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盛开的地方:清华附小教育实践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7 12:53:03

点击下载

作者:胡长红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丁香盛开的地方:清华附小教育实践录

丁香盛开的地方:清华附小教育实践录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丁香盛开的地方:清华附小教育实践录作者:胡长红排版:Lucky Read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10-13ISBN:9787300220116本书由北京人大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平实中的真情——与胡长红老师接触的一年里

如果你是一个北京基础教育工作者,提起郊区的教育,一般情况下,会认为比较“保守”,似乎凡是北京郊区就意味着优质资源的匮乏。我也曾这样被“同化”着,直到遇见昌平的教育同仁。

2014年,清华附小昌平校区正式成立,清华附小本部把优质的师资以及“1+X”课程理念等带到了昌平分校,虽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家长的高度认可,但我们也深知自身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我看来,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教育文化,去掉大一统的教育模式,走向更丰富的教育模式,是一件有功德的事情。

也巧,昌平区教委为了进一步学习和推广清华附小成功的办学理念,特选派胡长红副校长到本部脱产挂职锻炼一年,于是就有了我与胡老师之间的一年的相处,就有了让胡校长跟着我们一起成长,一起超越,而非我们帮扶人家的故事。

胡老师来到附小的时候正值金秋十月,当时学校正在筹备“全国第四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大会。胡老师就被“上级”委派,在教育教学中心帮助筹划会议。看到这种定位,她没有把自己当作领导和客人,而是弯下腰,积极地参与到大会的各项工作中,从会议材料的校对、装订到校园环境的美化布置,她都愿意参与,乐在其中。看着胡老师和我们一起“走着管理,跑着办事”的样子,我向她竖起了赞美的大拇指:“胡老师,瞧你的工作作风像附小干部教师的样态,一定错不了。”

面对挂职锻炼的老师,我一直在思考:怎么才能够让他们获得最真实的体验,怎么才能够让真实的学习发生,怎么让他们既能够了解整个学校的理念、组织框架、课程建设,又能够进入到常态的课堂,了解到老师的真实的心声,看到孩子课上和课下的常态。怎么才能够让他们既能够看到附小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成绩,又能够看到工作中的不足与亟需改进的地方,让他们真正看到一个活泼泼的附小,既有辉煌的光环,又有这样和那样的瑕疵,让他们感受到真实的教育。

对胡老师等所有来“学习”的人,打开附小所有的门。

作为挂职锻炼的领导,我请她们参加学校的各种会议,了解附小是如何决策、如何进行顶层设计和实施管理的。在这里当然少不了胡老师的身影。每次的学校核心会议她都参加,并且发表关键建议。在一次学生意外受伤事件的研讨会上,胡老师坦率地提出,附小应该实行“首遇责任制”,任何一位老师只要遇到学生们有困难、有危险的情况,都有义务、有责任,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的帮助、教育和服务,把意外风险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安全、健康的成长。胡老师还提出了关于校园安全方面的一系列建议,都被学校采纳并实施。

为了给胡老师提供不同层级的学习机会,进一步打开视野,我们请胡老师参加清华附小的例会、核心成员会、全体教师会、专家指导会以及各项培训会,我甚至邀请胡老师参加CBD分校的家长交流会,听取家长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让胡老师真实感受家长对学校的各种需求。我还带领胡老师一起参加海淀区的各种总结会、工作布置会、各种教育教学赛课活动,参加北京市现场会和汇报交流活动,在活动中,站在更广阔的平台上去审视附小的教育理念与课程改革,从而做出自己对教育的价值判断。创造一切机会让胡老师把附小的常态放在全国优质校中去比较,去选择,去真实地思考。每一次外出学习后,胡老师都会把真实的感受与附小的老师进行交流,促进我们不断地完善自己、丰富自己。

站在远处看风景的感受与身处风景之中的感受总有些不同。于是,我们不仅让胡老师看学校的管理,还提供机会让她实施管理。一个月影子校长的经历让她进一步走进了附小。

2015年4月,胡老师担任了清华附小的影子校长,主要工作是随时和我对接各项管理工作,去落实学校月份工作计划,协调、处理一些临时发生的事情。在这一个月中,胡老师非常投入,每天早来晚走,巡视校园、进班听课、参与教研。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反馈、跟进,并在中层会上组织研讨。她发现在管理中有执行不到位的现象,就及时地组织干部学习培训,导读了《管理就是执行到位》一书,提炼出书中的主要观点和警句,和大家一同学习,共同提高。在她任影子校长期间,正赶上学生自愿订制和购买校服,由于厂家工作人员少,学生家长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她马上和其他老师一起帮助厂家记号码、找衣服、收款,解答家长的各种咨询,一直到家长们满意地离开。看着她忙碌的身影,我知道,她已经自觉地把自己当成了清华附小的成员了,清华附小教师的那种敬业、博爱、儒雅的精神已经植根于她的心间。

作为挂置锻炼的学习者,必须走进教育真正发生的地方——教室,让她听到常态的课堂教学。为此,学校给胡老师创立了一个根据地,一年级(五)班,让她在那里真正地扎下根。

扎根班级让她更全面地感受附小的教育。每天七点多钟,她就来到了班级,和孩子们一起上课,中午和孩子们一起用午餐,午后陪孩子们一起习字、阅读。在班级中,她了解每一个学科是怎样实施“1+X”课程的,她知道哪些地方体现了整合的理念,哪些地方还需要进一步调整和改进。将近一年的听课,使她积累了非常宝贵的财富。2015年元旦过后,有一位老师休病假,她自告奋勇承担这个班级的语文课和班主任工作,一个星期的体验,让她更加深刻体会了语文主题教学的深刻内涵,更加深刻体验了“儿童站在学校正中央”的理念。在与学生们共同生活的一年中,她和班级的孩子们产生了浓厚的感情。在此书中,她和我们分享了一群孩子的故事,有“搂着小瑞看电影”、“三枚印章的故事”、“牵着你的手走世界”,读着这些故事,我真的被这种朴实的师生情感动着,感受到了教育的美好与温暖。

胡老师所在班级的班主任是一个新任职的男教师,工作热情高但工作经验不足,胡老师耐心地陪伴这位年轻人成长。无论是从教学指导,还是班级管理、家长关系等方面都悉心地帮扶这位班主任。在本书中第六章详细记述了胡老师与年轻班主任的悄悄话,同时展现了这位年轻班主任的成长历程。胡老师就是这样一路呵护,一路陪伴,让我们的年轻教师稳健地成长。《丁香盛开的地方》这本书,用“春,夏,秋,冬”四季作为几个章节,把一年的所想,所见,所做,如实地记录了下来。看着那一行行字,那一张张图片,我被感动了。说实话,我们接到的感谢信很多,但是,收到一本这样厚厚的、用第三只眼睛看清华附小的、可以出版的“书”是第一次!

