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硕士教育研究成果选编(2007-2008年)(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6 09:31:03

点击下载

作者: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工程硕士教育研究成果选编(2007-2008年)

工程硕士教育研究成果选编(2007-2008年)试读:

编者按

1997年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以来,工程硕士教育发展迅速。截至2009年,全国已有40个工程领域,223个工程硕士培养单位,年招生规模达8万余人,在学工程硕士研究生21万多人,已获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人数接近20万名。工程硕士教育已成为我国高层次工程人才重要的成长途径之一。

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认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诞生与发展紧密伴随着教育研究与教育创新。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各培养单位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取得了许多成绩,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在当前国家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工程硕士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按照党和国家关于着重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需要对一些全局性、根本性和共同性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指导工程硕士教育的健康发展。

2007年,本着结合实际、择优立项、提高效率、注重应用的精神,教指委采取征集题目、评审立项,培养单位具体承担的方式,共立项108个课题,首次较大规模地开展了工程硕士教育课题研究。2009年,经教指委组织专家评审,共结题58项,其中,重大课题8项,重点课题24项,自选课题26项。这些课题紧密结合实际问题,并针对问题,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和解决方案。其成果代表了课题组的观点,是课题组成员认真研究和辛勤劳动的结晶。

为发挥成果的共享作用,教指委决定将结题课题择优选编成册,在更大范围内予以介绍与交流。本选编共收录了26篇课题负责人提交的研究成果介绍。希望这些成果对交流经验、开阔视野、活跃思路起到有益的帮助。同时,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同志积极投身于教育研究中,不断总结好经验、介绍好做法、提出好建议,使工程硕士教育研究蔚然成风、生气勃勃,进一步发挥教育研究对教育实践的推动作用。

由于时间仓促,本选编恐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二〇一〇年九月

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研究

北京交通大学 宋守信

摘要:在对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及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教育在生源、企业支持度、课程设置、双导师制度以及工学矛盾等方面的五大问题,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从学科定位、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培养机制、评估体系、招生宣传、授课模式六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工程管理;工程硕士;培养模式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内容

1.研究背景

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属于专业硕士。《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中明确指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工程硕士的培养具有进校不离岗、在职攻读、人员分散、教学针对性强等特点。其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企业生产需要、带动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企业工程管理水平、推动企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从其培养目标来看,具有明显的实践趋向,着重于工程技术的应用和管理能力的培养。同普通的工学硕士教育以及MBA教育相比,工程硕士的培养更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和复杂性。

我国的工程硕士教育于1984年开始试点,经过13年的发展,工程硕士学位在1997年被正式确立为研究生教育学位。在此后1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工程硕士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从1997年的14个培养单位,年招生1000余人发展到2008年的218个培养单位,年招生50000余人。经过10余年的发展,全国获得学位的人数也累计达到114000余人。

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是工程硕士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工程硕士的教育体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其报考及录取人数在所有工程硕士领域中排名第二(仅次于信息技术领域)。就其招生规模来看,与同为专业学位教育、以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MBA学位教育相比也比较相近。

近几年考生对于管理类的工程硕士领域报考踊跃,说明企业的工程人员对于工程管理知识的渴求。面对工程硕士教育的这种新趋势,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也应该进行一定的改革以做到与时俱进。目前我国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的教育现状如何?存在着哪些问题?应该怎样对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进行改变才能满足考生的需求?这都是摆在教育管理者面前的问题。本课题的研究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而展开的。

2.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明确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的内涵及其定位;(2)通过实地考察、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我国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的培养现状以及企业对于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的具体能力需求;(3)使用对比分析法分析我国目前在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培养方面所存在的不足;(4)借鉴国内外培养专业人才的先进经验,提出改进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模式的相关建议。

二、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教育现存问题分析

为完成本课题的研究,共设计2份调查问卷,分别为:“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需求调查问卷”以及“企业对工程管理类硕士需求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课题组专家实地考察的结果,总结出我国工程管理类工程硕教育现存的一些主要问题,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生源的问题

1)录取人数中非工科背景生源加大

通过对所掌握的录取数据分析发现,近年来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的生源中非理工或管理科学与工程毕业的,又不在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岗位上工作的人员较多。还有部分生源为高校教师、中教教师,甚至有学校还招收了幼教工作者。而通过走访调查发现,这些招收了大量不具备工程专业背景的生源的学校又普遍不具备相应的培养能力,这种行为将会为(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的名誉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2)企业生源人数减少

近年来,企业生源在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招生中的所占比重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与本文所做调查问卷反应出的情况基本一致,说明企业对于工程硕士教育的关注程度在逐步降低。

3)无学士学位生源比例增大

在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的招生中,有超过半数的培养单位招收无学位考生超过10%。在10%~11%之间(不含11%)的有77所培养单位;在11%~12%之间的培养单位17所;在12%~13%之间的培养单位有5所,超过13%的有15所培养单位。有的培养单位招收无学位考生竟然高达20%。

4)低分者比例较大

对于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录取低分者的比例还是相当可观的。以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录取情况为例,2007年低分录取的人数共计313人,占GCT联考成绩百分位30%以下的16.62%。这些低分者对于培养单位的培养能力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2.企业支持的问题

为了了解培养单位和用人单位在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教育方面的情况,本文设计了2份调查问卷对全国近20个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培养单位和30余个企业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有超过80%的培养单位认为企业对于攻读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学位持反对意见或者漠不关心;有近50%的企业认为没有必要去攻读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学位。本次调查中所反应出的“企业漠视”态度,意味着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教育极有可能会演化为研究生自我追求上进的个人行为,也意味着工程硕士教育有可能丧失企业这个坚实的后盾,这种趋势一定要引起工程硕士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警惕。

3.课程设置的问题

本文对项目管理领域12所培养单位所开设的课程进行了统计,结果见表1。

通过对这些课程的统计可以看出虽然目前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的课程体系已经初具自身特色,但是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教育对于工程技术知识的重视程度不足

通过本文对于12所培养单位设置课程的统计可以看出,12所培养单位共设置课程76门,如果单从项目管理的角度上来看,课程设置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PMBOK所规定的九大知识领域;如果考虑到这是工程硕士教育中的项目管理领域,那么就会发现课程虽然涵盖了系统工程领域、经济学领域、管理学领域、自然科学领域以及法学领域,但是作为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教育的两大基础支柱之一的工程技术类课程,却在课程中很少被涉及。这样的课程设置会导致项目管理与工程实践相脱节。这是与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以工程技术为基础培养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初衷相矛盾的。

2)系统科学课程过少

系统科学是以系统及其机理为研究对象的一种具有元科学、横断科学性质的学科。它不仅是一种崭新的理论,更是一种崭新的思维方法论。系统科学方法一反从局部出发进行分析、拆零还原的传统思想方法,强调立足整体,在具有一定组织结构的整体基础上对事物进行分析,强调从系统整体出发对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以及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考察,从而达到对事物正确认识和最优化处理的目的。因此可以说学习系统科学是一个对思维方式培养的过程。

通过对于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的个人情况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他们大多具有一定的工程技术基础和工程管理经验,而缺乏的恰恰是科学的思维方式。通过对于系统科学知识的学习,正好可以弥补他们这方面的不足。因此对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开设系统科学知识方面的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纵观目前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的课程设置,在系统科学方面课程设置较少,仅开设有《系统工程与仿真》等寥寥几门课程,且开设的学校数目尚不足50%。可以说,这样的课程设置难以培养具有科学系统思维的工程硕士,是不符合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培养目标的。

3)学校特色无从体现

由于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基本来自工程第一线,他们都有着很强的行业背景,因此为他们所设置的课程应当立足于他们自身所处的行业。就目前我国的培养单位而言,大多数学校也都有着自身的办学特色,各学校理应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有针对性的设置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的课程。可是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仔细分析本文所统计的12份项目管理领域的培养方案后可以发现,仅有少数学校开设了如“电信竞争与管制”、“IT项目流程改造”等为数不多的可以体现学校特色的选修课,其他的课程基本大同小异,基本以PMBOK所提出的项目管理九大知识领域为主,开展通用项目管理知识教育,行业背景、学校特色均无从体现。使目前项目管理领域的课程设置更像是通用领域的项目管理,而并非结合某一具体行业的项目管理。如此的课程设置,不利于结合具体行业展开项目管理教育,且各学校的优势专业特色根本无法发挥优势,使得整个课程体系看上去略显平庸。

4.双导师制度的问题《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中明确指出:对工程硕士采取“由高等学校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与工矿企业、工程建设部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或工程管理人员联合指导”的方式进行知道。这也就是常说的双导师制,所谓双导师制,即除学校配置教师外,还在企业聘请相应领域的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专家联合指导,由学校从企业中具有基础理论和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中聘请,联合培养工程硕士。双导师制是校企联合培养工程硕士的最直接体现。这个制度意在发挥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实践经验丰富和学校导师理论水平较强的优势,使学校和企业二者的优势能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共同指导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的学习,这一设想无疑是非常正确的。然而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却与最初的构想大相径庭,基本上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在参与层面上

