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声识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7 10:27:02

点击下载

作者:吴鉴庭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听声识人

听声识人试读:

前言

提到声音,我们很快就能想到与之相关的,比如山泉叮咚,比如林间鸟语,比如琴声悠扬。这是最直观的声音,也是最能让人感觉轻松舒畅的声音。而与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不仅仅是这些可量化、可描述的自然界的声音,对我们影响最多的是来自沟通和说话的声音。我们要跟家人交流,和同事交流,甚至跟陌生人交流,这就使得语言发出的声音,占据了每个人最多的时间。相对而言,也会产生最多的影响。常言,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明,好听的话和不好听的话对一个人情绪产生的影响有很大不同,积极的声音和消极的声音对听话者来说,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感染。这促使我想要写这本书。

我在想,我们能不能通过声音这个桥梁去探寻,在听话与说话的过程中建立一种人与人之间更亲密和谐的关系,让沟通和交流变得轻松自如。

在朋友的鼓励和出版社地积极催促下,我想了很久,想把这十几年对于声音方面的一些学习、感悟、体验做一下梳理和呈现。

这是一本关于声音心理方向,或者叫漫谈的书籍。说到声音,这让我想到了我在学龄前的一件事:

我大概五岁的时候,有一次跟父母和堂哥到一个远房亲戚家做客,在他们家共进晚餐,并且玩得非常开心。亲戚家有两位老人和他们的孩子,以及一只猫。我对于毛茸茸的动物天生有一种亲近感,正好这只猫特别干净乖巧,我从心里十分喜欢这只猫,一心想着多和猫玩一会儿。天色已晚,我们要离开亲戚家了,我看到猫蹿到了两位老人的床上。这个时候,我突然之间萌生了一个念头,我今晚不要走了,我要跟猫咪一起睡觉。

但是,对于我的想法,父母并不应允。首先,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在外面过夜这是父母不允许的,其次,来亲戚家为了满足孩子爱猫的心愿就把孩子留在别人家过夜,父母感觉不妥。所以,父母催促赶紧回家。正值似懂非懂年龄的我,希望通过不依不饶、磨蹭着不想离开以达到让父母同意的目的。亲戚家老爷爷的态度不明显,因为他跟我们告别之后就从卧室进了书房。老奶奶当时就说:“可以啊,你今天晚上就留在这儿过夜吧。”

后来,我的父亲并没有同意,拽着我往外走。在我特别依依不舍地跟他们挥手道别(或者说依依不舍跟猫道别)以后,我特别郁闷地下了楼。这个时候,父亲对我说:“以后要懂得出门看天色,见人看脸色。”当时只有五岁的我不明白父亲的意思,我们一起去的已经十几岁的堂哥把这句话反复地重复了几遍,他已经开始对这个社会有所认知了,父亲这句话,对于他来说可能产生了触动。但我完全不明白,心想,什么是脸色?出门看天气我是知道的,是否下雨、要不要带伞,但是脸色又是什么呢?

回家之后,我一直琢磨:为什么我不能在亲戚家过夜?不能跟猫一起睡觉?没有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让我一直觉得有一些小小不甘心。同时,父亲说的“天色、脸色”这样有点绕口的词语和声音,在我的脑海里面反复出现。那个时候,我隐约明白了一个词叫作“观察”,也就是无论到哪里都要多看多听、多观察。虽是很久远发生的小事,但是现在看来,我觉得应该说那是我对于“听声识人”认识的最初体验。

也许,当时亲戚家老爷爷和老奶奶并不想留客,而这种不情愿又不能拂一个五岁孩子愿望的那种情绪和氛围,我作为小孩子并没有感知,而父母应该是有感知的。这份感知也许是父亲解读了亲戚话语中的信息,也许是父亲读懂了亲戚家的氛围,再或许是,父亲用他自己的思维去解读了亲戚家人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总之,才会在走出门后传达给我一种观念,要懂得学会“看别人脸色”。

通过此事,我意识到读懂别人的情绪和想要传达的真实想法,仅仅靠“看脸色”远远不够,还要从“听声音”来识辨。

怎么去听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呢?就像我记忆当中的那个老奶奶,她留我过夜的声音慈祥、和蔼,我现在再回想起来也听不出她对我在他们家过夜有什么样的拒绝或者不乐意。但若干年之后,我和父亲聊到这件事情,他才说:“当时老爷爷在听到你要在他们家过夜的时候,没说任何的话就回到他的书房了。所以,从这个行为就可以看出来,他对于你留在他们家过夜是不乐意的。”

可我明明记得老奶奶声音非常慈祥地在说:“可以啊,没问题,就让他留在这里过夜吧,明天你们再过来接他。”从这个声音我听出来的是温暖接纳和允许。老爷爷那一天的状态和行为到底是什么样的,我记不清了,所以我根本无法去印证父亲说得是不是对。现在想想,对一个五岁孩子想要和猫在一起过夜的诉求,任何一个成人来看,这都合情合理,也是被允许的。因为,五岁的孩子正好处在懂事又贪玩的年龄段。不像更小的孩子难以照顾、容易生病,一般人会很喜欢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加上我们有一层亲戚的关系,我猜想亲戚不会不乐意让我留宿。

但这件事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我明白了许多。因为成人和孩子的感觉不一样,人与人的想法也不一样,所以在体察别人语言和脸色的时候就会有差别。五岁的我天真单纯,只想着自己好玩儿,没有过多的其他想法和看法。也就是后来我研究了自我状态后,发现我当时是一个完全的自由型儿童状态,纯粹又本真,内心渴望什么就真实地表达什么。而父亲作为成人则不然,他有阅历、有经验,有更多的个人体验,他也许在心里认为不能给别人添麻烦,他当时内心的自我状态应该是既有成人状态的理性,又有养育型父母对我的管教,所以,当亲戚家老爷爷并没有像老奶奶一样表示出同样的热情挽留的时候,父亲的内心会发出一种声音:不能打扰别人,别人会不乐意。

事隔如今,我依然对当时老奶奶的声音记忆犹新,那是一种让人放心的声音。以至于后来我尤其对于声音敏感,我认为声音比文字更能真实再现一个人内心的情绪。比如,我们跟一个人沟通,看到对方敲下一串文字,如果后面不附以表情符号,我们很难通过字面去猜测到对方真实的情绪。而一旦这句文字变成口中说的话,我们就会通过他声音的高低、快慢和急缓程度来判断。

上大学期间,我非常抵触发短信。我希望同学和朋友们跟我用电话沟通,好让我通过声音去判断对方的情绪,而那个时候,朋友和同学并不认同我的提议。他们认为,文字可以不受环境干扰,随时随地都能发。

