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将来 不念过去2(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5 15:04:52

点击下载

作者:十二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不畏将来 不念过去2

不畏将来 不念过去2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不畏将来 不念过去2作者:十二排版:辛萌哒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04-01ISBN:9787533956066本书由果麦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言你真的相信明天会更好吗

距离2013年《不畏将来 不念过去》上市,居然有五年了。

那是我第二本书,上市之后,登上了很多畅销排行榜,拿了很多奖,但大家并不知道十二是谁。我没参加过活动,没接受过采访,因为彼时我有了人生中更重要的作品,我的第一个孩子。

2016年,我出了《贪心的女人更好命》,然后是《最好的年龄才刚刚开始》的修订本。

现在是2019年,我才写了这本新书《不畏将来 不念过去2》。

很多人说,十二,你写书太慢了,别人都是一年出一本新书呢。然而我真的不高产,每一本书,都是自己一段人生的见证,都是需要用岁月熬出来的。这个时代已经有很多快销品,但我仍然希望自己的文字可以陪伴人们更久一些。

五年来,我做了些什么呢?

很多读者,会很好奇我的年龄、我的生活,因为从我的文字里不大看得出来。

五年的时间,我升级当了妈妈,有了两个雪娃娃一般好看的孩子,这是上天赐给我的礼物。每当儿子问我:妈妈我是怎么来的啊?我便跟他说:妈妈说,希望有一个宝宝,然后肚子里就多了一个你。生出来一看,你就是我想要的那种宝宝。后来,他经常得意地问:妈妈,是不是我就是你想要的那种宝宝啊?妹妹也是吧?

五年的时间,我做了一个公众号,从自由散漫的作者,到敢去当老板,有了自己的小团队,尝试了很多我以前都不敢做的事情。

我还带孩子和家人去了很多有趣的地方,吃了很多美味的食物——这些仍然是我余生很重要的事情。

五年的时间,跟先生非常平稳平和地度过了很多难关,我们依然是有话可谈,互敬互重。

人到中年,一切都比我过去想象中的要更好。

我们在二十几岁的时候,总是会对中年人的生活状态有许多的恐惧,但我要告诉你们的是,无论多糟,你都会比你的父母活得更好。我想,对于父母来说,我过得也比他们想象中更好。曾经他们对我有种种担忧、怀疑、指责,现在慢慢都没有了。

其实,只有当你的内在总是像小孩子一样的时候,你的父母才会不停地唠叨你、干涉你、逼迫你。一旦他们发现,你的一切都自有章法,你能管理好自己的人生的时候,父母自然就会退场,把舞台交给你。

这样说,听起来好像一派岁月静好的样子,但其实,人在任何阶段,都依然有各个阶段的忧虑和恐惧。

从出生到少年,从少年到中年,从中年到老年,人这一生,其实都是活在一种未知里。所有人都想要安全感,希望有人来护你一辈子,爱你一辈子,保你一辈子。

这个人要足够强大,要足够沉稳,要足够包容,这样,我们就不会那么累了。

小的时候,我们以为这个人会是父母亲。可惜,并不是。因为很快到了少年期,你就会发现,父母一样有懦弱、幼稚的一面,他们其实都打理不好自己的人生。

后来,我们开始恋爱,会想象自己喜欢的那个人,背影是好看的,气味是好闻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如果他愿意像你爱他那样爱你,那简直没有其他事可以让你更满足了。

可惜,他也并不是那个人。

我们如照镜子一般,看到他身上的种种缺点,他们一样有自卑、虚弱的一面,发生问题的时候,一样逃避躲闪,不愿意主动去面对。

再后来呢,我们总希望,遇到贵人相助,能够帮你渡过难关,能够为你指点迷津,就像武侠小说、玄幻小说、爱情小说里面那样,他随手帮一下,你就能超越现在的状态。

然而,这个人,似乎也并没有出现。

所以,长大,本质上就是一种破灭,一种不断的破灭。

你曾经以为强悍的、完美的,后来却发现,他们都是一样的被困于喜怒哀乐的普通人。

你曾经以为你长大的那个城市,那么大,那么宽阔,后来却发现,它是那么小,那么小。

原来,没有这么一个人。

千万不要以为这种破灭,是你运气不好,是人生的悲哀。并不是。因为这是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的——不破灭,怎么会有重建呢?

无论你想要成为谁,你想要过什么样的人生,唯一的一条路,就是修炼自己。

有些人比你优秀,比你无畏,那是因为他们修得早,他们的家族可能已经修了好几代人。而你呢,没有太多可传承,只能从这一世,从当下此刻,开始学习:如何才能活出自己。

也许你懊悔自己开始得比较晚,但没有关系,在生命的长河里,永远都不迟。

当我回望过去的那一本书《不畏将来 不念过去》,那里有很多的灵光闪烁,在那个时候,上帝握住我的手告诉我,路该如何走。

五年过去了,我可以说,这条路,我没有走错。

不用怕,走着走着,就到了下一个路口。

但其中还是有一个巨大的进步,那就是曾经的我,是看到了路口的一点光亮,于是无畏地冲过去。那个时候,更多的是不怕犯错,不怕摔倒,相信总有一条路可以走通。

然而现在,即便经历过了更多的破碎,我却不只是无畏了,而是更多地跳脱出自我的情绪,来洞察生命这回事。以往,我会认为,我要处理父母、丈夫、孩子、下属、朋友、读者……诸如此类的关系,好累啊,好复杂,时常感觉快要被消耗掉了。

但如今,我会觉得,啊,他们都如此地信赖我、欣赏我、支持我,好棒啊,我可以感受到他们也有能量传递给我了。

这两种能量状态,截然不同。

前者看似强大,实则脆弱不堪,濒临崩溃。

后者是轻松的,是自如的,是永远都有希望的。

这就是这本书里,我想传递的能量。

不用那么焦虑,不用那么控制,也不用那么恐惧。

你拥有的东西,都好好地在那里。

如果他们要离开,那是他们的意愿。

你要相信:

有人来,就会有人去;有人去,就会有人来。

来来去去,关键的是,你知道:

你需要谁来,而你要去向何方。

这远比你紧盯着失去的、留不住的、来不了的,要更好。

你要相信:

你真的比过去更努力;

你真的会比过去活得更好;

你真的值得拥有更好的人生。1珍视你自己,学会断舍离每一次离开,都是一次新生

中国的女孩子开始谈恋爱的时候,都会有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跟这个人相濡以沫,走到最后。这似乎是从很小的时候就被灌输的一个理念:如果你爱一个人,就要爱一辈子,要如此忠贞才能算爱情。而如果他这辈子也只爱你一个人,那你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很少有人在一开始就去质疑这个理念到底对不对。童话里,都是这样的,只要遇到对的人,王子公主,从此永不分离。但如果你问那些走过小半生的单身姑娘:你还想着跟一个人爱到天荒地老吗?她们多半会笑:一辈子,只吃一道菜,你不会腻吗?爱情是多么棒的体验,恋爱当然要多谈几次才行。

