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经典:改变世界的新思维(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5 16:23:40

点击下载

作者:本丛书编委会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绿色经典:改变世界的新思维

绿色经典:改变世界的新思维试读:

引言 改变世界的绿色经典

我们不得不承认,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资源开采技术的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人类在不断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空前的危机:人口膨胀、环境污染、能源短缺、温室效应加剧、物种灭绝、土地沙漠化扩大、自然灾害频发……

所有这一切,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人类长期以来以地球的主人自居,想尽一切办法征服自然、利用自然,无止境地从大自然中索取,而忽视了地球的承载能力,以及其他物种和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内在价值。

面对满目疮痍的地球,一些有识之士迅速觉醒,他们通过细致的调查研究,经过不懈的斗争,举起了环境保护的大旗,将他们的实践、思想撰写成书。这些书论据充分、说理透彻、内容丰富,涉及文学、科普以及学术研究等领域。许多著作在世界或中国绿色运动史上起过重大作用,影响深远,对唤醒读者的环保意识,促动每个人从身边小事做起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环境现实的印证下,他们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更多的人加入到环境保护的浪潮中,世界各国的环保组织纷纷建立。

在世界环境运动史上,许多著作以其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体悟、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对家园毁损的哀叹、对生活观念的反思,影响深远,如《

沙乡年鉴

》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发,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土地的关系,对于自然、土地和人类的关系做了深入的思考。随着该书的启蒙,人们对生态环境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寂静的春天

》针对人们滥用农药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事实进行了披露,作者卡森的言论震惊了民众,并且受到工商业者的攻击,她在强大的压力下仍坚持自己的观点,后来引起了美国民众的认同,各种环保组织纷纷建立。该书促成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的召开,并签署了《人类环境宣言》,开始了世界范围的环境保护事业。《自然的终结》对因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的诸多后果进行了论述,引发了人们对温室气体的关注,人们逐渐改变了生活习惯,最终使得“低碳生活”蔓延开来。《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人类的未来》反省了人类的消费方式,揭示了消费主义与环境问题的内在联系:消费越多,污染越多,对自然资源的攫取也会越多。作者将自然和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使人们重视消费,逐渐调整消费观念……许多著作一经出版便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成为人人必读的典籍,有些还被誉为“绿色圣经”。

这些曾经深刻影响世界的环保著作,即便在今天看来,也一样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这些经典作品中所体现出的光辉思想历久而弥新。它们之前在人们心中播下的种子,已经在生根萌芽,而那些受到激发的行动,也正在改变着世界。沙乡年鉴

作 者:奥尔多·利奥波德

译 者:侯文惠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作者简介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生态学家、环保主义者,被称为“美国野生生物管理之父”、“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他出生于美国衣阿华州伯灵顿市的一个德裔移民家庭。父亲是一位大自然热爱者,所以他从小就喜欢跟着父亲到野外活动。为了更好地体验和研究生态平衡,1935年,利奥波德购买了一个荒弃的农场。在此后的日子里,这个被称作“沙乡”的地方和一所破旧的木屋,便成了他亲近大自然的“世外桃源”。利奥波德长期从事林学和猎物管理研究,被尊为新自然保护运动浪潮的领袖。著有《沙乡年鉴》、《野生动物管理》等著作。

内容简介

1908年,利奥波德任林务官,他认⊙ 奥尔多·利奥波德像为自然界应是被人类高效利用的,自然是为人的长远利益而服务的。他认为狼吃掉了对人有用的鹿,是坏的捕食者,应该猎杀。但“到了1924年,鹿吃光了这个地区可吃的植物,头数减少也就成了必然的结果。此刻,一种对狼的负罪感时时困扰着我”。这一事实,使他对原来的认识产生了困惑。后来,他吸收生态科学的新观点,认识到自然“是一个高度组织起来的结构,它的功能的运转依赖于它的各种不同部分的相互配合和竞争”,并从“征服者最终都将祸及自身”的事实中得出人应该维护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和整体利益的伦理观。但他不是从简单的阐述生态学原理而提出资源保护的,他引入了伦理学。将土地共同体比拟于人与人之间的共同体,从人与人之间需要合作,进而认为土地共同体中每个成员都有“存在于一种自然状态下的权利”,即为“土地伦理”。这种伦理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敬。

并且,利奥波德将本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伦理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要求人们转变观念。“只有当人们在一个土壤、水、植物和动物都同为一员的共同体中,承担起一个公民角色的时候,保护主义才会成为可能”,让人们以这种方式遵循生态规律。其实,人是生物共同体的组成部分,维护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利益。《沙乡年鉴》是一本随笔和哲学论文集,写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1941年起利奥波德就开始寻找出版,由于本书批判地反思以人为本的功利性自然保护运动,力倡土地伦理,所以直到1948年他逝世前几天,才被告知牛津大学出版社准备出版该书。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直到20世纪60年代,人们才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发现利奥波德学说的指导意义,从而在美国激起了巨大的反响。《沙乡年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作者在农场所看到和所做的事情:农场四周的四季景色,他为恢复生态所做的不懈的工作。这些文字按12个月份顺序依次排列,构成了“一个沙乡的年鉴”。第二部分记述了作者的科学研究生涯、他与大地的亲密关系、他的生态观念的转变背景、大地无可奈何的恶化进程等。第三部分从美学、文化传统以及伦理的角度,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土地的关系。

本书是作者对于自然、土地和人类的关系进行观察与思考的结晶。迄今所发展起来的各种道德都不会超越这样的一个前提:人是一个由各个相互影响的部分所组成的共同体的成员。土地伦理只是扩大了这个共同体的界限,它包括土壤、水、植物和动物。当我们把自身看成是隶属于土地的共同体时,我们就会带着热爱与尊敬来使用它。对土地来说,是没有其他方法可以逃脱人类的影响的。土地产生了文化结果,但却总是被人所忘却。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土地应该被热爱和被尊敬,这是一种伦理观念的延伸。作者倡导的开放的“土地伦理”,呼吁人们以谦恭、善良的姿态对待土地。他在书中表述了土地的生态功能,以此激发人们对土地的热爱,强化人们维护这个共同体健全的道德责任感。他试图寻求一种能够增强人们对土地的责任感的方式,同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也影响到政府对待土地和野生动物的态度和管理方式。

作者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原则来观察和记录所发现的一切,折射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土地的尊敬。富于文采的文字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心情,整篇文章都散发着四季的风声和气息。

历史影响《沙乡年鉴》是土地伦理学的开山之作,在美国是一本与梭罗的《瓦尔登湖》并驾齐驱的光辉著作,被美国人视为20世纪最重要的自然主义作品,被生态学界奉为“绿色圣经”。随着该书的“启蒙”,人们对生态环境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21世纪,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频遭破坏、土地开始报复人类的时候,这种绿色的呼声更显得珍贵。

精彩书摘丛林里的合唱

到了9月,黎明是在几乎没有鸟儿的帮助下开始的。一只歌带鹀可能会唱一支胡编乱凑的歌,一只丘鹬则可能会在它高高地飞往日间栖息的树林途中叽叽喳喳地叫上一阵,一只猫头鹰也可能会用最后一声颤抖的呼唤终止夜间的辩论。而其他的鸟儿则几乎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唱。

但是,在这雾蒙蒙的秋天的黎明时分,有时——并不是在所有的时候,人们可以听到山齿鹑的合唱。突然间,寂静会被十几个“女低音”冲破,它们按捺不住对白天到来的赞美。然后在一两分钟之后,音乐会又会像它开始时一样,突然终止。

在这种难以捉摸的鸟的音乐中,有一种特别的优点。在最高的树梢上唱歌的鸟,很容易被看见,但也同样容易被忘掉,它们是易于被忘却的庸才。人们记住的是那从不露面的、从深不可测的树荫中倾泻出银弦一样的声音的隐士夜鸫;是那翱翔在高空,从云层后发出号角般声音的鹤;是那不知从什么地方的薄雾中发出嗡嗡声的草原榛鸡;是向黎明的寂静说再见的山齿鹑。甚至还没有⊙ 雾蒙蒙的树林一个自然科学家看见过它们的合唱表演,因为这些小小的鸟群总是静静地待在草原上看不见的栖息处,任何想接近它的打算都会自动导致一片宁静。

在6月份,预先就完全可以知道,在亮度达到0.01坎时,旅鸫就要发出声音,而其他歌唱者们的喧闹则会按着预告的顺序进行下来。但另一方面,在秋天,旅鸫是完全沉默的,因此根本不能真正预测群鸟的合唱是否会进行。我在这些寂静的清晨中所感受到的沮丧说明,使人期望的事物要比确定有把握的事物更有价值。为了期望听到山齿鹑的歌唱,是值得起个大早的。

秋天,在我的农场里,总有一窝或两窝山齿鹑,但拂晓时的合唱总要在很远的地方。狗对山齿鹑的兴趣甚至比我本人还高。这些山齿鹑栖息在一棵北美乔松的树枝下,这样,即使在露水很重时,它们也能保持干燥。

我们为这支几乎就在我们门口台阶上唱出的清晨赞歌而骄傲。而且,不知怎么的,在秋色中,那些松树上发蓝的针叶,从那时起,就变得更蓝了;甚至那些松树下由悬钩子铺成的红地毯,也变得更红了。

