染途径,多从口鼻而入,侵犯肺系。燥邪为病又有温燥、凉燥之分,初秋有夏热之余气,燥与热结合而侵犯人体,则多见温燥病证;深秋则有近冬之寒气,燥与寒结合侵犯人体,其病多见凉燥病证。

燥性干涩,易伤津液。外感燥邪最易耗伤人体的津液,造成阴津亏虚的病变,可见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干涩甚至皲裂、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症。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燥胜则干。”

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肺主气而司呼吸,与外界大气相通,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气通于肺。”肺又外合皮毛,开窍于鼻,燥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故最易损伤肺津,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从而出现干咳少痰,或痰液胶黏难咯,或痰中带血,或喘息胸痛等症。如发生于秋季咳嗽的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可见此症。(4)空气污染

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原本是十分完美,甚至是“洁白无瑕”的。但人类的活动、发展,不断使自然环境发生改变。随着工业的发展,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排放的各种气体、烟雾、粉尘,可使大气污染。空气污染成为城市生活中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很多有害气体,如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臭氧等能引起肺泡巨噬细胞功能障碍,抑制肺脏杀菌能力,致病的严重程度与气体的浓度成正比。其机制是降低肺泡巨噬细胞的数目,降低吞噬能力和胞内溶菌酶的活力以及抑制巨噬细胞的代谢等。一些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肺气肿的发病和加重,都与污染大气的化学物质有密切关系。此外,许多污染大气的化学物质有致癌作用,如汽车废气中的氮氧化物与烯烃等,可生成致癌性较强的硝化烯烃。

粉尘是指矿物性粉尘。患因粉尘所致的尘肺多与所从事的职业密切相关,如矿工、水泥工人等。若吸入粉尘的主要成分是游离二氧化硅,则易形成矽肺。若吸入粉尘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则能引起与矽肺不完全相同的病变,谓之硅酸盐肺。如水泥工人尘肺,属硅酸盐肺;煤矿工人长期吸入煤尘和石英粉尘,引起煤和二氧化硅的混合性尘肺。

综上所述,外感咳嗽多由于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犯肺所致。肺主气,外合皮毛,开窍于鼻,如果气候突变,寒暖失常,人体未能适应,则六淫之邪,从口鼻或皮毛而入,使肺气被束,气机上逆而作咳。但由于四时气候变化的不同,人体所感受的致病外邪亦有区别,同时又由于患者体质因素、环境因素、治疗因素等,在临床上会出现风寒、风热及燥热等不同证型,临床所见以风寒居多;因风为百病之长,所以在外感咳嗽诸证中,不论由于风寒、风热或燥热,多以风为先导,夹寒、热、燥等外邪入侵,伤于肺系而为咳嗽。

2.内伤因素(1)情志

情志是人体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情况下,情志一般不会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以五志分属五脏来说,肺在志为忧。《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在脏为肺……在志为忧。”忧和悲的情志变化,虽略有不同,但对人体生理活动的影响是大体相同的,因此,忧和悲同属肺志。忧愁和悲伤,均属于非良性刺激的情绪反应,对于人体的主要影响是使气不断地消耗,如《素问·举痛论》说:“悲则气消……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由于悲忧太过,消耗肺气,降低了肺的防御功能,从而使肺系的易感性增加,致使某些肺系疾病复发、加重或影响康复。(2)瘀血

引起血瘀的两大主要因素为血和脉。以血而论,中医学把血瘀分为“内结为瘀血”和“污秽之血为瘀血”;从脉而言,又把血瘀分为“离经之血为瘀血”和“久病入络为瘀血”。瘀血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

血属阴而不自行。血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特别是有赖于心气的推动、肺气的宣发布散、肝气的疏泄条达。因此,气虚则推动无力;气滞则血行不利,血行迟缓而形成瘀血,阻滞脉络。脉者,血之府也。血液能否正常运行,也取决于脉道的通畅与否。若寒凝经脉、痰湿阻滞脉道等,也可使血液瘀滞。肺主一身之气,肺气正常则血行无阻;又肺朝百脉,全身脉道能否通畅,亦与肺的功能正常密切相关。如肺的脉络瘀滞,可使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常,而症见咳嗽、气喘、胸痛、咯血等;若肺脉瘀阻日久化热,则症见低热或潮热;若寒滞肺络,血不周行,则症见爪甲口唇青紫;若脉阻血溢,则症见咯血、吐血等。几乎可以认为,大部分肺系疾病的病理过程都与瘀血密切相关。(3)痰饮

痰和饮均属于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质地较稠浊者为痰,质地清稀者为饮。痰饮亦是产生各种病证的一种重要因素。

