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逻辑地提问:知道你不知道又想知道的一切(身边的逻辑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6 03:27:29

点击下载

作者:郑小兰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有逻辑地提问:知道你不知道又想知道的一切(身边的逻辑学)

有逻辑地提问:知道你不知道又想知道的一切(身边的逻辑学)试读:

前言

别跟我说洗脑术,这是逻辑提问!

一位智者曾经说过:“好问的人,只是五分钟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提问每个人都会,但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提问。喜欢提问的人,不一定善于提问。当你的提问没有引起听者的积极回应时,问题可能出在你的提问上,而不是在对方的身上。

中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由此可见,提问很重要,巧问更重要。难怪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曾说:“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

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德鲁克,是一位善于发问的人,他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事就是与客户之间的提问互动。他除了给客户提出建议之外,还经常提出一个又一个简单但极富洞察力的问题,例如,“你真正投入的生意是什么?”“你的顾客最看重的价值是什么?”曾有记者将德鲁克称呼为“咨询师”,但德鲁克纠正道:“我实际上是一位‘损者’,即喜欢直接问客户刁钻问题的人。”

提问并非新生事物,但提问的逻辑却是一个新生事物。我的一位朋友,曾向我诉说与邻居交谈时的痛苦:“我试着和他们说话,我确实尝试过。我问他们问题,却没有得到什么回答。于是我接着问,但还是没得到什么回答。一段时间后,我觉得自己就像侦探审问嫌疑犯一样,而不像是在和邻居轻松地聊天。”

我听完这位朋友的诉说,先采取提问的策略,问他是怎样提问的。了解了他是怎样提问的以后,我对他说:“你的提问出问题了,确切地说,你的提问没有逻辑性。”为了让他明白提问的逻辑,我首先告诉他有关提问的几个最基本的逻辑:

第一个基本逻辑是:在寻求他人的解答之前,你得先了解、理解他人。怎样了解呢?就是按照一定的逻辑提出对方乐于回答的问题。一个聪明的人,永远会发问,他能通过积极的逻辑提问,掌握对方的相关信息,掌控与他人之间的对话进程,从而巧妙地对他人产生影响,牢牢掌控对话的主动权。

第二个基本逻辑是:怎样表达你的问题,能让对方听得更明白,更容易回答。这就涉及提问的方式了。提问的方式多种多样,不同方式的提问在交流中能够取得不同的效果,关键看你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提问目的,以及如何选择提问的方式和类型。

第三个基本逻辑是:提问的顺序要合理,前一个提问与后一个提问应该保持着某种逻辑关系,而不是前后冲突或重复。这样的提问才能步步深入,让你逐渐了解他人更多、更深的信息,而不是让人烦恼。

第四个基本逻辑是:什么时候提问最合适?这涉及的是提问的时机。当你被问到一个总体性问题,而这个问题可能需要你花很长时间才能回答时,你有必要提问对方:“请问你最想了解哪方面?”当回答的时间很短暂,你又想针对自己的目标做简短回答时,你也可以提问:“你对我经历中的哪部分感兴趣?”“你希望我具体介绍哪些情况?”

第五个基本逻辑是:提问之后,要善于倾听。一个不愿意、不善于倾听他人的提问者,提出的问题再怎么精妙绝伦,也不会激起听者的回答欲望。这个道理浅显易懂,无须赘言。

听完我的介绍,朋友表示我说的是洗脑术,我对他说:“别跟我说洗脑术,它在这本书面前已经‘out’了,这本书讲的是如何通过逻辑提问对他人施加影响力,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它既写给聪明人看,也写给“笨人”看,更写给那些希望清醒地了解他人、融洽地与他人相处、顺利地实现说服目的的人看。全书采用案例与论述相结合的手段,案例通俗易懂,论述深刻生动,是一本发人深思、启迪智慧的佳作。第一章 没人回答是因为提问没逻辑

别人提一个问题,立即会引起他人的热议和回答,而你提一个问题,别人回应冷淡,甚至直接针对你的提问表达反对意见,这是什么原因呢?我想这与你所提的问题缺乏逻辑性有很大关系。一个问题一旦失去逻辑性,那么它几乎就是一个错误的问题。试想一下:错误的问题叫人如何回答呢?所以,要避免自己的问题没人回答,就要注意提问的逻辑性。事后归因:你的提问不合逻辑

在我们身边,有些人喜欢在一件事发生之后进行点评和总结,并自以为是地分析事情发生的原因,甚至将两件没有必然因果关系的事情归为有因果关系。比如,事件A在事件B之后发生,于是他们就下定结论:事件A导致了事件B的发生,假如事件A没有发生,事件B就不会发生。他们还会按照自己的推断进行提问,想与他人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所提的问题自然容易被人驳斥,甚至没有人愿意回答。◎事后归因谬误

有一次,我和朋友一起逛街,不小心踩到了一个脏东西,于是我就在路边的下水道井盖上跺了几脚,这时天空雷声隆隆,片刻之后大雨倾盆。几天后,我和朋友又路过那个井盖,我又在井盖上跺了几脚,然后又下雨了。朋友感到好奇,就问我:“什么鬼天气,怎么你跺几脚井盖,天就开始下雨,难道大雨是你跺出来的?”

我呵呵一笑,没有回答,而是转移了话题,因为我感觉朋友的提问很没逻辑。我跺井盖与下雨两者毫不相干,更别提两者存在因果关系了。朋友的提问是典型的“事后归因谬误”,指的是将两件并无因果关系的事件归为有因果关系。

举个例子吧,政府提高了税收之后,社会的暴力犯罪数量明显上升。于是有人就提出了疑问:“是不是政府提高税收导致了暴力犯罪数量上升?”也许政府提高税收是犯罪数量上升的一个因素,但我们并没有充分的论据证明它是暴力犯罪数量上升的根本原因。◎朋友不翼而飞的钱包

事后归因是一种隐蔽性很强的逻辑谬误,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家很容易犯这个错误,而且犯错之后毫无察觉,内心十分坚信自己的判断。

有位朋友曾向我诉苦,说他的钱包被人偷了,我安慰他说:“以后出门注意点,要防着小偷!”

没想到朋友却说:“我在想,是不是因为下雨导致我的钱包被偷了?”

我感到很奇怪,就问:“这是什么逻辑?下雨与你的钱包被偷有关系吗?”

他说:“当然有关系了,那天早上出门时,我忘了带雨伞,在公交车上我担心下了公交车会被雨淋,所以脑子里一直在想等会儿下了公交车怎么办,结果钱包就被人偷了。”

多么惊人的解释!我只能自愧不如。我问朋友:“你的意思是,因为你心里在想下雨的事情,没有注意身边的人,导致没有防备小偷,是这样吗?”

朋友说:“我就是这个意思。”

我说:“你所解释的原因只是你钱包被偷的一个因素,并不是根本原因,你说呢?”

朋友说:“好像是这样的。”

我接着说:“所以,仅凭这一个因素,并不能导致你的钱包被偷,你说是吗?”

