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思学践悟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8 19:44:17

点击下载

作者:张西俭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思学践悟录

中医思学践悟录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医思学践悟录/张西俭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ISBN 978-7-117-26329-0

Ⅰ.①中… Ⅱ.①张… Ⅲ.①中医临床-经验-中国-现代 Ⅳ.①R249.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067829号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中医思学践悟录

著  者:张西俭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9年1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6329-0

策划编辑:陈东枢

责任编辑:骆彩云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著者简介

张西俭,生于1944年,先后就读于上海中医学院(今上海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学院(今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重庆市名中医,现为重庆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第四、第五、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张西俭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导师,重庆市文史馆馆员,2017年获评首届全国名中医。公开发表《〈内经〉虚实理论中有无说辨》等学术论文10余篇,经弟子整理、总结公开发表《脉诊与辨证》等学术论文5篇,著有《张西俭脉论脉案集》,主编或参编《重庆中医急症55年(1950~2004)》等学术论著9部。2017年于书房获评首届全国名中医后,伉俪合影2017年于冰岛互诊与论脉——与入门弟子集体讨论门诊析脉论案(一)门诊析脉论案(二)张西俭先生手书张西俭名医传承工作室纲领宗旨:坚守临床,传承发展,服务民众。目标:探索和发展以实践为基础的理性中医临床医学。理论路线:辨证论治,辨在病机,病机之明,在于结构,法随机立,药与法合。技术路线:脉诊为先,四诊合参。作风:诚实做人,团结友爱;争鸣好学,严肃认真;科学求实,锲而不舍。自序

1962年考入上海中医学院(今上海中医药大学)医疗系专业,自定的人生目标是学成之后要当一个好的中医。但即使在毕业后的数十年间,也从未想过要给自己出一本医集。

我写的第一篇医学论文是1979年至1981年在成都中医学院(今成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班学习期间必须要交的硕士学位论文:《论气机学说》。毕业后又陆续写了一些文章,作文的原因部分是禀命于师长和领导,更多的是因对一些专业问题不解,因而翻书、求教,继而思考,然后留意临床体验,如果有所得,则笔之成文。40余年来也不过30来文,公开发表者仅10余文而已,可见不是一个丰产的治学者。而且作文甚慢,有的文章写写停停,反复修改多年乃成,但今天读下来仍感有所不备,仍需要修改,足见我还是一个钝思的人,所以常常感叹文不胜其改,作文太累。以上是过去未曾想过要出个人医集的两大原因。

2009年至2015年先后担任第四、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3年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重庆市中医院筹建、验收“张西俭名中医传承工作室”,我担任导师。这三件事促使我考虑出于教习传承的需要,应将历年所写所思的东西整理出来。后人民卫生出版社约稿,于是决定编写一本医集。稿成后因字多又分编为二本书,本集书名《中医思学践悟录》者,乃本医集的内容不过总结本人此生对中医学术和临床经验的学习、思考和临床实践之得而已,另一本为《张西俭脉论脉案集》。

回顾40多年来的医学经历大致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上海中医学院本科学习开始至1979年考入成都中医学院研究生班为止,注意力集中在方药知识方面,以为只要多多熟悉药性、多拿到几张秘验方就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这种工作对于初出茅庐的我来说有一定作用,起码减少了初试临床的惶恐。象征性的工作是整理了一厚本的中药资料和三日记本的方歌集,其中的方歌部分是抄书,部分则按自己的口读习惯改编或自编,供自习之用。

在大学本科毕业后的10来年中,渐渐发现仅凭方药知识还不能成为高水平的中医师,按病、症、证索方治病仍有许多不顺之例。所谓秘方、验方、专药,临床试用之后或有效或无效但不明其理。当时以为乃用方识药不够精熟,在缺乏名师指点的条件下,热衷于读古今名家医案,希望从中能得到启悟。案书买了不少,常阅者有清代叶桂《临证指南医案》、民国《丁甘仁医案》、近代《蒲辅周医疗经验集》。读案初期似坠云雾之中,根本不明白案文的内涵,久之懂一些,并且渐渐明白名师之术,或取之于前人、他人和老师,或自我总结,总有观点思路和经验为其分析、判断案情和组方用药提供方向和依据,而且像上述叶、丁、蒲诸家,药轻方简却屡起大疴,其医术之深绝非单纯的方药一端所能理解,其识证之深、立法遣药之精必有好的理论和临床思想支持。当然好的经验也很重要,但好经验一定在好的临床思维组织下方能发挥好的治疗作用。犹如兵家治军打仗,丰足的粮草、精良的武器、充裕的兵力只是具备了取胜战争的物质条件,尚需正确的军事思想和临阵正确的判断、指挥才能打赢战争。而且我的中医研究生专业就是“中医基础”,所以我从研究生班毕业之后就比较注意中医基础和临床的理论以及临床思维方法的再学习,选题锁定在中医的思维方法、气机学说,并慢慢扩大到虚实理论、方剂基本配伍规律、《伤寒论》中的气机气化问题、脉诊理论、病机结构、中医辨证论治精神等方面。同行中有议之为虚思空论,有时做讲座,听众之中往往希望多介绍经验方、用药经验和治病诀窍。但我却感到随着学习、思索的深入,对临床能力的提高助益甚多,每诊病患,胸中渐渐有所成竹,看问题开始有角度、有方向,所以学习、探究中医的理论问题和思维方法至今乐此不疲。学生皆认为我在脉诊上有所成就,但我的脉论和脉诊经验正源自对中医思维方法、虚实、气机、病机等理论问题的学习和思考,而且脉诊上的提高也是立足于关于脉诊的理论思考,并联系实践,是领悟到的中医基础理论观点在脉诊上的再领悟。同样的关系也见之于对感证热病、高血压病、湿滞互结证、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等临床课题的探索。

总之,正确的基础理论和临床理论以及思维方法因能够提供分析判断病情的观点和方向,能够正确地对信息资料进行取舍、组织、分析和综合,能够从临床表象深入病情的内部本质,能够帮助正确运用前人和自身的临床经验,并由此及彼、举一反三,从而是十分严肃、重要的足以终身为之学习、思考和实践的医学课题,是中医临床工作进入理性思维,而不仅仅是经验的再运用的基础。这是我的观点。但我丝毫没有轻视医疗经验的学习、总结与实践,没有临床经验,理论思考将是无本之木、无水之舟,是随心无据之思,只是不赞成唯经验主义,不主张盲目非理性的临床路线,十分期待中医界在足够的经验基础上能产生新的理性升华。而且明白理论知识都存在历史的和个人的局限性,则需要中医学术通过个人与代际之间的传承发展来完善,需要以实践为检验其价值的最终标准。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轻言妄论和言必称古、墨守成规都是妨碍中医学术进步的倾向。我自信这本医集中的观点有其丰实的临床实践基础,但中医学术界将如何评价,除了本人和学员们的进一步努力外还有待更多业者的临床实践的再检验。