这是2015年清华附小百年纪念的一份重要的礼物!胡老师用自己的心在感受附小,用朴实的语言表达着一个教育人真正的情感。胡老师是在秋天来到附小的,所以这本书就从秋天开始。无论是秋天的趣、还是春天的美,亦或是冬天的乐、夏天的情,这些都是胡老师的日常所见,是附小的日子,是真实的,是活灵活现的、有滋有味的校园生活。

这是来自于一个学习者的声音,不是各大媒体的专题报道,但是我感觉到了一种真实、一种坦然、一种亲切,书中记述的春、夏、秋、冬的故事,都是我亲历过的,我有太多的同感。慢慢地品读每一个章节,在一篇篇看似非常平淡的记述中却鲜明地体现着清华附小的办学理念与实践路径。《种子陪伴的乐趣》一文不正是跨学科整合的最好的例证吗?《长满书的大树》一文不正是体现了清华附小是一所最宜读的书香校园吗?《快乐的期末嘉年华》和《夏天的收获》不正是体现了清华附小学生们乐学的样态吗?读着一篇篇不加修饰的文章,我好像闻到了丁香花淡淡的清香。

一本《丁香盛开的地方》是胡老师挂职学习成果最好的证明,也是我认识昌平卓越教育者的最好的途径,更是清华附小与昌平的学校深度合作的最好的证物!因为,丁香不仅盛开在清华园,还盛开在叫昌平的地方!

是为序!窦桂梅2015年7月于清华园自序

在清华附小的一年,让我越来越深地感悟到这所学校是一本厚重的书、一本百读不厌的书,书中的故事孕育了太多教育的智慧、教育的启迪与教育的本真。所以,即使许多家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对这所学校做过报道,我都觉得不足以表达我对这所学校的向往与追求。

这本书,用我的眼睛去看,用我的耳朵去听,用我的手去做,用我的心去触碰,用我的大脑去思考,用我的语言去表达。这里发生的一切都是真的。在这里我想讲述的是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和一群孩子的故事。

2014年的秋天,我走进了这所百年老校,她坐落于美丽的清华园内。在这里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学习的真谛,是完全的融入、是深入的体验、是坦诚的交流,是文化密码的认同。

我是一个幸运的人,走进了这样一所丁香盛开的学校。她温润典雅,春天的时候悄悄地绽放芬芳,召唤着孩子们在树下静静地阅读,她和孩子们一起读着《小王子》、《猜猜我有多爱你》、《威力的奇遇》,就这样读啊、读啊,真是书香润泽丁香,丁香化为书香。她志趣高雅,把“培养聪慧与高尚的人”作为自己的责任,把“培养具有身心健康、成志于学、天下情怀、审美情趣、学会改变的人”视为己任,把“培养健康、阳光、乐学的阳光少年”作为孩子们的应有样态。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她的国际视野,感受到了她的天下情怀,感受到了她的课程体系,感受到了她的整合之妙,感受到了她的学养深厚,更感受到了她的孜孜以求、自强不息。

我是一个有根的人,走进了这样一个快乐的班级。这里有班主任张老师、副班主任尹老师、我的学生们和家长们,我们是一个快乐的大家庭,彼此依靠、彼此鼓励,就像亲密的一家人,享受快乐的教育时光,享受我们之间不经意发生的真实故事。

我是一个幸福的人,走进了一群孩子的世界。无论是春夏秋冬,我和孩子们一起上课、一起游戏、一起读书、一起谈心。他们的善良、他们的乐学、他们的困惑、他们独特的创意,让我感到他们是一群快乐的小精灵,在我的心中不断地播下美好的种子。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属于孩子的本真,属于孩子的质朴,他们在校园里真实地成长,在课堂上、活动中真心地投入、真情地表达。他们的成长没有过多的修饰与雕刻、没有思维的束缚,在他们的身上深深地刻着“成志的烙印”——立人为本,成志于学。

来到这里的时候,正值秋天,所以我在这里的故事就从美丽的秋天开始了……胡长红2015年9月第一章秋之趣秋天的遇见

彼此遇见是缘分的安排。

2014年10月15日,那是一个浓浓的秋日,在清华附小昌平分校刘建伟老师的引领下,我走进了美丽的清华附小本部。校园里弥漫着高雅的紫色调,紫色的窗棂,紫色的校服,紫色的栅栏,紫色的成志路。放眼望去,青灰色的小楼点缀在一片紫色中,显得那么的高雅,那么的淡然,再伴着秋日的风、秋日的云,让我好像走进了安徒生的童话世界,这是一个怎样的学校,在这里将会有怎样的童话故事发生呢?

在学校的小操场上正好碰见了这个园子的主人——窦桂梅校长,她正在接听一个电话,忙着沟通什么重要的事情,见到我们的到来,脸上露出笑容,点点头表示欢迎。我们稍等了一会儿,她停止了忙碌,她握着我们的手,像老朋友一样把我们让进了办公室,和学校的主要领导见面,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把我安置在教育教学中心办公。

简简单单的介绍以后,一切又恢复了秋日的宁静,我在附小挂职锻炼的日子就这样开始了,我与丁香的故事就这样拉开了序曲。

我初识了秋天里忙碌而幸福的人们。

我首先感受到的是一支奉献的管理团队。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我发现他们所做的每一个决策,每一件事,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以及学校的发展。他们或亲自耕耘课堂,或深入课堂听课,或与一线教师们一起体验、一起感悟,一起编制附小的“X”课程,他们与老师并肩同行。这支团队是我遇见的最有教育思想、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团队。在无数个秋风萧瑟的夜晚,甚至深夜,他们都与校园相伴,他们是在用心经营着这个美丽的地方。

其次是附小的教师团队。他们敬业、博爱、儒雅,对工作充满热情,他们有着共同的文化密码,共同的追求与向往。在老师与老师之间,在老师与学生之间传递着爱与宽容,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够感受到浓浓的正能量。正是这种正能量的浸润,校园内到处展现出生机勃勃的力量,尤其是青年教师们,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崭露头角,博得喝彩阵阵。听着他们那有滋有味的灵动的课堂,我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和激动,感受到教育的力量和智慧。

在清华附小,我遇到了很多有意义和有意思的事呢!