朋友想了一会儿,说:“是这样的。”

在我一连串的逻辑提问下,朋友不得不承认下雨只是他钱包被偷的一个很小的因素,而不是下雨导致了他的钱包被偷。对比一下朋友的逻辑提问——是不是下雨导致我的钱包被偷?再看看我的提问——不断地引导朋友做出肯定的回答,最后将他引入了我的逻辑圈,使他不得不认同我的观点。相信你已经发现:逻辑严谨的提问是充满力量的。◎时间上的前后相随不等于因果逻辑

先跺井盖,后下雨;先下雨,后丢失钱包;先提高税收,后暴力犯罪数量上升……这些事情虽然在时间上前后相随,但只是纯粹的时间前后相随关系,它们之间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所以,纯粹的事件连续并不能证明两件事存在因果关系。

为了避免在提问时犯事后归因的错误,在判定事件发生的原因时,一定要进行缜密的逻辑论证。如果你认为事件A导致了事件B发生,你还应该思考事件A究竟如何导致事件B发生,而不能仅仅说因为事件A发生于事件B之前。在这一点上,我那位朋友的细致解释是值得肯定的,虽然他的推理不正确。推不出:推不出的问题就不要问◎东郭先生和狼

晋国大夫赵简子率随从在中山打猎,遇到了一只像人一样直立的狼,于是他拉弓搭箭,一箭射穿了狼的前腿。狼虽然中箭,但并未立即死去,而是落荒而逃。赵简子看见到手的猎物跑了心里非常气愤,于是驾着猎车穷追不舍。

途中赵简子遇见了东郭先生,就问他:“你有没有看见一只受伤的狼经过?”东郭先生说没有,赵简子十分生气,愤怒地砍断了车辕,并威胁道:“谁敢知情不报,就和这个车辕一般下场。”

东郭先生吓得趴在地上,提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虽然我是个蠢人,但还认得狼。人们常说岔路多了,连驯服的羊都会走失。而中山的岔路多得都把我搞迷路了,更何况是一只不驯的狼呢?”

赵简子听了这话,掉转车头就走了。

为什么赵简子听了东郭先生的话就走了呢?想必是觉得东郭先生说得很有道理,或者是觉得不知道如何回答东郭先生的提问。可是,东郭先生的话真有道理吗?我看未必。我们来看看东郭先生错误的逻辑推理:由“中山岔路多”,推出“他都迷了路”,再由此推出“不驯的狼当然也会迷路”。请问:从人迷路能够推出不驯的狼也会迷路吗?稍微转动一下脑子,就可以做出判断:这两者之间毫无联系,是典型的推不出的逻辑谬误。

东郭先生对赵简子说的那番话,犯了推不出谬误,这是一种逻辑诡辩,又称歪曲论题、逃避论题。偷换概念,是扭曲论证对象、转移讨论焦点的一种诡辩,目的是浑水摸鱼,蒙混过关。这种谬误的形式有很多种,最典型的一个形式是:如果A则B,如果C则D;因为C,所以B。在这里,B与D往往很容易被人混淆,所以提问者经常会出现逻辑错误。◎“推不出的逻辑谬误”

如果你喜欢吃“红富士”(一种苹果名称),那么你就喜欢吃苹果;如果你喜欢喝“康师傅苹果汁”,那么你就喜欢喝苹果汁。因为你喜欢喝康师傅苹果汁,所以你喜欢吃苹果。这是一个典型的推不出的逻辑谬误。

所谓推不出,指的是给出的论据的确能够支撑某种结论,然而却非欲论证的结论。举个例子吧,有人说惩罚的严厉程度应该与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相吻合。现如今,醉酒驾驶的现象屡禁不止,对待酒后驾车的惩罚却只是罚款、扣分、拘留,然而,醉酒驾驶的后果却是十分严重的,可能导致无辜的人丧命。因此,有人就问:“是不是可以用死刑惩罚酒后驾驶的人呢?”

在这个例子中,如果醉酒驾车的后果严重,虽然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支持较为严重的量刑,却推不出应该将死刑适用于醉酒驾驶。就像上面的例子中,从“喜欢喝康师傅苹果汁”推不出“喜欢吃苹果”,苹果汁是苹果汁,苹果是苹果,喜欢喝苹果汁的人不一定都喜欢吃苹果,就像喜欢喝水的人不一定都喜欢吃冰块。所以,不要看见一个人喜欢喝苹果汁,就想当然地问他:“想必你很喜欢吃苹果了?”如果这样提问,很可能引起别人的反驳,而得不到你想要的回答。◎聪明的帽店导购

唱歌很有天分,今后就一定会成为歌唱家吗?答案是不一定。因为“唱歌很有天分” 只是成为歌唱家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如果只有天分,缺少勤奋、毅力等其他要素,也不能成为歌唱家。例如,有唱歌天分的人可能是位农名工,还可能是位职员,或是一位家庭主妇。

绘画很好,一定受过专业训练吗?答案也是不一定。因为“绘画好”的原因有很多, 例如自学成才、家庭培养等,“受专业训练”只是原因之一。再说了,受过专业训练的人,绘画也有很一般的。

同样,从“我的头上没几根头发”也推不出“我没必要戴帽子”。当一个人对你说“我的头上没几根头发”时,如果你是销售人士,你会怎样向他推销帽子呢?这考验的是我们的反问能力。让我们来看看帽店导购是怎么应对的:

有位秃顶男士走进帽店,导购对他说:“先生,这顶帽子最适合你戴了,买一顶吧!”

男士笑着说:“算了吧,我头上没几根头发,数都能数得出来。”“为什么要数呢?假如你戴上帽子,别人就不知道你有多少头发了。”导购笑着说。

男士被导购的话逗笑了,“你说话真风趣。”然后拿起一顶帽子戴在头上,在镜子前面观摩自己,很爽快地说:“就买这顶帽子,它真的很适合我。”

面对男士的推不出逻辑谬误:“头发少,数都能数出来”根本推不出“没必要戴帽子”这个结论,导购没有被其误导,而是聪明地跳出逻辑谬误,巧妙地告诉男士戴帽子的好处,结果顺利地卖出了一顶帽子。可见,当一个人犯了推不出逻辑谬误时,我们不能纠缠于他的谬误,而应该把对方引入我们的思维逻辑,这样才有可能达到说服目的。转移论题:小心,你的提问跑偏了◎烦人的饭店老板

在一家小饭馆里,顾客点了一碗炸酱面,可是等了很久,也不见炸酱面端来,于是就问老板:“请问我的炸酱面怎么还没上来?我已经等了半个小时了。”老板面带微笑地说:“你为什么要吃炸酱面呢?来个小炒,吃碗米饭不可以吗?”顾客生气地说:“你为什么开饭店呢?去扫大街不可以吗?”说完便起身离去。