本医集分医论和临床二篇,医论篇着重于讨论《内经》、《伤寒论》、中医基础、方剂配伍等理论问题。临床篇为对一些病、症、证诊治经验的总结和探讨。共26文,最后附录本人的若干自拟方。各篇之间在体例上本无统一性,多为历年来发表或演讲的文章,少数为教习弟子用的未发表稿。为达到鲜明观点之效,对同类议题作了一定的整合,鉴于历代至今,医者自拟的经验方越来越多,不胜注目,从历史来看过多的方剂作用有限,被尘封者多多,所以不太愿意将自身的临床经验一一局限和固定在自拟方上,强调以理执方,举一反三,活用方药为盼。

有必要解释,医论篇诸文中关于虚实、气化、气机(气化、气机变化合称为气变)三个课题,是中医学术在黑箱条件下,对人体的三个认识切入点,有了这三个切入点,才会形成许多独特的、可以称之为中医的学术内容。换言之,欲深入理解中医学术知识,而弃虚实、气化、气机思维是不可能做到的。其中“虚实”即古人对人体各种因素量的变化(程度变化)的归纳,视生命过程中各种因素(生理的和疾病的)彼此量的平衡与失衡为基本的生命活动特征,构成虚与实的动态关系,是比较思维在宏观黑箱条件下运用的产物。气化乃透过表象深入了解人体内部各种因素之间的转化,气机活动则是对物质与能量运动的空间分布作出描述的概念。而医论中关于病机结构的阐述则涉及辨证论治的核心内容,对方剂相反相成的讨论又关乎中医方药配伍技巧中与相济相成并立的最基本的配伍规律。此外在本书姊妹作《张西俭脉论脉案集》中着重讨论了以病机、脉气变化为基点的脉诊理论和技术。这六个课题都是中医学术有待深入的基本面,因其重要性斗胆写了几篇文章。如果说笔者的讨论存在失误与肤浅,希望读者切勿因此嫌弃对这六个课题的学习与探讨,但笔者因在医疗生涯中思学践悟过这些课题而感到庆幸。

当前中医学界,受西方科学影响,普遍认为科学内容必须按西方科学的标准经实验验证,才具有科学性和可信度。其实在一定条件下(不得已的条件下)观察表象,运用思维工具深入本质,并长时间地在人体身上观察、验证、纠误,这也是一种科学验证,得到历史实践检验的知识也拥有科学性和可信度。只是这种科学验证方法非经较长的历史摸索和检验过程是不能完成的,所以这种科学发展模式比较低效、迟缓,不被当代科学界所接受。但问题是,古人的低效、迟缓,因其课题之高难复杂,今人也高效、快速不了多少,高效、快速研究中医学术的基础方法还不成熟或不具备,在这样的形势下,古人为今天的国人做了许多“笨”事,形成了一个学术体系,则今天的国人如何可以慢待祖先的努力和成就?

本医集各篇文章都是写于不同年份的独立之作,为说理需要,彼此之间同一观点不同程度的复述在所难免,这是学术观点的伸展与交错,敬请勿以赘言看待。

在编写中对刘时觉《宋元明清医籍年表》一书的资料屡作引举,系认为该书是一本比较详尽可靠的医籍书目力作,深以为能拥备一册为幸。

编写本医集,众弟子如朱丹平、岳锐、陈中沛、梅翔、张旗、赵颜俐、路瑜等皆在整理、打印以及其他的相关事务中付出甚多。

真诚期待同行斧正。张西俭写于重庆琴阖蒲牢书室2016年3月医论篇第一章 《内经》二论第一节 《内经》虚实理论

中医虚实理论起源于《内经》,长期以《素问·通评虚实论》的“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为理论论据,从而将虚实理论规范在邪与正的病机关系方面,并发展为八纲虚实的证治体系,是中医学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以下简称这一特定的理论为“邪正说”,简称这一特定的概念为“邪正虚实”。将《素问·调经论》提出的虚实病机论简称为“有无说”,相关概念简称为“有无虚实”)。

但《内经》关于虚实的论述远不止邪正说,曾经有学者指出《内[1~3]经》虚实的多样性,但未及深入、全面地讨论。近年来出版的权威的《中医药高级丛书·内经》(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也指出:“《内经》的虚实有多种”,“而现在讲虚实,一般系指邪正盛衰病理”。笔者认为《内经》记述的不同范围的虚实并非各不相干,而是在思维上同源,概念上可概括统一,内容互成结构的理论体系,是《内经》时代及之前的中国古代医者观察和理解生命活动的一种理论工具,其内容广义,对临床则以邪正说和有无说这两种虚实病机理论为要,广义虚实理论是读懂《内经》、掌握中医学术必需的理论认识。本文尝试对《内经》相对于邪正说而言是广义的虚实论作一框架性分析和讨论。一、《内经》虚实理论的广义性(一)虚实概念

1.概念的表达《内经》虚实论时常使用二类各自义近又相互对立、表示程度,亦即量的变化的述词,其一如“虚”“衰”“竭”“绝”“尽”“终”“微”“弱”“无”“少”“不及”“不足”等;其二为“实”“盛”“壮”“满”“聚”“多”“有”“太过”“有余”“甚”等。所见篇目占《内经》篇目总数的65%以上,是《内经》比较突出的用词现象,足以表明从量变角度来认识人体已是《内经》基本的医学思维方法。有关的述词虽多,给予定义而且转化为专用名词的仅有“虚”和“实”,原文共四处:“何谓虚实?……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言实与虚者,寒温气多少也”(《素问·针解篇》);“夫实者,气入也;虚者,气出也;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素问·刺志论》);“有者为实,无者为虚”(《素问·调经篇》)。先不论这四处虚实的定义有否关联,仅从《内经》对虚实反复释义这一点而言,“虚”“实”确是《内经》反映人体量变的基本概念的规定性术语,而盛衰、有余不足等词为其含义的表达。故张介宾直释虚实为:“有余不足也”(《景岳全书·传忠录》)。犹如《内经》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是“阴阳”,但不时以水火、雌雄、升降等词转述一样。

