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岁青春叛逆期,这样跟男孩沟通最有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8 19:38:27

点击下载

作者:凌云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10~16岁青春叛逆期,这样跟男孩沟通最有效

10~16岁青春叛逆期,这样跟男孩沟通最有效试读:

前言 Preface

10~16岁青春叛逆期,这样跟男孩沟通最有效!

青春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时期,是一个令男孩和父母都感到困惑的时期。

这一时期,男孩的心理与生理都会得到快速的发育:在心理方面,他们的独立意识明显增强,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在生理方面,正在向成人方面发展。父母如果稍不注意,就会严重影响与儿子的感情交流。如何与这一阶段的男孩成功地实现交流沟通,帮助他顺利度过青春期,是摆在父母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当发现儿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家长都会对儿子做出提醒。可是,绝大多数的男孩总是将父母的话当成耳旁风,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有时候,父母想急切地跟儿子讲一件重要的事情,儿子却默默无语,甚至父母还没开口,儿子就已经嫌烦了。与此同时,很多父母也会发现,以前那个性格开朗、爱说话的儿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沉默寡言的他。

进入青春期,男孩都会从一个处处顺从父母的乖孩子,变成一个自我独立、有个性的人。在这一时期,他们会经历逆反与服从、“真能”与逞能、自卑与自信、孤独与依赖等内心矛盾的煎熬,最后才能通过不断地调整,逐渐找到身心的平衡。

其实,青春期男孩之所以不听话、不爱说话,与父母的沟通方式是有很大关系的。很多父母在生活上对男孩十分关爱,却没有真正将男孩看成是有人格、有自尊的人。因此,经常会出现“父母说,孩子不听;孩子说,父母听不进去”的现象。

要想改变这种状况,父母就要积极改变“说”与“听”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让青春期男孩不再叛逆,不再沉默不语,让他成为一个听话、愿意说话的懂事男孩,让亲子沟通变得顺畅。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做呢?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特意编写了这本书。这本书不仅讲授了和男孩沟通的技巧,还对青春期男孩的学习、人际交往做了简要的阐述。如果能够将这些方法告诉儿子,那么家长和儿子之间的关系一定会有所改观。

我们相信,读了这本书,父母一定会对处于青春期的儿子多一些了解,从而有效消除与青春期儿子之间的隔阂,和儿子一起安全度过青春期,帮助儿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一部分 了解青春期男孩,运用沟通技巧实现畅通交流

第一章 了解青春期男孩的特点是有效沟通的前提

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青春期,男孩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出现巨大的变化,要想和他们实现畅通交流,首先就要对他们的这些特点多一些了解;然后,才能找到正确的方法,才有利于沟通的顺利进行。脾气暴——青春期男孩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撞墙

到了青春期,男孩的脾气似乎越来越大,稍不留神就会怒发冲冠。如果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更是会大发脾气。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家长一定要正确对待,要对儿子多一些了解,和他进行积极沟通,争取将他的怒火压下来。瑞东是个五年级的学生,虽然成绩不太理想,但是一直是老师、家长眼中比较听话的孩子。让写字就写字,让复习就复习,即使出现了错误,瑞东也都能正确面对,努力改正。可是,这天早晨,瑞东妈却给老师打来电话,讲述了儿子的表现:瑞东是个五年级的学生,虽然成绩不太理想,但是一直是老师、家长眼中比较听话的孩子。让写字就写字,让复习就复习,即使出现了错误,瑞东也都能正确面对,努力改正。可是,这天早晨,瑞东妈却给老师打来电话,讲述了儿子的表现:“今天早上出门的时候有点晚了,可是刚下楼瑞东就想起没带昨天晚上写的作文,便匆忙回家去取。这样来回折腾了几次,到学校门口已经打了上课铃。儿子在校门口跟我又哭又闹,先是抓着自己的头发大发脾气,接着就将自己的脑袋往学校的墙上撞……”说到这儿,老师猛然想起来,前几天,瑞东因为连续几天迟到挨了批评。男孩听到上课铃响了,心中肯定着急。瑞东妈接着说:“老师,您不知道,瑞东现在特别不像话。晚上写作业老是拖拖拉拉的,一点儿都不认真,就等着我辅导。我既要上班,又要做饭,哪里有时间?可是,现在他的脾气还见长,说翻脸就翻脸。您可得替我好好说说他,这样哪儿行啊!今天晚上回家,我再跟他算账。”老师一边急忙安抚了一下瑞东妈,一边心中盘算着对策。

不可否认,在我们身边,类似瑞东一样的男孩有很多,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时候,男孩更容易发脾气。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常常拒绝和父母沟通,拒绝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父母,是这一时期男孩的显著特征。不可否认,面对这样的儿子,很多家长都会感到心烦不已。

其实,发脾气是情绪发泄的一种方式,只不过表现方式不一样罢了。青春期,男孩的情绪波动一般都比较大,父母要多一些理解和接纳。同时,要明白儿子发脾气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心理或生理有哪里不舒服了?家长关键是要弄明白这个原因,而不要在意发脾气本身的行为。

对处于这一时期的男孩来说,发脾气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即使是最温顺的男孩有时也会发脾气。可是,如果儿子经常发脾气,是不利于培养稳定情绪的,不利于他们健康性格的形成。家长要和他们进行积极的沟通,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积极改正。

对青春期男孩发脾气的原因多一些了解。

青春期,男孩之所以会发脾气,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由于家长的溺爱,有些男孩稍不如意便会发脾气,这时候家长绝不能任意迁就,否则只会助长男孩的坏脾气。可以让儿子单独待在房间里,作短暂的隔离,让他冷静下来重新考虑一下。得不到家长的注意,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慢慢地,男孩就不再乱发脾气了。

每次怒火平息后,家长要和儿子进行沟通。要告诉儿子:刚才的行为是不好的,采取发脾气的办法来要挟父母满足自己的需求,是达不到目的的。同时,还要让儿子知道父母是爱他的,只是不爱他的“撒泼”行为。这样,可以避免儿子疏远父母。

——受到他人的忽视。

有些男孩感觉受到忽视的时候,也会大发脾气。比如,没有发表意见的机会,这时候,就要和儿子多进行沟通,让他们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千万不能训斥指责,更不能动怒打骂,否则儿子的脾气只会愈演愈烈。

——不被理解。

当儿子喋喋不休地向家长讲述某件趣事时,家长却忙于自己的事情,漫不经心地敷衍几句,男孩一定会十分恼火。所以,当儿子要和你说某件事情的时候,家长就要放下手中的事情,饶有兴趣地和男孩聊一聊,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如果对于某一件事情儿子有了自己的看法,家长一定要鼓励儿子将其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

放平心态,和儿子加强沟通。

家长都是从青春期走过来的,在与男孩争取有效沟通时,也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回到当年的那个时间点,放弃居高临下的说教形式,平等地与男孩进行心平气和的沟通。千万不要一味地抓住儿子的弱点不放,要尽量发现儿子的优点,帮助他树立自信心。

儿子发脾气,鼓励其主动认错。

男孩发过脾气之后,要让他认错。这不仅代表着愤怒的终结,有助于男孩恢复正常,还有助于家人之间关系的恢复。在争论和发脾气之后,进行调和对大家都有好处,可以让男孩明白,在不危及彼此关系的情况下,如何结束争论。

引导儿子,父母意见要一致。

在如何对待男孩耍脾气的问题上,如果父母意见不统一,不管采取什么办法都是没有意义的。双方意见如果不一致,就会相互削弱对方措施的效果。比如,当父亲在训斥发火的儿子时,母亲最好不要说“甭听你爸爸的”“有事和妈说”之类的话。

当母亲教育儿子时,父亲也不能打断母亲的话,为男孩辩解、说情。这种做法不仅不能从根本上给儿子带来好处,还很容易使男孩不尊重父母中的一方,甚至降低家长应有的威信。

教儿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

要引导儿子学会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可以利用节假日多带着儿子亲近大自然,舒缓他紧张的情绪。在双方心情都比较愉悦的时候,可以将对儿子的关爱表达出来,让儿子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

要告诉儿子,不管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都要说出来,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乱发脾气对解决问题是无济于事的。如果实在控制不住,可以先让儿子到外面做适量的运动,或做一些其他的事情,转移注意力。还可以让儿子对着没人的地方大喊几声,使自己紧张的情绪得到放松。

脾气暴燥是任何一个青春期男孩都会出现的现象,家长对男孩的心理发育一定要多一些了解。然后,通过和儿子的沟通,实现对他的引导,让儿子将自己的暴脾气去掉,用平和的心态来应对人和事。爱攀比——自惭形秽,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

青春期,在自尊心的驱使下,男孩的攀比心理会日渐强盛。当发现自己在某一方面不如别人的时候,就会自惭形秽。这是由于他们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面对这种情景,家长要对男孩进行积极的引导,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的行为。情景一:李军是个高中生,学习成绩还不错,可是只要同学有什么他就想要什么。一个星期前,李军死缠着爸爸用半个月的工资买了一双与同桌一样的新鞋。面对青春期男孩的这种攀比心理,李军爸真不知该怎么办?情景二:赵挺今年上初三,妈妈发现他现在非常爱和别的男孩攀比:衣服要穿品牌的,学习用具要买高档的,尤其对脚上的运动鞋提出的要求更是苛刻:不是名牌不穿!赵挺穿的运动鞋动辄三四百元,甚至上千元一双。对此,赵挺还常常振振有词:“名牌东西质量好,又耐用。”可是妈妈知道,主要是因为儿子喜欢和同学攀比,觉得自己不买名牌没面子。

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将自己和周围的人作比较,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男孩。他们刚开始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难免会陷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迷茫。有些男孩一旦看到别人拥有的东西,往往不能冷静地分析“我是不是需要”,就会急切地想据为己有。正是这种迷茫的心理,让男孩看起来像是在和别人攀比。

青春期的男孩,通常都会寻找认同对象,这个认同的对象可以是他们的偶像,也可以是亲人、朋友。在这一过程中,男孩如果得到和认同对象一样的东西,如手机、衣服等,就会感觉自己和他们站在同一高度。如果自己的东西比别人的好,就会产生出一种优越感,内心也就得到了满足。

虽然男孩的攀比心理情有可原,但是如果家长不进行正确引导,最终可能扭曲他们的心灵。男孩爱攀比,说明其内心有强烈的竞争意识,父母可以让男孩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开始比较时,家长首先得分清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比较,然后再区别对待男孩的要求,给他们做出理性的指导。

不要过分疼爱男孩。

作为家长,不要男孩想要什么,就满足他什么,否则很容易让男孩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如果对儿子千依百顺,娇生惯养、姑息迁就,男孩就容易形成攀比心理惯性,不利于青春期男孩心理健康的发育。

用“反攀比”积极引导男孩。

男孩在攀比的时候,最典型的理论就是“别人都有,所以我也应该有。”对付这样的男孩,比较快速生效的办法是实行“反攀比”。比如,可以这样对儿子说:“小明的爸爸虽然是个领导,可是你爸爸却有时间陪你玩。”“你的同桌虽然穿的都是名牌,可是你穿的衣服却都是适合自己的……”

想办法转移男孩攀比的焦点。

如果男孩出现了攀比心理,说明男孩的内心有竞争的倾向或意识,想达到别人同样的水平或超越别人。父母就要抓住青春期男孩这种上进心理,改变男孩攀比吃穿、消费的倾向,引导男孩在学习、才能、毅力、良好习惯方面进行竞争。

引导男孩把攀比适时转化为动力。

当男孩和他人攀比时,父母可以告诉他:不是不可以攀比,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攀比的条件,从而巧妙地将攀比变成动力,比如,当儿子跟别人攀比新衣服新鞋的档次时,父母可以鼓励男孩积攒零花钱自己购买新衣服,从而使其形成节约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从自身做起,抵制攀比心理的出现。

男孩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正确教导,家长的一举一动都会给男孩带来深刻的影响。因此,作为家长应该从自身做起,时刻为儿子做好表率,培养男孩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想让儿子消除爱攀比的心理,家长首先就要以身作则,不要和他人攀比。

首先,不要拿自己的男孩跟别的男孩来比。很多父母在训导男孩时,经常会拿别人的孩子跟自己的儿子比较,这样做只会让儿子更消极,催生出攀比心理。每个家庭的教育背景、生长环境都是不同的,没有什么可比性。

其次,大人之间不要进行比较。不要拿自己的工作、能力、表现等去跟别人比较,要影响并引导儿子学会自己跟自己比,学会拿自己的这次跟上次比,将自己的今天跟昨天进行比较。

青春期,攀比心理是一种正常的反应,它犹如一把双刃剑,就看家长如何加以引导。在攀比心理的作用下,男孩们在成绩上你追我赶是好事,可是如果比谁家里有钱、零食、服装鞋子……那就有问题了。家长要区别对待儿子提出的要求,给儿子加以理性的指导。爱顶嘴——家长说一句他要说两句

