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的真相——你应该知道的98个经济学关键词(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5 08:31:31

点击下载

作者:蔡平,吴永佩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财富的真相——你应该知道的98个经济学关键词

财富的真相——你应该知道的98个经济学关键词试读:

前言

经济学?一听就是一门高深专业的学问。其实不然,从找工作到要加薪,从股票被套到银行加息,从物价上涨到通货膨胀,从房奴到卡奴,从基金到期货,件件都不离我们的生活。如果你之前曾经接触过一些经济学,那么你一定会有这样的观念:世界上的资源始终是有限的,经济学的目的即是为了寻求资源配置的最大化和最优化。不错,对于经济学来说,这的确是它的目的所在。但是从我们普通老百姓的现实生活出发,这种看法又显得有点过于学究气了。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是19世纪末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就曾经说过:经济学其实是一门研究人们日常生活的学问。而199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人加里·贝克尔也声称,目前经济学几乎可以分析人类社会90%的行为。你看,无论古今,真正领悟了经济学精髓的大师们,都是这般英雄所见略同。

因此,经济学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提供给我们一种改善自己的生活、重新认识世界的武器,依靠它的帮助我们能生活得更幸福、更安稳、更有保障。

学些经济学,还可以改进你的思考方式。在经济学中,我们会接触到很多模型、定律、假设,很多外行人都嘲笑经济学看问题过于简单,但是别忘了,科学的意义本来就是透过千变万化的现象去总结规律,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经济学正是这样一枚精巧的指南针,让你绕开迷人眼目的现象,直达预定的彼岸。

不管怎么说,从我学习经济学的体会来看,经济学虽然非常有趣,但是它往往比较抽象,这就让很多人失去了坚持学习的动力。因此,要学习它,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1) 真正理解经济学是做什么用的,你会从中得到什么好处,只有目标明确,你才有动力继续走下去。(2) 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找一些经济学大师的传记、故事来看,把他们从神坛上请下来,原来他们也有种种怪癖,也懵懂过,也经历了困惑和挫折,也有他们各自风格的幽默感。这样一来,你和这些大师之间的距离就拉近了,从需要仰视的圣像变成了促膝谈心的忘年交老头,他们都能弄得明白,你为什么不能?(3) 最后才是学习方法,先理解概念,再掌握原理,最后注意理论结合实际,加深理解。也许我们不会成为经济学家,然而作为一个懂得经济学原理的达人,必然比别人生活得从容和幸福。

致谢

写出一本书真是很不容易,非常感激在我写作过程中一直想方设法帮助我的家人、朋友,甚至那些只在网上有过一面之交的网友们,他们不惜自己的宝贵时间,帮我收集资料,和我讨论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可以说,没有他们的大力支持,就不会有我这本小书的诞生。

虽然我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书中的错误和纰漏肯定在所难免,诚挚地希望广大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吝赐教,提出宝贵意见,以帮助我不断进步。此外,如果这本小书能够为大家在学习过程中提供一点参考,给大家前进的道路铺垫上一块路石,那就是我最大的快乐了。

本书由蔡平、吴永佩主持编写,同时参与编写的还有毕梦飞、蔡成立、陈涛、陈晓莉、陈燕、崔栋栋、冯国良、高岱明、黄成、黄会、纪奎秀、江莹、靳华、李凌、李胜君、李雅娟、刘大林、刘惠萍,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编者2013年2月

第1章 外行看热闹什么是经济学

第1节 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经济学——理性的经济人

第2节 经济学研究的是什么——公平的配置

第3节 狗牙也可以买东西——货币

第4节 有什么物品不能买卖——商品

第5节 两个桃子也杀人——稀缺性

第6节 天价理发费——价值和价格

第7节 多收了三五斗——需求和供给

第8节 惊险的一跳——市场交易

第9节 哥伦布的契约——经济激励

第1节 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经济学——理性的经济人

你去购物的时候砍过价吗?我想,答案多半是肯定的。即使再不会砍价的人,也都希望能够令卖家降低些价钱,好少花一些钞票。我再问:为什么希望少花些钱呢?你一定会白我一眼:那还用问吗?谁的钱是天上掉下来的?

没错!相对于人们的欲望,资源始终是有限的,甚至是稀缺的。对于每天忙碌谋生的人们来说,无论是时间还是收入都是有限的,相比之下商品的价格又老觉得偏高,我们深受这些因素的困扰,必须想尽办法用这点有限的资金为自己买到最好、最合适或者最多的东西,这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是你无心之下暗合了经济学理论而产生的思维方式。如果你也是这样思考的,那么我就可以称你一声:理性经济人。

在经济学中,“理性经济人”是一个最基本的假设。这种理论源自古典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他在《国富论》中从“利己性”的角度出发,对形形色色的人进行了高度的抽象和简化。他假定人都充满理性,都是自利的,当面对两种以上的解决方案时,人们都会理性地选择对自己最为有利的一种方案。

人心是丰富多彩的,为什么经济学会将人假设得如此“冷血”呢?显然,如果我们将所有的因素都考虑进来,那么始终研究的是个案,具有不确定性,无法抓住其中的规律,这个复杂的“人”将混淆我们的视野。因此,我们必须创建一个抽象的工具,排除那些具有感情色彩的、特定文化背景的因素,从中提炼出经济研究的有力武器。

而且,这种工具是成功的,如果以“理性经济人”的眼光看待世界就可以发现,实际上一切经济现象甚至人类行为中都可以找得到它的影子。

再回到生活中来,我们可以去肉店买鲜肉,可以去服装店买衣服,可以去饭店,那里的厨师随时会替你做好你想吃的菜。我们会对他们感激涕零吗?他们是因为出自善心,希望你过得幸福吗?你笑了!是的,他们这样做,并非是惦记着你的衣食冷暖,而是对于他们有好处——因为你要获得这些,就必须付钱!我们和这些商家之间实际上是一种交换关系,彼此都选择了对自己最有利的做法,希望能够为自己争取到最大利益而已。

是的,人类之所以会产生商业,会形成市场,会出现垄断、竞争和行规,是因为消费者和生产者都希望能够由此获得自己的最大利益。消费者希望能够用自己有限的资源获取最好的服务、最优质的生活,而生产者则希望通过最少的投资获得最大的利润。

他们都是从自己的需要出发,并没有造福整个社会的想法,但是无形之中,他们的行为都最好地完善了市场秩序。举个例子来说,因为消费者都希望自己获得的产品“价廉物美”,不断地将商品价格向下压,将商品质量向上提,而生产者面对这种局面,必须动脑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商品质量,并保证商品能够卖个好价钱。久而久之,在双方相反的利益争夺交锋中,商品形成了公认的质量标准,市场确定了相对公平的价格,而各商家之间处于对利益的争夺,又会出现兼并、垄断等现象。

但是,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费尽心思选择的方案,未必能给自己带来最大效益,甚至会损害自己原有的利益。比如,本来贪便宜买回来的东西,却是个“山寨”的。或者投入了大笔资金想大赚一笔,反倒赔了个血本无归,难道这些违背了“理性经济人”的规律吗?

其实,所谓“利益最大化”也是相对的。“理性经济人”始终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停留在我们的思维方式之中,放在每一个活生生的人身上时,我们会发现,我们的阅历、能力和知识面都是有限的,也就是说,我们无法做一个无所不知、精通计算、没有感情的“经济动物”,这并不妨碍“理性经济人”的成立,因为你选择这些方案的动机仍然是在追求最有利于自己的结果,但是因为错误的选择没有使你达到目的,这是你策略的失败,而不是目标的失败。

另外,当我们利用“理性经济人”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时,怎样才能确定自己的做法是对自己最有利、利益最大的呢?可以说,所谓的利益最大化,更应该说是“最满意化”,当我们的选择令自己最满意时,就是最大化了。例如,当一个人穷困潦倒时,他所追求的最大利益是赚更多的钱,好让自己的生活好转。此时收入增加得越多,他的满意度就越高,那么选择令自己收入增加的做法就是实现了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当他的收入达到一定高度时,收入的增加已经不再让他感到快乐了,他的注意力转向了身体的健康、休闲的舒适、工作的压力,那么他可能会放弃一些令自己过于辛苦的赚钱渠道,此时他最满意的是享受自己的生活。那么放弃赚钱机会是违背“理性经济人”原则吗?不是的,因为此时他的满意度取决于寻找快乐。让他快乐的选择,就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也许你会不服气,要是真的人人都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那么这个世界岂不是变得极其可怕了吗?而且,我明明看到有很多重义轻利、无私奉献的人啊!此处要注意的是,我们所说的“自利”并非等同于“自私”,每个人心目中最大化的利益都是不同的。举个例子来说,一个无私奉献的人,他追求的是什么呢?说到底,是良心的安宁和幸福感。那么,这个便是他的最大化利益了,我们说他同样是自利的,却不自私。

综上所述,“理性经济人”是一个抽象的工具,是一种生活的思维方式,并非教人自私自利。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里写道:“个人决不应当把自己看得比其他任何人更为重要,以致为了私利而伤害或损害他人,即使前者的利益可能比后者的伤害或损害大得多。”其实也可以这么看,你这种不择手段追求自己最大利益的行为,使得他人无法实现他自身的最大利益,因此你将受到他们的反对和攻击——还是“理性经济人”在做指导啊!第2节 经济学研究的是什么——公平的配置

有时候遇到手头紧,我们常常会开玩笑说:“我眼下经济有点问题!”明明是缺钱用,为什么要扯上“经济”二字呢?要想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得从头说起了。

何谓“经济”?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已提及,但原意指的是“经邦济世”或“经国济民”,意思是治理国家、拯救黎民,和现在“经济”的意思是完全不同的。

在西方,“经济”一词最早是由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在他的《经济论》中提到的,原意是家族管理或者政府管理,现在经济学的英文Economics也是由希腊文演化而来的。

到了19世纪下半叶,一些日本学者在翻译英语Economy时,借用了古汉语“经济”一词,才令它的含义发生了根本变化,转向西方的词义。辛亥革命之后,国内逐渐统一沿用了日本学者的译法,使“经济”以新词的面貌在中国流传至今。

起源我们已经了解了,但经济究竟是做什么的呢?首先,还是得提一下我们的老祖宗,他们虽然没有将“经济”一词和国外“接轨”,但是他们很早就准确地认识到了“经济问题”,只不过使用的是“食货”二字。《汉书·食货志》中的解释是:食指的是农产品可供食用之物;货指的是农业的副产品,如可以穿着御寒的布帛之物,以及可以互通有无的货币,并明确指出“二者,生民之本。”意思是说,农业生产出来的所有产品,以及用来购买它们的货币,都是人民生存和富裕的根本所在。

看到这里,我们大概可以窥出端倪,所谓经济,就是人们平时的衣食住行、财富收入,经济学就是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及资源分配有关的科学。

的确,人类社会的进化史,就是一部关于资源分配方式的探索史。人们要满足自身的需要,无非两种方式:通过自身劳动创造资源和向大自然索取现成资源。但是相对于人类不断增长的欲望来说,资源毕竟是有限的,人们会时时感觉到资源短缺,那应该怎么办呢?这就是经济学的意义所在,它的目的很明确——对资源的公平配置和充分利用,从而达到最大效益。

到了现代,经济学被称为“社会科学之皇后”,备受有识之士的重视,随着研究的一步步深入,经济学也细分成了很多分支。但从整个知识体系来说,主要分为两大分支学科,即“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它们分别由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凯恩斯创建,二者并称为经济学的基础。

虽然同为经济学分支,但是他们之间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假如你是一个蒜农,2007年的时候大蒜收购价格很高,你因此赚到了一大笔钱,这令你的积极性大涨,于是不免多种了不少,而且丰收了。这时你发现,2008年的大蒜“到处都是”,收购价格上不去,一下子跌到3~5毛钱一斤,你不但亏了本,还被严重打击了种蒜的积极性,于是你一气之下把其中一半的种植面积改种了粮食。更倒霉的是,一场倒春寒令大蒜的质量不如往年,收购价格一下子跌到1毛钱每斤,到处都是恐慌性抛售,你也跟着卖掉了。然而2009年春节之后,大蒜的储量严重不足,收购价格开始上涨,有人待价而沽,果然因为收不到货,价格又一路飙升,涨势持续到2010年,你叹了口气,后悔没有认清形势。这是前两年一部分“蒜你狠”的大致经历,如果利用微观经济学来分析,我们能得到些什么呢?

一个看似买卖自由的市场,实际上也有着它自己的调整机制。为了能够让资源的配置达到公平,微观经济学假设一个市场制度完善、完全理性、信息充分的自由市场,将一切变化规律完全交给市场机制自行调节。如果某种产品的供应短缺,它的价格便会上升,这会使生产者获得更高的利润,从而使这种产品的产量增加。生产增加会逐渐缓解之前的供应短缺,于是价格会下降,等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就无法给生产者带来期望的利润,于是产量下降,再次出现短缺……周而复始,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牵引着市场供求变化,使市场总是自动倾向于生产社会最为迫切需要的产品,并促使价格最终保持在符合其生产成本的水平上。

这样一来,对于消费者和生产者来说,都获得了公平的资源配置——这就是微观经济学所能告诉我们的信息。

由此可见,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个体的经济行为,例如一种产品、一个市场、一个家庭或者一家企业,像上述案例中,研究的对象就是大蒜这种产品。

研究方法也是单项的数值,案例中大蒜的价格变化就可以视为一种单项数值。

它研究的目的是怎样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使个体的利益最大化。例如,单个消费者怎样将自己有限的收入分配到各种商品上以获得最大满足;单个生产者,某个时期内应该生产什么、怎样分配生产资源、怎样确定自己的利润等。

此外,它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价格决定于供求关系,通过研究“价格”在个体的经济行为中所发挥的作用来解决资源合理配置的问题。在案例中,大蒜的价格始终反映了供求关系,那么我们只要深入了解大蒜的供求矛盾,就能够做出正确的资源配置。

那么,当微观经济学辛辛苦苦深入基层了解这些详细的数据时,宏观经济学又在做什么呢?如果说微观经济学像放大镜的话,那么宏观经济学就是一部望远镜。

还拿蒜农的故事来说,面对大蒜的涨跌情况,宏观经济学注意到的不仅仅是这个小小的大蒜市场,它会由此放眼整个农业,计算各种农产品的总产量、平均价格等各项数据,综合同期所有农产品的供求变化、价格涨幅,还要统计国民收入及消费水平等更广泛的内容,探讨眼下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行情况,如是否出现通胀,是否导致失业率上升等。因此,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研究一个国家宏观经济的增长和波动,以揭示一国的经济发展规律。它的研究方式是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

宏观经济学着眼的范围不同,就决定了它的研究目的与微观经济学不同,它假定资源已经配置完成,在这一既定前提下,研究整个社会范围内对资源的利用情况,致力于达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此外,宏观经济学认为,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微观经济学那只“看不见的手”并不一定可靠,无法自行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因而必须有一只“看得见的手”来进行辅助和补充。例如在大蒜价格暴涨的时候,政府就进行了对于炒作的打击,以及运用控制投机资金介入等行政手段平抑物价,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这就是以宏观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的政府调控行为,从而确保资源能够公平配置,并发挥最大效用。

因为宏观经济学有多种手段对市场进行调整,因此在一段时期内,无论社会的总需求有多大,总是可以保证以稳定的价格进行供给,总需求量的变化只会影响到国民收入或总产量的变化。还拿大蒜的例子来说,如果社会在一段时间内对大蒜的需求量下降,那么蒜农无非就是少种一些,少赚一部分钱,但出售的价格还是和平时一样。因此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收入决定于总需求量。

