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经典名著 学生版 成语故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8 04:15:48

点击下载

作者:佚名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新课标经典名著 学生版 成语故事

新课标经典名著 学生版 成语故事试读:

新课标经典名著学生版成语故事佚名 著南京大学出版社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成语故事/佚名著;石磊改写.—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1(新课标经典名著:学生版)ISBN 978-7-305-14245-1Ⅰ.①成… Ⅱ.①佚… ②石… Ⅲ.①汉语-成语-故事-青少年读物 Ⅳ.①H136.3-49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263635号出版发行 南京大学出版社社  址 南京市汉口路22号 邮编 210093出 版 人 金鑫荣丛 书 名 新课标经典名著·学生版书  名 成语故事著  者 佚 名改  写 石 磊责任编辑 于李丽 蔡冬青照  排 江苏南大印刷厂印  刷 北京北方印刷厂开  本 880×1230 1/32 印张13.5 字数247千版  次 2015年1月第1版 2015年1月第1次印刷ISBN 978-7-305-14245-1网  址:http:www.njupco.com官方微博:http:weibo.com/njupco官方微信号:njupress销售咨询热线:(025)83594756*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凡购买南大版图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所购图书销售部门联系调换目录CONTENTS

安步当车

安如泰山

鞍前马后

按兵不动

按图索骥

暗度陈仓

八斗之才

拔山扛鼎

百步穿杨

百闻不如一见

百折不挠

半途而废

抱残守缺

杯弓蛇影

背水一战

鞭长莫及

别开生面

宾至如归

兵不血刃

兵不厌诈

病入膏肓

伯乐相马

不打不成相识

不合时宜

不堪回首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识庐山真面目

不贪为宝

不为五斗米折腰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城下之盟

乘风破浪

乘兴而来

程门立雪

惩一警百

出奇制胜

初出茅庐

初生之犊不畏虎

唇亡齿寒

此地无银三百两

从善如流

打草惊蛇

大腹便便

大逆不道

大器晚成

呆若木鸡

倒屣相迎

得过且过

得陇望蜀

东窗事发

东山再起

东施效颦

断头将军

对牛弹琴

多多益善

多行不义必自毙

尔虞我诈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负荆请罪

改过自新

肝脑涂地

高山流水

功亏一篑

苟延残喘

孤注一掷

刮目相看

管鲍之交

国士无双

过河拆桥

邯郸学步

汗流浃背

好大喜功

后顾之忧

囫囵吞枣

狐假虎威

华而不实

画饼充饥

画龙点睛

画蛇添足

鸡鸣狗盗

疾风扫落叶

疾风知劲草

既往不咎

家徒四壁

价值连城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江郎才尽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狡兔三窟

脚踏实地

揭竿而起

嗟来之食

解铃还须系铃人

解衣推食

锦囊妙计

惊弓之鸟

井底之蛙

开卷有益

刻舟求剑

口蜜腹剑

滥竽充数

狼狈不堪

老当益壮

老马识途

乐不思蜀

乐此不疲

厉兵秣马

梁上君子

两袖清风

鹿死谁手

洛阳纸贵

马革裹尸

买椟还珠

毛遂自荐

名列前茅

南柯一梦

南辕北辙

鸟尽弓藏

弄巧成拙

呕心沥血

盘根错节

赔了夫人又折兵

披肝沥胆

匹夫有责

匹夫之勇

破釜沉舟

破镜重圆

扑朔迷离

齐眉举案

歧路亡羊

旗鼓相当

杞人忧天

千里送鹅毛

前功尽弃

黔驴技穷

罄竹难书

曲高和寡

取而代之

如火如荼

孺子可教

入木三分

塞翁失马

三令五申

三人成虎

声东击西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世外桃源

势如破竹

守株待兔

熟能生巧

树倒猢狲散

水滴石穿

死灰复燃

四面楚歌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螳臂当车

螳螂捕蝉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天衣无缝

铁杵成针

铤而走险

投笔从戎

投鞭断流

图穷匕见

推心置腹

退避三舍

完璧归赵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亡羊补牢

望梅止渴

望洋兴叹

闻鸡起舞

瓮中捉鳖

卧薪尝胆

乌合之众

下笔成章

相煎太急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挟天子以令诸侯

胸有成竹

揠苗助长

言过其实

掩耳盗铃

偃旗息鼓

叶公好龙

夜郎自大

一不做,二不休

一饭千金

一鼓作气

一箭双雕

一鸣惊人

一诺千金

一叶障目

一枕黄粱

一字千金

疑邻盗斧

因势利导

游刃有余

有志者事竟成

鱼目混珠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约法三章

运筹帷幄

朝三暮四

枕戈待旦

郑人买履

指鹿为马

纸上谈兵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专心致志

自相矛盾

坐山观虎斗

凿壁偷光

名师导读安步当车【拼音】ān bù dāng chē【注解】安:安详,不慌不忙。安步:缓缓步行。【释义】慢慢地走,当做坐车。【例句】别人都在突飞猛进,我们决不能安步当车,甘居中游。

战国时,齐宣王听说颜斶(chù)很有学问,便要召见他。

到了金殿,颜斶不再迈步。齐宣王说:“喂,你到我面前来!”

颜斶仍然站着不动,回敬了一句:“喂,你到我面前来!”

齐宣王气得脸色都变了。

大臣们吓坏了,你一言我一语地说:“颜斶,你是一个小百姓,大王是一国之君,你竟叫大王到你面前,真是太狂妄啦!”

颜斶不慌不忙地说:“我走到大王面前去,人家说我仰慕权势;大王到我面前来,那可是说明您礼贤下士呀!”

齐宣王怒气冲冲地说:“那你说,到底是我尊贵,还是你尊贵呀?”

颜斶神色自如地说:“当然是像我这样有学问的人尊贵。”“胡言乱语!”齐宣王说。

颜斶严肃地大声说:“不对!大禹出自村野,因为尊重有才能的人,才能得到天下,当上天子。英明的君王,决不自以为是,总是千方百计招聘贤才来辅佐朝廷才是。”

齐宣王觉得理亏,便假装高兴的样子说:“好了,你是有学问的人,当我的老师吧!住在我这儿,保证你天天有肉吃,外出有车坐……”

颜斶打断了齐宣王的话,说:“山里的玉,一旦雕制成器物,原有的美好就不存在了;我这村野之人,要是接受了官职,就会失去本来的纯真。我情愿回乡去,肚皮饿时吃饭,也像吃肉那样香;安安稳稳地走路,也不比坐车差(安步当车);不犯罪就可以说是尊贵,清静自在地过日子,自己感到很快乐……”

说完,颜斶便告辞还乡了。【出自《战国策·齐策四》】安如泰山【拼音】ān rú tài shān【释义】像泰山一样稳固。形容极其稳固。【例句】面临汹涌的洪水,大坝安如泰山,傲然屹立。【近义词】稳如泰山

枚乘是西汉著名的辞赋家,淮阴人。他年轻时曾在吴王刘濞那里当郎中。刘濞野心勃勃,联合吴楚七国,企图反叛汉朝,枚乘知道后,上书劝阻。他对吴王刘濞说:“万万不可以这样做呀,自古以来都是有德者占有天下。古时候,舜曾经没有立足的地方,禹不过只有十户的封地,汤武的地盘也不足百里,而他们最终能够统一中原,得到天下。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他们广施德政,感动了天神,不伤百姓之心啊。请你听我一句忠告吧,千万不可反叛朝廷呀。假如一定要这样做的话,那就好比用鸡蛋去与石头相碰。如果你现在改变了主意,就能够像泰山一样稳固(安如泰山),免除一切灾祸。”