虽然说,男孩和女孩比起来通常都不爱说话,可是当他们到了青春期的时候也会和父母“顶嘴”。随着自我心理的逐渐成熟,男孩会变得更加独立,更加有主见,因此当家长的意见和他的想法不同时,当他人的语言不礼貌时,男孩就会打开自己的“机关枪”。家长一定要和儿子通过正确的沟通,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积极改正。自从升入五年级之后,周辉就越来越喜欢和爸爸妈妈顶嘴了,开始的时候,爸爸妈妈还没有太在意,可是当儿子将老人气哭的时候,妈妈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这天晚上下班回来,妈妈发现,婆婆正坐在沙发上抹眼泪。周辉妈问发生了什么事情,婆婆说出了事情的经过:“周辉放学回来,进门之后还穿着羽绒服。家里暖气这么热,我就劝他将衣服脱了,可是他却不脱。我上去给他脱,他却说我‘多管闲事!爷还和我顶嘴,我说一句,他说两句……”周辉妈安慰了一下老人,来到了儿子的房间。果然,羽绒服还穿在儿子的身上:“这么热,怎么不脱衣服?”周辉说:“我不热!是不是奶奶向你告状了!”妈妈没有说话,周辉接着说:“到了家里,我想脱就脱,不想脱就不脱,为什么要按照你们的意愿来。还怪我跟他顶嘴,不顶嘴她听我的吗?”周辉妈知道,儿子已经长大了,而且自己也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因此对儿子的行为还是有一定的理解的。她劝说儿子说:“我知道,你已经长大了,可是老人关心你也是出于好心,以后可不能这样了。”周辉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答应妈妈以后不会这样对奶奶了。但前提是,奶奶不要“多管闲事”,不要将自己当小男孩看。

青春期,绝大多数的男孩都会和家长顶嘴,其实这是男孩的“心理断乳期”。随着接触范围的扩大,知识面的增加,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了,很容易对家人产生“逆反心理”。男孩会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对社会、对人生有着与父母不同的看法,不要父母处处管着自己,于是就会和父母顶嘴、抬杠。

做父母是很难的,尤其是当自己的要求或公正的评论遭到儿子冒失的顶撞、满脸的不高兴,或者沉默、瞪眼、耸肩等反抗时,家长就会和儿子之间即将面临一触即发的争吵,而这种争吵任何一方都不会赢。对儿子的顶嘴,家长一不要害怕,二要教育引导,三要注意方式。家长首先要从自身做起。

不要轻易责备男孩。

父母们经常会不讲方式、不分场合地批评男孩,如果批评十分尖锐,却不完全正确,那就会伤害男孩的自尊心,渐渐引起男孩内心的愤恨、埋怨,甚至记仇。所以,在对儿子进行批评之前,先要弄清楚事情的缘由,不要乱批评;需要批评时,要注意语气、场合和方式;批评时要循循善诱,让他心甘情愿地接受,这样男孩自然也就不会和你顶嘴了。

不要伤害男孩的自尊心。

如果儿子出现了问题,可以使用启发、引导的方式,不要摆家长的架子,否则会伤害儿子的自尊。只有自尊自爱的人,才会奋发向上,成为有作为之人。再者,爱顶嘴的男孩通常都是很有见识、内涵和智谋的,只要给予正确的引导,他们定然会早日成才。

鼓励男孩申辩。

如果男孩和你顶嘴了,既不要谩骂,也不要体罚,要在家庭中发扬民主,鼓励男孩申辩。这样,就会让男孩感觉到:无论做什么,只有“有理”才能站稳脚跟,这对男孩个性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如果男孩对自己的行为做出了狡辩,家长就可以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与男孩充分摆事实、讲道理。事实证明,经过这样的锻炼,男孩就会从困境和挫折中摆脱出来。

那么,怎样才能减少儿子对你的顶撞呢?

引导男孩规范自己的行为。

要想规范男孩的行为,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不管男孩以何种方式说话、做事,家长都要给他以明确的支持。如果男孩说了赞扬别人的话,有礼貌地倾听了别人的叙述,家长就要对其进行表扬;当他在困难的情况下,付出了很大努力来规范自己的语言时,你要告诉他:“我是非常欣赏你的。”

对于男孩的不良行为,及时表态。

当男孩的语言及语调使你不能接受或者使你不能忍受时,就要立即给他明确的回答,告诉他:“在家里,每个人都应受到尊敬。我们永远也不要说这样的话!”

表态的时候,不要夸大事实,要清楚你所谴责的对象是粗鲁的语言,而不是儿子。有时家长也可以用幽默的方式来处理问题,比如,用取笑的语调说:“你真的是指那件事吗?”当男孩开始以礼貌的方式与你交谈时,就要及时对他进行表扬和肯定。

鼓励男孩将自己的感情释放出来。

当男孩生气、受挫、失望或感到孤独时,他们往往会毫无保留地将各种复杂的情感发泄出来,就会出现和家长“顶嘴”的情景。不过,这些内在情绪往往不会延续很长时间,因此尽管家长此时很生气,但也没必要使用一些怒气冲冲的语言来训斥他。这时,家长要向男孩说明:不尊敬别人的语言会使别人受到攻击,伤害到他人。

发现男孩爱顶嘴,适当惩罚。

对待粗鲁行为的理想方法就是马上予以处罚。例如,当你和男孩打球时,男孩对你的球技予以讽刺,说“呸!”你就可以对他说:“你的行为太令我失望了,自己找别的事去做吧!”

另外,对男孩的处罚还包括:禁止看电视、不许会朋友等。当然,在实施处罚前,也可以让男孩有所选择:“你可以向我道歉并按我的要求做,也可以待在家里不许去看今天下午的电影。”但不要采取伤害太重的手段,因为那样可能会引起男孩严重的抵触情绪。

用沉默的方式对待男孩的蛮不讲理。

生气或冷漠地回答男孩顶嘴只会使事情变得更糟,这样会使双方陷入一场舌战。当男孩鲁莽地对待你时,最好不要说:“不要那样对我讲话!”可以用沉默的方式来对待男孩的顶撞。这样做,反而更容易让男孩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及时地向你道歉。

青春期,随着叛逆心理的越来越重,很多男孩都会顶撞父母、家人,这时,家长要巧妙地使用上面的方法来引导男孩,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及时进行改正。千万不要和男孩对着干,否则只会火上浇油,让家长处于被动地位。好冲动——青春期男孩攻击性强、易冲动

由于荷尔蒙的作用,到了青春期,男孩都很容易冲动,做事的时候具有一定的攻击性。一旦和同学意见不合,他很容易产生矛盾,严重者还会伤害到对方。家长要对青春期男孩的心理多一些了解,通过不断的沟通,将男孩的这种不良心理和情绪消除。郭伟是一名高中生,做事非常容易冲动。这天,郭伟和同学在学校操场打篮球,可是老是犯规。小林抱怨说:“你怎么老犯规,真是太笨了,不会打就别玩了……”几句话下来,郭伟很生气,尤其是球场边还有很多女生围观,他感觉自己很没面子。当小林又一次指责自己犯规时,郭伟实在难以抑制心里的不满,便和小林争吵了起来。一时激动,郭伟挥手打了小林一拳。猝不及防的小林倒在地上,顿时失去了知觉,结果造成轻微的颅骨骨折。事后,郭伟很后悔自己的行为,但当时就是无法控制自己。郭伟知道,做出如此冲动的事情已经不是头一回了,为什么自己总是表现出很强的攻击性,而且每当遇到这样的事情又总是控制不了自己呢?

处于青春期的男孩体内积蓄了很多能量,他们需要把这些能量释放出去。如果能够选择运动学习、文娱活动、正常玩耍等方式进行宣泄,那么就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如果途径选择出现偏差,就很容易带来负面影响。

青春期男孩容易冲动,遇事不冷静,处理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对暴力的认知不足,认为这是解决问题最直接、最简便的一种方式,因此被使用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家长一定要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和规劝。

大部分的男孩都有很强的好奇心,有时不能够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当他们想往哪里跑或者想碰一下什么东西的时候,就会凭着本能去做。其实,男孩做事冲动、不计后果是普遍现象,父母不要大惊小怪,而应持正确的态度,帮助儿子纠正这种不良习惯。

给男孩正面的指导。

首先,大人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要冷静温和地和男孩沟通;注意观察男孩的行为表现,找出事情发生的真正原因。不要一味地责怪、谩骂、威慑、恐吓男孩,这样只会对男孩的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并加重男孩的逆反心理。

其次,大人要反思平时对男孩的教育方式、方法是否有不当之处,要反思平时自己的言行是否对男孩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影响等。要告诉男孩,你希望他在遇到矛盾时怎样做,比如,可以跟同伴讲道理。

用冷静的态度对待男孩的冲动行为。

孩子们发生了争吵或打架时,大人必须保持冷静的态度,不要太过于愤怒、激动、紧张,太过于在意。虽然说,青春期的男孩已经长大了,可是他们毕竟还是孩子,没有很好的自控能力,经常会出现争吵或打架的事情。

大人要用孩子的观念、心理、处境等来思考这些问题,来与男孩进行有效的沟通。切记,最好不要几个大人一起对男孩进行责怪或教育,这样会严重伤害他的自尊。

孩子们发生争吵时,可以先让男孩做一次深呼吸,鼓励男孩心平气和地说明争吵的理由。然后,让他提出解决的方法。事实证明,有效沟通,宽容耐心,以孩子的方式解决孩子的问题,男孩才会越改越好。

引导男孩退出争吵和打架。

如果男孩冲动之下打了人,或者和别人发生了争吵,要培养男孩的爱心和宽容心。先让男孩远离争吵和打架的状态,不要急于评论与指责;然后再引导男孩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分析事情的起因,商量处理办法。有时解决争吵的方法是走开或让步,强制或指责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难听的话想想再说,重要的事情慢慢说。

要让男孩学会控制自己的言行,防止冲动误事。当难听的话想脱口而出时,可以让儿子先做个深呼吸,平静下来。然后自己提出一些问题,如“这到底是一个多严重的事情呢?”“别人是怎么做的呢?”……提出这些问题有助于因为头脑发热而顶撞他人。

青春期男孩做事的时候容易冲动,面对一些比较重要的事情时,要鼓励男孩先和亲人、朋友商量,不要急着自己做决定,尤其面临重大问题时,更要先征求亲友的意见。这样不仅可以延迟做决定的时间,还能让自己有机会更全面地思考问题。自尊心强——性格要强,在意别人的评价

青春期,有些男孩非常要强,他们希望在别人的眼里,自己是优秀的,当发现别人看不起自己的时候,就会感到自卑。这样的男孩一般都有着极强的自尊心,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性格要强固然有其好的一面,可是如果走入死胡同,会严重影响到其行为。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星期天,东东的爸爸请几位哥儿们来家里吃饭,几杯酒下肚大家就夸起谁家儿子如何如何,谁家女儿如何如何。东东爸不在意地说:“我特喜欢女儿,我家东东如果变成女儿,我就乐得跳楼了!”东东听了爸爸的话迅速跑到厨房,问妈妈:“你想让我变成女儿吗?”妈妈说:“瞎说什么呀,不变!”为了博得爸爸的好感,东东走进屋里,穿上了妈妈的裙子。看到他的样子,众人乐了。爸爸大声一吼:“不男不女的干什么!”东东的自尊心很受伤!

一些爸爸妈妈总认为他们还是孩子,什么都不懂,更谈不上什么自尊心,可是大量事实告诉我们,青春期男孩不仅能听懂,还会在自己心灵中产生激烈的反应,他们有很强的自尊心,十分注重自我。家长必须注意这些“小事”,不要伤害到男孩,使其失去心理平衡。

在很多男孩的心目中,父母最爱自己,最疼他们,一旦听到父母夸奖别人家的孩子,就可能会认为父母亲不爱自己,产生很强的失落感。自尊心强的男孩做事一般都积极进取,力争把事情做好。在男孩成长的过程中,得到父母、亲人关爱和尊重的男孩,自尊心会发展得比较好;如果接受了过度的表扬与肯定,男孩会慢慢形成一种负面的理解:自尊心越强越好。慢慢地就会发展成为一种只听顺耳话、不能听逆耳话的习惯,一旦遇到挫折就会一蹶不振。

适当的自尊心往往体现为孩子的自信心,这是非常必要的。有自尊心的支撑,男孩就会爱学习,肯做事,守规矩。然而,有点自爱过度,自尊心就会过分膨胀,难以接受现实,无法接受自己。如果把自尊心过强看成是不懂事、任性而去批评、指责,只会更加刺伤他们的自尊心,更容易使其产生自卑、退缩、紧张,甚至憎恨、敌对情绪。

不要当着男孩的面说:“你看人家伊伊伊”。

青春期,男孩一般都是很讨厌家长拿自己和别人作比较的,如果家长当着孩子的面说“你看人家伊伊伊”定然会引起儿子的不满。

批评男孩不足的时候,要从正面说而不是对比着说,句式应该是“如果你像伊伊伊那样,妈妈就更喜欢了”,千万不要说“你看伊伊伊怎么样,你怎么不行”。自尊心强的孩子最能看出他人的优点,所以不用大人为他指点,这种指点最易伤害到他的自尊心。

保护男孩自尊心,多给孩子留面子。

有些家长批评儿子的时候不分时间和场合,其实,这样最容易伤害儿子的自尊心。家长一定要记住,不能当着别人训斥、指责儿子;也不要当着别人的面唠叨儿子。

如果儿子做错了什么事,父母可以先说出自己的感受:“我刚扫的地板啊!”然后,再用更文明并且有幽默感的语气对儿子说:“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但是,请你给这些烂木头再搬个家,我可以帮助你。”既要让儿子明白自己错在哪里,又要保护他的自尊心。如果直接指责孩子,孩子会产生更强烈的自责情绪,他会觉得很难受,有时还会产生逆反心理。

