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读懂微信公众营销(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5 17:10:22

点击下载

作者:海天理财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一本书读懂微信公众营销

一本书读懂微信公众营销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一本书读懂微信公众营销作者:海天理财排版:辛萌哒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1-01ISBN:9787302379485本书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全面揭秘微信营销技巧的专著,首先对比时下最为流行的营销方式,展现微信营销的强大发展前景;其次介绍微信的热点功能和新增功能,助力用户玩转微信;然后重点讲解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从粉丝互动、消息推送两方面总结了微信营销的技巧;最后从不同行业与个人入手,讲解微信营销成功实例,总结营销秘诀。同时特别讲解了微信营销的常见陷阱与风险防控手段,让您一书在手,即可玩转微信、弄懂微信营销,从菜鸟成为达人,从新手成为微信营销高手!

本书的主要特色:13章专题内容详解+20多条营销专家指点+70多个微信营销成功案例+470多张实战操作图片,让读者轻松读懂微信营销。前 言■ 写作驱

作为时下最火热的即时聊天工具,微信向世人展示着其强大的生命力。从微信诞生至今,短短几年用户已经破亿,如此迅猛的发展速度,让众多商家、企业看到了微信营销背后的商机。尤其是微信公众平台的推出,更加预示着微信营销时代的到来。

可是怎样做好微信营销,现在大家都还处于摸索状态。本书引用了丰富的案例,从商务营销到企业管理应用,给读者详细讲述了微信的具体实操方法,并从中挖掘了微信的真正潜能。■ 本书特色

本书通过13章专题内容详解+20多条营销专家指点+70多个微信营销成功案例+470多张实战操作图片,让读者轻松读懂微信营销。

主要特色有以下两个。(1)容易懂,内容全面、专业性强。书中不仅对微信营销的概念、特点、发展前景等进行基础解说,而且讲解了微信公众平台营销的实战策略,还揭示了6大商业模式、8大热点功能和10大公众营销技巧,全面、专业的内容帮助大家快速通晓微信公众营销。(2)接地气,操作为主,实战性强。书中不仅从微信公众营销的角度,全面介绍各种热点功能和商业模式,更从商家企业实用的角度,介绍如何增加粉丝、如何构思标题、如何推送消息,以及如何通过微信平台发布活动、增加互动等。除此之外,还结合实战案例向大家介绍了如何运用公众平台进行微信营销,通过实际的实战操作,帮助、指导读者彻底认识、玩转微信公众营销。■ 内容安排

全书分为13章,具体内容包括:闪亮登场,微信背景大揭秘;精彩纷呈,微信功能大展示;钱途无限,微信商机大发掘;你来我往,微信平台大互动;一呼百应,微信粉丝大发展;图文并茂,微信内容大派送;点石成金,微信用途之传统行业;另辟蹊径,微信用途之电子商务;财运滚滚,微信收益大验收;步步为赢,微信营销大诀窍;殊途同归,方法途径大列举;高瞻远瞩,微信前景大展望;小心谨慎,微信隐患预防。■ 适合人群

本书结构清晰、语言简洁、图表丰富,适合以下读者学习使用。(1)营销专业的初学者、爱好者。(2)具有一定营销经验的白领或家庭。(3)各行各业专门从事宣传、营销、推广的人员。(4)智能手机时尚达人、潮人,喜欢扫一扫的广大消费群。(5)各行各业需要制作并通过微信营销的公司,包括创业草根、商业大亨、名人明星、政府媒体等各类人群。■ 作者售后

本书由龙飞策划,海天理财编著,参与编写的人员还有谭贤、张文、罗磊、孙超、苏高、罗林、刘嫔、曾杰、刘芳、刘娟、曹静婷、李龙禹、周旭阳、袁淑敏、谭俊杰、徐茜、杨端阳、谭中阳等人。由于作者知识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联系邮箱:licaijulebu@foxmail.com。  第1章闪亮登场,微信背景大揭秘

学前提示

2010年10月20日,腾讯公司启动微信;2011年1月21日,微信1.0版本正式发布,短短三年的时间,微信已经发布了5.2版本,用户人数达到6亿,这些数据无不充分说明了微信的巨大发展潜力。

