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8 01:32:25

点击下载

作者:张杰锋,李欣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红军

红军试读:

第一章 烽火中诞生

一、风云突变,国民党右派反动势力举起屠刀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军阀混战,兵连祸结,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为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国民党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李大钊等出席了大会,并参加了领导工作。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国民党于1924年5月建立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该校在北伐中起了重要作用。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正式开始北伐。全军共8个军,约10万人,分三路进军。此前的5月20日,叶挺独立团作为北伐先遣队的一部挺进湖南,揭开了北伐的序幕。1926年9月至11月,北伐军在江西歼灭了孙传芳的主力,占领南昌、九江等地。1926年10月10日北伐军占领武昌。当年底至1927年2月,北伐军先后攻克福建、浙江。1927年3月24日,北伐军占领南京。到1927年春,工农革命的风暴已经席卷了大半个中国。

正当革命形势如火如荼之际,一股暗流已经悄然出现在革命阵营中。帝国主义为了维持其在华的权益,阻挠国民政府北伐。1926年9月5日,英国军舰炮轰四川万县,甚至连教堂也被击毁。1927年3月,帝国主义命令他们在下关的军舰对南京市内的北伐军和市民开炮轰击,制造了中国军民死伤2000余人的南京惨案。北伐军进抵长江中下游地区后,英、美、日、法等帝国主义国家增调至上海的驻军多达3万余人。

与此同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同帝国主义和中国资产阶级右翼勾结起来,加紧反革命阴谋活动。早在北伐战争开始前,国民党右派头子蒋介石就蓄谋破坏国共合作。1926年3月20日制造了“中山舰事件”,逮捕了海军局代理局长、共产党员李之龙和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的共产党员,窃取了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的军权。北伐战争中,蒋介石布置他的嫡系部队进兵东南各省,趁革命形势高涨和敌人内部激烈分化的时机,收编了大量的军阀部队,扩大自己的武装,使得这些军阀部队一下子变成了“革命”部队。羽翼丰满的蒋介石迅速脱下了所谓革命的外衣,摇身变成了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新军阀的代表,其反共、反人民的本性终于显露出来。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帝国主义的指使下,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查封各种革命团体,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据不完全统计,在事变的3天中,遭杀害者300多人,被拘捕者1000多人,流亡失踪者5000多人。上海区委领导人汪寿华、赵世炎等都在此次政变后不久英勇牺牲。

继上海大屠杀后,反动派按计划在广州、南京、宁波、杭州、福州、汕头、厦门等地也相继制造了杀害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的血案。

奉系军阀张作霖与蒋介石的反革命活动遥相呼应,也在北京、天津等地逮捕共产党员和革命人士。4月28日,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和20名革命者英勇就义。

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政府”,开始了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标志北伐战争首先在东南各省遭到失败。

当革命形势危急的关头,汪精卫也终于露出了狰狞的面目。

7月14日晚,汪精卫召开了秘密会议,确定了“分共”和大屠杀的计划。7月15日,汪精卫召集了“分共会议”,宣布正式和共产党决裂,公开背叛革命。紧接着武汉地区的大屠杀开始了。

汪精卫集团提出“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血腥口号。大批共产党人、革命的工农群众牺牲在反动派的屠刀之下。

面对国民党右派反动势力屠杀,当时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尤其是放弃了对武装力量的领导权,对蒋介石、汪精卫等一系列反共反革命的阴谋活动,一再妥协让步,不敢放手发动工农群众,组织工农武装进行反抗,致使许多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纷纷倒在国民党右派反动势力的屠刀之下。

至此,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终于失败了。

二、以暴止暴,共产党决定拿起枪杆

1927年7月,国共合作全面破裂。中国革命处于一个历史的转折关头,面临着由高潮进入低潮的极其严重的形势。面对国民党右派反动势力的疯狂屠杀,中国共产党必须作出抉择!