从相信童话和永恒,到最后把爱情看成是人生极致体验中的一种,只有她们自己知道,到底经历过什么故事,才有这样的脱胎换骨。后者也并不是游戏人生,只是参透一件事:不以一生一世一双人为目标,你会活得轻快很多,你可以去做更多更棒的事情。

说来容易,做到当然是艰辛的。

我还记得,当年被分手的时候,心若刀割,哭到不能自已。心里好像破了一个洞,怕是再也无法填补了。理所当然地以为不可能再相信爱情了,也没有能量再爱了。在那半年的时间内,走在路上的时候,就会想起过往那些甜蜜的时刻。路过曾经一起去过的地方,眼泪会不受控制地唰唰往下流。太多东西,都曾被打上了那个人的印迹。以至于,好像这一生都摆脱不了他的阴影了。

最耿耿于怀的是:为什么他放弃了我,是不是我不够好?是不是那个人比我好?这样的问题,一直在脑子里盘旋,压得我翻不了身,却没有一次感激过——天哪,我终于从这样痛苦的感情里脱身了,我自由了,我应该庆祝啊。

直到后来,才发现,对于没有勇气主动离开的人来说,真的应该去感谢那个毫不留情、主动离开你的人。因为,如果他不离开,我真的再难过也会熬下去,我真的再不合适也会坚持下去。我会对我的感情尽忠,撞到南墙也不会回头。

所以,感谢不娶之恩。

这句话,真的不是空谈。

特别是当我看到很多人,遇到了“鸡肋”一般的感情,对方不好也不坏,不懂她也不够爱她,可因为他没有出轨,没有犯什么大错,因为他毫无离开的打算,因为自己也不敢离开,于是就嫁了,然后抑郁半生,无路可走。因此,更加感激那个“绝情”的人。

是他让我醒悟,感情,不是你坚持下去,就一定有好结果;是他让我知道,离开,不是抛弃,不是背叛,而是祝福。

从此,痛苦以后,就再也不畏惧做那个主动离开的人。

人生啊,有了第一次,第二次也就不再那么难了。工作也是如此。我的第一份工作很顺利,没有艰难地面试过,连简历都没有写过,直接留在了实习的公司,而且很快就被重用。但也因为这样,我完全不知道该如何面试,如何跳槽,不敢主动离开,去尝试别的工作。我害怕职场斗争,害怕要和新的同事相处,我也恐惧自己出去后受挫,想象了各种糟糕的可能。

直到我意识到,如果二十几岁的我不敢离开,那么以后三十几岁的我,恐怕更加没有勇气走出去了。

等到我真的逼自己离开以后,我发现,事情没有那么顺利,但也绝对没有那么糟糕。当时很多人无法理解我,认为我在最好的上升期离开,实在是太不理性了。

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是为了什么——我是为了击败自己内心的恐惧。

几万年前,当人类的始祖从山洞里走出来的时候,他们当然也是恐惧的,外面的世界到底如何,有洪水猛兽,还是有巨型怪物,谁也不知道。但如果不走出去是死,走出去也可能是死,那么走出去,或许还有一半生的可能。

这是大多数人的人生困境。

没有人可以为你预测,离开这一段感情,下一段一定会更幸福;也没有人向你保证,离开这一份工作,下一份一定会有更多机会和薪资。但如果你确定,当下所拥有的并不是你要的,你是可以主动离开的。

不是为了证明下一个更好,而是证明自己有修正的勇气。只要还有一腔孤勇在,你就不会被任何人、任何事困住。这会令你相信:是的,我是有选择的,我一直都是有选择的。

这种相信,才能让你在后半生不用每天活在惶恐、担忧中,不用担心你离开了谁就不能活,不用担心你没了这份工作就不能活。

因为,你是可以面对离开的,你承受得起离开。曾经可以,现在可以,未来也可以。

这与你的道德无关,与你的人品无关,选择权,这是生而为人的一项权利。

地球不会因为任何人而停止转动,世界不会因为任何人而停止改变。你的任何固执的不放手,都不可能让你永远无须改变,就能一劳永逸地过完这一生。

So, let it go.

把每一次离开,当成一次新生——

不管是自愿离开,还是被逼离开。

当你一次次蜕变,你也就日益勇敢。

你甚至会成为那个敢于主动离开的人,而无须感觉愧疚和自责。只有这样,你才能成为那个更好的人,你才会为自己打开无数新的窗、新的路。

因为,没有哪一个越来越好的人,不需要面对离开。姑娘,这些话你听了会后悔一辈子

前几天,一个朋友很苦恼地跟我说:每次一回家,就感觉瞬间跌入了另一个世界里。

家族里所有的女性都会觉得,快到三十岁还没结婚的女人,是最可怜的。至于三十几岁离异的女人,那简直不用活了,只要哪个男人愿意要你,就谢天谢地赶紧结婚吧。

我想到她已经在大城市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工作,都还要面对这样深深的误解,可想而知,二十出头刚毕业的姑娘,每天听到这样的论调,不知道该有怎样深深的恐惧和担忧。

但是,有些话,你听了真的会后悔一辈子的。1.找什么男人结婚都差不多的

这句话真的是我听过的极其普遍的一句话。

一个朋友当年迟迟不肯结婚,她妈就是用这句话说服了她。她大学毕业后就只谈过一段恋爱,虽然不怎么幸福,但确实也并不知道到底生活还可以怎么不一样。于是,就跳进了这么一段只有70分的婚姻里,结果婚后,马上发现,这婚姻质量不是70分啊,可能连60分都没有。

两个人吃不到一起,玩不到一起,聊不到一起,花钱也花不到一起。她成了一个负能量爆棚的人,怎么看对方都不顺眼,觉得他做的每一件事、说的每一句话都令她心塞。

她才发现,为什么她妈觉得男人都差不多。因为她自己和周围的人,本来就没什么生活质量啊。她们的追求,无非就是一日三餐,打打麻将,逢年过节买件皮草穿穿,戴上黄金翡翠彰显自己过得好。还特别擅长自我安慰,觉得自己过得比别人好多了。

所以她们看谁的婚姻,都觉得差不多啊。

真的差不多吗?

在她妈妈年轻的时候,身边的人没受过太多教育,没看过什么世界,吃的穿的都是差不多的。但现在——

一万块的包,能和一百块的包差不多吗?

手工做的头层牛皮皮鞋,能和流水线上那些硬邦邦的皮鞋差不多吗?

