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突围(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6 23:10:18

点击下载

作者:吴再柱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乡村教师突围

乡村教师突围试读:

序:在“突围”中寻求一线生机

凌宗伟

吴再柱校长是我未曾谋面却相当熟知的一位朋友,收到《乡村教师突围》的书稿时,知道他又有大作面世,不禁为之高兴。我见书名中有“突围”二字,多少有点敏感,因为在我看来教育不是战争,不宜用战争的言辞来描述,但面对当下的教育窘境,身处乡村教育实际的教育者,确确实实有一种被死死包围的窒息之感,不突围必死无疑,突围一下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也许除了“突围”一词,再也找不到合适的词语了。这恐怕也是吴校长对时下之局和个人之力的清晰洞见;又见“乡村”二字,知道彼此境遇相仿,所见、所思、所获、所得,心生照映,惺惺而惜。所以,多多少少,竟感觉这是本似曾相识的新书。

当下教育的“囚徒困境”,在盘根错节的利益链和轻疏偏狂的政绩观下,相信将有段漫长的道路可走。而“突围”作为一种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积极姿态,正成为越来越多的有识者的选择,本书的“突围”亦看做一个虔诚的教育者的呐喊,其中有真知、真性,亦有真心、真情。

全书分“心灵突围”、“理念突围”、“课堂突围”、“学校突围”四辑,多取自于吴校长多年来在教育界行知不辍的累积。正如书中所说“写作,是一种需要”,他用一支笔记录下自己的成长。在环境逼仄中,旁人志闲趣野,他却自己抱着本《古文观止》苦读一夏;年岁添增,诸务缠身,他还勤练诵读,从蹩脚的普通话攀到字正腔圆、流畅自如的“二级甲等”。这种种的“突围”中,我以为他首先做到的是“自我突围”,即将自己的精神生命从小小的农村之地跃升至精骛八级、心游万仞的天地之中,让自己消泯畛域,合璧中西。这一过程,既丰富了他自己的生命,也成全了众多的孩子,让后者在教育被越勒越紧的现实压迫中还能保全天性,自由生长,从今天看来,这确是功德无量的一件幸事。“一路主动,一路阳光”,是他提出的自我生长之道。我以为,这对所有教师都是合适的。从“催逼”、“反思”、“借力”中不断给自己目标,用编辑的文章之道,领导的管理之道,同事的情谊之道,于层层传递、相互交织中,使自己不断突围。这一过程,不仅有十足的内生力,而且始终带有正能量,“向善向美”、“自造气氛”已成为他的一种由内而外的处世态度,这几乎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者、管理者和思想者的共性。正如一首诗所说,“尝试赞美这个残缺的世界”,整个教育世界于他来说,满满是希望,处处是希望。

在“心灵突围”一辑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不断挖掘和激发自我的读书人。他对书籍的情感,正如同对阳光雨露的渴求,从书的精神世界中突破时空的限制,思接千里,文载古今,从苏格拉底、老子、孔子,到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这些哲人或学人构建的教育哲学、伦理学,以及行为学、心理学等,渐渐融汇通衢,令一个人的心灵具有某种穿透力,以“个体行为”的方式让自己和家人幸福。“理念突围”里,吴校长由读书、思考、教研的“知”转而到“知行合一”。很感兴趣于他的博客“柱子家园”,里面记录了他教育行走的酸甜苦辣,而他更愿意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所获所得,甚至在中考前为全班46名学生每人写了一篇短文——命之为“这群少男少女”。荀子说“坐而言,不如起而行”,一个人对教育的理解和感受,除了端坐于书桌前饱读一通,更为重要的是坚持“还原”:还原到生活中,还原到课堂中,还原到人性中。这一突围,往往是在一种加速度的状态下,自己亦在其中享受着,快乐着。“课堂突围”中对术技之学的孜孜以求,虽趋于表象化和不可避免的功利结果,但也是理念的现实化身,两者表里互依,体用两面,可谓和合而生。当下,课堂作为教师的安身立命之本,各种模式、各种旋风、各种山头,一时间让人看花了眼。“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我却在吴校长的书中看到了他坚持的那种守“静”、藏“拙”、处“下”的道家遗风。他细细地“贴地而行”,从课堂的导入、行进、结尾等一些细节处慢慢打磨,并在对学生润物细无声式的教学中令自己开始关注个性化发展,关注人的“在地性”,直至关注整个生命课堂的思考和建构。“把教育作为灵魂的一个枢纽工程,作为生命的一种表达方式”,这既是吴校长对传统课堂的突围方向,也是他建构理想课堂的法门。

最后一辑“学校突围”是吴校长作为管理者的思考。他重点着墨于公民教育之路,谈理想,谈路径,谈条件,谈现实,谈困难,这条路作为鲜有人走过的新路,正吸引着他从传统的学校体制中突围,并在此基础上,尝试重新定位和评价学校的职能,反省其教育教学行为究竟是否在成全每一个人的生命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可以说,对这点的思考和探索,是戳在了现实的痛处。现实的短板非但无法在教育源头上证明自己的足够理性,还被肆意放大,成为一种畸形的价值取向,误导着教育走向歧途。

吴校长的突围,可谓是穷尽了一个教育人的所有困囿;但从“明心见性、直指人心”的情怀来说,这其中的关键,还是直抵内心的。整本书,囊括了“道、法、术、器”的四个层面,可以令读者诸君各取所需。同时,一股无形的“突围”气质正从每个字缝中透散开来,感染和启迪着每一个人。它提醒我们对习以为常的教育生态做出更具批判和理性的反思,以减少自我身上的“路径依赖”,添增让生命、智慧、心灵更加全备、健康的底色。

也许,在今天的教育沉疴和利益博弈中,吴再柱校长的“突围”并不足以扭转乾坤,但他至少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姿态试图做着“静悄悄的革命”。我以为,或许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

让“教育”成为传续文明的集体信仰,在“突围”中给自己和师生乃至学校教育带来一线生机、一片光明。(作者系江苏省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校长、《中国教育报》“2012年度十大读书推动人物”之一。)

第一辑:心灵突围

用“个体行为”把握幸福

什么是幸福?作为一个教师,怎样才能获得幸福?

笔者认为,幸福就是通过自己的个体行为,使自己逐渐满足于生活,对生活产生兴趣,同时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营造一个尽可能和谐的生活环境,使自己保持着持久的愉快心情。

教师要获得幸福,必须通过自己的“个体行为”,使自己在个人生活、家庭生活、教育教学生活、学校生活中获得满足感,保持着精神的愉悦。

先说个人生活。幸福的人生是以积极的情绪和情感体验为主色调的。哲学家罗素说:“真正令人满意的幸福,总是伴随着充满发挥自身的才能改变世界。”作为教师,只有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与教书育人、与学校兴旺、乃至科教兴国这些目标有着紧密联系,切实认为自己有一种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样,我们的生活才富有责任、充满激情。许多年来,我的业余生活(夜晚、节假日)都非常的充实,广泛涉猎,笔耕不辍,不断追寻教育的真谛,不断探索教学的艺术。所以,我很快乐,我很幸福。

再说家庭生活。家是我们心灵归憩的港湾,是我们幸福生活的大后方。这里,我选取子女的教育这一侧面,简要谈谈自己如何获得幸福。

女儿的数学成绩很差,考试一般只有三四十分。我很苦恼,在她读小学四年级的那个暑假,我想了一个办法,把一本数学课外书交给她,对她说,你每天上午和下午自己找10道题,做好了就去玩。她先是找一些非常简单的题目,一会儿工夫就完成了,我给她打100分,她很高兴。后来她逐渐觉得题目太容易没意思,就仿照例题,自我拔高。就这样,一个暑假结束,她的数学兴趣浓了,信心足了,数学成绩也就自然上来了。

三说教育教学生活。教师的幸福与学生的幸福休戚相关,相互促进。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促进个体获得幸福体验、提升幸福意识、发展幸福能力。所以,这个环节,我主要从培育学生幸福这个角度来谈。

只要站在讲台,只要接触学生,我便是阳光的,便是快乐的,这样,用激情去点燃激情,用快乐去引领快乐;虽然我是一名很普通的乡村教师,但是我的心中永远有梦,而且我还用我的文字去表达我的梦想,表达我的追求,并以此与学生分享;教育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我用自己的行为去展示我的习惯,另一方面我用具体行动去催逼着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有人说,与幸福相关的品质有六种:智慧、勇气、仁爱、正义、节制和精神超越。只要我们注意观察,总能发现学生的优势所在,如果适时给他们创造机会,搭建平台,发挥特长,学生的幸福感也必然提升。

四说学校生活。对于教师而言,影响其幸福感的环境主要来自学校,包括学校的文化氛围、和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两个方面。文化氛围,我们可以积极地顺势而为;人际关系,则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真诚、谦虚、善良、勤奋、宽厚、淡泊等美德去营造。“心怀感激,生命便有了阳光和温馨;心怀忠诚,灵魂便有了责任和宁静;心存真爱,生活便多了自然和天真;心能上进,旅途便有了灵动和风景。”

作为一个教师,我的幸福我做主,幸福其实就把握在我们的智慧、我们的心境、我们的行为之中。(原载《中国教师报》)

常给自己心灵鸡汤

有联曰:“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对于常人来说,或许有些夸张,但作为一个吃着五谷杂粮的职场人,不尽如人意之事自然难免。此时,唯有自我调整,别无他法。一、守望不失风度

谁不希望事业蒸蒸日上?谁不期盼单位如日中天?然而现实中我所在的学校,马上面临着撤并!作为一个教学管理人员,个中滋味,几人能知晓?

后退一步自然宽。“振奋精神,保持风度;静心守望,不懈追求;周到服务,平稳过渡。”我对自己这样说,对老师们也是这样说。“树凋窗有日”,大概是现状如此吧,学校便少了一些达标检查,少了一些人来客往,少了一些觥筹交错。这样,正好给了我更大的“自主空间”,于是,2009年春季,我便把以前发表的一些文章,结集成《我教语文的感觉》正式出版。“树凋窗有日”,在我看来,它应该还有另一层含义:阳光永远是公平的,无论树木是繁茂还是凋零,阳光总会把自己的光辉普照到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我虽不才,但当我把求助信发给特级教师余映潮时,余老师二话不说,迅速从百忙之中挤出时间,阅读文稿,并为我的书稿题词。学校虽不景气,但2009年7月,我仍然被派往武汉大学参加“初中校长培训”;9月,被授予首届“黄梅名师”称号;12月,又作为全县唯一代表,参加“教育部‘国培计划’——中西部地区骨干教师培训”。

作为一个职场人,作为一个教师,只要心怀一颗忠心,忠诚于教育事业,忠诚于职业操守,无论身在何处,无论处境如何,我们便总能享受着踏实,体验着充实。二、迟钝不容抛弃

也是因为转轨,2009年秋季,学校便招收了五、六年级学生。考虑到许多老师由教初中转教小学也许会心生怨气,于是,我便选教本校最低的年级——五年级。该班共57名学生,来自周边的3个行政村。这个班的学生学习习惯非常差,学习基础十分薄弱。虽然我们想了一些办法,比如开展“让学生在团队中激励成长”的分组学习,孩子们的自制力有了一些提升,但是,本班考试成绩在全镇学校的排位依然不理想。对于我这个一向还有点“自我感觉良好”的语文教师来说,无疑是“奇耻大辱”。几乎整个寒假,我都走不出“失败的阴影”。春节后,写了一篇博客,名曰“十二点启示”,姑且作为自我调节吧。最适合学生的方法才是好方法。无论你有多高学历,无论你曾教过什么学段,无论你的经验多么丰富,只有最适合你的学生,你的教学才是最有效的教学。必须承认运气。“高徒出名师”,如果你的班上有了一些“弱智”或是多了几位不开窍的小子,实在是你的运气太差。最好不要把工作的不顺带给身边的人。人人都会有失意的时候,如果把失意演绎成闷气、怨气、怒气,将会失去你固有的风度,也将会失去你固有的人缘。永远别放弃。对你的学生别放弃,无论他是先进的还是后进的;对你的方法别放弃,要相信自己的判断没有错;对你的事业别放弃,因为你早已把追求渗透到骨子里。

新学期开始了,我便和班主任一起,商量对策,确立“永不抛弃,永不放弃,常态管理,特别关注”的基本理念,用自己最辛勤的劳动,去换取也许是微不足道的“成绩”,尽心尽力,无怨无悔。

没有爱心,便没有教育。而作为教师的爱心,不应有所偏颇,无论是“富贵的还是贫贱的,聪慧的还是笨拙的”。其实,如果有了一种公平的、永恒的爱心,我们也可以得到许多温暖和慰藉,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三、疼痛不忘感激

因与专家预约在先,我陪同妻子一起到省城一家大医院看病。专家刚看完化验单,便写下了“建议入院治疗”等字样。我们提出能否先回家一趟,把衣物行李拿来。专家十分严肃地说,这样做很危险,因为妻子的血小板只有8个单位(正常范围是100~300之间),如果摔倒一次,造成内出血便有生命危险。妻子听罢泪流不止,我虽诚惶诚恐,还只得强作镇定。

一入院,医护人员便送来“病重通知书”,并接二连三地找我谈话、签字。第一套治疗方案是直接输入血小板(其费用自然不菲)。然而输入不到三分之一,妻子身上便出现不适症状——过敏。好在是大医院,还有其他治疗方案,能保证万无一失。

为了不违反“3天内必须办好医保手续”的规定,第二天中午便将妻子托付给亲人,忐忑、疲倦地乘上了回乡客车。第三天单骑摩托,在工作单位、县人民医院、县医保局之间来回穿梭,托人说情,煞费周折,总算如期办好相关手续。午饭后,又马不停蹄地登上客车,到省城医院护理妻子。十余天后,经过软磨硬泡,好说歹说,院方终于同意提前出院。在院期间,真的是长夜漫漫,身心俱疲。

然而,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这场病痛,却能体验诸多真情,心生无限感激。感激医护人员,他们彻夜守护,观察入微,用心医治;感激亲朋好友,一个电话,他们马上汇款援助;一个短信,他们便丢下手头事情前来替我照料;感激领导同事,或驱车数百里,或结伴三五人,来院来家,看望慰问;感激新老学生,妻子的上届学生听说此事后,国庆长假期间,提着水果,捧来鲜花,看望他们曾经的老师,这些都令我们热泪盈眶。当然,最感激的自然是妻子,她战胜了病痛,熬过了难关,让一场重病成为一场虚惊。生活也许就是这样,当不如意、不顺利、不开心纷至沓来的时候,其时也往往会有许多人间真情自始至终环绕着我们。

