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孩子(蒙台梭利儿童教育经典,了解孩子给孩子真正需要的爱 )(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6 07:38:53

点击下载

作者:(意)蒙台梭利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发现孩子(蒙台梭利儿童教育经典,了解孩子给孩子真正需要的爱 )

发现孩子(蒙台梭利儿童教育经典,了解孩子给孩子真正需要的爱 )试读:

前言

《发现孩子》这本书是蒙台梭利的著作之一,本书告诉我们一种培养孩子的新观念和新方法。蒙台梭利认为,每个孩子都有观察外界、做出反应和学习的需要。因此,蒙台梭利一直倡导打破旧的教育传统,去真正地了解孩子和爱孩子。

在本书中,蒙台梭利描述了孩子的特性,提出了如何更充分地唤起孩子学习热情的方法,正如她所言:“即便是对那些非常幼小的孩子的教育,我们的目的也不应是为他们上学做准备,而是为了他们的生活。”

蒙台梭利在书中提到,教育制度的建立必须能够保护孩子成长的环境。我们必须遵循这样一条原则:尽可能地把一切留给自然,这样才能为孩子设计出一套科学的、有利于其身心成长的方案。唯有自由才能引导孩子的性格、智力与情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对于孩子随心所欲的特性,教育者不应简单地认为是孩子任性。在我们对孩子的了解还不够多的情况下,大人的行为极有可能给孩子原本具有的天赋带来负面影响。

自由还要求教育者应该以一种宁静的心态去关注孩子成长中出现的所有奇迹。教育者首先要做的是观察孩子的人格,并予以尊重。蒙台梭利主张:“大人绝不应把孩子塑造成小大人。”如果我们能够尊重孩子的自由,对孩子有信心;如果我们能够把我们的骄傲暂时放置一边,谦虚一些,不把对孩子的指导当成是必要的;如果我们懂得耐心等待,就一定会看到孩子身上所发生的全新转变。

自由并非是放任孩子,而是指导我们如何积极有效地教育孩子。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宗旨在于引领、开发孩子的精神力量,而非一味地把知识灌输给孩子。

为了帮助更多的父母和教师了解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我们翻译了本书。为适应读者的阅读习惯,本书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对原著内容进行适当的整理和删减。第一章儿童往往是最无辜的受害者一个在受到成人约束和限制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他的身心需求在很多方面都无法得到满足。孩子心理上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智能和道德精神的发展,在成人的束缚和限制之下,他不但失去了自我表现的权利,也失去了真实的自己,同时还不得不去适应一个处处压制他的生活环境。而这一切都被成人理解为孩子在社会上生活首先应该学会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

为了与其他新近开发的现代教育形式有所区别,我们采用了以我的名字——蒙台梭利来命名的教学法,旨在从孩子们身上发现一些以前未曾被人们观察到的精神特质。实际上,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个潜能有待发掘的孩子。

有了以上的认识,为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孩子,并采取措施来认可与保护他们的权利,我们采取了直接的教育拯救行动。我们之所以疾呼要保护儿童的权益,主要是因为孩子是在强权统治下的弱势群体,他们不但不被了解,就连必要的需求也常常无法得到成人社会的认可。很多的实例证明,当今社会孩子的处境是极其恶劣的。所以,我们有必要通过一些措施来保护孩子的权益,拯救孩子的世界。

蒙台梭利学校是一个能让孩子静心成长的地方。孩子被压抑的心灵可以在这儿获得释放,孩子可以表达真正的自我,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和行为方式,也与眼下所推崇的儿童教育理念有所不同。这使我们不得不反省过去在教育上所犯的严重错误,将教育的信任转移到最微妙、最敏感的儿童身上。

孩子在我们面前展露出来的,是他们尚未被探查到的心智。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独特的个性,之所以说他们独特,是因为他们的一些行为我们还没有分析透彻,研究清楚。他们所展现出来的一些行为习惯,一直是许多心理专家和教育专家关注的重点,并且他们的很多行为也是许多学者没有研究过的。比如说,每个家长都喜欢用自己的审美观点来为孩子选择礼物、玩具,可是当买来的玩具摆在孩子面前时,孩子并没有表现出他们所预想的欣喜和兴趣。相反,许多的孩子总是希望挣脱家长的控制,独立去探索他们认为新奇的事物,每一件事情都希望自己动手。孩子们是那样安静、专注地投入到他们的活动中,那种专心、平静的神情真是令人惊叹。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孩子们的满足感和愉悦感是多么的强烈。

孩子们从内心自然流露出的这种自发性,却时常受到大人们居高临下及不适当的介入和干扰。家长一直以成人的角度去思考,认为自己做每一件事情都可以比小孩子做得好,于是他们强迫孩子按照他们的模式去观察、去思考、去行动、去创造,以一个家长的权威迫使孩子屈服并放弃自己的意愿和创意。

我们习惯于用成人自以为是的思想和方式来解释孩子的行为,用自认为正确的方式对待和教育孩子。学校以成人的思维方式为孩子制订了一系列自认为适合孩子成长的教育制度,却忽略了孩子这个特殊群体真正需要的究竟是什么。这种教育体制不仅仅造成了教育上的偏差和误导,更导致了教育体制以及整个社会在对待孩子教育方面的一连串的错误。而这些教育所体现出的错误的一面,已经引发社会各界人士的反思。孩子不是大人的私有财产

蒙台梭利教学法在世界各地都引起了极大反响,现在几乎在世界各地都有蒙台梭利学校。蒙台梭利教学法如此受到重视,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儿童和成人之间的冲突关系是一个遍及全球的现象。孩子从出生起,就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约束和压制,即使像我们这样有着所谓先进文明的开放社会,孩子与成人的这种对立关系也是存在的,可怕的是人们竟然毫不知情,并且因为一些复杂的社会因素而对孩子的约束和限制变得愈加强烈。

一个在受到成人约束和限制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他的身心需求在很多方面都无法得到满足。孩子心理上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智能和道德精神的发展,在成人的束缚和限制之下,他不但失去了自我表现的权利,也失去了真实的自己,同时还不得不去适应一个处处压制他的生活环境,而这一切都被成人理解为孩子在社会上生活首先应该学会的。从目前的教育方式来看,每一种所谓的教学活动都采取命令式甚至是暴力式的方法,它们都要求孩子必须完全地、毫无异议地去服从大人的指示。这对于孩子来说是绝对不公平的,孩子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是应该享有自由的权利的。

