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文译注《四圣心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5 22:51:45

点击下载

作者:孙中堂,吕芹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白文译注《四圣心源》

白文译注《四圣心源》试读:

版权页图书在版编目 (CIP)数据

白文译注《四圣心源》/孙中堂,吕芹译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ISBN 978-7-117-24092-5

Ⅰ.①白… Ⅱ.①孙… ②吕… Ⅲ.①中医典籍-中国-清代②《四圣心源》-译文③《四圣心源》-注释 Ⅳ.①R2-5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033241号人卫社官网 www.pmph.com 出版物查询,在线购书人卫医学网 www.ipmph.com 医学考试辅导,医学数据库服务,医学教育资源,大众健康资讯版权所有,侵权必究!白文译注《四圣心源》译  注:孙中堂 吕 芹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9年8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4092-5

策划编辑:李丽

责任编辑:崔长存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内容提要

清代医家黄元御,是一位对传统中医学理论具有深刻理解,又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著名中医学者。他一生撰著了大量中医药专著,而以 《四圣心源》最具有代表性。此书综合反映了他对中医原理的理解和领悟,其中有些独到的阐述,显示了他的见解是综合了 《易经》《黄庭经》《周易参同契》等儒家、道家的理论而得来的,这也说明他在中国古代经典文化方面具有深厚的底蕴。因为众多读者的喜爱,包括 《四圣心源》在内的黄氏众多医书目前已经多有出版,但是由于书中有些字词句的认识和理解对一般读者来说难免存在一些障碍,因此在参考借鉴此前学者整理出版黄氏医书成果的基础上,对 《四圣心源》一书,包括所能收集到的有关黄氏医书的序文、跋文在内,全部做了注释和语译,注释力求简练,译文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本着信、达、雅综合运用的基本原则,力求语义畅通易懂。这样,对于古文基础差一些的中医学子以及社会上广大的中医爱好者,应该能提供一些理解及临床实用上的便利。编写说明

清代医家黄元御,是一位对传统中医学理论具有深刻理解,又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著名中医学者。他一生撰著了大量中医药专著,而以 《四圣心源》最具有代表性。此书综合反映了他对中医原理的经典理解和个人领悟,从书中有些独到的阐述可以看出,他是在立足于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基础上,又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尤其是儒家、道家典籍,如 《易经》《黄庭经》《周易参同契》等书中的理论而得来的。比如:他把自然界的天地、阴阳、五行之理,与人体脏腑的生理特性、病理演变相结合,对脏腑经络的阴阳衍化、五行运转,得出了诸多近乎独出心裁的阐述发挥,确为其他中医书籍所少见。这同时也显示了,对中医学理论的理解,与中国古代经典文化的深切相关特点。至于其基于五行原理,而特别重视中土脾胃的生理、病理,并且把这种学术观点普遍地用于对临床各科几乎所有疾病的解释,是否具有以偏概全之失,学者宜做客观分析。

因为众多读者对黄元御医书的喜爱,包括 《四圣心源》在内的黄元御诸多医书目前已经多有出版,但是,由于黄元御的诸多医书古奥难懂之处相对较多,书中有些字词的认识和文义的理解对一般读者来说难免存在一些障碍。鉴于此,我们对 《四圣心源》一书再予整理,全文译注出版。此次整理出版,是在参考借鉴此前学者整理黄元御医书成果的基础上,对原书全部正文在内,并包括所能收集到的更多序文、跋文,全部做了注释和语译。注释力求简练,译文则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本着信、达、雅综合运用的原则,力求语义的畅通易懂。也有原书的部分语段,其原本的文义就不难理解,因此未作大的改动。我们这样做,是希望对于古文基础差一些的中医学子,以及社会上广大的中医爱好者,能提供更多原文理解及临床实用上的便利。或有不妥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编者2 0 1 7年1月自叙【原文】

医有黄帝、岐伯、越人、仲景,四圣之书,争光日月。人亡代革,薪火无传,玉楸子悯后世作者不达其意,既解《伤寒》《金匮》,乃于己巳二月,作《四圣心源》,解内外百病,原始要终,以继先圣之业。创辟大略,遇事辍笔。庚午四月,北游帝城。十一月终,南赴清江。辛未二月,随驾武林。四月还署,研思旧草,十得其九,厥功未竟。八月十五,开舟北上,再客京华。壬申十月,作天人之解,续成全书。癸酉二月,解长沙药性,五月删定《伤寒》,七月笔削《金匮》,八月修瘟疫痘疹,成于九月十七。【译文】

中医有黄帝、岐伯、秦越人、张仲景四位圣人,他们的书可与日月争光。然而先人已逝,时代变迁,四位圣人的医书、医理没有流传于后世,我本人悲悯后世之人不能畅达通晓四位圣人之书的义理,在注解了《伤寒论》《金匮要略》之后,又于己巳年二月作《四圣心源》,解说内因、外因所致各种疾病的本末关键所在,以此来继承先圣的医学事业。在构架完成其书的梗概之后遇到别的事情而停笔。庚午年四月,北游帝城。十一月底,南赴清江。辛未年二月,随皇驾至武林。四月返回之后,思考研究以前的草稿继续写作,完成了十分之九却没有最后告竣。八月十五日开船北上,再次客居于京华。壬申年十月,写成《四圣心源》中的《天人解》而续成全书。癸酉年二月作《长沙药解》,五月修改编定《伤寒悬解》,七月修改《金匮悬解》,八月修改瘟疫、痘疹方面的内容,成书于九月十七日。【原文】

维时霖雨初晴,商飙徐发,落木飘零,黄叶满阶。玉楸子处萧凉之虚馆,坐寂寞之闲床,起他乡之遥恨,生故国之绵思。悲哉!清秋之气也,黯然远客之心矣!爰取《心源》故本,加之润色。①

嗟乎!往者虞卿违赵而著《春秋》,屈原去楚而作《离骚》。古人论述,往往失地远客,成于羁愁郁闷之中。及乎书竣业就,乃心独喜,然后知当时之失意,皆为后此之得意无穷也。向使虞卿终相赵国,屈原永宦楚邦,则《离骚》不作,《春秋》莫著,迄于今,其人已朽,其书不传,两人之得意,不如其失意也。【注释】

①虞卿:战国时期游说之士。因进说赵孝成王,主张以赵为主,合纵以抗秦,而为赵国上卿。后因他事逃亡,穷困著书,世传为《虞氏春秋》。【译文】

时值雨后初晴,秋风渐起,黄色的落叶飘零满地。我居住在颇有秋风萧瑟凉爽之意的宽敞的房间里,有几分寂寞,不禁使我内心生出一些他乡之遥恨,故国之绵思。秋天的清凉肃杀之气真是让人感伤啊!于是就在这样的境况和心态下取出以前的《四圣心源》稿本加以润色。

令人很有感触的是,古代的虞卿离任赵国的相位之后编著了《虞氏春秋》,屈原离开了楚国之后而作《离骚》。古人著书立论,往往是在失势、失意,或远客他乡之后,而成书于羁旅愁苦郁闷之时。等到把自己想写的内容成书之后,内心却有一种独有的欣喜,然后体会到以前之失意成就了此后的无穷之得意。如果当初的虞卿始终做赵国之相,屈原一直为官于楚国,那么,《离骚》和《虞氏春秋》就不会问世;时至今日,其人已成为朽骨,也不会有其书的流传后世。可知两人在官场上之得意,反倒不如其失意了。【原文】