这位老板之所以招人烦,就在于他的提问太失败,他犯了转移论题的逻辑错误。顾客点了炸酱面,而且等了那么久,心情肯定不好,可是当顾客催问炸酱面时,老板却毫无歉意地问他为什么不来一个小炒,这不是自找没趣吗?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与提问跑偏的人交流,是一件疲惫的事情。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对方的提问会指向哪里,明明你们在聊兴趣爱好,聊得正在兴头上,对方突然问你:“你觉得我的发型怎么样?”或“昨天晚上的电影好看吗?”这样的提问很容易打消人的谈话兴致,不利于进行深入的交流。◎“转移论题”的逻辑谬误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论题的同一性,否则,就会犯“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比如,有人向执法人员质疑乱罚款的问题时,执法人员却说:“罚款不是目的,严格执法是为了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乍一看,执法人员的回答没什么问题,但稍微分析一下,你就会发现问题:提问者质疑乱罚款的问题,是对罚款这种方式不满,可执法人员没有针对乱罚款的问题做出回答,而是悄悄转移了话题,说严格执法是为了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这就犯了转移论题的逻辑谬误。

对于回答者来说,面对自己不想回答、不好回答的问题时,悄悄转移话题是一种交谈的艺术。举个例子,甲站在楼梯上,问乙:“你说我是上还是下?”乙无言以对,就拿起一个杯子,反问:“你说我是放下杯子,还是继续拿着杯子?”甲同样无言以对。在这个例子里,面对甲带有陷阱的提问,乙采取了转移话题式的提问,很好地将了甲一军。

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有个英国记者别有用心地问梁晓声:“没有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就不可能产生你们这一代优秀的作家。那么,‘文化大革命’在你们青年作家看来是好还是坏?”提问完毕,所有的摄像机都对准了梁晓声。梁晓声思考了片刻,反问道:“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没有能做出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作品的优秀作家。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究竟是好是坏呢?”英国记者顿时哑口无言。

任何时代发生的大事件,都会产生好与坏的两方面影响,这就是事物的两面性。对于英国记者的提问,无论梁晓声怎么回答,都很难摆脱对方设置的陷阱。最聪明的回答就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用同样带有刁难性的问题反击对方,将“皮球”踢回给对方,当对方不便作答时,对方问题中的陷阱就不攻自破了。

当然,在正常的人际沟通中,如果没有必要,最好不要轻易使用转移话题式的提问。因为总是提出跑题的问题,很容易影响沟通的质量。比如,商场里两个朋友在聊天,甲对乙说:“最近半年公司人才流失太多,现在公司缺少千里马啊,你有没有推荐的?”乙说:“哎,千里马算什么?哪能赶得上现代化的汽车?你对车那么在行,给我推荐一款轿车吧?”甲听了这话,知道乙没有给他推荐人才的意思,也就打住不说了。

在这个例子中,甲正经地向乙寻问“千里马”的消息,乙却故意转移话题,向甲提出汽车方面的问题,传达出不愿意推荐“千里马”的意思。这样一来,甲与乙就没法继续针对“千里马”的问题展开深入的交流了。◎提前洞察对方转移论题

在人际沟通中,为了避免陷入对方的提问陷阱,也为了避免自己提出跑偏的问题,我们应该提前把自己的论据以及结论按提纲的形式一一列举出来,检查其中是否缺少逻辑联系,从而避免造成结论与论据之间出现脱节。当然,这并不需要你用纸和笔将论据和结论列出来,只需要你在大脑里思考一下。

甲问乙:“孙悟空和唐僧,谁更厉害?”

乙想都不想,便说:“那还用问,当然是孙悟空厉害!”

甲立即展开反攻:“可是,孙悟空为什么害怕唐僧念紧箍咒?每当唐僧念紧箍咒时,孙悟空就会疼得满地打滚,大喊‘师父饶命’。”

乙一听,马上改口说:“还是唐僧更厉害。”“唐僧更厉害?唐僧经常被妖怪抓去,要不是孙悟空去救他,他早就没命了。”

乙无可奈何地说:“那还是孙悟空厉害!”

甲穷追不舍,连续发难:“孙悟空纵有天大的本事,也要经常跪拜师父,你一会儿说孙悟空厉害,一会儿说唐僧厉害,到底谁更厉害呢?”

乙窘得满脸通红,不知道作何回答。

在这个案例中,甲提出的问题是带有陷阱的,几度将乙诱入思维的泥潭,他所用的手段就是转移话题,而乙全然不知。假如乙一开始设入论题时,就用逻辑思维来分析问题,并要求甲共同遵守同一规律,即在同一思维的全过程中始终坚持思维的同一性和一贯性,就不会被甲随意刁难了。

乙可以这样回答:“唐僧和孙悟空是一对矛盾体,他们各有各的本事,在降妖除魔方面,孙悟空是高手,在调教徒弟方面,唐僧是高手,可以说他们是不同领域中的高手,他们之间不存在可比性。”如此回答,甲刁难乙的目的就落空了,因为这样的回答使他没法连续提出转移话题的问题。人身攻击:提问就提问,不要人身攻击◎抽烟怎么了,你也一样

有一位父亲见到儿子吸烟,就给他讲不能吸烟的道理,列举了很多非常好的理由,例如有损健康、浪费钱等,没想到儿子却说:“抽烟怎么了?你年轻的时候不也一样?”父亲说:“我年轻的时候抽烟,可现在不抽烟了,而且正是因为我有抽烟的经历,才知道抽烟的危害啊,所以你一定要听我的话,不要再抽烟了。”儿子说:“我现在抽烟,到了你这个年纪也许就不抽烟了呢,所以你着什么急!”

在这个小例子中,儿子的提问犯了人身攻击的逻辑谬误。面对父亲的劝说,他没有就事论事,而是采取人身攻击,指出父亲年轻时也吸烟,言外之意是:“一个吸烟者有什么资格劝说我戒烟?”这是典型的人身攻击谬误。“人身攻击”是一种话语强权,它指的是发言讨论时,不针对话题本身,而是针对对方的人格、动机、态度、地位、阶级或处境等,进行攻击或评论,并以此作为论据去反驳别人的论点,以达到支持自己观点的目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对人不对事”。

在人际交往中,当你提出问题时,如果带着主观情感,“对人不对事”地提问,就很容易激起别人的敌对情绪,甚至别人会直接拒绝回答你的问题。因此,如果你不想给沟通制造障碍,提问时一定要避免犯人身攻击的逻辑谬误。◎“人身攻击”的逻辑谬误

为了更好地理解人身攻击的逻辑谬误,我再举两个例子说明一下:

例子1:

甲:“所有的狗都是哺乳动物,猫不是狗,所以猫不是哺乳动物。”

乙:“真的吗?你的逻辑有问题,狗是哺乳动物的一种,猫也是哺乳动物的一种,猫为什么不是哺乳动物呢?”

在这个例子中,甲和乙都没有进行人身攻击,虽然他们意见相左,但是他们都是针对话题本身发表意见的。

例子2:

甲:“所有的狗都是哺乳动物,猫不是狗,所以猫不是哺乳动物。”

乙:“你没有上过大学,你是个文盲,你说的话能信吗?”