可是,枚乘苦口婆心的劝说,并没有能制止刘濞的阴谋。刘濞暗中勾结胶西王印、楚王戊、赵王遂、济南王辟光、甾川王贤、胶东王雄渠,趁汉景帝刘启即位不久,举兵反叛,史称“吴楚七国之乱”。

汉景帝派太尉周亚夫统领三十员大将东征平叛,很快就消灭了刘濞的叛军。吴王刘濞逃到江南,被当地的赵人杀死,其他六个诸侯也兵败自杀。于是汉景帝发布文告,大赦天下,免于追究参加叛乱活动的官吏和士卒。

枚乘因为劝阻刘濞谋反有功,受到汉景帝的器重,汉景帝亲自召见他,请他到朝廷做官。枚乘喜欢游山玩水,不久便以生病为借口辞去了官职。

到了汉武帝时,枚乘年纪已经很大了。武帝很赏识他,特地派人用一部蒲草裹轮的车子去接他进京。走到半路上,枚乘就不幸死了。【出自《汉书·枚乘传》】鞍前马后【拼音】ān qián mǎ hòu【释义】跑在鞍前,跟在马后。指部属、亲随、侍卫之类。【例句】为了人民的教育事业,老校长鞍前马后忙碌了大半辈子。

岳飞接到皇帝的圣旨,带着张保匆忙赶往京城。这一天,两人来到一条大河边,张保找了半天,才找到一条渡船,船主人要二两银子,张保答应了,牵着马上了渡船。船主人看见岳飞的坐骑,触动了一桩心事。

原来,船主人姓王名横,从小练就了一身硬功夫,因为家境贫困,在这里摆渡为生。他听说岳飞是个大忠臣,正在与侵犯中原的金兀术交战,很想前去投奔他。王横心想:宝剑赠侠士,良马送将军。我要去投奔岳飞,这匹宝马倒是件很好的见面礼,于是便想伺机下手,夺取宝马。

这时,小船已经驶到河心,王横悄悄拔出一把刀来。谁知张保一眼看见,上前飞起一脚,将刀踢入河中。岳飞也急忙用沥泉枪来刺强盗。王横翻身蹿下河去。

张保摇着小船到达岸边,两人上岸继续赶路。忽然,王横拿着一条棍子追上前来,拦住岳飞、张保的去路,借口要船钱,还想夺取宝马。张保举起棍棒就打,两人交起手来,只见两条棍子上下飞舞,斗了好几个回合,不分胜负。岳飞暗暗叹息:可惜此人是个强盗。

王横仍在与张保纠缠,岳飞只得上前劝解。王横说除了宗泽、岳飞两人过河可以免费,其他人哪怕是大宋皇帝少一文也不行。岳飞哈哈大笑,告诉他自己就是岳飞。王横一听,急忙扔了棍棒,上前拜见,通报了自己的姓名、身世,说明了盗马的原委,请求带他前去杀敌报国。岳飞大喜,答应了他的请求。

于是,三人一起上路。张保、王横比赛步行的速度。岳飞催马奔驰,张保、王横紧紧追赶,结果张保跑到岳飞马前,王横赶到岳飞马后。岳飞见了哈哈大笑说:“你们两人,真是一对,这叫作‘鞍前张保,马后王横’(鞍前马后)啊!”【出自《说岳飞全传》】按兵不动【拼音】àn bīng bú dòng【注解】按:止住。【释义】止住军队,暂不行动。现亦比喻接受任务后不肯行动。【例句】老王处理事情很稳重,要么按兵不动,要动必定出奇制胜。【近义词】按甲寝兵【反义词】闻风而动

春秋时期,晋国赵简子准备袭击东方的卫国,临出兵前,他选派了一位亲信大夫史默去刺探卫国的军情。赵简子与他约定一个月为期,等他回来后就出兵攻卫。

史默走后,赵简子命令全军将士加紧练兵习武,积极做好战斗准备。可是一个月过去了,史默还没有回来。这时,有个谋士对赵简子说:“史默过期不归,很可能已经遇害了。其实,卫国是个小国,经不住晋国的攻击,请元帅下令出兵吧!”

赵简子说:“卫国敢于断然同我国绝交,一定做了充分的准备,我们决不可掉以轻心。史默一向思虑深远,他没有如期归来,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变故。出兵的事,等他回来再说吧!”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到了六个月后的某一天,史默终于带着大量的情报从卫国回来了。

原来,卫国国内发生了一些出乎意料的新情况:

过去,卫灵公重用谄媚进谗的小人弥子瑕,现在,他接受了大臣们的忠谏,罢免了弥子瑕,任命德高望重的贤臣蘧(qú)伯玉为宰相,赢得了民心;为了激起国人的同仇敌忾之心,卫灵公派人公开宣布说,“晋国已经命令我国,凡有姐妹、女儿的人家,都要抽调一人去当人质。”消息传出后,卫国群情激愤,充满了对晋国的强烈仇恨。

不久前,孔子和他的弟子子贡到了卫国,受到卫灵公的盛情款待,子贡还被任命为宰相。这件事对招徕贤才、安定民心、巩固卫国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

史默报告了以上的情况后说:“卫国现在的贤臣很多,民气旺盛,想用武力使它屈服,可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请元帅三思而行啊!”赵简子听了,立即下令三年按兵不动,暂时放弃了袭击卫国的计划。【出自《吕氏春秋·恃君览》】按图索骥【拼音】àn tú suǒ jì【注解】索:找。骥:好马。【释义】按照图上所画去找好马。比喻生搬硬套,拘泥成法。现多比喻按线索寻找事物。【例句】李明掌握了情况,按图索骥,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伯乐,姓孙名阳,春秋时期人。

他相马的本领可大了,绕着马走上一圈,就能根据马的长相判断出马的好坏。无论是饿得皮包骨头的良马,还是养得膘肥体壮的劣马,都骗不过他的眼睛。

伯乐年老的时候,根据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写下一本书,叫《相马经》。他在这本书里,详细地介绍了千里马的形体特征:额头应当怎么样,眼睛应当怎么样,身架怎么样,蹄子怎么样,毛色怎么样……这些都写得详详细细。

他的儿子看了这本书,花了不少时间把千里马的额头、眼睛、身架、蹄子、毛色等特色背得滚瓜烂熟,准备出去“按图索骥”,按照书上描绘的标准,去寻找千里马。

几天以后,他儿子高高兴兴地跑回来,连声说道:“我可找到千里马了!我可找到千里马了!”伯乐要他说说找到的马究竟长得怎么样。他儿子说:“这匹千里马的长相和《相马经》上讲的差不多,就是蹄子有点毛病,不怎么像。”说完,从布袋里倒出一只大癞蛤蟆来。

伯乐被弄得哭笑不得,他知道儿子笨,也没责怪儿子,只是苦笑着说:“你找来的这匹‘马’喜欢蹦跳,可驾不了车呀!”【出自《艺林伐山》】暗度陈仓【拼音】àn dù chén cāng【注解】度:越过。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宝鸡市东,为关中、汉中交通要道。【释义】原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面袭击的战略。后比喻暗中进行活动。【例句】他叫弟弟缠住爸爸,他自己却暗度陈仓,溜出家门。