要点展示

◆ 出身世家,引爆全新生活方式

◆ 无冕之王,秒杀其他通讯App

◆ 诱惑众生,抢占营销首位1.1 出身世家,引爆全新生活方式

与腾讯的发展史一样,微信在骂声中飞快成长——虽然既非原创,又不具备首发优势,但仅仅一年,微信竟远远超越对手们,拥有了5000万用户。

微信的风行,既依托于腾讯源源不断的弹药支援,又源自其持续改进的细节拿捏:2011年,微信一共发布了45个不同终端的版本,平均1.15周发布一个,2014年,它已经发布了5.2版本,功能更加强大,如图1.1所示。图1.1 微信5.2版本1.1.1 背景

1.智能终端的崛起

从最基础的塞班到后续的安卓以及不断进化的ios,这些系统都让用户在使用手机的时候,更加趋向于把其作为一个大量、可订制的信息收发终端。丰富的应用程序增加了用户对智能终端的黏性,反过来也促进了应用程序的丰富化。

2.运营策略的改变

各运营商在3G时代越来越关注用户的流量诉求,运营策略从短信加语音模式,逐渐转向流量加语音模式,与此同时,用户使用无线流量的成本也在逐渐降低。

3.关系链格局的破裂

在互联网时代,最广阔的关系链是QQ,而微博一系列产品的出现,不可否认是在争夺用户固定上网时间的访问频次和深度,因而Web端关系链被打破。这种多关系链争夺用户时间的情况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无线市场,这意味着只要能满足用户的某种需求,用户可以接受不同关系链的产品,任何一种关系链都有它存在的市场。

4.其他聊天工具的基础

kik和talkbox在国外的成功,在国内市场有着较大差异的前提下仍有借鉴意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相当多的论证和相似模式的探索都可以省略,因此类似功能的上线论证和速度都可以飞快。图1.2所示为这两款聊天软件的图标。图1.2 kik和talkbox1.1.2 萌生

在talkbox发布后仅三天,作为国内即时通讯领域最大的垄断者,坐拥近8亿QQ注册用户和近2亿QQ同时在线用户的腾讯,发布了首款微信客户端。谁也不会预料到,甚至腾讯也是始料未及,这似乎没有什么前景的微信很快就形成风靡之势。

微信是一种更快速的短邮,具有零资费、跨平台沟通、显示实时输入状态等优势,与传统的沟通方式相比,更灵活、智能,且节省资费。

其实早在2010年10月,腾讯广州研发中心产品团队便开始在团队经理张小龙的带领下,着手微信的开发。张小龙此前曾经开发过Foxmail和QQ邮箱等颇受业界好评的产品,而这一次,微信成为张小龙又一个得意的产品。

据张小龙回忆,开发微信的想法源于他写给腾讯老总马化腾的一封邮件,他当时在研究了kik类的软件之后,考虑到这类新的IM会对QQ造成巨大威胁,因此建议马化腾开发类似的项目,两人一拍即合。

微信最开始的项目研发设在广州,整个团队只有二十来人,基本上都是腾讯的QQ研发团队,并没有任何做手机客户端的经验。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微信1.0的版本问世了,如图1.3所示。图1.3 微信1.0版本1.1.3 发展

微信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微信团队的不断开发钻研,打造细节,给用户提供了更方便、更快捷的体验。(1)2011年1月21日,微信发布针对iPhone用户的1.0测试版,该版本支持通过QQ号来导入现有的联系人资料,但由于仅有即时通讯、分享照片和更换头像等简单功能,因此并不为外界所看好。

在随后1.1、1.2和1.3三个测试版中,微信逐渐增加了对手机通讯录的读取、与腾讯微博私信的互通以及多人会话功能的支持,截至2011年4月底,腾讯微信获得了四五百万注册用户。(2)2011年5月10日,微信发布了2.0版本,该版本新增了talkbox那样的语音对讲功能,该功能的加入,使得微信的用户群第一次有了显著增长。

