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大学生心理健康实用教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5 13:52:24

点击下载

作者:史琼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新编大学生心理健康实用教程

新编大学生心理健康实用教程试读:

前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历了一个逐步被认识、逐步受重视、逐步得到加强的过程。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重视心理素质的观念正在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学生及各方面所接受和支持。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大学生认识自身,了解心理健康对成才的重要意义,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使大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地开发智力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使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有效消除心理困惑,自觉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以及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解析心理异常现象,使大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主要表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心理问题。

本书编写的指导思想是:通过教学和训练,力图帮助大学生掌握增进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全面要求。针对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本书分为健康人生、适应大学、优化学习、学会交往、揭秘爱情、管理情绪、完善自我和珍爱生命等内容,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总结多年从事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工作经验,同时还参照了近年来出版的有关教材和著作。本书注重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浅显易懂,实用性强,力求让大学生通过对本书的学习,在实践中采取针对性的行动,达到树立信心、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水平、优化个性品质的目的。

本书由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史琼任主编,石洁、路遥任副主编。

由于编写时间紧张,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当之处,敬请专家及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编者2016年6月第一章健康人生

我渴望随着命运指引的方向,心平气和地,没有争吵、悔恨、羡慕,笔直走完人生旅途。——魏尔伦校园故事

小静是一位大二的女生,在中学时是学校的优等生,如愿以偿地进入了某重点大学。入学后,她更加发奋,甚至把节假日都花在学习上,但是成绩不再像以前那么好,不管她如何努力,总有一部分同学的成绩比她要好。对她这个在中学一向名列前茅、心高气傲的人来说,这是莫大的打击,她因此情绪低落,不能集中注意力学习,成绩也更加日渐下滑,心情抑郁,甚至感到活着没有任何意义,不如死了好些。因发现及时,她的轻生行为得以制止。【故事解析】

抑郁是指人的一种以情绪异常低落为表现的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常常伴有焦虑、厌恶、自卑、负罪等情绪体验。上述故事中的小静就是情绪抑郁,存在一定的危机风险。如果不及时干预会发展为抑郁症,不仅精神极度痛苦,还有轻生的可能。抑郁与抑郁症并不是一回事。抑郁是一种消极情绪倾向,而抑郁症是一种对人类危害很大的心理疾病。抑郁就像其他情绪反应一样,人人都曾体验过或会体验到。对大多数人来说,抑郁情绪只是偶尔出现,一旦时过境迁便会逐渐缓解。但也有少数人长期处于抑郁状态,最终导致抑郁症。目前全世界已有抑郁症患者2亿~2.5亿人,专家预测,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仅次于癌症的人类第二大杀手。性格内向孤僻、多疑敏感、不爱交际、依赖性强、生活中遭遇意外挫折、长期努力得不到回报的人更容易陷入抑郁状态。抑郁最明显的表现是情绪低落,感觉自己仿佛掉进了无边的黑暗之中,兴趣减退,渴望一个人独居。抑郁有时也伴随着思维的改变,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抑郁还可以伴随某些身体症状,如感到乏力、食欲减退、睡眠变差等。由此也能得出,心理疾病对人类的伤害不亚于躯体疾病,并且能带来躯体上的功能减退。所以在关注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关注心理健康,这样才能处于最佳状态。第一节 什么是心理健康一、健康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要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必须首先了解什么是健康。(一)什么是健康

怎样给健康下定义,这涉及健康观的概念。健康观指人们对健康的看法与认识。人类对健康的认识受不同文化的影响,其发展演变有别。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历来看重躯体与心理的关系,而西方文化中对健康的认识则经历了从传统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的过程。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健康观的阐述主要集中在各种养生理论中,而古代养生著作中谈保健养生更强调以心理保健为主,如魏晋时代著名学者嵇康在《答向子期难养生论》中指出:养生有五难,名利不灭此一难也;喜怒不除此二难也;声色不去此三难也;滋味不绝此四难也;神虑转发此五难也。嵇康提到的五难,有四难是属于心理方面的,由此可以说,在中国古人看来影响健康长寿的因素几乎全部与心理有关。在其他文化中也存在类似的观点,如生活在美洲的纳瓦侯人认为,伤痛、疾病和健康要归因于社会的和谐以及心身的交互作用。从以上论述中不难看出,东方文化中的健康观一贯强调身心合一,认为健康应该是躯体和心理的双重健康。

而现代西方的健康观则经历了如下演变历程:

• 古希腊以肌肉发达、体态健美、活力充沛作为健康的标志。

• 20世纪40年代以前,健康的传统定义为:“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

•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全新的健康三维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是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完满状态。

• 1985年,英国《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把健康定义为“健康,是个体长时期地适应环境的身体、情绪、精神及社交方面的能力”。

•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健康概念中又增加了“道德标准”,认为21世纪人类的健康应该是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的完美整合。

据此可以看出,随着现代科学研究的不断进步,现代西方文化中的健康观已由传统的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从单纯关注躯体健康,到把健康视为“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的完美整合”。