虽然宏观、微观经济学有着这么大的差别,但它们仍然有着密切联系。很简单,如果没有微观经济学所提供的各类详细数据,宏观经济学又如何分析大局呢?因此,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在以上篇幅中,我们大致讲述了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学一点经济学并不能马上令你富有,但是却可以令你思考,给你一双锐利的眼睛,去看透那些纷繁复杂的人类行为。至少,你已经知道,任何一种经济研究说到底都是为了寻求更加公平的资源配置。然而,公平的道路漫长,本节不过是通向经济学的一扇大门,在以后的章节里,我们将推开这扇门,分别领略门里那精彩纷呈的世界!你,跟紧喽!第3节 狗牙也可以买东西——货币

如果你去买东西,一个必然的举动是什么?毫无疑问,只要你不是土匪恶霸,那一定是——付钱!或者再说得专业一点:支付货币。可是,如果一个人拿着一堆狗牙来付账,你会怎么想呢——这人是不是脑子有点问题?钱是什么?纸币呀!顶多还有一点硬币……

先别急着嘲笑,实际上,纸币诞生的年头并不长,在古代甚至是现在一些民族和地区,并不使用纸币。他们使用的货币千奇百怪,例如西太平洋加罗林群岛的亚布岛上,流通使用石币——莱石,名字叫“分”,在打磨成圆形的石头中间开一个圆洞,像磨盘一样,越厚越大价值越高。

美拉尼西亚群岛的人用动物的牙齿做货币。比如狗牙,相当于“零钱”,弯曲的猪牙相当于“整钱”,猪的牙齿越弯曲,价值就越高。

在中世纪的北非,曾经非常普遍地使用盐作为货币,人们舔一下盐砖分辨真假,然后将其切成小块支付购买的商品。

18世纪的俄国曾使用松鼠皮作为流通货币,甚至自豪地说,正因为他们使用了松鼠皮,极大地减少了当时流行的黑死病病毒的携带。

如此这般的例子还有很多,你也许会奇怪,这些看上去不过是一般商品的东西,怎么会成为货币呢?其实,在经济学看来,任何一种可以满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以及世界货币五种功能的商品,都可以被称作货币。

如果在我们的百货商场里看到用狗牙付账,那的确是一个奇怪的事情,但是如果到了美拉尼西亚群岛上,却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因为无论是我们手中的人民币,还是岛民手中的狗牙,无非都是本地区流通的货币罢了。为什么会是这样一种结果呢?这就得从货币的起源说起了。

货币的前身就是一般商品,是由人类劳动创造出来用于交换的产品。由于人类在原始时期实行的是物物交换,货币就是在交换过程中逐渐被独立出来的,成了特殊商品,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角色。让我们穿越到远古时代看一个场景:穿越回原始部落的你很想念肯德基的烤鸡翅,突然你发现部落外头有人抓来两只鸡做交换,你高兴地带着随自己一同穿越的手链去交换。可是人家要麻布,你只好奔到附近有麻布的部落,谁知他们说必须用象牙换麻布,你又去找有象牙的人,拿着象牙的大汉想换一罐牛奶当早餐,你再次喘着气摔倒在牧牛女的树叶裙下……这次人家姑娘总算看中了你周大福出品的漂亮手链。等你拿着牛奶换了象牙,又拿着象牙换了麻布,最后兴冲冲地拿着麻布去找你部落门口换鸡的人,可是那朝思暮想的肥鸡已经被酋长烤熟吞进了肚子……

你够倒霉是吗?为什么会没法解馋呢?正是因为你和众多产品生产者之间没有找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交换中介物。此时,我们就可以理解货币“交换媒介”功能的重要性了,它必须能够充当同时使交换双方都认可的角色,才能成功地完成交换过程。

接着,你发挥了穿越者的历史优势,长途跋涉到遥远的大海边,冒着溺水的危险捞起一些漂亮的贝壳。因为贝壳对于世居深山的部落来说,是非常罕见难得的东西,因此大家都觉得它珍贵,都希望用自己的产品交换到贝壳,于是贝壳就成了一般等价物,无论对方手里是什么产品,你都顺利地用贝壳换了过来。不但如此,贝壳逐渐从你手中流散了出去,很快你发现,贝壳已经成为整个深山地区通行的交换媒介。此时,我们就可以认定,贝壳初步具备了“货币”的功能,一个以贝壳为货币的流通体系就被你建立起来了!同理,美拉尼西亚群岛的动物牙货币流通体系,也是这样产生的。

接下来你想出了更好的点子,硕大漂亮又难捞到的虎斑贝可以多换得精致量多的产品,比较平庸且好捡到的货贝只能换少量次品——大家也这么认为,以后每当炫耀自己的产品时都会说:“我这根长矛,绝对值三个虎斑贝!”人家不屑一顾:“切,顶多俩货贝!”看看,最粗浅的货币“价值尺度”建立起来了,人们会用货币的面值来估计商品的价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自从贝壳成为货币之后,人们都用它来进行交换,无论是购买商品,还是请人干活,最后付给对方的都是贝壳,对方也欣然接受。你看,货币的“支付手段”便体现出来了。

贝壳货币确实好,但是人们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发现,它容易破损,而且形状质量都不相同,经常发生纠纷。因此在不断的淘汰和选择中,贝壳逐渐被金属所代替。使用金属做货币的好处在于,金属的开采和铸造都需要专业的人工,无法大量地从自然界中获得,不像贝壳,一个搬到海边的潜水好手绝对可以成为巨富。而且金属货币质地均匀,易于储存。自然界中较为稀少的金银逐渐成了主要流通的货币,我国出现了金条、金锭、银元宝,古罗马、古希腊也铸造了印有重量的金银币。因此马克思曾经说过: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而货币天然就是金银。

既然人们使用金银货币可以换得自己需要的商品,那么自然拥有的金银越多,就意味着能购买的商品越多。此时人们手中持有的金银便暂时退出流通领域,成为财富的象征被储存了起来,此时的金银货币便具备了“贮藏手段”的功能。同时,因为金银质地单纯,容易辨认,可以被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人认可,因此可以在国际上充当统一的交换媒介,因此我们说,金银货币具有“世界货币”的功能。虽然大家默认金银才是世界货币,但是目前因为美国的国力强盛,它的货币也被很多国家认可,美元往往也可以充当“世界货币”的角色。

口袋里装满金银的感觉固然是非常之好,但是逐渐人们又发现,在流通过程中,金银不免会遭到磨损,成为不足量的货币。据统计,自金银货币开始流通至今,大约有近两万吨黄金在铸币厂、人的口袋中磨损消耗掉了,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损失。更何况,金银的体积和重量都是令人烦恼的事情,如果你需要支付一大笔钱时,金银就非常不好携带。于是,作为金银货币的标示——纸币就出现了。

据考证,最早的纸币出现于宋代的四川,当时称为“交子”。纸币作为金银货币的一个象征,同时具备了交换媒介、价值尺度、支付手段的职能,同时轻便、成本低,便于携带,因此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陆续选择了纸币作为流通货币。

说了这么多,我们伴随着货币一路从古走到今。它的材质和外观不断变化,可是核心职能却始终不变。货币始终是代表价值和财富,人们不断地占有货币,从而使自己更加富裕。货币不断操纵着历史的走向,改变着人类的命运,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你,有钱吗?第4节 有什么物品不能买卖——商品

有个新闻说,瑙鲁岛国没有土地种庄稼,它想出的办法是“挖地三尺”出售自己岛上丰富的磷矿,进口泥土进行种植。还听说日本人专门收集雨水,出售给缺水而富有的沙特用于农田灌溉。一个聪明的德国人走遍全世界录制小溪、河流、瀑布的声音,然后出售这些迷人的水声。

有趣吗?这些都是和我们印象中不大一样的商品,但是它们的确是被售了出去。我们不禁要问,到底还有什么不能拿来卖?

对我们来说,商品似乎是在我们身边每时每刻都存在的东西,我们的衣食住行都仰赖于此,只要口袋里的钱够用,我们就可以不断地买进我们需要的东西。可是,到底什么才叫商品呢?

首先,商品必须是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东西。大自然中的阳光、空气、水是我们生存必不可少的东西,但是因为它们并非劳动创造出来的,只不过是天然形成的资源,我们不必花钱就可以获得,因此它们并不是商品。不过,如今地球资源污染严重,很多人享受灿烂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和干净的水已经成为一种奢望,一些特殊的商品就应运而生了。比如现在已经有人在出售罐装的清新空气,这些是经过人工收集、过滤加工和罐装之后产生的产品,可以说也凝结了人类劳动,因而已经从不必花钱获得的自然资源变成了商品。

其次,商品必须是生产出来用于交换的产品。在人类历史的早期,人们也生产很多产品,比如在自家的农田里生产粮食,在自家的小农庄里养殖牲畜,家里的妇女会纺织,但是这些产品最终都供给自家人使用,并没有拿出去交换。这种自给自足式的家庭作坊,只能制造出“产品”而非“商品”。

因此,只有具备了上述两个条件的产品才能称之为商品。简而言之,商品就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由此可见,商品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才逐渐产生的。那么,它是怎么产生的呢?

刚才我们说过,人类历史早期乃至于现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的“男耕女织”,“小而全”、“大而全”的家庭作坊是不会生产出商品的,因为他们只是自给自足地生产出自己需要的所有产品,从不用于交换。因此,商品产生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必须出现社会分工,每一个劳动者都只从事单方面的、局部性的产品生产,从事某些或某一种劳动,大家才有可能拿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去交换那些自己需要却并不生产的东西,从而产生交换的需要。

这一过程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的,从一开始一家人的生产偶尔有剩余去和其他人交换,到后来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产品交换的规模逐渐扩大,再到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便出现了专门用于交换的产品生产。例如,种粮食的人不再制造斧头,做鞋的人不再剪裁衣服。商品生产的产生使商品交换经常化,进而产生了货币,出现了商品经济。

第二个条件是所有权的不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私有制开始出现,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开始分属于私人所有,拥有这一切意味着他们有了自己独立的利益需求,而各个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所有者都不能无偿占有对方的产品,他们必须在等价交换的基础上互通有无,将对方的产品作为商品进行交换。因此,他们的生产活动就从满足自身需要演变成为以商品交换为目的的生产活动。

综上所述,“商品”看似简单,其实渊源已久。当你付出劳动生产出用于交换的产品时,它就可以成为商品。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任何资源都有可能演变为商品,聪明的年轻人,你想卖点什么?第5节 两个桃子也杀人——稀缺性在《晏子春秋·谏下》中,记载着一个谋略故事,说的是春秋时期,齐景公的相国晏婴计划除去三个居功自傲、威胁国君统治的武将。他在一次宴会上拿出两个桃子,请三人各数功勋,功大者得桃。结果是没有得到桃子的人不服自尽,另外两个得到桃子的武士羞愧自杀。其实,我对这三个武士还是挺同情的,他们没有从血雨腥风的战场上马革裹尸而还,却莫名其妙地死在区区两个桃子上,这份憋屈,实在令人扼腕。不过,死者长已矣,让我们用理性的思考来分析一下,他们究竟因什么而死?

也许有人会说,是因为晏子的计谋,是因为他们的匹夫之勇,是因为他们之间的兄弟义气。其实,这些都不是根源所在,真正能够解释他们死因的,是经济学。明确地说,他们死于资源的“稀缺性”。

不妨设想,如果当时拿出的是三个桃子,他们还会死吗?那还不是乐呵呵地各拿一个便是了?由此可见,正是因为晏子拿出的是两个桃子,而且要他们各自比较功劳大小,这时桃子已经不再是普普通通的水果了,而是关乎他们的荣誉和脸面,因此,桃子的数量无论对于人数还是自尊心的需求来说都是短缺的,他们三个人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分得好,因此产生了竞争和对立,最终在争夺中丢了性命。晏子应该不懂得经济学中的稀缺性原理,但是他恰恰利用这一点,兵不血刃地除掉了三员大将。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稀缺性也是随处可见。我们都看过新闻,临近春运的时候很多人连夜排队买票,某个楼盘火爆开盘时,很多人已经早早地等在门口了,某个“吉利”的号码会被拍卖到令人咋舌的价位……这些现象之所以会出现,正是因为相对于需求人群来说,车票和楼盘总是供不应求,而那人人向往的号码偏偏是唯一的。通俗地讲,就是“物以稀为贵”。

说到这里,也许你会点头道:“我知道了,所谓稀缺性就是指资源的不足和稀少。”先别急着下结论,这种理解还是过于粗浅,在经济学中,稀缺的概念并不是通过某种资源的整体数量来判断的,而是从人类的需求欲望角度进行定义的。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即使再庞大,也是有限的,因此稀缺的概念指的是资源的供给量相对需求量在数量上的不足。

举例来说,假如我们身陷某个热带雨林,绝望地转来转去,感觉全世界都是树,它们的数量简直是无限多。但是放眼世界,人们需要树来建房、做饭、取暖、饲养牲畜,热带雨林的数量正在以可怕的速度锐减,很多地方甚至到了为一把干柴全村武斗的地步。根据这一情况,我们可以说,对于全人类来说,树的数量再多,它仍然是稀缺资源。

相反,BB机如今的数量绝对要比树的数量少不知多少倍,但是因为如今通信技术日新月异,根本没有人再需要这么落后的通信工具了,也不会成为稀缺资源。

如果再细分下来,稀缺性又分为“绝对稀缺”和“相对稀缺”两种情况。曾经有条新闻说,香港几个不法之徒冒充海关人员,抢夺了价值3800万港币的银砖。为什么他们要抢银砖呢?毫无疑问,为了发财啊!银子是很值钱的稀有金属,它之所以值钱,正是因为相对于全人类来说,银子是非常难得的,永远不可能人人都拥有自己希望的数量。这种总供给量少于总需求量的情况就被称为“绝对稀缺”。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再回到文章开头那倒霉的三武士,齐王的王室花园里难道找不到第三个桃子了吗?显然是否定的,哪怕当真没有熟的了,“国有倒山之力”,放眼齐国难道连一个熟桃子都找不到吗?可是晏子偏偏只拿了两个出来,这种情况就属于“相对稀缺”,即资源的总供给量可以满足总需求量,但是由于资源分布不均衡造成局部范围的稀缺。在日常生活中,一般存在的稀缺性都是相对稀缺。

看到这里,相信我们已经对稀缺性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你也许会说,既然稀缺性这样“害人”,我们应该想办法消除这种情况。可能吗?其实,资源的稀缺性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问题,在本书开篇我们就曾说过,经济学是研究如何最有效合理地分配资源的科学,它的产生恰恰是由于稀缺性的存在,因为资源稀缺,才需要经济学进行研究怎样才能使人类的利益达到最大化。稀缺性是经济学出现的前提之一。

此外,商业的产生也是由于稀缺性的存在。一个产品之所以可以成为商品,首先是因为它不是人人都可以创造和拥有的,也就是说,对于一部分人来说,这些产品始终是稀缺的,因此才产生需求,从而促成商业的出现。

因为资源稀缺,为了使自己获得最大利益,便出现了竞争和选择,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斗智斗勇,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任何资源都是富足的,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获得,那么这个世界就失去了发展和进化的必要,自然界中不再有优胜劣汰,人们不需要劳动,不需要进步。这个世界就失去了活力,变得死气沉沉,一个没有进化能力的世界必然归于毁灭。

看到这些,我们应该清楚了,稀缺性就好像一条刺激世界的鲶鱼,它不断地提醒这个世界要进化和竞争,保持活力。因为有稀缺,才会有需求产生,才会出现竞争和淘汰,我们才会不断学习进步,不断充实和壮大自己,从而保证自己可以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生存下去。

年轻的朋友,资源始终是有限的,为了能让自己获得的更多更好,努力啊!第6节 天价理发费——价值和价格几年前,在郑州曾经发生一个案件,说的是两名女学生到郑州市一家名为“保罗国际”的店里剪发,原本谈好洗10元,剪发20元,结果被要价1.2万元,在店员的威胁和怂恿下,两人借了十几个同学的生活费办了9800元的卡才了结此事。这件事情一度引起了强烈反响,细想起来,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看到很多高价的商品,有些商品的价格甚至让我们这些普通人目瞪口呆。理发作为一种有偿服务,自然也有它的价格标准,为什么这两个女孩的理发费用如此让人难以接受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这其中涉及“价格”和“价值”之间关系的问题,此次理发服务的要价远远超出了它本身的价值,不再属于是否昂贵的问题,而变成了一种欺诈。

那么价格和价值到底是什么呢?它们有什么区别, 又有什么联系呢?

