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观音文化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8 23:00:14

点击下载

作者:吴燕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观音文化史

中国观音文化史试读:

前言

白马驮经入华以来,苍狗白云,时移世易,佛教在漫长的岁月中已在中国深深扎根,尤其是观音文化,仅仅是佛教文献典籍中的经典、法门、仪轨、经咒、图谱等,便已品种繁多,汗牛充栋;至于不同身相和材质的造像,不同体裁、形态和意趣的文学曲艺等艺术作品更是浩如烟海,不可计数,形成了体系庞大且内容丰赡的观音文化。雪域高原的藏族人民更是将观音视为黑头藏人的先祖,从而创造出了迥异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藏传观音文化,对观音虔信深深植入民族的生命中。从文化学角度考量,这一文化,显然对中国哲学思想(尤其是宗教哲学)、历史文化、社会生活、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层次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气势恢宏、令人目眩神迷的文化景观,又是中国传统文化乃至新兴文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它令人着迷,引人赞叹,正是这一历久弥新的永恒魅力,成为作者写作此书的缘起。

本书在初步梳理观音文化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之上,尝试把握观音文化的流变以及发展。在写作架构上,力求体现“一纵一横”的特点:“一纵”即以历史时间为纵轴,主要探讨经典与教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观音崇拜发展演变的大致脉络;“一横”则是以观音崇拜为中心,主要从古籍整理、艺术、考古、文学、民俗等角度进行横向延伸,其辐射面包括观音经典的注疏、观音形象与造像、观音法门与仪轨、观音文艺与习俗,这些是观音文化的主要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章中,关于观音名号,历来研究者已言之甚详,因此本书未过多留驻,便转入到从印度传入的观音经典部分,兼及中土撰述的所谓伪经和被疑伪经的《楞严经》;正统佛教观音为显密共同尊奉,密教尤其是藏传密教中有不能外传之秘,观音法门与仪轨即是其中之一,在第四章观音法门中,凡所涉及均为汉藏显密观音经典中公开的内容部分;第五章“观音形象与造像”中,所涉主要观音形象为藏传佛教中独特且较多见的身相,以与汉地密宗观音做一区别。另外,全书中曼陀罗、补陀落迦等词有多种用法,遵循原文献中用法。

倚重文化的表达,中国人将对观音的虔信发挥到淋漓尽致。此书只是将弱水三千作一瓢之浅尝辄止,只求为于此有心者略尽绵薄之力,期望有所裨益。

谨此致谢同事杨光熙教授、柳和勇教授和詹亚园教授,以及为此书出版而奔走出力的周梅老师,并致谢生命中应当感恩的一切师长。吴 燕2015年9月5日第一章观音菩萨的名号与来历

在中国,自宋以来,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民众或有不知释迦佛者,然鲜有不知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者。不但信徒开口便称“南无阿弥陀佛”,祈福便诵“南无观音菩萨”,即便在一般民众之中,此二位也早已成为日常口头的赞叹语、祈使语。西方极乐世界之教主阿弥陀佛,与莅临人间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作为大乘佛教易行道中主要信仰的他力支持,充分地体现了大乘佛教普度众生的悲愿精神。

而观音菩萨名声尤为显赫,佛经记载,观音菩萨是修耳根获得正觉的,所以能听闻任何地方一切细微呼声。由于拥有“观其音声”的“方便之力”和随缘显相的“威神之力”,无论何时何方,“有危迫者,一心称观世音,略无不蒙济”。“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加之观音“以种种形游诸国土”,永不疲厌地利益有情,因此其影响力不仅远在诸菩萨之上,甚至远在诸佛之上。

据《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记载,观音本可成佛,但祂看到娑婆世界众生困苦,便发下弘天大誓,除非众生皆得解脱,否则永不成佛。而据《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中说:“此菩萨不可思议威神之力,已于过去无量劫中,已作佛竟,号正法明如来。大悲愿力,安乐众生故,现作菩萨。”《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则说观音菩萨是久远劫以前已成正等正觉之古佛,法号“正法明如来”,释迦曾在其身边作苦行弟子,经彼之教化始获证佛果。由于悲心广大,故倒驾慈航,来此浊世。因为祂经常示现救度众生,与娑婆世界众生特别有缘,因此被视作佛派来世间救难的使者,佛教慈悲的象征,更是佛教普度众生的象征。一、观音菩萨在佛教中的身份地位

观音在佛教中是何等地位?

观音是大乘佛教的菩萨之一,在大乘佛教中,为第二等果位。其地位高于罗汉,而次于佛。

菩萨,梵语为Bodhisattva,音译为菩提萨埵、菩提索埵、质帝萨埵,菩提意为“觉悟”,萨埵意为“众生”或“有情”, “有情”是有情识、有情感的众生,主要指娑婆世界之人。菩提萨埵全译为“觉悟众生”,即:使有情众生觉悟。菩萨不但自己求觉悟真理,解脱痛苦,同时自己还要求最高的圆满的觉悟,以成佛为目标。《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菩萨品》谓:“菩提不生,萨埵非有,萨埵者,他施之意,言以善施为事。”所以菩萨是自觉、觉他,但还没有达到觉行圆满的觉者,以上求佛果,下济众生,自度度人为目标。菩萨必须修行,以达到佛的地位。观音一直处于菩萨的地位,没有成佛。

大乘佛教以菩萨信仰为理论和实践体系的核心,故又名“菩萨乘”。大乘佛教认为无论出家僧人或在家居士,凡具有宏大心愿以上求佛果,下济众生,以自度度人为目标的修行者或成道者,均是菩萨。成道者为“觉悟了的众生”,称之为果地菩萨;修行者力求“使众生觉悟”,称之为因地菩萨。此二者皆是大乘佛教“普度一切众生”教义的承担者。日常所说的菩萨多指果地菩萨。

菩萨果位是通往成佛的涅槃境界的必经之路。要修成菩萨果位,必须以慈悲救济的思想为指导,以自我牺牲的精神为前提,慈济万物,广积福德,这是其必备的基本品德。一旦修成菩萨,还需依佛教的慈悲救济的宗旨和教义,救度众生。可见慈悲救济也是菩萨成佛的必要基础。《大智度论》云:“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所以者何?菩萨见众生生老病死苦、身苦、心苦,今世后世苦等诸苦所恼,生大慈悲,救如是苦,然后发心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以大慈悲力故,于无量阿僧祗世生死中,心不厌没。以大慈悲力故,久应得涅槃而不取证。以是故,一切诸佛法中慈悲为大。”一切修行从慈悲心开始,一切功德依于慈悲行而得成就。慈悲理念成为佛教弘法度生的出发点。