不要用强制、厌恶的语气和男孩说话。

有些家长在和儿子说话的时候,喜欢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用强制的语气命令孩子;有些家长觉得都是孩子拖累了自己,和儿子说话的时候,则会摆出一副厌恶的表情……青春期,男孩的心灵通常都很敏感,他们一定能够感受到的。

为了保护儿子的自尊心,在和儿子沟通时,一定不要用心烦意乱、强制、厌恶的语气对孩子说:“你怎么问题这么多?”“我正忙着呢,自己一个人玩。”“真麻烦,因为你我耽误多少宝贵时间啊!”这些话,都容易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

鼓励男孩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就是孩子,什么事都不懂,不管家里发生了什么事,儿子只有接受的份,不能随便发表意见。其实,青春期的男孩,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意识,他们很希望从父母那里获得尊重;如果家长对其漠视,他们则会感到不被重视。

因此,不管家里有什么事情,都鼓励孩子参与进来,让孩子觉得父母真的把他当回事儿,他在家有位置,有分量。比如,在给儿子布置房间时可以征求他的意见,问他喜欢什么样的小床,由他自己来决定窗帘的花色……这样,儿子觉得自己受到重视,自己的意见受到了关注,就会产生自尊感,并体验到平等。

使用正确的方式对男孩进行表扬与批评。

当儿子做了好事的时候,或者做出成绩的时候,家长们通常都会表扬儿子,可是有些家长却会使用一些错误的方式。其实,对于男孩力所能及的家庭事务,家长无须刻意表扬。在表扬时,要对事不对人,强调男孩在过程中付出的努力,而不是只注重结果。对于批评,不能对男孩进行贬损,应当指出需要改进的具体方面,提供建设性意见。

男孩遇到挫折时,积极倾听他的心声。

遭遇挫折的时候,遇到困难的时候,男孩希望从他人那里获得安慰,如果盲目地指责和逼迫男孩,会让他很受伤。一般来说,自尊心强的男孩承受打击和挫折的能力相对较弱,这时家长要“用心”倾听男孩的声音,不要急于给出建议与指导,最好先引导男孩说出内心的话语,再给男孩建设性的努力方向,平抚男孩的情绪。

慢几步,适当冷处理。

当男孩的自尊心受挫时,家长不必迅速做出反应,因为家长的敏感会强化男孩的自尊感。不妨采取“冷处理”,不给予特别的关注,让男孩慢慢消化自己的情绪,这样他慢慢就知道自己要承担情绪的后果,领悟到事情不像他想象的那样,从而将自尊心回归到正常状态,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管理情绪的能力。

家长要耐心地对待儿子的每一个问题或要求,认真聆听孩子想要告诉父母的事情。也许每天只要花十分钟,如果积极关注他,哪怕只是一分钟认真的注视,都能让儿子更加信任父母,给孩子的心灵带来极大的满足和快乐。嫉妒心——喜欢比较,容易患上“红眼病”

青春期,男孩多少都会有一定的嫉妒心。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当发现别人的成绩优秀时,就会心生嫉妒;当发现他人的家庭条件优越时,也会产生强烈的嫉妒心理……这些都是嫉妒心在作怪。为了不让男孩患上“红眼病”,就要和他多进行沟通,化解男孩心里的不平衡感。兵兵和童童是一对好朋友,幼儿园、小学、中学,一路走来,现在两人已经是初二的大男孩了。兵兵的数学成绩不错,而童童呢,最不喜欢的就是代数。10月份的时候,兵兵代表学校参加了市里举办的奥数比赛,获得了第一名,校长对其进行了全校通报表扬。当然,家长们也陆续知道了这件事。这天,童童刚回到家里,妈妈就对他说:“你和兵兵的关系这么好,怎么数学成绩这么差!”童童知道,妈妈一定知道了兵兵奥数得奖的事情,便说:“得个市第一名怎么了?有什么可炫耀的!得个全国第一名,试试?”妈妈知道,儿子一定是嫉妒人家,便想劝儿子多向兵兵学习。可是,从那天开始,童童却有意疏远了兵兵。当妈妈问起他的时候,童童却说:“他可是学校的明星,我可不敢高攀!”

很显然,案例中的童童就是生出了嫉妒心。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童童远离了昔日的好友。其实,嫉妒心在青春期男孩身上是普遍存在的。

在学习上,当看到有同学的成绩超过了自己,心理便觉得很不舒服;当看到自己的朋友与其他同学来往密切,便会生气、怨恨;当别的同学获得老师的赞扬,称颂时,心中便会愤愤不平,充满妒意……这都是青春期男孩经常出现的嫉妒心理。

嫉妒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它带来的后果往往是竞争、攻击和对立。嫉妒心理对青春期男孩的人际交往具有不良的影响,会妨碍孩子的进步。对于嫉妒心强的男孩,父母一定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在帮助男孩克服嫉妒心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尝试这样做:

告诉儿子,不要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较。

很多男孩之所以会出现嫉妒心,主要是因为他们经常用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进行比较。要告诉儿子,别人拥有再多也与自己无关。他们的成功并不意味着世界上的“成功人士名额”减少了,因此不能说明你成功不了。

如果需要比较,可以让儿子拿他的表现和作品与自己上一次的做比较。当家长鼓励男孩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时,他们往往会做得更好,这样更有利于男孩自我价值感的实现。因为和自己做比较,关注点就会落在进步上,而不是一定要比别人强。“比下有余”,把握已经拥有的。

总有人拥有的比你多,也总有人不如你。当儿子出现嫉妒心时,可以引导儿子看看周围那些不如自己的人,定然会感激自己目前所拥有的一切。

不要因为尚未得到的东西而愤愤不平!要让儿子想想自己有些什么,比如,不错的成绩、爱自己的父母、幸福的家庭等。要让男孩将视线转移到“我拥有”,而不是“我想要”,这样他就会找到“富足感”。

让儿子相信自己。

每个人的能力可能会表现在不同的方面,要鼓励儿子发现自己的特长,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不要因为别人早早取得成功而心灰意冷,甚至轻易改变自己的方向。要让儿子充满自信!“眼红”的时候,让儿子试着马上改变思路,将嫉妒心转换成对他人的美好祝愿。要让儿子理解他们成功背后的努力、运气和奋斗,真心祝贺他们,用他们的成功激励自己。

告诉儿子,父母是爱他的。

要让男孩明白,父母对他的爱是无条件的,是不会变的。要告诉他,父母爱的是他这个人,而不是他的成功。只有这样,男孩才能在内心建立起最安全的信任感,才不会为了讨好父母而出现某种行为,也不会为了成功才去参与游戏。

经常和别人比,会让男孩觉得自己一定得强过别人才有资格得到父母的爱。如果自己比不过别人,可能就不值得父母爱了。当男孩脆弱的时候,当自己暂时停滞不前的时候,男孩就很难接受真实的自己。所以,我们必须让儿子明白,家人都很爱他,他的每一次成功,父母会和他一起庆贺;每一次失利,父母也会和他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

帮男孩认清自己的心情。

当男孩出现嫉妒心理的时候,往往容易表现出过激的行为。当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后,家长要帮男孩冷静下来,让他们平复自己的心情。一般来说,冷静下来的男孩都会意识到自己的嫉妒心欠妥,这时父母要给他一些提示,给他一个台阶,帮他走出困窘的境地。当他感受到父母的爱和支持时,也会带着新的目光去正确看待别人的优点。

青春期,男孩的心理发育还不完全成熟,面对日益突出的个性差异,就会生出一定的嫉妒心。当男孩出现嫉妒心理的时候,要引导他们做出积极的调整;同时,家长也要看到这种心理产生的原动力是他们自身渴望成长,希望能够得到提升,家长要进行区别对待。虚荣心——青春期男孩虚荣心都很强

虚荣心是一种扭曲了的自尊心,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是一种追求虚表的性格缺陷。青春期,男孩都会有一定的虚荣心,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心理,但一定要把握好虚荣心的度。为了让儿子免受伤害,就要及时将虚荣心的危害告诉他,多和儿子进行沟通交流。期中考试结束后,初三年级召开了家长会。家长和孩子们都坐在教室里,静静地听老师的讲述。正在这时,一位家长突然闯进来,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射”了过去!赵明一看是爸爸,眼睛就闭上了,真是丢人啊!赵明爸显然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尴尬地笑了笑,急忙坐到了儿子的身边。赵明看了看爸爸,不满地说:“我都说你不用来了,让大姑来啊!”爸爸说:“你大姑她们单位临时有事,给我打了电话。今天有人收白菜,这不忙完我就来了。”赵明说:“来就来吧,也不换件干净的衣服!”赵明爸抱歉地说:“这几天地里忙,衣服都没顾上洗,没有干净衣服了。反正家长会也开不了几分钟,很快就散了!”……赵明坐在座位上,如坐针毡,看着同学们不怀好意的表情,他知道,今天自己是“惨到家了”!谁让自己的爸爸没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呢?看着周围衣着干净的家长,赵明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青春期,很多男孩都会出现虚荣心,有的男孩对自己的能力、水平估计过高,常常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的特长和成绩。一听到表扬就得意非凡,而对于批评则不以为然、拒不接受。

有些男孩经常会在同学和伙伴面前夸耀自己父母的地位或者家境的富足,以突显自己的优越感。有的男孩不懂装懂,喜欢班门弄斧,自以为是。如果别人指出了他的错误,就恼羞成怒,拼命要把方的说成圆的。有的男孩讲阔气、赶时髦,特别注重穿着打扮,不关心衣服是否适合自己的体貌,只关心衣服是不是名牌。

其实,虚荣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无论是成人还是男孩,都是有虚荣心的。或许当家长得知自己的儿子爱慕虚荣时,在一定程度上应当感到高兴。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讲,虚荣心代表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自我意识的增强,表明他们期待着展示出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希望赢得别人的认可与称赞。家长要用宽容的心体谅、接纳男孩爱慕虚荣的心理,给男孩的虚荣心留出适当的生存空间。

不要经常满足男孩的无理要求。

在男孩无理取闹时,许多家长为了息事宁人,会很不情愿地答应男孩的要求,岂不知,就是这样的一次次妥协,让男孩形成任性、执拗等不良性格。所以,如果男孩提出的要求不合理,要坚决拒绝。

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家长的态度要一致。不要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以免产生一方护、一方管的情况,使男孩有机可乘,反而会助长男孩的虚荣心等不良性格的形成。对待男孩的每一次任性,都要以同样的态度来解决;不能有时限制,有时放纵,使男孩无所适从。

给男孩建立行为规则。

有些男孩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会无限制地花钱,大手大脚。很可能在平时,家长就没有对男孩零花钱做出过具体要求,男孩花钱的随意性就比较大。当家长发现儿子的虚荣心比较强时,可以和他共同协商,每个月需要多少零花钱,在哪些方面需要开支,详细列出来;每个月给男孩固定的零花钱,交给他,让他自己支配。如果超出预算,家长不再管。

鼓励男孩正确评价自己。

横向的去跟他人比较,心里永远都无法平衡,会促使虚荣心越发强烈。如果儿子确实喜欢比较,就要引导他和自己的过去比,看看自己在各方面有没有进步;还可以让孩子拿自己的优点与所羡慕人的缺点比,进而增加他的自信心。

要让男孩正确地认识自己,不仅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成绩,也要看到自己的短处和不足,对自己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有效避免因过高估计自己而事实上却很难做到的尴尬局面。

给男孩树立良好的榜样。

父母是男孩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行对男孩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在抱怨男孩非名牌不穿、不断更换手机时,就要反思自己:平时自己买衣服时,是不是经常买名牌;是不是经常把“名牌”之类的话语挂在嘴边,并且还当着儿子的面说。如果自己确实有这样的言行,就要立刻停止,在男孩面前要有良好的行为。

面子“不可没有,也不能强求”,如果“打肿脸充胖子”,过分追求荣誉、显示自己,就会扭曲人格。所以家长要引导男孩正确地对待荣誉问题。

在引导男孩克服虚荣心的过程中,要让男孩根据个人的实力把握好比较的分寸,如果男孩能力一般就不要与能力太强的人相比。当然,每个人都有一点虚荣心,但是在青春期心理发育阶段,如果不能懂得虚荣的危害,不知如何正确地分辨“自尊与虚荣”,就会对成长带来很大的危害。特别是男孩,会影响到很多问题,所以家长一定要重视!

