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向王阳明学习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6 13:22:39

点击下载

作者:赵晓军

出版社:广东旅游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悟道:向王阳明学习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悟道:向王阳明学习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试读:

前言

王阳明的三句话、十个字

王守仁(1472—1529年),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后人多称他王阳明。

自唐朝以来,打破门户之见,兼学儒、佛、道三家而卓有成就者很多,但融众美于一炉、自成一家而为“教主”者不多,能将学问转化为能量、应用于实践而成就大事者少之又少,王阳明是其中难得的一位。他因此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明史》赞曰:“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阳明者”;而清代学者则公认他“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

王阳明的主要政绩,在于他实践了儒家的“德治”的理念,让“礼教”渗透到民间,以淳化民心,美化风俗;王阳明的主要军功,一是平定了南赣为患数十年的“山贼”,二是剿灭了宁王朱宸濠叛乱,三是平息了两广及湖南少数民族的暴乱。不过,推行治道,任何一个优秀官员都可能办到;临阵胜敌,任何一个优秀将领都可能办到,王阳明对中国、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在思想方面,他继承宋代大儒陆九渊的“心学”,以自己的体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当时,朱熹和二程“理学”已在学术思想和意识形态方面取得垄断地位,明清都规定:科举考试不得超越朱熹的注解,思想控制日趋严重,而王阳明的“心学”成为对抗“理学”、打破思想禁锢的一股最大力量。

王阳明的“心学”虽然一度被定为“伪学”而禁止流传,解禁后也一直受到理学挤压,但仍广为传播,对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大清第一名臣曾国藩评曰:“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与曾国藩齐名的左宗棠也评价说:“阳明先生,其事功,其志业,卓然一代伟人,断非寻常儒者所能几及。”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则说:“五百年来在东亚,儒家思想的源头活水就在王阳明。”

王阳明推崇“简实”,他的“心学体系”并不复杂,三句话、十个字即可全部概括:

第一句话:心即理。

几千年前,人们就知道,天地万物间,存在着某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神秘力量,有人谓之“神”,有人谓之“道”,有人谓之“天理”,有人谓之“自然规律”,愚者“拜神”,智者“求道”,学者研究“天理”,及至用科学手段探寻规律,那种神秘力量已经不再神秘。但规律隐含于万事万物中,探寻谈何容易!王阳明走唯心主义路线,提出“心即理”的观点:规律只在你心,你心即是天理,无须外寻,只需内求。

在“心即理”之下,王阳明进而认为,“心外无物”,他曾以看花为喻: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顔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此一说法似乎不能证明“心外无物”,按佛家的观点,心本空寂,“物来则应,物去不留”,不看花则无,看花则有,恰好证明心外有物。

但是,正如孔子所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没有什么语言可以准确表达悟者的内心体验。“心即理”或“心外无物”,不是知识,难以理求,王阳明究竟想表达什么呢?那只能自己去悟。有一点可以肯定:你看见的世界,不是那个真实的世界,只是你心所能感受、理解的那部分世界;你看见的人,不是那个真实的人,只是你心所能感知、想象的那个不完全的人;你看见的事物,不是那个真实的事物,只是你能探寻、发现的那个残缺的事物。真实的世界、世人、世事也许十分美好,但你心若失去了感知美好的那部分功能,你看见的就不是美好,一切都会被你的心染上颜色。常人以“眼见为实”,悟者曾经切身体验到,眼前的同一世界,在一刹那间,竟然显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天堂、地狱、仙境、凡间,判然有别,于是顿悟一切外物皆“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顿悟“即心即佛”或“心即理”“心外无物”。

所以,千万不要从言论上理解悟者的话,他们告诉你的并不是某个道理,而是一种真实体验,一条通向觉悟的路径。你或者顺道前行,或者望而却步,都可算是明智选择。至于指点论述,说是论非,说好道歹,都是没有意义的。

第二句话:致良知。

王阳明认为,个个人心有仲尼——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圣人,都心如明镜,智慧通神,那个圣人就是你的“良知”。“夫妇之与知与能,亦圣人之所知所能。圣人之所不知不能,亦夫妇之所不知不能”,你心里的良知不比孔子、老子、孟子、释迦牟尼少一点,也不比他们多一点。不同的是,他们让自己的良知纤毫不染,而你的良知却被掩埋在贪、嗔、痴积聚的心尘中,偶尔才露峥嵘。佛家云:佛是已悟的凡人,凡人是未悟的佛。区别只在于良知是否蒙尘。你若勤于修炼,拂扫心尘,保持一心清净,你就是圣人。

成为圣人有什么好处呢?你将慧眼大开,看世界是美好的,看世人是美好的,看世事是美好的,于是,你也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烦恼、痛苦将远离你而去,事在逆境,心有菩提;身处陋室,如居天堂。

但是,按佛家的观点,求一己幸福,只是小乘道,普度众生,才是大乘道;按儒家的观点,“修己以安人”,才是无上正道;按道家的观点,“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离了众人,无所谓圣人。王阳明以“良知”接“天理”,继承的仍是孔、老、释氏的“大道”,提倡将“小我”的幸福融于“大我”的幸福中,因为“天地有好生之德”,人岂能不积极表达真诚的善良?

第三句话:知行合一。

王阳明认为,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知和行只是一件事,知而不能行,等于无知;行而不求知,等于无行。

王阳明反对“悬空口耳讲说”,他甚至认为,“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学习不能离开实践,离开实践就谈不上为学。若按他的观点,那些一辈子钻在书堆中、从未办过实事的学者、教授,大概只能算“半文盲”,因为他们还没有真正开始“为学”呢!