有意思的创意数科节。十一月举办全校的数科节活动。低年级是百变魔尺、中年级是九连环、高年级是魔方大赛。在数科节活动中,全校师生全员参与,分级分层,乐趣无限。尤其是高年级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用魔方摆出了“百年附小”的图案,让我惊叹于此举的设计,更让我惊叹于孩子的操作能力与智慧展现。

种子陪伴快乐成长。附小的十一月是种植的季节,孩子们的教室里、家中的书房里,都种满了一盆盆的萝卜苗和小麦苗,嫩绿嫩绿的、一簇一簇的,孩子们整日里围着这些小苗苗观察着、测量着、记录着,看着那精心的样子,真的感觉实践学习是那么有乐趣。

叶子画里的童趣。秋天的附小是五彩缤纷的世界,有金黄色的梧桐、紫红紫红的爬山虎、常青的松柏,秋风吹过,树叶悄悄地落下,好像是送给孩子们的节日礼物。孩子们轻轻地捡起这些形状各异、颜色不同的叶子,粘贴出一个个美丽的小动物,粘贴出一个个城堡和小姑娘。欣赏着孩子们的叶子画,让你仿佛走进了童话的世界。

今年的秋天遇见附小,遇见附小的这些人,经历附小的这些事,感受附小教育的独特魅力!初识“1+X”课程理念

来到清华附小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学习“1+X”课程理念,让课程的设置更符合孩子发展的需要,更符合未来社会对于人的需要。

10月17日,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和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清华附小承办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在清华附小举行。整个论坛以清华附小的“1+X”课程为中心展开,引起了与会专家和教师的深入思考,我也有幸参与了这次培训。一、宣传片制作的角度体现人文情怀

在大会正式开始前,清华附小播放了一段学校的微视频。这段视频以一个孩子的一天为线索,主要内容为:一个转学的学生,非常担心转入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上学头一天的晚上,孩子踌躇、孩子矛盾,这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呢?第一天来到学校,老师牵过孩子的小手(此时校歌响起),然后老师微笑着辅导孩子的学习,这个孩子与新同学们一起踢足球、轮滑、写生、阅读、攀岩、科学种植,校园的各个角落充满了孩子的笑声。第一天的时光就这样过去了,学生们高高兴兴地奔跑回家。这位新转来的学生家长也来学校接孩子,家长关切地问孩子:“今天过得怎么样?”孩子说:“我今天过得非常开心,明天我自己上学行吗?”短片结束了,但孩子纯真的笑容还在,孩子甜甜的声音还在回荡。短片的设计以一个新转来的学生的一天为主线,表现了学生在学校的幸福快乐生活。宣传片体现了把学生放在正中央的理念,让人看了舒服、感动,对教育充满了向往与期待。我非常喜欢这个宣传片,充满了人文情怀。在片子中没有对学校硬件设施、学校成绩、学校优秀师资的介绍和说明,仅仅以这样的一个孩子真实生活的再现,让人们去感受什么是教育的真谛,什么样的学校是一所好学校。二、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下的“1+X”课程体系

在学校宣传片之后,窦校长娓娓道来的讲座深深地吸引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其中有这样三个故事深深地打动着我。(一)三个故事了解附小课程

1.“小毁”的故事

有一个女孩叫小毁,她在学习数学方面非常苦恼,她曾经这样问老师:“老师,您说我是不是永远也学不好数学呢?”

老师为了鼓励孩子,就说:“怎么会呢?你数学虽然不是很好,可是你画画得很好啊!”这样的鼓励让孩子充满了自信,她开始用画画的形式来学习数学。孩子在学习“生活中的比”的时候,用连环画的形式讲述了数学知识,把数学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学习了体积单元后,孩子创设了一个有意思的情境,花费5个小时的时间绘画制作小报,她愿意这样做,用自己特殊的方式来学习数学。孩子找到了一种学习数学的方法,也许对他人没有更多的借鉴意义,但是对于这个个体却是最适合的,这不正体现了“让孩子站在学校正中央”的办学理念吗?现在这个孩子已经顺利地升入了重点初中,数学成绩一直不错,因为在绘画与数学的整合学习中,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学习乐趣。

2.有趣的数字的故事

这是一个关于数学傅老师的故事。一年级学生在数学课上要学习阿拉伯数字1、2、3、4、5、6,同时在语文课上要学习一、二、三、四、五、六,在银行里孩子们还能够看到大写的数字壹、贰、叁、肆、伍、陆。这么多的数字都会在生活中出现,谁来为学生整合知识学习的过程?所以,有一位数学老师就把数学与语文、数学与美术课相结合,用数字来感受生活的美。除此之外,数学老师还把数学绘本引进来,通过学习绘本来了解“过去的人们是怎么数数的”。通过傅老师这样的整合,一年级的孩子们对于生活中的数字有了全面的了解,而且对于古时候人们如何数数也有了感知。都是一年级的孩子,可是附小的孩子们学的数字与其他学校的可不一样,他们不仅仅是学习,他们对数字产生了感情,这种感情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原始的动力。

3.一群孩子样态的故事

在海淀区“世纪杯”课堂教学大赛上,附小的孩子与众不同,各校的参赛老师都非常欣赏附小的孩子的气质,例如:礼貌、涵养、儒雅、倾听、平和。领导和老师们都这样评价:“心自由,行有规,孩子们内外自由生长。附小的学生个性但认同,活泼但理智,聪明但不偏颇。”(二)清华附小的行动足迹

1.历史的传承

家国情怀、完整人格。冯友兰、朱自清等校董就非常重视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

2.当下的使命

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

清华附小在做的一件事情是打底色,从学生的核心素养做起,我要育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是校长要考虑的。怎样操作,菜单是什么,吃什么饭能长出我们想要的人。寻找附小的特色性、思想的整合性、学科的整合性。

3.目标决定方向

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健康、阳光、乐学。支撑目标得以实现的是课程,建构“1+X”的课程体系,“1”是整合后的国家课程。“1+X”课程目标:

基础目标:一流好品格、一个好体魄、一生好习惯、一个好兴趣、一种好思维。

个性目标:一手好汉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一项好才艺、一门好外语。

4.行走的脚步(1)第一件事:制定质量标准,研发课堂乐学手册。

择菜、炒菜:多“本”变为“一本”。让老师的备课转化为设计学习单的过程。在研发的过程中,教师们披星戴月、寒暑假不休,模糊下班的概念。因为领导和老师们都知道:现在爬坡,将来就减轻负担了。经过三年的研发,现在附小使用的语文、数学、英语的《课堂乐学手册》、《写字手册》等已经在全国发行。清华附小从来不用任何的课外辅导本册,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2)第二件事:课程设置。

特点:大小课时分层、走班、健身大课间、母语先行、创新实践,足球进课堂。基础性、多样性、选择性,真是小课表大世界啊!

