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国际化进程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8 02:49:35

点击下载

作者:林俐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民营企业国际化进程研究

民营企业国际化进程研究试读:

导论

企业国际化经营是指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由国内经营向全球经营发展的过程。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的今天,任何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都不可避免地要参与国际竞争。综观世界著名跨国公司,都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发展的过程。企业国际化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步伐日益加快,近几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无一例外地显示民营企业投资主体数量上升较快,而且大多集中在沿海地区的民营企业。这种趋势促使我们在不断思考一系列问题:民营企业从创办初始到境外投资,其间经历了哪些环节?又是什么因素推动企业国际化?不同沿海区域的企业国际化过程是否存在差异,我们在寻找国内外理论支持与实践检验。国内外传统理论将企业国际化过程分为渐进式、跳跃式两种形式,这些理论构建主要是基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国际化实践,关注的是发达国家企业的国际化行为。而国内研究大多还集中在理论上的探讨和分析,对典型地区民营企业样板的实证研究较少,尤其是对特定时期内全方位的历史考察研究。由此,本书尝试总结与梳理沿海地区民营企业国际化实践,从中提炼其理论意义与决策价值,以期对推进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同时,为人们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验证中国企业国际化时提供一个典型的素材。

0.1 相关概念的理论界定

本书涉及多个理论概念,为便于开展下文进一步研究,在此将对民营企业、国际化、沿海小区域等一组概念进行界定。

首先,对民营企业的概念界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最重要和最深刻的变化之一,就是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方式新格局的形成,特别是民营经济的迅速崛起,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谓民营经济,它是由民间、社会团体、个体、家庭、家族及其他非政府所有和经营管理并独立承担市场风险和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其实质就是以民为本的经济。谢健、任柏强(2000)对民营经济做了如下定义:所谓民营经济应该是指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采取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自主经营,自我管理,自负盈亏,在竞争中谋求自我发展的经营方式。从我国现实出发,他们将民营经济概念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从狭义上看,民营经济就是指产权清晰的私有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私人持股的股份合作制和股份经济,也即纯粹的民营经济,这与国外的民营经济概念是一致的。广义的民营经济,即除了狭义的民营经济外,还包括集体经济、外资经济以及国有不控股的混合经济。虽然国内经济理论界的许多学者对民营经济的界定更倾向于广义的概念,但社会各界对民营经济的理解往往采用狭义的概念。与此相对应的,狭义的民营经济的企业组织包括:股份合作制企业、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与其他等。基于这一点,本课题的研究主体则侧重于狭义的民营企业。

其次,对国际化的概念界定。何谓企业国际化,人们的说法很不统一(卢新德,2000)。其中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是: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由国内经营向全球经营发展的过程”(鲁桐,1998); “企业国际化的过程就是在产品及生产要素流动性逐渐增大的过程中,企业对市场国际化而不是对某一特定国家市场作出反应”(理查德·罗宾逊,1998); “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在利润、竞争机制和发展要求的驱使下经营活动超越国界,企业决策越来越以满足世界市场需要为中心并向经营利益全球化方向发展的过程”(赵晏,1996); “企业国际化就是企业在两国、多国、洲际,甚至全球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追求最大限度的国际比较利益”(卢新德,2000)。梁能(1999)认为,应将国际化分为企业经营的国际化和企业自身的国际化,前者是企业产销活动的范围怎样从一国走向世界的问题,后者是一个原先“土生土长”的地方性国内企业如何走向跨国公司演变发展的问题,这是两个相互关联但又并不完全相同的问题,经营的国际化过程也往往是企业机构设置国际化的过程。同时,当前国内学术界对国际化也有不同提法,类似的代表性提法有国际化、跨国经营、海外经营、国际化战略等等。这几个概念之间存在一定联系,也有一定区别。国际化应用范围较广一些,既可以是企业经营国际化(也就是企业国际化),也可以是经济国际化或产业国际化等。鲁桐(2003)对企业国际化发展问题进行考察时,其考察对象是海外经营业务的企业,这里的国际化也等同于“海外经营”。但有些学者认为跨国经营和国际化内涵是不同的,跨国经营是国际化的最后阶段或者说是目标(李占祥、卢馨,2003)。本书研究侧重于微观层面,也为统一和规范,前后都基本统一采用“国际化”这个提法。

最后,对沿海小区域的概念界定。目前理论界提的并不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沿海行政区域分类与代码》以海岸线为基本构成要素,依据行政区域管理体制,将沿海行政区域分为沿海地区、沿海城市和沿海地带三个层次。第一层为沿海地区:是指有海岸线的沿海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及其所辖海域、海岛等,包括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11个沿海地区。本书对沿海小区域的界定是,以上11个沿海地区内的地级市,由于篇幅关系,本书仅涉及三个城市即温州、苏州与泉州。

0.2 本书创新点

本书在吸收众多学者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力求在以下三个方面能取得创新:

1.研究视角创新:立足微观

本书以民营企业为研究主体,重点立足于微观视角。民营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其国际化行为以市场为导向,国际化行为决策由企业内部决定,基本符合了市场经济的要求。所以我们选择了民营企业作为研究主体,而且选择了民营经济发达的沿海小区域温州、苏州、泉州作为实证研究地区,尤其是温州,其研究结论更有代表性与科学性。

