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7 22:04:02

点击下载

作者:黄燕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藏族

藏族试读:

编委会名单

主编

王泉根

副主编

张海洋 郝尚勤

编委会成员(按姓氏音序排列)

丁 娥(回族) 杜尔伯台(蒙古族)

郭宇波 黄燕(仡佬族)

李小冰 普驰达岭(彝族)

石国勇 田山川

王海燕(羌族) 王锋(白族)

王 莉(满族) 王晓澄

韦 平(壮族) 仙米西努(维吾尔族)

熊德鼎(普米族) 杨华

张锦秀(土家族)

审稿专家(按姓氏音序排列)

金汝彬(回族) 宋全(蒙古族) 隋青(蒙古族)

王铁志(蒙古族) 张若璞(蒙古族)

序言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中国人,谁不熟悉这首歌?中国人—无论你走到哪里,无论你年长年少,都会被这首旋律优美、热烈欢快的歌曲感动,都改变不了脉管中奔涌着的中国心。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这55个少数民族是: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中国少数民族分布广泛,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行政区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

雄踞世界东方的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在历史长河中,中国56个民族由于政治、经济、地理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的不同,因而既有同种同源同根同脉同习同缘的共性,又有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形成中华民族大家庭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从内蒙古大草原蒙古族的“那达慕”赛马竞技,到云南西双版纳傣家山寨的泼水节;从世界屋脊传唱的古老神秘的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到漓江两岸刘三姐故乡的壮族对歌;从舞动在白山黑水间的朝鲜族长鼓舞,到响彻青海湖畔的土族“花儿”;从在绿得醉人的新疆吐鲁番葡萄沟翩翩起舞的维吾尔族舞蹈,到在如梦如画的大理白族自治州苍山洱海间飘荡的叮咚三弦??正是这色彩斑斓、风格各异的多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万千气象、万紫千红、万古长春的壮丽画卷。

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优秀传统,把丰富多彩、气象万千的中国56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构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特邀请有关民族文化学者与作家,一起为广大少年儿童编撰了这套“五六一文化工程—民族文化经典故事丛书”。

可以说,这套丛书是专为新世纪少年儿童量身定做的,一个民族一册,共56册。丛书以56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为主线,有机融汇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故事艺术,图文并茂,生动形象,融思想性、故事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炉。除了纸媒图书外,又制作成CD和DVD光盘,力图用多媒体的形式,全方位展示56个民族历史文化的绚丽画卷与壮美史诗。这是献给伟大祖国母亲的礼物,献给亿万少年儿童的精神食粮。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本好书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好书大家读,读书长精神。“五六一文化工程”编委会

第一章 雪山圣湖边的民族——藏族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根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藏族人口大约有541万,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也有分布。藏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藏族语言又分为卫藏方言、康方言、安多方言三种主要方言。藏族世代居住在山峰林立、湖泊众多的青藏高原上。美丽的雪山圣湖孕育了古老的藏族人民。

青藏高原的来历

很早很早以前,现在的青藏高原所在的地方不是高原地形,而是一片无边无际的大海。海涛卷起波浪,搏击着长满松柏、铁杉和棕榈的海岸,发出哗哗的响声。森林之上,重山叠翠,云雾缭绕。森林里长满了奇花异草,成群的斑鹿和羚羊在奔跑;三五成群的犀牛迈着缓慢的步伐,悠闲地在湖边饮水;百鸟在树梢跳来跳去,唱着欢快动听的歌;兔子无忧无虑地在茂盛的草地上奔跑。这是一幅多么和平、安宁的景象呀!