所以,在最初我想通过声音来获得对方信息的要求并没有得到多少支持,大家更倾向于去用文字去表达。一直到微信普及,通过语音片断作为信息的传送。这个时候,我就慢慢感觉舒服多了,当我想确切地知道对方到底愿不愿意跟我合作一件事情,到底希不希望我们去完成这个旅行,愿不愿意应邀我的约会,等等,我就可以通过他的声音来获得一些判断。

近几年,我越发觉得声音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我坚定地认同一个事实:声音是我们人体当中的一个宝藏,千万不要仅仅把它局限在发声的工具。它除了振动发声之外,还可以传递出我们的情绪,甚至我们希望传递出来的某一种信念。我们对声音有更多维的认识,不仅可以让自己更好地去表达,还可以让表达和发声变得更丰富和立体,更重要的是可以借着声音媒介去识别谈话对象的喜怒哀乐、悲苦离愁。我想,这就是声音的魅力。

尤其在我研究了伯恩的“人际沟通理论”,深谙了每个人的内心其实都有三种自我状态,父母、成人和孩子。那么,不同的状态在解读同一种声音的时候,也有不同。当然在回应的时候也会有不同。这也是我要在这本书里强调的,我们对于声音的认识以及通过认识声音从而认识别人也认识自己。

希望看完此书,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明白声音与情绪的关系,以及如何练就自己听声识人的本领。第一章听声音,究竟听什么第一章听声音,究竟听什么声音的物理属性

说到声音的物理属性,我想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高低、粗细、大小诸如此类的认知。我们可以简单回顾一下初、高中学过的物理,长短、大小、快慢、高低、上下、左右、冷热,这是物理学上涉及到的对特定事物的描述。这些词汇非常简单,也容易被识别。实际上,我们的声音也会存在这样的物理维度。

我们在一张A4纸上画一个坐标轴,横轴、纵轴做一个十字的分割,横轴、纵轴叠加在一起。在纵轴上,我们从上往下写上高音、中音、低音,中音就在横轴、纵轴的交汇点上,中音之上是高音,中音之下是低音。以这个点作为中心点,在我们的横轴上可以由左到右写快、慢、大、小、虚、实这么几个字,快写在左、慢写在右、大在左、小在右、实在左、虚在右。以这个纵轴为中心,划分左右。我们把A4纸立起来,立在我们的面前,正对我们这一面写“前”,纸的背面写“后”。如果这张纸通过电脑设计出一个3D的效果出来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在X、Y、Z这三个轴上,可以勾勒出声音的立体维度。如图:

声音的物理性质无非涵盖了:高音、中音、低音、快、慢、大声、小声、实声、虚声、靠前说、靠后说。如果通过给声音录音,大体上可以去模仿。高音是鼻腔以上部位共鸣发出的声音。中音是喉咙部位、口腔部位发生的声音。低音是喉咙以下、包括胸腔共鸣所发出来的声音。

说话很快,很好理解,就是快人快语。说话慢当然就是一字一顿很慢的表达,大小声很好理解。实声,听起来特别厚实,每一个字、每一个音发出来的时候,都能明显感到振动。虚声,就把嘴噘起来发一个“嘘”声,只有气流发出来的振动,而没有实实在在的共鸣腔发出来的声音,就叫作虚声。靠前发声,指共鸣、共振是靠前鼻腔,在说话很快的时候,一般就是靠前说话。靠后说话,让人有一种空灵的感觉,基本上用后鼻腔及软腭震动发出声音。一般来说,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比较惯常用的是一些中高、中低和前鼻腔发声。我们通过X、Y、Z这三个轴所填上的词汇,大体上可以观察到声音具有一种立体的表现形式。如果我们这几个部位的声音共鸣,都可以轻松自如地切换和游刃有余地调动,我们的声音就可以被称之为有立体感、很丰富,甚至还可以去塑造很多的角色,以及表达很丰富的情感。

我们在听一个人声音的时候、或者描述自己的声音,不妨用上一些声音物理性质。你觉得他的声音怎么样?他的声音比较偏高、说话比较快、他好像比较喜欢用前鼻腔发声、他说话的时候好像实声比较多。如果在描述自己声音的时候:我这人说话比较快、我这人说话比较慢、我这人说话有点大声、我这人喜欢扯着嗓门说话、声音比较高,不妨在下次介绍自己声音或者描述他人声音的时候,用上一些词汇,看看会不会比那些带有感情色彩的词汇更容易让对方把握你所想描述的这个状态是什么。

所以,听声音听什么?听声识人听什么?我们先从听声音的物理性质说起。听完了物理性质,就要去辨别它,怎么知道这个人说话音高还是低,是前鼻腔还是后鼻腔发音呢?

先来说高音。每个人高音达到的位置不一样,以共鸣腔作为标准。高音一般都是通过鼻腔以上部位共振所发出来。在听别人说话时,鼻音特别重,而且比较清脆,甚至是刺耳,就可以非常快速地判断,这个音在一个高音区域。高音区域还会伴随着喘气比较快,当发现一个人说话在喘气,频率还特别快,大体上就可以印证他的高音发声习惯。

中音。一般中音在人和人之间交流用得最多的,包括中低音。中音是非常舒服的一个发声的区域,是鼻腔、喉腔部位、喉咙的这个区域。从生理构造来看,它占据着大半个下巴和一段喉咙、脖子,从这个区域振动共鸣发出来的音,就是中音。所以,人们听到中音的时候,会感觉比较舒服,音量适中,呼吸换气自然,说话的时候不紧不慢。

低音。往往很少用到,但在一些亲密关系中用得比较多。例如,“亲爱的,我们今天晚上一起吃个饭吧。”“宝宝,快睡吧!爸爸再给你讲个故事,你就要睡了啊。”还有一些长辈语重心长地关心晚辈的时候,也会用到低音:“小张啊,我说这件事情你做得还是非常不错的,可圈可点,在这里要给你提出表扬。”这个时候,往往都用到了一些低音。

通过对高、中、低音的描述,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体验和自己的感悟去辨别它。没有一个特别严格的分界线,说达到了多少的音高就高音,下沉到多少的音调叫低音,在说话的时候,主要是看我们的感觉。

当然,有一些现象是我们可以看得到的,就可以当作一个参考和判断,去定义这个人说话是高中低音哪一个。以你是否能跟上说话者的语速判断其说话快慢。说话高低上判断大声、小声,往往高音大声,音低小声,共振的感觉判断实声和虚声。虚声讲话声音发虚,想想那些有气无力说话的人,刚刚长跑完的那些人,上气不接下气说的话,在跑步机上一边跑步一边打电话的时候所发出来的声音多半是虚声。

我们去听这些声音,就要学会通过他身体上的共鸣腔和发声部位,加上我们的一些经验去判断,当然也基于自己对声音的觉察,他说话声音比我快,我就说他说话声音快;他说话声音比我慢,我就说他声音慢;他说话声音比我大声,我就说他大声;他说话声音比我小声,我就说他小声,等等。这都是感觉,以自己感觉作为参考和参照。

把声音的基本概念和属性掌握了,接下来我们才好去谈,听这些干嘛?为什么要听声音里的高中低音、快慢虚实大小,听这些干嘛呢?