俗话说: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俗话又说:一处不到一处迷。

学习可以继承前人的知识,但真正的智慧只能在实践中感悟,而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李逵,李鬼,拼一拼板斧,便知谁假;真假孙悟空,痛到切身处,便知谁真;真知和伪学,也要在实践中辨明真伪。

可以说,学王阳明,学到一个“知行合一”,便可受用一生!第一章王阳明的性情绝学做人做到道貌岸然,藏头缩尾,虚言应世,那是白活了!做到“此心光明”,坦诚直率,任其性情,却又被人喜欢、尊敬,那才不枉了一世为人。人人都有圣人潜质【王阳明语录】夫妇之与知与能,亦圣人之所知所能。圣人之所不知不能,亦夫妇之所不知不能。——《知行录》【语录精解】普通男女所具备的良知良能,也是圣人所拥有的良知良能;圣人所不具备的良知良能,也是普通男女所没有的良知良能。

王阳明一生的学问,最后可以归结为三个字:致良知。

所谓“良知”,是一种天赋的道德观念。《孟子·尽心上》云:“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王阳明上承孟子,认为良知是一种生而知之、“不假外求”的优良智能,他还将良知、良能视为一事,并丰富了“良知”的概念,他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良知即是道、良知即是天理。这种说法,将儒家对“性”的定义提升到了“道”的高度,显然借鉴了佛家的佛性即佛道的观点。

王阳明从“良知即是天理”出发,进而认为,圣人无所不知,只是知个天理;无所不能,只是能个天理。以此推之,能“致良知”者,就是圣人了。

简单地说,所谓“良知”,即是一颗自发的善心,一颗爱人爱己、助人自助的心;所谓“致良知”,即让本有之善自然发散出来,变成“修己安人”的美好行动。借用西方哲人马斯洛的观点,人人都有五种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你自食其力,用心呵护自己,尽量不做伤害名誉和身体的事,努力追求事业的成长,就是自爱了!推己及人,尽量满足他人的五种需求,就是爱人了!比如说,给饥寒交迫的灾民提供食物、衣物,这是满足他人的生理需求;救助生命受到威胁的人,这是满足他人的安全需求;热情待人、谦虚礼貌,这是满足他人的社交与尊重需求;在学业或事业上给予他人提携与帮助,这是满足他人自我实现的需求。当然,无论助人或助己,都要建立在一定规则之上,用合乎法律和道德的方式行事。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爱人和爱己原是一件事,如果分成了两件事,爱己便不能爱人,爱人便不能爱己,离良知就远了!只要一心一意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即是“致良知”,人性的光辉散发天地间,自然可以与圣贤比肩。

王阳明继承了佛家“人人皆有佛性”和宋儒“人人可为尧舜”的观点,认为每个人都具备圣人的潜质,因为人人都有良知,普通人不比圣人少一点,圣人不比普通人多一点。所以,每一个普通人都有成为圣贤的可能。

对于王阳明的良知说,许多人起初并不信服,试想,圣人和普通人,普通人和恶人,天差地别,怎么可能拥有一样多的良知呢?据说有一次,有人在半夜里捉到一个小偷,便把王阳明请去,问他:你看小偷有良知吗?

王阳明并不辩解,让小偷脱去外衣,小偷照办了;又让小偷脱掉内衣,小偷也照办了。再让小偷脱掉内裤,小偷一脸惶恐地说:“这恐怕不妥吧!”

于是,王阳明对大家说:“羞耻之心,人皆有之,这便是小偷的良知。”

这个小偷做了“不要脸”的事,但他并非真的“不要脸”,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这个小偷有羞恶心,自然具备了义行的基础。小偷如此,普通人不更是如此吗?

但是,在行为表现上,圣人和普通人、善人和恶人确实有很大的差距,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圣人的“良知”像新鲜出炉的纯金一样散发着异彩,而普通人的“良知”则程度不同地被贪欲的尘埃所蒙蔽。只要拨开尘埃,便见圣贤。

可能性不等于必然性,虽然每个人都有成为圣贤的可能,但最终超凡杰出者寥寥,大部分人都变成了乏善可陈的庸人,临到开追悼会时还要让主持人挠头,不知道哪件事可以拿出来讲一讲。原因在于,人们往往随顺惰性,懒于进修,轻率地对待自己的人生。有一首名叫《小草》的歌唱道:“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从不寂寞,从不烦恼,我的伙伴遍及天涯海角……”这首歌唱出了许多人的一般心态:对自己没有太高的要求,满足于平庸的状态,只求轻轻松松地享受生活,不想辛辛苦苦地实现自我。

不是说小草没有价值,但世界确实需要大树,“森林覆盖率”不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环境状况的重要指标吗?同样,平庸也是一种活法,但社会的进步确实需要更多乐意开发良知、追求卓越的人,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普遍安于平庸,就要落后到挨打的地步了!

按王阳明的观点,每个人都是一颗优良的种子,都有成为参天大树的可能,也有自我成长的意愿,最终大树不多而小草“遍及天涯海角”的原因,在于太多人没有让良知生根发芽,有的人自我成长的动力不足,仅仅努力到做“白日梦”为止;有的人受限于环境,不敢运用良知良能,甚至害怕杰出、讳谈高尚,以浅薄为修饰,以低俗为时尚。

假设一个人真的安于庸俗的生活,倒也不失为快乐的人生。但实际情形并非如此,人们内心的良知时时涌动,却不能变成行动和成果,带来的往往是遗憾和不满足。

法国著名牧师纳德·兰塞姆曾断言: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

纳德·兰塞姆一生曾接受上万人的临终忏悔,每个人的忏悔都让他感慨万千。例如,一位70岁的布店老板临终前忏悔说:他年轻时喜欢音乐,曾经和著名音乐家卡拉扬一起学吹小号。他当时的成绩远在卡拉扬之上,老师也非常看好他的前程。遗憾的是,20岁时,他迷上了赛马,从此告别了音乐,否则他一定可以成为一位出色的音乐家。反思一生碌碌无为,他感到非常遗憾。他告诉牧师,到另一个世界后,如果可以再一次作出选择,他绝不会再干这种傻事……

人们的遗憾不尽相同,但有一个普遍特点:迷失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假如世上有“后悔药”,那就是回到从前,再次面对那一个个选择机会。跟王阳明学绝学:你想成为“小草”还是“大树”?或者说,你打算尽量开发良知,还是随意将它掩埋?这就是人生的一个十字路口,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十字路口。你或者走圣贤之路,或者随大流,往平庸的道路上走。走路本身不一定有多大差别,无论圣贤的活法,还是庸人的活法,都不容易,也不太难。往哪个方向行走,决定了命运的流转。轻轻松松做减法【王阳明语录】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知行录》【语录精解】我们这些人做工夫,只求每日减少,不求每日增加。减去一分物欲,便领悟了一分天理,这是何等轻松洒脱的事!这是何等简单易行的方法!