我们都知道,人生活在世上,很多东西都对人有用,比如空气供人呼吸,阳光给我们提供光明和温暖,五谷以充饥,水解决我们的干渴……那么这些东西是否都有价值呢?

答案是否定的。

所谓一件东西的“价值”,就是指它“值”什么,值多少。或者说这些对人类有用的东西,应该用什么标准来评判它存在的意义。

之前我们所说的那些物品对人类的有用性,准确地说应该称之为“使用价值”,这只是物品的自然属性,没有什么可比性。

例如,土豆是可以吃的,这是土豆的使用价值之一,在土豆只用于种植者本人食用时,它仅仅是一种劳动产品,十斤土豆就是十斤土豆,除了种土豆的农民可以安慰家人说,又够喂饱我们自己好几天之外,不“值”什么。

但是当交换出现之后,放羊的牧民也希望今后能吃到土豆,听说这个消息以后,农民特意多种了一些,收获之后他挑上十斤土豆,换回了家人盼望好久的肥羊,擦着汗的农民自豪地说:“我种的土豆值两只大肥羊哩!”

看!价值出现了,十斤土豆=两只羊!此时土豆和羊都具有了价值。

在之前的章节中,我们提到过,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在刚才的例子里,土豆生产出来之后,不是自己吃掉,而是拿来进行交换,因而它成为了商品。那么今后如果再有这样的交换,农民和牧民之间就可以得出这样的共识:你牵来一只羊,我就换给你五斤土豆。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价值只有在交换过程中才能够体现出来,因而只有商品才具有价值。它所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的需求和交换行为,因此,价值是商品所独有的属性,是一种社会属性。

但是问题又来了,虽然有了价值,但是怎样评估交换双方的商品是否具有同等价值呢?换而言之,怎样保证交换双方都不吃亏呢?

于是经济学给出了这样的定义: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怎么理解呢?虽然不同的商品其生产方法、生产技术各有不同,但是无论怎样千差万别,都可以抽象概括成“劳动者必须付出一定的体力和脑力来完成生产”,这种抽象出来的劳动就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它的作用在于,每一种商品就可以据此计算出一个得到全社会公认的平均劳动时间,从而直观地体现出商品的价值,供不同类别的商品之间进行等价交换。这个平均劳动时间就被称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这是一个重要的量化工具,自从有了这个概念之后,原本在商品中看不见、摸不着的“价值”便有了直观的、以劳动时间为标准的数值,这种被量化了的价值被称为“价值量”。还以之前土豆换羊的例子来说,为什么农民肯用五斤土豆换一只羊呢?那是因为大家都公认,种出五斤土豆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侍弄一只羊长肥所花费的时间相一致,也就是说它们二者的价值量相等,因而可以交换。

说完了价值,我们再来看看价格。这是我们在生活中最熟悉的一个词了。我们去商场买东西,必然要问问价格,而卖家则每每强调:我的货绝对值这个钱!看到这,你是不是露出了一丝会心的微笑?这句话似曾相识吧?结论很容易就可以得出:价格是从属于价值并由价值所决定的货币表现形式。价值是价格形成的基础,它的变动是影响价格变动的、内在的、支配性的因素。简而言之,价值量越高,价格越高。

我们在介绍货币的时候说过,货币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这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当物物交换成为历史之后,人们对于商品的价值多是通过货币的形式来体现的。再回到土豆和羊的故事上,现代的农民还会背着土豆去羊圈里牵羊吗?肯定不会了,他会把土豆卖出去,换成钱,然后轻轻松松地空手去买羊。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土豆还是肥羊的价值,都已经通过货币来体现了。

虽然价格受商品价值的影响,但是价格的变动并没有这么单纯,它同时还要受货币本身的价值以及商品的供求关系影响。例如,当通货膨胀严重的时候,货币贬值,价格就会飞涨,此时每件商品的价值并没有变化,价格是受了“不再值钱”的货币影响才出现上涨的。

另外,当市场的供求发生变化时,价格也会非常敏感地发生变化。最直观的例子就是日本9级地震发生后,因为核电站的毁坏造成辐射污染,很多地区出现对于辐射危害的恐慌,谣言趁虚而入,传说可以抗辐射的碘盐一度卖到脱销,平时1.5元的价格最高飙升到一二十元。在这种情况下,商品本身的价值仍然没有变化,只是异常事故造成的市场需求激增引起了价格飞涨。可以说,价格是市场变化的“晴雨表”。

通过这些情况,我们可以将价格的定义修正为:在现代社会中,价格一般指进行商业交易时,买方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或货币。

说了这么多,让我们再来看一看开头所说的“天价理发”案件。我们知道,服务同样也是交易的一种,它的价值和价格同样可以计算。其价格可以通过店面大小、装潢设施、使用工具的价值、理发师技术水平、当地需求程度及稀缺程度等各个方面进行计算。调查表明,“保罗国际”并没有使用价值非常高的工具,理发师的培训成本也没有证据表明极高,在郑州这个繁华的城市中,绝对不会仅有他们一家理发店,同时他们并未明码标价,只有具有欺骗性的几十块钱的服务项目。因此,他们开出的天价账单是没有任何根据的,它已经远远偏离了这项服务本身的价值,也背离了供求关系,不再是一种合理的定价,而是一种欺诈行为。

看似简单的价格和价值,居然有着这么多内容,看来,经济学果然是无处不在,又无所不包啊!第7节 多收了三五斗——需求和供给曾经和一个朋友聊天时谈起致富之道,这位在公司里待得极其不爽的朋友开玩笑说:“真该去乡下种水稻——反正是人就要吃米,再来几次大丰收,就行了!”听了她的话,我不禁想起了叶圣陶先生所作的《多收了三五斗》,那里面倒真的是“难得风调雨顺,小虫子也不来作梗,一家多收了这三五斗”。于是“旧毡帽朋友”们仿佛赛龙舟一般急切地摇去粜米,谁知行情连去年还不如,手头还是一如既往的紧。为什么产量多了反倒卖不出好价钱呢?在前面一节中,我们谈到了价格不但受到价值本身的影响,还受供求关系的影响。本节我们就从三者之间的关系入手,来探讨一下“旧毡帽朋友”的困惑。

我们平时逛街的时候就会注意到,商品琳琅满目,并不是稀有罕见的东西才能成为商品,很多生活用品乃至针头线脑都可以成为商品。很显然,一种产品之所以成为商品,是因为有需求存在,从而产生供给,用于交易的价格也自然应运而生。换而言之,如果一种产品没有任何人需要,那么它再稀罕也不会成为商品,自然也就没有价格可言。

由此可见,在一个完全由市场机制进行调节的市场中,价格是受到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共同作用影响的。

首先来说说供给,供给是指某种产品的生产者在某段时间内,在一定的价格上愿意并有能力出售该产品的数量。这是从经济学角度来进行的定义,它主要是指出,一个有效的供给,必须要满足这样两个条件:首先生产者愿意出售自己的产品,其次他必须有这个实力提供产品。

再来说说需求,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有能力购买某种产品的数量。和供给的情况一样,一个有效的需求同样必须满足具备两个条件:首先消费者愿意购买,其次他必须有购买的实力。

知道了二者的定义,你也许会有这样的疑问:既然价格受到供求关系的共同影响,那么反正一个愿买又能买,一个愿卖又能卖,为什么价格还会不时波动,有时甚至会出现脱销和积压呢?

要想了解这个问题,我们还必须明白一个概念,那就是“价格弹性”,这个概念涉及的内容很多,我们只简略介绍一下它的基本内容。价格弹性可以分为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两种,主要是反映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求数量的相应变化,也可以说是供给量和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价格弹性取决于某种商品在生活中的用途、可替代程度及可替代商品的种类,还包括这种商品对于购买者的重要程度等因素。一般来说,不买也不会影响生活的贵重奢侈品属于弹性商品,生活必需的农产品、其他生活必需品等都属于非弹性商品。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借用一个经济学上很有名的“水和钻石”的例子。任何人都清楚,人几天不喝水绝对意味着死亡,对于人类来说,水是生死攸关的资源,然而它的价格却很低廉,很多精致的瓶装矿泉水也不过几块十几块的价格,自来水也不过几块钱一吨。相反,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没有机会拥有钻石,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他们的健康长寿,可是我们都知道,钻石的价格极其昂贵。

这正是因为水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使水成为了非弹性商品。它的需求量是庞大的,但也是稳定的,人一天最多也只能喝一定量的水,因此它的需求价格弹性非常小。也就是说,无论水价怎么变动,人们的需求量始终都不会有大变化。

但是另一方面,水的供给量同样巨大,而且生产水的成本不高,任何一个厂家只要有了合适的设备和足够的资金就可以生产了。这意味着水的供给价格弹性非常大,如果某个厂家利欲熏心地抬出个高价来,势必会淹没在无数低价同行的围攻大海之中,结局不是被迫降价就是必然垮台。因此,水价在较小的需求价格弹性和较大的供给价格弹性双方拉锯作用之下,始终保持低价位。

同样道理,作为弹性商品的奢侈品钻石,它的需求价格弹性很大。因为它是生活中的不急之需,如果价格稍加提高,人们往往就持观望态度,暂缓购买行为。可是我们都知道,钻石资源极其稀少,供给量很小,其开采、加工成本也非常高昂,也就是说,它的供给价格弹性很小,生产者不能冒着亏本的风险随便降价以增加销量,因此在这供求价格弹性的双重作用之下,钻石便骄傲地保持着自己的高身价。

清楚了这些以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旧毡帽朋友”船里的米。和水一样,米是人生活中的必需品,它同样需求量大却稳定,也是非弹性商品。当稻谷大丰收时,供给量骤增,而需求量却保持不变,那么就会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再加上保鲜期、储存条件等因素影响,人人都想尽快将手里的米脱手,那么在这种买方占主导地位的市场中,消费者自然会竭力地压低价格,迫切希望回笼资金获得收入的农民只好忍痛成交,果然老话说得对,谷贱伤农啊!

当然,凡事总有例外,当这些非弹性商品处于卖方占主导的市场中时,它也会突然露出价格暴涨的可怕面目,这同样是供求关系所致。最典型的例子是2008年春节时那场特大雪灾,被困半路的旅客们发现,有些地方的瓶装水卖到了二十几块,一碗普普通通的泡面被哄抬到五十块!原因很简单,在受困地段,这些非弹性商品突然出现了需求量大大超出供给量的情况,或者说是出现了“相对稀缺”,那么,这种供求关系的严重失衡使得它们挣脱了价格弹性的束缚,顿时疯涨起来。

而在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很多企业主大批大批地销毁自己的产品,上好的牛奶、粮食被倒进大海,一副“产量过剩”的局面。可另一方面,是大批工人失业,无数家庭处于缺吃少穿的凄惨境地。为什么会有“过剩”呢?由于失业人口的增加,具有足够购买能力的人口便下降,那么在这些商品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供给量超出了有购买能力的人的需求量,便形成了“产量过剩”的假象,这只不过是一种局部的、相对的过剩罢了。

需求和供给始终是一对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市场因素,有了它们,才有我们今天繁荣而多变的市场经济,才有我们又爱又恨的价格涨落。它们是难忘的经验,是不变的规律,是我们不懈研究的永恒主题。第8节 惊险的一跳——市场交易

在之前的章节中我们知道,普遍性、专业化社会分工(尤其是工业化)的出现促成了商品的产生,从此需求和供给便有了一个广阔的平台,这个平台就是市场,人们在这里进行交易,卖出自己的商品,收回货币或者获得自己需要的商品,不断地实践着经济学一直在研究的最佳资源调配问题。

显而易见,有人买自然有人卖,也自然有生产者进行商品的生产。但是在“产品从生产线上下来到货款回到生产者的腰包里”这一过程中,却有着一番不亚于冒险的经历。

有这么严重吗?当然!我们经常在报纸新闻中看到又有哪些企业破产了,又有哪个老板总裁失踪或自杀了,足以见识商场的残酷和血腥。

这是为什么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经阐述过一个理念:在产品成为商品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固然都是重要的,但最终所有前期的工作价值都要在交易,或者说销售这一环节体现。也就是说,所有的努力都要看产品能不能卖出去,马克思形象地将它称为“惊险的一跳”。 他曾在著作中利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说明这一理念:G-W-G'。G代表货币,W代表产品,G'代表产品销售出去之后获得的货币。这个从货币到产品再到货币的过程就是产品制造和销售的过程,也是资本增值的过程,之所以惊险,因为它会产生三种结果:G=G'、GG'。

换成通俗的说法,在市场交易中,商品能不能卖出,就好像一个被人追杀到楼顶的人,他的处境迫使他必须要从这栋楼顶跳到对面楼顶逃命,不跳是不行的,而这一跳生死攸关。卖得出去,卖得有利润,安全地着陆在对面楼顶,那一切好说;如果一旦自己的产品没有被市场接受,没有卖出去或者无利可图,那可就糟糕了,经营者就好像发力不足,在两楼之间来了个“自由落体”,不是赔钱就是破产——摔死的不是商品而是他自己。

因此,为了能够成功安全地跳过去,经营者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从产品的研发、工艺的革新、质量的严格把关、广告的大力投入到优秀的售后服务等多个方面确保自己产品的优越性。这些努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必须有一个已经被社会普遍认可的市场交易环境和规则来规范指导人们的交易行为,这种机制被称为“市场交易原则”,而我们经常听到的“市场经济”就是在市场交易原则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完全自由竞争体系,或者说是市场交易原则普遍化的经济形态。

一般来说,市场交易原则主要包括双方自愿、人人平等、公平交易、诚实信用等几方面,从不同的角度规范着交易双方的交易方式和交易行为。

首先来看自愿原则。我们在前一节中曾说过,有效的供求都必须是自愿的,因此自愿是市场交易最基本的原则。经营者出售自己的商品或服务,必须能够实现其价值,补偿生产时付出的劳动耗费;购买者有购买商品的愿望,又必须付出彼此可以接受的价格以换取商品。如果违背该原则强买强卖,就会破坏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损害非自愿一方的利益,很容易造成矛盾,使交易不能实现。

