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思维(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5 13:11:26

点击下载

作者:黎甜

出版社:文化发展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结构化思维

结构化思维试读:

前言

我曾经看到一个案例。

美国的一个老人院,老人们都躲在房间里不出来,不愿意相互交朋友。正好老人院旁边有家幼儿园,于是老人院的院长找到幼儿园园长商量,让小朋友到老人院来上课,所以小朋友每天就来跟老人互动。

老人和孩子能怎样互动呢?除了小朋友唱歌跳舞之外,他们很快找到了一种愉快的相处方式:老人们给小朋友讲故事,讲自己年轻的时候有多厉害。

老人喜欢重复讲述自己的故事,而幼儿园的小朋友恰恰处于需要不断重复听一件事的阶段。小朋友会不断要求:“林爷爷,您再讲讲美金应该藏在哪里?”“李爷爷,您再讲讲窃听器应该怎样装……”

一段时间以后,人们惊奇地发现这些幼儿园的5岁的小朋友语文能力超过外面10岁的小朋友,最让人诧异的是,小朋友的情商(EQ)竟然能超过外面的青少年。

为什么?

因为小朋友每天听到的都是有结构的、有逻辑的话,美金可以藏在哪儿、怎样藏不会被发现,窃听器是什么、窃听器有什么用、怎样安装窃听器……而普通父母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往往讲的都是没有结构的、没有逻辑的单独句式,甚至有时候都称不上“句子”,比如“去洗澡”“赶快刷牙”“不要看电视”等,所以这个幼儿园的小朋友和普通小朋友的语言和思维能力相差巨大。

孩子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构建了不一样的思维结构,在幼儿时期就能展现不一样的能力,这种思维结构上的差异,放在每天都要处理成百上千条信息的我们身上,会带来怎样的差别呢?

在成长过程中,如果有一样东西,前进一步就天地宽广,那一定是思维结构。转变思维结构,能改变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处理的方式和处理的结果。如果具备有条理、系统性的思维结构,我们就能从容地待人处世,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笔者在从事培训的8年时光里,与上万学员进行了沟通,观察了上千人思考问题的方式,从中寻找高效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结构,并且不断地思考“如何改变”——如何改善思维方式,让思考过程更加有逻辑,让思考结果更加有价值。

答案是:构建结构化思维,让零散、无序的思维方式变得系统化、有序,经得起深入分析和推敲的思维结构,是改善思维方式的必经之路。

本书第一章、第二章是思维结构的基础知识,第三章、第四章是在基础知识之上搭建结构化思维的关键原则和方法,是本书的核心。第五章是在结构化思维之上,介绍了8种升级版的思维模型,将结构化思维从空中楼阁落实到具体运用中,并且配合综合练习,让思维结构的搭建不再是纸上谈兵,从而掌握并形成结构化思维。

我们搭建属于自己的思维结构,提升自己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从本质上提升自身能力,提升认知水平,这才是真正的澄源正本,一通百通。|第一章|初识思维思维,是我们解读事实的起点,是产生行为的源头,是

决定结果的根本。第一节 思维的意义

2018年圣丹斯电影节展映了一部纪录片《孪生陌生人》,该纪录片讲述了一个曲折离奇的真实故事。有一家三胞胎从婴儿时期就被三个家庭领养。在分开将近20年后,他们在一次巧合中重聚了。

1980年,一个叫鲍比的少年,第一次踏入他的大学校园时,同学、老师都和他打招呼,叫他“艾迪”。鲍比和艾迪相遇后,相互确认了对方的生日、被领养的日期、领养机构后,颤抖地拥抱在一起,原来他们是亲兄弟。媒体对这个故事大肆报道,有人看到了两兄弟的照片,觉得和自己的一个朋友大卫很像,于是,三胞胎重聚了!

多么精彩的故事,多么幸运的故事,被分别领养的三兄弟竟然还能聚在一起!

之后,三兄弟被幸运女神眷顾,迅速成为“网红”,还合伙开了餐厅,开业第一年就赚了100多万美元。与此同时,三兄弟分别找到了自己的真爱,先后结婚生子,生活美好而安定。

几年后,《纽约客》的记者劳伦斯在无意间发现了多年前的一项神秘研究,有人故意将领养机构的双胞胎或三胞胎分散给不同背景的家庭领养,只为研究一个横亘于科学界的难题:先天还是后天因素对人的影响大?(实验负责人当时已死亡,研究成果被封存至2066年,记者未得到真相。)

这三兄弟,刚好就是其中一组实验对象。得知这个消息后,三兄弟陷入了愤怒——将近20年的分离,他们错失了彼此陪伴与共同成长,只是为了满足某些人的研究需要。而且,要不是有一连串的巧合,他们有可能这辈子都不知道对方的存在!自己的人生竟是别人的一场实验!

他们得知自己不过是“实验品”,在愤怒过后变得日益悲观,再加上三人在相互磨合中积累的矛盾,后来在一次经营餐厅的冲突中,三人大吵一架,鲍比退出了餐厅生意,剩下的两人觉得自己受到了背叛。他们情绪渐渐崩溃,最终,艾迪患上了躁狂抑郁症,在一个冬天举枪自尽,另外两个兄弟也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和自责……

这个纪录片反映了当科学凌驾于人性之上时,注定只会产生悲剧。这一点毋庸置疑,我们不在此讨论。

我们想讨论的是:从这个纪录片中,可以看到三兄弟在得知有人故意分开他们,发现自己是“实验品”后,对生活、对兄弟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至于酿成了无可挽回的悲剧。这是为什么?“三兄弟被分别领养,又幸运地重逢,然后合伙开店”,这样的事实在“无意被分离”的情况下,我们认为是人生大幸,三兄弟能开开心心地结婚生子、过美好生活。

但是,这样的事实在“有意被分离”的情况下,我们就认为是人生大悲,三兄弟情绪崩溃、日益悲观。在情绪失控之下,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是压死骆驼的最后那根稻草,他们关于管理餐厅的争吵变成了导火索,让三兄弟的感情破裂,最后还造成了死亡的结果。

我们一边悲悯,一边思考,三兄弟的转折来自知道被分离的真相后,面对自己、面对人生的思维发生了变化。从前的幸运变成了不幸,从前合伙开店赚钱变成了为开店争吵。思维变了,态度、行为就跟着发生了改变,结果也就天差地别。

如果过往事实不能改变,我们就只能改变思维,改变面对事实的态度和行为,让未来过得更好,避免发生悲剧。改变思维才是改变一切的源头。

在《大江大河》中,有这样一段话:“以前,你直来直去,别人会觉得你少不更事,可你出头之后,即使你的处事方法不变,别人也会觉得你傲慢,也会在背后说上一句:小人得志!”