在这个例子中,乙的说法是人身攻击。虽然甲的观点不对,但是乙并没有找出充分的理由反驳甲,而是以对方“没有上过大学”为理由来反问对方。

人身攻击的谬误很容易激化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它就像一根导火索,碰到稍带火星的攻击言辞,就可能被瞬间点燃,由此引发一系列不愉快的争吵。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务必专注于对方的论证,而非对方的品格。否则,随意采用人身攻击,很容易制造出矛盾,闹得大家不愉快。◎务必专注于所谈论的事情

同样一个观点,由一个人提出来,赢得了第三者的认同;由第二个人提出来,却被第三者否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别呢?这到底是谁的过错呢?既然观点相同,为什么第三者肯定了第一个人,却否定了第二个人呢?我想,唯一的解释是:第三者对第一个人有好感,对第二个人却心存偏见。

类似的情况在生活中很常见,一个理论是由某个人提出来的,所以会被否定,而非该理论本身存在与之相违背的证据或者没有充分的证据支持而遭人否定。例如,甲说:“政府应该定一个最低工资并进行立法,以保障工人的合法权益。”乙却说:“你为什么提出这种观点呢?我想肯定是因为你没找到工作,如果你找到了工作,肯定不会这么说,对吧?”

在这里,乙就犯了人身攻击的谬误。他没有针对甲的观点进行论证和辩驳,而是针对甲本人进行攻击,认为甲提出该论点是因为自己没有工作。这种绕开所谈的话题,针对他人处境进行的提问是沟通的大忌,一定要注意避免。循环论证:用循环逻辑提问很无聊◎胖子的可笑回答

一个瘦子问一个胖子:“你为什么这么胖?我很想增肥,可是我胖不起来!”

胖子回答:“因为我吃得多,你如果能像我一样,每餐多吃一些,还愁不能增肥吗?”

瘦子又问胖子:“我吃不下去,我的胃口就那么大,你为什么胃口好呢?”

胖子回答:“因为我长得胖,如果不多吃一点,怎么满足我的胃呢?”

胖子用反问的句式回答瘦子的提问,令人啼笑皆非。当瘦子问他为什么胖时,他的回答是“因为我吃得多”,他还信誓旦旦地问瘦子:“如果你能像我一样,每餐多吃一些,还愁不胖吗?”当瘦子问他为什么吃得多时,他的回答是“因为我长得胖,如果不多吃一点,怎么满足我的胃呢?”

胖子的两个回答互为理由,即吃得多是长得胖的理由,长得胖是吃得多的理由。这种论证说明不了任何问题,是典型的循环论证,又称“套套理论”。所谓循环论证,指的是用来证明论题的论据本身的真实性要依靠论题来证明,这是种逻辑错误。

在我看来,采用循环论证的逻辑谬误去推理一个论点是非常无聊的,就像“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话题,说来说去,就是得不出一个合理的结论,完全是在浪费口舌、时间和精力。其实,胖子要想摆脱循环论证,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回答瘦子的第二个问题时说:“因为我胃口好,我想吃,所以就吃得多。”如此一来,这个话题就可以结束了。◎空手套白狼背后的逻辑谬误

相传在古希腊,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人去酒馆买酒,他先要了一瓶白酒,可是当老板将白酒递给他之后,他又说:“哦,我刚才搞错了,我要一瓶红酒。”当老板把红酒递给他时,他拿起红酒就走,老板一把抓住他,说:“先生,你还没付钱呢!”“不对吧,我用白酒和你换的红酒,为什么要付钱?”“那你也应该付白酒的钱啊!”老板说。“什么?白酒我又没要,我还给你了啊!”

老板听了这话,一下子懵了,不知道怎么回答,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个人拿着酒大摇大摆地走了。

故事中的买酒人,观点看似有道理,但稍微动点脑子你就会发现,他的观点根本经不起推敲。事实上,他犯了循环论证谬误,他将本不属于自己的“白酒”,作为对换“红酒”的筹码,当老板让他支付红酒的钱时,他说:“我用白酒交换了你的红酒。”当老板让他支付白酒的钱时,他却说:“我没有要你的白酒,我还给你了。”

殊不知,白酒既然作为对换红酒的筹码,又何谈还给老板呢?如果白酒还给了老板,又何谈用它交换红酒呢?所以,无论买酒人怎么说,都应该支付白酒的钱,遗憾的是酒店老板的思维有点短路,当时不知道该如何回应,才让买酒人的循环论证谬误得逞。◎阿尔冈的口试

马斯·阿奎娜是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家的著名代表人物,他有一个能够解释一切现象的方法,那就是指出这些现象本来就具有的某种隐藏的特质。举个例子吧,假如你问:“铁为什么是硬的?”他的回答就是:“因为铁有硬的本性。”这种反复极大地妨碍了科学知识的发展。

法国著名的喜剧作家莫里哀曾尖锐地讽刺了循环论证的逻辑谬误现象。他在《无病呻吟》一剧中,生动描写了医学学士阿尔冈申请参加全国医学会时,回答全体博士的提问的那段对话:

全体博士:“请问你,为什么鸦片可以引人入睡?”

阿尔冈:“请问什么原因和道理使鸦片可以引人入睡,我的回答是:由于它本身有催眠的力量,自然它会使知觉麻痹。”

全体博士:“好,好,好,回答得真好。你已经有资格踏入我医学团体的大门了。”

鸦片之所以能催眠,是因为它本身有催眠的力量,这就是阿尔冈的回答,它完全符合经院哲学的精神。所以,他被准许进入医学院。可事实上,阿尔冈的回答是在原地兜圈子,根本没有告诉人们任何有关“鸦片为什么能催眠”的理由,这种唬人的回答是十分可笑的。

试想一下,如果你问别人:“为什么先有鸡,后有蛋?”当别人回答:“因为有了鸡,才会下蛋”时。你又问:“没有蛋,哪有鸡?如此说来,是先有蛋的?”对方又说:“是的,先有蛋,才有鸡。”在这里,你的提问和对方的回答,都犯了循环论证的逻辑谬误,看似理由充分,实际上是在原地打转,这就是无聊的套套逻辑。在提问时,如果你用了套套逻辑,只会让人反感,而不会激起别人回答你的欲望。诉诸怜悯:你的提问激发不了他人的同情◎因为我可怜,所以我没错

有个员工上班迟到了,面对领导的责问,她用娇滴滴的语气说:“领导,我迟到是有原因的。你知道吗?我家的小狗生病了,我在家给它喂药,我的小狗多可怜啊,我多么有爱心啊,难道你不能原谅我的迟到吗?”