成人对孩子的权威态度深植于家庭之中,即使是那些备受宠爱的孩子也无法逃脱成人权威的压制,并且这种权威式的压制已经延伸至学校中,学校的教育在很多方面都体现出强权的一面。繁重的课后作业和强制性的行为规定,都将孩子原本应该美好的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变得面目全非。而这种强权的教育目的只是为了孩子能够早一些适应并配合大人的生活,提早适应大人的世界。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这种如出一辙的教育方式,对部分抵抗能力较差的孩子无疑是一种难以消化的压力,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内心世界的需求及其对这种压力所反映出的不适应,往往得不到成人的关注。孩子希望有人能够倾听他们内心的呼声,但是人们无意间的忽视往往对他们幼小的心灵造成了伤害。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将出现严重的转变,孩子可能会不愿意听从大人的想法,更有可能出现不爱惜自己、放任自己,做出危险行为的举动。

如果我们真的为孩子的未来着想,就应该采取真正适合孩子成长的教育方法,为孩子营造一个相对自由、宽松的学习和成长环境。这个环境首先应该适合孩子的性情,让孩子在这里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自由地成长,这样他们的潜能才能释放出来。所以我认为,任何一种教育制度的推行,首先都应该把保护孩子的学习环境作为重点,我们不仅应当保护孩子不受成人世界的干扰,还要注意为孩子铲除其成长道路上的重重障碍和威胁。这个环境要为孩子遮风挡雨,成为孩子心灵的寄托之地,确保孩子能够健康正常地成长。

如今,成人与孩子之间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历史上受到强权压迫摧残的人,大多是奴隶、仆人和工人,都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除了等待社会改革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之外再无他法。而社会变革通常只有统治者和被压迫阶级之间发生激烈斗争的时候才能爆发:为了废除黑奴制度的美国南北战争;为了推翻统治阶级而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的法国大革命。但是这些利用暴力来夺取权力的可怕的战争都是成人所实施的强权,更是成人借用暴力掩饰自己错误的见证。

如今,与孩子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已经上升到一个很高的位置,它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问题了,而是整个世界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所有真正关心孩子的人也都已经达成一个共识:孩子不是大人的附属品,孩子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权利。只是因为他们手无缚鸡之力,所以根本无法为自己去争取权利。他们在成人的压迫下,已经失去了为自己申辩和争取权利的意志,孩子是最无辜的受害者,他们需要得到社会给予他们的关心和优待。社会上有很多人常常拿不同的孩子进行比较,如不幸的和幸福的、出身贫苦的和出身富贵的、被遗弃的和被宠爱的等,这些比较的结果都不约而同地表明,人与人之间的个性差异是与其童年时期的经历有关的,并且童年时期的经历对成年之后的生活也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儿童是什么?很多成人认为儿童是成人制造出来的物品,是成人爱的结晶,理所当然地将孩子作为一件私有财产。事实上,没有任何奴隶或仆人能像孩子一样完全地被成人所拥有并完全服从成人的指示,也没有一个工人能像孩子一样盲目地遵从成人的命令。至少工人还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可以找个地方休息或玩乐,但是孩子却不然。从以上的列举中可以看出,孩子的权利是那样不被成人所重视。我想,没有任何人愿意处于孩子的地位,被成人独断、专制的规定所限制,甚至连作息时间、玩耍时间都得依照成人的规定。孩子从未被成人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看待,因此,成人认为最适合孩子生活的地方就是孩子的家,妈妈负责照顾日常生活,爸爸负责工作赚钱,爸爸妈妈只要竭尽全力养育照看孩子就可以了。同时,学校方面也是依照传统的生活方式来教育孩子,认为这些方式就是我们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了。

自古以来,孩子的问题一直都被社会所忽略。几乎所有的道德思想和哲学理论都完全以成人为中心,从没有人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看待,从来没有人思考过孩子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性,也没有人关心过孩子内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成人只是将孩子看成弱小者,认为孩子只要按照他们的指示做事就可以,从没有人真正了解过孩子。在人类的历史上,关于孩子的记载寥寥无几,我们希望能够填补好这页空白。第二章新生儿的诞生从新生儿脱离母体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失去了母体的保护,原本在妈妈肚子里安详地静养着的胎儿,却在没有任何适应期的情况下经历了一场生死搏斗。在新生儿出生的过程中,他们孱弱的身体被强烈地挤压,他们历尽艰辛才能平安地降临到这个世界。可是,我们又将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迎接他们的到来呢?我们从来没有很好地对新生儿进行保护

有人认为,文明是使人类逐渐适应生存环境的一种方法。如果这个说法是正确的,那还有谁会比刚出生的婴儿所感受的环境变化更强烈、更突然?当我们要瞬间适应环境时,我们会感到很难适应,而新生儿在诞生时,从一个世界降临到另一个世界,他们面临着更为糟糕的局面。因此,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究竟为新生儿的诞生做了什么样的准备工作呢?

我们应该如何来迎接新生儿的到来,要用什么样的方式使他们更好地适应这个新的世界,似乎并没有人详细地记载过,所以,我们应该在人类文明史上补充这一页,让更多的人为迎接新生儿的到来做好十足的准备,也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新生儿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从以往的经验中我们发现,孩子在婴儿时期所遭受的负面经历将会影响其未来一生的发展。每一个孩子的胎儿时期和儿童时期都对孩子的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性和关键性的影响。全世界的专家、学者也都共同呼吁人们要更加关注和保护孩子的胎儿时期和儿童时期的成长,给孩子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因为这个时期对孩子以后的健康以及对整个人类未来的发展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直至今日,人们只认为在人类整个生命过程中最艰难的一刻是产妇生产的时候,却从未有人注意到新生儿在出生的时刻也是他人生中最艰难的一关。

为什么说生产对新生儿也是一个难关呢?因为新生儿经由生产才脱离了母体的保护。在没有脱离母体之前,新生儿一直受到母体的保护,母体为他们提供热源、调整温差、隔离光线和声音,让他们不受任何外界的干扰。与母体分开后的新生儿,则必须马上去适应这个新环境。这里的一切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完全陌生的,他们必须用尚未完全发育的器官来维持自己的生命,调节自身的温度,适应新环境中的强光和嘈杂。

从新生儿脱离母体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失去了母体的保护,原本在妈妈肚子里安详地静养着的胎儿,却在没有任何适应期的情况下经历了一场生死搏斗。在新生儿出生的过程中,他们孱弱的身体被强烈地挤压,他们历尽艰辛才能平安地降临到这个世界。可是,我们又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迎接他们的到来呢?在新生儿出生的时候,我们的注意力几乎全部倾注在妈妈身上,对于刚刚降生的新生儿,人们只是简单地检查一番,确定他们健康地存活,便算大功告成。而作为父母,也都是沉浸在喜悦中,因为新生儿的降临实现了他们的愿望,这个孩子会让他们的心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个家庭会因为孩子的到来而增添许多欢乐,同时他们的自我在这个新生儿的诞生中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可是,当妈妈生完孩子,在幽静的房间安详放松休息的同时,又有谁想过,那些同样受尽磨难的新生儿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呢?人们只想到为孩子的妈妈准备幽静温暖的环境供她们休息,却忽略了新生儿也需要安静的环境去慢慢适应和熟悉这种突如其来的嘈杂,很少有人注意到新生儿对周遭环境的敏感反应。