点评集萃《沙乡年鉴》被认为是环境保护主义的圣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利奥波德为一代人指出了一种新的自然观和一个用以透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视角。——美国环境学家 苏珊·傅雷特《沙乡年鉴》中的土地伦理观,是西方文献中第一个试图创建一种道德视野的伦理理论——将整个地球自然界作为一个整体置于其中。——美国环保主义者 贝尔特·克里高特寂静的春天

作 者:蕾切尔·卡森

译 者:吕瑞兰 李长生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简介蕾切尔·卡森(1907~1964),美国著名作家、科学家、环境保护运动先驱。1980年,美国政府追授她“总统自由奖章”——对普通公民的最高荣誉。卡森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斯普林达尔的农民家庭,1929年,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女子学院。1932年,获得霍普金斯大学动物学硕士学位。她先后在霍普金斯大学和马里兰大学任教。1935~1952年,卡森供职于美国联邦政府所属的鱼类及野生生物调查所,在工作中接触到许多环境问题。期间,她写过有关海洋生态的著作,如《在海风下》、《海的边缘》、《船长的桅灯》、《环绕着我们的海洋》等,这些著作使她获得了一流作家的声誉。后来,卡森关注自然环境,写出《寂静的春天》一书,最终引发了美国乃至全世界的环境保护事业,这本书也成为美国和全世界最⊙ 蕾切尔·卡森像畅销的书。

内容简介

20世纪40年代,蕾切尔·卡森注意到DDT等杀虫剂污染环境的现象。她花了4年的时间研究化学杀虫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观察、采样、分析,在此基础上写成《寂静的春天》。本书出版于1962年,当时就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仅1962年该书就销售了50万册。

书中惊世骇俗的关于农药危害人类环境的预言,不仅受到来自化学工业界和政府部门的猛烈攻击,也强烈地震撼了社会大众。卡森被说成是“杞人忧天者”、“自然平衡论者”。杀虫剂生产贸易组织——全国农业化学品联合会(NACA)不惜耗资5万美元来宣传卡森的“错误观点”,以保护自己的利益。但是,政界、科技界、工业界的许多人都认为,卡森所提出的问题和书的矛头直指科技成果的正直性、道德性和社会的导向性。书中,卡森向人们揭示了人对自然的冷漠,大胆地将滥用DDT的行为暴露于天下。

值得一提的是,卡森在身患重病、面对攻击,甚至是人身攻击的巨大压力下,仍然坚定地坚守自己的观点,并大声疾呼人类要爱护环境,要对自己的活动负责,要具有理性思维能力并与自然和睦相处。她不屈不挠的斗争引起了美国民众和社会的认同,甚至引起了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的高度关注。经过调查,1963年,美国政府认同了书中的观点。同年,她被邀请参加美国总统的听证会。在会议上,卡森要求政府制定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的新政策。

最终,书中深切的感受、全面的研究和无可辩驳的论点改变了“历史的进程”。本书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更大的轰动,很快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并于1972年至1977年间陆续被译为中文,译本颇多,这里我们推荐的是吕瑞兰和李长生翻译的选本。

本书以寓言式的开头向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丽村庄的突变。书的前半部分,对土壤、植物、动物、水源等相互联系的生态网络的讲解,说明了化学药剂对大自然产生的毒害;后半部分则针对人类生活所接触的化学毒害问题,提出严重的警告。作者以详尽的阐释和独到的分析,细致地讲述了以DDT为代表的杀虫剂的广泛使用,给我们的生存环境所造成的难以逆转的危害——人类不断想控制自然的结果,却使生态破坏殆尽,也在不知不觉间累积毒物于自身甚至遗祸子孙。本书将近代污染对生态的影响透彻地展示在读者面前,给予人类强有力的警示。作者在书中对农业科学家的科学实践活动和政府的政策提出挑战,并号召人们迅速改变对自然世界的看法和观点,呼吁人们认真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另外,她记录了工业文明所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直接推动了日后现代环保主义的发展。

评论家说,《寂静的春天》在斯诺的“两种文化”的鸿沟上架起了桥梁。因为她既是一位受到过良好训练的海洋科学家,又禀有一个诗人的洞察力和敏感。她在书中发掘了历来被忽视的对自然界的“惊异的感觉”。也正因此,她成功地将一本论述死亡的书变成了一阕生命颂歌,促成了国家公园式的自然保护向关注污染问题的转变。作为一本书,它所获得的荣誉和称赞是其他著作难以企及的。

40多年来,卡森超前的环保意识早已获得了证实,《寂静的春天》更在世界环境保护的浪潮中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

历史影响《寂静的春天》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绿色经典环境科学著作,它既贯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又充溢着尊重生命的情怀。在本书的影响下,仅至1962年底,就有40多个提案在美国各州通过立法以限制杀虫剂的使用;曾获得诺贝尔奖金的DDT和其他几种剧毒杀虫剂也被从生产与使用的名单中清除。该书同时引发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各种环境保护组织纷纷成立,从而促使联合国于1972年6月12日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并由各国签署了《人类环境宣言》,开始了世界范围的环境保护事业。1992年,在卡森逝世后的第28年,《寂静的春天》被推选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图书之一,被誉为“世界环境保护运动的里程碑”。因为卡森的这部著作,人类,至少是数不清的人,保住了性命。

精彩书摘

现在每个人从未出生的胎儿期直到死亡,都必定要和危险的化学药品接触,这个现象在世界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出现的。合成杀虫剂使用才不到20年,就已经传遍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到处皆是。我们从大部分重要水系甚至地层下肉眼难见的地下水潜流中都已测到了这些药物。早在十数年前施用过化学药物的土壤里仍有余毒残存。它们普遍地侵入鱼类、鸟类、爬行类以及家畜和野生动物的躯体内,并潜存下来。科学家进行动物实验,也觉得要找个未受污染的实验物是不大可能的。⊙ 农药的使用会引起水和土壤的污染

在荒僻的山地湖泊的鱼类体内,在泥土中蠕行钻洞的蚯蚓体内,在鸟蛋里面都发现了这些药物,并且在人类本身中也发现了;现在这些药物贮存于绝大多数人体内,而无论其年龄之长幼。它们还出现在母亲的奶水里,而且可能出现在未出世的婴儿的细胞组织里。

这些现象之所以会产生,是由于生产具有杀虫性能的人造合成化学药物的工业突然兴起,飞速发展。这种工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产儿。在化学战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了一些实验室造出的药物消灭昆虫有效。这一发现并非偶然:昆虫,作为人类死亡的“替罪羊”,一向是被广泛地用来试验化学药物的。

这种结果已汇成了一股看来仿佛源源不断的合成杀虫剂的溪流。作为人造产物——在实验室里巧妙地操作分子群,代换原子,改变它们的排列而产生——它们大大不同于战前的比较简单的无机物杀虫剂。以前的药物源于天然生成的矿物质和植物生成物——即砷、铜、铝、锰、锌及其他元素的化合物;除虫菊来自干菊花、尼古丁硫酸盐来自烟草的某些属性,鱼藤酮来自东印度群岛的豆科植物。

这些新的合成杀虫剂的巨大生物学效能不同于它种药物。它们具有巨大的药力:不仅能毒害生物,而且能进入体内最要害的生理过程中,并常常使这些生理过程产生致命的恶变。这样一来,正如我们将会看到的情况一样,它们毁坏了的正好是保护身体免于受害的酶:它们障阻了躯体借以获得能量的氧化作用过程;它们阻滞了各部器官发挥正常作用;还会在一定的细胞内产生缓慢且不可逆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就导致了恶性发展之结果。

然而,每年却都有杀伤力更强的新化学药物研制成功,并各有新的用途,这样就使得与这些物质的接触实际上已遍及全世界了。在美国,合成杀虫剂的生产从1947年的1.24亿磅猛增至1960年的6.38亿磅,比原来增加了五倍多。这些产品的批发总价值大大超过了2.5亿美元。但是从这种工业的计划及其远景看来,这一巨量的生产才仅仅是个开始。

…………

DDT(双氯苯基三氯乙烷之简称)是1874年首先由一个德国化学家合成的,但它作为一种杀虫剂的特性是直到1939年才被发现的。紧接着DDT又被赞誉为根绝由害虫传染之疾病的,帮农民在一夜之间就可战胜田禾虫害的手段。其发现者,瑞士的保罗·穆勒曾获诺贝尔奖金。

现在,DDT被这样普通地使用着,在多数人心目中,这种合成物倒像一种无害的日常用品。也许,DDT的无害性的神话是以这样的事实为依据的:它的起先的用法之一,是在战时喷撒粉剂于成千上万的士兵、难民、俘虏身上,以灭虱子。人们普遍地这样认为:既然这么多人与DDT极亲密地打过交道,而并未遭受直接的危害,这种药物必定是无害的了。这一可以理解的误会是基于这种事实而产生的——与别的氯化烃药物不同——呈粉状的DDT不是那么容易地通过皮肤被吸收的。DDT溶于油剂使用,在这种状态下,DDT肯定是有毒的。如果吞咽了下去,它就通过消化道慢慢地被吸收了,还会通过肺部被吸收。它一旦进入体内,就大量地贮存在富于脂肪质的器官内(因DDT本身是脂溶性的),如肾上腺、睾丸、甲状腺。相当多的一部分富存在肝、肾及包裹着肠子的肥大的、保护性的肠系膜的脂肪里。