目前企业导师对于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的指导大多局限在论文选题及论文撰写方面,而在培养单位的研究生选拔标准、课程设置,尤其是在学生选课方面几乎听不到来自于企业导师的建议。而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教育主要为企业培养工程管理人才,最了解企业实际运作情况的人并非学校方面的导师,而是企业方面的导师,恰恰在这些关键环节上,企业导师的声音微弱,甚至根本没有机会发表意见。企业导师对于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培养的参与仅仅停留在表面层次,这将极大的影响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

2)在沟通交流上

企业导师在企业,忙于企业的各种实际事物,而学校导师在学校,又有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因此双方很难有时间坐在一起共同讨论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的培养问题,二者难以保证教学上的联系和讨论。企业导师对于学校导师在教学上的安排与要求知之甚少,不能深入的参与到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论文的选题以及撰写帮助不大。而学校导师则由于通常带有大量的研究生且有繁重的教学任务,不可能将过多的精力用于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身上,更不要谈能有充足的时间与企业导师进行沟通、交流及讨论了。这种现象对于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无疑有着直接的影响。

应当看到,“双导师制”的思路十分符合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的教育特点,并且也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高校教师缺少实际工程经验、不能很好的指导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这个问题,但由于在实施的过程中有着种种难度,因此目前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5.工学矛盾的问题

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是进校不离岗,虽然要求在校集中学习时间不得少于半年,但是由于工程硕士研究生,尤其是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的研究生大多是工作岗位上的技术和管理骨干,在工作中任务多、压力大,加之很多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年龄较大,有着繁重的家庭负担,因此多数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的学习时间难以保证。

从本课题所做的调查问卷中也可以充分的反应出工学矛盾是目前企业、工程硕士以及学校三方所公认的一个严重问题。一方面,为了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培养单位规定他们在学校系统的学习各种课程的时间不能少于半年,以确保他们能够掌握在工程管理方面所需要的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知识;另一方面,他们的单位出于工作需要,一般情况下不可能允许其完全脱产来进入学校学习。这种矛盾就为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的教育管理带来了直接的困难。

三、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改进建议

针对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教育体系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本文建议从六个方面进行改进。

1.突出工程特色,明确学科定位

对于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教育的定位,本文认为,与工学硕士教育相比,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更加强调与企业的结合,强调为企业培养工程管理人才;同工程类工程硕士教育相比,其应更加强调对于工程管理技能的培养;与MBA教育相比,其应更强调工程技术基础,强调培养工业领域的工程管理人才。

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应以工程技术为基础,以管理为主要研究方向,以培养既懂工程又通晓管理的专业工程管理人才为其培养目标。

2.加强工程基础,全面完善课程体系

本文认为,应该按照这样几个原则来设计课程:①以培养综合能力为目标,注重基础知识和工程技术知识相互结合;②以应用为导向,注重学以致用、知识和能力并重;③以突出学校特色为原则,注重各学校特色课程的开设。

目前,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的课程体系总体上可以分为公共基础课、必修课和选修课三大主要模块。在公共基础课方面,本文认为目前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的课程体系基本设置合理。

在必修课环节,本文认为应选择与本学科专业关系密切,能够补充和发展本学科专业知识、技术的相关课程以及相关方法论课程。目前在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环节,过于偏重于管理科学知识的学习,而对于工程硕士的立足之本——工程技术知识的关注程度不足。工程管理作为一个复合型的交叉学科,需要的不仅仅是管理科学知识,还需要大量的自然科学、系统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因此本文建议在必修课环节应鼓励各个培养单位着重加强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的工程技术专业知识的学习,开设相关的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其管理能力。同时也应多设置系统方法论方面的课程,培养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的系统思维能力,为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选修课方面,本文认为重点在于培养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拓宽他们的知识领域和学术视野。目前在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的选修课中包含着大量的通用管理知识,而与具体工程实践相结合的管理方法却凤毛麟角。本文建议应鼓励各培养单位在选修课环节减少传授通用管理知识的课程,充分引入与学校强项工程领域相关的特色管理课程,在这个环节上突出学校的办学特点。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来自于企业、学校等地的生源大部分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或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按照上述课程体系进行培养相对比较容易达到培养目标。但是也应考虑到有部分人员自身基础较弱,专业背景和招收工程领域不相符,不具备科研和学习的环境和条件,现行的课程体系难以顺利完成培养目标。对于这部分生源,应督促各培养单位根据其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符合他们特点的课程体系。

3.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完善校企合作培养机制

本文认为,要想培养出合格的工程管理人才,就要求企业全面参与到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培养的各个环节中来。在招生、培养计划制定、授课、实践以及论文写作等多个环节企业都应该深度参与,而不能采取学校闭门造车,企业不闻不问的模式来进行培养。校企全面合作框架如图1所示。

1)招生环节

优质的生源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条件。考虑到一般企业的人员在企业中都承担着较为重要的工作,备考时间相对紧张,因此本文建议对于企业推荐的生源可以适当的放宽招收条件。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对于企业推荐生源放宽招收条件,一定要有诸如对推荐企业资质进行严格要求等配套的管理措施作为保障。图1校企全面合作框架

2)培养计划制定环节

本文建议在制定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的培养计划时,要充分的让企业参与进来,要根据企业的生产和科研实际,结合学校的教学资源,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协商制定培养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教育针对性的特点。

3)授课环节

本文建议,应鼓励各学校积极吸纳企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参与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因为来自于企业的专家有着丰富的工程管理经验,同时又知晓企业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而学校教师队伍有着扎实的理论功底,同时又掌握先进科技的发展方向。同时还应鼓励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充分的讨论,以达到理论结合实际的目标。

4)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是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企业参与到这个环节中是必然的。在实践环节,应鼓励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将在学校所学的理论应用到企业的具体工程实践中,并对其应用成果进行相应的考核。同时应鼓励各学校多建立校企培养基地,基地的建立,有利于教学的组织和管理。由于基地办在企业,不仅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为研究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也可以使得那些无法长时间脱离岗位的企业骨干们能够有机会学习和深造,可以有效的缓解工学矛盾。

5)论文环节

在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学位论文的撰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目前对于学位论文的指导各学校基本都是采用校企联合的双导师制来指导完成论文。前文已经分析过,这种校企结合、取长补短、相辅相成的制度构想是非常正确的,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对于学位论文的双导师指导制相关主管部门应建立一套完整可行的考核制度,以保证正确的思想可以得到充分的实施。

4.确保教育质量,建立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针对于目前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的招生质量不高,各校培养能力参差不齐、课程设置各自为战、论文质量水平不一、管理能力强弱不均的局面,本文建议相关管理部门应就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的培养体系建立一套可行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本文认为教育评估体系应包含招生质量评估、课程设置评估、师资队伍评估、论文评估和教育管理评估等几个部分。

5.吸引优质生源,加强宣传力度

本文建议必须加大对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教育的宣传力度。在宣传的对象上,应不仅仅局限于大中型工矿企业,也应将中小型的科技企业作为一个重点的对象来进行宣传。在宣传的具体内容上,应以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的教育内涵、培养目标、培养特点和培养作用为重点,让企业充分认识到(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培养在职人员的一个极好途径,意识到对于工程专业人才管理能力的培养对于企业的发展将产生巨大的作用。在具体的宣传手段上,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的手段,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工具。通过不断的进行宣传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引起企业的重视,因为这样可以为(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教育带来众多的生源。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优化生源,再在提高考生基础知识功底、设置合理的知识结构上下工夫,从而为培养出优秀的、高质量的工程管理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6.解决工学矛盾,充分发挥远程网络教育的优势

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既是学生又是工作者的双重身份,以及“进校不离岗”的培养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与工作之间的矛盾往往难以有效的协调。虽然面对这一问题,大多数培养单位采取了集中授课或教授赴企业授课的方式来缓解这一矛盾。但是由于授课时间短、密度大、强度高,往往会造成工程硕士对于知识的消化不良。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解决工学矛盾提供了可行的方案,本文建议可以利用远程网络教育来解决工学矛盾问题。远程网络教育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具有覆盖面广、灵活性强、信息量大、成本低廉、不受班级规模限制等优点。远程网络教育对于改善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地域分布限制、节省各培养单位办学成本、提高培养单位优质资源利用效率、因材施教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目前远程网络教育在美国工程硕士教育中开展的较为普遍,目前哥伦比亚大学、威斯康辛大学、北卡罗大学等大学对于工程硕士的授课基本采用远程网络教育为主。而在我国,远程网络教育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事物,在专业硕士教育中还鲜有使用。但是远程网络教育的特性正好可以弥补工程管理类工程硕士授课方式的不足,鉴于此,应鼓励各学校积极的开展远程网络教育。但是鉴于目前各方面条件还不够成熟的时期,本文认为这种方式应作为辅助手段来配合传统的授课方式,而不应作为主要的授课方式来使用。

参考文献

[1]陈皓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1).

[2]中国工程硕士教育基本信息[EB/OL].http://www.meng.edu.cn.

[3]王媛,王守清,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教育现状(2007年5月—2008年4月)[J].项目管理技术,2008,(5).