只要我们常怀感激之心,我们便拥有了快乐,拥有了幸福。心怀感激,生命便有了阳光和温馨;心怀忠诚,灵魂便有了责任和宁静;心存真爱,生活便多了自然和天真;心能上进,旅途便有了灵动和风景。“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际云卷云舒。”生命在于运动,生命更在于平衡,平衡的生命要靠我们用激情去焐热,用淡泊去调节,用一生的时间去参悟和修炼。(原载《中国教育报》)

何为“古仁人之心”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何为“古仁人之心”?答案似乎就在上述选段中。但我想说的是,“古仁人之心”,在我的眼里其实是佛、道、儒三家思想的大融合。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佛家智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如果用当下流行语来解释,则是“神马都是浮云”。

何以为“佛”?佛者,觉悟者。佛的本意是圣贤,是那些具有大智慧、通晓事理、超脱生死、品格高尚的人。也就是说,得到了大智慧,能将宇宙万物三界诸相都看透的人就是佛。他们心性高洁,淡化得失,能教导人们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一种心灵上的解脱。

应该来说,滕子京是背着沉重的十字架来到巴陵岳阳的。在他来岳阳之前的不到三年时间里,曾因受人弹劾,说他浪费公使钱,被贬知凤翔府,后又被贬到虢州。后又有人上奏,认为滕子京“盗用公使钱止削一官,所坐太轻”。幸得欧阳修、范仲淹从中解释,才没有被处刑,仅贬官而已。于是就有了“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他“不以物喜”。在岳阳的第三年,他重修岳阳楼;崇教化,兴建岳州学宫;治水患,拟筑偃虹堤。三年治政,成就三件大事,同朝史学家司马光赞其在岳州“治为天下第一”。但是他却不能喜,因为他“负大才,为众所嫉”。

他“不以己悲”。虽身为一个负罪的贬官,仕途的失意,人生的坎坷,但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他不喜不悲,不艾不怨,上任一年便“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我们还可以再往后看。庆历七年初滕子京被调任苏州,三个月后病逝于苏州任所。但是他“及卒,无余财”,因为他“好施与”。大概在滕子京看来,名与利,一切都是过眼云烟,一切都是身外之物吧。

当然,范仲淹一方面在赞誉滕子京,另一方面也是在说自己。比如他在杭州作知州时,曾出资购买良田千亩,让其弟找贤人经营,收入分文不取,成立公积金,对范氏远祖的后代子孙义赠口粮,这种善举感动天下。在他走完人生六十四年的起起落落后,积蓄尽尽,可谓是“质本洁来还洁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实就是一种看破红尘、慈悲为怀的佛家智慧。简而言之,就是功名利禄一切都能“放得下”。二、“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的道家淡然

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道德经》开篇有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便是关于“道”的具体阐述。“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用以说明世界的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顺应自然”、“天人合一”、“少私寡欲”,便是道家的核心思想。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总能在保持着内心的清明澄澈,在我看来,这便是一种顺应自然,一种天人合一,一种道家的淡然情怀。

上文中对于滕子京作了一定的描述,他的主要作为应当还是属于“处江湖之远”期间。真正能完整地表达这种思想的,范仲淹更为突出。

在兴化治堰时,一场大海潮吞噬了一百多名民工,范仲淹则临危不惧,坚守护堰之役。

服丧结束后,他荣升秘阁校理,大胆介入险恶的政治斗争,他认为应予制止刘太后的一手遮天,结果被贬寓京,调赶河中府任副通判。

刘太后死后,仁宗把范仲淹召回京师,派做专门评议朝事的言官——右司谏。其时京东和江淮一带大旱,又闹蝗灾。为了安定民心,范仲淹奏请仁宗马上派人前去救灾,仁宗不予理会。他便质问仁宗:“如果宫廷之中半日停食,陛下该当如何?”仁宗幡然醒悟,就让范仲淹前去赈灾。

仁宗皇帝决定降诏废后,范仲淹等人手执铜环,叩击金扉,隔门高呼质问,又被远放江外,去做睦州知州。

过了几年,他由睦州移知苏州,因为治水有功,又被调回京师,并获得天章阁待制的荣衔,做了开封知府。仅仅几个月,号称繁剧的开封府就“肃然称治”。

范仲淹看到宰相吕夷简广开后门,滥用私人,朝中腐败不堪,便绘制了一张“百官图”,呈给仁宗,仁宗听信谗言,范仲淹又被贬为饶州知州。

范仲淹的政治生命,就是这样的大起大落,但是他总能顺应天命,淡然处之,对自己的颠沛流离,总是那样的“看得开”,正如他后来在一首诗中写道:一带林峦秀复奇,每来凭槛即开眉。好山深会诗人意,留得夕阳无限时。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儒家担当“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众多士大夫的灵魂向往。他们的道义,既是一种“皆以道德名世,以孝悌显于家,忠诚动于乡”的文人风骨,更是一种“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理想抱负;他们的“文章”,既是他们用来抒情达意的华美诗篇,更是他们终身践行的人生理想。滕子京如此,范仲淹更如此。他们身上“先忧后乐”的担当精神,上面两个部分已经充分显现,但为了进一步阐述,这里只就范仲淹“崇文”与“治军”方面略加补充。

青少年时代的范仲淹十分珍惜应天府书院(南都学舍)的学习环境,昼夜不息地攻读。“划粥割齑”的故事,便发生于此。他连岁苦读,从春至夏,经秋历冬;凌晨舞一通剑,回家糊涂夜半和衣而眠。别人看花赏月,他只在六经中寻乐。数年之后,范仲淹对儒家经典——诸如《诗经》、《尚书》、《易经》、《礼记》、《春秋》等书主旨,已然堪称大通。吟诗作文,也慨然以天下为己任。如果追根溯源,范仲淹“先忧后乐”的思想也许从那时便深深地埋下了种子。

母亲病故,范仲淹服丧期间,晏殊邀请他协助主持应天府学的教务。他慨然领命,搬到学校去住。他制定了一套作息时刻表,按时训导诸生读书。夜晚,还经常深入宿舍,检查和责罚那些偷闲嗜睡之人。每当给诸生命题作赋,他必定先作一篇,以掌握试题难度和着笔重点,使诸生迅速提高写作水平。应天府书院的学风,很快就焕然一新。四方前来就读和专程向范仲淹请教的人,络绎而至。从海陵到高邮,从苏州到邠州,范仲淹每到一处,总是首先兴学聘师,关心教育。后来作到宰相时,更下令所有的州县一律办学。而经他指教和影响过的很多人,往往都各有所成。

上面说的是他“崇文”方面,而“治军”方面呢?我们先看他的一首词。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该词是范仲淹在边塞军中所作。宋仁宗时,西夏常侵扰宋西北边疆,仁宗任命范仲淹为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他初至延州,便全面检阅军旅,并实行了认真的裁汰和改编,并开展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在防御工事方面,他先在延北筑城,后来又在宋夏交战地带,构筑堡寨。对沿边少数民族居民,则诚心团结,慷慨优惠,严立赏罚公约。在范仲淹、韩琦等人苦心经营下,边境局势大为改观。至庆历二年以后,边界自西夏向宋朝投诚的人,已陆续不断。宋夏两国的百姓,都希望尽快停止军事行动。庆历四年双方正式达成和议。宋夏重新恢复了和平,西北局势得以转危为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核心是什么?就是一种将个人的荣辱得失放在国家兴衰存亡之后的担当精神。如果说滕子京只是这种儒家思想的践行者,那么范仲淹既是践行者,还是宣扬者,用终生的身体力行,践行并宣扬着一种“敢担当,拿得起”的儒家思想。

何为“古仁人之心”?简单地说,就是既有儒家的“敢担当,拿得起”,又有佛家的“名无常,放得下”,还有道家的“常知足,看得开”。这种集儒、佛、道三家思想的“古仁人之心”,范仲淹之前的孔子、孟子、司马迁、诸葛亮、韩愈等人皆有之;范仲淹之后的苏轼、陆游、郑成功、曹雪芹、孙中山等人亦有之。这种“古仁人之心”值得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称颂、去追寻、去修炼。

读书至乐在宁静

——读张贵勇《读书成就名师》《读书成就名师》介绍了程红兵、华应龙、王菘舟、钟志农等12位教师通过坚持阅读、反思、实践而成为优秀教师的故事。语文教师于永正规定自己每天读50页书,当他从镜子里瞥见鬓角的白发时,依然毫不懈怠。他们的故事对教师的阅读和专业成长都具有引领作用。

通读全书之后,有一个词语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宁静。所谓“读书至乐在宁静”,正如教师张云鹰说的:“在人潮车阵的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中,唯有阅读能让浮躁的内心归于理性与宁静,找到生命的依托。”从宁静出发,读书带给我们的乐趣更丰富。

在宁静中提升素养。我读了很多毛泽东的作品,从《毛泽东诗词》到《文人毛泽东》、《毛泽东散文作品赏析》,再到《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不知不觉间,原本知识贫瘠的我,文学底子逐渐丰厚;读没有译文的《古文观止》时,我买来两本古代汉语词典,同时借用互联网,一个暑假的时间读了《古文观止》的七八十篇文章,不仅古文功底大幅提升,古代圣贤高洁伟岸的人格、兼济苍生的情怀,也让我感动不已;读《道德经》,每天读背一两则,其中“上善若水”、“道法自然”、“虚极静笃”等佳句,让我在修身养性的同时,明白了教育教学要遵循的自然之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如果没有一种“漫随天际云卷云舒”的宁静与淡泊,我们很难扎进书堆、对话圣贤。唯有宁静,唯有阅读,才能让我们的知识之树枝繁叶茂、参天入云。

在宁静中保持理性。直至现在,课改仍是一个雾里看花、争论不休的话题。对教师而言,应当用辩证思维去想问题、做事情。例如,对课改“改”与“不改”的思考。

毋庸置疑,教师的教学观念、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的评价方法等,是必须改的。不能改的则是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负担的教学取向,以及对文本的挖掘和教学风格的塑造。这种“改”与“不改”的辩证思维模式,是每个教师都应该具备的能力,获得这种能力,需要大量阅读和潜心思考。

在宁静中执著践行。多年前,我已开始构建我的理想,基于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的教育理想——公民教育: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美丽中国培养合格公民。后来,阅读杨东平、杨福家、吴非等人的文章,更坚定了我践行“公民教育”的信心和决心。在课堂教学中,我着力打造“生命在场、生活在线、生长主动、生态平衡”的“公民课堂”,提出“做‘学生角度’的德育”主张,坚持学生主体、面向全体的教学理念。在书籍的点引下,我对教育的激情如熊熊烈火般燃烧着。

诗云:“为了看看太阳,我来到世上,即使天光熄灭,我也仍将歌唱。我要歌颂太阳,直到人生的最后时光。”为了守护心中的太阳,我会在节假日、晚睡前,或阳台或房间或沙发,泡一杯清茶,捧一卷好书,吮吸墨香、品味文字。

也许,我们大多数人无法成为“名师”,但一定可成为“明师”:明白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明晰学生的需要与困惑,明确教育的旨归与起点。(原载《中国教师报》)

有一种过年叫读书

女人因读书而年轻,孩子因读书而智慧,男人因读书而大气,家庭因读书而书香四溢。

这个寒假期间,我们家每人都要看一本书,看一本让自己快活、踏实的书。我向妻子推荐的是一本《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尽管她是教数学的,但我想,无论是教什么科目,道理都是一样的,只要理解了教育,只要吃透了学生,只要具备了一种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只要具有一种喜欢阅读的习惯,只要产生了一种研究的冲动和思考的热情,无论什么科目教起来都会游刃有余。

我问女儿要看什么书,女儿说看《语文读本》。《语文读本》是一本很不错的书,是一本很适宜孩子们看的书。一个学生,如果只阅读教材,那不叫作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一个少年,如果要准备将来有较大的作为,就应该坚持阅读;只要是好书,只要是有一点点时间,都应该拿来用在读书上,与大师对话,与名家交流,与自己的心灵作一次又一次的深层次的长谈。只有这样,你才能逐渐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才能算一个真正的好学生,才能让自己将来成为一个真正的读书人。

我给自己选择的是一本《高万祥与人文教育》。这本书买回来快有一年,买回后只是随意地翻阅几页,之后便束之高阁。快要放寒假的时候,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在寒假期间把这本书细嚼慢咽,要向高万祥老师十分虔诚地学习,学习他对教育的“宗教”之心,学习他“读书、教书、著书,不可一日无书;书迷、书痴、书友,一切皆因书缘”的读书境界。我已经看了大半,也已经做了许多摘抄,但我还要再次的像牛吃草一样的反刍,写上几篇真正意义上的读书笔记。

我们要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以后的寒假和暑假,都要坚持这样的度假方式,寒假读好一本书,暑假读好两本书;用读书这种方式度假,将要成为我家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有一种过年叫读书,有一种休闲叫读书。读书的日子,时时是过年;读书的日子,天天在休闲。(原载《湖北教育·时政新闻》)

为什么没有“故事”

前日受邀到某校当评委。评的内容是“同读一本书”的演讲比赛。演讲不可谓不精彩。几位教师富有激情,文采飞扬,字正腔圆,表情丰富,还有一位特意配置了背景音乐。这样,自然赢得了不少掌声。

然而,我一直觉得缺少了一些东西。

缺少了“故事”。

首先,是缺少了“书”中的好故事。一本好书,一定有着能打动人的好故事,比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里面的好故事何其多啊;但演讲时,选手们居然没有谈到书中打动他(她)的故事情节。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第二,是缺少了“读”的故事。如果真正把一本好书读进去,要么有着那种夜深不寐、翻来覆去、浮想联翩的兴奋,要么有着夫妻之间、同事之间那种促膝谈心、高谈阔论的畅快,要么有着天各一方的网友、博友们你来我往的舞文弄墨、发文跟帖的热络,然而这些“读”的故事,也很遗憾没有欣赏到。

既然是“读好书”,为什么会没有“故事”呢?个中原由,不言而喻。

十多年前,我读第一本语文教学专著时,尽管书名现已模糊,但是记得最清晰的是,一本百页的32开的小本子,让我摘抄得密密麻麻、满满当当,至今依旧珍贵地保留着。

为了恶补文言文,我用了整整一个暑假去啃《古文观止》。坐在电脑前,坐在地板上,躲进储藏室,侧倚阳台上;读着那本泛黄的模仿线装书形式的书,买来两本古汉语词典,动用百度搜索,把原文、译文、赏析都收藏到博客。一个暑假,硬是苦啃了七八十篇。虽然事情过去了三、四年,但一想到那个暑假,我还是颇为自豪。

作为一个教师应常读以下四类书:

一读文化经典。如《论语》、《道德经》。高万祥说,《论语》70%~80%的内容是君子之道,是人际交往、和谐相处的文化;《论语》是中国人的“圣经”。而我认为,教师都应当读一读《道德经》,因为读了《道德经》,我们就可以知道如何教育学生,如何调整自己。

