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部落的崛起:网络趣缘群体的跨学科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6 17:51:22

点击下载

作者:罗自文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新型部落的崛起:网络趣缘群体的跨学科研究

新型部落的崛起:网络趣缘群体的跨学科研究试读:

前言

无论是偶像迷、歌迷、游戏迷,还是电影迷、果粉、丝袜控,人们出于兴趣和爱好,以超出均值的程度关注、关心、喜爱某人、某事、某物,并以超出均值的频度和强度参与、行动的现象,在我们的身边并不少见,而且还经常见于各种传媒,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无论是迷、粉、控还是趣缘爱好者,沉浸其中达到一定的程度就容易上瘾,上瘾就可能成为一种病态,进而成为一种社会问题。特别是在网络信息时代,各种形式的“网络迷”更是屡见不鲜。严重的网络依赖甚至到了必须进行社会和医学干预的程度,的确发人深思。许多新媒体在刚刚获得社会应用的时候都会引起社会的警觉,担心其对社会特别是青少年产生不利的影响,广播如此,电视也如此,那么网络会不会也是如此?当下,网络趣缘群体这种基于网络赛博空间的“新型部落”是否是新传媒科技下的必然产物,其整体的产生和社会影响是否只是如广播、电视那般属于正常现象?不管怎样,当下网络趣缘群体已经成为人们在网络空间的一种生活方式,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方式,而且正影响着当下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环境的变迁,因此研究“网络趣缘群体”这种基于网络赛博空间的“新型部落”具有传播学和社会学的双重意义。

本研究围绕“网络信息时代需要什么样的群体形态”这一中心研究发问展开,综合采用体验观察、文本分析和深度访谈的方法,以178动漫群、糗事百科群体、豆瓣电影群、百度 DOTA 贴吧群、北京德迷 QQ 群和 E 族韩庚QQ群为例,分析了网络趣缘群体及其社区的形成原因、特征和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网络趣缘群体的传播机制和社会功能,以期有效防控社会变迁给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利用这一群体形态来整合社会,促进个人更好地社会化,进而促进社会更加和谐地发展。

本研究发现:(1)由于“新型部落”构成要素的单一,以及网络媒介的传播范围广、使用便利的传播特性和迷、粉丝、趣缘爱好者“触网”结群的特点,使得网络趣缘爱好者相对现实趣缘爱好者而言,更加容易形成社会群体和网络社区,一些现实社会难以形成的小群体、边缘群体也能够在网络上形成。(2)虽然网络趣缘群体中大多数成员感觉群体成员之间彼此平等,没有科层等级,但是实际研究表明,网络趣缘群体中成员的参与度与影响度决定网络趣缘群体仍然存在事实上的中心,网络趣缘群体的结构再度呈现中心化特征。(3)网络趣缘群体社区的线上虚拟互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现实生活中的面对面沟通交流,但是并不能完全取代面对面的现实交流,网络趣缘群体只是现实趣缘群体一定程度上的补充,网络信息时代的最佳群体形态应该是跨界的网络趣缘群体,即融合线上、线下交流互动形式的全天候社会群体形式。(4)网络趣缘群体中的传播元素重合,传播过程因延伸、循环而得以凸显,传播方式多元,各种传播方式可以根据传播参与者的意愿自由切换、无缝链接,这不仅是一种传播技术的升级与融合,更是传播理念和传播形态的变革,其传播模式是一种范式的革新。(5)群体成员通过广泛的参与,不仅实现了信息的分享与交流,更为重要的是基于自媒介系统,在展现个性的同时,获得了全方位的互动,实现了情感分享、群体归属和文化认同。从这种意义上说,网络趣缘群体以及其中的聚众传播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结构方式。(6)网络趣缘群体虽然具有信息和成长、情感和心理、爱好和发展、角色和规范、适应和合作等方面的正功能,但是其获得的社会支持并没有像现实初级群体那样广泛与有力。另一方面由于网络趣缘群体的虚拟性,以及群体成员对趣缘主题的着迷,会导致网络趣缘群体成员疏远现实生活,从而产生诸如群体成员由迷及痴、影响全面发展,形成亚文化、消解主流文化,聚众传播由于强大的动员效果和放大效应,具有促成群体性事件等方面的负面效果。

在网络信息时代,大部分人获取新闻、搜寻信息、结交朋友,主要依靠互联网来实现,网络日益成为当下社会的第一媒介。借由趣缘主题形成的网络趣缘群体是网络社会群体的主要表现形式,且随着网络沟通形式的日益丰富与网络趣缘群体的快速增长,网络趣缘群体甚至有消解、取代现实社会群体的趋势。因此,本研究认为,网络趣缘群体兼有初级和次级群体、自组织和他组织的双重属性,其中的传播模式融合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优势,具有范式革新的意义,融合线上和线下的跨界互动型网络趣缘群体是未来社会群体发展的趋势。第一章导论

进入信息社会,社区日益陷入“物质性”的旋涡,其成员的归属感则日益淡漠。以中国的城市社区为例,中国的现代化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在中国如火如荼的现代化变革大潮中,中国城市社区也在悄然变脸。各种新型住宅小区如雨后春笋般地崛起,但是它们不再以原先的机关、企业为组成单位,也不以街道里弄为构成单元,而是集合了各行各业的分散的异质的居民,原先传统的单位、企业、街道和里弄纽带被割裂,新的联系尚未建立,新型住宅小区的情感功能弱化,使得小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减弱。

旧形态的社区和群体在消失,必然有一种新形态的社区和群体建立。在网络信息时代,大部分人获取新闻、搜寻信息、结交朋友,主要依靠互联网来实现,互联网日益成为社会的第一媒介。从身体媒介发展到技术媒介,社区和群体的形态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当下网络信息时代,借由趣缘主题形成的网络趣缘群体是网络社会群体的主要表现形式,且随着网络沟通形式的日益丰富,网络趣缘群体快速增长,甚至有消解、取代现实社会群体的趋势。

网络趣缘群体在某种程度上扮演着传统部落的作用,可以说传统的部落从荒野丛林进一步转移到网络虚拟社区,也就逐步演化为新型的“部落”。“新型部落”在网络上不断涌现,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方式,而且正影响着当下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环境的变迁,研究“网络趣缘群体”这种网络赛博空间的“新型部落”因此具有传播学和社会学的双重意义。