人生永远没有差不多,只有差很多。2.婚姻,就是女人给自己买了份保险

很多老派的父母依旧天真地以为,女儿拿到了结婚证书,嫁给一个条件不错的男人,就相当于有了一份终身保险。于是,不停劝自己的女儿在婚姻中忍耐、牺牲、妥协,却不知道现在和过去情况截然不同。以前受到环境的束缚,出轨的道德成本太高,而且女人和女人之间的差距,并不像今天这样有天壤之别。所以,很多婚姻,即便受到一些挑战,只要愿意忍过去,总有一个好结果。

但现在,当女人为家庭奉献半生,内在和外在都已经毫无竞争优势,而男人在外面却有诸多的选择,既可以选事业优秀、视野开阔的成熟女性,也可以选比自己小十几岁的年轻姑娘。但凡这个男人没有感恩之心,离婚成本又低,即便女人隐忍多年,最后也只能被抛弃。

婚姻很可能不但不能让你保值增值,还会让你急剧贬值。

婚姻很可能既不是社保,也不是商业保险,而是让你成为一只跌停的股票。

对女人来说,真正的保险,只有自己。

不管嫁给谁,都一定要让自己增值,才能跑赢年龄和岁月。3.男人只要赚钱养家,你就忍忍吧

现在很多四五十岁的女人,在人生过半以后,仍然选择离婚。因为孩子终于长大,因为终于受够了男人的大男子主义、懒惰成性、脾气暴躁、情商负数,于是决定在人生余下不多的时光里,为自己而活。一个朋友的母亲就是后一种情况。她一度还很积极地撮合父母复婚,母亲回去了半个月,尝试了再在一起生活,结果坚定地说:我宁愿孤独到老,也不想回去受那份罪了。

之前有一篇很火的文章,讲的是母亲离婚了,原因是再也无法忍受父亲对着她的兰花弹烟灰。

外婆无法理解母亲的那些理由,“不爱洗澡,衣服袜子乱扔,记不住结婚纪念日,没空陪她,天天打牌”,这些算什么毛病,男人不都是这样吗?

作者说,有一次妈妈生病住院,继父坐在床边,为妈妈旁若无人地读着书。旁边病床的阿姨看着这一幕,满脸的羡慕和不甘。而她在那一刻,终于理解了妈妈的那一句“一辈子太长了”。4.苦了一辈子,习惯了

因为孩子的缘故,我现在也常年和父母一起生活。有时候大清早,就被父亲大声指责妈妈天天看手机的声音吵醒。

我父母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爸爸极其固执,不玩微信,爱旅游,缺乏同理心。而我妈特别爱照顾人,也特别喜欢研究新事物,会网购,玩微信,会拍照,还是我公号的忠实“粉丝”。

我时常想,如果遇到一个知冷知热、脾气温和的男人,妈妈应该也会更温柔,更开朗吧。但每次我和她聊起哪个朋友决定离婚的时候,她都会说:都这个年纪了,忍忍就过去了,再找也找不到什么好男人了。再说都有孩子了,为了孩子也不应该离婚。

我跟她说:你们苦了一辈子,习惯了,可我们这代人真的习惯不了。5.至少你没有让自己成为悲剧

很多姑娘常常悲观地跟我说:变得更好了,似乎也没有遇到更好的男人,还似乎面对更深的恶意。这样做,到底值得吗?

我跟她说:我们确实改变不了男人,也改变不了现状。

有可能,你还在不停努力,不停奔跑,依旧还没有迎来爱情电影里的happy ending。但亲爱的姑娘,想想那些被逼生男孩的女人,想想那些产后抑郁的女人,想想那些毫无经济自主权的女人,想想那些多年无性婚姻的女人。

变得更好,最大的价值和意义是——

你没有被时代最坏的一面改变和影响;你让自己避免了成为悲剧;你拥有了谁也夺不走的安全感。不是不想家,只是家太伤人

如果现在的我,还没有结婚,还没有生子,我想,我是不敢回家的。

大部分我认识的过了二十五岁还没有结婚的姑娘,对父母或者家里,都是一种矛盾纠结的心理:既愧疚,又难过,但是仍然没办法和父母好好说话,因为父母也没有办法好好和她们交流。这十年,城市发展的差距,已经不只是父母从电视和手机中看到的那么简单,每天在大城市接触的事情,比小城市要多很多倍,这已经不是有没有高楼大厦,有没有地铁高铁的区别。

不得不说,很多在大城市的姑娘们,兢兢业业,活得比汉子还要拼命,就是为了让家里人看看自己也可以很优秀。可惜,大部分父母根本看不到今年的你比去年长进了多少。你再努力,也不能让他们有面子。

孩子们要活给自己看,父母却在让她“活给别人看”;

孩子们太想去看看世界,父母却希望她们在小城市悠闲地度过一生。

更不用提让他们接受你每天早晚瓶瓶罐罐抹几层。很多人一回家听到的话语无非就是:这些都是化学物质,抹这些纯属浪费钱。于是,在大城市从头到脚精心装扮成Kelly、Nina、Coco的office lady们,到了家全部变成了翠花、招娣、胜男。

家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可以瞬间摧毁你多少年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一点宝贵的自信。那些你在心里反复掂量的独立、自由、梦想还有爱情,在他们眼里不值几毛钱。值钱的东西只有房产证、结婚证、户口簿:“你都弄不了户口,在那待着有什么用?”“再努力,你什么时候才能买得起一套房?”“再不结婚,我出门都抬不起头了。”

听腻了的老三样。可是,每一样,都让很多人无力反驳,瞬间被拍回泥地里去了。

其实你知道,在他们的世界里,吃饱饭是人生最最重要的一件事,因为他们知道挨饿的滋味。可你不想活一生,只是做一个顿顿吃饱的人。

你知道,他们怕你吃苦受累,最后还是得不到什么结果。因为他们身边很少见到谁真的靠自己改变过命运。他们早已认命。可你还相信自己,还不愿意放弃自己,你知道自己还有机会。

你知道,他们其实对你没有太高的要求。健康平安,过着和大部分人一样的正常日子,这让他们觉得安心。可是,在大城市,你过的就是再正常不过的日子,你并没有搞特殊化。

不是不知道他们要什么,只是,真的,实在做不到。

小的时候,他们可以要求你做到这个,做到那个。做不到的你,会偷偷哭,会自责、埋怨、愧疚。现在你依然会愧疚,可不同的是,你还是想坚持走自己的路。于是,有太多话在嘴边,几秒钟就吞了回去。

有多少人在家,变成一个只会吃饭、睡觉,感知麻木的人,因为不能太敏锐,太敏锐会委屈,会痛苦,会愤怒。不是不爱父母,不是不心疼父母的老去,是相处无能。

我们总觉得,只有在到家的那一刻,心才是无比喜悦的。而在离开家的那一刻,心里开始五味杂陈。真正再回到大城市的那个蜗居,虽然简单,却感觉松了一口气——终于回来了。紧接着,我们害怕接到他们的电话,也害怕打电话给他们。

不是不想念,不惦念,是说不出口。说出来,似乎也觉得多余。他们在乎的不是这个。我记得我妈第一次到我租住的单身公寓,她推开门,那样狭小,厨房仅够一个人转身。过了几天,她就不太适应,说楼房太高,看得眼晕;房间太小,住得憋屈。去哪都觉得太远、太挤。在他们眼里确实是很难理解:大城市到底有什么吸引力?如果你在这里不赚钱,为什么不回老家去?他们不明白。

即使再辛苦,再累,常常加班到深夜,却能清楚看到自己做了什么,正在做什么,在这里,你不是一个庸碌无为的人。

即使没有一个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却有远比亲人更贴心的朋友,在他们面前,你可以自由地说话,做真实的自己,甚至你还可以自由地流泪,不必担心他们看不起你。即使空气不那么好,房子不那么大,交通很拥挤,却能遇到很多有意思的人,体会一个城市的变化。这就是我们不愿意离开的大城市,它像一条四季流动的河流,再努力一点,风景就会不同。

为什么要留在大城市?不是家里不好,也不是城市更繁华,只是因为,想知道自己,到底能活成什么样子,只是因为,不想要一眼就能望得到死的人生。

或许当我们足够强大了,就能越过那些唠叨、抱怨、指责,清楚地看到那双忧愁的眼睛、那花白的头发,还有那些没说出口的担心和害怕。他们老了,所以他们有很多的不懂、不理解。

而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大概已经拥有了一个不伤人的、属于自己的家。是的,这就是我们努力的原因,不让努力的自己留下太多遗憾。当年的你,是多么地拉风1.为什么有的人那么受欢迎?