从慈悲理念出发,大乘佛教集中塑造了体现大慈大悲精神的三大神格形象: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地藏菩萨,分别于净土、人间、地狱各司其职:阿弥陀佛接引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观音菩萨解救众生现世之苦,地藏菩萨拯救地狱恶道众生。

其中观音菩萨与现实世界的无边众生联系最密切。祂的全称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摩诃萨”,祂在因地发菩提心,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证得圆通,达到与诸佛及众生同体,而发起慈悲、利他的菩萨行,祂是佛教慈悲的典型神格化身。《坛经》云:“慈悲是观音,喜舍是势至。”慈悲是观音法门的基本前提,这种以慈悲统摄一切修持法门的思想,为观音教义提供了坚实的依据。而观音菩萨的慈悲更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本可成佛却不欲成佛,倒驾慈航,入此秽土显具佛之大慈大悲,在藏语中祂被还称为“图杰钦波”,意即“大悲心”! 《观无量寿经》云:“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佛的大悲是六时中观察世间众生的善根与苦难,用各种方便之法来救济,故特称为大慈大悲。此系佛独具之大悲,非凡夫与二乘(声闻、缘觉)等所能起,其中具足了真诚、清净、平等、正觉。佛虽有大慈大悲但高高在上遥不可及,且佛的教法建立在众生通经明理,转识成智(或明心见性),靠自证觉悟而得解脱的“自力”基础上,以彻底解脱生死,往生佛国净土为根本,是觉悟的榜样但非救主,不许诺解除其现世中的苦难。因此需要一“他力”救济者的角色以佛法接引而令众生超脱因果轮回、救护众生现世的苦难,通过这种方便,“令诸众生离怖畏已,复教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永不退转”。大慈大悲的实践者观音菩萨正是大乘佛教“他力”救济者的代表。

救济一切众生是观音的神职与使命,因而祂不像远居天上的佛陀,既不可望又不可及,而是斡旋于天国与人间,从利乐众生出发,忧百姓之所忧,解百姓于倒悬。观音以无畏施于众生,无所取亦无所求,完全出于一种慈悲喜舍心、清净菩提心、广大平等心的道德行为,出于一种不掺杂个人功利的献身精神。祂志宏心坚、孜孜不悔的度脱众人的精神比佛来得亲切、来得实在、来得动人。

从大多数观音类经典记述中,可以看到观音是一位佛弟子,其神通之力远远不及如来佛。由于这位弟子的宿世之因及过人的智慧,所以深受老师的赏识,被委以传法教化众生的重任。观音菩萨不仅以佛法接引信众死后往生净土而得解脱,更重要的在于有六根互用之神通,能以目观尘世苦难众生的呼救声,兴慈运悲,拔苦与乐,解除现实生活中迫在眉睫的实际苦难。祂于生死苦海为作船筏,于无明长夜为作明灯,自然而然成为对大乘佛教慈悲救世精神的最深刻诠释。这使得观音无论在影响范围的广泛性还是影响力的深入程度上都超过了诸多的佛菩萨。二、“观世音”译名及其由来

观音,为“观世音”的简略称谓。观世音的名称来自其梵文名Avalokites′vara(发音为“阿缚卢枳帝湿伐逻”),国外有学者认为其梵文原意为“查看这个世界(的声音)的主”。

古译时期译名皆有“观”(世间)“音”之义:后汉支曜译为“观音”,曹魏康僧铠译为“观世音”,三国吴人支谦译为“窥音”,无罗叉译为“现音声”,竺法护译为“光世音”。

旧译时期鸠摩罗什译为“观世音”和“观音”,亦有“观”(世间)“音”之义,但也出现了“观世自在”(后魏菩提流支译《法华经论》)这种体现观音般若智慧的译名。

新译时期玄奘力主“观自在”的译名,亦有译为“观世音自在”者。

由此形成“观世音”和“观自在”两大译名系统。澄观法师明确指出:“梵文之中自有二种不同,故译者随异。”但在影响力及接受程度上以“观世音”最为深远,延续至今。

因华人有好简的习尚,南北朝时期开始“观世音”已被简言为“观音”。或以为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当系错认。

由于观音菩萨是以慈悲救济众生为本愿,故别名救世菩萨、莲华手菩萨、圆通大士等。

关于“观世音”名号的由来,诸经有三种记载如下:

第一,由宿世悲愿得名。《悲华经·诸菩萨本受记品》谓菩萨在远古因地修行时期,因发大悲誓愿而蒙宝藏如来授记:“善男子,汝观天人及三恶道一切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烦恼故,欲令众生住安乐故,善男子,今当字汝,为观世音。”

第二,以修四自利得名。《楞严经·耳根圆通章》谓菩萨自述,往昔恒河沙劫前,师事观世音如来,以闻思修,入于正定,观世音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

第三,由证果利他得名。《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谓,释迦牟尼佛就无尽意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的提问,答曰:“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观世音”汉语意为“观照世间的声音”。其意可解释为:一者从自修法门看,观世音菩萨是通过观察世间音声的虚妄不实而明心见性的,即“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楞严经》)。二者从度化众生的途径看,观世音菩萨是通过观察世间的音声而循声救苦的。因观世音菩萨有六根互用之神通,因而有特别的感应功夫,能“观”声音而非凡夫之听闻声音,“世音”则是世间众生痛苦中称念观音名号的悲苦之声。隋僧智能撰《观音玄义》,其中就“观世音”之名解释:“此言观世音,能所圆融,有无兼畅,照穷正性,察其本末,故称观也;世音者是所观之境也。万像流动,隔别不同,类音殊唱,俱蒙离苦,故曰观世音。”观世音之名具有强烈的慈悲救世的功利色彩,是现世利益和他力救助的相济融通。

而观自在之名则体现了其般若智慧。法藏之《心经略疏》曰:“于事理无碍之境,观达自在,故立此名(观自在)。又观机往救,自在无失,故以为名(观世音)。前释就智,后释就悲。”窥基著《般若心经幽赞》则谓:“观者照义,了空有慧。自在者纵任义,所得胜果。昔行六度,今得果圆。慧观为先,成十自在。”明代的蕅益注释《心经》说:“观者能观之智,即一心三观,通名观照般若也。自在者,繇证实相理谛,于诸境界得大解脱也。”其实,“自在”指“观”所可达到的境界,无无碍,圆满透彻。“观自在”是指通过观照人生宇宙的缘生性空,获大解脱,而得自由自在。这一名号一则表示大智慧,能够完全“自在”地洞察世界,达到万象圆融、事理无碍的境界;二则表示大慈悲,能应机赴感、寻声救苦,且普门示现,自在祓苦与乐,了无障碍。