有个穷人盗窃别人家地里的玉米,被主人抓住时,他露出可怜的神情,唯唯诺诺地说:“我家里很穷,吃不饱饭,所以,才会出来偷你的玉米,看在我这么可怜的份上,你饶了我吧?我保证下次不敢了。”

人在犯错的时候,总喜欢给自己找理由,找什么理由呢?无外乎编造一些谎言和借口,或是装可怜,激发他人的同情。我们知道,同情心是人性的本能,虽然它是一个优点,但经常被诡辩者利用,从而让他们达到自己的目的。于是,就有了逻辑学上诉诸怜悯的逻辑谬误。

什么叫诉诸怜悯呢?它指的是利用受众的怜悯之心进行论证和诡辩的逻辑谬误,其也是一种宣传造势、博得人心的手段。它最典型的模式就是:我很可怜,所以我应该被原谅。

然而,我们知道,一个人是否有错,不在于他的身份、职位、处境、能力等,关键要看他的客观行为是否有错。就拿上面的两个小例子来说,上班迟到,违反了公司的考勤规定,按照规定应该受到处罚,这叫按制度办事,没什么人情可讲;盗窃是违法的,也是有违社会道德的,应该受到谴责和惩罚,也是没什么人情可讲的。但是那位员工和那个穷人,却以诉诸怜悯的逻辑谬误来提问,想激发别人的同情,这是典型的自我辩护。对于这样的提问,由于它本身就是谬误,因此,往往会令理智的人反感,而使提问者得不到想要的回答。所以,要想通过提问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答案,最好不要用诉诸怜悯的方式提问。◎苏格拉底的诉诸怜悯术

关于诉诸怜悯的逻辑谬误,一个最古老的例子就是柏拉图在《辩护》中记载的:

苏格拉底在受审的时候,为自己做了一番辩护,他说:“也许有人怀着恼羞成怒之感,向我发泄,带着怒气对我投出一票。你们若是有人存此心——我估计不会有,如果真有,我想对他这样说:好朋友,我也有亲属,如贺梅洛士所说的‘我并非木石’,也是人的父母所生;我也有亲属。雅典人啊!我有三个儿子,一个几乎成人了,剩下两个还小,但我不把任何一个带来求你们投票释放我。我为什么不这样做?雅典人哪!我不是有意拗强,也不是藐视你们。我对死有勇与否,是另一个问题,为你、我和全国的名誉,我认为这样做很无耻。”

苏格拉底视死如归,为什么又讲一大堆为人父的情结呢?其实,他将人人皆有的父子情结暴露在法庭之上,目的是暗示大家他被判刑之后,两个年幼的孩子将无人照料,希望有人帮他照顾孩子。如果没有人愿意帮他照顾孩子,那么法官在判罚他的时候,就要从轻发落了。

有个与苏格拉底的诉诸怜悯形式如出一辙的例子。美国有个著名的律师叫达洛,此人也非常擅长这一招。有一次,美国木工联合工会的会员吉德受到了起诉,聘请达洛做他的辩护律师。在法庭上,达洛说:“我在这里不只是为吉德个人请求你们,我是为那许许多多知名的和不知名的、死去了的和活着的、曾在地球上创造了大量财富却倍遭富人们蹂躏和掠夺的穷人们,请求你们。我为这些人请求你们,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世世代代贡献出了他们的生命、力量和劳动,使他人富有、生活愉快,我要为现代财富的创造者——劳动妇女们请求你们,要为活着的和尚未出世的孩子们请求你们。”

达洛说的这么一大段话,其实都是与案件无关的事情,吉德到底犯了什么罪,达洛有什么证据证明他无罪?在这段话里,达洛只字未提,他的长篇大论都在诉诸怜悯,想以此博得陪审团和法官的同情。然而,这一招并未见效,吉德最后还是按照法律的规定,被判处了相应的罪行。◎杨贵妃假借他物动人心

在使用诉诸怜悯博人同情时,最高明的手法不是怎样强调自己可怜,而是想办法引导对方换位思考,使对方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处境,从而对自己产生同情之心。最典型的提问方法是:“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当然,有时候要想引导他人换位思考,并不一定要提出这个问题,完全可以借助他物触动人心。这一方法杨贵妃就曾运用过。

众所周知,杨贵妃是唐玄宗十分宠爱的妃子。有一次,杨贵妃不小心冒犯了唐玄宗。唐玄宗一怒之下,命人用辎车将杨贵妃送回老家,再也不准她回宫。

临走的时候,杨贵妃心生悔恨,声泪俱下。情急之中,她剪下一把头发,让卫士代为转交给唐玄宗。唐玄宗看到杨贵妃的头发时,心灵受到了极大的触动,睹物思人,顿生爱怜,于是又命人将杨贵妃接回宫里。

杨贵妃用一把头发,唤起了唐玄宗的恻隐之心,这难道不是最高明的诡辩吗?明明自己犯错了,却没有得到惩罚。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与其用带有谬误的提问激发他人的同情心,不如借助他物,唤起他人的怜悯之心。滑坡谬误:神经过敏让人受不了◎如果……那么,无限想象

朋友找黄先生借100元,黄先生却说:“如果我今天借给你100元,明天你又来找我借100元,后天再借100元,这样借下去,我岂不是要破产了,我是你的提款机吗?”朋友听了黄先生的问话,什么也没说,扭头就走掉了。

丈夫和妻子在争论儿子应该上哪所幼儿园。妻子认为,可以就近,方便接送,丈夫却说:“一定要入最好的幼儿园,再远也没关系。”妻子问他为什么,他的回答是:“如果我们的儿子不能在最好的幼儿园上学,以后便考不上好的小学,之后又升不上好的中学,更不能考入好的大学,将来找不到一份好的工作,一生就完蛋了,难道不是这样吗?”妻子听了丈夫的话,直接无语。

有个人向一位担任政府官员的朋友建议:“一定要宣布用动物做实验为非法。”朋友问他为什么,他说:“用动物进行试验,是不尊重生命的表现。如果不尊重生命,人们就会容忍残忍的战争,对吗?战争一旦爆发,人类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对吗?人类的生命受到威胁,地球变成了战场,不就是世界末日吗?所以,为了避免人类走向世界末日,请立即宣布用动物做实验为非法行为。”

甲劝说乙不要买日本货,乙问他为什么,甲说:“如果你买日本货,日本公司就会盈利,对不对?”乙点了点头;甲又说:“如果日本公司盈利,它向日本政府交税就多,是不是?”乙又点了点头;甲说:“交税多,日本的财政就富足,对不对?”乙再次点点头;甲接着说:“日本财政富足,就会慢慢成为世界强国,对不对?”乙又点头;甲说:“日本成了强国,就会侵略中国,对不对,所以你买日本货,就是在帮着日本侵略中国。”这一次,乙没有点头,而是反驳甲在危言耸听。

以上四个案例,都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如果A发生,那么B就会发生,紧接着C就会发生,如此下去,会引发一连串的事件。这在逻辑学上被称为“滑坡谬误”,意思是:如果再往前一步踏上滑坡,就必然会一路跌向谷底,中途不可能停留。这是一种极端的想法,是神经过敏,是杞人忧天,更是逻辑诡辩。因此,如果你的提问带有“滑坡谬误”,试问谁会回答你呢?◎箕子的象箸之忧