当世安乐之人,其得天者诚厚。然隙驷不留,尺波电谢,生存而处华屋,零落而归山丘,身与夕露同晞,名与朝华并灭。荆棘狐兔之中,樵牧歌吟之下,其为安乐者焉在!窃以为天之厚安乐之人,不如其厚羁愁之士。丈夫得失之际,非俗人之所知也。

顾自己巳,以至壬申,历年多矣,元草未就,是天既长与以穷愁①之境,而不频假以萧闲之日。帝眷之隆,何可恃也,良时非多,勖之而已。癸酉九月甲戌昌邑黄元御【注释】

①勖 (xù音旭):勉励。【译文】

在有生之年享受安乐的人们,确实得到了上天给予他们的厚爱。然而日月如梭,光阴似箭。活着的时候居住着华丽的屋宇,性命陨落之后的尸骨却归于山丘,身体像夕阳之中被晒干的露水那样消失了,名誉也像早晨萎谢的花朵一样了。当狐狸、野兔觅食寻欢于荆棘之中,樵夫、牧童长歌短吟于山野之下的时候,那些享受过安乐的人们又在哪里呢!我个人以为,上天之厚待荣华安乐之人,反倒不如其厚待羁旅愁苦之士。大丈夫处世,如何看待和理解得意与失意,不是一般的凡夫俗子所能理解的。

只是自从己巳以至壬申,经历多年,初稿未成,这只能说明上天既给予了我不尽的穷愁悲苦,却不肯多给我些闲暇的时日。皇帝眷顾之隆恩,又有什么可依仗的呢?心身状态良好的时日不多了,除了自我努力之外还能怎样呢。癸酉年九月甲戌日 昌邑 黄元御阳湖张琦序【原文】

医学盛于上古,而衰于后世。自黄岐立法,定经脉,和药石,以治民疾,天下遵守,莫之或二。于是有和、缓、扁鹊、文挚、阳庆、仓公之徒相继而起,各传其术,以博施当世,而方药至张仲景而立极。厥后皇甫谧、王叔和、孙思邈祖述而发扬之。起废痼,润枯毙,含生育物,绝厉消沴,黄岐之道,于斯为盛。

自唐以降,其道日衰,渐变古制,以矜新创。至于金元,刘完素为泻火之说,朱彦修作补阴之法,海内沿染,竞相传习。蔑视古经,倾议前哲,攻击同异,辩说是非。于是为河间之学者,与易水之学争;为丹溪之学者,与《局方》之学争。门户既分,歧途错出,纷纭扰乱,以至于今,而古法荡然矣。【译文】

医学兴盛于上古,而衰落于后世。自从黄帝、岐伯确立法度,论定经脉,调和药物,用来治疗民众的疾病,天下人遵守之,无人能够另用其他方法。于是有医和、医缓、扁鹊、文挚、公乘阳庆、仓公等人相继而起,各传其术,以广泛施用于当世,而方药的运用至张仲景达到巅峰。此后有皇甫谧、王叔和、孙思邈,继承前代并有所阐述而发扬之,治愈沉疴痼疾,为濒临死亡者带来生机,助育生灵,消除阴阳失和的重病,岐黄之道,至此为盛。

唐代以后,医道日渐衰微,人们逐渐改变了古代医学的方法、体制,而夸耀自己的创新。至金、元时代,刘完素为泻火之说,朱彦修作补阴之法,海内医者竞相传习、沿用,并且互相影响。蔑视古经,斥议前哲,攻击不同观点,彼此辩论是非。于是主张河间之学者,与易水之学争;主张丹溪之学者,与《局方》之学争。门户分列,歧途错出,纷纭扰乱,以至于今,而古代的医学法则荡然无存。【原文】

夫医虽艺事,而拯疾痛,系生死,非芝菌星鸟之术,可以诡诞其辞也。阴阳有纪,五行有序,脉络有度,非博辨横议,所能推移其则也。一病之作,古今如一,非风俗政令,有时代之异也。一药之入,顺逆俄顷,非百年必世,可虚遁其说也。

然而宋元以来,数百年间,人异其说,家自为法。按之往籍,则判若水火,综其会通,则背若秦越。夫岂民有异疾,药有异治哉!或俗学废古,恶旧喜新,务为变动,以结名誉。凡在学者,莫不皆然,而医其一也。故《脉诀》出而《诊要》亡,本草盛而物性异。长沙之书乱而伤寒莫治,刘朱之说行而杂病不起。天下之民,不死于病而死于医,以生人之道,为杀人之具,岂不哀哉!故凡艺或可殊途,惟医必归一致。古经具在,良验难诬,有识之士,不能不是古而非今矣。【译文】

医学虽属技术事类,而拯救病痛,关系着病人的生死,不能像服饵、占卜之类的事情,可以胡说骗人。阴阳有法纪,五行有顺序,脉络有尺度,并不是能言善辩就能改变其准则的。一种疾病的产生,古今相同,并不像风俗、政令那样有时代的差异。一种药物吃了之后,其效果的好坏、顺逆,短时间内即可见到,并不像有些事情,即使一百年、一辈子也不能辨清其真伪、是非。

然而宋、元以来,数百年间,医生们每个人的说法和治病方法都各自不同。如果考察一下古代的书籍,就会发现与古书所说有天壤之别;如果融会贯通地综合审视,就会发现其各自的说法相差甚远。难道是百姓有特殊的疾病,药物有奇异的治法吗?有的人提倡俗学而废弃古法,喜新厌旧,追求变化翻新,而成就自己的名誉。凡是做学问的人莫不如此,而医学也在其中。所以《脉诀》问世而《诊要》消亡,本草学盛行而各书所记载的药物性质却不一样。张仲景的书被后人搞乱了,因而病伤寒者不能治愈;刘完素、朱丹溪的学说盛行,因而患杂病者也不能治愈。天下的病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医生之手,用来救活人命的方法却成了杀人的工具,岂不哀哉!所以一般的技术事类也许可以有不同的途径和方法,惟有医学必须归于一致。古代的医学经典俱在,良好的效果难以被人诬蔑,有识之士,不能不承认古法的正确而否定今法。【原文】

余少好医学,博览方籍。读黄氏《素灵微蕴》《伤寒悬解》,其于黄岐秦张之道,若网在纲,有条不紊。于是乃求其全书,积二十年①不可得。岁在己丑,承乏馆陶贡士张君蕴山为掖校官,得其书六种,②录以畀余,乃得究其说,而益叹其学之至精。长沙而后,一火薪传,非自尊也。

余既刊《素灵微蕴》《伤寒悬解》《长沙药解》,而《四圣心源》为诸书之会极,乃复校而刊之。粗举源流正变,以引伸其说。世之为医者,能读黄氏书,则推脉义而得诊法,究药解而正物性,伤寒无夭札之民,杂病无膏肓之叹。上可得黄岐秦张之精,次可通叔和思邈之说,下可除河间丹溪之弊。昭先圣之大德,作生人之大卫,不亦懿哉!若乃规囿习俗,胶固师说,未遑研究,骇其偏矫,失后事之良资,为下士之闻道,则非余之所敢知矣。道光十二年冬十一月阳湖张琦【注释】