男主角宋运辉直来直去的性子,半分未变,可是周围的人却会因为他“出头”了心怀嫉妒,改变对他的看法和评价。

这其中什么变了?是人的思维发生了改变。周围的人在嫉妒的有色眼镜下,思维发生了改变,视角狭隘,从而过度解读男主角的言行。这些人自然再也无法和男主角和平相处,更别提成为好朋友了。

人的一生总会面临各种境遇,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林清玄却说“常想一二”。有网民道“人生就是起起落落落落落落”,而换一种思维就是“落到谷底,反弹就是起”。有时候,我们陷入的不是困境,而是“被困境”,我们“认为”自己当前的境遇是困境,这种“认为”就是我们的思维。

思维,是我们解读事实的起点,是产生行为的源头,是决定结果的根本。

人与人之间拥有巨大的思维差异!

比如这句话:“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总有一群可爱的人坚持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看完以后,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这个社会真浮躁,这个社会不浮躁;哪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人很多;确实很可爱,不能用可爱形容;坚持太难了,坚持是成功的基础;追求极致,做到极致哪有那么容易……

仅仅对一句话的思考,人们就能产生这么多截然不同的理解,那么对工作、生活中涉及情绪的沟通、牵涉利益的复杂事件,认知上又会产生多大的差距呢?

公司培训部和市场部要一起举办一场宣讲活动,两个部门各有一个负责人A先生和B女士。

在活动的前一天,A先生出差未回,某同事对B女士说:“A先生还没回来,明天要是到不了宣讲会现场,看不把你急死!”

B女士回答:“我根本就不着急,A是非常负责的人,肯定会按时到宣讲会的。”

同事听到B女士这样回答,下意识就说道:“夸A先生的话,要当面去跟他说,跟我们说是没有效果的。”

B女士很诧异,回道:“我是在说事实,他确实很负责。当着他的面说,反而变成了拍马屁!”

B女士和同事对一句“他是非常负责的人”,赋予了不同性质的理解,从而引发出对“夸赞他人”这件事完全不同的看法。当然,我们也能通过这几句对话看到两种不同的行为:B女士喜欢背后夸人;同事热衷当面夸赞。

这两个人对同样的信息产生了完全不同的理解和行为,可以说是南辕北辙。在这个过程中,思维无疑是决定性的因素,是一切的根源。第二节 思维和思维方式

什么是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信息有意识的反映。

信息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

有意识指的是大脑主动对信息加工的过程,包括记忆、理解、筛选、推理、思考、想象等。

反映指的是产生的动作,这种动作可能是大脑内部的运转,也可能是通过说、写、画、行动等方式表达出来的肢体动作。

也就是说,思维是大脑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最终形成认识的一种过程。

比如,我们进入一个新店,店内的货品、装饰、宣传品都会映入脑海,然后大脑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形成“这个店真不错”“我喜欢这种装修风格”等观点或态度。图1-1 大脑对信息形成不同的认识

很多人对思维的认知停留在“认识”上,认为思维影响的只是观点态度(通俗地被称为“看法”),却忽视了言行是在表达思考的结果。

比如,当我们去一个新公司上班。一进门,人事专员就面带微笑地迎接,给我们办理入职相关手续,这时候我们有可能会想:“哇,新公司真不错,同事都这么和蔼可亲、服务周到,看起来氛围很好。”

在这一系列的思考后,我们是不是会放下内心的担忧或者矜持,对人事专员笑容以对呢?

接着人事专员让我们稍等,她去复印身份证,结果一等就等了20分钟。这时候,我们是不是又会情绪不安,心想:“怎么回事,复印个身份证都能这么久,这个人做事靠谱吗?是不是半路被拉去做其他事,把我忘了?还是我入职的事情,有了什么变化?”

在这一系列的思考后,我们是不是会来回走动、坐立不安,甚至四处找人呢?

在这个过程中,大脑面对接收到的信息,在不断进行思考构建认识或认知,甚至还会付诸行动或者言语。图1-2 思考—态度—行为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事情不断变化,那么其中的变化或者变化的结果反过来会影响到思维,加深我们的某种认知。

比如上面的例子,当我们找到人事专员,发现她在跟其他人聊天,这个时候我们看到她脸上的笑容,就不再认为她和蔼可亲了,而是会想:“这个人怎么回事啊?把我晾在一边,我这边的手续还没办完,又在跟别人说说笑笑,真不靠谱!”

可是,如果我们发现她在帮我们复印文件时弄了一手油墨,并且不断和我们道歉说复印机突然坏了,维修师傅明天才能到,为了不影响我们入职,她只能自己动手尝试修理,一不小心忘了时间……发现是这样的情况,我们会怎样思考呢?“原来是这样啊,我误会她了,人事专员还能修复印机真是厉害,公司员工的素质好高啊,真是个不错的公司!”所以,思维不仅是单向运动,而且还是动态循环的过程。我们会因为事情呈现的变化和结果,反过来影响思维,又持续不断地影响接下来的态度、行为,以及事情的结果。图1-3 思考循环图

面对上司严格的要求,如果我们认为是上司看不惯我们,就抱着“不公平”“上司给我穿小鞋”的消极态度,我们在工作时就很难摆正心态。当上司指出我们方案中的错误,我们会认为上司“鸡蛋里挑骨头”“早不说清楚”“故意为难”,继而消极怠工、破罐子破摔、拒不改错或者与上司起冲突,结果可能会被“打入冷宫”,或者调换部门,甚至离职。最后我们还会认为:果然,上司就是不待见自己!

如果我们认为是上司有意栽培自己,当我们抱着“被重视”“严格是大爱”的积极态度时,上司指出我们方案中的错误,我们就会认为上司精益求精、借此指点我们,继而我们更虚心好学、热情请教、刨根问底、精益求精,结果肯定是自己逐渐进步和优秀。最后,我们会认为:上司果然是想培养自己!