有人说,自然界自会在必需的时候给予他的子民所需要的援助。如果文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已经能够为人类创造超越自然、控制自然的“第二天性”,那么,当我们仔细观察身边动物的自然发展时,我们就会兴致盎然。我们会知道,母兽会用自己最大的能力去保护自己的孩子,它们会为刚出生的孩子找躲避光线的地方,用自己的身体为它们提供热量、遮蔽风雨,用自己的身体去保护孩子不受其他动物的威胁,甚至不允许其他动物好奇地看一眼它们的孩子。可见,动物对自己孩子的保护欲是极其强烈的。

回过头来看看我们!无论文明发展到什么程度,人们都没有过多地想过为新生儿提供合适的保护,人们没有为新生儿营造良好的环境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去适应这个新的环境也没有真正地思考过新生儿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生存环境。甚至有人认为,只要孩子能够活下来就可以,不必考虑太多。由此可以看出,他们根本没有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他们认为只要孩子平安活着就是适应了已有的环境。对于刚出生的婴儿来说,他们本应该继续保持在母体中的姿势慢慢地去伸展和适应这个宽敞的环境,可是实际上,新生儿刚刚降生,马上就被穿上衣服,有时候还被紧紧包裹,使他们柔弱的四肢受到强制性的束缚。

曾有这样一种说法:“自然界的万物都具有抵抗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健康的孩子也是一样,他们本身就具有这一切能力。”如果真的像这种说法中提到的一样,人类可以强壮到有能力抵抗一切,那人类为什么不干脆生活在丛林里?为什么在寒冷的冬天还要拼命地取暖?夏天还要避免中暑?难道我们比新出生的婴儿还要脆弱吗?

死亡,就像新生一样,也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自然法则。既然死亡是我们无法摆脱的一种自然法则,那我们在面对死亡时,恐惧的心理为什么无法减轻呢?既然我们无法逃脱死亡,我们为什么还要努力地减轻死亡带来的痛苦呢?我们为什么没有想过通过一些方法去减轻生产的痛苦呢?

总之,人的内心和精神中有着一种毫无缘由的无知和盲目,它们深入骨髓,无法医治。它们就如同视觉上的盲点一样,总是蒙蔽人们的眼睛,人类在面对新生儿时,所表现出的无知也是人类面对生命的误区。给新生儿最好的保护的理念和方法

如果我们想要新生儿在出生以后能够得到完好的照顾,我们就必须彻底了解新生儿的特质,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新生儿稳健地跨出他们生命中的第一步。在照顾新生儿时,我们应该以新生儿的自身需求为前提为他们提供帮助,对于新出生的婴儿,我们应尽量轻柔地抱他们,谨慎小心地对待他们。如果我们没有把握这样对待新生儿,那么最好不要随便触碰或移动他们。在新生儿还没有满月的时候,他们需要一个安静的成长环境,这期间我们最好不要束缚他们,不要用被子包裹他们,也不要为他们穿衣服,只需要将他们放在常温的室内,做到保暖就可以。这是因为他们还不具备根据室温自动调节自己体温的能力,所以穿衣服对新生儿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实质性帮助。

很多人在看到以上的观点时,都会产生异议,因为很多人会认为我没有注意到不同国家所存在的不同的传统育婴方式。对于这项指控,我只能说我的这一观点是我做过很多深入的观察和研究才发现的。我曾经在许多国家对不同的育婴方式做过深入的研究,发现育婴方式普遍都存在这些不足。最重要的是,这些育婴方式中真正欠缺的是一种对待婴儿的态度。这种态度常常被我们忽略,当新生儿降临时,我们并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来迎接他们。

事实的真相是,任何国家或是任何地方,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孩子都未被彻底地了解。成人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的保护欲望是极其强烈的,即使是那些没有多大价值的东西,成人也会竭尽全力地去保护它们。当他们的孩子降生时,他们就一直担心、不安,他们害怕孩子打乱他们原有的生活,害怕孩子破坏他们的房子。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担心和不安,成人在照顾孩子的时候大多都采取寸步不离的方式,以防止孩子破坏东西或是能够及时地拯救那些被孩子破坏了的物品。甚至有时,成人想要逃离这个环境,寻找以前心境平和的感觉。从这些教育方式中我们可以看出,成人一直通过抑制孩子“随心所欲”的性情,来促使孩子成为他们所期望的有教养的小孩。

有的时候我们把“任性”一词归结到孩子随心所欲的特性上,我们认为孩子“任性”,只是因为我们不了解自己的孩子罢了,因此我们常常在教育上犯下一些错误。例如,孩子从1岁开始,特别是2岁时就会有一种倾向,希望将看到的东西摆在他们所熟悉的位置上,并且对每一种东西都有着自己特殊的使用方法。如果有人打破孩子这种习以为常的生活秩序,他会感到沮丧、情绪低落,他有时会想出很多办法将东西归于原位,以安抚自己的心情。

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会有这种物归原位的要求,在我们的学校里就曾经有过这样类似的事件。一次,一个孩子的妈妈看见自己的孩子站在一堆散沙面前很专注地看着,这个妈妈就随手将沙子铺开来,没想到孩子竟然大哭起来,然后急忙又将铺开的沙子重新集中堆积起来,恢复原样,这个时候孩子的妈妈才明白孩子为什么哭。

另一个孩子也有这样的举动,据他的母亲讲,有一次,因为孩子的妈妈觉得天气比较热,就将自己的外套脱了下来,没想到孩子竟然大哭起来,孩子的妈妈并不清楚孩子大哭的原因,直到妈妈再次把外套穿在身上的时候,孩子才停止哭泣,到这时她才明白孩子大哭的缘由。

以上两个例子表明,当孩子看到物品没有放在他们熟悉的位置上时,他们的情绪就会受到影响,他们可能会大哭,有时甚至吵闹不止。成人可能认为,当孩子在表现出这种行为的时候,就应该采取处罚的手段来改正他们的缺点。然而,孩子身上所展现出的这些缺点,在孩子逐渐成长的过程中会慢慢地自然消失。那么回过头来看,为了改正孩子的缺点我们所采取的惩罚手段,似乎显得有些多余并且有些残忍。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身上的这些缺点在成人身上是不会体现出来的,成人不会因为某位妇女脱下自己的外套就大声地哭闹,也不会因为某些物品没有放置在自己所熟悉的位置就吵闹不休。而这些行为在孩子身上体现出来是合乎常理的,成人往往不了解孩子真正的思想,就将孩子的一些行为认定为不乖。我们应该明白,孩子身上的很多缺点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地消失,不需要我们用惩罚的手段去纠正他们的行为。一旦我们真正地了解了孩子的意图,我们会更加喜爱这个有着很多缺点的孩子,因为我们知道他有一天将会改掉自身的这些缺点,成为一个守规矩、明事理的成人。

