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8 06:45:09

点击下载

作者:季浏,尹志华,董翠香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国际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

国际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试读:

前言

自21世纪初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开启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课程改革,其主要标志是研制和修订基础教育各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旨在为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在宏观层面提供指导框架与方向。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了所有学科的课程标准,其中包括《全日制义务教育 普通高级中学 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于2003年颁布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于2012年初颁布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于2018年初颁布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由此可见,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我国在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研制与修订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同时,在课程标准的实施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和成就,如体育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发生了积极转变,“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深入人心,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课程目标普遍受到重视,教学内容注重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教学方式实现了从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具有激励和发展功能的体育学习评价方法得到有效运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得到充分落实,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态度和行为发生了积极变化等。应该说,通过课程标准的实施而推进的课程改革,对促进我国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课程的发展意义重大而又深远。

然而,随着政治、经济、教育等领域的日新月异,新的教育理念与思想层出不穷,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正在发生不断的变化。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需要与时俱进,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十九大都提出了关于学校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教育部也先后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对课程改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针对课程标准,《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完善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教学有关标准”。基于此,进一步推进各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也成了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任务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介绍和分析世界各国的课程标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国际最新发展趋势与动向,对于更好地修订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更好地完善我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同时也为了给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提供国外的最新发展信息,很有必要学习和参考世界各国近些年来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与修订方面的发展趋势。基于此,我们组织了一批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和教学领域年富力强的理论与实践工作者,对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九个国家或地区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最新版本进行了收集、整理、翻译、分析和比较,共同编写了《国际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一书。但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国家或地区并非均使用“课程标准”的称谓,如英国称之为《体育学习纲要》、法国称之为《体育与运动课程纲要》、日本称之为《体育/保健体育学习指导要领》等。实际上,使用不同称谓,只是语言表述有所差异,本质上均发挥着国家课程标准的功能。为了便于表述,在本书的书名和前言中均使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一词,而在具体的章节中则分别按照相应国家的名称进行表述。总体而言,本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信息的前沿性。为了给读者呈现当前世界各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最前沿的信息,编写团队努力克服了地域、语言等各方面的困难,不仅收集了在体育教育领域方面了解较多的一些官方语言为英语的国家的课程标准,同时也收集了一些官方语言为非英语但却很有代表性的国家的课程标准。这些课程标准文本均为到目前为止该国家的最新版本,其理念和具体内容处于前沿,反映了该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最新发展动向,从而有效地保证了本书中所呈现信息的及时性与前沿性。(2)内容的全面性。不同国家(地区)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内容呈现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有的内容较多,而有的内容相对较少。编写团队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严格按照该国家课程标准的原稿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内容涉及教育总目标、课程目标、核心素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实施建议、学习评价等多个方面,最后还对上述要素展开了全面的比较,提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未来发展趋势,这为读者全面了解和学习这些国家(地区)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供了大量的信息。(3)分析的深度性。本书针对每个国家(地区)的课程标准采用了“原稿介绍+深度分析”的编写模式,即首先原汁原味地介绍课程标准的某个部分,以避免将作者的个人理解渗透其中,从而保证所呈现内容的客观性。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该国家(地区)的社会背景、文化风俗、教育特点等情况,本着客观的原则进行深度分析,旨在为读者更好地理解课程标准所蕴含的思想和价值提供启发。

本书的总体设计由季浏负责,参加撰写的成员有:前言(季浏)、第一章(汪晓赞、吴红权、尹志华)、第二章(董翠香、刁玉翠)、第三章(高强)、第四章(李凌姝)、第五章(李琳)、第六章(刁玉翠、李梦欣、董翠香)、第七章(党林秀、董翠香)、第八章(潘雪峰、尹小俭、尹志华)、第九章(杨秋颖、朱春山、董翠香)、第十章(尹志华、孙铭珠),最后由季浏、尹志华对全书审慎统稿。

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进行之时,我们期望本书能对广大体育教育研究者、一线体育教师等在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借鉴作用,也期望本书能成为高等学校体育教师、体育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的参考书籍,以帮助读者拓宽视野,了解国际动向,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我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然而,由于我们的水平和能力有限,加之编写本书的时间较短,书中肯定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我们将正视读者所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今后对本书进行修订和完善。