王阳明是一个不囿于门户之见的儒学大师,他的哲学思想以儒学为基,兼收佛、道二学,自成一家。所谓“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上承老子《道德经》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做学问应该每日增加知识、才干,学道修行,却应该每日减少贪欲,贪欲一分一分减少,道行一分一分精进,当贪欲减少到接近于无时,便进入顺其自然的境地,也就是老子所谓“无为而无不为”、孔子所谓“从心所欲”、释子所谓“圆觉”的大自由境地。当此境地,无论一言一行一念,无不从容得体,做人做事岂不“轻快脱洒”?“天理”二字,虽然是一个宋代理学概念,跟老子的“道”,孔子的“天道”,释子的“佛道”,只是名词的不同,即使内涵有细微差别,也无须刻意分辨,按现代哲学观点,理解为“自然规律”,亦无不可。

减“人欲”跟复“天理”有什么关系呢?人的智性原本清明,一旦被欲望屏蔽,智性便昏昧了,随着欲望一层一层堆积,最后连自己是谁都看不清了,又如何看清身外的人和事?比如初生婴儿,欲望是最小的,只有吃喝拉撒那点事,满足了便发出会心的微笑,不能满足便无所顾忌地放声大哭,他们易于满足,而且用不着分别好人坏人,用不着计较好事坏事,更用不着在意他人的眼光,因此大部分时候处于精神愉悦的状态。据科学家统计,婴儿每天平均微笑三百多次。随着欲望增大,想要的总是比得到的多,经常处于不满足状态,烦恼便产生了。为了解除烦恼,不得不殚精竭虑地追求想要的一切,思维和行为也不由自地跟着欲望流转——为了一点虚荣心,眼睛随时盯着别人生活,别人加薪了、晋级了、穿了一身新衣服,都成了自己心里的痛楚;为了大家都羡慕的名车、洋楼,不惜屈身为“车奴”“房奴”;为了过上所谓惬意的“小资生活”,只好起早贪黑,像牛一样干活……

当一个欲望满足后,无数个欲望又如春笋般露出头来,来不及品味短暂的欣喜,又进入无尽的追逐中,欲望无限,追逐无限,最后,大家都变成了没有思想的驴子,每天被欲望牵引,走上时间的单行道,根本不知道活着的意义何在,不知道自己究竟想怎样的生活,烦恼成了割之不尽的赘疣,幸福变得毫无指望,甚至于展颜一笑的心情都变成了奢侈的享受。据科学家统计,现代成年人每天平均微笑的次数只有二十多次而已!

如何重获心灵的自由、体验真正的幸福?很显然,一味追求物欲的满足,那是一条永无尽头的死路;只有反诛自心,从减少欲望着手。减去一分欲望,罗网上的绳索便解脱了一条。当欲望少之又少,到了老子所谓“复归于婴儿”的境地时,心灵便全然解脱,给一点阳光便灿烂,吃一颗冰糖便满足,幸福也会不求自来、不期而至,如此做人,岂不“轻快脱洒”?

欲望越大,幸福越小——对欲望和幸福的反比关系,东西方哲人所见略同,孔子提倡“贫而乐”,老子提倡“圣人为腹不为目”,而苏格拉底则说:“需求越少的人越接近上帝。”原因何在?一个人的真实需求的东西极少,住不过一室,睡不过一屋,吃不过一饭,一旦享用的东西超过了真实需要,反倒成了负累,诚如老子所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人需要吃饭,但天天山珍海味,除了吃出一身肥肉和糖尿病、脑血栓等各种疾病,又有什么好处?人需要倾听美妙的音乐,但是,大街小巷不绝于耳的流行音乐,又成了噪音;人需要适当玩乐,但玩乐太多,有何乐趣可言?王阳明所谓减“人欲”,并不是做一个不吃不喝、远离名利的无欲之人,而是将欲望降低到自己的真实需求,而不被虚假的欲望所蒙蔽。

如何减少欲望呢?王阳明提出了一个方法:“私欲日生,如地上尘,一日不扫,便又有一层,着实用功,便见道无终穷,愈探愈深,必使精白天一毫不彻方可。”人是一种按惯性生活的动物,当你产生了某个欲望并开始认真追求时,便很难收住脚步,要么使欲望得到满足,要么被碰得头破血流。这一特性使很多聪明人变成了“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傻瓜,如佛家所说:一念可缠缚菩萨。如何对治惯性呢?当你产生某个欲望时,不妨反躬自问:难道它对我真的很重要吗?当你一次次审问自己时,你的心灵也被一遍遍清扫而变得清静了,自然能品尝到那种不为物累、轻松恬然的快乐。

人的欲望每时每刻都可能萌生,欲望一生,心尘便起,需要时时清扫,所谓修身养性,工夫全在这儿了!真正的幸福也发源于此。没有人真的可以减尽多余的欲望,没有人真的可以把心灵打扫得一尘不染,怎么办呢?唐代高僧鼎州禅师的话或许可以为你释疑解惑:

那是一个秋天,枯黄的树叶随风而落。鼎州禅师就弯着腰,将树叶一片片地捡起来,放进装垃圾的口袋里。一位弟子说:“师父!您不用捡了,反正明天一早,我们都会打扫的。”

鼎州禅师不以为然地说:“话不能这样讲,我多捡一片,地上就多一分干净啊!”

弟子说:“落叶那么多,您在前面捡,后面又落下来,怎么捡得完呢?”

鼎州禅师边捡边说:“落叶不光是落在地上,也落在我们的心地上,我捡我心地上的落叶,终有捡完的时候。”跟王阳明学绝学:人的欲望纷呈,如秋天的黄叶纷纷飘落心田,哪能一时“捡”尽?但捡一点是一点,幸福体验也会多一点。抱着这样的心情自修,工夫每天都有一点点进步,靠着这每天的一点点进步,足以让你超凡脱俗了!灵丹一粒,点铁成金【王阳明语录】人若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妄)念,这里一觉,都自消融。真个是灵丹一粒,点铁成金。——《知行录》【语录精解】人们如果知道良知的妙用,无论有多少邪思妄念,只要在良知上一悟,都自然消融于无形,真的像灵丹一粒,可以点铁成金。

王阳明所谓“良知”,是一种自发的美好情感,它不同于孟子所讲的人性本善,不同于荀子所讲的人性本恶,也不同于董仲舒所讲的人性非善非恶。“道”或“天理”自然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良知”也自然存在于人的心灵,好比软件可以驱动电脑一样,“良知”是上天赋予的一个完美软件,可以驱动人们从事各种有意义的工作。但是,物欲又像病毒一样,可以破坏“软件”的功能,使人的行为反常,做出许多自己都很厌恶的事情。

王阳明说:“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在正常情况下,人们依从本心行事,往往高尚而又富有创造力,如同道流天下,包容一切,创造一切,使一切充满勃勃生机;一旦“良知”遭到物欲的侵染,人的行为又由高尚转为低级趣味,创造力也变成了破坏力,乃至伤天害理,离道就远了!王阳明的“致良知”,即是在心灵安装一个“杀毒软件”,杀掉由外入侵的“病毒”,回归本心。