[4]何继善,陈晓红,洪开荣,论工程管理[J].中国工程科学,2005,(7).

[5]袁大祥,论工程管理学科方向的学术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

[6]缪燕燕,许丹,对工程管理专业内涵的认识[J].高等建筑教育,2004,(1).

[7]黄春香,美国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7,26(5).

[8]张文修,王亚杰,中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实践与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9]李杰,李镇,薛伟,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

[10]王华,工程硕士培养中有关问题的思考[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4,(4).

[11]张寿荣,工程管理的范畴及工程管理的重要性[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2,(3).

[12]王明波,工程硕士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沈阳大学学报,2005,(3).

[13]雷伟伟,袁占良,工程硕士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08,(9).

[14]张金林,李琳,曹春,工程硕士教育招生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4).

[15]周太军,马桂敏,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6,(2).

[16]梦详发,黄长喜,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探讨[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2).

工程硕士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研究

大连理工大学 邹积岩 赵宗昌王国红 宋丹 商华

摘要:随着工程硕士招收领域逐步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如何通过对招生考试、培养过程和学位论文等环节的严格管理,提高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是培养单位自主自律办学的关键所在。本文根据工程硕士的教育定位及培养流程,按照全面质量管理和关键点控制的思想,从培养单位内部层面和宏观层面构建工程硕士培养质量保证体系,以期全面提高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工程硕士;培养质量;保证体系

培养质量是教育工作的生命,是实现教育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我国的工程硕士教育自设立以来就十分重视培养质量问题。为保证工程硕士的教育质量,许多教育行政部门和培养单位都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采取了相关措施。但由于工程硕士教育发展不成熟等原因,我国现阶段的工程硕士教育方面还存在着如课程设置与建设不到位、教材与教学内容不适用、学习时间不到位、导师的指导力度不够等问

[1]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及其自身的发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2002—2010)》明确提出要建立有效的研究生教育发展与调节机制,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是我国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鉴于此,构建和完善我国工程硕士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就显得十分必要。

构建工程硕士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是通过明确的组织体系和一定的工作流程,对影响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进行持续的过程控制和不断的改进,使这些因素朝着有利于工程硕士教育质量提高的方向发展。根据工程硕士的教育定位和培养流程,本文从培养单位内部层面和宏观层面构建工程硕士培养质量保证体系,以期全面提高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

一、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

按照全面质量管理和关键点控制的思想,对影响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进行全面管理,从招生到学位授予,构建内部质量保证[2]体系,保证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

1.建立招生质量保证体系

工程硕士作为培养工程类人才的一种专业学位类型,虽然在生源性质及培养模式上有别于科学学位,但招生管理却同样要体现公平、公正、规范的原则。在招生环节通过制度来规范报考条件和招生选拔程序,突出学历条件、实践经验和培养潜力,保证工程硕士的招生质量。(1)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吸引优秀生源。招生宣传作为招生服务的首要环节,为考生报名、参加考试、选择高等学校及专业志愿等[3]提供方便有效的服务和帮助,是保证招生质量的重要一环。“增强招生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是教育部对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培养院校可以每年及时编印招生简章,并上传至网络以备考生查询;通过媒体加大招生宣传力度,让考生及时了解招生信息。同时和部委机关、合作企业、军队等单位建立人才培养协议,统一招生简章和宣传口径。(2)重视考前联考培训。工程硕士的招收对象主要是获得学士学位后具有三年以上工程实践经验的优秀在职人员。培养院校可以根据企业发展和国际化需要,依据国家和培养单位有关规定,进行初选推荐,把思想品德好的业务骨干选拔出来,以便在全国联考前统一进行考前培训,提高联考通过率。(3)健全的考试制度是保证生源质量的基础,特别要加强第二阶段的考试。工程硕士第一阶段考试是对考生基本素质的综合测试,第二阶段的考试是从工程领域的视角考查考生的工作背景、成长过程、研究能力、工作状况、专业基础知识等,是人才选拔的重要环节。第二阶段考试一般采取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考试方式,多角度、多环节地考查学生。在笔试阶段,应注意加强第二阶段考试保密制度的建设,切实抓好试卷命题环节、考务管理环节以及阅卷环节,在综合面试中,由教授带队,积极引入过程性评价,尽量避免简单提问,以考生面对工程问题所表现出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步骤和手段,对其作出智能、思维、思想、志趣等涉及人的全面发展的多维、量化的评价。(4)坚持宁缺毋滥的录取原则,确保录取质量。宁缺毋滥是工程硕士录取所要坚持的重要原则,要科学制定合理的录取标准。学术型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录取应将考生本科的学习成绩、科研能力和工作业绩作为是否录取的考查条件之一,而不是把学生入学考试作为录取的唯一标准,这样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未来发展的潜力,保证招生质量。

2.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工程硕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形成是通过一系列课程学习与实践来形成的,课程教学是知识更新的基础环节,是学校可控制时间最长和影响最大的环节。因此,应针对工程硕士的特点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使学生扎实掌握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和思想。(1)针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特点,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合理的课程体系除应遵循一般的研究生教育规律外,还应针对其特点设置课程。课程设置既要符合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又要体现知识的宽广性、新颖性、先进性、综合性,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具有扎实的文化素养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应遵循“扩宽口径、打牢基础、突出重点、注重应用”的原则,坚持必修、选修、自修、讲座四位一体的课程模式,共同促进学生思想、文化、业务、身心等素质的提高,加强学生学术研究与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4](2)改革课程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设计一系列教学模块,增大工程硕士学习的选择性,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个性化培养方案。采用重点章节讲授,设计相关主题的专题让学生结合各自的工程实际进行讨论。定期安排和聘请校内外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举行讲座、学术报告,让专业学位硕士与在校的工学硕士一起交流、探讨。除了优化课程设置外,还必须重视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突出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以先进的科研成果不断充实、更新教学内容,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国际化的竞争与挑战必然要求工程硕士教育的课程与教材有国际化方向的内容,研究生掌握国际化的工程技术知识,才能具备开启跨文化交流与合作大门的金钥匙。(3)完善任课教师上岗遴选制度和考核制度。遴选机制其实质是动态的考核机制,通过遴选,一方面可以促使任课教师不断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也便于管理部门及时了解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选派学术水平高、教学效果好、有经验的教师任课,特别是要选派那些与企业合作研究课题的一些专业课教师,因为他们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在直接运用新知识解决生产实践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和技术革新等方面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4)加强精品课程和核心教材建设。在核心教材建设上,积极推进优秀课程教材建设工作,在择优使用国外原版教材及国内优秀教材的基础上,推出具有特色的自编教材。一方面,要尽量做到选用具有工程应用内容的教材;另一方面,要求任课教师要根据工程硕士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上的部分改革,对原有的教材进行整合,添加工程应用的内容,并与学生相互交流,向学生学习,在教学中吸取工程实际知识。这样做一则可以使教师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二则可以为编辑适合工程硕士使用的教材提供素材,为教学改革创造条件。(5)构建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建立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及学科特点、教学要求,科学制定评价指标,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堂组织、教学效果、能力培养等各个方面进行量化评分,对教学态度、品德素养进行定性评价,实行教师自我评价、学生评价与专家督导小组评价相结合,并将评价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坚持教学跟踪,在每门课程结束后,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任课教师进行教学质量评价,对评价差的教师,研究生院同学院进行核实,核实无误后将问题向任课教师说明并限期改进,在规定期限内无改进者停止其为工程硕士授课,这样可以促进教学工作的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同时,还要建立教师教学激励机制。要把工程硕士研究生教学纳入正常教学管理中,计入正常教学工作量。为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鼓励教师采用启发式、研讨式、参与式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立教学优质优酬、奖优汰劣机制,使教学质量与酬金直接挂钩,评价优秀、合格的课程课酬乘以不同的系数,拉开课酬档次。学校还可设立专项基金,奖励在工程硕士研究生教学和在培养工程硕士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老师,并公布评价结果,分类排队,并与聘用、评优、晋升职称等方面挂钩,提高工程硕士教学整体水平。

