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国学坊系列--宋词三百首精粹品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5 22:01:45

点击下载

作者:尹博、毕宝魁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万象国学坊系列--宋词三百首精粹品读

万象国学坊系列--宋词三百首精粹品读试读:

前言

本书是“精粹品读”系列的第二种,从体例、风格到字数都与本系列另外几本非常相近。

本书的母本《宋词三百首译注评》自1998年出版后很受欢迎,其具体表现是不断再版,印数已过数万,且被台湾某出版社出版,并有两个版本,一是原书名称,一是《宋词一本通》。内容就是《宋词三百首译注评》,连序言和前言都一样,价格比较昂贵。另外,台湾还有《宋词百首选粹》,作者署名也是毕宝魁,但毕宝魁实未撰写过此书,可能是从本书中精选而成。以上三书均未与本人联系,本人毫不知情,不知何以故。可见本书有一定的市场,从一个侧面说明其颇受欢迎。

词乃诗歌之一体,是诗歌园地中别具一格之奇葩。宋词在一千多年后依然有旺盛的生命力,《宋词三百首》在同类选本中早已为读者所认可,是常销书。《宋词三百首译注评》则是对于美丽中之美丽的展示与鉴赏,出版后十多年中大受欢迎,在同类书籍中脱颖而出,虽无轰动效应,却颇耐咀嚼,能够经受历史之考验。本书是对于原书的全面提炼润色,在原有作品中再精中选精,粹中拔粹,选出151首作品,并在翻译、注释、品读三个方面都有提高,但愿在以后的岁月中也同样受到青睐。三十年后,如果本书还受欢迎,则是笔者的莫大荣幸,笔者或许能够看到。一百年后,如果还有人阅读本书,欢迎本书,则尤为幸运。能否如此,不敢断定,姑且待之,笔者肯定不知,来人可见也。

继承古典诗词传统,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的新诗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继承是创新的前提,但愿本书能够成为继承的桥梁,成为创新的启迪和样板。尹博 毕宝魁2017年6月30日于三千斋

赵佶

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公元1100—1125年在位。靖康二年(1127),被金人俘虏北去,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他政治上昏庸无能,生活上穷奢极侈,艺术上却多才多艺,书、画、词皆善。有曹元忠辑本《宋徽宗词》。①

宴山亭

北行见杏花②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③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④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译文

仿佛是能工巧匠的杰作,用洁白透明的素丝裁剪而成。那轻盈的重重叠叠的花瓣,如同淡淡的胭脂色晕染均匀。新的式样,美的妆束,艳色灼灼,香气融融。蕊珠宫中的仙女,见到她也会羞愧得无地自容。可是那娇艳的花朵最容易凋落飘零,又有那么多苦雨凄风,无意也无情。这情景实在令人愁苦,不知经过几番暮春,院落中只剩下一片凄清。我被拘押着北行,凭谁来寄托这离恨重重?这双燕子,又怎能理解人的语言和心情?天遥地远,已走过了万水千山,又哪里知道故国宫殿此时的情形?怎么能不思量,但也只有在梦境中才能相逢。可又不知什么缘故,近几天来,竟连做梦也无法做成。【注释】

①宴山亭:也作《燕山亭》。词牌名,双调九十九字。

②冰绡:洁白透明的丝织品。

③蕊珠:道家称天上宫阙之名。

④无据:不知何故。品读

本词是徽宗皇帝被虏北行见杏花有感而作。上片借杏花的娇艳及被风雨摧残的衰败景象象征美好事物的逝去,寄托着对帝王生活的痛苦回忆。下片直接抒情,表现对故国河山的无比眷恋。

上片开头三句以人工之巧比喻杏花的天生丽质。“裁剪冰绡”状其质地;“轻叠数重”状其形状;“燕脂匀注”状其色彩,从不同角度描绘杏花的姿色。“新样靓妆”三句描状其艳香与神韵,把杏花拟人化,为全词抒情张本。紧接着写其受摧残而凋零的苦况。亦花亦人,暗转下片。下片直抒胸臆,用“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烘托极度的孤独忧伤。末尾几句写连在梦里见一见故国宫殿的慰藉也得不到,因为连梦也做不成。抒情上有递进关系,真挚深沉,比李后主的“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更凄楚动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云:“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亦略似之。”这确是一篇用血和泪写成的词章,也正是其感人之处。

钱惟演

钱惟演(977—1034),字希圣,杭州临安(今浙江杭州市)人。吴越王钱俶之子。随父归宋,为右屯卫将军,累迁翰林学士、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曾参编大型类书《册府元龟》,是西昆派代表诗人,与杨亿、刘筠等唱和,编成《西昆酬唱集》,风靡诗坛。《全宋词》录其词二首。①

木兰花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②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译文

城墙上到处是莺声鸟语,城墙下浩渺的春水拍打岸堤。绿杨衬着芳草,这美景不知何时才能休止?因为景色越是美丽,我就更加愁肠百转,泪眼凄迷。我也感觉到自己渐渐衰老而意志萎靡,对镜自照,更加吃惊,想不到容颜变化得竟如此迅疾。往年多病而厌烦饮酒,如今惆怅,却总怕空了酒杯。【注释】

木兰花

:又名《玉楼春》。双调五十六字 。

②鸾镜:镜子的美称 。品读

本词是作者晚年自伤身世之作。上片以芳春美景衬托哀情,抒韶光易逝之感。下片发人生易去青春难再之慨。绘景生动逼真,抒情深婉感人。黄升评曰:“此公暮年之作,词极凄婉。”(《花庵词选》)

上片开头两句写春景之明媚可人,首句写高处莺语,为听觉形象,次句写低处水波,为视觉形象。两句词从高到低,形声兼备,描绘出整体的空间形象,很能显出作者的功力。三四句写惜春恋春之痛苦心境,暗寓痛惜自己青春已逝的感慨,为下片的抒情做好铺垫。过片处写自己已渐觉衰老,对镜自照更吃惊衰老之甚。后两句写无可奈何,只好借酒浇愁而已。情调虽低沉,却颇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年岁越长者其共鸣之感当愈强烈。李攀龙说:“妙处具在末结语传神”(《草堂诗余隽》),可谓的评。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其先邠州(今陕西彬县)人,后徙苏州吴县(已撤销,现属江苏)。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仁宗朝曾守西北边境多年。政治上主张革新,主持庆历新政,是当时著名政治家。卒谥文正,诗文皆有名篇,词存五首,内容风格却丰富多样。著有《范文正公集》。①

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②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译文

蓝天白云,黄叶满地,秋色连着水波,水波上寒烟凄迷。斜阳映照着群山,蓝天与白水连在一起,色彩浑然如一。碧绿的春草无情无义,向远处延伸着,延伸着,直到斜阳之外的天际。思乡的情怀令我惨惨戚戚,旅居塞外更加深了我的愁思。日日夜夜都寂寞难耐,只有在美好的梦境中苦捱时日。明月映照之时,千万不要登上高楼凭栏独立,因为徒自望乡而又回归无计。烦闷的酒进入愁肠,全都化作了相思的眼泪。一个人孤苦伶俜,在那里暗自垂涕。这次第,怎能不令人心碎?【注释】