在《韩非子·喻老第二十一》中,有一篇寓言,是纣王用象牙做筷子的故事。原文大意是这样的:纣王用象牙做筷子,箕子感到很恐慌。有人问箕子,为什么忧虑。箕子说:“大王用象牙筷子,必然不用陶杯,而是改用犀角做的杯子;用了象牙筷子、犀角杯,必然不会吃粗粮菜蔬,而是去吃山珍海味;吃了山珍海味,就不会再穿粗布短衣、住茅屋,一定要穿戴华贵,住豪华的房子。我怕那个结局,所以才会恐惧。”五年之后,纣王造了酒池肉林,设了炮烙的酷刑,并因此而亡国。

箕子以小见大,用他的推理和想象,看到了五年之后纣王亡国的悲剧。这种预测能力令人钦佩。尽管箕子的恐慌成真,但它的推论依然是“滑坡谬误”,它符合滑坡谬误的典型形式——如果发生A,接着就会发生B,接着就会发生C,接着就会发生D……“滑坡谬误”的问题在于,每两个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强度不一样,可能是必然的关系,也可能是非必然的关系。箕子的推测成真,那只是结果成真,并不代表每一个推测都成真。要想避免“滑坡谬误”,就应该保证每个推论都有充足的证据,有强烈的因果联系,这样的推论才会令人信服,这样的提问才能把别人说服。类比失当:你的提问会成为一个笑话◎隔壁夫妇的夺子辩论

隔壁邻居老张和妻子感情不好,冷战了半年后,两人终于决定离婚。可是离婚涉及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他们的女儿跟谁生活。老张说:“女儿姓张,肯定跟我生活。”他的妻子说:“女儿是我生的,当然跟我生活。”

老张说:“你见过自动提款机在没有人插卡的时候,自动往外出钞票吗?孩子就像这钞票,没有我这张卡能从你的肚子里出来吗?既然出来了,就是属于我这个持卡人的,而不是这个提款机的,难道不是吗?”

老张的意思不言自明,妻子明知老张是在狡辩,但一时不知道怎么戳穿他。后来,经过闺蜜的提点,妻子在与老张争夺女儿的时候说:“孩子并不是钞票,男人也不是银行卡,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可比性。你的类比是逻辑谬误,请就事论事!”在法庭上,法官也认为他类比失当。最后,老张在夺女大战中失败了。◎正确类比,一语中的

类比失当也叫机械类比,即不恰当地打比方,是一种逻辑谬误。例如,有人说:“枪支和铁锤一样,都具有金属构件,都可以成为杀人的工具,但是为什么只禁止购买枪支,却不禁止购买铁锤呢?”

的确,枪支和铁锤有一些共同的特性,比如,都是工具,都可能用于暴力事件,但在决定是否要禁止购买铁锤时,这些特性不是关键的。实际上,禁止购买枪支是因为它很容易用于远距离、大规模杀人,而铁锤则没有这个特性。因此,这样的类比是不恰当的。所以,想运用类比来提问,一定要确保这个类比是正确的、符合逻辑的,否则,你的提问很可能会失去意义。著名演员古月就曾运用正确类比来提问,很好地回击了西方记者的提问。

古月因扮演伟人毛泽东而出名。有一次,演出结束时,他被一群记者围住。一名西方记者问他:“‘文化大革命’给中国造成了巨大损失,你觉得这会影响你饰演的毛泽东的形象吗?”

古月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沉思了片刻,反问那位记者:“你觉得维纳斯的雕像美吗?”

那位记者立即回答:“当然美了。”

古月又问:“维纳斯的胳膊断了,还称得上美吗?”

记者说:“虽然维纳斯的胳膊断了,但并不影响它的整体美。”

古月点了点头,说:“对了,这就是我要回答的问题。”

古月运用了类比的方式,巧妙地回应了记者的提问,他的言外之意是:人无完人,一个伟大的人物并不会因为他犯了一些错误而失去他的贡献。通过这个案例,可以很好地发现:类比如果正确,在提问的时候就会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即面对那些难以回答的问题时,你可以不正面回答,而是用一个恰当的类比去提问,让对方答出你想说的答案,从而使自己轻松摆脱尴尬的处境。◎阿凡提种金子

一天,一位地主打猎经过某处,见阿凡提在那里筛金子,就问阿凡提在干什么。阿凡提说:“我正准备种金子呢!”

地主惊奇地问:“金子还能种?种下去之后有收获吗?”“当然有收获”,阿凡提非常肯定地说,“我把金子种在这里,过一个星期就可以收割了。”

地主听了就心动了,于是赔着笑脸和阿凡提商量:“咱们合伙种金子吧,你缺金子就去我那里拿,长出的金子咱们对半分。”“那太好了!”阿凡提满口答应。

第二天,阿凡提从地主那里领了2斤金子,一个星期后,给了地主5斤金子。地主乐坏了,吩咐奴仆给阿凡提送去了大笔的金子。这一次,阿凡提并没有将这些金子种下去,而是把所有的金子都分给了当地的穷人。

一个星期后,阿凡提两手空空地找到地主,愁眉苦脸地说:“这几天一滴雨都没下,咱们种下的金子都干死了,别说收成了,本都赔掉了。”“胡说八道,”地主气得直拍桌子,“你骗谁呢?金子怎么会干死呢?”“咦,这就怪了,”阿凡提很从容地反问,“既然你不相信金子会干死,怎么又相信金子能长出来呢?”地主听了这话,一时像是嘴巴被塞住了一样,急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在这个案例中,阿凡提拿金子和庄稼做类比,他的逻辑观点是:既然金子可以像庄稼那样长出来,怎么不会像庄稼那样干死呢?既然地主相信了金子可以长出来,为什么不信金子会干死呢?通过这个逻辑严谨的类比,阿凡提一句提问就让地主哑口无言,这是因为地主被阿凡提设置的逻辑圈套忽悠了。如果他不承认金子会干死,那么就陷入了自相矛盾的泥潭,所以,他只能认栽。二难推理:你的提问让别人怎么答

所谓二难推理,指的是由两个假言判断和一个有两个选言支持的选言判断做前提构成的推理。假言选言推理的主要形式,其结论有两种,既可以是直言判断,也可以是选言判断。由于这种推理往往让人左右为难,所以称之为“二难推理”。◎赵本山的陷阱

赵本山曾在一个小品里出过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题:

有一位农民养了一头猪和一头驴,过年了,请问:是先杀猪呢?还是先杀驴?