3.完善学位论文的质量标准和评价指标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完成包括选题、撰写和答辩三个部分。为保证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论文质量,培养单位应从管理环节到目标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学位管理,针对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情况,制定学位论文质量标准和评价指标。(1)在论文选题上充分体现求实与创新的结合。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应立足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同时要面向具有前瞻性和开发价值的课题进行研究,注重提高工程硕士生发现问题、运用理论分析研究问题和开发创新的能力。(2)在论文质量上充分体现论文水平、工作时间和效率的要求。对工程硕士的学位论文应从论文水平、论文工作时间、论文工作效率三个方面是否达到要求进行考查。论文水平是出发点和归宿点,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是论文水平的必要保证。(3)在论文类型上充分体现工程多样性的要求。工程硕士学位论文一般分为工程设计和技术研究两类。由于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工程技术、管理科学、信息技术三个领域的结合日趋紧密,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员迫切需要掌握现代管理和信息技术,企业迫切需要大批复合型的技术和管理领军人才。为此,需增加工程管理、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两种类型。这不仅符合工程硕士论文的研究内容具有学科交叉、复合的特点,也符合现代工程中多样性的要求。对不同类型工程硕士论文的质量要求,既应该在论文选题、研究方法、技术难度和成果评价、独立性、论文写作等方面有共性的要求,也应该有更具针对性的特殊要求。比如,工程设计类论文,应以解决生产或工程实际问题的工程设计为重点,在设计内容与方法方面要求设计方案合理,结构正确,符合行业标准;在知识水平方面要体现出设计方法的先进性;论文成果要求具有新颖性、先进性、实用性等。技术研究类论文,在侧重工程应用的基础上强调运用理论进行研究,要体现研究开发技术的先进性等。工程管理类论文,要求统计或收集的数据可靠、充分,理论建模和分析方法科学、正确等。工程或应用软件类论文,要求需求分析合理,总体设计正确,程序编制及文档规范,并通过实地测试或现场演示等。(4)在论文结构形式上注重科学作风的培养。学位论文写作是培养工程硕士生科学作风的重要环节,为此需明确撰写学位论文的标准。在论文结构形式上应有封面、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中英文摘要、目录、主要符号表、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独立完成研究工作的声明及附录等十几个部分,体现出“严谨为学、诚信为人”的科学作风的培养。

4.完善组织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

为确保工程硕士培养质量,加强培养过程管理,建立规范的管理机制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工程硕士培养实际情况,建立与工学研究生培养平行的管理体系,如图1所示。图1工程硕士教育机构设置的设想

专业教育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制定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总体规划和发展目标、统筹学科建设、进行经费预算以及研究决定涉及全局性的重大事务,并通过监督、评估和提供服务等宏观调控手段对学院进行目标管理。研究生院专业学位办公室负责全校的工程硕士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全过程的协调管理和质量监督,二级院系是过程管理层,作为教学、科研和行政组织的基本运作单位,在学校的宏观调控下承担明确的职责和义务,并享有相应的权力和利益,主要负责工程硕士研究生班的具体组织和实施,包括根据培养方案制定培养计划和教学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安排教学和学位论文指导工作,加强日常教学管理等。

专业学位办公室主要负责包括工程硕士在内的非学历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如表1所示。

为了使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教育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应建立一套适应工程硕士的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管理,对工程硕士生的各个培养环节,如招生录取、课程学习、培养方式和培养计划、课程教学的组织和管理及学籍管理、学位论文答辩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做到有章可循、有制可依,完善质量保障措施。在以全面质量管理思想为指导的管理体系中,除了完善各环节的管理制度外,还要编制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性文件、作业文件和质量记录。

5.健全质量评估和监督体系

督导、检查和评估是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机制能够正常运转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健全质量评估和监督体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学校建立自评机制,对专业学位硕士的质量评价应侧重于工程应用,侧重于科技创新、科学研究等方面作用的发挥,侧重于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程度。同时,加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的自觉控制意识。建立专业学位硕士质量跟踪系统,对研究生的跟踪,不单是为了了解研究生的情况,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研究生信息的综合、分析和提炼,反馈到培养工作中,不断地修正偏差,提高工程教育质量。

二、外部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

1.加强质量保证的相关法制法规建设

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价的地位、规程、准则等都未在法律中予以明确的规定,因而在实践中的约束力和影响力远比国外弱得多,尤其是外部机构对高校的评估,更要成为一种按照法定程序,定期进行的合法活动。通过法规建设使评估机构的资格通过权威方式加以确定,参与和接受评价成为研究生教育机构的义务加以履行。

在我国现阶段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等有关法规文件精神,结合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理论和实践,制定工程硕士质量保障的相关法规,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保障的主体,教育评价和监督的目的、组织、程序、周期、结果公布、奖惩等;规定质量评估和保障机构的权限和职责,尤其是要对社会中介组织做出专门规定,建立教育评估机构的资格认定制度和评估专家的资格认证制度,各高校也应积极根据相关政策法规制定校内的质量保障制度和规章,加大执行力度,使教育保障活动有法可依。

2.完善资格认证制度和新增工程领域的评审制度

对申请学校的资格认证制度和对新增工程领域的评审制度是工程硕士质量保障的基本制度。(1)在资格认证制度方面,首先,要明确资格认证的基本指标,指标主要包括学科要求、师资队伍、办学机制等要素;其次,要规范资格认证流程;再次,要注重专家对申请学校进行现场实地考察。教育主管部门要组织专家到申请学校去实地考察该校的办学设施和师资水平,以及是否能够和企业进行联合培养。(2)对申请新增工程领域的评审制度方面,首先,要在制度上规范新增工程领域的条件;其次,要规范专家考察、审批和表决的流程。在实际操作上,为保证质量,需专家严格把关。

3.健全外部监督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是质量保障的重要手段,科学的评估对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障非常重要。(1)工程硕士宏观管理部门应尽快出台有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的法规,明确评估与被评估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规范评估工作的组织实施办法。(2)鼓励社会中介机构参与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评价活动。高校培养的工程硕士研究生最终在广大工矿企业服务,接受社会的检验,社会的评价不仅直接影响着培养单位的声誉,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的生存和发展。中介机构的评估是社会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性的评估机构通过接受业务委托,对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做出价值判断,并以评估的形式联系政府、社会和培养单位,有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权力下放,缓解政府与培养机构之间的冲突,促进政府、培养单位、社会各自职能的良性互动,更有利于促进教育评估的专业化,更有效地保障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质量。(3)不断改进、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的方法、技术和手段;组织专家加强对工程硕士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法、评估技术和手段的研究;认真总结我国和国际上工程硕士教育评估的经验,建立完善以各种不同评估目标构成的各种类型评估的指标体系,通过评估指标强化政府对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指导作用;加强评估技术研究,加强评估数据信息系统建设,保证数据的完整、有效和可靠;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提高评估的效率,节省人力和财力。

4.建立信息反馈与服务体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应以信息技术为依托,重视质量保障的信息化建设,建立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信息与反馈系统。其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服务体系:(1)工程硕士培养领域评估和管理系统。该系统是工程硕士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及时了解和掌握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情况,加强对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监控和管理,简化[5]学科点评估和新增学科授权点审核程序。(2)信息的反馈系统。通过对输入的培养单位的质量管理信息与预期质量要求进行分析、评价、比较,找出偏差,反馈到培养单位的信息反馈系统,通过建立这样循环的反馈机制,不断完善教育质量管理,使工程硕士教育得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3)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应转变政府职能做好服务工作。在新的形势下,除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外还要完善其服务功能,确立各培养领域的工程硕士国家教育质量基本标准,组织开展各培养领域内的教育交流和师资培训,积极组织开展工程硕士教育的国际交流和合作。

三、结束语

质量保证体系是工程硕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程硕士教育的核心体系,是建立工程硕士教育发展调节机制的关键手段。高校负责企业参与的培养单位内部质量保障是整个体系的核心,贯穿于从招生到学位授予的全过程,它的重点是自我评价、自我改进、自我提高。只有培养单位质量意识增强,辅之有效的激励与督促的手段,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和提高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在宏观层面上,教育主管部门应完善质量保障的相关法规,建立起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共同参与的评估机制,发挥政府和社会对工程硕士教育的质量管理和监督评价职能,构建宏观层面的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只有两个层面的质量保证体系协调互动,才能使工程硕士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尔林,马桂敏,等,工程硕士教育问题调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1):17-21.

[2]王钰,沈岩,康妮,刘惠琴,基于能力培养需要对工程硕士课程分类建设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3):31-34.

[3]曲永岗,关于工程硕士招生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2,(4):54-56.

[4]姜尔林,全面质量管理: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管理的新范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3):12-16.

[5]王钰,蔡志辉,高述珉,推进工程硕士教学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时间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5,(1):33-34.

