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己百学术思想辑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8 17:11:31

点击下载

作者:李金田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于己百学术思想辑要

于己百学术思想辑要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于己百学术思想辑要/李金田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ISBN 978-7-117-24454-1

Ⅰ.①于… Ⅱ.①李… Ⅲ.①中医临床-经验-中国-现代Ⅳ.①R249.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180248号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于己百学术思想辑要

主  编:李金田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8年2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4454-1

策划编辑:崔长存

责任编辑:崔长存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 @ 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于己百简介

于己百(1920—2012),男,汉族,山东省牟平县人。甘肃中医学院(现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师承其父甘肃名医、伤寒学家于有五,1947年获中医师资格,1955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医学院。曾在甘肃省中医院、甘肃省新医药研究所从事医疗、教学、行政工作。1978年调入甘肃中医学院,历任副院长、院长等职务。2004年获“甘肃省名中医”称号。先后被收入《甘肃省医药卫生志》《甘肃省教育志》《中国当代教育名人传略》《当代中国科技名人成就大典2》等志书中。曾任甘肃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甘肃省中医学会会长等职。

先后担任第1、2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主持甘肃省卫生厅科研课题“内科热病专家系统诊疗程序”等;发表《〈伤寒论〉六病辨证提要》《热病证治》《2000年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谈谈中西医结合》等论文。主要编著《新编中医入门》《中医简易方选》《中医基础理论》《伤寒论讲义》《中医内科学讲义》等著作。主编简介

李金田,1964年9月出生,甘肃秦安人,1989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现陕西中医药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现为甘肃中医药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带头人,甘肃省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甘肃省“333科技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领军人才,2009年获得甘肃省教学名师奖。从事中医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近30年,主持各类科研教研项目20多项,获奖12项,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主编参编著作20多部,获得发明专利3项。序

传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是继承发扬中医药学术,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步骤。达尔文说过:“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作出结论。”本书探求本源,继承衣钵,抢救、挖掘、整理、继承了甘肃省著名老中医于己百教授的学术思想,对于传承于己百教授学术思想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于己百教授,1920年4月出生,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人,18岁时随父于有五学习中医,并为人治病,1947年经国家考试院特考及格,获中医师资格。先生行医执教60余载,师古创新,广征博采,勤奋不怠,注重实践,崇尚仲景学说,尤善活用经方。他教书育人,救疾疗伤,德高望重,生活俭朴,医名功德享誉教坛医界,学生病家可谓有口皆碑。他先后编写有《新编中医入门》《中医简易方选》《中医基础理论》《伤寒论释义》及《中医内科学讲义》等著作和教材,发表了《谈谈中西医结合》《〈伤寒论〉六病辨证提要》《热病证治》等论文数十篇。

于己百教授治学态度严谨,学术功底扎实,临床技艺精湛,科研思路开拓。他对中医深究善思,师古不泥,既重视继承,更重视发扬,既重视整理,更重视提高。他认为,中医要发展,就必须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多学科、多层次、多途径进行研究,要勇于改革创新,绝不能墨守成规,故步自封,所以他对于历代医家的观点,敢于大胆质疑,直抒己见。他的这种师古不泥,勇于创新的思想不仅体现在他对中医理论的研究和中医临床治疗中,而且也体现在他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他在编写西医学习中医的试用教材时,即根据中医传统的理论和现代中西医研究的成果,采取“以证带病,病中辨证,病证结合”的体例,使全书内容系统、全面,形式新颖、条理,堪称中医学教材中的一枝奇葩。

于己百教授不仅中医理论功底深厚,临床医疗效果卓著,而且医德高尚,医风廉朴,为人谦和,平易近人。他的德、术、品、识,都广为学生和病家赞颂。他诊病,不论贵贱贫富,一视同仁,唯发大慈恻隐之心,而无欲无求;他述医,科学客观,实事求是,从不夸大其辞,故弄玄虚;论读书,他虽年至八旬,仍虚心好学,皓首穷经,手不释卷,从不以已知为满足;论临证,他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应诊,一丝不苟,从不间断。他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对古典医籍悉心钻研,对各类期刊杂志经常翻阅,凡有价值的资料,乃至于单、偏、验方,都随手抄录,并验之于临床。如此,不仅扩充了他的知识储量,而且亦是他临床疗效十分卓著的奥秘所在。先生诚谓“医林之元戎,后学之楷模!”

于己百教授论证准确,逻辑严密,药病相投,深中肯綮,不骛虚夸,专求实效。我深信,本著作的出版,不仅对于己百教授学术思想的传承颇多裨益,而且将推动老中医经验之整理继承,推动中医学术之发展。喜读之余,聊识数语是为序。二〇一七年四月 于金城前 言

本书是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于己百名中医工作室”及“敦煌医学与转化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年来研究的汇总,主要从学术经验、成才经验、读书经验、传承经验、医著医论精粹等方面介绍于己百学术思想精华,同时,选录于己百临证辨治疾病的原始处方21张,力求多角度、多方位反映其学术思想的内在底蕴。于己百学术思想的结集汇总,可成为提高中医疗效、丰富中医教学资源和提高中医学术水平的活水之源,意义深远。

于己百崇尚仲景学说,精于《伤寒论》研究,临证重视辨证与辨病、局部与整体、外因与内因的有机结合,强调人体本身的精神活动和机体抵抗力的变化对疾病发生的影响,善用仲景方药灵活组方治疗,常用“经方头,时方尾”的方式,特别常用半夏泻心汤和旋覆代赭汤治疗慢性胃炎、溃疡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善用经方,分型证治感冒,分六法辨治咳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立清胃、健脾之法,自拟清胃增食煮散、健脾增食煮散论治小儿厌食症等小儿科疾病等,疗效显著。

本书编排整理,主要分为“学术思想、岐黄之路”“医著医论精粹”“于己百原始处方选录”3篇内容,从学术经验、成才经验、读书经验、传承经验、医著医论等方面介绍于己百学术思想精华。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编委具体分工为李金田教授、陈光顺副教授编写学术思想、岐黄之路、医家生平年记,刘光炜副教授、王正平副教授、张弢副教授、张毅副教授编写医著医论精粹,王宇副教授编写于己百原始处方选录。《于己百学术思想辑要》是于己百业医60余年智慧和心血的结晶,是一座挖掘不尽的宝库,是老中医留给后代的珍贵礼物。对于己百的学术思想进行整理研究,本身难度较大,加之我们自身的学术水平有限,亦恐有失漏之处,敬请同行和广大读者不吝指正。于己百名中医工作室项目组2017年4月