2.概念的主体

据《内经》记载,自然界中日月、四时、气运等有虚实,是对自然界阴阳盛衰变化的描述;人身脏腑、经络、气血、体质等也有虚实,反映生理或病机因素的强弱、聚散、有余不足之变。虚实的对象固然总分天(自然界)与人两个方面,但当时崇尚“人与天地相参”的自然观,故“善言天者必应于人”(《素问·气交变大论》)。《内经》讨论自然界虚实的目的,在于联系和说明人体相应的虚实变化,如内容深奥复杂的运气学说,要点不外是气运的盛衰消长的周期和非周期变化、长周期与短周期的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故人是《内经》虚实概念的主体。

3.虚实的基本概念《内经》频繁而广泛地用虚实说明自然和人体(主要是人体)的很多变化,但都表示被观察因素的强弱、盛衰、聚散之类量的变化,这些变化具有因素在变化前后或因素之间的比较性质,用来考察因素的变化程度与所处的形势。因此虚实虽然在不同的讨论范围所指有别,但其基本概念可归纳为:主要反映生命活动多层次、多方面的生理和病机因素的可予比较、评估的变化程度,本质上是一定角度的量变概念。这个定义能够涵盖《内经》所有的虚实对象和变化,相对于邪正虚实则广义得多。需要指出,从现代的眼光来看,《内经》的虚实对象(因素),常界定不够清晰,对虚实变化的程度,判断也不够精确,所以虚实应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模糊的量变概念,这也是虚实能够广义的词义原因。

4.虚实的逻辑层次《内经》在人体范围内虚实概念的应用和表达,按其范围约可划分为三个层次:①总括人体生理、病机一切盛衰,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素问·宝命全形论》)。这“人有虚实”涵盖了人体所有的盛衰变化,因而是对于人体一切虚实变化的概括性的描述。②表示功能、体质、形神、脏腑、经络、气血等较大方面的生理或病机盛衰,如“余闻形有缓急,气有盛衰……”(《灵枢·寿夭刚柔》);“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灵枢·经脉》)。这两段引文中的“盛衰”“虚实”都非一脏一腑、某经某络的变化,涵盖的范围较大,但小于上一层次。③某个比较局限的具体的部位、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盛衰,生理上如“女子七岁,肾气盛……”(《素问·上古天真论》)。病机变化如“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荣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素问·逆调论》)。以上三个层次反映《内经》虚实概念的运用,由具体到抽象、局部到整体是连贯的。

5.虚实概念的分化

虚实基本概念运用于不同的层次和范围时,派生出一些子概念,其中有的仍沿用虚实为名,如讨论病机有《素问·通评虚实论》的“邪正虚实”和《素问·调经论》的“有无虚实”。而《素问·玉机真脏论》的“五实”“五虚”则为证(症)的名称等。也有不以虚实为名的描述。如“太阳常多血少气……”(《素问·血气形志》)。虚实之名虽一,但各自反映不同内涵的被考察因素的量变,因而不能混为一谈。(二)《内经》虚实理论的内容结构《内经》上穷天纪、下极地理、中悉人事,皆有虚实的描述。但阅读时,虚实论的内容的确定,不可仅仅依据文句中应用“虚实”与否。《内经》有些“虚”“实”意义特殊,如脉象虚实,是所记载的数十种脉象之中的两种,既缺乏贯透全部虚实理论的性质,也非作为虚实基本概念在脉象理论中的子概念而涵盖所有的脉象变化,虚实脉象只是同类事物中的两个个别事物的称谓,不具备比较全部脉象属性的程度的功能,故这种脉象的虚实名称就不是《内经》虚实理论内容的一部分。《内经》虚实论的内容应是以虚实及盛衰有余不足等含义为概念线索,探讨人体一定角度的量变,旨在比较和评估被考察因素的变化程度及相互形势,从而反映生理、病机、病证、治疗、预后、养生等规律。

1.人与天地同虚实

人体气血随星宿天周、月亮盈亏、运气升降、四时往复、昼夜交替及地势高下等自然变化,而呈现阴阳、表里、上下、经络之间的盛衰沉浮,大要是天地阳隆气盛则人体气血转旺、趋实浮表,反之则转虚沉里,如“月廓满则血气实”(《素问·八正神明论》)。并提出不违时序和地理,随自然界盛衰而宜之的养生原则,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性虚实(1)脏腑:

如“女子七岁,肾气盛……,(丈夫)七八,肝气衰”(《素问·上古天真论》)。(2)经络气血:

这方面的论述常结合天人相应的观点。①四时盛衰:“春气在经脉,夏气在孙络”(《素问·四时逆从论》)。②阴阳冷暖盛衰:“是故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涩)而卫气沉……”(《素问·八正神明论》)。③昼夜盛衰:“卫气者,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素问·疟论》)。其中不乏关于生命节律的描述。此外经络某些固有的属性也呈现虚实不同,如“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素问·血气形志篇》)。

3.体质虚实

体质是个多因素的概念,故《内经》从几个方面观察虚实之变。(1)阴阳气血偏向:

如“太阴之人多阴而无阳……”(《灵枢·通天》)。(2)形体特征:《灵枢·卫气失常》提到人有脂、膏、肉等体质区别,膏者多气,肉者多血,脂者血清而气滑少。《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甚至从髯须和阴毛的生长状态来判断经络上下部位的血气盛衰:“足阳明之上,血气盛则髯美长……足阳明之下血气盛则下毛美,长至胸……”。(3)皮肤颜色:

黄赤者多热气,青白者少热气,黑色者多血少气“(《灵枢·五音五味》)。(4)性别:《灵枢·五音五味》指出妇人由于生理上数脱血,故“有余于气,不足于血”。(5)生殖能力:《素问·上古天真论》分析年老而仍具生育能力者,系“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以上概列《内经》说明体质虚实的五个方面,但不外阴阳气血的个体差异。

4.病证虚实

记载丰富,奠定了后世虚实辨证的基础。如“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五实”(《素问·玉机真藏论》)。“形气不足,病气有余,是邪胜也……”(《灵枢·根结》)。又《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谓重实者,言大热病,气热脉满,是谓重实”。“脉气上虚尺虚,是谓重虚”。《灵枢·海论》“气海有余者,气满胸中,悗息面赤;气海不足,则气少不足以言;血海有余……,血海不足;……水谷之海有余,……水谷之海不足;……髓海有余,……髓海不足;……”。《素问·奇病论》:“有癃者,一日数十溲,此不足也。身热如炭,颈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气逆,此有余也……”等。比较独特的有经络皮部的虚实望切诊断,《灵枢·周痹》记载:“故刺痹者,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经,视其虚实及大络之血结而不通,及虚而脉陷空者调之”。然惜具体内容欠详,有待研究。《内经》大量的有关论述,表明当时对病症虚实属性的判断的重视与应用,从而在极其尊重古训的中国医学发展氛围中,虚实辨证必然成为历代医家专注的课题。