观音菩萨救助一切有情众生,可以幻化出三十二种应身,随众生不同而现不同的身形,显示菩萨无所不包的广大的智慧,此为广般若。而广般若又体现在菩萨大悲心中,即是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的四无量心。“因为观世音菩萨有般若的智慧,照见五蕴皆空,所以能救苦救难。平常人执五蕴为世界、为我,就不能照见五蕴皆空,有自、有他、有人、有我。要能照见五蕴皆空,则人我、是非皆能消除。真正做到无人无我,则能以众人苦难为苦难,这样才能成就大慈大悲,才能成就大公无私的伟大人格,发挥救苦救难的作用。”这种无缘大悲的精神,正是佛教的根本,《大日经》(即《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中说:“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一切佛法的根本即是在大悲心实践,大悲行处就是成就一切佛法力的力量,观世音菩萨秉持并身体力行的正是发自菩提心的大悲精神,以大悲愿力显化救度的方便法门。三、观世音的身世来历

佛典中关于观音菩萨的来历说法不一,归纳起来,有如下说法:(一)不眴太子说《悲华经》云,往昔删提岚国有转轮圣王名无诤念,第一太子,名曰不眴,初习小乘,后与父王追随宝藏如来出家修行。无诤念被授记作阿弥陀佛,不眴太子在佛前誓愿:“……世尊,今我以大音声告诸众生:我之所有一切善根,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我行菩萨道时,若有众生受诸苦恼恐怖等事,退失正法堕大闇处,忧愁孤穷,无有救护,无依无舍,若能念我称我名字,若其为我天耳所闻、天眼所见,是众生等若不得免斯苦恼者,我终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宝藏佛寻为授记:‘善男子,汝观天人及三恶道一切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苦恼故,欲断众生诸烦恼故,欲令众生住安乐故。善男子,今当字汝为观世音。善男子,汝行菩萨道时,已有百千无量亿那由他众生得离苦恼。汝为菩萨时,已能大作佛事。' ……观世音菩萨寻礼宝藏如来,头面著地。尔时,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六种震动,一切山林悉出种种无量音乐,众生闻已即得离欲。其中诸佛皆与授记作如是言:‘散提岚界善持劫中,人寿八万岁,时有佛出世,号曰宝藏。有转轮圣王,名无量净,主四天下。其王太子,名观世音,三月供养宝藏如来及比丘僧,以是善根故,于第二恒河沙等阿僧祇劫后分之中,当得作佛,号遍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来,世界名曰一切珍宝所成就也。' ”(二)宝意童子说《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至菩萨授记经》(一名《观世音菩萨授记经》):“佛告华德藏:‘西方过此亿百千刹。有世界名安乐。其国有佛。号阿弥陀如来应供正遍知。今现在说法。彼有菩萨。一名观世音。二名得大势。' ”此二菩萨与佛前世化身威德王有段佛缘:“彼威德王,于其园观。入于三昧。其王左右有二莲花。从地踊出,杂色庄严。其香芬馥如天栴檀。有二童子化生其中。跏趺而坐。一名宝意。二名宝上。时威德王从禅定起。见二童子坐莲华藏。以偈问曰……是二童子说是偈已。与威德王俱诣佛所……时二童子即共同声,以偈问佛……二童子复说偈言:‘……我若于今始,起于声闻心,不乐修菩提,是则欺世尊,亦不求缘觉,自济利己身,当于万亿劫,大悲度众生……' ”“佛告华德藏:‘于汝意云何。尔时威德王者岂异人乎。我身是也。时二童子。今观世音及得大势菩萨摩诃萨是也。' ”宝上童子为大势至,宝意童子为观世音。又云:“阿弥陀佛正法灭后……观世音菩萨于七宝菩提树下,结跏趺坐成等正觉,号普光功德山王如来。”

此经中佛陀不但讲述了观音菩萨为莲花所化生的来历,还预言:阿弥陀佛正法灭后,观世音菩萨将继承佛位,成为西方世界的教主。(三)正法明如来说

此说见于《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佛言:‘此菩萨名观世音自在,亦名捻索亦名千光眼。善男子,此观世音菩萨。不可思议威神之力。已于过去无量劫中,已作佛竟号正法明如来。大悲愿力。为欲发起一切菩萨,安乐成熟诸众生,故现作菩萨。' ”为救众生正法明如来自降身份,放弃佛位,显化为菩萨。

其中观音菩萨自称是千光王静住如来的弟子:“过去无量亿劫。有佛出世。名曰千光王静住如来。彼佛世尊。怜念我故,及为一切诸众生故,说此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以金色手,摩我顶上,作如是言。‘善男子!汝当持此心咒,普为未来恶世一切众生作大利乐。’我于是时。始住初地,一闻此咒故,超第八地。我时心欢喜故,即发誓言:‘若我当来,堪能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即时身生千手千眼具足。’发是愿已。应时身上千手千眼悉皆具足。十方大地。六种震动。十方千佛。悉放光明。照触我身。”

过去是正法明如来,现在是观世音菩萨,未来是普光功德山王如来,此三身一体,均为观世音菩萨为度众生而示现的。(四)观世音佛弟子说

此说见于《楞严经》:“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世尊!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与佛如来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世尊!彼佛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 ”

一佛一菩萨皆以观世音为名,于情于理都有些出人意料。况《楞严经》在佛教史上有真伪之争,较为严谨审慎的学人较少接受这一说法。第二章观音经典

佛教的经藏中,不包括流传于民间的观音伪经,单单与观音有关的显、密经典就多达80余部。传世观音经典从文字语种上分,有梵文经、汉文经、藏文经、西夏文经、于阗-塞文经、蒙古文经、回鹘文经、满文经等;从教派分大致分显、密两种,显宗又有净土宗、华严宗、天台宗等各派观音经典之别,密宗又有汉地密宗和藏传密宗观音经典之分,复杂多样难以计数。单单据当代台湾会性法师《大藏会阅》中录入的汉文观音经典,若列别译、重出及疏注等经本,约百种以上。一、汉文观音经典