①苏幕遮: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双调六十二字 。

②黯乡魂:因思念家乡而极度伤心。品读

本词抒写怀乡思归之情。范仲淹曾驻守西北边陲,故有是作。黄升《花庵词选》题作“别恨”。上片以暮秋景色烘托离愁别绪,下片抒发游子殷切盼归的情愫。彭孙遹说:“范希文《苏幕遮》一调,前段多入丽语,后段纯写柔情,遂成绝唱。”(《金粟词话》)

上片极力渲染暮秋景色,按空间顺序写来。由天而地,由近而远。“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因芳草连接远处的家乡而道出思乡之情。想象新奇,抒情婉曲,实为隽语。沈际飞在《草堂诗余正集》中说:“‘芳草更在斜阳外’、‘行人更在春山外’两句,不厌百回读。”可见此句受推崇之程度。下片前四句抒写缠绵不断的思乡之情。“黯”字写“乡魂”之暗淡凄伤,又暗用《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的句意,感情容量很大。用“追”字写“旅思”之缠绵不休,难以排遣,足显炼字之功。“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两句状其无聊之甚。尾句写深夜不寐,明月独倚楼的情景,意境如画,尤为精彩。①

御街行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译文

夜深人静,四野寂寂。秋叶纷纷飘坠,落在台阶之上,那声音凄凉而又琐碎。珍珠的帘幕高高卷起,玉楼堂空杳无人迹。夜色清淡,烁烁闪光的银河直垂大地。年年月月都如今日的夜晚,月光如洁白的素练,而人却阻隔千里,受到相思的煎熬而满怀愁绪。愁到深处,已无法靠喝酒来麻醉。酒尚未到嘴唇,已先化作伤心泪。一盏如豆的青灯忽明忽暗,独自斜倚在枕头上,尝尽这孤眠的滋味。这种苦苦相思的滋味,看来无论如何也无法回避,不是在心里隐隐作痛,就是把眉头紧紧皱起。【注释】

①御街行:词牌名,又名《孤雁儿》。此调共六体,本词为正体,双调七十八字 。

②香砌(qì):香阶,形容台阶之华美,玉楼与此同义 。品读

本词是秋夜怀人之作。上片写深秋月夜中的所闻、所见、所感,情致细腻婉曲,空灵剔透。下片写愁情的难忘、难耐、难遣。“都来此事”之句造语精工,为李清照“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两句所本。

上片起三句写秋声,是耳之所闻。落叶之声尚可听到,可见夜寂静之程度,人无聊之甚,故神经才如此敏感。抒情极含蓄精微。“真珠”二句写目之所见,看到秋色之美,想到银河阻隔,牛郎织女不能相见,而自己正情同牛郎织女也,孤栖独宿情何以堪。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云:“‘天淡’句空灵。”指的正是这一点。“年年今夜”之句写所感。遥望千里晴空,良辰美景属他人,就连牛郎织女每年还可以相聚一次,而自己却不能,更反衬自己之苦。过片处写本想以酒浇愁,却更增愁情。“酒未到,先成泪”,语言素朴,感情容量却大。末句写独倚孤枕,独对孤灯,孤极愁极之态,呼之欲出。

全词情景兼到,互为生发。情由景生,景为情取。意境清新完整。李攀龙《草堂诗余隽》中评曰:“月光如画,泪深于酒,情景两到。”

张先

张先(990—1078),字子野,湖州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曾任吴江(今属江苏)知县,终尚书都官郎中。晚岁退居乡里。词与柳永齐名,才力不及。因词中三处巧用“影”字,有“张三影”之称。有《张子野集》。①

千秋岁

数声,又报芳菲歇。惜春更选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③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④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孤灯灭。译文鸟儿又开始唱歌,仿佛在告知人们,春天的美景已经消歇。我贪恋惋惜这旖旎的春光,在花丛中流连,挑选一枝落花来折。细雨霏霏,疾风阵阵,正是梅子初青的时节。如永丰坊中那棵柳树,尽管无人光顾,也终日飘飞着柳絮,似漫天大雪。不要把幺弦来弹拨,那种幽怨的曲调更令人愁肠百结。天因无情天不老,人缘有情情难绝。我的心似双丝结成的网络,其中有千结和万结。又是一个难熬的长夜,东窗未白,天色渐亮时才把那盏如豆的孤灯吹灭。这等难以名状的苦楚,更向何人诉说?【注释】

①千秋岁:词牌名,又名《千秋节》,正体为双调七十二字。

②(tí jué):一作鹈,鸟名。据说此鸟夏至始鸣,冬至则止 。

③永丰:唐长安有永丰坊。白居易《杨柳枝词》:“永丰坊里东南角,尽日无人属阿谁。”

④幺弦:琵琶第四弦。品读

本词写痴情女子惜春怀人之情,表达对爱情的无比忠贞。芳春已过,情侣却不在身边,她白天在残花丛中流连徘徊,夜晚守着孤灯独坐发呆,相思盼归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上片开头三句总写春残,由叫开篇,暗示季节,醒人耳目。接着用花残、梅雨、柳絮飘飞一组意象表现暮春景色,惜春恋春的孤寂之情无所不在。下片换头两句用不敢弹琵琶的细节表现其幽怨之深和愁情之重。接着又用“双丝网”以喻愁情的繁多和难解。“双丝”又是“双思”的谐音双关,意谓两个情人都在相互思念。如果倒文也可想象为“思双”,即思念成双,语义均在有无之间,更增加韵味。最后用一夜守灯独坐作结,写长夜之难熬,写盼归之心切,写“思双”情感之焦渴,表现力很强。①

醉垂鞭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②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译文

在东池的酒宴上,我们初次相见。那时你穿着绣有一对蝴蝶的罗裙,容颜姣好,秀色可餐。面庞上的红粉匀得淡淡,仿佛一朵色彩淡雅的鲜花,在春光中显得十分雍容消闲。仔细端详一番,才发觉你处处都是那么惹人爱怜,并非只是那柔细匀称的柳枝般的腰段。衣服上的图案更加美丽,仿佛是黄昏时的群山,朦朦胧胧,上面还缭绕着岚气和云烟。【注释】

①醉垂鞭:词牌名。双调四十二字。

②柳腰:形容女子腰细。白居易有二妾,一名小蛮,一名樊素,诗句有“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一般形容女子体形好也常用“杨柳细腰”一词。品读

本词为宴席上赠妓所作,属古代文士的风流韵事。内容上无甚可取,但在艺术表现上却有精湛之处。上片写初见时的总体印象,由服饰写到妆饰。下片侧重描绘体态和衣裳,是舞后留下的深刻印象。

