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干部知识更新简明读本(实践篇)(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6 18:16:48

点击下载

作者:涂同明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农业干部知识更新简明读本(实践篇)

农业干部知识更新简明读本(实践篇)试读:

编者的话

当今世界,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生物技术飞速发展,我国各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如火如荼,现代农业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一个知识更新的时代面向我们走来。作为“三农”工作者,我们每个人都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和世界农业科技潮流,紧扣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生产实际需求,潜心钻研、锐意进取,努力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迎接新挑战,注重知识更新,以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富裕一方农民的历史使命。国家农业部和人保部提出实施农业知识更新工程,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农业干部知识更新系列丛书”的作者站在新时期“三农”工作的前沿阵地,以全新的视觉,洞察我国“三农”工作的最新趋向,全力解读2004—2010年7个中央1号文件频出的38个最新名词,每个名词重点抓住10个知识点,形成了“农业干部知识更新系列丛书”之《概念篇》、《知识篇》、《实践篇》。“农业干部知识更新系列丛书”之《概念篇》从偏重农业最新概念的角度阐述了现代都市农业、两型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精准农业、信息农业、外向型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循环农业、低碳农业、创意农业等11个最新名词。《农业干部知识更新系列丛书》之《知识篇》从偏重农业最新知识的角度剖析了农业产业化、农业工业化、农业标准化、农业机械化、城乡一体化、农业多功能性、农业品牌战略、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知识产权、农村电子商务、农业生物技术、转基因植物等13个最新名词。“农业干部知识更新系列丛书”之《实践篇》从偏重农业最新实践的角度论述了新农村建设、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农村新能源、农业面源污染、测土配方施肥、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质量安全、动物疫病防控、农村土地流转、农村综合产权、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农民创业、现代农业服务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14个最新名词。

本套丛书采用每个最新农业名词分别突出10个知识点来解读的形式编写,逻辑推理,重点突出,内容完整,内涵丰富,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具有一定的可读性、实用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可作为农业干部和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教材,可供广大“三农”工作者阅读使用,也可作为农业中职校师生的培训教材和参考用书。

在本套丛书的编写过程中,整理、参考或引用了相关文献和技术资料的内容,也得到了有关专家学者的指导和帮助,在此一并致谢!由于受水平所限,加上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朋友批评指正。涂同明2010年8月1日

一、新农村建设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概念与历程

1.基本概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1)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主要指在全面发展农村生产的基础上,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2)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民民主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和农村法制建设,引导农民依法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3)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现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4)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建设,主要指在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事业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农村的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期实现农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愿望。

2.发展历程。(1)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时,我国农村社会生产力低,广大农民的温饱还难以保障,发展农业生产主要是解决农民的穿衣吃饭和粮食需求问题,建设新农村就是要维持农村和全社会的安定。(2)正当几亿农民所关心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时,“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3)改革开放之后,农村生产力获得了空前解放,农村各项事业都获得了飞速进步,农民一直盼望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都成了现实。这个时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两个文明一齐抓。这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而提出来的。(4)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又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5)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提出实施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战略,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

3.建设思路。在指导思想上,明确了一个基本认识,即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发展农村生产力,不能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地理解为新村庄建设;强调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这个根本指导方针,在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的基础上扎实稳步地推进。在具体工作思路上,不仅注重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改变村容村貌,而且注重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不仅重视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而且重视在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强调继续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不仅强调立足于促进农业和农村自身的改革与发展,而且重视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带动农村;不仅强调政府的支持和引导,而且注重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提倡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不仅立足于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而且谋划长远,提出了保障新农村建设持续进行的政策框架。

4.建设意义。(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与城市不同,应与农村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为重、发展为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到小康,由局部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跨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背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新名词,20世纪50年代以来曾多次使用过类似提法,但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和更加全面的要求。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面临的崭新课题,是时代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已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非农产业,根据国际经验,我国现在已经跨入工业反哺农业的新阶段。因此,我国新农村建设重大战略性举措的实施正当其时。

1.是基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举步维艰、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重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任务艰巨,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如果这些问题和矛盾不根治、不解决,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就很难赢得主动、就容易出现波折。