但是健康如何定义,至今依然是一道难题。关于健康的诸多定义,都有其依据但也都有其不完善之处。在众多的定义中,世界卫生组织章程序言中提出的如下定义比较权威:健康是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全安逸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身体不适或不衰弱。也就是说,健康的人要有强壮的体魄、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良好的心理素质,并能与其所处的社会及自然环境保持协调的关系。图1-1为健康的层级系统。图1-1 健康的层级系统(二)健康的具体标准与表现

为使人们对健康有更为具体的了解,世界卫生组织还制定了衡量健康的14条标准(1989年修订版),具体项目如下:

• 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 对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具有抵抗力。

• 体重适当,体形匀称,站立时头、肩、臀位置协调。

• 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 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 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 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

• 道德高尚,有良好的公德,有道德修养。

• 对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负责,不损人利己。

• 不侵占、偷窃他人的钱财物品、知识产权与作品。

• 不吸毒、不淫乱。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新的14条健康标准包括肌体和精神健康两部分,为了使民众理解健康概念能更容易、更便捷,有人将以上标准化为通俗简捷的“五快”“三良好”,其中“五快”用以描述肌体健康,包括①吃得快:进餐时,有良好的食欲,不挑剔食物,并很快吃完一顿饭;②便得快:一旦有便意,能很快排泄完大小便,而且感觉良好;③睡得快:有睡意,上床后能很快入睡,且睡得好,醒后头脑清醒,精神饱满;④说得快:思维敏捷,口齿伶俐;⑤走得快:行走自如,步履轻盈。“三良好”用以描述精神健康,包括①良好的个性人格:情绪稳定,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胸怀坦荡,豁达乐观;②良好的处世能力:观察问题客观现实,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③良好的人际关系: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对人际关系充满热情。(三)健康和心理健康有何关联

健康是身心关系的统一。人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密切相关、互为依存,一方面生理会影响心理,如长期罹患疾病,容易导致抑郁、悲观、焦虑等消极心理的产生;另一方面心理也会影响生理,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忧愁、顾虑和悲观可以使人得病;积极的心态、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情绪可以战胜疾病,更可以使人强壮和长寿。”

今天,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现代人80%的疾病可以归结为心身疾病(指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躯体症状或疾病,又称心理生理障碍;是指内外各种刺激因素引起人的心理活动特别是情绪反应,导致心理机制失调,并使身体某系统继发产生症状群或疾病)的范畴。由此可见,生理心理互为因果,相互影响,追求健康既要关注生理,更要关注心理,只有多方面均衡发展、身心协调一致的人,才是一个健康的人。现代社会提倡的“大健康观”,心理健康不可或缺。二、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迄今为止,心理健康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曾给心理健康这样定义: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具体表现为: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条目中这样写道:心理健康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而不是绝对的十全十美的状态。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内外协调的良好心理功能状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

据此,可以这样总结,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

怎样正确理解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的特点有利于对其定义的理解,表1-1可以帮助看清问题。表1-1 心理健康的特点特点三、心理健康的标准

理论研究与实践证明,人是生理、心理与社会层面的统一。人不仅是一个生物体,而且是有着复杂的心理活动、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完整的人。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摆脱虚弱的状态。WHO还进一步指出健康的新概念:一是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进行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二是积极乐观,勇于承担责任,心胸开阔;三是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四是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五是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六是体重得当,身材匀称;七是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八是头发有光泽,无头屑;九是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十是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步伐轻松自如。因此,健康是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统一,两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当人的生理产生疾病时,其心理也必然受到影响,会产生情绪低落、烦躁不安、容易发怒等不良情绪体验,从而导致心理不适;同样,长期的心情抑郁、精神负担重、焦虑的人也易产生身体不适。因此,健全的心理与健康的身体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一)国外学者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美国学者坎布斯(A. W. Combs)认为,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应有4种特质:①积极的自我观;②恰当地认同他人;③面对和接受现实;④主观经验丰富,可供取用。

心理学家马斯洛(A. H. Maslow)和密特尔曼(Mittelman)提出心理健康的10条标准:①是否有充分的安全感;②是否对自己有较充分的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③自己的生活和理想是否切合实际;④能否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⑤能否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和谐;⑥是否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⑦能否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⑧能否适度地表达与控制自己的情绪;⑨能否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⑩能否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 W. Allport)认为心理健康包括7个方面:①自我意识广延;②良好的人际关系;③情绪上的安全性;④知觉客观;⑤具有各种技能,并专注于工作;⑥现实的自我形象;⑦内在统一的人生观。

Havingurst综合许多心理学家的意见,认为个体具有以下9个有价值的心理特质即为心理健康:①幸福感,这是最有价值的特质;②和谐,包括内在和谐及与环境的和谐;③自尊感;④个人的成长,即潜能的发挥;⑤个人的成熟;⑥人格的统一完整;⑦与环境保持良好接触;⑧在环境中保持有效的适应;⑨在环境中保持相对独立。