这也就是声音的第二大属性:情感属性。声音的情感属性

上一节我们讲了一些声音的基本物理属性,但我们真正听声识人的意义,并不单单停留在听这些简单的物理属性上。更多的是要通过物理属性听到声音所要表达的感情色彩。

我提一个问题:大家听到别人的声音,能不能够描述一下你所听到的呢?或者大家会用一些什么样的词去描述?我猜大部分的人不会直接说,他说话声音大、说话声音低、或者声音快或慢,更不会说他是用前鼻腔发音还是后鼻腔发音,也不会说出对方说的是虚声还是实声。

有些人可能会说:“很温暖、很舒服。”也有人会说:“好听、不好听。”多数人会根据男、女说话声音对象不同,给出诸如“磁性”“温柔”等描述。

一个人在描述自己或者他人声音的时候,大部分人用到的词汇形容词居多,或者是可以用来表达自己感受的词汇。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我们在描述一个人身高或体形的时候,很少用具有感情色彩的词汇,我们会说某个人“很高、很胖、身材匀称”,描述的词汇很简单——高矮胖瘦。很少有人说“他长得让人觉得很舒服、他长得让人觉得很温暖,她长得很柔和”等,很少有人用带有情感色彩的词汇去描述自己确切的感受。但对声音就不同了,很多人喜欢用带有情感色彩的词汇去描述自己或者对方的声音,“我觉得我的声音不好听,很闷、很沙哑”。我想,闷和沙哑都比较好理解,也可以让人在意识中产生一种量化。如果在讲到一些“性感、有磁性”的时候,就很难把握了。什么样的声音才叫性感呢?什么样的声音才是有磁性呢?那就仁者见仁了。

但是,不谋而合的是,很多人对于声音的描述更倾向于用一些带有情感色彩的词汇。我想,这从很大的程度上反映出声音不仅仅是传递逻辑信息的媒介,还可以传递感情信息,让听声的人通过对方的声音能够多多少少听出他的情感。比如,“你说话很温柔啊,看来你很喜欢和我待在一起”。“你说话怎么那么火药味,你吃了枪药了,讲话这么冲,我招你惹你了?”“你听那个人说话很权威。”“你听那个人说话在拍马屁,说奉承。”

……

不同的声音,我们都会有自己的理解。温柔的声音,如何理解,语速快、像火药筒爆炸的声音,又会做出一些解读。这是声音本身具有的,一些被人们约定俗成的功能就是,它承载了情感色彩。

人的声音具有感情色彩是公认的,通过声音向外界表达和传递出说话者复杂的内心情感,这就是音色,我们通过它可以观察一个人的性格。

有研究心理的专家学者大概把这种能反映人的性格特征的声音分为以下几种:

1.音色凝重深沉者,才高自信,责任心强,但清高,不易向他人服软。

2.音色锋锐严厉者,洞察力强,但易陷入困境,对人毫不留情。

3.音色刚毅坚强者,原则性强,容易得到大多数人的拥护,固执,不善变通。

4.音色圆滑和缓者,心胸开阔,处世圆滑,待人热情、诚恳、宽厚、仁慈。

5.音色温顺平畅者,淡泊名利,能屈能伸,有与世无争的态度。

6.音色急促浮躁者,欲速而不达,脾气暴躁,易怒,急于求成。

7.音色荡气回肠者,具高见,但易孤立,欠沉着、冷静的心态。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概的总结,其实通过声音传达的性格何止这些,也有不同音色之间交融的性格。知道了一些人讲话的特征,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留意、观察,去觉察人的性格特征,这有利于人与人的交往和沟通,能更好地工作和生活。

懂得了这些,我们也可以去改变自己的声音,当然讲话的习惯也和习性的培养一样,需要留心和注意,循序渐进。有人说字如其人,过去我不太理解,现在看来同声音一样,是人性格的变现和反映。

我们在影视和文学作品中,感受过声音的魅力,当一个人手中握有权力的时候,个体说话方式、声音特征等,都会连带着发生改变,他人亦能够通过这些声音线索判断出来谁才是真正的“老大”。反之,一个小人物或底层人物,在说话的时候会不自觉表露出谦卑和唯诺,声调和语音自然也会低很多个分贝。外人听来,就能判断出他的身份一定比较“卑微”。我们应该都记得,鲁迅见到少年闰土长大以后,多年未见,本来他特别怀念儿时伙伴,听到闰土怯生生喊了他一句“老爷”。这一声音,在鲁迅听起来就非常难过。生活的差异导致了身份的差异,使得原本手持钢叉在月亮下看瓜田的小小少年,变成了一个木讷、有了封建等级意识的“下人”。

交谈中,那些有权有势的人,通常会字斟句酌,在话语里运用不同的词语来显示自己的地位,给别人留下一种“强大”的印象。比如地位谦卑时,人们可能会自称“在下”“小的”等,地位高时,就会用“老爷”“大爷我”等。

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心理学家Sei Jin Ko说:“无论是父母训斥子女,顾客和小贩讨价还价,还是各国首脑磋商,在谈话交流中,个人声音的物理性质也能够对交流结果产生重大影响。”

所以,人们在谈话交流时流露出来的非语言特征(比如音调、音色、音高等)会泄露一个人的内在秘密。而这个秘密就是声音的物理属性附带的情感色彩。曾有报道,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为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曾经接受过高强度的密集训练。经过培训之后,撒切尔夫人能够在言谈举止中,展现出一种威严的、强大的气场,不怒自威。

所以,人们能够敏感地觉察到声音当中的细微变化,并且根据这些变化判断说话人的地位和权力,甚至是心理活动,这应该是听声识人最初步的物理属性和情感色彩。第二章声在何处第二章声在何处声音物理性质的心理学意义

有时我们自己说话还是听别人说话,脱口而出的一个字、一声尖叫、一声抽噎或者大笑就把我们暴露无遗。我们罩得好好的面具就这样应声而落!精神分析师穆萨·纳巴蒂说:“人跟自己声音的关系是一种想象关系,这中间有他对自身形象的一种期待。因为通过声音这个沟通工具,表达出来的是人内心深处的状态。”这就是我想表达的,声音物理性质背后是一个人的心理状态。

我们听别人说话,光知道声音从哪里发出来,以及对方说话声音的构成比例、分布情况,这只是我们听说话的第一层,也是一个基础。关键之处在于,我们还是要听一个人的声音到底从哪里来?也就是,我们要探讨发声者的心理层面,他说这句话、发这个声音折射出了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发高音的人

高音:发高音者的声音是从鼻腔以上的地方振动引起共鸣而发出来的。这种声音特点穿透力强、震撼力强,声音较高、语速较快、气息比较强。说话人往往是在什么时候用高音呢?