在此基础上,微信连续开发2.1版本和2.2版本,功能逐渐开始增加。到2.5版本,随着视频信息的支持以及“查看附近的人”这一功能的加入,再一次引爆了微信用户的增长点,此时微信用户已达1500万。用户通过该功能可以轻松找到身边同样使用微信的用户,使得微信这样一个以熟人间通讯为主的软件兼具了同陌生人进行社交的功能,也就是说,微信自此以后再也不是单纯的即时通讯软件,而是更多地开始朝向社交类应用发展。图1.4所示为微信2.5版本及其新增功能。(3)2011年国庆当日,微信发布3.0版本,如图1.5所示。该版本加入了现在大家广为熟知的“摇一摇”和漂流瓶功能,同时增加了对繁体中文语言界面的支持,并增加港、澳、台、美、日五个地区的用户绑定手机号。图1.4 微信2.5版本及新增功能“查看附近的人”图1.5 微信3.0版本及新增功能“摇一摇”功能极具创造性和趣味性,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微信的社交属性,而漂流瓶则是整合了QQ邮箱的相关功能。

新增的繁体中文界面以及对五个地区手机号码绑定的支持,则意味着微信开始迈出了国际化的步伐。

从微信3.1到3.5,微信先后增加了英文界面,以及支持全球超过100个国家的短信注册。这进一步吸引了来自全球的用户使用微信这一服务。截至2011年底,微信的用户数已经达到5000万。(4)2012年3月,微信用户数突破1亿大关。4月19日,微信发布4.0版本,如图1.6所示。图1.6 微信4.0版本

这一版本增加了类似Path和Instagram一样的相册功能,并且可以把相册分享到朋友圈。微信朋友圈的推出进一步增加了微信的用户黏度。根据微信团队最新监测的数据显示,微信朋友圈每天的发帖量已经大大超过了微博最鼎盛的时刻。同时,为了更加有利于微信的国际化,从4.0版本开始,微信的官方英文名称被定为WeChat。(5)2012年7月19日,微信4.2版本增加了视频聊天插件,并发布网页版微信界面。从此,微信不单单是一款社交化的手机即时通讯客户端,同时还把触角伸向了桌面领域。而视频聊天插件的推出,在为用户提供免费视频语音通话的同时,更是被认为将会使视频运营商“颗粒无收”,甚至有人认为微信将使腾讯成为第四大运营商。(6)2012年9月5日,微信4.3版本增加了“摇一摇”传图功能,该功能可以方便地把图片从计算机传送到手机上。这一版本还新增了语音搜索功能,并且支持解绑手机号码和QQ号,进一步增强了用户对个人信息的把控。(7)2012年9月17日,腾讯微信团队发布消息称微信用户数突破2亿。而仅仅过去不到4个月,2013年1月15日深夜,腾讯微信团队在微博上宣布,微信用户数突破3亿,如图1.7所示。

从2011年1月21日,到2013年1月15日,不到两年的时间,微信便获得了超过3亿用户。这一成就的取得毫无疑问值得整个团队骄傲。(8)2013年2月5日,微信发布4.5版本。这一版本支持实时对讲和多人实时语音聊天,并进一步丰富了“摇一摇”和二维码的功能,支持对聊天记录进行搜索、保存和迁移。同时,微信4.5版本还加入了语音提醒功能,以及根据对方发来的位置进行导航的功能。图1.8所示为微信4.5版本及其功能介绍。图1.7 微信用户数量增长图1.8 微信4.5版本及其功能介绍(9)2013年7月,腾讯内部进行微信5.0版本内测,而新版微信面向普通用户的更新主要在“收藏”、“扫一扫”及“摇一摇”三个方面。“收藏”功能的增进主要表现在用户可以将聊天信息和朋友圈消息收藏,以备有时间时仔细查看。

扫描功能大幅度强化,微信5.0最核心的就是“扫一扫”这个功能的强化,它直接从“添加朋友”切换到一级目录,除了扫描二维码外还新增加了扫描条码、扫描图片、扫描街景和扫描文字,基本上涵盖了目前市面上一些扫描应用的功能。