①承乏:谦词。表示某一职位因暂时空缺而由自己充当。

②畀 (bì):给予。【译文】

我在少年时代就喜欢医学,广泛阅读医书。读了黄氏的《素灵微蕴》《伤寒悬解》,感觉他对于黄帝、岐伯、秦越人、张仲景的医道,掌握得主次分明,有条不紊。于是想求得他的全部医书,却20年来不能得到。岁在己丑,承蒙馆陶贡士张蕴山先生邀请而充当其掖校官,得到黄氏的医书六种,抄录下来给了我,才得以深究其学说,也更感叹其学问之精。认为是张仲景之后的薪火独传,而并非妄自尊崇他自己。

我已经刊印了《素灵微蕴》《伤寒悬解》《长沙药解》,而《四圣心源》为诸书之总汇,因此又校订而刊行之。大概指示了医学的源流及其正途、异途,以引伸其说。社会上做医生的人们,若能读黄氏之书,就可以推究其脉义而得诊法,研讨其药解而确定药物的性能,病伤寒者不再有短命夭折之人,患杂病者不再有病入膏肓之哀叹。上可得黄帝、岐伯、秦越人、张仲景之精义,然后可通晓王叔和、孙思邈之解说,下可消除刘河间、朱丹溪之弊端。既可以昭示先圣之大德,又可以作为生民百姓之护卫,不是很好的事情吗!如果只是局限于习俗,固执地坚持自己老师的说法,未及研究便以其偏颇的说法骇人听闻,失掉后世之人学医、行医的良好凭据,像下士闻道那样无知地大笑他人,则不是我所敢领教的。道光十二年冬 十一月 阳湖 张琦丹徒赵克宣序【原文】

宣素不知医,辛丑岁初夏,先君篴楼公抱恙,群医束手。迁延三阅月,势益剧。适明府龚木民以《四圣心源》一帙见示,宣受而卒读之,叹其说理精当,实为医学善本。急与医者议,仿其意制方,以希一效。而疾已大渐无及,窃恨是书之不早见也!①

因念人子,当父母康强时,依依承顺,辄取岐黄家言,庋置弗观,及一旦父母有疾,非不博求医术,及弗获效,则当父母床褥痛楚,呼天号泣,欲嚼舌啮臂,以分亲痛而不可得,亦已无如何。而医者方坐视成败,以其必不效之术,尝试于万一,竟至不讳,则云证固不治。

呜呼!言及此痛,何如耶!昔张从正撰《儒门事亲》十五卷,盖谓儒者能明其理以事亲,当知医也。

是书作于昌邑黄氏,刻于阳湖张氏,因所传未广,爰与小楼弟校勘付梓,以广其传。区区抱恨私心,亦欲使天下仁人孝子,取是书而急读之,以善其颐养之方云尔。道光壬寅三月丹徒赵克宣竹坪序【注释】

①庋 (ɡuǐ):置放;收藏。【译文】

我向来不懂医学。辛丑年初夏,先君篴楼公患病,众多医生束手无策,迁延三月有余而病势越来越重。恰逢明府龚木民以《四圣心源》一套给我看,我收下后全读了一遍,感叹其说理精当,实在是一部好医书。赶紧与医生商议,仿照书中义理制定一方,希望能够获得疗效。然而病情已很严重,来不及挽回,私下怨恨未能早一点见到此书。

因而我想,作为晚辈,在父母身体健康强壮的时候,什么事情都很顺利,总是把医学书籍放置收藏起来而不读。等到一旦父母有病了,也不是没有广泛求医治疗。如果治疗无效,那么当父母卧床不起、痛楚呼号的时候,甚至想啮咬自己的舌头、手臂,来分担亲人的痛苦,可是又无能为力。而医生只是坐观成败,以其肯定无效的治法,做几乎没有治愈可能的尝试。等最后病人死了,就说病证本来就已经没有治愈的可能了。

说到这些令人痛心的事情,让人怎能受得了!以前张从正撰《儒门事亲》15卷,书名的意思,大概就是说,读书人能够明白医学的道理和治病方法以侍奉亲人而尽孝道。

此书作于昌邑黄氏,刻于阳湖张氏,因其流传不够广泛,于是和小楼弟一起校勘付印,以推广其流传。区区抱恨之心,也不过是想让天下的仁人孝子,取来此书赶紧学习,以让其在保养亲人身体方面做得更好而已。道光壬寅三月 丹徒 赵克宣 竹坪 序丹徒赵克宜序【原文】

先君篴楼公,辛丑夏抱恙,延医调治,仙草无灵。迨竹坪兄于木民龚明府处得《四圣心源》一编携归,与医者讨论,师其意以订方,而病已不可为矣,为人子而不知医,此愚兄弟之抱憾终天而椎心泣血者也!

伏念是编,本昌邑黄氏所著,实称善本,向曾刻于阳湖《宛邻书屋丛书》中。宛邻张氏,集丛书十有二种,除诗、古文、词外,有黄氏所著《长沙药解》《伤寒悬解》《素灵微蕴》,庄氏所著《慈幼二书》,并张氏自著《素问释义》诸书,而《心源》一书,尤诸书中之至粹至精者。

夫医虽小道,理极精深,用之得当,如济世之航,用之不当,如伤人之刃,可不慎欤!近世庸工,药性汤头,一经熟读,自诩通人。及入病家,论实论虚,猜寒猜热,以人试药,莫中病情。求其观天时之变,察人事之宜,准古酌今,神而明之者,未易数觏。此矫其弊者,①有勿药中医之说也。甚至逞其私智,立说著书,伐阳滋阴,损人生气。种种背妄,遗祸无穷,良可慨已!纵有一二依附圣经,强为诠释,惜又穿凿附会,庞杂不精,反令古圣之道,愈解而愈晦矣。【注释】

①勿药中医:古代有“有病不治,常得中医”之说。意思是说,如果得病了却找不到良医的话,与其被庸医错误地治疗,还不如不服其药物;不治疗的结果也比庸医误治强,可以大致相当于中等水平的医生治疗的结果。见《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译文】

先君篴楼公,在辛丑年夏天患病,请医生调治,吃再好的药都无效。等到竹坪兄从木民龚明府处得到《四圣心源》一编带回家来,与医生讨论,模仿其意而制定一方,但病情已经不可治了。作为晚辈却不懂得医学,这就是我们兄弟俩抱憾终天而椎心泣血的事情呀!