第一篇 学术思想、岐黄之路一、学术经验(一)熟谙《伤寒》学说,学识独具匠心

于己百受其父甘肃名医、伤寒学家于有五先生的影响,对于仲景学说有较深入的研究,尤其对于《伤寒论》之真谛领悟最精,曾主编《伤寒论释义》供中医和西医学习中医者使用,担任甘肃中医学院伤寒教研室主任、负责举办甘肃省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长期担任《伤寒论》课程的讲授。先生研究《伤寒论》的最大特点是深究善思,尊古不泥,对于历代医家研究《伤寒论》所提出的观点敢于大胆质疑,发表己见。

1.对“六病”先后排列顺序的认识

在《伤寒论》原书中“六病”先后排列的顺序是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对此,历代医家看法不尽一致,主要争论点在于少阳病和厥阴病的位置。先生根据病情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和脏腑经络等病变的相互关系分析,在《伤寒论释义》一书中提出“六病”的顺序应以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厥阴病、少阴病为妥。这种观点,既符合阴阳表里的病邪传变规律,又符合病情轻重的发展变化,故在《伤寒论》研究的领域中占据相当位置。

2.对《伤寒论》病、证、脉、治的认识

先生在《〈伤寒论〉六病辨证提要》(《甘肃中医学院内部交流资料》,1982年)中提出:《伤寒论》原书篇名,均言“辨某病脉证并治”,既用“病”字,又有“脉证并治”,可见仲景对病、证、脉、治各有其特定含义。论中并无“六经”二字,后世所说的“六经辨证”非仲景原意,应把它理解为“六病”的代名词。

他说:所谓“六病”,即指太阳、少阳、阳明与太阴、厥阴、少阴此六个病类,是外感热病在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病理反应。它包括病因、病位、病性、病势和病机等内容。《伤寒论》中的“证”,是纲中之目、病中之证,如太阳病中有麻黄汤证、桂枝汤证,少阳病中有小柴胡汤证等即是。“症”,指单独的症状,是证的组成部分,如头痛、发热、恶寒、项强、脉浮等都是症状。临证时,就是通过四诊对疾病的症状进行综合归纳,分析判断,从而确定疾病的病位(表里)、病性(寒热)、病势(虚实)、病因和病机,即根据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阴阳气血等病理变化的结果,进而确立“证”的诊断。所以说,“证”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病理变化的高度概括,它比“症”更能揭示疾病的本质。《伤寒论》集症为证,以证立法,依法处方,见此证即用此方,用此方即用此药,理、法、方、药一线贯串,丝丝入扣,这是《伤寒论》辨证用药的主要特点。故学习《伤寒论》时,应该注意区别病、证、症的含义及其运用。

他指出:中医治病首别阴阳,根据现代病理分析,阴病、阳病是一个整体性的大证候系统,它是正邪斗争所产生的整体性病理反应的总纲。而《伤寒论》中所说的“六病”即是从属于阴、阳二病整体性大证候系统的分支证候系统;“脉证并治”中的“证”则是分支证候系统中的小证候系统;而“症”是单独症状,是“证”的组成部分,一般不起临床诊断的决定性作用。弄清楚“阴阳”“六病”“证”“症”的含义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对于探讨《伤寒论》这部古典医著的学术思想和实用价值,就可谓入室有门、登山有径了。

以上学术观点很受学员欢迎,易于使学生形成中医独有的思维定势,提高临床辨证施治水平。

3.对《伤寒论》六病证治规律的总结

为能反映先生对《伤寒论》研究的概貌,兹结合《伤寒论释义》《西医学习中医试用教材·伤寒论释义》(于己百主编,1979年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与《〈伤寒论〉六病辨证提要》(《甘肃中医学院内部交流资料》,1982年),将其对《伤寒论》六病证治的认识概括如下。(1)太阳病(表证):

多为外感热病的初期阶段,病因为风寒伤表,病位在肌表,病机属营卫失调,主证为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肢体酸疼、脉浮等,治则为解表。因人体正气有强弱,病因有不同,感邪有轻重,故临床上又可分以下3型。

1)伤寒证(表实证)

病因:风寒伤卫。

病机:风寒外束,玄府闭塞,阳郁不发。

主证:除上述主证外,尚有无汗,脉浮紧。

治则:辛温解表,发汗退热。

主方:麻黄汤。

2)中风证(表虚证)

病因:风伤营卫。

病机:风中肌表,营卫不和,卫外不固,营不内守。

主证:除上述主证外,尚有汗出,恶风,脉浮缓。

治则:辛温解肌,调和营卫。

主方:桂枝汤。

3)温热证(风热证)

病因:风热伤表。

病机:风热伤表,营卫失调,内外俱热。

主证:发热微恶寒,或发热不恶寒,头痛项强,肢体酸痛,口渴,汗出或无汗,脉浮数。

治则: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主方:银翘散、桑菊饮。(2)少阳病(半表半里证):

为外感热病的进一步发展,病邪内传,但尚未至阳明里热实证阶段,仅在半表半里之间。

病因:邪热内传,侵入半表半里。

病机:邪热壅于胸胁,肝胆不舒,脾胃失和,正邪相搏,正胜则热,邪胜则寒,故往来寒热。

主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细。

治则:寒温并用,清补兼施,疏肝调胃,和解少阳。

主方:小柴胡汤。(3)阳明病(热证,实热证):

为外感热病的极期,病位在里,在胃肠。临床可分以下3型。

1)阳明经证(热证)

病因:内热盛实。

病机:内热炽盛,热伤阴津。

主证:壮热,汗出,口渴引饮,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象洪大。

治则:清热护阴。

主方:白虎汤。

2)阳明腑证(实热证)

病因:内热炽盛。

病机:热盛伤律,肠燥便结,甚则伤神。

主证:除热证证候外,腹满硬痛,大便燥结,潮热盗汗,脉沉实有力,甚则出现烦躁谵语,循衣摸床,微喘,直视等严重证候。

治则:泻下清热。

主方:承气汤类。

3)脾约证(肠燥证)

病因:阴津素亏,虚热内结。

病机:素体阴虚,胃强脾约,水津不能四布而只下输膀胱。

主证:小便数,大便难,不更衣,无所苦,趺阳脉浮而涩。

治则:养阴行气,润下通便。

主方:麻子仁丸。(4)太阴病(里虚寒证):

阳明太阴同主消化系统疾患,但阳明主胃,太阴主脾,两病的病机相反,即阳明病为胃肠热实证,太阴病为胃肠虚寒证,故有“实则阳明,虚则太阴”之说。

病因:寒湿伤中。

病机:脾胃虚寒,运化失司。

主证: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口不渴,时腹自痛,脉缓弱,苔白而腻。

治则:温中健脾。

主方:理中汤。(5)厥阴病(寒热错杂证):