美国心理学家斯科特(Scott)提出多达10类共75条心理健康标准,下面列举说明。(1)一般的适应能力:灵活性,把握环境的能力,适应和对付变化多端的世界的能力,阐明目的并完成目的的能力,成功的行为,顺利地改变行为的能力。(2)自我满足的能力:生殖欲(获得性高潮的能力),适度满足个人需要、对日常生活感兴趣,行为的自然性,放松片刻的感觉。(3)人际间各种角色的扮演:完成个人社会角色,行为与角色一致,社会关系适应,行为受社会的赞同,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参与社会活动,社会责任,稳定的职业,工作和爱的能力。(4)智慧能力:知觉的准确性,心理功能的有效性,认知的适当,机智,合理性,接触现实,解决问题的能力,智力,对人类经验的广泛了解和深刻理解。(5)对他人的积极态度:利他主义,关心他人,信任,喜欢他人,待人热情,与人亲密的能力,情感移入。(6)创造性:对社会的贡献、主动精神。(7)自主性:情感的独立性,同一性,自力更生,一定的超然。(8)完全成熟:自我实现,个人成长,人生哲学的形成,在相反力量之间得以平衡,成熟的而不自相矛盾的动机,自我利用,具有把握冲动、能量和冲突的综合能力,保持一致性,完整的复杂层次,成熟。(9)对自己有利的态度:控制感,任务完成的满足,自我接受,自我认可,自尊,面对困难、充满解决问题的信心,积极的自我形象,自由和自决感,摆脱了自卑感,幸福感。(10)情绪与动机的控制:对挫折的耐受性,把握焦虑的能力,道德,勇气,自制力,对紧张的抵抗,道义,良心,自我的力量、诚实、率直。(二)国内学者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

严和骎提出6条心理健康的标准:①有积极向上、面对现实和环境的能力;②能避免由于过度紧张或焦虑而产生病态症状;③与人相处时,能保持发展融洽互助的能力;④能将其精力转化为创造性和建设性活动的能力;⑤有能力进行工作;⑥能正常进行恋爱。

王效道提出,正常心理应具备下列8项标准:①智力水平在正常范围内,并能正确反映事物;②心理行为特点与生理年龄基本相符;③情绪稳定,积极与情境适应;④心理与行为协调一致;⑤社会适应,主要是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协调;⑥行为反应适度,不过敏,不迟钝,与刺激情景相应;⑦不背离社会规范,在一定程度上能实现个人动机,并结合生理要求得到满足;⑧自我要求与自我实际基本相符。他还认为心理水平可从适应能力、耐受力、控制力、意识水平、社会交往能力、康复力、道德愉快甚至于道德痛苦等方面加以评量。

王极盛等认为,人的心理健康标准应包括5个方面:①智力正常;②情绪健康:情绪稳定与心情愉快是情绪健康的重要标志;③意志健康:行动的自觉性和果断性是意志健康的重要标志;④统一协调的行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他的行为是一致的、统一的,思想与行动是统一的、协调的,他的行为有条不紊,做起事来按部就班;⑤人际关系的适应。

樊富珉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7个标准:①能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②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③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④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⑤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⑥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⑦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王希永等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以概括为:①智力正常,思维方式正确,能唯物辩证地看待社会,看待自己,看待一切事物;②具有高尚的情感体验,能控制自己的情绪;③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不苛求环境,不推卸责任,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勇气、毅力,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顺利时不骄傲自满;④需要是合理的,动机是可行的,有理想、有追求、有社会责任感,精神生活充实;⑤具有自觉的社会公德,具有社会所赞许的道德品质,能恰当地处理好人际关系;⑥经常处于内心平衡的满足状态,出现心理不平衡时,自己可以及时地、成功地进行调整。

李百珍提出7条标准:①心理健康者了解自我、接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②心理健康者正视现实、接纳他人;③心理健康者能协调、控制情绪,心境良好;④心理健康者有积极向上的、现实的人生目标;⑤心理健康者对社会有责任心;⑥心理健康者心地善良,对他人有爱心;⑦心理健康者有独立、自主的意识。

黄珉珉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有:①能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②能与他人和睦相处,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③具有健全的人格;④具有良好的情绪体验;⑤具有正常的行为;⑥有正常的心理意向;⑦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及对紧急事件的适应能力;⑧有一定的安全感,有信心和自立性。

郑日昌认为,心理健康包括:①正视现实;②了解自己;③善与人处;④情绪乐观;⑤自尊自律;⑥乐于工作。(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大学生的年龄处于青年初期,其心理既有青年初期的一般心理特征,又具有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自身的特点,国内学者(以王效道、樊富珉的观点为代表)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总结出了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概括为以下8个方面。

1. 智力正常

智力是以抽象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认知能力的综合,智力的构成要素有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智力正常是个体从事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大学生胜任学习任务,适应环境变化的心理保证,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衡量大学生的智力发展状况,关键要看大学生的智力是否能够正常、充分地发挥。就大学生而言,这一群体经过多年来各类考试的选拔,智力总体水平高于一般人群,作为一个高智商的群体,衡量其智力正常的关键在于能否充分发挥其智力优势。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愉快、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表现。反之,如果学习成为沉重的负担,厌学情绪严重,学习效率低下,甚至不能坚持正常的学习,则是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2. 情绪积极稳定