2.是基于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3万亿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财政收入达2.6万亿元,这对于建设新农村非常有利,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大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力度。否则,尽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就会落空。

3.是基于巩固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加快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不仅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是全社会的普遍共识,而且是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挑战和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客观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继续通过改革找出路、通过创新促发展,积极建立起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又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体制机制,使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4.是基于缓解农村发展的资源、市场、体制三大制约,缩小日渐拉大的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一个基本事实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明显提升,工业化、城镇化速度加快,土地、资金等要素大量向城市集中,耕地在过去7年中减少了1亿亩(1亩折合666.7平方米,下同),人均下降到1.2亩,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1/3,而农村人口却没有减少多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57∶1扩大到3.23∶1;农村积累下来的种种矛盾,已经向国民经济发出了强烈的预警信号。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内涵

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描绘出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这20字方针,既是我国新农村建设长期的奋斗目标,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各个方面相互联系、互为因果,主要包括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等方面的丰富内涵。(1)发展新产业,就是要打牢物质基础,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这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着力点。(2)建设新村镇,就是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使农村的发展得到合理规划。(3)构筑新设施,就是要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包括清洁安全饮水、道路交通、电力、信息网络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4)培育新农民,就是要加强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推进农村科技推广和医疗卫生体系等,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的新型农民。(5)树立新风尚,就是要加强和完善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倡导新风尚。我们必须全面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新”的内涵,切实做好“新”的文章。

2.“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2)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3)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4)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3.所谓“新农村”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1)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2)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3)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4)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5)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特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具有五个鲜明的特征。

1.时代特征。这次新农村概念的提出,是在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三大理念引领下的创新,是新农村最富时代特色的标志。

2.综合特征。新农村不仅仅局限于某个生产领域或者某个环节,而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文明建设有机结合、综合协调的发展。

3.联动特征。新农村建设的含义和工作部署,是城乡融为一体、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考虑的,而不是就农村论农村、就农业抓农业。

4.渐进特征。新农村的建设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各地的情况和状况都不一样,新农村建设必须通过科学制定规划来推进永续实施,有效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连续性和持续性。

5.动态特征。新农村建设立意十分高远、内容非常丰富,随着时代的发展,还将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和新的内容,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拓宽新的思路和新的眼界。

(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标准

社会主义新农村评价标准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即新型的农民、发达的农业、和谐的农村。

1.要有新型的农民。新型农民的特征,一是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农民。二是思想观念不断更新的农民。三是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农民。要鼓励和引导农民加快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四是生活宽裕的农民。必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使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五是就业充分的农民。在就业问题上农民得到与市民相同的“国民待遇”,逐步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

2.要有发达的农业。一是建设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业,就是要实现农业生产手段的机械化、农业生产技术的科学化、农业生产分工的专业化与社会化。二是发展持续农业。在统筹、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实现环境的良性循环与生态平衡,并通过技术变革和体制性变革,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三是经营产业一体化农业。通过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形成高效的农业综合生产经营体系。

3.要有和谐的农村。和谐农村的标志,一是经济上繁荣,农村经济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持续、快速、稳定增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通过战略性调整不断优化和升级。二是政治上管理民主,依法推进村民自治建设,落实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逐步健全以财务公开为重点的村务公开制度,民事民议、民财民理,集思广益搞好农村各项建设。三是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继续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多方面、多层次满足。四是乡风文明,要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新风尚。通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争创文明家庭、农民普遍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生活方式科学健康,农村社会风貌文明向上。五是村容整洁。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通过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村道路硬化、卫生洁化、家庭美化、设施完备化,营造出整洁、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

(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

“十一五”规划《建议》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描绘出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其总体目标,其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

1.“生产发展”——新农村的物质基础。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十一五”时期,农业要加大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在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过程中,一方面协调粮食与其他作物的比例,力保我国的粮食安全;另一方面协调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家一户的农民由于生产生活分散,信息不灵,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带领农民致富过程中有很大优势,要鼓励发展各种类型的新经济组织,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要达到生产发展的目的,就要激活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力。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把培育新农民作为一项根本措施来抓,通过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为增产增收和改变乡容村貌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首要的是加快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其次,培养新型产业农民和务工农民,大力实施以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阳光工程”,有针对性地举办相关技术培训。非农产业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也包含在“生产发展”的要求之中。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拉长产业链,可以使农民在加工增值的过程中增加收入。在非农产业不发达的地区,要进一步加快农村工业化的进程。城市发展吸纳农村劳动力,也是“生产发展”的渠道之一。要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就要对现行的一些政策措施进行清理,疏通农民进城的渠道。

