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汉文帝(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6 18:09:36

点击下载

作者:南宫不凡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少年汉文帝

少年汉文帝试读:

少年帝王传少年汉文帝南宫不凡 著南京大学出版社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少年汉文帝/南宫不凡著.—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8.5(少年帝王传)ISBN 978-7-305-19341-5Ⅰ.①少… Ⅱ.①南… Ⅲ.①传记小说—中国—当代 Ⅳ.①I247.5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246355号本书经上海青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授权独家出版中文简体字版出版发行 南京大学出版社社  址 南京市汉口路22号邮  编 210093出 版 人 金鑫荣丛 书 名 少年帝王传书  名 少年汉文帝著  者 南宫不凡责任编辑 姜 晨 束 悦编辑热线 025-83592123照  排 南京南琳图文制作有限公司印  刷 盐城市华光印刷厂开  本 880×1230 1/32 印张 8.875 字数 190千版  次 2018年5月第1版 2018年5月第1次印刷ISBN 978-7-305-19341-5网址:http://www.njupco.com官方微博:http://weibo.com/njupco官方微信号:njupress销售咨询热线:(025)83594756*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凡购买南大版图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所购图书销售部门联系调换导读

他是唯一一个被列入“二十四孝”的君王,他是汉朝唯一当得起“仁”字的少年天子。政治风云诡谲动荡,他却始终宽厚平和,终以其仁德,入主龙廷,成就一代贤君之名——他就是汉文帝。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赢得了垓下之战,结束历时四年之久的楚汉之争,正式登上帝位。就在那一年,四皇子刘恒呱呱坠地,成为风云变幻中的一枚棋子。

汉宫之内,储位争夺异常激烈,吕后心狠手辣,独断专权,为保其子之位,肆意加害其他皇子,刘恒和母亲究竟如何逃脱灾难?

得到群臣举荐,刘恒被封代地。然代地贫寒,生活困苦,外有匈奴虎视眈眈,内有吕家一手遮天,内外交困之下,刘恒能否力挽狂澜,平稳渡过?

汉惠帝去世,吕后扶持年幼的皇子即位,自己独揽大权,大封诸吕,刘氏子孙接连遭难。性命堪忧,刘恒究竟要如何逃过这一劫?

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局势大乱,刘吕两家争斗不休,刘氏宗族兴兵讨吕,年少力薄的刘恒究竟该怎么做呢?众人寄予厚望,推他为首,他又能否承担重任,救大汉于危亡呢?目录

导读

第一章 生在帝王家,长于忧患中 第一节 神奇的出生第二节 残酷的后宫斗争第三节 战乱不断的环境第四节 册封为王

第二章 吕后擅专权,少儿存大志 第一节 废立太子风波第二节 吕后专权第三节 北渡黄河第四节 远走他乡

第三章 代地站稳脚,好学立根基 第一节 代地的历史第二节 艰苦的生活第三节 好学崇道第四节 结识贾谊

第四章 生活尚节俭,躬身勤耕种 第一节 亲身耕种第二节 节衣缩食第三节 亭台事件

第五章 事母当至孝,重贤礼下士 第一节 干旱突袭第二节 事母至孝第三节 南风将军与将相座

第六章 大义灭亲情,双滩立碑庙 第一节 惊马扰百姓第二节 大义灭至亲第三节 拒建圣母祠第四节 娘娘滩和太子滩

第七章 神奇爱情果,同心助帝业 第一节 窦姬的身世第二节 误赴代地第三节 一见钟情第四节 同心同德助帝业

第八章 修好匈奴邻,相安共发展 第一节 匈奴扰境第二节 计败匈奴第三节 相安共发展第四节 冯唐论英雄

第九章 吕后除皇裔,机智脱险情 第一节 惠帝去世第二节 吕后称制第三节 铲除刘氏诸王第四节 机智脱险

第十章 周勃灭吕氏,刘恒继大统 第一节 吕后去世第二节 拉开讨吕序幕第三节 周勃灭吕第四节 迎立代王刘恒第五节 天下大治

汉文帝 大事年表第一章 生在帝王家,长于忧患中时光荏苒,日月如梭。自我华夏大地从蛮荒迈入文明以

后,历史缓慢地流淌了三千多年,期间奴隶制社会兴而趋衰,

直到最后被封建制社会取代,历史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

期。到了公元前202年,秦朝灭亡以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真正统一的王朝——汉朝建立了,它是由汉高祖刘邦经过

多年征战建立的王朝,史称“西汉”,建都长安。而故事中

的主角刘恒,便出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第一节 神奇的出生薄姬相面

公元前202年,汉王刘邦率领自己的部队,会同各路诸侯,与项羽的楚军在垓下展开了决战。经过激烈的战斗之后,项羽的军队大败,汉王刘邦命令自己的部队将项羽团团围住,半夜时分,兵士们一起高唱楚歌,使项羽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项羽的将士听到漫山遍野的楚歌声,思念起自己的家乡,纷纷四散而逃。项羽误以为楚地已经被汉军完全攻陷,于是弃兵败走,乌江自刎。至此,历时四年之久的楚汉之争,以汉王刘邦的胜利而告结束,刘邦也被各路诸侯和将相们共同尊为皇帝。垓下古战场遗址

也就在这一年,一个阳光灿烂、微风和煦的下午,后宫里传来一声婴儿洪亮的啼哭,高祖的姬妾薄姬,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这个孩子长得脸色白皙、眉目清秀,举手投足之间颇显文静可爱。刘邦为这个孩子取名“恒”,也许是期盼着自己的帝王江山永恒万世吧!若干年后的事实证明,刘恒没有辜负自己的这一名字,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恒心和毅力,稳固并发展了刘氏江山,开创了为后世所称颂的“文景之治”。

在汉高祖刘邦的诸位皇子中,刘恒排行第四。大哥刘肥庶出,已经十多岁了;二哥刘盈是皇后吕氏所生,已经被正式册立为太子;三哥如意是高祖最宠幸的戚夫人所生,他是高祖最喜欢的儿子,高祖常常在人前夸赞如意“类己”。

出生在帝王之家的小刘恒,并没有引起父亲高祖的过多关注。人人都说“母以子为贵,母爱者子抱”,而刘恒的母亲薄姬一直是刘邦众多姬妾中很不起眼的一位,她几乎见不到自己的丈夫刘邦,因此刘恒也难以见到自己的父亲,像一只缺乏父爱的羔羊,默默地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母子俩深居后宫,寂寞度日。

薄姬能够进入汉宫,并能够得幸孕育皇子,还有一段颇为离奇的故事。

秦朝末年,群雄并起,天下大乱,薄姬的父亲和母亲各自离乡背井,外出逃难,乱世中两人相遇结合,生了一双儿女,本来以为可以相互辅助共度艰辛岁月,哪里想到,不久,父亲就意外地去世了,留下母亲一人带着一双儿女,艰辛度日。由于生活所迫,母亲只好带着他们回到自己的家乡魏地。此时正赶上魏豹刚刚自立为王,于是母亲把女儿薄姬献给了魏豹,希望女儿能够攀龙附凤,在王宫中取得一席之地,改善一家人窘迫的生活状况,过上安稳幸福的日子。

薄姬的母亲对于女儿可谓煞费苦心,入宫之前,她特地请来当时著名的星相家、相士许负为薄姬相面,这一相,相士许负先生惊讶地说:“不得了,这位夫人日后会生下天子,成为人世间第一贵夫人。”