比如:

一个人着急的时候,“快快快,迟到了!”表示不安全、焦虑。“咱们今儿真高兴!”“这个地方太美了!”发出这样的高音,代表赞叹,表示快乐。

我们大体上可以看出,前一个发高音的人,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对方比较焦虑、担心、不安全,这样,体现在声音上,他会比较偏向用高音;而用高音发出赞叹表示快乐的人,则向人们传递出他是一个情绪饱满、热情高涨、能给人带来正能量、自己也很开心的人。

发中音的人

中音,从字面上理解我们也能想象得出,中,不急不缓,不高不低很平稳。

比如播音员播新闻,基本上用的就是中音;还有我们看到一些大领导在开会,读讲话稿的时候,一般也是以中音为主;电视纪录片的解说,博物馆现场解说员,传达出的声音都是中音。中音音量和语速比较适中、换气比较自然,可以给人一种比较中肯、诚恳的感觉。

中音在带给人可信的一面的同时,也会给人一种冷漠的感觉。

比如:“你吃饭了吗?”“吃了。”“睡得好吗?”“还行。”“你今天上学开心吗?”“不错。”

这些词回答的时候,多以中音为主,但让人很难感觉到中肯层面,更多的传递出的感觉是冷漠。尤其是在垂头丧气或犯了错误时,用中音应答,就会给别人一种冷漠的感觉,当然,这里有一个比重的问题。

发低音的人

低音音调比较低、语速比较慢、气息换气比较缓和,会给人一种亲和力、感染力强的特点。比如,同样一句话“这件事是千真万确的”,用中音和高音去表达,就不如用低音去表达更有力量。

除了上面高中低音的心理状态分析,我们还可以看一下说话的大小声和语速快慢。一个人常年说话比较大声,会给人一种有力、性格外向,支配力、控制欲比较强的心理感受。一个人说话很小声,会给人一种不安全、害羞,或者是紧张。比如说,“行不行?”“行。”“好不好?”“好。”我用很小的声音去表现它,而不是说:“行不行?”“行!”“好不好?”“好!”表现出来的声音大小、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小声表达“好”和大声表达“好”有不同的感觉,读者可以自己去体会一下。

而小声表达有时候也会传达给人一种力量。比如,在一片嘈杂声当中,有人发出:“嘘,你听,那是什么声音?”虽然说话声小,但人们还是会被这个小声音量吸引住,大部分人很可能就会很仔细地去听。而一个人大声说:“你听!你听!那是什么声音?”并不见得会给人一种专注的力量。

语速快,会表现出一种外向的性格特点,也有控场的能力,表现出说话人的心理状态是支配力强、具有说服力。比如,当一个人在推销他的产品、介绍他的项目时,如果他的语速快,往往会比那些语速慢的人有点优势。因为,他给别人传达出他对自己和产品的自信,会给对方带来一种有说服力的印象。而说话慢的人,往往给人一种内向、不自信、抑郁的心理感觉。当然,最理想的状态是语速比较适中。

实声代表着这个人说话特别有力量、自信。一个人的声音虚声比较多,说明内在的力量不足,给别人一种谦虚感觉的同时也有不自信、不确定的心理体验。虚实能够结合起来,表达就比较有趣了,完全是实声,会给人一种呆板的感觉;完全是虚声,给人一种病怏怏的感觉。

鼻腔发音,靠前说话和比较靠后发声,心理学也有区别。靠前说话,嘴皮子动得比较快,给人感觉有生命力、行动力强。如果靠后说话,有很厚的一个鼻腔共鸣,给人感觉说话比较厚重。我们往往会用到一些艺术作品的表现上,去表现“大山、大河、大爱”这些词汇的时候,用到一些厚重的、向后发声的这么一些声音特点。但我们在平时的声音交流、非艺术作品创作的时候,以前鼻音说话为主,这样比较轻快,给人轻松、清爽的感觉。

以上是从单一的“高中低音、大小、快慢、虚实、前后”这些声音的物理性质说的一些心理学上的意义。当然,一个人在不同的场景、面对不同的谈话对象,声音的高中低和大小、快慢虚实都会适时变化或交替进行。

我有一个同事,当我跟她讨论工作时,她的语速很快,声音绷得紧紧的,甚至有些刺耳。但只要问起她的孩子,她的声音就立刻慢了下来、软了下来,好像突然变了一个人似的。

每个人的声音会依据谈话对象、具体情形的不同而变化。声音是“情绪和个性的扩音器”。在面试时颤抖的声音,在生气时变得尖厉的声音,在演讲时为了克服怯场而特意提高的声音……这些戏法可能会让人猜错说话者的年龄,甚至性别,但绝不会让人搞错他们的情绪!

每个人都在或多或少地利用声音。爸爸会提高音量让争吵的小孩安静下来,妈妈会轻言细语让恐慌的孩子放下心来,老板会用长官的语调让员工变得服服帖帖,售货员会放低音量来诱骗举棋不定的顾客,而爱侣之间会“嗲声嗲气”说话以带给对方安全感,等等,我们要通过学习听别人说话去体会声音背后传达的心理。相信你听到的而不仅仅是你看到的

上面讲了人心理的活动或情绪会通过声音传达出来,一个人在说话时,不一定会完全说出自己内心的话,但会流露自己。在有意无意间或不知不觉中,人们的每一句话都在描绘着自己的轮廓与画像。通常,人的情感或意见,都会通过说话方式表现出来。而且,说话时的感情也跟内容有关,说话的速度、音调等都能增加话语中的意味和效果。因此,通过谈话方式,可以窥视到别人的性格和藏于内心深处的秘密,以及说话的真正含义。如果我们明白了说话者的“高中低音、大小、快慢、虚实、前后”这些发音的特点,大体上就可以对这个人的心理轮廓做一些推断和描述:他是否热情、是否对我冷漠、是否对我有信心、是否在敷衍我、是否诚恳、是否对我爱理不理,等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声音的“大小、快慢、虚实、前后”获得一些判断,哪怕这个判断暂时还不清晰。

这些依据很难在市面上看到现成的量表来参照,比如,多少的音调对应什么样的心理特点、多大分贝音量对应什么样的情绪状态,很难去量化。所以,心理学的一些核心价值体系就在于感觉体验。在一个概率范围之内,比如健康成年人说这句话有什么心理特点,他们的喜怒哀乐是什么;一个病态老者说这句话是什么心理特点;一个活泼顽童说这句话是什么心理特点。

对于一些心理体验,早期心理学家把它做过一些归纳和总结,得出过一些经验之谈。也有一些心理学的量表,但我个人并不倾向于将其用在实操当中,毕竟我们很难拿这样的工具去判断一个人多大的声音算大、多高的音算高,还是要通过自己的感觉系统去觉察和体验。