且不说那些不法之徒“欺行霸市”的行为,就说说市场上一度盛行的“搭配”销售行为,比如有些地方曾经要求要购买一袋普通盐,必须同时购买一袋“营养盐”,否则就买不到;“石化双雄”也曾经采用“汽柴油搭配销售”的方法试图提高当时已经回落的汽油价格;一些烟草经销商为了销售滞销或者即将到期的香烟品种,在零售商批货时强行搭配……显然这种“搭配”的做法是违反自愿原则的,是销售者利用紧俏或必需商品而强迫消费者购买劣次商品的一种销售行为,是一种不合法的经营行为,属于变相的“强卖”。

其次是平等原则。市场经济可以称之为平等经济,无论是买卖双方还是经营者之间乃至消费者之间都是以平等身份出现的。对于商家来说,“来的都是客”,不可怠慢。我们在网上看过很多帖子,讲述那些其貌不扬、买起东西来却大手笔的低调精英人士,如果商家此时犯了势利眼的毛病,以貌取人,那结果可想而知。还有那些卖家之间为了抢生意所采取的恶性竞争手段,往往会闹个两败俱伤。因此对市场交易秩序的破坏,无形中造成了自己利益的损失。

因此市场交易强调平等原则,不但是对于人格尊严的尊重,也是交易能够顺利进行的保障。

再次说说公平原则。公平和诚信都是市场交易的重要内容。明码标价,童叟无欺,保质保量……这些都是作为经营者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也是他们能够成功“跳出去”的必要条件。

举个例子来说,前几年曝光的“冠生园过期月饼馅”一事,一下子就让冠生园这样一家百年老字号名声扫地,它这一“跳”明显是“坠楼”了,教训可谓惨痛。

因此,我们说公平和诚信原则是市场交易的灵魂,是维系市场交易活动的纽带,由此可以考察出一个市场的交易活动是否有序规范。公平诚信的原则一旦被破坏,各种矛盾和纠纷就会接踵而来,甚至将导致整个市场环境的崩溃。

总而言之,市场交易原则所依靠的是微观经济学中那只“看不见的手”,将一切都交给自由竞争的市场来调节。它的优势显而易见,在经济利益的刺激和驱动下,它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任何其他制度和手段都无法比拟的优势,使市场经济成了最有效率和活力的经济运行机制和资源分配手段。

通过自由竞争和调节,市场交易原则可将资源分配到最能发挥其作用的经营者手中,而将商品分配到最需要它们的消费者手中,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但是,市场调节并不是万能的,它要求的那种完全有效的市场机制只存在于严格的假想状态中,为了对现实中的市场交易进行管理,我们还必须请出宏观经济学中的“宏观调控”手段共同管理。

在本书的开头,我们就介绍过宏观经济学的定位,而其中的宏观调控,也是更多地从政府行政角度、整体大局角度来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

首先,市场交易原则要求交易双方公平诚信、平等自愿,但是却没有规定如果违反会受到怎样的惩罚。因为市场交易原则是完全自由的,尤其是在我国这种经济体制转型不久的时期,具有较强实力甚至强硬后台的经营者可能会无视市场交易原则。

更严重的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可能最终会走向反面,那就是占据有利形势的经营者逐渐形成垄断,或者经过联合、兼并、合并等方法垄断该行业。此时就需要政府以行政命令和法律法规的方式修正这种市场运作的扭曲,规范市场行为,例如我国颁布的《公司法》《价格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

其次,在市场经济下,每一个经营者、每一个消费者都是舞台上的“主角”,或者叫“经济主体”。他们对于自己的经营消费活动都分别有着完全自主的决策权,例如卖菜的张三觉得过几天要下雨,考虑到时候是不是提一点菜价?而出门买菜的王大妈因为家里近期开支大,琢磨着今天是不是多砍下几毛钱的菜钱?

他们的决策都是分散的、独立的,但正如老话说的:积沙成塔,积腋成裘。当这些完全是为自身利益考虑的决策由无数人同时做出时,那也是一股极大的力量,足以影响到整个经济的走向。尤其危险的是那种为自身利益做出的理性决策,可能会汇聚成一股非理性的破坏力量。比如非典时卖到一百块钱的板蓝根冲剂;比如前一阵脱销的碘盐和碘片;比如眼下尚未定论的广东“未知病毒”恐慌;还有农民曾经一度认为种稻谷不划算,致使水稻大量减产。这些原本都是作为个体的人替自己做的理性打算,却造成了整个市场的非理性,这是市场经济无法克服的问题。

此时需要的就是政府发挥指导和匡正职能,辟谣反正,给人们一个权威的方向指引。正如我们看到的,非典我们冷静地度过了,盐荒销声匿迹了,而农民获得了每亩地若干元的政府补贴,种粮的积极性又高涨起来了……

市场交易是时时刻刻都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事情,当我们从店员手中接过心仪的商品时,当我们欣喜地点着一天的收入时,可曾想到,产品曾经有着多么惊险的经历啊!而且,在这一买一卖之间,又有着多么复杂而周密的机制在运转啊!经济学就是这样,于最平凡处揭开真理的面纱!第9节 哥伦布的契约——经济激励

凡是请朋友或哥们帮过忙的人都知道,他们往往都有机会得到一句笑嘻嘻的回答:“行啊!不过你得请我吃饭哦!”为什么哥们要这样讲呢?朋友嘛,帮个忙哪能提钱?何况你不找别人却来找我帮忙,分明是看得起我呀!再加上小小地吃喝一顿,又增进感情又有致谢的意味,肯定是宾主尽欢。

不过,假如我们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实际上你已经对哥们进行了一次“激励”。美国当代经济学家N·格里高利·曼昆在他的《经济学原理》中曾经总结过经济学十大原理,其中有一条就是“人们会对激励产生反应”。激励是人们行动的动力,在权衡了成本和收益之后,感到被看重并期盼着这顿饭的哥们肯定更加生龙活虎。

这样说是不是有点亵渎了你们神圣的友情呢?其实不然,从之前的章节中我们可以知道,经济学的影子实际上无处不在,亲密的感情中实际上也包含着经济学的原理。

如果这个例子还不足以说明问题,那么我们就把视线拉得更远,一直拉到几个世纪之前,来到1492年的西班牙。这一年对于欧洲史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就在这一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从此欧洲掀起了追逐黄金和财富的海外殖民狂潮,欧洲迅速崛起,对后来的世界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

早在他起航的八年前,哥伦布就已经开始筹备航行的公关工作了。他有着一个当时无人相信的“白日梦”,他坚信不必绕过非洲,只要一直向西航行便可到达印度。但是他的筹备工作并不顺利,最艰难的时候,他觐见西班牙国王的路上只能靠乞讨维持。

但是到了1492年,由西班牙王室鼎力支持,他的三条小船载着一百二十名水手终于出海了。当年10月12日,经过三十多天的航行,他们到达了现属于北美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此后,哥伦布又先后三次航行到美洲沿岸,他终于“发现”了美洲大陆。

不可否认,哥伦布是一个富有探索精神和冒险勇气的探险家。但是,他完全是受到未知世界的召唤,为了实现自己的豪情壮志才毅然踏上这莫测的航程的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他的出航受到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的驱使和激励。

证据是,当他到达圣萨尔瓦多岛以后,便迫不及待地四下寻找黄金,他写信给西班牙国王说:“这里有最肥沃最平整的土地,如果王室允许,我可以将这里的居民全部运到西班牙充当劳动力,或者将他们囚禁在岛上,等待他用。”在另一封信中他又写道:“我们可以以圣父圣子和圣灵的名义,从这里送走大量的奴隶和巴西木材,这些东西都可以拿去卖。如果我所掌握的情况是正确的,我们可以卖掉4000名奴隶,这些人的价值,将会达到至少2000万。”为了证明自己手中的奴隶比非洲黑奴值钱,他还不忘提醒国王:“印第安人比黑人强得多。”从此,长达数个世纪的殖民史拉开了帷幕,为欧洲积累了惊人的财富。

看到这里我们应该明白了,哥伦布环球航行的动力,是来自多么惊人的经济利益的激励啊!从经济学角度来讲,他的探险旅行不过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投资,是一次超大型的经济行为。而凡是经济行为,都必须符合经济学中的“成本收益原则”。成本可以理解为取得物质资源所需付出的经济价值,或者为生产和销售产品所耗费的物质资源用货币计量出的经济价值,它包括生产资料、劳动力、时间等等。

哥伦布出航前的八年里,他所做的所有公关、游说、招募工作,都是他的投入,无疑花费了他大量的钱财、时间及体力,这些都可以算为他投资行动的“成本”。但是他的预期收益却更加巨大,经济学上的收益,要求如果要实现真正盈利,其利润要弥补企业或个人在从事经营活动中所付出的所有成本。

而事实证明,哥伦布是极其具有经济头脑的,他权衡了他的成本和收益之后毅然行动,果然获得了惊人的回报。就在他登上新大陆之后,他立刻宣布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占领这片土地,并和西班牙王室订立了一个契约:“国王与王后对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拥有宗主权;哥伦布被封为贵族暨大西洋海军元帅,被准许担任未来所发现的岛屿和陆地的总督,而且这些头衔都将世袭;新发现土地上产品的10%归他所有;他也能参与新土地上的所有商业活动,投资和利润占总额的1/8;而他对前往新大陆经商的船只可以征收10%的税,对自己运往西班牙的货物实行免税。”从此,他除了拥有新大陆丰富的矿产、农林资源,还有永不枯竭的印第安奴隶贸易——这是怎样的一场泼天富贵啊!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凡是符合“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的行为都是理性的,是可行的。哥伦布付出的成本远远小于他的收益,因此,他的探险行动是一次成功的投资行为,不但为自己积累了惊人的财富,也推动了整个欧洲的发展,更使得自己名垂青史。

说到这里,我们不由地想起历史上更为著名的郑和七下西洋。他云帆高张的宝船英雄般地七次远航,却无法创造和哥伦布一样的收益。那是因为郑和的远航,不过是基于皇帝个人意愿的一次政治巡游,完全由宫廷财政支持,耗费巨大,国库为之一空,而获得的不过是多国的朝贡,按照我们“天朝上国”的思维,对于朝贡团,赏赐往往要比他们供奉的多得多。因此,郑和在出航前是不可能和皇家签订什么“契约”的,他出航的目的与哥伦布相比大相径庭。这种劳民伤财的航行也只能是如流星一般闪过天空,很快就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了,图惹后人扼腕长叹。

另一方面,根据史学家的统计,明代时期的海外贸易对于中国财政的贡献率实际上是非常低的。例如,在万历二十二年(1574)时,海外贸易饷税收入达到最高值,为2.9万两白银,而万历年间钱赋总收入约为400万两白银,前者所占比例才不过0.7%。实际上,明代整整三个世纪,国际贸易从未被认为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

还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审视一下,虽然当时中国的航海技术是世界一流的,但是置身莫测的大洋毕竟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为,其成本可想而知。中国社会始终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社会,相比之下,这点微薄的海外贸易按照“成本收益原则”计算无利可图,因此,没有任何一种激励能够促使郑和的远航以拓展贸易为主。我们只能宽待古人的经济头脑,无法用超前的思维方式来苛责他们。

话虽然这么说,但是作为子孙后代的我们,却必须牢记,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不但落后要挨打,保守闭塞同样使我们成为弱者。因此,我们要好好学习经济学,了解经济利益是任何其他利益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更要放手一搏,只有巨大的预期收益,才对得起巨大的投入成本,才能创造出惊人的壮举。

第2章 告诉你财富的真相经济学是可以计算的

第1节 鱼和熊掌的权衡取舍——选择

第2节 养猪还是养鸡——机会成本

第3节 罗斯福的三块三明治——边际效用递减

第4节 5美元日工资——激励机制

第5节 厨师不做家务——比较优势

第6节 物价波动的真相——看不见的手

第7节 市场的另一只手——政府干预

第8节 经济水平的衡量标准——生产率

第9节 瘦了身的菜篮子——通货膨胀

第10节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菲利普斯曲线

第1节 鱼和熊掌的权衡取舍——选择

平时看电视的时候很不喜欢过多的插播广告,不过有一个广告倒是给了我一些思考。舍得酒——有舍才有得,在“舍”与“得”之间,我们必须做出选择,而只有明智地“舍”,才会拥有最令人满意的“得”。“舍得”正是我们面对选择时的大智慧。

确实,在生活中,选择无处不在。小到每天买什么菜,看什么电视节目,去哪里休闲,大到选择谁做我们的终身伴侣,怎样规划未来的人生道路,选择哪个安身立命的行业,无不是一个个必须有所取舍的选择题。那么,站在这样的岔路口,我们应该何去何从呢?

曼昆在《经济学十大原理》中说:“人们时刻面对权衡取舍。”原因在之前的章节就已讲到过,相对于人们无限增长的欲望来说,资源始终是有限的,甚至是稀缺的。孟老夫子也强调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这些都显示出面对“非此即彼”的取舍权衡时那种艰难和无奈。

但是经济学告诉我们,人们在有意无意之间都会有趋利避害的意识,而能够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往往就是最好的选择。这段话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权衡取舍的线索——利益最大化的愿望将迫使人们冷静、客观、全面地看待问题。

曾经有一句民间顺口溜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其实,这句笑骂的话是做出了一次极其重要的权衡,它告诉人们为了套住狼,需要做出怎样的取舍。

看到这里,学过经济学的你会不会提出异议呢——刚刚说过要追求利益最大化,必须冷静全面地看待问题,那么把自己的孩子都舍出去了,只是为了套住一只狼,除非是有着无法想象的血海深仇,否则很难令人相信这是正确的取舍。

说得不错!不过,根据一些民俗学者的考证,它的原话实际上应该是“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而“孩子”一说不过是口音的误会罢了。西南一带的朋友大概更容易理解,现在他们的方言中仍然把鞋子的鞋读做“hái”。那么,从还原了真相的说法中,我们是不是就可以看出它的正确性了?如果心疼鞋子的磨损,就没法追踪、捕获到隐藏在山野中的狼,付出一两双鞋子的代价去消灭一只可能危害家人生命安全的狼,这个取舍无疑是非常明智而正确的。

因此,我们在做出选择的时候,必须深谋远虑,明智取舍。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这“明智”二字至少有两种含义,首先是社会影响,不能跨越道德和法律的界限,其次就是必须考虑选择结果的经济效益,不能鼠目寸光,急功近利,更不能本末倒置,因小失大。拣芝麻丢西瓜的事,绝对不应该是学习经济学的你干得出来的。

举个购物的例子来说,很多朋友都有购买“水货”的经历。水货一般都是指通过某些非正常渠道进入市场的产品,走私也是属于这个范畴。人们之所以会买水货,最多的是考虑它的价格便宜,认为功能相差无几,却可以省下很多钱。

那么这种取舍是否是明智正确的呢?其实不然,要知道,水货在早些时候在售后方面的服务是完全没有的,现在有些较有实力的商家也不过是在售后方面做到了一小部分而已。因此可以说,水货产品残缺不全的售后问题和正规的行货相比根本没有任何优势。

另外在价格方面,很多水货原先占据的价格优势也慢慢被生产厂商所瓦解。现在很多产品其水货的价格和行货的相比差距已经不是很明显了,而且行货还有完善的售后服务。因此说为了贪图暂时的便宜而舍弃使用的保障,最终很可能有着无穷无尽的烦恼。在稍许优惠的价格和安全舒心的使用过程之间,真正明智而正确的权衡取舍应该不言而喻了吧?