许负在当时非常有名,她的相术是公认的灵验。经过这次相面,薄姬和她的母亲都很高兴,认为自己日后一定有出头之日,攀龙附凤,富贵荣华。就连魏豹听说以后也信以为真,他想,薄姬能生天子,她是自己的姬妾,那么就是自己的儿子要做天子了,如此推断,那自己显然就是未来的天子。大喜过望的魏豹打起全副精神,准备在群雄争霸中成就霸业,实现未来的天子梦。孕育皇子

事情的发展却出乎人们的意料。很快,汉王刘邦的军队攻打过来,小小的魏豹哪里抵挡得住,没交手几次就败下阵来,只好出城纳降。就这样,薄姬随同魏宫的诸位姬妾被带到汉宫去做役使的婢女,薄姬被分配去织布,做了一名织女。

这样看来,薄姬的命运似乎离“生天子,做第一贵夫人”越来越远了。她在织室里日夜忙碌,织出一匹又一匹华丽高贵的布匹,为当时的后宫佳丽们做出一件又一件漂亮的衣服。薄姬也许认为,生命就要在这样的忙碌中悄悄溜走了。可是,世事难料,有一天,汉王刘邦偶然来到织布的房间,发现几位女子相貌还算出众,就把她们召进后宫,充当自己的姬妾。就这样,薄姬又一次进入明争暗斗、危机四伏的后宫中去了。此时的她,也许又一次想起了相士许负的话,又一次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在向自己微微招手。

汉王刘邦的后宫早已妻妾成群,结发妻子吕雉,是一位非常刚毅、很有智慧的女人,她与刘邦生有一儿一女。这时,刘邦喜欢的姬妾非常多,而其中又特别宠幸戚夫人。此时戚夫人正蠢蠢欲动,打算争夺皇后的位置,欲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而性情温和、姿色并不超众的薄姬,虽然进入后宫,却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根本见不到当时的汉王刘邦。

但命运的轮盘始终会按照既定的轨迹运转。有一天,刘邦无意中听到他的两个姬妾在一起谈笑,原来这两个女人与薄姬同是魏宫姬妾,当初三人关系非常好,便有个约定,如果有谁先得到富贵和机遇,一定不要忘了其他的两个人。现在她们两人得宠于汉王,而薄姬根本见不到汉王,如今她们两人记起这件事,因此大肆嘲笑。

刘邦听了,没有理会这两位讥笑他人忘情负义的女人,却对这位可怜的薄姬颇为好奇,他想,这是个什么样的女人,默默无闻地等待着召见,却被自己的朋友嘲笑辱骂。于是,他在寝宫召见了这位单纯又可怜的女人。

薄姬恰巧在前一天夜里做了一个梦,她竟然梦到有一条苍龙盘卧于她的肚腹之上,久久不肯离去。一整天都在左思右想,对自己这个奇怪的梦百思不得其解的薄姬,听到刘邦召见自己,赶紧收拾一番去见刘邦,并告诉了他自己的这个梦。刘邦听了,觉得这个梦预示着富贵吉祥、龙脉昌盛,也十分高兴,就在薄姬那里留宿了一夜。谁知这一夜风流缱绻,孕子成龙,而这个孩子刘恒,日后真如一条巨龙,横空出世,继承了他的帝王基业,稳定了刘氏江山,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成就了一番丰功伟绩。

有了这一次召见之后,刘邦仿佛又忘掉了薄姬,以后两人几乎没怎么见面。而这时,刘邦的后宫中正展开一场血雨腥风的争宠夺位之争。老练沉着的皇后吕雉,急于夺位受宠的戚夫人,还有那些争风吃醋的姬妾们,都在为自己的将来打算。而这时,温顺本分又不令皇上喜欢的薄姬偏偏因为这一次召见而怀上了龙子,她只有更加谨慎小心、低眉顺目地过日子。这样的生活,简直可以说如履薄冰!第二节 残酷的后宫斗争吕后的权势

薄姬终于顺利地产下了皇子,高祖皇帝为他取名“恒”。对他们母子来说,本应该放下心来过日子了,但是身处皇宫之中,百妾争宠,尔虞我诈,环境里充满了危险的因素,一不小心就会成为他人的俎上肉。聪明的薄姬早已看清了自己的地位、处境与周围的一切。吕雉画像

此时贵为皇后的吕雉又是什么样的情况呢?皇后吕雉是高祖刘邦没有起兵抗秦,身份微贱时的结发妻子,两人可谓同生共死、患难与共。刘邦娶吕氏时,吕家比起刘邦家来,可谓富贵豪门,差距颇大。吕后的父亲因为家境富裕,养尊处优,在当地很有名望,后来因为仇人追杀,不得已避难到了沛地。在小小的沛县,听说来了一位有钱有势的富翁,那些有头有脸的人物莫不趋之若鹜,纷纷赶着去巴结攀附这位大人物。这时的刘邦,只不过是沛县的一个小亭长,而且由于平时喜欢结交朋友,挥霍无度,所以囊中羞涩,但他还是前去拜访。要知道,按当时的市井规矩,要去拜见吕公,非得一千钱不可!不过这次吕公并没有为难行为浪荡、不拘小节的刘邦,而是让下人直接把刘邦带进了客厅。刘邦大大咧咧地递上贺礼的帖子,上面写着“一万钱”。实际上,却一钱也没有。就这样,刘邦顺利地见到了在沛县人看来名声显赫、不可一世的吕公。哪曾想,吕公一见到刘邦,大为惊讶。原来,这位吕公喜欢相术,他一见刘邦,便觉得这人将来一定会贵不可言,于是他当机立断,决定把自己的女儿吕雉嫁给他。就是这一相,决定了吕雉的命运,把一个女子与血雨腥风的战争和变幻莫测的政治联系在一起。

吕雉以富家大小姐的身份嫁给地位微贱、家境一般的刘邦,而这位刘邦,婚后仍然混迹于市井,吃、喝、嫖、赌,真让人觉得不务正业,难成大气。可以想见,吕后嫁给刘邦的最初几年,既要侍奉公婆,抚育子女,还要做田地里的农事,吃了不少苦。

后来,刘邦斩白蛇而起义,战事不断,四处漂泊,根本无暇顾及妻子、儿女。这时的吕后更是辗转飘零,苦头吃尽。更可怕的是,到了后来,汉王刘邦与楚王项羽正式开战,争夺天下,吕雉和刘邦的父亲被楚军俘虏,一关就是两年零五个月!