二读教育专著。如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它让读书者“洋溢着理想与激情”、“充盈着睿智与灼见”,给予读书者生命的活力、思想的张力。

三读励志书籍。如《卡耐基成功之道》。李开复说:“情商意味着:有足够的勇气面对可以克服的挑战,有足够的度量接受不可克服的挑战,有足够的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阅读励志书籍,滋润心灵,弥补缺陷,挖掘潜能,磨砺意志,提高对生命的自知力和对情绪的自制力,不断完善自我。

四读专业报刊。如《中国教育报》、《语文教学通讯》。因为,在我看来,读先贤美文,能让人长一些大气;读教育专著,能让人减一些匠气;读诗歌散文,能让人多一些灵气;读报纸杂志,则能让人少一些腐气。因为专业报刊,是一条永远流动的河,一条总有活水的河。

总之,手不释卷,身上就有了书卷之气,心中就有了书生意气,语文课堂也就充满了文学豪气。正所谓,“善养吾浩然之气”。

当然,仅仅“读”还不够,还必须“写”。原来只有初中学历的我,因为读书、写作,便常有文章见诸“大报大刊”。当文章发表到了一定数量的时候,我便想结集出版,并将文稿冒昧地寄给从未谋面的余映潮老师,请他题词。几天以后,余老师欣然给我回信:“小吴好。读完了你的文集。很感动。你很用心地在专业的道路上求索。了不起。我建议你的书名改为《我教语文的感觉》(我不知道这个短语有没有歧义)。”

又过了几天,余老师又亲笔给《我教语文的感觉》书写了“几个点的评价”:“就职业而言,‘热爱’与其说是一种情感,不如说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读吴再柱老师的文集,我就深深感受到这种境界。”“热爱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就能心生敬畏,就能奋发进取,就能规划自己,塑造自己。这样,我们就能成为有一定学术背景的语文人。”“‘磨炼的深度决定你的高度’。愿以此话与吴老师共勉。”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能得到余映潮这位“大名人”的青睐和鼓励,实在是一种莫大的荣耀。这种荣耀,一方面得益于余老师甘当铺路石、乐做护花人的胸怀和境界,另一方面也得益于自己多年的勤读勤写、执著追求。一个人只要不断地耕耘、不断地求索,总能演绎出许多精彩的“故事”。(原载《语文教学通讯》、《今日教育》)

从局长开书单到不用开书单

“作为一名教育干部,阅读面一定要广。既要‘深挖洞’,又要‘广积粮’。像这样的书,我每年都要读三四十本。”这是前些日子,湖北省黄梅县教育局何兰田局长在全县教育后备干部培训会上,语重心长地和70名后备干部交流读书心得时说的一段话。会上,他给大家开出以下书单:一本哲学书(可选用高中政治教材)、《中国通史》、《中国近代史》、《2012真实的中国》、《追寻教育的真谛》、《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教育絮语》、《中国教育怎么了》。

为什么开出以上书单呢?何局长解释说,哲学是一切学科之父,具备了哲学思想,办教育便不会迷茫,便总能抓住核心问题和主要矛盾,从而牵一发而动全身;一部《中国通史》,便是一部民族战争史,战争让百姓妻离子散,民不聊生,消耗了大量的黄金白银,读《中国通史》便可深切感受到民族团结、国家稳定是多么重要;一部《中国近代史》,便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诸多不平等条约,让中华民族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读《中国近代史》,我们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明确科教兴国实在是一刻也懈怠不得。局长在主席台上侃侃而谈,与会者一个个全神贯注,认真聆听局长的读书感悟。

自以为,我也算是一个喜欢读书之人,而且还曾经总结出,作为一名教师应常读四类书:一读文化经典;二读教育专著;三读励志书籍;四读专业报刊。因为,在我看来,读古贤美文,能让人长一些大气;读教育专著,能让人减一些匠气;读诗歌散文,能让人多一些灵气;读报纸杂志,则能让人少一些腐气。现在听局长这么一说,忽然觉得自己的阅读面还是太窄,至少作为一个教育干部还真需要常读一些文、史、哲、政。这好比一个人,只有多吃五谷杂粮,才能身强体健,才能青春常在。

局长开书单,寄托着殷切期望。如他所说,期待着后备干部们,即将的校长、副校长们,能够逐渐具有一种教育家情怀,有大视野,有大境界,能真办教育,办真教育。同时,就我理解,应当还包含其他一些期望。比如,通过后备干部的海量阅读,引发全体教师的读书热情,并以此撬动学生的读书兴趣,从而构建名副其实的书香校园。

当然,我也认为,局长开书单,仅仅是一种外力的作用。这种外力的作用,自然很有限。一个人的海量阅读,最关键是要靠自我的内在需要,一种以读为乐的内在需要,一种把读书作为如同吃饭、喝水那样的自然而然。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自己主动地去选书、购书、读书乃至著书时,他才算得上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

作为一个教育干部(包括后备干部),应当是这样的人。

要让更多的教育干部,包括更多的普通教师成为这样的人,一方面需要在教育干部的选拔、培养、任用上,形成一种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另一方面则需要下真功夫,大力培育家校联读、师生共读、干群比读的读书氛围。那时,局长开书单的作用,便是发挥到极致,或者说,那时便无需让局长劳神开书单了。(原载《中国教育报》)

阅读立法助推全民“悦读”

国民阅读,是否需要国家立法?国家制定《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将会给全民阅读起到怎样的推动作用?我认为,我们不能过于夸大阅读立法的功效,因为阅读是每个人的自由,读不读书,读什么书,读多少书,完全取决于每个人的自主选择;而这种自主选择,往往又受制于各种社会评价。但我们应当相信,阅读立法必然会给全民“悦读”产生一种“助推”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一些方面。

首先,是引发国民关注,唤醒阅读意识。在我国,国民阅读意识还处于沉睡状态:许多成年人,闲暇时间更多的是沉浸在电视剧里;中小学生大多被沉重的课业压得抬不起头来,所谓的亲子阅读、师生同读,可谓少之又少;即便是大学生,呆在图书馆里大多也是在做作业,或是在刷微博、发微信、QQ聊天。随着《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的出台,将会让更多的人意识到,个人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而全民阅读则可增强国家软实力,乃至改变国家民族的命运。

其次,是强化法律责任,引导政府作为。《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报告2012》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平均每44万人才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平均每3201平方公里才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人均拥有图书仅为0.52册。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图书馆则更是一种奢侈而遥远的梦想。显然,这无法满足全民阅读的需要。阅读立法,必将催逼地方政府投入人力与财力,大力兴建或扩建图书馆,定期增补图书的种类与数量,许多地方的图书馆也许会成为当地标志性建筑,成为市民乐于前往的“第三空间”。大中小学校也必然要开好“阅读课程”,以法律的形式保障学生阅读的时间,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再次,是规范图书市场,引领文化方向。时下图书市场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这也是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对于有着丰富阅读经验和高雅阅读情趣的成年人来说,可以凭借自身的甄别能力,自觉抵制那些充斥着暴力、色情、迷信等低俗、有害的读物,而对于未成年人来说,消除阅读危机,更多的是需要以法制的力量,严格规范书籍出版发行市场,依法清除垃圾读品,名副其实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最后,是聚集读书能量,形成悦读氛围。李廌在《师友谈记》记载了苏轼的一段自述:“父兄驱率读书,初甚苦之,渐知好学,则自知趣向,既久则中心乐之,既有乐好之意,则自进不已。”用今天的话来说,苏轼小时候的读书,就是在父兄的催逼和表率作用之下,逐渐体会到读书的乐趣的。阅读立法,正是为了营造一种“悦读”的氛围,届时将会有更多“悦读”之士发挥他们的表率作用,给全民传递一种热爱书籍的正能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将有更多的人“自进不已”。

从“个体阅读”到“全民阅读”,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在这个漫长的征途中,《全民阅读促进条例》也许只是一个宣讲机,只是一个助推器。只有当诸多评价不是那么急功近利时,当更多的人能深深体会到“读书至乐在宁静”时,各家的阳台上、公园的长椅上、车站的候车厅里,才可能随时可见手捧书卷、安然阅读的男女老少。届时,我国便完成从“个体阅读”到“全民悦读”的美丽跨越。——2013年9月

她让我“著书”又“立说”

——我与中国教育报的故事

我是从2005年才开始潜心研读《中国教育报》。2004年在学校当教研主任时,我有一个很功利的想法,作为一个“搞教研”的,我得做出个样子,一定要在报刊上发表一些文章,否则没法引领学校教研工作。于是我便在阅读、写作方面下起功夫,很快便在《湖北教育》等杂志上发表了几篇文章。但我并不满足,我得向《中国教育报》发起冲击。于是,当年年末订阅报刊时,我自费订了一份《中国教育报》。当时的订报费用,差不多相当于我的半月工资。

2005年元旦过后,我拿到真正属于我的第一份《中国教育报》后,便开始了读报生涯。我的书柜里至今还保留了几本读报笔记本,里面包括一些有投稿信箱的报角、征文启事,当然更多的是摘抄与剪贴。比如李曜明记者采写的《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教育追求》,关于阳光教育、阳光教师、阳光学生、阳光课堂,我就整整摘抄了3面。刁荣普校长的《给中学校长的一封信》,我全文一字不漏地照抄了下来。于漪老师的《累寸不已,遂成丈匹——我的读书之乐》等数百篇文章牢牢地粘贴在我的笔记本上。也正是因为读报,作为农村教师的我,也较早地了解了一些年度读书人物,如朱永新、李希贵、王栋生、郑杰等。我至今依然清楚地记得第一次阅读他们的读书故事时的情景:其时窗外正飘舞着雪花,而我正兴味十足地阅读2005年十大读书人物事迹介绍,我的内心充满着温暖与激情。这为我后来购阅教育专著,打开了一扇扇窗口。

也是在2005年,我的文章在《中国教育报》上先后两次变成了铅字。年初,校本教研并没有真正引起大家的重视,但对于坚持读书看报的我来说,自然敏锐地捕捉到了它那春天般的气息;其时,“和谐社会”又是一个热词,而我当时所处的学校内部环境并不是很和谐。于是,我决定把“校本教研”与“和谐校园”作为我选题的关键词。我广泛查阅资料,并结合学校实际,差不多用了两个月时间完成了我的第一篇“大作”——《和谐校园,校本教研绿地》。5月17日,这个平凡而又特殊的日子里,《中国教育报》第一次向我伸出了橄榄枝。文章的发表,一方面在本地教育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另一方面也让本校老师,特别是领导们,在构建和谐校园、推动校本教研方面引起了特别关注。也几乎是在此时,校刊《研修平台》应运而生。《研修平台》主要登载老师们的教学反思,但如何写好教学反思,却缺乏理性的指导。也是在这一年里,我开始尝试写作教学反思,差不多半年时间,我几乎是每课一反思。大概是厚积薄发便会有水到渠成吧,一个星期六的上午,我把几个月的教学反思进行整理提炼,形成文稿。2005年11月29日,《如何写好教学反思》全文刊发在《中国教育报》第8版上。该文的发表,为老师们写作教学反思提供了理性的参考。

也许是我的教研工作做得不错,也许是因为我在《中国教育报》等报刊上发表了一些文章,2005年12月,县教育局、教研室为我举行个人教研成果汇报会,我并被评为“魅力教研人物”、黄冈市教育科研百佳先进个人;2007年,我在全县师德事迹演讲比赛中,《我的教研情怀》演讲被评为特别优秀奖,并巡回报告20场;2008年、2011年,湖北教育编辑部先后两次让我在通讯员培训会上做经验交流。这些,大概都是《中国教育报》赐予我的一些“副产品”吧。2009年2月,有人给我出主意,让我将发表的文章编辑成一本文集出版,我觉得这个提议很好。于是便整理成册,余映潮老师将其命名为《我教语文的感觉》。

2009年10月,《现代校长》周刊围绕“校长需要‘御用文人’吗”一话题展开讨论,我成了一位“客座嘉宾”,《我便是个“捉刀手”》一文登载其上。2010年年底,《现代校长》周刊又向我发出邀请,让我担任年度校长“读者评委”。我受宠若惊,深感责任重大。我将21位候选校长的文字材料,仔细阅读,反复推敲,最后以“让理念和实践成为关键词”为题,推荐其中8位;2011年1月4日,我所撰写的两则“柱子荐由”赫然见报,作为“2010年度校长”曹衍清、赵丰平两位校长的“评委意见”。十享其二,我喜不胜收。

从读者到作者,从嘉宾到评委,随着角色的转换与交替,我的教育视野在不断扩大,教育思想在不断成熟。2012-2013年寒假,除了拜年之外的所有时间里,我都用于书稿《我的中国梦:公民教育之梦》的创作上。开学前夕,33万字的初稿全部完成,其中包括10余万的新创文字和20余万字的原有作品。书稿中,我结合实际,就我所理解的“公民教育”、“公民学校”、“公民校长”、“公民教师”、“公民课堂”、“公民学生”、“真教育”等进行了一一阐述。书稿里,我借鉴了《中国教育报》中的一些思想,比如基础教育周刊2012年登载的关于“高效课堂”的相关观点,余文森教授关于“指导——自主学习”教改实验的有关思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教语文的感觉》一书便可付梓发行。我将这次书稿创作,斗胆称之为“著书立说”。

读报与用报,八载光阴,让我充实且快乐;“著书”与“立说”,两度著述,让我成熟并丰润。毫无疑问,这一切既得益于自己的勤勉与追求,更得益于《中国教育报》的引领与催逼。她那深邃的思想、开放的胸襟和强健的步伐,让我等一线教师,在迷惘时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疲惫时仍能保持坚守的责任,惰怠时仍能保持奋斗的激情。“贴地而行,优雅淡定”,是她赋予我的人生座右铭。(原载《永远的记忆——我与中国教育报的故事》,中国教育报编,有改动)

书香飘过2013

——一位乡村中学教师的阅读报告

2012年8月我被调到苦竹中学,至今已过去了500个日子。在这些日子里,作为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我有幸与大家一起分享了许多快乐。今天,我截取一个侧面,把一年来个人的读书情况和大家作个交流,以共同吮吸书香,为教育教学和自己成长增添一些正能量。

2013年我读了30多本书,其中一半是购阅,一半是去学校图书室借阅。这几十本书大致可分为五类:

一是人文读本类,如余秋雨的《何谓文化》,刘念、黄涌编写的《教师人文读本》,摩西的《读懂唐诗》,王丽的《追寻失落的中国教育传统》。

二是语文专业类,如余映潮的《致语文教师》、《听余映潮老师讲课》,程翔的《一个语文教师的心路历程》,蔡可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案例式解读·初中语文》。