对于这个问题,如果你贸然回答,你就掉入了陷阱。因为你回答“先杀猪”,那么人家会说:“驴也是这么想的。”如果你回答“先杀驴”,人家会说:“猪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对于这样的问题,回答先杀哪个都不行。

赵本山的提问是一个典型的二难推理。在辩论中,运用二难推理往往很有说服力。可是,在正常的交际提问中,如果运用二难推理提问,就会让人难以回答,让人有一种被捉弄的感觉,从而感到难堪。所以,为了让人际沟通顺利、愉快一些,最好不要轻易提出带有二难推理的问题。◎开辟第三条路

有一次,有个身材微胖的朋友和我一起吃饭。闲聊中,她问我一个问题:“你说是胖一点好,还是瘦一点好呢?”听到这个问题,我知道朋友是在暗示我:她有点胖,但又想获得赞美,因此试探性地问我。

我没有直接回答,因为如果我说:“胖一点好。”那是说假话,这个时代不再是以胖为美的唐朝,而是追求以瘦为美的时代。如果我说:“瘦一点好。”那是打击她,因为她有点胖,我说瘦点好,会伤她的心。

最后,我的回答是:“无论是胖是瘦,都不如健康好,健康才是最好的。”朋友听了我的话,觉得我很坦诚,既没有虚伪地恭维她,也没有打击她。

生活中,我们一不小心,就会用二难推理提问,也会不小心被人用二难推理提问,这个时候,一定要想方设法地避开对方有意无意设置的陷阱,开辟第三种答案。这种答案是折中的,可以起到缓和气氛、化解尴尬的作用。

比如,很多女人恋爱的时候都喜欢问男朋友一个问题:“如果我和你妈同时落水,你会先救谁。”对于这个问题,聪明的回答是:“先救离我近的。”还可以像易中天那样回答:“我不会游泳,我会打电话报警,让警察来救你们。”这样回答就可以摆脱提问者的陷阱了。◎把问题扔回去

面对两难提问时,你可以提出一个类似的问题,把难题扔给对方,这就叫“一谬之谬”。

有一个故事,讲的是有位老大爷在他80岁大寿的时候,亲戚朋友、左右邻居都来祝寿。村里有个绰号叫“吝啬鬼”的财主,听说这件事后马上乐得眉开眼笑,想去蹭饭,于是带了一点薄礼前往。他把三个铜钱交给大爷时,说:“三个铜钱祝寿,嫌少吗?那就别收;收了嘛,就是爱财!”老大爷笑着说:“一盘花生米待客,嫌少吗?少就别吃;吃了嘛,就是贪嘴!”客人们听了大爷的话,纷纷拍手叫好,“吝啬鬼”觉得尴尬,只好找个理由悻悻地离去。

财主给老大爷设置的二难推理诡辩术中,明确表示:三个铜钱祝寿,嫌少莫收,收则爱财。对于这个两难选择,老大爷无论收还是不收,都会被说闲话。聪明的大爷反唇相讥,瞬间将尴尬推给了“吝啬鬼”。第二章 逻辑提问需要具备的能力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明代学者陈献章则说:“疑者,觉悟之机也。”他们的意思是,疑问和问题非常重要,如果没有问题,认识也就停止了。无论与什么样的人打交道,提问都十分重要,通过巧妙的逻辑提问,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人、传达信息、实现合作。不过,在逻辑提问之前,需要训练几项与提问有关的能力,比如观察力、思考力、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等,这些能力提高了,提问自然会充满逻辑与影响力。观察能力:观察是逻辑提问的前提

与人交往,要学会提问,可是面对一个你一无所知的人时,问题有千千万万个,到底该提什么问题才能打动他呢?这就离不开观察了,通过对他人的观察,然后进行逻辑推理,想象对方大概有怎样的喜好和性格,再由此发问,往往更容易拉近与对方的距离。◎敏锐观察,有针对性地发问

看过《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的人都知道这样一个场景:

福尔摩斯第一次见到华生时,就立刻判断出华生是一名军医,而且去过阿富汗。为什么这么快下结论呢?原因是福尔摩斯善于观察,他从华生的身体、语言、手掌掌纹等方面判断出他的职业和经历。

这个小例子告诉我们,一个人能否敏锐地观察别人,关系他获得信息的多寡。也就是说,只有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才能在与人初次见面时,更好地洞悉对方。

我也喜欢观察人,尤其是与陌生人打交道时,我会悄悄地观察对方。我观察人的秩序是从下至上。也就是说,先观察对方的鞋子。可能你要问了:“为什么不先观察他的脸呢?”我的看法是,如果一开始就观察别人的脸,很容易对他做出主观的评价,从而影响后面的客观观察。

如果我发现一个人的鞋子很脏,而且最近并未下雨,那么我就会认为这个人不太注重个人卫生。同时,也说明他不注重细节。因为相对于衣服、发型,鞋子是一个细微的事情。由此可以大概判断出,这个人的性格可能有点大条,不太注意小节。

接着,我会观察对方的裤子、衣服,再观察他的脸和发型。如果对方的衣裤褶皱痕迹、污迹比较多,那就可以证实我之前的判断了。同时,一个人身上的配饰也是判断一个人的依据。比如,手表、耳环、项链、包包等物件,都可以成为辨人识人的依据。

有一次,我见一位客户时,发现他戴着一款瑞士手表。那是夏季,他穿着短袖,手表格外显眼。简短的寒暄之后,我主动询问他的手表,一下子打开了对方的话匣子。原来,对方特别喜欢手表,家里收藏了很多名表。由此,我断定对方有较好的经济状况。于是,在与对方谈合作的时候,我就要求对方多订购我们公司的商品,否则,我就不降价格,最后我顺利地拿下了这笔生意。

观察完一个人的全身上下之后,再观察他的整体体格。比如,手臂肌肉粗壮程度、胖瘦、身高等,这些都是了解一个人的依据。有了这些依据,再根据这些去提问,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本畅销书拉近两人距离

一个人周围的摆设、环境如何,也能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一个人的内在。比如,一个人办公室里挂着很多字画,说明此人对字画感兴趣,我们在与之打交道之初,就可以从询问字画开始。

有一次,我拜访一位客户的时候,在办公室外等候他,由于事先没有预约,客户的秘书知道我是来推销的,就不肯告诉我她老板的行程。同时,为了避免我纠缠下去,故意冷落我,希望我主动离开。

我这个人是从来不会轻易放弃的,既然来了,就必须了解到想要的信息。突然,我注意到秘书的桌子上放了一本畅销书,于是就问她:“这本书你看了吗?”秘书说:“正在看。”我又问:“你觉得这本书怎么样?”她坦率地说:“一般般,我快看完了,对它有些失望。”

我笑着说:“我也看过这本书,也觉得写得没有想象中的好。不如我之前买过的另一本畅销书,那本书真是精彩。”

秘书很好奇我之前看过的畅销书的书名,就问我,我就告诉了她,没想到她也看过这本书。就这样,我们聊起了读过的畅销书,聊了几分钟之后,她主动告诉我老板的行程,叫我明天下午3点钟过来。

如果我没有观察秘书的办公桌,没注意到那本畅销书,我就很难拉近与秘书的距离,也就很难获得老板的行程信息。这个例子再次说明,观察是提问的前提,在提问之前有了细心观察,才能让提问有的放矢,才更容易打动人。◎售楼小姐的敏锐发问