秦朝被推翻后,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分割天下,封了十八个诸侯王。他担心刘邦将来会与自己争夺天下,暗中与范增商量,决定将刘邦贬到地势险要的巴、蜀地区。于是,项羽封刘邦为汉王,让他统辖巴、蜀、汉一带,建都南郑(今陕西汉中市)。项羽又将汉中一分为三,封秦降将章邯等为王,让他们封锁汉中,监视牵制汉军的行动。

刘邦心中非常不满,但也没有办法,只好带了三万人马,取道杜南经栈道入汉中。为了防备章邯等派兵袭击,同时麻痹项羽,刘邦告诉项羽汉军没有东还的打算,进入汉中后,刘邦下令放火焚毁了栈道。

项羽的分封,引起了一些握有重兵的将领的不满。公元前208年,也就是项羽分封后不到半年,田荣首先在齐地举兵反抗项羽,很快便占领了三齐,控制了梁、赵。项羽亲自领兵前去征讨,给伺机进入关中的汉军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这时,刘邦已经接受丞相萧何的建议,拜韩信为大将。刘邦采用韩信的计策,公开派人去修复栈道。消息传到项羽军前,项羽不知是计,认为修复栈道的工程浩大,一年半载无法完成,等到平定三齐再去阻击汉军也不晚。于是,放松了警戒。刘邦趁机发动突然袭击,从西边的故道绕行北上,暗度陈仓,从汉中迅速进入关中。雍王章邯急忙率兵前往陈仓堵截,被占领有利地形的汉军打败。汉王一举平定三秦,夺取函谷关及其以西地区。接着挥师东下,出武关,迫使塞王欣、翟王翳、河南王申阳、魏王豹投降,俘虏殷王印(áng),击败韩王昌。从此汉军声威大振,刘邦公开宣布同项羽决战,揭开了将近四年之久的楚汉战争的序幕。【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八斗之才【拼音】bā dǒu zhī cái【注解】才:才华。【释义】比喻富于才学。亦作“才高八斗”。【例句】唐朝大诗人李白出口成章,才华横溢,堪称八斗之才。【近义词】学富五车

南朝宋时有个叫谢灵运的诗人,他聪明好学,读过许多书,是我国山水诗派的创始者。因为他袭了康乐公的封号,世人都叫他“谢康乐”。其实他也并非事事称心,所谓的康乐公只是个虚名而已。不久,他就遭到权臣的排挤,被派到永嘉(今浙江温州一带)去当太守。

离开繁华的京城后,谢灵运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因此常常扔下政务,径自去游览郡内的山水名胜,以此来发泄心中的怨恨。后来他干脆借口有病,辞官离开永嘉,移居到会稽(今浙江绍兴),在依山傍水的地方,修建了精美的房舍,经常与友人夜以继日地饮酒作乐。有一次在千秋亭里饮酒时,谢灵运竟脱光了衣服,狂饮狂叫,地方官吏派人劝止,被他大骂了一顿。

谢灵运终日流连在山水之间,写下了许多诗篇。他的诗刻画自然景物逼真细致,受到当时人们的欢迎,大家争相传抄,流传很广。宋文帝即位后,很赏识谢灵运的才华,将他召回京城,让他做秘书监。文帝经常称赞谢灵运的诗作和书法是二宝,这样一来,原来自命不凡的谢灵运更加骄傲,不可一世了。谢灵运觉得魏晋二百年来,除曹子建外,没有什么人可以与自己相比,他曾经夸口说:“天下的才共有一石(dàn),曹子建独占八斗(八斗之才),我得一斗,其余人共分一斗。”

后来,谢灵运旧习复发,不守朝廷法度,经常借口生病出城远游,被免去了官职。回到会稽后,谢灵运与太守发生争执,太守上书皇帝告他谋反。文帝知道他不会真的谋反,就把他派往临川(今江西抚州)去担任内史。谁知他仍然不改旧习。官府派人拘捕他,他竟然下令家将抵抗,结果被以叛逆罪处死,死时年仅四十九岁。【出自《南史·谢灵运传》】拔山扛鼎【拼音】bá shān káng dǐng【注解】拔山:把山拔起。扛鼎:把鼎举起。【释义】形容力大无比。【例句】他身有拔山扛鼎功,胸有韬略,是真正的英雄好汉。

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项羽,是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项羽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今江苏苏州)起兵响应,率领八千子弟兵,渡江北上。项梁战死后,秦将章邯围赵,楚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率军前往援救。宋义到安阳(今属河南)后按兵不动,项羽杀死宋义,率兵渡过漳水,下令全军破釜沉舟,在巨鹿之战中大败章邯,摧毁秦军主力。公元前206年秦灭亡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并大封诸侯王。后来汉王刘邦趁项羽出击齐国的机会,攻占关中,并继续东进,占领了项羽的根据地彭城(今江苏徐州),项羽回军击败刘邦。刘邦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与项羽在荥阳、成皋之间相对峙。同时又派韩信攻占赵、齐等地,使项羽腹背受敌。公元前203年,双方约定以鸿沟为界。第二年,刘邦趁项羽撤兵的机会全力追击,项羽败退至垓下(今安徽灵璧南),不久在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杀。

传说项羽身材魁伟,勇力过人,能把一只很大的鼎举起来。垓下兵败时,项羽十分沮丧,他与美人虞姬饮酒诀别时慷慨悲歌,道:“我力大无比能够拔起一座山,气概超群盖世无双……可叹啊,时运不济落得如此下场!”【出自《史记·项羽本纪》】百步穿杨【拼音】bǎi bù chuān yáng【释义】能在百步之外射穿选定的一片杨柳树叶。形容射术非常高明。【例句】许海峰在射击比赛中夺得了金牌,人们都称赞他是百步穿杨的神枪手。

春秋时,楚国都城一个练武场上,好多壮士聚集在这里比武射箭,看的人真多呀!一位名叫潘光的射手,一连三箭都射中靶上的红心。“好呀!”看的人齐声喝彩。

这时,一位身材魁梧的大汉站了出来,说:“这算不了什么,能百步穿杨才算真本领呢!”大家一看,是射箭名手养由基。养由基叫人在百步以外的杨柳树上选定一片树叶,涂上红色作记号。这么远,树叶都看不清了,何况风吹树枝,树叶动个不停呢!壮士们我看你,你看我,谁都不敢射。养由基微微一笑,说:“那养某献丑了!”