关于工程硕士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南京理工大学 张建宇 夏欢 周泉虞翔 朱日宏 汪信

摘要:本文主要依据“工程硕士创新能力培养”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从工程硕士学习和工作环境方面入手,结合工程硕士本身、基础知识学习、导师指导、校企平台、论文质量和管理制度等几个环节,分析了现今工程硕士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并以此提出了工程硕士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些思路,为以后工程硕士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硕士;创新能力;培养

培养创新性人才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性任务。工程硕士生作为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一种,在国内有了10多年的实践和发展,工程硕士教育在培养单位、工程领域、招生规模和在学人数等方面都取得[1]了非常迅速的发展。因此,工程硕士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所面临的现状如何也成为现今令人关注的问题。

纵观工程硕士的发展可知,工程硕士创新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此次研究将此系统工程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环节,具体如图1所示。我们根据图1所示环节的相互关系和工程硕士培养的特点(进校不离岗;双导师制;异地教学及工程硕士生生源构成相对多元化等),从工程硕士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入手,采用问卷方式调查了工程硕士创新能力培养的情况。图1工程硕士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结构

一、问卷的统计分析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的是问卷调查的形式,发放调查问卷的时间为2008年5—6月,共50天,采用不记名方式,调查对象为某重点理工大学在读和已毕业工程硕士研究生。问卷设计分为Ⅰ卷(在读工程硕士)和 Ⅱ卷(毕业工程硕士)。问卷调查发放数为Ⅰ卷200份,Ⅱ卷100份。收回问卷数为Ⅰ卷175份,回收率为87.5%;Ⅱ卷72份,回收率为72%,回收率较好。

1.调查的基本对象

年龄及单位分布情况如表1和表2所示。

对于攻读工程硕士的主要动机的调查,见表3。注:由于动机的选项可以单双选,所以百分比总和大于100%。

2.课程学习情况

对于课程内容,调查了现开设的课程对工程硕士的帮助程度,见表4。

在调查课程对您“帮助不大”或“没有帮助”的主要原因时得到如下结果:91个在读生中有51个回答是课程内容脱离实际,14个认为课程难度大,10个认为教学方法需要改进;19个毕业生中有8个认为课程内容脱离实际。

对课程体系合理性的调查结果见表5。

关于课程体系不合理的原因,在54份在读生样卷中有36份认为是与工程实践结合太少,缺少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具体方法,教学案例太少;有7份认为内容相对陈旧,缺少工程性和前沿性;有5份认为内容不完全适合,过于理论化和系统性。在7份毕业生样卷中有4份认为与工程结合少,教学案例少;有2份认为内容不适合,重理论轻实践。

3.教师指导情况

在“除了进校集中学习以外,您与导师之间平时联系的频率”上可以得到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指导频率,经调研得出表6。“导师给予指导作用”方面,反映了导师对学生的负责态度,结果见表7。

在指导教师在指导方式是否有利于激发创新思维上,对在读生的调研结果为:有8.0%的学生认为“十分有效”,54.8%的学生认为“较为有效”,32.8%的学生认为“没有明显效果”,4.4%的学生认为“没有效果”。

在“哪种指导方式有利于您的创新思维的培养”的选择上,有97.1%的学生更倾向于案例式教学、讨论课形式的教学、专题讲座式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形式的方法,而选择传统指导方式的不到2.9%。

4.时间安排

对在读工程硕士的时间调查结果见表8。

对集中在校学习时间长短是否合适的调查结果见表9。

除调查了集中进校学习时间之外,还对工程硕士的平时学习时间做了调查,题目是“您有充足的时间用于工程硕士的学习上吗?”,结果见表10。

在问及平时学习时间少的原因时,在111份在读生样卷中,回答“工作繁忙”的为79.3%,“家庭负担重”的为2.7%,“平时应酬多”的为4.5%,同时回答“工作繁忙”和“家庭负担重”的为11.7%。在19份毕业生的问卷中,有17份回答“工作繁忙”,而回答“家庭原因”和“平时应酬多”的各1份。

5.学位论文

对于学位论文,由于部分在读学生还没有进入学位论文阶段,故在读生中有135人回答了相关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有关学位论文课题的来源,调查结果见表11。

对于学位课题类型的调查结果见表12。

有关论文选题主要内容的调查结果见表13。

6.创新能力培养

对培养单位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是否合理上的调查结果见表14。

针对在读生本人在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是否重视对创新思维的培养方面,有8.2%的人认为十分重视,有67.6%的人认为自己重视,有24.1%的人则不怎么重视或不重视。“对能否将所学的创新思维、意识和方法及管理理念带入到您的工作之中”的提问,有90.5%的在读生和97.3%的毕业生选择会,9.5%的在读生和2.7%的毕业生选择不会。

相对于学历硕士,工程硕士在创新能力培养上有着自身的特点。在收回的175份在读生样卷中有159人,75份毕业生样卷中有71份作了相关问题的回答。

关于创新能力培养的优势,由于有多个选项,故采用所选的人次作答,结果见表15。

关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由于有多个选项,故采用所选的人次作答,结果见表16。

在调查工程硕士能力培养与哪些因素相关时,获得了表17中的数据。

在调查最能体现工程硕士创新能力培养的选项中,参照《高等工程教育如何适应企业创新》列举了15项创新能力指标:团队精神、合作能力,学习和借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观察能力,自信心,整体观念,系统分析能力,不满足现状的探索精神,想象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抗挫折能力,领导组织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5]创意与策划能力,市场需求分析能力,并进行了相关调查。

从调查结果来看,以下几项最为看重:系统分析能力,创新与策划能力,团队精神、合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学习和借鉴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不同的样卷中,这6项能力是得票最多的,只是在读生和毕业生所选的侧重点有些不一样。

二、研究调查现状分析

通过以上的调查分析并结合图1的情况,我们对现阶段工程硕士创新能力培养进行了综合性分析,得出制约工程硕士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如下。

1.工程硕士自身缺乏理论基础和创新意识

由表2和表15可知,工程硕士生虽然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但缺乏系统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因此在遇到科研和工程实践问题时,往往采用经验方式,而缺乏创新意识。

2.课程学习及教学方式不合理

在课程学习上,大部分课程仍依赖于工学硕士课程设置方法。从表4和表5中可知,部分工程硕士学完课程后,感觉理论性强,不太容易理解,内容比较陈旧,工程案例少;在教学方式上,教师仍延续着粉笔加黑板式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上课的内容与学生实际需要相脱离,课件内容陈旧,拓展知识面有限,缺乏最新的科技和工程进展情况。

3.双导师教学指导有待改善

工程硕士采用的虽然是双导师制,但部分校内导师没有实践的工程背景,企业导师缺乏教学经验,导师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时间难[4]以保证。由表6和表7可知,有部分双导师对学生缺乏有效的指导。

4.时间紧张,没有学习环境

这是工程硕士普遍反映的情况,表8~表10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由于大部分工程硕士都是单位骨干,学习时间少之又少,即使有时间也是一些零碎的时间。因此在课程学习上采用集中授课和单课突进的方式,严重阻陌碍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在学位论文方面,由于没有充足的时间去研究和思考,又缺乏类似学校的学习环境,使得部分学位论文显得空洞、零乱,没有创新点。

5.学位论文选题困难,内容缺乏创新性

一方面,由于工厂或企业环境和条件的限制,部分研究生(表[5]11)结合自己的工作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课题做研究。有些课题由于缺乏经费和实验条件,难以出成果。另一方面,由于时间不够,文献掌握不足,部分导师指导力度不大,部分工程硕士本身抱着勉强能过就行的心态,造成对学位论文研究深度不够,创新点缺乏。

6.缺乏完善的工程硕士创新能力培养的管理措施

由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至今没有一套完整的管理措施,其大部分管理方法都是从工学硕士管理方法迁移过来的。但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可知,这两者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同,这就使得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难以符合工程硕士培养的目标,更难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工程硕士。

三、提高工程硕士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要加强工程硕士创新能力的培养,仍必须从图1的几个环节入手,找出思路,逐步提高工程硕士创新能力的培养。

1.加强工程硕士自身的创新能力培养

工程硕士首先要加强自身的基础知识学习,拓宽专业知识面,开阔自己的思路,学以致用,建立合乎创新能力的工程硕士的知识结构。其次要突破经验限制,加强创新意识,强化自身的问题意识,冲破以往经验思维定式束缚,大胆采用创新性研究方法进行技术改革和产品设计。

2.不断改进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突出“工程”和“创新”特点(1)课程学习体系要充分结合工程硕士的培养特点和突出“工程应用”属性,在学习过程中既要注重深而宽的理论知识学习,又要加强科研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的培养。(2)制定适宜的个人培养计划。工程硕士应根据自己的工作背景和个人的发展前景,在与导师相互交流的情况下,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切实可行的个人培养计划。(3)加强工程硕士教学方式的改革,在教学时突出案例式教学,加强工程实践实验课,在教学上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在创新思维和创新训练上进行引导,并适当采用网络化措施,实现管理与教学跨地域性进行。(4)加强专业和工程领域内的交流,开阔学生眼界。组织工程硕士到各大型企业参观学习,加强校企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学生的交流合作,做到学术与工程之间的交流、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结合,扩大工程硕士的交流面,充分激发工程硕士的创新思维。

3.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突出导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1)加强导师遴选工作。遴选出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强的校内导师。同时,对于企业导师,也要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要求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很强的指导能力。(2)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联系。教师要定期或不定期与学生联系,指导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的疑难困惑。在培养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自身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3)加强校内导师与企业、企业导师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加强校内导师与企业之间的联系,让校内导师参与到公司之中,特别是中青年教师,以丰富他们的工程实践经验。另外,可以聘请工矿企业经验丰富的高级技术人员或高级工程师到学校做专题讲座,进行学术交流或担任兼职教师,从而缩短企业和学校之间的距离,不仅能使工程硕士生对工程的学科前沿、学科发展趋势有广泛的了解,而且能激发[6]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达到导师、企业和工程硕士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为创新性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4.开放学校和企业的平台,为工程硕士的创新培养提供最好的条件

开放校企各自的平台,尤其是对于优秀的工程硕士,给予他们极大的研究条件,如企业在日常管理、企业导师的遴选、学位论文的选题等方面给予支持,在经费、研究条件、时间等方面提供有利的保障。[3]