最后我要再举一个例子,用来补充说明孩子身上所体现出的这种规律性的心理倾向。我认识这样一个孩子,他只有2岁,他的保姆每次都在同一个浴缸,用同样的方式帮他洗澡。当这个保姆有事外出时,另一个保姆代替她来照顾孩子。可是,每次新来的保姆为孩子洗澡时他就开始哭闹,新保姆也弄不清原因,直到原来的保姆回来后问这个孩子:“新保姆在给你洗澡的时候,你为什么经常哭呢?是不是新的保姆对你的照顾不够好呢?”孩子回答道:“新保姆对我很好,只是她每次洗澡时都倒着来!”原来,新保姆给孩子洗澡的时候总是从孩子的脚丫开始洗,而原来的保姆则是从头到脚的顺序。由此可以看出,洗澡的顺序对这个孩子来说已经成为一种生活规律,当有人打乱了他的这种生活规律时,他就会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捍卫。然而,孩子的这些行为往往被大人所忽略,并且认为是孩子不乖的一种表现。第三章揭开心理胚胎的秘密我们可以把孩子在身体和心理上的成长现象,看作一个成“人”的变化。换个角度说,成长是一个神奇的过程。同时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孩子身体中潜藏的特质以及身体本身所具有的能力都被启动,新生儿开始运用自己的手和脚来活动,并且开始学会说话,通过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孩子的这种转变使他们在具有了行动能力的同时也具有了表达能力,这便是成长的隐秘的过程。孩子的成长需要经历一段漫长的过程

新生儿的降临一直充满着神奇色彩,有人认为新生儿是具有精神的。他们的精神被肉体包裹着,我们无法了解他们的精神处于何种状态。通过借助科学的仪器进行研究,我们可以观察到,婴儿是组织和器官的组合体,但是,我们所称的精神却无从查证。如此细密灵活的身体,难道真的会无中生有吗?这一切还是一个待解之谜。

刚刚降临到这个世界的孩子,他们是无助并且十分脆弱的,需要经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才能适应这个世界,并且在这段时间里,他们无法用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的行动,时时刻刻需要别人的照顾。在饥饿或痛苦的时候,除了大声地啼哭或叫喊以外,他们再无其他能力去改变自身的现状。所以,在他们有所需求的时候,就会大声地啼哭以此来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也会因为哭声而冲到他们身边安抚他们,猜测他们需要什么。新生儿在经历了这段漫长的时期后,也许是几个月,也许是一年,才会用自己的意志去支配自己的行动,开始不再那么娇弱了,然后在几年的时间里,他们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更多的变化。

我们可以把孩子在身体和心理上的成长现象,看作一个成“人”的变化。换个角度说,成长是一个神奇的过程。同时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孩子身体中潜藏的特质以及身体本身所具有的能力都被启动,新生儿开始运用自己的手和脚来活动,并且开始学会说话,通过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孩子的这种转变使他们在具有了行动能力的同时也具有了表达能力,这便是成长的隐秘的过程。

新出生的婴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需要别人照顾的,这与其他动物相比是有很大区别的。怎么说呢?其他动物在刚刚出生的时候,如果想要生存就必须马上适应这个环境。无论它们是多么的娇小瘦弱,它们都要在极短的时间内依靠自己的能力使自己生存下来,需要很快地学会走路,甚至得跟在妈妈后面跑,还要学会与同类建立友好的关系,学会如何与同类沟通等。例如,小猫一出生就学会了发生它们所独有的喵喵的叫声,小绵羊也同样要学会属于它们自己的语言。它们在刚刚出生时发出的声音虽然是微弱的,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叫声区分出它们的种类。

每一种动物都具有不同物种的个体特征,它们不仅具有外表特征,同时也具有自身潜在的本能。它们的本能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动作体现出来的,因此,动物的特性是它们所独有的,这些可以统称为动物心理上的精神特质。既然动物在出生的时候就有很明显的精神特质,那么人类的新生儿是否也具有同样的特质呢?有关科学研究认为,动物本身所表现出的这类特质是经过长期繁衍而形成的。人类的特征诸如先直立行走,然后学会语言,也是通过长期的同样的方式传递给后代的。

但是人类和动物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每一个个体都不太一样。并且人的“制造”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人的内在发展要早过人的形体的形成,内在的发展是为了创造出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全新的人。直到今天,人类也无法揭开人的内在发展这一谜团,我们只知道人类的发展一定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内在建设过程,才能完美地展现在大家面前。科学方法是了解孩子心理的钥匙

新生儿的人格是怎样形成的呢?这一问题对我们来说也一直是个谜团,我们只知道新生儿一定会慢慢长大,会有无限的发展,可是我们却无法预知他们将来会成为具有怎样品质的人,也无法预测他们将来会有怎样的成就。在新生儿看似弱小的身体里,有着极为复杂的独特机制。人类是独特的并且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拥有独特的意志,人类用意志支持自己完成某项工作,并且使自己不断进步。无论什么人都无法脱离这样的成长方式,每个人都是一个谜,也正是这些未解之谜才形成了人类的独特性,而人类个性的发展也是激发每一个人去做不同的事情的缘由。

在医学专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学者的眼里,孩子出生时的无助现象是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他们从未对其产生过兴趣,只在哲学讨论的课题中提到过。虽然大部分孩子几乎都可以顺利地通过婴儿无助的时期,但是这种无助的体验会一直影响到孩子以后的日常生活,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成人一直认为孩子不仅在行动上是被动的,而且在心智上也是空洞的,他们在婴儿期过后所表现出来的奇特变化,完全是依赖于成人的照顾和养育,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

成人在孩子身上得到了很多心理上的满足,这也使成人自我膨胀起来。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所展现出的特质和天赋,如果被自我膨胀的成人不合时宜地干扰或破坏,就可能会抵消孩子的努力,挫伤他们的意志,给孩子带来很多的苦难,有的甚至会给孩子的将来带来很多负面影响。虽然成人是想为孩子铺平前面的道路,为他们斩荆棘、除障碍,可是孩子需要经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充分地运用和掌握自己的心智。他们的天赋是需要自己花时间去展现的,然而成人总是束缚着他们,也许这些就是造成人类传承失败的原因。