8月7日,为了总结党的经验教训,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党在新时期的战略任务,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出席会议的共22人,其中有中央委员李维汉、瞿秋白、张太雷、邓中夏、任弼时、苏兆征、顾顺章、罗亦农、陈乔年、蔡和森;候补中央委员毛泽东、李震瀛、陆沉;中央监察委员杨匏安、王荷波;共青团代表李子芬、杨善南、陆定一;湖南代表彭公达;湖北代表郑超麟;军委代表王一飞;中央秘书邓小平。共产国际代表罗明纳兹,以及协助他工作的纽曼和洛蜀莫娃也参加了这次会议。

会议上,瞿秋白代表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就党的任务和工作方针问题作了报告,强调指出:在国共分裂以后,共产党要以革命的方法争取民权,要用军队发展土地革命。会议通过了《中共“八七”会议告全党党员书》、《最近职工运动决议案》、《最近农民斗争决议案》和《党的组织问题决议案》等文件。会议进一步肯定了中央临时政治局关于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的总方针,并决定在湘、鄂、赣、粤几个革命基础较好的省份,发动群众,举行秋收起义。

会上,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罗亦农、任弼时等先后发言,深刻地批评了陈独秀在大革命中所犯的一系列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提出了许多正确的意见和主张。毛泽东在发言中着重指出了陈独秀不重视军事、不抓枪杆子的教训,强调了军事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他明确提出党今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科学论断。会议第一次在全党提出“造成真正革命的工农军队”、“造成真正人民的军队”。不久,中央决定各地武装起义的革命军队,统一称为“工农革命军,用工农的红旗”。

八七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重要会议,它在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后,总结了失败的经验教训,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定了党在农村领导武装暴动、开展土地革命的斗争方针。这次会议对于挽救大革命失败所造成的危局,实现党的战略转变起了重要作用。

三、武装起义,中国革命进入新的时期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的惨痛教训,使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必须进行武装斗争,通过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而要进行武装革命,首要条件就是必须建立起一支革命军队。从1927年8月到1928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中部、南部、东部、北部、西北的广大地区,领导了近百次不同规模的武装起义。中国革命进入了创建红军,开展土地革命战争的新时期。

1.南昌起义: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为了挽救革命,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屠杀实行武装抵抗,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8月1日在南昌发动了武装起义。这次起义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创了我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新时期。

此前的7月间,汪精卫便已公开宣布与共产党决裂,背叛革命,在武汉地区制造大屠杀,并于22日亲到庐山,与孙科、朱培德、张发奎密谋策划,企图欺骗贺龙、叶挺上庐山,加以扣押,并命令由贺、叶指挥的第20军和第24师两部集中于德安,以便反动派军队合围歼灭这两支革命武装。这个阴谋为在第4军担任参谋长的叶剑英得知,他立即与贺龙、叶挺密商对策,贺、叶决定不去庐山,也不理睬张发奎要部队集结德安的命令,而将部队直开南昌。

7月25日,周恩来由武汉秘密来到南昌,27日召开会议,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决定于8月1日发动起义,随即成立了起义总指挥部。

8月1日凌晨两点,在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的领导下,南昌起义爆发了。由于布置严密,起义部队经过5个小时的激烈战斗,全歼驻在南昌的敌军,并控制了全城。8月2日,驻马回岭的第4军第25师主力,在前委派去的聂荣臻领导下,开到南昌和主力部队会合。起义胜利后,起义军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番号,贺龙任代总指挥,叶挺任代前敌总指挥,刘伯承任军事参谋团参谋长,郭沫若任总政治部主任。部队编为3个军:第20军,军长贺龙,党代表廖乾吾,辖第1、第2、第3师以及军直属教导团、特务团和特务营;第11军,军长叶挺,党代表聂荣臻,辖第24、第25、第10师和军直属炮兵营;第9军,军长韦杵(未到职),副军长朱德,党代表朱克靖,以原军官教导团为骨干,还有一些南昌的印刷和铁路工人参加,约1个团的兵力。