肺主宣降,通调水道,敷布津液;脾主运化水液;肾主水液蒸化;三焦为水液通调之道路。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功能协调正常,则体内水液代射也就正常运行。由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虫蛊等,使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从而导致痰饮形成。

痰饮为患可遍及全身,也可停留一处。如肺系病的悬饮,也就是各种原因所致的胸腔积液,饮在胸胁,则胸胁胀满,咳唾引痛;若饮停于肺,则症见咳喘胸满,不能平卧,呼吸困难,痰白如沫,久可出现面目浮肿等。痰分有形和无形两种,有混行于气血之间,遍及全身无处不到者,称为“无形之痰”;有专指积存于肺,经咳嗽可吐出者,称之为“有形之痰”。如痰热壅肺的急性肺炎、痰浊阻肺的支气管炎、寒痰闭肺的支气管哮喘等,多由痰而发病。(4)虫蛊“虫”为寄生虫,“蛊”为蛊毒,总而言之,虫蛊即指寄生虫。多因进食被寄生虫所污染的食物,或接触含蛊毒的疫水而感染,常可致咳嗽,如肺吸虫病、肺包虫病、肺阿米巴病、肺毒浆原虫病等引起的咳嗽。

痨瘵在《千金方》中认为是“肺虫”感染而致病,后世亦有称之为“密虫”所致者。其病证酷似现代医学中由结核杆菌所致的肺结核病,临床表现为咳嗽、咯血、潮热、盗汗、消瘦等。(5)饮食

饮食过多过少,过寒过热,饮食偏嗜或饮食不节,均可导致阴阳失调,发生咳嗽。《素问·痹论》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说明饮食过度,可使胃肠受伤,脾失健运,造成水湿内停,生饮成痰,痰浊上逆于肺,阻滞气道,表现为咳嗽痰多等。如“食积嗽”就是因纳食过多,停滞不化,变为败浊,随呼吸之气而上入于肺,致稠痰壅滞,咳嗽,胸满,发热。《汉书·元帝纪》曰:“岁比灾害,民有菜色。”这是因饥饿、气血亏损所致的面色。此时脾气不足以生肺金,极易导致“肺痨”咳嗽。《难经·四十九难》曰:“形寒饮冷则伤肺。”形寒者,皮毛外受风寒也;饮冷者,内饮冷水也;过则伤肺,可出现咳嗽、口吐清水、心下嘈杂、胸胁胀痛不食的寒嗽证。这也是慢性支气管炎初发时的常见证候。《医学心悟》曰:“肺体属金,譬若钟然,钟非叩不鸣。寒暑燥湿风火六淫之邪,自外击之则鸣;劳欲情志,饮食炙煿之火自内攻之则亦鸣。”说明炙煿之品或素食辛热,均可形成内热,导致肺热咳嗽,如急性支气管炎等。

饮酒对肺系的伤害,为历代医家所重视。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曰:“酒性喜升,气必随之,痰郁于上,溺涩于下,肺受贼邪,金体必燥,恣饮寒凉,其热内郁,肺气得热,必大伤耗……为肺痿……为劳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曰:“烧酒,纯阳毒物也……热能燥金耗血。”《本草求真》论酒曰:“燥金涸血,败胃伤胆。”

饮食不洁,可导致虫蛊咳嗽,如虫嗽即是由于虫扰引起,由饮食不洁所致。(6)吸烟

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古代医家已有论述。方以智在《物理小识》中说:“久服则肺焦,诸药多不效,其症令人忽吐黄水而死。”

明·张介宾在《景岳全书·本草正》中指出:“烟草性属纯阳,善行善散,惟阴滞者用之。若阳盛气越而多躁多火,及气虚气短而多汗者,吸之有害。”清·张璐在《本草逢原》中亦指出:“久受烟毒,肺胃不清。”明·倪朱谟在《本草汇言》中明确指出其对阴虚肺燥者的危害,认为:“凡阴虚吐血,肺燥虚劳之人勿胡用也。偶有食之,其气闭闷昏愦如死,则非善物可知矣。所以阴虚不足之人不宜也。”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一书中,记载了吸烟者咳吐脓痰、耗肺损血、阴受其祸的病例,对烟草致病的认识是十分正确的。

现代医学认为吸烟可抑制肺的防御功能。烟草中含有20多种化学物质,如尼古丁、一氧化碳、丙烯醛、氰化物等,对肺系有刺激和毒性损坏作用。实验研究表明:吸烟可影响呼吸系统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防御机制,增加对肺部感染的易感性,并阻碍其对吸入颗粒的处理。吸烟是气管炎、呼吸道感染、肺癌等疾病诱发和加重的重要因素。(二)病机