2.研究方法创新:理论与实证的结合

首先,应用了文献研究与实践考察相结合的方法,构建本书的理论分析框架——民营企业国际化进程理论模型;其次,应用历史数据、企业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取定性和定量数据,通过统计软件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对理论分析、实证检验和统计分析结论进行总结梳理,形成最终的研究结论。开展的企业调研如下:(1)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2008年7 -12月笔者对温州民外合资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60份,收回有效问卷195份;2009年12月至2010年6月,笔者对温州民营企业对外贸易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40份,收回有效问卷(包括纸质问卷、电子问卷)137份;其间,笔者对民营企业进行实地访谈与调研,先后对30多家规模较大的温州、苏州、泉州企业进行实地调查,企业负责人平均接受了两三个小时的访谈,坦率地回答了有关提问。(2)纵向考察与横向比较。本书在许多章节采用翔实的国际化数据,对民营企业国际化进程进行纵向考察,寻求企业国际化进程轨迹。同时,采用不同温州、苏州、泉州企业国际化相关数据,开展横向比较,寻求不同地区民营企业国际化进程演进的个性特征及原因。(3)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本书借鉴了国际学术界有关国际化进程理论框架,在理论研究上力求与国际接轨。同时,通过对沿海小区域民营企业国际化实践的纵向考察,总结与提炼其国际化发展路径的一般规律,寻求我国民营企业的国际化进程轨迹。

3.研究内容创新:国际化进程

本书选择了国际化问题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即国际化进程作为研究主题,而且立足微观视角,以沿海小区域的温州、苏州、泉州为例,对民营企业国际化进程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在现有国际化理论研究回顾与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对浙江民营企业国际化实践的纵向考察,提出并构建本书研究的理论框架(即“民营企业国际化进程演进模型”)。以温州地区为例,对该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与分析。以温州、苏州、泉州为例对民营企业国际化进程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是围绕本书主题的案例研究。

本书共分九章,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二章为理论综述与框架构建,第三——五章为对理论模型的实证检验,第六 -八章为沿海小区域的比较研究,第九章为案例研究。其中第三 -五章体例大体一致:从理论分析、纵向考察到实证研究;第六-八章体例大体一致:指标构建、测算比较到差异分析。第九章典型案例均来自作者的多年亲自调查和积累。

0.3 研究内容

本书除导论外,共分九章:

第一章为企业国际化理论综述。企业国际化是近20年来国际商务领域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重点研究一国企业如何向跨国企业演变发展的问题。有关企业国际化经营理论的研究,主要围绕着以下两个方面展开:一是企业国际化进程;二是企业国际化发展影响因素。本章尝试对已有理论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并进行简要的述评,从而为本书研究寻找相关的理论支持。

第二章为民营企业国际化进程理论模型。浙江是民营企业国际化起步较早,发展较好的省份。笔者纵向考察1978—2010年浙江民营企业国际化的实践,通过对历史数据和实践的归纳与总结,对各个主要发展与演变阶段进行评价,初步研究表明,民营企业国际化经历了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到境外投资等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的演变阶段,提出并描述了国际化进程演进的理论模型,从中得出相关启示性结论,并以该模型作为本书的分析框架。

第三章重点研究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对外贸易为企业国际化初起阶段。本章在梳理对外贸易影响因素理论研究基础上,对当前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温州为例,对民营企业1987—2009年对外贸易实践进行纵向考察,并对137家温州企业开展问卷调查,应用SPSS 软件对所获数据资料进行归类及因子分析,得出初步结论:金融危机、政策、汇率、竞争、研发、品牌等因素对企业出口业务、出口利润、出口地区、收汇风险大小等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第四章重点研究民营企业吸引外资。民营企业吸引外资为国际化发展阶段。本章在国内外吸引外资相关理论综述基础上,阐述了我们利用政策演变过程;以1984—2007年温州数据为例,对民营企业吸引外资实践进行纵向考察与评价,通过195家温州民营企业问卷调查,对民营企业吸引外资的动因、效应及环境等进行实证研究。

第五章重点研究民营企业境外投资。民营企业境外投资为国际化发展阶段。境外投资是民营企业向海外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的投资行为。本章在境外投资理论综述基础上,以1980—2009年数据为例,对温州民营企业境外投资实际进行纵向考察,并基于三个温州典型案例企业对境外投资效应开展实证分析,发现境外投资在带动企业对外贸易、产业转移、产业升级等方面都产生一定效应。

第六章对企业主导与政府主导的引资行为进行比较。我国大多数地方政府开展各种方式的招商引资,称之为政府主导的引资行为。苏州就是这样的典型。然后,温州在引进外资中政府并不扮演主要角色,而是以企业为主导力量引进外资,称之为企业主导的引资行为。本章将采用温州、苏州的1984—2010年的相关数据,对两种引资行为进行比较研究。

第七章对民营企业国际化方向偏好进行测算与比较。本章引入方向偏好概念,经过测算与比较,得出结论:温州、苏州与泉州企业国际化总体表现出不同的方向偏好:外向、内向及“中间路线”。在影响偏好形成的众多因素中,区位条件、政策环境与要素结构三个因素能较好地解释不同方向偏好的形成原因。

第八章对区域经济国际化程度进行测算与比较。本章基于经济国际化的内向、外向视角,设置相应的区域经济国际化程度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温州、苏州和泉州的相关年度数据,对三地经济国际化程度进行测算及比较。内向国际化程度的大小排序为苏州、泉州、温州,而外向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温州、苏州、泉州。三地经济国际化方向偏好、具体方式、贸易结构能较好地解释上述国际化程度的差异。

第九章为典型案例研究。在本章研究过程中,作者对某些问题或某个领域进行深度调查,获取大量的案例研究资料,本章共收集七个典型案例。1企业国际化理论及述评企业国际化经营是近20年来国际商务领域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重点研究一国企业如何向跨国企业演变发展的问题。Fletcher(2001)认为,有关企业国际化经营理论的研究,主要围绕着以下两个方面展开:一是企业国际化经营是怎样的发展过程;二是影响企业国际化经营发展及其结果的因素。本章尝试对已有理论研究做一系统的梳理并进行简要的述评,从而为本书研究寻找相关的理论支持。1.1企业国际化进程