三是学校管理类,如李希贵的《新学校十讲》、郑杰的《给校长的建议》、吴家莹的《跟蔡元培学当校长》。

四是通识教育类,如《周国平论教育》,肖川的《成为有信念的教师》和《成为有智慧的教师》。

五是公民教育类,如檀传宝的《公民教育引论》,王小庆编写的《如何培养好公民》,唐克军的《比较公民教育》,等等。

读得比较辛苦的,是关于公民教育的书。《公民教育引论》完全是一种理论性的文字,没有情节,比政治教材还要枯燥。《如何培养好公民》选编了民国初期一些有志于改良公民素质人士的文章,半文半白的论述,充满理性的条文,我用半个暑假才将这两本书读完。读完之后,对公民教育的来龙去脉有了更多的认识,写成了《公民教育何日梦圆》、《公民教育的回望与展望》等文稿。这让我对于公民教育的研究,更有了底气和信念。

读得很滋润的,是摩西的《读懂唐诗》和余秋雨的《何谓文化》。《读懂唐诗》读完后,似乎意犹未尽,我又陆续读了《李白》、《杜甫》、《苏轼》等“六角丛书”,并完成了《读懂初中的李白》、《读懂初中的杜甫》、《读懂初中的苏轼》等文章,也算是对这些伟大的诗人进行了一次“探究性学习”,从而对他们有了较深层次的认识。

余秋雨的《何谓文化》,是我出差到黄州时买的,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它。读完,总想写点关于文化的文章,但一直没有写出来,倒是吸收了书中的“中庸之道”,并将其迁移到课改上。在学校的一次赛课结束后,完成了《理顺开放课堂的辩证关系》一文,《中国教育报·教师周刊》居然以半版的篇幅刊发了该文,这也算是一种阴差阳错的偶得吧。当然,这与我经常阅读专业类的书刊,经常进行专业写作,也是密不可分的。

读得最有感触的是王丽的《追寻失落的中国教育传统》、《语文丢失了什么》、《一座村庄的教育血脉》、《春天不是读书天》等文章,实在发人深省。我们在人文教育方面,是进步还是退步?在培养目标方面,是清醒还是糊涂?正如学者杨东平在序言里所说:“回首是为了前行,重温则使我们拾回信心和守持底蕴。”读完后,我陆续完成了《村小之恋》等文章。这里援引《村小之恋》里的一段文字以供雅正:当标准化的校舍屹立于校园时,我们一方面为现代文明所称道,另一方面则应当经常扣问,扣问我们的教育良知,扣问我们的教育智慧,比如:孩童们是否还拥有玩耍泥土、亲近自然的机会?校长们、老师们是否把任下的村小也作为心灵的家园?课堂上是否经常给学生渗透认识乡村、反哺乡土的人文情怀?学校是否充分利用了乡村里的教育资源?学校是否成为乡村文化重构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读书成就名师》让我对读书有了一种更新的认识:读书更重要的作用,是给人一种内心的静谧,所谓“读书至乐在宁静”。这正如张云鹰老师所说:“在人潮车阵的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中,唯有阅读能让浮躁的内心归于理性与宁静,找到生命的依托。”我们大多数人虽然难以成为“名师”,但能有目的、持续地读书,一定可成为“明师”:明白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明晰学生的需要与困惑,明确教育的旨归与起点。这样,我们才可以成为一枝枝“会思考的芦苇”,而不是一个个只会按程序操作的机器人。

在这种宁静的状态下,我完成了一次心灵的跨越——写就了“做一个有专业底气的副校长”的文章,也即是“站得讲台”、“写得文章”、“懂得管理”、“坐得冷凳”。

其实,我一直坚持阅读的,是第六类书籍——教育报刊,比如《中国教育报》、《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学校期末检查读书笔记时,看到我厚厚的两个报纸剪贴本上,还勾画着许多红道道时,老师们笑着说我,“是个真读书的,是个读真书的”。

书香飘过2013,宁静守候2013,收获伴随2013!(原载《中国教育报》)

享受教书

享受教书,是一种心境,更是一种行为。

读书,是一种休闲。“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读散文诗歌,丰我文学底蕴;读报纸杂志,活我教学思维;读经典名著,提我人格修养。或床头,或茶几,或办公桌;或睡前,或饭后,或节假日;捧起书籍,如同儿童沉浸在大自然中一般,不知疲倦,宠辱偕忘;不经意之间早已日暮黄昏,未留心之际已过凌晨时分。“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人到中年,似在转眼之间。孩子因读书而聪颖,女人因读书而年轻,男人因读书而大气,家庭因读书而书香四溢。读书的日子,时时是过年;读书的日子,天天在休闲。

上课,是一种享受。夹起讲义,神清气爽;走向教室,气宇轩昂。深情朗读,抑扬顿挫;用心讲解,神采飞扬。课上交流,“如切如磋”;师生互动,“如琢如磨”。厚积薄发,如庖丁解牛,“以无厚入有间”;教学相长,似庄子修身,“乘万物以游心”。看到期盼的眼神,体会到“春雨贵如油”、“学高为人师”的快感;看到会心的微笑,便如同农夫听到麦苗拔节的声音。海子云,“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老师说,走进教室,我就是教材;站在讲台,我就是明星。

反思,是一种情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老师说,吾日三思吾课。写教学反思,最容易上瘾。许多时候,在讲台上也忍不住要写上一两个关键词,为的是捕捉那昙花一现的“灵感”;下课后,迅速写上那么一两段、三五条,或是千字文,为的是享受着一种劳动后的踏实、汗水后的轻松;若一两天没写反思,便觉遗弃许多心爱之物,总要苦思冥想,回忆情景,根据“关键词”补上这作业,为的是不让“珍珠”掩埋太深,不让“零件”终成废品。教学反思为何能这般上瘾?“客观审视教学得失,努力完善自我人格,不断追求艺术境界”,原来写教学反思,正是在教学生命中对“真、善、美”的孜孜追求。

写作,是一种需要。“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可见写作多么富有生命意义。写教学反思,是在追求着教学生命的“真、善、美”;写生活随笔,是在品味生活,积累学识,洞明世事,练达人情;写文学作品,是在提炼生活,净化灵魂,豁达心胸,享受美感;写同步作文,是在体验作文之艰难,寻求指导之良方,共享同题之快慰;写教学论文,是在梳理教学思绪,积累教学案例,形成教学风格。若把文字变成博客,便可以“变无聊为有趣,变空虚为充实,让知情识趣的朋友分享快乐”;若把文章变成铅字,便有了一种作家或理论家的成就感。写着写着,语言表达更准确、更诗意,课堂教学更精彩、更情趣,思想灵魂更纯洁、更高尚。到了一定时候,你想不写都很难了。

交流,是一种幸运。少年如花朵,花园中徜徉漫步,时时都在人生之春天;青春红似火,与青春朝夕相处,时时恰似人生之夏日。朝气蓬勃,同学少年,坦诚相见,促膝谈心,近朱者赤,近童者少,对于教师而言,当然是一件最幸运之事。对面交流,明眸中传达着期待,颔首时意味着信任;书信交流,以文字传递关爱,以文学启迪人生;网络交流,淡却了“师道尊严”,换来了心灵融合。教师的幸运,不仅仅让自己更年轻,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种平等对话,心灵共振,让迷失者清醒,脆弱者坚强,自卑者自信,烦恼者快乐,从而让教师享受到一种“人师”的成就,体验到一种“舍我其谁”的价值。

享受教书,就是享受着过程,享受着一切。

享受教书,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幸福。(原载《黄冈日报》)

有一个好教师,就有五百个好家庭

——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培训随笔一、“其实我只是一名教师”

8月7日,华中师范大学佑铭体育馆,一千多名农村中小学教师陆续坐定。

离上课还有5分钟。班主任开始介绍今天上午的授课教师:“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中语会理事、华中师范大学客座教授——胡明道老师!”听了这些介绍,胡老师只用了一句平淡得不能再平淡的语气说:“这都是些虚拟的光环,其实我就是武汉六中的一名教师。”体育馆里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毫无疑问,这掌声是为“武汉六中的一名教师”而响起的。

这节课的授课内容是“初中语文教学研究方法探讨”,对于语文教研,我有过许多零碎的“想法”,偶尔也有些“豆腐块”见于报端,但一直以来总无法形成体系、形成风格,因此趁这次机会一定要好好聆听、学习。

如何研究?“用理想的眼光看现实的教学,用发展的眼光看过去的教学,用遗憾的眼光看成功的教学,用辩证的眼光看失误的教学,用陌生的眼光看熟悉的教学,用个性的眼光看他人的教学。”胡老师娓娓道来。

怎样评课?“精断赏析,遗憾探源,困惑求解,方案再创。”胡老师如是说。

一切都是那么深入浅出,一切都是那么富有个性。我仿佛在教学研究的百花园中徜徉信步,眼前的姹紫嫣红,蜂飞蝶舞,可端详凝视,可侧耳倾听,可闭目吮吸。我完全陶醉了。

又一位特级教师——洪镇涛老师给我们“讲经”了。“我什么‘傻事’都干过!”讲课中,洪老师多次这样说。

这“傻事”是什么?洪老师没有具体说明。但无须说明,我们已经明白,这“傻事”就是一直尝试着不同的教学方法,一直在“诊断——假设——论证”,一直在寻觅着教学的真谛!

如何揣摩语感?“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调一调”,“联一联”,“改一改”——对比着读起来,果然十分灵验!“我当的最大的‘官’,是教研组长。”讲课结束的时候,洪老师轻轻地说。

我惊讶了!胡明道老师、洪镇涛老师,他们在自己的人生定位上,竟是如此相似:我就是一名教师。这样的身份认同背后,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呢?是“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求索,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著,是“莫言淡薄少滋味,淡薄之中滋味长”的宁静,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幸福!二、“农村中学最缺啥?”

8月9日。夜晚。5102寝室。“农村中学最缺啥?”

这个夜晚,我与一起来培训的同寝室的三位同仁不约而同地想起了这个问题。“当然最缺钱,手中有钱好办事。”“最缺乏的还是雄厚的师资力量。骨干教师进城的进城,进高中的进高中,现在的师资力量比以前薄弱多了。”“最缺乏的还是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是的,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学校最缺乏的,但我觉得,我们农村中学最缺乏的,应该是先进的办学理念!”我想了想,说道,“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什么?”

大家沉默了。

是的,办一所初中,难道仅仅是为了多几个学生能考上重点高中?难道我们办学仅仅是为了培养会考试的机器?学校的管理,难道仅仅是要求同学们不违纪、不违规?学校评价老师,难道只有考绩这一条标准?学校难道只是要求教师会教书,而不为教师的发展创造条件,让更多的教师迅速成长?

这些问题,在我看来都应该是办学理念的问题,都应该是我们教育思想的问题,我们围绕着这些问题,讨论着,争论着。到了凌晨一点,我们四人不仅毫无睡意,反而更加兴奋。

最后,一位同仁提议:大家再去冲个凉吧,把灰尘都洗掉。

是的,把身上的旧东西清理清理吧。三、“有一个好教师,就有五百个好家庭!”

8月15日。结业典礼。

班主任介绍,今天省教育厅厅长路刚同志要亲自给优秀学员颁发证书,并作重要讲话。这实在出乎我们的意料,厅长亲自给我们来自最基层的教师做报告,可见对我们这次“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是多么重视,寄托着多么多的希望!路厅长讲了许多,国家对于教育、群众对于教育、校长对于学校、教师对于学生等,既高屋建瓴,又生动具体,有一句话,我将永远无法忘记——“有一个好教师,就有五百个好家庭!”

一个好教师,五百个好家庭——这对于一个教师而言,这意味着什么?1∶500,一个教师的使命何其神圣,肩上的担子又何其沉重!五百个家庭的幸福,寄托在一个普通教师的身上,这对于我们教师来说,不正是“天将降大任”吗?

结业典礼结束了,在华中师范大学的培训也圆满结束了,但我们的思想没有结束,我们又踏上了一个新的征程。

用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去诠释着“教师”这个名词的含义,将是我们一生的事业。(原载《湖北教育·教育教学》,文章获省级二等奖)

我的教研情怀

原始“学历”只有初中毕业的我,十几年前民办教师起步,由一名小学教师逐渐成长为一名中学教管人员,并时有文章发表在《中国教育报》、《湖北教育》、《语文教学通讯》等报纸杂志。如果说这些年我在教育教学道路上取得的进步可以称之为“成长”的话,那么,我在成长的过程中最得益的莫过于自觉并坚持不懈地“读书”和“教研”。一、在淡泊中读书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浮躁、物欲等许多冲击波不断地考验着我们,有着七情六欲的我,自然免不了在这些冲击波中起伏荡漾,但我总在不断地提醒自己:“多一点书香气,少一点铜臭味。”我用这样的一副对联勉励自己:“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读散文诗歌,不断丰富文学底蕴;读报纸杂志,不断激活教学思维;读经典名著,不断提升人格修养;而我读得最多的,还是“教育名著”、“教育家成长丛书”,如《陶行知教育文集》、《魏书生与民主教育》、《赵谦翔与绿色语文》等。

一个寒假,我选择了一本《高万祥与人文教育》,即使时值春节,也不能扰乱我静读的心,只要有时间,我便捧起这本书,总想从阅读中寻求到一种真正的“人文教育”。我在博客《有一种过年叫读书》中这样写道:“我们要经得诱惑,耐得寂寞。心居陋室,我们缺少与外界交往,我们正好向大师请教。以后每逢寒假和暑假,我都要坚持读书。读书的日子,天天在过年;读书的日子,时时在休闲。”

我读书,最初只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讲好自己的课;后来,越读越发现自己的知识浅薄;再后来,便与书结下了一种不解之缘。床头、茶几、办公桌,睡前、饭后、节假日。书籍成了我最亲密的朋友。捧起书,许多时候,不经意之间已是日暮黄昏,未留心之际已过凌晨时分。我相信,只有学习,才能进步;只有厚积,才能薄发。二、在尝试中追求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说,他教语文,什么“傻事”都干过。我知道这种“傻事”就是一直尝试着不同的教学方法,一直在“诊断——假设——论证”,一直在寻觅着教学的真谛!我也曾做过许多“傻事”,甚至做到了“痴迷”的程度。这里,我简要地谈谈我的三种尝试。

一是“教学反思”。有位教育名家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写三年教育反思能成为教育行家”。从2005年春季开始,我便坚持着写教学反思,写着写着慢慢悟出了一些好处:写教学反思,就是在给自己“评课”,不必顾左及右,怜香惜玉,可以直奔主题,一语中的,用百分之百的真诚对待自己的课堂教学;写教学反思,往往还伴随着人格的日益丰满,灵魂的日益净化,品位的日益提高,境界的日益升华;写教学反思,更能不断优化教学方法,追求教学艺术,探寻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实现从“搬运工”向“研究者”的角色转换。“教学反思为什么会对我们产生这么大的‘魔力’?‘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却无法找到令自己满意的答案;但偶然看到‘真、善、美’三字时,‘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的,原来写教学反思,正是在教学生命中对‘真、善、美’的孜孜追求。”