不但个人如此,企业的生存同样存在着权衡取舍。众所周知,企业的存在是以盈利为目的,它的利益最大化必然是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但是不是所有的权衡标准都锁定在获利上呢?显然不是的,因为企业同时也要肩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才能始终被消费者认可和拥护,否则企业将丧失赖以生存的市场。就拿闹得沸沸扬扬的三鹿奶粉事件来说,三鹿集团在权衡企业生存、获利与社会责任之间就出现了偏差,为了最大程度的盈利,却忽视了食品安全和最起码的商业道德,结果是不但没有使企业发展壮大,反而落了个关门倒闭的下场。

除了这些必须遵守的道德和法律标准之外,企业还要考虑更多的取舍,比如投入环保治污方面的资金究竟应该占总预算的多少比例?如果投入过多,将会影响生产经营的投资,增加成本,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润就变少了。但是不能有效治理污染问题,又将有损企业的良好形象,影响企业信誉。因此,这种投入也迫使企业在自身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进行权衡,只有找到一个合理的均衡点,才算是正确的取舍,才能实现二者的共赢,才可以被称为真正的“利益最大化”。

再推而广之,国家和整个社会同样面临着权衡取舍问题。例如目前我国所面对的国际形势风起云涌,来自周边和其他强势力量明里暗里的试探和挑衅层出不穷,同时国内的民生问题仍然存在众多亟待解决的地方,那么究竟应该各自投入多大比例的资源和人力呢?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将无法保证国家安全,而国民生活得不到保障和提高同样会使我们国家的安定团结局面危机四伏,这必然需要非常精细地权衡取舍。

我们应该明白,在权衡取舍中除了掌握“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之外,还必须审时度势,量力而行。因为每个人的情况各不相同,所需要的也不同,那么在面临选择时,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哪些是对自己最为重要的,哪些是最适合自己的,这样才能做到冷静客观地权衡。即使有些选择看上去极其诱人,但如果不适合自己,那就必须果断舍弃,要有主见,不能人云亦云。

古人云: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因为资源的稀缺性,我们有时不得不放弃一些东西,但有时缺憾也是一种美,它所折射出的是你明智、冷静、果断的抉择和智慧。虽然“权衡取舍”原理本身并不能直接创造收益,也不能在面对具体的选择时指导我们做出怎样的决定,但是,了解了“权衡取舍”分析的原则和重要性,就等于为我们点亮了一盏指路的明灯,在面对抉择时,我们才能做出适合自己的取舍,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满、幸福和从容。第2节 养猪还是养鸡——机会成本有一天,老家的一个亲戚和我通电话,说家里计划再修个猪圈来养猪。“瘦肉精的事儿闹得大家都怕了,还是恢复老传统,自己养猪来的放心!顺便还能给你捎点腊肉。”这位亲戚这么跟我解释道,“只不过,我家那老头子又说如今土鸡特别受你们城里人欢迎,非要和我拗着劲说养鸡好。我们精力也有限,只能选一样养,你给拿拿主意吧!”听了她的话,我不由哑然失笑,如今农民的经济意识不可小觑,而且任何新热点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在欣喜之余,我也为究竟是养猪还是养鸡有点犯愁了。“这可是个好机会呀!你抓点紧!”亲戚临挂电话的时候还这样叮嘱我——她话里的一个词闯进我的脑海:机会!对啊!养猪还是养鸡,这不是个“机会成本”的问题吗?我突然豁然开朗。

上一节的内容让我们了解到每天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存在着权衡取舍,不可能同时拥有所有选择项的结果,必然要放弃一部分,而且要尽量确保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尤其是在各个选择项看上去都有着不相上下的好处时,我们的选择就会变得格外艰难。那么本节我们就来介绍一个能够为我们提供帮助的有力武器: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就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要放弃另一些东西中的最大价值。亲戚的情况正是面临这种情况。如果选择养鸡,那么就必须放弃养猪,反之亦然。那么,养鸡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养猪的收益,以及没法吃到的放心肉,还有我梦想中的家乡腊肉。相反,养猪的机会成本就是因为没有养鸡而没有赚到的钞票。只要比较出二者的收益哪一个更大,就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我们的选择之路就不会那么盲目“凭感觉”了。

我们在家庭理财时也会遇到这种情况,我们拿出两万块钱投资基金,获得了一千块钱的收益,这意味着我们一定投资对了吗?这笔资金不但可以买基金,也可以买股票或者黄金、期货,甚至直接储蓄,我们可以从每一种投资中获得收益,所以我们要考虑投资基金的机会成本究竟是多大,如果我们用这笔钱投资其他项目所获得的利润都不如基金,那么才能说我们的确是投资对了。

还有很多看似和收益无关的事情,其实同样大有玄机。例如你做一件事情花了好长时间,而你利用做这件事的工夫,也可以获得其他活动的收益,那么时间本身也可以视为一种成本,我们称之为“时间成本”,它同样可以成为机会成本。有两个名人大家都知道,一个是比尔·盖茨,一个是巴菲特。有关比尔·盖茨的一个笑话说:如果地上有100美元,比尔是不会弯腰去捡的,因为他每秒赚250美元,弯腰肯定要超过一秒钟,他弯腰的时间成本远远超过了100美元。

而巴菲特除了“股神”头衔以外,还以他的“天价午餐”闻名。要想邀请他吃午餐,那么就要出一大笔钱,2010年的时候,他的午餐开价已经达到了262万美元。那是因为如果他和你吃饭,就必须付出他的时间成本,而如果他不和你吃午餐,而是利用这段时间继续研究股市,他可能会创造出更大的奇迹,甚至会进一步影响世界经济的走向。因此,越是名人,其时间成本越高,天下真的没有免费的午餐啊!

此外,在生活中,这种选择比比皆是,而且并不是所有选择都可以用货币来衡量,但是对于我们的意义却同样重大。举个例子,小王正在热烈地追求一个女孩,突然有一天,这个女孩子居然开了金口,因为要买两个电脑硬件,她希望小王能够给她当当参谋。可是同时小王的几个哥们正在筹划一起出去踢足球。小王分身乏术,他应该怎么选择呢?“陪女孩子买硬件”这件事的机会成本就是失去了和好哥们一起痛快淋漓地踢足球的美好时光。但是如果选择了踢足球,那么“踢足球”的机会成本就成了女孩子被放鸽子的失望,小王可能从此失去心仪女孩的欢心,那么两个人牵手的机会就会大大降低,这可是关系到小王下半生幸福的事情,肯定怠慢不得啊!

两相权衡下来,小王冒着被骂“重色轻友”的危险毅然选择了陪女孩子,因为踢足球的机会经常有,如果此时选择了它,机会成本太大,超过了“投资量”,是不划算的选择。

我们常说,人生就好像走山路,不时会遇到各种岔路,必须不断地做出选择。要想做出一个正确的、不会后悔的选择,“机会成本”就是我们有力的武器。我们必须学会比较各种选择之间的机会成本,力求最终的选择方案所获得的收益大于其机会成本。

说到这里,又要回到开头那老家亲戚的选择上了,我花了两天时间到处打听养猪和养鸡的成本,得出结论是如果养鸡,那么所耗费的精力和资金都要小于养猪,也就是说,养鸡的收益大于其机会成本。搞清了这些数字,我兴冲冲地打电话回去建议亲戚还是养鸡好,谁知我那亲戚笑着告诉我,早就在家里砌好了猪圈养猪了。我惊讶地临时给她恶补了一下经济常识,她却轻描淡写地说:“我和老头子已经商量好了,家里人健康比什么都强——更重要的是,你都好几年没回家了,这老家的腊肉,也好多年没吃过了吧?”

我顿时泪流满面,我可爱可敬的亲人啊!有哪个经济学家敢否认,亲情的收益大于可能出现的任何机会成本呢?第3节 罗斯福的三块三明治——边际效用递减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酒桌经历:喝第一杯酒时舒爽痛快,中间一杯一杯麻木地往下灌,终了时被逼着喝下最后一杯令人反胃的酒。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深切体会到了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递减”。

不要以为这些都是经济学家们才有资格谈论的神级话题,其实,它们始终都在我们身边,触手可及。在本节中,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边际效用理论。

在所有关于边际效应的故事中,最为人们所知的是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三块三明治”。话说一位记者询问罗斯福三次连任总统的感受,罗大总统一言不发,只是拿出一块三明治请记者吃,于是记者兴高采烈地吃完了,罗斯福立刻递上第二块,盛情难却的记者只好又勉强吃了下去,谁知等着他的还有第三块,已经撑得要命的记者只好婉拒了总统,这时罗斯福才笑着说:“现在你了解我连任的感受了吧?”

显而易见,第一块三明治解决了记者的辘辘饥肠,效用最大,而吃得半饱之后,这第二块所带来的满足感远逊于第一块,效用减半,到了第三块,则只剩下了难受的饱胀感。聪明的罗斯福总统就这样借着三明治,让记者切身体会到了他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只剩下压力和折磨的总统生涯。

看完这个故事,我们就可以理解边际效用递减的定义:在一定时间内,如果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不变,随着对某些商品消费量的增加,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获得的效用增量将递减。假设不对商品的供应量设限,那么效用将最终递减为零。

只有几十个字,不是吗?可是,这寥寥几十个字的出现,却有一段曲折的经历。

早在18世纪的时候,英国功利主义学派创始人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就说过:一个人占有的财产越多,他在占有财产的过程中获得的幸福感就越少。他的这一理论当时遭到很多人的指责,认为这是一种纯粹的功利主义,然而他的观点却被后人发展为以人的主观感受衡量商品的“主观主义价值论”,为之后边际效应学说的出现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随后,生活在19世纪中叶的德国人赫尔曼·海因里希·戈森(Hermann Heinrich Gossen)首次发现并完整地阐述了边际效用理论。为此,戈森将他的发现写成了著作《人类交换规律与人类行为准则的发展》,可惜当时这一重要发现无人问津,可怜的戈森只好自费出版这本书,结果只卖出几本,剩下的被他在失望和痛苦之余销毁了,怀才不遇的戈森也随后因肺病撒手人寰。

金子迟早是要发光的。在戈森去世三十年后,一个英国小伙子杰夫斯终于让世人了解到边际效用的不凡。这位15岁便进入伦敦大学的天才小伙子独立研究并完整准确地再次阐述了边际效用的基本原理,他的观点被公认为边际效用的最早陈述。然而在他的著作《政治经济学》中,杰夫斯详细地介绍了戈森的发现和思想体系,并承认戈森的这些发现是先于自己提出的,戈森总算可以含笑九泉了。

与此同时,奥地利的门格尔和法国的瓦尔拉斯这两位经济学家几乎同时独立提出了主观价值论,他们三人被称为“边际三杰”。边际效应理论正式确立。

那么边际效用理论的意义何在呢?简而言之,它代表着经济学从萌芽阶段进入了成熟阶段。

在中学时代学过一点经济学基础的人都知道,商品的价值在于凝结其中的人类劳动。打个比方,珍珠之所以值钱,是因为潜水捕捞的不易,凝结在珍珠中的人类劳动极多,因而价值很高。这一理论就是戈森生活的时代所盛行的李嘉图“劳动价值理论”,或者叫作古典经济学,人们普遍拥护“劳动是价值的源泉”,戈森的悲剧便源于此。而边际效用理论改变了这一认识,杰夫斯将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人类自身,他向人们指出:珍珠之所以价值高,是因为人们使用它时获得的效用高,为了这种令人满足的需求,人们才愿意潜水捕捞。

商品首先源自人主观的需求,需求产生成本,成本决定供给量,供给量限定了边际效用的最终程度,而效用的最终程度决定了商品价值。

对比之下,“劳动价值理论”仿佛成了一个截断了源头的残卷,边际效用理论的提出是经济学上对于价值的颠覆性的认识。

而更加深远的意义在于,边际效用理论的诞生,标志着现代经济学的诞生。它给了经济学家们更加广阔的视野,从古典经济学对单一成本的注意转移到现代经济学对商品边际效用的关注,从而开始了以人类的主观评价为理论基础的研究工作。

了解了这些专业理论,让我们再次回到日常生活里来看看吧。大家都清楚,年轻人很喜欢做“发烧友”,尤其是诸如手机、电脑、游戏机、随身听等科技产品,我们发现几天不“追”可能就要落伍。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商家这么急于更新换代呢?难道他们的脑袋已经包不住那么多新点子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其实这恰恰是边际效用递减所带来的商机!

商家深知,在长时间使用同一款商品之后,人们的满足感难免会逐步下降,而使用新产品所带来的满足感,始终远远高于旧款。如果仅仅满足于眼下款式的销售,那么当旧款的边际效应递减到很低的程度时,他们必将失去这部分市场,为了让消费者对于他们产品的效用程度始终保持高涨,他们不论乐意还是被逼,都必须不断地推出新款式,不断刺激消费者去享受使用新产品所带来的满足感。于是这些精明的商家每推出一款新款便如愿以偿地大赚一回。

再来想想身在都市中的你和边远山区里的穷亲戚之间对于食物的不同看法。如果顿顿只给你吃馒头,你一定会抗议家人虐待你,而边远山区的穷亲戚吃上一顿白面馒头便如同过年了。同样的馒头,为什么给你带来的满足感远远低于你的穷亲戚?

商品如此,人性亦是如此。爱情之中也同样有着边际效应递减的影子。设想一下,你邂逅一位美丽的姑娘,一开始,你仅仅满足于远远地望上一眼,继而,和她说上两句话那才美呢!聊得投机了,牵手势在必行,再后来,恋爱了,那更亲密的……谁知婚后你突然发现爱妻一天天平庸下去,边际效用开始递减,最终降到最低点——当年的女神成了个黄脸婆,于是有了“七年之痒”……爱家庭爱生活的人,学会利用边际效用吧,在你对现状的满足感逐渐降低时,想出好主意改善提高,使爱情的满足感始终高涨!