为外感热病之较后阶段,病情较为复杂,属于寒热错杂证候。

病因:寒邪内盛,热邪深伏,寒热错杂。

病机:阴阳之气不相顺接。

主证:其临床特点为寒热交错、虚实并见。由于病理机制复杂,临床上可归纳为上热下寒证、厥热胜复证、厥逆证、下利吐蛔证等不同类型。

治则:临证必须细心诊断,谨慎处理,根据不同病证,热者宜清宜下,寒者宜温宜补,寒热错杂者宜寒热并用、补泻兼施。

主方:根据不同病证,分别选用乌梅丸、黄连汤、白头翁汤、小承气汤、四逆汤、吴茱萸汤、当归四逆汤等方。(6)少阴病(寒化证、热化证):

为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最后和最危重阶段,此时正气极虚,阳气衰微,营血不足,病位在里,累及心肾。其证可见脉微细,但欲寐,恶寒蜷卧,手足不温,下利清谷,小便清长,舌淡而润等。

少阴病的临床表现,除上述主证外,由于病人素体的强弱不同,可分为寒化和热化两大类型。

1)寒化证:

为少阴虚寒本证。

病因:寒邪伤阳。

病机:心肾阳虚。

主证:恶寒,肢厥,下利清谷,欲寐,脉微细。

治则:回阳救逆。

主方:四逆汤。

2)热化证:

为少阴变证,或称“似少阴证”。

病因:素体阴虚,热伤阴血。

病机:热伤阴血,阴虚阳郁。

主证:下利口渴,心烦不得卧,四肢冷,咽痛,咽中生疮,或口燥咽干,腹胀便结,热结旁流,下利纯清水等。

治则:根据不同证情,分别采用清热滋阴、安神除烦,或滋阴利水、分消湿热,或透散阳郁,或急下存阴等治法。

主方:分别选用黄连阿胶汤、猪苓汤、猪肤汤、四逆散、大承气汤等方。

于己百在《伤寒论》的教学中一再强调,若从归纳的角度看,《伤寒论》是一部“集症为证,类证为病,类病成纲”的中医证候诊断学和证候病理学;若从分析的角度看,《伤寒论》则是一部“以阴阳为纲,纲中辨病,病中辨证,以证立法,依法处方,因方遣药”“以证为主,症随证治,病证结合”的理、法、方、药一线贯串的中医临床治疗学。

于己百对《伤寒论》研究的成果,得到了甘肃中医界的认同,将其教授给学生,能提纲挈领,有执简驭繁之妙;指导于临床,又能由博返约,有规可循,对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的辨证均有很好的实践意义。因此,于己百的学生门生使用经方娴熟,临床疗效显著,大多数都成为医疗卫生单位的临床骨干,有的还成为甘肃省名中医、中青年名中医。(二)强调科学诊断,力倡病证结合

于己百师承家学,随父甘肃名医、伤寒学家于有五先生学医,又进行过系统的西医学学习,毕业于兰州大学医学院,27岁时即获中医师资格开始行医治病、教书讲课,崇尚仲景学说,衷中参西,中医基础理论功底深厚,临床实践经验丰富。经过20余年的探索,特别是通过甘肃省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教育教学的实践,于己百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谈谈中西医结合》(《甘肃省新医药学研究所内部交流资料》,1980年)和《振兴中华,发展祖国医学》(《医学资料汇编》,1982年第1期,甘肃中医学院)中提出在内、妇、儿、外各科疾病的辨证论治方面应特别注重科学辨证的诊断与病证结合的治疗。

于己百认为:“中西医结合的途径,从临床上讲,主要是病证结合的诊断和治疗。病证结合的诊断,是整体反应与局部病变相结合的科学诊断;病证结合的治疗,是增进机体抗病能力和驱邪相结合的治疗。”“既要有现代科学的诊断,又要有中医辨证的诊断,合起来就是‘科学辨证的诊断’。”“在诊断上既然是‘科学辨证的诊断’,那么,在治疗上就应该‘病证结合’。也就是既要治病,更要治证。”他还认为《伤寒论》一书就是辨病和辨证相结合的典范,其中每一篇都以“辨某病脉证并治”命名,其中条文也是既讲病又讲证。如《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中,就有太阳伤寒证、太阳中风证,还有蓄水证、蓄血证等;《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篇中也有阳明经证(热证)、阳明腑证(实热证)等。其他各篇也是如此。这种诊断和治疗上的病证结合,不仅适用于中医的病和中医的证的结合,同样也适用于西医的病和西医的证的结合。

诊断方面,既要辨病,又要辨证,即要实行“科学辨证的诊断”。如“胃溃疡”是西医的病名诊断,就局部来说它是科学的,但就整体来说又不完全确切。因为这个诊断并不能反映出机体总的情况和个体的差异性。科学辨证的诊断,即既要明确“胃溃疡”的诊断,又要分清是虚寒证、实热证,还是气滞血瘀证等,然后才能给予恰当的治疗。

治疗方面,既要治病,也要治证,既要注意局部,又要重视整体,既要注意外因,更要重视内因,即要实行“病证结合的治疗”。如“肺结核”的“肺阴虚证”,治宜滋阴清热、止咳化痰,用月华丸为主方加减治之,以天冬、麦冬、沙参等滋阴清热,以百部、川贝、茯苓等止咳化痰,以阿胶、三七等止血,还要加百部、白头翁、水獭肝等以治病因痨虫——结核杆菌。如此治疗,才是比较全面的。

于己百提出:“审证求因,辨证论治,科学诊断,病证结合,乃是中医学的特点和精华,也是中医学今后发展不可忽视的研究方向。”

于己百提出的“科学辨证的诊断与病证结合的治疗”的观点与建议,得到了甘肃省医疗界与全国中西医结合界的肯定和关注。如当代中西医结合专家裴正学1992年提出的“西医诊断,中医辨证,中药为主,西药为辅”中西医结合十六字方针即与于己百提出的“科学辨证的诊断与病证结合的治疗”中西医结合的观点有一定关联。(三)诊病善抓主证,治疗喜用经方、擅用对药组药

于己百受其父甘肃名医、伤寒学家于有五先生的影响,在临床实践中特别重视仲景方药的研究,临床运用经方治病已达到圆融娴熟、得心应手之境界。

于己百在临证运用经方治病时,最善于从病人复杂的主诉、症状和体征表现中抓住主证,并针对主证作出科学辨证的诊断,再根据科学辨证的诊断,合理选方用药,给予恰当治疗。他师古不泥、博采众长,用经方治今病,多是师其意、循其法而不泥其方,遣其方、用其药而不拘其量;临证组方,常用“经方头,时方尾”的方式,主证用经方,兼证、伴证用时方,尤其重视味少力专、疗效确实的时方、对药、组药的使用。由于遣方合理,选药精当,加减得法,因此临床疗效多较满意,常为病家和医家所称颂。