上片五句写宴上初见,由双蝶表现罗裙之特点,由淡妆表现面饰之特点,写出一位罗裙绣蝶淡妆素面,风度娴雅的女子形象,颇像一幅美女肖像画。下片开头三句用倒装法,“人人道,柳腰身”是一垫,当是以前听说的印象。“细看诸处好”则全面肯定,说明这位舞女各处都好,又受端详,越看越好看,仔细看样样都美。结尾两句写衣饰之美,当是跳舞时快速旋转身体时裙子飞舞的形象,舞罢离场前的印象,更衬托出这位女子的神韵仙姿。①

一丛花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译文

登楼远眺,怀念远方的情人,思绪绵绵,难尽难穷。人世间没有什么能像相思之情这样又深又细又长又浓。眼前的千条柳丝随风乱舞,引发我的无限恋情,更何况那东边的大路上,飞絮如雪,迷迷蒙蒙。情人坐骑的嘶鸣之声渐渐遥远,路上征尘不断,我又怎能辨认郎君的行踪?楼阁之下,一双鸳鸯正在嬉戏,池水溶溶。几条小船来来往往,南北相通。梯子横在画阁的一边,闲置不用,又到了黄昏时节,渐渐地,渐渐地,一轮明月映照着帘栊,孤独寂寥的情绪袭来,令人幽怨无穷。仔细想起来,自己芳龄已过,当无法得到幸福的爱情,尚不如那些桃花杏蕊,还知道及时嫁给骀荡的东风,随着东风飘舞,任凭北南西东。【注释】

①一丛花:词牌名,双调七十八字 。品读

本词是伤春怀人之作。全篇紧扣“伤高怀远”布局谋篇,从登楼远望,为眼前之暮春景色所感伤,引出对情人远去的怅惘之情。下片转写近处的池沼,眼前的楼阁。结句写到自身的幽恨,由远及近,由彼及己,次序井然,层次分明。

据杨湜引《古今词话》云:“张先,字子野,尝与一尼私约。其老尼性严。每卧于池岛中一小阁上,俟夜深人静,其尼潜下梯,俾子野登阁相遇。临别,子野不胜惓惓,作《一丛花》词以道其怀”。词中有“池沼”及“梯横画阁”之句,此说似可信。

本词起笔突兀,用重笔直接抒慨,有统摄全篇之效。接下三句以景托情,写离愁别恨的深沉浓郁,用“千丝”谐音双关“千思”,表现愁思的千头万绪,再以蒙蒙飞絮映衬,情味弥足。结三句写人远唯闻马嘶,暗示送者不忍告别的深情。可以想象在楼上眺望情人骑马远去时的情景,深情无限。下片承“伤高怀远”,续写登楼所见之近景,以双鸳自由嬉戏反衬抒情主人公的孤独。以小船通往南北反衬自己的无处认郎踪,看似闲笔,实有深味,需仔细体会。“梯横画阁”二句点明幽会地点及人尚未来之怅恨,“又”字点明这已经不是初次,又黄昏月上之时,情人能否再来尚不可知,盼望期待心情很深婉,于叙事写景中寓有深情,并引出结尾三句的深深的怨恨。设想奇妙,抒情深婉细腻,又是本色语言,为时人所激赏,称其为“桃杏嫁东风郎中”,可见影响之大。①

天仙子

②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③《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译文

乐伎弹奏着《水调》的乐曲,我端着酒杯仔细品听。在乐曲声中,我因酒力而昏昏欲睡,午睡醒来,愁却未醒,依然觉得烦闷满胸。年年都送春归去,而春天去后几时才有归程?傍晚独自临镜,更加感伤年华如流,留待以后回忆和反省。来到庭院之中,沙滩上,鸳禽双栖交颈,水池上一片昏暝。忽来一阵轻风,吹破浮云,皎洁的明月露出笑容。花枝在微风中摇曳,仿佛在显示卖弄她的倩影风情。回到卧室之中,我放下帘幕,一层又一层,密密地遮住那盏小灯,人声初静,风声未定,明天清晨,一定有许多花瓣被风吹落,将会铺满院间的小径。【注释】

①天仙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本词双调六十八字,属变体 。

②嘉禾小倅(cuì):嘉禾郡(今浙江嘉兴)的佐官 。

③《水调》:曲词的调名。古曲有“新水调”。词有“水调歌头 ”。品读

据词前小序可见,张先在嘉禾郡任判官时,因身体不适而未赴府会,在家昼眠,流连光景,有感而作。上片侧重写思想活动,是静态。下片写到庭院中所见的景象,情寓景中,是动态。静态有平淡之趣,动态有空灵之美。

上片开头二句写饮酒听曲,借酒浇愁,结果酒醉可醒而愁无法消除,表现哀愁的深与浓。以下四句是愁的思想内容,春去难再归,人老难再少,多少风流韵事,只能留待未来的回忆。过片开头两句写鸳鸯一类小禽,天一黑就双栖并宿,有如情人燕婉亲昵。而自己却形影相吊,索居独处,岂不可伤?此景语暗绾上片的“送春春去几时回”一句。可以理解,“春去”并非只指自然春天的过去,还蕴涵对青春时期多少风流韵事的追忆和惋惜。“云破月来花弄影”是最受称誉的千古佳句,写瞬间的动态美景和惊喜的心理感受。情与景谐,自然浑成,妙不可言。沈际飞在《草堂诗余正集》中说:“‘云破月来’句,心与景会,落笔即是,着意即非,故当脍炙。”杨慎也说:“‘云破月来花弄影’,景物如画,画亦不能至此,绝倒绝倒”(《词品》)。一个人于黄昏月升之时观看鸳鸯并眠,月下花影,其孤独难耐之情亦可想见。结四句写听风声后的惜春伤春之情。结句空灵蕴藉,与孟浩然的“花落知多少”异曲同工。①

青门引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②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译文

天气刚转暖,还有阵阵轻微的寒冷。一天里风雨交加,傍晚时才雨停风定。庭院中寂寞冷清,又到了清明。在残花中饮酒酩酊,与去年是一样的情景,一样的心病。楼头上画角嘶鸣,在风声中更令人心惊,我被这声音吹醒,这才发现已经夜深人静。层层大门紧紧关闭,庭院中更加寂静。心绪本来纷乱不宁,哪料想,又看见隔墙那面月光映过来的秋千的阴影,更引起我无尽的情思,那相思激动的心绪实在难以平静。【注释】

①青门引:词牌名。此调仅此一体,双调五十二字。

②画角:由西域传入的管乐器。因外加彩绘,故称画角。品读

本词抒写春日的寂寞之心和怀旧之情。无名氏《草堂诗余》题作“怀旧”,与词之内容相合。上片写主人公暮春风雨之后,傍晚之时,借酒排愁。下片写入夜之际,见景而生怀人之情。