2.“生活宽裕”——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要达到生活宽裕的目标,首先要通过开辟各种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从宏观层面来讲,农民增收可以激发广大农村的巨大消费潜力,使农民的需求成为一种有效需求,从而增强消费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力。建设与改善和农民生活直接相关的基础设施,是农民生活宽裕的条件之一。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一半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60%以上的农户还没有用上卫生厕所。水、电、道路、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需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目前城乡社会保障覆盖率之比高达22∶1,占全国总人口近60%的农村居民仅享用了20%左右的医疗卫生资源,九成左右农民是无保障的自费医疗群体。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农村公共事业滞后的现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要通过公共财政补贴,帮助农民建立起包括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障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目前,农村商品市场总量不足,分布不尽合理,同时假冒伪劣产品较多,这给农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专家指出,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形成现代流通方式下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方面。

3.“乡风文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乡风文明本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内容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近年来,虽然一些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但文化生活却单调乏味,同时一些不良文化有所抬头。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适应,主要问题是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现有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文化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因此,如何使广大农民过上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移风易俗是乡风文明的表现之一。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城市中出现的人情淡漠等现象,在农村地区已经有出现的苗头;另一方面,传统的陋习在一些农村地区还广泛存在。一些地方攀比修造坟墓,甚至出现豪华的活人墓。这些都与新农村“乡风文明”的要求格格不入,亟待改变。

4.“村容整洁”——改善农民生存状态。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整洁”的要求,最主要的是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长期以来,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不能令人满意。“露天厕、泥水街、压水井、鸡鸭院”,是对农民生活居住环境的形象描述。农村的房舍、街道建设缺乏规划,浪费大量土地;通行条件差,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由于缺少硬件设施,加上农民的不良生活习惯,垃圾污染严重。另外,随着一些农村地区非农产业的发展,工业污染问题凸显,亟待改变。因此,在新村镇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要尊重农民意愿,在国家、社会力量的支持下,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量力而行,避免搞成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二是要根据当地的文化传统等,做一个长期规划,在规划过程中不能搞一刀切。

5.“管理民主”——健全村民自治制度。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实行村民自治制度。从全国来看,各地具体情况差别比较大,但基本制度已经确立起来。完善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是实现乡村管理民主的关键所在。2006年我国已全面取消农业税,在“后农业税”时代,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是“管理民主”的要求之一。乡镇政府要为本地经济发展创造条件,要担负起社会管理的职责,为乡村提供公共服务。同时,乡镇政府要对村民自治进行正确引导。另外,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紧紧围绕服务群众这个中心,切实发挥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干部耗费的精力经常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这严重影响了基层干部带动农民致富的积极性。因此,基层民主建设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是新农村建设中一个很大的课题。

(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误区

1.拆旧建新的思想认识误区。不能简单地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解为就是村庄建设,那种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造房子建新村,修大路排店面的认识是片面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个系统工程,涵盖到农村的各个领域和诸多方面,规划新村建设必须建立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

2.招商引资急功近利的误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体是农民,而不是外商或企业家。要坚持基层组织民主决策,农民群众自愿的原则,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不能采取招商引资或以小团体组织以盈利为目的的拆旧造房建新,切勿搞企业发财、干部收益、百姓埋单的做法。

3.无资金搞建设慢慢来的误区。财力短缺使新农村建设面临难题,村干部压力加大。存在着“等观望”和“慢慢来”的思想。建设新农村需“破冰”前行,因地制宜,先抓筹划,先易后难,量力而行,稳步推进。目前要着眼于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农民群众急需且最盼解决的热点问题,一件件地抓好落实。

4.一哄而上搞运动的误区。建设新农村要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尊重农民意愿,不断满足农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建设新农村是与时俱进的,没有具体标准。因此,应避免搞不切实际的大拆大建,一哄而上搞运动。各村要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抓好村建规划,适宜旧村改造的就重点抓旧村改造,适宜新村建设的就抓新村建设,需要环境整治的就从“脏、乱、差”入手。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稳步推进建设新农村。