除此之外,微信5.0内测版还增加了“摇一摇”搜索视频功能,它的原理和搜歌其实是一样的,通过视频的声音来辨识这是哪部电影或者电视剧,如图1.9所示。(10)2014年,腾讯再接再厉,发布了微信5.2版本,在原有的基础上,采用全新的安卓Holo风格设计,并且跟随平面化的脚步,在顶栏新增快速入口,可轻松添加好友、新建会话和群聊。图1.10所示为微信5.2版本的页面。图1.9 微信5.0及其新增功能图1.10 微信5.2版本

此外,5.2版本会话支持多图预览模式、优化对话输入框操作体验、将语音转换为文字、好友详细资料“更多”交互界,以及推出腾讯手机管家应用。1.1.4 对峙

微信在2011年1月正式推出后,其发展速度远超微信团队自身的预期,也超出外人的想象。2011年11月初,微信用户数超过3000万;一个月后,这个数字已达5000万,数倍于其先行者、竞争对手。

2012年1月,微信的广告出现在广州街头的公交车站牌上,除了白色线条勾勒的几个拿着手机形态各异的小人外,画面上只有四个字“微信·生活”。这是微信在腾讯平台之外的第一次大规模推广。

但微信的对手仍有增无减。米聊、神聊、飞聊、翼聊、沃友、口信、友你等与微信类似的二十多个产品,陈列在各智能手机应用商店,如图1.11所示。图1.11 微信与其他聊天软件

这些绕开电信运营商收费、基于网络的通信应用,除了省钱,还纷纷加入社交功能,试图更进一步渗入人们的生活。

微信一跃成为继开放平台之后腾讯公司最大的亮点,它的成功,既得益于腾讯庞大的即时通讯用户群,也是因为产品本身的优越性所致,在模仿与被模仿的角逐中,微信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

和很多产品一样,微信既非腾讯的原创,也非首发,它的学习榜样是加拿大的移动IM服务提供商Kik Interactive(基克互动,一款聊天工具)公司,在微信推出之前,国内同类产品也已经有多种问世。

2010年10月登录苹果、安卓应用商店的kik,是一款基于手机本地通讯录实现免费短信聊天功能的社交应用软件,因为上线15天就收获了100万用户而声名鹊起。2011年6月,苹果iOS5发布,其中最重要的一项iMessage服务,同样可通过网络免费发送文字、图片、视频信息,如图1.12所示。

在中国,互动科技最早于2010年11月7日推出“个信”,如图1.13所示;一个月后,小米科技推出了“米聊”。

腾讯的微信则姗姗来迟,正式立项是在2010年11月18日,2011年1月21日先是推出了iOS版本,随后几天陆续推出了安卓和塞班版本。

2011年6月中旬,腾讯CTO熊明华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从2009年开始,腾讯已经留意到QQ手机用户不断增长的趋势。如何确保腾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优势,是腾讯必须面对的挑战。图1.12 苹果iOS图1.13 个信

把不认识的人圈到一起,成为微信用户增长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微信1.0版本一年前发布的时候,打出的口号是“能发照片的免费短信”。但这个口号并未让用户感到惊喜,微信并没有收获预期的用户。接下来三个月,微信团队埋头优化程序,改进包括收发消息速度、流量节省等产品细节。

真正让微信从国内同类软件中脱颖而出的,是第一个加入LBS(基于位置的社交)元素。2011年8月3日,微信2.5版本发布,推出“查看附近的人”功能,它直接将微信从熟人之间的沟通,推向陌生人交友,如图1.14所示。图1.14 LBS定位

微信产品总监刘乐君介绍,设计“查看附近的人”功能,为用户提供了查看附近人的头像、昵称、签名及距离,初衷是让微信走进用户生活,以便用户之间产生进一步联系。譬如拼车上班,用户可以把拼车想法写入签名,让人家找到你;如废旧物品出售,也可以把商品信息放进去,很快可以找到买家。