默想此书,本来是昌邑黄氏所著,确实是一部好书,以前曾刻印于阳湖《宛邻书屋丛书》中。宛邻张氏,集丛书12种,除诗、古文、词外,有黄氏所著《长沙药解》《伤寒悬解》《素灵微蕴》,庄氏所著《慈幼二书》,并张氏自著《素问释义》诸书,而《四圣心源》一书,尤其是各书中之最精粹者。

医学虽被人称为小道,然而其义理极其精深。用之得当,如济世之慈航;用之不当,如伤人之刀斧,岂可不慎重对待!近世以来的庸医,读了一些药性、汤头之类的医书,就自诩为医学达人。等到了病人家里给人治病的时候,论实说虚,妄猜寒热,往往以病人测试药效,却不能切中病情。要想求得能够观天时之变化,察人事之宜否,酌情衡量古往今来的具体情况,用心思考而明白其深刻道理的医生,实在很少见到。为了矫正这样的弊端,社会上就有“勿药中医”的说法。甚至有人为了炫耀自己而著书立说,提倡用戕伐阳气或者滋阴等治法,损伤病人的生气。种种错误治法贻害无穷,实在令人感慨!纵使其中有些依附圣人经典之处,又往往强加诠释,穿凿附会,庞杂不精,反而让古代圣人的医学道理越解释越晦涩难懂。【原文】

是编宗黄帝、岐伯、越人、仲景四圣人之心传,而运以精思,达以卓论,抉天人之秘奥,阐顺逆之精微,作述相承,独标真谛,举谬悠之说,一扫而空之,其为功岂浅鲜哉!愚兄弟不能早觏是书,以起先君痼疾,而顾念世之人子,或有愿读是书者,爰另梓流传,以志终天之憾,且以见事亲者之不可不知医也。竹坪兄与宜悉心校雠,付诸剞劂,谨叙其意,以为缘起云。①道光壬寅岁季春下浣丹徒赵克宜小楼序【注释】

①下浣:阴历每月二十一日至三十日。【译文】

此书继承了黄帝、岐伯、秦越人、张仲景四位圣人的心传,又有黄氏自己的精思高论,揭示天人之间的奥秘,阐述病情顺逆转化的精微道理,既有解说,又有创见,标示了正确的独到见解,并且对谬误的说法一扫而空,其对医学的功德绝不是肤浅微小的。我兄弟俩虽然未能早一点看到此书,用来治愈先君痼疾,然而想到社会上做晚辈的人们可能会有愿意读这本书的人,于是再次刊印流传,以此来记住未能治愈亲人痼疾的终天之憾,也用来昭示侍奉父母亲人的人不能不懂得医学。竹坪兄与我悉心校对,付诸刊印,谨叙其意,作为我们做这件事情的说明。道光壬寅年 春三月下旬 丹徒 赵克宜 小楼 序长沙徐树铭序【原文】

叙曰:上古天真淳闷,婴疾者少,然而黄帝、岐伯、俞跗、雷公之伦,即已勤求至道,惠济寰宇,岂非风湿寒暑,天不能无偏行,疾痛痒疴,人亦何容不豫计也。三代之际,掌以专官,世宿其业,民无夭枉。秦弃旧典,术遂淆乱,扁鹊、仓公,晨星落落。至于汉末,长沙崛起,上承往圣,药乃有宗。魏晋六朝,叔和、张之隐、居翊之微有发明,未言枢辖。唐宋而降,源远末分,比之江同出岷,而枝别三千,浅深泛滥,难以概焉。

国朝昌邑黄氏,慨念医术纷歧,斯道将坠,一以黄岐秦张四圣为标准,于是有《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之作。又念长沙二书,赞仰虽多,明晦尚半,于是又有《伤寒悬解》《伤寒说意》《金匮悬解》之作。《神农本草》,不见《汉志》,中间地名,颇杂后代,病其非真,不无贻误,乃复因长沙所用之品,推求功用,为《长沙药解》四卷。有未备者,别绎《大观本草》诸书,补之为《玉楸药解》八卷。【译文】

叙曰:上古之人天真淳朴,少私寡欲,因而遭受疾病缠绕的人很少。虽然如此,但是黄帝、岐伯、俞跗、雷公等人已经勤求医学的深奥道理,用来惠济天下苍生。这不就说明了下面的道理嘛,即:自然界的风湿寒暑等气候变化,不可能没有偏颇、异常;人身的疾病痛痒,怎能不提前谋划预防?夏商周三代之际,医学有专职官员掌管,世代承袭其业,民众没有夭折而死的。秦代废弃了前朝的典章制度,医术就出现了混乱,像扁鹊、仓公那样的名医寥若晨星。到汉代末年,张仲景崛起,上承往古的医学圣人,医药之学才有了正宗。魏晋六朝以后,王叔和、张之隐、居翊之等人对医学略有发明,却未言及关键要害之处。唐宋以后,距离医学的源头越来越远,而医学的末流分歧错杂而出,就如同长江源出于岷山,而其后分出的支流有三千之众,其泛滥、分化出来或深或浅的支流、派系,难以尽数。

我朝昌邑黄氏,感慨于医术纷乱,分歧众多,医学之道日益衰微,因此完全按照黄帝、岐伯、秦越人、张仲景四位医学圣人为标准著述医书,于是就有了《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的问世。后来又想到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景仰称赞的人虽然很多,而其中的内容却是明白与隐晦各占一半,于是又有《伤寒悬解》《伤寒说意》《金匮悬解》之作。《神农本草经》一书,不见于《汉书·艺文志》,而且书中的地名混杂有很多后世的称谓,因此担心其内容会有不真切之处而贻误于后世,所以又根据张仲景书中所用的药品,探求其功效用法,作《长沙药解》四卷。另有不完备的地方,又演绎了《大观本草》等书,补写了《玉楸药解》八卷。【原文】①

八种之书,昔远词文,义闳体博,末学粗工,卒难寻究。昧者未睹玄微,略循枝叶,辄疑黄氏意主扶阳,不无偏胜。不知黄氏之言曰:足太阴以湿土主令,足阳明从燥金化气,是以阳明之燥,不敌太阴之湿,及其病也,胃阳衰而脾阴旺,湿居八九。胃主降浊,脾主升清,湿则中气不运,升降反作,清阳下陷,浊阴上逆,人之衰老病死,莫不由此。以故医家之药,首在中气。中气在二土之交,土生于火而火灭于水,火盛则土燥,水盛则土湿。泻水补火,抑阴扶阳,使中气轮转,清浊复位,却病延年,莫妙于此。此黄氏之微言也,神而明之,讵有偏胜患乎!

八种之书,刻于张氏《宛邻丛书》四种,余四种,无刻本。铭虑其久将佚也,幕友江右杨舍人希闵录有全本,因更校刻,以广其传。上士十载悟玄,下士见之,以为尚白,书之美恶,在人自领,何能相贷为缕陈乎。

黄氏尚有《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见《四库提要》目中。今访未得,殆佚遗矣。咸丰十一年四月一日长沙徐树铭【注释】

①闳 (hónɡ):高大。【译文】

这八种书的文词古雅,义理宏大,体系赅博,没有高深学问的人难以全部探究明白。有些昏昧糊涂之人,未发现书中的精微深奥道理,只懂了一些细枝末节,总是怀疑黄氏在治病方法上主张扶阳,有所偏颇,却不懂得黄氏以下言论的含义:“足太阴脾以湿土主令,足阳明胃从燥金化气,因此阳明之燥,不敌太阴之湿;等到其患病之后,往往胃阳衰而脾阴旺,湿居八九。胃主降浊,脾主升清。湿则中焦之气不能运转,升降颠倒,清阳下陷,浊阴上逆,人之衰老病死,无不由此产生。以故医家用药,首在中气。中气在二土之交,土生于火而火灭于水,火盛则土燥,水盛则土湿。如果在治疗方法上泻水补火,抑阴扶阳,使中焦之气得以运转,则清浊复位,却病延年,没有比这种方法更好的。”这是黄氏具有精微含义的言论,用心领悟才可以明白,哪有什么偏胜之患!