就这样在一次又一次的思维循环里,思维过程重复多次,就会形成固定的思维方式,从而形成思维惯性,遇见相同或类似的信息时,按照同样的思维方式思考,就能得出同样的认知。

思维方式也是属于路径依赖的一种。曾经有人做过实验,将5只猴子放在一个笼子里,并在笼子中间吊上一串香蕉,只要有猴子伸手去拿香蕉,就用高压水教训所有的猴子,直到没有一只猴子再敢动手。

实验人员用一只新猴子替换笼子里的一只猴子,新来的猴子不知这里的“规矩”,便伸手去拿香蕉,结果触怒了原来笼子里的4只猴子。于是,它们代替人执行惩罚任务,把新来的猴子暴打一顿,直到它服从这里的“规矩”为止。

实验人员如此不断地将最初经历过高压水惩戒的猴子换出来,最后笼子里的猴子全是新的,但没有一只猴子再敢去碰香蕉。

起初,猴子怕受到“株连”,不允许其他猴子去碰香蕉,这是合理的。但后来,人和高压水都不再介入,而这只新来的猴子却固守着“不许拿香蕉”的思维不变,这样就是思维方式的路径依赖。

当我们形成一种思维方式后,常常会以这种方式去处理大部分的信息,优势在于有效率。也就是说,我们能把这种思维方式本身带来的红利发挥最大化。

做过销售的人,往往更在乎结果。因为他们在做销售的过程中,业绩、收入取决于销售结果,所以有销售经验的人做其他工作往往更加看重结果是否达成。

做过编辑的人,看到文章,即使无须他们审核,也会快速找出其中格式错误、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等问题。

做过行政工作的人,做事往往也会更加在乎细节。

这些工作方式的差异,都是思维上重复多次后,形成固定思维方式的结果。

形成固定思维方式的缺点也很明显,我们容易忽略其他特质,比如在乎结果的人容易忽视过程,甚至可能为短期结果而牺牲长远利益;快速找到文章错误的人,往往不容易克服这些错误而去欣赏文章本身的意境;在乎细节的人就不容易跳出局部看整体……

所以我们对思维方式本身要有所认识,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思维方式,并且掌握多种思维方式,在不同的情境里灵活运用。查理·芒格说:“一个人只要掌握80到90个思维模型,就能够解决90%的问题。”我们也许不需要像他一样有智慧,但是掌握多种思维方式并深入运用,无疑对我们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思维方式至关重要,不仅体现在处理信息上,还体现在情绪上。认知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情绪并非由事件引起,而是由个体的思维方式决定,即思维方式决定情绪。

举个例子,一个自卑的人和一个自信的人在某一次和经理打招呼后,经理没有反应就过去了。这时候,自卑的人往往会变得情绪不积极,因为他习惯悲观地看待问题,这种思维方式会让他消极地解读别人的行为。他会认为经理对他有意见,觉得他不好才不搭理他的。相反,自信的人则不会有过多的情绪反应,自然不会放在心上,他会认为也许经理有事,也许是没看到。总之,自信的人,其思维方式不会让自己立马产生过多的消极情绪。

我们常说“选择大于努力”,无论是“选择”“努力”本身,还是对“选择”和“努力”之间大小关系的理解,甚至对“选择”和“努力”后的结果的情绪感受和感知,都是思维方式决定的。所以与其说“选择决定未来”“努力创造成功”,都不如说“思维方式决定命运”。

如果思维方式成熟,我们必然就会成为睿智、思考全面、轻松做正确选择的人。如果思维方式杂乱无章,没有形成结构,我们看待事情必然就会片面、局限、逻辑混乱,从而在失败里循环。第三节 结构化思维

怎样的思维方式才是成熟的呢?先来看一个案例。

众所周知,鲁班发明了很多工具,改善了人类生产劳动的技能。在这些工具中,锯子最为重要,他是怎样发明锯子的呢?相传有一次,他进深山砍树,手被野草划破了,他思考:“为什么一棵草就能把我的手划破呢?”于是,他摘下草细细观察,发现叶子两边长着锋利的齿,他用这些小齿在手背上一划,又割开了一道口子。他想到了蝗虫,蝗虫的大板牙也是这样形状的小齿,所以蝗虫吃植物速度特别快。鲁班从这两个生物上得到启发——如果发明这种齿状的工具,不就可以快速锯断木头了吗?于是,锯子就这样被发明了。

我们可以看到鲁班的思维方式是比较成熟的,在手被草划破时思考“为什么”,之后还联想到了“蝗虫”,找到共同的规律之后,再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图1-4 鲁班的思维过程

鲁班的思考是根据:是什么(What:是什么划破了我的手)、为什么(Why:为什么草能划破我的手)、怎样做(How:我的工作怎样运用小齿)的2W1H结构来全面思考问题的。图1-5 2W1H结构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成熟的思维方式是会深度分析思考的。深度分析思考就意味着,我们不再只凭情绪、感觉来处理信息和做决策,而是会理性分析、挖掘本质、抓住关键。

怎样进行深度分析思考呢?这就需要借助结构化思维了。

什么是结构化思维?结构化思维不是指某种单一固定的思维模型(思维方式),而是将各个思考部分系统有序地搭配或者排列组合。就像玩积木,每块积木都是一个思考部分,搭建房子就需要把多种不同形状的积木按照房子的模型搭建起来,房子的模型就是系统结构,按照系统结构搭建思维的过程就是结构化思维。

结构化思维会把零散、无序的信息,加工成系统、有序的信息,便于我们提高认知、高效工作、正确决策,更有助于实现自我目标。所以,深度分析思考需要借助结构化思维处理信息。

怎样判断自己是否拥有结构化思维呢?我们可以先做一套测试题。

请仔细阅读表格中的每句话,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按照1—6分的标准为自己打分,1分代表完全不符合,6分代表完全符合,做完后请进行分值统计。

分值解析:分值越高,思维越有结构、越系统有序;分值越低,思维越片面、越混乱。

60分及以上,表示思维结构化程度高;24分及以下,表示思维结构化程度低。

通过这道自测题,我们会发现结构化思维虽然是一种内在的思维方式,却体现在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如果把我们的言行看成一棵树,“看得到”的言行是树干和树叶,思维则是一棵树埋在地底的根,决定枝繁叶茂的基础永远是根,也就是我们成熟的思维——结构化思维的程度。本章小结

思维是人脑对信息有意识的反映,是把接收到的信息经过加工最终形成认识的过程。思维重复多次,就会形成固定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又会直接决定我们怎样去认知事物、面对问题。

人和人最大的差距便是思维方式,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各种问题,小到吃什么、穿什么,大到选择什么交通工具、要不要跳槽、选哪一个项目方案,甚至选择什么样的配偶。我们每个人都会面对这些问题,但是我们却会做出不同的选择,最终形成不同的结果。这其中的决定性因素便是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认知水平也是靠思维不断地提升。

结构化思维是一种系统而有序的思维方式,它能帮助我们深入地分析问题,相对于无序的思维方式,它更加成熟,能帮助我们找到更多的解决方案。但是结构化思维不是一天就可以养成的,也不是只靠搭建结构,就能建立起来的,它还有许多的基础思考、认知事物的标准等前提,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接下来,我们就从认识思维的过程开始,一步一步搭建起结构化思维。|第二章|深入思维了解了思维的过程,我们就可以用相对稳定的方法,对

不同信息进行处理,从而形成我们自己的思维方式。第一节 思维的过程

在研究怎样让自己的思维更加结构化时,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思维的整个过程。我们可以将思维的过程理解为数字0~9,而结构化是对这些数字进行有序排列、组合或者加减乘除的运算。

假设我们收到了通知,“下午的会议改到明天上午九点”,我们会怎样思考呢?