学校在基础学习、校内导师的遴选、学位论文的指导以

及提供科研的实验室和最前沿的资料和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的参与等方面提供条件。好的工作平台将为工程硕士的创新能力培养和高质量的学位论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5.严抓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

首先要做好论文选题工作,校、企导师应各尽其职为工程硕士在选题方面把好关,尽量确保工程硕士在选题方面结合工程实际,并具有创新性研究。

在论文中期,应加强对工程硕士论文的跟踪指导和检查,及时解决工程硕士在作论文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论文评审时,要严把论文质量审核关,聘请企业中有丰富经验的[7]工程技术专家进行工程硕士论文评审。

6.形成规范科学的管理标准体系

工程硕士的创新能力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性工程,而规范科学的管理体系是保证工程硕士创新能力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这就需要学校和企业的管理工作者不断地相互合作,根据工程硕士的自身特点和企业的具体情况,按照《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精神,制定出更符合实际的工程硕士创新能力培养方案。从工程硕士的招生、培养、导师指导、论文等环节,确保工程硕士创新能力培养有条不紊地进行,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该体系。四、工程硕士创新能力培养的总结综上所述,工程硕士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是多环节相互影响的过程(表17)。其中,工程硕士自身的素质培养在创新能力培养中起着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是核心内容;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的指导水平直接影响到工程硕士创新能力培养,起着指引性的作用;企业和学校为工程硕士提供的培养平台在客观上影响着创新能力的培养;最终的学位论文的水平则是工程硕士创新能力培养的直接体现。而所有这一切要有条不紊地进行,则需要有一个规范的工程硕士创新能力培养的管理制度。因此在工程硕士创新能力培养中,这几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环环相扣的。

参考文献

[1]1997年至今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基本数据(全国工程硕士网站).http://www.meng.edu.cn/htmls/ztqk/basic.jsp?basic_number=00024.

[2]温静,李恩,陈志权,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创新能力培养[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4).

[3]姜尔林,马桂敏,等,工程硕士教育问题调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1).

[4]谢发勤,吴向清,田薇,工程硕士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02):34-37.

[5]黄秋萍,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及解决途径[J].理工高教研究.2008,(08):72-74.

[6]郭正祥,工程硕士师资队伍建设[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3,(09):98-99.

[7]李杰,李镇,等,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104-106.

基于组织目标求同的工程硕士教育管理模式初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张淑林 古继宝 裴旭陈伟 燕京晶

摘要:本文分析了与工程硕士教育相关的各类组织、多重价值目标以及多重价值目标之间的冲突、具体表现,并结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硕士管理模式创新的实践,提出了多重价值目标冲突的“分类管理”管理模式设计框架。

关键词:组织;价值;管理模式

在知识经济时代,以科学研究和培养高质量、高水平专门人才为主的研究生教育,已成为决定各国科技、经济、社会文明进步以及国防力量等方面竞争力的关键。我国面临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实现工业化、产业化是其核心内容,培养大批应用型高水平工程类专门人才是研究生教育直接服务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时代赋予研究生教育的历史使命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国自1985年开始工程类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践。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决定在我国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这无疑是一项丰富工科学位类型及培养模式、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际要求的重要举措。工程类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目前已发展成为涉及学科最广、规模最大的一种专业学位教育。它在培养高层次工程型、技术型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也面临一些瓶颈。厘清问题,剖析原因,拓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空间,对于促进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2003年8月由国务院学位办主持的工程硕士问题全国范围问卷

[1]调查所反映的情况看,工程硕士招生规模逐步扩大,在招生、教学、评价等方面,改革的步伐正在逐渐加大,积累了一定经验,正在逐步显现出它的生命力。同时,调查结果也暴露出当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招生、培养、学位论文等方面的一些问题。例如,大多数工程硕士生外语和数学基础差,基础理论薄弱,专业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老化;企业导师落实不足,而校内导师工程实践经验不足,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够,教学方式落后;论文选题技术应用型多,利于自主创新开发的设计性不足等。张光斗院士干脆把当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描述为“通常是因为现在的工业企业,特别是郊区的工业企业留不住人。所谓工程硕士,实际上是企业里的在职工程师,不离工作岗位,经过两年的在职学习,写篇论文,即可取得工程硕士学位。这样提高学历以后,可以提升职务,提高工资,企业就可以留住人了,所以我[2]们并没有正规培养的工程硕士……”这个结论可能有点极端,但并非毫无道理。当然,政府和教育界为解决这些问题也做了种种努力。近年来,国家通过联考等形式加强了对招生环节的监管,生源质量问题有所保证,可是我们不能不承认随之而来的是生源不足的问题。

1997年全国有9所高校在34个授权领域招收工程硕士1500多名,截至2004年9月,全国已有180个培养单位在38个工程领域开展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年招生3万多人,在校生10万余人,合作企业达到3500多家。2006年全国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总人数超过2.8万人,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培养了一大批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社会影响逐渐增加。2007年,工程硕士的培养领域又扩充至40个。据了解,2010年全国硕士生招生总规模为46.5万名,与2009年持平,并同时安排招生单位从以往的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计划中划出5%~10%,用于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

一、与工程硕士教育相关的各类组织及多重价值目标管理学中的[3]组织(organization)是指按照一定目的程序和规则组成的一种多层次、多岗位以及具有相应人员隶属关系的权责角色结构,它是职、责、权、利四位一体的机构。与工程硕士教育相关的组织主要是指围绕工程硕士培养目标,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有序的结构、有意识协调的活动并同外部环境保持密切联系的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具体包括工程硕士授权学校(一般以研究生院为代表实体)、学校内部培养单位(培养院系)、社会合作单位(校外工作站、企业人力资源部)。[4]

组织的价值观就是组织整体所表现出来的判断标准。从这个角度理解,与工程硕士教育相关的各类组织,如研究生院、办学院系、校外工作站、企业在客观上既要追求个体价值目标,主要指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还要追求社会价值目标,即培养高质量、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工程类人才。

工程硕士是专业学位,相对于学术硕士或科学硕士,工程硕士更重视实践和实用。工程硕士教育主要是为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和管理专门人才,生源以在职人员为主。由于工程硕士招生对象为企业的在职人员,这就涉及学生、企业、学校三个不同方面利益相关者,各自都有对工程硕士培养价值的看法。一般来说,工程硕士培养具有科学目标价值、社会目标价值和经济目标价值(见图1),这些价值对学生、企业和学校都有很好的激励作用。图1工程硕士培养目标价值体系示意图

这些价值目标的设立有其内在的理论根源。首先,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的目的是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明显的社会价值。《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第一条规定:“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改变工科学位类型比较单一的状况,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位制度,在我国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其次,工程硕士学习的课程要能够反映工程科技发展前沿的最新水平,因而工程硕士的培养具有相当高的科学价值。正如《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第五条所规定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应按工程领域并结合工矿企业或工程建设部门的实际需要设置,其课程内容应具有宽广性和综合性,反映当代工程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的最新水平。”最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除了具有社会价值和科学价值外,还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第六条规定:“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论文(设计)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的设计或研究课题,可以是技术攻关、技术改造专题,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学位论文(设计)必须由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者本人独立完成,能体现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可见,工程硕士具有“应用价值”,这种应用价值表现为技术的进步和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而技术进步与新产品开发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能给企业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工程硕士培养是有偿教育。工程硕士生本人或所在企业要承担工程硕士教育的成本,这也会给工程硕士培养院校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有关规定体现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的多重价值目标,而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实践中也呈现多重价值目标。对学生而言,不仅能够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而且学成后能得到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对企业而言,不仅能够获得员工满意度的提升,而且能够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能够面对更严峻的挑战;对培养院校而言,不仅能够获得培养费用收入,而且能够挖掘自身潜在科研能力,提高社会知名度,并能够达到产学研无缝连接的良性发展。

二、多重价值目标之间的冲突分析

应当承认,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存在多重价值目标,这些多重目标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目标冲突现象,那么在工程硕士培养的过程中存在哪些冲突?这些冲突又是如何表现的?这些问题的探讨是理顺工程硕士培养中各方面关系的前提,对工程硕士培养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如果存在目标冲突,就存在某个或某些优先发展的目标,即“优先目标”。根据对工程硕士多重价值目标的分析,工程硕士的培养与设置存在经济目标、社会目标以及科学目标,因此可能存在以下三种主要的冲突方式。

1.以经济目标为优先目标时的冲突

随着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的冲突很多,其中经济目标和其他目标的冲突是最主要的冲突。工程硕士培养单位将经济效益纳入办学目标体系具有合理性,是培养单位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是有成本的,一定的培养质量需要一定物质和资金的支撑。办学设备的更新和完善关系着教学的质量和教育的氛围;授课教师生活和收入的改善和提高,关系着教师教学积极性的发挥。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保证和提高,需要教育教学经费的保障和增加,依赖于办学经济效益的实现。因此,有人认为,培养院校坚持经济目标优先的原则本身并没有什么过错,但这有悖于《高等教育法》的规定。《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主要是以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来体现的。教育的核心和终极目标从来没有偏离过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科学效益。在国外的高等教育评估指标体系中,也大都以大学的学术声誉、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等为核心指标,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教育的最高追求。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肩负着实现人类理想和未来的使命,而衡量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不外乎是培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硕士教育也不例外,工程硕士教育的社会效益属性,决定了工程硕士教育的科学价值目标与社会价值目标。如果工程硕士培养单位仅将经济目标作为其核心目标和终极目标,工程硕士教育就会偏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的初衷,也会使工程硕士培养变成一种产业化、企业化的教育。