俗话说,听鼓听声,听话听音。听音,就是别人说的话你要多想想,要理解说话者的另一层意思,也就是听听弦外之音。

例如邻居说:“你家孩子真刻苦,每天晚上12点多了,我们都睡觉了,还听见她在弹琴。”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你家孩子弹琴弹到很晚,影响了别人的休息。如果你还因此受到鼓舞,弹到后半夜,那就是火星人了。当然也可能是故意气人,虽听懂了别人的不满而故意为之。

再比如,鲁迅小说《祝福》里的鲁四老爷得知自己家的仆人祥林嫂被婆家掳走,大为光火,道貌岸然地说:“可恶!然而……”这两句话看似简短到只有四个字,但是大有讲究的。“可恶”是不满意祥林嫂婆家“不宣而战”,没和身为主人的自己打个招呼就掳走了自己的仆人,太不给自己面子了,打狗还看主人呢。“然而……”则是鲁四老爷作为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多少也要顾忌自己在下人面前的身份和地位,想骂又觉得祥林嫂婆家绑架她也是封建势力范围内允许的,所以他的“然而……”传达出的是感觉自己的下人被家人绑架也算合情合理。祥林嫂生是婆家人,死是婆家鬼,被抓回去天经地义。看,鲁四老爷只是短短的说了四个字,而听的人就能感受到一个封建卫道士的形象。

当然,这是文学和影视塑造的境界,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有很多类似的事情,声音后面有玄机。

上小学的时候,我和同桌两个男生,他是班长。一次上班主任的语文课,老师讲台上讲,我们两个在下面偷偷戏闹,被老师发现后,老师很不高兴。而我俩玩得开心,全然没在意老师的情绪。老师停下讲课,高声叫我的名字。然后在黑板上写四个字,让我站起来读。我不认得,吭哧了半天没读出来,让同桌读,他读完了,可我当时沉浸在玩闹中,没听清也没记住。但是,我有感觉:当时老师很生气,他的声音低沉而且严厉;其次,感觉其他同学在笑我。同桌在读那四个字的时候,语速比较慢,声音小,发的中低音,我感觉这个词应该不是什么好词。

学了听声识人后,回忆起这件事。用物理性质的词汇去标记当时那些声音,就很清晰了,对我重新看待这件事起了很大作用。

当时,心里想着老师低沉的声音和同学们窃窃的笑声以及写在作业本上,老师让带回家的那四个字,我回家了。估计老师给母亲说了我在学校的表现,母亲在我写作业的时候,特意问了我这四个字怎么读?我直接说不认识。母亲当时处理得比较智慧,她忽略了老师的那四个字,而是又写了四个字——“勤奋学习”。看到母亲又拿来说老师的这四个字?我开始对老师有些好奇,心想,难道很严重吗?

回忆起那四个字的时候,觉得没什么,但当时各种声音给了我不好的感觉。老师为什么说话低沉?同学为什么窃笑?同桌读的时候为何会胆怯?母亲的声音为什么有些不安和忧郁?通过这些声音,给了我不一样的印象和心理感觉。

直到后来我认识了这四个字,也明白了其中的含义,才庆幸,还好我当时不理解这几个字,否则单从字面上理解,我也可能被中伤,留下心理阴影,因为这四个字表达的是对于人品和人格的伤害,四个字——“阴险毒辣”。

这个故事发生在我身上,让我体验到了声音所传递的那种心理感觉很神奇,比字面上所传递出来的感觉更真实。换句话说,如果当时我已经知道这四个字强大的杀伤力,即便他们只是轻轻的、窃窃的笑声,也会被我夸大;哪怕只是老师严厉的声音,也会把我吓到;哪怕母亲微微不安的声音,也会让我羞愧。好在,当时的我不深悟那四个字的含义,因此,即使有了那些声音,它对我的影响也有限。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慢慢对于声音所传递出来的信息更有好感,也更加敏锐,我更愿意去听这个声音所传递出来的信息,而不太愿意去看字面所传达出来的信息。因为,从字面上传递出来的信息经过个人不同的理解,会形成不同的心理印迹,但是声音就会传达出比较真实的一种写照。

老师写下的“阴险毒辣”,不管放在哪一个人的生命阶段,都有着极强、极大的杀伤力。我不知道老师当时的心理状态、看到或解读到了什么,会对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写下如此分量重的字,他甚至也不会想到这四个字究竟会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但我庆幸,当时不认识这四个字,而且我只是听到了他们的声音,让我知道这四个字或许来说并不是特别好,可也没有对我产生什么太大的影响。

之所以分享这个故事和感觉,意在说明,有时候与其看一个人写的字,不如听听他怎么说。因为,字无生气无活力,只有借由不同的人、不同的境况、不同的身份,面对不同的听话对象说出来,才有不一样的感觉和体验。

当你直接听一个人说话的时候,他是否是真实的表达,是否有弦外之音,是否冷嘲热讽,是否顾左右而言他,这不取决于说话的人,而取于我们听话者的内心感觉,所以,相信自己听到的,而不仅仅是看到的。同时,要相信你的感觉,用你的感觉作为一个重要的雷达和标尺去判断,对方发出“高中低音、大小、快慢、虚实、前后”的一些情感情绪,你都体验到了一些什么。我想,这是更真实的一种呈现。认识自我状态

声音作为人与人沟通的桥梁,或者是两个人自我状态之间的刺激——反应的联结,承载声音的主体则是每一个人的状态,言为心声,一个人内在有什么系统,属于什么人格状态,他就会发出相对应的声音,说出相对应的语言。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要认识到什么是一个人的“自我状态”。

心理学家艾瑞克·伯恩提出了“TA人际沟通分析理论”,当中有很重要的三个模块,在这套理论当中,他归纳出人与人沟通过程中,会呈现三种自我状态:父母状态、成人状态还是儿童状态,我们详细看一下这三个状态:

1、父母状态“父母”自我状态包含了父母与权威人物所持的指导性、态度与行为。这个自我状态反映了幼时父母对个人之告诫、命令、惩罚及鼓励等经验的记忆。父母会依不同的情境,表现两种不同的态度:“养育型父母”NP:主要涵盖了养育或协助的行为;“控制型父母”CP:则提供了评论、控制及惩罚等行为与信息。“父母”的自我状态会促使个人表现过去养育者的行为,包括养育及批评两方面的行为。同时,“父母”的自我状态指导着儿童形成他独有的价值观、性别意识与行为的决策。

2、成人状态“成人”自我状态是一种以高逻辑性的、无情绪性的方式运作着。“成人”的自我状态以现实为基础,并以成熟、客观、逻辑及理性思考的态度来思考和处理事情。这个自我状态与年龄无关,即使是一个孩子,也能够依据这种状态来收集事实及客观性来处理现实。