5.病机虚实

病机虚实是《内经》虚实论最重要的内容,有专篇总结,其理论分“邪正虚实”和“有无虚实”两种。前者由《素问·通评虚实论》提出,以“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为定义,反映邪正的力量形势和疾病转归的基本规律。后者由《素问·调经论》提出,认为阴阳经络气血匀平为健康、经络血气不和致百病,根据“气血以(已)并,阴阳(经脉)相倾”的病机规律,用“有者为实,无者为虚”的概念描述经络气血的输布失调,以此说明不同部位的病变何以存在内在的联系(详本节之“二”)。

6.虚实治则治法“虚者实之,满者泄之”。无论针、药、熨灸均具体归结为补、泻(藏、泄)二法。指导思想是:“必先岁气,无伐天和”(《素问·五常政》),扶正损邪以及注重调正局部之间的气血分布平衡。

以上内容可概括为自然与人、生理与病理、病机与病证、辨证与治法四个基本范畴,并概以病理(病机、病证)为总领,诊治养生为目的。如体质因素本属于生理方面,但“古之善用针艾者,视人五态乃治之,盛者泻之,虚者补之”(《灵枢·通天》),强调体质知识应为临床所用。显然,古代医学的首要任务在于积极探索诊断、防病、治病的基本规律,因而远离医疗卫生实践的理论,不易受到重视。为此《内经》设《素问·通评虚实论》和《素问·调经论》两篇专论,分别阐述邪正说和有无说,专述虚实的病机、病证、治疗。这是《内经》虚实理论的核心内容。(三)《内经》虚实理论的特点

1.虚实的思维特点(1)模态定性思维:

虚实虽是关于被考察因素量变的概念,但《内经》及之后很长的历史时期中,并不拥有精确定量分析的手段,对于自然和人体的虚实变化,只能在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精气学说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以及事物永恒运动观、整体观等当时的自然观的指导下,予以宏观观察、思维推理,从而高度概括地了解人体。因此虚实论在总体上缺乏定量的公式和常数,判断虚实变化是通过对现象特征的观察、悟解而得,所以极少使用数量词,而主要用盛衰、多少、太过不及、有无等能够定性涵盖面较广但模糊的述词表达。《内经》之后虚实理论的应用与发展,也被迫在是否存在“虚实”这一认识层面上展开,倾向于对人体的虚实量变作出模态定性的分析或判断。如八纲虚实的辨证就是一种模糊的定性判断。由此,虚实论原本从考察量变出发,最终发展成对虚实状态的模糊定性分析。显然,虚实的模态定性的思维特点,在实践时由于确定与不确定因素交织,其准确性较多地依赖经验和悟性。(2)关于受察因素的动态关系的思维:

人体及自然界有不计其数的量的因素,如前所述,《内经》虚实论所考察的量,主要是关于阴阳、气血、脏腑、经络、邪正及五运六气等在生理、病机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及各自在变化前后的状态,了解变化的状态与趋势是其目的。所以虚实的思维建立在被考察因素的动态过程和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上。(3)视虚实为事物变化基本特征的思维:《内经》中关于事物运动的基本特征的认识有多种,如阴阳属性与变化、结构的五行平衡—失衡—再平衡机制、升降出入等。虚实概念的出现和相关理论运用,标志中医学术视虚实为自然界和人体变化的基本特征,人体虚实又是自然界虚实变化的一种体现,比较观察对象的虚实变化程度和相互形势是中医学认识人体生命的一种重要的方法,这可由《内经》对于虚实的论述之多以及在后世邪正说较早地得到发展这两点得到印证。虚实变化的普遍性被定势地反映在思维上就成为《内经》的一种专业思维方法,本质上是辩证思维和模糊思维的具体体现。《内经》时代的医家面对无比复杂的变化,没有束手无策,而是一分为二地将一定角度、一定类别的量变现象,天人一理、常异相察、按性分类、形成概念,执简驭繁、模态地把握其规律。

2.理论内容的特点《内经》“虚实论”与后世邪正说相比:①更突出被考察因素的变化程度在生理、病机上的整体意义。②内容丰富、涵盖面广、互相渗透、相互为用。③虚实的概念层次齐全,个别与一般相结合,子概念(狭义虚实)与基本概念(广义虚实)相辅。④强调天人一理、生理与病机相系,而角度专一(考察生命活动某些类型的量变)、范围宽广(涉及自然、人及人的各个层次)、信息含量丰富是《内经》虚实论的基本特点。(四)《内经》虚实理论在后世的发展——邪正说一枝独秀

综上所述,《内经》虚实理论是关于人体多方面、多层次,涉及正常和异常,以异常为重点的多种因素的盛衰、有余不足、聚散变化的理论。

鉴于虚实病证的定性与病机分析,也即虚实辨证理论与技巧,是虚实理论能应用于临床的关键。其中虚实的病机分析是相关病证判断与制定临床策略的依据和前提,后两者是前者思维运动的延伸结果,三个环节共同形成虚实辨证的过程。所以《内经》之后许多医家均致力在虚实辨证的运用、丰富和完善方面作出贡献,但几乎都局限于邪正说的应用和发展,其中里程碑式的贡献在汉代和明清时期。(汉)张机(仲景)将邪正虚实辨证进一步运用于伤寒六经辨证和杂病辨证,比较《内经》,虚实辨证不再仅仅是说病,而是对疾病的论说和治疗都具体化、系统化,形成完整的理、法、方、药体系,如此,邪正虚实和其他辨证论治具备了临床的可操作性和可期待的疗效。故学术界将张机视为中医辨证论治的创建者。不过《内经》和张机《伤寒杂病论》都没有对包括邪正虚实在内的八纲辨证作出明确的理论概括,有其实无其说。