起笔二句,写对春天气候的感觉,体会精微,描写细腻。气候变化不定,人心神不安。风雨令人生愁,寂寞令人难耐。又近清明花残时节,颇有美景不长之慨,于是一年一醉,以醉遣愁。这是无奈中的一种选择。下片换头二句,以悲凉的画角声衬托自己庭院重门深闭的阒寂。酒醒时已入夜,伤心人醒时自然更加痛苦。黑夜使人心情更加压抑黯然。结尾两句抒情再进一层,正在怅惘之时,月光竟把隔墙秋千的影子送过来。“那堪”暗示出词人见这一影子而生的抑郁寡欢的情怀。或者作者所怀之人是位爱荡秋千的女子,故见秋千影而思爱荡秋千之人。但作者并未说破,大增幽渺之意味。黄蓼园云:“末句那堪送影,真是描神之笔,极希微窅渺之致”(《蓼园词选》)。

晏殊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景德二年(1005)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仁宗时,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政治上无甚建树,然喜奖掖后进,当时名臣范仲淹、富弼、韩琦、

欧阳修

等均出其门。卒谥元献,世称晏元献。词风娴雅婉丽,追求气象。有《珠玉词》。①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池台,夕阳西下几时回?②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译文

填一曲新词倩人演唱,斟一杯美酒仔细品尝,非常惬意而宠辱皆忘。时令气候依旧,亭台池榭依旧,都与去年一个模样。夕阳西下,几时才能回转再放光芒?无可奈何,百花再次残落;似曾相识,春燕又归画堂。美好的事物无法挽留,即使再出现时与先前也绝非一模一样,只不过似曾相识有些相仿,想到这些怎不令人感伤。我独自在充满花香的小径里徘徊彷徨,反复思量而又思量。【注释】

浣溪沙

:词牌名,本词属正体,双调四十二字 。

②香径:充满花香的园间小路 。品读

本词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令。作意在于抒发春光流逝,好景难再,人生易老的感伤。语言圆转流利,意蕴虚涵深广,并能给人以一种哲理的启迪。

起句写对酒听歌的环境,感情轻松喜悦,意态潇洒安闲。次二句写天气池台依旧,但见夕阳西下,时光流逝,好景难长。“几时回”于盼望中充满着怅惘迷茫。其中不仅有情感活动,而且也包含着深沉的哲理的思考。意蕴上与刘希夷的名言“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相近。过片对起,由于对仗工巧浑成,流利含蓄,意蕴丰富深刻而成千古名句。在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包含着这样的生活哲理:无法阻止美好事物的逝去,但在其逝去之后,还会有美好事物的出现。生活并不会因为美好事物的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暗淡无光。只不过是再现的事物已不再是原封不变的,只是“似曾相识”罢了。这确是人人都可领悟而又未能用艺术语言表达的一种充满思考的感受。杨慎评曰:“‘无可奈何’二语工丽,天然奇偶。”(《词品》)尾句的“独徘徊”增加了神韵。浣溪沙①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消魂,酒筵歌席莫辞频。②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译文

片刻的时光,有限的人生,即使是平常的离别,也令人特别销魂。还是尽情地去欢歌筵饮吧,不要嫌这样的场合太多太频。面对着满目河山,空有怀人念远之心,花儿在风雨中飘零,更令人惜春与伤春。恋旧念远徒劳而无益,还不如去怜爱眼前这些如花似玉的美人。【注释】

①一向:一晌,一会儿,片刻。

②怜取:怜爱。品读

本词写暮春时节的离情别绪,在无可奈何的感伤之中尚有旷达之怀,在表现豁达的胸襟中又有难以名状的惆怅,有富贵温婉气象。

细绎全词,当是应景而作。上片即景抒情,告诫即将离别之人,要珍惜这种情意,时光易逝而人生有限,切勿轻易离别,应不负人生共同欢爱的乐趣。下片既是劝慰他人也是自慰。不要哀旧念远,容易令人伤心憔悴。还是用旧意来怜新人吧!看似薄情寡义,细思词味,在薄情之后有一段难以忘怀的旧情,无法忘记的深情。章法结构上,本词也自有特色。上片三句一气呵成而又笔意曲折。俞陛云评曰:“半首中无一平笔”(《宋词选释》)。下片承前,“满目山河”在景色上接承“离别”,“念远”在感情意念上照映“离别”,“空”字是无可奈何之意,恰恰表现无法割舍的思念,抒情深厚而委婉。“落花”句承“一向年光”,表现离别的时间长度,使全词构成一个统一的意境。①

清平乐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译文

密密麻麻的深情的小字,写满浅红色的信笺,我对你的一片痴情,全都寄托在字里行间。可是鸿雁在空中鱼在水里,这封情书却难以寄到你的面前,令我伤心而又茫然。面对斜阳我独倚西楼,遥远的山峰恰对着我身后的帘钩。满目空旷,意中人不知去向哪里,只有楼下的河水依旧汩汩东流。【注释】

清平乐

:词牌名,此调共三体,本词属正体,双调四十六字。

②“鸿雁”句:古代有鸿雁寄信,鲤鱼传书之说。品读

本词抒写怀春念远之情。上片写情书已成无法寄出,空怀怅惘;下片写临高望远,不见情人行踪,更增感伤。

开头叙事兼抒情,“红笺小字”可见信纸之精美与心里话之多,暗示出这是一封充满芳心绮意的情书,对方则是倾心相爱的知音。三、四句转折,写无法寄出的苦闷。用常典而有新意,增加许多风情。过片似转实连,既然锦书难托,那么舍而求其次,干脆直接望归吧。故独倚西楼眺望远处的大路。一直到斜阳之时还在凭倚眺望,可见其盼归之情殷切。“遥山恰对帘钩”象征两情相对而遭受阻隔的意味,结果等到的是个空虚。结尾二句用崔护《题都城南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句意而略加变化,弥增风韵。清平乐①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译文

秋风徐徐,梧桐叶子在一片一片地飘坠。刚刚品尝漂浮绿沫的新酒,酒香味浓,饮了就醉,便经常在小窗下一场酣睡。紫色的蔷薇,朱红的木槿花儿都已凋残,斜阳映照着花圃的栏杆。正当这双燕欲归的时候,银色屏风遮挡的帷幕中,我已感受到了轻微的秋寒。【注释】

①金风:秋风。五行中秋天属金,故秋风也称金风 。

②银屏:银色或嵌银的屏风 。品读

本词是悲秋怀人之作。风情旖旎,气象华贵,颇能体现晏殊词作的风格。

上片写酒醉之后的浓睡。起二句点明时令,渲染气氛。庭院中是西风落叶,画堂里是词人初尝新酒而醉眠。“初尝”本是小饮,为何便会酒醉而又浓睡,其中包含着词人的悲秋意识,也包含抒情主人公的孤独寂寞之感,在情感上暗启下片,也正是本词的含蓄之处。下片写薄暮酒醒,凭栏所见之景。日斜是难堪之时,花谢为伤感之景。“双燕欲归”是指归去,再点秋意,又暗含羡慕之意。双燕可成对归去,燕婉相亲,而屏风里的人却只能单眠独宿,怎能不感到微寒呢?“寒”主要是心寒,表现心境之凄凉。这是人之常情,故也最能动人。“银屏昨夜微寒”是篇末点题,而且非常含蓄委婉。“寒”字是抒情主人公之主体感受,又与上片的白昼饮酒睡眠有关系,因为昨夜感觉孤单寒冷,失眠严重,因此才会在今日白天饮酒消愁,睡眠补觉。这些都是细微之处,需要仔细体会品味方会感觉出妙处。与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一词结构有相似处。温词前面只写贵族女子慵懒,最后点出“双双金鹧鸪”,反衬其孤独,意念上倒贯全篇。可见晏殊词深受花间词影响,有其神髓。