8月1日上午,前委召开了国民党中央委员及各省、区、特别市和海外各党部代表联席会议,讨论通过了《联席会议宣言》等文件,成立了以共产党员为领导核心,有国民党左派人士参加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革命委员会由宋庆龄、邓演达、谭平山、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恽代英、吴玉章、郭沫若、徐特立、林祖涵、彭湃、何香凝等25人组成。同日,担任国民党中央委员的共产党员和7名国民党左派人士共同署名,发表了国民党《中央委员宣言》,义正词严地揭露了蒋介石和汪精卫的叛变行为,强调反对帝国主义,扫除新旧军阀,要为解决土地问题而斗争。

南昌起义使国民党反动派大为震惊。汪精卫调朱培德的第3、第9两军主力向南昌疾进,妄图包围南昌,消灭起义部队。面对这种形势,8月3日至6日,起义部队先后撤离南昌,取道临川、宜黄、广昌南下。蔡廷锴的第10师到达进贤县李家渡时叛变,率部折向赣东北。武汉分校的干部和学员,乘船赶到九江后被张发奎扣留,分校党代表陈毅化装南下,在临川追上起义军,被派到第25师第73团任党代表。这时,蒋介石急令留守两广的第8路军总指挥李济深抽调8个师的兵力,分向江西、湖南南部前进,准备截击南下的起义军。起义部队在瑞金、会昌地区击败敌军黄绍竑、钱大钧等部的拦阻后,变更经寻邬(今寻乌)出梅县的原定路线,改由长汀、上杭进入广东的三河坝、潮州、汕头地区。朱德率第25师留守三河坝。周逸群率第3师留守潮、汕。10月3日,在流沙镇,从汕头撤出的部队和前委首脑机关会合后,前委在流沙镇召开会议,周恩来总结了失败的经验教训,要求武装人员退往海丰、陆丰作长期斗争。

留守三河坝的第25师等部,在朱德、陈毅等指挥下,在同由汕头、潮州撤出来的第20军第3师第6团、教导团会合后,决定迅速退出广东,向粤赣边转移。经过艰苦的转战,仅存800余人。11月初,部队在崇义县的上堡、文英、古亭地区进行整编和训练,全军编成一个纵队,朱德任司令员,陈毅任党代表,王尔琢任参谋长。下辖3个步兵支队(相当于营)、1个机炮大队、1个特务大队(相当于连)。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成为红军第一方面军的主要部分,也是中国工农红军的骨干之一。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中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的起点。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每年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从此,8月1日就成了我军的建军节。

2.秋收起义:第一次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党的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制订了在湖南、湖北、广东、江西四省举行秋收起义的计划。为了加强对湖南农民起义的领导,中共中央派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毛泽东、彭公达到长沙,传达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改组了中共湖南省委,指定毛泽东为中央特派员,彭公达为省委书记。

1927年8月中旬,中共中央特派员毛泽东回到长沙。湖南省委开会决定,集中力量发动湘东秋收起义,会攻长沙,并成立了由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负责领导这次武装起义。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湖南的秋收起义,要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我们党从前的错误,就是忽略了军事,现在应以百分之六十的精力注意军事运动,用枪杆子夺取政权、建设政权。

会议一致认为,不再沿用国民党左派的名义,直接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领导人民斗争,建立“工农革命军”。起义后应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民主政权。会议确定在湘赣边界的长沙、醴陵、浏阳、平江、湘潭、宁乡等县和安源矿区发动起义。

9月初,经过联络和组织,毛泽东在安源召开军事会议,讨论部署了起义的具体行动计划。参加起义的武装力量,统一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由卢德铭任总指挥,余洒度任师长,余贲民任副师长,钟文璋任参谋长。下辖3个团:第1团,以原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为主,加上湖北崇阳、通城农民武装及平江农民自卫军一部组成,团长钟文璋;第2团,由安源工人纠察队、矿警队和萍乡、醴陵、安福、莲花等地的农民自卫军组成,团长王新亚,党代表张明山;第3团,由浏阳工农义勇队(曾称“第四团队”、“第二十军独立团”)和平江农民自卫军一部组成,团长苏先骏,党代表潘沁源(后为徐麒),总兵力约5000余人。随后,师长余洒度收编了邱国轩部为第4团。根据前委指示,制作了底为红色,中央为五角星,星内有镰刀斧头的军旗,这是我军的第一面军旗。