点评集萃

蕾切尔·卡森的声音永远不会寂静。她惊醒的不但是我们国家,甚至是整个世界。《寂静的春天》的出版应该被看成是现代环境运动的肇始。——美国前副总统 艾尔·戈尔

在美国,《寂静的春天》成了当时出现的环境运动的基石之一,并且在由国家公园式的自然保护的视角向关注污染的视角转变过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美)《自然主义者书架》

蕾切尔·卡森是一位受到过良好训练的科学家,并且禀有一个诗人的洞察力和敏感。她知之愈多,她的惊异的感觉就生长得愈多。正因此,她成功地将一本论述死亡的书变成了一阕生命的颂歌。——美国作家 保罗·布罗克斯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

作 者:巴里·康芒纳

译 者:侯文蕙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作者简介巴里·康芒纳,美国知名生物学家、生态学家、教育家。1917年出生于布鲁克林,1937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先后获得哈佛大学的生物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他的著述甚多,除《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外,还出版过《科学和生存》、《与地球和平共处》等书及数百篇科学论文。康芒纳被认为是美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维护人类环境问题上最有见识、最具说服力的代言人。

内容简介

地球经历了若干年的漫长演化,才形成如今的适于人类居住的环境。在演⊙ 巴里·康芒纳像化过程中,顺应它的物种被保留了下来。然而,人类却把自己看成与其他物种本质上有别而且高于其他物种的理性存在。随着对自然资源的无止境攫取,环境污染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环境问题面前,生物学家的认识总是较一般公众深刻和超前:环境问题的出现是人的自然观、价值观出了问题,如果人类以物质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去利用资源,注定会彻底失败。与卡森不同,巴里·康芒纳更多的是寻求环境危机背后隐藏的实质性的根源。他从空气、土地、水、人口,讲到生产技术对生物圈所造成的压力,最后讲到驱使人类走向毁灭的各种经济、社会和政治力量。他以敏锐的眼光、深刻的洞察力,将不断恶化的环境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当人们把环境危机的原因归咎于“人口过多”和“富裕”时,巴里·康芒纳明确地告诉我们,除此之外,还需要到别处去寻求解释。并且,他找到了新的解释——现代技术。因为“新技术是一个经济上的胜利——但它也是一个生态学上的失败”。他在考察了化肥、杀虫剂、洗涤剂、核污染、合成纤维、塑料、汽车等进入生物圈循环的例子后,发现“在每个例子中,新的技术都加剧了环境与经济利益之间的冲突”。由此得出结论:“最近一些年里吞噬着美国环境的危机的主要原因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生产技术上的空前的变革。”《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最初出版于1971年。本书当时除了生态工作者和生态哲学家们赞同外,并未得到世人积极的回应。不过,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开始让更多的人接受了巴里·康芒纳的思想。

该书是围绕着自然、人和技术关系展开的讨论。作者认为,现代工业社会与它所依赖的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是技术,因而要寻找危机产生的技术根源。在作者看来,现代技术在生态上的失败是因为它忽视了生态上的要求,而仅仅以生产效率为追求目标,这是导致环境危机的技术根源。

在本书中,作者以一位生物学家的身份,怀着严谨的科学态度,以美国本身的环境问题为实例,对战后环境危机的根源做了审慎的分析——战后环境危机的根源,不是经济增长本身,而是现代技术。这种造成经济增长的技术往往是从单一的追求生产效率的角度,或从单一的消费使用的目的出发而发明出来的。它忽略了其赖以发展的基础——生态系统,从而破坏了不断循环运动的生命圈。作者提出,要克服危机,首先要克服这种技术上的缺陷;要做到这点,则必须树立生态学的观点。只有人类采取有效的、自觉的“社会行动”,才能重建自然,才是解决环境危机最根本的途径。

历史影响《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在世界环境运动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一经出版就引起了巨大的震动。本书对导致环境危机的原因和技术进行了有力的批判,为人类的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道路。它惊醒了麻木的人们,使得有良知的人们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环境保护的行列中来。

精彩书摘

每一种事物都与别的事物相关。

产生这个结论的某些论据已经讨论过了。它反映了生物圈中精密内部联系网络的存在;在不同的生物组织中,在群落、种群和个体、有机物以及它们的物理化学环境之间。

一个生态系统包括多重的内部相连的部分,它们相互影响着,单就这一个事实就有着某些令人惊异的结果。我们描述这种系统行为的能力由于控制论的发展而获得很大的帮助,这个控制论的发展甚至比生态学还要更年轻。我们把这个基本概念以及这个词本身,都归功于已故的诺伯特·维纳的创造性的思想。“控制论”(sybernetics)是从希腊词“舵手”的意思中产生出来的,它涉及掌握或控制一个系统的行动的各种过程的循环。舵手是一个系统的一部分,这个系统还包括罗盘、船舵及船。如果船偏离了罗盘所指示的方向,这个变化就会在罗盘针的活动上显示出来。当舵手观察到这种变化,并分析了情况后,这个过程就决定了后来的结果:舵手转动船舵,船舵使船拐回原来的航向。这时,罗盘针也就转回到原来的已定的航向位置上,这个循环周期也就完成了。如果罗盘针只是稍稍偏离了,而舵手把舵又转得太远,船的过分摆动也会在罗盘上显示出来——它通过相反的活动来提醒舵手去纠正他的过火的行动。这样,这个周期的运转就使船的行进过程处在稳定的状态中。

…………

生态系统也现出类似的循环,尽管这些循环受到多种多样的天气和环境的各种媒介的日常或季节的影响,而且常常是不太明显的。这类生态学上的摆动的最为明显的例子是毛皮动物种群大小的阶段式的变化。例如,在加拿大的动物捕猎史上,兔子和山猫的种群是以几十年为一转折的。当兔子很多时,山猫的繁殖也很快,山猫种群的增大越来越多地影响到兔子的种群,使它减少下来;当兔子变得稀少时,也就没有足够的食物维持大量的山猫了;当山猫开始死去时,兔子所受的威胁也就较少些,于是数量开始增加。如此循环往复。这些变化成为简单循环的组成部分,在这种循环中,山猫种群无疑是与兔子种群有关,而兔子种群也反过来与山猫种群有关。

在这种摆动系统中总存在着一种危险,即整个系统在这种摆动中的幅度超出于平衡点,以致这个系统不能再恢复它的正常水准时,整个系统就将崩溃。例如,假定在兔子—山猫循环周期的一部分摆动中,山猫设法吃掉了所有的兔子(或者就只剩了一只了),这样,兔子的种群就不可能再繁殖了。在正常的情况下,当兔子被吃掉时,山猫就要开始挨饿,但这一次,山猫种群减少之后是不会再有兔子数量的增加了。结果,山猫就要死去。整个兔子—山猫的体系也就崩溃了。

这与伴随着生态上的崩溃的那种被称为“富营养”的情况是相同的。如果水中的养分变得高到足以刺激水藻的迅速生长,稠密的水藻群体就会因为自身光合作用效力的限制,而不能被长久地维持下来。随着水中水藻群厚度的增加,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够达到水藻群底部的光则急剧消失,结果,任何茁壮的、过分生长的水藻都会很快死去,同时留下有机残骸。这样,有机物质的含量就会变得很大,以致它的降解完全消耗了水中所含的氧。于是腐生细菌死去,因为它们必须有氧才能生存。整个水生循环崩溃了。

点评集萃《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是自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出版以来,有关环境的最好和最有挑战性的图书之一。——(美)《企业周刊》

如果下届美国总统有时间读一本书,那么这本书就应该是《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美)《纽约时报》

生态循环的链条周而复始地运转着,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容“虐待”,也没有一个环节的承受力是无限的。——英国生物学家 F.泰勒斯特只有一个地球——对一个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

作 者:芭芭拉·沃德 勒内·杜博斯

译 者:《国外公害丛书》编委会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作者简介芭芭拉·沃德,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一生著述甚多,除本书外,还著有《富国与贫国》、《改变世界的五种理想》、《印度和西方》、《高低不平的世界》、《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等作品。勒内·杜博斯,美国微生物学家、实验病理学家、人文学家,富于著述,除本书外,还著有《人类是这样一种动物》、《人类适应性》、《人类、医学和环境》、《理智的觉醒》、《内心的上帝》等作品。

内容简介《只有一个地球——对一个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是沃德和杜博斯受时任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秘书长M.斯特朗的委托,为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供的背景材料,材料由40个国家提供,并在152名专家组成的通信顾问委员会协助下完成的。它是一次国际合作的产物,实际上成为大会的基调报告。

本书概括了地球行星的生物圈概念,以及它的生态和社会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共分为“地球是一个整体”、“科学的一致性”、“发达国家的问题”、“发展中国家的问题”、“地球上的秩序”五个篇章,从地球的发展前景,以不同的角度出发,讲述了资源与人口、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对不同国家所产生的影响,呼吁各国人民高度重视,努力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并且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同舟共济”的理念。