在数千卷汉文大藏经中,介绍或提及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本生故事、修持方法、大悲愿行、神通感应事迹的经典甚多,例如:《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华严经·入法界品(善财童子参礼观世菩萨)》《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维摩诘经》《大宝积经》《成具光明宝意经》《悲华经》《地藏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楞严经·观音耳根圆通》等,这些经典从内容上可分为七个类型:(1)救难类;(2)净土往生类;(3)般若类;(4)华严类;(5)授记类;(6)密宗类;(7)中土撰述类(包括灵验感应类)。《楞严经》有“一代法门之精髓”之誉,但也被指为中土伪撰,单独介绍,并附于中土撰述类之后。(一)救难类观音经典

早期传入中土的观音译经以大乘一系观音为主,首要者为《法华经》。《法华经》“会三归一”,开示一乘妙法,被誉为众经之王,《法师功德品》称:“是《法华经》藏,深固幽远,无人能到。”据传《法华经》六出三存,现存:西晋竺法护《正法华经》十卷二十七品,据梵文贝叶经于太康七年(286)译出;姚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七卷(后世改八卷)二十八品,据龟兹文本于弘始八年(406)译出;隋阇那崛多与达摩笈多《添品妙法莲华经》七卷二十七品,据印度梵文贝叶经于仁寿二年(602)译出。妙本最简,添品其次,正本最详。流传于日本、中国者,以妙本为主。《法华经》藏文译本为苏任陀罗菩提(或译日帝觉)和西藏译师僧纳南·智军所译,题名《正法白莲华大乘经》。

其《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的观世音号称“救苦观音”,为中土观音信仰的主体。就整个《法华经》之内容观之,该品似乎与《法华经》之核心内容关系不大,具有独立性,所宣教义又是多与全经相悖,学界推定其出现的时代应较晚,是在该经主体结集完成后被附入。但普门品与方便品、如来寿量品等作为宣说大乘菩萨济度众生妙用的经文,最终被誉为法华四要品而广传于世。《正法华经》中观音被译成“光世音”,第二十三品即是《光世音菩萨普门品》,主要宣说观音菩萨的无感不通、普门示现的威德灵感。是观音救难教义的集中体现,也是观音经典最著名者。经中叙述无尽意菩萨和佛的两番问答。初番问答“光世音”菩萨得名因缘,阐明何谓“光世音”:“若有众生,遭亿百千垓困厄患难苦毒无量,适闻光世音菩萨名者,辄得解脱无有众恼,故名光世音。”次番问答光世音菩萨的威神之力,简洁明确地宣讲了光世音慈悲救难的“志愿”“威神功德”为众生说法而显化不同身相的“善权方便”:“光世音境界,威神功德难可限量,光光若斯,故号光世音。”“光世音菩萨,游诸佛土,而普示现若干种形,在所变化开度一切。是故族姓子,一切众生咸当供养光世音。”并教导众生回应光世音之法:“假使有人,闻光世音所行德本,终不虚妄,世世安隐至无极慧。其光世音,神足变化普至道门,所显威神而无穷极。”而获取救度之法也至为简便:一是“称其名”;二是“闻名”;三是“一心自归”;四是“供养”。末段特别赞叹光世音菩萨弘誓、慈力、劝当忆念归敬。颂文之后,以持地菩萨称赞得闻本品功德作结。《光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一次完整表述了观世音救难教义,第一次全方位地向中土输入了观音信仰体系。《光世音菩萨普门品》一经①译出即“别传一品,流通部外”,名之《光世音经》。

①〔隋〕智:《观音玄义》卷下,《大正藏》第34册,第891页下。

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第二十五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亦云“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并列举观世音的神通:救七难(火、水、风、刀杖、怨贼、鬼、枷锁)、解“三毒”(贪、嗔、痴)、得“二求”(求男女)。《普门品》不久亦被摘出,名曰《观世音经》,单独流通并在民间盛行。

隋译《添品妙法莲华经》的《普门品》加入了阇那崛多在北周时译出的《普门品偈》(后编入今传的《妙本法华经》),此外还将救七难扩充为救“十二难”。唐译《四十华严》观音救难的范围更有所增益。

关于《普门品》的释论专著有:

[1]隋智撰《观音玄义》《观音义疏》。

[2]宋知礼著《观音玄义记》《观音义疏记》。

[3]宋遵式述《释普门品重颂》。

[4]清灵耀说《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肤说》。

其余注疏、论述则散见于《法华经》相关著作中。(二)净土往生类观音经典

净土类往生类观音经典代表是净土三部经中的《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1.《无量寿经》

全称《佛说无量寿经》,简称《大无量寿》《双卷经》等。曹魏时期康僧铠译。共两卷。

此外,现存的汉文异译本还有:东汉支娄迦谶译《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四卷,吴支谦译《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两卷,唐菩提流支译《无量寿如来会》(即《大宝积经》第五会)两卷,北宋法贤译《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三卷。

藏文译本为印度胜友、施戒与西藏译师智军合译,收于藏文大藏经甘珠尔中。

叙述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为大比丘众及普贤、慈氏等菩萨说法,谓过去世自在王佛时,有国王出家为僧,号法藏,发四十八大愿,称:“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后于十劫前成佛,号“无量寿”。其国土名安乐,或称净土,其国人皆能趋向佛之正道。彼国菩萨都得到一生补处(即隔一生而成佛),以观世音、大势至为上首。释迦牟尼叙净土之庄严,最后劝弥勒及诸天众生等精进修行,以求往生彼佛国土,等等。

宋代王日休以现存汉译四本(除唐译《无量寿如来会》)校辑会为一本,题名《大阿弥陀经》。后来清代魏源编为《无量寿经会译》一卷。

现存主要注疏:

[1]隋慧远撰《无量寿经义疏》二卷。

[2]隋吉藏撰《无量寿经义疏》一卷。

[3]唐圆测撰《无量寿经疏》三卷。

[4]唐玄一撰《无量寿经记》三卷。

[5]唐寂证撰《无量寿经述义》三卷。

[6]清彭际清《无量寿经起信论》三卷。2.《观无量寿佛经》

简称《观经》,据考或结成于西域,畺良耶舍于刘宋元嘉元年(424)译出,一卷。《观无量寿佛经》是对《无量寿经》净土思想的进一步发挥,叙述释迦牟尼佛应摩竭提国王后韦提希夫人之请,在频婆娑罗宫为信众讲述观想阿弥陀佛的身相和极乐净土庄严的十六种观想方法(十六观)。