有一天,海里出现了一条五头巨龙,它搅起万丈恶浪,摧毁了花草树木,把森林搞得乱七八糟。飞禽走兽都预感到灾难临头了,纷纷四处逃命。它们往东逃,东边森林倾倒、草地淹没;它们又往西跑,西边的狂涛巨浪打得它们喘不过气来。飞禽走兽们走投无路了。突然,大海上空飘来了五朵彩云,化为了五位仙女。仙女们来到海边,施展法力降服了五头毒龙。五位仙女又施展神力,将大海退去。于是,东边变成了茂密的森林,西边出现了万顷良田,南边是花草茂盛的花园,北边是无边无际的牧场。

五位仙女最后化作喜马拉雅山脉的五座主峰,屹立在青藏高原的西南部,守卫着这个幸福的乐园。为首的翠颜仙女峰便是珠穆朗玛,今天的世界最高峰,当地人都亲切地称之为“神女峰”。

藏族发源于我国西藏境内雅鲁藏布江流域的中部地区。考古学家们发现,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藏族的祖先就在雅鲁藏布江流域生息繁衍了。藏族是由青藏高原上的土著居民与西部的古羌人、吐谷(yù)浑等氏族、部落融合而成的民族。藏语称西藏为“博”,西藏地区的藏族自称“博巴”(“巴”是人的意思)。清代才有了“藏族”这个叫法。关于藏族的起源,在藏区有一个家喻户晓的猕猴变人的传说。

藏族的起源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西藏还没有人类出现,只有动物和植物。有一只猕猴,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泽当地区的山林之中。后来,它受到观音菩萨的点化,来到了雅隆河谷的山洞中,潜心修行。

有一天,山中来了一个魔女,她喜欢上了这只猕猴,先是用美色引诱它,然后又娇滴滴地对它说:“我们两个结合吧!”

猕猴答道:“我是观音菩萨的弟子,奉命来此修行。如果与你结合,岂不前功尽弃?你快走吧!”

魔女悲切地说道:“你如果不和我结合,那我只好自尽了。我前生注定要被降为妖魔;因为和你有缘,专门找你做伴侣。如果我们成不了亲,日后我必定成为妖魔的老婆,将会杀害千万生灵,并生下无数的魔子魔孙。那时,雪域高原将会是魔鬼的世界,多么可怕,这是我不愿意干的事情。所以希望你答应我的请求。”

猕猴听了这番话,心想:“我如果与她结成夫妻,就得破戒;如果不与她结合,又会造成可悲的后果,这可如何是好?”

猕猴左思右想,还是拿不定主意,于是翻了一个跟斗,施展腾云驾雾的本领,来到普陀山找到观音菩萨,把遇到魔女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观音菩萨,并真诚地问菩萨自己该怎么办。

观音想了想,说:“这是上天之意,也可以说是个吉祥之兆。你能与她结合,在雪域繁衍人类,是莫大的善事。你速去与魔女结成夫妻吧。”

猕猴得到了观音菩萨的指点,又是一个跟斗翻回雅隆河谷的山洞中,只见那魔女还在那里苦苦等候。于是,猕猴便与魔女结成夫妻,开始了新的生活。

后来,这对夫妻生下了六只小猴,六只小猴性情与爱好各不相同。猕猴将这六只小猴送到树林中,让它们各自去觅食生活。

三年以后,猴父去看望它的子女,发现它们已繁殖到五百只了。这时,树林里果子也越来越少。

众小猴见老猴来了,便纷纷嚷道:“你们生了我们,我们又繁衍了子女,现在果子越来越少,我们以后吃什么呢?”他们一个个都一副凄惨的表情。

老猕猴见此情景,束手无策,自言自语道:“我和魔女生下这么多后裔,是遵照观音菩萨的旨意。今天的事,我不如再去请示观音,也许她能给我拿个主意。”想到这里,它又来到普陀山请示观音。

观音命令猕猴去须弥山中,取了天生的五谷种子,撒向大地。很快,大地不经耕作便长满了各种谷物。猴子们得到了充足的食物,尾巴慢慢地变短了,也能说话了,逐渐变成了人,他们就是雪域上的先民。“赞普”是藏语,是古代藏族君王的称号。根据史书记载,早期西藏地区分裂为十几个各自为政的部落和部族,直到第一位赞普—聂赤赞普出现,西藏才逐渐走向统一。