书中不仅论及了显而易见的污染问题,而且还将其与人口问题、资源问题、技术影响、农业与工业的发展、社会发展不平衡,以及世界范围的城市化困境等诸多方面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来探讨环境问题。全书始终将环境与发展结合在一起进行论述,在谈到发展中国家的问题时,作者指出:“贫穷是一切污染中最坏的污染。”本书对环境及相关问题的看法是在归纳、总结各方面专家的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明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说明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义。

历史影响《只有一个地球——对一个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虽说是一份非正式报告,但其中的许多观点被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采纳,并写入了大会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因此,可以说本书是世界环境运动史上的一份有着重大影响的文献。该书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对于推动世界各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精彩书摘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习惯于把废物倾于河流,然后再从其中汲取饮水,这是一种自相矛盾的事。但在自然条件下,河流具有很大的自净能力。流水冲刷盐分、土壤、树枝和石屑,最后流入海洋。细菌利用溶于水中的氧来分解有机污物,并转而被鱼类和水生植物所吸收。然后水生植物再放出氧与碳回到生物圈。在这种情况下的唯一危险,就是有些微小的细菌会混入人的饮用水中,从而引起千百年来就成为人类痛苦的各种肠胃病。这些仍然是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主要污染,并且随着人口的增加,这类污染也在增多。

但是,自从人类脱离简单耕种的田园生活,进入新的城市和工业化的社会以来,水污染带来的问题就复杂得多了。首先,就是工业使成千上万的人集中到城市,所产生的污物排入河中,超出了河流的自净能力。其次,工业生产大量地增加了细菌所不能分解的物质(非生物降解物),其中有些具有毒性,特别是像氰化物或汞、铅等无机物质。这些工业废物堆积在地面上,还可能通过渗透作用而将毒物渗入地下水或流进邻近的河流。

甚至,来自城市下水道、来自纸浆和造纸工业、来自牧场的有机(或生物降解的)废物,也能使河流中可利用的溶解氧消耗过多。细菌在分解污水中的杂质时,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氧的含量下降了,有时甚至全然耗尽。可是,所有水生生物都需要氧,所以缺氧的河流将会丧失生物生长的能力,变成数英里长的臭水沟。河水流得愈慢,危险性也就愈大。例如日本造纸城市富士市四周的所有河流,就是这种情景。

即使细菌将废物完全分解后还剩余部分氧气,也还有其他危险性。分解作用将有机污物降解成为含有钾、磷、氮等基本元素的简单分子以及其他营养物。河水中增加了这些物质,相当于水生生物得到了大量的养料,从而使河流中的细菌和藻类得以大量繁殖,其结果是减低了水中氧的含量。由于水中缺少氧气,另一些不需氧的细菌——厌氧菌就乘虚而入,并与残余的废物起作用,而放出硫化氢之类的臭气。

凡是不流动而少氧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都特别显著。天然冲刷到湖内的污泥和营养物,往往使湖水愈来愈浅,并且还改变了湖中原有的生物品种。而现代的淤泥沉积和工业排出物正好加速了这种变化。美国的伊利湖就是一个著名的实例。现在欧洲的许多湖泊,也同样面临着缺氧的危险,甚至内海也受到影响。例如在兰索特海面所测定的波罗的海海水中的含氧量,发现自1900年以来已下降了250%,而目前该处海水中的氧几乎全部被消耗掉了。

更有甚者,现在还有大量人造的而非自然界固有的完全新型的污染物,源源不断地被投入河流。例如杀虫剂是大量人造化合物中最引人注目的物质。目前这类人工合成的化合物至少有50万种,而且新品种的增长率每年达500种。由于探索这些新化合物在将来可能造成的危害是很费钱的事,所以目前要在这方面进行彻底研究的希望是不大的。尽管人们的饮水经常受到这些物质的污染,但是对将来的影响如何,还很不清楚。

点评集萃《只有一个地球——对一个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概括了地球的生物圈概念,以及它的生态和社会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它为人类的环保意识的萌芽、成长做出了贡献。——美国生物学家 林顿·卡德威尔

很多人认为适应人类生存的星球不止地球一个,但是今天人类也没搬离地球去别的星球生活。起码到今天为止,还没找到地球的复制品。——德国思想家 威廉·迪尔斯曼

很早的时候,我读到这本书。它令人惊恐,富于挑战。它给我一个强烈的感觉——那就是,我必须在一生中做些什么,以便帮助他人理解和解决全球的环境问题。——美国环境学家 戴安娜·里弗曼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

作 者:丹尼斯·米都斯 等

译 者:李宝恒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作者简介丹尼斯·米都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小组成员、指导者。除本书外,还著有《超越极限:正视全球性崩溃,展望可持续的未来》、《地球的治理方法》(合著)等。

内容简介

20世纪70年代,国际社会出现了对资源短缺问题持不同观点的两大派别。悲观派认为,封闭的、固有的自然系统中的资源增长有一定的极限;然而,乐观派认为,通过国家与市场的作用、技术的革新等,资源短缺的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1972年,罗马俱乐部(关于未来学研究的国际性民间组织)提出了《增长的极限》的报告,运用“模型和指数增长”的方法,阐释了经济增长与诸多因素的关系,为悲观派的观点增加了砝码。在报告中,以丹尼斯·米都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工业社会的经济增长付出的代价过大,而且已经没有了发展的空间。丹尼斯·米都斯将人口激增、粮食短缺、资源枯竭、环境恶化、能源消耗这五大因素用系统动力学原理连接成“反馈回路”,建立了一个增长模型。《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一书于1972年3月完成,出版后曾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到1973年的石油危机之后,才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该书后被译成30多种文字出版。20世纪80年代,该书被介绍到中国。

在本书中,丹尼斯·米都斯这样总结他的思想:①如果在世界人口数量、工业化进程、环境污染、粮食生产、资源消耗等方面按现在的趋势继续下去,地球上增长的极限将在今后100年中发生。最可能的结果是,人口数量和工业生产力出现不可控制的衰退。②改变这种增长趋势,建立稳定的生态环境和经济条件,以支撑遥远的未来是可能的——使每个人的基本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并且都有实现个人潜力的机会。③如果全人类决心追求第二种结果,他们为达到这种结果而开始工作得愈快,他们成功的可能性就愈大。

对于解决人类困境的出路,本书给出了这样的建议:人口规模和工厂资本在规模上保持不变。人口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资本的投资率等于折旧率;所有的投入和产出的速率保持最小;资本和人口的水平、比例与社会价值一致。随着技术的进步创新加以修正,慢慢地加以调整。简言之,丹尼斯·米都斯在本书中的建议是:避免世界“灾难性的崩溃”的出路只有“零增长”。

书中的观点在当时西方发达国家中并不以为然。现在,经过系统而又深入的研究,越来越多的人取得了共识。人们日益深刻地认识到:产业革命以来的经济增长模式——“人类征服自然”,其后果是使人与自然处于尖锐的矛盾之中,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但是,人类的发展却总是给它带来无尽的折磨和无法修复的毁坏。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土地沙漠化、人口的暴涨……传统工业化的道路,使人类社会面临严重的困境,实际上是使人类走上了一条不能持续发展的道路。

人类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高度负责,否则,人类社会就难以避免在严重困境中越陷越深,为摆脱困境所付出的代价也将越来越大。

历史影响《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所提出的全球性问题早已成为世界各国学者、专家们热烈讨论和深入研究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也成为世界各国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书表达了作者对人类前景的担忧,给人类社会的传统发展模式敲响了第一声警钟。作者对人类的极度关切,鼓舞着更多的人来思考世界上各种长期存在的问题,从而掀起了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浪潮。

精彩书摘

我们已经看到,在没有抑制的情况下,正反馈回路导致指数增长。在这个世界系统中,现在有两个正反馈回路处于优势,引起人口和工业资本的指数增长。

在任何有限系统中,必须有抑制才能停止指数增长。这种抑制是负反馈回路。随着增长接近于这个系统所处环境的最终极限或负荷能力,负反馈回路变得越来越强。最后,负回路与正回路平衡,或者处于支配地位时,增长就结束了。在这个世界系统中,负反馈回路包括环境污染、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和饥荒等一些过程。

这些负回路的行动所固有的滞后,允许人口和资本超越它们最终可以维持的水平。超越的时期是资源的浪费,通常也降低环境的负荷能力,加剧人口和资本的最终下降。

来自负反馈回路停止而增长的压力,在人类社会的许多部分已经感觉到了。社会对这些压力的主要回答,已经指向负反馈回路本身。技术上的解决办法,例如为第四章中所讨论过的那些办法,已经计划要削弱负回路或者掩饰负回路所产生的压力,以便能继续增长。这样一些办法在减轻由增长引起的压力方面可能有一些短期效果。但是,在长期趋势方面,它们并不能防止过头和随之而来的系统崩溃。

对于由增长造成的各种问题的另一种回答,是要削弱引起增长的正反馈回路。这样一种解决办法几乎从来没有被任何现代社会承认是合理的,而且它当然也没有有效地实行过。这样一种解决办法包括什么政策呢?会产生什么样的世界呢?在历史上,这种方法几乎没有先例。因此,没有可供选择的方案,只能用模型——或者是精神模型,或者是形式上以书面模型——来讨论它。如果我们在模型中包含某些故意控制增长的政策,这个世界模型会怎样行动呢?这样一种政策变化会产生“更好的”行为方式吗?