吕后不仅吃了许多苦,而且为刘邦定夺天下,出了不少力。

首先,她的两个哥哥都是汉营里的将军,立下了不少战功。刘邦称帝后,吕后的长兄去世,他的儿子吕台被封为骊侯,吕产为洨侯,二哥吕释之被封为建成侯。

其次,吕后本人,性格刚毅、智慧超人,绝非一般靠梳妆打扮、争艳斗丽获取男人心的女人可比。她在长期的战争当中,与众多开国将相们同甘共苦,并肩浴血奋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再有,吕后帮助刘邦,铲除异姓王韩信和彭越,显示了自己超人的智能和胆量,奠定了自己无与伦比的地位。韩信和彭越都是刘邦称帝后,分封地位较高的诸侯王,韩信被封齐地,为齐王;彭越被封梁地,为梁王。他们有精良的部队,足智多谋的臣僚,一旦发生政变,情况将非常危急。吕后在刘邦亲征代地,平叛陈豨造反之时,派丞相萧何秘密召见韩信。结果韩信进入长乐宫后,被吕后埋伏的将士一拥而上,抓了起来。吕后历数韩信罪责后,命人在长乐宫钟室把他当场斩首。彭越因为刘邦在代地作战,征召他却不肯前去效力,被皇帝刘邦废除王位,贬为庶人,发配蜀地。事有凑巧,吕后正好从长安出发,去洛阳,路上遇到了正被发配蜀地的彭越。彭越见到吕后,放声大哭,他为自己辩解道,不是不听皇帝的命令,实在是有病在身,不能前往效力,希望吕后能为自己做主,在皇上面前多多美言,开脱自己的罪行。彭越说,只要不发配蜀地,愿意回到自己的故土昌邑,做个平民百姓。这是彭越的计谋,他知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只有离开皇帝身边,到遥远的封地,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但吕后看透了彭越的心事,将计就计,很痛快地答应下来,带着彭越一起来到了洛阳。

所有的人都没有想到,就连皇帝刘邦也没有想到,吕后是怎么看待彭越这件事的,她对皇帝刘邦说:“彭越是一位有谋有略的有志之士,你今天把他放到蜀地去,天高皇帝远,不等于放虎归山吗?现在还不趁机杀了他,以除后患。我把他一起带回来了。”可是杀人也要名正言顺,有理有据。对吕后来说,这不是什么难事,吕后命人状告彭越,意图谋反,谋反当斩,天经地义。于是,廷尉王恬开密受皇后命,上奏道,彭越贵为诸侯王,深受皇帝信赖与尊重,不但不思报国,效忠朝廷,反而无法无天,胆敢谋反,鉴于其罪行之大、之重,应该灭其全族,斩草除根。就这样,吕后帮助刘邦,没费一兵一卒,铲除了两个隐患最大的异姓诸侯王,为刘氏江山的巩固和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也显露出吕氏心狠手辣、老谋深算的一面。秦赵长平之战

吕后的儿子刘盈,是高祖刘邦的第二个儿子,此时已经立为太子,女儿被封为鲁元公主。看起来,与皇帝同甘共苦,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与艰辛,帮助皇帝打下天下,铲除异姓诸侯王,功不可没的吕后似乎没有什么可担忧的了。戚夫人专宠

事实却不是这样,高祖还是汉王的时候,有一次征战路过定陶,遇到一名叫戚懿的女子,就把她纳入后宫,做了自己的姬妾。戚懿漂亮聪慧,刘邦非常喜欢她,而且戚懿也为刘邦生下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又特别讨刘邦喜欢,刘邦时常说起,他长得像自己,他的行为举止也像自己,所以为他取名“如意”,可见对他的喜爱程度。未央宫复原建筑图

戚懿很快升为夫人,在吕后被俘虏的那些日子里,她掌管着后宫的一切事务,加上刘邦对他们母子的宠爱,戚夫人过着幸福无比的甜蜜生活。

可是等到吕后归来,刘盈被立为太子,戚夫人才发现,自己不过是代理一时的“女主人”,根本没有取得真正安全的地位,她预感到了自己的危机。天下初定,身为皇帝的刘邦不得不经常在外征战,消除那些残余势力,巩固自己的统治。这个时候,陪伴左右服侍他的戚夫人便利用这个机会,不断地在刘邦面前哭天抹泪,哭诉自己备受诸位姬妾妒忌,尤其是皇后吕氏,简直视她为眼中钉、肉中刺。一旦有一天吕后的儿子当了皇帝,她贵为太后,自己和儿子可就没有活路了!

戚夫人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她自以为得宠于高祖,早不把吕后放在眼里,不但不尊重吕后,还经常认为自己的地位要高于吕后。所以两人早已有了不可化解的矛盾和冲突。

戚夫人的哭闹,再加上自己偏爱儿子如意,又觉得太子刘盈性格懦弱,缺乏君临天下的气魄,不像自己,于是刘邦也有心改立太子,传位给这位最像自己、最合自己心意的儿子。

现在的汉后宫中,真是刀光剑影,血雨腥风。不管是功高位极的皇后母子还是专宠于皇帝得势于一时的戚氏母子,随时都有危及生命的危险。再高贵的人,连自己的生命都无法保证,这就是权势对于人的威胁!

何况一个小小的薄姬!

薄姬选择了更加小心翼翼地生活,她在僻静的掖庭一角,默默无闻地过着自己的日子。由于再也无缘一见皇帝面,渐渐地,薄姬的心全都放在了儿子刘恒的身上。小小的刘恒,就在这样的环境里,渐渐长大。虽然身为皇子,却处处不受人关爱,不被人注意,孤孤单单地陪伴着自己的母亲,度过一个又一个寂寞而又充满着危险的日子。

这个时候,丞相萧何建成了未央宫。未央宫规模宏大,富丽堂皇,高祖刘邦和他的父亲以及众位妻子、儿女搬进了这座豪华无比的宫殿当中,小刘恒和自己的母亲也住进了未央宫一角。这个时候的刘恒也渐渐懂事。

在当时的后宫当中,姬妾们明争暗斗,而薄姬处处忍让。她没有因为生有皇子就争取更高的地位。要知道,当时的后宫,除了皇后,还有夫人等称谓,可是薄姬对此,自始至终没有提出过任何异议。她也没有巴结内宦外官为自己和儿子争取更多的东西。薄姬所做的一切,就是不管什么事情,总把自己放在最低的位置,不去跟她们争,更不敢去跟她们抢,她默默地抚育着儿子,一个人担负起抚养儿子的全部责任,儿子的吃、穿、用、玩,都是她一个人操持,亲自过问,亲手办理。也许她认为自己能有一个健康、懂事的儿子就是最大的福气,不知道这个时候的薄姬还有没有对许负的预言抱有幻想。

但是无论如何,上天总是怜悯这位善良、与世无争的女人。小刘恒没有辜负母亲的养育之恩,他一天一天地健康成长,越来越健壮,越来越聪明,他适应了自己生存的环境。刘恒看到母亲凡事都会忍让,他也学会了忍让;刘恒看到母亲生活节俭,也学会了节俭。并且在这种环境下,刘恒越来越懂事,他总是话语不多,却善于思索。可以说,正是这一非凡时期的生活,磨炼了刘恒平和、冷静又深谙世事的性格。白登山

大多数的日子里,刘恒都是跟母亲在深深的后宫里寂寞度日的,这给了刘恒充足的学习时间。刘邦是位马上皇帝,称帝以后,他以为自己是马上得天下,《诗经》、《书经》没有用处。而大臣陆贾说:“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乎?”于是刘邦命陆贾著书论述秦失天下之原因,以资借镜。他命萧何重新制定律令,命叔孙通制定礼仪,由此感知身为帝王的尊贵,开始尊崇儒学。因此刘恒也得以接触到各类书籍和当时世上的名人文士。小刘恒对诸子百家的学说都感兴趣,尤其推崇道家,也许道家的“无为,无所不为”正合乎当时刘恒母子的处境和小刘恒心中的远大志向。第三节 战乱不断的环境白登之围

小刘恒几乎见不到自己的父亲,一是由于宫廷斗争,薄姬低眉顺目,自甘寂寞,远远地躲着众人的视线,引不起高祖的注意。二是因为此时的刘邦正忙于平定各地诸侯,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自己的集权统治,无暇顾及后宫子女。