Aharoni(1966)对企业对外投资的决策过程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提出了企业国际化连续性决策假说,为其后的企业国际化进程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分析思路。纵观相关文献,关于企业国际化进程大致存在两种观点,分别为渐进论与跳跃论,以下将分而论之。1.1.1 渐进论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Johanson、Wiedersheim-Paul和Vahlne(1975, 1977,1990)为代表的北欧学派采用企业行为理论研究方法,提出了企业国际化“渐进论”(或称“阶段论”),从而形成研究企业国际化进程的UIM模型(Uppsala International Model)。

Johanson & Wiedersheim-Paul(1975)对瑞典四家跨国公司的海外经营过程进行比较研究,从海外销售子公司(S)和海外生产分公司(P)的设立顺序看考察,发现四家公司的跨国经营演变有着非常相似的地方。他们把海外经营划分为四个阶段:不规则的出口活动(N)、通过代理商出口(A)、建立海外销售子公司(S)和设立海外生产分公司(P)。Johanson等认为上述四阶段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它们分别表示一个企业的海外市场的卷入程度或由浅入深的国际化经营程度。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渐进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跨国经营方式的演变遵循以下路线:纯国内经营→通过中间商间接出口→直接出口→设立海外销售分部→海外生产;二是企业市场范围扩大的地理顺序,通常是本地市场→地区市场→全国市场→海外相邻市场→全球市场。

Johanson & Vahlne(1977,1990)用“市场知识”(Market Knowledge)来解释企业国际化的渐进特征。尽管存在对企业国际化进程有潜在影响的重要因素,但具体的市场知识是企业国际化行为的唯一决定因素。市场知识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一般的企业经营和技术,即可以从教育过程、书本中学到的客观知识(Objective Knowledge)。另一部分关于具体市场的知识和经验,或称经验知识(Experiential Knowledge),只能通过亲身的工作实践积累,后者对于企业的海外经营起着关键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海外经营活动,企业家获得并积累了对该市场的认识和经验;海外经营活动反过来增加了决策者的市场知识,成为决策者认识和把握海外市场机会的新基础,从而推动企业把更多的资源投向海外市场。此外,北欧学者们还用“心理距离”(Psychic Distance)分析解释企业选择海外市场的先后次序。所谓“心理距离”是指妨碍或干扰企业与市场之间信息流动的因素,包括语言、文化、政治体系、教育水平、经济发展阶段等。他们认为当企业面临不同的外国市场时,选择海外市场的次序应遵循心理距离由近到远的原则。

企业国际化“渐进论”提出以后,引起了企业国际化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一些学者进行实证研究证明,中小规模的出口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如Carlson(1975)对瑞典企业出口行为的研究、Bilkey &Tesar(1977)对美国威斯康星中小企业出口行为的考察,以及Johanson &Nonaka(1983)对日本企业出口战略的研究、Cavusgil(1980,1982)对北美企业的研究等,都从经验上支持了企业国际化的“渐进论”。其中,Cavusgil (1980,1982)把企业国际化进程看成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他把这个过程分成五个阶段,分别为国内营销阶段、前出口阶段、试探性介入阶段、积极投入阶段以及国际战略阶段。1.1.2 跳跃论

不少学者的经验研究支持了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中时常表现出跳跃性的事实。正如Reid(1984)所指出的,被普遍认同的企业国际化进程渐进论是缺乏足够的经验证据的,不少实证研究发现了企业国际化进程中时常表现出跳跃性的事实。Hedlund & Kverneland(1985)基于对瑞典企业在日本跨国经营实践的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在国外市场的进入和发展策略比渐进国际化理论所揭示的方式更加直接和快速,超过半数被调查企业直接从销售代理跳到国外制造。Millington & Bayliss(1990)发现英国50家制造业企业国际化的经验事实并不支持企业国际化进程的渐进观点。Benito &Gripsrud(1992)利用1982年挪威制造业企业的 FDI数据对FDI的区位选择进行了实证检验,其结果对企业国际化进程的渐进论产生了质疑,并支持了企业国际化进程的跳跃论。

Forsgren(2002)认为UIM模型中“学习”的概念过于狭窄,因而影响了该模型的解释力。他在对“学习”概念进行拓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企业国际化进程的“渐进论”构成挑战的命题,即企业的市场知识除了从自己的经验中积累外,还可以从别人的经验中获得,因此,企业在不具备自己的经验知识时也可能进行海外投资;在对投资风险进行理性分析的基础上,企业即使不具备经验知识也可能进行海外投资;另外,市场知识的逐渐积累并妨碍企业海外投资的激进战略。

林俐(2003a, b)对温州打火机行业国际化进程进行实证研究时发现,该行业的国际化进程是一个“跳跃”的过程,即跳过了“渐进论”中关于市场范围和跨国经营方式演变中的某一个或多个环节。刘志彪、张晔(2006)对温州企业国际化进行研究后,认为部分产业国际化也有着“跳跃论”的特征。1.2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影响因素1.2.1 学习能力

企业从事跨国经营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缺乏国外市场的知识和经验,这也是企业国际化要渐进地经历各阶段的原因。Forsgren & Johanson(1992)的研究表明,在企业国际化由内而外的地理跨越过程中,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将是经过实践而积累的经验知识。在很多情况下,有关外国文化、制度系统和当地关系网络的各种信息和经验等“缄默知识”往往不适合书本传播,却可以被企业“亲身体会”所获得。对海外市场了解的增进与应对能力的提高主要依赖“干中学”,必须也只能通过经营实践来完成。Forsgren(2002)则进一步强调,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成长依赖于利用各种手段和学习机会,包括模仿性学习、与其他企业的合作、引入专业人才等。

Erikson et al.(1997)关注市场知识对企业关于国际化成本感知的影响,他们把市场知识分为两类:其一是关于企业自身在国际经营中的能力和资源的知识,称为国际化知识;其二是特定市场知识,包括商业知识(Business Knowledge)和制度知识(Institutional Knowledge),称为国外商业知识(Foreign Business Knowledge)。基于362家服务业企业的实证研究表明,企业的国际化知识对国外商业知识具有显著影响,进而影响企业对国际化成本的感知。由此可以看出,企业对自身能力和资源的把握可以影响其在特定市场经营中的学习能力,从而影响企业国际化进程。