3、儿童状态“儿童”自我状态,比如像孩童般的冲动,是人皆有之的事。“儿童”的自我状态是人格中很重要的部分,因为它促进了人们的快乐、创造、自发、直觉、愉悦及享受等。“儿童”人格的自我状态有两个部分:“适应型儿童”AC:是顺服权威人物的结果,“被动”是它的特征;“自然或自由儿童”FC:表现为儿童冲动的、未训练的、自爱的及寻求快乐的部分。

下面,我们详细说一下这几个自我状态是怎么描述的。

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想法和感受,来自于父母,或者老师、长辈等具有父母形象的人,那这个时候说话就处在父母的自我状态里面。

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想法和感受是针对此时此地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做出来的反映,运用一个身为成年人所能够用到所有的资源去自如面对,就是处在成人的自我状态里。

一个人的行为、想法、感受回到了小时候,感觉好累啊、不想吃、不想动、不想玩儿,这个时候的行为就处在一个儿童的自我状态里。

在一张纸上,从上往下分别画三个圆圈:父母状态、成人状态、儿童状态。成人状态在中间,最上面是父母状态,最下面是儿童状态。这是伯恩所构筑的一个最基本的理论——“自我状态模型”。

声音心理学借助这个模型更深刻地去勾画一个人背后的心理状态特点,同时伯恩还把父母状态和儿童状态做了一些细分,把父母状态分为“控制型父母”和“养育型父母”两种。

什么叫控制型父母呢?就是当你还是一个小孩的时候,父母会告诉你该做什么、不要做什么,要控制你、要你听话,或者批评你。比如“快上床睡觉”“千万不要动这个插座,有电的”“快把鼻涕擦干净”“你把饭吃了就能够很快长大”,等等。如果你长大之后还用这样的行为、说这样的话,“你赶紧把这个工作做好了,我就给你评优评先,给你一个立功受奖的机会”,长大了还模仿父母以前用过的话去激励员工,那就处在一个控制型父母的状态里。

如果小时候被父母照顾、关心,妈妈很温柔地抱着你说:“乖,多吃点饭,这样就可以快点长大了。”当你受伤时,父亲跑过来说:“别哭别哭,爸爸给你包扎伤口,你跌一跤就又能够长高一点了。”这样的行为,如果到了成年之后你还参照模仿父母当年关心我们、照顾我们的这些行为举止和言行的话,就处在养育型父母的自我状态里。

所以,控制型父母带有批评、强烈控制的状态;养育型父母带有关心、照顾的性质会多一些。

儿童的自我状态,伯恩又分了两个:自由型儿童和顺应型儿童。什么叫自由型儿童呢?内心很自由、纯粹,不受控制,单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想吃就吃、想玩就玩、想学习就学习,看到自己心爱的宠物死了就很伤心,该落泪落泪;敢于反抗。长大了以后,行为也不太容易受别人的影响,很自我,处在一个自我感觉状态里,这就是“自由型儿童”的状态。

顺应型儿童也有两个类型:一个是顺从,父母叫我们做什么就做什么;长大后老板让我们做什么,就做什么;老公、老婆让我们做什么,就做什么,很听话,觉得这样比较和谐,是一个和谐关系的象征。另一个是反抗,比如反抗父母,他越是让向东,就向西;老板让加班,就告诉他完成不了;亲密伴侣让多吃菜少抽烟、多陪陪她,就是抽不出时间陪她,等等。这种表面上看像是反抗,但是他们对自己身上加的这些规矩,虽然表现的方式不同,其实仍然是处在一个顺应型儿童的自我状态里面。因为,在反抗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被对方观念的控制在牵着走,也没有活出自己的一个理想状态。

成人的自我状态就没有做进一步区分了,因为成人是一个比较核心、比较稳健的自我状态。

我们用一个案例来看这三种自我状态的互相作用和影响:

例如,丈夫和妻子在争吵,妻子带着强烈的情绪反应说:“你为什么就那么不负责任呢,像个长不大的孩子,我对你太失望了。你要不改变,我跟你真得过不下去了。”妻子处于愤怒的状态时,她的自我状态一般是批评型父母状态,丈夫这时候如果也出现情绪,处于批评型父母状态,两个人就会争吵起来。信息的沟通就会停止,而情绪的攻击会越来越强烈。那么,当妻子出现批评型父母状态,愤怒时,此时丈夫如果出现的是成人自我状态将会怎样呢?丈夫如果说:“不是我长不大,是你自己不会调节,你得好好疏解你的压力,我近期太忙了,我在挣钱养家,你怎么不能理解我呢?”貌似这样理性的言语,会引发更大的麻烦。

我想,对于妻子处于强烈的情绪状态里,丈夫用同样控制型父母的言论以期说服妻子,无疑是行不通的。此时丈夫最好的状态应该是顺应型儿童状态,所谓顺应不是沉默,而是积极的回应、坦诚的接受。当对方的情绪得到充分宣泄的时候,情绪一般会逐渐缓和,父母自我状态慢慢会转换成成人自我状态。这时候丈夫可以用成人自我状态,和对方进行理性沟通,去解释事情的原因。这时候妻子也很容易接受这些解释,夫妻之间重新回到原来的轨道,雨过天晴。这时候做丈夫的还可以出现养育型父母状态,给予对方理解和安慰,例如可以说:“我知道你最近工作压力比较大,所以容易激动,我以后要多关心你。我近期太忙,没有照顾你,对不起,我一定努力调整。”适当的时候也可以出现批评型父母状态,严肃的说:“你看这样争吵多伤害咱们之间的感情,以后一定不要这样了。”

这样,通过自我状态的调整,就会很容易的化解夫妻之间的矛盾。

自由型儿童状态是夫妻生活的调味品。如果夫妻之间每天都是柴米油盐,会使家庭的活力丧失。需要创造一些活动,引发彼此的自由型儿童状态。一次旅行、一场电影、一个游戏聚会,都会引发彼此的自由型儿童状态。

夫妻之间,除了需要父母型状态和儿童型状态,成人自我状态也非常有必要。如果夫妻之间隔段时间有一次严肃认真的交流,找出两个人在一起的回忆,交流彼此的感受,并事先约定在这次沟通中尽量减少自己的消极情绪,回归理性。那么这会使得夫妻的感情更稳固和融洽。

如果我们可以把这三个自我状态加以研习,深入去理解,结合我们生活当中的一些例子,不断去练习这个人处在父母状态还是儿童状态,是处在控制型父母还是养育型父母状态,儿童状态是顺应型儿童还有自由型儿童。如果我们有这样的学习计划,阅读相关书籍,以后无论是在家庭里,还是职场中,在听到一个人声音的时候,就会有更丰富的判断,这个人处在什么样的自我状态里,便于我们有针对性地加以回应。声音在自我状态中的呈现

上面我们认识了自我状态,那么 ,这三种状态在说话中都是如何呈现的呢?