最后,我们对在本书中直接或间接引用到的文献资料的作者和专家表示真诚的感谢。同时,也对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领导和编辑的辛勤工作和支持表示恳挚的感谢!季浏2018年5月

第一章 美国国家体育课程标准解读

近20年来,美国主要通过研制、修订和完善三个版本的国家体育课程标准来保证高质量的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美国的体育课程标准由美国国家运动与体育教育协会(NASPE)组织制定,而非美国教育部。实施国家体育课程标准是各州的责任,并非强制性的。各州可根据国家体育课程标准制定适合本州实际情况的标准,设置适合于本州的课程与教学计划,机动灵活地执行和完成国家体育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由于各州对国家体育课程标准的理解不一致,而国家体育课程标准又为各州预留了创造和设计本州课程的广阔空间,致使美[1]国不同州的中小学对国家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各不相同,方法各异。经过20余年的推广,国家体育课程标准在各州、地区、学校已逐渐被接受并开始试用。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04年,以国家体育课程标准为依据,美国所有50个州已全部制定了州体育课程标准,并制定了具体的各年级标准。除一些偏僻的西部地区无法实行外,95%的地区和学校已经制定了与州体育课程标准相对应的课程与教学计划。85%的州已提供了体育课程材料,并提出了实施方法。30%的州对体育课程标准提出的评价内容进行了讨论,并提供了评价要求和参照样[2]本。

第一节 美国国家体育课程标准的起源与发展

不同国家的教育体制往往与政治体制密切相关。作为分权制国家的典型代表,美国联邦政府给予各个州非常宽泛的权限,从而使得不同州之间在经济、文化、法律、教育等领域差别很大。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的学校体育同样如此,不同州都拥有各自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评价重点等,从而使得各州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推动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开展。然而,正是由于这种差异性的存在,导致不同州之间学校体育的发展程度参差不齐,学生所接受的体育教育也千差万别,很多来自理论与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士均呼吁联邦政府应该从宏观层面出台一些政策性文件来引导美国学校体育的发展,从而保障学生的体育学习质量。一、美国国家体育课程标准产生与发展的背景(一)大规模教育变革的推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美国社会发展的分水岭,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经历了高速增长期。但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的经济开始走下坡路并进入第八次经济危机。在经济不景气和新技术革命的双重冲击下,美国的教育质量出现了严重的滑坡,美国对于人才的需求逐渐由劳动密集型转向知识密集型。因此,通过提高教育质量来培养大批人才,成为当时美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经过20世纪70年代的阵痛之后,美国的有志之士决定对教育进行大刀阔斧的变革,第一步便是出台大型教育报告,如1983年的《A Nation at Risk(国家处于危险之中)》、1985年的《A Call for Change(改革之呼吁)》、1986年的《A Nation Prepared(国家处于准备之中)》和《Tomorrow's Teachers(明日之教师)》、1990年的《Tomorrow's Schools(明日之学校)》、1995年的《Tomorrow's Schools of Education(明日之教育学院)》等。这些研究报告毫不留情地指出:美国青少年学生的基础教育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如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学习成绩下降等,学校教育急需变革。于是,美国拉开了以“优质教育”为口号的长期教育改革序幕。特别是在1990年之后,美国的教育改革政策更加鲜明,即主要以提高学习能力为目标,追求教育内容标准化、统一化和评价标准的设置,努力恢复学校秩序[3]和纪律等。这场追求标准化的大规模教育变革运动对学校体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构建国家体育课程标准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到了21世纪,随着《No Child Left Behind(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的出台,美国的教育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变革时期,学校体育课程也随之受到了相应的影响。(二)解除学校体育危机的需求

众所周知,肥胖一直是近几十年来美国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面临的重要问题,而且呈现愈演愈烈之势,导致全社会对学校体育的信任度越来越低。虽然肥胖是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学校体育不应该承担全部的责任,但与其他文化课程相比,体育是与学生肥胖问题相关性最大的课程。正因为严重的肥胖现象,体育一度被美国人视为无价值或者无效的课程,致使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下降,学校体育出现了严重的危机。一些人甚至偏激地认为,与其让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上体育课,还不如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提升读、写、算等方面的能力[4]。另外,在学校体育课程开发方面,因为主要是由大学教授和学者负责,也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美国的中小学虽然场地充足,但体育器材设施不足、缺乏优质的体育教师、过于重视学校体育运动训练而轻视体育教学等现象依然存在,从而加剧了学校体育的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构建并持续修改国家体育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明确学生的体育学习目标,优化体育学习评价方法和手段,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引导体育课程与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成为解[5]除美国学校体育教育危机切实可行的途径。(三)对“什么是受过良好体育教育的个体”的探索