在第十观——“观音观”中,详述观音的庄严形象,为信徒僧众宗教冥想之基础:“此菩萨身长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身紫金色,顶有肉髻,项有圆光,面各百千由旬。其圆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释迦牟尼;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萨,无量诸天,以为侍者。举身光中,五道众生,一切色相,皆于中现。顶上毗楞伽摩尼宝以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观世音菩萨,面如阎浮檀金色,眉间毫相,备七宝色,流出八万四千种光明;一一光明,有无量无数百千化佛,一一化佛,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变现自在,满十方世界。臂如红莲华色,有八十亿微妙光明,以为璎珞。其璎珞中,普现一切诸庄严事。手掌作五百杂华色,手十指端,一一指端,有八万四千色,犹如印文;一一画,有八万四千色;一一色,有八万四千光;其光柔软,普照一切。以此宝手,接引众生。举足时,足下有千辐轮相,自然化成五百亿光明台。下足时,有金刚摩尼华,莫不弥满。其余身相,众好具足,如佛无异。唯顶上肉髻,及无见顶相,不及世尊。是为观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相,名第十观。”

佛告阿难:“若欲观观世音菩萨者,当作是观。作是观者,不遇诸祸,净除业障,除无数劫生死之罪。如此菩萨,但闻其名,获无量福,何况谛观。若有欲观观世音菩萨者,先观顶上肉髻,次观天冠。其余众相,亦次第观之。悉令明了,如观掌中。”

通过佛陀之口,并言观观世音菩萨之效,进而提示如何观想:“欲观观世音菩萨者,先观顶上肉髻,次观天冠,其余众相,亦次第观之,悉令明了,如观掌中。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同时,观音作为西方三圣之一及阿弥陀佛两大胁侍菩萨之一的身份得到确定:“无量寿佛,伫立空中,观世音、大势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炽盛,不可具见,百千阎浮檀金色,不得为比。”

再有,《观无量寿佛经》对观世音与大势至形象做了区别说明。观世音“顶上毗楞伽摩尼宝以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大势至“此菩萨天冠,有五百宝华,一一宝华,有五百宝台,一一台中,十方诸佛净妙国土广长之相,皆于中现。顶上肉髻,如钵头摩华,于肉髻上,有一宝瓶,盛诸光明,普现佛事。余诸身相,如观世音,等无有异”。《观无量寿佛经》细述观音作为彼岸接引的胁侍菩萨接引九品往生的情景,九品往生是:

上品上生:或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经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此三者临终感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等无量大众,执金刚台,授手迎接,往生彼国。即时悟无生法忍。

上品中生:行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但善解义趣。深信因果,不谤大乘。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持紫金台,与千化佛授手相迎。往生后紫金台,如大宝华,经宿即开。经于七日,得不退转。经一小劫,得无生忍,现前受记。

上品下生:行者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与诸菩萨持金莲华,化作五百化佛授手来迎,即得往生。一日一夜,莲华乃开。七日之中,乃得见佛。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

中品上生: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其人所。行者见已,心大欢喜,自见己身,坐莲华台,长跪合掌,未举头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莲华寻开。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脱。

中品中生: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沙弥戒、具足戒,威仪无缺,命欲终时,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华,行者自见坐莲华上,生于西方极乐世界。经于七日,莲华乃敷。闻法欢喜,得须陀洹。经半劫已,成阿罗汉。

中品下生:若有善男善女,孝养父母,行世仁慈。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与法藏比丘四十八愿。至心信乐即生西方极乐世界。经七日已,遇观世音及大势至,闻法欢喜,得须陀洹。过一小劫,成阿罗汉。

下品上生:或有众生,虽不诽谤方等经典,然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智者复教合掌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尔时彼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来迎。乘宝莲华,随化佛后,生宝池中。经七七日,莲华乃敷。当华敷时,大悲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放大光明,住其人前,为说甚深十二部经。闻已信解,发无上道心。经十小劫,具百法明门,得入初地。

下品中生: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化佛菩萨来迎接,即得往生七宝池中莲华之内。经于六劫,莲华乃敷。观世音、大势至,以梵音声,安慰彼人,为说大乘甚深经典。闻此法已,应时即发无上道心。

下品下生:或有众生,造五逆十恶,具诸不善。临命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妙法,教令念佛。至心称南无阿弥陀佛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来迎。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于莲华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

九品往生的种种描述对后世净土系观音教义有重大影响,是观音接引信仰最重要的经典依据,对于希求往生极乐世界的信众而言,在救难之外,观音又多了一重西方极乐世界接引菩萨的身份。

其重要注疏有:

[1]隋智述《观无量寿佛经经疏》一卷。据日本学者望月信亨考证,此疏为唐人伪作。

[2]隋慧远撰《观无量寿佛经义疏》二卷。

[3]隋吉藏撰《观无量寿佛经义疏》一卷。

[4]唐善导集记《观无量寿佛经经疏》四卷。

[5]唐法聪撰《释观无量寿佛经记》一卷。

[6]宋知礼述《观无量寿佛经经疏妙宗钞》六卷。(三)般若类观音经典

般若类观音经典以《大智度论》中关于观音的般若理论和《心经》为代表。1.《大智度论》《大智度论》,古印度时期龙树菩萨(约3世纪)撰,鸠摩罗什译,100卷。

亦称《摩诃般若释论》《大智度经论》《大慧度经集要》《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释论》,简称《智度论》《智论》《大论》,为论释《大般若经》之作。是大乘佛教中观派重要论著。《大智度论》主要讲述中道实相,以二谛解释实相之理,发挥般若思想,从“诸法实相”立场极力阐明大乘菩萨思想及六波罗蜜的宗教实践,对《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作系统解说及论证。对《大般若经》的“性空幻有”等思想有所发挥,故被称为“论中之王”。

早期输入的般若经论中,观音已是般若的代表。如姚秦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和南朝月婆首那译的《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中,观音都是般若法会的参加者,深具高超微妙的般若智慧。《大智度论》更是般若智慧型观音教义的重要经典依据。“若有菩萨具足菩萨事……如文殊师利、毗摩罗诘、观世音、大势至、遍吉等诸菩萨之上首,出于三界,变化无央数身,入于生死,教化众生故。如是希有事,皆从甚深般若波罗蜜生。”观音的智慧、度生的誓愿与方便、显化不同身相的神力,皆是般若之故。鸠摩罗什译《思维要略法》中说:“惟一大乘……又当入是甚深微妙一相一门清净之法,当恭敬普贤、药王、大乐说、观世音、得大势、文殊、弥勒等大菩萨众,是名一心精进,如说修行。”观音以般若智慧为修行度世之指导,是修习者深入般若的阶梯。《大智度论》云:“如遍吉菩萨、观世音、得大势、明网无量光菩萨等,能有是力,身出无量光明,能照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问曰:‘菩萨身光如是,本以何业因缘得?’答曰:‘身业清净,故身得庄严。' ”祂以般若智慧为修行度人的指导,虽起万行而无执著,身业清净无染,是故能得大庄严光明照耀。