当我们用“更好的”这样一些词,并在可供选择的模型输出中间选择的时候,我们作为实验者是在把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和偏爱插入这种模型过程,在我们可以起决定作用的范围内,构成这模型的每一个因果关系的价值,是这个世界的实际起作用的价值。促使我们把计算机输出评定为“更好的”或者“更坏的”的价值观,是做模型的个人及其听众的价值观。我们通过拒绝过头和崩溃的模式,已经断定我们自己的价值观系统是不合乎需要的。现在,我们在寻求“更好的”结果,我们必须尽可能清楚地为这个系统确定我们的目的。我们在探讨一种模型输出,它代表一切的世界系统:

1.可以维持,没有突然的和不可控制的崩溃;

2.可以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物质需要。

点评集萃《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对于每个想扭转环境恶化趋势,并建立一个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的公民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工具。——(美)《纽约时报》《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是一部最重要的大众环保著作,这本书是以科学的方式对待环境问题的最重要的著作。它是用模型方法看待全球环境资源问题的第一个重要尝试。——加拿大环保主义者 斯科特·斯洛康布小的是美好的

作 者:E.F.舒马赫

译 者:李华夏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作者简介E.F.舒马赫(1911~1977),英籍德国人,世界知名的经济学家、企业家,被尊称为“可持续发展的先知”。他一生阅历丰富,任过教,做过生意,当过记者,后来致力于经济学的研究。他对经济增长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忧心忡忡,为此写出《小的是美好的》一书。他的一篇名为《多边清算》的论文于1943年在《经济学家》杂志上发表。后来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凯恩斯起草的多边清算方案“凯恩斯计划”中,全面采用了舒马赫的观点。

内容简介《小的是美好的》于1973年问世,书中切中时弊和颇具争议的观点激起了读者的热烈反响,该书6年间再版12次,形成了广泛的影响。书中质疑西方经济目标是否值得向往,反对核能与化学农药,批评以经济增长作为衡量国家进步的标准。

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现代世界”和第二部分“资源”,批评发达国家以工业化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对和平、土地的使用、核能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第三部分“第三世界”和第四部分“组织与所有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事业问题、社会制度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发展中国家所应该选择的发展道路。

在舒马赫看来,西方世界引以为傲的经济结构,不外乎追求利润及进步,从而使人日益专业化,使机构逐渐成为庞然大物,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工作效率低下、环境污染、工作环境变得非人性。他因而提倡中间技术等基础观念,为经济学带来了全新的思考方向。

同时,本书展示了现代社会片面强调经济发展所导致的道德缺失、精神空虚、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问题。为解决种种弊端,作者提出了一个新观念——佛教经济学,即使人获得利用和发展才能的机会;使人通过与他人共同参加一项任务克服自私自利;生产恰当生存所必需的商品与劳务。他呼吁人们改变旧传统,接受新观念。他认为,人们必须从规模、教育、土地、技术等方面加以全面改进,重新开始我们的新生活。

历史影响《小的是美好的》被看做是经济学上一次颠覆性的论述。本书在30多年前就明确地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模式和方向。而且第一次在学术界提出小企业是最具有经济活力的一部分,是一国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出要进行大众生产而不是大量生产的观念,影响深远。

精彩书摘

天底下总有些事是我们为了这件事本身去做的,但是也有一些事是我们另有所图而去做的,任何一个社会的最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区分目的以及达到目的的手段,并对此有若干共识及协议。这块土地究竟只是一个生产工具,或者不仅如此,它本身就是目的?而且我所说的“土地”包括了所有在这块土地上的生物。

换句话讲,所有事情都要看作的人当时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如果是以生产者的身份享受头等待遇的旅行或使用豪华汽车,就会被认为是浪费金钱;但是如果同一个人摇身一变,以消费者身份这么做,就会被称为是高水平生活的表现。

这种二分法再没有比在土地利用方面更明显的了。农民被看成仅仅是一个生产者,他必须采取可能的手段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即使他因此破坏了(对于作为消费者的人来说)土壤的质量、风景的美丽,即使最终的结果是农村的人口减少与城市的过度拥挤。现在,有些大型农场主、园艺家、食品制造商以及水果种植者,他们从未想过消费他们自己的任何产品。他们说“真幸运,我们有足够的钱买得起有机生长的不施农药的农产品”。当问他们自己为什么不坚持采取有机的方法,避免使用有毒物质时,他们回答说,他们没有能力这样做。作为生产者的人有能力做到的是一回事;作为消费者的人有能力做到的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但是由于两者又是同一个人,于是人或者社会究竟有能力做到什么的问题就引起了无休止的混乱。

而这些结果都是因为作为一个生产者的人,承担不起“不经济行事的这种奢侈”,因而无法生产出像健康、美丽、持久之类的必须“奢侈品”——而这是作为消费者的人比起任何其他东西都更想要的。这种东西成本太高了,结果是我们越富有,就越“买不起”。

归根究底,研究小组的结论可直接从它所作的假设中导出……

人活着不能没有科技,一如人之不能违反自然而生存。但是最值得我们考虑的是科学研究的方向。我们不能把这个一脚踢给科学家去处理。就如爱因斯坦自己所说的,“几乎所有的科学家在经济上仰仗他人”而且“有社会责任感的科学家数量是如此之少”以至于不能由他们来决定研究方向。

…………

为什么发展不能是个创造的过程,为什么它不能被订制、购买、规划,为什么它必须是个渐进的过程,原因就在这里。教育并不会“跃进”,它是一个高度精细的渐进过程。组织也不会“跃进”,它必须逐渐演变以适应环境的变迁。纪律的情形也差不多。

如果援助是要引进某些新的经济活动,那么只有在它们能由大多数民众的现有教育水准可以支持的情况下,才对社会有益,也才能存活,而且也只有在援助能增进并推广教育、组织、纪律的更进一步发展时,它们才真正的有价值。这里也许会有个伸展的过程——但是绝对不会有一步登天的情况。如果引进的新经济活动要依赖特别的教育、特别的组织、特别的纪律,而这些都是接受援助的社会所没有的,那么这些活动就不会带来健康的发展,很可能反而会阻碍了健康的发展。

点评集萃

我怀着无比虔诚的心情把《小的是美好的》推荐给那些乐于思考未来的朋友们:无论是有权的、无权的人;无论是穷人、富人;无论是年老的、年轻的……这本书会给每个人以智慧的启发。——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联席总裁 潘石屹

如果一本书出版30多年后还不断地有人在读,并从中获得启示,那么这本书一定是经典著作。《小的是美好的》就是这样的一本书。——中国当代经济学家 梁小民《小的是美好的》一书代表了经济学家的逆向思考,省思如何生活才是值得的与快乐的。——中国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 傅佩荣自然之死——妇女、生态和科学革命

作 者:卡洛琳·麦茜特

译 者:吴国盛 等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作者简介卡洛琳·麦茜特,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自然保护与资源研究系环境史、环境哲学和环境伦理学教授。除本书外,还著有《生态学革命:新英格兰的自然、性别和科学》、《再创伊甸园:妇女、自然和叙事》等著作。

内容简介《自然之死——妇女、生态和科学革命》最早出版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少有的从女性性别与自然个性的角度写社会进化及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著作,该书在欧美影响极大,堪称生态女性主义的代表作。

自然作为有机体的观念在古代哲学中便可以找到根源。有机理论的核心是把自然,尤其是地球与一位养育众生的母亲形象等同起来。当人类对地球母亲造成伤害时,就会理所当然地受到道德上的谴责。这种自然有机论观念在文艺复兴时期发展成一系列关于自然的有机论哲学。它们的共同前提是:宇宙的所有部分同处在一个有机体中,它们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每一部分的变化都会反映出其余部分的变化。

然而,17世纪的大发展催生出的机械论取代了有机论的自然观。机械论将自然看成是死的,并且认可了对自然及其资源的掠夺、开发以及操纵。这种机械论也构成了近代西方文化试图驾驭自然、征服自然的理论根据。

面对自然环境被破坏、资源被耗尽的危机,西方社会重新开始审视机械论的价值。有机论为现代生态科学和环境保护提供了基本的哲学框架。麦茜特所倡导的生态女性主义已无意于重新确立起自然母亲的形象。她强调,机械主义使自然死亡了,把自然变成了可从外部操纵的、惰性的存在;机械主义世界观归根到底是由政治权力驱使的。她把“自然歧视”与“性别歧视”联系起来,并把它们置于社会政治、经济权力的历史背景下加以考察,把妇女解放同解决生态危机一并当作女性主义革命的奋斗目标。