学生通过体育教育,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很少有人提及。随着美国学校教育变革的不断发展,教学中“人的成长”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一些专业组织开始思考“什么是受过良好体育教育的个体”,即关于学生体育学习结果的问题。为此,美国国家运动与体育教育协会(NASPE)专门成立了“结果委员会(Outcomes Committee)”予以回答。通过有关“结果项目(Outcomes Project)”的探索,人们对“受过良好体育教育的个体”的定义发展到了顶峰。最早的定义包含以下五个主要方面,即掌握能够展示多种体育活动所需要的技能、有一定的体能、定期参与体育活动、懂得参与体育活动的意义和价值、重视体育活动及其对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的作用。这一定义被拓展为更加详细的20条结果性[6]陈述(见表1-1),之后又进一步发展为特定年级的参照标准样例。NASPE于1992年出版了《高质量体育教育的结果(Outcomes of Quality Physical Education Programs)》一书。在这本书出版之后,标准与评价工作小组(Standards and Assessment Task Force)随之成立,其目的是为了在基于结果性文件的基础上开发内容标准和评价材料,美国国家体育课程标准的雏形逐渐形成。之后,NASPE继续大范围地征求美国体育教育工作者、教育行政领导及其他协会的意见,进一步保证对“受过良好体育教育的个体”问题探讨的前沿性。直到现在为止,美国体育教育界对学生体育学习结果的问题仍然处于不断争执、探索和更新之中,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国家体育课程标准的可持[7]续发展。表1-1 “受过良好体育教育的个体”的定义续表(四)“体育素养(physically literate)”概念的提出

2013年版美国国家体育课程标准受到“共同核心州立标准(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的影响,将原来“受过体育教育(physically educated)”上升到“体育素养”这样一个概念,强调经[8]过体育教育,个体将形成一种能力或素养,从而把“体育素养”上升到和“数学素养”、“健康素养”一样的高度。Morrison第一个提出“体育素养”概念,他认为“要具备良好的体育素养,一个人应该有创造力、想象力,具有清晰地表达动作的能力,能做出完整有效的实用动作,并能够完成独出心裁的、多变的、有技术含量的客观动作。身体是方法和目标的实施者,因此,身体应该是敏感的并且灵巧的”[9]。最近,Mararet Whitehead被认为是体育素养研究领域的领衔专家。2001年,他将体育素养定义为:平稳地、有效地、有信心地在多种有身体挑战性的场合下移动;有能力“读懂”周围的环境,对动作的需要和有可能出现的动作做出预测,并且灵活地、有想象力地对上述[10]情况做出反应。Whitehead于2007年更新了这一定义,体育素养被解释为:有能力和动机把自己动作的潜能转化成为高质量的生活,作为人类,我们都有这个潜能。但是,对于不同的文化以及个体天赋的动作能力而言,体育素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拥有良好体育素养的人能够平稳地、有效地、有信心地在多种有身体挑战性的场合下移动;个体有能力“读懂”周围的环境,对动作的需要和有可能出现的动作做出预测,并且灵活地、有想象力地对上述情况做出反应;在社会中表现出良好的自我感知能力,这种能力与周围环境的有效结合能够对自尊和自信心产生积极的作用;对所做动作的感受和感知将让我们拥有流畅的自我表达能力,这种表达通过非言语交流,通过对他人交往的感受和同感来得到。除此之外,有良好体育素养的个体还有能力去鉴别并且很快找到提高自己动作成绩有效的办法,并且能够理解体现[11]健康的原则,这些原则包括锻炼、睡眠和营养方面。“体育素养”一词虽然出现的历史并不长,却已成为近年来美国体育课程改革的重[12]要理念。二、美国国家体育课程标准的历史演变