这八种书中有四种曾刊刻于张氏的《宛邻丛书》中,其余四种无刻本。我忧虑担心这些书时间久了可能会失传,而我的幕友江右杨舍人希闵录有全本,因而再一次校订刻印,以扩大其流传。上智之士十年得悟妙理,而下智之士见之,以为只是空口说白话。一部书的好坏,在于读书人的自我领悟,怎么可能由别人代替去条分缕析地详细陈述呢?

黄氏还有《素问悬解》《灵枢悬解》 《难经悬解》,见于《四库提要》目录中。而今访求未得,大概失传了吧。咸丰十一年四月一日 长沙 徐树铭湘潭欧阳兆熊序【原文】

呜呼!医学之坏,至今日而极矣。其鬻术者无论也,即有一二嗜古之士,欲以涉猎方书,研求医理,而谬种流传,往往守一先生之言,以为标准。俗学茫昧,千手一律,杀人如麻,不可殚记。有诘而难之者,曰:吾之学,朱张刘李之学也,吾之方,固出自景岳《八阵》、叶氏《指南》之所传也,然而不愈者,有命焉,非医之咎也。噫!虽予亦以为非医之咎也,何则?彼其耳目锢蔽已深,性灵汩没日久,虽欲自拔而不能,亦大可哀也已。

余自束发,侍先父母疾,即喜翻阅医书。初师喻嘉言昌,又师陈修园念祖,十年无所得。道光戊申,江西陈广敷溥以玉楸黄先生《医书八种》抄本相饷。其源不尽出自医家,而自唐以后,谈医者莫之能及,二千年不传之绝学,至是始得其真。爰取《四圣心源》《素灵微①蕴》,锓板行世,一时医风,翕然丕变。【注释】

①丕 (pī):大。【译文】

医学的坏废,至今日真可谓登峰造极!其中靠医术赚钱的人就不消说了,即使有一两个真的喜好古代医学典籍的人,其本来的意愿是想要涉猎医学方书,研究探求医学道理,却往往谬种流传,墨守某一位先生的说法作为标准。以至于其学问庸俗昏昧,文章千篇一律,治死的病人不计其数。有人提出质问说:我的学问是朱丹溪、张从正、刘完素、李杲的学问,我治病的医方,原本是出自张景岳的《新方八阵》和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这样如果治不好病人的话,那就是病人命该如此,并不是医生的过错。哎呀!这么一说,即使我也认为不是医生的过错了,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人的头脑僵化已经年深日久,灵性被淹没,毫无自己的理解、领悟,已经没有从错谬的泥潭中自拔的可能,真是太可悲了。

我自成年以来,因侍奉先父母的疾病,就喜欢翻阅医书,开始时学喻嘉言的书,后来又学陈修园的书,学了十年却没什么收获。道光戊申年,江西陈广敷溥把玉楸子黄先生所著《医书八种》的抄本赠给我。我认为其学问的渊源不是完全出自医家,然而自唐代以后,讨论医学的人没有谁能比得上他。失传了二千年的绝学,至此书而得其真谛。于是取《四圣心源》《素灵微蕴》二书刻板刊行,使当时的学医、行医之风气大为改变。【原文】①

今湘乡左君菊农继明,毅然以昌明医学为己任,费缗钱一千有奇,重刊其全部,而以校雠之役相属。其嘉惠来学之心,可谓勤矣。夫菊农亦尝从事于朱张刘李、景岳《八阵》、叶氏《指南》之说者,而一旦弃之如遗,何今之自命为名医者,先入以为主,抵死而不悟!读此书曾不汗流浃背,一发其羞恶是非之良,不亦颠乎!

或曰:朱、张、刘、李,古大家也,张景岳、叶天士,亦近今之名手也,斯与黄氏,优劣恶从而辨之?不知黄氏所传者,黄帝、岐伯、越人、仲景四圣之心法,彼则背而驰焉。异端曲学,足以害道,辞而辟之,大声疾呼,吾党之责也。譬之儒家, 《素问》 《灵枢》,医之六经也, 《伤寒》《金匮》,医之四子书也。若黄氏之羽翼仲景,方之诸子,何多让焉!

宗黄氏即以宗仲景,不宗仲景,黄岐之法不立,不宗黄氏,仲景之法不明。昌黎有言: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读。段师琵琶,须不近乐②器,十年乃可授。吾愿世之好学深思者,将后世一切非圣之书,视之如洪水猛兽,而一以仲景为归,涵濡既久,渐渍而化焉。若涉迷津,臻彼岸,导歧路,骋康庄,有不自旋其面目,而捐弃故伎,如菊农之勇者,无是人也。

黄氏尚有《周易悬象》《素问悬解》《灵枢悬解》若干卷,《四库全书提要》存目中已著录。闻其昌邑裔孙珍藏甚密,傥更有大力者搜而传之,于以康济群生,补救劫运,岂非医林之盛事哉!同治元年四月朔日湘潭后学欧阳兆熊序【注释】

①缗 (mín)钱:用绳子穿成串的钱,即贯钱。

②段师琵琶,须不近乐器,十年乃可授:此十四字与上下文不属,疑为衍文,或他人旁记而误为原文。【译文】

如今有湘乡的左菊农继明先生,毅然以昌明医学为己任,出贯钱一千有余,欲重刊其全书,而以校勘之事嘱咐我来做。其施惠于后学的用心,可谓不遗余力。菊农先生也曾经从事于朱丹溪、张从正、刘完素、李杲以及张景岳的《新方八阵》和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等学问,却又能够断然放弃;为什么如今那些自命为名医的人们,先入为主且至死不悟。他们读了黄氏的书竟然不能羞愧得汗流浃背,不能在内心产生分辨是非善恶的良知,岂不是疯癫、痴顽吗!

有人可能会说,朱丹溪、张从正、刘完素、李杲是古代的大家,张景岳、叶天士也是近世以来的名医,他们与黄氏之间的孰优孰劣从何分辨?却不知黄氏所传承的,是黄帝、岐伯、越人、仲景四圣之心法,而朱丹溪、张景岳等人却与四圣之心法背道而驰。异端邪说,足以妨害正道;立言驳斥,大声疾呼,是我们的责任。如果用儒家著作相譬喻的话,《素问》《灵枢》就是医学著作当中的六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就是医学著作当中的四子之书。如果说黄氏之书能够羽翼仲景,那么与诸子相比,又何必过多地推辞、谦让呢!