咳嗽为肺病之主候,其发病之本在于肺,同时,亦与其他脏腑相关联,且常互为因果。咳嗽的性质有表里寒热虚实之别,病机复杂。根据病因病位的不同,现将咳嗽的病机分述如下:

1.外邪侵袭的咳嗽病机

肺主气,为五脏六腑之华盖,上连喉咙,开窍于鼻,司呼吸,外合皮毛,直接与外界接触,易遭外邪侵袭。不论风寒暑湿燥火,或温热疫毒,均可从口鼻而入,或从皮毛而侵,导致肺卫受邪,肺失宣发或肺气郁闭,呼吸不利而症见咳嗽。因感邪性质不同,而病机有异,大致有以下五种情况:(1)风寒侵袭,肺气失宣

风寒病毒自肌腠或口鼻而入,束于肌表,卫阳被郁,肺气失宣,呼吸不利,表现为咳嗽、鼻塞、流涕。寒为阴邪,其性收引,易伤阳气,故风寒袭表除表现咳嗽外,还必然出现毛窍闭塞,卫阳被郁、分肉失温之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紧、苔薄白等症;同时寒伤营,风伤卫,风寒侵袭,营卫失和,卫外失职,而出现卫外失固之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苔薄白等症。(2)风热犯肺

风热犯肺,肺失清肃,呼吸不利而咳嗽。由于风邪易伤卫阳,阴津失守,热邪易伤阴津,灼津成痰,而见风热犯肺咳嗽,多表现为咳而不爽、痰黄而稠、咽干、口渴、身热恶风、汗出、脉浮数、苔薄黄等。(3)燥邪伤肺

燥为秋季之主令,秋高气燥,久晴无雨,感邪发病,易伤肺津,肺燥津伤,宣降失司,故频频作咳而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燥邪有温燥、凉燥之分,初秋余炎未息,燥邪为病,多系温燥之邪伤肺;深秋冬初,西风肃杀,燥邪为病,多系凉燥伤肺。二者不同之处为:温燥为病热重,微恶风寒;凉燥为病热轻且恶风寒而无汗。但无论温燥、凉燥都易伤肺耗津。肺失濡润,肺燥气逆而出现频咳少痰之症。(4)暑热伤肺

暑为热邪,暑热犯肺,肺失清肃,下降不利,故咳嗽。暑热伤肺之咳称为“暑咳”,正如《时病论》所云:“暑咳之为病,独在暑月也。良有暑热下迫,先伤乎上。夫五脏之值,惟肺最高,为诸脏之华盖。暑热袭之,肺经先病者,固无论也,且暑中有火,火未有不克金者也。”暑热伤肺,除宣降失司而咳外,尚有暑热表证,因肺主一身之表,暑热袭表,卫气宣发失常,正邪交争,故表现为发热、微恶风寒、汗出、苔白、脉浮数等。(5)湿温犯肺

湿温之邪,侵袭人体,或从肌表而受,或从口鼻而入,肺卫首当其冲。卫为邪郁,气机被阻,肺失宣降,呼吸不利,故咳嗽,其声重浊。湿热为病,多发于长夏秋初。暑湿蒸腾,人在气交之中,湿邪困聚,气机失宣,热伏于里不得宣散透发,身热不扬,午后为重。湿偏重者,湿阻气机,清阳被扰,则胸闷脘痞,头重如裹,咳声重浊;热偏重者,津伤液耗,则身热口渴、咳嗽痰稠、汗出尿少等。

2.邪实阻肺的咳嗽病机

不论表邪入里化热、化燥,或热灼津液成痰,或素有痰饮、瘀血,邪实阻肺,肺气郁遏,气机不畅,肺气上逆,故咳嗽。由于邪阻性质不同,其病机亦有区别:(1)邪热壅肺

邪热壅肺多系风热犯肺,邪不得外解;或寒邪入里化热,加之体质素盛,邪正相争,邪热炽盛,壅迫于肺,清肃失权,呼吸不利,则咳嗽喘急、身热汗出。邪热伤津,灼液成痰,痰热阻滞,肺气壅闭,气机不畅,故胸闷、咳痰黄黏、脉滑数、舌质红、苔黄腻。(2)热毒壅肺

火热邪毒内侵,传入气分,热毒浸淫,灼伤血脉,热壅血瘀,肉腐血败,蕴结成脓,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故咳逆喘急、胸痛难以转侧、咯吐黏稠脓痰、腥臭难闻或痰中带血。正邪剧烈斗争则壮热寒战,热迫津泄则大汗出。舌质红,苔黄腻,脉数是其主要脉症。(3)痰热阻肺