首先燕王臧荼造反,并且很快攻下代地,皇帝刘邦御驾亲征,经过一番苦战,终于打败了燕军,并且将燕王活捉。刘邦考虑到各地诸侯各怀心志,归顺是暂时的,早晚有一天,会走上谋反的道路,所以,他命令自己小时候的好朋友卢绾做了燕王,镇守燕地,以防不测。

接着,利几又造反。利几原来是楚王项羽的大将,因为项羽战败,所以投降了刘邦。由于利几总是怀疑刘邦不信任自己,在惊恐之下,铤而走险,走上谋反的道路。刘邦这位马上皇帝,一点也没有当回事,立刻亲自出征,平定叛乱。很快,利几战败,天下暂时恢复了平静。

到了第二年的冬天,匈奴又大举入侵,并且联合当时镇守北方的韩王信、前赵国的大将王黄立等,共同造反。高祖刘邦再次率军亲征。当时气候非常恶劣,天寒地冻,士兵们冻得手指头都掉了,根本无法作战。刘邦与自己的部队被困白登山,七天七夜,都没有办法突围,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登之围”。

高祖刘邦被困山中,眼看粮草殆尽,可是援军迟迟不到,心中焦急万分,他登上山顶,朝四下观望,希望能寻求脱险的办法。他看到到处都是匈奴的骑兵,排列有序,军容整齐,西方是白马,东方是青马,北方是黑马,南方是红马。刘邦这才明白,自己贸然出兵,轻视了敌人的力量,现在要想安然脱身,真是难如登天。

随从高祖刘邦出征的谋臣陈平,进来向刘邦献计说:“陛下少安毋躁,我这几天通过观察,已经想出一条计策。”

高祖刘邦一听,非常高兴,他知道陈平足智多谋,一定会有好办法。冒顿单于像

原来这几天陈平登山观望,看到匈奴单于经常骑马在营地外视察,而每次他的身边都会有一位美丽的女子作陪。陈平打听到,这个女子正是单于最喜欢的阏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皇后,陈平于是心生一计。他把自己的计策跟高祖刘邦一说,刘邦听了,马上同意,命令他火速办理。

陈平命人搜集了很多礼物,有金银也有珠宝,又找来一位擅长画画的兵士,命他精心绘制一幅绝世美人图。一切准备就绪,陈平从军中挑选出一名有胆有谋的将官,派他做使者。对他如此这般地交代之后,使者带着准备好的礼物和美人图,来到匈奴的军营。

使者用金钱贿赂把守的匈奴卫士,要求单独见一见阏氏,阏氏因为受单于宠爱,在番营中很有权力,她听说汉使者要单独见自己,心想肯定有大事情,就将汉使者带到另一个营帐接见了他。

汉使者见到阏氏后,赶紧献上带来的珠宝金银,说道:“这是我们皇上派我来送给您的。”

阏氏看见礼物,非常喜欢,她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多昂贵华丽的珍宝呢!她一件件抚摸着,爱不释手。使者见她高兴,转身拿过美人图,说:“还有一幅画,烦请阏氏转交给单于。”

阏氏说:“什么画要送给单于?”说着,打开图画,上面画的是一位美人儿。阏氏马上沉下脸,她问使者:“送给单于一幅美人图,是什么意思?”她见图中的美人比自己更美,自然心生嫉妒。

使者见阏氏满含妒意,知道她已经中了圈套,立刻恭敬地回答说:“是这样的,汉皇被困白登山,都是由于听信韩王信的挑拨,现在汉皇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很愿意罢兵修好,所以派我给阏氏送来礼物,希望阏氏能为汉皇在单于面前美言。还有,汉皇害怕单于不答应,就准备把国中的第一美人献给单于,现在这个女子不在军中,所以先把她的画像呈上。”

阏氏扔下美人图,有些生气地说:“这个用不着,拿回去吧!”

使者赶紧说:“汉皇也觉得把美女献给单于,对您不利,怕她将来夺了单于对您的宠爱。可是我们被困无奈,只好这么做,如果您能解得了我们的围,我们自然不会把美人献给单于,而且我们还会给您多送珍宝的。”

阏氏想了想,觉得使者说的话很有道理,就对他说:“你回去转告汉皇,叫他放心好了。”说完把画还给使者,叫他回去了。

阏氏回营后,觉得事情要尽快办理,否则美人送来以后,自己再想阻拦就来不及了。她立刻派人请来了单于。

单于回到营帐,看到阏氏双眉紧锁,满脸愁容,不安地问:“美人,你怎么啦?”阏氏来到单于身边,满怀忧愁地说:“臣妾听说,两主不相围,现在汉朝皇帝已经被我们围在山上好几天了,汉人怎么能不着急,他们必定拼死来救,到时候就算我们打败汉人,夺取了他们的土地,恐怕我们习惯游牧的民族,也无法在那里长期居住。万一我们消灭不了汉朝皇帝,救兵一到,内外夹击,我们就很危险了。”

阏氏说着泪水流下来,单于听她这么说,也有些犹豫,问道:“那怎么办呢?”

阏氏说:“汉军被围困七天,却没有丝毫慌乱的迹象,看来必定有神灵在暗中护佑他们,我们又何必违背天意呢?与其把他们赶尽杀绝,不如放他们一条生路。这样一来,两国就不会结下仇恨,我们也可以避免灾难降临。”

单于听了阏氏的话,又考虑到自己孤军深入,时间久了必生异端,第二天,他就让部队让开一条路,放高祖刘邦出去了。

高祖刘邦从北方返回后,又接着扫除了淮阴侯韩信的残余势力,路过柏人时,越国的丞相贯高等合谋,准备弑杀刘邦。刘邦非常警觉,察觉出情势有变化,便带领自己的人马匆忙离去,脱离了危险。

刘邦并没有停下剿灭异己的战斗。他废除了各地异姓诸侯王的封号,把他们降为侯,有的干脆杀掉,解除以后的麻烦。而且还把各地的名门望族、有势力的人集中到关中来,实际上等于把他们软禁起来,不给他们谋反的机会。代地再起战乱

就在刘恒七岁那一年,汉王朝的代地又出现了麻烦。与它相邻的赵国,有一名丞相叫陈豨,此时在代地造反。因为代地地处偏远,又与匈奴接壤,所以一旦有战事,情况就非常危急。刘邦称帝以来,那个地方已经接二连三发生过叛乱。张良像

恰巧刘邦病了,他打算派太子前去征讨,可是吕后不敢让自己的儿子去冒险。代地环境恶劣,造反的陈豨等人又是有多年作战经验的虎将,让羸弱的太子前去征讨,不等于羊入虎口吗?就算保住性命,可是如果无功而返,对太子来说,不也是灾难的开始吗?这时的储位相争正如火如荼,太子本来就不被皇帝父亲看好,这一去,什么功劳也没有,不正好给皇帝和戚夫人改立太子的借口吗?