主要注疏:

东晋慧远撰《大智度论钞》20卷。

慧远认为鸠摩罗什本译文“繁秽”,删削内容,撮其要旨,详加阐述。谓“其为要也,发轸中衢,启惑智门,以无当为实,无照为宗。无当则神凝于所趣,无照则智寂于所行。寂以行智,则群邪革虑,是非息焉;神以凝趣,则二谛同轨,玄辙一焉”。2.《般若心经》

对观音的般若法门具体而微的阐述,在《心经》得到高度实现,观音的般若智慧获得最为精微的展示,而这种般若智慧正是对全部大乘佛教般若学说的高度总结。《心经》全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也称《般若波罗蜜心经》,略称《般若心经》或《心经》。“心”(梵语hrdaya)指心脏,意指“精要”“心髓”。本属《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中的一节,佛教中以《大般若经》为大乘佛教中最古老、最重要的经典,而《心经》则将此经典浓缩成最精简的佛教根本思想。全经只有一卷,经文总约260余字,字数虽少,却统摄了600卷《大般若经》的心要,言简而义丰,词寡而旨深,乃大乘佛法之深法、《大般若经》之心髓。故一般作为单行本流传于世。其中,玄奘译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一载玄奘得此《心经》经历:“初,法师在蜀见一病人,身疮臭秽衣服破污,愍将向寺施与衣服饮食之直。病者惭愧乃授法师此经。”《心经》是观世音菩萨得到佛的允许,为舍利弗诠释的大乘修心法要。一般而言,经是佛所说,论是菩萨造,《心经》中观世音菩萨代佛说法,其地位被抬高到与佛等量齐观,从而为中国的观音般若智慧教义奠定理论基础。

经文全文如下: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

原来《大品般若》的《大明品》及《劝持品》,都直接以般若为明咒,并无另外的咒文,本经所出咒文,亦见于《陀罗尼集经》卷三《般若波罗蜜多大心经》段,或系后世所加。《心经》的内容可以分为五个层次:首先标明能观之智,即“深般若”;其次是辨析所观境,遮遣蕴、处、界“三科”,十二因缘、四谛、智、得,以此显示诸法实相即为空相,断去“法执”;第三是显示所得之果,即“心无罣碍”, “无有恐怖”, “离一切颠倒梦想苦恼,究竟涅槃”;第四是证明般若妙智之果,阐明诸佛皆依甚深般若而得无上菩提,证成佛道;最后是以咒语赞叹般若,意在显示般若妙慧有殊胜功用,能速疾成就菩提,获得最高解脱。

而全经极力阐扬的“深般若波罗蜜多”的最终目的在于首句之“度一切苦厄”,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多,目的非他,而在誓愿利益一切众生。

由于经文简短,便于持诵,《心经》流行甚广。其中玄奘译本,仅260字。

历代的汉文译本颇多,主要有:

[1]唐玄奘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本)。

[2]唐义净译《佛说波罗蜜多心经》。

[3]摩揭陀国三藏法月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别本(广本)。

[4]摩揭陀国三藏法月重译《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广本)。

[5]罽宾国三藏般若共利言等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广本)。

[6]唐三藏智慧轮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广本)。

[7]唐三藏法藏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广本)。

[8]宋西天三藏施护译《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

此外主要的音译本为:

敦煌石室本《唐梵翻对字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广本),音译。

德格版《西藏大藏经》里主要的藏文译本有:

[1]印度无垢友与(藏)译师宝车比丘译《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广本),归入续部。

[2]《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广本),归入般若部。

近代以来,还有由藏译汉的《心经》,如由日僧能海宽由藏文译为日文、周止庵又由日文译为汉文的《般若心经》。译藏为汉的有王尧译本、孙慧风译本、楚禅译本、慧清译本、超一译本等。还有很多手抄本《心经》,敦煌文献中,抄自玄奘译本的有44种,抄自法成译本的有6种。《心经》的注疏相传有200余种,仅中国撰述即有40余种。方广锠先生整理收集了古今18种译本和18种注本,出版《般若心经译注集成》,可谓目前《心经》最完整的集结。

著名的《心经》汉文注疏本有:

[1]唐窥基注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

[2]新罗僧人圆测注疏《佛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赞》。

[3]《三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惠忠、宋道楷和怀深三人注。

[4]唐法藏撰《般若波罗蜜多心略疏》。

另外在敦煌遗书中还有当时影响较大,但未能传承下来的《心经》汉文注疏本:

[1]唐慧净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疏》。

[2]唐智诜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疏》。

著名的《心经》藏文释论有:

[1]吉祥狮子撰《般若心经注·密咒道释》。

[2]无垢友撰《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广释》。

[3]莲花戒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

[4]阿底峡撰《般若心经注》。(四)华严类观音经典

华严类观音经典首推《华严经》。《华严经》全名《十方广佛华严经》,是释迦牟尼成佛后宣讲的第一部经典,是华严类代表性经典。《高僧传》记载:唐太宗问隐士孙思邈:“‘佛经以何经为大?’孙曰:‘华严经为诸佛所尊大。’帝曰:‘近玄奘三藏,译大般若经六百卷,何不为大,而六十卷华严经独得大乎?’孙曰:‘华严法界,具一切门,于一门中,可演出大千经卷,般若经乃华严宗一门耳。’太宗乃悟,乃受持华严。”明末高僧憨山大师亦云:“不读诵华严经,不知佛家之富贵。”《华严经》历来被大乘佛教所推崇,被誉为“经中之王”和“王中之王”。《华严经》汉文译本有三种:一为东晋佛驮跋陀罗译本,共六十卷七处八会,三十四品,又称“六十华严”;二为唐武周时期实叉难陀译本,八十卷,三十九品,又称“八十华严”;三为唐贞元年间般若的译本,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略称《普贤行愿品》,四十卷,或称“四十华严”,为《华严经·入法界品》之别译。以八十华严译本文义最为畅达,品目也较为完备,在汉传佛教中流传也最为广泛。

藏文译本系由印度的胜友、天王菩提与西藏译师智军从梵文译出,遍照护复校,为一百一十五卷,内分四十五品,前四十四品相当于八十华严译本前三十八品,第四十五品当于八十华严译本第三十九《入法界品》。