微信并不是第一个想到要把手机聊天和LBS结合起来的,但通过QQ邮箱和口碑营销,微信是第一个被更多用户知道有这个功能的产品,此后模仿者众多,它已经成为国内同类产品的标配。

作为跟随者,在细节上比前人做得更好,是过往腾讯成功产品的一贯风格,同样也体现在微信上。比如,“摇一摇”的第一个版本中,摇动一下手机,视觉上男性用户可以看到一个维纳斯雕像,女性用户看到的是大卫雕像(因为版权的问题,现改为一朵小花);听觉是来福枪的上膛声;摇到用户之后手机会有震动。在改进过程中,微信团队还面临着更多细节的考量。

微信的定义已经从“能发照片的免费短信”、“最时尚的手机语音对讲软件”,变成了“最火爆的手机通信软件”,遍及海内外,如图1.15所示。图1.15 微信的普及

回看这些聊天软件的功能,原理并不复杂,其实是利用了智能手机的各种性能。图片分享对应的是手机高清摄像头,手写输入对应的是多点触屏,语音对讲对应的是高清麦克风和扬声器,查看附近的人对应的是GPS定位,“摇一摇”对应的是重力感应器。技术门槛并不高,当一个新功能出现之后,很容易被其他竞争对手快速“借鉴”,如何防止“被借鉴”,俨然成为同业竞争中的难题。

而微信最让竞争对手们羡慕的,还是腾讯这个平台。2011年,腾讯对微信的投入约1亿元人民币,这其中包括人力成本、带宽,以及上千台服务器。微信的系统插件,已经打通了QQ通讯录、QQ邮箱、QQ微博等产品,表现出移动互联网时代成为平台型产品的潜质。

微信发展快,离不开QQ的推广。从聊天面板到邮箱,QQ不遗余力,几乎动用一切力量来推动微信。但微信的对手不仅在国内,也在海外。2011年6月23日,NHN公司(NHN是一家韩国互联网公司,拥有韩国排名第一的搜索网站Naver和最大网络游戏门户网站Hangame)发布的手机聊天软件Line,3个月下载量超百万次,6个月下载量超过1000万次,7个月下载量超过1500万次。

Line的用户遍布日本、新加坡、中东地区,以及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等,甚至延伸到了欧洲,并在瑞士、澳大利亚、德国、新西兰等国手机应用下载中名列前茅,如图1.16所示。图1.16 Line用户使用量

它目前支持日、韩、英、中、土耳其五种语言,在日本还开启了天气预报、餐厅查找等生活服务功能。1.1.5 逆袭

从2011年1月21日到2014年,短短三年时间,微信就完成了从零到7亿用户的迅猛扩张,表面看起来实在让人不解,但究其原因,除了微信能与拥有亿级用户量的QQ软件数据互通之外,几次重大的功能升级也功不可没。

微信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经历了来自国内、国外同类产品的竞争。它慢慢从一个纯粹的IM应用,变为移动社交应用,进而向社交与电商相结合的平台前进。总体上来看,微信的绝地逆袭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

1.第一次蜕变:打造移动社交平台

2.0版本之前的微信没有引起任何的关注,随着2.0版本添加语音对讲功能,用户量开始显著增长。随后微信2.1版本增加通讯录好友,2.3版本到3.0版本陆续推出了“查看附近的人”、“摇一摇”功能,这些以社交为轴心的功能,使得微信在之后的短时间内用户数量增加到1亿。

微信4.0中文版进而推出了朋友圈功能,同期英文版微信改名为WeChat,支持以Facebook Connect登录,把用户社交圈子进一步扩大到全世界范围。如图1.17所示,微信在人际中的使用越来越普及。图1.17 微信成为社交平台

微信的功能升级始终围绕着两个根本理念出发:一是用户交友圈子的扩大,二是通讯交流方式的快捷丰富。

2.第二次蜕变:推出公众平台

微信在2012年8月18日开通了公众平台,通过本身具有的数亿用户量吸引名人、政府、媒体、企业等机构来参与商业合作和推广,图1.18展示了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图1.18 微信公众平台开发