事实上,没有人愿意过着卑俗、狭隘、邪恶的生活,没有人愿意封闭在阴暗的心灵世界、紧守着不可坦然告人的“隐私”,任谁都想过着体面的、有尊严的、光明正大的生活,任谁都想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对世界有益也被世界喜欢的人,人心自有一股向上的力量,这股力量即是“良知”。“良知”是一种正向力量,引导人们走向正确的方向,但“良知”常常被物欲拨转了方向,变成负向力量,使人们南辕北辙、行为乖张。变化往往发生于不知不觉间,沙漠中的旅人,一旦失去了罗盘,就会迷失方向,他们以为自己正在走向生命的绿洲,却不知道自己离绿洲已经越来越远。人也是如此,一旦深陷物欲,根本看不清东南西北,所以错而不知错,义无反顾地走向跟“绿洲”相反的方向。在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一个“好人”,因为他们本想做个“好人”,并且自以为一直在按“好人”的标准做人做事,所以,恐怖分子认为自己是在伸张正义,盗贼认为自己是在追求公平,“大魔头”如希特勒,至死都认为自己是在改良社会。

如何随顺做“好人”的美好愿望,使生命之舟不会偏离航向呢?王阳明认为,应该运行“良知诀窍”,或者说,溯本寻源,回归本心,找到最初的出发点。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不妨试举一例:

有一个美国老太太,儿子、儿媳不幸在车祸中丧生,她和小孙子相依为命,艰难地维持着生计。一天,她去偷面包时不幸被捉,交由法庭审判。

老太太请求法官原谅,因为她不喜欢偷窃,她偷面包是因为孙子很饿。

但是,根据神圣的法律,陪审团的所有成员都认为老太太有罪,旁听席上的人们也认为,老太太的处境虽然令人同情,但可耻的偷窃必受惩罚。

最后,法官给了老太太两个选择:要么坐监一个月,要么交罚金十美元。

老太太不能坐监,因为她的小孙子嗷嗷待哺;可她身无分文,也交不起罚金。

这时,法官站起来说:“在一个文明社会里,却有一个七旬老人,不得不靠偷窃面包喂饱她的孙子,这是谁的过错?是我们大家的过错;这是谁的耻辱?是我们大家的耻辱。她的悲惨遭遇,是因我们大家的冷漠。”

法官掏出十美元,替老太太交了罚金。同时决定:对在场的每个人罚款一美元,作为对老太太的补偿。

每个人都心甘情愿地掏了罚金,并且对法官的判决报以热烈的掌声,许多人甚至感动得热泪盈眶。

在这个故事中,每个倾向于依法处罚老太太的人,都认为自己在按“良知”思考问题,因为维护神圣的法律,是每个人的义务。一旦大家意识到自己没有尽到救助他人的义务,意识到自己也是老太太悲惨境遇的制造者之一,于是,良知真正觉醒了,此时此刻,大家自发的美好行为,见证了真实的人性。

在生活中,你随时可能产生“邪思妄念”,例如嫉妒、怨恨、恼怒、厌憎等种种不良情绪,而且你理所当然地认为,你是对的,错的是别人,你是“名门正派”,别人是“邪魔外道”,所以你理直气壮地厌恶、指责别人,你甚至希望将你厌恶的人像垃圾一样清理掉。当你这样想时,“良知”已经被邪思妄念掩埋,也就是俗话说的,“猪油蒙了心”,人性已经只剩下黎明前的一点微光了!你的不良情绪首先伤害的是自己,让你饱受烦恼的折磨。一旦不良情绪流露于外,化为言语和行为,进而会伤害他人。人与人之间的彼此伤害与仇视,往往就是这样造成的。

如何“在良知上一悟”呢?主要有如下三个方法:

一是反躬自省。你真的站在正确的一方吗?你真的不需要为别人的错误负责吗?你评判好坏对错的标准真的经得起推敲吗?你所言所行真的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多拷问一下自己,你更容易拂去心尘而让“良知”显现。

二是积极沟通。一旦你了解他人心里正在想什么,正在遭遇怎样的困境,也许立即就能理解他为何这样做、这样说,心态自然转为平和,“邪思妄念”顿然消解。

三是以自然的眼光看一切。天要刮风下雪,那是因为到了刮风下雪的季节;他人之所以做你瞧不起、看不惯、想不通的事,那是因为他正好到了这个“季节”。你能忍受刮风下雪,为何不能忍受他人的言高语低、行为异常呢?佛家说:“心净则世界净。”一旦你的心态归于自然,看一切都觉得自然,没有什么人可以勾起你的不良情绪了。

王阳明临终前,说了八个字:“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可以想象,他心中的光明,正是“良知”散发的异彩。“良知”源于自然,也要以自然之心去体验。一旦“良知”充溢内心,如同光照阴影,种种不良情绪,自然消失不见,眼中的世界,无不美好,真正的幸福也会于此时此刻降临。西方哲人说,这是一种“高峰体验”,佛家则说,这是一个“极乐世界”,一个有过“极乐”体验的人,才算真正活过,并且懂得幸福的真谛,能够从浅显的事物中发现宇宙的全部奥义。跟王阳明学绝学:人人都有“灵丹一粒”,让你化腐朽为神奇,将平淡的生活变成一个“极乐世界”,而“点铁成金”的途径是:致良知。良知自在人心【王阳明语录】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知行录》【语录精解】是非之心,不用思考便知道,不用学习便具备,这是真正的良知。

王阳明有《咏良知四首示诸生》诗,第一首便点出了“良知”的要旨:

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

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什么意思呢?每个人心里都有良知,不比孔子多一点,也不少一点。因为良知本是天生,不用学习和思考,自然而得,大家不多不少,只有“灵丹一粒”。那么,为什么孔子是大圣人,而大家只是凡人呢?因为孔子体悟了自己的良知,而大家还处于懵懂状态,将“灵丹”遗弃在物欲的垃圾堆中。

王阳明这一说法,借鉴了佛家的观点,佛家认为“凡圣不二”,每个人的佛性没有差别,不同之处只在一个悟字上,“佛是已悟的凡人,凡人是未悟的佛”。作为“先觉”者,其义务是“先觉觉后觉”,帮助未悟者觉悟成圣,帮助的方法,并非将“良知”灌输给他人,而是引导他人发现自己的“良知”。