一个在孩子身上隐藏着的心灵,正在逐渐地茁壮成长,它在一点一点地让被动的躯体活跃起来。然而在现实的环境中,新生儿的心灵并没有得到丝毫的保护,一种巨大的力量将孩子正在成长的心灵控制着,在他们经历艰难的发育期时也没有人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顺利地渡过难关。在这一时期所特有的环境中,任何事情的发生对新生儿来说都是一种阻碍。处于这样环境中的孩子,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求生。事实上,孩子作为心理胚胎,也如同生理胚胎一样,需要外在环境的保护,他需要爱的温暖、人们的尊重和认可,需要一个能够永远完全接受他并且不阻碍他发展的环境。

大人在了解到这些以后必须改变对孩子的态度和方法,孩子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他们心理胚胎的形象,所以我们要认识到他所赋予我们的责任。那个被我们用过多物质包围的备受我们宠爱的、乖巧的、聪慧的小东西,就如同曾经陪在我们身边的玩具娃娃,一定会唤起我们心中对他们的喜爱。

人在成长过程中一定会面临许多内在的挑战,我们不能去理解那些尚未存在的意志,但这些意志最终仍旧会给予那些被动的身体许多锻炼和鼓舞,并且对其加以控制。从那一刻起,婴儿开始有了意识,他们娇弱的生命绽放出夺目的光彩,他们开始对周围的一切感兴趣,并且在自我实现的催动下,肌肉也开始有了活跃的表现。我们必须对处于人格发展定性时期的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给予肯定。并且我们要有强烈的责任感,我们应该试着用科学的方法去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并为孩子营造一个适合他们生长的环境,这正是这门科学得以长期发展的首要条件。同时,这门科学也需要成人的智慧与之结合,因为在人类发展史的最终结论完成之前,我们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第四章吸收性心智的本质从其心理发展上来看,孩子们的心理是一个逐步丰富发展的过程。当孩子慢慢地适应这个环境后,他们开始能够调动自身的潜能,他们开始说话、走路,经过不断地学习,他们最终会将自己逐步完善。从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的内在力量是多么的庞大,这些内在的力量吸引了许多科学家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也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真正改造孩子的是孩子自己

新的观念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育理念,将生命看作一切生物功能的中心,学校不再是一个分隔的世界,孩子也不应与世隔绝,受到成人的过度保护。许多心理学家在对幼小的孩子进行研究时了解到,孩子的人格构建与塑造从孩子出生的第一年起就开始了。孩子在刚刚出生的时候,身体几乎是处于瘫痪状态的,他什么事都不能做,并且从其心理层面来看,出生时孩子确实一无所有、一切为零!当孩子慢慢适应这个环境后,他们开始能够调动自身的潜能,他们开始说话、走路,经过不断地学习,他们最终会将自己逐步完善。从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的内在力量是多么的庞大,这些内在的力量吸引了许多科学家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也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

许多人认为,孩子身上的改变都是通过其母亲来完成的。其实不然,这些能力都是孩子自然学会的,并不是刻意去学习才掌握的。妈妈只是将新生儿带到这个世界,而真正将新生儿改造的,是这个婴儿自己。即使是孩子的“语言”也有可能不是从母亲那儿学来的。很多孩子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在特定的环境下,他们发挥自己的潜能,很快地将自己完善。如出生在国外的孩子,当他能讲一口流利的当地话时,他的爸妈可能还没他讲得地道呢。所以,可以看出他的语言并不是遗传自他的父母,而是孩子通过自身的努力,合理地利用身边的一切资源,逐步地塑造着他的未来。孩子成长的三个阶段

一些心理学家对孩子从出生到大学的成长过程进行了跟踪研究。他们发现,孩子成长的过程可以分成一些不同的阶段,这些阶段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并且每个阶段都与孩子的生理发展相呼应。有些心理学家对这一现象很惊叹,甚至夸张地说:“成长的不同阶段都好似一次新生。”孩子从出生到6岁左右可以看作孩子发展的第一个时期,这期间孩子会出现一些变化,但孩子的心智形态却从未改变过。这一时期又可分为两个次阶段:0~3岁这一时间段,孩子的心智形态是成人无法影响的;3~6岁这一时期,孩子的心智形态是成人可以介入的,但需通过某种特别的方式。从整体来看,孩子的第一时期变化是比较大的,从柔弱无助的婴儿变成能够自由活动,能说会唱的孩子。过了这一阶段,孩子就可以进入学校学习了。当然,孩子也可以早一些接受教育,不过这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要强调的是,6岁是一个新纪元,这一时期孩子的成长与其生理的变化是相对应的,例如:孩子在这个时期开始换乳牙等。6~12岁这一阶段可以看作孩子成长的第二个时期,孩子在这一时期里没有很大的变化,只是单纯地成长。一般而言,会表现得十分平静和听话。

12~18岁这一阶段可以看成是孩子成长的第三个时期,这时孩子的生理和心理方面都会有很大的转变,所以这一时期对孩子来说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期。这一观点也得到了世界各国研究者的共识。为了适应孩子全新的发展,孩子到了12岁就要进入更高层次的学校接受教育。在这一阶段,他的个性会变得很不稳定,具有很强的叛逆心理,并且放荡不羁。当孩子到了18岁时,他们可能又进入了更高层次的学校。在高层次的学校中,课业愈加繁重,可是教育方法上仍然没有太大差别,孩子们还是如同以前一样,为了获取学位,大半的时间都是在坐着听讲,而这种教育方式是否真的适合孩子的成长,一直令人怀疑。在这一阶段,孩子生理上已基本成熟,但无法成为一个具有独立判断能力与自由意志的成人。究其原因,是他们一直接受的教育方式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事实上,只有实际的工作与经验才能帮助他们真正地走向成熟。“有吸收力的心灵”是孩子创造力的源泉

许多善于思考的人常常会被这样的问题困扰:“为何拥有最崇高智慧的人,需要有如此漫长且艰辛的婴幼儿期,而其他动物却不需要。”还有很多人忍不住会问婴儿期到底是怎么回事?在他们看来里面似乎奥秘无穷。的确,孩子并不像小猫、小牛、雏鸟一样,在自我表达上只是叫声越来越响亮。对人类来说,婴儿的成长不仅仅是一个发展的问题,更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创造性问题。孩子的心智与成人的心智是大不相同的,孩子靠自己的天赋创造了语言、创造了说话的器官、创造了各种各样的身体动作和各种表达智慧的方式,这一切都可以看作孩子高品质的成就。