有一天,售楼小姐李悦接待了一位年轻的客户,此人是典型的“潮男”。他打扮时尚,发型很酷,但年龄不大,可能20岁出头。他要求李悦带他去看房,当他看到房子的室内陈设后,不断地感叹房子装修豪华、有档次。事实上,这种装修很一般。李悦由此判断,该客户在房子装修方面并没什么见识。

交谈过程中,客户问李悦这套房子的价钱,李悦如实说出,把客户吓了一跳。他不断地抱怨房价过高,显出购房的诚意不够。李悦问他:“你想买房吗?是不是要跟家人商量一下再做决定?”客户马上说:“是啊,购房是大事,我一个人做不了主。”李悦笑着说:“那你先回家跟父母商量吧!”然后,找了个借口将该客户打发走了。

为什么售楼小姐要将客户打发走?因为他没有购买力。他的言行举止给人的印象不像是买房的,而是来参观的。所以,为何还要在他身上浪费时间呢?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发现:穿着打扮、谈吐举止是一个人内在的反映,通过观察这些可以更好地了解一个人的内在,更好地认识一个人,从而避免被一个人的外表误导。这是与人交往中很重要的技巧。语言组织能力:组织好语言再提问才有逻辑

提问,既然是提问,那么就要说话,说话涉及一个语言组织的问题,即怎样把你的问题组织起来,把你的意思表达出来。怎么用词,怎么把握说话的次序等,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积极的措辞

同样的意思,措辞不同,能传达出不同的信息。一个人的语言组织能力,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措辞能力上。在与人打交道时,要尽量用积极的措辞,这样更容易给人积极的暗示,给人信心,带给人好心情。以销售人员为例,在与客户打交道的时候,最好使用这样的词语,例如贵公司、质量、优秀、经济耐用、高品质、安全、可靠、新颖等。这样才能使产品带给客户信心。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有人等你很久了,你与他见面后会怎样说呢?很多人可能会说:“很抱歉,让您久等了。”这是感谢他人等候的常用说法。然而,“抱歉”“久等”等词实际上无意中强化了对方“等你”的程度,因此,这并不是理想的表达方式。我个人认为,比较理想的表达方式是:“非常感谢您耐心等我。”这样就不会强调“久等”这个概念,而是感谢他人的等待。听到你这么说,对方多半会说:“还好了,也不是很久。”这要比听到他人说“没关系”“没事”好得多。

再比如,客户要求订货,而他所要的那种型号刚好卖完了,这个时候你可以说:“你要的型号没货了。”但这不是最好的回答,最好的回答是:“你要的这款产品销量最好,需求量太大,暂时没货,估计要等两天。”这样给客户的印象是,你的产品很畅销,即使没货了,他也愿意等。

当有人找你打听第三者的电话号码时,你不想告诉对方,这时你最好别说:“我不想告诉你他的号码。”聪明的回答是,问对方:“你是否向他本人要过电话号码呢?”如果对方的回答是否定的,你可以对他说:“我建议你亲自向他要号码,这样会比较好。”这样回答就不会得罪人,而且保护了第三者的个人信息。◎注意词序“您是销售部的负责人吗?”“销售部是您负责吗?”这两句话看起来没什么太大的差异,只是在词语的顺序上有所变化。但细细斟酌,你会发现其实这两句提问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相对来说,第一句比第二句的听觉效果更好,因为它指代很具体“您是不是负责人”,这样给对方的感觉是:“我很出名,连外人都知道我是销售部的负责人。”而第二句话缺少了这层意思,因为有可能销售部有多人负责,他只是其中之一。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发现:同样一句话,所用的词句差不多,但如果词句的位置不同,表达出来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因此,在提问的时候,要组织好语言,想好什么词放在什么位置上,才能达到最佳的听觉效果。◎注意提问的次序

与人打交道,提问的次序很重要。即先问什么,后问什么,这是要讲究逻辑的,千万不可逻辑混乱,否则,回答者也会糊涂。举个例子吧,假如你是一位咨询人员,有人来找你咨询问题。你首先应该问:“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这个问题看似不起眼,但其实非常重要。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一个中立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对方客观地讲述所发生的事情。

有位心理咨询师曾接待过一位女士,他首先就问对方“发生了什么事情”,对方流着眼泪说,她的丈夫变心了,找了第三者。咨询师听了这话,意识到该女士家里出了大事,然后就耐心地倾听。

接着,应该问对方的感受如何,这一点尤为重要。为什么说它重要呢?因为这个问题表示你关心别人,比如,朋友遭受了挫折,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比赛没有拿到名次等,在他们讲出发生了什么事之后,紧接着你问他感受如何,可以帮他宣泄内心的不良情绪。等到他宣泄了不良情绪后,情绪平缓了,再与他交流问题,这样效果会更好。

当然了,提问的次序千变万化,不同的事情,需要不同的提问次序。但有一条必须明确,那就是这个次序有某种内在逻辑,先问什么,后问什么,它们之间是有紧密关系的,切不可跳跃性地提问。思考能力:想清楚你要提的问题

提问之前,要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你到底想通过提问,问出什么信息。明确了这一点后,你的思考就有了明确的指向,你的提问就会具有针对性,这样才会问出你想要的信息。◎你想问到什么信息

有一个卖水果的小商贩常年生意兴隆,大家都愿意在他那里买东西,而且原本没打算买那么多,经过他的提问,就会多买一些。他的提问到底有何妙处呢?其实很简单,他在提问之前,思考了一个问题:我想从顾客那里问到什么信息。毫无疑问,无外乎是为了了解客户的需求,激发出对方的消费欲望,使对方多买一些水果。

别的水果小贩见顾客来到摊前,就说:“水果又大又甜,特别好吃。”有些顾客看了看,选择购买,而有些顾客看了一眼就走了,因为他们并不需要甜的水果,而想买酸的水果。这位小商贩是怎样提问的呢?接下来让我们看一看:

有一次,一位老太太来到水果摊前,小贩对老太太说:“老太太,买水果是吗?随便尝一个吧!”

老太太拿了一个李子,尝了一口,满口酸水,小贩原以为她不会(1)买,没想到她却爽快地说:“来2斤吧!”

小贩一边给老太太挑李子,一边不解地问:“老太太,别人买李子都买又大又甜的,您为什么要买酸李子啊?”“我儿媳妇怀孕了,想吃酸的。”

小贩马上赞美道:“那真是大喜事啊,爱吃酸的生儿子,您就等着抱孙子吧。”

老太太听小贩这么一说,开心得不得了,又多买了2斤李子。

小贩给老太太称李子的时候,建议道:“听说孕妇需要补充维生素,猕猴桃里就含有多种维生素,特别适合孕妇吃。”老太太觉得有道理,又买了2斤猕猴桃。

最后小贩说:“我每天都在这里摆摊,您儿媳妇要是吃好了,下次您再来买,我保证给您优惠。”

老太太笑呵呵地说:“好,好。”

同样是卖水果的小贩,不会问话很难做好生意,会问话的则会生意兴隆。这就叫提问问出生产力。从这个小贩的问话案例中,可以看出:问话的目的是了解顾客的需求,再激发出对方的消费欲望,继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