关于聂赤赞普的身世,有一个十分神奇的故事。

第一位赞普的传说

相传很早以前,在一个叫波密的地方有一位女子,名叫加姆则,她生下了九个儿子,最小的名叫乌比热。乌比热容貌非常俊秀,而且神通广大,但是手指间却像青蛙一样长着蹼,人们把他看成魔鬼的化身,把他从波密赶了出来。

乌比热四处流浪,最后来到了西藏山南地区的雅隆河谷,遇见雅隆部落派出的人,他们正在为自己的部落寻找一位首领。

这些人见乌比热容貌奇美,就问他:“你是什么人?从什么地方来?”乌比热因为语言不通,便用手指了指天空。人们以为他是天神之子,十分高兴,便用肩膀把他抬回了部落,尊他为首领,称他聂赤赞普,意思是“坐在肩膀上的国王”。

聂赤赞普当上了雅隆部落的首领,修建了雍布拉康城堡作为自己的住地。于是,“最早的国王是聂赤赞普,最早的城堡是雍布拉康”就成了西藏人民的口头语。至今,雍布拉康城堡仍然屹立在雅隆河谷上。

公元7 世纪,赞普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定都逻些(今拉萨),建立了吐蕃(bō)王朝。松赞干布时期,创制了藏文、藏历,制订了法律、度量衡,分设文武各级官职。松赞干布还与唐朝及天竺(今印度)、泥婆罗(今尼泊尔)广泛交往,引进他们的先进文化,佛教在这个时期传入了西藏。吐蕃王朝延续数百年,与唐朝曾两度联姻,关系密切,为藏族融入中华民族奠定了基础。元朝时,西藏正式纳入祖国版图。

公元641年,松赞干布与唐朝的文成公主成亲,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在藏族民间,人们是这么传颂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的故事的。

迎娶文成公主的传说

松赞干布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首领,他仰慕唐朝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又听说唐太宗有一位贤淑美丽的女儿叫文成公主,便想求娶来做妃子。于是他派了聪明能干的大臣禄东赞率领请婚使团,前往大唐国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请婚。

禄东赞到长安的时候,印度、波斯等国家也派了使团来求娶文成公主。唐太宗非常为难,为了公平合理,就决定让婚使们比试智慧,说:“哪个最聪明,就把公主许配到他们那里去。”

比赛开始了。皇帝派人牵来一百匹马驹,一百匹母马,叫使臣们找出马驹的妈妈,看哪匹马驹是哪匹母马生的。别的使臣都抢先跑去,他们把毛色相同的分在一块,认为什么颜色的马驹就是什么颜色的母马生的,结果都分错了。

禄东赞是最后去分的。他先把马驹同母马分开关起来,隔了一夜才把母马一匹匹地放到马驹当中去。马驹一看到自己的妈妈来了,忙去吃奶,就这么一匹匹地放,一匹匹地找,不一会儿全分出来了。

第二天,皇帝又把各个使臣叫去,给了他们一块很大的玉石,要他们把玉石用丝线穿起来。这块玉石的洞眼很小很小,从这边到那边,要经过一条很长很长的、弯弯曲曲的孔道。别的使臣以为好穿,都争先恐后地抢着去穿,可是任他们怎么穿也穿不好。时间长了,有的把一只眼睛都眯得睁不开了,有的把脖子也给弄歪了。

禄东赞也有些为难。他没有抢着去穿,而是静静地坐在一棵树下想主意。忽然,他看见一只蚂蚁从一个小洞里爬出来,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轮到禄东赞穿玉石时,他在玉石的一个洞眼旁抹上蜂蜜,把丝线拴在一只蚂蚁的腰上,然后把它放到另一边的洞眼里,慢慢往洞口吹气,促使蚂蚁往前走。蚂蚁闻到了蜂蜜的香味,在气流的帮助下,拖着丝线一步一步往里爬,花了整整四天工夫才从另一个洞眼爬出来,丝线也顺利地穿过了洞眼。蚂蚁的腰现在那么细,就是那个时候穿洞眼给勒的!