人类沟通的历史不会终止,群体变迁的脚步也不会停下。在社会和群体变迁的过程中,传媒特别是当下的网络媒介在社会和群体变迁过程中到底发挥着怎样的作用,虚拟社群特别是网络趣缘群体——“新型部落”是否是未来社会群体的一种典型形式,它的形成过程、运行规则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分别是什么?这些正是本研究试图分析和回答的问题。第一节研究缘起与研究路径一、研究缘起

2000年的某一天,我从湖北的一个小城来到首都北京。宏伟的天安门广场、宽广的长安大街,由于有先前想象的铺垫,只给我留下了淡淡的印记。同年深冬的一个下午,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前身)电视学院的一个研究生课堂上的影像却给了我深深的震撼。那是一个有关摇滚天王迈克尔·杰克逊世界巡演的片子,其中有两个场景至今清晰在目。一个是迈克尔·杰克逊到日本巡演时下飞机的场景,数以万计的偶像迷近似疯狂的骚动,挤压变形的人体与人群犹如巨型的沙丁鱼罐头,肢体撞击防爆盾牌的声音,巨大人群挤压机场隔离网的冲击波……另一个是在某演唱会现场,无数女歌迷的尖叫,女性歌迷裸露的性感胴体和示爱的疯狂动作……作为不是偶像迷的我,当时真的被深深地震撼了。

时光流逝,转眼到了2004年的盛夏。朋友和同学见面的第一句话,常常是“昨天看超女了吗?”“你支持谁?”看“超女”、谈论“超女”,去各种场合、以各种形式支持“超女”俨然成为那时的时尚和潮流。尽管我平时很少唱歌、也很少听歌,当然也就不怎么看“超女”、不参与支持“超女”的活动,但是由于有迈克尔·杰克逊宣传片的震撼在前,对此我当时倒也见怪不怪。只是不理解,是歌迷或者会唱歌的、喜欢唱歌的当粉丝倒也罢了,平时不唱歌甚至不听歌的人是中了哪门子的邪,也这样痴迷和疯狂。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给了国人极大的振奋。作为一个普通市民的我也在这场史无前例的胜利喜悦中冲昏了头脑,一头扎进了联众的“围棋”游戏不能自拔,短短的半年时间下了将近2000盘的围棋,基本上除了必须的生活时间和工作时间之外,其他时间全部交给围棋这个所谓的智力体育游戏了。家人朋友由是说,你下棋着迷了。乍听此言,我心头一振。我只是多花了一些时间,从事比较高雅的智力锻炼,怎么就变成痴迷了呢?可是仔细一想,自己这段时间除了下棋,在社会交往和人生发展方面又做了些什么呢?最后我不得不承认,我就是一个游戏迷。

无论是偶像迷、歌迷、游戏迷,还是电影迷、文学迷、苹果迷、网迷,人们出于兴趣和爱好,以超出均值的程度关注、关心、喜爱某人、某事、某物,并以超出均态的频度和强度参与、行动的现象,在我们的身边并不少见。迷有时也被称作粉丝、粉、控、趣缘爱好者,明星粉丝、数码产品控不仅在身边比比皆是,而且还经常见于各种传媒,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无论是迷、粉、控还是趣缘爱好者,沉浸其中达到一定的程度就容易上瘾,上瘾就可能成为一种病态,进而成为一种社会问题。特别是在网络信息时代,各种形式的“网迷”更是屡见不鲜。严重的网络依赖甚至到了必须进行社会和医学干预的程度,的确发人深思。许多新媒体在刚刚获得社会应用的时候都会引起社会的警觉,担心其对社会特别是青少年产生不利的影响,广播如此,电视也如此,那么网络会不会也是如此?当下,网络趣缘群体是否是新传媒科技的必然产物,其整体的产生和社会影响是否只是如广播、电视的受众一样属于正常现象?但是,不管怎样,当下网络趣缘群体已经成为人们在网络空间的一种生活方式,网络趣缘群体在某种程度上扮演着传统部落的作用,可以说传统的部落从荒野丛林进一步转移到网络虚拟社区,也就逐步演化为虚拟赛博空间的“新型部落”。“新型部落”在网络上不断涌现,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方式,而且正影响着当下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环境的变迁,研究“网络趣缘群体”这种网络赛博空间的“新型部落”因此具有传播学和社会学的双重意义。二、研究路径(一)传播学的路径

人生而为群,是群体就需要沟通。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尽管面对面的沟通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身体之外的媒介总体上呈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古登堡24行圣经的出现降低了信徒对教堂和牧师的依赖,报纸和广播、电视的出现降低了人们对会场和现场亲历的要求。自从电子媒介诞生以来,一些科学家不断地进行各种所谓的“与世隔绝”的实验,绝大部分参加实验的人都会表现出不适应的症状,严重者甚至发生身体衰竭。最近,美国马里兰大学国际媒体与公共事务中心主持了一项名为“不插电”的实验,让学生志愿者24小时内不使用电脑、手机、iPod 音乐播放器、电视、收音机,不读报纸,但是可以打固定电话,可以看书。研究结果显示,不少人表现出不安、焦虑或孤独的症状。网络的出现则打破了时空、物质和物理对人们日常活动的种种限制。人们现在借助网络,不仅可以购买各种商品,而且可以实现各种形态的社会交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网络上基本上可以实现所有的人类社会活动。

作为非身体媒介的大众传媒,在人际、群体和社会沟通方面的作用愈来愈大。报纸不仅报道新闻,也登载一些团体、组织的见解和主张,后者其实是一种单向度的间接沟通。广播和电视的出现,实现了一种更为直接的沟通。无论是主持人面对观众播报各类新闻,还是谈话节目沟通状态的直接展示,电视更加近似日常生活的面对面沟通。主题化的电视节目常常因此聚集了一批特定的受众,这些受众通过多种途径建立与节目主创人员的联系,通过反馈参与到节目的建设和改进当中,形成了大众传播最初形式的互动沟通。在网络时代,由于网络传播的便捷性以及双向互动的特征,使得网络成为人际沟通中一个最为重要的工具。随着时间的积累,一群拥有个别兴趣、爱好、经验的人(学生、上班族、女性、男性)或是学有专精的专业人士(医师、程序设计师)、透过各种形式的电子网络(BBS、Internet),以电子邮件、新闻群组、聊天室或论坛等方式组成一个社群,让参与的成员借此进行沟通、交流和分享资讯。由于这种社群不需要固定的聚会时间及实体的聚会地点,而是建构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下,因此称之为虚拟社区。早在30多年前,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就预测到,能够包罗万象的电子媒介能够将人类社会重新划分为若干个关系群落。计算机媒介沟通(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CMC)的迅速发展,使麦克卢汉的预言变成了现实。电脑网络的出现以及基于网络沟通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变化,出现了“e 部落化”。网络的出现使得世界各地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可以突破地理和时间的限制,相互寻找到对方并形成一个群体,这就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会关系,一种基于网络赛博空间的“新型部落”。