二是“诊治浅性阅读”。当前农村学生,阅读现状令人堪忧,阅读方法滞后,阅读习惯较差,无效阅读、低效阅读、肤浅阅读者比比皆是。为了改变这种阅读现状,我便尝试着设计“层进式阅读”,让学生阅读按“随意性浏览——指向性勾画——探究性阅读——欣赏性批注”四步分层推进。果然,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有不同的学习收获,孩子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得到了全面的优化。为了让学生能“个性化阅读”,我便自己先写批注,做个性化阅读的先行使者,在自读、自批中,体会着字里行间的情感与韵味,也体会着读懂课文、读通课文的艰辛与乐趣;对学生适时点拨,让学生对文本所要表达的思想主题、观点、价值观形成一定的认同,引起共鸣,从而实现文本阅读的“个性”与“共性”的和谐共生;指导简单的批注方法,比如“勾画法”、“概述法”、“赏析法”、“感悟法”、“质疑法”等,促进个性化阅读健康发展。有“法”可依,批注有话可说;循序渐进,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多法合用,促进个性化发展。这样,让学生从迷信教师、迷信课辅中走出来,“我读文章我做主”,充满自信地阅读。

三是“同步作文”。如何提高学生作文能力,一直是困扰语文老师的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便与学生“同步作文”——同时知题,同一要求,同场写作,同时完成。通过同步作文,我切身体会到了作文、尤其是考场作文的艰难,同时也为我研究作文教学提供了方向。连续同步写了十余篇后,我慢慢悟出了一些门道,比如如何引进生活活水,如何感悟生活,如何深化主题,如何优化语言。终于,在一个无眠之夜,我“痛并快乐”地悟出“生活感悟式”作文的构思方法:“直感——情感——顿悟。”实践表明,学生应用起来得心应手。每次,我都把我的同步作文读给学生听,这个时候,教室里异常安静,孩子们的眼睛十分的明亮,这时他们比听任何作家的文章都专心。每次读完后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热烈鼓掌。这掌声,我认为既是对老师作文的一种欣赏,更是对老师的辛勤劳动报以赞赏。这其中的快乐,真是什么也无法比拟的。当然,自己写着写着,语言表达更准确、更诗意,课堂教学更精彩、更有情趣,思想灵魂更纯洁、更高尚。现在,想不写都很难了。

通过不断尝试,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有了明显的增强,写作能力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次考试总能立于不败之地。更令我欣慰的是,由于我的同步作文里,经常写到如何修身做人,如何改变陋习,如何追求理想。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法,让德育在无形中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让许多孩子的心灵得到了滋润,“网虫”们回来了,随地撒饭菜的陋习改变了,追求“绅士风度”、“淑女形象”的农家孩子更多了。三、在责任中成长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在“独善我身”的同时,还想用我的热情,我的责任感,来“兼济”本校、本镇,让老师们早日走上教研这条“幸福之路”。在这里我简要地谈三点。

一是致力“校本教研”。 2004年春季,听说要搞重心下移的校本教研,我欣喜不已;但观察本校和周边学校的教研现状和老师们的精神风貌,我辗转不寐。我观察着,思索着,期盼着。通过长时间的求索,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思路,先后完成了《用良好的心态进行校本教研》、《农村中小学校本教研之我见》、《和谐校园,校本教研的绿地》等论文,分别发表于《湖北教育》、《教师继续教育》、《中国教育报》等杂志报纸。这为学校校本教研的启动和推进,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并增强了学校校本教研的信心和决心。2005年、2006年,受县教研室邀请,在“全县校本教研培训会”上,我先后作了《浅谈教研主任在校本教研中的作为》、《教研主任应有的心态》等辅导报告,得到了教育局、教研室领导和其他同仁的一致好评。

二是搭建“研修平台”。如何让教学反思得以延续,如何催逼大家动脑动笔,如何给老师提供一个交流平台?经过深思熟虑,2006年春季,我创办并主编了我们的教研专刊——《研修平台》,每月一期。这样,许多老师的教学反思和教学案例便在这富有乡土气息的“刊物”上登载,到目前为止,已经印发了13期,收录文章200余篇。县局领导肯定地说:“《研修平台》有三大功能,一是催逼功能,催逼教师用功,催逼教师思考;二是交流功能,交流教育思想,交流教学方法;三是展示功能,展示教研魅力,展示教师风采。”我为自己的这一“创举”而骄傲,也为自己付出的劳动而欣慰,因为《研修平台》为老师们的专业成长搭建了一个坚实的平台。

三是倾心“精英打磨”。超越自我,成就他人,作为学校的一名中层领导,我觉得就应该有这种胸怀和追求。成就他人,就是能为老师们教学研究做好服务,寻找途径,提供舞台,让更多教师尝到教研的甜头;超越自我,就要不为名所诱,不为利所惑,不怕果子被别人摘,但求浇灌出更大、更红、更甜的教研硕果。平时积极地帮青年教师修改论文,给青年教师提出课题,催逼思考,让更多的青年教师早日成为学校的顶梁柱;只要有老师要参加优质课比赛,我都会组织同科老师听课、评课,并请外校或教研室行家来校指导,尽量为老师们提供打磨和提升的机会。

多种教研方式,扩大了我的视野,提高了我的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为一个教师、一个教管人员的存在价值。近4年来,我在国家、省级专业报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2004年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2005年被评为“黄冈市教科研百佳先进个人”。同年12月,举行“个人教研成果汇报会”。收获教学成果的同时,我也收获着快乐。

读书,是一种休闲;上课,是一种享受;反思,是一种情怀;写作,是一种需要。

我坚信,我们农村教师通过不懈的努力,照样可以成为研究者,成为名师。(原载《中国基础教育》)

如果你什么也写不出来

对于一个教师,对于一个平素喜欢写点东西的教师,如果有一天,忽然发现自己有好长时间没有写出东西了,甚至是发现自己什么也写不出来了。

如果你什么也写不出来,那是因为你太“忙”了。备课忙,上课忙,批阅忙,开会忙,饭局忙,娱乐忙;忙得忘记了自己,忘记了生活,忘记了职业,忘记了你曾经是一个喜欢写点东西的人。

如果你什么也写不出来,那是因为你太“闲”了。闲得把业余时间都看进了电视,都玩进了游戏,都浏览到了娱乐网页;闲得慵懒地晒着太阳,闲得身子骨有点松散,闲得丧失了斗志和追求。

如果你什么也写不出来,那是因为你不喜欢“琢磨”了。备课照抄旧本,上课照本宣科;上了一个学期的课还叫不出许多学生的名字,更不知孩子们的个性特点;教书的生活只是一年又一年地重复着昨天的故事,而为啥要这样重复,自己想都没有去想过。

如果你什么也写不出来,那是因为你太喜欢“琢磨”了。琢磨着领导有什么喜好,琢磨着如何让更多同事投你的票,琢磨着昨晚为啥输了钱,琢磨着自己何去何从。如此这般,该琢磨的而不琢磨,不该琢磨的反倒要琢磨个透。

如果你什么也写不出来,那是因为你没有静下心来读书。也许书刊订购了许多,真正翻阅的却很少;也许书柜上的书籍摆放得很整齐,但书籍上早已落满了灰尘;也许什么时候良心发现说该看报了,却用一个早晨浏览了半个月的报纸;也许床头任意放了几本书,但它们原来在哪现在仍在哪,原来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

如果你什么也写不出来,那是因为你没有用心体验生活。父母年迈体弱,却无暇“常回家看看”;孩子聪明听话,却很少主动和他(她)去交流沟通;爱人忙里忙外,自己也许还身在福中不知福;发了大地震,看完电视也仅仅是掉了几滴眼泪;神七上了天,国人出舱行走,也仅仅是自豪了一小阵。总之,一切的一切,都如大雁空中飞过,不给自己留下一点痕迹。

如果你什么也写不出来,理由有太多太多。

如果你想写点东西出来,办法也会有许多许多。

你可以给自己一个写的“硬指标”。比如,要求自己每天写几句教学反思,间隔一天写一篇生活博客,一月写一篇教育论文。有了一个“硬指标”,便催促自己去写了。

你可以给自己订一个读书计划。比如,订阅的刊物,必须在三天内阅完;每天的报纸,务必在当天全部浏览;每晚的睡前,逼着自己看个三五页。读着报刊,做些摘录、剪贴,兴趣来时,写个简单的读书笔记;或许读着别人的文章,还萌生了一个念头:让别人去读我的文章。有了这样的念头,自然就有了写的冲动和行动。

你可以从最熟悉的人写起。父母、兄弟、妻子、儿女、同事、学生,无不可以作为一个写的话题。对于教师来说,也许最该写的是学生。写好的学生,写差的学生,写没有什么特点的学生。要写好,就要了解,了解学生的家庭,了解学生的过去;要观察,观察其言行举止,观察其喜怒哀乐;要思考,思考阶段变化原因,思考防差转差对策。挖开了学生这个“缺口”,便有了取之不尽的写作源泉。

你可以把你的想法和做法写成文字。看到一个新闻评论,你也许并不认为评论员的话很中肯;遇到一件不顺心的事,你也许会大发感慨;一次考试考差了,你一定想上大半夜;如何改变现状,迎头赶上,你一定想了许多好办法。你心里所想的,日常所做的,其实都是最好写的写作素材,因为你“曾经了沧海”,“除却了巫山”,一切都可以信手拈来。

你可以和学生同步作文,哪怕你不是语文老师;你可以写几句诗歌,管它有没有诗的韵味;你可以写几篇散文,练一练笔力,润一润心灵;你可以写两篇游记,描一描风景,记一记感受。要写的东西,其实有很多;能写的东西,自然也不少。

所以,当你什么也写不出来的时候,你不必惊恐江郎才尽,不要害怕才思枯竭。只要你拿起了笔,敲响了键,你便有了写的灵感,写的情趣;那优美的文字,便如同涓涓溪流,永不停歇。(原载《黄冈日报》)

一路主动,一路阳光

或许是历史的误会,原本学历不高的我,居然也有滋有味地教着初中语文,并隔三差五地在一些报刊发表文章,还像模像样地弄出了一本美其名曰的专著,一不小心还获得一些什么荣誉称号的。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专业成长”吧。

从教二十多年,也是我主动成长的二十多年。一路步履蹒跚,一路充满阳光,一路摸石过河,一路鸟语花香。略作梳理,大体如下。一、催逼:自定目标,自造气氛

人,或许天生就是一种充满惰性的动物,尤其是像我这样没有远大志向的人。实事求是地说,我所发表的一些文章,都是自己给“硬逼”出来的,都是用我的功利思想和惰性作斗争的结果。

比如,2004年在《湖北教育》杂志发表的第一篇作品《用良好的心态进行校本教研》,本是我在学校教研会上的一篇发言稿。搜肠刮肚,精心打磨,只为证明我这个教研主任的一种所谓“实力”。它让我好几个夜晚辗转反侧。

在省级刊物上发表了几篇文章后,我便又跟自己较劲,要向《中国教育报》进军。2005年,校本教研如火如荼,而“和谐”是刚刚兴起的一个热词。我“敏锐”地捕捉到这个热点,便不辞劳苦地大量搜集此类文章,并结合学校工作实际,苦磨两个多月,《和谐校园,校本教研的绿地》终于在《中国教育报》上登载。

后来,我又想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还应当在一些比较权威的语文报刊上露露脸。于是我又把火力集中到语文专业上;并对自己说,要力争在2006年涉足语文专业报刊。其时,“教学反思”正“红火”,我便用了将近半年的时间切实做到每课一思。终于在某一个周末,《教学反思:求真·向善·唯美》一文便瓜熟蒂落,很快便登载于《语文教学通讯》。

现在想来,还真的感谢当时的那种“功利思想”,它不但让文章变成了铅字,还让自己阅读了大量的文献,尤其是那半年的教学反思成了后来语文教学的有效参照物。

为催逼自己,我很早就建了一个“柱子家园”(博客),并让自己广泛加入教育专业QQ群,把自己推到一个非常活跃的教研氛围之中,让自己偷懒不得,松懈不得。这样一来,我每天都很充实,都很快乐。二、反思:向善向美,缺啥补啥

教学反思,是一个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但本文中我不想多说教学反思,只想更多地说说反思自己的知识建构,反思自己的性格缺陷,以此重建自我,完善自我。

比如,刚刚开始进入初中任教时,我便意识到作为一个教师应当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但那时对于农村的我来说,教育著作几乎是闻所未闻。终于有一天,从一位老师那里借来了一本关于语文教学的文集,我如获至宝,便细嚼慢咽,广泛摘录,所做的笔记大概有一万多字。此后,我就开始购阅陶行知、魏书生、赵谦翔、朱永新、高万祥、李镇西等人的专著。同时,还自费订阅《中国教育报》、《语文教学通讯》、《湖北教育》等专业报刊。虽然不是每篇必读,但至少做到每期必翻,以此及时获得前沿资讯,了解教研动态,不断提高专业素养。

当我认识到自己心态不静、修为欠佳时,便又买来《于丹〈论语〉心得》、《道德经的智慧》、《卡耐基全集》、《俞敏洪管理日志》、《苏东坡传》等滋润心灵的书籍,潜心研读,并写成《修炼情商,保持阳光》、《政教校长所需要的情商》等文章,写出《白话东坡诗》系列博文七八十篇。这样读写结合,不但滋补了灵魂,陶冶了情操,还弥补了性格缺陷,丰厚了人文底蕴。三、借力:给人以理,给己以胆

机会总是青睐于有准备的人。用佛家的话来说,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要想别人给你一个好机会,你首先必须给他一个好理由。

这些年,我参加的培训还真不少。光是到省城高校,就培训了三四回。特别是2009年在湖北大学举行“国培计划——中西部骨干教师培训”,全县只有一个指标,局领导毫不犹豫地给了我;2010年暑假,又赴上海参加校长专业化发展培训。此外,还多次受邀参加省内外举行的学术讲座。2008年和2011年暑期,还有幸在湖北教育(综合资讯)通讯员培训班上作经验交流。一次培训,便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一次培训,便是一次眼界的开阔。但是,这些培训机会,一方面是时代的馈赠、领导的垂青,另一方面也都是自己用汗水和心血换来的,或者说,都是自己从“格子”里爬出来的。