而这些高品质的成就都是由孩子潜意识中的心智来完成的,它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很多时候,环境中的一些事物会引起孩子强烈的兴趣,并激发出神奇的创造能力。这种强烈的兴趣和创造能力所表现出的是一种对生命的赤诚,这就是潜意识所表现出的力量。

对于孩子的研究,可以肯定的是,孩子在出生的时候就具有听觉,但最令我们惊讶的是,环绕他的声音有千万种,孩子为何会单挑人的声音来模仿呢?原因是语言在他潜意识心智中留有特殊印象,从而引发了他对这种声音的特殊感情,使看不见的肌肉纤维产生共振,从而复制类似的声音。然而他在面对其他声音时,由于潜意识心智中没有对此声音的印象,所以无法复制。

由此我们得知,幼儿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吸收语言的,同时也可以看出,这种方式也构成了孩子心理人格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我们称它为“母语”。这种声音的刺激不仅进入孩子的心智,幼儿还能复制它,并将其变成自己的一部分。这种内在的心理作用所带来的化学变化我们称它为“有吸收力的心灵”。我们很难想象,如果这种力量能持续地发挥作用,其影响力将有多大。第五章心灵是怎样建构的人类的心灵似乎是遵循着相同的建构方式,从“无有”开始,然后逐步地组建起来。新生儿出生时,其心理层面上是不存在任何东西的,心灵的器官形成之初也是通过不断搜集资料开始的,直到它们累积到一定程度,才出现了许多敏感点,其强烈程度是人们无法想象的。父母对孩子的爱没有任何水分

如要进一步了解吸收性心智的秘密,我们就应该研究产前及胚胎的生活。以往研究动物或植物时,采样大都来自成熟的个体,在社会学中研究人类也是如此,而最近生物学的研究有一种新的趋势,科学家试图采取相反的方向来研究人类或其他生物,即针对幼小或原始的生命来取样。为此,胚胎学逐渐受到重视,它是研究受精卵的生命来自两个成人细胞结合的成果的科学。孩子的生命始于成人,也终于成人,这就是生命的历程。

造物者是偏爱幼小的孩子的,为娇小、柔弱的他们提供了特别的保护。孩子是父母爱的结晶,在他降临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又被父母的爱围绕着。这种感情不含任何水分,它是一种相当自然的真情流露。它与其他的“爱”有较大区别,不同于慈善家在做慈善事业时所唤起的同胞之情。在孩子的生活领域中所环绕的爱,才是世界上最纯净的爱。父母一直将自己所付出的一切牺牲看作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事情,并且他们在奉献的过程中会愈显快乐,这些体现在父母身上的本性才是生命最原始的本性,并且这种生命形式比残酷、冷血的竞争形式要高尚得多,这是一种在本性之外的特殊本能。所以,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在对物种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延续这一问题进行总结时提出,自然界的物种之所以能够不断地繁衍,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有着自我保护的武器,更因为这些物种本身所具有的伟大的母性本能。许多低等动物保护自己幼小的孩子时,所显出的英勇和智慧就证明了这一观点。人类心灵建构的秘密

19世纪的科学家曾认为,在人的胚胎细胞中有一个具体而细微的迷你小人,他逐渐长大,一如其他哺乳动物。并且还为此争论起“迷你小人”到底是来自男人还是来自女人,直到显微镜的出现,才将这一论点的研究引向深入,得出的结论是:胚胎内并不存在“迷你小人”,而是受精卵分裂的结果,受精卵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最后形成了胚胎。目前胚胎学的研究发现:人的形成如同建造房屋必先累积许多砖块一样,当细胞通过分裂不断增加数目时,细胞就开始筑成一道隔绝外部的城墙,然后在墙内开始构筑器官。

有人发现,器官建构开始于一个细胞、一个点,然后环绕这个点的细胞开始加速分裂,当分裂停止时,器官也就产生了。发现这一现象的人也对其进行了解释:器官的产生是一个神奇的过程,在产生器官的地区涵盖有许多敏感点。每个器官原本都是各自独立发展的,好像每个器官只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可是,当它们围绕着一个中心密集活动时,它们显得十分团结。同时,不同的细胞有着不同的变化,在变化的过程中它们呈现出预定要形成的器官的样式。在不同的器官各自独立地形成时,身体里就会出现一种力量将它们紧密地结合起来。首先是循环系统联系全身的器官,然后是神经系统完成整个联结。在这里所显示的建构计划都由一个点开始,最后逐个完成。器官的建构完成后,它们就会被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体,这样婴儿就诞生了。在自然界中,只有这一种建构方式,并且所有高等动物都遵循这一方式。

人类的心灵似乎是遵循着相同的建构方式,从“无有”开始,然后逐步地组建起来的。新生儿出生时,其心理层面上是不存在任何东西的,心灵的器官形成之初也是通过不断地搜集资料开始,直到它们累积到一定程度,才出现了许多敏感点,其强烈程度是人们无法想象的。例如,人类获得语言便是最好的说明。敏感点所造就的不是心灵的发展,而是心灵所需的器官。同样的,心灵器官原本也是各自独立发展的,最后结合在一起。而人类的其他协调运动能力,如说话、行走、判断距离、辨别方向等都是如此,它们各自围绕着一点发展,同时吸引孩子的兴趣去学习完成某类活动,这时该器官也就形成了。而敏感性在这种器官形成的同时也将消失,当所有器官都齐备并结合起来时,就形成了心灵的实体。母爱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

如果我们想要了解孩子的心灵是如何建构的,就必须先了解敏感期及其发生的顺序。常常有人争辩说,以前人们不懂敏感期,一样培育出了健壮的后代。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过去母亲可以本能地协助孩子度过敏感期,并且随时随地将孩子带在身边,用母爱保护他们,这正好为孩子提供了他们所需要的环境。而如今我们生活的时代,自然所赋予母亲的许多本能大多受到压抑或消失了,现今的妈妈已经失去这种本能,许多的本性也已经退化。所以研究母性的本能与研究孩子的发展一样重要,因为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母亲必须回归自然。母爱也是一种大自然的力量,科学家们应该协助母亲重拾她们失去已久的本能。我们要求母亲必须回归大自然,接受教育并学会相关的知识,让她们可以成为孩子心灵的守护者,而不是将孩子交给受过训练的护士——虽然护士的照顾很科学、很注重卫生,但也只能是在表面上满足孩子生理上的需求。实际上,孩子在接受这种照顾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因为精神困顿或心灵匮乏而死亡。