看到这里,你还会觉得经济学枯燥无味吗?杰夫斯对于“效用理论”乃至经济学本身有一段堪称经典的描述:“快乐与痛苦无疑是经济计算的最终目的,以最小的努力满足最大欲望,以最小厌恶的代价获取最大欲望的快乐,使快乐增至最大限度,就是经济学的任务。”

你认为呢?第4节 5美元日工资——激励机制大家都知道福特汽车吧?也许你还会更专业地说,他的T型车名扬天下!不错,我们这次要说的话题就从福特怎样营造出一个汽车家族的神话说起。在1913年之前,亨利·福特不过是底特律新兴的汽车贵族之一,他和当时美国千百个依靠努力创造出一点点基业的富翁没什么区别,依靠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力量,以及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1913年春天,福特在他高地工厂的发电机车间里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生产流水线,这使得他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都得到了极大提升,然而问题也接踵而来。工人工作强度的增大成了劳资双方关系日益紧张的导火索,福特与众不同的智慧此时显现了出来,他没有回避这一问题。1914年1月5日,福特汽车董事会经过商议宣布:本公司将实行5美元日工资!而且面向的是任何合格的福特汽车厂工人,不论年纪,不分工种。福特的5美元日工资在整个美国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要知道,在当时,底特律工人的平均日工资只有2.33美元。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工人们对福特公司趋之若鹜,千千万万劳动者中最优秀的分子被吸收进厂,人员的流动率降低了90%,每天无故旷工的工人比重也从原先的10%骤降到3‰。人们都以在福特公司工作为荣。福特的付出同样使自己得到了极大的回报,福特公司在19世纪20年代一跃成为全美乃至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公司。1921年,福特汽车公司在美国市场占有率高达55.45%。到了1925年,福特的工厂一天可以造出9000多辆汽车,相当于平均每10秒钟就能造出一辆汽车,当时福特的所有竞争者都无法打破这项纪录。福特家族的神话延续了百年,5美元日工资做法使他扬名天下。实际上他的这种做法在经济管理学上有一个专业术语,叫作“激励机制”。正是这种激励机制使福特赢得了工人更高的劳动热情和忠诚度。

所谓激励机制,就是指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而我们在第一章就曾经说过了,人们会对激励产生反应。

理论读起来有些晦涩难懂,其实这种做法古已有之,我们的古人早就说过:“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军无财,士不来。”无非是告诉我们,只要有利可图,人人都能将活干得更漂亮。打过工的人都知道,令我们高兴的事是涨工资,比涨工资更高兴的事是自己为公司做出贡献得到额外嘉奖。每当这个时候,我们的情绪总是更加高涨,替公司做事总是更加卖力些,“奖励”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最有激励作用的激励手段。

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薪资是反映一个人劳动价值最直接的标准,如果我们获得的报酬不足以体现我们的价值,那么我们对工作的热情度就不会保持太久。福特正是用高出当时平均工资水平的5美元使工人对自己的劳动价值有了更高的满足感,从而保持了自己的竞争力。

此外,不同层次、不同工作的人,对于自我价值的满足感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制定激励机制时,必须进行细化,才能发挥出奖励的最大效用。在公司工作过的人都知道,不同岗位、不同职级的人,工资是不同的,很显然,这些具有差异的薪资制度便是具有针对性的激励机制了。

奖励当然也不止物质这一种,问一下我们的父辈就知道,在更早的年代,精神奖励要多于物质奖励,比如表扬、奖杯奖状、授予称号等,这些都是可以引起人们骄傲自豪感的手段。

说了这么多,对一个人进行及时的奖励就是激励机制的全部吗?不是的。俗话说“一种米养百种人”,单纯的奖励所激发出来的个人行为和价值观是千差万别的,它不一定就是激励机制制定人所期望的那种,例如,一个因为业绩突出获得奖金的销售人员,可能为了追求更高的业绩,不惜损害公司利益,擅自做出贿赂客户甚至弄虚作假的行为,这绝对不是当初公司奖励他的初衷。

因此,一个完整的激励机制,应该包括五个方面:诱导因素集合、行为导向制度、行为幅度制度、行为时空制度、行为归化制度。

其中诱导因素就是之前我们谈到的各种奖励制度,它激发了我们的行动,是我们积极性的源泉,而后面四项制度就像引导泉水流淌的渠坝,对我们的行为进行引导、规范和制约。

任何行为都有它的努力方向,行为导向制度确保我们因为奖励所激励起来的行为符合制定者所要求的方式和价值观。福特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是让薪资成为“体现上帝给予每个家庭的幸福时光”,他担心盲目设定高薪会导致工人酗酒、堕落,为此他规定只有符合下列条件才能享受5美元日薪:(1)同家人生活在一起的已婚者,并乐意照顾家庭;(2)年龄22岁以上的单身者,需要为人节俭;(3)22岁以下的单身者,则必须有近亲或血亲需要本人帮助。

为此福特还专门成立社会部走访应聘者的表现和家庭情况。这种规定便是体现了激励机制的“行为导向制度”,它指导人们的价值观,在福特厂只有肩负起家庭重任的人才符合奖励要求。

然而,当时代和环境变化了之后,之前所制定的奖励制度不一定适合新情况,如果不进行变更,我们的积极性迟早要消退下去的。行为幅度制度就是通过制定不断变化的奖励制度来控制我们的行为强度。例如在计划经济时代,人们更加看重精神方面的奖励,一个表彰称号要比一点奖金更加催人奋进。可是换在今天,很多人会认为还是奖金来得实惠,假如今年年终你只发一张奖状给开拓了大片新市场的销售人员,他大概直接就甩门走人了吧?

福特当年也遇到这种困境,1919年底特律通货膨胀严重,福特的工资涨幅已经看不出优势了,于是他建立消费合作社,将数十种生活物资以低于市价25%的价格出售给工人。正是这一福利措施保持了福特工人高涨的积极性,使他们继续坚定地支持福特,从而保持了福特在国际市场的领先地位。你看,与时俱进是多么重要啊!

仅仅这些就够了吗?是否有人记得“五分钟热血”这种性格?行为时空制度就是防止这种情况出现的,它规定了适用奖励制度的有效时间和空间,防止人们急功近利而做出应付行为。比如,它可以规定在努力工作多久之后才可以获得奖励,或者必须在指定的地点和区域做出成绩才可以领取奖励。

任何事情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有奖就有罚,行为归化制度是指对成员进行组织同化和对违反行为规范或达不到要求的处罚和教育。当一个新成员加入组织的时候,制度制定者们就利用行为归化教会他符合组织的习惯和风格,同时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杜绝日后的违规行为。就像我们每一个新进公司的员工都必须学习公司制度一样,懂得公司文化是什么,在公司里什么事可以做,什么行为要受到惩罚。

显而易见,激励机制会对成员符合组织要求的价值观和行为产生不断强化和助长的作用,很多公司的企业文化便是这样在不断推动下形成的。此外,激励机制也含有弱化作用,一旦制定的奖励制度不健全或者不可行,便会起反作用,不断地削弱和抑制成员的积极性,使组织走向衰败。总而言之,激励机制是一种“以人为本”创造核心竞争力的优秀管理制度。

了解了激励制度,也许你就能更好地适应公司生活。或者,当你成为老板的时候,就会知道应该怎么做了吧!第5节 厨师不做家务——比较优势我的邻居老王是个好厨师,一直在一家四星级酒店当厨师长,还经常被一些私人聘请去当主厨。老王的妻子是公司主管,每天忙得不着家,难得的是,老王心灵手巧,做家务也是一把好手。不过我观察老王却从来不做家务,而是请了老家一个远方侄女来做。这个姑娘虽然勤快,但是跟老王一比,那差得就不是一星半点了。我奇怪地问老王干嘛不自己动手,老王笑着摇摇头说,这样才划算。回到家细细想来,不由得不佩服老王,虽然他没有学过经济学,但是他这种朴素的“划算”,其实暗合了经济学中的比较优势理论,遵循的是对双方有利的行动原则。从表面上看,老王手脚麻利,做家务需要一个小时,侄女是新手,需要两个小时。如果将时间也视为一种成本,那么如果老王来做家务所花费的成本要低于侄女的,如果追求工作效率和较低成本,那么似乎就应该由老王来做家务。

这种看法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实际上是由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或者叫“绝对成本理论”,他在《国富论》中最先提到这一观点,在他看来,生产同一种产品时,不同国家投入劳动后获得的产量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劳动生产率”不同。投入同等劳动后产出量最多的产品或者单位产量所付出的劳动最少的那种产品就是这个国家的绝对优势产品。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导致各国之间生产优势的不同,老王在做家务这件事上,“劳动生产率”高,就可以说拥有绝对优势。

这种理论为国际化分工奠定了理论基础,每个地区或每个国家都应该出口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而进口的应是别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然而亚当·斯密的这种理论还是有他不完善的地方,假如一个国家所有的产品都不占绝对优势怎么办呢?换成老王的例子,我们可以发现,老王虽然在做家务上有着绝对优势,但是在做厨师方面也同样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侄女则在两方面都处于劣势,老王无论将哪一项交给侄女去做都无法保证获得最大利益。正如很多不发达国家那样,他们的各项产业都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无法在国际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那该怎么办呢?

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就必须再重复之前已经提到的一个经济学概念:机会成本——在面临多种选择方案时,被舍弃的选项中具有最高价值的一种就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

再回头来看老王的例子,老王当厨师时,每小时的工资是80元,而他的远房侄女曾经在一个小快餐店打工,每小时的工资是10块钱,那么如果老王放弃当厨师而选择做家务,他就会损失这80块钱的收入,因此老王做家务的机会成本是80块。而他的侄女如果选择做家务而不去小餐馆打工,那么她损失的收入是20块,她做家务的机会成本就是20块。这样一比较,如果老王选择做家务,那么他损失的收入将比侄女要多,他的机会成本要比侄女高,明显是不值得的。

说到这里,我们就引出了本节的重点——比较优势理论。这是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所提出的观点。他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而不是绝对差别。换句话说,权衡两利时取其重,权衡两弊时取其轻。

老王正是这样考虑的。对于他来说,比较优势就是他和侄女之间从事家务的机会成本大小,显而易见,他从事家务的机会成本要比侄女高60块,侄女拥有做家务方面的相对优势,那么只要他低于80块而高于20块雇佣侄女做家务,双方就都可以获利。

再详细分析一下,如果老王自己做家务,侄女去小餐馆打工,那么两个小时之后两个人的总获利是:

80(老王一个小时的收入)+20(侄女两个小时的收入)=100元。

如果老王以每小时12块钱雇佣侄女,而自己去做厨师,那么两个小时之后,双方的总获利是:

160(老王两个小时的收入)+24(侄女两个小时的收入)=184元。

这样一计算,无论是个人收获还是共同获益,采取根据相对优势的分工合作都要比老王一个人包揽下来所得多得多,这正是老王口中“划算”的道理所在了。

引申到两个国家或地区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不会在任何产品上都相同。有些行业强国的优势相对大很多,有些则只是比弱国领先几年而已,如果强国因为每一行都具有绝对优势,因而全部由自己来生产,那么它势必忙得不亦乐乎,精力和时间都顾不过来。

因此,相对优势理论就要求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选择自己最大优势的产业,集中力量生产这种优势较大的产品,而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只要找出自己各行业中相对劣势较小的一种,集中力量生产这种劣势较小的产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互相交换产品,这样一来就降低了彼此的机会成本,各自获益。

经济理论发展到这一步,相对优势理论才真正导致了社会分工和国际贸易。它其实也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协调原则,一个各方面都占有绝对优势的国家,不应该事必躬亲处处抢占地盘,而应该致力于降低自己的机会成本,将有限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到自己最具有相对优势的方面。反之那些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可以从中看到强国兴邦的方法,懂得再强大的国家也具有局限性,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势必要和自己合作,只要找出自己的相对优势,那么必然可以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

进一步我们可以推测,当每个人都能专心从事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时,生产就会变得更有效率,整个社会创造出的物质财富总量和整体经济福利便会有所增加。这个就是国际贸易所带来的好处。

了解相对优势理论,对你将来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有着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我们就可以了解自己的绝对优势,通过观察找到自己的相对优势,从而踏上一条快乐的发展之路。是的,大胆地展翅翱翔吧,古人早就说过了,天生我材必有用!第6节 物价波动的真相——看不见的手

谁都知道,物价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自从商品和市场诞生以来,物价波动问题就一直伴随始终,尤其是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表现得更为突出,我们经常笑骂道:“如今除了工资不涨,什么都涨价!”可是在抱怨之余有没有想过,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导致它如此变幻不定呢?

我们平时逛市场的时候,常常感觉吵吵嚷嚷,每个商家的定价都不尽相同,我们必须货比三家保证自己能以公道的价格买到实惠的商品,似乎市场就是一个无序的场所。但是看起来杂乱无章的自由市场恰恰有着自行调整的机制,倾向于优先生产社会上最紧缺的商品。而在这种调节过程中,价格其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自由价格机制”。 在这种机制下,价格完全由供给和需求决定,而不是由政府部门制定和控制。买卖双方均可以将价格的变化视为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从而协调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并指引资源的生产和分配。在看似轻松的价格变化背后,其实发生着波及面极广、参与人数众多的“阵地争夺战”。

回忆一下我们在第1章介绍微观经济学时所举的“蒜你狠”的例子,大蒜的价格波动也遵循了自由价格机制,价格随着其需求增减而涨跌。当大蒜价格高涨起来时,产生的高额利润刺激着蒜农,促使他们扩大种植,在随后的日子里,他们提供的大蒜数量随着价格的变化而变化着。

推而广之,当消费者对于某种产品的需求增加时,这种产品便开始出现短缺,消费者丧失了讨价还价的资本,市场处于卖方占据主动的“卖方市场”,价格随之上升,更多的生产者便会愿意投入生产,追求更多的利润。换句话说,价格的提升成为了生产者的“集结号”,而且不仅仅是之前生产过这种产品的生产者开足马力,很多新的生产者也会加入进来。

这种热火朝天的生产运动持续一段时间之后,产品产量增加,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短缺得到了缓解。因为有了充足的产品可供选择,消费者夺回了主动权,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价格开始降低,同时利润也随之降低。此时,产品价格的下降向生产者发出了减少生产的信号,从而避免生产的过剩。因为我们知道,资源始终是稀缺的、宝贵的,生产者为了确保自己能够获得最大利益,应该停止或减少生产这种已经失去短缺地位的产品,改将资源投入到下一个价格更高的产品生产中。

在这场战役中,价格始终像一面军旗一样在双方阵地上高高飘扬,人人都要紧盯着它的变化。

而在另一方面,消费者也希望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他们的利益在于用合理的钱去买自己需求的产品,但由于价格提升,消费者出于经济状况的考虑,就可能减少消费这些产品,从而便能确保需求数量不会超过供给数量。通过这种变化,自由价格机制促使消费者能够理性地安排自己的资源。

如此一来,在供求变化影响价格的同时,价格也反过来影响了供求双方。设想一下,如果某样产品的价格在更多生产者投入后仍然没有降低,那说明什么?说明这类产品的消费潜力非常之大,那么作为生产者,势必会加大投入,并致力于开发升级换代产品,在追求更高利润的同时也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在这一过程中,持续保持高位的价格又一次成了“开始行动”的显眼信号弹。

看到这里,我们也许会想,市场为什么会自动产生这样的机制呢?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请出一位重量级的人物来了。

上面提到的机制正是古典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经过长期细致入微的观察之后总结出的规律。他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系统地用“看不见的手”解释了物价波动的真相。

亚当·斯密在论述中说,我们的晚餐并不是由于屠夫、酿酒师和面点师的善心,而是他们会为此获利。生产者自发地生产市场上发生短缺的商品,供我们购买,也绝不是出于善心和义务通过消除短缺来为社会做贡献,但是随着生产的扩大,市场短缺的问题偏偏解决了。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写道,每个人实际上“只想得到自己的利益”,但是他们的行为似乎“被一只无形的手牵着去实现一种他根本无意要实现的目的,……他们促进社会的利益,其效果往往比他们真正想要实现的还要好。”

这就是亚当·斯密著名的“看不见的手”。这无疑是一种比喻,实际上这只“手”指的是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当市场处于自由竞争的状态时,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将自动发挥作用。“自由价格机制”正是包含在这只“看不见的手”之中。

亚当·斯密认为,市场规律之所以能够发挥作用,首先必须假设人们都是理性的“经济人”,也就是说,人人都是“利己”的,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因此,利己心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也正是因为利己心的存在,为产品交换奠定了基础。理性的经济人都知道,要想从别人那里获得自己需要的东西,必须用别人需要的东西进行交换。正是这种交换催生了社会分工,从而进一步产生了价值、货币,也逐步形成了我们之前提到的自由价格机制,同时还有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在利己心的支配下,人们各自进行各种劳动,产生并积累起了私人财富和社会财富。曾经有一个例子,说的是一家国营纺织厂,在市场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居然保持盈利,记者非常费解,在采访厂长的时候重点提出这个问题,厂长解释道:“我们这个厂地处偏僻,交通不方便,领导一年难得来一次,这就是我们盈利的原因。”记者仍然不解,厂长笑着补充道:“领导不常来,就不会频繁地下指示、加指标,我们可以安心研究市场,合适地安排生产了啊!”