人既是个体的人,也是社会的人。历史的发展证明,人的个性和社会性张力之比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此消彼长。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人的社会性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的过程中,人的个性得到了极大的张扬。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在某种意义上,更倾向于增长人的社会性;而当下各种自媒体在某种意义更有利于彰显人的个性。个性与社会性的此长彼消,导致了人们生活方式甚至于社会关系的转变。各种网络趣缘群体的兴起,从某种意义上就是网络信息时代、个性化时代的一种必然表征。网络趣缘群体通过特定的网络平台,满足了趣缘爱好者、“迷”们对特定信息的传通需求,满足了他们对特定对象的沟通需求,日益成为趣缘爱好者、“迷”们的网上社区和精神家园。

按照30年法则,新技术具有延时采用的规律,网络传播技术诞生于1993年,现在正处在该技术传播的第三个10年,也就是说人们对其的平均使用已经逐步达到其高峰期。从这种意义上,网络迷其实并不是迷,他们只是新技术的早先使用者,是网络的“原居民”。网民对网络的过度使用是源于网民自身的病态人格还是一种新技术使用的先行者?网络趣缘群体的大量涌现是源于现实社区功能的缺失还是源于网络趣缘群体——“新型部落”自身特有的传播沟通机制?无论何种原因,研究网络趣缘群体——“新型部落”的传播机制都是必要的,这是网络趣缘群体研究的传播学路径。(二)社会学的路径

人是群体性的动物,无论是远古时期还是当代时下,莫不如此。在茹毛饮血时期,人们结群而居,目的主要有二:一是为了合力获取食物,二是为了共同抵御外来的危险。在农耕时代,原先的氏族和部落选择水源丰富、土壤肥沃的地方定居下来,逐渐形成了原始村落,村落成为农耕时代最典型的社区形式。早期的村落大都是血缘社区,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姓氏的村落也逐步多了起来。但是村落内的居民之间大都形成了比较好的邻里关系,水井、磨坊、宗祠等公共设施提供了社区的基本服务,村族长和长老理事会等形成了社区的基本管理结构。人们朝夕相处,逐渐形成了一种共栖的生活状态,“阡陌交错,鸡犬之声相闻”因此成为当时典型田园生活的写照。在工业时代,城市化运动打破了传统的村落社区结构,社会分众的精细化传播消解了社区的原始生活方式。人们对经济和物质化的追求超越了对自然宁静、乡情依依生活的维护,社区的物质性功能逐步上升,其精神性、情感性功能逐步衰落。总之,从最早的村落社区到早期的城镇社区、工业革命前、后的城市社区,再到现代的大都会社区,社区在类型和规模上的发展,使社区的结构与功能发生了种种变化。

进入信息社会,社区日益陷入“物质性”的旋涡,其成员的归属感则日益淡漠。以中国的城市社区为例,中国的现代化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在中国如火如荼的现代化变革大潮中,中国城市社区也在悄然变脸。在此之前,中国城市社区呈现明显的两种类型:一类是机关、单位、工厂和企业的社区,一类是传统的街道、里弄社区。这些社区在传统的计划体制下,承担了大量的社会职能,社区居委会一度成为国家行政管理序列的底层代表,社区办社会成为主流模式,社区成员之间彼此之间的共同点比较多,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也比较多,社区的认同和归属感比较强烈。1994年,国家开始实行住房制度改革,并首先在大城市进行试点。住房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将原来的实物分房制度改为货币分房制度,对新开发的住房实行商品房买卖,由此拉开了我国传统社区解构和新型现代社区构建的序幕。不到10年的时间,全国各大中城市纷纷在原城市近郊建设了大量的住居小区。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这些新型的住宅小区片面追求住宅的建设,相对忽视了配套设施的建设,使得相关商业、文教、卫生、休闲、娱乐等设施相对滞后甚至被忽略,给小区居民的生活带来了相当的不便,甚至其基本生活必须进入中心城区才能满足,这反过来给新型住宅小区的交通出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以北京为例,10年住宅商品化的结果是营造了回龙观、望京、天通苑和方庄等大型社区。由于前三者地处郊区,居民住居和工作分离,社区交通不便,配套设施不完善,结果这些社区成为“睡城”,传统社区的生活服务功能受到了消解。另一方面,这些新型的住宅小区,不再以原先的机关、企业为组成单位,也不以街道里弄为构成单元,而是集合了各行各业的分散的异质的居民,原先传统的单位、企业、街道和里弄纽带被割裂,新的联系尚未建立,新型住宅小区的情感功能弱化,使得小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减弱。

在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传统社区从物理地域上被逐渐吞噬和消解。新的现代社区由于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和管理机制,社区在硬件层面不够完善,在软件层面几乎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近几年,随着国家的重视以及当地政府的积极介入,一些睡城开始苏醒。以北京为例,市政府正在对这些新型小区在开发、配套、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积极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对以上社区存在的问题,在交通改造、商业配套、社区管理等方面进行积极干预,简单的公寓集合开始向现代社区转变。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以回龙观社区网为例,回龙观社区网(www.hlgnet.com)建立于2000年3月9日,是为回龙观地区居民服务的社区网站,由当初仅有一两个版面的论坛,逐渐壮大成注册人数突破29万的回龙观社区网,内容涵盖论坛、资讯、二手交易、生活指南、视频、相册等栏目。在这个网站的首页上,几乎全都是社区业主发的关于打羽毛球、旅游、秘诀、晨练的邀请,以及集体采购的倡议或是提醒邻居们谨防上当的帖子,长期的居民参与逐步形成了“居民的日常生活互动”,产生了超出人们想象的社区凝聚力。