在荷兰的某一城市就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有一个机构,他们将一些失去父母的孩子安置在一个运用科学进行管理的比较完善的环境中,在那里有受过最新观念训练的护士,有相当营养的食物,可是不久还是有很多孩子因为疾病而死亡。相比之下,由低收入父母共同照顾的孩子似乎比上面提到的受到妥善照顾的孩子更健康,这些孩子并没有患相同的病。这个机构在孩子出现这样的状况时,医生很快就找到了疾病的缘由,并且立刻采取了措施对此进行补救。护士们开始学着像真正的母亲一样亲近孩子,不时地抱抱孩子并经常同孩子们玩耍,用发自内心的爱引导孩子,并适当地让孩子接触社会,才使那些孩子逐渐恢复了以往活泼的样子。第六章孩子的行为能力尽管行为主义的研究及其理论都不能完全解释生命的奥秘,但是它们对事实的厘清很有帮助,让我们弄清了生长是如何发生的。可以确定的是,建构的计划只有一个,各种动物的生命都循此发展。这个计划可以追溯到胚胎,可以追踪儿童心理发展,也可以从社会现象中发现。新生儿是个心理胚胎

尽管行为主义的研究及其理论都不能完全解释生命的奥秘,但是它们对事实的厘清很有帮助,让我们弄清了生长是如何发生的。可以确定的是,建构的计划只有一个,各种动物的生命都循此发展。这个计划可以追溯到胚胎,可以追踪儿童心理发展,也可以从社会现象中发现。许多动物早期的胚胎好像都很类似,但当胚胎的发育完成时,其间的差别就很大了。有一件事是可以断定的,那就是新生儿是个心理胚胎。每个孩子出生时都是相似的,因此,在心理胚胎的成长期,心灵的成形阶段,都需要相同的对待与教育。不论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天才或苦力,圣贤或罪犯,他们都要经历同样的发展过程。因此,生命前几年的教育是相似的,应由自然的本性来表达。

一个个体的内在个性与自我,是自然而然发展的,非我们能左右的,我们仅能帮助一个人成为他自己,为他除去生长过程中影响自我实现的障碍。我们已经确立敏感点存在的事实,器官就是环绕着敏感点形成的,然后出现两种系统——循环系统与神经系统,来进行器官的联结与整合。但是科学无法进一步解释如何成为生命体的事实,以及如何成为自由与独立的个体,成为与众不同并有自我的个体。

1930年,美国费城的学者在生物学的研究上,有一项与现行理论完全相反的发现。大脑的视觉神经中心,是在视觉神经出现以前形成的,更早于眼球形成之前。由此导出的结论是,在动物中,心理的形成先于生理的形成。每种动物的本能、自然的习性早在承载它的器官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了。如果心理部分事先就存在了,这意味着生理部分是自动完成了自己的建构,使自己符合心理的需求,符合其本能。事实上,各种动物的肢体与器官,是最适于表达其本能的。由此可见,新的行为主义理论与旧的观念——认为动物为适应环境而养成某种习性,是不同的。以往认为,个体以意志的力量引起身体结构在生存竞争中做必要的修正,以适应环境,经过无数代的演变,身体的调整和适应逐渐完成。新的理论并未完全否认这些,但把动物本能的习性或行为放在了核心的地位,在其能力范围内,动物也可以成功地完成适应环境的工作。

在牛的身上,我们可以发现这个例子。牛是一种强壮、结实的动物,在世界地质学史上,也可以追溯到它的演变过程。当地球出现植物时,它就出现在了地球上。有人会问,为什么牛会选择这种最难消化的青草作为食物,并为此发展出四个胃来呢?如果只是为了生存问题,吃别的东西可能更容易,因为其数量也很多。但数千年过去了,我们看见牛依然只吃草。经过仔细观察,你可以发现,牛是在靠近草的根部将草咬断,并未将草连根拔起,好像它们知道这样修剪青草才能使草的地下茎长得好,否则青草很快就要开花、结籽、枯死。后来人们又发现,青草对保护植被也相当重要,因为它能防止水土流失,不仅能稳固、保护土壤,而且还能使土壤肥沃,使其适合植物生长,这就显示了青草在自然秩序中的重要性。除了齿咬之外,还有两件工作对青草的生长也很重要,一是施肥,二是带有重量的滚或压。有哪一种农业机器能将这三种工作做得比牛更好呢?这种神奇的行为似乎是为自然的目的而设计的,正如乌鸦与秃鹰是为另一方的存在而存在,它们是自然界的“清道夫”。第七章三岁的孩子造物者好像在3岁这个阶段画了一条线,把3岁以下和3岁以上分开。孩子在3岁前充满创造性,并且有许多重要事件发生,不过这些事件会很快被孩子遗忘。因为孩子只有到了3岁,才开始拥有意识与记忆。给孩子准备的东西要适合他们摆弄

造物者好像在3岁这个阶段画了一条线,把3岁以下和3岁以上分开。孩子在3岁前充满创造性,并且有许多重要事件发生,不过这些事件会很快被孩子遗忘。因为孩子只有到了3岁,才开始拥有意识与记忆。

造物者似乎故意将孩子与我们之间的沟通变得很复杂,除非我们能够真正了解早期的生命或者孩子的特性,否则我们很可能在不经意间将孩子已经建构好的部分毁坏。为了创造文明,人类的行为已经与生命的自然道路背离,受到文明教育的人们,只注重保护现存的物质,却完全忘记了人类的心灵也是需要保护的,结果留给孩子的是监禁——充满了障碍的环境。

如果成人没有将孩子完全监管起来,能够给孩子更广泛的空间发展,那么这会对孩子的成长有更大的帮助。孩子的活动受到限制是孩子成长时期最大的阻碍。3岁的孩子需要在宽松的环境中活动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并且将自己三年间所拥有的创造能力运用得更自由、更熟练。虽然他已经遗忘了那几年所发生的事情,但那几年所创造出的能力已经浮到意识层面,会借助活动展现出来。由智慧导引自己的行动,借着玩耍去完成心灵的意志。

对孩子来说,他似乎在生命的初始便用自己的心灵去探索这个世界,而现在却要用自己的双手探索世界。他要使以前获得的能力更趋完善,如语言等;其发展虽已完备,但还要继续扩大内容直到4岁半;其心智仍拥有心理胚胎期的吸收能力,他不知道何谓疲倦,如今他要用双手探索世界,用自己的双手去完成工作。这对于正处于好动阶段的孩子来说,不停地工作,并且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正是他们所需要的,许多人将孩子的这个阶段命名为“游戏年代”。并且成人也在这个时期设计了许多能够满足孩子玩耍需求的玩具,家长们也会用各种各样的玩具来满足孩子的需求,但是这些设计完备的玩具,并不完全是最有助于孩子心智发展的工具。成人只会用自己的思维去思考孩子需要什么,依照自己的喜好为孩子挑选玩具,他们认为只要是他们选择的就应该是孩子需要的,却忽视了孩子真正的需求。孩子的好奇心往往会激发孩子想要碰触身边的每一件东西,可是家长时常会拒绝孩子的要求,认为这些不是孩子应该接触的。例如,水是孩子喜欢玩的东西,当孩子在玩耍的时候,很可能会将水和脏东西混合,弄脏衣服,这时大人就会限制孩子。因为如果孩子的衣服弄脏了,家长还要为孩子清洗衣服。而当孩子对这些失去兴趣的时候,家长会给孩子其他的玩具吸引他们的兴趣,例如,给孩子玩过家家游戏的小屋子、小厨房、小勺子、小碗等。在大人仔细的观察中,他们发现孩子在游戏中很想像大人一样运用这些玩具做家务,但是家长为孩子提供的这些物品都不是真正可以用到的,但家长又不可能给孩子真正实用的东西,这真是件矛盾又可笑的事情。