在过去的20多年中,NASPE于1995年、2004年和2013年先后三次研制、修订并颁布了国家体育课程标准,分别是《Moving into the future:National standards for physical education(面向未来:国家体[13]育课程标准)》、《Moving into the future:National standards for ndphysical education(2 edition)(面向未来:国家体育课程标准)[14](第二版)》和《National standards & grade-level outcomes for k-12 physical education(中小学国家体育课程标准与各年级水平学习[15]结果)》。从历史流变的角度来看,不同版本的体育课程标准都有各自的特色,但总的来说体现出与时俱进的态势,主要体现在标准框架、具体内容和评价三个方面。(一)体育课程标准框架的演变

在1995年版的美国国家体育课程标准中,共包括7条标准,2004年版改为6条标准,2013年版则缩减到5条(见表1-2)。其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标准条目的合并,整个标准框架呈现出越来越精简的趋势。(2)越来越重视技能和价值观的培养。以“标准1”为例,1995年版主要强调学生能够在多种运动中展示出能力,强调运动技术的掌握。而2004年版和2013年版则提出了“动作技能”的概念,更加强调学生通过体育学习形成基本的动作技能。对于一名普通学生而言,具备“动作技能”比掌握“运动技术”更为实用和重要。再如,在对体育活动社会价值的描述中,1995年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理解”,而2004年版强调“重视”,2013年版则提出了“认同”的要求。从这三个不同的行为动词变化中可以看出,美国国家体育课程标准对学生在这一维度上的学习结果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了美国社会对体育学习在培养学生社会交往能力方面的价值认可度也日益增强。(3)更加重视个体应具备的体育素养。与1995年版和2004年版相比,2013年版在每一条标准之前都增加了“具备体育素养的个体”应该如何表述,从而说明美国体育课程标准日益关注“能力或素养”的培养问题。表1-2 美国不同版本国家体育课程标准框架的比较续表(二)体育课程标准内容的演变

内容部分是课程标准的核心,详细地描述了学生通过体育学习在每一个维度和每一个学段都应该达到的学习要求和结果。从美国不同版本国家体育课程标准的内容来看,主要体现了两个方面的演变:一是学习阶段划分的演变;二是标准内容描述方式的演变。

首先,对于学习阶段的划分,美国国家体育课程标准与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中小学阶段划分为六个不同学习水平的思路相似,但不同版本的划分方法差异很大(见表1-3):1995年版的课程标准将k-12年级(即从幼儿园到高中三年级)划分为七个学习水平,着重于不同年龄段的平均分配,即以2年为一个跨度进行均匀划分;2004年版的课程标准将学习水平调整为四个,更加侧重于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进行学习水平的划分;2013年版的课程标准又将学习水平调整为三个,在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强调学习水平的划分与教育系统中学校学段的设置保持一致性,如小学阶段、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表1-3 美国不同版本国家体育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水平划分的比较

其次,对于课程标准中具体内容部分,不同版本的内容呈现方式、详细程度等也都有所区别。按照不同学习水平阶段的划分,在1995年版的课程标准中,每一条标准下面包含三部分,即学生在该学习水平应该达到的体育学习结果概述、学习重点和基本的判断标准;2004年版的课程标准则包含两部分,即对该学习水平段学生的期望、基本的表现结果;在2013年版的课程标准中,主要包含两部分,即针对整个体育学习结果的基本概述和针对某个标准的学习结果。这里以同一水平段标准2“对运动概念、原则、战术和策略的理解及其应用”的内容为例来进行比较(1995年版选取水平三、2004年版选取水平二、2013年版选取水平一,因为不同版本课程标准在所选取的该水平段结束之时,学生所处的年级阶段基本处于同一年龄层次)。该标准虽然在不同版本课程标准框架中的变化不大,但具体内容的呈现却有一定的区别(见表1-4、表1-5和表1-6)。相对来说,1995年和2004年两个版本的描述比较宏观,2013年版课程标准对内容的阐述则更为详细,主要针对各学习水平中每个年级学生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有助于体育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实施国家体育课程标准,从而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年级学生开展体育教学。当然,需要指出的是,2013年版课程标准中对内容的详细描述也可能存在着潜在的负面影响,即有可能会限制美国国家各个水平段学生体育学习内容的灵活安排。表1-4 1995年版美国国家体育课程标准的内容呈现方式(以标准2为例)表1-5 2004年版美国国家体育课程标准的内容呈现方式(以标准2为例)表1-6 2013年版美国国家体育课程标准的内容呈现方式(以标准2为例)续表续表(三)体育课程标准评价的演变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体育学习结果,课程标准一般都会列出简单的评价范例。就美国国家体育课程标准的评价而言,不同版本的差别很大。1995年版的课程标准中,列出了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要点,具体包括评价方法和相应的评价标准,如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教师观察与记录、纸笔测验、口头测试、事件任务观察与记录、学生日志、学生自我报告、学生项目、小团体项目、班级项目、自我评价、访谈、同伴观察、同伴评价、家长报告、角色扮演、档案袋、规定内容测试、录像等;评价标准则主要是一些比较宏观的描述性语句。所不同的是,2004年版的课程标准删除了关于评价的所有内容,而2013年版的课程标准却又不仅重新列出了评价部分的内容,还引入了成绩评估体系,开发了多种多样的评价工具和方法,如检查表、等级评分表、表现性标准等,这些工具都可以直接被体育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因此,与1995年版的课程标准相比,虽然最新的课程标准在具体的评价方法方面相对要少一些,但经过2004年版课程标准有关评价内容缺失这一方面的变化,2013年课程标准更为加强了评价的可操作性。这可能是人们使用2004年版课程标准之后发现评价的重[16]要性以及来自体育教学实践的需求所致。三、2013年版美国国家体育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