(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重点

1.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程。稳定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切实维护农民的权益。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优化农产品品种,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加大初级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积极发展农产品的现代流通方式,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应对进口农产品的冲击,扩大我国优势农产品的出口。创造有利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和法律环境,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切实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培育新型农民。

2.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转向农村。2005年国家财政收入达到3万亿元,而中央财政用于同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六小工程”建设方面的资金约为293亿元,尚不足财政收入的1%。与此相对照,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8万亿元,其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达2万多亿元。应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特别是调整国家建设资金的投向和结构,由以城市建设为主转向更多地支持农村中小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广大农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3.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逐步实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同时,不断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其教育质量。加大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构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新机制。

4.逐步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看病难、医疗费用高、医疗保障程度低,是当前农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病户的医疗负担,但保障水平仍然偏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应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政策,逐步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5.逐步建立适合农村实际的社会救助和保障体系。完善农村“五保户”和重病、重残人群的供养、救助制度,逐步提高供养、救助标准,完善救助方式。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养老保障方面,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将家庭养老、土地保障和社会养老保险相结合,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资金筹措

1.继续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预算内农业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比重。制定更加具有约束力的法律,在法律层面上保证政府支持与保护农业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向,突出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重点。财政支农资金应主要用于解决农村发展过程中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即主要提供农业发展所需的公用品,重点选择对农村发展有重大影响和作用的项目;而对于那些市场能够解决的投资项目,政府不必大包大揽。根据财政支农目标和重点,逐步改变过去财政支农资金渠道多、分类不合理的状况,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要求,适当归并设置支农资金,突出财政支农资金的公共性。

2.大幅增加地方政府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政府用于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近年来,财政支农投入高度依赖中央政府,而地方财政的农业支出比重却呈逐年下降趋势。新农村建设需要各级政府共同承担责任。应在完善财政体制的基础上,明晰各级政府的投入责任。同时,在政策上明确地方政府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更大的比例用于新农村建设。

3.发挥农村社区集体组织和农民的作用。推进新农村建设,政府不能大包大揽,不能包办代替。特别是在村庄一级,政府的投入只起到引导作用,还要充分发挥农村社区集体组织和农民在投入中的应有作用。调查表明,如果能让农民直接受益,大多数农民是愿意为集体小型公共工程出资出劳的。当然,组织动员农民参与公共工程建设应建立在农民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农民的实际承受能力,绝不能违背农民意愿,更不能以新农村建设的名义变相向农民要钱要物。发挥社区集体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需要加快改革征地制度,缩小征地范围,允许探索集体土地流转的有效途径。应在符合国家土地利用规划、严格管制非农用地总量的基础上,把更多的非农建设用地直接留给农村社区集体组织开发。这是增加社区集体组织收入的最重要来源,可以为新农村建设直接提供大量的资金。

4.动员社会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除了政府增加投入,重要的是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应在鼓励社会资本和产业资本进入农村发展产业、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农村发展社会事业、鼓励农民组织起来利用当地资源加快发展等方面制定一套强有力的支持措施。国家应制定“以奖代补”等特定财政扶持政策,对由社会资本牵头的一些基础设施投资和公益性支出给予鼓励、奖励和补偿。改革和创新金融体制,对农业企业予以信贷扶持,建立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中长期融资和政策性扶持的机制。

5.强化信贷资金的投入。在近几年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财政走到了前台,而金融机构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远远不够,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必须按照有利于增加农户和企业贷款、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要求,以培育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形成合理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为目标,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的整体改革,强化信贷资金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

(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和城市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是要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分割开来,更不是要把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城镇化对立起来,而是要使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把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解决“三农”问题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切实贯彻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发挥好工业和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

1.为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创造更多机会。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关键是解决农村的就业问题。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把解决农村的就业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给予其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应继续促进农民向城市合理有序流动,依法维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当前,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个有别于农民和市民的最大社会群体,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而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直接影响社会稳定。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是社会公正的体现,也是政府的基本职责所在。应在法律层面规范劳动关系,健全劳资纠纷协调机制;强化各级工会的功能,提高农民工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和促进稳定和谐的劳资关系的形成。同时,加快建立健全公共服务覆盖农民工的制度。