人类沟通的历史不会终止,社区变迁的脚步也不会停下。在社会和社区变迁的过程中,传媒特别是当下的网络媒介在社区和社群的变迁过程中到底发挥着怎样的作用?虚拟社区特别是网络趣缘群体社区——这种基于网络赛博空间的“新型部落”是否就是未来社区的一种典型形式?它的形成过程、运行规则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分别是什么?这些正是本文试图分析和回答的问题。第二节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一、研究对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做事的第一直觉和第一动力。对某人、某事、某物有着持续的兴趣才可能着迷,着迷的程度在一定意义上表征着专注的程度,着迷的人可以心无旁骛,致力于自己的爱好和追求,着迷的人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幸福和快乐的。社会上因此有种说法,人不怕生活得不幸福,就怕没有爱好和追求,正所谓哀莫大于心死。

鲁班正是由于对高效率砍伐工具的着迷才发明了锯,阿基米德正是对解决掺假金冠的称重问题才发明的浮力定律,牛顿正是对物体总是落向地面的思考才发明的万有引力定律……人的思维一旦专注于某一事物,就会产生广泛的思维联系,一旦适当的外物刺激产生灵感的火花,就会产生思维的升华和结晶,于是科学发明就诞生了。对于群体和社会而言,简单的拉郎配与有规则的同类相聚相比,显然后者组成的群体更加稳定,也更加长久。

趣缘和趣缘群体一直以来就是社会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和常见群体。与一般社会群体相比,趣缘群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初级群体,其群体认同和群体归属感在某种意义上甚至甚于初级群体。研究趣缘群体的特征以及趣缘群体中的传播沟通机制及其社会影响,因此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所谓网络趣缘群体,是指一群对某一特定的人、事或者物有持续过度兴趣爱好的人,主要借由网络进行信息交流、情感分享和身份认同而构建的“趣缘”共同体。这里的趣缘爱好者与日常生活中的迷有较大的差别。日常生活中的迷是指对某一特定的人、事或者物有重度依赖的个体,从医学角度来说,可能是一种病态,比如人们熟悉的网迷,则一般指与日常生活中的所言罹患网瘾的人相当;本研究所指的趣缘爱好者则泛指超出一般平均值之上的那部分人,不一定是一种病态。举例来说,假若中国网民的平均每天上网时间是2个小时,那么凡是上网时间每天超过两个小时的人在技术层面上都可以称为网络趣缘爱好者。

另外一个层面,本研究所言的网络趣缘群体与一般的网络迷群体也有一定的区别。一般的网络迷群体,判断其着迷的关键主要看上网时间,而对这些上网时间中的行为活动不作分析。本研究的网络趣缘群体则主要指借助网络进行某种爱好、兴趣或者主题进行经常性联系、沟通、活动的趣缘群体。相比一般网下的趣缘群体而言,网络趣缘群体开展活动更加便捷,沟通也更加频繁,其专业化程度也更高。其结果是网络趣缘群体的团结程度更高,归属感更强。

综上所述,网络趣缘群体具有三个典型特征:一个是技术特征,另一个是内容特征,第三个是情感特征。其中技术特征是指使用网络作为主要沟通工具,且其平均使用时间超过社会整体的均值;内容特征是指关注内容相对主题化,有较高的集中度;而情感特征则是指这些网民有共同的爱好,并借由这种爱好在网络上组建固定的虚拟社区,进而借助虚拟赛博空间形成一种群体、一种生活方式的人群。

以同性恋群体为例,在前网络时代,由于沟通不方便,加上有限的联络范围,同性恋群体要么很难形成,要么群体很少且很不稳定。由于网络媒体的广泛运用,同性恋群体可以在一个无远弗至的范围联系志同道合的人群,形成一个规模非常大而稳定的群体,再加上彼此惺惺相惜,微小的力量最后汇集成一个强大的力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社会对这一特殊群体的态度和看法。

随着传播科技和社会结构分化,网络趣缘群体这种新型部落的大量涌现,冲击、解构了传统的群体组织和社区模式。人是社会的人,传播和社会息息相关,社区和媒体是人作为社会人和个体人的一个有效整合的一体两面。换句话说,个体要结成群体必须借助传媒媒介的沟通与互动。

在农业社会,趣缘群体沟通的主要方式是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在工业社会,除了面对面沟通之外,还有电话、广播、电视以及传统的报纸、杂志等;在当下的网络时代,网络成为各种趣缘爱好者沟通的主要形式。换句话说,由于网络媒介的调制,一般意义的趣缘群体升级为网络趣缘群体。因此研究网络趣缘群体不仅是缩小趣缘群体研究的范围,便于拓展研究的深度;另一个方面也是为了使研究的重点聚焦于当下网络时代的重要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

综上所述,在前网络时代,趣缘群体之所以没有大量出现,很大程度上在于在借助媒介实现信息传播价值方面,传统媒介和大众之间或者大众和大众之间以及大众内部之间都缺乏有效的沟通模式。社会的发展演变无疑会影响群体的发展演变,如何使群体的发展演变和人们对群体功能的需求相一致?如何结合传播学和社会学的有关理论,来解决传播形态和群体发展历史阶段的协调适应问题,不仅是传播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社会学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二、研究问题(一)原始假设

本研究认为网络趣缘群体是现实迷群体在网络上的一种投射,是现实网络趣缘群体的一种替代,其中的聚众传播是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兼具线上、线下互动的网络趣缘群体是信息社会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种社区和群体形态,具有符合当代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功能,正在解构和重建当代社会结构,并对社会发展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二)核心问题释义

任何一项研究如果要取得一定的进展或成果,问题意识是必不可少的。对于理论创新而言,是由于现有的理论有与实践不相符或者不能够指导实践的问题,因此需要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发展或者创新理论;对于实践的科学指导而言,是因为实践遇到困难或者问题,为了解决问题、克服困难,需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也就是说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研究,良好的问题意识具有使研究者明确靶子的作用。有明确的靶子,才能有准确的射击目标,否则举起枪就是浪费,学术研究也是如此。

网络信息时代,人主要以什么方式结群而居,或者说什么形态的群体和社区是与信息时代的社会相适应的?这就是本研究关注的核心问题。在原始社会,早期人类类似现在的群居动物一样结群而居,人彼此通过血缘关系形成群体,共同组成一个生活共同体,人群根据性别和年龄进行了简单的分工,协同进行觅食和抵御外来的入侵。在农业社会,血缘仍然是形成群体和社区的重要纽带,但是随着城镇化的漫延,地缘也成为构成群体和社区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工业社会,随着分工的日益细化,从事相同工作的人往往结群生活在一起,这时候,业缘就成为构成群体和形成社区的重要因素。在网络信息时代,前述的血缘、地缘、业缘纽带仍然存在,但是其强度和黏合度都在下降,已经难以承担群体或者社区稳定黏合剂的角色;相反,网络社区特别是网络趣缘爱好者聚居的“新型部落”却异军突起,吸引、聚集了大量的各色人等,正不断消解着当下的传统群体和传统社区,引起了社会的变迁。如果能够了解网络社区中最稳定的群体形式——网络趣缘群体的特征、传播机制、社区功能以及社会影响,那么就能有效防控群体和社区变迁给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利用这一群体形式来整合社会,促进个人更好地社会化,进而促进社会更加和谐地发展。三、研究内容