本书是一本独具特色的、以女性主义特有的视角重新建构的自然概念演变史。该书探讨了科学革命如何认可了自然的开发、贸易的扩张以及女性的被奴役,阐述了20世纪工业社会所面临的困境,以及过去数个世纪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并对自然与生命的有机论和机械论之间的争论,提供了一个有洞察力的讨论。麦茜特指出,生态是一个巨大的整体,“各部分将从整体中获得它们的意义。每个特定的部分都依赖于总体境况并由它确定”。只有在整体和谐中,人类社会,这个生态系统的子系统,才能稳定健康地发展;当自然环境遭到破坏时,人类社会必然会发生灾难性的变化。

历史影响《自然之死——妇女、生态和科学革命》揭示了人类怎样将自然概念化,以及有机的自然观念如何转变为死寂的自然的过程,从而找出了导致种种对生态和环境之破坏的根源。作者认为:“一个非机械的科学和一个生态的伦理学,必定支持一个新的经济秩序,这个新秩序建基于可再生资源的回收,这个生态系统将满足基本的人类物理和精神需要。”本书为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妇女解放的深入思考带来了新的切入点,对于人类的生存意义价值非常大。

精彩书摘

虽然欧洲乡村的村共同体存在着一系列的实际公社形式,普遍适用的共同原理是群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早期的地域公社由地域相邻、靠个人地产维生的家庭组成,公社成员共同分享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由选举产生的官员来管理。后来,村社逐渐取代了地域公社。村社进一步强化了合作行动和群体团结,其方式是在分享的资源之外增添土地和役畜,把草原和耕作的管理增加到公社长官的责任中。村庄的内聚传统压倒了分裂和居民住户间的争吵。

随着人口增长和土地短缺,村社采取了强制性耕种制:村里的每一个人必须在同一时间里耕、种和收,以提高产量。这样,农业共产主义在这些村里就达到了一个新的合作水平。

在中欧的许多共同体内,随着家庭人口变化,土地实行定期再分配,以使地块的肥力、产量和估计价值平等化。有机共同体模式的这些形式在中世纪和近代早期欧洲的绝大多数地区广泛地建立起来了,并在中欧和东欧等地一直好端端地幸存到18世纪和19世纪。

在有机的等级制和公社制这两个端点间,存在着许多的政治可能性,这在教会、国家和知识分子的信条中可以找到例证。例如,一种变体降低了头脑统治的重要性,认为共同体或城镇只能由合格的公民组成,拒绝无差异地接受民众。一个代表人民的议会为共同体决策并对它负责。改革教派也提出了符合宗教共同体理想的有机理论。

像等级制度一样,基于财产权和土地与金钱交换的市场经济的扩张,也破坏了公社制模型的现实基础。农业改良的前进和乡村工业的增长,破坏了公社的生产实践和资源的公社控制。

到17世纪,约翰·洛克(1632~1704)在其财产权理论中,能够向公社根据圣经和自然律永远拥有地球每一部分的权利这一观念提出挑战了。通过个人劳动获得的土地产出,开始成了个人的私有财产。“一个人耕种、改良、开垦和收获了多少土地,他就能享用其劳动产品,无论多少都是他的财产。他用自己的劳动做了多少,就应该从公社圈出多少。”通过混淆人类劳动与橡树籽、苹果、动物以及“自然,大家共同的母亲”之间的区别,如上所述,人们从公社拿走这些“出于自然的产品”,并使它们和土地成为他们自己的财产。在创世之时,上帝曾命令道:“人……去征服大地!”在这样做时,他“授权……去获取”私人财产。“因此征服或耕种大地并拥有它,在我们看来是联系在一起的。征服给出拥有的权利。”

如果不是为了金钱——“金、银、宝石……想象或约定赋予它们价值的任何东西”——任何剩余产品都将不会存在,土地也不会得到改良。金银与土地及其产品的交换更可取,因为金属“收藏起来不会有任何麻烦,这些金属在其所有者手中不会腐烂变质或衰败”。

土地一旦种上有价值的产品——小麦、大麦、烟草和糖——就会比自然状态的土地更有价值,这些产品有市场也非常重要。“我要问,如果一个人在美洲大陆中部拥有十万或百万公顷的上等土地,而且准备耕种和养上牛群,但他在那里没有任何希望与世界其他物质进行贸易,不能用他生产的产品换到金钱,他将如何估价这些土地?”没有市场,他将不会花费时间和劳动去生产超出生活所需的任何东西。市场经济基于金钱交换、财产权利和农业改良,因此对大地的统治会刨去有机共同体理论和实践的根基。

点评集萃《自然之死——妇女、生态和科学革命》探讨了科学革命如何认可了自然的开发、贸易的扩张以及女性的被奴役。——中国当代哲学家、科学家 吴国盛

卡洛琳·麦茜特的辉煌的构思,不能不使我们惊叹,我们应对《自然之死——妇女、生态和科学革命》在世界中的地位重新做思考。——英国哲学家 阿尔赫·格里斯自然的终结

作 者:比尔·麦克基本

译 者:孙晓春 马树林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作者简介比尔·麦克基本,1960年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毕业于哈佛大学,是美国著名的环境保护主义理论家。他在《纽约时报》等著名报刊发表的数百篇有关自然的文论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他广博的知识,加之在哲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造诣,确定了他在环境科学领域的重要地位,被认为是与梭罗、卡森齐名的环保作家。他的主要作品有《信息遗失的时代》、《可能是一个:关于小家的个人与环境讨论》、《自然的终结》等。

内容简介《自然的终结》出版于1989年,随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书是一部诙谐和悲剧性的著作。主要对因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的诸多后果进行了论述。全书分为以下几章:“新的大气”:环绕在我们周围的大气已经和以往不同了,新的大气带来了许多令人烦恼的问题。由于工业的飞速发展,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被释放到大气中,当大气中各种成分的比例发生变化时,一切后果都可能发生。“自然的终结”:由于人类的“力量”过于强大,以至于自然的法则被改变,自然在观念上的意义被终结了。而我们在这一切发生以后,发现自己对原初的自然还保留一种依恋和向往。“破碎了的诺言”:当人类的活动改变了大气以后,一切都会发生变化。自然界的规则不再恒定,而是变得难以琢磨;人类已经不可能依旧凭借以往的经验而进行生产活动和生活。“妄自尊大的反应”:在自然终结之后,我们人类如何应对呢?人类仍然企图通过自己的活动去改变自然,征服自然。这些人相信:人类的理性可以进行科技发明,在未来仍然可以通过科技发明找到新的出路。在作者看来,这种想法是妄自尊大的。“荆棘丛生的小路”:“我们(人类)没有必要在任何时候都是这个世界的支配者”,旧观念使人类逐渐走向绝境,我们应该换一种新的观念,一种生态中心的观念——我们并不比其他生灵更重要。然而,这是一条荆棘丛生的小路。在这条路上,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克服,比如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贫困人口不断增多、人类欲望无止境增长等。

本书主要谈论的是一个具有自然科学性、哲学性、全球性的问题——环境保护,并介绍了由于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而产生的影响。作者告诉我们:环境问题首先是一个观念问题。随着人口的不断激增,人类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在地球上,人类未涉足过的地方已经很难找,可见人类的活动范围之大。同时,作者指出,环境问题也是哲学问题。“人类中心”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为了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把大量的氟氯烃排放到大气里,大片的森林被砍伐,把大量的DDT喷洒在农野里,将众多的河流变得不再适于鱼类生存……

从麦克基本开始,人们对自身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人类不再是弱小的物种,而是有着强大的力量统治万物,且反过来终结了自然,并进而走向危险的彼岸。书中的理念引发了人们对科学的终结、历史的终结等问题的思考。

历史影响麦克基本以温室效应为核心案例来做叙述、论证和预言,并且将当时已经存在的各种证据(包括当时的争论),以晓畅的文字一一道来,使科学性很强的一些问题易于理解。全球变暖已经不再属于遥远的逻辑和推测性的恐吓,相反,它正在发生之中——我们处于急流之中,而不是在平静的水面上。作者告诉我们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人类再也不能认为自己是被巨大的力量抛来抛去的物种——现在,我们就是那些巨大的力量。飓风、雷暴和大雷雨已经不再是自然的行动,而是我们的行动的产物。