2.积极将城市优质人力资源导入农村。除了在资金投入上向农村倾斜,还应通过机制创新,把城市的人才、科技引入农村,以优质的人力资源支持农村发展。教育、卫生、科技等部门应制定对农村的人力资源对口支援政策。

3.健全农村工作的协调机制,形成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合力。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负有责任。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工作协调机制。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应增强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识,积极转变职能,将工作职能向农村延伸。为了避免工作中的空缺与重叠,有效促进政策的集成、资金的整合,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在各级政府中应确定一个“三农”工作的抓总部门,健全“三农”工作的协调机制。

4.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管理体制。目前,城乡分割的二元管理体制依然存在,远远不能适应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城乡差距过大的根本原因,就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管理体制。应把完善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尽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措施来抓。

二、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一)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内涵

农业增长方式就是决定农业产出增长的各种要素的配置及其推动农业实现增长的模式。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可以从多角度、多层次来认识和理解,从农业再生产过程看,就是由以数量规模扩大为主要特征的外延型向以提高生产效率为主要特征的内涵型转变;从农业经营方式看,就是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总体上看,就是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

1.农业增长的两种方式。一是数量型农业增长方式,主要通过土地、劳动和资本投入的增加,片面追求农产品产出量的增加,不惜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其结果必然导致自然资源退化和生态环境恶化,农业技术进步缓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脆弱,面对人口增长和资源约束,农业增长日趋艰难。二是质量型农业增长方式,主要通过农业技术进步,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实现农产品产出的增长,在农业增长过程中,注重自然资源的合理、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注重人类、自然、社会三者关系的协调。

2.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条件:一是合理的劳动力配置结构。劳动力从事农、工、商、服的比例协调,农业剩余劳动力得到有效转化,发展规模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良好的条件。二是较高的科技水平。劳动经营者自身文化科技素质较高,农业生产过程中科技覆盖面广、贡献率高,农产品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在市场竞争中实力较强。三是不断增长的投入。农业投入机制完善、渠道广、数量足、投入方法灵活、重点明确,保持一定的增长率。四是良好的服务环境。农业经营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服务配套、协调。

3.质量型农业增长方式的特点:一是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力求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实现资源条件的逐步改善和环境质量的逐步提高,而资源条件改善和环境质量提高又会提高农业再生产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转换效率,为农业的进一步增长提供基础和可能。二是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的核心是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以较少的投入获得更多的产出,保持资源利用的高效率。在农业生产中,自然资源是必不可少的要素,自然资源生产率的提高是其他要素生产率得以提高的基础。由于自然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因而在农业增长过程中,强调合理配置和使用自然资源和其他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具有更为特殊的意义。三是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随着人口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呈现出两个特点,即需求数量增加和需求结构变化,质量型农业增长方式既注重农产品产出量的增长,又注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以适应农产品需求的变化,农业生产结构变革和农产品质量提高,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增加社会效益,并由此带来产销率和利润率的增长,引起农业增长经济效益的上升,质量型农业增长方式的社会效益还表现在,由于农民对技术的需求而导致对科学文化知识的自觉追求,以及农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有利于加快农村和整个国家现代化的进程。

在农业增长过程中,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密切相关的,优化生态效益是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必然要求从而引起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

(二)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1.转变农业增长的方式是夯实国民经济基础的客观要求。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础。农业发展怎样,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将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金密集型转变。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农村经济更加繁荣,但由于多方原因,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还十分落后,农业仍然是弱质农业。农业基础不牢,难以支撑起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如果仍然是传统的、粗放型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必将使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更加突出,农业经济效益更加低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更加难以持续。为了加快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国民经济基础,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加快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科学地认识和正确处理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用现代农业逐步代替传统农业,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跨越。