宋金时期,许叔微著《伤寒发微论》两卷,指出:“伤寒治法,先要明表里虚实,能明此四字,则仲景三百九十七方可坐而定也”。虚实与表里皆被规定为伤寒辨证的纲领。

虚实作为八纲辨证中的两纲,正式提出时代为明、清。据《中国医籍考·卷六十·方论三十八》记载:张氏三锡《医学六要》,“锡家世业医,致志三十余年,仅得古人治病大法有八,曰阴曰阳,曰表曰里,曰寒曰热,曰虚曰实,而气血痰火尽该于中”。张三锡为明代医家,1609年著成《医学六要》,总结古人治病大法有八(纲),显然不是独创新知,而是自《内经》以后中医临床的实际内容,但将虚实与阴阳、表里、寒热概括为临证八大法,则为较早之论。以后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传忠录》中分别有表里、寒热、虚实六变为医中关键及阴阳为医道的纲领之说,(清)程国彭(钟龄)《医学心悟》也指出:“病有总要,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而已”。至此邪正虚实成为八纲中的两纲,亦即形成辨证上的两项理论总结已成定势。虽对八纲的提法有些医家在内容上有所不同,如陈修园以表里、寒热、盛衰、邪正为八要之名(《时方妙用·病机赋》),但盛衰亦即虚实为邪正辨证的两个要纲,这是一致的。

虽然邪正说只是其病机范围的一个分支,邪正虚实是《内经》虚实理论基本概念在病机方面的一个子概念。但《内经》之后的中医却独倡邪正说,其原因可能是邪正说:①有利于判断预后。判断预后转归是古代医学极为重要的任务,《内经》屡述“知死生之分”,并有许多具体的记载可为明证。而能较圆满地回答其所以然的理论则非邪正说莫属。②抓住了一般情况下病机的一个主要方面,从而能确定治疗的方向。正如张介宾所述:“凡欲察虚实者,为欲知根本之何如,攻补之宜否耳”(《景岳全书·传忠录》)。③有显见易识、广泛存在的临床形迹,为后世临床应用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内经》另一种病机虚实理论——有无虚实说的缺点正在于具体症象上的印证较模糊难辨。④迎合了古代发病与治疗思维的逻辑习惯。其一,如(清)毛世洪所言:“邪之所凑,正气必虚,奚有正气实而反生病者哉,故所谓实者,邪气实也,非正气实也。言虚者确指正气虚耳,若邪气虚[4]又何病耶!”,正旺不生病,故病之盛实必为邪实所致;邪虚不害人,故病证之虚由于正衰。从邪正角度看,这是当然的逻辑。其二,“泻有余,补不足”是《内经》的重要治则,补泻什么?被攻者必属害人不祥之物——邪,受补者一定是利于健康的祥正之物——正;邪不该受补,正不当受损,切忌犯虚虚实实之戒,所以攻泻缘由邪气盛,正虚则当受补益。从邪正角度看,这是又一当然的逻辑。以上发病和治则的思维路线将邪正(因素)、虚实(病机病证)、补泻(治法)三者关系,形成邪—实—攻、正—虚—补的模式,该模式突出了治疗上的重点,基本上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千百年来一致被中医学术认可,“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正是这一模式的经典的概念反映。⑤受中国古代“学以致用”的文化影响,后世医学易于满足邪正说的应用价值,而较少对理论的完备、严密、深刻性作进一步探讨,不注意因邪正说存在局限性,需要作更大范围的虚实探讨。(五)全面继承发展《内经》虚实论

1.病机上独崇邪正说的局限

后世对《内经》虚实辨证的发展,独崇邪正说是不够的。鉴于邪正说的虚实概念特指邪盛为实、正衰为虚,故遗漏和片面在所难免。(1)淡化生理性虚实:《内经》的观点,虚实盛衰是事物永恒运动的基本特征之一,人体虚实是整个宇宙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故讨论虚实时,尽管尚在初始阶段,比较粗糙、模糊,但视野则自天及人,由生理而病机,几乎面面俱到。后世医学发展了邪正说,对虚实病机理论在某一方面虽具深度,却忽视了对生理虚实规律的深入探讨,导致说理困难,如“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这段文句中“下虚上实”本可形象地运用气机升降关系注释。如薛雪注为:“阴虚则阳无所归而[5]气浮于上。《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解释:‘阴虚故下虚,阳虚则[6]越,故上实’”。两注相近,总之“下虚上实”是《阴阳应象大论》认识到的一种常见的老年人的生理变化,如硬以邪正界说:“人年六十,其下部阴气不足为正虚,故阴器痿软,气力大衰,九窍功能不健;阳气虚越于上,则为阳盛而邪实,故涕泪常流”。这显然十分牵强,因生理变化可有虚实,但不当分邪正。凡体质、年龄、性别、脏器、经脉等生理性质的盛衰变化都无法使用邪正说释理。(2)束缚了虚实病机的探讨范围:《灵枢·口问》:“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恐则血气分离,阴阳破散,经络厥绝,脉道不通,阴阳相逆,卫气稽留,经脉虚空,血气不次,乃失其常”。强调一切内外致病因素导致疾病时,都存在经脉、气血功能失常、血气不次(血气分布失衡)的病机。对此《调经论》作了详细的阐发,并总结出:“有者为实、无者为虚”的概念,以反映经脉功能失常、气血分布不次的病机变化,这是邪正说较难说明的(详本节之“二”)。但作为《内经》虚实病机理论之一的有无说,却埋没至今,使虚实病机的探讨只囿于邪正关系。(3)导致对邪正关系全面性思维的断裂:

在疾病条件下,邪正双方应各有虚实盛衰变化,此为事物永恒运动的一种体现,如前引(清)毛世洪所语,本为解释邪正虚实而发,然其说理时就不仅有“邪气实”“正气虚”的表述,还出现“邪气虚”“正气实”的提法,这是邪正各自盛衰在思维上的不可回避的反映。但按邪正说的概念,则在概念上人为地受到阻滞,邪只讲实,正只言虚。此外,像正气已虚、余邪未尽、恋而作祟,或正虽不虚,邪势微弱却隐伏难灭、久则致变,这类病机很难用邪正说的虚实术语去描述,因此,后世文献中才出现“正虚邪恋”“邪伏”于某部位等表达,但仍然无法解决邪正说割裂邪正全部虚实变化关系所产生的矛盾。现代医学的进步,使当代中医学面临很多新的问题。如病毒感染的潜伏期、低水平活动或携带状态,肿瘤的前期病变或术后残存肿瘤细胞的潜伏、转移等,都需要突破邪正旧说的思维框框,以便更全面地反映邪正病机关系。

2.发展《内经》虚实论

至今中医各类书籍、教材、论文所论述的虚实理论即邪正说,与《内经》广义虚实论相比,在辨证施治的细节上更深入、更精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在概念的宽适性、内容的全面性方面则不足。历史上中医学术的发展常根据实践所需,从《内经》中撷取有用的信息,加以深化、实践和提高,形成新的理论概括和经验。现代中医虚实理论的发展未尝不可重复这一传统的中医学术发展模式。何况《内经》虚实论将虚实之变视为可适从一般自然规律的、普遍的生命特征,从某些类别的、综合的量变角度来反映病理、生理规律,现代生物学和医学可从中得到启发,形成许多研究课题,例如与年龄、性别、体质、自然环境条件等相关的神经体液的反应特点与强度,免疫功能的反应特点与强度,循环分布,能量的生发疏散特点与分布等生理、病理变化规律。如有进展,是可以对生命科学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总之当代中医学人应对《内经》虚实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有重大作为,最终超越《内经》和历代医家,推动中医学术进展。二、有无说是《内经》虚实病机理论精髓之一