2013年版美国国家体育课程标准全称为《中小学国家体育课程标准与各年级水平学习结果(National standards & grade-level outcomes for k-12 physical education)》”(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整个课程标准共包括两个部分:正文部分和其他部分。表1-7中显示了2013年版美国国家体育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其他部分包括前言、致谢、专业词汇表、参考文献和作者介绍五个部分。“前言”介绍了三个版本美国国家体育课程标准制定的组织AAHPERD(美国健康、体育、休闲与舞蹈协会)〔2013年底更名为SHAPE America(美国健康与体育教育者协会)〕及其下属协会NASPE(国家运动与体育教育协会),并简明扼要地介绍了2013年版美国国家体育课程标准制定的全过程;“致谢”部分则对于参与2013版课程标准制定的AAHPERD课程框架特别小组成员致以感谢,并对参与前两个版本课程标准研制和评估的小组成员表示了感谢;“专业词汇表”主要列出了2013年版《课程标准》中出现的主要术语与词汇,并进行了解释或举例,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内涵;“参考文献”部分主要罗列了研制《课程标准》时参考的各种重要文献资料,包括各种书籍、期刊、网络资源等;最后的“作者介绍”部分是起草该标准的三名主要成员的学术生平介绍。表1-7 2013年版美国国家体育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续表

正文包括“美国国家体育课程标准和年级学习水平目标的探索”和“目标的实施”两个部分,共九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第二版体育课程标准的不足以及受“共同核心州立标准(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的影响新增对“体育素养”研究的新发现和这些研究成果的应用,并介绍了在此基础上修订的第三版体育课程标准与第二版的区别以及修改的理由。第二章介绍了第三版的美国国家体育课程的五条标准,年级学习水平标准的编码信息以及达到终身体育运动的路线图。第三、四、五章分别介绍了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的年级学习水平目标,除了列出具体的年级目标外,各章节还介绍了三个阶段重点发展的目标以及设置这些目标的原则,并且介绍了各种动作技能学习的关键因素以及各种体育运动分类的实用性定义,以便于一线体育教师的教学。第六章将所有学习内容按照掌握的熟练程度依次分成:初级水平、成熟水平和应用水平,通过表格的形式将五个标准下所有的学习内容在不同年级应该达到的熟练程度呈现出来,有助于一线体育教师从整体上了解不同学习内容在各年级水平上应该达到的熟练程度。第七章从体育教学的实践角度介绍了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教学方法或原则,这些方法或原则来自一线体育教师并被体育研究者所证实是有效的,如刻意练习、合理的反馈和创造掌握取向的教学氛围等,并呈现了一些教学案例。第八章为体育教师如何进行评估提供了指南,介绍了评估的目标、原则、种类、步骤等,同时也介绍了许多具体的评价工具,如各种清单、评定量表等。第九章解释了为什么要使用目前的高新技术来进行体育教学,介绍了使用高新技术进行体育教学的步骤和应注意的问题以及一些有实用价值的教学资源[17]。