养由基立定脚步,摆开架势,张弓搭箭,“嗖”一箭射去,那支箭不偏不斜,正把那片涂上红色记号的树叶射穿。看的人个个拍手叫好,欢声雷动。养由基见大家鼓掌助威,兴致更高,一连射了一百箭,每箭都射中一片树叶,真是百发百中!围着看的人个个都惊呆了。

一次,楚晋两国交战,烟尘遮天,杀声动地。楚共王亲临阵前督战,指挥楚军冲杀。晋将魏锜见了,远远一箭射来,射中楚共王的眼睛。楚共王血流满面,疼痛难忍,心里恨透了魏锜。楚共王马上召来养由基,给他两支箭,要养由基为他报仇。养由基接箭在手,来到阵前,见魏锜正在那里耀武扬威。养由基弓弦一响,魏锜应声倒下,丢了性命。养由基把剩下的那支箭交还楚共王复命。楚共王高兴地说:“名不虚传,真是‘养一箭’呀!”从此,“养一箭”威名远扬。【出自《战国策·西周策》】百闻不如一见【拼音】bǎi wén bù rú yí jiàn【注解】闻:听见。【释义】听一百次,还不如亲眼一见。指多闻不如亲见更可靠。【例句】九寨沟的自然风景确实比我想象的还要美,真是百闻不如一见。【近义词】眼见为实

西汉时,西北羌族结成联盟,发兵攻汉。消息传到长安,宣帝召集群臣商议,询问谁愿领兵前去边关退敌。

话音刚落,一位七十六岁的老将挺身而出,自告奋勇请求前往。这位银须飘飘的老将,就是曾经与羌人打过几十年交道的赵充国。

宣帝非常高兴,问他要带多少人马。赵充国说:“百闻不如一见,用兵是很难在老远的地方算计好的,我想亲自到那里看看,定下攻守方案,画好地图,再上奏。”

于是,赵充国带领一支侦察部队渡过汹涌澎湃的黄河。路上,碰到了小股敌军,汉军奋勇冲杀,俘虏了不少羌兵。将士们准备乘胜追击,赵充国阻拦说:“我军长途跋涉,主要目的是探明敌人的情况,如果逞一时之勇,紧追不舍,孤军深入敌人腹地,难免要吃大亏。”将士们听了,都很佩服老将军的远见。

赵充国侦察了地形,掌握了敌军兵力部署,又从俘虏口中了解到许多敌人内部的情况,这才制订出驻兵屯守、整治边关、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策略,上奏宣帝。不久,朝廷就派兵平定了羌人的骚扰,恢复了西北边疆的安定。赵充国不信道听途说,亲临实地调查的作风,被后人视为行动的准则。【出自《汉书·赵充国传》】百折不挠【拼音】bǎi zhé bù náo【注解】折:挫折。挠:弯曲。【释义】形容意志坚强,不管经受多少挫折,决不屈服退缩。【例句】居里夫人一生坎坷,百折不挠,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科学事业。【近义词】不屈不挠【反义词】一蹶不振

东汉灵帝时,尚书令桥玄为官清廉,敢于同恶势力作斗争,受到人们的尊崇和称赞。桥玄死后,东汉著名的文学家、中郎将蔡邕特地写文章纪念他,称颂他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

传说有一回,三个强盗绑架了桥玄十岁的小儿子,把他作为人质,向桥玄勒索一笔银子。强盗带着孩子,来到桥玄家里,威胁桥玄说,如果不答应,就要杀死孩子。桥玄当即愤怒地斥责强盗,理直气壮地宣布道:“我是朝廷的官员,我的责任就是逮捕你们归案,你们拿孩子来威胁我,只会痴心妄想!”

这时,官府派来缉捕强盗的士兵已经团团围住了桥玄府,但大家不敢贸然行动,知道强盗心狠手辣,害怕逼急了会伤害人质。桥玄见大家犹豫不前,就在院内向外大声疾呼道:“你们快来捉拿强盗,不可因小孩放走贼人!”于是,士兵蜂拥而入,强盗终于被擒,但桥玄的小儿子惨遭强盗毒手。

为了杜绝今后再发生类似案件,桥玄强忍着失去爱子的悲痛,上书皇帝,建议制定一条新的法令,规定凡是被贼人绑架走的,一律不准用钱赎回,官府抓到这样的强盗也统统斩首示众。这条法令公布后,绑架人质的事件才逐渐绝迹了。

桥玄年轻时,在县里做功曹,虽然是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可是他尽职尽责,一点儿也不马虎。那时,县里有个叫羊昌的人,是当朝大将军梁冀的好朋友。羊昌犯了罪,别人不敢奈何他,桥玄却不畏权势,大胆向上司检举羊昌的罪行。他当汉阳太守时,发现自己的下属皇甫祯贪赃枉法。桥玄查实后,立即将他捉来处死,汉阳郡官民为之震动。

后来,桥玄担任了尚书令,他又直接向皇帝告发中大夫盖升搜刮民脂民膏、横行乡里、鱼肉百姓的罪行,建议皇帝从严惩处。可是皇帝与盖升关系密切,不但没有加罪他,反而升了他的官。桥玄很气愤,便以身体不好为借口,辞官回到乡下。【出自《蔡中郎集》】半途而废【拼音】bàn tú ér fèi【注解】废:停止。【释义】事未做完而终止。指做事有始无终。【例句】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始有终,不要虎头蛇尾,更不要半途而废。【近义词】有始无终【反义词】锲而不舍

东汉时,河南有个名叫乐羊子的男子,娶了一位通情达理的女子为妻,史书上称她为乐羊子妻。

一天,乐羊子在路边拾到一块别人遗失的金子,带回家交给妻子。

乐羊子以为妻子一定会很高兴,谁知妻子毫不动心。她对乐羊子说:“我听说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正直的人不接受不敬的施舍。把别人遗失的金子据为己有,是很不好的行为啊!”

听了妻子的话,乐羊子惭愧得满脸通红,他急忙把那块金子送回原处。

后来,他到很远的地方,拜求名师钻研学问去了。

一年后,乐羊子跑回家来。妻子很惊讶,问他:“你求师读书才一年时间,怎么就回来了?”

乐羊子笑着说:“时间长了,很想念你,所以回家看看,没有别的事情。”

妻子听罢,拿出一把剪子,把他拉到织布机旁,指着织布机上的绸布说:“你看,这布的原料是蚕茧,用织布机一点一点地编织起来,日积月累才能织出一寸、一尺、一丈、一匹的绸子。如果我一剪子将它剪断了,就会前功尽弃。你读书也是这个道理,日积月累地刻苦学习,才能获得成功;如果半途而废,不就像剪断丝线一样,白白浪费了时间吗?”

妻子的话深深地打动了乐羊子。第二天一早,他便告别妻子出门去继续求学。他一连七年没有回家,终于修完了自己的学业。【出自《后汉书·列女传》】抱残守缺【拼音】bào cán shǒu quē【注解】抱:本着“保”,守住不放。【释义】守住残缺、破旧的东西不放。【例句】抱残守缺,固步自封,必然成为时代的落伍者。

刘歆是著名学者刘向的儿子,西汉末年古文经学派的开创者、目录学家、天文学家。他继承父业,总校群书,撰成《七略》,包括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略和方技略。它的内容保存在《汉书·艺文志》中,对中国目录学的建立有一定的贡献。此外,他还著有《三统历谱》,制造了圆柱形的标准量器。根据这个量器上的铭文计算,他用的圆周率是3.1547,与现在国际上通用的圆周率比较起来,人们称它为“刘歆率”。

传说刘歆在校勘典籍的过程中,阅读了大量秘藏的古籍,从中发现了《周礼》、《左传》、《毛诗》、《古文尚书》等古文经典。刘歆认为这些古籍很有价值,经过深入的研究,掌握了它们在民间的传授情况,于是建议朝廷为它们设立学官。

朝廷让刘歆与今文博士讨论研究这批古书的价值。但是,今文博士们既不肯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意义进行研究,又不同意为它们设立学官。刘歆对此非常气愤,写了一篇题为《移书让太常博士》的公文,对今文博士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说:今文博士孤陋寡闻,不学无术,他们害怕别人识破自己的私意,没有服从真理的公心,所以宁愿抱残守缺,因循守旧,而不肯研究新的学问。