可见,如果仅仅坚持经济目标优先的原则,将使工程硕士教育偏离教育的根本目标,就不能体现工程硕士教育的特殊性。工程硕士教育中相关的各类组织和个体必须认真处理因经济目标优先带来的冲突。从学校的角度出发,工程硕士教育是工学硕士强有力的补充,应该把它作为正常的研究生教育体系进行发展,不能够仅仅看重经济目标,同时要重视它的社会目标和科学目标,把它作为一个向社会公众展示学校实力和特色的宣传窗口,从而赢得社会的尊重与理解;从培养企业的角度出发,充分认识到工程硕士的培养和壮大对于本单位业务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应视其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加大对这项工作的支持力度,不能仅仅关注培养费用的支出,更应该多关注员工经过工程硕士课程学习后带来的员工满意度的提升,优秀人才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企业文化氛围,社会对企业评价的提高;从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角度出发,无论是课程学习还是论文研究,都是完善自我、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因此,从本质上说,工程硕士教育中相关的各类组织和个体在追求价值目标时尽管有差异,但也有求同融合的属性。

2.以社会目标为优先目标时的冲突

工程硕士教育的社会目标是由教育的社会性所决定的。从教育理论层面来说,教育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建设社会、创造新社会的人。关注教育促进人的社会化水平,实际上就是关注教育最最根本的效率与价值体现。背离教育社会性效率与功能的考量,实际上也就失去了对教育存在价值的评判。但是如果仅仅把社会目标作为工程硕士教育的主要目标,那么培养院校就会缺少资金的支持,就难以更好地进行工程硕士的培养工作,从而缺乏进行工程硕士培养教育的动力。

3.以科学目标为优先目标时的冲突

知识的获得是教育的基本功能,科学知识的传播和科研创造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基本要求。但是,若仅论科学目标价值,工程硕士的设置显然缺乏必要性,因为工学硕士的学术性要求远高于工程硕士。所以,我们要从工程硕士培养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来考虑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从教育实践层面思考,教育是否有效,最根本地应当看其培养的人对社会所具有的知识贡献率。这种知识贡献率,关键是看学生在毕业后参加社会建设、服务社会进步、提升社会品质的能力和效果。从这一层面关注现实的教育,社会实践、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程显然是一个研究生成长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也是他们实现社会化的有效途径。工程硕士就是要培养那些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这也是工程硕士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

三、多重价值目标冲突的具体表现

工程硕士的多重价值目标冲突在现实中因涉及的相关方较多而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在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过程中,由于领域规模、教学点规模的差异,工程硕士培养的价值目标不断变化。

在领域规模差异方面,工程硕士一共有40个领域,有的领域因社会需求大、发展比较早而规模比较大,有的领域因发展比较晚而规模比较小。如近几年,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的发展就比较快,自2005年以来,项目管理领域一直是全国所有工程硕士领域报考人数最多的,2007年10月全国报考项目管理领域的共有19814人,占40个工程领域总报考人数(98267人)的20.2%,比2006年的17140人(占当年所有领域总报考人数 92833人的18.5%)增加了2674人,占总报考人数的百分比上升了1.7%,录取人数 8983人也比2006年的7957人增加了12.9%。

这些领域规模的差异也体现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工程硕士招生和培养历程中。截至2006年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硕士招生最多的领域是软件工程,一共招生1550人;电子与通信工程和控制工程紧随其后,各招生387人和341人;而核能与核技术工程仅招生2人,是工程硕士招生数最少的领域。图2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硕士招生领域分布图。图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硕士招生领域分布图(截至2006年)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硕士学位的授予上(见图3)。软件工程授学位数量最多,达到工程硕士授予学位总数的一半以上,其次为控制工程和电子与通信工程,分别占授予学位总比例的57%、13%以及11%,其他各工程硕士专业领域授予学位规模相当,占授予学位规模的5%以下。

工程硕士教学点规模的差异也比较大。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例,除部分合作单位有较为长久的合作外,大部分合作时间较短,仅合作一期,且每班招生规模较小,30人以下规模较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苏州、深圳研究生院的招生合作时间较长,但招生规模的变化趋势各不相同,苏州的招生规模软件工程较为稳定,深圳的招生规模近年来数量减少较快。外地教学点规模最大的是苏州,从2004—2006年,分别招收了119人、100人、100人。其他教学点一般都在50人/年左右。图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硕士学位授予领域分布图(截至2006年)

针对领域规模和教学点规模,只要规模比较大,就容易产生规模效应,产生规模经济。对于培养院校来说,规模大的领域和教学点能够带来更多的工程硕士培养费用收入,容易实现经济目标,这时候很容易丧失危机感,忽视工程硕士培养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但如何能够在实现经济价值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发掘实施工程硕士培养的科学价值、社会价值呢?规模大,不管是领域方面还是教学点方面,都能够说明社会、企业和教学点所处地区对培养院校的认可。只有继续保持和增强对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追求,才能取得更好的社会价值,提高学校的声誉,赢得更多的社会尊重,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

如果工程硕士培养在领域上表现的规模小,那么该项培养的经济目标价值就比较小。那是否就不应该在此领域进行招生与培养工作呢?一般说来,工程硕士培养领域和培养院校都经过了严格的审批,即使是领域规模比较小的工程硕士培养项目,如果不具有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也是不会被允许设立的。因此,领域规模比较小的工程硕士培养项目,其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都会比较大。面对这种情况,应该进行详细的分析,要结合在该领域进行工程硕士培养所产生的科学价值、社会价值以及培养院校的师资力量等方面做出判断。如果该领域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很高,培养院校在此领域拥有雄厚的师资和实力,那么就应该继续在此领域加大投入,力图形成规模效应。

如果工程硕士培养的教学点规模小,对培养院校来说,其经济目标价值就不会很大,那么能否放弃该教学点的建设?在工程硕士培养的发展历程中,许多培养院校都出现过放弃规模小的教学点的情况。有些工程硕士培养院校采用把相邻地区、相同专业的工程硕士并班办学的办法,以增大教学点的规模。但是作为培养院校要想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到一个新的地区去进行工程硕士的招生与培养工作,难免会遇到办学伊始教学点规模较小的情况。虽然此时教学点的规模较小,经济价值低,但其社会价值大。因为此举不仅向该教学点所处地区宣传了培养院校的特色与能力,而且加强了学校与地方的联系,与企业、研究所的联系,积累了各方面的经验,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与准备。即使由于领域和学科实际需求的特点不可能形成大的规模效益,考虑其社会价值和科学价值比较大,也应该坚持教学点小规模、高质量的发展。

四、多重价值目标冲突的管理模式设计

通过前面的分析与论述,揭示了工程硕士是具有多重价值目标的,而且这些目标之间还会产生冲突,冲突的种类也不止一种。要想对这些冲突进行有效的管理,使用分类管理模式是最优的选择。

对于市场需求量大、领域规模大的工程硕士培养项目,应该采取市场化运作为主导的相对独立的运营方式。这种运营方式能够调动培养院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便于它们进行自我积累、自我发展。面向市场,开阔视野,有利于培养院校吸收校外优质教育资源与先进教育模式,提高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应该承认,海外的许多高校在培养硕士层次应用型人才方面走在我们的前面,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同时,国内的院校在不同工程硕士培养领域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也值得相互借鉴。许多学校、学院都加大了与各相关企业开展联合培养工程硕士的力度,这是值得充分肯定和广泛推广的举措。学生筛选、培养方案由培养院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师资以培养院校为主,配合企业选派的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具有高级职称或职务人员来补充和丰富专业师资,加强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教学方法。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而且能够增强与企业的了解与联系,增进培养院校与企业的感情。灵活的市场化运作,要求培养院校对承办单位充分放权,甚至能够进行独立核算。而在这种情境下,为了取得不错的经济效益,承办单位要上交一部分给学校,为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支持,做出贡献。

对于规模小、社会效益大的工程硕士培养项目,可以采取学校补贴的运营模式,基本上收取的培养费全部用于领域建设,而且学校还给予补贴。学校不能仅看重经济效益,而忽视教育的社会效益。工程硕士是一个复杂的校企合作培养系统,在系统中一个高校可以选择多个企业合作,一个企业也可以选择与多个不同的高校合作。对于高校来说,选择企业作为合作培养工程硕士的因素除了其规模和效益外,还与长期的科研合作、联系以及企业所在地理位置有关;不能仅仅关注经济价值,还要关注社会价值和科学价值。对于企业来讲,高校的办学声誉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选择,办学声誉高的学校,企业会优先考虑与之合作,根据高校学科特色与专业方向选择适合自身高新技术发展的合作伙伴,通过高层次人才培养和技术成果转化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开展校企科研、学术等交流合作,充分利用高校与企业产学研管理部门的联系增进双方了解,提高企业对学校的信任和理解。在校企协同合作的过程中,如果学校能够真正为企业着想,为企业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而提供有效的服务,企业也会对学校进行一定经济上或其他方面的补偿。