以黄氏为正宗就是以张仲景为正宗。不以张仲景为正宗,则黄帝、岐伯之法不能确立;不以黄氏为正宗,则张仲景之法不能昌明。韩愈曾说“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读”。段师琵琶,须不近乐器,十年乃可授。我希望社会上能够好学深思的人们,将后世一切不属于圣人经典的书,视之如洪水猛兽,而完全以仲景之书为归宿,慢慢地、一点一点地渗透、理解、消化,久之即可融会贯通了。如果有人步入歧途、迷津而想要到达正确的康庄大道,却又不能改头换面,放弃以前的错误,不能像菊农先生那样勇于从错误的路途上返归正道的话,就不会再有这样的明达之人。

黄氏还有《周易悬象》《素问悬解》《灵枢悬解》若干卷,《四库全书提要》存目中已有著录。听说其昌邑的裔孙珍藏甚密,倘若能有更大能力的人求得这些书,使其流传于社会,用来救助群生百姓,解救人们疾病的劫难厄运,岂不是医学界的盛事吗!同治元年四月朔日 湘潭后学 欧阳兆熊 序长沙黄济序【原文】

余癸亥在资州,患失眠疾,医者言人人殊,各尽所学,迄未霍然。甲子因公赴长沙,遇左君继明,为治颇效。见其为人主方辄有验,询之始知寝馈于黄氏医书者有年。其书理明辞达,迥异诸家,因携以入蜀。①

乙丑秋,权渝郡锡韦卿观察及同官诸君子咸善是书,相与醵金镂版,以广其传。至是告成,爰弁数言,以志缘起。同治丙寅八月长沙黄济识【注释】

①醵 (jù):凑钱。把几个人的钱合在一起。【译文】

癸亥年我在资州患了失眠症,找医生看却各有各的说法,他们用尽了自己所学的方法给我治疗,却最终没有干净利落地治愈。甲子年因公赴长沙,遇到了左继明先生给我治疗,很有疗效。再看他给别的病人开方下药也总是有效,询问之后才知道,他沉浸于深入研究黄氏医书已有多年。看了一下黄氏的医书,感觉其医理明白,词意畅达,与其他医家所著的医书差异很大,因而携带其书到四川。

乙丑年秋天,权渝郡锡韦卿观察,以及与他同时为官的各位先生都称赞这部书,就互相凑钱雕版印刷,以推广其流传。至今已宣告完成,于是写几句话放在篇首,用来记录此事的缘起。同治丙寅年八月 长沙 黄济 识完颜崇实序【原文】

医者,生人之术也,不善用之,则之生而之死。昔仲景痛宗族之沦亡、患医者之不研求经旨,著《伤寒》《金匮》诸书,方术家奉为神明,竟相祖述。顾其文词简古,理解深微,猝难寻求,又为王叔和乱其篇第,旨趣隔越,加以庸工罔识,私智穿凿,别立异说,枝叶横生,讹谬百出,遂使学者去此昭昭,即彼昏昏,几成痼疾。盖自宋元以来,斯道榛芜极矣。①

国朝龙兴,间运遂开,古来绝学,自晦昧而就高明,如日再中。②即方术一家,亦骎骎乎抗衡往哲,标准来兹。若吴江徐灵胎、钱塘张隐庵、吴门叶天士、闽中陈修园诸人,皆有廓清推陷之功,羽翼阐扬之力,而集其大成者,尤推昌邑黄坤载先生。

先生著书,以地元为主,以扶阳抑阴为义。窥其旨趣,盖原本大《易》,合符《河》《洛》、约契《参同》,所谓阴阳会通,玄冥幽微者。③于仲景之学,不啻承謦咳而面聆绪言也。【注释】

①间运:国运安宁。间,同“閒 (xián)”,安宁。

②骎骎 (qīn):疾速,快速。

③謦 (qǐnɡ)咳:謦,轻声咳嗽。謦咳,比喻谈笑。【译文】

医学是拯救病人生命的技术,但如果用之不得法,就会使原本拯救病人生命的医术反而会致人于死地。以前张仲景悲痛于家族众人因疾病而死亡、衰落,忧患医生不能研究探求经典医书的旨意道理,因而撰著了《伤寒论》《金匮要略》诸书,医家奉为神明,争相继承、阐述。只是其书文词简约,古奥难懂,短时间内难以探求明白;又被王叔和搞乱其篇章次序,旨趣义理被割断;再加上庸医没有见识,以个人的见解穿凿附会,别立异说,枝叶横生,讹谬百出,这就使学习者远离了原书中清晰明白的道理,而接近、趋向于那些糊里糊涂的理解,几乎形成了顽固难改的弊病。大约自宋、元以来,医道之荒芜杂乱已经非常严重。

我朝兴起,国运安宁,民生稳定,于是自古以来的绝学,从晦涩昏昧难懂的状态而趋向于能够明白其高深的道理,学术的兴盛程度如日中天。即使医术这个学科,也快速达到了能与古代贤哲之士相抗衡、为后来学习者树立标准的高度。比如吴江的徐灵胎、钱塘的张隐庵、吴门的叶天士、闽中的陈修园等人,他们在医学上都有廓清谬误、振兴趋于式微的正确道理、佐助古代医学向正确的途径发展,并进一步阐述发扬的功绩;而集其大成者,尤其要推举的是昌邑的黄坤载先生。

黄先生所著医书,以大地坤元为主,以扶阳抑阴为义。察其旨趣,应该是原本于《易经》,并且与《河图》《洛书》和《周易参同契》相符合,正所谓阴阳会通、玄冥幽微之学。对于张仲景的学术来说,不亚于平素当面聆听其以谈笑方式述说医理。【原文】

夫死病而药生之,医莫不有是心也,乃生病而药死之,夫岂医者之本意,抑亦误于其所读之书而已。先生痛心疾首于谬种之流传,而独以超悟析此微言,其有功于仲景岂鲜哉,抑其有德于生民岂有涯涘哉!①

彭器之观察,服膺是书,谋锓版于蜀,以广其传,并丐余一言②以为重。余惟先生之书,凡有识者,皆知其不可祧,特恐学者袭谬承讹,不肯捐弃故技,故特表章之,庶几知所从事云尔。时同治七年岁在戊辰八月之吉完颜崇实序【注释】

①丐 (ɡài):乞求。

②不可祧 (tiāo):“祧”有二义,一为祖庙,另为承继做后嗣。“不可祧”三字在句中语义不通,疑“可”后或脱“不”字。【译文】

把生病要死的人用医药挽救使其活命,做医生的人都有这样心愿;至于把有病的人治死,怎么可能是医生的本意呢?也不过是因为那些医生错误地领会、运用了他们所读的医书而已。黄先生痛心疾首于谬种之流传,而以自己所独有的超人的颖悟分析医学经典的微言奥义,其对于传承、发扬张仲景学术的功德怎么能小得了呢,并且给那些有病痛的生民百姓带来的恩德也是无止境的呀!

彭器之观察很佩服这本书,打算在四川刻印,以推广其流传,并要求我为此事写点东西,以示重视。我想黄先生这部书,凡有见识者,皆知其不可祧,只恐怕学习者沿袭传承错误的东西,不肯捐弃故技,所以特意彰明一下,希望学医者能够知道如何从事医学才是正确的。时同治七年 岁在戊辰 八月之吉 完颜崇实 序吴郡顾复初序【原文】

昌邑黄坤载先生,学究天人,湛深《易》理,其精微之蕴,托医术以自现。著《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长沙药解》《玉楸药解》《四圣心源》《四圣悬枢》《素灵微蕴》等书,凡八种,一扫积蒙,妙析玄解,自仲景以后,罕有伦比。其宗旨言:中皇转①运,冲气布濩,水木宜升,金火宜降而已。

盖乾坤之运,一阖一辟,阴阳之用,一消一长,《易》道易简,理固如是,即医亦岂有殊理哉!且惟圣人,为能法天,自大贤以下,则皆法地。夫岂不用天,天在地中故也。黄泉黑壤,深潜九幽,而一阳自地而发生,五行附地而旋转,而变化裁成之道在此矣。余尝取先生所言,证之《灵枢》《素问》及《伤寒》《金匮》诸书,意皆符合,特古人未尝显言,至先生始揭其秘耳。【注释】