宣讲观音法门的《入法界品》是《华严经》第三十九品。原是独立的经文,龙树在《大智度论》中就称其为《不可思议解脱经》(或简称为《不思议经》),西秦时期圣坚曾单独译出,名为《罗摩伽经》,后被编入《华严经》。它不仅相当完整地体现了《华严经》的几乎全部思想,更为重要的是针对《华严经》核心旨趣——深入法界、随顺法界,它提供了典型例证和具体方法:其中叙善财童子参访文殊、普贤等善知识,计有五十三位善知识为善财童子演说随顺法界、深入法界之法。第二十三参即是观音菩萨。观音本非主要弘讲的对象,但因时人对其崇奉程度远在文殊、普贤等菩萨之上,观音所讲“大悲行解脱法门”成为观音信仰的重要部分。《入法界品》阐述观音大悲法门,实为对《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踵事增华。《入法界品》延续了《法华经·普门品》中对观音救难教义的宣传,观音更深入世俗生活,救难范围比《普门品》有所扩大,可救众生“贫穷恐怖”“诤讼恐怖”“恶道恐怖”“不同意恐怖”“爱不爱恐怖”“逼迫心恐怖”“愁忧恐怖”“懈怠恐怖”“邪淫贪色恐怖”, 《罗摩伽经》又增入“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所求不得,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七苦。这些苦难,不具备危急性,但却在现实中随处可见可感,而观音也无处不在地处处施救。

而观音救度众生方法也机动灵活,能以“惠施”“同事”“出微妙音”“威仪说法”“同止”等方式,“显现妙身不思议色摄取众生”, “随其所应”。

关于观音救世方便的法门,《罗摩伽经》谓是:“或以布施摄诸悭贪,或以持戒摄诸毁禁,或以忍辱摄诸恚恼,或以精进摄诸懈怠,或以禅定摄诸乱心,或以智慧摄诸愚痴。以六和敬善顺众生,以四摄法摄取众生。”

北凉昙无谶译《悲华经》,其中曾对般若智慧型观音教义的出现作了基本的解释,《入法界品》将这一新出现的观音教义与已有的称名救难型观音教义、净土接引型观音教义之间做出协调,经中记述观音对前来求教的善财说:

我以此菩萨大悲行门,平等教化一切众生,摄受调伏,相续不断。善男子,我住恒此大悲行门,常在一切诸如来所,普现一切众生前。随所应化而为利益。或以布施摄取众生,或以爱语摄取众生,或以利行,或以同事摄取众生;或现种种微妙色身摄取众生,或现种种不思议色净光明网摄取众生;或以音声善巧言辞,或以威仪胜妙云使,或为说法,或现神变,令其开悟,而得成熟,或为化现……同类之形,与其共居而成熟之。善男子,我修行此大悲行门,愿常救护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离险道怖,离热恼怖,离迷惑怖,离系缚怖,离杀害怖,离王官怖离贫穷怖,离不活怖,离恶名怖,离于死怖,离迁移怖,离爱别怖,离怨会怖,离逼迫身怖,离逼迫心怖,离忧悲叹怖,离所求不得怖,离大众威德怖,离流转恶趣。复作是愿,愿诸众生若念于我,若称我名,若见我身,皆得免离一切怖畏。善男子,我以此方便,令诸众生离怖畏,住于正念;复教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至不退转。

其中“常在一切诸如来所”包括西方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这就与净土接引型观音教义取得了协调。“念于我”“称我名”“见我身”从而离各种“怖”等,俱属称名救难型观音教义。“令诸众生离怖畏……复教令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至不退转”,为般若智慧型观音教义。据此,三者关系非常完整协调:即观世音往来于极乐世界、娑婆世界及其他一切世界,以各种方便手段来教化众生,令其离苦,进而引导众生修习般若法门。

因为观音救度的最终目的在于“除灭恐怖,而为说法,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得不退转。未曾失时……断一切众生不善根流,出生一切众生诸善根流,除灭一切诸生死流”,不仅救难,而且关注最终解脱:摆脱轮回、永断苦难。欲达此目的,观音先显化妙身摄取众生,然后相机说法,谆谆诱导其发愿修习般若智慧,证悟实相境界,获得“永不退转”的终极解脱境界。这种大悲救难与智慧解脱结合的观音教义正是《华严经·入法界品》不同于《法华经·普门品》之处。

关于《华严经》的权威性注疏有:

[1]隋吉藏撰《华严经游意》一卷。

[2]唐杜顺撰《华严法界观门》《华严五教止观》(此二书则为阐明华严观行之宝典,亦为华严创宗要籍。《华严五教止观》中“华严三昧门”指出了入不思议法界的妙门——缘起法的不可分别性)。

[3]唐智俨撰《华严经搜玄记》(亦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十卷。

[4]唐法藏撰《大方广佛华严经探玄记》(简称《探玄记》)二十卷。

[5]唐澄观撰《华严经疏钞》六十卷、《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六卷。

[6]唐宗密撰《华严原人论》一卷、《注华严法界观门》一卷、《注华严法界观科文》一卷、《华严心要法门注》一卷。

[7]唐慧苑撰《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十五卷。

[8]唐李通玄撰《新华严经论》四十卷、《华严经合论》一百二十卷。(五)授记类观音经典

观音是何来历?身世如何?未来将往何处去?这些对于信众而言心心念念的疑团无论净土类经典、法华类经典、华严类经典还是般若类经典竟未提及。直至东晋南北朝时期,才有关于观音身世与未来成道说明的经典传入中土,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观世音授记经》《悲华经》《大乘悲分陀利经》,其余散见于其他经典的章节之中。1.《悲华经》