1.诊病抓主证,治疗用经方

如萎缩性胃炎患者,多表现为胃脘胀满,纳谷不馨,食后不化,但疼痛一般不甚明显。于己百据此病情,抓住“胀满”这一主证,按《伤寒论》中寒热痞证进行论治。《伤寒论》154条云:“苦心下满而鞕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根据本条经义,以半夏泻心汤作为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主方,并结合临床辨证,灵活加减,其疗效是确切的。

又如胃下垂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脘腹胀满、疼痛,饮食不化,腹部重坠,胃有振水声。一般认为,从胃下垂的症状表现来说,其应属“胃胀”“胃痞”等病证的范畴。而于己百根据本病的主证,结合多数患者常有胃内液体潴留、排空迟缓、张力低下、胃有水击声的表现,独辟蹊径,认为胃下垂当属中虚不运、饮停中焦的“痰饮”病。《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云:“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又云:“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从仲景原文的描述来看,痰饮病的临床表现不仅有心下胀满、痞塞的感觉,而且还有胃有水击声、形体消瘦等症状,更符合胃下垂的临床实际。从中医学“痰饮”及胃胀、胃痞的概念去认识现代医学的胃下垂,较之单纯以“胃胀”“胃痞”立论则更为确切。治宜补中益气助运、温阳行气化饮,方选苓桂术甘汤合枳术汤加味。

他常以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大青龙汤等方加减治疗感冒;将溃疡病按“胃脘痛”“肝胃气痛”论,将溃疡性结肠炎按“肠澼”论,以半夏泻心汤为主,分别合芍药甘草汤、金铃子散(汤)与黄连汤、四君子汤、四神丸(汤)为辅治之;以葛根芩连汤、黄芩汤、白头翁汤、理中汤、桃花汤等方加减治疗各型泻痢;以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苓甘五味姜辛汤等方加减治疗气管炎、肺炎、肺气肿等咳喘病证,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味治疗小儿气管炎;以越婢加术汤等方加减治疗急性肾炎、慢性肾炎、紫癜肾炎;以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瓜蒌薤白半夏汤等方加减治疗胸痹心痛;将痛风按“痰热湿痹”论,从“湿浊凝聚,血液不清”入手,以茵陈五苓散(汤)合防己茯苓汤、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以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附子汤加减治疗颈椎病、肩周炎、颜面神经麻痹等病证;以黄芪桂枝五物汤、桂枝芍药知母汤等方加减治疗风寒湿痹;将梅尼埃综合征按“眩晕”论,以五苓散(汤)合小柴胡汤、二陈汤加味治疗;以麻杏苡甘汤合四物汤、二至丸(汤)加味治疗面部黄褐斑、扁平疣;以甘桔汤、苦酒汤等方加减治疗咽喉炎症、声带水肿;以温经汤、当归芍药散(汤)、桂枝茯苓丸(汤)等方加减,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肌瘤等。

2.“经方头、时方尾”,对药组药治兼证

如于己百在使用小青龙加石膏汤治疗哮喘病时,常加入地龙、海螵蛸与茯苓、杏仁等解痉平喘、止咳化痰之品,以增强疗效;治疗胆囊炎、胆石症时,常在四逆散或大柴胡汤方的基础上加入蒲公英、连翘、黄芩、郁金、元胡、川楝子等,以加强清热解毒、利胆解郁、行气止痛的作用,疼痛较甚则合香灵散(香附、五灵脂)以行气活血、散瘀止痛,病属胆石症则加金钱草、鸡内金、海金沙以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病史较长或多次手术而复发的肝内胆结石则合硝矾散(火硝、皂矾)并加牵牛子(二丑)、五灵脂以利水、消瘀、化石。

再如于己百在治疗肺炎时,用麻杏石甘汤清热宣肺定喘,常加金银花、连翘以解毒消炎;治疗结核病,常在辨证方剂中加入白头翁、百部以抗痨、杀灭结核杆菌;治疗肝病、胃病,常在辨证方剂中加入白芷等消炎止痛……又是于己百在学术上不执守固见,善于汲取中西医药学新认识、新观点而博采众长的体现。

现举于己百治疗脾胃肠、肺系常用对药组药的部分经验,以说明之。(1)脾胃肠病证对药组药举例

1)代赭石、莱菔子:

具降气和胃、消胀除噫之功,宜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病证,由于胃虚气逆引起胃脘胀闷、纳呆食少、嗳气呃逆等的治疗。

2)白芍、炙甘草、木香、白芷:

白芍、炙甘草即《伤寒论》之“芍药甘草汤”,具和血补中、解痉止痛之功,为仲景治疗腿脚挛急的专方。于己百用芍药甘草汤,不仅治疗腓肠肌痉挛小腿疼痛,不安腿综合征小腿酸、麻、胀、困、虫爬样感觉等病证;而且还广泛用于全身各部位疼痛,如急慢性胃肠炎、胃痉挛、溃疡病脘腹疼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疼痛,骨质增生症颈、肩、腰、膝、足疼痛,以及脉管炎、静脉曲张肢体疼痛等病症,均能取得良好的止痛效果。合入长于调中去滞、行气止痛的木香,行气和血止痛、又入阳明经的白芷,构成本组药,具行气消滞、和血散瘀、解痉止痛之功,宜于各种胃肠病症引起的各类证型脘腹疼痛的治疗,是于己百临床治疗一切脘腹疼痛的必用之品。

3)元胡、川楝子、白芷:

元胡、川楝子(一名金铃子)即《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的“金铃子散”,功能疏肝泄热、活血止痛,适用于肝气郁滞、气郁化火所致胸腹胁肋疼痛的治疗。于己百临床常以金铃子散合行气和血、擅治胃肠诸痛的白芷,取疏肝和胃清热、行气活血止痛的作用,用于胃脘胀痛、痛引胁肋背部、中脘嘈杂、嗳气频作、口苦等,疗效可靠。如慢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溃疡病、肝胆炎症、肝胆结石等属肝气犯胃所致者,用之效佳。

4)炮姜、焦楂:

具温中散寒消食、行气和血止泻之功,宜于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慢性胃炎、溃疡病、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痢疾等所致的泄泻腹痛、下痢赤白、大便稀软等的治疗。

5)白及、海螵蛸、浙贝、三七:

白及、海螵蛸(一名乌贼骨)为主治消化道呕血、便血的验方“乌及散”。于己百以乌及散为基础,又加苦寒清热的浙贝与化瘀止血、去腐生新的三七,构成本组药,具涩血清热止血、去腐逐瘀生新之功,宜于慢性胃炎、溃疡病等所致之呕血、便血的治疗。

6)桑白皮、茵陈、白芷:

于己百认为:“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致使脾胃受损、中气虚衰,而中虚运化无力则易致食滞、湿停,食滞、湿停病久郁积化热而熏灼口舌则发口疮疼痛。”故取桑白皮、茵陈清热祛湿,以治病本,又选白芷辛散温通、行气和血止痛以治病标。此三味具清热祛湿、散瘀止痛之功,口疮疼痛用之,效果确切。(2)肺系病证常用对药组药举例

1)胆南星、地龙:

具祛风化痰、定痉止咳之功,宜于风痰阻滞、痰热壅肺之阵咳、痉咳的治疗。

2)地龙、海螵蛸:

具祛风止咳、敛肺定喘之功,用于咳嗽兼见气喘之症,无论寒证热证,皆有良效。

3)紫菀、百部、款冬花:

具温肺化痰止咳之功,宜于肺气壅塞所致咳嗽气喘、痰多色白、咯痰不爽及肺虚久咳、劳嗽咯血等证的治疗。

4)黄芩、麦冬,浙贝、瓜蒌、生牡蛎:

黄芩、麦冬具清热润肺止咳之功,用于咳嗽、咯痰色黄、口干便结等的治疗。凡寒痰咳喘、日久化火、火热伤阴及痰热、阴虚咳嗽,用之皆宜。

浙贝、瓜蒌、生牡蛎:具清热化痰、宽胸散结、除痞止痛之效,临床用治痰热结滞、气机阻滞之咳嗽咯痰、痰黄难咯、胸闷胸痛等,疗效卓著。

5)茯苓、杏仁:

源于《金匮要略》茯苓杏仁甘草汤,有行水饮、疏肺气、止咳喘的作用,用于水饮阻肺引起的胸闷气短、咳嗽咯痰而大便不干病证的治疗。如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属痰湿所致者,皆可用之。

葶苈子、大枣:源自《金匮要略》葶苈大枣泻肺汤。具泻肺行水祛痰、下气止咳平喘之功,专治痰涎壅盛所致咳嗽气喘、胸闷短气而大便干结的病证。

茯苓、杏仁与葶苈子、大枣,主治证均为咳逆上气、胸闷气短,但前者宜于大便不干的病证,后者宜于大便干结的病证。

6)牛蒡子、板蓝根、元参:

三味实为于己百从“普济消毒饮”(《温病条辨》辑录自《东垣十书》)众药中提炼而成,具有疏风散邪、清热解毒、利咽止痛的作用,临床可用于各种证型的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等所致咽喉肿痛的治疗。(四)重视继承发扬,勇于改革创新

于己百治学态度严谨,科学思路开拓,其治学格言即为“博古通今,夯实基础,不断创新”。于己百在学术方面,既重视继承,更重视发扬,既重视整理,更重视提高。他的这种师古不泥,勇于创新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中医理论研究、中医临床治疗之中,而且也体现在他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下面以其对中医病因学的研究与西医学习中医教材的编写说明之。

1.对中医病因学的研究(1)充实病因分类的内容:

于己百继承中医传统,结合辩证唯物论的认识与现代医学的观点,通过近20年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实践,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谈谈中西医结合》《振兴中华,发展祖国医学》等文章中认为传统病因分类的“三因”学说不符合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指出外界的气候变化、精神刺激、劳倦饮食、创伤、虫兽伤等因是外来的致病因素应属外因范畴,而人体本身的精神活动和机体抵抗力的变化才是疾病发生的内因。疾病是邪气(外因)与正气(内因)相互斗争的反映。正气是指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及抗病御邪的能力;邪气是指侵犯人体的一切致病因素,包括生物、物理、化学及精神情志等因素。他强调,虽然中医学中的“邪”包括外感和内伤两个方面,但细究之,可分为以下5个方面。

1)六淫:

即风、寒、暑、湿、燥、火。包括一切能够致人以病的异常气候变化、居处环境、地理条件,以及生物、物理、化学各种外在致病因素。有时也指内在的继发病因,如内风、内燥、内湿、内火、内寒等。

2)七情:

即喜、怒、忧、思、悲、恐、惊等过度的精神刺激。

3)内伤:

指因各种外在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而导致的气、血、津液、脏腑功能的紊乱和失调。

4)外伤:

指各种创伤性疾病,如金刃、枪弹、虫兽、跌仆损伤等。

5)虫病:

是指体内的寄生虫病。(2)提出继发病因的概念:

于己百中医理论基础扎实,对中医病因病理的密切关系体会最深,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出病因分类新观点的同时又提出了继发病因的概念。继发病因,即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因功能的失调、器质的损伤、代谢的障碍等所产生的阴阳、气血、津液、脏腑失调的病理现象和结果。这些现象和结果的出现,又可倒果为因,成为某些疾病的继发病因,不仅是人体内在的各种不同的综合性病理过程,而且都有其各自的特殊证候反映。这些名词,既是诊断概念,又含病因意义,细分之,其又可分为以下6种。

1)阳伤:

阳盛则热,阳虚则寒。

2)阴伤:

阴虚生内热,阴盛则寒凝水停,发生水饮、湿、痰诸证。

3)气伤:

可分气滞、气逆、气虚、气陷、气闭、气脱等。

4)血伤:

可分血热、血滞、血瘀、血虚、出血等。

5)食伤:

可分过饱、过饥、食积、肥甘、生冷、辛热、不洁等。

6)逸伤:

包括劳力、劳神、房劳等过度,以及过分安逸。

以上对于病因分类的的认识及继发病因概念的提出,是对中医传统病因分类方法和病因认识的充实和发展,对临床审证求因、探讨病因病理有一定的借鉴价值,确能有效指导临床实践,得到了甘肃省医疗界与全国中西医结合界的肯定和关注。

2.对西医学习中医教材的编写

于己百于1959年、1964年在甘肃省中医院参与举办甘肃省第一、第二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1970年、1972年和1975年在甘肃省新医药学研究所负责举办第三、四、五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亲自担任中医学基础、伤寒论、中医内科学等课程的讲授。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他在编写西医学习中医教材尤其是中医内科学教材时,根据中医传统理论和现代中西医研究成果,把中医内科辨证的主要方法归纳为热性病辨证和脏腑辨证两大部分,采取“以证带病,病中辨证,病证结合”的体例,内容系统、全面,形式新颖、条理,堪称中医学教材中的一株奇葩。