Mathews & Dong-Sung(1999)认为,对于国际化经营初期发展的中小企业而言,能否具有学习能力,实现模仿创新的后发优势,是成长为跨国公司的关键因素。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相比,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属于“后来者”,它具有三个明显优势:第一,它们是快速的具有明确追赶目标的跟随者;第二,它们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实现新的组合优势的技术模仿者;第三,它们是具有较强吸收消化能力的学习者。

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跨国兼并与收购活动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而Lajoux(1998)研究表明,跨国兼并与收购后的投资收益率并不高。接着,Barkema & Vermeulen(1998)、Haleblian & Finkelstein (1999)、Very & Schw eiger(2001)从学习能力的角度分析导致跨国兼并与收购失败的原因。其中,Haleblian & Finkelstein(1998)用行为学习理论分析收购者的收购经验与收购后企业经营业绩的关系,认为两者之间呈现“U”型关系;Very & Schw eiger(2001)认为,兼并收购过程中的学习应分为“收购目标的学习”和“收购经验积累学习”,在跨国兼并收购的不同阶段,收购者面临着不同的问题,从而加大了跨国兼并与收购的风险,这对企业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Raymond & Blili(2001)的研究表明,在信息技术普遍应用的21世纪,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组织学习(Organizational Learning)”。组织学习被定义为企业或生产单位掌握知识从而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这种学习得益于四个方面的活动:对知识的掌握、对信息的传播或分享、对信息的分析以及对知识的应用。同时强调,企业在组织学习过程中必须使信息技术与企业流程再造有效地结合,有质量的组织学习已经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1.2.2 网络构建

以 Hagg & Johanson(1982)、Hammarkvist(1982)以及 Johanson &Mattsson(1985,1986,1988)等人为代表的瑞典学者提出了企业国际化的网络模式,他们应用网络理论分析产业内企业的国际化行为,并阐述了网络关系对企业国际化进程的影响。Johanson & Mattsson(1988)研究认为,企业国际化就是企业在国际市场建立、发展网络的过程。企业可以根据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与国际产业网络的成熟程度两个维度来确定其在网络中的位置。据此,他们将国际化的企业划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早起步企业”、“孤独的国际化企业”、“晚起步国际化企业”以及“众里并存国际化企业”。(如图1-1所示)。(1)早起步企业。早起步企业在模型中处于“双低”状态,它们无法从企业网络中获得任何有效的知识与信息,其海外经营的不确定性风险巨大。为了获得有关国外市场的知识,开端者一般通过代理商进入海外市场。凭借代理商对国外市场的知识和以往的经验,这类中小企业可以减少成本和不确定性。如果能受到国外分销商与客户的鼓励,他们往往就会进行进一步的国际化经营。图1-1 企业网络国际化关系模型资料来源:Johanson, J.& Mattsson, L.-G.(1988):Internationalization in Industrial Systems:A Network Approach, in Neil Hood and J.E.Vahlne(eds), Strategies in Global Competition(303-321), New York∶Croom Helm.(2)孤独的国际化企业。孤独的国际化企业在模型中处于“一高一低”状态,企业国际化程度很高,但其市场国际化程度很低。此类企业事先已经取得了有关国外市场的知识与经验,但由于缺少一个国际化水平较高的网络,只能依靠自身资源和能力开拓国际市场。孤独者虽然国际化经营的风险较大,但由于在企业网络中建立了自己的位置,因此较之国内竞争对手往往有着更多的优势。(3)晚起步国际化企业。晚起步国际化企业在模型中处于“一低一高”状态,企业国际化程度很低,但其市场国际化程度却很高。他们已经通过其供应商、客户、竞争对手与国外企业建立了间接的网络联系。对后来者而言,语言、文化、政治体制相近的市场已经较难打入,他们可能会通过进入较为遥远的市场来开始其国际化经营进程。后来者由于在市场知识等方面不及竞争对手,同时也由于作为一个后来者难以挤进已有的网络,总体来说处于不利的地位。(4)众里并存国际化企业。众里并存国际化企业在模型中处于“双高”状态,在一个在高度国际化经营环境中从事高度国际化经营企业。由于这类企业已经有了国际化经营的知识,他们通常可以为协调不同海外市场的经营活动而快速地建立销售子公司。融入者与众多的国际网络发生纵横交错的联系,这些国际网络可以为其提供获取外部资源的机会,融入者可以通过战略同盟、企业并购投机资本联合来扩大在网络中的影响力。

Chetty & Holm(2000)分析了商业网络在中小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作用。认为企业间的互动与合作将创造出新的商业机会,并获得经营经验,从而有效推进中小企业的国际化进程。Coviello & Munro(1997)通过研究中小软件开发企业的国际化案例,分析了企业商业网络在国际化不同发展阶段的作用。鲁桐、李朝明(2003)通过对112家温州民营企业的国际化行为的考察发现,商业网络在温州民营企业跨国经营中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1.2.3 资源基础

学术界一般认为,资源基础论(Resourse Baseview)源于 Penrose(潘罗斯)1959年出版的《企业成长论》。企业的成长就是逐渐积累知识以拓展其生产领域的过程(Penrose,1959)。Wernerfelt(1984)发表了《企业资源基础论》一文,标志着资源基础理论的正式诞生;此后,Barney(1991)等人也为此做出了重要贡献。Prahalad与Gray Hamel(1990)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公司核心能力》一文,将资源基础理论向工商实践方向推进了一大步,从而使得资源基础理论受到了广泛关注。