从纺织厂的例子我们还可以了解一点,市场经济运行规律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参与市场运作的经济个体——经营者或者生产者都必须能够自由地了解到市场信息,并且有着自主经营决策权。正如很多老式的国营工厂在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下,硬性的行政命令过多地代替了市场决策,人们没有决策权,价格无法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干预的结果就是破坏了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看不见的手”无从发挥它的魔力,从而造成亏损和失败。

顺势而为,随机应变,这就是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所带来的启示。价格的变动是市场变化的晴雨表,是这只“看不见的手”正在调整着市场资源的配置,正常情况下,市场一直会以这种内在的机制维持健康的运行。

然而世界上没有万能的事物,看不见的手亦然。1929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之后,从美国开始,股市崩盘、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工人失业,一夜之间“看不见的手”已经无法控制局势,经济被搅得一塌糊涂。此时,必须出现另一股力量力挽狂澜,这就是英国另一位经济学家凯恩斯所提出的“国家干预理论”,又称“看得见的手”。

这又是怎样的一只手呢?且听下回分解。第7节 市场的另一只手——政府干预

在上一节中,我们充分领略了“看不见的手”的魔力,但是在结尾的时候,我们也发现不是任何情况都可以利用“看不见的手”进行调节的,这是为什么呢?

在亚当·斯密的时代,欧洲大部分国家如法国和德国,尚停留在幼稚的封建家庭工业、独立手工业的阶段,只有英国逐渐形成了工厂制手工业。这个时期正是资本主义的初期阶段,或者称为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适合采取“自由放任”的措施,国家不干预经济,让经济自由发展,让价格机制自发地起作用。

但是时代在不断发展,到了凯恩斯生活的时代,英国已经从自由放任的私人企业制度向私人垄断过渡了。1929年从美国开始爆发的经济大萧条,成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严重经济危机。这一危机深刻暴露出亚当·斯密的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自身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缺陷,使人们看到了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的局限性。面对这种困境,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他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力图医治失业和危机,挽大厦于将倾。

凯恩斯认为,亚当·斯密所假设的完全竞争的市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纯粹依靠市场调节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端,可能会导致诸多问题的产生,如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浪费资源;经济不稳定,容易发生波动和混乱;国民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这些弊端将导致社会有效需求的不足,这种不足便是导致生产过剩、失业的罪魁祸首,经济危机也就由此产生。

他认为必须放弃自由放任的市场调节原则,由国家出面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出台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来刺激消费、增加投资,确保社会上有足够的有效需求,从而实现充分就业,治理经济危机。如果说亚当·斯密所要求的政府角色是一个置身局外、只负责维持公共秩序与安全的“守夜人”,那么凯恩斯则要求政府做一个积极入世的“干预者”。

凯恩斯要求国家干预经济的依据来源于人们存在的三大心理规律。

首先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边际消费倾向指的是人们的新增收入中用于新增消费的比重。这种比重递减的现象是指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消费增加的速度并不会超过收入增加的速度。这是由人类的天性决定的,因为消费者在选择他们的消费水平时,往往想得比较长远,他们会考虑,如果我现在选择这样高的开支,能不能保证有长期的稳定收入来支撑呢?通常收入越不稳定的人边际消费倾向就越低,出于一种保障的心理,他们更愿意把收入中更大一部分储存起来,如此就容易出现消费不足。而消费跟不上收入的增长,就导致一部分产品卖不出去,社会生产无法保持平衡。

其次是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资本的边际效率是指每新增加一个单位的投资所带来的新增利润。根据这个规律,人们在投资时,总是倾向于首先选择投资资本回报比较高的项目,造成随后每次投资的回报率都相对降低,长此以往,人们预期投资的回报率便呈持续下降的趋势。就好像一筐苹果中你首先选择了最好的一个,那么之后的每一个必然都比不上之前的一个。这种局面容易使投资者对未来产生悲观情绪,投资越来越消极,导致资本的边际效率降低。这样一来,投资需求不足,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平衡。

第三是流动性偏好。所谓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爱好持有现金,而不愿意保留诸如股票、债券等资本形式。凯恩斯认为,这恰恰是消费不足和投资不足的反映。人们喜欢手头拥有现金,是因为三种动机。(1)交易动机。日常开支总是要随时应付的,因此人们需要保留部分现金供随时调用。(2) 谨慎动机。生活中总是难免会有意外,为了以防万一,人们必须留下部分现金防身。(3)投机动机。人们多少都会有理财意识,因此为了谋求更大的效益,就算是想投资也需要保留部分现金,以便发现有利可图的投资项目时有本钱可用。

按照凯恩斯的分析,正是因为这三大心理的存在,使整个宏观经济在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中无法取得平衡,因此需要政府出面对经济运行进行干预和指导,从而抵消三大心理规律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

他要求政府干预的中心放在有效需求的管理上,实行与三大心理规律造成的经济动向相反的宏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提高私人投资、刺激私人消费、公共投资、赤字财政以及对外经济扩张政策的“相机抉择行动”,借以刺激低迷的消费和投资,提高社会的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从而渡过难关。

一战结束以后,凯恩斯的理论广为流传,被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奉为国策。凯恩斯也因此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西方经济学者,他的理论极大地影响了西方经济理论界,并促成西方一些经济政策和思想的形成,因而被称为“凯恩斯革命”。

我国在遵循市场运行规律的同时,也注重国家干预的力量。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包括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其中,以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为主,适当的行政手段为辅。

例如合理地制定各项经济政策和措施,克服市场调节的盲目性,从而控制需求总量的平衡,并规划调整各产业的布局,防止出现垄断行为;科学地制定各项经济计划,确保适用于我国中长期的资源配置,弥补完全依靠市场调节造成的资源配置不足;制定财政政策,克服人们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心理,调节储蓄和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实现社会有效需求的平衡;正确运用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调节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从经济利益上诱导、协调和控制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制定货币政策,控制货币发行量,控制通货膨胀;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和税收征管制度等。

同时辅以行政手段,如利用工商、商检、卫生检疫、海关等部门禁止或限制某些商品的生产与流通,在某些行业和领域实行配额制度。2013年年初是一段让大家非常关注的时期,因为从日化到粮油的众多行业,无不传出涨价风闻。为此,国家发改委价格司两次会同国家发改委经贸司、商务部市场运行司约谈饮料、奶业、糖业、酒业、方便面企业、百货企业等17家行业协会负责人,召开重要消费品行业协会座谈会,强调维护价格稳定。经过这次国家干预行动,各行业均暂缓涨价,有效地控制了物价上涨的速度。毫无疑问,面粉不涨价受益的是广大市民,经销商也能保证销量,但是企业所面对的物流和人工成本却无从解决。为此,国家也将考虑采取适当补贴或政策照顾的方式替企业减轻压力,比如一些政策上的贷款优惠,利率优惠等,或者采取减税等措施。而另一方面,国家发改委将会在部分地区上调电价。这是因为完全市场化的煤炭价格出现上涨,而电价始终是受政府管制,这使部分电力公司大面积亏损,为兼顾企业效益和管理通胀预期,将稳步提高电价。

这两个不同的决定都反映了在应对物价上涨时国家干预的情况,从结果来看,国家干预确实起到了市场自动调节所起不到的作用。

发展至此,经济活动已经被“双手”呵护了起来,只要我们坚持“两手抓,两手都硬”,我们的经济运行一定能够健康运行,飞速发展!第8节 经济水平的衡量标准——生产率

在上一章中我们曾提到羊和土豆的例子,借以说明价值与价格的问题。但是,它们的任务远不止这些,在本节中,土豆还要再次登场,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另一个概念:生产率。

大家都知道,种植土豆必须花费一定的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些都是生产所必须投入的资源,那么在这些资源投入之后能获得多少产量呢?不同的生产者可能会有不同的收获,有的多,有的少,这就反映出不同生产者对于资源的利用率不同。这种总产量和所有资源的投入量之间的比率就称为生产率。

对于经济学来说,研究一个企业或一个国家的生产率,就可以考察出他们的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水平。因此,生产率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分析经济问题的重要工具。为什么这么说呢?且让土豆慢慢替我们道来。某地住着两家种土豆的农民,姑且称他们为张三、李四好了,他们比邻而居,种地都是一把好手。春天的时候,他们各自在自己的地里忙活开了,心里都憋着一股劲要超过对方。李四的打算是,把去年卖土豆的钱拿出来,多租两亩地,这样产量就更高了。张三则琢磨着去镇上报个学习班,好弄明白为啥一样的地,人家就能种出品质好、产量又高得出奇的土豆来。时间在忙忙碌碌中过去了,第一年李四获得了胜利,他一共种了五亩土豆,总产量达到了11000公斤,收入一万多块钱,比去年增收几千块。而张三因为报了培训班,没有扩大种植面积,但是亩产量增加了三百公斤,共收了7500公斤,收入比李四差了一截,勉强比去年增加千把块而已。第二年,尝到了甜头的李四凭着自己鼓鼓的钱包,又多租了两亩地,还雇了两个帮工。而张三还是老老实实地在他原来的三亩地里忙碌着,只不过添置了不少新东西,准备再试试在培训班学到的新技术。一年的春播秋收之后,两家再次盘点自己的收获,李四勉强还领先一点,可是支出的成本就占了总收入的一半还多。张三改进了新技术,亩产量翻了一番,成本却只有李四的二分之一。随后的几年里,他们各自按照自己的规划劳作着,李四越来越吃不消了,他的地多,又要付给帮工报酬,开支越来越大,那点利润是越来越薄。相反张三却轻松地致富了,他也增加了种植面积,产量远远超过了李四,却没有李四的窘迫。在新技术的帮助下,他的亩产量越来越高,而且还引进了自动化种植技术,人闲下来在村里搞点小生意,日子过得挺滋润。

故事讲完了,我们从中可以发现点什么呢?张李两家收入的情况可以视为他们各自的“经济水平”,从开始的两年看,似乎是李四的经济水平要高一些,因为他的收入高,扩张得也快,但是果真如此吗?我们应该怎样衡量张李两家的经济水平呢?

首先,他们同样都投入了劳动、资金、物资和技术,李四采取的方法是不断追加投入资金和物资,或者说是采用高投入的方法来维持经济增长的高速度,虽然在开始两年里他的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张三,但从最终情况来看,张三已经实现了富裕,而李四却还在艰难挣扎,这说明经济增长速度快并不能成为衡量经济水平的标准。因此我们要将注意力转向另一方面,张三所采取的方法是提高单位时间里的产出量,换句话说,他提高的是劳动生产率。

在经济学的概念中,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产品的劳动效率。例如一小时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或者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需要花费的时间。一小时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或者生产指定数量的产品所花费的时间越少,就说明劳动生产率越高,反之则越低。

再回头来看张李两家,张三利用新技术增加产量,在相同的土豆成熟期内,每亩产出的土豆比李四多,因此他的劳动生产率高于李四。更重要的是,他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得他不必长期依赖高额的资金和物资投入,用较小的投入获得了较大的产出。同时,他从繁重的农活中解放了出来,可以腾出时间研究其他生财之道,保证他的收入会越来越多。而李四单纯凭借高投入的方式,也许在短期内同样可以实现高速发展,但是它很快会成为沉重的包袱,因为劳动生产率的低下,高投入换来的却是低效益、低产出,开支增大的同时导致高速度势必无法维持太久。分析到这里,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张三的经济水平要比李四的高,衡量标准便是劳动生产率。

如果将这一情况放在企业中就更为明显。原本一个工人一小时可以制造十个产品,改进技术之后,在劳动强度基本上不变的情况下可以生产出二十个了,企业的总产量增加,产品的总价值增大,每件产品的成本降低,那么在同等的市场条件下,这家高劳动生产率的企业势必会获利更多,也更具有竞争力。同时,随着获利的增加,工人有望增加工资,企业可以扩大经营,吸引更多的劳动力,或者组织人员进行新产品的研发等活动,增加了就业机会。另外,还刺激了企业增加投资,消费者增加消费,从而促进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而这一切都是劳动生产率所推动的结果。

再放眼看看国际经济形势,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那段时间里,我国走的同样是依靠高投入保持经济增长高速度的路子。在此期间,我国经济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8.2%,不但远远超过西方发达国家和一般发展中国家的水平,有些年份甚至高于亚洲“四小龙”的发展速度,这无疑是一个骄人的成绩。可是,结果却非常不理想,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济水平提高了,我国不但没有提高,差距还越拉越大,这和李四的遭遇非常相似。原因在于,亚洲“四小龙”在发展中不仅经济高速度增长,劳动生产率也呈高速度的增长,这一点从具体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出来。

经济增长率:日本1950-1960年为8.2%,1960-1970年为10.3%,高于美国同期4.9到7.2个百分点。

劳动生产率:日本1950-1960年为6.9%,1960-1973年为8.5%,高于美国同期5.3到7.9个百分点。

反观我国只有一个经济增长的高速度,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却是低速度的:1953-1973年平均年增长率只有3.4%,不但大大低于日本的水平,也低于亚洲“四小龙”的水平。由此我们可以再次得出结论,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最重要的标准仍然是劳动生产率。

这从改革开放十多年来的变化可以得到证明:仰赖于体制改革、新技术的引进等因素,我国的劳动生产率年增长速度达到了6%的水平,比改革开放前3.4%的增长水平高出2.4个百分点。同时我国经济发展仍然保持了年增长速度8.6%的水平,这证明我们已经开始走出传统的速度型单一高增长的老路,向着“双高速”的方向发展了。

说了这么多,我们可以总结一下了,经济的增长始终离不开人类劳动,我们在衡量经济水平的时候,必然要从人类劳动的效率入手,因此,劳动生产率才是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是衡量经济水平的重要标准。第9节 瘦了身的菜篮子——通货膨胀就在不久以前,有一段微博非常受人追捧:“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不蛋定、药你死、苹什么、糖高宗、油他去。 铜心协力,铝创新高,金金有味,锌锌向荣,锂直气壮,锡已为常,钨所不能,钼空一切,钛厉害了,碳为观止,钾戏真做,煤完没了,市场他爸叫锂钢!”可谓句句惊心啊!从绿豆创造十几块一斤的纪录开始,到大蒜猛窜到十元、十二元,再到各种蔬菜同比上涨了62.4%,我们攥着手里那薄薄的一叠钞票,咬紧牙关,还是发现菜篮子越来越轻,不由地心下惴惴,如今我们究竟还能买回多少东西?