学校个性课程:

板块一:品格与社会

低年级启航课程之入队教育,中年级知行课程之十岁的天空,高年级修远课程之尊重感恩教育。

板块二:语言与人文

每天早晨的经典诵读,中午的吟诵习字,每节课课前三分钟演讲,每周五第一节的主题阅读课、西方文化体验、英语绘本阅读。

板块三:数学与科技

机器人课程、数科创新与实践课程、微电影课程

每天一节体育课、体育选修、足球联赛。

板块五:艺术与审美

民乐演奏、形体课、书法课、儿童想象画。

学生自创课程:学校现有60多门供学生自由选择的“X”课程,形成了《清华少儿数学》、《清华风物》等系列校本教材,开设种子课程等。(3)第三件事:主题教学撬动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三环节:

预学:学生初读文章,自学字词,提出问题。

共学:注重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将问题整理成问题串,然后小组合作,共同研究,师生共同探索深入。

延学:学生带着对主题的更深层次的问题和渴望,继续探究,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同主题的学习素材,并提供时间和学习途径。

课堂教学操作载体:教学保障手册:《小学语文乐学手册》明确了学什么、怎么学、怎么练的问题。《小学语文写字手册》以北师大版教材中识字写字教学为基本内容,与教材教学同步,以提高汉字书写能力为基本目标,关键是其中的每一个字都有字的结构、笔顺、笔画,有描红、有独立书写,正是通过这样一步步的环节来培养学生写一手好汉子的技能。

5.怎样让这样的故事持续发生(思考)

在培训会结束时,窦校长提出了她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国家尚未明确提出核心素养的今天,学校是等待吗?是被强迫吗?我们的孩子不能等待!需要我们实践探索,我们需要从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去发现、去总结。

听了窦校长的讲座,让我感觉到思维开阔,对主题教学有了更深刻的思考。窦校长从价值澄清,走向价值引领。她是一位教育家型校长:立德、立功、立言。我在想,领导站位有多高,领导班子有多棒,教师的学养有多深,教育就能够走多远,孩子们的核心素养就有多好!这是一所培养聪慧与高尚人生的学校,是让学生持续发展、健康成长的学校!反思促品质提升

经过全体人员的齐心协力,为期两天的全国第四届教育教学研讨会终于落下了帷幕。一直到周六12:40左右,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人员才依依不舍地渐渐散去。简单地吃过了午饭,所有行政人员就聚集在会议室,对此次会议进行总结(要记住,今天是周六啊,怎么那么着急就总结啊?大家不着急回家休息吗?这个总结会应该怎么开呢?这是我心里的最初的想法)。

会议的主持是影子校长梁老师,他简短地开场以后,就让大家逐个总结,每个人至少要说出办会成功的一点和不足的一点,并提出改进的措施。胡老师、张老师、安老师、付老师、王老师等等都依次谈了对于此次会议的想法,他们都是非常客观地评价此次会议,不夸大,也没有遮盖自己的不足。总结起来,办会成功的方面可以概括为:

1.策划设计整合得好

此次活动把附小百年倒计时一周年的庆祝活动与北京市第四届改革发展论坛活动、学校老校友会的成立三个重要的活动巧妙地整合在一起,相互依托,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得益彰。

2.会务安排很精致“1+X”课程中的展示课受到与会领导与老师的表扬。尤其是受到方中雄的认可与赞美。

3.“1+X”课程讲座吸引眼球,受到广泛关注

窦校长的主报告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尤其是学校的课程如何设置、课表如何安排、期末考试如何评价,以及三个感人的真实小故事,都深深地吸引着与会者。大家到各个教室走访,都想了解到更多的关于课程的信息。

大家不仅看到了会议成功的方面,最为难得的是每个人都提出了不足与建议:(1)引导牌的标识还不是很清楚,可以在议程的背面标出路线。(2)与专家互动的组织不够好,可以提前发一张纸,在众多的问题中选出有代表性的问题,及时互动。(3)每一节课之前,要对学校的课程做一个简要的说明,让与会者对学校的课程特色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不能让老师带着太多的疑问走进课堂,这样会影响学习的效果。(4)参会的各个部门要多配合,让整个会议更加顺畅。有一些细节的地方还需要引起注意,下次要改进。

在大家提不足的时候,有一位老师自责地说:“今天,在转场的时候我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我做得不好,都是我的事。”话音未落,大家就不约而同地说:“不是你个人的问题,这是大家的事,我们大家都有责任,应该互相补台。”听了这句话,我真的太感动了,没有一个人在推卸责任,没有一个人在袖手旁观,这多么难得,多么值得我学习啊!

办一个会议真的非常不容易,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的,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办会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个时候大家需要共同承担,不能相互推诿,更不能看笑话,这才是团队,这才是凝聚力。

最后窦校长做了总结,她说:“没有问题就没有课题。”,她提出了以下三点:(1)方向。今后要站位更高,要在基于核心素养下的“1+X”课程体系的建构上下工夫。(2)定位。所有的老师都要有一个新常态,用新常态来迎接附小的百年。(3)并肩同行。我们的领导要“坐着思考,走着管理,边管理边思考。要跟我来,而不是给我上”。从自身做起,以此次会议为新的契机,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

一次行政例会,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个有凝聚力的集体。虽然做的非常成功,但是任何人都没有躺在光荣簿上,歌功颂德,而是找出差距,勇于承担责任,建立一个新的基点,开创一个新的常态!

从会议室里走出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五点多了,校园里的会议布景已经撤得干干净净,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走在校园的小路上,踩着飘落下来的片片树叶,迎着落日的余辉,虽然有淡淡的寒意,但是内心却是暖暖的、甜甜的。思维参与的课堂之乐

来到附小的第二周,我被安排在四年级五班学习,自此,我就有了深入常态课堂的机会,我的心里兴奋极了。

这个班级的班主任王老师是一个新班主任,是去年北师大毕业的研究生,虽然在个人专业和学养上有深厚的功底,但是在班级管理上可能就会经验不足,所以让我来到这个班既是学习,又是在适当的时候帮助新人尽快适应班主任工作。于是,从早晨的晨诵微课堂到最后一节自主选修课,我都和孩子们相依为伴,有了全面了解他们的机会。

来到清华大学附小,进入四年级五班,我感受到了这个现代化的学校与我们郊区学校有着很多的不同。在郊区,学生淳朴可爱,信息的来源主要来自课堂,来自于老师。无论是教育教学,还是学生的组织管理,比较整齐,非常规范。课堂上以老师为主导,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教师设计而成,学生在教师设计的轨道上前行,时时受到各种阻力。真是老师给什么知识学生就学习什么知识,只有极个别优秀的学生有选择的权利,能够完成一些高层次的任务。但是清华附小的孩子太厉害了,他们每个人都有强烈的学习的欲望,有自己的独特的想法,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让我感到非常吃惊,对于他们来说可以选择自己喜欢吃的“自助餐”,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吃的更有营养,消化的更好。下面结合课堂学习来具体谈谈:《桥之思》带来的喜悦之一