刘歆的批评言辞激烈,一针见血,击中了今文博士的要害,遭到博士们的怨恨和诽谤,也因此得罪了朝中的权贵。后来,刘歆在京城难以安身,便请求离开了京城,到地方上去做了一个小官。【出自《汉书·刘歆传》】杯弓蛇影【拼音】bēi gōng shé yǐng【释义】将映在酒杯中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扰。【例句】既然此事与你无关,那你就不必杯弓蛇影,惊魂不定。【近义词】疑神疑鬼

东汉时,有个叫应郴的人,曾经在汲县(今河南省汲县)当县令。这一年的夏至,应郴请县里的主簿杜宣到家里做客。他在客厅摆了一桌丰盛的宴席,请杜宣饮酒。当时,客厅的北墙上挂着一张红色的弓,弓的影子映在酒杯里,形状就好像一条游动的蛇。杜宣看见了,感到十分害怕,但又不敢不喝。勉强喝下去后,回到家就得了胸腹疼痛的病,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因而身体渐渐地消瘦了。家里人很着急,请了许多有名的医生,采用各种方法治疗,也不见好转。

后来,应郴知道杜宣病了,就去看望他。应郴察看了杜宣的病情,问起他患病的原因,杜宣这才吞吞吐吐地说:“酒杯里的蛇进了我的肚里。”

应郴回到自己家里,站在客厅里想了半天,猛然回头看见墙上挂着的弓,心想:酒杯里怎么会有蛇呢?一定是这东西引起的。

于是,应郴就派县里的差役,用手推车把杜宣请来,还在上次请他饮酒的地方准备了酒,酒杯中果然又出现了蛇。应郴告诉杜宣说:“这是挂在墙上的弓的影子。”

杜宣知道酒杯中是弓影,就没有心理负担了,一高兴,病也渐渐地痊愈了。【出自《风俗通》】背水一战【拼音】bèi shuǐ yí zhàn【注解】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释义】与敌人决一死战。【例句】我方队员以背水一战的气势奋力拼搏,终于取得了比赛的胜利。

公元前204年,大将韩信奉汉王刘邦的命令,率领汉军去攻打赵国。赵王歇和赵军统帅陈余,集中了二十万兵马,在战略关口井陉(即现在的河北省井陉山上的井陉关)筑成了坚固的壁垒。

赵国谋臣李左车很有军事才能,他认为韩信这次领兵前来,一路上连胜数仗,其势锐不可当。但是,汉军经过长途跋涉,远离后方,必定粮草不足。如今井陉这条山路,车辆不能并行,骑兵也无法排成行列,汉军走不上一百里,运粮的队伍一定会远远落在后边。李左车向陈余建议:派三万人马,组成突击队,抄小路袭击汉军粮草,主力部队则在深沟高垒,坚守营寨,不与敌军交锋。这样汉军就前不能进,后不能退,用不了十天,韩信必定失败。

李左车的分析和建议是正确的。但是,书生气十足的陈余根本听不进正确的意见,反而认为正义在自己这一方,用不着搞什么计谋。

韩信探知陈余不用李左车的建议,非常高兴。他大胆地率领军队继续前进,在离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扎下营寨。到了半夜,韩信突然传令出发。他挑选了两千名轻装的骑兵,让他们每人带一面红旗,从小路迂回到赵营的侧后方,埋伏起来,伺机袭击赵营。接着韩信又向部将发令,让他们给将士们发点干粮,并对他们说:“大家先吃一点,等今天击败了赵军再会餐。”为了把占据有利地形的赵军引诱出来,韩信先派出一支人马,面向赵军,背靠河水摆开阵势。赵军将领看见汉军沿河布阵,都哈哈大笑,说:“韩信不懂兵法,背水作战,不留后路,这是自己找死!”

天亮之后,韩信率领大队人马,摆开大将仪仗,擂响激越的战鼓,杀向井陉口。陈余看见汉军主力到来,马上指挥赵军出击。激战了一会儿,韩信假装战败,抛弃仪仗旗鼓,退向河边阵地。韩信的这两股军队会合后,回头继续与赵军激战。陈余以为韩信的军队已陷入死地,便指挥赵军倾巢而出,企图一举击溃汉军。汉军退到河边后,没有地方再退了,全军决心拼死奋战。

这个时候,韩信派出的两千轻骑,乘机攻入赵军的营寨,很快就拔光了赵军的旗帜,换上两千面汉军的红旗。赵军久战不能取胜,士气逐渐低落,忽然又发现自己的营垒中全是汉军的红旗,以为汉军已经占领了自己的军营,赵王已经成了汉军的俘虏,顿时军心大乱,士兵纷纷逃散。汉军乘机里外夹击,大败赵军,俘虏了大批人马,陈余被杀,赵王歇也成了汉军的阶下囚。

井陉之战结束以后,将领们纷纷向韩信祝贺,然后问韩信道:“兵书上说,背水为阵是兵家大忌,而将军却让我们背水一战,还说打败赵军后会餐,当时我们都不相信,然而现在真的胜利了,这究竟是什么战术呀?”

韩信解释说:“我的这种战术,也是出自兵书,不过大家没有注意罢了。兵书上不是有‘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的说法吗?我们这支军队是临时组建的,没有经过严格的统一训练,率领这样的一支军队去打大仗,如果把士兵们布置在有退路的地方,遇到危险就会逃跑;只有把他们放在有进无退、绝处求生的地方,他们才会勇猛作战,取得胜利。”

将领们听了韩信的分析,连连点头称是,对他更加敬佩。【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鞭长莫及【拼音】biān cháng mò jí【注解】及:到。【释义】原指鞭虽长,但不应该打到马腹上。后借指力量达不到。【例句】他的情况很令人同情,但鞭长莫及,我们无能为力。【近义词】力不从心【反义词】游刃有余

公元前595年,楚庄王派左司马申舟到齐国办事,途经宋国。因为事先没有办理向宋国借路的手续,不合礼节,被认为是鄙视宋国,宋文公一怒之下便杀死了申舟。消息传到楚国,楚庄王非常气愤,于是就发兵进攻宋国。

宋国被楚兵围困了半年,形势十分危急。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派大夫乐婴齐去面见晋景公,请晋国出兵帮助解围。

晋景公本想答应宋国的要求,可是,晋大夫伯宗坚决反对。他对晋景公说:“我们不能为了帮助宋国而与楚国为敌呀!古人有一句话说,‘即使鞭子很长,也不能打在马肚上(鞭长莫及)’,今天的楚国就好比是马肚,它的强大是老天赐与的,别人无法跟它争夺。我们晋国虽然强大,但怎么可以违抗天意呢?”

晋景公听了伯宗的话,虽然觉得有理,但是还有点犹豫。他说:“我们怎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拒绝别人的请求呢?这样做,我感到耻辱呀!”“这没有什么。”伯宗解释道,“俗话说‘处理事情想高想低,全由自己的心意。’河流湖沼的水中能容纳污浊,山川泽地上能藏匿毒蛇猛兽,美玉上面隐伏着瑕斑,所以一国的君主有时候也不免要含耻忍辱,这些都是很自然的现象。再说有点小毛病,也损害不了大德呀!”