对于社会需求意义大、对学校发展意义大的工程硕士培养领域、教学点,实行例外管理原则,特事特办,给予特殊政策。学校在工程硕士的培养过程中,不仅要获得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把工程硕士的培养工作作为一股推动学校发展的力量,使工程硕士培养工作为学校发展服务。学校在进行工程硕士培养工作时,不能仅看眼前利益,而需要有长远的眼光,要能够发现它对学校发展的重大意义。现在高校都在追求产学研的结合,即使是要建设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也需要实施理实交融的理念。而通过进行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的开展,贯彻执行的就是理实交融的教育理念。因此,加强工程硕士教育的建设对于培养一流的研究型大学意义十分重大。

通过分类管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不仅很好地化解了工程硕士培养中多重价值目标的冲突,而且还实现了多重目标的融合。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冲突,实施分类管理,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在解决冲突的同时,实现了工程硕士培养的社会价值、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融合,达到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立的目标,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了研究生教育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海英,等,关于我国工程硕士培养现状的调查报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3).

[2]张海英,工科院校应该以培养工程师为主——张光斗院士访谈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3):1-4.

[3]查理德·斯格特,组织理论:理性、自然和开放体系[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4]张康之,周雪梅,论任务型组织的目标结构[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4-100.

专业学位对应的行业专业技术资格认证的国际化问题的研究——以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与行业技术资格认证为例

华南理工大学 陈铁群 顾雨竹 罗文标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工程技术人才能否登上国际舞台将取决于其素质能力是否符合国际市场的要求。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与行业技术资格认证是人才培养外部质量保障的组成部分,二者的规范化、统一化和国际化是我国人才得到国际认可的必要条件。本研究以工程硕士专业培养和认证与注册工程师资格认证相对应的部分为对象,以国际化为研究视野,对国内外工程硕士专业认证和注册工程师资格认证进展情况等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并结合我国工程硕士教育发展的实际,提出了可能进行国际合作的框架流程及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专业学位;专业认证;行业技术资格认证

一、问题的提出

1.研究目的及意义

当今世界迈入了一个知识经济时代,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学术研究不断向前推进,综合国力竞争在相当程度上就是知识的竞争。要使我国在当今时代以及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努力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实力。研究生教育位居我国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体系的顶端,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重任。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变革,除了知识本身的创新之外,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更是重要一环,经济竞争也越来越需要依靠后者的速度及其转化的质量。

基于以上两点原因,相对于以学术研究为主的学术性学位,专业学位更能满足包括工矿企业在内的实际部门对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因此,进一步提高专业学位人员的能力,使之满足全球化国际市场的要求,成为增强我国企业综合实力的必要准备。

目前,很多研究都专注于分析我国工程硕士等专业学位的发展现状,并根据我国国情提出提高其质量的建议;另一部分研究则专注于研究国外工程硕士或工程师文凭的本身,包括其发展历程、模式变化、质量保证体系、课程设置等。此外,还有一些政策性研究专注于行业技术资格认证的合理框架的设计。但是将三者结合起来,将国外工程硕士教育与工程师培养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行业技术资格认证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方法服务于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与行业资格认证的国际合作,使我国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得到国际认可,提出具体的认证渠道框架的研究依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本课题以分析国外工程师教育培养的目标能力以及为达到目标设置的培养过程为基础,研究提高我国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途径,以使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得到国际认可。因为只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得到了国际认可,以其作为必要报考条件的行业技术认证才有可能达到国际认可的目标。因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国际认可首先要按国际惯例对工程硕士教育进行专业认证,因此,本文提出了我国工程硕士专业的认证流程和行业技术资格认证的渠道框架,以使我国高级工程人才能尽快满足国际工程师能力素质的要求,从而达到工程硕士和注册工程师层面的国际互认,也使我国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更具国际竞争力。图1示出了研究路线及研究目的。图1研究路线及研究目的

2.本文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的对象及范畴如图2所示。图2本文研究对象

二、中美工程硕士教育比较

1.工程硕士的产生与发展

中、美两国工程硕士教育发展的共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两国工程硕士的大规模发展都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而且政府的大力支持对其发展有着很明显的促进作用;两国的工程硕士的规模都较大,主要是因为从事工程技术工作人员的基数大,并不是工程硕士教育的影响非常大。此外,中美工程硕士都是在崇尚学术研究的传统氛围中发展起来的。因此,两国工程专业性学位都面临如何突出自身特点、获得学术界认可,以及从学术性学位中脱颖而出的问题。

然而,两国的工程教育也有其不同之处。

美国工程硕士的产生是大学的自发行为,而不是出于政府的行政命令。政府对工程硕士教育的影响主要通过投放资金来体现,是间接的干预,当然其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美国大学特别是私立大学享有比较大的自主权,当政府的资助项目完成后,对工程硕士的培养即取决于办学者的态度。一些大学停止了工程硕士的培养,也有一些大学把工程硕士培养的领域拓宽,并开设了跨领域的工程硕士的培养。我国大学仍然归政府统一管理,在学位、专业设置等方面自由度很小,工程硕士学位完全是在政府的行政行为中发展起来的。为了保障工程硕士的教育质量,工程硕士指导委员会甚至正着手建立统一的基础课教材。

美国应用型研究生阶段的工程教育分为工程硕士和工程博士两个阶段,至今,我国只有硕士阶段,唯一例外的只有医科的两个专业设立了专业博士学位。这说明我国的专业型研究生教育还处在探索阶段,在各方面的条件还不成熟。

美国大学开设工程硕士的专业比较少。虽然美国工学实力很强,但在开设工程硕士学位时涉及的领域并不多,斯坦福大学最多也只有7个方向。我国涉及的范围则十分广泛,因为我国大学在开办工程硕士教育方面积极性十分高,也比较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发展的时代特征。

2.工程硕士培养和工程师培养

中、美两国在其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上都有不同之处。

美国“2020年工程师”教育计划第一阶段的报告明确指出了美国2020年工程师的培养目标,美国2020年工程师应具备的素质包括:分析能力强;实用技能;创造力(发明、创新、艺术感);良好的沟通能力;精通企业管理原则;领导能力;崇高的道德标准;强烈的事业心;有活力、够灵活、适应能力强、弹性大;具有终身学习意识。

[2]

我国培养工程硕士与培养工学硕士在学习方式、培养目标上有一[3]定区别。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总目标是:立足国内培养高层次人才,建立一个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针对工程硕士研究生,他们应该具备的能力为:创造能力和创造精神;合作精神和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实验研究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中国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与国外工程硕士或工程师培养的区别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1)在培养层次上,就学制、培养方案和论文水平要求而论,中国工程硕士似乎要高于美国的工程硕士,而接近于工程博士。美国工程硕士的学制为1~2年,包括课程学习和历时数月的论文或工程设计。中国工程硕士需要2~3年,除了系列课程之外,还必须有一年时间用于硕士论文,时间和工作量都大于美国工程硕士。据浙江大学的研究结果,美国工程博士为3年学制,其中至少有一年的“工业见习期”,参加研究和设计开发工作。课程相对宽广,强调实用性和综合性;要求有创新的设计论文或围绕适宜的工程问题,提出有独到见解的解决途径。与美国的工程硕士、工程师学位和工程博士等三种工程学位相比,中国对工程硕士的要求与美国工程博士颇为接近。(2)在培养的连贯性上,无论是与我国研究型教育还是与国外工程教育相比,我国工程硕士培养都是相对孤立的,有断层出现(如表1所示)。一方面,我国工学硕士是以本科阶段的工学学士的培养作为基础来培养研究型人才的。国外工程教育是将本科与工程硕士贯穿起来培养,将本科作为获得工程硕士或工程师文凭的一部分,这两种培养过程都是连贯的。而我国工程硕士培养却缺乏这种连贯性。首先,没有应用型工程学士学位教育作为工程硕士教育的基础,工程硕士的生源主要来源于学术型的工学学士。其次,在学术型的工学学士毕业生攻读应用型的工程硕士之前,没有相关的、起衔接作用的培养阶段。另一方面,我国工程硕士缺乏继续深造的空间。如前所述,我国工程硕士没有相应的工程本科学位,只是面向工程实践的第一个学位教育,培养过程仅为两年,工程技术人员还需要进一步地深化自己的工程技术能力。进言之,我们需要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教育,来系统地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能力。(3)在课程和教学上,美国工程硕士先于我们进行了许多革新。如MIT的课程连贯跨越了电气工程与计算机工程的传统界限,Drexel大学的课程有意识地结合了工程、法律、医学、制造、电子通信和公共政策等相关学科。在教学上,MIT在培养学生成为空间系统的有效管理者时,就在教学上引进培养管理人才常用的案例教学,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