本研究围绕“网络信息时代需要什么样的群体形态”这一中心研究发问展开,主要研究内容有:(一)网络趣缘群体的群体特征研究

第一,从社会群体的概念入手,通过对其发展演变的分析,探讨了社会群体演变与媒介和传播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社会群体的本质,认为现实正式群体的情感疏远导致了网络趣缘群体的兴起与繁荣。从不同网络趣缘群体的实例出发,通过解析归结出网络趣缘群体的本质特征,建立这一核心概念与其他类似概念的理论分野。

第二,运用类型学、结构学和小群体的有关理论,对网络趣缘群体的构成要素进行深入解析,并从网络沟通平台、群体趣缘凝结核心、互动模式和功能模式等方面对网络趣缘群体进行分类,进一步丰富对网络趣缘群体的本体论认识。(二)网络趣缘群体——“新型部落”的传播新范式研究

第一,从传播范式理论入手,解析媒介形态的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分析网络趣缘群体——“新型部落”的传播特质。

第二,在传播过程的基础上,对比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从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信息和传播控制等方面对聚众传播的范式进行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归结出聚众传播的内涵和本质特征,对聚众传播这一群体传播新范式给出明晰的界定。(三)“新型部落”的社会整合机制与路径研究

第一,传播与群体互动机制研究。运用相关传播学和社会学理论,分析网络趣缘群体与社会之间、不同类型的趣缘群体之间以及同一网络趣缘群体内部成员和成员之间的互动传播,在此基础上归结出网络趣缘群体的内部互动传播机制。运用群体传播理论分析网络趣缘群体与外部环境的互动传播机制。

第二,三维传播整合模式下的群体整合机制。结合实例,从上述互动传播机制出发,分析信息流、情感流和意见流在网络趣缘群体内部循环的过程和规律,同时结合群体整合、社会稳定和社会治理的内容和层次分析,论证网络趣缘群体的社会功能。四、研究意义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呈现原子化离散趋势,进行社会整合迫在眉睫。网络趣缘群体融合了多种传播形态,这种融合是简单的组合还是具有范式意义的变革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予以探讨。本研究从范式视角分析网络趣缘群体的传播机制,进而从信息资源角度构建三维整合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聚众传播的社会整合功能。网络趣缘群体是网络上最稳定的社会群体形态,在当下社会具有“中间组织”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地建立了个人与社会的“联结”。聚众传播兼具信息传递的精准性和社会群体所需的情感性,满足了人作为个性人和社会人的双重需要,是信息时代传播发展的内在需求。聚众传播不仅发展了网络时代的群体传播理论,而且有助于理解当下流行的群体组织——网络趣缘群体的行为和过程,从而建立一条社会整合的新路径。

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第一,群体传播一直作为五大传播类型之一,还停留在群体意识如何形成层面,对网络传播环境下趣缘群体的传播机制缺乏足够的解释力,“聚众传播”理论则从传播类型和传播方式两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现有的传播理论,具有范式革新的意义;第二,“聚众传播”突破了作为传播主体的人的个性和社会性的背离常规,指出了一条在网络趣缘群体中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新路径;第三,网络趣缘群体以“网缘”和“趣缘”为核心,兼顾社会个体的工具性需求和表意性需求,体现了网络时代社会群体发展的方向,丰富和发展了社会群体理论,为网络社群的研究提供了一条规范路径;第四,网络趣缘群体整合打破了地域和身份的限制,综合运用网上和网下的多种传播形态,有效地实现了文化认同和社区归属,不仅发展了“议程设置”和“二级传播”理论,对当下转型期社会分化和社区变迁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第五,当下国内的群体整合研究主要集中于认同和功能整合,而鲜有研究意见、信息和文化整合,网络趣缘群体整合从传播学视角切入,以信息、情感、意见整合为中介,在此基础上研究文化整合、认同和功能整合,开创了一条传播学和社会学相结合的社会整合新路。

本研究的实际意义在于:第一,“聚众传播”融合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优点,能够指导各种传统媒体进行更有目的、更有效果、更有效益的传播实践;第二,“传播的未来在网络,网络的未来在社区”,在当下网络趣缘群体逐步成为大多数网民的“首属社区”的趋势下,网络趣缘群体理论将为公关广告公司、政府和社会组织进行广告、公关宣传提供更有效益的指导;第三,网络趣缘群体是一种脱域性社区形态,脱域性社区整合可以为各级政府或组织改进社区建设、化解群体性事件提供新的思路。第三节研究方法与框架说明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综合运用传播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综合采用文献研究、体验观察、文本分析、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探讨在新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环境下媒介传播形态与社会结构演变的关系,试图构建聚众传播论,在此基础上建立三维传播社区整合模型,为社会变迁提供传播学和社会学交叉视野下社会整合的机制和路径。

具体研究方案如下:运用文献研究法,对检索到的相关资料进行述评,从学术史的角度审视这些研究成果并从中获得研究启示,为本研究提供支持;选择178·尾巴动漫媒体、糗事百科网络社区群体、豆瓣电影群、DOTA 贴吧群、北京德迷联盟 QQ群和 E 族唯庚 QQ 群以及其所在的网络趣缘群体社区作为分析对象,进行较长时间的参与观察,在此基础上:(1)确定研究时段和主题帖,根据社会网络理论,运用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进行群体互动研究;(2)采用论坛发帖的方式发放问卷,对“新型部落”的构成、传播机制及其功能进行验证性研究;(3)根据发贴、跟贴、置顶以及性别、年龄、职业等指标选择论坛中的版主、意见领袖和一般成员若干,参照南希·凯·贝姆和邵琼淳等国内外研究者的深入访谈大纲,以线上邮件、留言和线下电话、面谈等多种沟通方式进行深度访谈,集中对信息传播、文化认同和社会整合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具体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如下:二、篇章结构