我们观察自己思考的过程:

首先,我们把通知内容吸收进大脑,知道信息的正确意思:“会议更改了时间。”

其次,我们立刻就会想“为什么要改时间呢?”“明天上午九点,我安排了其他工作吗?”,然后赶紧查看行程日历等。这个过程就是对信息的加工处理,深入分析。

如果我们发现明天上午的工作安排可以自由调整,就会把工作换到今天下午来完成。在深入分析后,我们做出决策,这是思维结果的呈现。

最后,我们要总结经验,运用到以后的工作中:怎样降低更改会议时间的概率?是否可以优化时间安排?

经过这种思考过程的分解,我们可以看到,思维的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获取信息:当大脑接收到外界的信息或调取自身存储的信息,又或者迸发出灵感时,就完成了获取信息的过程。

加工处理:面对不同的信息,大脑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常见的有分类定性、分解、理解、筛选、联想、想象、归纳、演绎等。

呈现结果:对信息加工处理后,对信息输出的过程,包括在大脑内的存储和用言行表达。

迁移运用:把加工后的信息“变形”或者运用在其他事务上,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举一反三”。

了解了思维的过程,我们就可以用相对稳定的方法,对不同信息进行处理,从而形成我们自己的思维方式。图2-1 思维的过程

想要形成结构化思维,我们就要对思维形成的每一步进行刻意,从而达到建立强大思维系统的目的。第二节 获取信息

获取信息是大脑运行的第一步,常见的有三种方式。

第一,获取外界信息。

我们每天都要向外界获取大量的信息,从睁开眼那一刻到睡觉前,看到、听到、感知到的信息扑面而来,所以除非进行专项学习,否则我们接收到的更多是相对零散的信息。

比如,我们走在马路上,看到A家店的招牌,听到B家店的广告词,接到C家的宣传单,这些信息都是零散、碎片化的。再如,我们搭乘电梯,听到其他部门的人说“X总要开动员大会”“Y总昨天拿下了一个千万级的订单”,这些信息也是零散的。

第二,大脑提取。

在特定的情境下,大脑会调取存储的信息。

比如,你重走大学校园,过往大学的美好生活就历历在目;和伴侣吵架,曾经因为类似原因吵架的事件就浮出脑海;无聊的时候,会想到和家人有趣的相处时光。

第三,大脑迸发出的灵感。

大脑可能随时产生灵感,不需要外界的刺激。灵感的产生具有随机性、偶然性,即典型的“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栽柳柳成荫”。

你可能走在回家的路上,大脑里突然出现一句金句,也可能在理发的时候,大脑突然闪过一个推广活动的场景,这些都是大脑产生的新信息。

想要更好地处理信息,我们在接收到这些信息时,就要记录关键信息。

灵感稍纵即逝,说明我们的大脑存储功能并不强。想想曾经我们跟人聊天时,有个很贴切的故事却怎么也想不起;写文章写方案时,有一句金句怎么也搜不到。如果没有记录,好素材、好点子极有可能再也不会出现。

大脑存储功能不强,不仅体现在记忆上,在思考时也会受到影响。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控制不住思考过程的体验。我们思考一件事时,同样的信息反复在大脑里出现,而有些关键点却想不起来。大脑仅仅能同时存储几件事情,装下了芝麻,就会丢掉西瓜,我们必须把想到的东西及时处理,大脑才有空间让其他事情进来。

所以记录关键信息是处理信息的第一步。

记录关键信息要记录什么呢?

1. 事件类:用简单的语言记录事件的逻辑线。

逻辑线,就是根据事情的发展,记录每一个关键点,连起来就成了逻辑线。

关键点包含事件的六要素:人物、地点、时间、起因、发展、结果。

假设我要记录与同事沟通工作的过程:

5月5日下午,与×同事在微信上沟通培训物料的设计工作。

我要求简单大气,他提供了三套不同颜色的图案:黑、白、金,考虑到黑、白上次培训用过,这次我选用了金色。

我们通过这样简单记录信息,既节约时间,又能知道整个事件的关键点。

2. 素材类:记录感受深刻的完整金句、完整创意、故事等。

金句和创意往往是其中一个字不一样,情境就天差地别。“暗香浮动月黄昏”比“暗香浮动近黄昏”就要更有意境,而我们往往就缺乏这一字之差的境界。所以,记录金句和创意强调的是完整性。

我们听到和看到的故事,要重点记录反差。听一个专业歌唱家唱歌剧,唱得再好我们也会觉得正常,如果换成没有受过任何歌唱训练的普通人来唱呢?同样一首歌,因为唱的人身份上的反差,让我们有了新的体验,成为可以传播的故事。所以,记录故事的重点是记录反差:阶层的反差、学习改进前后的反差、体验使用前后的反差、现实与预期的反差、特例与正常的反差等。

3. 灵感类:记录画面。

有些灵感是一个图片,我们则需要记录画面的构成,从画面构成推导出支撑这个灵感的结构。灵感就像是一个活动推广的场景,记录下画面上的关键人、物、声音等,再逆推出实现这个灵感需要调动哪些资源,经过哪些流程。

我们要尽可能全面地记录关键信息,可以不讲究顺序地记录,这样后期可以组合排列出更多的可能。

在记录获取的信息后,我们往往就会进入处理环节,但是有一点必须注意,那就是:我们最容易获得的信息通常是别人希望我们看到的信息。

有一个例子可以很好地说明“信息全面”对我们的影响。

假设有A、B两款手机,需要从中选择一款,参数如下:

很多人看了之后,会觉得B手机性价比更高。

那么我们再看一个例子:

只多透漏一个“网络支持”的信息,一部分人就会愿意购买A手机。

再看一个:

你是不是打定主意要买A手机了?