吕后一面哭哭啼啼哀求皇上,一面指使张良等王公大臣,面谏皇帝,陈述太子出兵百弊而无一利。

皇帝虽然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妻子又哭又叫,大臣们也喋喋不休,只好扫兴地谴责了太子一句“不成器”,就带病去讨伐逆贼去了。

张良又为皇帝献计,命令太子为将军,监管关中兵马,这样一来,一旦事有突变,也好有个照应。皇帝采纳了张良的意见,并且让张良辅佐太子。

皇帝刘邦赶到代地,观察了一下陈豨的排兵布阵,很轻松地说:“陈豨不知道占据邯郸,阻断漳水,真是个无能之辈。”又打听到,陈豨的大将原来都是生意人,就派人给他们送去了很多金银珠宝,这些商人出身的将军,见利忘义,纷纷放下武器,投靠了刘邦,就这样,陈豨的部队很快瓦解。

太尉周勃率领大军乘势攻入代地,消灭了陈豨,再一次平息了代地的叛乱。第四节 册封为王刘恒勇对萧相国

前面说过,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以及军事战略上的重要地位,汉王朝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代地。刘邦曾经先后派遣自己小时候的好友卢绾和自己的二哥刘仲前去镇守,封他们为诸侯王。可是这两个人一个叛逆,一个私自逃走,到现在一大片国土竟然成了无主之地!萧何像

于是,这成了摆在刘邦面前的一个大难题:派一般的人去镇守,很容易叛乱;派自己家的人去,又吃不了苦,难以担当重任。找一个符合自己心愿的人去镇守代地,成了他常常思虑的事情。

就在刘邦左右为难之际,他的开国丞相萧何想起一个人来。他就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刘恒。

原来,由于爱好读书,善于学习,又不喜欢张扬,小刘恒在后宫中渐渐有了一些好的名声。兄弟们都喜欢跟他一起玩,逗鸟捉虫,其乐融融。他不但聪明又性情温和、宽容大度、忍让守礼,从不跟兄弟们争短斗长,撩拨是非,深得兄弟们信任。

有一次,大家一起在玩耍,不知不觉跑到了大臣们议事的宫门外,小孩子嘛,玩起来什么都忘了。这样的地方,是不允许有人随意走动的,喧闹声惊动了里面议事的大臣,他们出来一看,是几位皇子,于是和颜悦色地请他们离开。刘恒一向谨慎惯了,也劝说兄弟们离开,可是其他几位皇子并不吃这一套,他们认为自己是皇子,这里就是自己的家,有什么要回避的。

事情正在僵持着,丞相萧何走了出来,他正在主持律令的制定工作,想了想,故意对几位皇子说:“这样的地方是不允许随意走动的,你们擅自在这里玩耍,就不怕守卫人员把你们抓起来治罪吗?”萧何是奉皇帝之命制定律令的人,皇子们听他这么说,开始胆怯起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准备离去。这个时候,一直沉默寡言的刘恒站了出来,他很有礼貌地走到丞相面前,认认真真地说道:“守卫只抓犯罪的人,不会抓我们玩耍的小孩子。”萧何听了,觉得这个孩子不同一般,就说:“守卫怎么分得清你们是玩耍还是有意捣乱,他们只是执行法令。”刘恒一听,立即说道:“如果这样执行法令,不就冤枉好人了吗?”萧何又跟刘恒交谈几句,结果发现小刘恒温文尔雅、学识广博,对待事情很有自己的见地,给他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仁孝有名封代王

打听之下,萧何发现刘恒还有一件事情为人所称道,这就是他对母亲的孝顺。刘恒每次出去玩耍,都会跟母亲说一声,而每次回来,也必定先去给母亲问安,害怕母亲为自己担忧。母亲吩咐的每一件事情,他都会认真去做,使母亲放心又省心。

虽然生活在豪华又庞大的帝王之家,可是刘恒母子,可以用“相依为命”来形容。每当看到母亲不高兴的时候,刘恒总是千方百计来安慰她,一旦母亲的身体有所不适,刘恒更是焦急万分。

有一天早晨,刘恒给母亲请安的时候,发现母亲的脸色有些苍白,便着急地问:“母亲,您是不是病了?”薄姬常年处在后宫,没有丈夫对自己的一丁点爱怜,既要时时防备众多姬妾的明争暗斗,又要保护和抚育自己的儿子,确实有些身心疲惫。刘恒急忙派人召来太医,太医为薄姬做了诊视后,给她开了药方,让她服药治病。刘恒在旁边,一边观察太医诊病,一边仔细地观看母亲的脸色。太医奇怪地问:“难道王子你也懂医学吗?”刘恒回答道:“我不懂,我只是担心母亲的病情。”

拿回药以后,煎药的工作自然由宫女们去做,可是不知什么原因,等到薄姬服药的时候,药还没有煎!是由于懒惰还是有其他隐情?刘恒很是忧心。虽然都在后宫,虽然都是皇子,可是待遇是很不公平的。其他的姬妾可以享用的东西,薄姬母子没有;其他皇子随心所欲地享受自己的特殊地位带来的优越感,刘恒也不敢轻易表露。当时在宫里侍候他们母子的宫女们,也不尽心尽力地照顾他们,有时候还有意无意地怠慢刁难这两位不甚引人注意的母子。

刘恒看到母亲的药没有煎好,非常着急,正想责备负责煎药的宫女,却被母亲制止了。薄姬说,不是什么大病,早一点吃药,晚一点吃药都没有关系。

刘恒听从母亲的劝说,静静地守候在母亲身边,一直等待着宫女把药煎好。当宫女把煎好的药端上来,用小勺把第一口药送到薄姬嘴边,准备喂她服药时,由于汤药刚刚煎好,薄姬被烫得哆嗦了一下。刘恒看在眼里,立刻从宫女手中接过药碗,自己亲自喂母亲服药,然后让宫女去做其他的事情。

刘恒轻轻地用汤匙舀起汤药,放到嘴边,慢慢品尝一下,觉得汤药不烫了,再喂母亲服下。每一口汤药,他都先亲自尝一尝,先知冷热,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等到服下一碗药,薄姬高兴地说:“就看你的这份孝心,母亲的病也好了。”

刘恒却说:“儿子生病的时候,母亲不也是这样照顾我的吗?”

等刘恒长大以后,对待母亲,也是仁孝备至,不管是在代地做代王,还是后来做皇帝,始终都是竭力奉养,没有丝毫怠慢。他曾经三年如一日地侍奉自己有病的母亲,衣不解带,亲尝汤药,孝行传遍天下,被世人奉为楷模。后人写的《二十四孝》中,他名列第二,为他孝治天下提供了最有说服力的保证。

刘恒因为博学仁孝,小小年纪,已经有了一定的名声。萧何想起刘恒与自己的一次谈话,觉得这个孩子虽然外表文弱含蓄,内心却存着正义勇气,浑身透着一股沉稳刚毅、凛然不可侵犯的大家风范,不是一般孩子可以比拟的,为此他认为刘恒是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决定力荐刘恒去做代地之王。二十四孝浮雕

萧何经过精心准备,连同三十二位大臣一起上奏皇帝,请求立刘恒为代王。对于儿子刘恒,刘邦虽然没有过多地关注过,可是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做一名诸侯王,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况且有这么多大臣保荐,想来不会错,于是他很快颁下了诏令。就这样,七岁的刘恒,在三十二位大臣的保荐之下,被封为代王,都城设在晋阳。从此,开始了他的帝王生涯。第二章 吕后擅专权,少儿存大志刘恒得到众臣保荐,被父亲刘邦封为代王。此时的汉宫

内,储位争夺如火如荼,异常激烈,皇后吕雉和戚夫人明争

暗斗,互不相让,刘恒的母亲薄姬认清了形势,谨小慎微地

保护着儿子。尽管如此,刘邦去世,吕后专权,诸多皇子们

的命运发生了重大改变,刘如意被害身亡,戚夫人被残为人

彘,诸皇妃被囚禁,诸皇子被遣散,刘恒和他的母亲能逃脱

灾难吗?第一节 废立太子风波第一次废立之争

浩浩未央宫,绵延数里远,北有玄武门,东有苍龙门,两门高大雄壮,达三十多丈,未央宫内,宫殿亭台,一座连着一座,别致华丽,规模辉煌壮观。

唐朝时,刘沧曾经作《望未央宫》一诗,诗中写道:西上秦原见未央,山岚川色晚苍苍。云楼欲动入清渭,鸳瓦如飞出绿杨。舞席歌尘空岁月,宫花春草满池塘。香风吹落天人语,彩凤五云朝汉皇。未央宫复原建筑图

当初,未央宫刚刚建成,高祖刘邦视察后,曾经因为宫殿的豪华奢侈,责备过负责建造的丞相萧何,他说:“天下匈匈苦战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但萧何不这么认为,他回答道:“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就宫室。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正是由于天下未定,人心不安,所以才修筑这么庞大的宫室,藉以震慑天下,树立天子之威!