一篇短短的课文《桥之思》让我深深地感动着。

教师让同学们仿照课文中的句式描写一座桥,孩子们的思维之广,视野之宽,文笔之美让我十分吃惊。在此,摘录几篇与大家共享:(1)在辽阔的居延海上,密密麻麻的芦苇丛中,因为有了那别具一格的浮桥让人们从另一个角度欣赏到了居延海的独特的美。(2)在宽阔的公路上,行人道的两侧,长长的过街天桥给整个北京平添了一份便捷的现代化气息。(3)颐和园的春天柳丝吐绿桃花放红,因为有了洁白的玉带桥,更显出了颐和园的美丽。(4)热闹的海公园团成,在中海和北海的一片碧水之上,白色的金鳌鱼洞桥更给团成的景色增添了一份壮观。(5)在风光秀丽的民族园里,在蓝天白云的清空下,因为有了极富侗族风情的风雨桥,更显出少数民族建筑的独特魅力!《桥之思》带来的喜悦之二

在《桥之思》第三部分,讲了在人与人之间也有一座尊重、理解关爱、信任的桥。老师问同学们:你们说这是一座怎样的桥?学生回答:“心灵之桥。”老师继续引导:“是呀,这是一座心桥,谁曾经在这座桥上走过?”孩子们回答:“我曾经走过这座桥,其实每个人都走过这样的桥,而且都为别人搭建过这样的一座桥。”孩子们的回答让我太钦佩了。班主任王老师也被感动了,说:“你们的想法真好,那么,就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谁曾经为你搭建了一个怎样的桥,你又曾经为谁搭建了一座怎样的桥。”孩子们在小组内轻声地交流起来,在交流的过程中,可能是因为有一段段美好的回忆吧,孩子们的眼睛里都闪烁着温暖的光芒。

在这个环节,孩子们自己挖掘到了教材更深层次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切身感受才迸发了那样的思考,才有了这样的真实的小组讨论,才有了这样精彩的自我教育。妙哉!“精神快乐!”的独到理解

在师生共同学习《散落的钞票》这篇文章时,孩子们独到的理解让我深深地感动着。老师问:“文中的两位同学没有吃小吃,也没有买到书,却非常高兴,为什么?”孩子们的回答让我大大地吃惊,一位同学说:“一个是物质的快乐,另一个是精神的快乐。”老师追问:“两种快乐有什么不同吗?”另一个同学站起来说:“精神的快乐不仅可以让自己快乐,同时也让他人获得快乐,是更高层次的快乐!”孩子的想法太好了,我真的没有想到孩子对于精神快乐的理解竟然能够如此的到位,真是超越了老师的预期。我的心中涌动着一阵阵的感动!

附小孩子的学习是融入自己思考和理解的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是主动的思考,是形成自己认知的过程,或者可以说是有着自己的思想的一种学习,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我们昌平分校虽然也在努力倡导学习中思维的参与,但是感觉还是教师给的比较多,每一个知识点教师都在讲啊讲,生怕学生哪里出现问题,生怕学生想不到,长此以往,孩子们的努力探究和思考的意识退化了,再也没有精彩的思想的火花迸发出来了,这是我们教学中最大的问题吧!我们必须相信孩子,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表达,而不是接受和记忆知识。独特的手势文化和对口令

附小孩子的思维非常活跃,他要是有想法就会把小手举得高高的,并有节奏地闪烁着手指,引起老师的关注,说出自己的想法。原来,附小学生在课堂手势文化方面也很有创意呢!(一)独创的课堂手势语

1.竖起的大拇指代表赞美。

2.高高举手代表要回答问题。

3.举起手并手指抓动,就像小星星闪烁一样,代表特别想回答问题,求得老师的特别关注。

4.举手时呈现问号的样子代表有问题要提出,或者有不明白的地方。

这是附小独特的课堂手势文化,从孩子们的手势中,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孩子们学习的情况,课堂上一双双闪烁的小手,会吸引老师的注意力,把更多的发言机会、创造的机会给他们。课堂上的一个个小问号,老师更是鼓励他们大胆发言,提出质疑,共同探寻答案。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有自己参与课堂学习的方式,或者举手回答问题,或者提出疑问,或者寻求关注。总之,手势文化让孩子们积极地参与课堂的学习,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二)对口令是课堂好习惯养成的好办法

坐姿的口令

1.把你的背——挺起来。

2.一、二、三——请坐端。

3.注意坐姿——头正、脚平、身直。

学习注意力的口令

1.大眼睛——看老师。

2.说停——就停。

3.动笔之前——先动脑。

读书姿势的口令

左手压书——右手指字。

写字姿势的口令

三个一——要做到。

手离笔尖一寸。

头离桌面一尺。

胸离桌子一拳。

执笔姿势——要正确。

拇指食指捏着,三指四指托着,

小指后面藏着,笔尖向前斜着,笔杆向后躺着。

回答问题的口令

回答问题——先举手,声音甜又亮。

这些简洁的对口令,在课堂上能够灵活地运用,起到了提示、约束、引领的作用,对于课堂常规的养成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种子陪伴的乐趣

从今天开始,我学习的根据地从四(五)班调整到一(五)班。

一(五)班的班主任也是一个新入职的班主任,但是这个班级的其他任课教师都非常有经验,在这样的班级学习,既能够了解资深教师的课堂教学,又能够了解青年教师在学校课程背景下的成长足迹。自此,一(五)班就成了我真正的根据地,在这里度过了美丽的春夏秋冬。

今天是11月19日,早晨的时候,后勤的老师给班里搬来了10个托盘,托盘是上下两层,另外还有一些类似于纸巾之类的东西,再有就是两包种子,一包是小麦的种子,另一包是萝卜的种子。科学老师说:“每个班的每个小组都要种植这两包种子,观察种子发芽、成长的过程,还要记录种子的变化呢。”到了下午,尹老师带领着每个小组,种下了种子,并把剩下的种子发给每个学生几粒,鼓励孩子们在家中去种一种,孩子们的小手捧着种子,高兴极了。孩子们把两盆种子放在了讲台旁,四盆放在了暖气旁的窗台上,另外四盆放在了教室外的窗台上,孩子们开始期待种子的变化了。

11月20日

刚刚种下不到一天的种子会有变化吗?早晨来到学校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观察种子发生了什么变化。太神奇了,仅仅不到一天的时间,萝卜的种子变得比昨天大了一些,已经绽开了几粒,小麦的种子则变化不是很大,只有一两粒将要绽开。这是教室内种子的变化。看看教室外面的怎么样呢?孩子们一起跑出去认真地观察,“咦?怎么变化不大呢?”这些种子好像只是稍稍变得大了一点儿。对比这两盆种子的不同,尹老师问:“孩子们,你们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动动脑筋。”孩子们想了想说:“是因为温度吧!教室里的温度高,有暖气,外面温度低,所以种子就没有发芽,对吗?”尹老师赞许地点点头说:“明天咱们接着观察,你会有更多的发现。今天把你们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吧!”