木兰花

①②

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重头歌韵响琤琮,入破③舞腰红乱旋。④

玉钩阑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译文

池塘的绿波荡荡漾漾,和煦的春风暖暖融融。记得正是在这样恼人的场景,我初次见到你的芳容。你的嗓音甜美而圆润,往复回环的翠玉般响亮的歌声荡人心魂。你的舞姿婀娜优美,节奏急促时,腰肢像旋风一样旋转,所见到的只是那飘舞的红裙。白色玉石曲折栏杆围绕的花圃里,酒醉后我们欣赏鲜花陶醉其中,居然不知道红日西斜天已黄昏。当时与我共同赏花的朋友,仔细盘算起来,如今剩下的还不到一半人。【注释】

①玉真:谓仙人,这里指美人。

②重头:双调词上下片起句句式字数相同叫“重头”。

③破:乐曲之繁声。

④点检:数点、盘算。品读

本词追忆早年初见美人时的喜悦与欢欣及今日物是人非的惆怅,在对比中抒发好景不长的人生感慨。

上片前二句写初见美人时的印象。以良辰美景作背景,为正衬法。后二句描写美人歌声之悦耳及舞姿之飘逸,有声有形,给人造成强烈的印象。而这清亮的歌声和优美迷人的舞姿便都来自那位被称作玉真的美人。下片前二句很含蓄,既可理解为现景,又暗含着对往昔风流韵事的幸福追忆,值得品味。可以理解为与上片相连,也是与美人在一起的情景,在那个优美宜人的环境里,非常幸福与陶醉。这样写自然为结尾两句的抒慨蓄势,然后抒发当时之人多已过世,人生苦短的慨叹。宇宙无穷,人生短暂,这是人类极为关注的问题,故有普遍意义。张宗橚评此词云:“东坡诗:‘尊前检点几人非’与此词结句同意。往事关心,人生如梦。每读一过,不禁惘然。”(《词林纪事》)木兰花①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译文

高高的绿杨,如茵的芳草,映衬着大路通往长亭。在长亭之上,那位少年轻易地离开我而远去,是那样的寡义薄情。从此后,我孤苦伶仃。深夜残梦时尚能够听到五更的钟声。在花前,暮春三月的阴雨正在飘洒,使我的离愁更深更浓。哎,无情人不像多情人这样痛苦,那一寸寸芳心恋情,仿佛千丝万缕一般难以理清。尽管远至天涯地角,也还会有到达的时候,可是我的相思渴盼却连绵不断,无边无际,无始无终。【注释】

①长亭:古人送别之所。品读

本词写闺怨,表现思妇刻骨的相思之情。用轻盈的笔触刻画出一位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女子形象。

上片首句写景,点明离别的时地。时间是绿杨依依的春天,地点是长亭。次句叙事,写男子对离别的轻率态度,反托出女子的多情。后二句用互文见义之法描写情人离去后的相思之苦。夜里失眠,刚入梦境又被“五更钟”惊破,连个好梦都做不成。本句诗化用李商隐《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的意境,但已经融入全词,没有生硬之感。白昼观花,又飘洒着蒙蒙细雨。以钟声惊梦况其神经衰弱,状其相思之深,以“三月雨”烘托心情之黯然,离愁之深广,情境俱现。下片两用反语,前二句先以无情与多情作对比,埋怨对方的无情,反衬自己的多情。“一寸”句暗用李商隐“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句意而尤精练凝重。“千万缕”说愁之多而无绪。后两句则是用具体比喻来证明愁之无有终结。两个比喻,一说愁多,一说愁长,化抽象为具象,意蕴丰富而生动形象。

踏莎行

祖席离歌,长亭别宴,香尘已隔犹回面。居人匹马映林嘶,行②人去棹依波转。

画阁魂消,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译文

别宴上,唱着令人销魂的离歌。长亭中,我和你依依惜别。路上的飞尘已把我们阻隔,但你还在不断回首,我更是难分难舍。留下的人骑着马,马也在林边嘶鸣留恋;离去的人乘着小舟,伴随着远去的绿波。

登上画阁,我更是愁绪万千难以言说。朝你所去的方向眺望,只见万里云烟斜晖脉脉。离别的愁绪占据我的心田,无计消除,无法排遣,无处解脱。尽管你走到天涯地角,我的心也会紧紧跟随着你,永远陪伴你到处奔波。【注释】

①祖席:古人送别时所设宴席。

②去棹(zhào):离去的船,指行人。品读

本词写送别友人的深情及别后的思念。从“居人匹马”句看,是朋友间的离别而非女子送情郎,因古代女子多乘车而很少骑马。

上片开头三句渲染离别之悲剧气氛。长亭为送别之所,别宴为送行而设,“离歌”已充满愁情。“香尘已隔犹回面”写行人之多情,情境如画。而行人之多情恰反衬出送行者为重情之人,属于从反面着墨法。或云“回面”写谁未确,当写二人,更增缠绵缱绻之情意。此说不可取,“回面”者一定是行人,因送人只需前看不必回头。如果回头则已离开送别之所回家矣,与全词意境不合。末两句写行人已远,而送者尚不思归,从正面落笔。下片开头三句很含蓄,或谓当时送别之景。即在林边看不到,则再登楼上高处远望,为连续动作。虽显得拘谨,于理亦通。还是理解为别后登楼为好。末二句表现离愁之多,思念之广,抒写“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执着之情。全词深情绵邈,唐圭璋先生赞美其“足抵一篇《别赋》”(《唐宋词简释》),非溢美之词也。

踏莎行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②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译文

小路两旁,花儿稀疏,只有几点残红;郊外田野,芳草绿遍,沐浴着骀荡的春风。高台近处,树木环绕,绿色浓郁成荫。春风也不知道管理禁止一下柳絮,将其吹得漫天飘舞,乱扑人的脸,落满人的身。翠叶掩映,看不见黄莺,只能听到婉转的歌声。珠帘低垂,隔开了燕子的身影。炉中的香烟袅袅上升,像追逐空中的游丝,盘绕升腾。实在无聊烦闷,我只好饮酒,渐渐进入梦境。当从梦境醒来时,斜阳照在静悄悄的院子里,西方一片残红。【注释】