很多人问我什么是世面。像在我写过的故事里那样出国旅行,然后转角遇到爱,幸运地嫁给一个有钱人,就是见世面了吗?这只是见过世面之后,可能带来的结果,只是世面能赋予人的非常小的一部分。世面,就是一个人看世界的角度和思维。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年轻的女孩,都很容易喜欢上成熟的年长男人。他们未必长得多帅,也不一定多有钱,但是他们眼里的世界不一样。

一个男人描绘自己心中世界时的样子,是最有吸引力的,如果恰好那个世界是这个女孩向往的,她很难不沦陷。见过世面的人,自然能把一件很稀松平常的事讲得妙趣横生。

说起开车,他能跟你说,在戈壁开车,太阳在一边落下,月亮在另一边升起;在海边公路开车,大海如何在一天之中变换十几种不同的蓝色。说起喝茶、喝酒,他都可以讲出如何才能品尝里面不同的真意。这就是一种强大的魅力:我见到的世界和你不一样,我见到的那个世界更美、更有趣、更丰富。

而更深的一个层次是,连我见到的路都和你的不一样。2.不同的眼界,不同的选择

当你见到的世界不一样,当你遇到的人不一样,你就会开始看到:你可以做出不同的决定和选择。在我二十几岁刚毕业,还在纠结怎么样赚到更高工资的时候,另一个朋友去过一次香港,回来就开始规划去香港读研究生。

我说,应该很难录取吧。她说,重要的不是读什么,而是离开。当时她已经有男朋友,但很快就分手了,因为没有办法再沟通。后来,她又出国读了金融,现在的年薪已经到了很多人不可企及的地步,先生也非常优秀。

在同一个公司的时候,我们感觉和她差不多,一样的朝九晚五,可是她看向未来的眼光和我们完全不同,所以多年后,很多同事还在那家公司拿一份工资,而她已在另一种生活方式里。这就是我们的不同,我觉得那是高不可攀的选择,而她却觉得能够达成。

不是你的人生没有选择,而是以你见过的世面,根本看不到有其他的路可以走。3.年轻时不要停下来

有个朋友是投资经理,跟我说,她一天最多跑了四个城市。我说:为什么那么拼?她说:我们这一行,必须跟着最新、最快的模式跑,不然很快就会被甩在后面。

我问她:一个女孩子这么拼,不累吗?她笑了笑说:我也问过自己这个问题。这个职业频繁出差,恋爱都谈不长久,可我还是喜欢这个行业啊,感觉自己就是那个追着太阳跑的人,可以和聪明优秀最的人在一起,那种速度感和成就感,别的工作给不了。

她一开始只想读书做研究,于是就去读了经济学的研究生。毕业后有猎头来挖她去做风投,她心想做研究似乎太无聊,就去了。去了之后,一点点学起,开始发现自己更喜欢做这个。

所谓的见世面,就是不断纠正路线的过程。

因为每个人的人生,没有人帮你去探路,你必须自己去做那个探路者,一点一点发现自己内心真实的追求和渴望,你才知道,理想到底是什么。这就是让内心理想离现实世界越来越近的过程。

如果她没有去读研究生,她也不会发现,原来做研究并不适合自己。如果她害怕离开学校,她肯定就会拒绝猎头的邀约。如果不是进入新的行业,她又怎么知道,她骨子里并不像外表那样娴静,而是更享受速度感?人是需要先把自己这颗球丢出去,反弹回来之后,才能知道,离墙壁的距离到底有多远的。

我问她:你的父母难道不催婚,不担心你吗?她说:当然担心,他们和其他父母一样,甚至有时候如果我的航班很晚,他们会一直等到我平安落地才会睡觉。可是,他们也知道,我的人生,他们已经指导不了。我站在浦东的50楼高层,而他们住在县城的5楼,看到的世界怎么会一样呢?我跟他们说:不要担心,总有一天,当我遇到一个可以让我停下来的人,我会停下来,但不是现在。我还在期待后面的戏码。

我希望有一天,当我停下来,我可以跟自己说:当年的我,是多么拉风。4.当年的你,是多么地拉风

一个姑娘说,她永远记得妈妈年轻的时候,一头卷发,喇叭裤,高跟鞋,涂口红,站在校门口是最拉风的那个妈妈。等到她再大一点,妈妈就什么都不涂了,衣服也穿得越来越随便,每天在家里给她做饭,做家务,监督她读书。这么多年,她只想找回当年那个拉风的妈妈。

女人常常会找很多理由给自己:为了男人,为了父母,为了孩子,就轻易停下自己的脚步,轻易地放弃自己。

在古典的《未来30年,我们的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教育》里有一段话:下一代人,一定不会像我们这代人,追求房子,追求安全感,追求生存,追求赚钱。他们会真真正正地代替我们开始追求幸福,这是我们这一代人都会觉得奢侈的话题。

我想,即使下一代,也只有一部分人可以拥有这样奢侈的自由。那是由于他们的父母跑得足够快,看得足够远。我身边越来越多的女性,在结婚生子之后,重新回归职场,或者开始创业。很多人并不是因为经济问题,才选择复出工作。她们只是想找回那个工作状态下的自己——思维活跃,斗志满满。这样的选择,要同时兼顾家庭很累,可孩子似乎并没有因此觉得缺爱,反而更有动力,更为那样的妈妈骄傲。

姑娘,当你太早停下来,以为那就是幸福,当你抱怨没有太多的路可以选择,随便选一条路就走,你会很快发现,从此你的人生再难有长进。所有人都会为你遗憾:当年的你,是多么地拉风。

我们可以停下来,等一等灵魂。可千万不要太早停下来,因为彩蛋往往都在最后才出现。有一种失恋,是你的幸运

为什么很多爱情,一旦异地分开,或者一旦出现一点干扰和障碍,就非常脆弱,瞬间就和以前的感觉不一样了?