11月21日

今天是11月21日,我真的像个孩子一样,早早来到教室里,第一件事就是想看看种子发生了什么变化。我看到萝卜种子又有了很多出芽的现象,好像是有无穷的力量在向上拱。但是小麦的种子却相对安静一些,只是比昨天又涨大了一些,不急不躁,稳稳当当地躺在那里。我拿来了小喷壶,灌满了水,均匀地洒在种子上,此时孩子们也纷纷来到了教室,看到我在洒水,也跑过来抢着洒水,还嘴里嘟囔着:“种子种子,快快发芽,种子种子,快快开花。”

11月24日

今天,我还没有走进教室,就听到孩子们高兴地嚷着:“萝卜发芽了!”我三步并作两步去凑热闹,讲台已经围了几个小同学,他们有的歪着头,有的半蹲着,正在认真地看着长出来的嫩芽,虽然一盘中只有十几粒种子发芽了,但是每一粒都那么可爱。小芽鹅黄鹅黄的、嫩嫩的、细细的,真想用手摸一摸嫩芽,又生怕碰坏了,就只好静静地观看。这时,我拿起喷壶想去浇水,小宝同学说:“老师,这里面还湿湿的呢,不用浇水吧!”我打开第一层看下面,确实里面有足够的水,我用手轻轻地抚摸了一下小宝的头说:“你说的对,明天再浇水吧!”

11月26日

早晨,我早早地来到了教室,啊!绿色的苗苗已经长得很高很高了!孩子们都簇拥在种子花盆旁,观察着绿油油的苗苗。在几盆萝卜苗和小麦苗中,萝卜苗长得更加旺盛一些。小麦苗显得有些苗条柔弱,孩子们正在讨论着怎么回事呢。“是不是,小麦苗需要更多的养分呢?”“是不是,小麦苗需要更多的阳光或者温度?还是……”

孩子们议论纷纷,多有意思的话题啊!

尹老师笑眯眯地望着孩子们说,“同学们,你们的问题都很好,你们回去查一查小麦发芽需要的条件和萝卜发芽需要的条件吧,会对你们的疑问有帮助的。”

第二天,孩子们就公布了自己的发现(表1),在课前三分钟演讲的时间进行了出色的演讲呢。表1

经过这样的调查研究和演讲以后,孩子们更是充满了好奇,观察得更仔细了,看看他们培植的小苗苗是不是真的是这样呢。

12月1日

周日降温了,刮了一天一夜的风,夜里的最低气温降到了零下8度,今天白天的最高气温也只有零下1度。我们的种子苗怎么样了呢?

匆匆地来到教室,孩子们跑过来告诉我。“老师,老师,放在外面的两盆种子苗全都冻死了,太可怜了。”我走过去一看,果真如此。“孩子们,你们说为什么会冻死呢?”我问大家。“因为温度太低了,它不能生存了。”“对呀,温度、水和阳光缺一不可。”我说。

来到教室内,我们又惊讶了。

两盆小麦苗依然郁郁葱葱的,但是萝卜苗全都“卧倒了”。

翻开双层盘子的上层,可以看到萝卜苗的根都干枯了,乱七八糟地缠在一起。看到这种现象,我故意问:“怎么回事呢?”“老师,一定是缺水了吧!”“那就快点浇水,看能不能抢救过来。”我说。

孩子们纷纷去浇水了,那急切的样子好像在说:“都怪我周六日没来照顾它。”

浇过水以后,大家能做的就只有静静地等待了,希望能够把这些干枯的小苗救回来!

12月4日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我们的小苗也越长越高了。每天来到班里,我和孩子们的眼睛总会被那一片片葱绿所吸引,总会走过去看看是不是缺水,看看是否有什么问题。就这样,小苗成长得非常快乐。但是,渐渐地我们又发现了一个问题,萝卜苗和小麦苗随着越长越高,它们都倒弯下来,趴在花盆的四周。“是小苗生病了吗?”“是我们浇水太多了吗?”

孩子们提出了很多疑问。“不是,孩子们,是咱们在种植的时候,种子与种子之间的距离太稀了,结果小苗的根部不能盘结在一起,没有足够的力量支撑小苗的成长,所以小苗们就会长歪了。”我告诉孩子们。“那下次咱们种的时候多放一些种子就可以了吧。”一个孩子说。“是的,不过也不能太密,一定要疏密得当才可以。”

孩子们听明白了,点了点头,用手轻轻地扶起一根根小苗,又无奈地放下。我想他们的心中一定非常清楚下一次应该怎样培植萝卜苗和小麦苗了。

科学月静悄悄地来,又静悄悄地走,没有生硬的说教,没有各种科技知识的讲座和比赛,但是却给我这个大人和所有的孩子们种下了希望的种子:水培种植真好玩!科学月的活动原来可以是这样的

随着深秋的脚步,师生们迎来了科学月。清华附小的科学月的主题是“水木童新数科节”。主要负责的老师是每个班的科学老师和数学老师,参与者是1~6年级的全体同学。一、升旗仪式上唤醒参与活动的意识

在周一升旗仪式上,有三期都是关于科学小制作的相关展示。有在北京市科技节中获得一等奖的作品制作展示,有孩子们对于清华大学附近的植物、水质等的相关探索与研究以及提出的解决方案的展示。在这里没有长篇大论的理论阐述,没有对于科学月中孩子们必须要完成的任务的布置。在这里,是让孩子们亲自去看,鼓励孩子们在小组中去实践、去探索,去感受什么是科学,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二、科学文具“动”起来

一年级小豆包的文具是“百变魔尺”。一年级的孩子天生喜欢玩具,所以老师们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每天课间的玩具就是魔尺。魔尺有24节、48节不等,颜色也是五彩缤纷,孩子们总是转来转去,喜爱极了。为了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老师把魔尺的图案发到班级的公共邮箱,学生在家可以随意进行练习,可以选择一级、二级、三级不同的图案。一年级的孩子虽然很小,但是他们的动手能力真是很令人吃惊。一个个小图案在他们手中悄悄诞生了。有的变成烟灰缸、有的变成小动物、有的变成小房子,真是百变各异,太神奇了。我也时常拿起来拨弄几下,可是却总是四不像,“嗨,真是没有孩子们灵活啊,孩子们了不起!”