Wolf(1977)在Penrose的研究基础上,首次从资源基础论的视角来考察跨国公司。他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和国内多元化都是利用企业未被充分使用的资源的成长选择,因此,国内扩张和国内多元化就有了共同的基础。资源基础论的核心观点认为,企业盈利的根源在于其拥有稀缺资源,这种资源依附于企业的内在组织中,具有无形性和知识性,难以模仿(Wernerfelt, 1984)。中小企业进入海外市场的能力与其累积的有形、无形资源储备有直接联系。而有着宝贵的不可模仿、不可替代的资源储备的企业比其竞争者更具优势,更易国际化经营(Bloodgood,1996)。

Westhead(2001)的进一步研究指出,影响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资源有四类,即:一般人力资源、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财务资源、企业主的管理能力以及企业主的资历与知识积累。实证研究发现,中小企业以往对外出口的经历是鼓励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关键;企业拥有较多的资金与信息,企业主的年纪较大、拥有较为丰富的管理经验与行业特有知识,也会使得这些企业更有可能从事国际化经营。相比较而言,条件优越的成熟型企业不太热衷于国际化经营,而条件相对不太优越的成长型中小企业则急于寻找资源、扩大市场,因而更易于从事国际化经营。而一般人力资源、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财务资源与企业从事国际化经营的关系不太明显。然而,资源基础论并没有充分揭示中小企业从事国际化经营的根本原因,或者说它没有回答如何将中小企业的资源基础转化成国际化经营的核心能力。特别是在新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如何通过战略性网络来整合其资源基础,从而开展国际化经营,成了问题的关键。1.2.4 技术创新

Czinkota(1982,1991)以及Cavusgil(1980,1982)等研究将技术创新演进应用于企业国际化进程的分析。这些研究认为,企业跨国经营活动是两种机制合力作用的结果:一种是来自企业外部的“推动机制”,包括市场结构变化、外部经营环境变化等因素;另一种是生于企业内部的“拉动机制”,包括企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以及所有权优势等因素。Czinkota(1982,1991)认为,企业内部的“拉动机制”是影响企业国际化进程的重要因素,这种机制决定着一家企业能否从国际经营的初始阶段,发展到更高阶段,比如以间接出口起步,跃升到更大范围的国际市场卷入阶段。Lindqvist(1991)的研究发现,新兴技术型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比大型企业更快捷。Bonnaccorsi (1992)的研究也发现,技术型中小型企业在出口方面并没有因资源的缺乏而逊色于大型企业。1.3民营企业国际化的相关研究

中国关于企业国际化经营问题的学术研究,是受国际上对国际化经营研究的兴起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影响而开展的。关于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研究成果集中在三个领域:一是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宏观政策分析。早期的一些研究最具有代表性,如赵昆璧和李征(1991)、欧志伟和金芳(1992)等研究。二是应用国外国际化理论对中国企业进行实证研究。如鲁桐(1998a;2000b)、梁能(1995、1999)等学者在吸收国外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企业实际,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三是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研究。随着我国外经贸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加快,1999年开始民营企业可以获得进出口经营权,同时受我国“十五”期间提出的“走出去”政策的鼓舞,民营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随之国际化经营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也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在民企国际化研究中,自然绕不开沿海小区域(温州、苏州、泉州等)民企国际化问题,例如王夏阳、陈宏辉(2002)、蔡宁、杨旭(2002)、任会中(2002)、李占祥、卢馨(2003)、鲁桐、李朝明(2003)、赵伟(2005,2007,2008)、谢建(2005)、刘志彪、张晔(2006)、朱允卫、黄祖辉(2006)、任晓(2006、2008)、齐宏伟(2007)、周朝霞(2008)、林俐(2004、2007、2008)等人的研究,他们对企业国际化模式、路径、过程等问题进行了多视角的探讨。此外,许多学者对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进行案例剖析,如郑克斌(2003),刘黄(2003),梁雄军、陈国强(2005),康荣平(2005、2006),赵伟(2007,2008),汪建成、毛蕴诗、邱楠(2008),侯吉刚、刘益、刘衡(2009),许晖、邹慧敏、王鸿义(2009)等人的研究,以我国典型民营企业如海尔、飞跃、格兰仕、万向、华为、东艺等国际化拓展为例,从国际化方式、动机、绩效、组织结构进行了多视角的探讨。

其中,鲁桐、李朝明采用问卷和实地调查方式对温州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调研,在国内开创了国际化经营实证研究的先河。鲁桐、李朝明(2003)在《温州民营企业国际化》一文中,首先讨论了企业国际化的理论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企业国际化分析框架——企业国际化追赶模型。认为在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发展过程中,内向国际化和外向国际化是两个相辅相成、互为影响的发展过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变化,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内容、形式和程度都有明显的不同。在经验研究部分,作者对112家有海外经营业务的(温州)制造业公司进行问卷调查和部分企业的实地考察,从海外市场的选择与进入方式、跨国经营动机与竞争优势、企业海外经营中的困难和障碍以及发展趋势几个方面进行讨论。该文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仍遵循渐进发展的模式。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学习、合作、创新始终是融为一体的,并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关键因素。

此外,温州本土学者任晓(2006)《温州民营企业的国际化:一个观察样本》一文认为,从理论提出的背景来看,现有几乎所有的研究关注的是先进国有企业的国际化。事实上,温州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缘起、路径、内容等诸多方面与既有的所谓主流企业国际化理论描述相去甚远。

以上研究为本书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但仍然存在有待完善的地方:一是通过对文献资料的追踪和讨论可以看出,企业国际化理论构建主要是基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国际化实践,关注的是发达国家企业的国际化行为;二是国内研究大多还局限在理论上的探讨和分析,缺乏对典型地区民营企业样板的实证研究,尤其是对其在特定时期内全方位的历史考察研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化经营步伐已经不断加快,而国际化环境已较过去发生巨大变化,那么,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是否存在自身模式呢?这是一个亟待探讨的问题。2民营企业国际化进程演进模型浙江是民营企业国际化起步较早,发展较好的省份。本章纵向考察1978—2010年浙江民营企业国际化的实践,通过对历史数据和实践的归纳与总结,对各个主要发展与演变阶段进行评价。初步研究表明,民营企业国际化经历了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到境外投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的演变阶段,提出并描述了国际化进程演变的理论模型,从中得出相关启示性结论,并以该模型作为本书的分析框架。2.1问题的提出