本研究试图在分析当前传播困境和社会困境的基础上,以趣缘群体为切入点,探讨在网络信息环境下,传播类型和社会群体的演变方向,最终构建网络趣缘群体的本体论,在此基础上分析网络趣缘群体中的传播机制和形态范式,为社会整合提供依据和路径。

第一部分,也就是本书的第一章《导论》、第二章《文献综述》,主要论证研究的背景、问题、目的、意义、方法等问题;从社会学、传播学等不同学科角度,探讨本研究的切入点与意义,初步确定研究的方向和路径。通过深入、全面的文献综述,进一步梳理相关研究领域已有研究成果的研究资料、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通过归纳、总结,找出前人研究的不足和空白,为本研究提供借鉴和指引。

第二部分,也就是本书的第三章《研究设计和研究过程》,这一部分首先对研究的核心概念——网络趣缘群体进行了准确地界定,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科学分类,随后根据立意抽样,选择了分析的案例样本。配合初步的调查统计,根据研究问题设置了深度访谈方案,确定了深入分析的文本取样方法。并针对研究目的,梳理了相关的对话分析、角色分析和言辞行动分析等研究方法,为后续的实证调查和深度访谈做好前期准备。

第三部分,也就是本书的第四章《网络趣缘群体的基本特征与构成要素》、第五章《网络趣缘群体中的传播机制与基本过程》、第六章《网络趣缘群体的结构类型与传播形态》、第七章《网络趣缘群体的社会功能与影响》,这是本研究的主体。这一部分,首先从群体的概念入手,通过对群体发展演变的分析,探讨网络趣缘群体的构成要素;其次,将对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关于网络趣缘群体的基本特征;随后,运用深入访谈、量化统计、文本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本研究的实证数据,探讨“新型部落”在崛起原因、传播机制、社会功能和影响等方面的问题,以期归结出网络趣缘群体的聚众传播形态范式和社会群体发展的趋势。

第四部分,也就是本书的第八章《结论和讨论》,针对研究发现对前期的假设进行证实或证伪,提出本研究的观点,并针对一些新的发现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最后,分析了网络趣缘群体——“新型部落”中的聚众传播对传播实践、传播理论研究以及整个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深入影响,对未来的媒介生态和社会结构的变迁做出了一定的预测。三、研究创新与存在的困难

本书的创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提出了网络趣缘群体、“新型部落”、聚众传播等新的概念。在回顾了群体和社区的不同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群体的分析,本文认为:网络趣缘群体,是指一群对某一特定的人、事或者物有持续过度兴趣爱好的人,主要借由网络进行信息交流、情感分享和身份认同而构建的“趣缘”生活共同体。从而建立了与现实群体、社区与网络趣缘群体这一“新型部落”的分界,为人们认识网络信息社会的结构变迁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其次,跳出局部措施的研究常规,从传播范式上探讨走出传播困境的途径。任何传播都是一定社会环境下的传播,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各方面的因素对传播施加综合性的影响;反之,传播的发展会影响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正如网络传播从 Web1.0发展到 Web2.0一样,当下的传播困境是全局性的困境,任何一个局部因素的改进,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传播困境,需要从传播范式角度进行全方位的变革。社会转型期结构变迁,传统社区的群体归属和群体依附受到了很多程度地削弱,跨界存在的网络趣缘群体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个体社会化和群体化的缺失,将是未来群体和社会发展的方向。

最后,从研究问题的思路来看,本研究从深层传播机制研究入手,找到了有效解析网络趣缘群体的钥匙,为实现网络趣缘群体与现实社会互动、网络趣缘群体作为第三部门成功参与社会整合和社会治理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有效的实践路径。

本书在研究中需要突破的难点有如下几点:

第一,网络趣缘群体和聚众传播是两个全新的概念,目前只有业界偶尔提及,学界几乎没有研究,如何在突破传统群体概念的基础上,以传播新范式的角度给其确定一个简洁内涵和操作性定义。

第二,由于本研究的性质,研究中必不可避免地需要大量分析文本、获取实证资料,如何在保证可操作性基础上,解决资料的有效信度和效度问题。

第三,从既有成果积累看,我国对传播类型和传播型社会整合等范式的研究中,不但研究的总量少,而且大多限于对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转引与改进,原创的成果少,如何克服语言障碍,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构建出具有前沿水平的传播形态新范式和传播型社会整合新范式。第二章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也称研究综述,是指在全面掌握、分析某一学术问题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该学术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已有的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述而形成的文字。文献综述要求跟踪和吸收国内外学术思想和研究的最新成就,了解科学研究前沿动向,以有助于掌握国内外最新的理论、手段和研究方法,从已有的研究中得到启发。针对本研究的问题,文献综述分“趣缘群体”、“传播机制”和“社会整合”三个方面展开。第一节趣缘群体研究综述

在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国内外对趣缘群体直接进行专门研究的成果并不多,与此相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粉丝”和“迷”的研究方面。对于网络趣缘群体的研究相对更少,但是与此相关的虚拟社区和网络社区的研究,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一个热点,对这些成果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确定网络趣缘群体研究的方向与焦点。一、国外趣缘群体研究综述

在目前关于群体的研究中,国外对趣缘群体直接进行专门研究的成果并不多。与趣缘群体研究相近的是关于迷或者迷群的研究,后者在西方媒介文化研究和大众文化研究以及社会学研究领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研究以趣缘群体和迷群作为检索关键词,查阅了大量国外相关原版文献和资料,经过深入分析归结出国外“趣缘群体”研究的三个阶段。(一)社会关系研究阶段

吉登斯在《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中提到,关系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的,而趣缘群体能够带来友谊的个人信任化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吉登斯就为趣缘群体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杰金斯对媒体迷群体进行了一次以民族志研究方法为主的叙述和描写,重点关注这些群体所在的社会机制、文化实践以及与大众媒体和资本主义消费者之间复杂的关系。德赛图认为,迷群体对大众媒介文化产品的消费其实也是对资本主义体制战术性的袭击:“实际上,一个理性化的、扩张主义的、中心化的、奇观式的以及声势浩大的生产,正遭遇着一种截然有别的生产,它叫 ‘消费’。其特征是诡计、分裂、偷袭、秘密性、不知疲倦却安静的行动……简言之,消费在利用它的半隐蔽性,因为它不是用它自己的产品来呈现自己(它会把它们放在哪里呢?),而是用一种强加在消费之上的艺术形式和产品”。这些早期趣缘群体和迷研究的学者们比较关注一些具体的行动和实践活动,着重考察人际、群际以及群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这一历史阶段的成果还有李萨·勒维斯编著的《狂热的观众:迷文化和大众媒介》,该书收录了11位迷研究学者的11篇论文,分别从“迷的定义”、“迷与性别”、“迷与工业”、“迷的生产”四个部分展开。(二)社会资本研究阶段