经过一个月的练习,孩子们参加了“一年级百变魔尺”的展示活动。一年级8个班,350名同学都有参与和展示的机会。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首先,把所有8个班的同学都带到大厅中,8个班同时进行魔尺接力赛。根据孩子们变化的难度和速度,最终记录班级的总成绩。

其次,每个班级推荐5名最优秀的同学,在全体同学的接力赛结束后,最优秀的同学到台前进行比赛,记录下比赛的个体成绩,全年级取前三名。

激烈的展示活动结束了,孩子们真是兴奋极了。最后,学校为每个班发放了参赛的奖品,奖品真是非常丰富啊!积木、七巧板、象棋、跳棋、军棋等等,哈哈,都是益智类的学习用品啊。

一年级的小豆包除了参与了“百变魔尺”的比赛,还亲身经历了种子的种植过程呢。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在班里、在家中都种下了萝卜苗和小麦苗,在与种子的共同成长中渐渐地感悟到不同的植物对于阳光、水分的不同的需求,他们的知识随着种子的培植在不断地成长。

在科学月里,孩子们对于科学这个神秘的庞然大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觉得科学没有那么远,其实就在身边,其实还挺好玩的呢。三、一堂有趣的科学课

一天早晨,学校请来了台湾的一位科学老师,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科学是什么。咱们一起去闻道厅看看吧!“我相信!”“我不信!”“让我试试!让我,让我!”

这是早晨8:00,本来是上语文、数学的时间,可是从清华附小大厅中却传来孩子们开心的笑声和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的声音。

我慢慢走进教室,立刻被正在进行的科学实验所吸引了。“同学们,你们想用吹风机做游戏吗?如果用吹风机吹气球,气球不会落下来,信不信?”老师说。“信!”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既然你们信,游戏就不用做了,你们可以下课了。”老师幽默地说。“不,不,我们要做游戏。”同学们说。“那你们信不信?”老师问。“不信,老师,咱们做着试试吧!”同学们答。

就这样,老师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和孩子们交流着。

在同学们试着做完了游戏后,老师说:“刚才的游戏包含了一个科学现象,你们知道是什么吗?”“伯努利原理!”很多孩子居然大声地说。

在生活中,都有哪些地方运用了“伯努利原理”呢?孩子们一下子想到了“飞机在空中飞行”就是这个原理。老师立刻拿出飞机,验证一下孩子们的假设。随着小飞机在天空的飞翔,孩子们发出阵阵开心的笑声。老师最后对同学们说:“你们觉得科学好玩吗?科学需要用到鼻子闻、耳朵听、眼睛看、动手做和头脑想。科学要经过观察——假设——实验——结论几个步骤。”

这样别开生面的科学课,我深深地参与其中了,我也和孩子们一起伸出双手、和孩子们一起认真观察、和孩子们一起开怀大笑、和孩子们一起动脑思考、和孩子们一起玩科学。

这节科学课的执教者是:台湾元智大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的科学老师。他的夸张的声音、夸张的表情、夸张的动作、幽默的语言,把我带进了科学的殿堂,让我在欢笑中,让我在身临其境中感悟到了“伯努利原理”,这就是高素质教师的体现,正如人们所说“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如果在童年时我也能遇到如此的高师,我想或许我会痴迷于科学实验,也许我现在不是一个小学教师,而是一个科学家呢。

听了这节课,我感到自己离一个好老师的标准差的还很多。除了知识本身的问题,更多的是要在激发学生兴趣、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方面下工夫,让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有滋有味,轻松快乐而且终身难忘!

想一想我们大多数的学校,当科学月来临的时候,是先讲几个科学家的故事,然后布置学生们去寻找身边的科学,在班级中制作手抄报,进行手抄报展览。再鼓励学生动手进行小制作,科学月结束的时候,把孩子们的小制作展览出来,这样我们的科学月活动就结束了。这其中,学校没有准确地统计过学生的参与率,也没有准确地统计过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活动对学生的影响,总之,活动的设计缺乏趣味性、参与性、实效性,为什么会缺少这些重要的因素呢?归为一点:理念的守旧,没有把学生喜欢什么,学生接受什么,以及学生的感受放到中心位置,这是我们今后再设计活动、设计课程的时候必须要首先考虑的问题,要像附小一样举办有趣的、好玩的科学月活动。教师温润的爱

来到附小,你会感觉到各个角落都在发生着动人的故事。在教室里,你会看到孩子们小组合作,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你会看到老师用赞许的眼光鼓励着孩子们的质疑,鼓励着孩子们形成独特的思维。在教室外,你常常会看到老师们拉着孩子们的小手,与他们散步,与他们轻声地交谈,这些被牵着小手的孩子可不是学习优秀、听话的孩子,而是各个班级的“种子”选手,他们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呢?那可是各式各样的:不会交往的、多动症的、自闭症的、闲言碎语综合症的、学习障碍的等等。这些孩子虽然暂时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他们在清华附小是安全的、是温暖的、是幸福的,有老师理解他们,有同学帮助他们,有更多的阳光雨露滋润他们,他们在附小听不到呵斥,听不到嘲笑,他们在这里能够快乐地成长。

任何一个来到附小的人都会得到尊重,得到鼓励,孩子们在教师们真诚的鼓励下幸福地成长。附小教师的赞美语也自成体系呢!下面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收集来的。(一)赞美的大拇指

在附小的校园,你经常可以看到校长、老师、同学们互相竖起大拇指,大拇指代表了你的语言、你的思维、你的行为等等得到了认可,值得大家学习,一个无声的大拇指送给你,代表了太多的赞誉之词。(二)课堂上的赞美

1.老师听明白了,谢谢你的分享。

2.某某,你坐姿真端正,坐到哪里都是闪耀的星星,都能看到你。

3.数学符号这么神奇,你们真是了不起!

4.你真会学习,能够认真观察,找出规律,了不起!同学们,把赞美的大拇指送给她!

5.你虽然坐的离我最远,但却是最闪亮的一颗星。

6.哎呀,你的发言太让我惊喜了,你是怎么想的啊?

7.你真会提取关键信息,有了不起的思维。

8.你真棒,我担心你说错的地方,你却都说对了。

9.你的思维太有创意了,老师从来没想到这一点呢。

10.你能倾听别人的发言,找到别人发言中的问题加以评论,找出不同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思考,真是会倾听、会学习。(三)作业中的赞美

1.这就是认真后的收获,继续努力吧!

2.喜欢你写的日记,那么平实真切,期待你的更好的作品。

3.秋天来了,你的作业写的也漂亮多了!

4.你的种子发芽记录特别及时,观察得很细致,老师觉得很有意思!

5.你昨天生病了还能主动完成作业,老师真佩服你!