其实A和B手机从来没变过,是什么在影响我们的判断?是信息的全面性。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做出了最佳的决策,其实是掉进了别人控制的陷阱里。别人把有利的信息摆在最显眼的位置,甚至是刻意放大夸张,把不利的信息隐藏起来,我们就会顺势选了对方要的答案。如果我们只是在别人的框架里思考,其实是被别人用信息控制了我们的感觉和认知。我们总以为自己很睿智,但实际上一点信息量就能控制我们。

破局的做法是扩大对信息全面性的获取渠道,尽可能多地通过其他渠道获取信息。也就是说,获取信息不仅要被动接受,还要主动寻找,否则非常容易因为信息不全面而得出错误的认知,做出错误的判断。第三节 信息的加工处理

我们主动或者被动地获得信息后,大脑都会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方式有很多。一、分类定性

获取信息后,大脑对信息进行基本定性或者分类。

定性就是确定属性,分类就是区分类别。每个人定性和分类的方式取决于过往的信息分类方式,比如工作和生活、好事和坏事、简单和复杂等。当我们接收到一个信息,大脑定性为“复杂”时,在还未进行深入分析前,我们可能就已经涌起烦躁感,这就是界定信息发挥了作用。二、分解

我们获取到的信息往往不是单个信息,而是复合型信息。比如“我喜欢吃榴梿”,这里面包含“我”“喜欢”“榴梿”,这三个信息点组合成了这个信息片段。多个信息片段还能组合成更加复杂的信息组,比如“我喜欢吃榴梿,也喜欢吃鸡,但是不喜欢吃榴梿鸡”。

不难发现信息量比较大的时候,大脑的接收速度会变慢,效果会变差。因为我们理解信息的时候,是以信息点为单位的,“我喜欢吃榴梿”,“我”是谁,“喜欢”是什么,“榴梿”是什么……信息点越多,自然理解的速度变慢,效果变差。

这就是分解信息,大脑把接收到的信息自动拆分为更小单位的信息点,逐个理解和记忆。当然,通过刻意练习,大脑会将一起出现的多个信息点理解成一个信息点,比如“榴梿鸡”出现过多次后,大脑就不再分开理解为两个信息点,而是归为一个信息点。所以,通过练习,我们能大大提高大脑的理解速度。三、理解

理解就是剖析信息的内容。我们经常会在招聘信息或者简历中看到这样的词语“理解能力强”,说明理解能力确实是非常重要的综合素质,“理解能力”指的到底是什么呢?《汉语大辞典》释义:“理”指的是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解”指的是了解,明白。所以“理解”的意思就是顺着事物发展的规律或条理进行剖析,从而明白、了解事物本质的过程。

从前有个大汉,吃了四个馒头,还没填饱肚子,于是又吞下第五个馒头,饱了。他有些生气地说:“早知道这个顶事,何必吃那四个。”

虽然这是个笑话,却能反映理解能力的本质。大汉不理解填饱肚子靠的是五个馒头,而不是第五个馒头。他不理解吃馒头的过程和填饱肚子的结果之间的规律和本质,才会有这样的笑话。

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我们对事物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感官上,还要深入了解本质、规律,才是真的理解。

提高理解能力的方法:

1. 复述信息:理解的标志之一,是把所理解的信息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对某事物理解得不确切,是难以用自己的话表述的。

2. 独立操作:理解的另一个标志,是根据对信息的理解,能独立完成所需要的动作或任务。仅根据他人的指导完成任务,不能认为是真正的理解。对客体进行实际操作常能帮助理解。在理解的过程中,言语表达和实际动作有时并不一致。良好的理解应是二者的结合。

3. 至少思考三次“为什么”:在不断询问“为什么”的过程中,探索事情的真相和本质。

比如上司对我们方案的点评是:“过于全面了!”

要想理解上司的真实意图,我们就要思考:为什么上司会说“过于全面”?

这说明我们的方案面面俱到。

面面俱到是一件好事,为什么上司不是夸奖?

说明面面俱到也有缺点。

面面俱到为什么会产生缺点?

面面俱到意味着全面,每个方面都要涉及。所以必然使重点不够突出,有冗长、不简洁的缺点。

三次“为什么”的思考,我们就可以与上司确认,我们的理解是不是正确的:“您是说我的方案写得太长了,没有重点吗?”

通过多次思考“为什么”,我们看到的不再是浮在表面的信息,而是深入思考内涵和本质,帮助我们提高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

当然,理解事物时,我们还须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掌握新的知识经验。已有的知识经验,有无或多少,对理解能否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不断积累知识经验也是提高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四、筛选

筛选就是选择部分信息。自动筛选信息是大脑重要功能之一。

人脑每秒钟能接收约1000万比特(信息量单位,二进制数的单位)的信息,但人脑每秒只能处理约50比特的信息。这个差距有多大呢?如果1秒钟接收到的信息量是1杯糖,那么同等时间只能处理10个糖晶粒,这几乎无法察觉的信息量构成了所有我们有意识的思维。换句话说,如果你不关心,就会被筛选掉。

有一次,我没吃晚饭就去健身,等22点多从健身房出来,饥肠辘辘。在健身房里洗澡的时候,我就在想:去哪里找吃的,这么晚了哪里还有吃的?

在这样的焦虑下,我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家粉店还开着门,我几乎是雀跃地冲过去吃掉了一碗粉,边吃还边想:我之前怎么没看到这里有家粉店?

回家的路上,我惊奇地发现,这一路上何止一家粉店,有小吃、盖饭、麻辣烫、4家小超市、1家零食店,全部开门营业到很晚。

当时那条路我来来回回至少走了30次,第一次发现有这么多与“吃”相关的门店,是什么影响了我对客观环境的记忆和感知?

没错,就是大脑的自动筛选功能。大脑会自动帮我们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出符合我们关注的信息。这些信息都是与我们自身息息相关的,也许是自己的现状、需求,或者是自己认为对的事物。“孕妇效应”也是同一个概念,怀孕的时候发现满大街都是孕妇,宝宝出生后,又发现满大街都是小孩子。我曾经在银行工作时,发现我家附近有很多这个银行的网点和ATM机,可我在入职之前从来都没“看到”。

我们通过筛选能从海量信息中迅速抓到重点信息,但是我们会只看到符合自己观点的信息,从而忽视那些能验证自己“是错的”或者“不够好”的信息。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都希望得到认同,所以会下意识地筛选那些“能证明自己是对的”的信息,以获得自己和他人的认同。因为这样的天性,就会忽视能验证自己是错误的那些信息。

比如,我在自媒体大火的时候,跟风开了公众号,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看到的都是哪个公众号粉丝百万,哪个公众号又随随便便一篇文章十几万的阅读量,月入上万乃至十万的公众号小编……我看不到一点点运营公众号的不好。直到后来,因为我要上班、带孩子、写书,实在分身乏术,没有时间和精力再给公众号供稿和运营,公众号沦落成了月更、阅读不过百的凄凉之地后,我又看到的都是“自媒体路在何方”“不卖货的公众号如何盈利”的信息。我们的关注点在哪里,接收到的信息就在哪里,而被忽视的那些信息,往往能帮我们回归理性,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那么,如何避免因为“自我证明”造成的信息筛选误差呢?