①红稀:花儿因凋落而稀少。

②游丝:暮春时节,蜘蛛青虫之丝在晴空中飘荡,称游丝。品读

本词借暮春之美景,抒发韶光易逝之闲愁。上片写出游时郊外之景,下片写归来后院落之景。恋春惜春之情充满字里行间,空灵而有韵致。

上片写郊外所见,三句词从近到远,视野开阔,很有空间感,属于移步换形之法,具有典型的时序特征。花儿凋谢殆尽,绿草遍布原野,树叶已很茂盛,林中的楼台隐约可见,正是初夏之景。杨花扑面,尤增暮春之特色。“濛濛乱扑”富有动态感,颇有情趣。埋怨春风,看似无理,似怨似嘲,也含有对春景的喜爱之情。下片转写到院中之景。“翠叶藏莺”,闻声而不见鸟,暗示树叶已繁密,空灵而有神韵。“珠帘隔燕”暗示人已由院中回到室内,故燕子在外。室中的香烟描状风静人静之极,笔致细腻,情景如现。“游丝”本来指春夏季节晴朗无风之时,随着地面空气上升,有些昆虫所吐的极细的丝在空气中飘浮游动的样态,是极细微的物象。这里是形容香炉里冒出的香烟袅袅盘旋上升的情景,精致细微到极点,衬托人心之静,也有比喻意义,很精彩。末二句跳脱,写酒醒后已至黄昏,以景语作结,含蓄而有韵味,于惜时之中又有淡淡的忧伤。

韩缜

韩缜(1019—1097),字玉汝,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庆历二年(1042)进士。累官知枢密院事,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出知颍昌府。以太子太保致仕。谥庄敏。存词一首。①

凤箫吟

锁离愁,连绵无际,来时陌上初熏。绣帏人念远,暗垂珠露,泣送征轮。长行长在眼,更重重、远水孤云。但望极楼高,尽日目断王孙。

消魂,池塘别后,曾行处、绿妒轻裙。恁时携素手,乱花飞絮里,缓步香茵。朱颜空自改,向年年、芳意长新。遍绿野、嬉游醉眼,莫负青春。译文

芳草萋萋,似乎牵引锁住少女的春心。那碧色绵延无际,青草正散发着泥土的芬芳。那晶莹的露珠,如绣帏中的佳人眷恋着远方的游子,正在暗自垂泪,送着远行的车轮。青草触目尽是,无论行到哪里,都可看到她的绿茵。重重叠叠,到处绵延,哪怕是远水孤村。只能登上高楼,终日里极目眺望,那青草就一直伴随着远行的公子王孙。这情景,真是令人伤心。自从池塘分别之后,凡是经过的地方,那些绿草都嫉妒你的绿色罗裙,因为草的绿色远远不如你的衣裙更美丽动人。那时我拉着你白皙的纤手,在繁花飞絮里,尽情地漫步游览散发清香的绿茵。如今,红润的面庞徒自改变,年年如此。但怜芳爱美的心情却不断变新。我爱在广袤的绿野上,尽情地嬉戏游览,切莫辜负这大好的青春。【注释】

①凤箫吟:词牌名,又名《凤楼吟》《芳草》。此调五体,本词属于正体,双调一百字。

②初熏:青草刚散发清香之味。品读

这是一首充满爱情色彩的咏物词。作者在绿草形象中寄托了自己的爱情。将芳草拟人化,在笔力上虽稍逊苏东坡的咏杨花词,但在表现方法上颇有相似之处。上片写芳草的触目尽是与其所引起的离别之苦,下片想象闺中的人殷切盼归之情,以寄托自己的愁思。

据叶梦得《石林诗话》载:元丰初年,西夏派人来与宋议定边界,朝廷派韩缜前去谈判。临行前与爱姬刘氏欢饮通夕,且作这首词留别。翌日,忽接宫中圣旨,特批步军司派人护卫,把刘氏追送到韩缜处。这段传说增加了本词的情趣,也为我们理解把握词意提供了线索。上片主要写春草,草中有人,亦草亦人,正是咏物之妙境。前三句写陌上一片芳草,已锁离愁,是路上告别时之情景。“初熏”写草清香之气,也暗寓情人馨香之品性,又暗用江淹《别赋》“陌上草熏”之语。“绣帏”三句写草之神。露珠如泪,泣送行人之车轮,又暗拟佳人之多情。“长行”三句,写行人所历之处,皆有芳草相伴随。末二句又折回闺中人登楼张望之景,属别后想象之景。“目断王孙”既表现闺人眷恋之切,又暗用《楚辞》“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切合“草”字,构思缜密。下片逆入,追思往昔之景,亦扣紧在芳草地中的恋情来写。“绿妒轻裙”间接表现出爱姬之美态,连那些令人心醉的芳草都要羡慕嫉妒爱姬的绿色罗裙,可见爱姬之美丽妩媚。同时也使我们联想到牛希济“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的名句,这里是翻用,造语颇有新意。次三句回忆当时与爱姬同步绿荫时的幸福情景,反衬出现境的孤独之苦。结尾几句宕开,表面旷达,实质是更深的隐忧。含义颇为丰富。

宋祁

宋祁(998—1061),字子京,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后迁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1024)与兄宋庠同时举进士,排名第一。章献太后以为弟不可先兄,乃擢庠第一,而置祁第十,时号大、小宋,并称“二宋”。历官国子监直讲、太常博士、尚书工部员外郎、知制诰、史馆修撰、翰林学士承旨等。卒谥景文。曾与欧阳修同修《新唐书》。《全宋词》录其词六首。

木兰花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云轻,红杏枝头春意闹。②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译文

来到城的东郊,景色越来越好。丝绸皱纹般的水波粼粼闪光,迎接着游客的船棹。嫩黄轻拂的春柳如烟笼雾罩,远处的轻云变化莫测,虚幻缥缈。枝头上盛开的红杏鲜艳照眼,春味弥足,仿佛在宣布春天已经来到,令游人的游兴更高。平常只恨欢娱太少,怎能吝啬金钱而轻视如此快乐的一笑?为此我端着酒杯规劝斜阳,请你慢些归去,且为在花丛间快乐的人们多逗留分分秒秒。【注释】

①縠皱(hú zhòu):即绉纱,比喻细细的水波纹 。

②浮生:谓人生虚幻而漂泊不定 。品读

本词一题“春景”。上片写春游所见景色之美,体物精微,笔触细腻。下片写春游之所感,情致婉曲。因其“红杏枝头春意闹”造语尖新而为时人激赏,宋祁并因之而被称为“红杏尚书”。