凭着数亿用户平台的吸引力,社会各界纷纷加盟这个公众平台。第二次蜕变也标志着微信开始了商业化道路的探索,通过在个人与政府、媒体、企业等机构之间建立起交流平台,此举所蕴含的社会意义与商业价值难以估量。

3.第三次蜕变:公众账号自定义菜单功能

2013年3月,微信开放了公众账号自定义菜单API,从此,各路电商可通过自定义菜单搭建一个基于微信的服务平台,对用户进行分类的推送,构建自己的移动导购平台,如图1.19所示。图1.19 公众账号自定义设置

如果以前的公众账号,还仅限于通过问答形式提供商业服务,那么现在这一功能意味着社会上的任何机构都可以在微信上搭建自己的导航首页,用户不用再访问电商官方网站,只要运行微信,在公众账号消息页面就可以直接进行查看。1.2 无冕之王,秒杀其他通讯App

通讯聊天软件注定是2011年的热点,随着国外kik在发布15天后宣布突破100万用户,类kik的短信聊天工具在国内纷纷涌现,包括小米的米聊、盛大的kik、遨游的遨信,还有一些小型工作室作品,例如速聊、个信等。2011年1月21日,腾讯也宣布发布微信,加入这个划时代的全新手机聊天体验之战。

kik、米聊、微信这些基于手机通讯录的短信聊天软件,是采用无线网络来实现短信功能的,只消耗网络流量,运营商将不再收取短信资费。无线网络有GPRS、3G、CMWAP、Wi-Fi等格式,对于常见的GPRS,最低需要5元就可以享受到包月50兆的服务,而仅仅1兆即可发送3000条短信。

在众多的手机短信聊天软件中,微信一路领先,是其中的翘楚,不仅是在聊天这一块独占鳌头,同时还抢占了营销的第一把交椅。1.2.1 短信与微信

同样都是给客户推送信息,短信无疑是微信最有竞争力的对手,大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横向测评,如表1.1所示。

表1.1 短信与微信对比对比项短信微信信息容量小大好友来源通讯录、名片QQ好友、朋友网、搜索陌生人信息形式文字为主文字、声音、视频、图片、文件等LBS支持不支持支持视频通话不支持支持手机限制无智能手机费用按条收费按流量包月

兼具各方优势的微信毫无疑问击败短信,日益被大众所接受和喜爱,成为时下最流行的交流工具,如图1.20所示。图1.20 短信受到来自微信的冲击

1.精准性

虽然微信和短信两者都是推送消息,但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微信和短信相比具备更高的精准性。(1)精准的地理定向。用户之间短信聊天时,无法确定对方具体在什么地方,距离自己有多远。而微信则不同,它所具备的LBS定位功能,能让用户知道和自己聊天的对象处在什么地方,信息具有相对的透明度。(2)精准的人群定向。短信的适用范围大多是在熟人圈,如果是和一个陌生的号码聊短信(很少出现这种情况),用户对对方是一无所知的。而微信虽然也是QQ好友互联,但是“查看附近的人”、“发现”,甚至是头像与个性签名等功能,还是能帮助用户获取一定的信息。

2.信息量

根据我国现有的法制规定,短信营销是犯法的,换言之,如果有商家想借助短信这个平台进行商品推销,不仅收不到预料的效果,还违反了我国的法规。因此,短信主要风行在亲朋好友之间,内容相对狭窄。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微信营销已经掀起了一股热潮。微信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公流平台,而是日渐演变为一个公众平台,信息高速畅通。

3.互动性

短信也能你来我往地交换信息,但是比不上微信一对一的交互,用户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和几个人聊短信,而微信却轻松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微信能利用O2O模式,将线上和线下互动打通,更紧密的和用户交流,而短信在这方面就略逊一筹。如图1.21所示,微信起着一个交流大平台的角色。图1.21 微信互动平台

4.收费

用户都知道,短信是需要收取费用的,如果用户要添加图片、视频等,收费也会随之增加。而微信就不同了,不管是发送文字、图片还是视频,完全不收取费用,只需要耗费用户的一定流量。腾讯方面不止一次地对外发表过申明,微信不会收取费用。