其中热性病辨证方法主要为包括现代医学各种急性传染性疾病在内的外感热病而设,以八纲辨证为纲,以六经、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为基本方法,以病因、气血津液辨证为物质内容,审证求因,辨证论治;脏腑辨证方法则主要为除急性传染性疾病以外的所有内科疾病而设,以八纲辨证为纲,以脏腑辨证为基本方法,以病因、气血津液辨证为物质内容,审证求因,辨证论治。

具体内容上,分19章介绍了热性病,咳嗽、哮喘、痰饮、胸胁痛,恶心呕吐、呃逆、噎膈反胃、胃脘痛,腹泻、便秘、腹痛,黄疸、臌胀、积聚等40余种病证的证治。各章按中医证候、西医疾病分别论述其“概说”“病因病理”与“辨证治疗”,在疾病举例中,列出了西医的常见病、多发病,分析其各自的病因病机、证候分型和辨证治疗。如热性病为中医的病证,而其中就涵盖感冒、急性扁桃体炎、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肠伤寒、布氏杆菌病、白喉、疟疾等西医的疾病;恶心呕吐、呃逆、噎膈反胃、胃脘痛为中医的证候,与之相对应的有西医的急性胃肠炎、慢性胃炎、溃疡病、食管癌、胃癌等疾病。又如痹证分为风寒湿痹(内中又有风痹、寒痹、湿痹)、风湿热痹、肝肾阴虚痹与血瘀痰阻痹(内中又有血瘀痹、痰阻痹)等4种证候,与之相对应的西医疾病有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大骨节病等。类风湿关节炎具体又可分成风寒湿痹型、肝肾阴虚型等辨治,风寒湿痹型宜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以祛风通络、散寒除湿,肝肾阴虚型宜用虎潜丸加减以滋补肝肾、活血通络。二、学术建议(一)对中医医教研的建设建议

1.对中医医疗的建设建议

于己百认为中医医疗应以中医手段为主,西医手段为辅,西医手段宜采用“拿来”主义,为我所用。中医医院姓“中”不姓“西”,但目前几乎所有的医院都存在“西化”现象,这对中医发展很为不利,今后应在中医特色的挖掘上狠下功夫,从根本上扭转此被动局面。中医医院临床分科可以细分,应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成立专科、专病科室,以发挥医生个人的优势。

2.对中医教育的建设建议

于己百以自己成才的经历及其负责举办甘肃省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担任甘肃中医学院院长开展中医高等教育等丰富的实践经验,认为现行中医院校式教育,虽然有学习系统、知识全面等优点,但中医课程所用时间过少、中西医课程学习混合同步运行,致使中医基础薄弱、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均不能掌握,既学不好中医,日后也难以成为真正的中医、“大医”。建议今后应加大中医课程的教学时数、应加强中医基础课程的学习,西医课程应在具备系统的的中医体系后再开设。

3.对中医科研的建设建议

于己百认为中医科研应以疗效总结为重点,对有效方药应重点研发、大力宣扬、创立名牌。另外,在中医基础理论方面应以微观研究、病证研究为重点、为突破口开展研究。(二)对中西医结合的建设建议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于己百在甘肃省新医药研究所甘肃省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讲授《中医学基础》时就指出:中西医学都是历史的产物,都是在不同的社会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都是劳动人民与疾病作斗争所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因此,中西医结合,互相取长补短,促进医药学的创新和发展,乃是中国医药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他认为,中医、西医各有所长、各有特点。中医之长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西医之长在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诊断及针对病因的治疗。中西医结合可以从基础到临床,从诊断到治疗,全面探索、系统研究。

兹结合其在《谈谈中西医结合》(《甘肃省新医药学研究所内部交流资料》,1980年)、《振兴中华,发展祖国医学》(《医学资料汇编》,1982年第一期,甘肃中医学院)等文章所论,介绍先生对中西医结合的设想。

1.基础医学方面的中西医结合设想

于己百提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结合:(1)利用现代科学知识,把中医的脏腑功能和现代医学结合起来,并阐明脏腑的生理、病理,以及脏腑与体表、官窍相关的机理。(2)利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证”的客观指标,从多学科角度探讨“证”的客观规律。阐明中医八纲辨证、三焦辨证、脏腑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等的内在机理,从而建立新的“中医证候病理学”。(3)药物方面,要研究并阐明中西药物的性味、功效及主治,以适应病证结合的需要。要根据中西医学理论,实验研究新的方剂,研究、分析中药、方剂的功效,研究剂型改革,合成新的药物。

2.临床医学方面的中西医结合设想

于己百一再强调在临床医学方面的中西医结合要做到病证结合的诊断和治疗。(1)诊断方面,既有西医的现代科学技术的病名诊断,又有中医的辨证诊断,才是“科学辨证的诊断”,如胃溃疡虚寒证、胃溃疡气滞血瘀证等即是。要使中医的诊断技术和西医的诊断技术逐步结合起来,使中医诊断方法现代化,各种证候找出科学的指标,使西医化学的或物理的检查具有辨证性。(2)治疗方面,既要治病,也要治证,既要注意局部,又要重视整体,既要注意外因,更要重视内因,也就是要实行“病证结合的治疗”。

于己百认为,经过上述诸多方面的努力,将会促使中医理论产生质的飞跃,从而产生出“中医证候病理学”,并由此派生出“中医证候诊断学”“中医证候药物学”“中医证候治疗学”等新型学科,若进一步发展,必将形成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现代科学水平的,生理与病理结合、整体与局部结合的新的医药学理论、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形成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三、成才经验(一)学医过程

于己百自幼涉足杏林,家父即严师,在老师、父亲的启蒙下学习中医,开始了一条精研岐黄仲景,勤于实践,衷中参西,广收博采,兼容并蓄的学医道路。

1.家学渊源,读书见习

于己百出身中医世家,自幼聪慧好学,18岁时因仰慕其父于有五先生,并为继承家业而随父学习中医。其父于有五(1895—1951)为北平华北国医学院第一届毕业生,1936年举家迁至兰州,悬壶金城,是甘肃一代名医,1942年秋创办光华国医学社、举办国医学习班,1946年创办兰山中医夜校、兰山中医学校,为甘肃中医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崇尚国医,却又不排斥西医,广收博采,兼容并蓄,医术精湛,学验俱丰,临证重视《伤寒论》的研究,多以经方取效,擅治疑难杂症,特别对伤寒、外感病最有心得,著有《伤寒论讲义》《处方学讲义》《施今墨先生医案选》等传世。