久咳不已,痰饮内伏,复因外邪入里化热,或素体阳盛,外感病邪入里化热,灼津成痰,痰热互结,蕴伏于肺,阻滞气机,肺失清肃,气道不利,故咳嗽气喘,胸闷胀痛,喉中痰鸣,痰稠色黄,咯而不爽。肺开窍于鼻,痰热壅肺,气道受阻,甚则鼻翼煽动,同时可因邪之深浅、正气的盛衰,而发生多种演变。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极,故痰热壅肺多易化火而成痰火证。痰火壅盛,灼津耗液,热灼肝经,筋脉失荣,引动肝风,则颜面掣动,手足振摇,甚则抽搐,角弓反张,身热痰多,脉洪数,而成痰火痉;痰火上炎,清阳被扰,则头痛脑鸣,面红目赤,身热咳痰,而成痰火头痛;若痰火上蒙清窍,则头晕目胀,泛吐痰涎,而成痰火眩晕。此类变证皆可由痰热壅肺演化而来。(4)燥热伤肺

外感燥邪,耗津伤肺,肺失清润,或灼伤脉络,故咳嗽气急,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甚则咯血。若燥热不解,气津两伤,气不布津,津不上润,则出现口干鼻燥、烦渴、舌红少苔、或薄黄而干、脉细数等“燥胜则干”的诸般症状。(5)暑热壅肺

暑热壅盛,或暑温失治、误治,以致暑热蕴结,邪窜血分,损伤肺络,阻滞气机,故频咳不止,胸闷气急,轻则痰中带血,重则咯血不止,甚则口鼻涌血。暑热上扰心神,轻则心悸而烦,重则神识昏蒙。若骤然吐血,出血量多,阴失阳亡,则可见面色苍白,气微欲绝,脉微身凉等症。(6)瘀血痹阻

忧郁气滞或劳倦过度,致营卫失和,气机阻滞,经脉不畅;或久病咳喘,痰浊阻滞,气血运行受阻,痰阻血瘀,瘀血内停;或瘀积化热,耗伤阴液,灼伤脉络,肺气不利,则频咳不停,咯血不止,胸闷胁痛;或寒饮内阻,气血运行不畅,肺气受阻,胸阳不展,则胸痛胸闷,咳嗽痰多,口唇紫绀等。若久瘀不解,气血不行,津液不布,肌肤失荣则可出现肌肤甲错,面色黎黑,形消体瘦,舌质暗,脉涩等症。(7)寒痰阻肺

外感风寒失治,或肥人痰盛之体,罹感寒邪,风寒犯肺,痰凝阻络,寒痰留伏,肺气闭阻,气机不畅,宣降不利,故见咳嗽气喘,痰稀量多,喉间痰鸣,胸脘满闷,甚则胸痛彻背,气短而促,舌质淡,苔白滑,脉沉迟等。

3.肺脏虚损的咳嗽病机

肺居胸中,主气,司呼吸,朝百脉而通他脏。因此,不论何因,肺脏虚损,均可导致肺气宣降失司,气机不利而咳嗽。因肺脏虚损病变不同,因而病机亦有区别。(1)肺阴不足

久病虚损,或劳伤过度,或痨虫侵蚀肺脏,耗损肺阴,阴津不足,肺失滋润,清肃失司,肺气上逆,或阴虚火旺灼伤肺络,而致干咳少痰、咳声短促、或痰中带血、舌红少津、脉细数等。此外,凡肺阴亏虚,均可致肺系失于濡养,而致鼻干咽燥,声音嘶哑;肺与大肠相表里,阴津不足,下不能布津于大肠,大肠失于濡润,无水舟停则腹胀便秘,形成阴虚腑实。(2)肺气虚弱

凡禀赋不足,积劳内伤,或久病咳喘,肺气损伤,均可导致肺气虚弱,治节无权,宣降失职,卫外不固而咳嗽,气喘,短气,声音低怯,自汗,畏风,易感外邪。肺气虚弱,气不化津,凝津成痰,痰浊阻滞,肺气受困,气机不畅而咳喘加重,痰多质稀;肺气虚弱,百脉不朝,血不上荣,则面色淡白,精气内夺则疲倦懒言,脉细弱,苔薄白。肺阳不足,肺气虚寒,治节无权,气不布津,津聚为痰,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故咳吐痰沫,质稀而量多。(3)肺气阴两虚

久病咳喘,耗伤肺之气阴,或热邪耗伤肺之气阴,邪去正虚,或痨虫蚀伤肺阴,损耗肺气而致。肺之气阴两虚,肺失清肃宣降,呼吸不利,肺气上逆,故咳嗽气短,痰少而黏,声音低怯,自汗盗汗,口干咽燥,潮热颧红,少气乏力,舌光少苔,脉细数无力。

4.脏腑兼病的咳嗽病机《素问·咳论》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其义有二:一是说明咳嗽非独肺脏本身功能失调所致;二是其他脏腑功能失调亦可影响及肺,引起咳嗽。常见脏腑兼病之咳嗽如下:(1)心肺气虚