精彩书摘

人们尽可以认为,我们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在摧毁这个独立的自然了,所以我们也没有必要为此而感到特别的悲恸。当人类制造了第一件工具的时候,或者在种下第一棵庄稼的那一天,就已经不可挽回地改变了自然。瓦尔特·特鲁伊特·安德森(Walter Truett Anderson)在他最近出版的一本名为《控制发展》(To Govern Evolution)的书中指出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人类所做的每一件事,包括划定野生保护区或保护濒危物种,都是“人类干预自然的另一种方式”。他认为,在他的家乡加利福尼亚,自1870年以来,随着早期的农业被金矿采掘和被牧羊业取代,便发生着持续性的改变。当然,在技术上说,他是对的。任何行动都在改变着环境,甚至一只鸟建起一个鸟巢也是如此。的确,就像他所指出的那样,我们不可能“回到未曾被人类社会触及过的自然秩序里去了”。但是,安德森的观点以及其他与此类似的有关自然的进一步改变的理论,有些过于宽泛。在19世纪70年代,独立的自然在加利福尼亚并没有消失。1870年,约翰·缪尔刚刚开始在约塞米蒂的旅行,对于人类社会之外的自然界刚刚有所认识,他刚刚要唱出最伟大的自然赞歌。自由的、野生的自然在某些地方可以保持到什么时候,人们关于自由的和野生的自然的观念也可以存留到什么时候。“核武器的发明可能真正地标志着自然终结的开端。终于,我们拥有了征服自然的能力,在一瞬间,在世界上的每一处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在通常情况下,核危险看起来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对生命形式和生态系统构成的威胁,可是事实上,核危害却是生态危机的最核心部分,诸如使喜马拉雅山瞬间笼罩在乌云当中,不过是各种可以想见的破坏自然的形式中的一种。”约纳坦·斯切尔(Jona than Schell)在《地球的命运》(the Fate of the Earth)一书中这样写道。他说得很对,在他写这本书的时候(大约是不到10年以前),人们还很难相信会有规模和范围如此之大的威胁存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全球变暖还是一个十分模糊的理论,核武器却是无可匹敌的(直到现在他们依然这样认为,但愿这仅仅是一个认识快慢的问题)。可是,核武器的两难状态至少为人类的理性开启了一条通道,我们可以不投下核武器,我们也可以事实上减少核武器或在根本上清除核武器。核武器力量的可怕,曾在日本、在比基尼、在内华达州的地下,也无数次地在我们心中,得到了充分的证实,这使得人类能够慢慢地朝着这个充满希望的方向努力。⊙ 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后的景象

相比较而言,各种各样的导致自然终结的过程远远地超乎人们的认识。例如,只有为数不多的人晓得二氧化碳将使这个世界变暖,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他们很不成功地尝试着说服我们。现在,这一切已经太迟了——还不太晚,在我对这个问题进行阐释的时候,使已经发生的某些变化得以改善,我们或许可以避免更加可怕的后果。但是,科学家们认为,我们已经向大气中排放了足够多的气体,以至于气温明显地升高,天气的最终改变将是不可避免的。

点评集萃

比尔·麦克基本向我们展示了他对于人类的身份以及正在向哪里去这一问题令人信服的思索。《自然的终结》是一本值得我们每个人一读的好书。——美国作家、思想家 罗伯特·科尔斯《自然的终结》可能会使你改变信念,也可能会使你激愤。但是,在读过此书之后,你眼里的世界一定会与从前大不相同。——美国环保学家 克里夫兰德·P.迪乐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

作 者:艾伦·杜宁

译 者:毕聿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作者简介艾伦·西恩·杜宁,美国经济学家、纽约世界观察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他曾获奥伯林学院哲学和环境政策硕士学位、奥伯林学院音乐学士学位。他的著作(或合著)有世界观察论文7篇,主要论及贫困、土著人、种族隔离、森林和动物农场的环境后果。《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一书荣获纽约哈里·肖邦媒体奖,另外许多著作曾获得伦敦有德消费奖。

内容简介《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 艾伦·杜宁像来》是纽约世界观察研究所编撰的“世界观察警钟”丛书的第二本。

全书分为:“评价消费”、“寻求充裕”、“驯服消费主义”三个部分。作者首先对消费的回报提出了质疑,论述了消费与幸福的关系——在富裕和极端贫困的国家中得到的关于幸福水平的记录并没有什么差别。高收入者倾向于比中等收入者略幸福一点儿,低收入者倾向于最不幸福。任何国家的上等阶层都比下等阶层对他们的生活更满意,但是他们并不比更贫穷国家的上等阶层更满意,消费就是这样一个踏轮,每个人都用谁在前面和谁在后面来判断他们自己的位置。

接着,作者论证说,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闪电般地遍布全球,仅仅一代人的时间,绝大多数人已经拥有了私家车、成为电视观众、变为受广告支配的消费者。消费者社会只是一个短暂的阶段——由于它和地球的未来可居住性的原因,我们必须认识到舒适的生活不可能由无限制增长的生活用品、食品、拥有物组成,这些事物超出了一定的界限,给人们带来的快乐会逐渐降低。另外,这种状况也反映了许多国家所陷入的衰退,民众生活不尽如人意,现在是走出消费误区、走向作者所说的持久文化运动的时候了。

持久文化就是一个量入为出的社会;是提取地球资源的利息而不是本金的社会;在家庭、友谊和有意义的工作网中寻求充实的社会。作者说,消费主义让我们饕餮于物,却不能给我们以充实和富足感,我们仍然是社会、心理和精神上的饥饿者。

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许多资源不可再生,所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言论是荒诞不经的。消费越多,污染越多,对自然资源的攫取也会增多。过分贪婪的、无节制的、多少都不算多的消费,将会摧毁环境,浪费资源,用光用尽能源。本书揭示了消费主义与环境问题的内在联系,通过解释需求去打破这个恶性循环。作者指出,维系人类和自然的命运掌握在我们——消费者的手中,如果不重新调整我们的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那么地球离毁灭就不远了。

历史影响人口的增长和技术对环境的影响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是肆意消费却很少有人提起。如此贪婪的、无节制的、多少都不算多的消费,对环境将是毁灭性的打击,留给地球的只是更多的伤害。《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一书反省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人们只有重视消费、重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地球才能不受难,人类的路途才会越走越远。

精彩书摘

亚里士多德早在2300年前就写道:“人类的贪婪是不能满足的。”它是指当一种要求被满足的时候,另一个新的要求又替代了它的位置。这句话成了经济学理论的第一格言,并为人类的很多经验所证实。公元前1世纪,罗马哲学家卢克莱修写道:“我们已经失去了对橡树果的兴趣。我们也已经抛弃了那些铺着草、垫着树叶的床,于是穿兽皮已经不再时髦……昨天是皮衣,今天是紫衣和金衣——这些是用怨恨加重了使人类生活痛苦的华而不实的东西。”

将近2000年以后,列夫·托尔斯泰模仿着卢克莱修的说法讲道:“在从乞丐到百万富翁的男子当中寻找,1000人中你也不会找到一个对自己的财产感到满足的人……今天我们必须买一件外衣和一双与之配套的鞋;明天,还得买一块手表和一条项链;后天,我们又必须在一所大公寓里安装一个沙发和一盏青铜灯;接着我们还必须有地毯和丝绒长袍;然后是一座房子、几匹马和马车、若干油画和装饰品。”

当代财富史的编史者们对此已达成共识。几十年来,继承了一笔石油财产的刘易斯·拉帕姆,一直询问人们当他们拥有多少金钱时才感到高兴,他说:“不论他们的收入怎样,许多美国人都认为他们能有两倍的钱,他们将得到独立宣言许诺给他们的幸福水平。年收入为1.5万美元的人确信如果他每年只要收入3万美元,就会解除忧虑。年收入为100万美元的人认为如果他每年收入200万一切就会更好了……”他总结说:“没有人曾拥有足够的金钱。”

如果人类的需求实际上是可无限扩张的,消费最终将不能得到满足——这是一个被经济理论忽略的逻辑结果。事实上,社会科学家已经发现了令人吃惊的迹象:高消费的社会,正如奢侈生活的个人一样,消费再多也不会得到满足。消费者社会的诱惑是强有力的,甚至是不可抗拒的,但它也是肤浅的。

…………

消费满足可通过攀比或胜过他人的方式实现,也可通过好于前一年来达到。这样,个人幸福更多的是提高消费的一个函数而不是高消费本身的函数。斯坦福大学的经济学家蒂博尔·斯克托夫斯基证明,原因在于消费是上瘾的:每一件奢侈品很快就变成必需品,并且又要发现一个新的奢侈品。中国工厂的年轻工人把收音机换成黑白电视,一如德国的年轻经理把宝马汽车换成梅塞德斯一样真实。

在代际之间,奢侈品也变成了必需品,人们对照他们当年设立的标准来衡量现在的物质舒适程度,所以每一代人都需要比前人更多的东西才能满足。经过几代以后,这个过程就能把富裕重新定义为贫穷。美国和欧洲贫民窟拥有的像电视机之类的东西,可能会吓坏几个世纪前的最富有的邻居,但是这并没有减少消费者阶层对贫民区居民的蔑视,也没有减少现代穷人的艰辛感。

随着消费标准的不断提高,社会确确实实难以满足一个“体面的”生活标准的定义——在消费者社会处于良好地位的成员的生活必需品——无止境地向上移动。父母没有购买最新的电子游戏的儿童觉得不好意思邀请朋友到家里来玩;没有一辆汽车的少年会觉得和同龄人不平等。经济学家言简意赅地阐述道:“需要是被社会定义的,并且是随着经济的增长而逐步提高的。”

消费和满足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难以捉摸,涉及按时间进程来比较的社会标准。然而关于幸福的研究也同样是一个难以捉摸的事实,生活中幸福的主要决定因素与消费竟然没有关系——在这些因素中最显著的是对家庭生活的满足,尤其是婚姻,接下来是对工作的满足以及对发展潜能及闲暇和友谊的满足。