很简单,因为很多看起来似乎很美好幸福的爱情,仅仅停留在“低质量陪伴”阶段而已。

人在青春期,会开始对孤独有极强的恐惧。在高中时代,女孩们都要结伴上厕所。身边人都恋爱了,自己也要找个人恋爱。同样地,不成熟的男人也会完全忽视性格和差异,可以把酒肉朋友当真朋友,可以和不够爱的女人恋爱同居。爱情也是一样,二十岁会无视两个人的学历、家境、价值观等等的明显差异,去爱一个人,而且爱到头脑发昏、六亲不认。因为,“孤独”才是那个年龄里最大的敌人。所以,遇到那个愿意给一点温暖、愿意陪伴、愿意形影不离的人,其他的东西似乎都不那么重要。

这样的爱情,一旦成为习惯,女人是很难主动放弃的。

习惯了和某个人在一起,习惯了喜欢他喜欢的东西,习惯了他的陪伴,习惯了他的一切。以至于,女人常常不会去思考:这个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这到底是不是自己想要的感情?

比如你明知他早已和别人同居,还是不愿意承认,这个男人就是一个耐不住寂寞、不够成熟、确实配不上你的人。他对感情的要求很低,当你没有办法再陪伴他的时候,他会迅速找到一个人替补,填补他生活中的空缺。他的人生,不是非你不可,甚至可能他早就想分手了,只是没有勇气直言——跟你在一起太累,你要求太高,他只想找个以他为中心的简单姑娘。

你现在觉得失恋很痛苦,那是因为你不习惯没有了这个人,而且你也不愿意睁开眼睛看看现实,好好想想,你爱了多年的这个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很多人看过《不畏将来 不念过去》这本书后,从失恋里走出来,真心感激前任的不娶之恩,为什么?因为如果对方不出轨、不背叛、不主动分手,她们是不会主动分手的,她们会继续把这段感情进行下去,即便已经相处得很不愉快,感受到了对方的冷漠、敷衍、打击,仍然花尽力气以为对方就是此生真爱。

只有经历过痛苦的被迫分手,一个女人才会开始思考——为什么这段感情失败?什么是真正的爱情?自己究竟适合什么样的另一半?我应该拥有更好的爱情!这是失恋给一个女人的馈赠,想明白了,人生就从此蜕变。想不明白,还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在感情上跌跟头,不断怀疑自己、打击自己,继续找低层次的陪伴,找低质量的感情。

我常常听到年轻姑娘说:“我不图他什么,我就是爱他。明知道他不如我,也愿意。”姑娘,这不是你在坚持爱情,这不是高尚,这是你根本不明白:不匹配的爱情,对女人来说,绝对是悲剧。

人民大学毕业生伍继红,1998年毕业后回广东,当时她月薪三千,但因为和同事有矛盾,她决定去月薪一千的工厂打工,最后嫁给了同厂的工人。火速结婚,生下孩子,再不工作。五年后,丈夫出轨,她回到老家,相亲后一个星期就嫁给了邻镇的一个农民,因为婆婆不许结扎,接连生了五个孩子,彻底跌落到“赤贫”阶层。

这个新闻里,我看到一个评论很是触目惊心——男人很少会因爱情婚姻滑落到更低的阶层,但女人会。因为女人会心软,会为了匹配一个男人,抛弃自己,只为了和他同步。

许多二十来岁优秀漂亮的姑娘,迅速嫁人生子,然后迅速变成一个庸俗的中年妇女。这样的例子,现实中真的不要太多。她们以为自己嫁给了“爱情和陪伴”,可其实,她们是把人生后面的可能性全部抛弃了。在还没有搞明白自己是谁的时候,就已经选择了“低质量的陪伴”。在“低质量陪伴”里耗尽半生的女人真的不要太多,她们被一点点温暖收服,然后付出惨重代价。

当然,你可以继续难过,继续回忆你们在一起的各种美好。但等你醒过来的时候,我想你一定会后悔——不是后悔爱过这样一个人,而是后悔这蹉跎的时光,你原本可以拿来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去完善更好的自己,找到更好的爱情。太念旧的人,都走不远

念旧,当然是一种美德。但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她们人生成长的最大障碍,不是别的,就是因为——太念旧。

小K姑娘经过三四年的勤奋努力,终于跳到了自己喜欢的大公司,多少人梦寐以求想进的世界五百强,但她跟我说:每天早上,内心其实并不愿意去上班。到了周末,简直更加想逃离。调整了半年,依然每天处在一种挫败感之中,上司总是对她各种不满意,可她觉得自己已经倾尽了全力。这听起来,真是一个令人沮丧的现实,你得到了一直想拥有的东西,却发现自己根本hold不住。

到底是公司、上司太苛刻,还是她真的能力不够?

在我们聊天的时候,我问她:你现在住哪里?她说:我还是跟之前那个室友住啊,住得久了,习惯了,懒得换了。

在那一刻,我知道了她为何明明似乎得到了更好的机会,却身心疲惫的原因。

一个已经进了这样的大公司,另一个还在以前的单位按部就班。她白天上班面对的都是那些比她更厉害、更适应快节奏的同事,晚上回去却立即躲到一个舒适圈里,望着不学习、不打扮、不求改变的室友,安慰自己说:跟她比起来,我已经够勤奋了。除了工作以外,她没有花时间、精力与同事、上司交流过。她觉得和以前的朋友在一起,更安全、舒适,更自信,交流更顺畅。她也害怕过往的朋友说她:现在你过得更好了,就看不上我们了。她还在拿过去的生活状态、工作状态,来应对现在的一切。所以,她不懂,为什么明明已经很努力了,上司依旧不满意——不满意的不是她不够努力,而是她的思维都是旧的。

我跟她说:iPhone 7和iPhone 5真正的差距,难道是它们的外观吗?当然不是。你就是一台换了新外壳的手机,却依旧用着老一套的处理器,看着是新的,其实里面都是旧的,当然吃力了。

这就是很多人走到一定阶段,就再也无法上升的原因。

不是能力不够,而是骨子里太“旧”了。

我认识的另一个姑娘小A,工作三年,搬了三次家。起初她薪水很低,只能住郊区的农民房,每天要花一个小时去公司。一年后,当她租得起更好的房子之后,她毫不犹豫地拿出半个月工资租了一间单身公寓;又过了一年,她换到了更好的小区里,交通方便有地铁,周边有商场、咖啡馆、健身房,还有很多优秀的邻居。她的身材越来越好,打扮越来越得体,开始有了自己的朋友圈。

她说:每换一次地方,我就感觉自己离这个城市更近一点,我会见到状态完全不一样的一群人。第一次住单身公寓,早上在电梯里,我遇到隔壁那个穿着精致套装的女邻居,再望望我自己的牛仔裤球鞋,我暗暗下定决心:我要成为那样的女人。

人在不知道自己要成为谁的时候,能激发她快速成长的,一定是她周围的环境。她发现了这个秘密,于是,不停地完善自己,向更好的环境靠拢,这会刺激她主动更新自己的思维模式。

而她之前的室友,依旧住在那套农民房里,拿着和当初差不多的薪水,并且以为前室友一定是遇到了有钱人,被别人包养,才能这么快住在那么好的小区里。

多年前,我的一个朋友曾经痛心疾首地跟我说:十年前,我的朋友喊我投资房子,我跟他说,我现在住在这挺好的。那个小区是当年的豪宅。可现在,我依旧还住在这里。

我去过她家,她的衣橱里依旧挂着十年前的衣服,很贵,但她只穿过两三次。她说:我一定要瘦下来,再穿进去。这是个美好的愿望,可为什么不现在就买一件合身的贵衣服穿上呢?