6.你的天天练,太有意思了,每次的作业都画了数学漫画,了不起,真的了不起。

7.你写的数字真精神,干净整洁!

8.心情不错吧,从整洁美观的作业能够看出来。

9.喜欢你的作业,更喜欢爱学习、会学习的你。

10.主动改掉作业中的错,是一种重要的学习习惯,你做到了。(四)交往时的赞美

1.你在小组合作中积极参与,帮助组员共同进步,大家都喜欢你。

2.你在小组内发言声音适合,不打扰其他小组,很好地控制了噪音,你很棒!

3.你知道上课时不打扰老师、不打扰同学,在同桌招惹你的时候你保持了安静,学会了处理事情的方法。

4.老师看到你捡起教室里的废纸扔进了垃圾箱,我知道那不是你扔的,但是你却主动去做,老师为你竖起大拇指。

5.你知道“见贤思齐”,当老师表扬好同学时,你马上向他学习,老师喜欢你这样有上进心的孩子。

6.老师喜欢你的宽容,我愿意成为你的朋友。

7.你很有礼貌,每一次见到你,你都主动行鞠躬礼,还问“老师好”。

8.你笑眯眯的小眼睛总是让我感觉到你的热情,你的朋友一定很多吧!

9.你笔挺的站姿让我喜欢,就像一名战士一样。

10.你能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宁愿自己受点委屈,老师看在眼里,老师支持你的做法,为你点赞!

在附小这样的赞美你可以随时听到,如春风般掠过儿童们的心田。这些小苗苗,无论是强壮的、弱小的,都在赞美的呵护下吮吸着营养,努力地成长,成长!

我喜欢附小的这种田园式的自然环境,更喜欢师生、生生之间的这种温润的生活方式。这种温润的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呢?我想一定离不开附小的师生关系文化的引领与认可,在清华附小“十二五规划”办学行动纲领中这样写道:“教师与学生之间陪伴才有感情,要彼此真诚、彼此信任、彼此尊重、彼此赢得”。简单的一句话,却融入了对教育的深刻理解。有趣的水木秀场

今天是清华附小第67期水木秀场的展示,中午12:40,闻道厅里已经坐满了来自各个班级的孩子们。今天展示的小将是一(一)班的冰球小将刘昊新同学,他虽然小小的年纪,但是已经是清华附小冰球队的主力队员了,参加了北京市冰球比赛,获得了亚军的好成绩。今天的水木秀场,他带来了比赛的录像,和孩子们一起分享冰球运动的乐趣。大家观看着比赛的录像,刘昊新给同学们做着及时的讲解,他是在向全体同学普及冰球知识呢。在观赏结束后,他和现场的听众们进行了互动,提出了几个有关冰球运动的小问题,听众们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例如:一支冰球队一共有几个队员?再如:冰球队的服装有深色和浅色两种,在什么情况下穿深色?再如:冰球队员都站在什么位置呢?

刘昊新同学展示完毕后,把他的队友、教练和校长都请到台前,对他们表示感谢,窦校长即兴讲述了有关刘昊新同学对集体有责任感的小故事,把一个冰球小将的形象勾勒得更加丰满了。

我不是第一次参加附小的水木秀场,但是每次参加都让我感动,让我感受到真正的教育是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让他们在尽可能大的舞台上去展示自己、激励自己,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自己。清华附小的做法每个学校都可以模仿,我们昌平分校也可以这样为学生们搭建成长的舞台。

我是这样初步策划我们学校的“童心秀场”的:

第一,时间:每个学期共6次,每个月办2次,在周三中午1:30。地点:阶梯教室。

第二,参与对象:每个年级有一个名额,进行展示。

第三,组织者:展示者本人、班级班主任以及德育处人员。

第四,参与展示的内容:书法、绘画、音乐、小实验、机器人、小制作、摄影、旅游等等,都可以进行展示,展示自己的兴趣与爱好。

期待着我们学校的“童心秀场”同样精彩,同样感人!一片叶子落下来

深秋的风吹过,一片片叶子从树上飘下来,悄悄地落在草地上、秋千上和公园的躺椅上。

一片叶子的飘落对于成人来讲意味着生命的交替,意味着秋天即将结束,冬天将要来临。秋风一吹,树叶自由飞舞,好像在告诉人们:“明年再见!”然后树叶们各自找到自己的归宿,悄悄地睡去。

但是,一片叶子在孩子们的眼睛里又是什么呢?难道不是一片枯叶吗?还有什么价值吗?

今天下午是清华附小的创新实践课,课程的主题是“我与一片叶子的故事”。在上课前一周,老师就让孩子们到清华园里捡拾各种各样形状的叶子,并分类整理好。于是在上课前,孩子们每个人的手里就都有了五彩缤纷的叶子。

也许,在成年人的眼中,这些都是一片片的树叶,但是在孩子们的眼中,这些树叶是一个个缤纷世界,是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清华附小的老师们做了一件非常简单,但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孩子们,让孩子们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

今天下午的创新实践课,老师仅仅提出了两个要求。第一,小组合作整体设计构思,用叶子画来表现一个故事。第二,分工明确,人人参与,突出创意。

在这两个要求提出后,老师在大屏幕上又展示了“叶子画制作的技术支持”(表2)。表2

孩子们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开始动手操作了。

一个小时的创新实践课,孩子们就这样贴呀、画呀,忙得不亦乐乎。如果不是你亲眼所见,你会相信这些都是孩子们的创作吗?

秋天,对于孩子们来讲,不仅仅是一片片叶子的掉落,是一个充满了奇幻的世界,是一个个充满乐趣与情趣的小故事。第二章冬之乐温暖的冬

几场深秋的雨后,天气越来越凉了,南飞的大雁不见了踪影,路上的行人也纷纷穿上了厚厚的冬衣,呼啸的寒风像顽皮的小孩子使劲地摇曳着仅剩了几片叶子的树梢。

冬天来了!每天我依然是清晨5:30从家出发,天还没有亮,路上也没有什么行人,只有疲倦的星星和月亮与我同行。但是我并不觉得孤独,因为我每天都要去那个有温暖、有亮光、有故事的地方。每天到达附小的时间大约是7:00,正是迎接冬日的第一缕阳光升起的时候,我的心中充满无限的憧憬与期待。

冬天的附小很温暖。附小的建筑都是开放式的,打开教室的门直接就是外面的小操场,没有遮风避雨、御寒保暖的封闭楼道,但是走进教室却是非常的温暖,孩子们进了教室就要脱去外罩,一点感觉不到寒冷。有一些临近暖气的孩子甚至抱怨有点儿热,小脸蛋总是红扑扑的。虽然教室外面是寒风凛冽,但是教室里却是温暖如春,孩子们在这里与老师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