而且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这已经不是单类商品的涨价,而是一种普遍性的物价上涨。于是,另一个令人忧心忡忡的词自然而然地跳入大家的脑海:通货膨胀。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想:是不是通货膨胀真的来了?国家也正在致力于通胀预期的管理工作,稳定物价水平。因此,现在判断是否已经通胀还为时尚早。但是,作为生逢其时的你和我,预先做好功课,了解一下通货膨胀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总是必要的。

通俗地讲,通货膨胀就是整体物价水平的持续性上升。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货币的购买能力下降、物价上涨等现象出现,就可以称之为通货膨胀。再进一步看,通货膨胀的实质是社会总需求量大于社会总供给量 (供远小于求),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品产出的供给量,导致货币贬值——“钱不值钱”了,进而引起一段时间内物价总水平持续而普遍的上涨现象。

怎样理解这段有些绕口的话呢?首先,让我们来看看钱为什么会不值钱。

在前一章中我们探讨过货币和纸币的定义,我们都知道货币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角色,它所代表的是能够交换到的商品的价值。在理想状态下,货币的增长量应该与商品的供给量持平,这样物价就是稳定的,不会出现通货膨胀。

但是现在已经不再通行金属货币,而是使用纸币。纸币作为一种货币符号,它本身没有价值,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等职能。在理想状态下,它的发行量应该与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相当,但是一旦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那么在所需金属货币量已定的情况下,纸币发行的越多,单位纸币所能代表的金属货币量就越少,纸币的贬值程度就越大,钱就越不值钱。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假如纸币的发行量是100元,市场上有100个馒头,那么每个馒头的价格就是1元。到了第二年,馒头的供给量为200个,而纸币的发行量增加到了300元,此时每个馒头的价格涨到1.5元。物价上升了,纸币的购买能力却没有随之上升,反而下降了,原先花三块钱可以买三个馒头,今年只能买到两个,需求的数量超过了供给的数量,钱贬值了——通货膨胀出现了。

知道了通货膨胀的含义,我们应该怎样判断是否出现通货膨胀了呢?比较通用的测量方法是CPI——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在我国被称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这是世界各国都普遍接受的一个指数,通常用于分析市场价格的基本动态,是政府部门制定物价政策和工资政策的重要依据。

之所以可以利用CPI作为考察通货膨胀的工具,是因为CPI反映的是物价变动指标,这些数值都是通过与百姓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通货膨胀的显著特征就是物价的整体上涨,因此,CPI非常适合作为观察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它将追踪一定时期内居民的生活成本,用以计算通货膨胀。这项数据往往由一个国家统计部门——比如我国的国家统计局——负责计算。具体做法是选择若干居民,一般以家庭为单位选取数百人作为统计基数,选择他们有代表性的消费品(比如大米的消费,或者用诺基亚手机代表所有品牌的手机),跟踪记录这些商品的价格变动,并且追踪这些家庭的购买行为后计算出来的。

举例来说,假如2009年,这些家庭购买代表性消费品的平均开支是5000元人民币,那么这5000元可以被定义为一个没有单位的指标100,这个100就可以被称为CPI。

到了2010年,同样是这些家庭,他们购买同样类型、同样数量的商品,平均花费变成了5500元人民币,同样把这5500元换算成指数,基于之前5000元的指数100,计算公式为:5500÷5000×100=110

2010年的CPI就是110。

有了这两个指数,通胀率就可以计算了:(110-100)÷100=0.1,最后乘以100%,得出的结果是10%。

那么我们就可以说,2010年的通胀率按照CPI的计算就是10%。如果CPI升幅过大,表明通货膨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市场和百姓都会紧张起来。

再举个例子,如果在过去的12个月里,CPI上升了2.3%,那就说明生活成本比12个月前平均上升了2.3%。假如去年过年的时候你从外婆那里得到一百块钱的压岁钱,今天出去买东西,那么可以买到的商品或者服务价值需要如此计算:

100÷(1+2.3%)=97.75

一百元贬值两块两毛五。因此之前有人调侃道:“你可以跑不过刘翔,但是一定要跑得过CPI。”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15日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2011年3月份CPI同比上涨了5.4%,再创新高。这说明我国当前物价上涨较快,通胀预期呈较强的态势,其中食品价格继续领涨CPI。测算结果表明,3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1.7%,可见食品价格上涨对当月CPI上涨的“贡献”率超过了60%。我们的菜篮子真的越来越瘦了。

了解了通胀的测量方法之后,我们还会好奇一点,经济活动如此复杂,通货膨胀的情形难道都是一样的吗?其实不然,按照不同标准它可以划分成很多种类。

按照产生原因,可以分为财政赤字型、经济结构型、国际收支型和银行自身信用膨胀型。

按照表现状态,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开放型,也称为公开的通货膨胀,即在物价可以自由浮动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过多,是一种完全可以通过物价表现出来的通货膨胀。(2)抑制型,或称隐蔽的通货膨胀,即虽然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但由于政府实施了严格的价格管制与配给制,物价在长期的迂回曲折中缓慢上升。或者暂时没有发生通胀,一旦管制制度消除,就可能发生较严重的通货膨胀。

按照通货膨胀的程度,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爬行式,或称温和式通货膨胀,它的发展速度较慢,可以预测,每年物价上升的比例在10%以内。(2)跑马式,又叫奔腾式通货膨胀,价格迅速上涨,货币购买力迅速下降,会引起商品抢购或其他保值活动,年价格涨幅在10%~100%之间。(3)恶性通货膨胀,也叫极度通货膨胀,年价格涨幅在100%以上。人们会完全失去对货币的信任,整个经济体系趋于崩溃。例如一战后德国马克的价值只有贬值前的万亿分之一;二战后,国民党统治下的旧中国法币、金圆券贬值程度几近天文数字,不得不废除旧币制,实行新币制。

按通货膨胀预期,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就是商品价格上升的速度超乎预料,或者人们根本没有想到价格会上涨。(2)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指人们可以预期并能够采取措施应对。

如果按照西方经济学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需求拉上型。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物价持续显著上涨。(2)成本推动型。是指总需求不超额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价格水平持续显著上涨。(3)供求混合型。是将上述两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认为通货膨胀是由需求和成本“又拉又推”所引起的。(4)结构型。这种观点认为即使整个经济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平衡状态,但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以及劳动力市场、国际国内市场的价格发生了变化,同样会影响物价而发生通货膨胀。

说到此,我们对于通货膨胀应该有了一定的认识了。现在回到我们的菜篮子上来,为了应对眼下的物价上涨,为了能够让自己的餐桌丰富,手头从容,我们可谓使尽了浑身解数。可是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我们的国家进行调控和管理,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菜篮子一直保持沉甸甸、丰富多彩。第10节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菲利普斯曲线

1958年,新西兰统计学家威廉·菲利普斯(A. W. Phillips)出版了《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在这部著作中,他提出了一条著名的曲线,名叫菲利普斯曲线,用来反映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权衡取舍的交替关系。

从上一节的内容中我们知道,一旦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市场实际需要量,就会出现货币贬值,进而引起通货膨胀。但是,根据菲利普斯的说法,还将产生另外一个结果,那就是在短期内降低失业率。

从字面上看,似乎有些不可思议,通货膨胀是降低生活质量、可能影响到经济发展的“坏事”,而降低失业率却可以视为一件“好事”,它俩怎么会发生联系呢?

要想弄清楚其中的关系,我们就必须再了解几个概念。

首先,我们从公司、企业里领到的工资称为“名义工资”,或者“货币工资”,这种通过工资单令我们或喜或忧的数字是我们出卖劳动力所获得的货币数量,是不考虑价格变化的。

其次,我们能够用货币工资购买到的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或价值,被称为“实际工资”,它是扣除了价格变动因素的工资,可以视为实际购买力或劳动力价值。

在其他条件没有变化的情况下,货币工资和实际工资是成正比的。我们涨工资了,那么能买到的东西就多了。但事情往往就是天不遂人愿,通货膨胀一旦袭来,物价上涨,货币贬值,此时即使我们涨了工资,也被飞涨的物价抵消掉了,实际购买能力并没有增加。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货币工资上涨,实际工资仍然没有变化。因此,实际工资不仅仅取决于货币工资,还取决于物价水平。如果你还傻乎乎地以为自己增收了,出去腐败了一回,那可就要欲哭无泪喽!

了解了工资的真相之后,我们再来看看通货膨胀的一些概念。在上一节中我们了解到,通货膨胀的类型中有一类叫作“成本推动型”,它主要是认为在总需求没有超过总供给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的成本增加引起了价格水平持续显著上涨,从而引发通货膨胀。

在这些供给方面的成本中,就包括了工资成本。假设企业为了吸引更多的劳动力,提高工资水平,却忽视了提高生产效率,使得产品生产的增长速度低于工资的增长速度,从而造成每件产品的成本增加,为了弥补损失,只好提高价格,结果引发物价上涨、通货膨胀。

由此我们就可以把货币工资变动率和通货膨胀率联系起来了。当失业率低的时候,货币工资增长率就高,也就是通货膨胀率高,反之则低。

弄明白这些理论之后,再回头看看文章开始时提出的观点,当通货膨胀发生时物价上涨,而在短期内货币工资的上涨总是要滞后于物价的上涨,因此实际工资下降,这就意味着劳动力价值下降,从而致使企业的生产成本下降,利润增加,进而刺激生产,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降低失业率,反之,则造成失业率上升——你看,果然如此吧?

总结下来,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不断降低失业率的代价是必须不断提高通货膨胀率,不断抑制通货膨胀率的代价必然是不断提高失业率。每一个政府都希望自家的经济增长没有通货膨胀,也不希望有太高的失业率,TO BE OR NOT TO BE——怎样在二者之间寻找一个均衡点,这是每一个决策者都必须面对的博弈挑战。

此时我们便可以看出菲利普斯的高明之处了,他根据英国1867—1957年间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总结了出这条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用以说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权衡取舍,它的大致模型如下所示。

纵轴G表示通货膨胀率,横轴U表示失业率,这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PC就是菲利普斯曲线。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当通货膨胀率处于较高的a点时,失业率则处于较低的c点。当通货膨胀率处于较低的b点时,失业率则上升到了较高的d点。

如果发现菲利普斯曲线向右移动,就表明情况开始恶化。此时在移动后的曲线上,如果要降低与之前相同的失业率,就必须将通胀率提得更高。如果曲线不断恶化,将有可能出现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同方向变化。这种二者同时上升的情况,就被称为“滞胀”,那将是另一场可怕的战役了。

根据这条曲线,决策者就可以利用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运用各种政策工具,通过改变政府财政支出量、税收量和发行的货币量来影响眼下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的组合,寻找着这个令大家都满意的均衡点。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的曲线模型是一种“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它所强调的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权衡取舍是一个短期的关系,是在没有考虑预期的前提下得出的结论。也就是说,当通货膨胀突然来临的时候,我们没有立刻意识到价格的变化,不知道我们的实际工资已经下降了,因此没有及时地提出增加名义工资的要求,因此才会造成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的这种反比关系。而实际上,从长期来看,我们对于通货膨胀是有预期的。

如果从长期的角度来看,因为对通货膨胀有了心理准备,我们就会在实际工资开始下降之前要求增加名义工资,用以保持我们的劳动力价值不下降,结果企业的生产成本没有下降,没有额外的利润可图,因此也就不需要增加劳动力,失业率不会变化。菲利普斯曲线就变成了一条垂线,表明失业率和通胀率没有交替关系。

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被称为“短期”,也有可能持续一两年甚至好几年,这完全取决于我们什么时候“醒悟”,将这一期限终止于新修订的工资合同之中。因此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仍然是理解经济发展活动的有力工具,因为经济活动仿佛汹涌难测的海浪,大量无规律可循、无迹象预测的波动充斥其中,我们抓住了这条曲线,就可以更加方便、更加清晰地去认识它们。

第3章 14个热点词语新闻联播中的经济学

第1节 度量国民财富的尺子——GDP

第2节 关系民生的代名词——物价水平

第3节 牛市和熊市的博弈——股票指数

第4节 影响世界经济的一哥——石油价格

第5节 为什么我国外汇储备这么高——外贸出口

第6节 是喜还是忧——人民币升值

第7节 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次贷危机

第8节 租房还是买房——房价

第9节 节俭不如消费——扩大内需

第10节 人类文明的自我救赎——低碳经济

第11节 低效率和不公平——市场失灵

第12节 经济的四季循环——经济周期

第13节 央行的指挥棒 ——货币政策

第14节 会挣不如会花——赤字与黑字第1节 度量国民财富的尺子——GDP

2011年4月初,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0年经济运行的一系列数据:全年GDP为397983亿元,增速为10.3%,比2009年加快1.1%,CPI上涨3.3%。而2011年2月14日,日本也公布了2010年的经济数据,其数据显示,日本的GDP为54742亿美元,低于中国1月公布的我国2010年全年GDP 58786亿美元。至此,中国GDP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日本在美国、中国之后排名世界第三。这也是1968年以来,日本经济首次退居世界第三。

如果你稍微留意一下,就会发现在新闻、网络、杂志报纸等各种渠道中,GDP的身影随处可见,人们只要谈到经济问题,多半都会提起GDP。可是,GDP究竟是什么呢?

GDP——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活动中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计算时间多为一个季度或一年。GDP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而且,它不但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情况,还可以进一步反映出国家的国力与财富。一般来说,GDP共有四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居民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额。

知道了它的定义,我们自然会想到,为什么它是最能够反映经济状况的指标呢?首先,GDP计算的对象是国家或地区的产出量。无论是什么样的行业,它的活动无非是“支出”和“收入”的循环,或者说,是由“投入”和“产出”两项内容构成的,因此,即便行业众多,我们只需知道这两项就可以清楚计算任何经济行为。而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内能够产出多少产品,代表着这个国家的生产能力,也决定了这个国家能够创造多少社会财富,从财富多寡就可以判断出国家的经济状况。因此,GDP作为一个简单又统一的单位,非常合适作为衡量尺度。

那么问题又来了,怎样进行核算呢?最常用的方法是“支出法”,就是计算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在文章的开头我们提到,GDP共有四个部分组成。

居民消费指的是国民用于购买耐用品或非耐用品及劳务的开支,也就是我们经常听说的“内需”。例如我们购买冰箱、彩电、私家车,这些都是耐用品的消费,而平时买菜做饭、买件漂亮衣服,都被归为非耐用品,此外,医疗、保健、旅游、美发等活动的开支,就被视为购买劳务的开支。

私人投资是指新增或更新资本和资产的支出。例如扩建厂房、购买设备、修建住宅的投资,就可以视为投资中的“固定资产投资”,而增加或减少企业库存货物量则被称为投资中的“存货投资”。

政府支出,顾名思义是指政府作为购买者对产品或劳务的购买支出。与居民消费不同的是,政府支出往往用在公共事业上,例如军队和警察部队的服务、购买军火、修建道路、开办学校等活动,政府公务员的工资、政府办公设施的采购也计入政府支出范围。

净出口额则是总出口额减去总进口额之后所得的贸易顺差。可能是正数,也可能是负数。

这些千差万别的产品都具有各自的价值,通过一个简单的乘法,将总产量乘以市场价格,再将这四方面的总数相加,基本上就可以计算出社会的总财富了。如果再将今年的总数量和去年的进行比较,就可以得出今年GDP的增长比率。一般来说,GDP公布的方式无外乎“总额”和“百分比率”两种,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情况究竟是增长还是衰退,由此可见一斑。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GDP增长为正数时,说明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良好,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如果不幸为负,那就说明经济发展出现了衰退,老百姓的日子就有些不妙了。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明了GDP是怎样一个概念了呢?先别急,我们还有几个容易造成混淆的问题点要强调一下。

首先,GDP计算的是国家或地区的领土范围内所有的经济活动。换句话说,只要是在这块地盘上,不分国籍、不分肤色、不分民族,统统计入。例如,一个美国公司在华投资,那么它在华企业创造的价值,就要计入我国的GDP之中,不能算在美国的头上了。同样,中国人在美国的事业,都为山姆大叔的GDP做了贡献了。

其次,GDP的计算时间是一段时间,而不是某个时间点。我们习惯性地都以“一年”或者“一个季度”进行计算。因此我们可以说“2010年的全国GDP总额”,或者“广西省第三季度的GDP值”,却绝对不存在“4月25日上午8点钟的GDP”。

第三,GDP计算的是产出产品的价值,而不是销售收入,否则就是重复计算。举个例子来说,十辆新车从生产线上下来了,那么GDP就计入这十辆车的价值,无论这些车后来是否全部销售出去了,哪怕都堆在仓库里生锈,本年度的社会财富中都已经增加了十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