第二节 小学阶段体育课程标准的介绍与分析

多年来,小学阶段一直被认为是人类发展基本动作技能的关键时期。从Wickstrom、Espenschade和Eckert的早期调查到Clark、Metcalfe和Gallahue等人的调查中发现,人们认为童年发育阶段(6—10岁)是学习动作技能的重要阶段,尤其是小学时期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是完善和稳定的动作技能首次出现的阶段。所以,小学是人类学习动作技能的关键时期,小学的体育教育对于人的一生发展至关重要[18]。一、小学阶段体育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一)《课程标准》中学习目标的具体表述

在《课程标准》中,并没有对表1-2(2013年版)中的5条标准进[19]一步细化到小学阶段。但是,美国学者基于5条标准的要求,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研制了更加细致的二年级和四年级学生的体育学习目标(见表1-8)。表1-8 小学二年级和四年级体育课程具体学习目标续表续表(二)对学习目标的分析

在美国,小学体育课程的国家标准和年级水平目标是基于动作技能的习得、情感体验的获得和成功的原则来制定的。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小学生完善和稳定的基本动作技能,提高他们对于运动概念和健身原则、意义的理解和认知,从而打下良好的体育素养基础。

表1-8显示的是小学二年级和四年级29个具体的学习目标。其中,二年级的标准1、标准2、标准3、标准4和标准5分别细化为22条、1条、3条、1条和2条具体的学习目标;四年级的标准1、标准2、标准3、标准4和标准5分别细化为15条、4条、6条、2条和2条具体的学习目标。通过比较不难发现,标准1强调动作技能的学习与发展,是小学阶段最主要的学习目标,但随着年龄的增加,标准1的学习目标比重在逐渐减少,而标准2、3、4、5的学习目标比重逐渐增加。即小学阶段年龄越大,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越强,体育课程的学习会更加注重各种运动概念、策略、体能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以及培养负责任的行为和认同体育运动的价值。二、小学阶段体育课程标准的学习内容与要求(一)学习内容1.《课程标准》中学习内容的具体表述

在《课程标准》中,根据学生体育运动、心理、认知水平、道德等素质发展水平的学段特征,针对幼儿园到小学五年级,结合5条国家标准,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内容进行了详细分类,并对每项学习内容[20]按年级水平高低提出了相应的内容要求(见表1-9)。表1-9 2013年版美国体育课程标准小学学习内容分类表续表2.对学习内容的分析

由表1-9可知,在不同的标准中,小学阶段的具体学习内容相差较大。在标准1中,小学生最主要的学习内容是基本动作技能(Fundamental Movement Skills, FMS),FMS又可以分为移动式动[21]作技能、非移动式动作技能和操控式动作技能三种。移动式动作技能指一个人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的身体运动能力,主要包括各种走、跑、跳、滑、跃等活动能力;非移动式动作技能又称为稳定技能,是指一个人保持身体静止和稳定的身体运动能力,主要包括推、拉、举、弯曲、伸展、摇摆、转身、旋转等活动能力;操控式动作技能是一个人使用或操控物体(如各种球、拍杆、标枪、绳等)达到某一目标或完成某一任务的能力,主要包括运球、踢、截击、投掷、[22]抓、跳绳等活动能力。具体而言,与初中和高中阶段相比,小学生标准1的学习内容主要集中在移动式动作技能和非移动式动作技能上,因为这两种能力相对较为简单,在人类发展的早期开始成熟。而操控式动作技能往往需要移动式动作技能和非移动式动作技能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才能发展,所以这一能力的培养大量出现在初中和高中阶段。

此外,标准2的学习内容主要是各种运动概念、战略战术等;标准3的学习内容主要是各种运动、体能、营养和健康知识等;标准4的学习内容主要是责任、安全、规则、礼仪等;标准5的学习内容主要是认同体育运动的社会交往、自我表现、健康价值等。

但需要指出的是,表1-9中列出的这些《课程标准》在小学阶段(包括幼儿园)的学习内容,并不意味着小学体育教师上课就可以直接照搬,教师还需要根据所教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兴趣,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将这些教学内容有效地呈现出来,指导小学生予以实践。(二)学习要求1.《课程标准》中学习要求的具体表述