于己百学医之始,由老师指定系统学习了陈存仁编辑《皇汉医学丛书》之《素问识》《素问绍识》《伤寒论辑义》《伤寒论述义》《金匮玉函要略辑义、《金匮玉函要略述义》及《增辑陈修园医书七十种》之《神农本草经读》等中医经典著作。于己百在父亲的指导下,主要通过自学学习中医经典著作,学医是边读书边见习,遇到疑难问题随时向父亲请教,有时也与父亲相互探讨。于己百说:“我第一次试诊用《伤寒论》的柴胡桂枝汤治疗感冒取得疗效,对我边读书边见习学习中医起到了很好地激励作用。”“1947年(27岁)我参加国家考试院特考一次性过关及格获中医师资格也得益于读了《皇汉医学丛书》中的经典著作。”

于己百晚年在谈到自己的成才经历时,认为学习中医必须打下坚实、系统的中医理论基础,认为边读书边见习、学用结合以培养系统的中医知识体系、训练中医的临证思维的方法值得肯定与借鉴。

于己百通过学习《黄帝内经》知晓人与自然密切相关,树立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知晓人之脏腑之间紧密结合、互相协调,树立了人体整体观;学习《伤寒论》掌握了六经辨证的方法和外感病的治疗方法;学习《金匮要略》掌握了脏腑辨证的方法和内伤杂病的辨证与治疗方法;学习《神农本草经》掌握了药物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理论,了解了药物的功效与主治。于己百由此架构了完善、系统的中医理论知识体系,为今后成才、成为名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崇尚仲景,勤于实践

于己百受其父甘肃名医、伤寒学家于有五的影响,对于仲景学说有较深入的研究,尤其对《伤寒论》之真谛领悟最精。18岁起他便在老师的指导下边读书边见习学习中医,27岁时经国家考试院特考及格获中医师资格,1950年又考入兰州大学医学院系统学习西医学知识,1955年毕业后便开始正式独立行医,先后在甘肃省卫生厅中医门诊部、甘肃省中医院、甘肃省新医药研究所、甘肃中医学院工作,在中医院主要从事临床工作,临床时间每日不少于8小时,在研究所与学院主要从事教学和临床工作,临床时间每日不少于4小时,退休后创办中医诊疗中心,常年应诊。于己百重视实践和理论学习,白天应诊,晚间读书,每有心得便记录笔端,便于日后临证查阅、总结。

于己百专攻《伤寒论》,勤于实践。经过几十年的理论探讨、临床与教学实践,他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甘肃省新医药研究所甘肃省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讲授《伤寒论》时就提出:若从归纳的角度看,《伤寒论》是一部“集症为证,类证为病,类病成纲”的中医证候诊断学和证候病理学;若从分析的角度看,《伤寒论》则是一部“以阴阳为纲,纲中辨病,病中辨证,以证立法,依法处方,因方遣药”“以证为主,症随证治,病证结合”的理、法、方、药一线贯串的中医临床治疗学。以此观点,学习《伤寒论》,能提纲挈领,有执简驭繁之妙;指导于临床,又能由博返约,有规可循,对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的辨证均有很好的实践意义。

于己百在临床实践中特别重视从理、法、方、药方面对仲景学说进行研究,其活用经方治病,善于从病人复杂的主诉、症状中抓住主证,针对主证作出准确辨证,合理遣方,精当选药,适当加减,故临床多获满意疗效。如萎缩性胃炎患者,多表现为胃脘胀满,纳谷不馨,食后不化,但疼痛一般不甚明显。于己百则据此病情,抓住“胀满”这一主证,按《伤寒论》中寒热痞证进行论治。《伤寒论》154条云:“苦心下满而鞕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根据本条经义,以半夏泻心汤作为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主方,并结合临床辨证,灵活加减,其疗效是确切的。又如感冒一病,于己百根据多年的临证实践经验,认为我国北方的感冒病人中,柴胡桂枝汤证是一个常见的证候。其原因是在门诊感冒病人中,大多是发病二三日后前来就诊,当时病人的临床表现往往既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疼等表证,又有口苦、咽干、不欲饮食、胸胁满闷等半表半里证。根据这些证候分析,显系太阳、少阳合病。因两经合病,所以在治疗上也两法合用,将小柴胡汤与桂枝汤合方相组,即成柴胡桂枝汤方。作为治疗感冒的一个常用方剂,其理其法,均与《伤寒论》151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的经旨甚为合拍。

3.博采众长,衷中参西

于己百崇尚仲景、喜用经方,但也吸收温病学派的观点。于己百认为伤寒、温病首见于《黄帝内经》,均属热病,即“热病皆伤寒之类也”;《难经》则曰伤寒有五,直接把温病系于伤寒之下。《伤寒论》总结汉以前治疗外感病的经验,创立六经辨证的学说,为汉以后所宗,伤寒、温病并未严格分开,至金元开始提出温病不同于伤寒,明清两代温病学说已正式形成,叶、吴倡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于是伤寒与温病分为两大派,各立门户,各行其是,甚至互相攻讦。于己百极力摒弃此种偏见,主张扬长避短,伤寒学说开温病学说之先河,温病学说补伤寒学说之未备,应当互为充实,并行不悖。如于己百受《温病条辨》“温毒咽痛喉肿、耳前耳后肿、颊肿、面正赤,或喉不痛,但外肿……普济消毒饮……主之”的启发,对普济消毒饮方颇有心得,随证加减,用治咽喉疼痛诸证,如咽喉炎症、扁桃体炎等病症,每获良效。于己百在父亲广收博采、兼容并蓄思想的影响下,也涉猎其他一些医药书籍、浏览一些医药期刊。他认为每个医家、每个作者都有其见解独到之处,每本书、每篇文章都有一个精华点,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抽取其中独特之处为我所用,何乐而不为。所以于己百对其他一些医药书籍、医药类期刊也经常翻阅,凡有价值的资料,乃至于单、偏、验方,都随手抄录,并验之于临床而为我所用。如此,不仅扩充了他的知识储量,而且也正是他临床疗效卓著的奥秘所在。如以《医学衷中参西录》的活络效灵丹随证加减,不仅用于足跟痛、下肢静脉曲张、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肢体疼痛,而且也用于轻度胃扭曲、腰椎间盘突出症、外伤性胸胁痛等病症,均有良效、验案。又如在治疗肺炎时,用麻杏石甘汤清热宣肺定喘,常加金银花、连翘以解毒消炎;治疗结核病,常在辨证方剂中加入白头翁、百部以抗痨、杀灭结核杆菌;治疗肝病、胃病,常在辨证方剂中加入白芷等消炎止痛……又是浏览期刊杂志、借鉴他人经验、成果的例证。