①布濩 (hù):散布,流散。【译文】

昌邑的黄坤载先生,其学问穷究于天人之际,深明《易经》之理。而其对于天人之际的深奥道理的精微理解,依托医理、医术而表现出来。著有《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长沙药解》《玉楸药解》《四圣心源》《四圣悬枢》《素灵微蕴》等书,总计八种。书中内容解析玄妙,一扫前人之蒙垢积尘,自仲景以后,很少有人能比得上他。如其书中大旨所言:若中宫之土得以正常运转,那么冲和之气即可流布于四面八方,而水、木上升,金、火下降,如此而已。

天地的运转有开有合,阴阳的施用有消有长,《易经》的简要道理固然如此,而医学的道理不也是如此吗!况且只有圣人能够效法天之道,自大贤以下,则能效法地之道。夫岂不用天,天在地中故也。黄泉黑壤,深潜至极,一阳之气从大地核心处发生,五行附属于地心的周围而旋转,万事万物的变化生成之道即在于此。我曾经用黄先生书中所言来取证《灵枢》《素问》及《伤寒》《金匮》诸书,意皆符合;只是古人没有把道理说得太明显,直至黄先生才揭开了其中的奥秘而已。【原文】

先生虚明研虑,尝自负古人无双。曩时读仲景书,几乎一字不解,迨其后一旦大悟,遂成此八种。夫以先生之虚明,而犹有所不解,其不解,殆非犹夫人之不解矣。以先生之研虑,而犹有待于悟,其所悟,殆非犹夫人之所悟矣。乃至于既悟而所言之理,固犹夫人之所未知也,然不能不推先生为独知。《老子》曰:知常曰明。又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之,不足为道。然则读先生是书者,可于此而得其微意所在矣。夫《易》言天道,而寄其用于卜筮,先生明《易》,而著其理于医术,天下事何浅之非深,何远之非近,岂独医为然哉!

器之观察将刻是书,嘉惠学者,以复初略尝从事于此,属为序言,爰述大旨。至其精微所在,不可得而陈也。同治七年岁次戊辰九月之吉吴郡顾复初序【译文】

黄先生虚怀明智,深研熟虑,曾经自负古人无双。以前读张仲景的书时,几乎完全不懂;等后来一旦大悟,就写成了这八种书。以黄先生之虚怀明智,还有不能理解的;那么他所不能理解的,大概不同于一般人所不能理解的。以黄先生之深研熟虑,还有待于后来的豁然大悟;那么他所豁然大悟的深度,大概不同于一般人理解领悟的深度。以至于其豁然大悟之后所论述的道理,就像一般人未曾理解到的,那么就不能不说黄先生具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了。《老子》曰:知常曰明。又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之,不足为道。那么读黄先生这部书的话,可以根据上面《道德经》所讲道理的提示得到其精微奥义。《易经》论述天地之大道,却寄托其用法于卜筮之中;黄先生明通《易经》,却著述其道理在医术之内。天下之事,有什么浅近的事情不含有深刻的道理,又有什么遥远的事情不像近在眼前一样呢!难道只是医学包含这样的哲理吗?

彭器之观察将刊印此书,以施惠于学者,因为我曾经做过一点这样的事,所以嘱咐我写一篇序言,于是述说其大旨。至于其精微奥义之所在,是不能完全用文字陈述的。同治七年 岁次戊辰 九月之吉 吴郡 顾复初 序江夏彭崧毓序【原文】

古今医书,汗牛充栋,读不胜读,尤刻不胜刻也。不善读者,狃于所习,失之于偏,则其误犹在一己;不善刻者,茫无所择,失之于滥,则其害将遍天下。夫刻书者岂尝有意贻害哉,其心方以著书立说皆有利于人世,而讵知适以成害耶。且天地间之可以生人者,无不可以杀人者也。圣人体天地好生之心,制为种种生人之具,后世浸失其意,遂往往至于杀人,兵刑其大端,而医术则亦非细故也。

上古医药未兴,其民多寿,后世方书日繁,其民多夭,其故何哉?盖医药非所以生人,特补天地之或有所憾,而人乃恃有医药,每无疾而致疾,有疾而又不慎其疾,此杀人之所以多也。夫神农著《本草》,而后世读《本草》者,辄各主所见,其说不同。越人著《难经》,而读《难经》者,复不求甚解,而其旨益晦。圣人以生人之心著书,故其书一而精;世人以售术之心著书,故其书驳而辩。彼浅陋者勿论已,即专门名家,赫赫在人耳目者,亦不免有自炫其术之见。此仲景氏《金匮》一书,能以生人为心,故遂独有千古。而昌邑黄氏宗之,微言创义,畅发其旨,亦可谓独得千古之秘者矣。顾其书不甚传,阳湖张氏求其全集,积二十年乃得刊行于世,于是远近始稍有知之者。

夫学儒不宗六经,而好骋百氏之说,其学卑;习医不宗仲景,而墨守一家之言,其术谬。譬如圣人制兵与刑,辟以止辟,刑期无刑,皆生人之心也。自姑息之政行,严酷之吏起,而生意凋敝矣。

予既读黄氏之书,而犹恐其行之不远也,复命次儿汝琮锓版多印,以寄四方。愿好言医者,家置一编,即欲借以售术,亦庶几不失宗旨也夫。同治七年十二月江夏彭崧毓撰【译文】

古往今来医书的数量巨大,浩如烟海,使读者有读不完的书,也让刻板印刷的人有刻不完的书。不善于读书的人,局限于旧有的习惯,难免失于偏颇,这种偏颇带来的失误还只限于读书者个人。如果是不善于刻书的人,对其所要刊印的书茫然无所选择,难免失之于滥,那么其所贻害的人将遍布于天下。其实刻书者又何尝有意贻害于他人呢?其用心正是因为刊印的书都会有益于世人,哪里知道却恰恰造成伤害了呢?况且天地之间凡是可以救活人生命的事情,又都是可以杀生害命的。往古圣人践行天地自然界爱护生命的用心,创制了各种救助人生命的方法,而后世的人们逐渐失去往古圣人的良好用意,就往往反至于杀生害命。战争、刑罚是其大者,而医术也不是小者。

上古医药尚未兴起时,其民众大多长寿;后世的医书越来越多,其民众反多夭折,这是为什么呢?大概是因为,医药之术并不是真能用来起死回生的,只是作为人体患病时一种补救的方法,弥补天地自然界可能给人体造成的缺憾而已。然而人们却因为有医药的依赖而有恃无恐,常常把自己原本无病的身体因不善养生而招致疾病,等有了病又不能谨慎地治疗、调养,这就是医学虽然产生了,夭折而死的人却反而增多的原因所在。神农虽著有《本草》,然而后世读《本草》的人,总是各有自己的见解主张,有不同的解说。秦越人虽然著有《难经》,然而读《难经》的人,又不求甚解,使其书的旨意道理愈加晦涩难懂。圣人以拯救病人生命的用心著书,所以其书的内容专一而精炼;一般的世人以推销自己医术的用心而著书,所以其书的内容驳杂而善于狡辩。那些才疏学浅的人就不用说了,即使有些专门名家,赫赫在人耳目的人,亦不免有自我炫耀的观点见解。因此以拯救病人为用心的张仲景《金匮要略》一书,能够独标千古。而昌邑黄氏能够以仲景之书为正宗,开创性阐述其微言大义,畅通其旨义道理,亦可谓独得千古之秘者矣。只是其书流传不太广泛,阳湖张氏求其全集,积二十年乃得刊行于世,于是四方之人才渐渐有知之者。