当然,两者也是有很多相同点的,从软件开发的功能去看微信营销,其实它就是短信的升级版,两者都依托手机端。1.2.2 微博与微信

微信和微博最大的区别在于精准两个字。微博是由微博主发一条微博,然后粉丝就可以通过看自己的微博主页,查阅微博主发的内容,但是现在一般人关注的人太多,所以能看到微博主发的微博就是随机的。而微信就不同了,微信公众平台账号发一条群发消息,所有关注的人都会收到这条消息。

想象一下,如果用户走在路上,正在寻找吃饭的地方,微信突然弹出消息介绍附近某某馆子有优惠券、可以打折,这种消息的阅读率和受欢迎程度当然远远大于微博。再想象一下,如果用户关注某个服装品牌由来已久,那么,商家每天借助微信发送的活动消息,对用户而言就具有很大的实用性。

如图1.22所示,画面形象地展示了微信和微博的对峙关系,笔者将从以下几方面对两者进行全面对比。

1.关系定位

微信上,用户之间是对话关系,微信普通用户之间,需要互加好友,这构成了对等关系。而微博普通用户之间则不需要互加好友,双方的关系并非对等,而是多向度错落、一对多。图1.22 微信和微博

2.交流模式

微信是私密空间内的闭环交流,而微博是开放的扩散传播。一个向内,一个向外;一个私密,一个公开;一个注重交流,一个注重传播。

3.信息时效

微信用户主要是双方同时在线聊天,如果是用户在线咨询,商家能在第一时间解疑答惑,即便没有人工服务,也会设置自定义服务菜单供客户选择。而微博则是差时浏览信息,用户各自发布自己的微博,粉丝查看信息并非同步,而是刷新查看所关注对象此前发布的信息。这种同时与差时也决定了微信与微博的功能与内容之差。

4.信息价值

当受众处于封闭、有限、个体清晰的状况时,发布的信息是真诚的;而在受众是开放、无限增减、个体模糊时,发布的信息是具有表演性质的。微博是公共的,微信是隐私的,微信的圈子很有限。微信与微博的最大区别是,微信的评价内容只有相互加好友才能看得见,而微博的评价信息所有人都可以看见,如图1.23所示。图1.23 微博内容截图

与微博相比,微信的信息开放度低,更多基于一对一的隐私对话,微博信息开放度要高很多,是开放的个人媒体信息平台。在关系维度方面,微博强调信息并不过分强调关系,而微信信息则更多是以关系为核心的。

微信在关系强度上要高于微博。微博与微信是互补性工具:新浪将微博的经营方向定位自媒体,信息受众面广但不受控制;而腾讯微信强调沟通对象的特定和可控性,适合朋友圈和私人话题,如图1.24所示。微博、微信差异化定位,可以共同做大,满足两种不同类型的沟通需求。图1.24 微信微博大对比1.2.3 米聊与微信

米聊是国内最早的短信聊天软件,2010年12月10日发布内测版,功能强大,具有头像、名片、发照片、录音、表情、广播墙等功能,它和微信存在一些差别。

1.支持平台

作为短信聊天软件而言,支持手机平台的多少就决定了覆盖人群的多少,用户的朋友使用的手机不一定是iPhone,可能是Symbian,也可能是Android,还有可能是黑莓手机,因此支持平台最多的软件是相当重要的。

米聊支持Android、iPhone、Symbian(s60v3、s60v5),而微信更胜一筹,目前支持iOS、Android、S60V3、S60V5、Windows Phone五种系统。

2.界面风格

界面在手机上面的地位非常重要,一个好的界面能让用户对产品产生好的印象,可以有效地避免用户的流失。

米聊启动时会显示一个启动画面,深蓝色的页面设计非常用心,地平面上的高楼大厦会显示聊天的图标,并与聊天软件的功能相呼应,另外比较贴心的会告诉用户米聊的官方网站,便于用户如果有问题可以登录网站咨询,如图1.25所示。