伯宗的这番道理,说得晋景公连连点头。于是,晋景公打消了援救宋国的念头。【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别开生面【拼音】bié kāi shēng miàn【注解】生面:新的面目。【释义】使原来已经暗淡模糊的画面重放光彩。比喻另创新的局面、风格或形式。【例句】他创作的这幅油画,立意上别开生面,技巧上功底深厚。【近义词】别出心裁

曹霸是唐代著名的画家,特别擅长画人物和马匹。他的名声很大,长安城里的达官贵人们都争着出高价收藏他的作品,就连居住在深宫里的玄宗皇帝也知道他的名字,经常把他召进宫,让他当着皇帝的面挥笔作画。

长安城里的太极宫中,有一座著名的凌烟阁。凌烟阁四壁挂着二十四幅唐朝开国功臣的肖像。这些肖像是唐初大画家阎立本的作品,一幅幅画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当年曾轰动了长安。如今,七十多年过去了,凌烟阁中的功臣像大部分已经剥落,色泽暗淡模糊,失去了原有的光彩。有一天,玄宗想起了曹霸,就派人召他进宫,让他把全部功臣的肖像重新画一遍。

曹霸来到凌烟阁,他仔细研究了大量史料和传说,进行了认真的艺术构思,然后全神贯注地开始创作。几天后,二十四幅功臣肖像就全部画好了,其中画得最生动逼真的是褒国公段志宏、鄂国公尉迟敬德。这两位功臣都是著名的武将,曹霸把他们画得神采飞扬、英姿飒爽,似乎头发须眉都在耸动,好像正要冲上阵去与敌人厮杀。唐玄宗非常满意,给了曹霸很多赏赐,并且封他当左武卫将军。

后来,曹霸因为一件小事没有办好,被削职为民,离开了长安。“安史之乱”爆发后,为了躲避战乱,曹霸流落到成都,靠给过路的行人画像,维持极其艰难的生活。

这时,著名的大诗人杜甫也避乱来到成都,住在城郊浣花溪畔的草堂里。有一天,杜甫在朋友家中看到曹霸的《九马图》,就进城去四处寻访他,终于在街头见到曹霸。杜甫十分同情他的不幸遭遇,就写了一首《丹青引》送给他。杜甫在诗中高度评价了曹霸的艺术成就,称颂他:“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别开生面)。”【出自《丹青引》】宾至如归【拼音】bīn zhì rú guī【注解】宾:客人。至:到。归:回到家中。【释义】客人到这里,就像回到自己家中。形容待客殷勤、周到。【例句】服务员对我们照顾得无微不至,使我们每个人都有宾至如归之感。

公孙侨是春秋时期的政治家。他曾当过郑国的卿士,在他执政期间,实行改革,整顿田地疆界和沟渠,做了许多有利于农业生产的事。他还把法律条文铸在鼎上公布,广泛听取老百姓的意见。这些改革给郑国带来了新气象。

有一年,郑简公派公孙侨出访晋国。公孙侨到达晋国后,晋国国君晋平公以大国自居,借口国内有丧事,没有及时会见他。公孙侨很气愤,就让他的随行人员拆掉晋国宾馆的围墙,使自己的马车能够自由出入。

晋国有个叫士文伯的大夫听到这个消息,急忙赶到宾馆,批评公孙侨说:“我国为了预防强盗,保证诸侯各国来宾的安全,所以修建了宾馆,筑起了围墙。现在你们把它毁了,我们怎么接待外国的客人呢?”

公孙侨不慌不忙地答道:“我们郑国是个小国,不敢安居,因此按时准备财宝前来进贡。谁知贵国国君国事繁忙,抽不出工夫来接见,我们不敢贸然呈上礼品,也不能把礼品露天放置,担心这些东西会因为受潮、干燥或者虫蛀而受到损失。听说过去晋文公时候,宾馆宽敞明亮,就跟现在君王居住的宫殿差不多。晋文公接见外宾也很及时,接待热情周到,使宾客有回到自己家里一样的感觉(宾至如归)。现在,贵国国君的寝宫豪华气派,而宾馆的大门却矮小得难以通过马车。为了保存好献给贵国的礼品,我们只得把围墙拆掉啊!”晋文公接到士文伯的报告后,自觉理亏,于是热情接见了公孙侨。不久,晋国便重新修建了一座宽敞明亮的宾馆。【出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兵不血刃【拼音】bīng bù xuè rèn【注解】兵:兵器。刃:刀锋。【释义】形容未经战斗就取得了胜利。【例句】我军兵不血刃,就解放了这座城市。

陶侃是东晋著名的将领,他从小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困,虽然才能过人,却一直得不到提拔。有一次,鄱阳名士范逵前来拜访他,家里没有东西招待客人,他的母亲就剪下自己的头发,让他去换了一点酒菜,才算没有在客人面前失礼。

不久,陶侃在范逵的推荐下,来到庐江郡,在太守张夔(kuí)手下做事。张夔很赏识他,推举他为孝廉。

公元305年,右将军陈敏造反,派兵进攻武昌。荆州刺史刘弘决定任命陶侃为江夏太守,去迎击叛军。刘弘的部将挑拨说:“陶侃和陈敏是同乡,您派他率兵去平乱,万一他有异心,荆州就完了。”陶侃知道后,就叫儿子和侄儿到荆州去做人质。谁知刘弘非常了解陶侃的为人,马上把陶侃的儿子、侄子送回武昌,并且加任陶侃为督护。陶侃很感动,为了报答刘弘的知遇之恩,他指挥将士取得了辉煌胜利。

后来,陶侃升迁为龙骧将军、武昌太守。他先后受朝廷派遣,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

有一回,有个叫郭默的屯骑校尉,为了泄私愤,杀害了平南将军刘胤。陶侃知道后,立即上表请求讨伐郭默,丞相王导同意了。郭默听说陶侃来了,非常害怕,准备逃离江州(今江西九江),谁知陶侃已经兵临城下,把江州包围得水泄不通。郭默想固守城池,但又知道自己不是陶侃的对手,想开城门投降,又怕朝廷降罪。叛将宋侯看到大势已去,便逮捕了郭默,开城投降。陶侃兵不血刃,不战而胜,平定了叛乱。

由于陶侃治军有方,屡立战功,威名远扬,对巩固晋朝的统治起了重大的作用,晋成帝下诏拜他为大将军,同时授予他各种特殊的荣誉。陶侃非常谦虚,一再上表辞让。就在他临终前,他还给成帝写了最后一道表章,把皇上平日赏赐的物品全部奉还朝廷,同时对自己不能再为国尽忠效力,表示了深深的遗憾。陶侃死后,朝廷追赠他为大司马。【出自《晋书·陶侃传》】兵不厌诈【拼音】bīng bú yàn zhà【注解】厌:嫌恶。诈:欺骗。【释义】打仗时不以欺诈为非。指用兵打仗要尽量用计谋迷惑敌人。【例句】古人讲,兵不厌诈,我们就是要善于运用计谋来战胜敌人。

东汉安帝时,由于官吏腐败,残酷剥削压迫少数民族,引起羌人起义,对内地构成严重威胁。

有一年,羌军大举围攻武都郡。在这危急时刻,安帝任命虞诩为武都太守,让他率兵支援武都。虞诩的部队到达陈仓、崤谷一带时,遭到羌军的阻击。虞诩审时度势,考虑到羌军强大,不能硬拼,便命令部队停止前进,派人四处扬言说已经奏请朝廷增调大兵,等援兵到后再继续前进。羌人不知是计,便松懈了斗志,放纵军队四处抢掠。这时,虞诩率军突然发起进攻,冲破了羌军防线,每天行军一百多里赶往武都。起先,羌军紧追不舍,虞诩就让士兵逐日增灶;羌兵见了,以为汉军每天都在增加兵力,因此不敢再追。汉军安全到达目的地,将士们不明白虞诩的战略,向他请教说:“从前孙膑行军作战,每天减灶,而您却要增灶,兵书上说,每天行军三十里,前后照应,才可以保证安全,而我们却要行百里,这是什么缘故呢?”虞诩答道:“羌兵人多,我军人少,难以与他们正面对抗,因此在策略上有使用计谋的必要。我军迅速行动,是为了摆脱跟踪之敌;孙膑佯装弱小而减灶,我军佯装强大而增灶,这是在不同情况下,采取的不同策略。这就叫‘兵不厌诈’呀!”