没人陪的孩子,父母会丢给他一个洋娃娃,这时洋娃娃的作用会变得比不能陪在孩子身边的父母更实际一些,但洋娃娃不能讲话也没有表情,更不能回报孩子给它的爱,只能勉强作为替代品。在成人的思维中,人们认为玩具有助于孩子智力的发展,它在孩子的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这些没有家长陪伴的孩子,有洋娃娃的陪伴总是比孤单一个人好。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随着新鲜感逐渐地消失,孩子很快就对手中的玩具失去了兴趣,孩子又开始希望得到新的玩具,并且有时会故意地摔坏玩具或者将玩具拆卸成零散的部件。人们一直认为是孩子喜欢这样做,喜欢将玩具拆开再重新安装,或是孩子有破坏欲,但他们不知道,其实孩子的这种行为是人为造成的。因为这些不真实的玩具不是孩子所喜欢的,他们找不到适合自己的玩具,所以常常表现出暴躁、不专心、情绪低落。渐渐地,孩子的性格开始变得不正常,甚至有时会出现性格歪曲、偏激、叛逆等特征。其实对于处于这个时期的孩子来说,成人的习惯和行为一直是他们喜欢模仿的,他们认真地要在各个方面完善自己,以使自己趋于完美,从而减少与成人之间的差距。可是这种努力总是不被认可,当孩子的行为得不到家长的认同时,他们就会出现脱离正轨、走向偏差的情况。

越是生活在高度文明社会的孩子就会越可悲,生活中受限制的地方就越多。反之,生活在简单社会的孩子,往往会生活得比较快乐和自由,可以很随意地摆弄身边的物品,因为这些东西并不是很昂贵,所以即使打破了也不用担心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当母亲在做家务时,孩子可以为母亲帮忙,他可以找到适合自己并且很感兴趣的事情,然后学会运用那些物品,并能为自己以后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样的事实告诉我们:必须为3岁的孩子准备适合他们摆弄的东西。如果我们能够依据他身体的尺寸比例来制作适合他使用的东西,同时允许孩子跟着大人来学习操作这些东西,那么他的性格会变得非常平和,他们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会感到非常的满足。在孩子所处的环境里不是经常遇见的东西,并不会引起孩子的兴趣,因为他在玩耍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更好地适应自己所生活的世界做准备,而且依照造物者的旨意:造物者赐予孩子享有完成事物时所能带来的成就感。因此“新的教育方式”是给予孩子适合的东西,为引起孩子活动的兴趣而量身定做的,就像成人在家里做某项工作的方式一样,孩子也应该有属于他们的天地。孩子并不需要玩具,我们要给他们一个广阔的适合他们的天地,我们不用送给他们洋娃娃,而是要给他们一个与同龄伙伴外出的机会,让他们体验生活,学会在不同的环境中生存,我们用这些适合他们的东西取代过去那些玩具。

如果我们为孩子除去这些障碍,不再给孩子那些虚假的玩具,而是尽量地多给孩子一些真实的物品,你会被孩子的举动所震惊,你会发现孩子在行动中变得自强、自立,并且拒绝其他人给予帮助。他会通过行动明确地表示自己想要独立完成某件事情,这一切使孩子身边的人都感到惊讶,成人只能在一旁观察。这些孩子已经真正地成了这个环境的主人。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

对于我早期的实验,我只能说我是幸运的,如果不是特殊的情形,我是绝对看不到的,如果当初儿童之家不是设在罗马而是设在纽约的高级住宅区,就不会发生那样值得我去关注的事。就如那些资金雄厚的学校,从不会出现玩具匮乏的现象,但是其他的许多事情很可能就会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阻碍。

当初有利于实验的三个环境因素是:

1.学校位于生活很艰难、极贫困的地区。穷人家的孩子可能物质条件较差,但他们拥有相对较好的自然环境,所以内在精神上是富裕的。

2.这些孩子的父母都是没有接受过教育的,无法给孩子提供学习上的帮助。

3.教育孩子的都不是专业的老师,所以他们并不会受到传统训练偏见的影响。

如果这个实验是在美国进行的,那它可能就不会成功,因为他们首先注重的是老师的素质。然而,通常衡量“老师”的好坏都是要依据他们所受的教育程度来判断的,这就意味着“好老师”一定学了很多对孩子没有帮助的东西,而且他们大脑中的教学理念很多都与“让孩子自主”的教育本质背道而驰。这些老师已经习惯于把自己的理念强制性地施加在孩子身上,而这样的做法必定会影响孩子的发展。如果我们想要实验成功的话,最好把生活在贫穷地区的孩子作为研究对象,给予他们没有经历过的环境,给予先进科学设计的教学工具,用这些手段引起孩子的兴趣,唤醒他的专注力。这项实验,在40年前让人们很震惊,因为在人们的印象中,3岁的孩子是不会做什么事情的,但是当人们看到这些小孩的表现时,他们不得不改变他们以前的看法。然而对于孩子来说,专注只是他们最基本的表现,他们逐项地亲身实践,忘情地沉迷于工作之中,在工作中得到极大的满足。在过去的传统环境中,他们的需求是无法得到成人重视的,所以他们总是安静不下来,不停地蹦来蹦去,无法集中注意力去做任何一件事情,但通过我们不断地研究,发现孩子身上的这种情形不是他真实的表现。

在长期的观察中,我们不得不承认在3岁孩子的内在,一直有一个老师在引导着他们。我们将跟随自身内心的自然引导而发展的孩子定义为自由的孩子,他们的行为在自然的引导下会自然地受到约束和规范,他们会把工作干得很漂亮,让我们无可挑剔。例如,在对待孩子擦桌子的这项工作中,我们原本认为他们将桌面擦干净就比较好了,但是孩子在工作中连桌子的其他地方都会擦得很彻底,甚至连桌子很小的缝隙都能擦得很干净。如果学校老师不去干涉他的行动,让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