2.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是参与世界经济竞争的客观要求。入世以后,我国农业面对国际市场的冲击,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国际市场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竞争空前激烈,农民要想在两个市场上实现自身追求的经济利益,提高自身收入,必须基于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劳动力和自然再生产比较优势,按照各地不同的特点,以市场化为导向,以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为目标,用科学技术来武装农业生产者,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科技水平;用先进的工业机械来装备农业,提高农业的机械化程度,实现农业现代化,按照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需求,发挥其农业的比较优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创汇农业,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推动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转变,提高农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增强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3.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差距主要在农村。如果广大农村农民未能过上小康生活,中国小康社会也无法最终实现。从我国的未来发展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因此,我们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来认识问题,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自觉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重点放在农村。要实现农村小康社会,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现在以增加投入为手段,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特点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优化农业经济结构,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有效地缩小现存的城乡差距,使高度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达到城乡共享,推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同步,共同走向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三)制约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因素

1.传统体制下的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起点很低,工业化道路却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为此战略实施就要相应地进行一系列制度安排,扭曲产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以降低重工业发展的成本。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国家行政力量支配下,人为形成了一种由农村发展农业、城市发展工业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式。不平衡的城乡关系直接影响当时的经济增长效率,更严重的是人口的城乡分布陷入一种失衡的状态,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农业中大量沉淀,直接制约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农业增长方式长期处于粗放型的根本原因。“重工抑农”的城乡经济关系造成农业投入严重不足。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使我国迅速建立起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和独立的国防体系,但重工业与我国当时的资源禀赋所要求的产业结构之间差距极大,没有自生能力,只能从农业中汲取经济剩余补贴重工业。现阶段,虽然农民可以进城务工从事非农产业,但他们的身份并没有发生变化,在农村仍然占有土地。我国农民工的“候鸟式”的流动,是一种分散农业资源性的兼业化道路,其结果是农业生产资源难以流动,农业生产效率难以提高,阻碍着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2.农业科学技术应用总体水平低。有数据显示,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仅为48%左右,导致我国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具体表现在: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农业投入资源的利用效率低,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低。农业科技总体水平落后还体现在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素质上。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教育方面,农村居民的教育环境、受教育程度等与城市相差甚远。城市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3年,而农村居民平均只有7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中文盲数量占全国文盲数量的比例为89.1%,这严重制约着农业科技在农业中的应用。高素质农村劳动力已经有很大一部分不再从事农业这一事实,说明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是农村中低素质的劳动力,这就更不利于农业本身的发展。我国农学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数的3.18%,在校生占在校生总数的3.68%,无论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还是从第一产业产值所占比重,这样的高校农学学生结构与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相差很多。二是科技方面,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投入严重不足,农业技术推广本应是连接科研部门与农民的桥梁,是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但原有的四级农技网陷入了“线断、网破、人散”的境地。农业技术推广失去了应有的功能,使许多农业科技成果束之高阁,不能迅速被农民采用而转化为生产力。

3.涉农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滞后。当前农业的市场化、农业资金、技术、土地市场化程度低于农业总体市场化程度,其中,土地市场化程度最低。从资源配置角度看,要素利用效率的提高关键在于竞争性要素市场的发育。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城乡二元金融市场、不完全的土地市场和技术市场都是制约我国农业生产要素利用效率提高的障碍。特别是由于农地使用权的不稳定使农户无法形成稳定的预期,导致农户在承包期内掠夺式经营等短期行为;由于缺乏合理的使用权市场流转机制,农民、农地被封闭在家庭经营的狭小范围内,无法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农地超小规模经营的农业剩余不足,导致农户兼业行为十分普遍,其后果是农地产出率和商品率都大幅下降。我国农业产业链处于部门性市场分割之中。农民只有在农业“产中”的权利,但没有充分自由进入产前、产后环节。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于农业和农村发展对财政的需求。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份额,支农支出占农业GDP的份额都有了较大程度的下降,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远远落后于城市。

4.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剧。开放的条件下,激烈的农产品市场竞争增加了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难度。我国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在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时代潮流的背景下启动和展开,也只能在开放的条件下完成转变,这不同于早期工业化国家的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因为它们的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基本上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相对封闭、保护的条件下进行。入世后,根据入世规则及多边或双边协议条款,我国农业发展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激烈的市场竞争使曾经受政府严格保护的农业产业受到冲击,因为无论从农业生产条件还是从国内农产品价格都处于国际市场竞争的劣势,国家对农业生产宏观调控的回旋余地越来越小,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进程。