当时,武都守军不足三千人,而羌兵却有上万人马。两军对阵时,虞诩下令士兵先用弱弓射击,羌兵见汉军弓箭无力,就放心大胆地往前冲。等到羌兵逼近时,虞诩下令改用强弓硬弩集中射击,顿时箭如飞蝗,羌兵伤亡惨重。汉军乘胜追击,羌兵大败而逃。

虞诩不但善于用兵,而且也很会治理地方。他在边境一带修建了许多营垒,把避乱逃亡的老百姓召集回来,妥善安排他们的生活。这样,武都郡很快就恢复了安定。【出自《后汉书·虞诩传》】病入膏肓【拼音】bìng rù gāo huāng【注解】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肓”。【释义】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例句】他虽然犯了错误,但并没有达到病入膏肓的地步,我们要给他机会改正错误,重新做人。【近义词】不可救药【反义词】安然无恙

传说,春秋时晋景公生了病,几乎请遍了国内的医生都没有治好。秦桓公得到这个消息,就向晋国推荐了一位名叫缓的医生,让他去给晋景公治病。

缓立即从秦国出发。当他还在途中赶路时,晋景公做了一个十分奇怪的梦。他梦见两个小人对话。一个小人忧心忡忡地说:“缓是本领高强的良医,咱们要赶快找个地方躲避一下才好呢!”另一个小人却若无其事地说:“不要紧,我们只要躲进膏和肓的中间,他就一点办法也没有了!”

缓赶到晋国后,马上去见晋景公,他观察了晋景公的脸色,看了他的舌苔,又仔细地搭了脉,最后摇摇头说:“这个病没法医了。病在肓的上面,膏的下面,膏肓之间是药力无法达到的(病入膏肓),因此,这个病没法医治了!”

晋景公听了缓的话,想起梦中的情景,叹了一口气说:“你的诊断很对,你真是个了不起的良医啊!”说完,赠给缓一份贵重的礼物,派人送他回秦国去。

不久,晋景公果然病死了。【出自《左传·成公十年》】伯乐相马【拼音】bó lè xiàng mǎ【注解】伯乐:神话中掌管天马的星名。相:观察、识别、鉴别。【释义】比喻善于识别,发现真正的人才。【例句】选拔干部,要有伯乐相马的本领。

传说伯乐是春秋时期秦国人,他本来的名字叫孙阳,因为他对马很有研究,看一眼就能识别马的好坏优劣,所以人们对他非常崇拜,用神话中掌管天马的神的名字称呼他。

有一次,伯乐从虞坂路过,看见一匹骨瘦如柴的老马,拉着一车盐巴向太行山走去。盐车十分沉重,山路又崎岖不平,那匹马累得浑身是汗,“呼哧呼哧”直喘粗气。

伯乐走近盐车,看了老马一眼,发现这是一匹世上少有的千里马,不由得扑在马背上伤心痛哭起来。这匹千里马多么委屈啊!它应该在疆场上驰骋,可是,主人不知道爱惜它,让它大材小用,精疲力竭地拉着盐车。伯乐爱抚地摸着这匹千里马,并脱下自己的袍子盖在马身上。这匹马遇到知音,昂起头来放声嘶鸣,那声音直冲云霄,好像金石般铿锵动听。

后来,唐朝文学家韩愈写了一篇《马说》,赞扬伯乐慧眼识马,他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意思是说,世上有了伯乐这样的人,才能发现千里马。世上的千里马不少,而真正的伯乐却太少太少了呀!【出自《战国策·楚策四》】不打不成相识【拼音】bù dǎ bù chéng xiāng shí【释义】经过交手,各见本领,彼此通过了解后结交更投合。【例句】我与他曾争吵过,不打不成相识,从那以后我们成了莫逆之交。

宋江和戴宗请李逵在琵琶亭酒馆吃酒。宋江想喝鲜鱼汤,偏偏酒店没有活鲜鱼,李逵跳起来说:“我去讨两尾活鱼来与哥哥吃。”戴宗知道他性子火爆,怕他惹是生非,想阻拦他。可是李逵已经奔出门去了。

李逵来到江边,跳上一条渔船,大吼一声:“你们船上有活鱼拿两尾来给我!”

那渔人应道:“要等主人来,才敢开舱。”“等什么主人!我自己来拿!”李逵就把竹篾笆一拔,伸手去舱里摸鱼,可哪里还有半条鱼的影子。原来那渔船尾部开着半截大孔,用竹篾笆挡着,放江水出入,里面养着活鱼。李逵却不知道,一连放跑了好几条船上的鱼。这一下惹怒了几十个打鱼人,他们都奔过来一齐用竹篱乱打李逵。李逵撒起野来,便脱了布衫,抢过五六根竹篙,拦腰折成数截。

原来鱼主人正是绰号叫“浪里白条”的张顺。张顺见李逵无理取闹,便与他交起手来。两人从船上打到岸上,又从岸上打到江里。只见江心清波碧浪中间,一个浑身黑肉,一个遍体霜肤,看热闹的齐声喝彩。张顺水性极好,李逵不是他的对手。张顺将李逵按在水里,李逵呛得晕头转向,连声叫苦。

宋江、戴宗闻讯赶来。戴宗朝张顺喊道:“张二哥不要动手,这黑大汉是俺们兄弟,你且饶他,快上来见宋江!”原来张顺认得戴宗。他平时很景仰宋江的大名,只是不曾拜识,所以听戴宗一喊,急忙将李逵托出水面,游到江边,向宋江施礼。

戴宗向张顺介绍说:“这位是俺兄弟,名叫李逵。”张顺笑嘻嘻道:“我原是认得李大哥的,只是不曾交手。”李逵生气地说:“你呛得我好苦啊!”张顺赔笑道:“你也打得我好苦啊!”戴宗说:“常言道:‘不打不成相识’,你俩今天可以做至交的兄弟了!”四人都哈哈大笑起来。【出自《水浒传》】不合时宜【拼音】bù hé shí yí【注解】时宜:当时的需要和潮流。【释义】原指不合时势需要。后亦指不合世俗习尚。【例句】这篇文章基本观点正确,只是现在发表有些不合时宜。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今属四川)人,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他天资聪颖,学识渊博,不但能诗能文,而且善书善画,被后人称为诗、书、画“三绝”。苏轼作品的艺术成就很高,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魅力,深受人们的喜爱。

宋仁宗嘉祐二年,苏轼进京参加科举考试,中进士,时年二十二岁。主考官欧阳寿看了他的试卷,赞叹不已,说:“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将来文章必夺魁于天下。”仁宗皇帝也很佩服苏轼的文才,经常一边吃饭,一边还在读苏轼的文章。

后来,苏轼当了翰林大学士,授职祠部员外郎。他诚心诚意地为国家服务,经常针对朝廷存在的问题,给皇帝上书,提出过节省开支、调整赋役、整军经武、加强防务等好建议;也毫不留情地提了许多批评意见,得罪了皇帝和不少大臣。宋神宗时,王安石变法革新,苏轼又提出不同看法,极力反对,闹得无法在京城立足,因此,他的心绪一直不好。

传说,有一天早饭后,苏轼摸着肚子散步,信口问身边的侍儿:“你们猜我腹中装的什么东西?”