1. 先收集资料,而不是急着分析和决策。通过网络、书本、“过来人”,至少三种渠道收集相关的信息。

2. 针对自己的观点,积极寻找背道而驰的信息。比如,我想买某处房产,就会先上网搜索这处房产的缺点,再进业主群进行求证,最后再判断这个缺点能否影响到自己的购买决策。

3. 咨询旁观者,自己的分析是否带有偏向性。我们向旁观者阐述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并且告诉对方我们是基于哪些信息做出了这样的分析和判断,让对方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我们是不是带有某种偏向性(买、不买,选A、选B,喜欢、厌恶),进而判断我们是否被筛选误差误导了。五、联想

联想是一种心理活动的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构思方式。它的特点是,从某一事物联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或者相同的、类似的另一事物。《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东晋名士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办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何所似?”(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侄儿谢朗说:“撒盐空中差可拟。”(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侄女谢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谢朗和谢道韫对雪的联想,一个是盐,另一个是柳絮,盐的形状、颜色与雪花相似,而柳絮不仅外形相似,而且把雪花随风飘落的轻灵美丽也传神地描绘出来。

可见,联想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开拓思维,还能帮助我们贴切地表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联想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们可以通过这几种常见方式提高联想能力:

其一,相关联想:由一件事物联想到与之相关的任何事物。

看到庄稼,想到与之相关的农民、土地。

面对眼下的困境,想到过去的无知和未来的幸福。

其二,相似联想:抓住事物的相似性进行联想。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天上的星星亮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其三,对比联想:由一件事物联想到它的相反面。

当我们提到被父母遗弃的孤儿时,会自然想到我们在父母身边的幸福,这就是对比联想的一个例子。

再如,经典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也是对比联想。

其四,因果联想:由因到果,由果及因。

一提到“秋风”,我们立刻就会想到“落叶”,为什么会想到“落叶”呢?因为“秋风”意味着秋天来了,才有了“落叶”,这就是因果联想。

由此可见,“相关”“相似”“对比”“因果”就是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是“联想的桥梁”。

联想是由此想到彼,那什么是想象呢?六、想象

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存储的表象信息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也就是人们将过去经验中已形成的一些认知进行联系或者结合,想象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特有的一种反映形式。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基于现有的信息创造新的信息。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一种创新的力量,艺术家往往都是基于生活展开想象,创造出让人们如痴如醉的艺术品。标准化、格式化虽然能大大提高效率,但会扼杀想象力,不容易创造出跨时代的艺术或产品。

提高想象力可以从以下四点着手:

1. 黏合(或称比拟)

黏合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本无关系的客观事物的属性和特征结合在一起,构成新形象、新事物,比如手机支架、多功能螺丝刀等。

2. 夸张

夸张是故意增大或缩小客观事物的正常特征,使其变形。《格列佛游记》中的大人国和小人国就是典型的例子。

3. 人格化

人格化就是赋予客观事物以人的形象和特征,从而产生的新形象。动画片常常用这种方式,把闹钟刻画成脾气暴躁的宝宝,赋予高跟鞋以妩媚的女郎的形象。

4. 典型化

典型化就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来创造新形象。

作家、艺术家常用概括现实生活、创造典型形象的方法,即通过收集、分析大量的生活材料,从中提炼出最能体现某种人物或某种生活现象特点的素材进行整合、虚构,在艺术加工基础上创造出新的艺术现象。比如,鲁迅创作的阿Q形象,就是那个时代落后农民的形象高度概括。

想象能串联起多条信息,帮助我们记忆。想象也是现实创新的主要因素。想象的实质是沉积在大脑深处的信息被激活、被调动起来,重新进行编码组合,从而得到一种意想不到的超越现实的结果。想象能把现实中没有的事物和信号显示出来,帮助人类实现思维的极度跨越。七、归纳

归纳就是总结多条信息的共同属性。

比如:小明喜欢吃苹果、喜欢吃葡萄、喜欢吃柚子,可以归纳出小明喜欢吃水果。

归纳的具体讲解见第三章。八、演绎

逻辑学中的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得出具体或个别结论的过程。

比如:女生都爱美(一般性的前提),我是女生,所以我也爱美(个别结论)。

关于演绎的具体内容,我会在第三章中讲解。图2-2 常见的信息加工处理方式

我们的大脑会用不同的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熟练运用分类定性、分解、理解、筛选、联想、想象、归纳、演绎这八种方法,我们能更加深入地分析信息,并提升思考的价值。第四节 呈现结果

通过各种方式思考,我们已经对信息进行了深度加工,接下来就是存储和表达。如果没有存储这一步,在之后也没有付诸行动,那么我们就等于在思考上白用功。再一次遇到同样的事情,我们不过是重复思考,或者掉进同一个坑里。加工处理是思维的过程,而存储和表达是呈现结果。一、存储信息

存储信息就是大脑记忆,我们的大脑会像抽屉一样存储信息,将相似、相近的信息归类,再通过外在的线索,提取抽屉里的信息。比如,当你听到大学所在地的城市名字,就会想到大学时期的人和事,这个城市名是线索,打开的是大学时期的“抽屉”。

我们存储的信息,经过一段时间可能会忘记,也有可能记一辈子,我们按信息存储的时间长短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三个系统。(一)瞬时记忆

瞬时记忆是外界极短时间的刺激后,信息迅速被保留。

产生瞬时记忆一般是因外界具有鲜明的形象性,比如,从来没见过的震撼场面、生死攸关的一刻发生的事件、第一次在众人面前亮相等。

瞬时记忆接触的信息量很大,但保留的时间很短、容量很小,一般能保持9~20比特。如果大脑对瞬时记忆中的信息加以注意,或者说当大脑意识到瞬时记忆的信息时,信息就被转入短时记忆。否则,没有注意到的信息过1秒钟便会消失,也就是被遗忘。(二)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或是几分钟的记忆。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如果超过短时记忆的容量或插入其他活动,短时记忆就会受到干扰而发生遗忘。

为扩大短时记忆的容量,我们可采用“组块”的方法来记忆,也就是将小的记忆单位组合成大的单位,这时较大的记忆单位叫作“块”。例如,将单个汉字(人、学、机)变成双字的词(人民、学习、机器)来记忆,短时记忆的容量便扩大了一倍。