结合学习内容,《课程标准》以5条标准为基准,对小学阶段每个年级都提出了具体的学习要求(也包括幼儿园)。这些学习要求可以看作是美国国家体育课程标准年级水平目标所要达到的学习成果。由于篇幅有限,本节以小学标准1的第一个学习内容为例,呈现小学各年级相应的学习内容要求(见表1-10)。标准1中的其他学习内容和其他4条标准中的学习内容呈现方式与第一个学习内容相似,在此不再赘述。表1-10 小学阶段标准1中第一个学习内容在不同年级的学习要求续表2.对学习要求的分析

从表1-10可以看出,这些要求从幼儿园阶段的基本完成,到二、三年级形成稳定的动作模式,再到四、五年级的组合和应用,体现了动作技能的逐步完善和成熟的过程。综观美国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不难发现,其中对标准1和标准2的要求特别详细,表明小学阶段对动作技能培养的高度重视。随着小学年级的升高,对于体能、健康知识和技能(标准3)、尊重他人和负责任(标准4)、认同体育运动的价值(标准5)等目标的要求相应提高。尤其到了五年级,非常强调学生在不同的具体情境中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实践应用,如“在游戏情境中将小型实践任务中的运动和操作能力结合起来(S1.E1.5b)”,这样的要求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的内容通过应用的过程转化为国家体育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素养。

第三节 初中阶段体育课程标准的介绍与分析

初中生开始进入皮亚杰所提出的认知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并一直持续到成年。这种发展能够使初中生学会应对一些抽象的问题,比如第三方视角、问题的解决和发展假说以及思考自己的未来等。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初中生已经拥有了在不同环境中应用基本运动技能的智力以及掌握了应对不同环境的概念。由于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性别差异在初中开始变得普遍,不均匀的生理成熟[23]和不同的外貌特征会导致同龄人之间自我意识的尴尬。一旦进入青春期,男孩在身高和力量上就表现出优势,并且一直持续到成年。出生时,女生和男生在身体上是平等的,但进入初中后女生在运动强度、速度以及身高上开始落后于男生,初中生开始倾向于单性别的体育教学环境。一、初中阶段体育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一)《课程标准》中学习目标的具体表述

与小学阶段一样,在初中阶段的《课程标准》中,并没有对表[24]1-2(2013年版)中的5条标准进一步细化。但是,美国学者基于5条标准的要求,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研制了更加细致的六年级和八年级学生的体育学习目标(见表1-11)。表1-11 初中六年级和八年级体育课程具体学习目标续表续表(二)对学习目标的分析

在小学阶段形成成熟、稳定的动作模式后,初中生的主要体育学习目标就是将这些动作模式应用到游戏与比赛情境中,形成应用各种战术的能力。初中毕业时,学习者需要会应用所学战术来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在不同的环境中展示基本的动作技能,设计和实施一个促进身心健康的项目,参加自主选择的体育活动,与同学之间互相协作和鼓励,接受个体差异以及表现出包容的行为,融入体育运动中,展[25]示自己,并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

表1-11显示的是初中六年级的28个具体学习目标和八年级的21个具体学习目标。其中,六年级的标准1、标准2、标准3、标准4和标准5分别细化为11条、7条、5条、4条和1条具体的学习目标;八年级的标准1、标准2、标准3、标准4和标准5分别细化为5条、3条、5条、3条和5条具体的学习目标。通过比较初中阶段六年级和八年级的具体学习目标,可以发现六年级还处于小学阶段到初中阶段的过渡期,标准1、2的学习目标数量占了总目标数量的一半以上(18/28)。而到八年级时,标准1、2的学习目标数量已经下降到总目标的三分之一左右(8/21)(见表1-11)。另外,相比于六年级,标准5(认同体育运动的价值)占八年级学习目标的比重相对较大。二、初中阶段体育课程标准的学习内容与要求(一)学习内容1.《课程标准》中学习内容的具体表述

在《课程标准》中,根据学生体育运动、心理、认知水平、道德等素质发展水平的学段特征,针对初中六年级到八年级,结合5条国家标准,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内容进行了详细分类,并对每项学习内容[26]按年级水平高低提出了相应的内容要求(见表1-12)。表1-12 2013年版美国体育课程标准初中学习内容分类表续表2.对学习内容的分析