企业国际化经营是指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由国内经营向全球经营发展的过程。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的今天,任何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都不可避免地要参与国际竞争。综观世界著名跨国公司,都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发展的过程。企业国际化强调的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过程,国内外传统理论将企业国际化过程分为渐进式、跳跃式两种形式,这些理论构建主要是基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国际化实践,关注的是发达国家企业的国际化行为;而国内研究大多还局限在理论上的探讨和分析,缺乏对典型地区民营企业样板的实证研究,尤其是对其在特定时期内全方位的历史考察研究。

近几年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无一例外地显示民营企业投资主体数量上升较快,而且七成的民营企业投资主体来自浙江与福建两省,说明以上两个省份民营企业国际化走在全国前列。民营企业从创办到境外投资,其间经历哪些环节?又是什么因素推动民营企业国际化?总结与梳理先行地区的国际化实践经验,从中提炼其理论意义与决策价值,对推进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同时,为人们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验证中国企业国际化时提供一个典型的素材。2.2民营企业国际化:对外贸易到境外投资

上述关于国际化进程演进问题引起了我们浓厚的研究兴趣。我们在浙江工作近二十年,目睹和亲历了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生动和丰富的实践,我们选择了浙江民营企业作为研究主体,是因为我们认为作为浙江经济的主导性微观主体,其国际化经营行为以市场为导向,国际化经营行为决策由企业内部决定,基本符合了市场经济的要求。本节尝试对浙江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行为进行纵向考察,通过对1978—2010年期间历史数据和实践的归纳与总结,对各个主要发展与演变阶段进行评价,以期从中寻找上述问题的答案。初步研究表明,浙江民营企业国际化经历了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到境外投资等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的演进阶段。2.2.1 对外贸易:从地摊买卖到产品输出2.2.1.1 地摊买卖

改革开放初期,浙江(尤以温州为典型)大力发展家庭工业(作坊),生产一些轻工“小商品”,通过摆设地摊的方式销售商品,满足了当地生产、生活需要。例如,20世纪70年代中期就在320国道永嘉桥头地段的路边出现了许多小商小贩沿路摆摊,桥头纽扣市场也是在这种情况下逐步形成的。此外,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的前身,是由当地农民和个体工商户自发“集贸”而形成的义乌小商品市场。20世纪80年代初,他们在马路两侧设摊经营,很快形成了“马路市场”。2.2.1.2 专业市场

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家庭工业得到继续发展,出现了专业市场。专业市场的兴起与发展,一方面依托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另一方面,得益于当地政府为市场发展而营造的良好政策环境。当时温州情况非常典型。1986年初春,费孝通到温州考察,在其《温州行》中写道:“温州变化的基本经验是什么?有的同志总结了两条:一是在生产领域发展了家庭工业,二是在流通领域开辟了专业市场”。何荣飞于1989年出版的《温州民间市场考察》专门考察并记载了温州十大专业市场:在众多的温州农村商品市场中,1985年以前,人们公认的十大商品市场,是永嘉县桥头纽扣市场,乐清县柳市五金电器市场,乐清虹桥农贸市场,瑞安塘下塑料拉线、编织袋市场,瑞安仙降塑革鞋市场,平阳萧江编织袋市场,平阳水头兔毛市场,苍南宜山再生腈纶市场,苍南钱库综合商品市场,苍南金乡小商品市场。综观温州的商品市场情况,真可谓气势磅礴、色彩斑斓,完全可以用下面七个字来概括:多、高、广、细、廉、大、快。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浙江省各地根据发展商品经济的需要,建设了一批规模较大、辐射力较强的专业批发市场。至2001年,全省有商品交易市场4278个,年成交额4652亿元,连续11年名列全国第一。不少专业市场在全国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如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和绍兴中国轻纺城分别以年成交额212亿元、207.5亿元居年度全国市场成交额榜首和第二名。纵观省内专业市场发展历程,大多市场都有一个兴起、发展与转型的过程,其间一些市场因环境变化而终结,而一些市场因环境变化而不断转型、升级。2.2.1.3 自营出口

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民营企业的市场空间开始逐步由国内向国外扩张。此时我国外贸经营管理体制规定,民营企业并不具备外贸经营权,只有采取间接出口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先后采取代理出口和挂靠出口两种形式。挂靠出口的方式起源于温州。1995年温州市政府颁布了温政发(1995)19号文件,允许国有专业外贸公司(母体公司)授权具备潜在客户、资金实力、业务人员的企业(挂靠企业)以其名义开展对外贸易活动,而挂靠企业要支付其相应的经营费。实际上是挂靠企业“信用”了国有专业外贸公司的“外贸经营权”,与外商签证并履行合同,成为母体公司的一个“部门(Department)”。这种形式在民间被称之为“挂靠出口”。截至2000年6月,温州126家企业以13家国有专业外贸公司的名义办理进出口业务,2000年1—6月,出口1.5亿美元,占母体公司出口额的64.12%,占全市出口额的22.89%。

1999年对于民营企业的国际市场经营是个转折点,因为外经贸部1998年发布的《关于赋予私营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自由进出口权的暂行规定》规定:自1999年1月1日开始,赋予民营企业在全国范围内获得合法直接从事对外贸易的权利。1999—2001年,浙江民营企业出口迅速增长,出口比重由12.35%上升到24.01%,几乎提高近一倍。2001年浙江省民营企业自营出口55.18亿美元,同比增长62.19%。2001年浙江省各市获得进出口权的企业不断增多,尤其是中小企业发达地区如杭州、宁波、温州、台州等地,例如,截至2001年累计拥有进出口权的民营企业分别达到381家、471家、536家、541家,其中2001年是以上四个地区新增进出口权企业较多的一年,如该年温州就新增了213家。