5.粮食需求不断增长。随着经济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将不断地占用耕地,粮食播种面积也在不断地减少,在现有技术水平和生产条件,若想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粮食的播种面积不能少于1亿公顷。这种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制约着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因为粮食生产属于土地密集型的,这与我国的比较优势——农业劳动力丰富的资源禀赋不一致,而且粮食生产的比较利益在农业内部也是比较低的,如何在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同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是我们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即将面临的问题。

(四)国外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基本做法

一般来说,国外实现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就是不断增加技术进步因素对农业增长贡献份额的过程,实质就是将农业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不同的国家实现增长的路径和时间有所差别。

1.增长方式转变途径的选择都以本国的资源禀赋为基础。不同国家农业资源禀赋不同,实现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也有所差别。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土地资源丰富而劳动力资源短缺的国家,实现增长的初期主要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开发以节约劳动为主的技术来实现,如:投资进行农机改造,提高种植业的机械化程度,实现规模化经营。而日本、韩国、荷兰等国土地资源贫乏而劳动力资源相对丰裕,根据本国资源禀赋特征,在农业增长的初级阶段,这些国家有意识地节约土地资源,采用与劳动有互补关系的生物化学技术,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生产率来促进种植业实现增长。而当农业和经济发展进入较高阶段后,如日本在20世纪50 ~ 70年代后,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到非农领域,使农业劳动力逐渐变得稀缺,劳动力优势逐步被替代,开始加速发展替代劳动的资本密集型机械技术。荷兰此时则主要依靠种植业结构的调整,通过提高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种植比例来弥补土地资源贫乏的约束,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2.增长方式转变的实现都需要高素质的农业劳动力作保障。国外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总是伴随着农业劳动力数量的不断降低和质量的不断提升。假定技术中性条件下,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增加可以由单位产出所需投入的劳动力数量的降低来实现,通过这一指标的提高,实现了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程。目前发达国家的农业从业者的数量较低,质量普遍较高。美国在19世纪末,40%的人口以务农为职业,是所有职业中从业人数最多的行业,然而到了1997年,美国劳动力中农业从业者所占的比重已经下降到不足2%,数量从1940年的1250万人下降到290万人,劳动力数量的降低并未引起产出的减少,从1948年到1996年农业GNP的年增长率达到1.9%左右。可见,虽然劳动力数量降低,但农业产出却保持了增长。这一过程中,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美国,拥有高中以上学历的农民比例从1949年的14.1%增加到目前的80%左右,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对农业先进技术的采纳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3.增长方式转变的动力源泉都由农业高新技术的发展提供。增长方式开始由数量增长向质量和效益增长转变,即由粗放型增长转为集约型增长,此时需要不断增加技术进步因素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份额,通过高新技术的采纳和应用为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动力。美、日、欧等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高达60 ~ 80%,远远超过要素投入量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目前基本实现了农业科学技术的农业机械化、化学技术和育种技术等三大变革,开始进入农业信息技术变革阶段,并将计算机技术、核技术、激光技术和卫星导航等技术运用于种植业生产领域进行施肥、除草、收割、装运等,利用现代生物转基因技术,通过无性繁殖和变异方式创造新的生物类型,将不同的个体的优良性状结合到一起,改进生物性能,运用发达的信息服务网络为种植业产品的流通和销售提供技术支持,节省交易成本,提高商品率。中国台湾、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转变种植业增长方式的过程中,也注重采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和化学生物育种技术支撑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中国台湾省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大量引进日本和德国的先进机械设备,70年代开始在本土推行农业机械化方案,到了80年代末,种植业的机械化程度平均达到90%以上;与此同时,化肥、农药等化学技术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技术的改进使得生产能力逐步增强,农业增长方式通过技术的不断改进逐步向集约型转变。