积极稳定的情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情绪健康在心理健康中起核心作用,情绪异常是众多心理疾病的共同表现。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经常保持积极、愉快的心境,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遇到挫折时,情绪反应适度并且能积极调整,乐观面对。也就是说,一个情绪健康的大学生同样会有喜怒哀乐的情绪变化,在遭遇不良生活事件打击时也会产生消极情绪,但是他们能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能够并善于从不良情绪状态中调整过来,并尽量避免消极情绪对自身产生的伤害。反过来,如果一个大学生喜怒无常,遇到一点小事就情绪大起大落,难以保持情绪的稳定,或长时间处于消极情绪状态不能自拔,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3. 意志健全

意志是人在行动中自觉地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一个人意志水平的高低体现在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四大意志品质上。自觉性是指一个人是否认识到自己的行动目的,并调整和控制行动的意志品质;果断性是一种明辨是非,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并实现所做决定的意志品质;坚持性指人能克服外部和内部困难,坚持完成任务的意志品质;自制性是指能够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行为的意志品质。

意志健全的大学生自觉性强,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生活目标,有坚定的信念和自觉的行动,在各项活动中都表现出良好的意志品质,具有充分的自信心、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克服不良习惯,克制不良欲望,抵制不正当的诱惑。反过来,没有目标、行动盲目;优柔寡断、动摇不定;一遇到困难就垂头丧气,放弃或改变自己的决定;冲动任性,无法控制自己做出适度反应,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4. 人格完整

心理学上的人格指一个人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结构复杂,它包括个人的才智、价值观、态度、愿望、感情和习惯等,这些因素以独特的方式结合,构成了万千世界多样化的人格。

一个人格完整的人,人格的各个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协调、统一的整体,对人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这种协调统一性保证了个体在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的高度准确性和有效性,是确保一个人具有良好的社会功能和有效地进行活动的心理学基础。人格完整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要素。如果一个人经常发生强烈的内心冲突,行为与态度不一致;看问题只看表面而忽视本质;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情绪情感不稳定;自信心低,责任感差。该个体的人格即属不良人格,不良人格容易导致个体陷入心理危机状态。

5. 恰当的自我评价

恰当的自我评价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表现之一。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对自我目前所处的状态和环境,以及自我未来的发展方向都有清醒的认识,并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为自己确定适宜的生活目标,制定切合个人实际的要求;同时也能悦纳自己,既接受自己的优点,也坦然面对自己的缺点,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如果一个大学生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整日浑浑噩噩,或者妄自尊大、好高骛远,或者自轻自贱、悲观失望,甚至试图逃避现实,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6. 人际关系和谐

人际关系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也是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交往态度端正,能较好地把握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他们既有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稳定的知心朋友,人际关系和谐发展。在交往中保持积极、真诚、宽容、理解、信任的态度,既维护自身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又能客观评价别人,乐于助人。能理智地接受他人,也愿意被他人接受,能正确处理人际冲突,化解矛盾,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心理不健康的大学生则自我封闭,或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经常发生冲突,或因缺乏交往技巧而无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7. 社会适应良好

社会适应能力包括正确认识社会环境及处理个人和环境关系的能力。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对社会现状和未来有较清晰、正确的认识,在个人与社会现实发生矛盾冲突时,能主动调整自身行为,顺应社会要求,与社会保持协调一致。相反,大学生如果不敢正视社会现实,逃避社会现实,与社会格格不入,或是怨天尤人,或是悲观失望,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8.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人的生命发展会经历数个不同年龄阶段,每一年龄阶段都有相对应的心理行为表现,从而形成不同年龄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心理学中称为“年龄特征”。如我国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曾用“五好”(好奇、好问、好动、好游戏、好模仿)简洁、形象地描述了学前期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18~22岁),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具有与自己年龄相符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反应模式。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有朝气蓬勃、精力充沛、勤学好问、反应敏捷、独立自主、乐于探索的表现,而过于老成或过于幼稚、过度依赖、过分封闭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需要提醒注意的是,上述心理健康标准是一种理想尺度,它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了衡量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另一方面为大学生指出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努力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能有效地用于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判断一个大学生心理是否健康,要根据上述标准全面、综合地衡量。心理健康是现代人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那么什么是心理健康呢?人的生理健康是有标准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标准的。不过,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及人的生理健康标准具体与客观。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意义。当人们掌握了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就能够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当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在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严重地偏离心理健康标准,就要及时地求医,以便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具体来说,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主体能做出良好的适应,并且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培养身心健康的社会公民为目的,通过运用健康管理的方法,以校园环境、功能环境的改善为主,以人文环境的改善相配合,以老师和学生作为两个主体,提供科学、健康、专业的指导。“新健康教育”在学校建设了专门的健康指导室(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长期驻校,以开设心理课程和开展课外活动等方法引导学生的健康心理发展。同时,开设“亲情聊天室”,为亲情的连接打开通道,为学生们的健康成长铺就一条畅通的道路。第二节 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一、心理问题和心理异常

在前面的论述中,讨论过心理健康状态的相对性问题。人的心理有健康和不健康之分,有正常与异常之分,有常态和变态之分。就像人的身体有“健康”和“疾病”的不同状态划分一样,健康的人在某一时期会因各种原因而患病,经过治疗以后又可恢复健康,健康与疾病处于同一轴线的两个不同的端点,一个人的健康状态总是处于变化过程中。