学习儒家之书如果不以六经为正宗,而喜欢涉猎诸子百家之说,其学术造诣水平就不会高;学医如果不以张仲景之书为正宗,而是墨守一家之言,其医术就可能会有谬误。譬如圣人创制兵法和刑法,是为了以战争制止战争,以刑罚杜绝犯罪,都是拯救生灵的用心;如果姑息、苟且的行政、用兵方法盛行,严刑酷法兴起,就反而会使生民凋敝。

我读了黄氏之书以后,担心其流行传布不广泛,就又命令我的次子汝琮刻版多印,邮寄给四面八方的人们,希望爱好医学的人们能够家置一编,即使那些想要凭借医术而推销自己的人们也不至于失去医学的正宗。同治七年十二月 江夏 彭崧毓 撰吴县曹元恒序【原文】①

人之生也,不能无七情六气之感,即不能无疾痛惨怛之患。其所以济困扶危者,惟医药是赖。药有差失,生死反掌,为医者可不深念耶?念之如何?必也勤习师传以固其根本,详考古籍以核其是非,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加以阅历,虚心择善,深造自得,庶几左右逢源,顺应不穷。俾病者如枯木逢春,大旱逢雨。运用之妙,在乎一心,而融会贯通之效,必由于真积力久,难为浅见寡闻者道。

轩岐以来,医书浩如烟海,前人论之已详,无庸多赘。近如昌邑黄坤载先生《四圣心源》,上溯《灵》《素》及扁鹊《八十一难》,下究《伤寒》《金匮玉函》,推论阴阳消长,比附五行生克,探本穷源,一扫肤浅庸陋之习。其致力深而用心苦,良足尚也。

或以为是书用药偏温,南方不宜,不知南方竞尚寒凉,凡当温当热之证,每以寒凉误之,是正足以救其偏也。且《礼》云:“讲学以耨之。”读书者本宜存是去非。古人之书,因时适宜,莫不有偏焉,莫不有长焉。学之得当,则其偏处即其长处。《孟子》曰:“徒法不能以自行。”引申触类,举一反三,大《易》所谓“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也”。若拘执方隅,是丹非素,则天下亦岂有无弊之书哉?

养疴索居,率书此以为读是书者告。光绪戊申九秋吴县曹元恒序【注释】

①怛 (dá):悲伤,惨痛。【译文】

人生在世,不可能没有七情、六气之感伤,也就不可能没有疾病痛苦的悲惨之祸。那么用来救济扶助那些患病遭祸之人的方法,就必须依赖医药。药物的运用如果有差错失误,那么对病人而言,其或生或死是易如反掌的事,做医生的人对此怎能不深思熟虑呢?那么应该怎么办?就必须要勤习师传以打好自己的基础,详考古籍以核查其谁是谁非,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再加上自己的医学阅历,虚心好学,择善而从,深入研究,自然就会有所领悟,学有心得,这样,当遇到病人对其诊治的时候,差不多就可以左右逢源,随机应变,使病人如同枯木逢春,大旱逢雨。而其运用之妙,在于自心的领悟,其融会贯通之效,必由于真积力久的功夫才能达到,这是难以为那些浅见寡闻者所能理解的。

黄帝、岐伯以来,医书浩如烟海,前人论之已详,无庸多赘。近如昌邑黄坤载先生《四圣心源》,上溯《灵枢》 《素问》及扁鹊《八十一难》,下究《伤寒》《金匮玉函》,推论阴阳消长,比附五行生克,探本穷源,一扫肤浅庸陋之习。其致力深而用心苦,确实值得佳赏。

有的人以为此书用药偏温,南方不宜,却不知南方风气争相崇尚寒凉之药,凡当用温热之药的证候,每以寒凉误之,此书正足以救其偏也。且《礼》云:“讲学以耨之。”读书者本来就应该运用书中的正确方法而放弃其错误的方法。古人之书,因时而适其宜,没有不存在偏颇之处的,也都有其自己的长处。如果学之得当,则其偏处即是其长处。《孟子》曰:“徒法不能以自行。”引申触类,举一反三,大《易》所谓“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也”。如果固执地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方法,喜欢某个人的书,厌恶另一个人的书,认为前者是正确的,后者是错误的,那么天下又怎能有无偏无弊之书呢?

养病闲居寒舍,大略写下了这篇文章,以作为对习读本书之人的忠告。光绪戊申 九秋 吴县 曹元恒 序卷一·天人解【原文】

昔在黄帝,咨于岐伯,作《内经》以究天人之奥。其言曰: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然则善言人者,必有验于天矣。天人一也,未识天道,焉知人理!

慨自越人、仲景而后,秘典弗著,至教无传。叹帝宰之杳茫,怅民义之幽深,徒托大象,不测其原,空抚渺躬,莫解其要。人有无妄之疾,医乏不死之方,群称乳虎,众号苍鹰。哀彼下泉之人,念我同门之友,作《天人解》。【译文】

古代黄帝咨询岐伯而作《内经》,用来探究天人之奥理。其中有句话说:“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那么善言人者,也一定能够有验于天。天人同理,如果不了解天地自然之理,怎能懂得人事之理呢。

令人感慨的是,自从秦越人、张仲景以后,具有奥秘道理的典籍不再有人著述,教诲人们的深刻道理不再流传。感叹主宰医学的《黄帝内经》义理之杳茫,惆怅民义之幽深。人们白白地依托天地而存在,却不知天地之根源;抚摸着自己渺小的身躯,却不懂得人体的重要机理。生民有不可避免的疾病,医生却少有救病人于不死的方法,以至于民众号称那些致病人于死地的庸医就像苍鹰、乳虎那样凶恶。哀叹那些九泉之下的死者,又想到同我一样做医生的朋友们,而作《天人解》。阴阳变化【原文】

阴阳未判,一气混茫。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则浮升,浊则沉降,自然之性也。升则为阳,降则为阴,阴阳异位,两仪分焉。清浊之间,是谓中气,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

枢轴运动,清气左旋,升而化火,浊气右转,降而化水。化火则热,化水则寒。方其半升,未成火也,名之曰木。木之气温,升而不已,积温成热,而化火矣。方其半降,未成水也,名之曰金。金之气凉,降而不已,积凉成寒,而化水矣。

水、火、金、木,是名四象。四象即阴阳之升降,阴阳即中气之浮沉。分而名之,则曰四象;合而言之,不过阴阳。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合而言之,不过中气所变化耳。

四象轮旋,一年而周。阳升于岁半之前,阴降于岁半之后。阳之半升则为春,全升则为夏;阴之半降则为秋,全降则为冬。春生夏长,木火之气也,故春温而夏热;秋收冬藏,金水之气也,故秋凉而冬寒。土无专位,寄旺于四季之月,各十八日,而其司令之时,则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