禀赋不足,心肺气虚;或思虑劳倦,耗伤心肺之气;或久病气虚,致心肺气虚;或痹证日久,内合于心,导致心气虚损,肺主诸气,心气不足,肺气亦虚;或咳喘日久,肺气虚损,久病及心,而致心气不足,渐及于肺;或久咳伤肺,因肺及心,均可导致心肺气虚。肺气虚弱,则肺脏呼吸功能减弱,肃降失职,卫外不固,而咳嗽气短,痰液清稀,畏风自汗,声音低怯;心气不足,则心脏功能减弱,心搏无力,血运迟滞,故心悸怔忡,活动尤甚,面色滞暗,甚则口唇青紫,神疲乏力。心肺气虚,胸阳斡旋无力,加之心气虚无力行血,血滞肺脏导致肺气郁滞,气机不畅,肺气上逆,故胸闷气喘,舌质暗淡,苔薄白,脉沉细或结代。若心肺之气虚甚,气虚欲脱,则出现气短息微,心悸不宁,咳喘无力,肢冷汗出,面色苍白等症。(2)心肺阳虚

年高久病,脏气衰弱,或汗下太过,耗伤心肺之阳;久咳不已,心肺阳虚。但心肺阳虚多由心肺气虚发展而来,因此,心肺阳虚除具有心肺气虚的病机变化外,尚有阳虚不能温阳固表而形寒肢冷之特点。肺虚气逆,加之阳虚不能布津,水湿停聚而成痰饮、痰浊,阻滞于肺,故咳吐涎沫,量多清稀,甚则脘闷气喘;或水饮停聚,泛溢肌肤而成水肿;心阳不足,鼓动无力,则心悸怔忡。(3)心肺阴虚

劳伤过度,久病阴耗,或热病伤阴,或过服温热,火热劫阴致阴津亏虚,心肺阴虚。心阴亏虚,心神失养,神不守舍,营血不充,脉舌失荣,则心悸怔忡,口干咽燥;肺阴亏虚,肺失濡润,清肃失司,肺气上逆则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咽干音哑;心肺阴虚,阴不制阳,虚火内动,则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脉细数。(4)木火刑金

五志郁极化火,或六淫传里化火,或过食辛热,化热生火,导致肝火亢盛,上灼肺金,肺失清润肃降,肺气上逆,故咳嗽阵作;火邪灼津成痰,故痰黏色黄量少;火伤肺络则咯血。(5)脾肺气虚

肺主一身之气,属金;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属土。若久咳不已,肺气虚损,子病及母,而致脾气亦虚。若劳倦过度,饥饱失常,或起居不慎,或久病缠延,内伤脾气,脾气虚弱,日久母病及子,亦可导致肺气虚弱。脾肺气虚,水津不布,水湿内停,或泛溢肌肤则肿,或聚而成痰、成饮,故可致咳嗽,痰多而清稀;痰浊内阻,气机不畅,加之肺气虚,呼吸功能衰减,肺虚气逆,故胸闷、咳喘。(6)肺肾阴虚

肾为先天之本,藏真阴而寓元阳,为水火之脏,五脏六腑之大主。若恣情纵欲,耗伤肾阴;或热病伤阴耗液,耗伤真阴,子病及母,肺失其养,致肺阴亏虚;或久咳不已,肺阴内耗,或误服温药,损伤肺阴;或邪热恋肺,悲哀过度,肺阴虚亏,金不生水,母病及子,肺病及肾,而致肺肾阴亏;肺肾阴虚,则肺金清肃失职,肾阴无以上承,咽喉失于濡养,则干咳痰少,声音嘶哑,口干咽燥,即“金破不鸣”;阴虚火旺,虚火灼伤肺络,则痰中带血或咯血,正如《重楼玉钥》所云:“真阴亏竭,金水不能相生,而龙雷之火奔腾,上灼火炎,则金伤,金伤高源无以蒸吻布沤,而咳血、声哑、咽痛干紧之症作矣。”(7)肺肾气虚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因年高体弱,久病及肾,或久病咳喘,肺病及肾,肺肾气虚,下元不固,肾失摄纳,气不归元,肺气上逆,故咳嗽频作,痰少稀薄,动则加重,甚则呼多吸少,动则气喘。肺主气,声由气而发,肾气充则上承于会厌,鼓动声道而声扬。肺肾气虚,不能上承于会厌喉咙,故声音低怯,咳声不扬,甚或失音。(8)肺肾阳虚