微信的登录页面设计更为简洁,背景是浩瀚的宇宙,一个孤独的人影伫立其中,既表达了都市人的孤独和对沟通的诉求,同时,也昭显了微信无处不在的强大沟通功能,如图1.26所示。图1.25 米聊的页面图1.26 微信的页面

3.产品功能

短信聊天软件与以往的QQ、飞信有很大的不同,“我的好友列表”中首先必须继承短信的功能与体验,然后再进行更方便用户的创新。用户打开短信就能看见当前的会话进程,这个传统的功能,对于一款短信聊天软件而言,还是需要继承的。另外,如何更好地、更简单地邀请好友加入软件,也非常重要。图1.27所示为米聊的功能展示。图1.27 米聊功能展示

米聊是国内最早推出的手机短信聊天软件,它采用自动注册的方式,当你进入米聊的好友列表时,就已经自动帮你匹配好正在使用米聊的好友,这些好友当然是对方的手机名片夹中有你手机号的人。米聊的查找好友功能也非常强大,可以通过手机号、米聊号、邮箱等方式。

微信的好友列表与米聊非常相似,但是微信的账户ID是以数字、字母为主,这样更方便记忆。此外,在米聊的基础上,微信的功能更加全面,也更加强大。1.2.4 陌陌与微信

微信和陌陌的产品出发点本身就不同。微信以强关系为主,距离对于强关系来说,算是隐私,而用户需要保持一定的隐私;陌陌是弱关系,甚至以陌生人关系为主,距离是增加乐趣而非隐私。

微信的产品初衷是做类似于kik和talkbox一样的熟人通讯App,目的是取代SMS。Voicemail包括MMS等运营商通讯服务,当然还包括现在的语音通话、视频聊天。至于所谓的漂流瓶、“摇一摇”之类的功能是为了增加产品的有趣度而增加类似于插件一样的存在。这其实就和QQ一样,一开始每个人申请个QQ号,但是QQ用户不多,不流行怎么办?就多了搜索功能,同城、性别、年龄都成为搜索项。

而陌陌一开始的目标就是主打陌生人交友,时下的年轻人交际观念变得更加开放,希望能多结交不同类型的同性或异性朋友,于是陌陌应运而生。图1.28所示为陌陌的页面。图1.28 陌陌的页面

陌陌吸引用户的一大利器也是LBS,这个功能在当下运用十分广泛,通过近距离添加好友,更能增加彼此话题。他实际上类似于一个移动版的个人主页,上面可以展示用户的兴趣、爱好、年龄以及最吸引人的照片,甚至还有微博、豆瓣、人人链接,很像是一个缩小的人人网页。

当然,相比于微信,陌陌的用户群体面十分狭窄,仅仅限于那些迷恋交友的青年男女,发展很受限制。1.2.5 QQ与微信

腾讯QQ(简称“QQ”)是腾讯公司开发的一款基于Internet的即时通信软件。腾讯QQ支持在线聊天、视频聊天以及语音聊天、点对点断点续传文件、共享文件、网络硬盘、自定义面板、QQ邮箱等多种功能,并可与移动通讯终端等多种通讯方式相连。

QQ以它合理的设计、良好的应用、强大的功能、稳定高效的系统运行,赢得了用户的青睐,尤其是年轻的一代,纷纷抢注账号。目前,腾讯QQ的在线活跃用户人数已经超过了3亿。

如图1.29所示,展示的就是腾讯QQ的图标,以及用户聊天的界面。用户只要注册了QQ账号,就能快速添加好友,在线互动。

可以说,微信的出现已经抢占了QQ的部分客户市场,诚然,微信并不是为了取代QQ而特别设计的产品,两者在功能上还是存在部分差别,但是微信的便捷和方便还是迅速地让它登上最受欢迎聊天软件的宝座。图1.29 腾讯QQ

同样是腾讯的产品,微信和QQ作为聊天软件,很多性能都是具有交互性的。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解析,如表1.2所示。

表1.2 手机QQ和微信的横向比较对比项QQ微信信息容量小大QQ好友、主动搜索、手机通讯录、QQ好友、附近的好友来源朋友网人、摇一摇LBS支持支持支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