我们都知道,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境下的状态是不同的。例如一个人上班跟老板汇报工作,是一种心理状态;下班后与朋友闲话,是一种心理状态;回家后跟太太或先生对话,又是一种心理状态。

在不同的场合中,一个人的语调、措辞会发生变化,甚至脸色、感情、想法和行为也都不一样。这就是声音在自我状态中的不同呈现。

埃瑞克·伯恩博士发现,在任何时候,一个人一定处于三种基本的状态之一,也就“父母自我心理状态”“成人自我心理状态”“儿童自我心理状态”中的一种。

一个人的行为、想法和感受,如果来自父母,或者具有父母形象的人比如老师、长辈等,那么在说话的时候就会有意模仿这些形象,声音所呈现出来的说话者处在父母自我状态里。一个人的行为、想法和感受是针对自己所处当下,对周围事物做出的反映,就会运用一个成年人所能够用到所有的资源去面对,声音呈现的状态就是一个成人的自我状态,这个时候说话者比较自如。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想法或感受回到了小时候,感觉好累、我不想吃、不想动、不想玩儿,这个时候就处在一个儿童的自我状态里。

我们用图来说明这三种状态以及声音在其中的呈现:

父母状态里,“控制型父母”说出的话,具有威严感,坚持原则,道德感强等,比如就会用声音高,音量大,语速快的方式说“快上床睡觉”“千万不要动这个插座,有电的”“快把鼻涕擦干净”等带有命令和控制的话。如果一个人长大之后也用这样的状态和语气说话,如“你赶紧把这个工作做好了,给你评优,给你一个立功受奖的机会”,如果领导用这样的话激励员工,那就是处在一个控制型父母的状态里面。

另一种是“养育型父母”。这类人有很多抚育性的行为,把对方当成需要照顾的孩子,关心爱护、温和鼓励,甚至处处替代。口头禅是,“你怎么样”,“放着吧,我来”, “乖,多吃点饭,这样就可以快点长大了”。成年之后如果也参照模仿父母当年关心、照顾自己的这些行为举止和言行的话,就处在养育型父母的自我状态里面,说话声音往往是声音低、音量小、语速慢。

儿童自我状态里,“自由型儿童”表现的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无所顾忌。比如旁若无人跳广场舞的老人,这时我们看到的就是处于“自由儿童状态”的老年人。习惯于自我欣赏的人,他的“自由儿童状态”是非常活跃的。这种状态是一种率真和随性的状态,只是单纯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想吃就吃、想玩就玩、想学习就学习,心爱的宠物死了会伤心落泪;可以专注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不受打扰。如果长大了以后,不太容易受别人影响,很自我,那么就处在“自由型儿童”的状态。

顺应型儿童的自我状态有两个类型:一个就是顺从,父母让做什么就做什么;长大后老板让做什么,就做什么;老公老婆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很听话顺从。

我们从上面的图来看:左上是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左下是自由型儿童的自我状态,他们的声音有什么样的一些特点呢?比如,控制型父母会说,这个东西不能做、那个东西不能碰、过马路要小心、你多吃一口饭就能够长高……控制型父母为了达到他控制儿童的目的,往往会用到“高中低音、大小、快慢、虚实”这几个物理性质当中的哪些呢?

声音高,高音具有穿透力、控制力;音量大,大声能够控场,支配力比较强,是一个外向型性格的象征;语速也会比较快,快语速具有说服力比较强的特点。所以,控制型父母的自我状态往往就是:声音高、音量大、语速快,而且往往是实声为主,靠前鼻音发声。

自由型儿童的自我状态呢?随性自由,想吃吃、想喝喝、想玩玩,“你欺负我,我也回给你”,“这太好玩了,我玩几个小时就忘了吃饭了”,“我们过来一起玩这个游戏吧”,不管你是呼朋引伴,不管你是生气要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他想干吗就干吗,跟着自己的感觉走。所以,他的生命力状态很活跃,说话声音特点往往也是这样,音量也会高、有活力、音量也会大,而且语速也比较快,实声为主、前鼻腔发声为主。

如果听到一个人声音符合声音高、音量大、语速快,我们脑子里就可以反应,这个人要么处在控制型父母状态,要么处在自由型儿童状态。

上面人们说,养育型父母经常用语重心长、循循善诱的方式,比如说,“听话,多穿一点,要不然会着凉的”。表现出来的就是,声音低、轻柔、音量较小、语速较慢,虚实声结合,以虚声为主。而和养育型父母对应的顺应型儿童,也会出现这样的状态,如回应“好的好的,是是是,不错不错,我就这样去做”。声音较低、音量较小、语速也不快,这个就是顺应型儿童和养育型父母都会有的声音特点。

那么,成人自我状态的声音特点是怎样的呢?“成人状态”,就是认真负责地对待当下发生的事情,分析情境以及对方和自己的角色,并做出适宜的反应。“成人状态”像一台巨大的电子计算机,主要的功能是积累资料、分析处理数据并整合资源以应对问题。呈现出的声音表达,就会语速适中、语调气息自然流畅,多以中音表达为主,他所呈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中立的。

通过成人自我状态,很难去发现他的喜好,他只是像一个计算机,给你做信息上的一个处理,好与不好、多与少,描述一下就没有了,你不知道他喜不喜欢。当然,你问他喜不喜欢?他通过自认自我状态会告诉你喜欢,但这种状态你却很难把握他到底有多喜欢呢?他甚至会用1-10分给你表达,我有9分的喜欢和1分不喜欢,他可以跟你去描述,但是通过声音他却很难传达出感情色彩。

以上这些,就是声音在不同自我状态中的呈现,当我们通过说话者说话的声音,去分析对方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我们大体上已经能把这个人的心理状态听个七七八八了。那么,对于接下来如何跟这个人对接或沟通,就会变得相对容易并占有了主动权。第三章声音在内,识己之心第三章声音在内,识己之心听听自己心里的声音“声在何处”讲了声音的三个维度,其一,声在共鸣腔,指声音的物理属性;其二,听到心声,指声音触碰到的内在感觉;其三,判断声音靠自己所处的自我状态。这三点是为了侧重了解别人的声音,而接下来我要说的是,如何认识自己的心,如何听听自己心里的声音。声在何处是外在的,识己之心则是向内看。

向内看,是一个非常深刻的话题,也是本书探讨的重点,当我们对自己的心越了解,也可以越了解外面的各种心。要做到“识己心”,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心声,要倾听到自己的心声。我们对于自己,偶尔会有矛盾的情绪,如果不先认清自己,又怎能期待别人来了解呢?心理治疗师常常这样问:你知道自己要什么吗?“要”这个字代表一种对事物的渴望和欲望:为什么要?