上片写春游所见之景。“东城”点明地点,指汴京城东郊。这一带园林甚多,是当时主要的风景游览区。据《东京梦华录》载,当时这里十分繁华热闹:“次第春容满野,暖律喧晴,万花争出。粉墙细柳,斜笼绮陌。香轮暖辗,芳草如茵,骏骑骄嘶,杏花如绣。莺啼芳树,燕舞晴空,红妆按乐于宝榭层楼,白面行歌近画桥流水,举目则秋千巧笑,触处则蹴鞠疏狂。寻芳选胜,花絮时坠,金樽折翠簪红,蜂蝶暗随归骑,于是相继清明节矣。”“风光好”是景色气候及人心情皆好之意。“渐觉”暗启下几句所见景物的次第。縠皱以喻水之细波,给人以清澈灵动之感。绿杨即绿柳,绿柳如烟,状其泛青淡绿之时那种若有若无的绿色,如轻烟薄雾罩着一般,朦朦胧胧,给人以美感享受。再看那枝头上的红杏,如火如荼,颇为耀眼。行笔至此,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机跃然纸上。“闹”字写出杏花争鲜斗艳之神,也表现出作者的欣喜之情。境界全出矣。下片前二句感慨人生愁多乐少,尤显出此时游乐赏景的可贵,故云不必因吝惜金钱而错过玩乐的机会。结尾二句进一步表现惜时恋时,及时行乐之意。看似消极,实则正表现出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全词从“晓云轻”到“留晚照”,时间线索颇为清晰。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仕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卒谥文忠。诗、词、文成就均高,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有《新五代史》《欧阳文忠公集》《六一词》《六一诗话》。

采桑子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②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译文

暮春时节,群芳摇落凋零,但西湖的景致依然美丽怡情。残花飘落,轻轻盈盈,柳絮飞舞,迷迷蒙蒙。垂下的嫩柳条轻拂湖边的栏杆,尽日里都是温煦的春风。笙箫歌声渐渐停止,游人尽皆散去,这才感到心中有些虚空。回到居室里,放下纱窗,里里外外一片寂静。屋檐下的那双燕子已经归来,细雨依旧,洋洋洒洒,淅淅沥沥,朦朦胧胧。【注释】

①西湖:指颍州西湖,在今安徽阜阳县西北 。

②帘栊:带纱之窗 。品读

欧阳修致仕后,隐居颍州西湖时作了一组《采桑子》词,本词是第四首。上片写游冶之感。在暮春美景中寄托闲适之情。下片言众人归去之静。以细雨双燕状寂寥之况,于落寞中尚有空虚之感,文字疏隽,感情含蓄。

上片写暮春之景。“群芳过后”本有衰残之味,常人对此或惋惜,或伤感,或留恋,而作者却赞美说“好”,并以这一感情线索贯穿全篇,人心情舒畅则观景物莫不美丽,心情忧伤则反之。这就是所谓的移情。一片风景就是一种心情,道理也正在于此。下片写“笙歌散尽游人去”,即是现实实景,也有很深的哲理。联想欧阳修一生在官场中沉浮,经历许多大是大非,有得意也有失意。到退休后,则一切都恍如梦境,对于人生也都没有太大的意义,但在领悟人生中还有对于往日繁华的淡淡留恋。谭献说“‘笙歌散尽游人去’句,悟语是恋语”(谭评《词辨》),可谓一语中的。本句表现出环境之清幽,“始觉春空”,微传词人的惜春恋春之感。入室垂帘,双燕归来,表现游春之后的闲适自在。以蒙蒙细雨结局,暗应上片的“尽日风”。和风细雨,暗衬心情之平和怡然,景中见情。

踏莎行

①②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③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译文

馆舍庭院里的梅花已经凋残,小溪桥头的柳树,新生的枝条迎风招展。春草散发着清香,春风和煦而又温暖。行人信马由缰,辔头轻轻摇晃,离家也渐渐遥远。我的愁绪越来越浓,如滔滔奔流的春水般无穷无尽,连绵不断。柔肠寸寸,千绕百转,晶莹的泪珠流过粉妆的双脸。画楼太高,且不要凭倚高栏,因所见到的情景更令人难堪。在平坦开阔的草原的尽处,是充满春意的远山,而那位心上的人,还要在远山的那一边。【注释】

①候馆:迎宾候客之馆舍,即旅店。

②征辔(pèi):行人坐骑的缰绳。辔,缰绳。

③平芜:平坦开阔的草原。品读

本词抒写离愁别绪。黄升题作“相别”,基本切合题意。上片写行人忆家,下片写闺人忆外。首三句写郊外美景如画,风和日丽,柳细草香,信马徐行,倒也自在。“离愁”两句意转,为全词之眼,以不断之春水状无穷之离愁,化抽象为具象,比喻贴切。下片写闺人,因忆而登楼,因念而望远。才见到平芜已远,而春山更远,那位情侣又在春山之外,远之又远,只可想象而不可目见,思恋之情何禁?抒情极柔婉深厚。本词艺术手法值得借鉴,上片以美景衬愁情,正因良辰美景,才更思伉俪相偕之情,情致蕴藉。下片用推进一层之法,明说“楼高莫近危阑倚”,却偏要去登楼远眺,可见相思情感何其深切,何其浓烈。本词章法也值得借鉴,金圣叹云:“前半是自叙,后半是代家里叙,章法极奇……从一个人心里,想出两个人相思,幻绝,妙绝。”(《唱经堂批欧阳永叔词十二首》)

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②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译文

庭院深深,层门紧闭,悄无人声。晓雾未散,轻烟笼罩杨柳,迷迷蒙蒙。帘幕低垂,一层又一层。我的心中无限空虚,顿生孤独怅惘之情。意中人骑着配有玉勒雕鞍的宝马,正在烟花柳巷中游乐遣兴。因离得太远,纵然登上高楼,也无法望到章台路的情景。那里便是娼妓歌女集中的地方,到处是红袖摇摇,软语娇声。一场暴雨,一阵狂风,气候变化不定。已到暮春三月,风雨更加无情。虚掩房门,也没有办法留得住半寸光阴。这情景撕碎了我的心。无人可倾诉心曲,我只好含泪去问红花,可花也无情,不但不答应,反而随风而起,扬扬纷纷,飞过闲挂着的秋千,我所看到的只是一片片飞着的残红。【注释】

①玉勒雕鞍:嵌玉的马笼头和雕画的马鞍。形容马饰的华贵。

②章台路:原是汉代章台下的一条街,妓女多集聚于此,后世遂代称妓女集聚处。也称“章台街”。唐人小说中多以章台路、章台街为妓女聚居处,便出自此处。品读

本词描写闺中少妇的伤春之情。上片写深闺寂寞,阻隔重重,想见意中人而不得。下片写美人迟暮,盼意中人回归而不能。幽恨怨愤之情自现。

上片开头三句写“庭院深深”的境况,“深几许”于提问中含有怨艾之情,“堆烟”状院中之静,衬人之孤独寡欢,“帘幕无重数”,写闺阁之幽深封闭,是对大好青春的禁锢,是对美好生命的戕害。“玉勒”二句写意中人任性冶游而又无可奈何,女子怎能不怨?下片前三句用狂风暴雨比喻封建礼教的无情,以花被摧残喻自己青春被毁。“门掩黄昏”四句喻韶华空逝,人生易老之痛。结尾二句写女子的痴情与绝望,含蕴丰厚。毛先舒评此二句说:“此可谓层深而浑成。何也?因花而有泪,此一层意也;因泪而问花,此一层意也;花竟不语,此一层意也;不但不语,且又乱落,飞过秋千,此一层意也。人愈伤心,花愈恼人,语愈浅而意愈入,又绝无刻画费力之迹,谓非层深而浑成耶!”(《古今词论》引)可谓妙悟之言。李清照激赏此词,以首句开篇,仿制数首,也可见本词艺术魅力之大。