在决定幸福方面,这些因素都是比收入更重要的指标。伴随着讽刺性的结果,例如,突然的发横财能使人痛苦;百万美元的中奖者通常孤立于他们的社会关系之外,失去了从前的工作赋予他们的生活整体性和意义,并且发现他们自己甚至与亲密的朋友和家庭也疏远了。类似地,斯克托夫斯基等精神分析学家认为,较高收入的人较幸福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白领阶层的技巧性工作比蓝领阶层的机械性工作更有趣。经理、董事、工程师、顾问和其他的专家享有更多的挑战性和创造性的事务,因而比那些较低商业等级的人得到更多的精神回报。

点评集萃

艾伦·杜宁通过不同角度的展示,向我们指出走出消费误区、走向持久文化运动的途径。——美国经济学家 艾斯·德格尔《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让我们重新审视现代的消费模式与地球的关系,加深对地球大环境的认识,无疑是大有裨益的。——英国环境学家 约翰·布赫司尔大自然的权利

作 者:纳什

译 者:杨通进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作者简介罗德里克·弗雷泽·纳什,美国著名思想家、环境学家、历史学教授,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获博士学位,是研究环境思想史和环境主义运动史的资深学者。20世纪60年代初,纳什在威斯康星大学档案馆收集整理关于奥尔多·利奥波德的论文时,对环境伦理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后来,即从事环境伦理学的研究,著有《荒野与美国人的心灵》、《大自然的权利》、《美国的环境:资源保护主义史读本》等。

内容简介

20世纪是一个发展与破坏、繁荣与贫困共存的世纪。飞速发展的科技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带来的严重后果,使人类日益感觉到自身的强大和改造自然方面所蕴涵的无穷无尽的力量。与此同时,人类逐渐认识到自身脆弱的一面和自然环境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口剧增、物种灭绝、能源短缺、大气污染、温室效应等危机的出现,表明人类的不合理活动正在使生态环境遭受致命的打击,同时也把人类置于危险的生存境地。基于这样的大背景,环境伦理学作为生物学和哲学的交叉学科,在20世纪逐渐成熟和发展起来了。《大自然的权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问世的。本书被公认为全面和详细介绍生态哲学和环境伦理学发展史的开山之作。全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追溯了环境伦理思想与天赋权利之间的关系,介绍了西方17~19世纪的环境伦理思想以及保护动物的仁慈主义运动。第二章探讨了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美国的环境伦理思想。第三章介绍了现代环境伦理学的产生及发展过程。重点阐述了环境伦理学的创始人阿尔伯特·施韦泽和奥尔多·利奥波德的环境伦理思想,以及后人对他们的思想的传播和发展。第四章论述了西方宗教的环境伦理思想,主要探讨了历史学家林恩·怀特的思想,以及基督教的“绿色化”趋势。第五章介绍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环境伦理思想,说明了环境伦理学的“前卫”特征。第六章介绍了当代环境主义运动,以及这一运动对于人们的价值观念、社会生活、政治法律制度和经济秩序的冲击和影响。最后,作者在“跋”中说明了环境主义与废奴主义之间的相似性与合理性,指出了环境主义运动的光明前景。

值得一提的是,《大自然的权利》所追述的“新环境主义”认为,“在哲学和法律的特定意义上,大自然或其中的一部分具有人类应予以尊重的内在价值。”作者区分并命名了两种看似相像其实完全不同的生态保护观念: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观和环境中心主义的生态观。面对残酷对待野生动物的事实,第一种生态观认为这样做有害于人类;第二种生态观认为它的错误在于侵害了动物的权利。第一种生态观从人类的长远利益出发,认为人们有权享有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认为保护大自然是正确的。而第二种生态观则从动物、植物的角度出发,认为生态系统本身拥有存在的权利,人类没有理由和资格滥用自然。循着这两种生态观历史演绎的线索——尤其是生态中心主义发展的历史脉络,作者梳理了近现代西方思想史,认为以确立“大自然也具有天赋权利”为特征的当代环境伦理思想是西方自由主义思想传统的最新发展和逻辑延伸。至真哲理,发人深省。

历史影响纳什通过《大自然的权利》提出了这样一个观念:人与人之间应当建立一种平等的伦理关系,而人与自然之间也应建立一种合理的伦理关系。人在地球上是一个独特的存在物,人生活在自然中,与动物、植物、生态系统、大地等等都是平等的,人所享有的不是掠夺的权利,而是保护的义务。自然的绿色是希望之色,也是生命之色。护住这绿色既需要全新的价值观,更需要坚强的勇气和积极的行动。

精彩书摘

在近代早期,关于道德能在多大程度上应用于大自然的讨论是围绕着动物活体解剖实验问题展开的。从其最坏的方面讲,这种实验是直接切割那些被活活捆绑在案板上未经麻醉的动物。由于医学产生于17世纪,因此它对身体功能的研究依赖于对动物的活体解剖实验。但是,这种实验遭到了早期仁慈主义者(humanist)的严厉谴责;而活体解剖者则转向勒内·笛卡儿(1596~1650),用他的理论来证明其实验方法的合理性。作为一名备受称赞的数学家、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笛卡儿提出了一种认为伦理学与“人—自然关系”无关的哲学思想。在笛卡儿看来,动物是无感觉无理性的机器。它们像钟那样运动,但感觉不到痛苦。由于没有心灵,动物不可能受到伤害。它们感受不到痛苦。用笛卡儿的话来说,它们没有意识。相反,人具有灵魂和心灵。事实上,思想决定着人的机体。“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儿的基本原则。这种把人与自然分离开来的二元论,证明了活体解剖动物和人对环境的所有行为的合理性。笛卡儿坚信,人类是“大自然的主人和拥有者”,非人类世界成了一个“事物”。笛卡儿认为,这种把大自然客体化的做法是科学和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前提。

但是,在西方思想的大潮中,也存在着另一股对这种人类中心主义进行挑战的涓涓细流;它的部分源头活水是希腊—罗马的这样一种传统观念:动物是自然状态的组成部分和自然法的主体。尽管基督教削弱了广延共同体的理想,但动物法的原则在欧洲思想中却生生不息。许多残缺的有趣证据表明,在中世纪,法庭经常对那些(例如)夺人性命的动物进行刑事审判。这种做法使得20世纪70年代的下述观点显得并非如它看起来的那么新颖:树木与其他自然客体在法律面前应当拥有地位。

有趣的是,尊重非人类存在物的权利、或人类对它们至少有责任的第一个法律出现于马萨诸塞湾一带的殖民地。“自由法典”——它于1641年被州议会接受——的作者是纳萨尼尔·华德(N.Ward,1578~1652)。作为一名律师和后来的部长,华德于1634年来到新英格兰,定居于伊普斯维奇(Ipswich)。应法庭要求,华德编辑了殖民地各州的第一部法律汇编。华德在“惯例”(他使用这一词的含义即权利)这一栏的第92条列举了这样一个规定:“对那些通常对人有用的动物,任何人不得行使专制或酷刑。”第93条“惯例”要求那些“用牛拉车或耕种”的人要定期地使它们休养生息。很明显,这还是一种十足的功利主义观点——只有家畜得到保护——但是,在1641年,当笛卡儿的影响在欧洲正值高峰时,这位新英格兰人能够第一个站出来维护“动物并非毫无感觉的机器”的观点,可谓意义深远。而且,“专制”一词的使用似乎隐含着这样一种观念:在动物法传统中,非人类存在物也拥有天赋权利或自由。或许,在荒野中创造一个新社会的任务使得清教徒的心灵更容易接受一种宽广的伦理原则,这种伦理原则产生于一种与他们所征服的荒野相似的自然状态。

约翰·洛克所关心的主要问题不是如何对待动物,而是财产在他的哲学中,动物能够被人拥有这一事实使得动物也获得了某些权利。当然,动物的这些权利源于其拥有者(而非动物本身)的权利,而且与人的利益有关。与笛卡儿相反,洛克在《关于教⊙ 小海豹被残忍杀害育的几点思考》(1693)中指出,动物能够感受痛苦,能被伤害。毫无疑问,对动物的这种伤害在道德上也是错误的。但是,这种错误不是源于动物的天赋权利,而是源于对动物的残忍给人带来的影响。洛克写道,“许多儿童折磨并粗暴地对待那些落入他们手中的小鸟、蝴蝶或其他这类可怜动物”。洛克认为,这种行为应被制止并予以纠正,因为它“将逐渐地使他们的心甚至在对人时也变得狠起来”。洛克接着说,“那些在低等动物的痛苦和毁灭中寻求乐趣的人……将会对他们自己的同胞也缺乏怜悯心或仁爱心”。洛克赞扬了他所熟悉的一位母亲。她教育她的孩子以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对待他们的“小狗、松鼠、小鸟”和其他宠物的福利。他认为这些儿童是在朝着变成一个有责任感的社会成员的方向发展。在他1693年的论文中,洛克超越了那种狭隘的功利观点:人们不仅要善待以往那些被人拥有且有用的动物,而且还要善待松鼠、小鸟、昆虫——事实上是“所有活着的动物”。

点评集萃《大自然的权利》一书所传达的信息深刻、紧迫,而且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是一本人人必读之书。——加拿大生物学家 安东尼·格里菲斯《大自然的权利》不是一部耸人听闻的天书,而是一部人类历史进程的真实记录。——德国环境学家 阿斯特·伊夫迪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