中医学术崇尚医疗实践,《内经》虚实理论虽然广义,但对临床最具指导性的应在病机方面,如前所述,后世偏重于邪正说,但在《素问·调经论》中提出了另一种极具临床指导意义的有无说,这是以“有者为实,无者为虚”为基本概念的一种虚实理论。但由于文句费解,历代《内经》研究者对此都缺乏完整的认识,因此隐而不彰。笔者复习《内经》时认识到,有无说如同“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之虚实理论(以下简称“邪正说”)一样,也是《内经》虚实理论的精髓,特探讨如下。(一)邪正说不能全面反映虚实病机

邪正说以《素问·通评虚实论》(以下简称《通评》)为代表作,定义“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为虚实概念(以下简称邪正虚实),从邪正形势的角度,揭示有关辨证、治疗和预后规律。其概念较明确,能有效地指导临床,成为《内经》之后虚实理论的主流。宋、金、明、清时期,虚实渐与表里、寒热、阴阳同被医家总结为辨证论治八纲(详本节之“一”)。从此虚实升华为八纲中的二纲,成为中医学基础理论重要的内容,并长期规范在邪正关系上。但人体的病机变化是多样的,反映在人的认识思路上,存在多种视角。如邪犯小肠,使小肠不能分清泌浊,津液偏渗大肠而腹泻、大便稀、尿少、口渴,其中病机至少存在3个环节:①病因存在,②小肠功能失常,③津液分布失衡(水走大肠,而膀胱与口则相对失布)。这一病变如不将邪正说与病因、脏腑病机以及一种能反映物质配置动态的理论相结合,则只能反映邪气和水气盛则为实的变化,却无法说明病机的各个环节,及何以水聚反而出现尿少、口渴的症状。大致上涉及经络气血津液循行、分布、配置的相对关系,单纯用邪正说很难保证理论认识与治法的统一性。对此《内经》另设虚实概念说明,如《素问·离合真邪论》说:“经(指《九针》古经)言气之盛衰,左右倾移,以上调下,以左调右,有余不足,补泻于荣输……此皆荣卫之倾移,虚实之所生,非邪气从外入于经也。”原文所谓“虚实”显然非邪盛正衰所能涵盖,或者说《内经》虚实病机理论不仅仅是邪正说一种。(二)有无虚实非邪正虚实《内经》关于虚实的定义除前述《通评》邪正虚实外还有三处:“夫实者气入也,虚者气出也,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素问·刺志论》),“言实与虚者,寒温气多少也”(《素问·针解》),“有者为实,无者为虚”(《素问·调经论》)。在以上四种虚实概念中,①“邪正虚实”为描述邪正形势的经典概念。②“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是《调经论》对于经络“气血以并,阴阳相倾”病机的抽象(以下简称“有无虚实”),对其含义及与邪正虚实的同异本文将作深入探讨,但首先应明确“有无虚实”系根据经脉气血活动而言,在理论立足点和表达上就不同于邪盛正衰之虚实。③“气出入之虚实”与“寒温气多少之虚实”,原文虽然也是对经气活动的描述,应当归属有无虚实范围,但注家的解释,仍然有两种意见,如针对《刺志论》“气出入之虚实”,张隐庵之注:“夫虚者须其实,气入则实矣,实者须其虚,气出则虚矣,此言气之开合也”(《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所运用之理论依据正是有无说。而吴崑注为“言实者是邪气入而实,虚者是正气出而虚”(《内经素问吴注》)。理论所依据则为邪正说。针对《素问·针解》“寒温气多少之虚实”,张注:“言虚与实者,谓针下寒而气少者为虚,邪气已去也。针下热而气多者为实,正气已复也。”针下寒由于邪气去而正气未至,针下热则因正气已复至,立足于正气的至与未至为论,属于有无说之解。吴注:“寒为虚,温为实,气少为虚,气多为实。”也归于有无说之解。可见以上《素问·刺志论》和《素问·针解》两节,就后人的理解而言,没有超出邪正说与有无说的范畴,所以研究《内经》虚实病机理论应当主要在“邪正虚实”和“有无虚实”的范围内进行。

邪正虚实作为经典的虚实概念其意义明确,而有无虚实则语义较模糊,“有者”“无者”的内容是什么?历代学者见解较明确的有两种:①邪气存在与否,罗东逸在《内经博议》中言:“有无者,察邪气之有无也,”此解归于邪正说。②从经脉气血循行不正立论,气血偏聚为“有”名“实”,偏失为“无”称“虚”。如姚止庵在《素问经注节解》中云:“气血运行,上下循行,乃为无病,并则偏于一而病起矣”“并则血与气相失而虚实分焉,是故惟并则有,惟有则实,惟有‘有’、有‘实’,故有‘无’、有‘虚’也,相失者,虚实悬殊也”。姚注认为病之所起与气血循环致偏相关,循环有偏则不同部位之间气血此聚彼失、相差悬殊,即为气血相失(气血空间动态平衡受破坏),故“有”“实”和“无”“虚”为相共同生的病机变化。③王冰注“无者为虚”为:“气并于血则血无,血并于气则气无”。此注显然承原文“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故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而言,原文本属费解,王冰的注义自然也不甚明了,但强调了“无”的内容是“血无”“气无”,即倾向于正气不足为“无者为虚”之解。又王冰注解该篇前文“血气未并”时曰:“并谓并合也,未与邪合,故曰未并也”。王冰对“并”的理解是气血与邪气并合之义。以此而推,“并”则为“有”,则“有”与邪相关。总之,王冰关于“有无虚实”的认识:“有”不离邪气,“无”为正虚,仍囿于邪正关系。