当时,湖南军阀唐生智的部队大半在湖北、安徽一带同蒋介石、李宗仁对峙,留在湖南的又多调往湘南,湘东空虚,形势对起义有利。中共掌握的参加秋收起义的革命军队和工农武装主要有:原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平江、浏阳、醴陵、安福、莲花等地的农军和安源的工人武装;罗荣桓带来的鄂南崇阳、通城的农民武装。这些武装分别位于修水、铜鼓和安源地区。

9月9日,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爆发。破坏岳阳至黄沙街、长沙至株洲的两段铁路成了起义的信号。起义部队提出“打倒国民政府”、“农民夺取政权”等口号。当天,右路第1团在前,第4团在后,向平江进军。次日,在路过金坪攻打长寿街时,第4团突然叛变,致使第1团腹背受敌,两个营被打散,团长失踪,被迫撤出战斗,向浏阳方向转移。9月10日,第2团在安源开始行动,先攻萍乡不克,后占老关,于12日攻克醴陵,成立了县革命委员会,后因遭强敌进攻,部队经老关北上,于15日占领浏阳县城后,由于骄傲轻敌,陷入优势敌人的重围,部队在突围战斗中遭受很大损失。9月11日,第3团在毛泽东的亲自领导下于铜鼓起义,向浏阳进攻,当日占领白沙镇,次日占领东门市,13日遭敌第8军两个团的围攻,经6小时激战伤亡较大,被迫向上坪撤退。17日,起义军向浏阳文家市撤退。19日,各路起义军保留下来的部队到达文家市集结。毛泽东主持召开前敌委员会,讨论部队的行动方向问题,会议决定部队沿罗霄山脉南下,在农村实行土地革命斗争,开展游击战争。20日,部队开始向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地区转移。

湘赣边秋收起义,首次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在全国人民面前进一步表明了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和革命战争的决心,第一次建立了工农革命军。起义受挫后,毛泽东根据实际情况,毅然改变了中共中央和湖南省委作出的进攻长沙中心城市的方针,率领工农革命军向国民党反动派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开展游击战争,发展革命军队,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成为“工农武装割据”的典型。秋收起义保存下来的工农革命军,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的基本骨干之一。

3.广州起义:第一次使用工农红军的名称

中共广东省委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决定以教导团和工人赤卫队为骨干,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并成立了以省委书记张太雷为委员长,黄平、周文雍等参加的革命军事委员会领导起义。同时组成了军事总指挥部,总指挥叶挺,副总指挥叶剑英,参谋长徐光英。参加起义领导工作的还有恽代英、杨殷、聂荣臻等。参加起义的武装主要有:国民革命军第4军教导团(由原中央军校武汉分校改编而成),原团长叶剑英时任军参谋长;第4军警卫团,团长梁秉枢;黄埔军校警卫营,营长吴展;广州工人赤卫总队,总指挥周文雍,副总指挥梁桂华,下辖广州全市7个区的联队,队长有徐向前、刘楚杰、沈青、邓发等。起义武装主力共5000余人。

1927年12月11日,在张太雷、叶挺、恽代英、叶剑英、杨殷、周文雍、聂荣臻等领导下,举行广州起义。按照统一部署,教导团、警卫团一部和工人赤卫队,分别对驻扎在市内各处的敌人发起了猛烈攻击,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歼敌1个步兵团、1个炮兵团、警卫团一部和武装警察1000余人。市郊和附近一些县的农民群众,也组织暴动,响应起义。

起义胜利后,成立了广州工农民主政府——苏维埃广州公社,苏兆征为主席(苏因病未到,张太雷代理),委员有杨殷、彭湃、陈郁、恽代英等,叶挺任工农红军总指挥。同时公布了公社的政策,主要内容有:一切政权归苏维埃;土地收归国有,发给农民耕种;销毁一切田契、租约、债券;实行8小时工作制,由国家照原薪津贴失业工人等等。