人们对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了解却远远落后于对生理疾病的了解,身体患病几乎所有人都能及时察觉并会主动寻医问药,但心理患病很多人却从无察觉,更谈不上去向专业机构、专业人员寻求咨询与治疗。而某些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状况的人从报刊、书籍、互联网上读到零星的关于心理疾病的知识介绍,由于缺乏细致分析就简单地对号入座,结果导致疑虑重重,整日惶惶不安,严重影响了自己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因此,正确认识心理的正常与异常,掌握心理问题的等级划分标准,了解部分心理异常的症状表现,对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个人有心理问题并不等于其心理不正常,即使是一个健康的人,也有可能出现突发的、暂时的心理异常,心理问题就像平常的感冒一样不足为奇。那么,什么是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是同一概念吗?(一)什么是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是指个体在同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关系不断取得协调和平衡的过程中,由内外有害因素引起的,自己意识到或意识不到的主观困惑或心理异常现象。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一般的适应不良所引起的负性情绪,如烦恼、痛苦、沮丧、焦虑等。导致适应不良的问题包括:人际适应、环境适应、学习与工作适应等多种,由适应问题引起的负性情绪,相当于躯体疾病中的感冒,它们来得快去得也快,并且很多时候是可以自愈的。(二)什么是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包括人格障碍与神经症两大类。

1. 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是指明显偏离正常人格并与他人和社会相悖的一种持久、牢固的适应不良和行为反应方式,如性格怪僻、思想奇特、言行举止不循常规等。有人格障碍的人较难适应工作与人际环境,常见的人格障碍包括:偏执型、冲动型、反社会型、表演型、自恋型与强迫症型等。根据我国12个地区有关人格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我国人格障碍的患病率为0.013%。

2. 神经症

神经症是一组由于精神因素造成的非器质性的心理障碍,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比较轻的心理疾病,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因为较长时间持续的焦虑、情绪紧张、惶恐不安的困扰致使大脑机能活动暂时失调,最常见的神经症包括神经衰弱、焦虑症、恐惧症、抑郁症、强迫症、疑病症、癔病(歇斯底里)等。根据我国12个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神经症的患病率为2.21%。神经症相当于躯体疾病中的一些难缠的慢性病,如关节炎、慢性胃病等。它们来得慢,去得也慢。需要指出的是,神经症的诊断结论必须由专业人员做出,不能随便给自己贴标签。(三)什么是重症精神病

重症精神病是指人脑机能活动失调,丧失自知力,不能应付正常生活和现实的严重心理障碍。包括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反应性精神病等。与心理障碍相比,重症精神病的患病率更低,如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为0.156%~0.46%,情感性精神病的患病率则仅为0.076%。重症精神病类似于躯体疾病中一些会严重影响人生活质量的疾病,如肾病、肝病等。不论它们来得快慢与否,它们去得都较慢,有的甚至需要终身服药。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精神病是3个不同的概念。心理问题最常见,因为所谓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存在绝对的心理健康,每个人都有可能在人生的某个阶段由于适应不良产生一般心理问题。而心理障碍(神经症与人格障碍)的患病率很低,精神病患病率更低。所以,把一般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和精神病混为一谈是一种概念上的错误。这个错误不仅会给有一般心理问题的人造成压力,也会使我们误读某些群体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产生消极的社会影响。如在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研究中,经常被引用的一组研究数据——王登峰博士的研究认为:我国在校大学生出现心理障碍倾向者约占30%~40%,其中较严重心理障碍的约占10%。就是由于混淆了“一般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的概念,使许多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产生理解上的偏差,在无意中影响了公众对大学生的社会印象,给大学生及其家长造成消极暗示,导致不良社会影响,也使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误入歧途。

同时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从心理问题到心理障碍没有绝对的界限,轻微的、暂时的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调节,消极心理长期存在且不断积累、无法缓解,就容易转化成为心理障碍,最终形成严重的心理疾病。因此,防患于未然,及时缓解心理问题,保持最佳心理健康状态,是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二、如何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通过对上一问题的分析,我们了解了一般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之间的区别,同样也就了解了自己何时需要专业的心理帮助。一般心理问题的发生具有偶然性,来得急,去得也快,而且大多会随情境的变化而自动消失,因此,面对一般心理问题,我们强调自我调整,主张自愈。休息、聊天、运动、娱乐等放松方式可以有效地改善心理状态,化解一般心理问题;而读书、提高自我修养的方式能帮助我们改变认知,以积极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常见问题。但是,如果你已花了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仍未顺利完成自我调整,我们建议要去找专业人员进行心理咨询,以期尽快化解问题,走出负性情绪。

而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不同于一般心理问题,只要发现,就必须求助专业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与调整。那么,怎样才能及早发现心理障碍呢?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关注个人的主观感受。在心理健康意识比较成熟的发达国家,当个人主观上觉得自己生活得不是很积极,或者产生不适的心理感觉(如心理感觉不舒服或者有烦恼),就会主动去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在我国,我们建议,如果一个人的内心体验感觉到的总是痛苦,而且这种痛苦已经影响到正常生活时,他就必须去进行心理咨询了。