围绕5大标准,根据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课程标准》为初中生设置了更多游戏和比赛的学习内容,这些内容为培养初中生运用相关动作技能的知识和策略来解决游戏或比赛实践中的问题打下了坚[27]实的基础。

从表1-12中可以看出,与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相比,初中阶段标准1的学习内容集中在操控式动作技能的培养上,而小学阶段相对比较重视移动式动作技能和非移动式动作技能的培养。此外,初中阶段的标准1不只强调各种动作/运动模式的学习,而更注重在比赛或者游戏中的动作应用;初中阶段标准2也不再只关注基本的动作概念,而且还要求掌握在各种运动情境(如对抗性比赛、对墙/隔网比赛、击打/田径比赛等情境)中的运动概念和策略,因此相对应的学习内容偏重于游戏或比赛中的技战术学习,如在各类型的游戏或运动中都安排了传球和接球的学习,并且安排在不同情境(无人对抗、有人对抗或者真实比赛的情境)的传接球练习;初中阶段标准3的内容显著增加(从6个知识点增加到18个知识点),并且新增了压力调节的内容;同时,标准4和5的学习内容也有一定的增加,反映出美国初中阶段开始重视心理健康的问题以及参与运动的态度、与人合作的能力以及个人责任感的培养等。(二)学习要求1.《课程标准》中学习要求的具体表述

结合学习内容,《课程标准》以5条标准为基准,对初中阶段每个年级都提出了具体的学习要求。这些学习要求可以看作是《课程标准》年级水平目标所要达到的学习成果。由于篇幅有限,本节以初中标准3的“参与体育活动”学习内容为例,呈现初中各年级相应的学习内容要求(见表1-13)。标准3中的其他学习内容和其他4条标准中的学习内容呈现方式与表1-13中的学习内容要求相似,在此不再赘述。表1-13 初中阶段标准3中“参与体育活动”在不同年级的学习要求续表2.对学习要求的分析

与小学阶段相比,初中阶段对于体育课程的学习要求更加注重要将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运动游戏、比赛或实际生活中去,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尤其重视将体能健康的知识应用于个人健康的维护和促进方面,同时对个人的责任和体育的价值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1-13中呈现的初中阶段标准3中“参与体育活动”的各年级具体学习要求,相比小学阶段,初中对于“参与体育活动”的目标要求更加细化和具体,既包括课内也包括课外,同时还包括校内和校外。这些学习要求体现在具体的学习内容中,如有氧体能练习(健身舞、有氧步伐、有氧舞蹈、徒步走、慢跑、骑行、滑冰、游泳等)、力量和耐力体能练习(普拉提、抗阻训练、负重训练等)、户外运动、终身运动等。到了初中八年级,体育运动的参与开始要求与未来的终身运动相衔接,并与高中阶段的学习目标相衔接。另外,初中阶段对高新技术在体育学习和锻炼中的应用也非常关注,如DDR跳舞机以及Wii体感游戏机等高科技运动游戏方式的学习和运用等。

第四节 高中阶段体育课程标准的介绍与分析

高中阶段是青少年与成人的衔接阶段。在这个阶段,有很多因素影响运动技能的发展。其中包括学生的能力和对自己能力的预期、个人的兴趣和学习的机会等。有关研究表明,在频繁的体育运动中培养能力至关重要。当学生相信自己有能力之后,他们会对运动更有兴趣[28]并更积极地参与。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学生会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和能力水平,并开始挑选符合自己的运动项目。技能好的学生会选择竞争性强的项目,而技能较弱的学生会选择以合作为主的项目。研究表明,学生的兴趣也与性别有关,女生会偏向于体能练习、[29]舞蹈和非竞争类的项目,同时她们也更喜爱创新的体育课程。一、高中阶段体育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一)《课程标准》中学习目标的具体表述

与小学和初中阶段一样,在高中阶段的《课程标准》中,并没有[30]对表1-2(2013年版)中的5条标准进一步细化。但是,美国学者基于5条标准的要求,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研制了更加细致的九年级和十二年级学生的体育学习目标(见表1-14)。表1-14 高中十年级和十二年级体育课程具体学习目标续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