此外,2000年1月1日、2001年7月1日和2003年9月1日,我国又先后三次放开私营企业对外贸易方面的限制,并最终于2004年6月出台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办法》,于2004年7月1日起,取消对所有外贸经营主体外贸经营权的审批,改为备案登记制。2004年浙江民营企业出口238. 39亿美元,出口比重上升至41%,而后呈逐年上升趋势,至2008年该比重达到51.71%(见图2-1)。图2-1 1997—2008年浙江省三类企业出口比重比较资料来源:根据浙江省统计年鉴(1998—2009年)计算而得。

与此同时,随着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热情高涨,专业市场也从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向国际市场需求转型。根据资料显示,截至2001年,浙江省多个专业市场都有一定比重的“外销”(见表2-1)。表2-1 2001年浙江省专业市场的外销情况资料来源:作者根据《浙江非国有经济年鉴》(2002)提供的资料整理而得。——代表该数据不详。2.2.2 吸引外资:从侨商侨资到“民外合资”2.2.2.1 侨商侨资

浙江省作为沿海开放省份,根据笔者考察,1979—2003年外资主要来自于海外侨商回乡投资与部分本土企业境外的“迂回投资”(统称为“侨资”),真正引进的“洋人”资本却很少。经测算,1979—2003年浙江实际引进外资累计221.73亿美元。纵向考察近30年的引进外资的实践,从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变化看,浙江引进外资大致经历了起步阶段(1979—1984)、发展阶段(1985—1992)、平稳增长阶段(1993—2003)。多年来外资相对本土投资可以说是微乎其微,而引进外资这项指标一直在全国排名居后。受中国“入世”利好刺激与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深化,浙江省引进外资有了较大突破, 2001年首次突破20亿美元,达到21.91亿美元,而后逐年有所增长,2002年、2003分别达到33.54亿美元、54.57亿美元(见表2-2)。表2-2 1979—2003年浙江省实际利用外资情况(单位:万美元)数据来源:根据历年浙江统计年鉴数据整理。2.2.2.2 民外合资

2004年浙江省因势利导,发挥民营经济优势,适时地提出“民外合资”发展战略,实现吸引外资的突破,连续逐年呈上升趋势。2004—2007年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大幅提高,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36.63亿美元,约占1979—2007年全部利用外资的60%。从分类数据看2007年1 -10月份,浙江“民外合资”企业858家,投资总额105.41亿美元,合同外资36.85亿美元,分别占全部合资企业的98.4%、91.8%和93.8%,分别占全省总数的36.8%、39.0%和24.8%(见表2-3)。表2-3 2004—2007年浙江省“以民引外”项目资料来源:2004—2006年,根据历年浙江统计年鉴数据整理;2007.1 -10:今年以来浙江“以民引外”质量进一步提升,http://wjmj.gongshu.gov.cn/news/event/13/20071126102111.html

民营企业从各自的实际出发,通过多种方式与国际著名企业进行对接,主要归纳为以下六种:(1)整体合并。中方将原有企业全部资产整体转入合资企业。浙江夏梦与意大利杰尼亚(全球著名男装品牌企业)合资,各占50%的股权,夏梦将全部资产转入合资企业,外方以现金注入,是迄今为止温州民企与国际品牌最全面、最深入的一次合作。(2)联合品牌。中外双方成立的合资企业使用双方品牌的“联合体”——联合品牌。正泰集团与世界电器业巨头通用公司合资后,产品打“通用·正泰”商标,依托通用公司国际品牌效应,壮大自有品牌,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奥康与意大利GEOX合作,共享营销网络,借力打造品牌。其他案例还有荏原·嘉利特等。(3)设立研发中心。中方企业以引进外方技术为本土企业服务为目的成立研发中心。温州哈杉鞋业在收购了意大利著名鞋企威尔逊公司90%股份后,接纳了威尔逊公司拥有的设计师和工程管理技术人员,并与威尔逊公司合资在国内设立哈杉威尔逊鞋类研发中心。其他案例:康奈也与英国SATRA(沙雀)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投资1000万元设立符合国际标准的鞋类设计研发中心。(4)引进技术。中方以引进外方核心技术为目的而成立合资企业。浙江嘉利特公司泵业与日本荏原制作所合资后,从一个家族企业跨进国际化、正规化、现代化企业行列,成为国内最大的石化泵领军企业。先后引进日方高级专业技术人才20多人,研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国内最大的60万吨乙烯急冷水泵),填补国内空白。浙江人可工贸有限公司与瑞士世界顶级钢笔生产企业凯兰蒂合资设立制笔企业,作为一个高附加值、高科技、高精度、高环保的企业,它的引进将会提升“中国制笔之都”的产业层次。(5)整体对接。发挥产业整体优势与国外产业对接。浙江三帆明胶厂和世界明胶业巨头法国“罗赛洛”正式合资运营后,产量、销售额翻番,合资次年该公司的实际销售收入达到1.3亿元,上缴税款865万元,生产的明胶产品销售价格从以前每吨2.1万元提高到4.5万元,而且供不应求。受“罗赛洛”影响,周边明胶企业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国外同行业中的知名企业,相继与德国嘉利达公司、比利时PB公司合作,世界明胶业三大巨头“会师”,浙江成为世界最大的明胶业生产基地。(6)产业配套。外方因与中方企业的长期合作需求,为中方提供产业配套。华峰集团为原料供应商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NPU)当红娘,引日本强企落户瑞安,成立日邦聚氨酯(瑞安)有限公司,专业生产MDI(是聚氨酯行业里的一个主要的原料),成为华峰集团的配套企业。华峰集团(国内规模最大的聚氨酯系列产品生产企业)是NPU主要的紧密合作伙伴,合作已超过10年,华峰集团对MDI的年需求量超过2万吨(见表2-4)。表2-4 民外合资的主要实现模式资料来源:作者根据调研整理。2.2.3 境外投资:从境外商城到跨国经营2.2.3.1 境外商城