第二章 别堵住男孩的嘴,倾听青春期的声音

要想和儿子实现畅通的交流,其中一项重要的原则,就是要让儿子大胆地将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将自己的心声说出来,如果将儿子的嘴巴“堵住”,不仅不利于彼此的沟通,还会给儿子留下父母强势的印象。要想对青春期的儿子多一些了解和认可,首先就要鼓励他们大胆地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多一点耐心,不要随意打断男孩的话

在与亲人、朋友、同事交谈的时候,我们都知道要耐心认真地让对方把话说完,不能随意地打断对方,否则那会是一种极其不礼貌、不尊重他人的行为。同样,在与青春期的男孩说话的时候,家长也应当耐心地让男孩把话说完,不要随意打断。今天是周末,浩浩已经好久没去爷爷家了,所以他想爷爷了,也想爷爷做的糖醋排骨了。恰巧今天妈妈也没什么事,浩浩打算和妈妈一起去爷爷家过周末。到爷爷家只有几站地,今天天气还好,浩浩跟妈妈手拉着手走路过去。走在路上浩浩看见有个水果摊,就想起爷爷平时爱吃橘子,建议妈妈买点,妈妈欣然答应了。走到水果摊前,橘子的品种好多,浩浩都不知道到底买哪种好了。妈妈看见浩浩很犹豫,就问老板:“老板你这橘子哪种最好啊?”老板立即说道:“瞧,就你边上的那个不错!”在一旁的浩浩用怀疑的眼神看了看老板,他不太相信老板的话,因为上次买水果的时候就是听了老板的话,可买回去之后才发现并没有他说得那么好。于是浩浩便跟妈妈说道:“妈妈,要不我们买两样吧。因为………”妈妈没等浩浩把话说完就立马回答道:“买两样干吗,都上初二了,还不知道花钱节约点!”浩浩感觉委屈极了,跟妈妈说道:“不是像你说的那样妈妈,爷爷他不是怕酸吗,我想买两样让爷爷选一下看哪一种更甜。”妈妈听了浩浩的话有点不好意思了,在一边的老板乐了,说道:“这男孩还挺孝顺的嘛!”妈妈没说话,不过还是买了两种橘子。

从上面的事例中不难看出浩浩是一个孝顺懂事的好男孩,可妈妈的言语就处理的不恰当了,没等男孩把话说完就进行批评教育,她不仅误解了男孩的意思,也大大挫败了男孩行孝向善的心理。可当她发现自己误解了男孩也没有进行补救、道歉时,更是错上加错。如果此时老板的话从妈妈的嘴里说出来,效果会更好。

对处在青春期的男孩来说,不管是心理,还是生理都在逐步走向成人化。在生活中对待男孩的发言、疑问、见解,家长都应作出积极的评价引导。男孩虽然还处在成长期,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跟成人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他们已经开始有了独立的想法,渴望被尊重、理解、认可。

在跟男孩说话时,家长应控制自己的情绪,耐心地让男孩把他想要表达的话说完,不要轻易地打断。不要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否定男孩的所有言语,应和他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充分给予他说话的权利。要让男孩感受到自己是备受尊重,乐于与你交流、沟通、倾诉,从而增进亲子关系。同时,家长要及时发现男孩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恼,并进行正面的疏导。

让男孩参与大人们的谈话。

男孩也是家庭成员,家里有什么事情需要解决时,要征询一下他的意见,要是买了一幅壁画,那么就问问男孩,“你觉得挂在哪里好?”“家里现在最应该买个什么样的家电?”等,创造男孩跟大人们交流的机会。

虽然男孩没有绝对的决定权,但家长在与其讨论的过程中,能了解他的心理动态,也能让男孩真正感觉到,自己也是家里的重要一分子,进而满足他想急切成为大人的心理,从而更加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与男孩一起感受他的乐与悲。

男孩也有表达和倾诉的欲望,当男孩向你讲述他经历的某一件快乐或不快的事情时,家长要做出认真仔细聆听的态势,要让男孩觉得他的讲话是有听众的,而不是在那里自言自语,没有心情继续讲下去。

家长在听取的过程中要不时地做出积极的回应,比如说:“哦,是这样啊”“真的吗”“不会吧”“太有意思了”“我觉得吧……”,等等。使男孩觉得你是真正融入到他的话里边去了,而不是在敷衍,进而乐于与你交流讨论,这样你才能真正走入儿子的内心世界,跟他成为朋友。

慎重说出你对男孩的每一句话。

男孩说错话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青春期的男孩对周围事物的认知度有限,他们有时候会冒出滑稽可笑、令人啼笑皆非的话语,甚至说出惹人愤怒的言辞。

作为家长应控制自己的情绪,切不可给予简单粗暴的责骂。男孩有自己的理解,先要给他“申辩”的机会,理解说此话的出发点。然后,对其偏差的地方用平和的语气进行纠正,不要用反问句与男孩交流。减少其抵触情绪,让他容易接受你的见解。当然对男孩表现好的地方也要给予表扬和肯定。

男孩也可以充当家长的角色。

家长并不是高高在上,每一言行都能作为男孩的典范,家长也有犯错的时候,有时候在有些问题上也有处理不当的时候,比如,错怪、误解男孩的时候,就应主动跟男孩道歉,这不是什么丢人的事,这是在给男孩做榜样,用行动告诉男孩有错就要知道改正。

我们经常会告诉男孩不能一边看书一边吃饭等,可有时不小心自己却犯了这样的错误,还被男孩抓个正着。这时作为家长的你不要放不下面子,要乐于接受儿子的监督并改正错误。男孩也有行使监督的权利,要和儿子在平等互助中成长。

青春期的男孩在成长中会遇到很多迷茫和烦恼,家长应努力建立起与他沟通的桥梁,帮助他解除疑惑,使其健康快乐的成长。不要因自己言语的疏忽,阻挠男孩表达的权利,毁掉你真正走进他内心世界的机会。让儿子对你关闭心灵大门,这将是作为家长的悲哀。保护男孩的好奇心,认真回答男孩的“为什么”

青春期的男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在他们的脑海里充斥着无数个为什么。而正是这些“为什么”引领着青春期男孩不断地去探索和发现解决问题,不断地学习进步。家长应保护男孩的好奇心,认真对待他提出的每一个为什么,满足男孩的好奇心。佳明今年上初一了,最近一次的考试成绩显示,佳明的英语成绩不是很理想,有点偏科的迹象。开家长会的时候老师告诉佳明妈妈,他的英语成绩不理想将会是一个危险信号,要想办法把成绩提上去,要不然其他科目考得再好也会影响他以后升重点高中的。妈妈为此很着急,觉得要趁早把佳明的英语成绩提起来。随后,妈妈就给儿子制订了补习英语的学习计划:每天早起一个小时背英语单词和课文,晚上由妈妈监督默写英语单词,还要做练习题。佳明放学几乎没有自己的自由活动时间,可出于对妈妈的敬畏,佳明也只好乖乖地照做。一段时间下来,佳明的英语成绩似乎没有明显的变化,妈妈通过观察发现,佳明的英语听力不好。于是到学校跟老师交流意见,老师告诉佳明妈妈,班里的好多男孩都在利用周末参加辅导班。妈妈听了老师的话,就在离家不远的一个英语辅导学校给他报了名。终于盼到周末了,佳明心情好极了,心想今天终于可以好好玩玩了,可刚吃过早餐,妈妈就告诉佳明:“明明,今天有课外英语辅导班,赶紧准备准备去培训班学习。”佳明听了极不乐意,跟妈妈说道:“妈妈,我又不出国,干嘛老让我学习英语啊!天天学,弄得我玩的时间都没有,我不想去!”妈妈不耐烦地回答:“不出国也要学啊,要考试!”“为什么要考试英语啊?”佳明又问道,“哪有那么多英语知识要学?”

本案例中,佳明对英语学习的热情不高,他不明白作为一个中国人为什么要学习英语,当他把自己的疑问告诉妈妈时,妈妈的回答却是那么的不耐烦,并没有解除佳明心中的疑惑。如果在此时妈妈能认真告诉男孩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佳明就会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了,这比总被妈妈拉着学习的效果会好很多。

家长经常困扰男孩哪来那么多的好奇心,总在不停地问为什么。其实,男孩经常出现这样的举动,家长应该感到高兴才是,这说明你的男孩是个勤于动脑的好孩子,他们在用心去发现问题,喜欢思考。家长应保护好男孩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动力。有了好奇心才会促使人们不断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地增长知识。男孩对自己心中的疑问常会求助于自己的父母,这是男孩增长知识的绝好机会。因此家长对他提出的“为什么”要认真对待,不可用我们的言行扼杀男孩的求知欲望。

男孩出现了破坏行为,要控制你的情绪。

青春期的男孩拥有好奇心,为了探寻其中的奥秘,满足好奇心,有时会有一些大胆的举动。比如,看碟时,会突然找出工具,把DVD机“大卸八块”,结果无法还原。当你看到此景时不要大动肝火,而是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跟他一起想办法重新把DVD机装好。他会自己去思考发现了什么,而你用无声的行动满足了男孩的好奇心,与他一起解决了心中的疑问。

多种途径给男孩正确的答案。

男孩心中的“为什么”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他们的问题五花八门。对于我们知道答案的问题要做出认真的回答。不确定答案的,要让儿子给你一点时间,有了准确答案再告诉他,他也会利用这个时间去独立思考。

对自己不知道的就要说不知道,千万不要给一个错误的答案进行敷衍了事,这只能误导儿子;更不能用“哪有那么多为什么”这样的话语来搪塞他,这只能伤害男孩的自尊心,你可以告诉男孩“等我知道了答案再告诉你”。

激发男孩的好奇心。

好奇心能引发男孩的求知欲,是推动男孩主动学习、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家长要随时随地解答疑问,态度要积极诚恳。繁忙时,切勿用“别烦我,走开”或“我不懂,别问了”来搪塞他。此外,还应让男孩多接触新鲜环境,开创他的感性空间,启发他的好奇心;要让男孩多接触新鲜事物,不断增加他的好奇心,激发其求知欲望。用心倾听男孩,不要因自己的事情而分心“倾听花开的声音,我们能读懂花儿的心思;倾听溪水的歌声,我们能读懂山林的呼吸;倾听男孩的心声,我们能走进男孩的心灵。”这是一段令人感触颇深的话。认真倾听男孩的每一句话,是我们走进男孩内心世界的最好途径,家长不要因为忙于工作或一些家庭琐事,而忽略了男孩的倾诉。亮亮在学校课间休息时间跟同学玩耍时,一不小心把同学明明撞倒在地上。明明双手抱着左小腿嗷嗷直叫,表情痛苦极了,肯定伤得不轻,周围的同学都吓坏了。后来,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明明被送到了医院。经医生检查确认后,告诉他们是小腿骨折。亮亮想到自己把明明伤得那么严重,心里既害怕又愧疚,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老师了解了事情的经过之后,告诉亮亮第二天一定要把家长叫到学校,协商治疗费用的问题。亮亮放学后回到家里看见爸爸正坐在电脑边忙着工作,不知道该如何告诉爸爸。最后犹豫了半天,亮亮还是硬着头皮走到爸爸身边。他小声地对爸爸说:“爸爸,今天在学校我把同学的腿弄伤了。”爸爸一直盯着电脑说:“哦!”看爸爸没什么反应,亮亮赶紧又说道:“爸爸,你在听我说话吗?老师叫你明天去学校一趟。”“去学校干吗?”“我刚才跟你说了啊,你没听见吗?我把同学腿弄伤了……”“啊?你又打架了!你等着,看我待会儿怎么收拾你!明年就要参加高考了,还那么不让大人省心!”

此案例中,亮亮对自己的同学受伤,已深感歉疚。爸爸却忙于自己的事,没有好好听他把话说明白,而是断章取义,对他加以责骂,这样只会让男孩背负更大的心理压力。

当男孩在告诉你一个消息的时候,家长要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听男孩把话说完,哪怕是一个让人气愤的坏消息。不要因忙于自己的事情就对男孩爱理不理,进行敷衍了事,也不要因愤怒而进行武断的责骂。

当男孩在跟家长讲述的时候,往往是希望得到帮助、理解和认同。当父母以敷衍的态度不予理会的时候,或者以恶劣的态度随意训斥的时候,这将对男孩造成极大的伤害。

如果家长能带着浓厚的兴致去听男孩讲话,会让男孩觉得自己受到了重视和尊重,这样他才愿意与家长沟通,才乐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倾听也是家长走进男孩内心的方式,家长不要因为忙而错失与男孩建立良好沟通方式的机会。

倾听中家长要做好配角。

当男孩在跟你说话的时候,一定要停下手中的事,认真地听男孩把话说完。倾听的过程也要与男孩保持互动。如果在倾听的过程中能穿插高兴、疑惑、惊讶、肯定的眼神和语言,会让男孩感觉跟你讲话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没有任何的压力,交谈顺畅。觉得自己是受到理解和尊重,愿意和家长沟通交流,这也是家长真正走进男孩内心世界的过程。

多留与男孩单独相处的时间。

倾听也是一种交流方式,父母要多花点时间与他单独相处,在相处中去倾听。比如,平时多跟男孩参与一些他感兴趣的运动,在运动中与男孩互动交流,跟他成为朋友。在这个过程中,要认真观察男孩的一言一行,了解他对事物的认知,掌握其心理发育状况和兴趣爱好,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孩子。

鼓励男孩完整表达自己的想法。

处在发育期的男孩,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完善,有时会阐述不明白,抓不住重点,家长会搞不清楚男孩到底想要说什么。

遇到这样的情况,不管男孩说得对与错,家长一定要有耐心,不要因情绪急躁而表现出不耐烦,应告诉男孩“不要着急,慢慢说”“先想想,我等着”或者给予提示“怎么会这样”“然后呢”,等等。这样男孩会觉得你是愿意听他讲话的,并对他说的事情感兴趣,有信心继续听下去,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会随之不断地得到提高。

在青春期男孩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要珍惜跟男孩的每一次谈话,用心去倾听、理解他内心的真实想法,真正了解自己的儿子。家长学会了用心倾听,才能让男孩的心与你越走越近;家长学会了用心倾听,才能让男孩的表达和沟通能力越来越好。给男孩说话的权利,让他将自己的意见发表出来

随着不断的成长,男孩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主张能力和判断力,对某一事物已有自己的理解和见解,家长应给予他们阐述自己观点的权利,说出他们想要表达的意见和想法,不要觉得男孩的举动是在挑战自己的权威。辉辉今年15岁生日的时候,舅舅送给他一部三星最新款的手机,这是舅舅从外地出差回来特意给他带的生日礼物。辉辉特别喜欢,把这手机当宝贝一样保护着,平时用的时候都是轻拿轻放,要是同学想借来看看都不答应,生怕磕着碰着了。这天在放学的路上,辉辉一边走路一边用手机玩着游戏。正玩得起劲,迎面忽然冲过来一个小男孩,重重地撞在了他的身上。手里的手机也随即飞了出去,只听见“啪”的一声。辉辉心想,这下肯定完了啊!他急忙拾起手机一看,手机显示屏被摔出了好几条裂痕,一按开关也无法正常开关机了,辉辉心疼极了,他恨不得把那小男孩拉过来狠狠地揍一顿,可回头一看人早已不见了踪影。回到家里,当辉辉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妈妈的时候,妈妈一下就火了:“你这个败家子,这么好的一部手机就被你摔成这样,这才用了几天啊!那么贵的手机!”看着妈妈既心痛又气愤的表情,辉辉赶紧对妈妈解释道:“妈妈,手机不是我摔坏的……”可是,他的话没说完就被妈妈打断了:“不是你摔坏的那是谁摔的啊,手机你天天带着,摔坏了还不敢承认,你哪来那么多的理由啊?”