肾为先天之本,中寓命门真火,故人体五脏六腑诸阳,皆赖肾中元阳之发生。若劳伤过度,恣情纵欲,肾精亏损,命门火衰,精气虚寒;或久病积劳成损,真阳渐衰,不能温煦脏腑,阴寒伤肺,而成肺肾阳虚;或久咳内伤,肺气虚馁,阴寒内生,肺阳亏虚,肺病及肾,真阳亏虚,肺肾阳虚。肺肾阳虚,水饮不化,气津不布,摄纳无权,肺气上逆,则咳喘气逆,痰多稀薄,动则尤甚,形寒肢冷,腰膝酸冷,小便清长,脉沉细无力,苔白滑。肺肾阳虚在其演变过程中,常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肺肾阳虚,阳气不运,气化失司,水饮不布,开关不利,导致水湿、痰浊、瘀血等阴邪留滞,阻碍肺气则咳喘胸满,痰多稀薄,状如白色泡沫,甚则肢体浮肿,头晕目眩;二是肺肾阳虚,卫外不固,易致阳虚外感,或外邪直中,轻则恶寒,头身疼痛,无汗,四肢发凉,语言低微,脉沉迟无力,重则阳微阴盛,濒于离决,咳喘加剧,烦燥不安,肢冷汗出,脉大无根,畏寒倦卧,神识昏蒙等真阳欲脱之候。不论肺肾阳虚或肺肾阴虚,久病不愈,则相互转化,或阳虚及阴,或阴虚及阳,最后导致肾阴阳俱虚。其表现既有阴虚内热,又有阳虚生寒的病机变化。(9)心脾肺气虚

禀赋不足,病后失调,或思劳过度,心脾损伤,或病后失治误治,耗伤心气,心气不足,火不生土,脾土虚弱,气血生化乏源,则土不生金,肺气必虚;或脾气先衰,健运失司,气血生化不足,则心肺俱亏;或久病咳喘,肺气损伤,肺主气,心主血,肺气虚弱,则血运无力,渐至心气不足;若子病及母,又可致脾气亏虚,从而导致心脾肺之气俱虚。肺气虚则治节无权,肃降失司,则咳喘气短,倦怠懒言,或声音低怯等;脾气虚,健运失司,水谷不化,精微失于转输,则便溏纳呆,食后腹胀,痰浊内生;心气虚,血行无力,心神失养,额面失荣则心悸怔忡,胸闷气短,面色苍白。若心肺脾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损伤阳气,必然会阴寒内生。心肺脾阳气虚衰不能化水行血,则水湿停蓄,瘀血留滞,阻滞气机,胸阳不振,肺气壅塞,故胸胁胀满,咳嗽喘息,痰多稀白。(10)肺脾肾气虚

脾主运化水谷之精微;肾主气化,升清降浊;肺主气,为水之上源,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三脏配合维持人体水液代谢平衡。若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久病咳喘,肺脾肾受损;或思虑过度,饮食不节损伤脾土,健运失司,生化乏源,土不生金,导致肺气不足。肺气虚弱,水津不布,金不生水,肺病及肾,致肾气不足。肺脾肾气虚则脾失健运,肺失宣发肃降。肾主水,气化无力,水道不调,升降失司,水湿停蓄,痰浊内生,阻滞气机,则咳喘加重,痰多稀白。

肺脾肾三脏气虚可相互影响加重病情,但各有特点。如肺气虚弱,宣降失司,正津不布,卫外不固则咳嗽,短气,自汗,面色白,声音低微,懒言等。同时,肺气久虚,必病及脾,致脾胃虚弱,胃失受纳、腐熟,脾失运化则水湿停聚,出现纳呆少食,腹胀便溏,倦怠乏力,痰多色白等。肺脾气虚,久病及肾,致肾气不足。肾主水,主纳气,肾气不足,气化不利,水湿泛溢,则腰酸腿软,头晕目眩,小便清长或不利,甚则水肿。肾摄纳无权,则呼多吸少,动则咳喘。(11)心肺脾肾气虚

久病咳喘,或病后体弱,或伤精失血,或禀赋不足,均可导致人体之气不足。肾为诸阳之本,诸气之根。元气虚不仅涉及肺气虚,还可导致多脏气虚。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虚弱,气血生化不足,继而影响他脏。肺主诸气,肺气虚弱,宣降失司,或子病及母,影响到脾,或母病及子,影响到肾,或无力行血,影响于心,从而形成多脏病变,而出现相应的症状。若久病伤阳,又可加重病情,除原发症状加重外,必伴有寒象。