经过多年的产品出口,大多数浙江民营企业虽然在价值链中端(制造生产环节)积累了大量优势,但仍然无法摆脱“低价格、大销量”外贸盈利模式。直接抓住海外商机从而构建海外营销网络显得十分迫切。此时,浙江省许多具有实力的企业积极到境外兴办有实业、建立营销网络与研发中心等。在众多的境外营销机构中,境外商城无疑是一种较为便捷而有效的方式。浙江省各地利用国内办专业市场的经验,开始在境外兴办专业市场。1998年11月浙江中华商城有限公司独资创办了巴西中华商城(2003年4月1日,主办单位专文上报当地外经贸主管部门,要求注销该商城),是浙江在南美的第一个对外经贸窗口,也是全国首家境外商城。几年来,商城带来的社会效益显而易见:试营业时从国内招商过去的首批经营户120多人,当时大多已经开办了进出口公司,独立经营,在巴西立稳了脚跟;同时,在当地商城的影响和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南美华侨开始尝试与国内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1999年浙江又先后投资兴建了俄罗斯的“海宁城”、南非的“中华门”、尼日利亚的“中华商业中心”、匈牙利的“中国商城”等。根据资料显示,2001年全省就有100万人在国外,赚外国人的钱,累计创办各类产销组织达700多个。

此外,一些浙江民营企业开始在国外设立办事处和营销网点,开始了营销全球化的探索。2001年浙江宁波利时塑胶有限公司开始在美国、中国香港及巴西设立办事处,产品销往美国、欧洲、南非、中东等60个国家与地区;2001年浙江丰岛物产有限公司(绍兴)投资2100万日元在日本设立营销公司。2.2.3.2 海外工厂

境外商城尽管在带动本土产品出口方面起到很好的“载体”作用,但仍遇到诸如融入当地市场、规范经营以及贸易壁垒等经营问题。在此背景下,一些企业开始思考在境外设立工厂,既可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也可以绕开贸易壁垒。主要有并购或绿地投资两种方式。最早的民营企业境外投资可追溯到1991年,该年8月浙江温州商人叶康松在美国洛杉矶设立“美国康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外开办的我国第一家私营股份合作企业。此后,民营企业或自发探索或在政府“两个推动”下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境外投资活动。1999—2003年浙江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在境外近70个国家设立了516家企业,占全省历年(含1999年以前,下同)境外企业总数的37.3%,占同期新增境外企业总数的60.2%,民营资本投资达13717万美元,占全省历年中方投资的30.8%。“十一五”期间,浙江经核准的境外投资企业和机构共2377家,总投资额累计73.35亿美元。截至2010年底,浙江经审批和核准的境外企业和机构共计4564家,累计境外投资总额83.6亿美元,累计中方投资额71.8亿美元。(见表2-5)表2-5 2006—2010年浙江省境外投资基本数据表(单位:亿美元)资料来源:浙江省外经贸综合运行监测分析(2006—2010)。

此时,浙江企业境外投资亮点纷呈,典型不断涌现。例如,万向集团在1997—2005年间,先后收购了舍勒公司、UAI公司、RockFord等近30家欧美企业,万向集团的收购多属于纵向收购,收购对象多属于原海外中间商或OEM委托商等。其中2001年万向集团成功收购美国UAI上市公司21%的股份,开创了中国民营企业收购海外上市公司之先河,实现了跨国界的市场融通、技术共享和优势互补。根据《2007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近几年民营企业投资主体数量上升较快,而且七成的民营企业投资主体来自浙江与福建两省。2008年以来,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许多企业不失时机地加快了境外并购的步伐,以较低价格收购了许多海外品牌企业。2004年就在尼日利亚办厂与成功收购意大利著名制鞋企业威尔逊公司的哈杉鞋业,2008年以低价接收了意大利中部一家倒闭鞋厂的客户与设计师,使其在意大利的客户翻了一番。2.2.3.3 跨国经营

民营企业在境外设立生产基地或工厂后,随即要考虑海外企业的管理问题,关系到海外企业是否顺利运行。从调研资料看,一些境外企业运行良好。例如,在万向收购的海外企业中并没有发生严重的文化、管理等方面的冲突,管理团队及员工士气保持稳定。这种良好局面与万向收购的海外企业多是其原先在海外市场的中间商或是OEM委托商有重要关系。在跨国并购之前,万向集团已经把文化差异、管理冲突等问题基本解决了。但也有一些海外企业出现了一些管理问题,尤其是绿地投资新建的企业,因为不熟悉当地的文化、制度等,较容易陷入管理困境。由此,许多企业对原有母公司管理模式进行本土化改造,已经产生积极的效果。

2004年哈杉鞋业在在尼日利亚投资创办了哈杉(尼日利亚)大西洋公司,是哈杉在海外创办的第一个生产基地,专门生产“哈杉”品牌的鞋子。海外企业在创办之初,也遇到过管理冲突的问题:由于文化差异,当地工人不服中方管理。之后,海外企业对原有管理模式进行改造,实施了本土化的管理模式。几年之后,海外企业为尼日利亚当地解决了近千人的就业问题并在当地员工中培养管理干部、技术骨干300多名;无偿帮助当地制鞋企业解决冷粘技术工艺,培养当地供应商、经销商数百人;向当地纳税近800万美元等,这些使哈杉在当地受到欢迎和尊重,并列为友好合作的典范企业。该海外企业生产的“HAZAN”皮鞋成为政府公务员的首选,在非洲主流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2008年6月全国工商联在温州地区仅甄选哈杉和飞雕两家企业,作为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成功范例,并将其做法、经验向全国推广。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