人人心中住着一个会发出声音的精灵,但是谁听得到呢?说到“听”,显然需要先静下来。@内心平静无波,外面才会安静无声。*

说话是一种下意识行为,如果不经过专业训练,多数人日常生活中,是不会在意说话时自己的声音状态的。因此一般会遵循自己从小养成的发声习惯,好与不好反正就是它了。但是,如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样,一个好声音就像高颜值,同样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声音有时候也是一种气场。这里所说的好声音,并不单纯指人发出一个单音节字音时的声音状态,而是一个人说话时的整体呈现,即“声”和“音”的有机结合,是一个活的语言状态。而这个状态的载体就是每个人自身的心理。

比如很多语言大师,你单纯听到他的声音时,并不觉得很吸引人,既不浑厚也不明亮,既不性感也不阳光,但当他一段话出口,却会深深吸引你。有人可能把这单纯归结为内容所致,因为内容为王嘛,但那只是一个方面,若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他对自己声音的自如运用,在整体呈现中占很重要一部分。比如什么时候高一点,什么时候低一点,什么时候强一点,什么时候弱一点,什么时候虚一点,什么时候实一点,什么时候停顿一下、停顿多久,什么时候拖长一点、拖多长,等等,这些都会对你述说的内容产生影响。

这不但是语言表达的问题,也是心理学的范畴,在这个过程中充分认知自己的声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做出有益的调整和美化,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一个人说话的魅力。调整和美化的大前提就是正确认识和了解自己真实的声音状态。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无法说出自己思想的人,即是奴隶。”其实引申开来,就是一个人能否听到自己内在的声音,而且能不能借着这个声音去自由表达。因为我们每个人看到和听到的是大多数人所想、所推崇的不同,因为不同我们才能通过自己内在的声音告诉自己,这个声音就是自己;一个人能否说出自己的思想,重要的不是思想是否有价值,而是是不是表达了內心真正的想法,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才是最有意义的事。那么,如何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我看来,只有经常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才知道内心所求,才能清晰、明确地表达自己,也才能进一步找到真实的我,这也就是我想要表达的,真正的“心声”。“心声”是我们在很多文艺作品当中特别提倡的,你有没有看到作者的心声?这一篇文章、这一部作品是否能够表达出作者的心声?我们想,如果能够去了解到作者的心声,那么这部作品就有它很成功的地方。同样的,如果我们可以听到自己的心声,那么也将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我的心声体验

不知道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炎热的夏天走在路上,又渴又累,脑海里突然冒出一个声音:“我好想吃西瓜啊!”或者是为了身体,家人千叮万嘱不让你吃某些你平时爱吃的东西,当你想趁没人注意解解口馋时,脑海里又突然冒出了一个声音:“不行!你这样会前功尽弃的!”又或者,在你面试以前,你在脑海里模拟面试的场景的时候,你组织思路,想好答案,仿佛能听见自己回答问题的声音和语气。你是否好奇过,这个“内心的声音”是从哪里来的呢?是幻觉,还是自己另外一个人格,还是自己的想法“出了声”?

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人的心声体验。也就是突然激活,瞬间领悟。我有位朋友遭遇一堆困扰无法解决,有一天忙得精疲力竭,回家躺在浴缸里,突然大叫一声,接着问题就解决了。他太太好奇地问怎么回事,他说明明是很简单的问题,过去忙得没时间想,当天躺在浴缸里,静下来,一下子就想通了,其实,是他忽然感觉到了自己内在的“心声”。

想到这儿,我也有过一个真实的心声体验。

记得我刚上初一的时候,特别喜欢狗,我对毛茸茸的动物有天生的好感,最初喜欢猫,后来发现狗狗很听话,能按照主人的指示去做一些事情,就对狗狗更有好感,很想养狗。有个亲戚家有一只上了年纪的狗,希望找个爱狗的人家让它安度晚年,正好听说我特别爱狗,就给了我。12岁的我,第一次有了一个亲密的伙伴,就是这只叫小白的狗狗,我每天要给它洗澡、带它遛弯儿,甚至还给它做了窝。在当时宠物医院还没普及的年代,狗狗的洗剪吹成了我的全部工作。每天照顾狗狗要花掉我两个多小时。而我一直做自己喜欢的事,乐此不疲。

有一天,跟我们不在一个城市的伯父出差顺道来我家,看到我花时间给狗洗澡吹干,很多时间都耗在了这个上面。身为大学教授的伯父把我叫他面前,问了一些关于狗狗的事情,然后也像当年语文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四个字一样,伯父撕下一张日历纸,写了四个字。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我认得这四个字:玩物丧志。

看完这四个字也与之前四年级时候的感受不同,我的身体在微微发抖,母亲和伯父都以为我生病感冒了,而我记得特别清楚,我的心跳得特别特别快,满脑子就一个声音:“总有一天,我要有一只真正属于我的狗。”因为懂了伯父的意思,我也就不过分亲昵小白,而母亲已经看出我的情绪,就问我是否看明白了伯父字里的意思?我怯怯地回复母亲,“伯父不想让我养狗。”而母亲却解释,“是因为伯父看到你过分沉迷于照顾狗而没有了时间观念,提醒你要适度。”虽然母亲的话让我暂时释怀,但我通过这件事情得到一种感觉,文字的力量让我太不喜欢了。实际上,这也不是文字的力量,而是我自己心里面去揣摩的那股力量。自始至终伯父没有说话,我听不到他的声音,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意思,他是为了给我普及一个成语呢,还是说看到我给这只狗狗料理了这么久而产生了一些感悟,想叮咛我、嘱咐我千万不要玩物丧志,又或者是给我这个行为定了一个性、戴了一个帽子,说我这就是玩物丧志的行为和现象。我不知道他到底想表达什么?

所以那个时候,我唯一可以清楚知道的就是:第一,我没有听到我伯父的心声。第二,我反倒听到了自己的心声。在这个事件中,我对自己心声的辨识度之高,是出乎意料的,几乎也是那时候第一次清晰地听到了自己的心声,“长大之后,一定要养一条属于自己的狗”。那个时候,我特别震撼,我是怎么蹦出来这个念头,而这个心声伴随着我身体的颤抖提醒了我,让我注意到它的存在。

所以,能不能听到心声并不在于有多么专注地去听或关着门去听、像瑜伽打坐去听,需要有这么一个安静的环境。而恰恰是在出现一些突发事件的时候,我们的心声也会随之而来,这其中“心声”就会通过我们身体上的语言、身体上的一些反应表达出来,突然之间感觉喉咙哽咽,小腹疼痛,小腿颤抖,面部僵持,等等,这些肌肉上的反应都是信号,告诉你心声来了。而这个时候,只需要向内看,把这条心声通过语言或逻辑整理出来,到底这个心声想给你表达什么?如果能够用一两句话,把心声凝练出来,那么事后可以把它形成文字,这就形成了一份记忆,某个时候当你对一件事举棋不定时,这份记录了你心声的记忆会让你更有方向。

这是发生在我身上的故事,让我听到了我自己的心声,那个时候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