总之,咳嗽一症是肺系疾患的主要表现之一,不论外感、内伤,或他脏功能失调影响于肺,均可出现咳嗽。因此,临床很多疾病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都会引起咳嗽,只不过有主症、兼症的不同罢了。一般外邪侵袭肺卫,不论时行感冒、正虚感冒、或热性病的初起,如麻疹、风疹、流脑、白喉、百日咳、钩端螺旋体病、鼻炎、咽炎、扁桃体炎等传染病或呼吸系统炎症都会出现咳嗽,大多以主症出现。邪实阻肺或肺胀虚亏所致的咳嗽,如肺炎、支气管炎、肺气肿等也大都以主症出现;其他脏腑功能失调影响及肺而咳嗽,多以兼症出现。因此可以看出,咳嗽一症其病因甚广,涉及疾病众多,影响脏腑复杂,有时脏腑同病,有时多脏同病。不过一般外感六淫袭肺,其初期多引起营卫失调,肺失宣发而发为咳嗽;外邪不解,入里侵肺,或伏邪壅盛,如痰饮、湿浊、血瘀等阻遏肺气,肺气不利而发生咳嗽,此时的病机多为实证。若久病咳喘,肺脏虚损,或他脏影响于肺,则肺宣发肃降无力,影响气机的运行、水道的畅通,而致咳嗽,此时的病机多以虚证为主;若多脏同病,复感外邪,兼痰浊血瘀阻滞引起咳嗽,其病机多虚中夹实,虚实错杂;咳喘日久,多脏虚衰,阴阳失调,虚实错杂,真假混淆,病势凶危,实为难辨。由此可知咳嗽一症,其病机非常复杂,须先明晰一般发病的病机规律,再分辨其特殊演变,即明常中有变,变中有常,但万变不离其宗,肺之宣降失司、肺气上逆是咳嗽发病之关键。三、治疗方法

咳嗽的治疗方法很多,《素问·咳论》虽已论及病因、病机及各种症状,而于治疗则仅简略谈及针法,谓:“治脏者治其俞,治腑者治其合,治浮肿者治其经。”汉·张仲景《伤寒论》及《金匮要略》始立方药治疗。自汉至今,所用方剂,丰富多彩,各有所长,而其治法,则仍以传统之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为主。如外感风寒,则宜辛温宣散,使邪从汗解,如桂枝麻黄各半汤之类。吐法治痰,如张子和谓:“痰在胸膈之上,大满大实,非吐安能得出?”并用瓜蒂散加茶末治痰饮有效。朱丹溪亦重吐法,谓:“痰在膈上,必用吐法,泻亦不能去。”一般祛痰之剂,亦有吐法之遗意。下法一般很少用,但胃热极盛,肺热移于大肠,大便艰涩之咳嗽,可用大承气汤加减急下存阴。至于小柴胡汤加减以治寒热往来之咳,苓桂术甘汤加减以治水饮冲肺之咳,则均属和法范畴。温药治咳者,如《伤寒论》谓:“膈上有寒饮,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上焦阳虚之咳,用温肺汤、姜桂汤;伤寒咳嗽之辛散;脾肾阳虚咳嗽之温补等皆是。用清法治咳嗽者,如银翘散、桑菊饮之清宣,清燥救肺汤之清调,百合固金汤之清滋均是。用消法者,如治湿咳用二陈汤、消痰汤,治呕吐小便不利之咳用五苓散,皆是消导之意。用补法治咳者,如气虚之用六君汤,血虚之用当归补血汤,气血两虚之用八珍汤,阴虚之用六味丸,阳虚之用附子理中汤,阴阳两虚之用八味丸等均是。此外,还有瘀血碍气,喉间腥臭,及痰涎壅塞,或左或右一边不得眠之咳,则用泻白散、四物汤加减治之。时行疫气,以及温邪犯肺等所致之咳,则用清瘟败毒饮之法治之。至于其他各种疾病引起的咳嗽兼症,则皆各治其本而咳自愈。切不可见咳止咳、见痰化痰,凑集多种化痰止咳之药,更不可初咳即用固涩,邪盛即用大补,这些皆为治疗咳嗽之要则。(一)药物治疗

张仲景《金匮要略》是一部总结汉代以前内科杂病的重要著作,其中不仅树立了“辨证论治”的典范,同时也收载了许多有效方剂。在“肺胀”(咳嗽喘逆)方面,凡寒饮郁肺,或痰浊壅塞,或水饮内结,症见咳嗽上气的,分别予射干麻黄汤、泽漆汤主治;凡水饮上迫,或饮热郁肺,或外邪内饮,症见咳嗽上气,或喘咳烦躁的,分别以厚朴麻黄汤、越婢加半夏汤、小青龙加石膏汤主治。

金·刘完素既倡六气与人体疾病密切相关的理论,并且认为“湿”是“痰饮入胃,留之而不行,止入于肺”的根源。因此,他提倡治疗咳嗽要以“治痰为先”,而治法之要在于“下气为上”。