最后,禄东赞又在汉族老大娘的帮助下,从五百个穿着打扮一样的美女中指认出文成公主,终于在这场智慧比拼中获得完胜,完成了求亲使命。

文成公主进藏时,从内地带来了各种粮食种子、佛教经卷、医药书籍等宝贵物品,还有许多铁匠、石匠、木匠也跟随她一起进藏。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不仅增进了藏汉民族间的友谊,更引进了内地的先进文化,推动了西藏地区的繁荣。

藏文是在公元7世纪上半叶创制的,后来又经过三次修订,通用至今。藏文的创制者名叫图弥三菩扎,他是松赞干布非常宠信的大臣,被列为吐蕃七贤臣之一。

图弥三菩扎创制藏文的故事

松赞干布刚刚登基的时候,周围的各个邻邦纷纷前来祝贺。各国使者云集逻些,把从本国带来的贺礼献给藏王,并将用本国文字书写的礼单和贺信呈给藏王。

那时吐蕃没有自己的文字,不能像其他国家那样用自己的文字书写馈赠的礼单和致谢信。松赞干布想:“我们吐蕃没有文字,行政事务很难办好,而且还要被其他国家的人笑话,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们不能依靠别国的文字,要按自己的语言,创制出适合我们自己的、能充分反映我们思想文化的文字。”

于是,松赞干布派图弥三菩扎带着十个随从,远赴印度去学习文法,为创制自己民族的文字作准备。图弥三菩扎一行历尽艰难险阻,最后终于到达了印度。

图弥三菩扎来到印度的南部,拜一位佛教徒为师,勤奋苦学印度梵文。图弥三菩扎天资聪颖,很快就掌握了梵文。后来,他又拜师学习了各种佛教经典。

几年后,图弥三菩扎带着满腹的语言知识和许多佛教典籍,克服重重艰险回到了西藏。

为了让图弥三菩扎能够专心于文字创制,松赞干布在拉萨的娘热地区为图弥三菩扎专门建造了一座宫殿,名叫“公卡玛如”。公卡玛如的外形非常特别,是在一块巨大的黑色乌龟石上盖成的宫殿,远远望去,就像一只大黑龟背上驮着一尊高大的石塔,十分别致。

图弥三菩扎在公卡玛如勤奋地工作了五年,终于创制出本民族的文字。松赞干布下令全民学习藏文,并以身作则,在公卡玛如跟随图弥三菩扎学习文字,足不出宫达四年之久。在国王的带动下,吐蕃上下臣民学习文字蔚然成风。

有了文字,松赞干布邀请印度、尼泊尔等国和唐朝的大师来西藏翻译佛经,使佛教在西藏广为传播。

文字使西藏摆脱了愚昧,对西藏的发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所以图弥三菩扎虽然在吐蕃七贤臣中只排名第四,但他的功绩却远远胜过其他六位贤臣。

第二章 藏族的生活习俗

藏族传统服装的特点是“宽袍大袖”。畜牧区和农业区的藏民服装有所区别。牧区藏民多穿毛皮做的外袍,农区则穿氆氇做的外袍。藏袍一般比穿着者的身高还长,穿时要把下部上提到下摆离脚面有三四十厘米高,然后扎上腰带,怀里可以装很多物品,牧区男子甚至可以把小羊羔放在里面。取下腰带,藏袍又可以当被子盖,非常实用。

藏族妇女冬天穿长袖长袍,夏天着无袖长袍,里面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衬衣的袖子要比其他衣袖长四十厘米左右。跳舞时放下袖子,甩袖迎空起舞,姿态优美。藏族妇女系的围腰,在藏语里叫“帮典”,是用彩色氆氇缝制的。帮典的颜色有的艳丽强烈,有的素雅娴静,是藏族女性服饰中的亮点。帮典的来历,据说还与文成公主有关哩。