案例中,辉辉的手机受损纯属意外,妈妈却不分青红皂白地对他训斥一通,对于儿子的解释不但不相信,而且在儿子要解释时,却说其是在为自己狡辩,根本没有给儿子解释的机会。不可否认,这样的做法是不明智的!

当男孩受到误解和责骂时,本能的反应就是为自己辩解。家长要理性地看待男孩的这种行为,给他说话解释的机会,不要武断地对男孩进行随意的辱骂。家长是男孩最尊敬和亲近的人,也是相处时间最多的人,家长的言行对男孩的影响也是最直接和深远的。

随着男孩的不断成长,他们会形成独立的人格,家长应该多给男孩言行的自由。不要捂住男孩的嘴巴,让他完全按照家长制定的框架行事。男孩有权说出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情感。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怎么做才是真正地给了男孩话语权,让他自由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呢?

遇事时,先听后评论。

当男孩跟你说起某一件事时,要让他把话说完,不要“断章取义”“一知半解”地妄加评论。青春期的男孩有时候会出现厌学的情绪,突然有一天他会告诉你“我不想上学了”或者是“我很讨厌数学老师”之类的话。

家长听到这样的话,一定要用平静的语调先问问男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让他把其真实想法告诉你,根据情况再对男孩做正面的引导。相比一开始就给予训斥,男孩更乐意接受这样的谈话方式。

意见不合时,各抒己见。

陪男孩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与男孩之间经常会发生意见不合的情况。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家长要制造出平等和相互尊重的讨论氛围,各抒己见,一起讨论,比较谁的想法更可行,事实证明一般家长的想法最终会被采纳。

有时在不触及原则性问题的情况下,家长也可以首选男孩的想法,让他体会一下自己意见被采纳的喜悦,以后遇事会更加积极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增加自信心。

僵持不下时,让事实去验证。

在发表各自观点的时候,家长与男孩会出现谁也不服输的时候,家长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男孩,这样只能增强他的逆反心理,也是对他的不尊重。你的理性也会让男孩学会在与人意见不合时,能平心静气地与人讨论。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让男孩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进行。当他成功的时候,家长要给予表扬和祝贺,当他失败的时候家长也不要讽刺。男孩有了失败的亲身体验,下次他会认真地考虑家长的意见。

男孩不是家长手中的木偶,家长的思想言行不是他成长的唯一标杆。男孩有说话的权利,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权利。作为家长要给予儿子这样的权利,支持儿子这样的行为,把其培养成一个有独立人格和思想并善于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人。适当时候给男孩一点意见也未尝不可

青春期的男孩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断成长、成熟。在面临众多选择、挑战的时候,也是培养他们学会认知、理解以及处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时候。男孩对事物的认知和判断能力有限,因此在培养男孩独立处理问题的时候,如果能适当给予他一些意见和建议,将会使其能力得到大大提高。明宇平时特别喜欢运动,篮球球技也非常好,现在是高二(3)班篮球队队长。在学校是被大家公认的灌篮高手,在今年学校举办的篮球比赛中明宇还带领队友为班级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明宇最大的理想就是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篮球运动员。姚明就是他最崇拜的偶像,在他的房间里贴满了姚明的照片和海报。平时跟同学们聊起天来,他说得最多的就是他的偶像姚明,同学们为此给他取了个绰号叫“姚迷”。明宇似乎一点也不生气,他甚至还有点喜欢同学们这样叫他,因为同学们叫他的时候远远听着像是在叫“姚明”,感觉自己就是一个篮球明星一样,虚荣心得到了很大的满足。最近,明宇每天放学都跟要几个同学泡在学校的篮球场,玩到很晚才回家。常常是累得满头大汗,身上的小伤不断,回到家也不那么爱学习了。这些都被妈妈看在眼里。这天,明宇照样玩到很晚才回到家里,妈妈觉得是该跟他谈谈了。等明宇洗了澡吃完饭,妈妈把明宇叫到身边,语气平和地跟他说:“明宇,作为一个男孩爱运动是件好事,妈妈也为你打得一手好球感到高兴。但你现在要以学习为重,明年就要参加高考了,你玩篮球的时间应该有所缩减才对,应该多用点时间在你的学习上了,你说是不是?”明宇听了妈妈的话,觉得妈妈说得很有道理,便答应妈妈以后会多花点时间在学习上。

案例中,明宇酷爱篮球,在篮球和学习之间没有分配好时间,作为妈妈及时发现了这个情况,采取一种平和的语调给明宇提了建议。妈妈采取的方法是值得家长借鉴的,她没有完全否定儿子的行为,直接进行批评教育,而是告诉儿子有爱好是好事,但要分清楚轻重,现在的重点是学习。这让儿子在心理上很容易接受妈妈的意见。

处在青春期的男孩,由于缺乏自制力,在有些事上往往掌握不好度,分不清轻重。这就需要家长帮男孩把好关,不让他们因此迷失了方向;要多关注男孩的言行,及时做出引导。

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孩的思想和行为会慢慢脱离对家长的依赖,在培养男孩独立性的同时,家长也要做好男孩的督导工作,不是完全的放手,任其发展。毕竟男孩的自控力和对事物的认知度有限。督导的最好方法就是,适当地给男孩一些建议和意见,让他更好地学会处理自己的事情。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家长可以借鉴下面的方法:

给男孩意见要掌握好度。

在给男孩意见的时候不要面面俱到,凡事亲力亲为,这样做只会导致两种结果:一种是男孩觉得你管得太多,没有自由空间,觉得你是一个爱唠叨的家长;一种是男孩遇到问题总会求助你,依赖心理严重,独立性差。

当男孩第一次想要做顿饭给你吃的时候,不要老是跑去厨房告诉他该怎样怎样,你这样做只会让男孩觉得你不相信他有这个能力,他有勇气走进厨房就说明他心里已经有了十足的把握。你的多次干扰反而会打断他的操作思路。你需要做的是等着他把饭菜端上桌,除非他向你求助,你才去给出意见。

给意见也要讲究说话艺术。

在给出意见的时候,如果家长能以一种平和征询的语气跟男孩说话,男孩会更容易接受。如果采取反问、讥讽的语气,或者加上一些责骂不耐烦的口吻,那么男孩对你的话只会觉得反感和抵触,哪怕你的想法很不错,男孩也不愿意接受。

在注意自己语气语调的时候,家长要还能加上这些话,比如,“我觉得吧”“你觉得呢”“这样会不会更好一点”“这个确实挺麻烦”等,男孩会更愿意接受和采纳你的意见,家长这样做不仅保护了男孩的自尊心,还让男孩学会说话的艺术,礼貌待人。

给意见时点到为止。

在给男孩意见的时候,家长要使用引导的方法,先用简单的话给他提醒、点拨。让男孩思考如何去操作,揣测你的想法是否可行,而不是完全复制你的想法。也许经过你的点拨,男孩会恍然大悟,对事情的解决胸有成竹,这样的话,你再说就显得多余了。

比如,男孩在自己整理外出行李的时候,没装几件衣服就已经把箱子塞得满满当当了,这时你可以提醒他“要不你想想怎样装更节省空间”,让男孩去思考解决这个问题。要是男孩还不明白,你再去循序渐进地引导,让他学会思考。

总之,家长应学会给男孩意见的方法,适当地给男孩意见和建议,让青春期的男孩在成长中少点迷茫,尽快地成长起来,脱离家长的护佑。独立走向更具挑战的人生旅程。和男孩独处,更容易让他敞开心扉

家长都希望男孩对自己凡事都能畅所欲言,没有任何的保留和隐瞒。可对于处在青春期的男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心事和烦恼,有时他们会躲在屋子里思考自己的问题。家长为此不要太过紧张,这是青春期男孩的正常现象,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多创造与男孩相处的机会,让男孩对你敞开心扉。随着中考的临近,小军显得特别疲惫。整天都是昏昏沉沉的,记忆力也是明显减退,时常还表现出心情烦躁。妈妈还发现平时都能按时起床的小军,开始恋床了,有几天早上都差点迟到。这天早上小军起得挺晚,在跟他一起吃早餐的时候,妈妈问小军:“军军,最近学习是不是很累?天天看你都很疲惫的样子。”小军说:“妈妈,不累。”妈妈边吃饭边说道:“你是不是晚上睡得太晚了?我看你早上都起不来。”“我都是按时睡觉的,可老是睡不着,后半夜才能睡着,还老是做梦。”“军军,你是不是学习压力太大了?越到考试的时候越该调整好心态,休息好,到考试的时候才能发挥好。爸爸妈妈知道你想去的学校就是一中,你也为此很努力,以你平时的表现来看,爸妈也觉得你很有这个实力。你不要太担心,只要你正常发挥应该问题不大。”过了几分钟,小军跟妈妈说道:“我就怕自己发挥不好,让你们失望,让老师和同学笑话。”妈妈面带微笑地对小军说:“军军,只要你努力了,不管结果怎样,爸爸妈妈都会觉得你是个好孩子,你已经为你的理想努力了啊。你不要有什么压力,今天晚上妈妈给你做做头部按摩,睡觉就好了。”听了妈妈的话,小军的表情看上去轻松多了,哼着小调上学去了……

案例中,随着中考的临近,小军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出现了失眠的症状。妈妈在一个相对放松安静的环境里,用关切温和的说话方式引导儿子说出了自己状态不佳的原因,并及时地进行开导,告诉儿子问题没有他想象的严重,减轻了他的心理压力,卸下了其思想包袱,让儿子感受到了家长的理解和关心。

家长的理解和关心对男孩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在男孩看来,你不仅是他最亲近的人,更像是他的伙伴和朋友。当他遇到疑惑和问题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家长,因为男孩相信你会帮他解决问题,会在你那里得到答案,会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告诉你,这也是家长进一步了解男孩的时机。

要想真正了解并理解自己男孩的言行,就要让男孩对你敞开心扉,说出他们内心深处想要表达的东西。对任何事物,男孩都有他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作为家长不能仅仅通过观察他的言行来了解男孩的真实想法,还要让男孩主动敞开心扉,更加准确地了解和理解男孩。

敞开心扉,成为男孩的朋友。

没有谁愿意对一个不喜欢或不熟悉的人讲述自己的心里话。要使男孩对你敞开心扉,家长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要先成为男孩的朋友,拉近与男孩之间的距离。

家长要想成为男孩的朋友,平时就应该多抽时间陪陪他,跟他一起做喜欢的事,比如,男孩一般都喜欢运动,你可以陪他打打篮球,或者一起外出爬爬山。在这个过程中,男孩可以获得愉快的感觉。家长还可以和儿子讲讲自己上学时候的有趣事情,听听男孩讲讲他遇到的乐事。在愉快的氛围中交流互动,增进亲子关系,逐渐与儿子成为朋友。

管好自己的嘴,取得男孩的信任。

只有男孩觉得你是个可以信赖的人,才会对你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心声,才会觉得有安全感。取得男孩信任的关键是你能为他保守秘密,处在青春期的男孩已经有了自己的心事,他们不愿意让更多的人知道。

当男孩告诉你一件事,并要求你为他保密的时候,作为家长就要管住自己的嘴,保护并维持男孩对你的这份信任。当男孩告诉你他暗恋一个女同学并要你给他保密时,家长在对他进行正面引导的同时,更要替男孩保守这个秘密,而不是告诉亲友,让他们对孩子进行取笑,从而失去男孩对你的信任。