太念旧的人,是走不远的,因为不愿意离开旧的环境、旧的观念、旧的关系。

现实中有太多人,即使买了新衣服,也仍然忍不住去穿那些旧衣服,因为更舒适,更随便。

时间久了,发现衣柜里被闲置的都是那些又贵又新的衣服,久而久之,就不再愿意去买更好更贵的衣服了。

人有的时候,都是这样把自己耽误掉的。

明明曾经离更好的自己那么近,却在努力尝试一次之后,就被“念旧”的自己扯了回来,然后安慰自己说:大概是我不够好看,大概是我能力不够,大概是我注定要那么普通平凡。喝一杯,敬当年的自己

和朋友约在西湖边聊天。她是恢复单身不久的时髦女郎,我是晚饭后趁孩子不注意偷偷溜达出来的中年少女。凉爽的夜色中,点了一杯百利甜。两个人聊起近况,她说:你朋友圈发的那辆特斯拉Model X啊,我刚买了一辆。

我马上眼睛亮起来问她:你不是已经有了一辆保时捷吗?她说:那天,我只是想去商场买双拖鞋,然后看到车的展台,于是上去试了一下,于是刷了十万块的订金。其实,我真的本来只想买一双拖鞋的。

我哈哈大笑。

我们认识的时候,她刚结婚不久。在一个饭局上相识,她开着自己的小奔驰送我回家。那时候她还在体制内工作,跟男朋友恋爱几年后,两边家长都觉得年纪不小了,也就顺理成章地结了婚。

聊的过程中,我真切感受到,她确实喜欢自己的老公。但她并没有意识到,婚姻和恋爱到底有什么不同。在她的观念里,结婚也不过就是住在一起,依然可以过着恋爱那样的生活,一起吃饭看电影去旅行。一年后,她跟我说:分居了。我还年轻,我要及时止损。我问怎么了,她说:价值观差异太大,对方根本就拒绝沟通,动不动就使用冷暴力,跟他父母一样。

这大概是很多女孩都会要面临的问题。

当我们二十岁的时候,对聊天和沟通的理解和需求,与成熟后是完完全全不一样的层级。二十岁的时候,聊明星聊衣服聊音乐都能聊得乐此不疲,只要对方愿意态度温柔地陪着聊,即使明知道是闲聊,也觉得他对我很好,他很懂我。

可是人总会长大的,当你历练得更多一点,你会开始成为一个有态度的成年人,你不会再轻易被一些讨好和糊弄所打动。你要的不再是“乖,听话”,也没有办法再做那个第二天气消了,就当什么都没有发生过的小女孩。可对方不能接受这个转变,不能接受你变成了一个如此有自己主意的人,还在尝试着用糊弄十八岁女孩的方式来糊弄你,假装这些问题都不存在。

他们既不想费心改变,更不想去了解你到底需要什么,唯一做的事就是让你去妥协,“我就是这样的人啊,你既然嫁了我,那就只能接受。男人都是这样的啊,谁不应酬啊,我赚钱多么辛苦,你不要再吵我了”。她说:这些说辞,我都听腻了。既然他不愿意改,那么我就退出了,不玩了。可能改造自己还更快一些。

不过短短一两年,她就已经活出了新的样子——有底气有事业有约会,是下楼买拖鞋还能顺带买辆车的都市新女性。

其实,大部分的女人,都不可能在二十岁的时候,知道自己是谁、想过什么样的生活、适合什么样的衣服、适合什么样的伴侣。这个答案,谁也没法给你。我们都不过是在边走边试。唯一的区别是,每个人的修正成本和修正时间不同。有的人失恋,都需要七八年才能重新鼓起勇气;有的人离婚,也不过是放纵一周,然后该做什么做什么,该怎么活就怎么活。

这个时代,有一个词叫作“迭代”。所有的产品,迭代的速度都是十年前的数倍甚至几十上百倍。你可以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先进更快的手机。人也一样,明年的你,已经看不上衣柜里去年的衣服,同时也可能看不上去年的那个男人。

或许不是他变了,而是你变了。原来你觉得他聪明,现在你也同样拥有了,甚至某些层面上,你比他更懂。

你逐渐发现他思维上、价值观上的诸多毛病,根深蒂固,非常难改,那是可能他自己都意识不到的东西。

你同时也发现自己的欲望越来越大,越来越不满足于买一支口红或买一个名牌包,你想要的是真正的存在感,是尊重欣赏,是能去更好的地方。

但如果你身边那一个人,依然如故,你们之间的差距,真的就不是年龄的差距,而是隔着几个时代。你在21世纪,他还在清朝。

我没有办法教给你们一个方法,去判断谁是合适你们一辈子的人。世上没有这个方法。我只能告诉你们的是:从前时光很慢,车马邮件都慢,可我们都回不去了。

身在这个时代,我们必须要接受的是离散。有的人,他就只能陪伴你走一段路。与其花费力气去寻找一个永远不会抛弃你的人,不如去找到一个敢于分离的自己。

如果有一天你怀疑自己过去的决定,那个曾经看起来无比正确的决定,现在满是荒唐,那并不说明你当年太蠢,那只是说明一件事:你长大了。

这个时候,你应该为自己喝一杯。当然,新的征程,也就在此刻开启了。没好好“浪”过的姑娘,驾驭不了后半生

身边的一个女孩子,工作不错,人看着也乖巧,可几年都没有恋爱了。她的朋友们都为她着急,问我有没有合适的对象,我当着姑娘的面跟她们说:你们介绍的人,都不是她想找的人。她可不喜欢你们介绍的那些男人。姑娘听到这话,眼睛瞬间就亮了,欣喜地问:十二,你怎么一眼就看穿我了?我真的对那些相亲对象一点感觉都没有。

我问她:你就喜欢那些看起来霸道,有点坏的男人吧,可惜他们不会喜欢你这样的。她说:对啊,暗恋了几个,都是这样的人。

很多人搞不懂,为什么有些姑娘到了年纪,也很着急,可就是找不到合适的人。原因真的很简单。这样的姑娘,往往少女时期家教甚严,在家都是乖乖女,叛逆期没有好好叛逆过,然后到了临近三十岁,不甘心就这样嫁给一个老实的男人,走进无趣的婚姻。可她们又没有办法吸引那些有趣的男人,驾驭更高段位的感情。