我向来拘谨,但在个人专业成长方面也会偶发奇想,大胆地向一些名家、专家求助或请教。比如,2005年县教研室为我个人举行教研成果汇报会,我便斗胆向湖北教育叶芬主编求助,让他为文集作序。其时他正在外出差,回到武汉后,他顾不得旅途的艰辛,马上阅读文集稿样,很快完成《我所认识的吴再柱》一文,以此给我鼓励和鞭策,这让我至今依旧充满着感激与敬仰。2009年,我出版《我教语文的感觉》一书,又忐忑不安地向从未谋面的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求助。他在万忙之中给《我教语文的感觉》书命名、题词:“磨炼的深度决定你的高度”,永远激励着我勤勉与奋进。

闲暇时候,我还常常通过QQ主动和《中国教育报》、《湖北教育》、《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的编辑老师们交流,向他们请教学校管理、语文教学、论文写作等方面的问题。他们一向是有求必应,从来不摆架子,不卖关子,这又让我在专业成长中常得滋润,在做事做人上常受熏陶。

也许是天性使然,也许是受他们古道热肠所感染,偶有一些素昧平生的老师让我帮助修改文章,或是索要《我教语文的感觉》一书,我也从不推脱,并因此而深感幸福,因为在帮助他人过程中我也受到了启迪,得到了学习,正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其实,我觉得多年的专业成长,更得益于“宁静”。或者说,我认为“宁静”是专业成长道路上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在我看来,“宁静”是既要耐得住寂寞,又要经得住诱惑;既要坐得板凳冷,又要扛得脑门热。因篇幅所限,我只想说,要让自己的一颗浮躁的心变得宁静而淡泊,最好的方式,就是读书,就是写作,就是积极地追求自己的教育教学艺术。正如《道德经》所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专业成长关键在于“主动”。在《

有一种素质,叫主动成长

》一文中我写道:“能主动成长者,他一定会把读书作为永远的课业,把儿童作为终生的研究,把写作作为生活的常态,把求索作为职业的情怀。”

我坚信,在宁静中守望,在主动中成长,一路便是春暖花开。(原载《湖北教育·综合资讯》)有一种素质,叫主动成长

一名语文教师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更多时候,我们喜欢到于漪、魏书生、李镇西等教育名家身上去寻找答案,于是便生发了众多“一”的答词,如一颗爱心、一双慧眼、一笔好字、一手美文、一口利齿等。

诚然,这些素质都非常重要,但要想把这些全都集中到同一个教师身上,或者需要一个教师在较短时间内同时具备上述素质,却又很难。而且就其评价标准来说,什么样的程度才可称作“爱心”、“慧眼”、“好字”、“美”、“利齿”呢?恐怕也不易量化。笔者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有一种素质更为关键,那就是“主动成长”。

能主动成长者,他一定会把读书作为永远的课业。上岗之初,也许是本着个人喜好,他把读书作为一种消遣;随着教育教学的深入,对语文教学有了新的认识,他便开始有目的地选择书籍,如文学经典、教育专著、报纸杂志、励志书籍等等,他把读书作为一种需要。放寒假了,他也许给自己选一本教育专著,与大师为友,名曰“有一种过年叫读书”;放暑假了,他也许给自己挑一本《古文观止》,与圣贤对话,名曰“心静自然凉”。无论是自家卧室,还是学校宿舍,无论是桌上,还是床头,总是散落着各种书籍,或大体浏览,或细读勾画,也许某本书永远没读完,也许某本书读了还需再读。总之,空闲时间里,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读书。也许他的原始学历并不高,但随着年岁的增长,知识的积淀,他的语文课照样能旁征博引,生机盎然。

能主动成长者,他一定会把学生作为终生的研究。也许他不是班主任,但他明白教书的职业就是育人的事业。于是,他会自然而然地确立“学生为本”的理念。凭着感觉,他观察学生,琢磨学生,碰上厌学的顽童,他有时会在课堂上语意双关,有时会在私下与其促膝长谈。当有一天他意识到仅凭“感觉”不管用时,便会学点教育心理学,尝试着用“共情心理”看看学生的世界,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去期望和赞美学生,用自信去激发“每个孩子都能抬起头来走路”。就这样,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终于,在某一天他得到了“学生给我100分”的惬意和幸福。

能主动成长者,他一定会把写作作为生活的常态。上完课后,他喜欢写几句教学反思,从中体会“求真、向善、唯美”的境界;看到学生在做测试题,他也忍不住和学生一起“同步作文”,分享着“同步、进步、迈步”的喜悦;晚饭后,在学校周边溜达,一时性起,便写就“走稻桩”、“早春信步”,把生活永远定格在博客里;读完一篇好文章或是一本好书刊,他尝试着“边读边写”,以使得写作更具理性,思想更有深度,写着写着,稍不留心便有文章见诸大报大刊;几年下来,稍作整理,文章似乎形成了一种系列,于是便有了自己的教育专著。

能主动成长者,他一定会把求索作为职业的情怀。因为是一种主动成长,所以他总喜欢折腾。比如教学课文时,他也弄一个所谓的“庖丁解牛”、“层进阅读”;教学作文时,他有意识地让学生“从一个侧面写人”、“带一种感悟写事”、“怀一种情愫写景”、“分一些层次说理”;他喜欢给自己的语文课堂也弄一个什么模式,进行着一种所谓的“自主课题”研究;但他不求他人认可,但求课堂实效。若干年过去后,也许他会给自己画出一条专业成长线路图:“语文教我——我教语文——教我语文。”如此这般地折腾,如此这般地求索,他总是充满着激情,保持着创意。在他的职业生涯里,没有“职业倦怠”这类的灰色词汇。

主动是一种生命状态,他“不需扬鞭自奋蹄”;主动是一种职业追求,他“衣带渐宽终不悔”;主动是一种人生智慧,他“心有灵犀一点通”。拥有主动之精神,便可拥有诸多素质,亦可形成个人之风格。一个语文教师若能主动地成长,他必将能成为一位优秀的教师,甚至是一位名师、一位专家。(原载《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卷首语)

渡船

小河有多少岁了/渡船就伴她多少年摆渡人/换了一茬又一茬/南来北往的旅客/来回一遍又一遍不变的是渡船/他两手牵着河岸/轻声吟唱/亘古不变的爱恋——题记一、一次冒昧一回关照

把文章变成铅字,让名字登载刊物,几乎是所有教师的一种追求。对于一个原始学历只有初中毕业、民办教师出身的我来说,自然也不例外。“我写的东西,编辑们能看中吗?”这样的问题,不知自问过多少回。

想写——怕写——想投稿——怕投稿,这样的圈子,我也曾转悠过无数次。

2004年3月4日,校长让我和一位蔡先生到武汉办事,临行前,我多了个心眼,带去自己的一篇文章,并从一本《湖北教育》杂志上剪下了编辑部地址和编辑们的简单信息。

办完事,我很犹豫地对蔡先生说,能不能到《湖北教育》杂志社去一趟。蔡先生是一位乡村新闻工作者,他比我年长许多,很支持我的想法:“既来之,则安之,求官不了秀才在呀!”还说,“我们要找就找说话能算数的,找执行主编”。

到了编辑部,蔡先生帮我打听:“我们找叶芬主编。”一位年轻的编辑把我们带到顶头的一间办公室。其时,办公室里两位长者正在攀谈,蔡先生又问:“请问叶芬主编在哪里?”这时,靠着里面办公桌坐的老者站了起来,和蔼地说:“我就是叶芬。”我和蔡先生都很是吃惊——我们一直以为叶主编是一位女士呢!

蔡先生又帮我说明了来意,我把我的那篇文章交给叶芬老师,叶芬老师又很客气地为我们倒茶、装烟,并用很有磁力的汉腔对我说:“你们跑了这么远,亲自到我们编辑部投稿,很让我感动,我会好好地看看这篇稿子。”

时间过去了一个多月,期待也伴随着我一个多月。忽然有一天,学校传达室送了一个邮件,落款是“湖北教育报刊发行社”。我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是期刊样书,浏览目录,但并没有看到自己的名字,非常的沮丧。旁边的一位老师说:“第55面不就是你的?”我一看,目录上赫然写着“用良好的心态进行校本教研”,作者“吴再柱”。我真有点欣喜若狂了,我的文章真的在全省教育界最具权威的期刊上发表了!这可是我十多年来一直朝思暮想、梦牵魂绕的呀!我把这个消息告诉给校长,校长称赞我,鼓励我,说我开了学校快半个世纪以来的历史先河,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这便是我的“处女作”,而我的“处女作”却是在《湖北教育·时政新闻》上发表的,是在叶芬老师及众多编辑的“关照”下发表的。我知道,这种“关照”不仅是对我个人的关照,更是对我们农村教师、对积极要求上进的教师的关照。

享受了这次“关照”的甜头之后,我对自己论文写作的信心逐渐有了一些,在一篇文章里,我写道:《湖北教育》是“闲人免进”,但不是“高不可攀”;权威报刊是属于市民的“大众公园”,而并非专家教授的“私家花园”;“带着一线的硝烟”,“带着泥土的芳香”,往往弥足珍贵;越是权威报刊,越是最需要听到“基层的声音!”

从此以后,我逐渐养成了一些习惯,每天总要关注《湖北教育》、《中国教育报》等报刊动态,浏览互联网上的教育信息;并且喜欢一边阅读,一边做摘抄;办公桌上、床头柜上,甚至电视机前的茶几上,我总要准备一支笔、一个笔记本,随时准备将一些认为“有用”的东西及时地抄写下来。许多个夜深人静的夜晚,睡在床上,我会突然想起了一个好的观点,一个好的语句,便迅速翻身起来,在备用的笔记本上写上一两句,或几个关键词。就这样,我陆续在《湖北教育》、《中国教育报》、《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报》、《中国基础教育》等专业报刊上发表过论文近30篇,学校老师曾戏说我是“论文专业户”。

写作多了起来,发表多了起来,级别高了起来,但给我收益最大、印象最深的,永远是我的“处女作”——在《湖北教育·时政新闻》上发表的第一篇。因为,它给了我信心,给我了希望!信心,希望,如同一把火种,一经点燃,经久不息。二、一篇序言一生鞭策

2005年12月,县教研室授予我“魅力教研人物”称号,要为我举办“个人教研成果汇报会”。所谓的“成果”汇编并不难,一切都在我的大脑里,在我的电脑里,只要用上一两天便可以整理成册。黄冈市中语会的贺信传真来了,县教研室的表彰决定发下来了,中心学校举办成果汇报会的决定印出来了,可就是少了一个“镇册之宝”,少了一个“大人物”的“捧场”。我一下子想到了叶主编,这个“人物”该够大的,“级别”也够高的,“文味”也够足的。只是,我与叶主编只有几面之交,他又是那么忙,能成吗?我几度犹豫,几度徘徊;但不管怎样,试试看吧,还是那句话,求官不了秀才在。于是我便鼓起勇气发了一则短信,请叶主编作序。短信发出后,我十分的后悔,十分的忐忑,责怪自己太唐突,总是给人家添麻烦。没想到,不到几分钟,叶主编便做了回复:“首先表示祝贺!很愿意为你效劳,把你的资料寄过来我看看。”

读完短信,更是忐忑,尤其是“效劳”一词,叫我坐立不安。后来才知道,那段时间叶主编刚接手创办一份新的刊物《湖北教育·高中生学习》,正主持新老两刊。那天接我短信,正在宜昌主持一个会议。

没过几天,叶主编的序言寄过来了。序言不长,只有千余字,其间既有许多溢美之词,更多的是鼓励,是鞭策,真是字字千钧重,句句敲打在我的心坎上。吴再柱将自己的首部教研文集定名为“守望家园”,对此我感慨万端。是黄梅这块热土养育了他,是黄梅教育界、濯港一中成就了他,理所当然应报效桑梓。更何况他研究的内容植根于农村学校,只有在这块土地上,他才能收获别人难以得到的成就,才能达到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欲成大家,必排除杂念,克制欲望,坚守阵地,不断开掘,方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办了多年的教育报刊,在发现新人,奖掖后学方面多少做了一些工作。然而令我懊丧的是有些人一旦小有名气后,要么“孔雀东南飞”,要么“教而优则仕”,编辑的一番心血成为某些人提高身价的砝码。我相信吴再柱不会让我失望,我为有吴再柱这样的作者而骄傲。

我知道我终究难以成长成叶主编所期望的那种“优秀的教师”、“成熟教研工作者和组织者”,更无法成为“一颗正在崛起的新星”和“有望成为大家的教坛新秀”,将会让他失望。然而在许多浮躁、许多杂念之际,我总是不由自主地默念着那几句:“排除杂念,克制欲望,坚守阵地,不断开掘。”

于是,暑假“生吞”《古文观止》,寒假“活剥”《教育家丛书》,白天尽情三尺讲台,夜晚用心“守望家园(我的个人博客)”;于是,勤写“教学反思”,诊治“浅性阅读”,和学生“同步作文”;于是,致力“校本教研”,搭建“研修平台”(学校教研专刊);于是,被评为“黄冈市教科研百佳先进个人”,被提名“黄冈名师”,被纳入黄梅县“师德报告团”,巡回报告20场;于是,被任命为副校长。但是,我一直坚持站在讲台上,教着我的语文,今年我班的语文中考成绩高分率28.9%,高出了全县平均成绩12个百分点。三、一位编辑一只渡船

如果说,我在教育教学道路上取得的一些进步可以称之为“成长”,如果说大点,是一种“成功”的话,那么,在这“成长”和“成功”的过程中,叶芬老师无疑是我成长的导师,《湖北教育·时政新闻》杂志是我通向所谓“成功彼岸”的一座桥梁,这正如叶老在“序言”中所写的那样:面对来稿,发与不发,似乎只在编辑的一念之间,然而稿件的背后,凝聚着作者多少心血和汗水,寄寓了多少期盼和希望。一次成功的体验,可以给攀登者以极大的鼓励。当老师的愿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教育期刊的编辑,我愿作教坛新秀的铺路石和渡船。

其实,做“铺路石”和“渡船”的又何止叶老呢?在我看来,杂志社的每一位编辑,都是一块默默无闻的铺路石,都是一只永不停歇的渡船。

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们相聚在武穴,编辑部的同志都忙得不亦乐乎。趁着晚上稍有点闲暇,我有幸和曾宪波老师闲聊了起来。闲聊的时候,我说到了那之前给他寄的一篇稿子,刚说起文章题目,他便滔滔不绝地谈起了他对这篇稿子的意见。虽然,稿子一直没有登载,但令我十分感动的是,他对文稿居然如此的熟悉,甚至超过了我本人对这篇文章的记忆,同时,对我这篇用心所写的文章没有登载而感到遗憾;说实话,对他所说的观点,我并不是十分的赞成。但是,我从中似乎体会到作为一个文字工作者的艰辛,更体会到一个编辑对读者来稿的重视。今年春节刚过,曾老师来到黄梅,来到我刚刚调入的新的单位,我们就教育宣传这个话题谈了起来,但谈得更多的还是他作为一个教育新闻的编辑对办学的一些见解,比如,如何让老师们“进入状态”,如何通过教育宣传增强学校的文化氛围,增强学校的凝聚力等,我和校长均是学校管理的“新手”,听了之后都觉得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记得去年冬天的一个周末,我在家上网,其时恰好肖昌斌老师也在线。我礼节性地跟肖老师打个招呼,没想到,他居然和我谈起杂志改版的事情,并就着如何吸引老师的眼球,如何增强刊物的可读性等问题,向我征求意见。在这方面,我当然是一个门外汉,只能说一些外行话。我一方面为他的思路叫好,一方面为着编辑部的这种“眼界向下,追求至上”的做法叫妙。当然,既然和编辑同志“相遇”了,我就要好好地把握机会,把正月写的一篇《有一种过年叫读书》的文章,就用QQ形式“推销”给他。他看后,说“有点意思”,我知道这篇文章“有戏”了,仿佛是得到了一笔意外之财,喜出望外。值得一提的是,这篇文章,我写出后快一年,在博客上曾受到不少好评,但是在学校却没有引起多少反响,正所谓“应远不应近”吧。然而,经过《湖北教育·时政新闻》的登载后,老师们重新审视这篇文章,也重新了解了我这人,一位已退休的老师在给中心学校建校史时,只看到这个文章的标题,便大声叫好,“有一种过年叫读书,真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呀!”