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当前大脑正在加工的信息,因而是可以被意识到的。在短时记忆中,大脑加工信息的时候,有时需要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这时又要从长时记忆中把这些知识经验提取到短时记忆中。因此,短时记忆中既有从瞬时记忆中转来的信息,也有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出来的信息,它们都是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所以短时记忆又叫工作记忆。短时记忆的信息经过复述,不管是机械复述,还是运用记忆术所做的精细复述,只要定时复习,就都可以转入长时记忆系统。(三)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是指永久性的信息存储,一般能保持多年甚至终身。

长时记忆中存储的信息如果不是有意回忆,人们是不会意识到的。只有当人们需要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时,长时记忆存储的信息再次被提取到短时记忆中,才能被人们意识到。

想要提高信息的存储量和时长,首先,我们在记忆时要集中注意力筛选信息,留住想要存储的信息;其次,要充分调动原有的信息并产生联想,让信息存入多个“抽屉”;最后,刻意复习,按照遗忘曲线定期复习。

记忆周期:

第一个记忆周期:5分钟。

第二个记忆周期:30分钟。

第三个记忆周期:12小时。

第四个记忆周期:1天。

第五个记忆周期:2天。

第六个记忆周期:4天。

第七个记忆周期:7天。

第八个记忆周期:15天。

对于快速记忆,已经有非常强大而科学的方式,比如记忆宫殿、数字编码记忆、图像记忆、编故事等,如有兴趣,你可以寻找专业训练记忆的书籍。当然,我推荐和强调这些内容是为了突出记忆的重要性,并不是说所有信息都要输入长时记忆中,而是记忆也应该遵循物竞天择的原则——谁重要谁就留下,其他的自然淘汰,存储真正值得记忆的内容,抓住主干,不纠结于细节。二、呈现信息

如果大脑对一个信息进行了加工处理却不展示出来,我们就无法进行沟通,也无法让其他人理解我们。也就是说,我们无法与外界产生连接。

想得清楚,然后要说得通顺,干得明白、漂亮。

呈现结果的常见表达方式有:写、说、肢体表达、行动。图2-3 呈现结果常见表达方式(一)写

很多人对于“写”充满了畏惧,认为自己没有好的文笔、没有文学底蕴,写文章或者报告是很艰难的事情。有这样认知的人,对于“写”这件事没有进行深入分析。

我们很小的时候,老师就说写文章要先写大纲,大纲是什么呢?它是一篇文章的内在逻辑,内在的思维结构。也就是说,一篇文章的内在结构是最重要的,围绕着我们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开展,进行各种论述和论证。如果没有内在结构,我们想表达的内容能不能呈现出来就很难把控,而且还容易出现偏题的情况。所以对于写作而言,文笔是从60分到90分的利器,而思维结构却是能不能及格的关键。“写”,先明确主题,再罗列大纲,接着为大纲里的每一条论点配上论据(案例、数据等)。在这个基础之上,才是比拼写作手法、形式和风格。(二)说“说”和“写”是一样的,口头表达也要先明确表达的结构,再找合适的词汇、句式说出来。“说”没有“写”那么严谨,却能更加体现情感,其中,语音、语气、语调起了关键作用。

语音指的是音色和声音大小。音色属于专业领域,一般人很难改变。声音大小却是可以根据情况改变的,原则就是让应该听的人听见。演讲培训时就得用高音量,在图书馆时就得用只够一个人听得到的低音量。

语气是情绪的载体,心情好不好常常都在语气里,所以表达前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身体状态很重要。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销售公司会要求销售员给客户打电话的时候要站着打,站着的精神状态能通过语气传递并感染客户。

语调指的是抑扬顿挫,我们想表达出感染力和画面感,就要学会用抑扬顿挫来呈现。想想那些让你捧腹大笑的相声、逗笑你的话,往往是带有抑扬顿挫的配合,那句经典的“我是小沈阳,英文名是xiao shen yangr”如果没有后面儿化音的弯调,还会让人记忆犹新吗?所以在表达时,基于情感,在关键词句或者末尾词上将音调拉高、降低、停顿,或者语速快慢来配合,体现出当下的情感,会让我们的表达效果翻倍。(三)肢体表达

早在1971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艾伯特·梅拉比安(Albert Mehrabian)教授就提出,有效沟通包含三大要素,这三个要素对沟通结果的重要性占比分别为:肢体语言55%,语音、语气、语调38%,而文字内容仅有7%的意义。

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越来越依赖线上沟通(线上沟通没有肢体语言的因素),但是面对面沟通时的信任感是线上沟通很难实现的,其中肢体语言就起了关键作用。也就是说,肢体语言足以让我们看到彼此未曾透漏的讯息,所以就算你一声不吭,对方也能从你的外在形象、姿态、眼神和动作中探测出你对他或者对本次话题是好感还是反感,是支持还是犹豫不决。同样地,即使一个人话说得再好听,我们也可能从对方身体的紧绷和逃避中,知道对方在说谎或者不自信。

同样的话,通过不同的肢体语言会表达出不同的效果,比如同事请你帮忙拿文件。

1. 你拿起文件扔在他桌上,说“给你”。

2. 你拿起文件轻轻放在他桌上,说“给你”。

以上两种情况,口头表达虽然相同,但两种肢体语言却会得到同事不同的反馈,因为它们透漏了不同的态度。所以肢体语言要配合口头表达,传递一致的情感,而不是“口是体非”,让别人看不懂或者误解我们的想法,认为我们“阴阳怪气”或“别扭”。(四)行动

很多人在呈现信息时只停留在书面和口头表达上,极少有人把行动也归类进去,其中有两个原因,第一是表达本身很具体,自带传播功能,能直接传递给对方信息,而行动却是需要对方观察、判断、归纳才能得出具体的信息。第二是时间因素,表达是立刻生效的,而行动却需要整个行动周期完成后才能生效,对方不一定有这么长的时间来等待。

在职场中,这两个要素能因为大家长期在同一个空间、围绕同一项工作得到有效缓解,这时行动比表达更能见真章。也许你的老板只能通过你的表达来判断你的价值,但是你的直属上级和同事却是根据你的直接行动评估你的能力,因此行动是企业中基层呈现自身实力最有效的方式。

行动要遵循的思维结构有很多,因为不同的行动而变化,其中PDCA却是任何行动都可以遵循的原则和思维,P是计划(Plan),D是执行(Do),C是检查(Check),A是调整(Act)。

PDCA意味着行动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有规划、有进程地执行;也不是无疾而终,而是有结果、有反馈地落地。人人都会行动,只有少数人会对行动的结果负责,做到有始有终,这部分脱颖而出的人往往就是精英。PDCA是不断循环的过程,在第一个PDCA里发现的问题,会成为第二个PDCA循环里的一部分,比如实施培训时发现学员手册可以修改,那么在第二次培训的规划里,修改学员手册就会成为计划的一部分,像这样不断地循环和改进,我们就能在行动里提升自己呈现结果的能力。