家长也可以将自己的一些秘密告诉男孩,培养你与他之间的互信,也让男孩体会一下被人信任的愉悦。

学会放手,给男孩自由的空间。

青春期,男孩,逐渐形成独立的人格,他们的自我意识会越来越强。家长不能再奢望强行掌控他的一言一行,要给男孩自由的空间,适当放手让他独立处理自己的事情,允许其有自己的空间,尊重他拥有隐私的权利。

当男孩在有些事情上不愿与你有更多交流的时候,那就不要继续追问,否则会引起男孩的反感和不耐烦。更不可采取偷偷翻手机或偷看日记的愚蠢行为,这会让男孩觉得你严重侵犯了他的隐私权,你的强行闯入,只会让男孩的心灵之门对你越关越紧。

综上所述,家长应成为男孩值得信赖的亲人和朋友,扫除交流障碍,让男孩主动与你沟通、倾诉,使你们之间无话不谈,成为一生的挚友。用鼓励、说理代替责骂

在男孩的成长过程中,他会犯许许多多的错误。有时候往往屡教不改,这让很多家长非常头疼。其实,家长应该明白,男孩成长的过程也是男孩认识世界的过程,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责骂起不了任何作用。最近,小鹏班上的好多同学都买了笔记本电脑,有时候听着同学谈论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如何的轻便,功能又如何强大,小鹏心里就特别痒痒和羡慕,非常希望也能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在回家的路上,小鹏经常会跑到商店转悠半天,看各种品牌的笔记本电脑,把价格都打探得一清二楚,就连售货员都认识他了。可自己哪有那么多钱买啊,就算存零花钱也要存到猴年马月去了,最后小鹏决定找家长。晚上吃完晚饭后,小鹏主动帮妈妈收拾好碗筷,想讨好一下妈妈。因为家里的经济大权就掌握在妈妈手里,所以要想买电脑就得先讨好妈妈。等到快要收拾好碗筷的时候,小鹏对妈妈说道:“妈妈,我想要台笔记本电脑,班里好多同学都有了。”妈妈听了,脸色一下就变了:“你都那么大了,怎么还不懂事啊,爸妈就那么点工资,你以为我们像你同学父母那么有钱啊?家里有台电脑还想买,想都别想!”听了妈妈的话,小鹏丢下剩下的一个碗,嘀咕了一句:“不买就不买,那么凶干嘛。”然后,便气呼呼地回到了自己房间。

案例中,小鹏因看到身边的同学大都买了笔记本电脑,也很想有一台,可没有得到妈妈的允许,非常不满。不难看出,妈妈的处理方法有不当之处。处在青春期的男孩都喜欢攀比,作为妈妈应该给予儿子正面的引导,应该耐心地告诉儿子:家里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宽松,笔记本电脑现在买来,在学校也没有实用价值,晚上可用家里的台式电脑。要是考上大学,真正需要的时候就可以买一台笔记本电脑了。这样做不仅让男孩明白拒绝他要求的原因,也使他明白,要努力学习,争取考上大学。这比直接责骂的效果要好得多。

在拒绝男孩不合理要求或是在男孩犯错的时候,家长要讲究方法,不要直接采取责骂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只能给他脆弱的心灵造成伤害,让他对自己失去自信。家长要用鼓励和讲道理的办法去解除男孩的迷茫和疑惑,使他一点点地认识,一点点地接受。男孩的自尊心受到保护,他就会更容易接受家长的看法。

家庭教育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鼓励和说理,每个男孩都需要不断地鼓励才能获得勇气和自信,需要家长给他们引导说明才能对事物有正确全面的理解。那么在男孩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又该如何对男孩进行鼓励和说理?

用讲理的方式对待男孩的错误。

当男孩犯错的时候,不要责骂。这只能伤害男孩的自尊心,增加他的抵触情绪,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说理让他们明白自己到底错在哪里以及为什么错,找到原因并及时改正。

当男孩因踢足球砸坏邻居家的窗户时,他撒腿跑回家躲起来。站在男孩的角度想,他只知道自己不是故意的,而家长想的就会全面得多。此时家长应该告诉男孩,即使是出于无意,也给别人造成了损失,所以他要为此承担责任。躲起来是一种不负责任和不礼貌的行为。这样就让男孩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鼓励、表扬具体一些。

对男孩的鼓励要落到实处,不要笼统甚至不切实际,比如,凭空冒出一句“你好棒”或“你会成为一个发明家”,这只会显得空洞而没有说服力。鼓励应该在日常的具体事情和点滴上去进行,比如,主动打电话问:“你今天感冒好点了没有?”或者说:“最近的数学成绩又有了进步。”等,进行具体的鼓励表扬。让男孩在实实在在的事情中去体会自己的进步,不断增加自信。

巧用鼓励法,激发男孩的潜能。

换用巧妙的方式会比直接阐述更有鼓舞力。当开完家长会的时候,老师告诉你儿子能考上重点高中的把握不大,你可以回家告诉男孩:老师说你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再比如,老师告诉你男孩的考试成绩没有同桌的好,你可以告诉他:老师说你下次考试一定会超过你的同桌。换用这样的鼓励法,会大大增加男孩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激发出他的潜能。

家长在生活中多用鼓励、说理的方法代替责骂,会让男孩拥有愉悦的心情,让男孩保持最佳的感知、记忆和思维状态,不断的进步和提高,永远保持探索的兴趣和动力。

第三章 放弃棍棒,用最有效的沟通方式批评男孩

“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传统教育方式已经不适合今天的家庭教育,在和儿子沟通的时候,如果使用打骂的方式,很容易让儿子心生抵触,只有和儿子进行平等的交流,才能让其受到尊重,才能让儿子将自己想说的说出来。父母单方面的说话是无效的,要想实现最有效的沟通,就要放弃棍棒!男孩犯了错,采用正确的方法来批评

由于心智的不成熟,男孩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出现错误的行为、言论。面对男孩的错误,父母不应该一味地用棍棒来教育,而应该采取正确的方法来批评。在保护男孩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下,确保男孩能够真正地认识到错误,进而改正错误。小明的爸妈总是在晚饭过后,出去遛弯,这样既能锻炼身体,又不影响儿子学习。最近几天,他们遛弯回家后,发现电视机的遥控器放置位置发生了变化。家里除了小明没有别人,所以他们断定,应该是小明在做作业的时候看电视。这天,小明的爸妈又出去遛弯了。回来的时候,他们故意放轻脚步。当他们打开门的时候,正好看到小明一边看着电视一边做作业。爸爸很冷静地说:“赶紧去屋里写作业吧。”过了几天,爸爸与小明在沙发上一同看电视。爸爸说:“唉,最近工作效率特别差,总是被老板批评。”小明疑惑地说:“为什么爸爸最近工作效率差呢?”爸爸说:“我也不知道啊!”小明继续说道:“那爸爸上班都干嘛了呢?”爸爸说:“跟平常一样啊。就是最近几天在网上看到一个很好看的电视剧,有时就偷着看看。”小明说:“那就是看电视剧看的。以前爸爸就没有出现效率不高的情况。可自从看电视剧后,工作就出现了问题。”爸爸说:“哦,原来是这样啊!我本来以为上班看电视剧没什么影响的。不过照你这样分析,还真是有可能啊!”小明点了点头。爸爸继续说道:“看来真的是不能一心二用啊。所以,明明你一边看电视一边写作业也是不对的,这样也会造成作业质量的下降。”小明通过爸爸的话意识到了错误的严重性。

对于男孩的错误,父母一味地责罚甚至棍棒相向,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面对小明的错误,爸爸首先保持冷静,然后想办法帮助男孩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在劝说时,爸爸巧妙地运用例子使男孩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这样的批评恰到好处,达到了目的。

面对男孩的错误,如果父母一味地采用棍棒行为,不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产生更多的问题。父母的棍棒教育,使男孩内心不服气,长时间下去,男孩就会产生抵触心理,叛逆之心也会愈演愈烈,进而最后造成难以收拾的严重后果。棍棒打断的不是错误,而是父母与男孩之间的亲情。所以,放弃棍棒行为是维护男孩健康成长的必然之举。

放弃棍棒,采取正确的方法批评教育男孩。在男孩犯错误的时候,父母要冷静思考,通过有效的方法来教育男孩,使他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这样既能达到改正错误的效果,又能增进父母与男孩之间的交流。正确的批评方法是保障男孩健康快乐成长的有效途径。

稳定情绪,平心静气。

很多父母在看到男孩的错误后,急于让男孩改正。在男孩没有改正的情况下,父母就会大发雷霆,甚至采取棍棒教育。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行为。面对男孩的错误,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稳定情绪,平心静气地去帮助男孩改正错误。

如果父母急于求成,一下子乱了阵脚,胡乱教育男孩,只会使其问题更加严重,错误行为不但改正不了,还会得到“强化”。只有父母稳定情绪,静心思考,并找到男孩错误行为的关键点,才能解决问题。保持冷静,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为男孩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引导他认真听取并积极思考父母的话。

批评要具有说服力。

具有说服力,是起到批评效果的重要方法。父母在批评男孩错误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不能歪曲事实。

首先,要做到批评有说服力,父母必须要坚持一个原则——就事论事。倘若父母在批评男孩的时候,由一个错误而牵出其他的错误,把男孩以前的错误全都搬出来,这样男孩对父母“旧账重提”的批评方法会感到厌烦,也容易冲淡这一次批评的主题,造成批评毫无效果。

其次,父母要想具有说服力,就要运用适当的批评方法。比如,开门见山地指出男孩的错误,通过语重心长的话语,引导男孩接受批评,改正错误;批评男孩的时候通过列举同样的事例,在讨论讲解的过程中,使男孩认识到事例中主人公的错误行为,同时折射到自己的身上,找到自己存在的相同错误。

给予男孩说话的权利,引导男孩改正错误。

每一个错误的行为都受到主观意识的支配。对于男孩的错误行为,必然是由他的主观意识支配的。所以,父母在批评男孩的时候,就要抓住男孩错误的意识,从问题的主要矛盾下手去解决。

在批评的过程中,父母要给予男孩说话的权利,让男孩解释自己行为的原因,说出自己的想法。在了解男孩的想法后,父母才能对症下药,真正地解决问题。通过彼此之间的沟通,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增强亲子之间的交流。

错误是男孩成长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正因为有了错误,男孩才能够成长。对待男孩的错误,父母要保持冷静,运用适当的批评方法,注重批评过程中的沟通。运用正确的方法来批评,不仅有利于男孩错误的改正,还能够促进家庭和谐。不要当着他人的面批评男孩

批评是父母运用监护权利对男孩的错误行为进行纠正的一种行为,贯穿男孩成长过程的始终。如何保证批评的长期有效呢?要求父母正确地批评男孩。批评时要以尊重为前提,切不要当着他人的面批评男孩。周末,峰峰妈妈的同事刘阿姨来家里做客。峰峰妈妈和刘阿姨两个人坐在沙发上聊天,峰峰在旁边的电脑桌前玩电脑。本来他们之间并没有交集,这边儿聊天,那边儿玩电脑。但是峰峰的表现却让妈妈非常不高兴。峰峰在玩自己非常喜欢的游戏,每当玩到关键时刻,他总是大声喊叫起来:“冲啊!加油!”当输了的时候,就大声说:“哎呀!扫兴!”峰峰时不时地大声喊叫,打扰到了妈妈和刘阿姨的谈话。但是妈妈却没有立刻批评峰峰。等到刘阿姨走了,妈妈对峰峰说:“你过来!”峰峰放下了手里的鼠标,走到了妈妈的身边。妈妈严厉地说:“你知道刚才你做错了什么事情吗?”峰峰露出疑惑的表情,说:“啊?我没有做错什么事情啊!”妈妈加重语气说:“我和你刘阿姨在这儿说话,你在旁边干什么呢?”峰峰说:“玩电脑啊。”妈妈紧接着说道:“你玩电脑的时候是不是大声喊来着?”峰峰突然明白了妈妈所指的错误,说:“哦,对不起妈妈,我不应该在刘阿姨面前这么没有礼貌,更不应该大声说话打扰你们的谈话。”面对峰峰的道歉,妈妈的眼光也变得温柔起来,说:“知道错了就行。以后要改正,不能再出现这样的错误。”

当男孩出现错误时,父母不要当着他人的面批评男孩。案例中,当妈妈发现峰峰行为不当时,她并没有当着刘阿姨的面对男孩立马大声呵斥,而是选择沉默,给足了他面子。当刘阿姨走后,妈妈才指出了峰峰的错误。这种做法,有力地保护了峰峰的自尊心,使峰峰能够感受到妈妈对自己自尊心的维护,不仅有利于问题的进一步解决,还有利于他们母子之间的沟通。

男孩同大人一样,也是有自尊心的。如果父母当着众人的面批评男孩的话,会让其很没有面子,从而产生抵触父母的心理。同时,父母的当众批评,会让男孩觉得自己的名誉已经受到了破坏,慢慢地,维护自己名誉的想法也就会越来越淡薄。相反,如果父母在批评男孩的时候,避免当着他人的面,注重保护男孩的自尊心,那么男孩将会努力维护他人对自己的好评,从而端正自己的行为。

父母要意识到保护男孩自尊心的重要性,努力促进其健康发展。男孩犯了错误,父母要在没有外人的情况下,对男孩进行批评教育,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善意的批评,使男孩能够真正地接受错误、改正错误。