这是很多父母,从未考虑过的一件事——只想着保护和控制孩子,让他们在青春期饱受情绪压抑的痛苦,他们根本没有机会释放内心,做真正的自己。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内心特别羡慕那些理直气壮“浪”的人,羡慕他们的任性、张狂,向往他们的世界,渴望遇到这样的人,释放自己内心的叛逆。然而,他们习惯了自我保护,知道自己的年龄已经受不起伤、犯不起错,更害怕父母的责难。于是,就在这样矛盾的自我里,继续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既不敢换一种方式活着,又不甘心现在的生活方式,不知道拿自己怎么办才好。

这种家庭教育的悲剧,还有另一种形式,就是过着成年人的生活,却根本驾驭不了复杂的角色和关系。我见过许多痛苦的婚姻,原因就在于,女人在嫁人生子之后,对人性的丑恶面毫无应对能力,没有原则地妥协,无比懦弱,毫无还击之力,根本不知道怎么办。

这样的女人,多半有一对厚道老实的父母,从小都把“乖”作为教育孩子的方向,也从来不让她知晓成人世界的复杂,所有事情都帮她做好了决定,让孩子失去了自己思考做决定的能力,不再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认识一个姑娘,读什么专业,毕业后的工作,结婚对象,全部都是父母决定的。读完本科读硕士,毕业后乖乖回到家里,当了初中老师,嫁给了父母朋友的儿子,孩子父母带大。三十岁看起来已经像三十五岁的女人,戴着黑框眼镜,身材浮肿,不修边幅。然后丈夫出轨,要求离婚,现在干脆搬回家里跟父母同住。

我常常跟年轻的姑娘们说,不要害怕失恋,不要害怕遇到渣男。喜欢就去撩,表白了大不了被拒绝而已。

去同一个餐馆,不要再吃同样的菜。

每年至少要去一个没去过的地方。

每年要结交一个新的朋友。

不要抽烟,但可以喝酒,去和喜欢的人在深夜喝一次酒。

读书固然好,但书教不会你如何生活;经历得越多,越接地气,越少恐惧,越能驾驭生活。我所见过的,能把事业家庭平衡好的女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不是学历够高,不是长得够美,不是条件够好,而是经历得够多,有胆有识。这些人不仅能搞定老公,还能搞定婆婆和保姆;所以,不仅能抓住事业的机会,还能教育好孩子。

你所经历的每一个部分,其实都会构建出你的不同面。这不是圆滑世故,这是生活把你打磨出了更丰富的层次。

不同的经历,造就出不同的一面,彪悍的、犀利的、柔软的、细腻的、理性的、有条理的。只有拥有多面的女人,才能应付生活的不同局面。

单纯的女人,越到人生的后面,越让人觉得太傻;因为,她们永远只有一个面。可人生跟护肤一样,是不可能有多效全能霜的。期望多个问题用一个对策解决,那是不可能的。

这世界,会属于那些内心够丰富、层次够多的女人。男人也好,女人也罢,太简单的人,是驾驭不了人生的。

如果你是父母,千万别好心地过分保护孩子。很多父母自己眼界狭窄,连自己的人生和婚姻都搞不定,凭什么去指导孩子搞定他们的人生呢?

两年前,亲戚的孩子在高三早恋,孩子妈妈着急地问我怎么办,说她早恋的对象不仅成绩差,家境不好,而且还让她学会了争风吃醋,现在高考完,考上的大学都不想去读了,居然要留下来和男孩子在一个城市。我跟她说:你千万别阻拦,越阻拦越叛逆,暑假你带她到大城市,让她离开现在这个环境一段时间,给她一段自己去思考的时间。

结果,在深圳“浪”了一个月以后,小姑娘乖乖去北京上了大学。去了大学,没过两个月,就果断和男友分手,开始新生活了。

孩子的妈妈自此放心了,跟我叹口气说:世界我已经看不懂了,让她去折腾吧。

你要相信,一个拥有思考能力的人,自然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好吃的,什么是难吃的。之所以不知道,是因为她没见过更好的,没有吃过更好的。

没有好好“浪”过的女人,驾驭不好后半生。总有一些人,根本不希望你活得比他们努力

最近很流行一种“丧文化”,主题无非是“我都已经这么努力了,却看不到生活给我任何回报”。“我就想碌碌无为。”“谁也别来烦我。”“鸡汤喝得再多,还是不知道人生的意义。”

想起我的二十几岁,如果那个时候接触到这种丧文化,大概我也会被击中。其实每一代的年轻人都是一样的,无外乎这么几点:

1.会发现社会比自己想象的还不公平。当你刚进入社会的时候,在底层里见到的赢家,也许不是溜须拍马之类,就是迎合潜规则之流,想一想自己,这辈子估计也变不成这样的人,靠老实奋斗,只感觉成功遥遥无期,外表再努力,内心都是丧的。

2.身边充斥着以“屌丝”自居的失意者,每天被负能量包围。那些职场老油条,以压榨老实人为荣,并且不遗余力地想把身边人都变成他们那样的思维。在他们的生态链里,遇到善良、老实、肯干活的年轻人,能让他们感觉自己思维更高端。因为有后者存在,他们才能“混”着,不然活谁干呢。

3.所有关于吃穿住行的小事,都是大事。去超市要看价格标签,追公交需要体能,房东比老板还不讲理,合租伙伴居然又带了炮友回来。

4.原本的感情关系摇摇欲坠,人和人的差异,原来比你想象的更大。价值观是什么东西?以前以为,无非是你喜欢吴亦凡,而我喜欢黄渤。现在才知道,价值观的差异令我们虽然坐在一起,却浑身别扭,没办法说话。

这就是我在二十岁的时候眼里看到的世界。你会发现,太容易遇到并不想让你太努力的人。他们会以一千个理由告诉你:努力没什么用,别费那劲了。

但我现在看到的世界,完全不同了。我发现:

1.不公平当然也存在,但感觉遍地都是机会。自媒体圈里的朋友,大多是月入几十万的女人,包括我自己。还有各种根本看不出来有孩子的霸道女总裁,创业做公司,投入自己以前完全不了解的行业,跟“90后”拼体力,时刻都在学习其他行业的运行规律。

她们不需要鸡汤,因为自己就是行走的“鸡汤”。周围全是这样高能量的人,每一天都在刷新自己对世界的认知。我觉得这是对抗抑郁的最佳方法,因为根本没有时间去抑郁。

2.别谈什么努力,那真的是太低的级别。只要是工作状态,每一分钟都要用尽全力。高铁上我在写工作备忘,看文件,助理在旁边打瞌睡。虽然已经是孕晚期了,但就在前天,我在去一个活动的路上,安排好了工作。到了活动地点,就在旁边的花坛上坐了半小时完成一个电台采访。活动结束后,7点赶回家。8点在车上,晚上上了一个小时的线上直播。9点回家,陪娃讲睡前故事。一天努力完成一件事,太奢侈了。每天都有十几件事情在等着你。

但这就是很多人的常态。我身边有太多人比我更忙碌。因为他们的价值,是以分钟在计算。

3.爱情、友情、亲情当然很重要,但已经不再那么影响你的步调了。有一次饭局,一个朋友接到家里打来的电话,婆婆和保姆因为一点小事又闹翻了,年轻的保姆当场要辞职不干。她站起来跟大家说:抱歉,有点家事回去处理一下。过后,我问她,怎么办?她说:“能怎么办?安抚好孩子,然后再找一个新的保姆。保姆再不好,我也没有辞职回家做保姆的打算。”

生活永远都会出现事故,出现了就解决,解决不了就先将就着,但我的事业和人生不能将就。所以,你要问我内心强大是一种什么感觉,就是“别人不会看到,我拿我的人生去做妥协”。但生活中太多女人,她们遇到任何事,第一反应就是:我还可以做什么牺牲?我还可以拿什么妥协?