蝶恋花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②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译文

有一种莫名其妙的闲愁,总想把它抛弃,可它却总萦绕在我的心头。每到新春来临之时,那种惆怅忧伤一如故旧。为了消除这种闲愁,我天天在花前月下痛饮美酒,宁可酩酊大醉,不惜身体日渐消瘦。河边上青草萋萋,河堤上又绿新柳。见到如此美景,我痛苦地暗问自己,为何年年都有一段新愁?我思绪万端,独立在小桥的桥头。清风徐来,吹拂着衣袖。新月从东方升起,弯弯如钩,只有远处那一排排树木与我为伴,在暗淡的月光下影影绰绰。【注释】

①病酒:谓醉酒。

②青芜:青草。品读

本词抒写一种莫名其妙的感伤和惆怅。前人多指为闺中思妇,似嫌拘谨。实质就是封建士大夫所产生的一种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喟叹。上片写春来依旧有“闲情”,以酒遣愁;下片写外出观景以遣闲愁,以景语收,情味深厚隽永。

上片起句突兀,劈头而问,表现对“闲情”无法抛弃的怨苦,尤显出闲愁的深浓,表现了在情感方面欲抛不能的一种盘旋郁结的痛苦,抒写主人公想要挣扎出来却不可能的愁绪。以下各句所写均由此生发而出,故此句有笼罩全篇之效。接下写春来闲愁依旧,宁可瘦也要用饮酒来打发闲愁。过片前后均是景语,中间两句是情语,使前后之景均为情增添色彩。见到青草绿柳,又增新愁,故独立小桥望月,任凭春风吹拂。唐圭璋云:“末两句,只写一美境,而愁自寓焉。”(《唐宋词简释》)又,本词之情蕴与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相近。参照阅读,再加以体会,自会有一番领悟。

浪淘沙

①②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译文

我端起酒杯,祈祷这骀荡可人的春风,请你也留下来,陪伴我幽雅从容,和我共同享受这良辰美景。这里是繁华的洛城之东,在宽阔平坦大路的两旁,垂柳依依,春意融融。去年春天,也是在这里,我和友人携手并肩,游遍姹紫嫣红的花丛。聚合离散过于匆匆,这令人遗恨无穷。今年的花儿比去年的还红。可惜的是明年的花儿会更艳更红,但与我共同来观花的却不知会是何人?【注释】

①把酒:端着酒杯。

②紫陌:泛指郊野的大路。品读

欧阳修年轻时曾在洛阳为官,本词当作于斯时,写自己独游洛阳城东郊,饮酒观花时所产生的愿聚恐散的感情。上片由现境而忆已过之境,即由眼前美景而思去年同游之乐。下片再由现境而思未来之境,含遗憾之情于其中,尤表现出对友谊的珍惜。

上片叙事,从游赏中的宴饮写起。开头两句“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是从司空图《酒泉子》“黄昏把酒祝东风,且从容”词句化来,去掉“黄昏”二字加一个“共”字而成,但完全融入自己词作的意境中,很高妙。东风即春风,在对春风的挽留中表现出对朋友的留恋。用笔委婉,意新语工。“垂杨”句点明地点,承上启下,贯穿全篇。去年游春观花是这里,今年又是在这里,明年我还想来,可同游者却不知是谁了。下片是抒情,开头两句在情感上贯穿全篇。“此恨无穷”的原因是“聚散苦匆匆”,聚而又散,世间没有不散的宴席,因此怨恨也就无穷。这正是词人情深意厚之处。本词以现境为筋脉,思前想后,反衬现境之寂寥寡欢,托出对友人思念之情。俞陛云评曰:“因惜花而怀友,前欢寂寂,后会悠悠。至情语以一气挥写,可谓深情如水,行气如虹矣。”(《宋词选释》)还应指出,“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两句充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设想明年这里的花更好更红,给人以欣喜和愉悦,这样的词句本身就具有和平气象,给人美感。

柳永

柳永(987?—1053?),字耆卿。初名三变,字景庄,崇安(今属福建)人,景祐元年(1034)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行七,世称柳七或柳屯田,善为乐章,长于慢词,以描写歌妓生活、城市风光及文人羁旅行役的生活等题材为主,善于铺叙,对北宋慢词的兴盛及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有《乐章集》。①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译文

清秋时节,寒蝉的叫声哀婉凄切。正当傍晚时分,长亭外一场急雨刚刚停歇。在这都门送别的酒宴上,我没有情绪,因为对你实在恋恋不舍。正当此时,行船又鸣起响笛,催促我登舟出发。你我紧拉着手流泪对视,千言万语竟无话可说,只一个劲儿地气堵喉噎。想到这样一分别,我即将到千里之外,烟波浩渺,暮霭沉沉,楚天辽阔。多情的人自古以来就怕离别,更哪堪又是这冷落的清秋时节。今天晚上只需醉酒沉睡,待醒来时,一定是天将拂晓,晨风吹拂,河堤上的杨柳在微风中摇曳,远方的天空挂着一弯残月。我这一次离开你,起码也要一年多。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无论什么样的良辰美景,都会形同虚设,因你我不在一起。纵然有千般风情万种蜜意,更向何人细细诉说?【注释】

①雨霖铃:唐教坊曲名,后作词牌。双调一百零三字。

②长亭:古制,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为驿道上休息和送别之所。品读

本词是柳永代表作之一,写其离开汴京与恋人的惜别之情。上片写别时之场景,情意缱绻,下片设想别后之凄凉,深情绵邈。

开头三句叙事,点明时地与气候特点,渲染气氛。时当初秋,满目萧瑟。又值傍晚,暮色阴沉,更兼急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悲鸣。所见所闻,无不凄凉。“都门”三句以传神之笔刻画典型环境中的特殊心境。正在难舍难分之时,船偏要出发。“执手”二句写难舍之情与激动之至,纯用白描手法,形象逼真生动,如在目前。结二句设想别后的征程。“千里”写其遥远,“暮霭沉沉”状其惨淡,“楚天阔”衬其孤单。境界开阔而情思悠远。换头用推进累加手法抒写别情之难堪,别离已令人伤怀,深秋时别离又推进一层。“今宵”三句是承上句,暗应上片“都门帐饮”句,意谓别后只有借酒昏睡。待醒来时所见只能是“杨柳岸、晓风残月”了。境界开阔清幽,游子落寞凄凉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