帮典的故事

传说当年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成亲的时候,将染料藏在耳朵里带进了西藏。有一次,文成公主路过一个藏族村庄,看见妇女们的围腰十分简陋,就停下来教这里的姑娘们捻线、染线,织成彩色的帮典。藏族姑娘系在腰上,如同天上的彩虹飘落人间,说不出的美丽。氆氇是西藏特有的一种白色毛料,用牛、羊毛混纺或单用羊毛织成,一般用来作衣料,也可以用来做帐篷。

藏族人居住的青藏高原,气候寒冷,雨水稀少,蔬菜瓜果不容易成活,只能栽种耐高寒的作物,如青稞、小麦、豆类等。青稞是藏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藏族人的主食—糌粑,是用青稞炒熟磨成细粉,吃的时候用水或茶拌和,捏成小团食用。糌粑既便于储藏又便于携带。关于

青稞种子的来历

,在四川阿坝藏族地区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青稞种子的来历

几千年以前,有一个国家叫布拉国,疆域宽广,人口众多。在布拉国,人们吃的是牛羊肉,喝的是牛羊奶,没有其他的粮食和蔬菜。只有国王的宫殿里才有一些果树,也只有国王和他的大臣们才能吃上一点儿水果。

国王有个儿子叫做阿初,是一个聪明、勇敢、善良的青年王子。他听说山神日乌达那里有粮食种子,把这些种子撒在地里就能长出又香又好吃的粮食来。他想让全国的百姓都吃上粮食,就决定到日乌达那里去讨种子。

阿初王子告别了国王和王后,带着二十个披甲佩刀的武士,骑着骏马出发了。他们翻过一座又一座大山,越过一条又一条大河。一路上,阿初王子身边的武士,有的被野人杀死了,有的被毒蛇和猛兽咬死了,有的被湍急的河流冲走了。等到翻过九十八座大山,涉过九十八条大河,就只剩下阿初王子一人一马了。

阿初王子牵着他的马,一步一跌地爬上了第九十九座大山。山顶上一棵高大的罗汉松下面,坐着一位老阿妈,她正拿着线锤在纺线。阿初走上前去,把他的身世来意告诉了老阿妈。老阿妈仔细打量了阿初一番,说:“要找日乌达很容易,翻过这座山,过了山下的大河,沿着河岸往上走,河的尽头有一个大瀑布,在那里,你只要高喊三声日乌达的名字,他就会出来见你。”说完她就不见了。原来老阿妈是地母,她被阿初的诚意感动了,特意来给阿初指路的。

阿初按照老阿妈的指点,来到了大瀑布前。他对着瀑布恭恭敬敬地行礼,接连喊道:“尊敬的神日乌达,请您出来吧,我有一件事情请您帮忙!”刚喊完第三遍,一个像高山一样高大的老人从瀑布中现出来,老人雪白的胡子跟瀑布一样从山顶拖到山下的河水中。这个巨大的老人,就是阿初王子求见的日乌达。

山神日乌达得知了阿初王子的来意,见阿初意志很坚定,就对他说:“要想得到粮食种子,只有到蛇王那里去偷。秋天蛇王收了庄稼以后,就把粮食装进口袋里,放在他的宝座下面,周围都有卫士把守。但是,每逢一年一度的敬神日,太阳当顶时,蛇王要到山顶湖边去拜访龙王。虽然他来去只有一炷香那么久,但他的卫士们都要趁这个机会打瞌睡。这一炷香的时间,就是去偷他的粮食种子的好时机。不过,你要当心,蛇王很凶狠也很吝啬,他从来不愿把粮食给世上的人,你如果被蛇王发现,他会把你变成狗吃掉的。”日乌达详细告诉了阿初到蛇王那里去的路,并从怀里掏出一颗像黄豆一样的东西交给他,说:“这是一颗‘风珠’,在万不得已时,你把它含在口里,它会帮助你跑得像风一样快。万一不幸你被蛇王变成了狗,也不要怕,你赶快往东跑。等你得到一个姑娘的真爱时,你再回到你的国家去,那时你就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