今存两种汉译本:一为《悲华经》,十卷本,北凉中天竺沙门昙无谶译;一为《大乘悲分陀利经》八卷三十品,译者失佚。或以为系东晋道所译。较昙无谶译本简洁,更近经文原貌。《悲华经》藏文译本,系9世纪印度胜友、天主觉、智慧铠与西藏译师智慧军等译,凡十五卷。内容与八卷本《大乘悲分陀利经》雷同。《悲华经》虽旨在叙述和赞叹释迦如来于秽土成佛之广大誓愿,但也述及诸佛、菩萨之本生和净土成佛之大悲愿行。其中谓,往昔删提岚国有转轮圣王无诤念之太子,名曰不眴,初习小乘,只知供养宝藏佛和僧人,追求的是功利性修福,后与其父无诤念追随宝藏如来,转向般若法门的修行。无诤念被授记作阿弥陀佛。不眴太子在佛前誓愿求无上菩提,并发愿度尽一切众生。继而请求在阿弥陀佛正法灭后即位作佛。宝藏如来因不眴太子的誓愿而授记其为观世音菩萨,并满足了他即位作佛的请求。观音的这一身世来历巧妙地将般若智慧法门和救苦救难法门结合,既说明了观音救难度人的品格,又引导了信众对观音般若智慧的关注,还解释了缘何能在西方极乐世界作接引菩萨和继承西方教主的佛位。《悲华经》将观音塑造为般若智慧的修行者,在掌握了般若智慧之后,誓愿欲令众生如己般掌握般若智慧以获最终解脱。观音作为无上菩提的宣示者、证得者、阐释者和宣扬者的身份于此得到了有力的支持,观音具备无上般若智慧的教义自此有经可据。2.《观世音菩萨授记经》《观世音菩萨授记经》,一名《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至菩萨授记经》。全一卷。刘宋昙无竭译。

此经历史上四译,两佚两存:第一是西晋竺法护译《光世音大势至授决经》,一卷,简名《观世音授记经》;第二是西晋聂道真译《观世音授记经》,一卷。此两种译本今阙佚。第三是刘宋昙无竭译,《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授记经》,一卷,又简称《观世音菩萨授记经》;第四是赵宋施护译《佛说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二卷,为同本异译。此两种译本现存。

经文叙佛在波罗奈国鹿苑中,华德藏菩萨请问:菩萨如何得如幻三昧?佛谓是无依止法,可得“如幻三昧”。“如幻三昧”具体而言,“谓一切法从缘而起,虚假而有。一切诸法,因缘而生。若无因缘,无有生法。虽一切法从因缘生,而无所生。如是通达无生法者,得入菩萨真实之道,亦名得入大慈悲心,怜愍度脱一切众生。善能深解如是义已,则知一切诸法如幻,但以忆想语言造化法耳。然此忆想语言造化诸法,究竟悉空。善能通达诸法空已,是名逮得如幻三昧。得三昧已,以善巧方便,能化其身,随众形类而成善根,而为说法,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华德藏菩萨问及他方世界有人得此三昧否?佛说观音、势至二大士皆得此三昧。华德藏菩萨便请佛召此二菩萨。二菩萨来到佛前,广兴供养。华德藏问二菩萨发心久远及未来成佛因缘,佛说过去劫观音、势至发心正道之因缘,授记阿弥陀佛灭度后,观世音菩萨次补佛处,彼佛灭度后,大势至菩萨次补佛处。《观音授记经》的“如幻三昧”实为般若三昧。因证得“如幻三昧”,故成就观音的大慈悲心,令其能随类化身。观音成为般若智慧的证得者和弘扬者,这与《悲华经》中观音作为般若智慧的修行者、证得者和弘扬者的身份是一致的。这两部经典为般若解脱型观音教义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六)密宗类观音经典

密宗中涉及观音的经典颇多,例如,《大日经》《理趣经》《不空绢索神变真字经》《金刚恐怖集会方广轨仪观自在菩萨三世最胜心明王经》《陀罗尼集经》《一切功德庄业王经》《清净观世音普贤陀罗尼经》《菩萨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大方广曼殊利经》《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之昧大教王经》《阿俐多罗陀罗尼阿噜力经》《大悲心陀罗尼经》等。以下对在汉地影响较大的经典作一简略介绍。1.《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经》《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经》一卷,东晋天竺居士竺难提译。

此经又名《请观音经》、《请观世音经》《消伏毒害经》《消伏毒害陀罗尼经》《请观世音消伏毒害陀罗尼经》。是最早由印入华的杂密观音经典。

经文记述佛在毗舍离国时,国遇大恶病,月盖长者请佛设法救济。“佛言,去此不远,正立西方,有佛名无量寿,菩萨名观世音、大势至,恒以大悲救济苦厄。”其地名曰“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无物质匮乏之苦,亦无生老病死之忧,无患得患失之思,更无劳苦奔波之险。

佛请来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二大菩萨。观世音菩萨便教他们称念三宝及观世音菩萨本身名号,并且讲说了《十方诸佛救护众生神咒》。“尔时,世尊怜悯众生覆护一切,重请观世音菩萨,说消伏毒害陀罗尼咒。尔时观世音菩萨,大悲熏心承佛神力,而说破恶业障消伏毒害陀罗尼咒。”还亲口说:“一切怖畏一切毒害一切恶鬼虎狼狮子闻此咒时口即闭塞不能为害。破梵行人作十恶业。闻此咒时荡除粪秽还得清净。设有业障浊恶不善。称观世音菩萨诵持此咒。即破业障现前见佛。”

接着佛又进一步详细说明受持观世音菩萨名,诵念《破恶业障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的种种功德,并口授《大吉祥六字章句》和《灌顶吉祥陀罗尼》,最大限度地宣说三咒效用,将陀罗尼咒语的功效发挥得淋漓尽致。《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经》一向被天台宗所重视,天台宗依据本经制定请观世音菩萨及忏悔时所行的观音忏法,又依其《大吉祥六字章句救苦神咒》立大悲观世音等六观音。

主要注疏:

[1]隋智撰《请观音经疏》一卷。

[2]宋智圆撰《请观音经疏阐义钞》三卷(现行本作四卷)。2.《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唐西天竺僧人伽梵达摩译,略称《千手经》。是密宗影响最大的观音经典。

此经述释迦于补陁落迦山观世音宫殿道场集会,观世音于大会中密放神通,光明照耀,震动天国,圣众惊问,观世音乃在佛前请蒙许宣说《大悲咒》,获许后宣说《大悲咒》并宣扬其诵持功德,佛陀为之开示大悲咒,日光月光为修行者说咒护持。

据经中佛陀所说,《大悲咒》又名《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罗尼》《广大圆满陀罗尼》《无碍大悲陀罗尼》《救苦陀罗尼》《延寿陀罗尼》《灭恶趣陀罗尼》《破恶业障陀罗尼》《圆满陀罗尼》《随心自在陀罗尼》《速超十地陀罗尼》。其功德甚大,观世音菩萨在无量劫前的千光王静住佛处初闻此咒,顿从初地越登第八地。而且受命普为未来恶世的一切众生,以此心咒,作大利乐。之后无量法会之中,宣说此咒。并宣称:常人“如一夜能持诵五遍,则能除灭百千万亿劫生死重罪。设若诸人天诵持大悲章句者,即于临命终时,十方诸佛皆来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