高祖刘邦和他的诸位姬妾、子女,就住在威严奢华的未央宫内,此时,后宫储位之争越来越激烈,吕后和戚夫人两个人明争暗斗,互不相让。

有一天,高祖刘邦来到戚夫人的宫里,看见戚夫人正在偷偷哭泣,刘邦明白戚夫人仍然为儿子的事放不下心,于是安慰她:“废立太子是件大事情,我们要从长计议。”未央宫遗址

戚夫人转过脸去看着刘邦,忧心忡忡地说:“陛下宠我这么多年,我还能不明白陛下的苦心吗?我只是伤心,等到陛下百年之后,你最喜欢的妻儿却要死于非命,不得善终。”

刘邦听罢此言,也悲从中来,他想了想,果断地对戚夫人说:“你不要再担心忧虑了,明天早朝,我就下诏废太子,立如意为新太子。”

戚夫人见高祖终于下了决心,非常高兴,欢欢喜喜地侍奉高祖。

第二天,高祖上朝后,果真对群臣提出废立太子一事,众臣听了都大吃一惊,废立太子可不是小事,关系到国家社稷之根本,众人慌忙跪到地上,纷纷向高祖陈述废长立幼不可取。

高祖刘邦意欲废立太子,一是考虑到戚夫人母子安危,其次他确实觉得如意聪明果断,很有谋略,能继承大业,而太子刘盈,自小懦弱,做事优柔寡断,他母亲吕后又为人刚毅,一旦他继承帝业,大权必然会落到吕后手中。高祖刘邦见众臣一致反对废立太子,就大声责问他们道:“既然你们认为不可以,那么你们说说为什么不可以。”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作答,这时,御史大夫周昌站了出来,他由于说话口吃,急得满脸通红,来回摇晃脑袋,好一阵才说出几句话:“我就就——就是知道不可以,陛下要废太子,我就就——就是不能听你的命令。”

周昌为人正直,曾经屡次直谏高祖,被满朝文武视为诤臣,大家见他说话这么费力,还力陈己见,都暗暗为他叫好加油,也不由得随着他一起摇头晃脑。

坐在殿上的刘邦,看看殿下的文武百官,一个个摇来晃去,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众人见高祖笑起来,也跟着一起大笑。

哄堂大笑之余,刘邦只好道:“以后再说吧!先退朝。”

这次殿上的废立之争,马上传到吕后的耳朵里,她立刻派人请来周昌,亲自迎到宫门外,把周昌请进自己宫内。吕后见到周昌后,屈膝下跪,感激他力保太子之恩。周昌却义正严辞地说:“我就就——就是为公不为私,请皇后起身。”周昌如此耿直,吕后也不便再说什么。

戚夫人知道废立之事未成,不免大失所望,又哭泣着请求高祖:“我也不是非要让自己的儿子做太子,只是时至今日,希望陛下能够想个办法保全我们母子的性命。”刘邦只得安慰她说:“放心吧!我正在想办法呢!”第二次废立之争

就在高祖为废立太子之事,忧烦不已的时候,淮南王英布又谋反了。已经六十岁的高祖再次御驾亲征,这也是征战半生的刘邦,最后一次指挥战斗。战争非常激烈,刘邦在战争中不幸被箭射伤。这次伤势严重,刘邦只能匆匆赶回长安,请人诊治,细心调养,戚夫人日夜服侍在高祖身边,喂水服药,殷勤备至。

高祖刘邦觉得自己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他担心自己的时日不多,想赶紧颁诏废立太子。于是将重要大臣召进后宫,再次与他们商量废立一事,大臣们仍然不同意高祖的这个决定,他们推举张良进谏高祖不要再做废立的打算。

张良历来受高祖尊重,平时进言,高祖大多能够采纳。而今天张良跪在高祖面前,侃侃而谈,可是高祖躺在床上,连眼睛都不睁一睁,好像睡着了。局面一时僵持不下,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

高祖见诸位大臣不再言语,心中暗暗高兴,他赶紧坐起来,说道:“如果你们没有别的意见,就这么决定吧!”

高祖刘邦刚刚说完,就见太傅叔孙通快步走到高祖面前,他说道:“废立太子,自古以来有过好几个例子。晋献公因为宠幸骊姬,废了太子,结果造成国家大乱,为世人嗤笑;秦始皇不早早地立长子扶苏,后来被赵高趁机诈立胡亥,使秦朝历经二世就被推翻。这些事情,难道陛下没有亲眼看到吗?现在的太子仁厚孝顺,他有什么过错,非要将他废除?如果陛下一意孤行,一定要废长立幼,我没有什么好说的了,我这就死在您的面前。”叔孙通说着,拔出佩剑就要自刎。商山四皓

高祖连忙制止叔孙通:“爱卿且慢动手。我也是说着玩的,你不要太认真。”

叔孙通说:“这样的大事陛下怎么能说着玩呢?请陛下以后不要再戏言太子事。”

至此,高祖刘邦两次打算废立太子,都因为大臣力谏而没有成功,也因为这两次废立之事,吕后和戚夫人由情敌转变为政敌,冲突更加激烈,彼此更加仇视。

后来,吕后听从张良的计策,请来商山四皓辅佐太子。所谓“商山四皓”就是商山之中的四位隐士,名叫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这四位饱学之士先后为避秦乱而结茅山林。商山在今陕西省,山林幽美,云霞缭绕,地势非常险峻,是一个隐居的好地方。高祖刘邦曾几次请他们出山共扶社稷,可是他们因为高祖轻视儒士,避而不见。太子在张良的指引下,备足厚礼,又亲自前去,终于请得四皓出山辅佐自己。

刘邦在最后的日子里,召见太子刘盈,他看到商山四皓侍奉太子左右,尽心尽力,顿时明白,太子的势力已经非常稳固,很难动摇,并非自己想废就能废,想立就能立了,于是彻底死了废立之心。他在临死前,为戚夫人母子做了最后的安排,命令耿直的御史大夫周昌做赵王如意的丞相,辅佐、保护如意回到自己的封地赵国,另外,他担心吕后专权后,会危及刘氏天下,便杀白马,与几位重臣歃血为盟:

非刘氏王者,天下共击之。

一场相持日久的储位之争就此结束。第二节 吕后专权遣散众皇子

公元前195年春,高祖刘邦去世,太子刘盈顺利继承帝位,年仅十六岁,他的母亲吕后被尊为皇太后。吕太后在儿子做了皇帝以后,成了未央宫内至高无上的主人。而戚夫人母子、薄姬母子以及其他姬妾子女的命运也都掌握在这个女人的手中。吕后玉玺