孔子曾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对此,王阳明对弟子们作出精彩的解释:“孔子有鄙夫来问,未尝先有知识以应之,其心只空空而已;但叩他自知的是非两端,与之一剖决,鄙夫之心便已了然。鄙夫自知的是非,便是他本来天则,虽圣人聪明,如何可与增减得一毫?他只不能自信,夫子与之一剖决,便已竭尽无余了。若夫子与鄙夫言时,留得些子知识在,便是不能竭他的良知,道体即有二了。”这就是说,孔子引导“鄙夫”的方法,不是将良知像传授知识一样传授给对方,只是以没有丝毫偏见的平等心,引导对方反观自心,发现心中本有的“矿藏”。

有趣的是,西方哲人苏格拉底也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知识即回想。也就是说,人们不是从经验中,而是从推论中获取知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人们发现存在于自身的知识。“教育(education)”一词来自拉丁语,其意就是“导出”。在苏格拉底的语境中,“知识”意为智性或真理,跟王阳明的“良知”相近。

苏格拉底认为,真知不能通过教学过程直接转入学生的心灵,教师所能做的仅仅是协助学生产生某一概念的过程。所以教师的任务不在于臆造和传播真理,而是要做一名“智慧的助产士”,把存在于学生内心的知识导引出来,变为学生的实际知识与技能。因此,苏格拉底从不把自己视为正确答案的提供者,他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为了帮助他人“点燃火焰”,苏格拉底发明了一种独特的教育方法:智慧助产术。亦称“苏格拉底辩证法”,其法是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对方一步一步地发现真理。为了证明真知原本存在于人的头脑中,苏格拉底曾用此法向一个未念过书的奴隶的孩子问了一些几何问题,这个孩子最终给出了正确答案,好像正确答案早就藏在他心里一样。苏格拉底从小跟着母亲到别人家去接生,给母亲打下手,这一段生活经历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曾经对朋友说:“我母亲是助产士,我向她学到了接生术。所不同的是,她是肉体的接生者,我是智慧的接生者。”

无独有偶,苏格拉底在“接生”智慧时,也像孔子一样,保持着“空空如也”的无我境界,他有一句精彩的格言:“我只知道我一无所知。”意思是,丝毫不介入个人观点,让对方充分发表意见,然后使对方一步步地接近正确的结论。

孔子和王阳明都没有留下引导他人觉悟“良知”的具体方法,所幸“苏格拉底辩证法”有详尽的实施步骤,我们不妨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第一步:讥讽。通过询问,引导对方发现自己认识中的矛盾,意识到自己思想的混乱,怀疑自己原有的知识,并萌生寻求问题答案的迫切愿望。

第二步:助产。引导对方抛弃谬见,使他们找到正确、规律性的东西。换句话说,就是帮助真理产生。

第三步:归纳。即从个别事物中找出共性,通过对个别善行的分析比较来寻找一般美德。

第四步:定义。即把单一的概念归纳为一般的结论。

为了更好地说明“苏格拉底辩证法”,请看一个他和学生问答的有趣的例子:

格老孔是柏拉图的堂弟,当时不到20岁,梦想成为城邦政府的领袖,为的是享受至高地位带来的荣耀。家里人都认为他好高骛远,希望他脚踏实地生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没有谁能说服他,无奈之下,格老孔的家人只好求助于苏格拉底。

一天,苏格拉底看见格老孔迎面走来,老远就喊:“喂,格老孔,听说你决心做我们城邦的领袖,这是真的吗?”“是的。我的确是这样想的,苏格拉底。”格老孔回答。“那好极了!如果人间真有什么好事的话,这又是一桩好事了。因为,倘若你实现了目标,你将能够帮助你的朋友,为你的家庭扬名,为你的祖国增光;你的名声在传遍全城之后,还会传遍整个希腊,甚至在异邦中享有盛名。那时,你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人们的敬仰。是这样吗?”“我想是的。”格老孔受到赞扬,心情大为高兴。“很明显,格老孔,如果你想受到人们的尊敬,你就必须对城邦有所贡献。对吗?”“正像你所说的。”格老孔回答。

于是,苏格拉底又问格老孔打算用什么方法为城邦做贡献。格老孔根本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低头沉思起来,久久没有回答。

过了好一会儿,苏格拉底启发说:“为城邦做贡献的方式,是不是应该首先让我们的城邦富裕起来?”“是的。”“实现富裕的途径是不是应该让税收增多?”“是的。”

苏格拉底又问了一连串问题:税收从何而来?总数多少?不足的补充来源是什么?

格老孔难为情地表示,他对这些问题还没有考虑过。

苏格拉底又问了一连串有关治理国家必须考虑的问题,如:削减开支、国防力量、防御战略、粮食供应等。

格老孔惭愧地说,他对这些问题所知有限。

最后,苏格拉底又问:“国和家一理。国家人口多,问题很复杂,一时之间很难全部弄懂。但是,如果你能帮助一个家庭,就可以着手帮助更多的家庭。你为什么不试着增进你叔父家的福利呢?”

格老孔说:“只要叔父肯听我的劝告,我一定能对他有所帮助。”

苏格拉底笑了:“你连叔父都说服不了,你将用什么方法说服包括你叔父在内的所有雅典人呢?”

最后,高傲的格老孔终于明白,以自己目前的素质,确实不适于做城邦的领袖,他离梦想还非常遥远,应该将眼前的生活定位于力所能及的目标。

苏格拉底并没有告诉格老孔正确的选择,只是拨开了格老孔眼前的迷障,使他找到了心中本有的正确答案。

王阳明的《咏良知四首示诸生》中还有一首:

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

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良知”自在人心,无论道德判断还是成功方法,人人心中本来具有,无须外求,它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每个人只需发掘自己心中本有的“良知”,便可受用一生,根本不必像一个穷孩子一样,向别人乞求真知。跟王阳明学绝学:以智者为师也很重要,因为智者可以为你指点路径,帮你指出“宝藏”所在,让你更快地领悟“良知”之妙!恶人之心,失其本体【王阳明语录】恶人之心,失其本体。——《知行录》【语录精解】恶人的心,失去了本来面目。“良知”是一颗清净不染的心,一般人理解为一颗“好心”,则有偏颇。有人曾问王阳明:“您说人人都有良知,为什么有人做好事,有人做坏事呢?”

是呀!如果一个人有好心,怎么会干坏事呢?如果没有好心,说明人人都有“良知”的结论并不正确。

对此,王阳明的回答是:“恶人之心,失其本体。”

恶人也有“良知”,只是被贪欲蒙蔽,失去了本来面目,所呈现出来的行为便是“不良”,好比一杯净水,原本可以滋养身体,一旦添加了毒药,那就要毒死人了。但毒性不是水的本性,恶也不是人的本性,都是后来添加。既然可以添加,也可以清除,水可以通过蒸发重新变成净水,人可以通过清除贪欲重现良知。

有一个故事,可以说明恶人确有良知,而且“除恶”的过程并不太难:

有一次,唐代高僧空也禅师外出弘法,在一条山路上,突然窜出一群土匪,将刀剑架在他脖子上,索取“买路钱”。空也看着他们,扑嗽嗽地掉下了眼泪。

匪徒们哈哈大笑说:“你真是一个胆小和尚!”