意识到男孩自尊心的重要性。

男孩也是有自尊心的,并且自尊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强。父母应该意识到男孩的自尊心对他成长的影响。自尊心是男孩内在的发展动力,是男孩积极向上、努力前进的重要保障。

在成长过程中,如果父母注重培养男孩的自尊心,那么男孩在树立自尊心后,就会积极上进,努力发展。相反,如果父母不注重培养男孩的自尊心,使其自尊心受损,不仅不利于男孩的健康成长,还会使父母与男孩之间出现感情裂痕。

倘若父母当着外人的面批评男孩,容易使其自尊心受到损害,有可能使男孩对父母产生敌对心理。所以,父母要意识到男孩自尊心的重要性,维护他发展的内在动力,促进其健康发展。

给予男孩自我反省的时间。

如果男孩出现不当的行为,那么父母应该先给予男孩自我反省的时间。通过保持沉默或者是眼色指正等行为,制造一个紧张的气氛,让男孩自己发现问题、改正错误。

例如,当男孩一味地看电视而不去学习时,由于旁边有外人在,父母不能严厉地呵斥男孩的不良行为,但可以通过眼色来指正他的行为,让他感觉到父母的无声批评,从而检讨自己,自我反省,改正错误。这样更能够强化男孩的“改正”意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选择合适的时机批评男孩。

给予男孩自我反省的时间,即使男孩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也并不代表父母就可以无作为了。如果男孩在反省的基础上,能够认识并改正错误,那么父母也应该在事后与男孩进一步沟通,以使男孩全面地了解问题的根源,能够真正地从内心去解决问题。

如果男孩不能够很好地反省,对于父母做出的指正行为无动于衷,那么父母就应该选择合适的时机来批评男孩。等外人不在场的情况下,批评指出他的错误,并通过说理说服男孩,引导其改正错误。

男孩作为生命的个体,渴望在成长的过程中获得他人的尊重和理解。作为父母,应该注重维护男孩日益增长的自尊心。对于犯了错误的男孩,父母不应该“棍棒教育”,也不应该在外人的面前肆无忌惮地批评,而应该在没有外人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善意地批评,以维护男孩的自尊心。批评男孩,不要忘了同时表扬他的优点

批评是父母促进男孩健康成长的重要方法。其作为一门教育的艺术,是如何有效地起作用呢?一味地批评会让男孩产生厌烦感,降低他的自信心,损害其自尊心,不利于他的健康成长。所以,父母要找到批评的调剂品——表扬,把表扬与批评结合起来,使男孩在受到批评的同时,也得到表扬,获得肯定。对于升入高中的第一次考试,小波的父母非常重视。“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他们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在新的开始中取得好的成绩。然而,事情并不如意。小波考了班级第十五名,相对小波初中的学习水平来说,有所下降。爸爸把小波叫到了跟前,说:“你看你的数学试卷,计算题错了这么多。你现在给我算算这几道题。”十分钟过后,小波把计算的结果交给爸爸。爸爸一看,这次都对了,于是露出了严肃的表情,非常严厉地对小波说:“你又不是不会做,怎么就这么粗心大意呢!做事不能只图快,要注重质量。你看看你这次的粗心导致总体成绩下降了一大截!下次要注意,不许出现同样的错误!”面对爸爸的批评,小波也意识到了自己的粗心大意带来的后果,狠狠地点着头。随后,爸爸表情有所缓和,说道:“不过这次考试你还是有所进步的。虽然总成绩下降了,但是语文作文水平却有所提高,这点还是值得表扬的。”小波听到爸爸的肯定,一下子抬起了头,微笑着说道:“谢谢爸爸!下次,我会把作文写得更好的,也一定不会出现粗心的情况了!”

对出现问题的男孩来讲,批评和表扬相结合是最好的引导方式。小波由于太粗心大意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爸爸希望通过批评的方式能让小波改正他粗心大意的坏毛病。同时,爸爸为了不打消儿子的学习积极性,用表扬儿子作文进步的方式来鼓励他学习。

批评与表扬相结合的方式,不仅使小波意识到了粗心大意的不良习惯,还使他受到鼓励进一步激发了学习积极性。如果一味地批评男孩,会使男孩对父母的说教产生抵触心理,心生厌烦感,造成他积极性的下降,不利于培养男孩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也不利于增进儿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

倘若父母在儿子做错事进行批评的同时,也能肯定儿子的优点,那么既能使他接受父母的批评教育,又能使其自尊心受到保护,从而进一步调动儿子的积极性。通过批评,男孩发现自身的问题,通过表扬,男孩透过喜悦的心情进一步强化自己正确的行为,进而促进男孩良好行为的形成、发展。

处于青春期的男孩是一个活生生的整体,他需要爱和呵护,更需要在成长的过程中获得他人的肯定与支持。所以,当父母批评做错事的男孩时,不要忘了同时肯定他的优点,让他在问题中肯定自己,获得鼓励,提高积极性。

正确的对待态度,善于发现儿子的优点。

在男孩做错事情的时候,很多父母都只是看到了事情的结果——“错”,而忽视了事情的其他方面,只是一味地批评男孩。儿子的行为结果或许是错误的,应该受到批评,但是其行为的初衷以及过程,或许是对的。这种情况下,父母没有发现儿子的优点,只是看到了儿子的缺点,造成男孩积极性受损,不利于他的健康成长。

父母要有正确的对待态度,善于发现男孩的优点。比如,在晚饭过后,儿子秉持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原则,去刷碗,然而却弄得一团糟,一不小心把碗都摔地上了。面对儿子的毛手毛脚,父母肯定是要批评的。但是父母也应该注意到儿子刷碗的初衷,他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想法是很好的,应该给予鼓励。这样,儿子不但会自己做事情,还会帮父母做事情。

注意表扬的及时性,不拖延。

父母在批评儿子的时候,要及时表扬男孩的优点。很多父母由于对儿子的错误行为一时感到气愤,便忘记了表扬,而采取过后表扬。他们认为反正也是表扬了,效果是一样的。其实不然!过后表扬会使男孩弄不清楚为什么受到了表扬,于是对表扬没有什么印象,不能起到强化行为的作用。

表扬要及时,在批评儿子的时候,就要同时表扬他的优点。父母的表扬是儿子前进的动力,能进一步激发他的良好行为。在一件事情中,通过批评,儿子才能学会否定错误的行为;通过表扬,儿子也才能学会肯定正确的行为。在否定与肯定的作用下,他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成长。

关注表扬内容的具体性,不含糊。

表扬内容要具体,要使男孩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为强化行为找到正确的方向。比如,男孩看完书后,把书放到了书架上,却没有放整齐。作为父母,可以批评儿子没有摆放整齐,但同时也应该表扬男孩正确的行为意识。父母应对男孩说:“虽然你没有把书摆整齐,但是你能够把书放回原处的行为还是值得表扬的。”

儿子在听到父母的话后,就会主动地把书摆整齐。在今后的生活中,儿子就会强化这一正确行为。如果父母仅仅说:“虽然你没有把书摆整齐,但表现还是不错的。”那么男孩可能因为不明白“不错”的意思,而找不到接下来该努力的方向。

批评与表扬是父母在男孩成长过程中所必须要用到的引导方法。批评,帮助男孩纠正错误;表扬,帮助男孩强化正确行为。在这两者的共同作用下,男孩才能逐渐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所以,在批评男孩的同时,要表扬他的优点。及时责罚男孩,拖延的责罚无效果

由于心智不成熟,青春期的男孩会出现很多问题。那么如何保证男孩能够改正这些问题,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父母在男孩出现问题的时候,就要及时给予批评指责。如果拖延责罚,就会降低男孩对问题的认识程度,而导致批评毫无效果。儿子犯下小错误,父母若不能立即纠正,长时间下去必定会犯下大错误,到时会后悔莫及。朋朋是一个品学兼优的男孩,曾获得过“三好学生”“年级优秀标兵”等多种称号。他经常受到老师和邻居的表扬,和同学们相处得也非常愉快,朋朋的爸妈也以他为荣。一次家长会上,朋朋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别的家长都非常羡慕朋朋的妈妈有这样一个优秀的儿子,纷纷向她寻求经验。家长会的自由交流时间,几乎都给了朋朋的妈妈。很多父母都向朋朋的妈妈“取经”,问她怎样教育出这么优秀的儿子。朋朋妈谦虚地说道:“其实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我只不过一直注重纠错。我特别注重观察他的一言一行,只要发现有错误的地方,就及时批评、责罚,要求并监督他及时改正。青春期的男孩可塑性很强,所以,一定要注重在青春期时及时责罚男孩的错误行为,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的父母说:“很多时候我也责罚儿子的错误行为了啊,但是为什么没有看到成效呢?”朋朋妈妈笑着说:“你肯定是没有及时行动。当发现男孩的错误时,一定要及时责罚。因为这时男孩能够意识到父母所说的错误具体指什么,从而找到改正的方向。千万不要拖延责罚,一味地拖延会变得无效果。”很多父母听了朋朋妈妈的一席话后,明白了为什么自己儿子身上的错误这么“顽固”。原来是自己没有抓住时机,没有及时地对其进行责罚,并纠正他的错误,从而拖延责罚导致毫无效果。

朋朋妈告诉我们,对于犯错的男孩,父母应该及时批评、责罚。在青春期阶段,朋朋的妈妈非常注重观察他的一举一动。对于朋朋的错误行为,妈妈总是给予及时的责罚,使朋朋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哪一个具体行为是不对的,从而及时进行改正,帮助他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了学习生活的进步。

父母无法避免儿子不去犯错误,但是却能够帮助儿子改正错误,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责罚是父母引导男孩养成正确行为习惯的一种有力武器。通过及时责罚,男孩能够清楚明白什么是正确的行为,什么是错误的行为,从而及时改正,能够把错的行为及时扼杀,从而培养正确的行为方式。

如果父母没有及时责罚,那么男孩就会按照错误的行为一直进行下去,即使以后父母再责罚,也错过了改正的最佳时机。在拖延的过程中,男孩很有可能因为小的错误而铸成大错,造成身心健康受损。

要想让男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父母需要在儿子出现错误的时候,及时批评责罚,要意识到及时责罚的重要性,切勿拖延责罚。同时,父母应该注意到“及时”并不代表可以随意地在任意场合责罚,而是需要注意责罚的场所,适当责罚。

意识到及时责罚的重要性。

很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及时责罚的重要性,认为及时与拖延没有任何实质的差别,反正都是责罚,或早或晚是一样的。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责罚的及时与否所产生的效果是千差万别的。

对于儿子的错误,如果父母能够及时责罚,那么男孩在记忆清晰的时候能够听懂父母的话,找到被指出来的错误行为,明确正确的改正方向;如果父母拖延责罚,且拖延时间超过一个小时、一天,甚至一个月,那么当你再次提起的时候,男孩可能已经忘记了,他即使能够听懂父母所说的,也不能“对号入座”,找到当时自己的错误行为,或许他会把父母的话听进去,但是改正的效果则是微乎其微。所以,父母要意识到及时责罚的重要性。

惩罚男孩分清场合。

及时责罚并不代表可以随时随地指出男孩的错误。对男孩而言,他们需要尊重。男孩同大人一样,都有自尊心,都要维护自己的面子。所以,当父母责罚儿子的时候,一定不要当着外人的面,并且尽量选择在家中进行。

比如,带着儿子去别人家做客,发现儿子有不良的行为,父母可以通过使眼色等来提醒,但不能大声呵斥责罚他。待回到自己家中后,父母再责罚儿子的错误行为。这时候,儿子对于当时行为的记忆还很清楚,对于父母的批评也能够做到“对号入座”,同样可以起到及时责罚的效果。

责罚男孩“量刑”适当。

及时责罚的目的是纠正男孩的错误行为,引导男孩朝着更好的方面发展。一旦责罚过重,很容易引起男孩的抵抗情绪,甚至出现“破罐子破摔”的心态。但是,责罚太轻的话又起不到效果,所以责罚一定要适当。

如何做到适当呢?责罚一定要尊重男孩的人格,以不伤害他的自尊心为前提,通过激起男孩的羞愧感促使他纠正错误。要避免使用粗暴、讽刺的态度,更不能恶语中伤。

由于性别的差异,男孩在成长的过程中更容易出现错误。所以,针对其出现的错误,父母要及时责罚,切不可拖延,应保证在最佳的时机下引导男孩改正错误,以培养他良好的行为能力,促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批评不要囫囵吞枣,最好具体一些

青春期阶段,男孩的心智发展尚不成熟,理解、感悟能力都存在着偏差。所以,父母在批评儿子的时候,要尽量具体一些,使他能够清楚地明白父母所说的话,找到具体努力的方向。具体的批评,能够为男孩指引出一条清晰、正确的道路。刚升入高中的时候,庆庆对爸爸说:“这所学校遍地都是学习高手,所以我得努力学习,千万不能在刚开始的时候就落在别人的后面。”庆庆的努力有了回报。在第一学期的期中和期末考试中,他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两次的年级排名都在前十名。通过这两次考试,庆庆知道了自己的成绩在全年级所占的位置,心里踏实了,于是放松了学习。于是在下学期,他逐渐松懈了下来。经常在家一边看电视,一边做作业,注意力不集中,以致考试成绩严重下滑,年级排名五十名。面对庆庆学习出现如此大的下降幅度,爸爸露出了严肃的表情。爸爸严厉地说道:“这是怎么回事?怎么成绩下降得这么严重!”庆庆低着头,没有出声。爸爸继续板着脸说:“你最近是怎么学习的?怎么跟以前的成绩差那么多?”庆庆小心翼翼地说:“我最近有点放松,总是边看电视边写作业。不过我认为即使这样也不应该有这么大的影响啊!”爸爸一下子明白了,语重心长地说:“你成绩下降跟你的学习状态有很大的关系。学习的时候,一边看电视一边做作业,时常心不在焉,不去理会学习上的一些问题,时间长了疑惑越来越多而不去解决,自然不能达到好的学习效果。不过退步不要紧,若及时吸取教训,加以改正,成绩还是会上去的。”