而目前我国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行业由于刚刚起步,监管不到位,导致鱼龙混杂,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我们在选择咨询师或心理医生时需注意,应选择具有心理学、医学或教育学等相关教育背景、接受过专业训练,有长期丰富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经验、阅历比较丰富、得到专业心理治疗协会或社会认可的心理咨询师、心理医师。同时需注意,即便是合格的心理咨询师也不可能包治百病,每个咨询师有他熟悉的领域,也会有他不熟悉的领域,切忌病急乱投医,步入心理咨询的误区。只有选对医师,对症下药,才能有效改善心理不健康的现状。在校大学生如果需要进行心理咨询,首选地点应该是自己所在学校的心理咨询及健康教育中心。三、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结合2011年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网上调查结果,我们发现,现今在校大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良好,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是一般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患病率极低。大学生容易遭遇的一般心理问题,具体有以下7个方面。(一)适应问题

适应问题在新生中比较常见,也较为突出,缩短适应期,帮助学生化解适应阶段的种种心理问题,有利于学生心理的优化与健康。适应问题包括环境适应问题、人际关系适应问题、学习环境适应问题、角色转换适应问题和管理环节适应问题。(二)学业问题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大学学习与中小学学习存在巨大差异。与中小学阶段在父母、老师严格管理下的学习相比,大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得宽松许多,但大学学习科目多、时间短、任务重,而且学习方式有了重大转变,如果不能迅速转换思想,重塑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根据专业要求改换学习方式,必然会因学业适应不良而导致心理困扰。(三)人际交往问题

与中学相比,大学阶段是个体成长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具社会性。由于远离亲人和熟悉的朋友,大学生对大学校园中的人际交往更加重视,并希望寻找途径提升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但在实际交往过程中,部分学生由于缺乏正确的交往态度和交往技巧,他们容易产生较为剧烈的人际冲突,引发人际关系不适,进而引发一系列不良心理。(四)与恋爱和性有关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性生理基本发育成熟及性意识的觉醒、性心理的发展,促使他们渴望了解异性、向往爱情,加上大学校园中与同龄异性接触的机会增多,又没有中学时的升学压力及父母监管,大学生开始关注和敏感于两性问题。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经验和指导,有些大学生会遇到诸如单恋、失恋等问题,也有大学生因对性知识、性行为的不恰当的认识而导致心理上的困惑。因此,与恋爱和性有关的心理问题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该重点关注的一个领域。(五)与择业有关的心理问题

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竞争加剧,就业困难、就业市场需求与大学生求职需求的不对等,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与择业有关的心理问题,在毕业生中表现更为突出。许多被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缺乏作为应用型人才应有的优势,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差,加上求职定位观念落后,自我期望值过高,导致发生结构性就业难,最终引发心理困扰,产生心理问题。(六)与人格、自我发展有关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渐趋成熟,他们已经明确意识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充实自我、发展自我的要求更加强烈,他们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想象,努力探索和寻求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人格的完美发展。这些都是促使他们自我发展和成熟的内在动力,但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或者过分追求完美,就会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七)与特殊群体有关的心理问题

高校中的特殊群体主要指两类人:一是独生子女群体,二是特困生群体。近年来,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数量、贫困生的数量都在进一步增加。其中部分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过多呵护,导致其成为易出现心理问题的特殊群体。由于高校扩招,贫困大学生这个群体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和一般大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有许多优秀的品质,但同时家庭贫困也造成了部分贫困大学生心理失衡,使他们在心理上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弱势群体,特别是学业成绩不理想、家庭经济困难的“双困生”更因心理负担严重成为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四、导致心理问题产生的因素

引发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多种,其中既有来自个人的内在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也有来自环境的外部影响。(一)生理因素

生理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可以从脑损伤、遗传因素、躯体疾病、病菌病毒感染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面进行分析。

1. 脑损伤

根据临床观察和专家分析,脑损伤,包括脑肿瘤、脑萎缩、脑膜炎、脑震荡、脑外伤等,会直接导致各种心理异常表现,出现意识障碍、智力障碍、健忘症、人格异常等。

2. 遗传因素

遗传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造成个人心理发育不良的遗传因素有上百种,根据美国智力缺陷协会调查,智力低下的患者80%与遗传因素有关。大量研究表明,在精神疾病中,尤其是在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抑郁症等的发病原因中,遗传因素占有主要地位。

3. 躯体疾病

慢性病人由于长期受病痛的折磨,会变得心情忧郁,烦躁不安,敏感多疑,承受力下降,痛苦失望,情绪稳定性降低,行为控制能力减弱,兴趣缺乏,人际关系紧张,严重的还可导致心理障碍。重症病患者如果得知自己的病情没有治愈的希望,就会对恢复健康失去信心,心情可能很低落,产生恐惧绝望的心理,也可能情绪变得异常激动、暴躁。