随着西方迷研究的不断发展,趣缘群体的研究进入了第二阶段:这个阶段的研究试图在消费社会学里寻找核心概念,更加关注对社会阶层和文化资本的探讨。这个时期的研究工作强调和突出了趣缘文化(或亚文化)中关于社会的、文化的等级的复制,同时趣缘选择的对象和趣缘消费的实践是通过人们的习惯而被建构起来的,而这些习惯正是人们对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的反映。罗伯特·普特南将以兴趣为纽带组成的社团、俱乐部看作社会资本,认为传统的兴趣社团活动的社会重要性在于成员之间的社会活动和交流,而不在于活动本身;趣缘群体是人们获得社会资本的一种途径。林南认为,人们通过一定的共享资源或经历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定群体,如桥牌俱乐部、健身俱乐部等,通过这类非正式的关系,使自己的交往行动超出邻近的社会圈子,形成一定的社会网,并从中获得社会资本。在文化社会学的视角下,“迷群”被放入用来发展对迷群着迷对象的个人控制或影响的参与式实践的范畴内被重新定义,而这种参与式实践的成果并没有参与本身如结识其他会员、围绕一个普通迷文本的互动等那么重要。(三)社会需求和参与动机研究阶段

之后的趣缘群体主要关注社会需求和趣缘动机方面的研究,这是趣缘群体研究的第三阶段。许烺光认为美国人建立俱乐部除了解决特殊问题外,也是为了满足他们社交、社会地位以及安全的基本需要。这里的“迷群”已不再仅仅是研究对象,而是被当作能动的“迷”: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与建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来考察,这个阶段的研究试图捕捉迷对现代生活的根本领悟。Kirsten Pullen认为与传统迷研究相比,网络扩大了迷群的范围,允许更多的人参与到迷文化当中,并且可以展开他们认为值得的迷活动,如参加他们感兴趣的电视节目、名人和电影等;同时,网络可以形成主流趣缘群体,允许更多的观看者参与到通常为那些对边缘文本感兴趣的其他社区保留的活动中。Nancy K.Baym则从网络社区中的交往和互动角度来讨论迷群的,探究同一趣缘主题的现实社区和网上社区如何通过其成员的实践来形成和维持。二、国内趣缘群体研究综述

关于趣缘群体的研究,国内在这方面的起步较晚。与其说国内关于这个领域的研究称为趣缘群体研究,倒不如称之为“粉丝研究”,因为几乎所有的相关研究都是围绕由2005年、2006年湖南卫视“超级女声”引发的诸如“玉米”、“凉粉”、“笔迷”等的“粉丝”热潮展开的。(一)“粉丝”与“趣缘群体”的概念阐释

国内研究对“粉丝”这个概念的界定很多。从广义上来看,“粉丝”是指一部分对特定话题有较大兴趣的人,从狭义上来看,“粉丝”就是不仅仅对这些话题有很浓厚的兴趣,而且对其还有较为深入了解的人。张蔷认为,迷是固定地、有规律地、情绪性地投入一个流行的故事或文本的人。谢玉进认为,网络趣缘群体就是由不同的上网者以网络为平台,以各种相近的兴趣为纽带联系在一起的,并在网络上频繁互动形成网络互动关系的群体。刘宇涛认为网络趣缘群体是随着网络信息时代到来、电脑逐渐得到普及应运而生的一种特殊的群体;群体成员以网络为平台,以各种相同的兴趣爱好为纽带,联系在一起,并在网络上频繁活动。(二)“粉丝与趣缘文化”的解读与思考

有研究认为,粉丝人群经常以接近偏执的热爱为其偶像的表演提供支持,其间激情往往多过理智;粉丝的狂热不仅是宣泄而且是表现,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和传播个人的态度,并通过现场其他粉丝的共鸣及与明星的互动来形成认同感。趣缘群体不仅为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成员们的文化生活,并且对他们的消费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同的研究还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粉丝和趣缘文化。有研究从社会学和经济学的视角来解读“粉丝文化”,认为对公众人物具有强烈的认同,构成了“粉丝”的社会心理基础,粉丝团体的崛起凸显出中国民间自组织行为的勃兴。趣缘群体的群体精神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象征,其组织行为是为了追求文化和兴趣认同。有研究围绕功能论、冲突论及符号互动论来剖析“粉丝”文化。还有学者从亚文化和消费主义的角度切入,对“粉丝文化”进行解读和思索,认为粉丝现象发韧于青少年对自我身份认同的追求,并基于此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青少年亚文化。(三)网络时代的趣缘文化

目前国内对于网络时代的“趣缘文化”研究基本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网络技术在“趣缘文化”中扮演的角色、“趣缘文化”的网络传播机制和以“趣缘爱好者”为代表的受众在新媒介环境下的收视特点分析。网络在“趣缘文化”中扮演的角色是多种多样的,今天的粉丝狂欢已经不同于以往,他们不再是传统媒介中明星资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成为网络时代主动信息的制造者。有研究认为,“趣缘文化”的传播机制可分为网上传播机制和网下传播机制。第一,发帖和回帖是比较主要的一种网上传播机制,这是网上趣缘社区信息传播的最基本方式;第二,私信是虚拟社区的另一种重要网上传播方式,该传播方式使得成员之间可以进行异步联系;第三,基于即时通信的群聊也是一种网上传播方式;第四,社区公告等“广播”性质的一对多的网上传播形式;除此之外,出版刊物和网下聚会、沙龙是比较常见的“趣缘文化”网下传播机制。第五,对于受众在新媒介环境下的收视特点研究,有研究认为作为趣缘爱好者的受众的角色也在从“被动的收听者、消费者、接受者或目标对象”向“搜寻者、咨询者、浏览者、反馈者、对话者、交谈者”转变。