空也禅师说:“我不是因为害怕才流泪,对于生死,我早就不放在心上了。”“那你为什么流泪呢?”匪徒们好奇地问。

空也禅师说:“你们一个个年轻力壮,不为社会工作,不凭劳动养活自己,却在此拦路劫财。我想到你们所犯的罪过,不仅国法难容,将来还要堕入地狱,遭受苦难。我是为你们感到伤心才流泪啊!”

匪徒们听了,深受感动,竟然抛下贪婪之心,皈依到空也禅师门下,从此变成了虔诚的修行人,心性和行为与往日大不相同。

匪徒自然称得上“恶人”,为何能改恶向善?因为他们本有良知,以前“失其本体”,后来回归正位,并没有变成另一个人,只是做回了真正的自己。

王阳明的思想,深受佛家的影响,对人性深具信心。佛家提出了“放下屠刀,立体成佛”的观点,因为人性本来清净纯良,人人都有向善的动机和动力,只是后天的积染甚深,以至心性不明,堕入无穷的黑暗中,看不见正确的道路,乱碰乱撞,难免会有不恰当的行为,甚至犯下种种过恶。一旦拨开迷雾,心如月明,自然会走向光明的大路。

在生活中,对恶人当存何种态度?《八大人觉经》提出了一个令人感动的观点:“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那些贫穷的人,以及深陷各种苦恼的人,对世界、对他人必多怨恨,因为他们往往将自己的不幸归结于他人或环境,带着怨天尤人的心理,必然犯下种种“恶行”,用言语或行为伤害他人,结下形式不一的“恶缘”,使生活道路变得更加狭窄,烦恼丛生。究其实,他们都是一些可怜的人,是一些值得怜悯的人,与其记恨他们,厌憎他们,不如“布施”一点爱给他们,也许你的爱能点燃他们心中的善,从此脱胎换骨,变作“好人”。

事实上,让一个“恶人”变成“好人”,是人世间最伟大的慈善活动,远胜于你向希望小学捐资一百万元。然而,要做到“不念旧恶,不憎恶人”,确实很难很难,但生活中也不乏有此“菩萨心肠”的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支部队在丛林中与敌军相遇。激战后,安德森和一位战友与部队失去了联系,而且迷了路。两人来自同一个小镇,以前就是好朋友。现在同陷绝境,他们互相鼓励,互相扶持,在丛林中艰难跋涉。十多天过去了,他们仍未走出丛林。一天,他们打死了一只鹿,依靠鹿肉又艰难地度过了几天。最后,他们只剩下一小块鹿肉,背在安德森的身上。他们饥肠辘辘,却找不到任何可以充饥的东西。

这天,他们与一小股敌人遭遇,经过一番枪战,他们巧妙地避开了敌人。走在前面的安德森以为脱离了危险,松了一口气。没想到,就在这时,只听一声枪响,他中枪了——幸亏伤在肩膀上!战友惶恐地跑过来,抱着安德森,泪流不止,并撕下自己的衬衣替安德森包扎伤口。

晚上,那位战友一直念叨着母亲的名字,两眼直勾勾的。他们都以为熬不过这一关了。尽管饥饿难忍,可他们谁也没动最后一块鹿肉。幸运的是,第二天,他们被友军发现,脱离了危险。

30年后,安德森说:“我知道谁开的那一枪,他就是我的战友。当他抱住我时,我碰到他发烫的枪管。我怎么也不明白,他为什么对我开枪?但当晚我就宽恕了他。我知道他想独吞我身上的鹿肉,我也知道他想活着回去见他的母亲。此后30年,我假装根本不知道此事,也从不提及。战争太残酷了,他母亲还是没有等到他回来,我和他一起祭奠了老人家。那一天,他跪下来,请求我原谅他,我没让他说下去。我们又做了几十年朋友,我宽容了他。”

那位士兵竟然为了一块鹿肉,谋杀自己的战友,其行为令人发指。但他很快悔悟,替战友疗伤,可见良知未泯,只是一时“失其本体”。何况,在死亡的威胁下,人的正常心理早就受到了破坏,就像人们能够宽恕一个疯子一样,安德森宽恕伤害自己的人,也许出于类似的心理动机。

在生活中,不仅“恶人”会“失其本体”,每个善良的人在一定情境下,都可能“失其本体”,像那位开枪射击战友的士兵一样,做出后悔莫及之事,乃至犯下不可饶恕的罪恶。一个“放下屠刀”后,即可“立地成佛”。不过这只是针对心境而言,你的心境近佛,但你摆脱不了“因果循环,报应不爽”的命运。跟王阳明学绝学:“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并不认得你是凡人还是佛,所以,一定要紧紧护住“良知”,不要做罪不可恕之事。持志如心痛【王阳明语录】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知行录》【语录精解】立定了志向的人,好像害了心痛病一样,一心都在痛上,哪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古人说:“苟有志者无非事也。”一个真正立定了志向的人,不会做无益之事,一心奔向理想目标,对与目标无关的事,不放在心上,更不会把时间浪费在说闲话、管闲事上。

相反,一个心无大志的人,根本不明白哪些事情很重要、哪些事情无关紧要,经常纠缠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中,为别人的一句话生气,为别人一个眼神闹心,甚至没事找事,无故挑起许多矛盾。有志者深切感受到“时间就是金钱”,而无志者的时间往往一文不值。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或跟狐朋狗友闲聊,或在网上跟不三不四的人神侃,或去娱乐场所寻开心、找刺激,生命在价值低廉的活动中渐渐消磨,活过了好像没有活过一样。

王阳明说“持志如心痛”,是一个形象的比方,但更形象的比方也许是持志如恋爱。你一旦真正爱上了你的目标,便会调动全部激情,不辞劳苦地追求,一些无关紧要的琐事,很难触动你,对别人的闲言碎语,你也会一笑而过。由于你“爱得真切”并且付出了超常的努力,往往能心想事成。

春秋时的宁越,本是中牟地方的一个农民,起初一字不识,每天耕田种地,过着贫穷的日子。他觉得这样的生活太没有希望了,就向朋友请教:“种田太辛苦了,怎样可以改变命运?”朋友说:“最好的办法是读书。读二十年书,你的命运就会改变。”