4.优化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都需要完善的市场体系作制度保障。农产品市场被认为是最近似于完全竞争的市场,价格对供求的变化反映更加敏锐,因此市场体系的建立对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意义更大。美、日等经济发达国家市场体系比较完善,资源主要由市场来配置,各经济主体有充分的自主权。农业增长方式已经开始了依靠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的集约增长阶段,规范的市场体系运作模式,使得农产品在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形成完善的体系,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节省了交易成本,为增长方式由粗放向集约型转变的顺利进展提供制度支持。中国台湾、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善于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调控工农关系。先是通过市场为主、政府为辅来发展工业,工业经济实现增长后,开始依靠工业提供的积累对农业技术领域进行投资,以资源结构为基础,政府提供技术供给,通过有利于农户技术采纳的制度安排和宏观调控手段诱发和引导农户的技术需求,来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市场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5.增长方式转变的未来发展都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为主题。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农业作为占用和消耗自然资源比例最高的产业,在实现农业增长的过程中更应该考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保证在增长的同时不损害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造福子孙后代。目前美国有机农业的种植面积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另一项报告也指出了欧盟将在2010年将有机农业的面积达到农业总面积的10% ~ 20%,由于有机农业有利于保护环境,提高农业的生态效益,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各国目前越来越重视在水资源保护、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经济发达国家已经在这些领域取得了很大进展。发展中国家受到发达国家的影响,也提高了对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认识程度,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的同时,充分考虑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同发展。

6.推动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都需要政府等公共部门主导。国外政府通过各项政策措施推动了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向集约型的转变,具体体现在技术研发推广和农业劳动力素质提高等公共领域的投资方面。全要素生产率在增长中的份额不断提高的过程,需要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在研究、推广、教育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合理明确分工。美国在二战后将公共部门作为农业科研的主要投资者和执行者,公共部门主要从事基础性研究工作,农业推广工作主要由中央政府和各级州立政府进行,教育和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的投资也由公共部门完成,国家是主要的资助者。随着农业规模和现代化程度的提高,目前私人部门也逐步成为农业新兴技术发展的重要贡献者,私人部门开始将大部分投资用于新产品的开发上,成立了私人的科研机构,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是农业生产者等私人部门进行,这样更加有利于及时准确地反映市场需求,降低风险,减少浪费。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只提供信息服务和其他体制方面的支持。但这些都需要在农业发展进入较高阶段才能进行的,目前只有美国进入了这一阶段。对于多数国家,如日本、韩国等,政府仍是推动技术进步的主体,对农业科技研究开发投入以国家财政为主渠道,政府拨款所占的比重超过90%,私人部门投资比例很小。由政府主导的技术创新,使这些国家得以迅速走上科技兴农的道路。

(五)国外经验对我国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有益启示

1.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是我国现阶段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现实途径。农业资源禀赋的特征决定了我国实现农业增长的途径。我国虽然国土面积大,但人均占有量相当低,土地资源瓶颈是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相比之下,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现阶段在种植业领域,土地资源瓶颈表现得更加明显,而劳动力资源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是我国农业生产目前主要以小规模家庭经营为主要形式,在有限的土地资源约束下,很难通过单纯提高机械化程度提高土地产出率,而只能更多依靠生物育种等技术的改进来提高单产;二是我国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优势,为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比较优势,需要增加园艺产品等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种植比例,加大扶持力度。

2.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是我国农业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的制度保障。我国目前是市场经济国家,但在农业领域,生产规模的限制使得农产品的市场化程度并不高,商品率低下,因此要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实现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健全市场体系是关键。要在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上,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产品的生产和营销,进一步促进市场发育,同时培育农民的市场意识,增强资本自我积聚能力。

3.增加政府对农业高新技术研发和推广的投入力度是实现增长的动力。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是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源泉。高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本支持,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初级阶段,农业特别是种植业受自然风险的影响更大,根据国外的经验,在工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政府开始对农业进行反哺。各项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也到了对农业进行反哺的阶段。这一阶段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高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政府在这一阶段的各项政策都应朝着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方向倾斜,以弥补过去对农业和自然资源的掠夺式经营。应加大在农业高新科技研发推广领域的投资力度,为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资金保障。

4.加快发展生态和循环农业是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必然要求。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的过程中,需要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通过集约利用土地,加快发展旱作节水工程,来实现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科技方面,研发高强度、可降解地膜和高光合作用技术,增加有机肥的应用,通过物理手段改善除草技术,使农业向着生态、无污染方向发展,开展以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为中心的循环农业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5.提高我国农业生产者的素质是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条件。人力资本因素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关键的制约因素。从国外的经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