一个侍儿回答说:“大人的文章誉满天下,一定是满腹文章!”

苏轼摇了摇头,连说:“不对,不对!”

另一个侍儿接着道:“学士学问高深,朝廷上下交口称赞,自然是满肚子见识!”

苏轼仍然不满意。这时苏轼的侍妾朝云走来。朝云聪明伶俐,善解人意。她说:“学士整天上书献策,可是没有人理睬,只好回家来发牢骚,所以我看学士是一肚子不合时宜!”

苏轼捧腹大笑,说:“让你猜对了,我真是不合时宜呀!”【出自《梁溪漫志》】不堪回首【拼音】bù kān huí shǒu【注解】堪:可以忍受。回首:回顾、回忆。【释义】回忆往事,痛苦难忍。后多用以表示对巨大的人事变迁的感慨。【例句】这个失足青年在父母和社会的帮助下,重新走上正道,他深感自己过去的生活不堪回首!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yìn)发动兵变,从后周手中夺取了政权,建立了宋朝。宋朝的军队讨平周围的割据政权后,又包围了位于长江中下游的南唐王朝。

当时的南唐皇帝李煜(yù),只会弹琴下棋,吟诗作画,根本不管国家大事。他从小长在深宫,住的是凤阁龙楼,吃的是山珍海味,过着极其奢侈的生活。李煜的妻子大周后娥皇,不但容貌美丽,而且精通音律,很有文才,可是李煜还不满足,经常和娥皇的妹妹小周后在一起,整天陶醉在春花秋月、歌舞声色当中,完全把国家兴亡和安危抛在脑后。宋朝的军队已经打到金陵城下了,昏庸透顶的李煜还躲在后宫同和尚道士们讲经说法。直到有一天出外巡城,看到城外到处都是宋军的旗帜,这才如梦初醒,下令抵抗,但已经为时太晚。宋军很快就消灭了南唐军队,攻破了金陵。

宋军俘虏了李煜,将他押送到开封。赵匡胤在明德楼召见了李煜,封给他一个屈辱的称号:违命侯。从此,李煜就以亡国之君的身份,被安置在开封城里,苦熬余生。

一个初春的夜晚,月光如水,东风拂面,李煜独自坐在小楼上,遥望着远在江南的故国,整夜都没有睡好。第二天,他把自己痛苦悔恨的心情,记录在一首著名的《虞美人》词里,其中有这样两句:“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后来,李煜的这首词和另外一些思念故国的作品,传到赵匡胤的弟弟宋太宗赵匡义耳中。赵匡义是个生性猜忌刻薄的人,他不肯宽容李煜,派人用药酒将李煜毒死了。【出自李煜《虞美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拼音】bù rù hǔ xué yān dé hǔ zǐ【注解】焉:怎么。【释义】不进老虎洞,怎么能捉到小老虎呢?比喻不历艰险,就不能成功。【例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要想获得真知,就必须深入实践。

班超是东汉时期有名的大将,他作为东汉王朝的使者,曾在西域活动了三十年,帮助西域各族摆脱匈奴的束缚和奴役,为东汉王朝开发西域立下很大的功劳。

公元73年,班超受大将窦固派遣,第一次出使西域。他带领三十六名将士首先来到鄯(shàn)善国(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罗布淖尔西北),与鄯善国国王商谈建立友好邦交之事。开始,鄯善国国王对他们非常热情。过了几天,班超发现鄯善国国王的态度突然变得冷淡起来。这是什么原因呢?向侍者一打听,班超才知道三天前匈奴也派来了使者。由于匈奴使者从中挑拨,因此国王对建立邦交之事左右摇摆。

面对十分险恶的形势,班超立即召集将士商讨对策。他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如今只有连夜消灭匈奴使者,才能断了鄯善国国王投靠匈奴的念头。”

当天夜里,班超率领三十六个壮士,悄悄摸进匈奴使者的营地,顺风放起一把大火。匈奴人从梦中惊醒,吓得到处乱逃。班超和三十六名壮士以一当十,奋勇争先,经过一番搏斗,终于全歼匈奴一百余人。

班超的果敢行动,震动了鄯善全国。鄯善国王见班超如此英勇,马上表示愿意服从汉王朝的命令,永远与汉朝和睦相处。班超胜利完成了使命。【出自《后汉书·班超传》】不识庐山真面目【拼音】bù shí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释义】比喻事物真相不易弄清楚,或某人态度不明朗。【例句】打雷是一种自然现象,古人不识庐山真面目,以为有雷神呢!

宋元丰七年,苏东坡从黄州来到汝州,特地过江游览了神往已久的庐山。

这一天,天气晴朗,风和日丽,苏东坡兴致勃勃地漫步在盘旋迂回的山道上,只见山峦起伏,群峰叠翠,丘壑纵横,气象万千。横着看过去是一片连绵起伏的山岭,侧面望过来则是壁立万仞的山峰。站在不同的位置上,从高、低、远、近不同的角度观察,苏东坡领略了庐山不同形态的秀美、奇美、壮美,他被造物主的创造深深地陶醉了,一颗伟大的诗心激动起来。于是,他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挥笔写下了一首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在这首题为《题西林壁》的诗中,苏东坡没有从实处直接描绘庐山奇美的形态,而是从审美的角度,巧妙地把观感同哲理结合起来,寓哲理于形象之中,从而得出因各自所处位置不同,而所见必然各异的结论。这首诗读来韵味无穷,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一直流传到今天。【出自《题西林壁》】不贪为宝【拼音】bù tān wéi bǎo【注解】贪:贪心爱财。宝:珍贵物品。【释义】以不贪财为可贵,表示廉洁。【例句】不贪为宝是无价之宝,是应该继承并发扬的美德。

传说春秋时,有个宋国人在山上干活时,无意发现了一块晶莹温润的石头,估计是块难得的宝石,就把它带回家去。为了证实这块石头的价值,宋人请了一位玉工到家里来鉴别。那玉工仔细看过以后,连声称赞说:“真是个宝贝,怎么挑也挑不出一点毛病。不过你们这里的风气不好,你小心一点,千万别在人前露眼。”

宋人听了玉工的话,就赶快把宝石藏了起来,可是村里几个不务正业的人,发现宋人与玉工来往,看出了苗头,经常探头探脑到宋人门前张望。宋人担心会出事,夜里觉都睡不好。他想把宝石拿到市场上去卖,又怕让商人占了便宜,思来想去,决定把宝石送人,也好留一份人情。

第二天,他趁村里人不注意,带着宝石,悄悄地进了城。宋人找到大官子罕,向他献上宝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