宁越说:“我想用十五年实现这个目标。别人休息,我不休息;别人睡觉,我不睡觉。”

从此,每天劳作之余,他便废寝忘食地学习,苦读十五年后,他变成了一个学识渊博、智慧超卓的人,被周威公聘为老师。

宁越心无大志时,觉得种田很苦;立定志向后,在种田之余,还加上了读书之苦,他也不觉其苦,反倒乐在其中,因为“持志”的“心痛”,远甚于劳作、读书之苦,相反,后者的“苦味”,反倒可以成为医治“心痛”的良药。

王阳明认为,做人做学问,第一件事是立志。他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愒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没有志向的人,目标散乱,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什么都想抓一把,却不知道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因注意力分散,又不能持久,任何事都很难做成功,“不如意事常八九”。对追求的东西,得不到时固然灰心丧气,得到了也没情没趣,很快便会厌倦。

而立定志向的人,心有主宰,始终向着一个目标前进,每进一步,便与目标接近一步,心里就有一分欣喜,不管最后是否达成目标,他都充分享受了过程的美妙。因为他注意力集中,力量凝于一点,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通常不会抱憾而终。

那么,人应该怎样立志呢?并不是设立任何一个目标都是立志,因为许多目标像海市蜃楼一样,只是虚假的目标。首先,你不能把目标定位于外物,佛家认为,一切外物都“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例如,有人以追求金钱为目标,最后发现自己“穷得只剩下钱”了;有人以追求权势为目标,最后却发现自己“错过了很多”。其次,你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有人将全部心血放到孩子身上,最后却发现一腔心血付诸东流;有人以为陪伴爱人,一生便可无憾,最后却发现只有爱情还远远不够。

立志应该是一种精神追求,例如佛家的“普度众生”,儒家的“行仁”,以及许多科学家的“造福人类”,这样的目标好像虚而不实,却是真正的目标。王阳明所认为的立志,也似虚实真,他说:“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天理”涵养众生、恩造万物,因此,王阳明的“存天理”,也可以理解为“造福人类”。跟王阳明学绝学:一个人只有将自身命运跟人类共同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让“小我”融于“大我”之中,才是真正的立志,人生的幸福,也在“小我”“大我”的“无间道”中。空想无益【王阳明语录】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知行录》【语录精解】立志和做工夫,好像种树一样,刚开始时,只有一点细根嫩苗,还没有树干;等到长出树干,还没有树枝;有了树枝而后有树叶,有了树叶而后有花果。树苗刚种下去时,只管栽培灌溉,不要去想树枝,不要去想树叶,不要去想开花,不要去想结果。空想有什么用呢?只要不忘了栽培的工夫,还怕没有枝叶花果吗?

人人都想成功,但成功不是想来的,若不多做工夫,成功从何而来?在精神方面,人人都想做个道德优秀的好人,但道德却不是想来的,若不多做工夫,内心如何能散发出德性之光?生活中好心犯错的人很多,他们欠缺的并不是向善的意愿,欠缺的只是判断是非的智慧和为善的能力。对这种心眼好、工夫差的人,别人如何对待呢?心情上认为他们“本质上不坏”,属于“可以教育好的”一类人,行为上却排斥他们、远离他们,如果他们的错误犯得很大,还要请他们去监牢反省错误、改造思想;甚至根本不给他们改正机会,直接拉到刑场,一枪毙掉。所以说,有了向善的意愿还远远不够。

在事业、生活方面,人人都想过得好一点,都想加薪晋级,赚更多的钱,掌更多的权,出更大的名,为的是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升官发财出名本身不是俗事,它们不仅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也是运载理想、创造人生价值的优良工具。孔子曾说:“自从季孙氏送给我优厚的俸禄后,朋友们更加亲近了;自从南宫顷叔送给我马车后,我的仁道更容易施行了。所以,一个人坚持的道,遇上时机才会受到重视,有了权势然后才能推行。没有这两个人的赏赐,我的学说几乎成了废物。”一个人如果无权无势无钱,自然“人微言贱”,无人理睬,心里的好想法无法推行,一身的本事无处可用,就像堆在仓库、直到过期作废都卖不出去的商品一样,价值如何体现呢?

但是,名利权势都不是想来的,全靠做工夫,工夫深了,把该做的事做好了,一切都会不求自来。成龙演好了电影,根本用不着去想怎样出名,反倒要多想想怎样摆脱“狗仔队”的追踪;根本不用去想怎样赚钱,反倒要推掉一个个别人梦想不到的赚钱机会。反过来,工夫不行,自然是想什么没有什么。人生就像一场赛跑,“奖牌”和“奖金”全凭各人的工夫定归属,你一百米跑二十秒,只能参加小学三年级的比赛;你一百米跑九秒,不用说,你一定是世界“总冠军”,别人会把你捧到天上去,将“超人”“外星人”之类的尊号送给你,至于名利之事,甚至不再值得你去想。

所以说,一个人只要认真做工夫就行了,别的都不用多想,想了也白想。如果你“混得不好”,无法引起别人的注意,一定是工夫不行,而不是因为你不够狡滑,或别人心眼不好、“不给你机会”。你想改变命运,唯一的办法只是做工夫。当然,工夫不止一种,说话有说话的工夫,办事有办事的工夫,持家有持家的工夫,恋爱有恋爱的工夫,工夫自然是多学一点好,但不可能学成万事通。一般而言,道德上的工夫人人必修,事业上的工夫则要依人生志向而定,你立定了什么志向,就去学什么工夫。王阳明说“立志用功”看成一件事,不立志自然懒于用功,不用功也谈不上立志,只是空想而已。

王阳明是一个实干家而非空想家,他一旦立志,就会采取行动,去做“栽培之功”。他幼年时的志向是成为一个纵横疆场的将军,于是他勤练武功,击剑射箭,无不精通。后来他带兵时,在校场表演,三箭皆中,令人啧啧称奇。青少年时,他立志修炼“长生久视”之术,于是四处寻访名师,探讨玄理,打坐修炼。成年后他立志做圣贤,走上了儒家“经国济世”之路,于是他勤学各种切身工夫,提升领导素质。他本是文人,为何能统领大军、战无不胜而立下赫赫军功?那绝对不是天赋才能,而是平日勤做工夫的结果。