呈现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无论是书面、口头还是行动,首要的是思考清楚。都说“我手写我心”,“写”指的就是各种呈现信息的方式,而“心”便是内心的思考和情感。思维先行,才言之有物,行之有方。第五节 迁移运用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所有的饮水机都是热水开关在左边,冷水开关在右边,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大多数人是右撇子,我们下意识会用右手拧开关。在有左、右两个开关的情况下,右边的开关离右手更近,更顺手。当小孩玩耍、老人打水、我们的思维沉迷于工作时,下意识打开的是右边冷水开关,这样就能降低不注意时被热水烫伤的概率。

当我们学了用左、右手区别设计的方法后,就可以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比如产品界面设计、开关按钮、包装盒开口、物品摆放等。就拿物品摆放来说,常用的文件、日用品可以放桌子右边,不常用的物品就可以放在桌子左边,这样是不是就会让工作和生活方便很多?

这就是迁移运用,对A事物加工总结出的经验和方法,尝试变化运用到B事物上,这样不仅能够节省时间和精力,还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我们才能更快地进步。

迁移运用有三个步骤:

第一,迅速把无关的东西联系在一起。

短视频的兴起和你的工作有什么关系?你是不是可以运用短视频推广产品?

台风和内陆有什么关系?是不是会影响天气、影响我们出行?

外卖和方便面有什么关系?是不是有了外卖就不用吃方便面了?(所以外卖兴起的3年,方便面销售量下降了80亿包。)

看上去无关的两个事物,实际上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认为无关可能是因为我们给自己设了限。如果不考虑现在的科技发展水平,你会发现所有的事物都能关联,如果我们能把无关的东西关联在一起,就有可能获得新的突破和成长!

第二,从不同的事情中识别出共同的模式。

KTV的价格很有意思,周末贵,工作日便宜;晚上贵,白天便宜。

中国移动的业务也很有意思,23点到第二天早上7点通话和流量都有业务套餐。

一个娱乐行业,一个通信行业,二者放在一起,竟然都是对产品忙、闲时间的设计,这就是二者相同的模式。

我们识别出来以后,就可以用在自己的产品设计上。比如,我们的产品是否有忙、闲时间或者淡、旺季,可以在价格或者体验方式上有所区别。再如,很多商圈的餐饮就会有工作日特价,火锅店则在夏天送冰淇淋、西瓜和凉茶。

第三,借用新资源,整合现有资源,就是创新。

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著有《经济发展理论》等经济学理论著作)提出“创新是多种资源的重新排列组合”,企业经常把新工艺(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渠道、新市场与现有资源整合,这就是常用的企业创新方式。比如,淘宝兴起之后,很多企业都在淘宝上开店,成立线上电商部门。后来微信兴起,看到有人在朋友圈卖货(微商模式),部分企业又开始走微店模式,把客户变成自己的经销商,其分享链接给朋友,获得分销奖金。这两个过程都是借用新渠道,把原有的产品或者销售模式进行重新组合,带来新的盈利方式。

时代在不断地进步和变化,我们要勇于拥抱新事物、整合多种资源,让自己的效率得到更大的提升。

2019年1月,笔者途经高速以及去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室办理护照的时候,发现无法扫码支付(可能是部分省市的现状,不代表全国),现在很多人没有带现金的习惯,导致结算费用时只能找其他人借,大大降低了办事效率。政府部门可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忧虑,所以对于新技术的推广普及比市场要慢,这是能够理解的。如果普通企业、门店不跟上新事物的发展,不会借用新资源,往往会被淘汰,我们普通人也是。

很多人因为微商滥发朋友圈或者产品问题而对这个商业模式产生厌恶,避之不及,却不知道如今很多水果店、社区便利店都是用朋友圈发广告、进群团购的方式打开市场、维护客户关系,微商模式已经进化成社群运营,成为小店赖以生存的很重要的运营模式。如果一个公司在这方面晚一步可能发展就晚了一年。

很多人因为E-learning平台(早期的网上学习平台)不好用、不方便,就对线上学习兴致索然,却不知如今各种手机端学习类App、小程序风生水起,早就解决了上述问题,还能配合训练营,解决不能坚持、没人指点等问题。那些愿意拥抱新事物的人运用这些新资源在碎片时间里学习,就有可能先人一步获得一个晋升的机会。

把无关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从中识别出共同模式,借用新资源来整合创新是迁移运用最常用的三个步骤,我们在练习时需要提高联想、归纳的能力,更需要开放心态去学习新事物。

提高迁移能力可以从比喻开始,讲到某一件事情时,你可以与眼前的事物做关联。

比如我们聊到“减肥”,又看到桌子上有个杯子,我们就要把“减肥”和“杯子”联系起来——减肥就像保温杯,填充容易,但是散热难;或者减肥就像装水的玻璃杯,减了多少清晰可见……

再如,我们聊到“招聘”,看到有人骑单车,我们就要把“招聘”和“单车”联系起来——招聘就像骑单车,人力资源部和用人部门这两个轮子要一起转动,才能骑得动;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就像合适的距离里选择最优的交通工具,既节约成本,又能达到目标。

通过把不同的事物迁移关联的训练,我们的思维可以更加活跃。

迁移运用是缩短进步时间最好的方式,有的人读书只会停留在书本本身,有的人却能把其中的方法联系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加以运用,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只需一年的时间,就能拉开很大的距离。有的人有所经历后,只增长了见闻和脾气,而有的人会总结经验,迁移运用到其他事情上。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只需半年时间,工作能力就会有质的区别。迁移运用是真正的脑力上的勤奋,而很多人还停留在体力的勤奋上。高效努力从迁移运用开始。第六节 区分“事实”和“感觉”

这一小节的内容并不是思维过程中的某个环节,而是贯穿在整个思考过程中,影响我们判断和分析信息的主观因素。我们都很容易陷入主观思考中,如果主观想法越多,随着主观判断和事情的不断推进,就越有可能背离事实。“事实”和“感觉”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信息,很多人会混为一谈,我们要先学会区分二者。“事实”是真实的客观存在,能看见,并且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转移。比如,抽屉里有3支口红,不管是谁做判断,都不会界定为4支口红。“感觉”则是人对事实的认知,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主观感受,也就是说“感觉=事实+经验+主观感受”。比如,抽屉里的3支口红,女生看到后会说:“哇,这3支口红都是我的最爱耶!这个××牌子的超好用,这个颜色超显白……”我们无意识中,会使用经验、先入为主的观念,并结合当下的情绪来看待客观事实。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