以上3种对“有无虚实”概念的解释,惟姚注符合本意,理由是:①《素问·调经论》的篇名和中心内容都以经腧气血理论为基础,故对该篇提出的病机观点和虚实基础概念的理解,不可偏离经腧气血的循行、出入、来去、倾移所致的输布状态。②原文“有无虚实”的概念是针对“气血以(已)并,阴阳(经腧)相倾”而言,并接着设问:“实者何道从来,虚者何道从去?”原文没有直接作答,却以全身气血通过阴阳经腧交注,达到“阴阳匀平”“九候若一”这样的气血配置为平人状态作解(这也应是:“气血未并”之义)。由此反推,“气血以(已)并,阴阳(经腧)相倾”之义,只能指阴阳(经腧)之气偏聚偏失的病机变化。有无虚实当表示气血输布异常,气血偏聚称“有”、为实,偏失名“无”、为虚,与邪正虚实含义不同。③罗、王两种解释都导致《素问·调经论》篇章前后断裂,而姚止庵的解释不仅联贯《素问·调经论》的生理病机观点、虚实概念、病症分析和治法等内容,而且统一了其他篇章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对《内经》原文一些难句的理解。如《素问·疟论》关于疟疾寒栗与热渴的病机系“虚实更作、阴阳相移”的论点,完全可引入有无说为解,即阳气通过阴阳经腧入阴(里)出阳(外)所致。原文“夫疟之始发也,阳气并于阴,当是之时,阳虚而阴盛,外无气,故先寒栗也;阴气逆极,则复出之阳,阳与阴复并于外,则阴虚而阳实,故先(按:此字衍)热而渴。”寒栗之生因阳气由阳入阴,即由表入里,使表阳不足而里气盛则寒栗。热渴由于寒栗之后里气逆极,反出于阳(表),则表阳盛聚,又热又渴。其中“阳与阴复并于外”一句,有学者改“外”字为“内”,然按有无说分析,阳实阴虚是由于气从阴出阳所致,则原句无误,这样热渴之病机正与寒栗病机相对。④《素问·调经论》也讨论风雨寒暑、饮食居处、阴阳喜怒等病因。这似乎容易引导“邪正虚实”对“有无虚实”作解。实际上《调经论》讨论内外病因,系阐明“有无虚实”的病因学,而非“有无虚实”之气血失调的病机本身,正如《素问·疟论》阐发“虚实更作、阴阳相移”的病机时,并不否认暑、风、水气的病因作用一样。这表明有无虚实的产生存在外感内伤病因学因素,但在“气血以(已)并,阴阳(经腧)相倾”的病机观,和“有无虚实”的概念中,则摒弃了“邪盛则实、精夺则虚”的框框。正如高士宗在《黄帝素问直解》中,对《素问·调经论》病因一段原文作解:“上文血气交并、阴阳虚实,乃经脉不得其平,非六淫外感、七情内伤,故承上文而复论外感内伤、阴阳寒热之病。”

总之,有无虚实不是邪正虚实的转述,而是有人体物质能量异常的空间配置含义的特殊概念。

我们还可以复习《素问·至真要大论》一段要文作为这一观点的佐证:“愿闻病机何如?岐伯曰……(文略,内容为病机十九条)。故大要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此之谓也”。病机十九条精神是根据病象对病证进行六淫定性和脏腑上下定位。引文强调治病应“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具体阶段分三步:第一步:对病因(六淫)、病位进行分析判断,究竟患者之病,何邪之有?何邪之无?其人脏腑上下何处有异?何处无异?这就是“有者求之,无者求之”之意,“求之”求索也。这里“有者”“无者”不是“有无虚实”之有无。第二步:对病机深入分析虚实变化,即所患病证和脏腑经络、阴阳气血以及六淫之邪为虚抑或为实?这是确立治法的重要依据,故曰“盛者责之,虚者责之”,“责之”,判定虚实以为治法之据。第三步:确立治法,“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其中有两个思考,治法之一“必先五胜”,即针对六淫之属性和脏腑经络的五行生克关系,予以可制约的方法,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心火之旺予滋养肾水(阴)等等。治法之二,无论何证何病,均需“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治法之二所针对的虚实病机正是“有无虚实”之变。《素问·至真要大论》的治病大要,在诊断上“有无求之”“盛虚责之”,治法上“必先五胜”都可以在虚实病机方面兼取邪正和有无之论,但“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则是典型的有无说的治疗大法,不能引邪正说为依据,因为邪正说的治疗大法是扶正祛邪。可见在《内经》范围内,邪正说与有无说各司其用,不仅仅是《通评》和《调经论》的主张,也见于其他篇章。(三)有无说的基本观点

有无说是在经络气血理论基础上产生的虚实病机理论,在《内经》中许多篇章都有记载,《调经论》则作了最为系统集中的阐述,其要点如下:

1.生理观“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经腧分阴阳,血气由“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但是“阴阳匀平”“九候若一”是顺从生理需要的相对平衡,故“人卧血归于肝”(《素问·五脏生成论》),及卫气昼行于阳,夜入于阴等生理变化,应视为“阴阳匀平”“九候若一”的体现,而非偏聚病机。

2.病理观“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百病之生,皆有虚实”,“虚实之生”由“气血以(已)并,阴阳(经腧)相倾”,即由于阴阳(经腧)的气血输注、出入、聚散失衡所致。其虚实病机常“虚与实邻”(《灵枢·官能》)、相伴共生。

3.基本概念“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气血在不同部位之间的配置,呈异常聚盛者称“有”名“实”,反之为“无”名“虚”,这是关于物质和能量在空间的动态关系的概念。

4.临床表现“实”多见亢逆结滞之象,如笑、烦惋善怒、惊狂、呕咳上气、腹胀、泾溲不利、大厥、痛而拒按、脉大坚躁;“虚”多呈现衰退散失之象,如悲恐、息利少气、四肢不用、肢厥、痛而喜按、脉静等。还常将阳气的聚散有无作为虚实判断的主要标准,表现为气聚则热,气散则寒,所谓“言实与虚,寒温气多少也”(《素问·针解》),如《素问·调经论》关于“阳虚则外寒”“阳盛则外热”,分别以气不通达于表和气滞于表为阳虚、阳盛之解。

5.治疗原则

各种治法(针、药熨等),都应根据病位与经络的有无虚实关系,补虚泻实、随而调之。尤其强调通决气血灌溉的障碍,重视经脉气血流注不平而产生的各部位之间的虚实关系,以上调下,以左调右,由此及彼,以正阴阳不平。