4. 病菌病毒感染

临场研究证明,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如伤寒、流行性脑炎等,由于病菌病毒损害神经组织结构而导致气质性心理障碍和精神失常,它可能阻止心理发展,造成智力迟滞。(二)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是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因。心理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 自我认识的危机

大学生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系列矛盾和冲突,当矛盾和冲突难以解决时就可能诱发心理问题。如许多大学生一方面认为自己是大学生,属于社会的精英阶层,自我评价较高,产生心理优越感;另一方面求职择业时却猛然发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没有任何优势可言,这一矛盾使大学生发生自我认识危机,产生强烈的内心冲突,这一危机若是得不到解决,极易引发心理问题。

2. 情绪冲突

情绪冲突是大学生心理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大学生正处于情绪发展最丰富、最敏感也最动荡的时期,大学生情绪表现的两极性、矛盾性的特点使他们在遭受挫折时往往会产生种种不良的情绪反应,情绪容易冲突失控,导致不良后果。

3. 人格缺陷

同样的环境、同样的挫折,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反应模式,这与人的人格(也称个性)直接相关。有些大学生存在不良性格,如自卑、怯懦、孤僻、冷漠、固执、急躁、鲁莽、虚荣、任性、忧郁、自私等,还有的大学生存在人格障碍,如偏执型人格、强迫型人格等,这些个性缺陷都是有碍心理健康的,而其中有些缺陷本身就是心理障碍的典型表现。

4. 价值观模糊

大学生时代既是人生观逐渐形成确定的时期,也是面临多元化价值体系选择的时期。面对不同于以往的文化背景和多种价值选择时,大学生时常感到茫然,导致人生价值观的动荡不定或出现偏差,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5. 抗挫能力低下

近几年来,各高校独生子女数量增多,而其中数量可观的独生子女由于父母的过度保护和溺爱,丧失了许多能锻炼他们心理承受力的机会。为了能让子女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许多父母常常把“只要你搞好学习,什么都不要你管”奉为座右铭,导致书本学习几乎成了这类独生子女唯一的生活方式,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的积累,缺乏应对基本的心理冲突的能力。当这些心理脆弱、缺乏挫折承受力的独生子女进入大学,独立地面对生活时,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遭遇心理问题,甚至出现心理疾病。(三)外在环境因素

外在环境因素包括社会、学校及家庭,是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外因。

1. 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因素。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历经30余年,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社会运行方式、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高等教育的一系列改革更是与莘莘学子休戚相关,社会的变化给心理尚不成熟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强烈、更复杂,加之变化的周期缩短、幅度加大,没有给年轻的大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认识理解和适应这些变化。一旦社会适应不良,就可能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比如,新旧观念的碰撞,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社会导向的多元,常常使大学生感到困惑、混乱、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使他们感到茫然;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他们产生了压力感、焦虑感;人际的淡漠使他们感到孤独无助;就业的双向选择及选择的自主加剧了他们内心的冲突和无所适从感。

2. 家庭原因

心理学研究证明,家庭环境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家庭环境因素包括家庭结构、家庭人际关系、父母人格特征、父母教养方式等,家庭结构不健全,如单亲家庭、离异家庭往往会影响儿童心理的正常发展,使儿童产生冷漠、孤僻、懦弱、早熟、自卑和仇视心理。家庭人际关系冲突,如父母关系紧张,经常吵架,则会使儿童形成胆小、敏感和忧郁的个性。父母的人格特征和教养方式对儿童人格的发展影响更大。一般来说,民主型的教养方式会使儿童形成热情、诚实、自信、大方和宽容的良好个性;放任型的教养方式会使儿童形成任性、散漫、无纪律和顽皮等个性;专制型的教养方式会使儿童形成冷漠、盲从、懦弱、胆怯、不灵活和缺乏自信的个性;溺爱型的教养方式会使儿童形成自私、依赖、任性、骄横和情绪不稳定的个性。在大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中,常常可以看到家庭影响的痕迹。另外,家庭贫困所带来的经济压力,也是导致大学生自卑、自我封闭、孤僻等问题的重要因素。

3. 教育方面的原因

学校文化环境是促进大学生发展和成熟的重要场所,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近些年来,各地高校都越来越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高校的文化环境也在不断朝着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发展,但某些不利因素依然存在。具体表现如下:(1)教育指导思想偏差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偏重于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致使部分大学生心理发展失衡。近年来,虽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也被纳入到素质教育当中,但在实践中,心理健康教育乃至素质教育仍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这也给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另外,基础教育阶段过分追求升学率,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形成良好的自我调控机制,这些都会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受到影响,成为他们升入大学后发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隐患。(2)缺乏丰富的休闲娱乐活动,生活单调乏味。大学生具有思维活跃、富于幻想、情感丰富、精力充沛等特点,入学前他们普遍把大学生活想象得浪漫、美好,但当现实中“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与理想形成强烈反差时,则会导致他们产生厌烦、空虚、压抑、失望、苦闷等心理体验,长此以往,势必对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另外,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加上用人单位的导向作用,使大学生对升本、考研、考级、考证趋之若鹜。近年来,校园内出现越来越多的补习班、资格认证,学生忙完了课内忙课外,课内、课外无所不在的学习与考试,既给大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又加大了部分学生的经济负担,进一步引发心理问题。五、如何判断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高效而满意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是人格完善协调,社会适应良好。迄今为止,关于心理健康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国内外学者一般认同心理健康标准的复杂性,既有文化差异,也有个体差异。一般而言,判断个体心理健康与否,主要源于以下4个方面。(一)经验标准