广州起义震惊了中外反动派,他们立即勾结起来向广州进攻。美、英、日、法等帝国主义公然实行武装干涉,出动炮舰轰击广州市区,并一度派海军陆战队在长堤登陆,攻击起义部队。12月12日,张发奎从江门、肇庆、韶关、黄埔等地调来部队,向广州市区展开进攻。当日下午,起义的主要领导人张太雷牺牲。在中外反动派的疯狂进攻面前,起义武装浴血奋战,但终因敌我力量悬殊,被迫于13日撤离广州市区。撤出的部分武装,在花县整编为工农革命军第4师,在师长叶镛、党代表袁国平的率领下,进到海丰、陆丰地区,和工农革命军第2师会合,坚持革命斗争。另一些突围的同志到了广西的左、右江地区,领导农民开展游击战争。还有部分同志到韶关附近,参加了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

广州起义是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一次沉重打击。它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人阶级同敌人殊死搏斗的坚强意志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它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连接起来,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立红军的伟大开端。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革命失败,得了剧痛的教训,于是有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进入了创造红军的新时期。”

四、其他地区的武装起义

在八七会议正确方针和不久召开的中共六大正确路线指引下,在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的带动和影响下,自1927年秋至1929年冬,全国有12个省先后爆发了100余次武装起义。其中规模、影响较大的主要有:

洪湖地区农民起义:1927年9月,中共鄂中特委和鄂西特委在洪湖地区分别领导了沔阳、公安农民举行起义,组成了游击队,一度占领了县城,后在敌人反扑下,转入农村开展游击活动。此后,监利、石首、华容、南县、江陵、荆门、当阳、天门、汉川等县农民也举行起义,分别组成几支游击队,开展游击活动。

海陆丰农民起义:1927年9月7日至16日,中共广东东江地区党组织为接应南昌起义军南进东江的行动,领导海丰、陆丰两县农军和农民群众举行秋收起义,占领了两县城。不久,在敌反扑下,转入农村坚持斗争。10月底,东江党组织乘粤桂战争即将爆发之际,领导工农革命军第2师(由南昌起义军第24师余部编成)和海丰、陆丰农军以及农民群众再次举行起义,占领了海丰、陆丰两县全境。11月,在彭湃的领导下,成立了两县苏维埃政府,开始分配土地。

海南岛农民起义:1927年9月23日开始,中共琼崖特委书记杨善集和工农讨逆军总司令冯平等领导琼山、定安、文昌、琼东、乐会、万宁、儋县、临高等八县农民武装编成的工农讨逆军举行起义。起义中,杨善集牺牲。随后,工农讨逆军改编为工农革命军东、西、中三路军,分别向东部、东北部和北部以及南部出击,攻占了陵水、藤桥、三亚等城镇,成立了陵水县苏维埃政府。1928年夏,在优势敌人进攻下,起义军受到严重损失,冯平等领导人牺牲,部队仅剩下百余人,由琼崖苏维埃政府主席王文明率领,转移到母瑞山坚持游击战争。

清涧起义和渭华起义:八七会议后,中共陕西省委根据中央的武装起义方针,在陕西组织举行了多次武装起义,主要的是清涧起义和渭华起义。1927年10月15日,唐澍、白乐亭、谢子长等领导陕西国民革命军第11旅一部在清涧起义,坚持3个月,到1928年1月失败。1928年4月下旬,在陕西国民革命军第3旅进行兵运工作的刘志丹、唐澍,率领该旅1000余人起义,由潼关开往华县高塘镇,编为西北工农革命军,刘志丹任军委主席,唐澍任总指挥。5月上旬,在中共陕东特委的领导和西北工农革命军的支援下,渭南、华县农民共万余人举行起义,成立了工农革命军。起义失败后,留下的部队继续在陕甘边境坚持武装斗争。