想讲的故事讲也讲不完,想道的感谢道也道不尽,最后,我且用泰戈尔《对岸》里的一些诗句作为结束语:我渴望到河的对岸去。在那边,好些船只一行儿系在竹竿上;人们在早晨乘船渡过那边去,肩上扛着犁头,去耕耘他们的远处的田;在那边,牧人使他们鸣叫着的牛游泳到河旁的牧场去。雨过去了,一群一群的野鹜飞到那里去。茂盛的芦苇在岸边四周生长,水鸟在那里生蛋;竹鸡带着跳舞的尾巴,将它们细小的足印在洁净的软泥上;黄昏的时候,长草顶着白花,邀月光在长草的波浪上浮游。

我感谢《湖北教育·时政新闻》这条小河,更感谢像叶老一样有着古道热肠的渡船们,将我渡到那美丽、宁静的对岸,在那里我找到了快乐,找到了幸福,找到了价值,找到了归属。

我也会在自己的小河里,做一只“两手牵着河岸”的小渡船。(原载《湖北教育·时政新闻》)

修炼情商,保持阳光

20世纪早期,美国经济陷入萧条,战争和贫困导致人们失去了对美好生活的希望,而素被称作“成人教育之父”的戴尔·卡耐基独辟蹊径地开创了一套融演讲、推销、为人处世、智能开发于一体的教育方式,激励了无数陷入迷茫和困境的人,帮助他们重新找到了人生方向。

读着卡耐基,笔者感受到更多的是一种情商的力量——认识自己、调控自己、激励自己、认知他人、顺利沟通的力量。作为一个教书育人者,或许更需要这样的力量。一、让自己更快乐

不要老想着把他人所有的优点都集于自己一身,要善于寻找自我,保持本色,“如果你不能成为山顶的一株松,就做一丛小树生长在山谷中,但须是溪边最好的一小丛”。在思想上认定自己有力量,有力量让自己适应一切,而不去试着调整让一切来适应我们;有力量照顾自己,珍惜自己,爱护自己的身体;有力量丰富自己的思想,学一些有用的东西,而不做一个胡思乱想的人;有力量给自己订个计划,并为自己留下安静的半个钟头,轻松一番。经常算算自己的得意事,而不要理睬你的烦恼,叔本华说,“我们很少想我们已经拥有的,而总是想到我们所没有的”,我们应当常想着,“人家骑马我骑驴,回头看看推车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常常给自己一点嘲笑,嘲笑自己是世界上最大的笨蛋,因为这样就不会有时间、也没有理由为自己烦恼了。不要为别人批评而不快乐,因为不公正的批评通常是一种伪装过的恭维。这样看来,快乐也挺简单,只要改变自己的想法,就能改变自己的生活。从生活的终极目标上来看,还有什么比快乐更有价值呢?二、让学生更欢迎“打动人心的最佳方式,是跟他谈论他最珍贵的事物。”所以我们应当充分地了解学生,了解他们最引以为荣的亲人、朋友以及他们的小物件、小特长、小发现。你的笑容就是你善意的信使,你的笑容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所以,我们要在学生面前多一些开心的、会心的、诚心的微笑。“对别人不感兴趣的人,他一生的困难最多,对别人的伤害也最大”,要让所有的学生都欢迎你,你应当首先对你全部的学生感兴趣,无论他多么贫穷、多么愚笨、多么不好看。如果你的学生犯了错误,我们要记得说上一两句体谅的话,减少对他的伤害,尽量保住他的面子,因为伤害他人的自尊是一种罪行。当不得不采用“批评”这种方式时,我们应当先真诚地赞美对方,但过渡句不要用“但是”,而应当用“同时”或者是“而且”,这样巧妙地暗示他注意自己的错误,并让自己受到爱戴。要想在不招致学生怨恨与不满的情形下,改变他、指正他,别忘了用鼓励的方式,使他有信心去面对错误、改正错误,并赞美他每一次细小的进步。三、让同事更亲近

工作顺心,生活快乐,往往得益于我们身边有着和谐的小环境,有着乐于亲近、乐于合作的好同事。如果想赢得他人的合作,比如集体备课、制订方案,就要征询他的愿望、需要及想法,让他觉得是出于自愿。提出建议,然后让他人自己得出结论,让他人觉得这个想法是他自己的。当意见发生分歧时,要善于采用“苏格拉底式”的说服方法,先从观点一致的问题谈起,使他同意你的看法而连连称是,待其放松戒备后,再引导他逐步接受你的想法,以达到说服的目的。时刻牢记谦虚地对待周围的人、事、物,鼓励别人畅谈自己的成就,使之充分地表达自己的心声,让同事觉得许多时候都能超越你。我们每一个人,在心里都是理想主义者,总喜欢想到那个好听的动机,为了改变同事,就要挑起他的“高贵动机”。如果你是对的,就要试着温和、巧妙地让对方同意你,如果你错了,就要迅速而热诚地承认,因为这要比为自己争辩更有效和有趣得多。我们不要责怪别人,要试着了解他们,要试着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比批评更有益处,也更有意义。如果你要使人们——有精神、有勇气的人接受你的想法,那就提出挑战,以此证明他的价值,因为展示自我是人的本能。四、让生命更阳光

要保持充沛的活力,我们不妨像卡耐基那样每个早晨给自己打打气,让自己每天有一个好的开头。每个小时跟自己谈一遍,谈自己值得感激的许多事情。经常提醒自己,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很感兴趣。要解决心头的忧虑,我们不妨尝试着下面这个“万灵公式”:

①问你自己,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是什么;

②如果你必须接受它,就准备接受它,适应不可避免的事实;

③很镇定地想办法改善最坏的情况。

在逆境中,我们要常常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来激励自己。我们还可以“让自己忙着”,让自己不停地忙着,让自己沉浸在工作里,避免在绝望中挣扎。我们不要让自己因为一些应该丢开或忘记的小事烦心,要记住“生命太短暂,不要为小事烦恼”。

读着卡耐基,读着卡耐基的思想精华,充实着自我,增强着自信,洋溢着热情,修炼着情商,保持着阳光,这或许便是一种莫大的智慧和不竭的生命活力。(原载《黑龙江教育》)

贴地而行,优雅淡定

生命的过程,往往都是幸福与痛苦同生共长的过程,而其中的痛苦往往比幸福来得更多。但许多时候,也就是这些痛苦之绿叶,最后完成了对幸福之红花的烘托与映衬。花无百日红,叶有四时青。所以,幸福的时刻,大多是转瞬即逝,而痛苦的时日,却常常不期而至。

痛苦之时,如果你想腾空而去,或是借酒消愁,或是声色犬马,或是玩物丧志,那只能是让痛苦更加痛苦,让不堪更加不堪。最好的办法,应当是直接面对,应当是脚踏实地,应当是贴地而行。也即是说,让痛苦之心,软着陆,轻落地,回归现实,回归寻常,回归宁静,回归正常过日子。

我有一语,颇为得意:“何以解忧,惟有思想。”此“思想”者,乃想问题也。我们有职业,我们有兴趣,我们有疑惑,我们有追求。我们既有之物,或既有之情,围绕一点,深挖洞,让自己的灵魂进入那深邃的世界;广积粮,在其间耕耘、播种、收获。一深一广,快乐自来,忧郁自去。“我宁愿贴地而行,不愿在云端跳舞。”不知哲学家维特斯坦根在什么背景下有此一说。但切合实际、脚踏实地、身体力行、默默耕耘应当始终是他的基本思想。作为一个思想者,有时难免天马行空,难免脱离尘俗,难免志向高远,但最终必须贴地而行,用自己的行动去践行自己的理念。

这个时代,仰望星空的理想主义者似乎逐渐多了起来,然而作为一个分子,这个群体还实在太小太小,小得几乎被庞大的分母——现实主义的人们所湮没。故而仰望星空的人,常常被看作不切实际的人,看作是一种另类。因为这类人,身上往往带着一些刺,他们有着比较锐利的眼光。

与此同时,这个时代真正能贴地而行的人,其实也并不太多。贴地而行并非埋头拉车,并非只是埋头苦干。贴地而行者,是首先有着对这个世界独特的理解,有着改造这个世界的决心,还有着把内在的思想与外在的世界进行有机结合的策略,也即是说,他们能够让思想接地气,感地温。

所以,贴地而行与仰望星空并不矛盾。没有仰望过星空的人,说不上贴地而行;不能贴地而行的人,仰望星空便是不着边际的空想主义。也即是说,要让身体贴地,让行动贴地,首先得让思想离地,让思想站在高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样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这样才能一览众山小。

贴地而行,是一种姿态,一种与大地保持亲近的姿态,一种与自然保持契合的姿态。有了这种姿态,便可明晰大地缺少什么,自然需要什么;有了这种姿态,便可真切地感知道路的坚实与泥泞、平坦与坎坷;便可密切地关注花草的繁茂与衰败、芬芳与枯黄。这种姿态,是一种务实的姿态。

贴地而行,是一种策略,一种让感性回归理性的策略,一种让思想贴近现实的策略,一种让迷惘变为清晰的策略,一种让遗憾渐趋完美的策略。有了这种策略,我们才能立足实际,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我们才能趋利去弊,我们才能欣欣向荣。这种策略,是一种智慧的策略。

贴地而行,是一种改造,一种长善救失的改造,一种利人利己的改造。在这个改造过程中,外部的环境将会日趋完美,因为每个人都有改造世界的能力,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内在的心境将会逐渐完善,因为每一天都是改造自我的时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种改造,是一种实在的改造。

优雅是一种心境。借用毛泽东诗句,优雅是“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纵然环境恶劣、情况危急,依旧谈笑风生,沉着自如。细雨霏霏,或是大雪纷纷,独自一人行走于荒郊野外,可以手撑一伞,也可两手空空,不觉匆忙,不见焦躁,仿若闲庭信步。此等心境,何其优雅!

优雅是一种和谐。优雅类似于美丽,只不过美丽是上天的恩赐,而优雅是艺术的产物。优雅,它需要内在的与外在的,肢体的与神气的,自我的与环境的,相互之间达到那种水乳交融之境。毛手毛脚之徒,他们不懂优雅;附庸风雅之士,优雅与其无缘;浓妆艳抹之辈,她与优雅背道而驰。

优雅是一种选择。头顶烈日,我们可以快马加鞭,也可以安步当车;身处困境,我们可以焦躁不安,也可以镇定自若;面对不顺,我们可以怨天尤人,也可以顺其自然。有人说,人生没有弯路。当我们某一天真能把这句话参悟透了,大概我们也都能顺理成章地选择这个自然而美丽的优雅。

优雅是一种修为。优雅,并非生而有之。就我看来,修炼优雅大体需要三个条件,一是环境,环境的力量润物细无声;二是读书,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三是历练,事非经过不知难,多经历便能多体悟。显然,关键在于主观,在于自我的追寻。

淡定,首先是淡泊。淡泊名利,说来容易做起难,古今能有多少人真能如此?即便高官,即便名士,往往不沽名,便钓誉,或贪利,或解一时之气。然而,淡泊能让人不至忘却当初的志向: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淡泊乃人生必修之课业: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淡定,第二是镇定。有这样的一个电影镜头,一架飞机在空中遇到强大的气流,机身颠簸不已。乘客们慌作一团,许多人都写下遗书。一位老者却若无其事地捧书阅读。镇定,也就是在十分危险的境地,依然能保持常态,不慌乱,不急躁。对于职场人而言,淡定在荣誉与失败面前,能依然故我。

淡定,第三是坚定。正如郑板桥诗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作为一个有着信仰、有着追求的职场人,即便工作中有诸多不尽如人意,或是有一些耀眼光环,或是生活中有诸多的不顺之事,但依旧能追寻着自己的梦想,这便是坚定。

或许我们会认为,要想真正做到“贴地而行,优雅淡定”这八字,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显然,这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但也绝非我们想象的那么艰难。我最喜欢的,还有八字:“道法自然,百折不挠。”我想,用它作为“贴地而行,优雅淡定”的注解,也许正好互为阐释与呼应。

道法自然,强调的是一种静,一种用内在的静去适应外在的动,一种所谓的内在的与外在的和谐共处;百折不挠,强调的是一种动,一种用自我的动,去改造外在的静,并为此废寝忘食,不知疲倦。人生若能如此,他将总能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尽管韶华渐逝,他却不知老之将至。此乐何极?