于己百在学医过程中,受其父衷中参西思想的影响,加之有系统学习西医学的经历,还有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教育教学的实践体会,因此也秉承了衷中参西、中西结合的学术思想。如于己百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出在内、妇、儿、外各科疾病的辨证论治方面应特别注重科学辨证的诊断与病证结合的治疗。他认为这种诊断和治疗上的病证结合,不仅适用于中医的病和中医的证的结合,同样也适用于西医的病和西医的证的结合。中西医结合的途径,从临床上讲,主要是病证结合的诊断和治疗。病证结合的诊断是整体反应与局部病变相结合的科学诊断,病证结合的治疗是增进机体抗病能力和祛邪相结合的治疗。既要有现代科学的诊断,又要有中医辨证的诊断,合起来就是“科学辨证的诊断”;而在治疗上亦应“病证结合”,即既要治病,更要治证。并认为审证求因,辨证论治,科学诊断,病证结合,乃是中医学的特点和精华,也是中医学今后发展不可忽视的研究方向。(二)主要贡献

于己百从医执教近60年,崇尚仲景学说,最推崇的古今中医医药家是张仲景、吴鞠通、张锡纯,最喜读的中医药著作是《伤寒论》《金匮要略》《医学衷中参西录》,最欣赏的中医格言、名句精段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

1.临床实践方面

在临床实践方面,于己百特别强调科学辨证的诊断和病证结合的治疗。在临证中,他诊病善抓主证,治疗喜用经方、擅用对药组药,对伤寒热病、胃肠诸症、咳嗽气喘、肾炎水肿、高血压、胸痹心病及妇科病证等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疗效确实可靠,深受患者好评。他临床最常用的处方是柴胡桂枝汤、半夏泻心汤、茵陈五苓散、温经汤、桂枝茯苓丸,最常用的药物是麻黄、桂枝、柴胡、半夏、黄芩、黄连、生姜、干姜、炮姜、茯苓、泽泻、党参、炙甘草、当归、白芍、赤芍、生地、熟地。他穷毕生临证所得,制订的胃炎宁胶囊、萎胃宁蜜丸、胃溃宁胶囊、肠炎丸(水丸)、清胃增食煮散、健脾增食煮散、解热止咳煮散、促孕散(汤剂)、更年宁(汤剂)、肌瘤宁胶囊、痛风煮散、眩晕宁(汤剂)、正骨舒筋胶囊等,在临床上有着良好的效果,在甘肃及其周边地区有一定的影响。

2.教育教学方面

于己百既从医又执教,举办甘肃省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担任中医学基础、伤寒论、中医内科学等课程的讲授,曾任甘肃中医学院伤寒教研室主任,担任《伤寒论》课程的讲授,为培养甘肃省中西医结合与中医人才作出了贡献。他认为《伤寒论》是一部“集症为证,类证为病,统病为纲”的中医证候诊断学和证候病理学,也是一部“以阴阳为纲,纲中分病,病中辨证,随证立法,依法处方,因方遣药”“以证为主,病证结合”的理、法、方、药一线贯串的中医临床治疗学。以此观点,教授给学生,能提纲挈领,有执简驭繁之妙;指导于临床,又能由博返约,有规可循,对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的辨证均有很好的实践意义。在编写西医学习中医教材尤其是中医内科学教材时,他根据中医传统理论和现代中西医研究成果,采取“以证带病,病中辨证,病证结合”的体例,内容系统、全面,形式新颖、条理,堪称中医学教材中的一株奇葩。该系列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伤寒论释义》及《中医内科学讲义》由于己百主编)除在甘肃使用外,也曾在北京使用,受到业界重视与学员的欢迎。

3.科学研究方面

于己百于1958年与张涛清等共同完成的《针灸治疗63例细菌性痢疾临床观察报告》科研课题,获卫生部中医药卫生技术革命先锋奖状及奖章。1988年根据其所著《伤寒论提要》主要内容,整理出热病临床证治经验而设计完成的“内科热病专家系统诊疗程序”科研课题,通过了甘肃省卫生厅组织的技术鉴定,认为该项成果“填补了甘肃省专家诊疗系统的空白,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编写、出版《新编中医入门》《中医简易方选》《中医基础理论》《伤寒论释义》及《中医内科学讲义》等著作和教材,撰写、发表《谈谈中西医结合》《〈伤寒论〉六病辨证提要》《热病证治》《2000年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等论文数十篇,在《伤寒论》研究、应用经方治疗现代病症、中西医结合方面,在甘肃省、西北地区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如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上,于己百曾提出应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两方面进行结合。在基础医学方面的中西医结合,他认为首先是利用现代科学知识,把中医的脏腑功能和现代医学结合起来,并阐明脏腑的生理、病理,以及脏腑与体表、官窍相关的机理。其次是利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证”的客观指标,从多学科角度探讨“证”的客观规律。阐明中医八纲辨证、三焦辨证、脏腑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等的内在机理,从而建立新的“中医证候病理学”。再次是药物方面,要研究并阐明中西药物的性味、功效及主治,以适应病证结合的需要。要根据中西医学理论,实验研究新的方剂,研究、分析中药、方剂的功效,研究剂型改革,合成新的药物。而在临床医学方面的中西医结合,他强调要做到病证结合的诊断和治疗。提出,经过上述诸方面的努力,将会促使中医理论产生质的飞跃,从而产生出“中医证候病理学”,并由此派生出“中医证候诊断学”“中医证候药物学”“中医证候治疗学”等新型学科,若进一步发展,必将形成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现代科学水平的,生理与病理结合、整体与局部结合的新的医药学理论、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形成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三)晚年情怀

于己百退休后,不甘于安享晚年,仍然情系患者、为病人服务,关心中医药人才的教育和培养。1985年、1987年他先后创办、成立“甘肃省离退休医务工作者协会”“甘肃省名老中医诊疗咨询中心”,任董事长、常务副会长,并兼任第一中医门诊部负责人,组织、吸收离退休名老中医坐堂应诊,集体办医,发挥名医专家所长,热情为患者服务,深受当地群众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986年他将自己当时仅有的一万元储蓄捐给甘肃中医学院,作为“于己百奖学金”的基金,每年用基金利息奖励四名优秀毕业生。1994年被甘肃省教委评为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1991年、1997年他两次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聘为全国继承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老师,“八五”“九五”期间配备继承人3名,均完成跟师继承工作取得合格证书。目前,3名继承人均为高级职称,博导、硕导各1名,甘肃省名中医、中青年名中医各1名,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着医、教、研的重要作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