即当事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判断自己的健康,研究者凭借自己的经验对当事人的心理健康进行判定;重在关注当事人的主观心理感受,由于个体先天的遗传及后天的环境不同,经验标准更强调其个别差异。同样的生活事件,当事双方由于自我认知不同,自我体验不同,自我评价也不尽相同。(二)社会适应标准

以社会中大多数人的常态为参照标准,观察当事人是否适应常态而进行其心理是否健康的判断。例如,大学生根据生理、心理与社会发展应当具有独立生活与处理生活中面临的事务的能力,如果有的大学生生活能力低下不能打理自己的日常生活,这便需要引起重视。(三)统计学标准

依据对大量正常心理特征的测量取得一个常模,把当事人的心理与常模进行比较。这个标准更多地应用于心理学研究之中,一般而言,我们都要将个体的心理测验结果与常模对照,来判断其心理健康状况。(四)自身行为标准

每个人在以往生活中形成的稳定的行为模式,即正常标准。事实上,心理健康与否其界限是相对的,企图找到绝对标准是不现实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掌握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如何把握标准?我们认为应掌握3个标准,即相对性、整体协调性和发展性。我们在研究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时,应将目光投向发展的健康观,即更多的大学生在发展中面临的许多人生课题,心理危机与心理困难也都是在发展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有的心理困惑属于某一群体所特有的,比如多重压力之于大学生,他们的人生期望、职业抱负、学业期待引发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压力等都需要应付。有些心理问题具有阶段性,当个体心理成熟后会自愈。

人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心理状态。个体在这种状态下,能够与环境有良好的适应,其生命具有活力,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就可被视为心理健康。据此,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体可分为3个等级:一是一般常态心理,表现为心情经常愉快,适应能力强,善于与别人相处,能较好的完成与同龄人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活动,具有调节情绪的能力;二是轻度失调心理,表现出不具有同龄人所应有的愉快,与他人相处略感困难,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经主动调节或通过专业人员帮助后可恢复常态;三是严重病态心理,表现为严重的适应失调,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如不及时治疗可能恶化成为精神病患者。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才一、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意义(一)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

大学生经过努力拼搏和激烈竞争,告别了中学时代、跨入了大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学生必须从靠父母转向靠自己。上大学前,在他们想象中的大学犹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无比;上大学后,紧张的学习,严格的纪律,生活的环境,使他们难以适应。因此,大学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二)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

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方式,择业的竞争必然会使大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和不安定感,惊叹“皇帝女儿亦愁嫁”。因而,面对新形势大学生要注意保持心理健康,培养自立、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锻炼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使自己在变幻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做出适宜自己角色的正确抉择,敢于面对困难、挫折与挑战,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为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三)心理健康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

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表现在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气质主要是指情绪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气质所包含的特征外,还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现为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较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这些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但对个体大学生而言又具有不同的差异。这就要求学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分析和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不断地加强心理品质修养和锻炼,为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四)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就事业的保证

成才的基本要求是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立志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充分发展智力,发挥创造力,成就事业,造福人民。这一要求只有在良好心理素质的保证下才能实现。如果心理素质不良,智力将得不到充分发展,创造力将得不到有效发挥,也就无法成就大事业。无数事实证明,人才的成长成功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结合的产物;哪一方面得不到良好的发展,都将阻碍人才的健康成长,影响事业的成功。我国老一辈科学家曾语重心长地指出,现在的大学生在新世纪展翅飞翔之时,需要一对过硬的翅膀,即专业知识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显然,注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时代和未来事业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成才和成就事业的有力保证。二、不健康的心理对大学生的危害

近年来,通过媒体报道的我国在校大学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等原因不惜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大学生自杀或致伤、致死他人的消息经常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引起社会一轮又一轮的深刻反思。例如,在全国产生轰动效应的清华大学电机专业大学四年级学生刘海洋将硫酸、火碱泼向北京动物园的黑熊,导致5只黑熊被烧伤致残事件;西安音乐学院钢琴专业大学三年级学生药家鑫,因为害怕承担交通肇事的后果,挥舞利刃,连续6刀,刺死了被自己撞伤的伤者案例。

在我们探究以上这些极端案例的发生原因时,心理不健康、不良性格、人格缺陷成为最常见的用来说明原因的词汇。据此,不健康的心理对大学生成长的危害可见一斑。不健康心理有轻度和重度之分,那些偶然出现的、轻微的、局部的心理健康问题属于轻度的心理不健康,会导致沮丧、忧郁、烦躁等不良情绪,进而影响和干扰大学生的学习效率、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而严重的不健康心理,即重症心理障碍会严重妨碍大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还会触发心理危机,导致不良社会后果。三、当代大学生心态健康问题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一项关于当代人主要素质的调查表明,当代人的素质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质,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