刘邦一共有八个儿子,刘盈做了皇帝,其他七个儿子已经在先帝在位时各自册封为王,赵王如意、齐王刘肥各自去了封国,其他的几个分别是代王刘恒、梁王刘恢、淮阳王刘友、淮南王刘长、燕王刘建,年龄尚小,还留在未央宫内,没有去自己的封国。

一天,吕太后在未央宫内散步,听到一阵嬉闹声,她顺着声音走过去,看到儿子刘盈跟其他几位皇子在一起下棋玩耍。他们围成一圈,你说我吵,玩得正开心。吕太后连忙上前,大声训斥几位皇子:“你们怎么在皇帝面前这么肆无忌惮?皇帝是君,你们是臣,不能这样跟皇帝随意玩耍。”

几个小皇子平时就畏惧吕太后,听她这么一说,赶紧跑走了,剩下刘盈一人孤零零地站在那里,他转过身对母亲说:“我们是兄弟,在一起玩耍有什么不可以的。”说完,也气呼呼地走了。

吕太后望着儿子远去的背影,沉思良久,转回宫中,她立即下旨,命令诸位皇子不论年龄大小,一律回到自己的封地去,但是不允许皇子的母亲随他们一起前往。

刘盈听说母亲要把自己的众位小兄弟赶出未央宫,跑到太后面前争辩道:“他们年龄还小,过几年去封地也不晚。”

吕太后训斥一句:“你懂什么?”就不理刘盈了。

薄姬听说太后让各皇子回到封地,又不允许母亲前往,非常伤心,想一想,儿子只有八岁,从小到大,没有离开过自己,一人到边远的代地生活,怎么不让自己担心呢?

刘恒看出母亲的担忧,安慰母亲道:“母亲,您就放心吧!我已经八岁了,会照顾自己。再说,宫内有婢女、监官服侍,出外有大臣、将相辅佐,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母亲看看懂事的刘恒,也只好点点头,她知道现在的后宫事务由吕太后一人说了算,尽管自己在后宫当中,一向都小心谨慎,没有一次顶撞过太后,但未来如何,只能听天由命。

其他皇子的母亲都不甘心,纷纷来找吕太后,希望她能开恩,允许皇子能够和母亲一起去封地。她们哪里知道太后还有其他的打算,她准备打发走皇子后,再对诸位姬妾展开报复。太后心想:先帝在的时候,你们争宠夺爱,全不把我放在眼里,现在我主持内政事务,谁敢不听我的?于是太后下旨,把所有受先帝宠幸的姬妾关起来,不准她们随意出入。

刘恒来到太后宫内,准备辞别嫡母皇太后,远赴代地。太后看看刘恒,问道:“你怎么不请求你母亲与你一同去封地呢?”

刘恒从容答道:“我只是听从太后的命令,不敢擅自做主。”

太后听了满意地说:“还是你懂事,这样吧,让你母亲来见我。”

薄姬的为人,太后很清楚,她安分守己,从不争强好胜,对太后毕恭毕敬,没有一点越礼的行为,先帝在的时候,也一直不讨先帝喜欢,薄姬在深深后宫内,见到先帝的次数屈指可数。这样的一个女人,也够可怜的,大可不必把她放在心上跟她争长斗短。太后决定,让薄姬陪同儿子刘恒一起去封地。刘恒母子得到这一准许,喜出望外,谢过太后,匆匆忙忙离开未央宫,踏上了远去的征程。毒死赵王刘如意

众位皇子离开以后,吕太后立刻实施她的下一步计划,加紧迫害曾经受过先帝宠爱的姬妾。她平生最恨的就是戚夫人,她想:你凭着年轻漂亮、先帝宠爱,就不把我放在眼里,这倒也罢,竟然以为自己的儿子聪明,先帝喜欢,三番两次撺掇着先帝废立太子,这不是摆明要置我们母子于死地吗?吕太后越想越生气,于是命人剪去戚夫人的头发,给她穿上粗布黑衣,还在她的脖子上戴一个大大的铁圈,把她赶到永巷当中,让她整日舂米做劳役。可怜戚夫人,曾经受尽宠爱,享尽荣华,先帝在时自己是多么风光!转眼间,人去物非,竟然落到了这步田地。

戚夫人每天不停地干活,边干活边想起自己逝去的美好日子,边想起远在赵国的儿子如意,她不由得随口唱道:

子为王,母为奴,

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

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汉惠帝刘盈像

儿子是王,母亲是奴,母子远离数千里,儿子呀,你可知道你的母亲每天都面对死亡吗?可是怎么样才能让你知道这一切呢?

歌声很快传到吕太后的耳朵里,她一听勃然大怒:“什么!还想依靠儿子?以为儿子为王就了不起吗?我现在就除掉他。”

戚夫人没想到的是,自己的哀怨加速了他们母子的死亡。吕太后立刻派人到赵国,召赵王如意入朝。

御史大夫周昌早已经听说后宫发生的事情,也知道朝政大权被太后掌握,他明白,召赵王如意入朝,必定遇害。他毫不含糊地对来使说,太后已经囚禁戚夫人,现在又召赵王回去,肯定不怀好意,他让来使回去禀告太后,赵王病了,不能回去。

太后一连三次下诏,都被周昌顶了回来。周昌曾经力保太子,有恩于太后,太后思来想去,想出一条调虎离山的计策,她先下令召周昌回朝,周昌接到命令只得离开赵国,自己一人回到长安。周昌前脚离开赵国,太后的使者后脚到了赵国,再次召赵王如意入朝。

赵王没有周昌的保护,只好奉诏回京。

惠帝刘盈素来仁厚,与诸位兄弟关系都不错,他看到宫中发生的一切,知道太后召赵王回来,一定凶多吉少,便决定尽力保护自己的弟弟——赵王如意。于是他亲自出宫,到霸上迎接赵王,并把赵王安排在自己的宫内,两人吃住都在一起。

太后看到儿子刘盈如此保护赵王,非常气愤,她派人时时刻刻监视赵王,一旦有时机,立刻对他下手。

这天终于来到了,早上惠帝刘盈出去打猎,他起来后,看到赵王睡得正香,不忍心把他喊醒,自己带着人出去了。

对太后来说,这是难得的好机会,她马上命令心腹卫士,带着毒酒去毒杀赵王。卫士径直闯入寝宫,将酒放到桌上,对赵王说:“这是太后赐给大王的酒,请大王赶紧服用。”

赵王自从回到皇宫,几次提出看望自己的母亲都没有得到允许,皇帝刘盈又处处保护自己,他已经察觉出周围的危险,面对太后的赐酒,又不能拒绝,这可如何是好?如意情急之下,忽然心生一计,他对卫士们说:“皇兄出去的时候,嘱咐过不许我饮酒,你们先回去吧!皇兄回来了,我请示他后,再饮也不迟。”如意确实聪明,他想你们总不能不听皇帝的命令吧,等皇兄一回来,我的性命可就保住了。

几个卫士哪里听得进这些话,他们从太后那里得到的是死命令,太后说了,如果赵王不死,你们几个也别来见我了。卫士们相互对视一眼,扑上去把赵王摁倒在地,撬开嘴,将一杯毒酒硬生生地给他灌下去,随后转身离去。