总之,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趣缘群体和以“趣缘”为纽带的社会群体两个方面。其中网络趣缘群体研究集中在传统意义上的迷和网上迷的不同以及相似之处、新传播技术对迷群和迷文化带来的影响,一些最新的网络趣缘群体研究开始探讨新媒介的传播过程,Matt Hills认为,对于线上迷群不可仅仅视为一种对于离线(offline)迷的另一种版本或者映照,而必须加以探讨新媒体的媒介过程,但是尚未有成熟的理论提出。在“趣缘”为纽带的社会群体研究方面,研究主要在群体互动、群体认同、群体功能、社会参与、社会资本等方面展开,一些最新的研究认为社区变迁给以“趣缘”为纽带的社会群体进行社会整合提供了机遇和可能,美国政治学家柯亨和阿拉托认为现代趣缘团体在现代市民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内关于“网络趣缘群体”的研究较少,已有的文献主要分析了网络趣缘群体的发展现状、自我认同、组织归属感、社会整合功能以及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孙磊分析了网络游戏迷群体的特点,章雯用实例论述了趣缘群体的社会整合功能,邓惟佳分析了“美剧网上迷群”如何通过“角色扮演”来进行自我认同建构,但尚未有深入的系统研究成果。第二节传播机制研究综述

国内外关于传播机制的研究总体上呈现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偏抽象,主要从理性思辨的角度分析传播类型和传播范式,这些对于实际研究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但是本身并不构成理论。另一种倾向是偏具体,许多研究针对特定媒介的具体传播过程,分析其中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特点,虽然不乏实践意义,但是这些过于具体的案例分析,其特点难以作为共性加以推广。一些网络公司和商业媒体,为了提高网络传播效果,先后提出了社区传播和整合传播的概念,但是尚未有从传播范式角度探讨一般网络趣缘群体的传播类型和传播方式的成果出现。一、传播类型、传播方式与传播范式(一)传播类型

一般来说,可以从两种角度对传播学做总体上的把握和建构。一种是从传播过程出发,以过程中的各环节和各要素为研究对象,每一环节和每一要素都可以成为传播学中的一个研究领域,而这各个环节和各个要素组合起来,又可以形成不同的传播模式,把这些研究领域和传播模式整合起来就可以构成一个体系。另一种角度就是从传播行为出发,把人类社会的传播行为分为几类,然后分别对这些不同的传播类型进行探讨,从而达到从整体上把握传播学的目的。

关于传播类型的研究,目前国内外的系统成果比较少见。在各种传播学的教材中,出于讲解的方便,一般会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传播进行分类。目前比较盛行的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根据传播的技术和手段,将传播行为分为亲身传播和大众传播;二是根据传播的范围和规模,将传播行为分为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还有一些根据传播信息的内容以及传播是否具有实用性功能等标准进行分类,其中前者分为新闻传播、舆论传播、文艺传播、广告传播、科技传播、文化传播等;后者分为实用性传播和娱乐性传播。

当今传播被广泛和过度讨论时,传播反倒起不到应有的沟通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法国学者吕西安·斯费兹从哲学的高度,提出了再现式、表现式和混合式传播的概念,对传播类型的划分提出了全新的观点。他认为,传播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再现、表现和混合式传播。其中,作为再现的传播,是为了获得集体性的生活所需要的有力联系而把分散的元素结合起来的有力工具;作为表现的传播,是内部联系和整体参入,不存在主体发出者向客体接受者发送信息,而是一个复杂性主体向一个复杂性环境的融入;在混合式传播中,传播的一切参照将彻底消失,传播成为一种“自我同义反复”。(二)传播方式

一般认为,传播方式是指人类传递信息所采用的方法和形式。从宏观层面进行研究,主要指媒介类型。洪杰文和宋强认为,除了传统纸质媒体的传播方式以外,还有广播、电视、电子出版物、网络传播等传播方式。分析和比较不同传播方式的特点,有助于提高人们对不同传播方式的认识,从而把握其今后发展的规律。当然,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媒介或者亚媒介,比如手机短信、手机报、手机电视、手机广播、网络报刊、网络电台、网络电视、博客、播客等,这些新媒介或亚媒介对应着新的传播方式。莫湛和吴伟就曾专门撰文,论证手机短信是一种新的传播方式。

对传播方式研究比较多的领域,是针对某一类具体活动或行为类型进行传播策略和传播方法的分析。在这些研究中,大多数学者认为传播方式是与传播类型相似的范畴,只不过针对具体的传播内容,前者可以分得更为细致一些。张德胜、赵小峰、张伟、嵇玲等在研究休闲体育文化的传播方式中认为,当代休闲体育文化的传播方式主要有四个大类,分别是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其中,人际传播主要指“师傅”的言传身教,群体传播主要指公园、广场、会所等公共场所里的群体活动传播方式,组织传播主要指各种体育组织开展的训练、比赛、交流等活动,大众传播指通常通过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介——报纸、杂志、图书、广播、电视、广告、电影、网络等,对极其广泛的受众进行休闲体育信息的传播活动。

一些学者认为,传播方式不仅仅指媒介、也不仅仅指传统意义上的传播类型,而可以泛指信息扩散的途径、方式、特点等。田智辉认为群众报道也是一种新的新闻传播方式。吴颜芳通过对当前国内节目的调研,并参考国外传统媒体牵手互联网的新动向,提出了广播、电视传播方式变迁的几个方向:广播、电视听(观)众通过互联网参与节目,建立网上广播、电视、网上音(视)频点播,有线电视记次付费节目、个人频道和个性化的主持人。

张国良在《传播学原理》中,对各种不同的传播类型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了影响传播方式的8个因素,依次是手段与媒介、规模、空间、周期、角色、反馈、信息表达、社会控制。其中每一个因素的变化,将导致传播方式的变化,8个因素的组合变化,将导致传播方式的多种多样。(三)传播范式

范式的概念和理论是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Kunn)提出并在《科学革命的结构》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中系统阐述的,按照库恩的说法,范式是一群学者认为值得研究的一组概念和变量以及对其如何运作的专门看法。在1977年的《必要的张力——科学的传统和变革论文选》一书中有一节“对范式的再思考”。库恩对范式的解释是:“‘范式’一词有两种意义不同的使用方式。一方面,它代表着一个特定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构成的整体。另一方面,它指称着那个整体的一种元素,即具体的谜题解答;把它们当作模型和范例,可以取代明确的规则以作为常规科学中其他谜题解答的基础。”此外,他对范式还有其他解释:“范式是示范性的以往成就”、“范式是团体承诺的集合”、“范式是共有的范例”等。库恩对范式作的社会学界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