至元代,朱震亨治疗“咳嗽”非常重视季节与发作时间。《丹溪心法》一书认为:凡咳嗽春天发作,是春升之气,适宜使用清凉药物,如二陈加薄荷、荆芥之类;夏季则是火气炎上,要重用黄芩、黄连;秋季多是湿热伤肺,冬季多是风寒外袭,宜用药发散后,再以半夏逐痰。凡上午多嗽宜用贝母、石膏降胃火;午后嗽多者属阴虚,必用四物加炒黄柏、知母降火;黄昏嗽者是火气浮于肺,不宜用凉药,宜使用五味子、五倍子敛而降之;五更嗽者,宜知母、地骨皮降肺火。

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咳嗽》中对外感咳嗽证治,论述甚详:“外感之嗽,无论四时必皆因于寒邪。盖寒随时气入客肺中,所以治嗽但治以辛温,其邪自散,惟六安煎加生姜为最妙。凡属外感悉宜先以此汤加减主之。若肺燥痰气不利或年老血衰,咳嗽费力者,于本方加当归二三钱。若寒气太盛或中寒肺气不温,邪不能解者,于此方加北细辛七八分或一钱。若冬月寒盛气闭,邪不易散者即麻黄、桂枝俱可加用,或用小青龙汤。若伤风见寒或伤寒见风,而往来寒热咳嗽不止者,宜柴陈煎主之。若寒邪不甚、痰气不多者,但以二陈汤加减主之则无有不愈。外感之嗽,凡属阴虚少血,或脾肺虚寒之辈,则最易感邪,但察其脉体稍弱,胸膈无滞或肾气不足,水泛为痰或心嘈呕恶,饥不欲食或年老中衰,血气渐弱而咳嗽不能愈者,悉宜金水六君子煎加减主之,足称神剂。若兼阳分气虚而脉微,神困懒言多汗者,必加人参,勿疑也。若但以脾土虚不能生金而邪不能解,宜六君子汤以补脾肺或脾虚不能制,水泛而为痰,宜理中汤或理阴煎、八味丸之类以补土母,皆良法也。外感咳嗽而兼火者,必有内热喜冷脉滑等症,亦但以二陈、六安等汤,酌加凉药佐之。热微者可加黄芩一二钱,热甚者再加知母、栀子之属。若火在阳明而兼头痛热渴者,惟加石膏为宜。外感之证,春多升浮之气,治宜兼降,如泽泻、前胡、海石、瓜蒌之属是也;夏多炎热之气,治宜兼凉,如芩连、知柏之属是也;秋多阴湿之气,治宜兼燥,如苍术、白术、干姜、细辛之属是也;冬多风寒之气,治宜兼散,如防风、紫苏、桂枝、麻黄之属是也。《经》言岁气天和即此之类。然时气固不可不知,而病气尤不可不察。若当其时而非其病,即时证有不相合者,又当舍时从证也。至于各脏之气,证有兼见者,又当随宜兼治,故不可任胶柱之见。咳嗽凡遇秋冬即发者,此寒包热也,但解其寒,其热自散,宜六安煎、二陈汤、金水六君煎三方察其虚实,壮老随宜用之。如果内热甚者,不妨佐以黄芩、知母之类。”

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指出:“若因风者,辛平解之;因于寒者,辛温散之……因于火者……以甘寒为主。”林珮琴在《类证治裁》中亦说:“外因者,六淫之邪,自表侵肺,治用辛散,则肺清而嗽止……治外因嗽,感风者辛平解之(桂枝、防风之属);感寒者辛温散之(紫苏、姜、杏之属);感暑者辛凉除之(香薷、薄荷、竹叶之属);感湿者苦降淡渗之(厚朴、通草、薏苡仁之属);感燥者甘凉清润之(玉竹、花粉、百合之属);感火者甘寒苦辛涤之(麦门冬、石膏、桔梗、山栀、象贝之属);湿热痰火阻气,清降辛泄之(茯苓、沙参、杏仁、前胡、桑皮之属)。”

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外感咳嗽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和有效方药。根据外感咳嗽的病因病机、证候分型,药物治疗上多以宣通肺气、疏散外邪为法,主以宣肺清肺止咳,兼以疏风、散寒、清热、润燥、泻火等法。常用方药有杏苏散、麻杏石甘汤、桑菊饮、桑杏汤、止嗽散等。如风寒咳嗽多以风寒之邪外束肌表、内郁肺气,以致肺失宣降为主要病机,故多以疏散风寒、宣通肺气为治法,常用杏苏散或金沸草散加减;风热咳嗽多以风热犯肺、肺失清肃、营卫失和为主要病机,故多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为治法,常用桑菊饮加减;温燥咳嗽多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