在批评儿子的时候,父母应该做到尽量具体一些。庆庆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由于骄傲放松了学习,从而造成学习成绩大幅度下滑。面对庆庆的成绩下滑,爸爸并没有一味地过分批评他不好好学习,而是在批评中做了具体分析,找到了庆庆成绩下降的原因,从而促使他清楚地认识到错误,进而改正错误。

批评儿子的过程中,如果父母一味地去说“你做的不对”“这是错误的”这样的话,那么他可能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究竟是什么,也不清楚怎么做才是正确的。男孩在错误与正确之间来回徘徊,不知道如何去做,不利于男孩错误行为的改正,使得批评毫无作用,变成一段无用的说辞。

男孩需要父母时刻引导,所以,具体地批评,能够使他在父母的众多话语中,找到解决问题、改正错误的办法,有利于他沿着正确的方向道路发展,从而促进父母与男孩内心的沟通。

要想儿子能够良性发展,父母就要及时给予男孩批评。在批评的时候,要有针对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勿“由此及彼”,牵涉出更多的事情;运用具体的语言说服儿子,引导他找到改正的方向。

批评男孩时不要漫无目的地乱说。

在批评儿子的时候,父母首先要做到有针对性。所谓有针对性,就是指父母的批评要集中到某一件事情上,不要漫无目的地乱说;要避免出现翻旧账的情况,坚持就事论事。男孩只是在某件事情上犯了错误,父母在批评他的时候却又谈及其他的事情,这样的话,男孩就很难找到父母说话的关键点,也就起不到批评的作用。父母的这种无针对性批评,更不可能做到具体化。

有针对性是批评具体化的重要保障。在有针对性的前提下,从实际情况出发,展开对男孩的批评,才能尽可能地做到具体。有针对性的批评,容易使男孩接受父母的教育,不至于产生抵触心理。

批评语言要具体,有说服力。

很多父母在批评儿子的时候,经常会忽视语言的运用。语言作为批评的重要环节,对批评的效果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进行批评时,父母尽量要把问题具体展开,使男孩能够意识到问题的根源,从而改正。语言要具体,即要求父母找到男孩问题的关键点去论述,以此使他明确努力的方向。

比如,李想在家里举办同学聚会,结果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父母看到家里很乱后,非常生气,便对他说:“以后不许再这样!”他听到父母的话后,认为父母是不允许他在家里举办聚会。其实,父母并不是这个意思,他们只是想告诉他以后不许再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但是他们没有说清楚导致李想理解错误。聚会本来是朋友之间沟通的很好机会,但由于父母在批评的时候没有具体地说清楚,导致李想的误解。

切勿过于重复,唠唠叨叨。

批评要具体,并不表示父母要长篇大论、喋喋不休,切勿过于重复,唠唠叨叨。如果父母过于重复儿子的错误,可能会造成儿子对父母说教的反感。长时间的重复,导致儿子没有耐心,更加听不进去父母的话,不利于批评发挥效果。父母在批评儿子的时候,要尽量具体一些,但是切勿过于重复,唠唠叨叨,避免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

批评不要囫囵吞枣,最好具体一些。通过具体对话,多方面的引导,帮助男孩分析错误的原因,找到解决的办法,使男孩明确正确的方向,才能起到批评的效果。在具体中把握关键点是父母批评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一步。少否定、多提示,让男孩认识到问题的根源

青春期阶段,男孩容易产生更多的问题。对父母而言,如何保证这些问题得以圆满解决就显得尤为重要。男孩在犯错误后,父母不能一味地否定批评他,而应该多给予提示,引导他认识到问题的根源,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小学的时候,小刚的学习成绩很不理想。但是自从上了初中,他的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从初二开始,一直稳定在班级的前三名。小刚的进步令隔壁邻居刘阿姨非常羡慕。刘阿姨亲自去家里向小刚的妈妈讨教经验。刘阿姨问:“小刚的学习进步真大,你用的什么妙招啊?”小刚的妈妈笑着说道:“哪里有什么妙招,就是变通了一下教育方法。”刘阿姨疑惑地问道:“什么方法?”小刚的妈妈说:“我曾经看过一个成功妈妈分享的教育经验,很受启发。经过检讨,发现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很多的问题。我认真思考后,改变了教育方法。”小刚的妈妈继续说道:“以前儿子上小学的时候,每次他考试成绩不好,我总是很严厉地批评他,只会说他‘你比别人差!你不行爷!总是很极端地否定他。后来,我明白了,对儿子的否定会使得他自信心大减,并不利于他学习的进步。之后,我就转变了教育方法,即少否定儿子,多帮助他解决问题。”刘阿姨说:“那你具体是怎么做的?”小刚的妈妈继续说:“当儿子考试成绩不好的时候,我不再像以前那样否定他,而是通过交流,帮助他找到问题的原因,引导他改正错误。通过我的多次提示,他意识到了问题,逐渐地改正过来,成绩也就提高了。”

批评儿子的时候,父母要少否定多提示。在小刚上小学的时候,妈妈采取的教育方法是批评否定。当小刚考试成绩不好的时候,妈妈一味地否定,甚至用“你不行!”等极端的话语批评他。这样的批评严重打击了小刚学习的积极性,并不利于小刚的学习。后来,妈妈从成功的教育经验中受到启发,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通过少否定多提示,来引导儿子找到问题的根源,帮助儿子解决了学习中的困难,促进了儿子的学习进步。

当男孩出现问题时,父母不应该过分地否定他。如果父母过分地否定,会严重损害他的自尊心,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更不利于其成长。相反,如果父母耐心地辅导儿子,提示他多思考,通过沟通交流,帮助他找到问题的根源,那么不仅这些问题很快能得到解决,而且能够增强父母与儿子之间的感情。

要想让儿子的问题能够很好地解决,那么父母在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应该少否定多提示,帮助他认识到问题的根源,促进其良性发展。父母要意识到过分否定的危害,不要一味地批评,而是要帮助儿子分析原因,引导他找到问题的根源,从而解决问题。

意识到过分否定的危害。

很多父母都在批评男孩的时候随心所欲,根本不顾及他的感受。当男孩出现问题的时候,父母应该给予批评,使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但是父母要注意,在批评的时候,切勿过分否定。

过分否定,会使男孩逐渐丧失自信心,对父母的批评产生厌烦心理,长时间下去,会引起心理和行为双方面的恶性发展,严重影响其健康发展。因此,父母要意识到过分否定的危害,尽量少否定男孩。在男孩的成长过程中,要让他经常肯定自己,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这样才有利于他解决问题。

在否定时加上“因为”。

大部分父母都习惯用否定句来进行“否定教育”,如“不能看电视”“不能比别人差”“不能输”等。父母的种种“不”,会让男孩产生更加强烈的逆反心理,更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所以,父母要经常在否定前加上“因为”,通过提示,使男孩清楚其行为的最初原因,找到错误行为的根源,从而坚持正确的行为方向。比如,父母批评儿子说:“不许学习的时候看电视!”那么他或许会产生更强烈的好奇心,进而继续这种行为。

那么父母应该怎么说呢?父母可以跟儿子说,“在学习的时候,看电视会分散学习精力,所以你没有办法全身心投入,从而造成作业出现问题,因而学习时不能看电视。”这样跟儿子讲,他就能够明白错误行为的危害,从而放弃这种行为。

掌握提示、引导的技巧。

父母在提示、引导儿子的时候,要注意以某一事件为中心环环相扣、激发他的思考能力。在批评的时候,不要一味地去强调儿子是错误的,可以通过问答的形式多提示儿子,让他发现问题。问答,不只是能提示、引导男孩找到问题的根源,这样还能够提高他的思维能力,是批评中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

如果父母批评男孩的时候,说出“不能”“不行”等话,甚至进行完全否定,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伤害到他的自尊心,给男孩的成长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父母要少否定多提示,让男孩认识到问题的根源,这样才能使问题得以解决。巧用激将法,激励男孩改正自己的错误

处于青春期阶段,男孩逐渐有了自己的认识观念。对于事物的好坏,有自己的评价标准。然而,他的标准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由于心智年龄的不成熟,认识也会有所偏差。但是,即使有的时候父母告诉了儿子他所存在的问题,他还是固执己见。那么,这时候父母可以从反面出发,巧用激将法,激励男孩改正自己的错误。文浩是一名高三的学生,一直以来学习成绩都不错,父母对他寄予厚望。但是最近一段时间,他受到一些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看到很多读书的人都找不到工作,反而不认识几个字的个体户却发了大财,便认为读书对将来的生活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文浩的学习成绩下降得非常快,这使得文浩的父母非常着急。父母想通过和儿子谈心的方式,纠正其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但是没有任何作用。文浩非常固执,总是用各种现实例子来反驳父母的说教。文浩的厌学情况越来越严重,甚至出现了想退学的想法。经他人的点拨,文浩的爸爸决定试试激将法。在一次家庭谈话中,爸爸故意说道:“文浩,你一定是因为自己的成绩不好,能力不行,才会产生这种思想的。”对于爸爸的说法,文浩明显不服气,对爸爸说:“谁说是我学习不好才有这种想法的!”爸爸故意刺激他,说:“难道不是吗?你这就是逃避!”文浩皱着眉头,大声说:“哼!在以后的学习中走着瞧!”此后,文浩几乎没有提过退学的想法,反而更加努力学习了。此次谈话过后,文浩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待学习,也更加上进起来。

父母在批评的过程中,巧用激将法,能够帮助儿子改正自己的错误。面对文浩的错误想法,爸爸曾尝试与其沟通谈心,但是由于文浩的固执,使得谈话没有起到一点儿作用。之后,爸爸决定采用激将法,反面刺激儿子,使其改变错误想法。正是爸爸的反面话语,激起了文浩不服输的情绪,刺激文浩去改变错误的行为。

批评男孩的时候,大部分父母都会选择说教的方式。单纯地说教,会使他们产生厌烦情绪,从而无法使他们认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所以,父母就需要找其他的办法,来激发男孩的“逆反意识”,在“对抗”中帮助他们改正错误。

青春期阶段,男孩都存在很强烈的“逆反心理”。这种青少年的叛逆心理,看似不利于男孩的成长,但其实只要父母稍加用心,还是能够将其转化为促进男孩健康发展的有益因素的。针对男孩的逆反心理,父母可以采用激将法,激发男孩不服输的情绪,在“赌气”中使其由坏的一面往好的一面转变。

面对自尊心强的男孩,家长适当运用激将法是促进其进步的有效方法之一。那么该如何运用激将法呢?父母要从实际出发,提出合乎实际的“刺激目标”,同时,注重把握好运用激将法的时机,掌握分寸、火候,把激将法的作用发挥得恰当好处,刺激男孩的逆反情绪,激励他改正自身的错误。

给儿子制定合乎实际的“刺激目标”。

激将法所表现的是父母对男孩的期望达到值。父母所指定的“刺激目标”,即期望,一定要高于男孩的实际情况,但又必须是男孩经过努力所能达到的。如果父母漠视男孩的实际情况,而把期望制定得过高,使男孩感到“遥不可及”,那么期望值也就丧失了激发内在驱动力的作用,还有可能使其丧失自信心,产生自卑感,打消积极性,更加不利于其改正错误。

一个学习消极、成绩很差的男孩,父母为了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以考试要得第一的目标去刺激他。由于男孩觉得不可能短期内达到目标,那么他就会对这样的刺激毫无感觉,甚至会因此丧失自信心,从而产生消极的想法。使用激将法的时候,父母一定要注意刺激的目标。“刺激”儿子时,切勿把目标说得太大,而应该在男孩近期的能及度内,确定好适宜的期望目标。

注意使用刺激性语言的分寸。“激将法”主要是通过刺激性语言,从反面激起他人的逆反情绪,使其产生内在驱动力,从而转变行为。语言就是作为“激将法”的重要工具。所以,在使用方法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把握刺激性语言。

激将法是要故意说反话,但是必须有一个限度,只有控制在这个限度之内,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果挖苦儿子,甚至把话说得过于苛刻,以至于到了尖酸刻薄的地步,会引起他的反感,还容易伤害其自尊心,不利于其身心的健康成长。

运用激将法时,要掌握分寸,既不能出现涉及诋毁人身、人格方面的内容,也不能过于尖刻,要注意把握语言的感情色彩,坚持褒贬结合的方式,才能有效发挥作用。

找到最佳时机巧妙激励男孩。

并不是在所有的批评情境中,都能够使用激将法。在有的环境下,使用激将法能够起到激发男孩的效果;但有的时候,一味地采取激将法却会引起“消极反应”。比如,在儿子遇到挫折无法振作的时候,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