黄麻起义:1927年9月,中共湖北黄安、麻城两县委分别领导数千农民举行秋收起义,因缺乏经验,均未成功。11月14日,黄麻区特委乘李宗仁、唐生智两派军阀混战之际,再次领导黄、麻两县农民和农军2万余人起义,攻占黄安城,继而成立黄安农民政府,并将黄、麻两县农民自卫军共300余人合编为工农革命军鄂东军,潘忠汝任总指挥,戴克敏任党代表。不久,敌人以优势兵力进攻黄安,鄂东军固守县城,遭受严重损失,潘忠汝不幸牺牲。随后,起义武装转移到黄陂以北的木兰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1928年1月,鄂东军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7军,吴光浩任军长,戴克敏任党代表。

弋横农民起义:1928年1月2日,由方志敏、黄道、邵式平等人组成了中共江西弋阳、横峰、上饶、铅山、贵溪五县工作委员会。接着,领导弋阳、横峰两县的农民万余人举行起义,并组织攻打横峰县城。受挫后,组成工农革命军第2军第2师第14团第1连,就地开展游击战争。

桑植起义:1928年2月底,周逸群、贺龙到达湖南桑植。中共湘西北特委决定,由贺龙出面召集了亲族和旧部的武装约3000人,组成工农革命军,攻占桑植县城,成立了中共桑植县委。4月初,敌人向桑植进攻。新组成的工农革命军来不及整顿和改造,经梨树垭、洪家关、苦竹坪等几次战斗,大部失散。

湘东农民起义:1927年12月,中共湖南平江县委把湘赣边界起义保留下来的平江、浏阳、岳阳三县游击武装合编成工农革命军游击大队,罗纳川任队长,余本健任党代表,在平江、浏阳地区开展游击活动。中共醴陵县委也组织了工农军开展武装斗争。1928年2月,平江、醴陵两县委以游击武装为骨干,动员数万群众攻打县城,遭受严重损失,罗纳川牺牲。此后,游击武装重新转入农村坚持游击战争。

闽西农民起义:1928年3月4日,福建龙岩县委负责人郭滴人、邓子恢等领导后田农民举行起义。3月8日,中共平和县委领导长乐附近各乡农民近千人举行起义。6月25日,上杭县委领导蛟洋农民举行起义。29日,永定县委负责人张鼎丞等领导湖雷和东乡农民举行起义。8月,根据福建省委指示,龙岩、上杭、永定三县党委,将三县起义的农民武装集中到永定溪南,合编为红军第7军第19师,并组成闽西暴动总指挥部,坚持闽西地区的武装斗争,但不久遭到了严重挫折。

百色起义:1929年12月11日,中共百色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邓小平和张云逸、雷经天等领导了广西右江百色起义,成立了右江苏维埃政府和红军第7军。张云逸任军长,邓小平任前委书记(后任政治委员),李谦任副军长,龚鹤村任参谋长,陈豪人任政治部主任。下辖3个纵队:第1纵队由原警备第4大队大部和教导队一部编成,李谦兼任纵队长,沈静斋任政治部主任;第2纵队由东兰等县农军编成,韦拔群任纵队长,李卜任政治部主任;第3纵队由原驻右江的警备第5大队第5营和平马、思林等地农军编成,胡斌任纵队长,何世昌任政治部主任。军部设有参谋处、政治部、副官处、经理处、特务营和教导队。百色起义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一举成功,创建了红军第7军和右江苏区,揭开了广西红军和苏维埃运动的历史新篇章。

此外,中国共产党还在安徽阜阳、河北玉田、山东阳谷、浙江永康、河南确山等地,领导了军队或农民起义,都遭到失败,有的保存下少数人员转入秘密活动。

在革命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毅然地确定了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实行土地革命和创建新的革命军队的方针,先后领导发动了南昌、秋收、广州三大武装起义和各地武装起义,在探索和开辟中国式的革命道路过程中,诞生了中国工农红军。