需要补充说明三点:①有无说虽以气血不正为讨论对象,但包含了津液变化,因气津相生、津血同源,津液本身也存在一个空间的配置关系。②有无虚实的共生关系,系针对人体的整体范围而言,如杨上善在《黄帝内经太素》中曰:“是以言虚不无其实,论实不废其虚,故在身未曾无血气也”。“故在身未曾无血气也”指明了虚实伴生是以全身气血为基础和范围的。局部的相对变化,与全身性质的气血虚实不一定同步,即整体的气血之虚可以发生局部之实(由气血之壅所致),整体的气血之盛可以产生局部之虚(由气血不达所致),对整体而言,有无虚实多表现为此虚则彼实,此实则彼虚。故张子和说:“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表实者里必虚,里实者表必虚,经实者络必虚,络实者经必虚”(《儒门事亲·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以表里、经络这样大的整体范围作为虚实共生范围。但从临床实际而言,有无虚实的共生,并非只表现在不同部位之间,也存在同一部位发生虚实共生的病机变化。如肝硬化就既有肝脏瘀实,又有灌注不足而肝脏血虚两种变化。③鉴于此虚彼实的重要性不同和虚实隐显有别,在临床思维中常执重略轻,取显舍隐,强调虚实中的一端。如《素问·调经论》述血气相并为实,血气并走于上发为大厥,即是例子。其实大厥在血气并走于上的同时,当有下虚的一面,高士宗注曰:“……实者大厥暴死,是虚者固虚,而实者尤虚也”,因为气血上壅必伴下失,但大厥之急不在于下虚,而是上实。

以上说明有无说在《内经》虚实理论中已自成病机体系,在阴阳气血匀平的生理知识上,以有无虚实概念描述人体气血津液输注病机及相应的诊治规律,《内经》时代确是试图借助经络气血说,从空间物质能量的配置角度来认识人体的生理和病机的。(四)有无说与邪正说的区别

有无说和邪正说分别反映了不同病机实质的虚实变化,彼此相异互补,不可混淆。但除当代学者胡天雄曾指出《内经》的虚实定义有[7]邪正盛衰和营卫倾移两种外,《内经》本身及后世《内经》学者都无关于二说差异的叙述,因此本文只能根据二说各自的文献记载和理论属性,作出比较和引申性的区分。

1.邪正说以虚实描述邪正的形势和预后。有无说则用虚实表明气血津液聚散不平,稳态破坏。

2.邪正说的虚实对象广泛,“邪”包括外感内生一切不正之因,“正”有脏腑经络、神志形骸、营卫气血津液精等不同。但虚或实的对象界限却十分严格,实指邪盛,正盛不称实(《内经》发病学以正盛为实,与此义歧,详《灵枢·百病始生》“两实相逢,众人肉坚”);虚指正衰,邪衰不为虚(《内经》又有“虚邪”一词,与“正邪”相对,都是外邪名称)。有无说之虚实针对身体可流注的物质能量,内涵上无“外邪”成分。如“风雨之伤人也……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按:应为“不仁”),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故曰虚”(《素问·调经论》)。这两节原文所述都有外邪因素,但分别判断为虚和实,说明根据不在于有无外邪,而在于血气的动态,血气聚于分腠之间者为实,荣血泣、卫气去(侧重于“卫气去”)则属无者为虚。

3.邪正说之虚实在证候方面或纯虚或纯实或错杂,后世又衍有真假之辨。有无说的虚实则在整体上是共生的,是一种病变的两个侧面,无所谓真假。

4.邪正说意在捕捉病变的主要矛盾,以把握疾病传变、转归的依据。有无说旨在揭示各局部病变之间的统一性,例如同一热厥,邪正说的分析结论是内有邪实真热为病机之本,而外厥则为假寒,有无说则解释里有热外见寒的病机是阳热内闭、气不外达,内气有者为实、表气无者为虚。

5.虚实病机理论的治则是补虚泻实,这在邪正说中体现为扶正祛邪,而在有无说中为调经通决、平衡气血,各种治法,如“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折之,不足补之”(《素问·至真要大论》),“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及以上调下,以左治右等,皆从内外、上下、左右、前后彼此的气血配置关系中设定。

总之两说因视角之异,在虚实概念、内容观点和临床指导意义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但异同既对立又统一,两说所反映的病机,客观上经纬交织,互补相蕴,共同参与病机过程。如有无虚实之变,总有正气之虚或邪气之实的促发,即邪盛或精衰可导致经络气血津液分布失常而生有无虚实之变。在临床思维上,邪正虚实和有无虚实之间犹如与六淫、脏腑、阴阳、气血的相互关系一样,一起进入思维分析,在作出“寒犯太阳、收引经脉、项背气血失敷”这个结论时,就兼用了邪正说(寒客太阳为实)和有无说(项背气血失敷)。反映在理论上,都是《内经》虚实理论的核心,分别以《通评》《调经》为专篇阐述。(五)有无说的理论意义

有无说在《内经》之后没有取得如邪正说那样的理论地位,长期处于“潜在”状态,因而在总体上比较粗糙,尤其在辨证应用上仍较模糊,尚需就文献整理和临床、实验研究等方面做大量艰苦的工作,以期得到继承、发扬和提高。尽管如此,有无说绝不是过时的理论,首先,该说探讨体内物质和能量的空间异常分布、配置关系及其病机意义,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医学探索课题。其次,根据临床实践,有无说虽在细节上有待完善,但其客观性有实在的临床基础,在理论方向上也应是成立的。其三,中医学对人体的了解程度,与理论的丰富程度一致,将有无说正式列入中医基础理论,有利于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疾病,并可为某些治疗方法提供理论解释。例如厥证,或因实邪内闭,或因阴阳气血不足,从有无说的角度分析,均存在阴阳气血的敷布失调,故应注意“通其脏脉”,敷调气血这一环节,这与当代临床治厥不少用温通经络、活血化瘀等法是一致的。同样,有的血证需用温通、活血、引火归元等法治疗,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变血管张力、血流变学等因素,从而调节血的流量、分布。换言之,在一定条件下,血管张力、血流量、分布等,可能是导致出血的重要病理因素。其四,如前所述,有无说有助于正确地理解一些古文献的内容。

综上所述,有无说有独特的理论内容和应用价值,值得用积极的态度整理、发掘、研究和提高。参考文献

[1]任应秋.虚实补泻赘言[M]//全国中医研究班.中医专题讲座资料汇编(第一集).1971:141-151.

[2]刘家义《.内经》虚实新探[J].四川中医,1986,(5):3.

[3]胡天雄.素问补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362-363.

[4]毛世洪.医学三信篇[M].王忠云,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3.

[5]薛雪.医经原旨[M].洪丕谟,姜玉珍,点校.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2:10.

[6]郭霭春.黄帝内经素问校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96.

[7]胡天雄.素问补识[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362-363.(本文“一”原题“《内经》广义虚实理论述略”,载于陶广正、吴熙主编《医学求真集览》,中医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本文“二”原题“《内经》虚实理论之有无说辨”,载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均作修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