于是乎,所有事故发生的时候,她们立即成了最先被要求牺牲和妥协的人。听起来很遥远,但这的确就是在真实发生的,是真实活在这世界上的一群人的状态。只有这样的人,才根本无法理解:人生不用来努力,不用来学习,那应该用来干吗?还可以用来干吗?躺着等死吗?

有时候我也常常感觉,世界是割裂的。有一个世界是,依然难免听到父母为了“你怎么能用这块抹布擦地”而争吵。有一个世界是,二十几岁的美容师跟我吐槽,初中同学嫁了一个啃老男,现在生完孩子跟着一起啃老,每天都被公婆嫌弃。有一个世界是,临近三十岁的女朋友们,放眼望去,真的找不到一个男人可以嫁。

每个人的生活背后,都躺着一地鸡毛。

区别只是在于:有的人把鸡毛变成了人生的全部,并且以为这就是人生,每天疲惫地扫,却感觉永远也扫不干净。

而有的人学会了把它们扫起来堆在一个角落,因为即使你用尽全力,也扫不干净,所以不扫也罢;该忙什么,忙什么去,去做一点更有价值的事。

十年前,我那些以为自己深谙办公室哲学的同事,大概依然在用同样的方式,影响着办公室的年轻人:一边吐槽老板如何抠门、如何剥削,一边拿着薪水绝不辞职。

十年前,那些随便找个工作只为了准点下班的同事,大概依然在劝说年轻的姑娘们:女人嘛,早点嫁人生子最靠谱。工作嘛,最要紧的是压力小,别太累。男人嘛,最要紧的是有房有钱,什么情趣,什么长相,都不顶用。

这世界,没有中间路线可以走。

要么内心强大,要么天天妥协。

要么丧,要么向前走。

要么把自己活成移动的鸡汤,要么随波逐流不知道去哪。

蔡康永说:你要逃离的不是大城市,而是你自己。

马东说:我的人生里没有“中间”的“中”的中年,只有“终结”的“终”的终年,所以我人生里没有中年危机,只有少年危机。因为少年的时候,人知道得太少,又以为自己知道得太多。

有的人,刚在大城市到此一游,就忙着逃离。有的人一辈子都在少年危机里。

所谓的“丧”,无非就是以为自己已经“知道得太多”,以为看到了世界残酷的真相,其实那不过就是一地鸡毛。当然,这些残酷,可能已经足够阻挡住大部分人前进的脚步。

因为,总有一些人,根本不希望你活得比他们努力。

这样,他们才不是活得最糟糕的人。到底什么是女王“到底什么是女王?”

很多人跟我说,女王就是雷厉风行,就是女强人。我觉得不对。也有很多人说,女王就是内心强大,气场强大。我觉得也不完全对。

前段时间,徐静蕾、窦文涛、蒋方舟三人对话,蒋方舟问徐静蕾,怎么看待男人叫她才女这件事。“男性社会一直对才女有意淫,一直有这个市场需求。”徐静蕾说,“你管我叫什么我无所谓,你爱叫什么叫什么,因为我也不能改变你对我的看法,但这些词根本不会出现在我的生活中。”

谈到该不该结婚的时候,蒋方舟说:反正结婚不结婚,你们都会后悔的。

徐静蕾说:我其实一直都不是个不婚主义者,我觉得谁愿意干吗就干吗。你想要结婚,你觉得结婚幸福,我就恭喜你,你去结婚,我也送你礼物。每个人就过自己觉得高兴的生活,没必要把自己当成标准去评价别人,也没必要拿别人的标准来评价自己。

虽然我对徐静蕾这个人,对她的电影无感,却觉得这两段话说得极好。你没办法让世界按照你的意志来转动,但你可以做一件事——在不妨碍伤害其他人的前提下,你可以确定,你自己的世界以什么样的规则来运转。“我不想要求你,但你也别管我的方式。”

一个女人可以活得和周围的任何人都不一样。她可以有自己的故事,她也完全可以有自己看世界的角度。

这是我在三十岁之后,关于人生的新的理解。

一个女人活成什么样,一定和她对世界的理解有关。《东京女子图鉴》里,女主角的高中老师问她:你以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她说:我想成为一个让人羡慕的人。她很诚实,她的一生,所有选择都在践行这个价值观,也不断为此付出代价。从小城市来到东京,发现男人远比工作能够快速提升她的生活,马上甩了那个温暖体贴的经济适用男,费尽心思和高富帅谈恋爱,结果,高富帅却最终选了二十岁的嫩模;到了三十几岁,发现嫁给高富帅不太可能,于是,为了结婚而结婚,找了一个条件相当的男人相亲结婚,买了房子,成为事业、生活都稳定体面的女人;和老公没感情选择了分居,等到老公出轨,顺利离婚,找咖啡馆的小鲜肉服务员恋爱,结果富人区出身的白富美朋友用一块高级手表抢走了鲜肉;和一个富二代律师相亲,结果对方只想让她做情人,坦白直接地说:我们湾区的二代,只会和湾区出身的人结婚。

站在她当年刚来东京时住的街区口,回首她这一生最美好的20年,看到当年那个温暖的前男友,温柔地挽着妻子女儿走过,她呆呆地站了一会儿,然后走开了。

不得不说,一个没有家世背景的女孩子,想要迅速成为让同龄人羡慕的女人,大概都很容易面对她这样的选择。会有很多人来告诉你:青春如果不能折现,那青春就是浪费。也会有很多人来指导你:既然世界是直男属性的,那么我就甘愿按照直男的要求来改变自己。

这种人生价值观,简单说就是:今天可以赚到十块钱,就马上去赚。

但总有人不想活成这样,现在低头马上就有人施舍给你100块,但你再走得远一点,再累一点,在那个地方,可以昂着头赚到1000块。然后再走得远一点, 你就可以自己开垦一块土地,按照自己的想法,盖想盖的房子,种想种的花。

什么是女王?这就是。

她知道,或许自己未来想活的样子,现在没有任何人可以参照,只能靠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除了继续往前走,也没有更好的方法。但走下去,总会知道,该走哪条路。

我知道,对于普通女人来说,“女神”“女王”,王菲、徐静蕾,这样的人生,都太遥远了。

因为眼前明晃晃的都是必须要解决和面对的:要不要结婚,要不要买房子,怎么堵住父母的嘴,怎么让旁人别来评价自己的人生,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