第二章 战斗在井冈山

一、向井冈山进军

1.三湾改编

会攻长沙失败后,在毛泽东的带领下,参加秋收起义的部队开始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转移,寻找立足点,另图新的发展。

当时这支仅有2000余人的工农革命军,处境十分困难。当时部队虽统一归中共党的前敌委员会领导,但军中党的各级组织还来不及普遍建立,机构很不健全,无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部队弹药缺乏,粮食不敷,经费紧缺,指战员中伤病残者又很多;加之新挫之余,方向不明,因此军心不稳,思想比较混乱。如果不及时进行整顿,革命的火种就有熄灭的危险。

紧急关头,毛泽东表现出了卓越才能。当部队于1927年9月29日到达永新县境内的三湾村时,毛泽东主持召开前委会议,决定对部队进行整编,于是,我军建军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著名的“三湾改编”开始了。三湾改编的主要内容有三项。

一是进行组织整顿。由于部队减员很多,编制残缺,前委果断地决定,将部队由原来的1个师缩编为1个团,称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毛泽东仍为前敌委员会书记。团以下辖第1营、第3营及特务连、军官队、卫生队。团长陈浩(后张子清),党代表何挺颖,副团长徐庶,副党代表宛希先,参谋长韩昌剑(后朱云卿)。第1营营长黄子吉,党代表宛希先(兼),下设第1、第2、第3连;第3营营长张子清,党代表伍中豪,下设第7、第8、第9连;特务连连长朱建胜,党代表罗荣桓,副连长张宗逊;军官队队长吕赤,副队长陈伯钧;卫生队队长曹荣,党代表何长工,共700多支枪。经过这样的组织整顿,部队的人数减少了,由原来出发时的2000余人减少到不足1000人。但是留下来的,都是经过战斗和艰苦生活考验的坚定的革命者,部队人数虽少了,但队伍却更巩固、更精悍、更纯洁了,战斗力更强了。

二是在部队内实行民主制度。规定“官长不打士兵,官兵待遇平等,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废除烦琐的礼节,经济公开”。同时,在连以上建立士兵委员会,士兵委员会的主席和委员由全体士兵民主选举产生。军官也参加士兵委员会,也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军官当选者不得超过委员人数的三分之一。士兵委员会在党代表指导下进行宣传和组织群众的工作,组织领导士兵的文娱生活,监督部队的经济开支和伙食管理等。士兵委员会对军官有监督之权,军官做错了事,要受士兵委员会的批评甚至制裁。这在当时异常艰难的条件下是必要的。而这一切,从根本上废除了旧军队的旧制度,改变了官兵对立的关系,进一步增强了部队的团结,大大地调动了广大战士的积极性,使部队的面貌大为改观,显得更加生机勃勃了。

三是建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制度。规定班或排建立党的小组,连队建立党的支部,营、团建立党的委员会;连以上各级设立党代表。这是三湾改编最杰出的成就。

三湾改编所实行的上述三项措施,不仅开始改变了旧式军队的习气和农民自由散漫的作风,而且由于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实行“支部建在连上”的制度和军队内的民主制度,这就从政治上和组织上奠定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三湾改编,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2.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诞生

1927年10月3日,工农革命军离开三湾,开始向井冈山进发。这是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在十月革命胜利的经验面前,刚刚拿起枪杆闹革命的许多中国共产党人,一直把城市作为革命的中心。而在毛泽东的头脑里早就产生了“上山”闹革命的想法,只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想法没有得到认同,才没有能及时付诸实践。而此时,三大武装起义的经验教训,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井冈山位于罗霄山脉中段,地跨湘、赣两省,范围包括永新、宁冈、莲花、遂川、茶陵、酃县等六县。这里,距南昌、长沙等大城市都较远,国民党统治薄弱;地形险要,进可攻,退可守,适宜于开展游击战争;盛产稻谷、油、茶,有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可提供给养和经济所需;人民群众深受地主豪绅的剥削和压迫,有强烈的革命要求,也深受大革命的影响;各县有农民自卫军。这一切都有利于工农革命军的建设和发展。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