无论是“贴地而行,优雅淡定”,还是“道法自然,百折不挠”,最核心的也就两点,一是积极作为;二是主动调节。细想一下,我们的哪一天不是生活在作为与调节之中呢?只要我们更主动、更积极一些,我们的内心便多了一些正能量,少了一些负效应。

贴地,行走,优雅,淡定:为了心灵的自由,为了步履的坚定。

德育校长应有的情商

“情商”一词,至今已觉不新鲜。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全面理解、自觉修炼情商的人,也许并不多;对于处在中小学德育校长这一“特殊岗位”的人来说,修炼或许更为重要。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在《情绪智力》一书中,对“情商”一词做出如下定义:(1)认识自我的情绪:能认识自己的感觉、情绪、情感、动机、性格、欲望和基本的价值取向等,并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2)管理自己的情绪:对自己的快乐、愤怒、恐惧、爱、惊讶、厌恶、悲伤、焦虑等体验能够自我认识、自我协调;(3)激励自我:面对自己想实现的目标,随时进行自我鞭策、自我说服,始终保持高度热忱、专注和自制;(4)认知他人的情绪:对他人的各种感受,能设身处地、快速地进行直觉判断,了解他人的情绪、性情、动机、欲望等,并能做出适度的反应;(5)处理人际关系:具有调控他人情绪的技巧,使自己与任何人相处能愉悦而自在。

我国情商专家研究认为,构成情商的表现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自我意识;二是自我激励;三是情绪控制;四是人际沟通;五是挫折承受能力。这与丹尼尔·戈尔曼教授的表述大同小异。下面,本人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中小学德育校长所需要的情商。

自知而自觉。希腊帕尔那索斯山神庙上刻着“认识你自己”,这句话后来成为哲学家、教育家们立说育人的亘古不变的命题;我国也有一句古语叫做“自知者明”,是说我们只有先深刻地了解自己,才能有效地管理自己。“自知”正是情商的第一要素。一个德育校长,应当常常问问自己:“我的优点是什么?不足是什么?”这种“优点”和“不足”,应当包括多方面,比如思维方式上,是擅长系统建构还是擅长具体分析;教育观念上,是学生为本还是管理为本;秉性特点上,是热情还是功利,是冷静还是冷淡,是练达还是世故等。知所长,便充分发挥,让他努力成为自己的一个亮点,并最终演绎成为学校的一个特色;知不足,则自觉弥补,或是借助德育主任和班主任之力,形成一种人力资源上的优势互补。“吾日三省吾身”是德育校长永恒的功课。

坦诚而平等。“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是中医的一种常用理论,如将其用在德育校长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同样具有永恒的价值。德育校长常常要面对的,主要有三个群体,一是校长,二是德育主任,三是班主任。校长是学校的掌门人,与之相处应当遵循“用权而不争权,到位而不越位”的原则,摆正位置,积极作为;德育主任是德育校长的左臂右膀,德育校长应当善于倾听,坦诚交流,与他们保持相互之间的信任;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德育校长一方面要善用制度管人、规则励人,另一方面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刚柔相济,才能和谐统一。《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德育校长还应当善于装傻,善于示弱,用自己的低调和谦和,成就他人的主动和自信。这样,上下齐心,德育校长的主要人脉便“通则不痛”了。

乐观而谨慎。泰戈尔说:“世界上的事情最好是一笑了之,不必用眼泪去冲洗。”从情商的角度来看,乐观是让困境中的人不致流于冷漠、无力、沮丧的一种心态。德育校长所面对的,往往是一些烦心事,比如调皮学生的逃学上网,学生之间的打架斗殴,学生家长的诉说扯皮等,如果我们不懂得调节自己,苦恼、忧愁、烦躁、痛苦等不良情绪就会严重地损害我们的身体和精神。我们只有把“笑对人生,快乐生活”作为生活的主旋律,才能让我们的内心充满生机与阳光。同时,也应善于用自己的乐观与自信,去感染德育主任、班主任,乃至我们的学生,因为,快乐的情绪是可以传递的,是可以传染的。当然,我们的乐观必须是务实的,太天真的乐观可能导致可悲的后果。所以,即使一切都非常顺心、非常平安时,我们也要晴备雨伞,暖备凉衣,居安思危,只有小心才能驶得万年船。

怜悯而坚强。悲天悯人是一个德育校长的必备素质,同时也是一个富有爱心和责任心的人的一种自然流露。当看到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我们会感叹着他们家庭教育的缺失;当看到越来越多的单亲孩子,我们会同情他们的性格扭曲;当看到学生因意外伤害而造成流血甚至是伤残时,我们的心也在跟着流血、跟着受伤。此时,我们应当用一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达观来安慰自己,并面对现实接纳这些,相信“一切都会过去”,让自己更坚强地对待工作中的一些不愉快的人和事。所谓坚强,即如《傅雷家书》中所说:“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

依赖而亲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领导者最基本的工作是一种情感工作。作为德育校长,如果想让校园长治久安、和谐稳定,那么就必须对德育主任、班主任、包括其他科任教师进行激励、启发、引导和指导,虚心倾听他们的建议,从而创造一个愉悦的工作环境,形成高效率的合作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是用人的基本准则,但是必须建立在了解人、尊重人、信任人的基础之上。德育校长应根据德育主任的自身特点,比如有的吃苦耐劳,有的善于协调,有的偏重儒雅,将他们的优点发挥到极致。同时,“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许多工作还必须德育校长亲力亲为,比如德育蓝图的描绘,创新举措的实施,自身优势的发挥,而且许多时候还得持之以恒,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诠释着“真教育”的情怀,并以此感染德育主任、班主任及其他教师。

共情而理智。德育处常常需要化解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家长与教师之间的矛盾与纠纷,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导致矛盾激化、上访告状等不良后果。此时,作为德育校长要学会运用“共情心”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共情心”,也称“同理心”,也就是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将你心换我心”,把自己当作“当事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人作想,这样往往能增进了解,化解矛盾,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比如,我们可以让自己站在家长的角度来思考,“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了,我会怎么办?”也可以让学生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假如我是他(他是我),我(他)会怎么办?”处理问题,化解矛盾,最忌冲动,冲动是心灵的魔鬼。无论学生之间发生什么冲突,无论某位教师多么过激,无论哪位家长多么蛮横,我们都应当保持冷静,冷静地听其倾诉,冷静地思考根源,冷静地与之洽谈,奉上一抹微笑,递上一杯开水,保持一颗耐心,充满一腔热情,相信最终总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自信而灵动。“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自信是一种心态,是一种有志于主宰自己人生的最基本的素质。自信有三种类型:一是对自己能力的信任;二是对自己能力不足的信任;三是对自己潜能力的信任。作为德育校长,勇敢地提出自己德育理念或德育策略,相信它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和学校发展实际的,这是第一种自信;敢于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或是敢于承认自己某些举措过于激进或不切实际,这是第二种自信;相信自己目前不擅长的以后能擅长,或目前不能实现的日后能实现,这是第三种自信。具备了上述三种自信,德育校长便有了一种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一种舍我其谁的担当勇气,同时也有了一种适时调整的灵动机智。

丹尼尔·戈尔曼说:“情商是震撼人心的人类智能的评判标准,它主宰人生的80%,是真正与一个人的未来成就及人生幸福密切相关的最关键因素。”德育校长若拥有较高的情商,便可让自己以及身边的人变得快乐而惬意,也可让大家公认的“烦人”的德育工作变得可爱而温情。那么,德育校长该如何修炼自己的情商呢?我认为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热爱。视学生为子女,视家长为亲朋,视同事为手足;把德育工作作为自己的一种研究的课题,一种追求的事业,一种生活的方式。

二是学习。常读经典名著和名人传记,如《论语》、《道德经》,如苏轼、卡耐基,广泛吸收养分,不断拓宽视野,努力坚实自己的精神底座。

三是历练。“纸上得来终觉浅”,在德育校长这个岗位上不断地经历和适应、研究和创新,必然能够在历练中成长,在成长中感悟。这样,情商必能与日俱丰,综合素养也必将逐渐提升。——2011年4月

做一个有专业底气的副校长

在浩瀚的宇宙中,每个人都是一颗流星。当找到属于自己所存在的那个坐标点或所运行的那个路线图之后,我们便会日益勤勉,日益宁静,日益达观。——作者题记

有人开玩笑说,一个教师能够做个中学副校长,便已是“祖坟冒青烟”了。此语虽为笑话,却也道出了一个副校长的来之不易。但如果要成为一个有专业底气的副校长,笔者认为,至少需要在以下“四得”上下功夫。一、站得讲台

副校长,首先应该是一个优秀的教师。一个优秀教师的首要条件,是要站得讲台。不能站稳讲台的教师,无论他担任学校的什么职务,都称不上“有专业底气”的。能站稳讲台的教师,他必然能得到学生的敬仰,得到同行的肯定,他的教学质量也一定是优秀的。

学生喜爱。诗人汪国真说,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赢得学生的喜爱和赞誉,实际上就是要用教师的学识和人格征服学生这一群“人山”。在《学生给我100分》的文章里,我认为作为一个教师之所以能够赢得学生的“最满意”,主要有六个关键词:“尊重”、“公平”、“坦诚”、“幽默”、“才情”和“教艺”。2013年教师节,过去的一位学生从武汉发来一首藏头诗,表达对老师最深的祝福:“愿景齐追中国梦,吴头楚尾秋意浓。再立经纶润无声,柱顶乾坤教育梦。老生常谈话古训,师道授业传新风。幸栽桃李满天下,福被日月誉西东。如风化雨春不老,意盖青山万年松。”这样的祝福,道出了一个学子对老师的喜爱和敬仰,它最能让教师感受到职业所带来的幸福。

同行肯定。得到同行的肯定,有许多渠道,其中最能考验教师综合实力的,莫过于公开课。在我经历的几所中学里,教研组长和同组教师,他们大多以“引领”为名(大概其中不乏考验之意吧),每个学期或每个学年的公开课,都让我打头阵。作为副校长的我,自然不便推脱,而且每次讲课我都有意尝试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课文:中国文学、外国文学,散文的、诗歌的,现代文的、古典文的,阅读教学的、作文指导的。每次讲完后,同行们都予以了较高的评价。在刚刚结束的学案课比赛中,我主讲的一节《在山的那边》获得了第一名。这节课还得到了县教研室专家、本校其他学科教师的一致肯定。这也为本校实施课改提供了一个好的研究课例。

质量优秀。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尤其是在一些教学质量比较优秀的学校,比如我现在所在的这所连续十年获得全县“教育质量特别优秀奖”的学校里,教师的教学质量——通俗地说,教师的考绩(其实不仅仅是考绩,更多的应当是学生的综合素养)尤受关注。如果教学质量落伍了,学校的领导在学校里说话的底气往往也大打折扣,即便你讲的课再好,发的文章再多,你最终还是要靠你的“质量实力”来说话。因此,深谙教育规律、教学精益求精便成为“制胜法宝”。从语文学科教学而言,我认为“文本学习”、“课堂管理”和“习惯催逼”是有效教学的“三驾马车”,也正是在这“三驾马车”的驱使下,我的教学质量总能立于不败之地,甚至是名列前茅。二、写得文章

曹文轩在不同场合多次说过:“能写一手好文章,这是一个人的美德。”对于一个教师、一个学校领导而言,自然是需要这种“美德”的。这种美德意味着专业成长,意味着思想碰撞,意味着经验共享。

写好学科论文。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枯,只有把教学与教研有机结合,才能成为有思想、有风格的教师。对于学校领导而言,首先应当在自己所教学科这“一亩三分地”里,做好教学研究,写好教研论文,并将教研成果自觉转换为教学行为,这样才可能真正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也只有这样,才可能引领更多教师逐步走上教科研之路,进而促进学校持续发展、内涵发展。比如笔者在《语文报》、《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新课程研究》等刊物上发表的《绿色考查,引导读书》、《教学反思:求真·向善·唯美》、《“教死”或“教活”,只看“人的发展”》、《同步作文:同步·进步·迈步》等文章,自我认为这些作品,既是对日常工作的总结与提炼,更是对教学规律的挖掘与阐述。

写好管理文章。学校副校长,注定要深入思考学校发展大计,因而写好学校管理方面的文章,便尤为重要。紧跟时代脉搏,紧扣学校实际,着眼发展方向,这样所写成的管理文章,便既有思想性,又能接地气,如笔者最近几年在《中国教育报》和《中国教师报》等报刊发表的《和谐校园,校本教研的绿地》、《我当校长靠“作文”》、《办好学校并不难》、《我是一个分管人事的副校长》、《真教育呼唤真课堂》等文章,对于学校发展和校长成长来说,都应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写好管理文章,也让自己在教育变革时期,不迷茫,不激进,不折腾,总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

作好各种演讲。学生集会,教师例会,评课议课,学校行管人员必然要做一些书面的或者是口头的演讲。好的演讲,能振奋精神,激发斗志,让人如沐春风;差的演讲,则平铺直叙,言不及义,让人昏昏欲睡。因而,作为一个学校管理人员必须要修炼好一流的演讲功夫,力求做到“四有”,即有思想,有针对,有内容,有文采。这种功夫,来源于手不释卷,来源于笔耕不辍,来源于换位思考,来源于精心准备。在最近几年所做的演讲中,虽然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场次,但更多的时候,则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好评。比如,期中总结时发表的《做一个高素质的中学生》演讲,国旗下讲话《我们可以更优秀》、《打开心灵之窗》、《作文与德育的联姻》等演讲,被学校师生传为佳话;而在教师会上的一些演讲,被一些老师称为具有“春秋笔法”。此外,在黄冈市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中所做的点评,被称之为“诗意的评课”;在《湖北教育》杂志社举办的通讯员培训会上所做的交流,被社长称为“具有教育家办学思想的讲座”。三、懂得管理

关于学校管理,在“写好管理文章”一节中有所提及,此处我将结合工作实际,从引领思想、因势利导、整合资源三方面略作阐释。

引领思想。“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对于一个副校长来说,要管理好本线工作,务必要站在理性的高度,做好决策,订方好案,从而引领思想,走向深远。前两年在一所中学主管德育期间,我曾制订并组织实施过一份德育“双六一”计划(“思路六个一”和“建设六个一”)。比如“思路六个一”,老师们都说很有“思想”,包括构建一套体系:全员德育、全程德育和全方位德育;突出一条主线:自我完善,主动成长;搭借一个载体:学生日记;坚持一个原则:信任加赏识;每月一个主题:真、善、美,知、和、行,写、读、算、勤、学、问;达成一个目标:人人独善其身(私德),人人相善其群(公德)。与此同时,我提出了一个做“学生角度”的德育主张,也即是做“学生视角、学生喜欢、学生受益”的德育。这让班主任们做起德育工作来,思路清晰,效果明显。

因势利导。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来说,“管理就是合理地疏与堵的思维与行为”。作为一个“空降”副校长,在这所有着多年持续优秀质量的学校主管教学工作,常有诚惶诚恐之感。于是,我把巡课与听课作为自己的常态工作。经常巡课,能够大体了解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和各班学生的基本动态;随堂听课,则能更深入地知晓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更具体地发现教育教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广泛调研和深入思考之后,我深深地认识到,教务处是学校教学工作发动机:若思想引领,教学工作便与时俱进;若未雨绸缪,教学工作便捷足先登;若运转正常,教学工作便有条不紊;若经常深入,教学工作便细致优良;若被动滞后,教学工作便混乱瘫痪。所以,作为学校教管人员,唯有学习,唯有勤勉,唯有严谨,教学质量方能长盛不衰。一年多的时间里,学校无论是课改推进,还是中考质量,都呈现出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整合资源。萧伯纳说:“假如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后,我们每人仍只有一个苹果。但是,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那么彼此交换后,我们每个人都有两种思想。甚至,两种思想发生碰撞,还可以产生出两种思想之外的其他思想。”学校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