弘治十二年(1499年),28岁的王守仁考中进士,“观政工部”,即在工部担任一个实习官员。当时明朝的北部边疆受到瓦剌的侵扰,而朝廷官员都无进取之志,不敢领军出征。对这一现状,心怀报国之志的王阳明很是不满,于是向皇上上书,提出八项措施,请求革故鼎新,改革经济、政治和军事,增强国力。他的上疏得到了皇上的肯定,但八条措施都未施行。王阳明深知空言无益,于是下决心学习兵法,以备将来为国出征。据《王阳明年谱》说:“当时边报甚急,朝廷举将才,莫不惶蘧。先生念武举之设,仅得搏击之士,而不能收韬略统驭之才。于是留情武事,凡兵家秘书,莫不精究。”以此可见,王阳明学兵法的志向是成为“韬略统驭之才”。

王阳明读过多少兵书,不得而知,但从有关文献的记述看,他至少读过《孙子兵法》《司马法》《尉缭子》《六韬》《吴子兵法》《三略》《唐李问对》,而且他对这些兵书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例如,他论《司马法·天子之义》说:“先之以教民,至誓师用兵之时,犹必以礼与法相表里,文与武相左右,即‘赏罚且设而不用’,直归之‘克让克和’,此真天子之义,能取法天地而观乎先圣者也。”他论《李卫公问答》说:“李靖一书,总之祖孙、吴而未尽其妙,然以当孙、吴注脚亦可。”他对《尉缭子》的心得是:“巧者不过习者之门。兵之用奇,全从教习中来。若平居教习不素,一旦有急,驱之赴敌,有闻金鼓而目眩者矣,安望出死力而决胜乎?”他还从《六韬》《三略》中悟到了一条宝贵的成功理念:“古者寓兵于农,正是此意。无事则吾兵即吾农,有事则吾农即吾兵,以佚待劳,以饱待讥,而不令敌人得窥我虚实,此所以百战百胜。”后来,毛泽东提出“兵民乃胜利之本”的英明胜策,与王阳明的认识神合意同,真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王阳明最推崇的是《吴子兵法》,认为它的实用价值超过《孙子兵法》。

他说:“彼孙子兵法较吴岂不深远,而实用则难言矣。想孙子特有意著书成名,而吴子第就行事言之,故其效如此。”后来,王阳明带兵作战,在战略思想上取法孙子,而在具体指挥上取法吴子,真可谓善于学习、融会贯通。

王阳明讲究“知行合一”,按他的观点,只有学习、没有实践,不可能获得真知,那他饱读诗书,又怎能精通兵道呢?

王阳明当然不会满足于纸上谈兵,一有机会就实践自己的兵法工夫。他二十九岁时,以钦差身份,奉派去督造威宁伯王越的坟墓。于是,他找到了用武之地,以兵法为统御之方,进行军事化管理。他组织民工演练“八阵图”,让民工劳逸结合,按时作息,对管理人员,也以兵法约束和指挥。当然,他还会根据实际情况,对管理方法不断改进。其结果是,在他的领导下,工程的效率极高,远胜平常。当工程完毕,他对兵法的领悟也就更深了。

此后二十多年,他一直没带兵,但并未停止在这方面做工夫,不仅如此,他还把自己的心学融入到兵学中,练成了自己的“独门工夫”。后来,当他真正带兵时,对兵法运用娴熟,有如神助,屡建奇功。跟王阳明学绝学:《明史》说:“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阳明者。”但是,从王阳明做工夫的经历来看,他并不是一个军事天才,他的成功,只是证明了一件事: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著相与不著相【王阳明语录】性是心之体,天是性之原,尽心即是尽性。——《知行录》【语录精解】人性是心的本体,天理是人性的源头,尽心就是尽其天性。

王阳明认为,人的天性受之于天,充溢于内心,与天理一脉相承,只要依从本心生活,自然可以尽其天性、顺从天理。这跟现代哲学所谓“按规律办事”并不背离,只不过,现代哲学认为,首先要探索规律、掌握规律,然后按规律办事,王阳明则认为,只要尽其天性,自然顺应了规律。这一说法比较玄妙,难以讨论,有兴趣的人不妨试试看。

尽其天性的第一步是观照天性,或者说,“认识你自己”。

王阳明又说:“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则意诚。”前面说“性是心之体”,这儿又说“知是心之本体”,可见在王阳明看来,天性即是良知,良知即是天性,而良知自然释放,便是真、善、美,便是孝悌心、同情心、仁爱心以及其他种种美好的感情。

王阳明是一个性情中人,主张“尽性”,不喜欢违逆天性的生活。他的“心学”虽然从佛家汲收了许多营养,但他对佛家抛弃父母家室的做法不以为然,有一次,他对弟子说:“佛氏不著相,其实著了相。吾儒著相,其实不著相。”弟子请问何意,他说:“佛怕父子累,却逃了父子;怕君臣累,却逃了君臣;怕夫妇累,却逃了夫妇:都是为个君臣、父子、夫妇著了相,便须逃避。如吾儒有个父子,还他以仁;有个君臣,还他以义;有个夫妇,还他以别:何曾著父子、君臣、夫妇的相?”

什么意思呢?所谓“著相”,意为偏执观念、心理障碍,父子之爱、君臣之义、夫妇之情都出自天性,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何有障碍?刻意去逃避,反倒成了心障。

但是,王阳明的观点虽有道理,却不尽然。佛家站在更高的高度看问题,弘扬的是一种可敬的“大我”精神,他们并不是“逃了”君臣、父子、夫妇,而是抱持“一切可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信念,本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情怀,将“小我”置之度外,视众生如父如母,追求“普度众生”。好比一个战士,当他走上战场后,不管他的天性是否爱父母妻儿,都无法顾及父母妻儿,只能抱定“牺牲我一个,幸福千万人”的信念去追求胜利,不惜捐生弃命。佛家要跟万千“心魔”作战,跟战场上的战士一样,自然无暇旁顾。王阳明所谓“破心中贼”,如同佛家的战“心魔”,但仍以“小我”为基,不及佛家的高远。

但是,是否每个学佛之人都能跳出“小我”而追求“大我”呢?那就不一定了!有一年,王阳明闲游虎跑寺,听说一个僧人闭关三年,不言不视,觉得不可思议,便登门拜访。

和尚如泥塑木雕般坐在那儿,纹丝不动。王阳明想试一下他,大喝道:“终日口巴巴说什么?终日眼睁睁看什么?”

和尚吓得跳起来,睁开眼睛,跟王阳明交谈起来。王阳明听说他家尚有老母在堂,便问:“想念母亲吗?”

和尚愣了愣,答道:“无法不想。”

王阳明笑了,给他讲了一番“爱亲本性”的道理,和尚听了,眼泪哗哗地直淌,当即哭着谢过王阳明,收拾行李回家去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