惠帝刘盈打了一会儿猎,心中仍然挂念赵王,就匆匆回来了。他回到宫中一看,大吃一惊,赵王如意仰在床上,七窍流血,已经死去了。可怜的赵王如意年仅十四岁,就这样被毒死了,后来他被追谥为隐王,意思是他的聪明才智没有来得及施展。

如意死后,太后非常高兴,她急于把这个消息告诉自己的仇人——如意的母亲戚夫人。这天,她亲自来到永巷,对衣衫褴褛的戚夫人说:“你不是盼着你儿子回来吗?我告诉你,他回来了。”

戚夫人听到儿子回来,又见太后这么高兴,顿时预感到了危险,她急切地问道:“你把我的儿子怎么啦?”“哼,”太后冷冷一笑,“他死了。”

真如五雷轰顶,戚夫人唯一的一丝挂念与希望都没有了,她摇晃几下,朝墙上撞去,希望一死了之。太后急忙命身边的人拦住戚夫人,她恶狠狠地说:“想这样死去,不是太便宜你了吗。”

后来,戚夫人日夜咒骂太后,太后便命人挖去她的双眼,熏聋她的双耳,又用药灌哑她的喉咙,还砍去她的四肢,把她扔进厕所里,喊作“人彘”,残忍程度目不忍睹。

惠帝刘盈在赵王如意死后,一直非常伤心,对母亲颇有怨言。太后为了让儿子死心,也想让他认识到政治的残酷,便带他去观看“人彘”。惠帝刘盈见到废为“人彘”的戚夫人,当年的如花美眷却成了今天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模样,被吓得目瞪口呆,精神失常,从此以后,经常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无法上朝理事。《史记》上记载,惠帝刘盈使人请太后曰:“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从此吕太后一人独掌朝政。第三节 北渡黄河

刘恒与母亲薄姬离开长安,一路北行,随从他们前去的还有舅父薄昭,以及不多的宫女、太监。漫漫北行路,尘沙乱飞扬,生在帝王家的刘恒,能受得了路途的颠簸,吃得了这份苦吗?

车轮滚滚,很快驶出了长安城,刘恒第一次离开宫门,来到外面广大的天地之间,看到什么都觉得新奇。他坐在车辆中间,向外观望,当时正是秋季,广袤的田间,庄稼成熟,百姓们挥镰收割,忙得热火朝天。

毕竟只是八岁的孩子,刘恒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劳动场面,当然产生好奇心,他在车上坐不住了,只想跑下去玩耍。母亲薄姬拦住他:“我们要到代地,路途遥远,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到达,如果耽误行程,我们怎么向太后交代?”薄姬对于太后恩准自己和儿子一起远赴边疆,充满了感激之情。在以后的岁月里,薄姬一直非常尊敬太后,就是儿子刘恒做了皇帝,她也没有因为儿子得势,对吕太后有丝毫的诋毁怠慢之意。正是薄姬这宽厚的胸襟,对待荣辱得失不骄不躁的做法,深深地影响了刘恒,使他幼小的心灵懂得了忍让,学会了宽容。

转眼间,刘恒的车辆来到黄河岸边,此时人们正忙于劳作,河上摆渡的船只很少。刘恒一行人只好在一家旅舍住宿等待船只。

刘恒侍奉母亲休息后,缠着舅父薄昭,让他带自己出去看看。薄昭说:“这里有什么好看的,我们在繁华的长安什么没有见过,还是赶紧休息吧!”刘恒却不这么认为:“这里也是我大汉的江山,我身为皇家子孙,当然应该了解各地的情况,长大了才能为治理国家出谋划策呀!”

薄昭知道自己的外甥喜欢读书,文才武略,都有所通,听他这么一说,心中忽然一动,这个孩子还有如此大的抱负呢!于是他带着刘恒来到街上,街上来往的行人并不多,偶尔才能看到一两个挑担的人走过。汉朝初年,经过多年的战争,生产遭到破坏,人口数量急剧减少,各地人们的生活还没有走上正轨。

刘恒在大街上漫无目的地闲逛,忽然,一个穿着破烂、步履蹒跚的老人朝着他走过来。舅父薄昭赶紧上前拦住老人,问道:“你要做什么?”老人被身强力壮的薄昭吓了一跳,他颤巍巍地说:“我要到河北去。”“老人家,你也要到河北?”刘恒走上前,客气地对老人说。“是啊!我女儿在河北。”“我也要去河北,”刘恒跟老人攀谈起来,“现在没有船只。”“有船又怎么样?”老人叹口气,“没有坐船的钱。”

刘恒一听,对老人说:“这样吧!你明天跟我一起走。”

薄昭担心外甥的安全,并不同意他的做法,在这陌生荒僻之地,万一遇到强盗谋害可怎么办?

刘恒没有理会舅父的担忧,他说:“一个孤苦老人,有什么可担心的?”

老人跟刘恒说,自己的女儿在几年前的战乱中走失了,多年没有消息,最近一段时间,很多在战乱中散失的人陆续回到家乡,老人经过多方打听,听人说在河北见到自己的女儿,于是匆忙收割完庄稼,就踏上了北上寻女的路。可是老人来了几天,因为费用不足,始终没有过得了黄河。

刘恒和舅父薄昭带着老人回到旅舍,安排他吃住。老人感激涕零地说:“遇到贵人了,遇到贵人了。”

第二天天一亮,随从人员找来船家,他们准备登船渡河。刘恒来到河边,看着黄河水浩浩荡荡,奔流不息,横穿大地之上,宛如一条巨龙飞腾在云端天国。

踏上渡船,刘恒一行朝着远在北方的封地继续前行,他也许没有想到,这一次离开长安,踏入河北,一去就是十几年,十几年后,当他再次渡过黄河,回到长安时,已经成为仁德闻于世、胆略超众人的一代年轻君王。

他们乘风破浪,渡过激流澎湃的黄河。这个时候,跟他们一起过河的老人,才知道这位小小年纪的公子,竟然是先皇的儿子,当今陛下的弟弟,代地的诸侯王。老人跪在地上,对着刘恒一个劲地磕头。刘恒赶紧扶起老人,说:“不要谢我了,去找你的女儿吧!她一定也急着见到你呢!”晋阳古建筑

望着老人远去的背影,刘恒感叹道:“圣人说得好啊!‘国家安定,人们才能安居乐业。’”后来,刘恒为王为帝的日子里,一直尽力避免战争,努力鼓励人们发展生产,使人们的生活得到改善,过着安宁幸福的日子。第四节 远走他乡来到晋阳

刘恒的车乘一路前行,很快就穿过赵国,代国遥遥在望了。这个时候,拉车的黑马突然昂首嘶鸣,它也许在大声宣布:到我的属国了。

刘恒站在车上,放眼四望自己的国土,千里田野,物少人稀,路边树高草深,房舍茅屋稀稀落落夹杂其间。他不由得想起人烟稠密、宫殿林立、物产丰富的都城长安,两地真是天壤之别啊!刘恒的情绪有些低沉,在这片陌生的国土上,自己将怎么样去生活,又将怎么样统治臣民,让国家富强起来呢?刘恒记起先帝在世的时候,荣归故里,曾经作《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风起云飞,天下大乱,先帝平定天下,威加海内,终于创建了大汉江山,但是,守卫国家的猛士又在哪里呢?谁能来巩固江山,把大汉朝发展壮大呢?此时的刘恒,对《大风歌》、对先帝的忧虑突然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代国的都城设在晋阳。从战国时起,北方地区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的农牧分界线自然形成。《史记》上称:“龙门碣石北多马、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