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临床集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9 00:36:12

点击下载

作者:韩明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针灸临床集验

针灸临床集验试读:

前言

针灸学在祖国医学中是一颗璀灿的明珠,两千多年来,由于其简便易行,疗效显著,因而深受广大人民的欢迎,从古至今,为中国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针灸事业正在走向世界,日益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针灸工作者,要求我们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不断创新。这是时代赋于我们的使命,任重而道远。

中医认为“用药如用兵”,针灸亦然。只有在充分掌握穴性的基础上,才能在选穴配方中,运用自如,做到取穴少而精,疗效卓而著,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

针灸取效的关键,在于取穴准,手法精,而使针下得气。手法精练纯熟,才能得心应手,熟能生巧,巧能升华,针下得气,随心所欲,使针法达到一个新的境界,促进疾病痊愈。

作为一个技术精湛而全面的针灸工作者,还要注意灸法。许多疑难病症陈痼旧疾,多是用艾灸治愈的。艾灸对机体作用持续时间久,力宏而效伟,尤其是直接灸,以起泡到结痂,其作用经久不衰,能维持相当长的时间,对沉寒痼冷,顽难诸疾有较好疗效。孙思邈曾说过:“针而不灸,非良医也”。正说明灸法的重要性。另外,还必须掌握刺血疗法。刺血疗法对急、实、热、阳诸症,有泄热、开窍、启闭、苏厥,通瘀祛滞之功,是一种很好的治病方法。然针灸之术,意义深奥,易学而难精,欲为卓卓者而众慕之者,必有志于斯术,含辛茹苦,勤学苦练,不耻下问,深研其精义,探明其奥理,掌握其真谛,方能术精手巧,针下立取沉疴,而收事半功倍之效。

余自研习针灸以来,承蒙诸名师之指授,深得其精深旨意,并参群籍而深究,学识日丰,身历临床之经验,凡三十余年之久,治愈患者甚多。日积月累,必多有体验,对穴性之探讨,针灸治病之机理,多有所悟,可以能见病知源,心领神会,故多能巧夺造化,针下回生。为使针灸之千古绝技,活人灵术,能发扬广大,余竭尽心力,参阅古今医籍,考研针灸之至理,搜遗闻于百家,集众人之所长,求坠编于穷谷,鸡鸣风雨,寒暑无间,历经数载,完成此编,名曰《针灸集验》。除了总结本人长期临床经验外,兼采众家之长,汇集了一些针灸名家及长期在基层、辛勤耕耘的针灸工作者的宝贵经验,可供读者借鉴与参考。

然而,人贵有自知之明,余虽孤陋寡闻,愚而不敏,固敢忘陋效颦者,乃欲实现平生之夙愿,著书以启后人也。寄抛砖引玉之望,若有益师良友,能悯余劳而赐之斧正者,将不胜庆幸而何幸如之!编 者1993年4月序

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虽起源于我国,日益走向世界,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它疗效迅速,能立起沉疴,顿消痼疾,往往收到令人惊奇的疗效,故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成为疗疾祛病,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手段。

韩明副主任医师,是我的门生之一,他青年时期,曾受到数位针灸名家的真传,为他日后成才奠定了根基,同时也极大的丰富了他的临床经验。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长期从事临床工作,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这次他用了数年时间,写成了《

针灸临床集验

》一书,书中对穴性的分析尤为精辟,其中有不少新的见解;书中临床各科,总结了不少疑难病症,并博采众家之长,汇集了许多针灸工作者的宝贵经验,增添了不少新的内容,使该书更加丰富多彩。对针灸界开展百家争呜,更好地促进学术交流,提高针灸学术水平,也将起到积极作用。

这是一部既有针灸理论,也有临床实践经验的针灸著作,对针灸临床工作者,以及对科研,教学均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他默默耕耘,辛勤地工作,是他成功的奥秘,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完成了一项有益的工作,我有机会先读为快,并乐意为之序。河南中医学院教授 邵经明针灸临床集验

主 编:韩 明

副主编:

王进才 马军营 田艳华 冯喜茹 刘 凤 何金贵

金怀贵 张解放 谢感共 董汉青 鲍铁周

编 委:

王义荣 王广照 王 宇 王倚东 马 玲 牛书松

李松青 阎文琴 曲玉辉 孙镜英 乔长玉 刘淑红

刘全喜 刘爱勤 李玉芬 李 萍 李文臣 杨淑芬

肖安凤 吴瑞碧 邢宝忠 张旭霞 张效庆 张朝辉

张维娜 张恭义 张鹏举 张淑君 孟宪喜 邵有法

罗双喜 邹光伟 邹广伟 邵爱英 毕巧莲 赵 凯

胡 青 郑桂梅 梁子荣 倪松青 秦福兰 贾 杰

徐忠海 周贵生 袁 静 崔玉风 盛涵恩 温秀兰

韩金声 蔡 霞 李荣耀

第一章常用穴位临证经验

第一节 一穴多用临证体会

大椎穴功效的临证体会

大椎穴为督脉之腧穴,又是督脉与手足三阳经之会,统领诸阳经,主一身之表,宣通诸阳,故为调整全身机能的重要穴位之一,临床应用范围颇广。

一、有温通诸阳,解肌发汗之作用,治感冒风寒

病例:姚××,女,35岁。二天前,因感风寒而发头项强痛,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涕,舌质红,苔薄白,脉浮紧。在大椎穴施以针刺,并拔一火罐,15分钟后,拔针起罐,2次后病痊愈。

体会:督脉为诸阳经脉之海,阳者主卫主表,凡风寒之邪外束肌表,而现头痛恶寒,发热之表证,针灸大椎穴能振奋阳气、调和营卫,达到解肌发汗,驱邪外出的作用。实为治疗伤风感冒之效穴。

二、有温经通络、通阳散瘀之作用,治肩臂疼痛

病例:王××,女,60岁。患者左肩臂酸痛不能举三年余,每遇风寒而加重。针刺大椎穴,进针一寸余。行强刺激手法,针感达患侧手指。

体会:督脉统一身之阳,纯阳主表,又能疏调太阳之气,并能宣通诸阳,调和营卫。故能祛邪散寒。凡风寒湿痹之证,针灸大椎穴有通经络、和气血、散寒消滞之作用。

三、有回阳固脱,散寒救逆之作用,治脱证

病例:李××,男,40岁。1962年夏,正值麦收期间伤于暑热之邪,后在阴凉处休息,感受阴寒之气而现恶寒颤慄,手足厥逆,口不能言,腰背强直动弹不得,脉伏而细,舌红苔白。针刺大椎穴,用艾灸温灸30分钟后,手足转温,亦能言,病遂愈。

体会:凡猝然昏仆,不省人事,肢冷脉伏等阳虚欲脱之症候,及寒邪中于肌表,阳气被寒邪所遏,不能外达,四肢厥逆,寒颤鼓慄,脉微细或沉伏之证,皆可温灸大椎穴,以收回阳通脉散寒救逆之功。

四、清热开窍、镇惊安神,治无名高热

病例:高××,男,2岁。高热时发时止十余日,热势鸱张、面红口赤,诊为“无名高热”经中西药治疗效不佳。先针刺大椎穴,用泻法,再配曲池、合谷、二次病愈。

体会:大椎为手足三阳与督脉之会,主通一身之阳气,故大椎穴可以治疗邪客于表,致三阳经气闭遏之发热,以及热盛风动等症。

五、增强卫气、调和营卫、驱邪截症,治疟疾。

病例:1963年秋,赴农村防疫治病,用大椎、陶道二穴治疗疟疾250例,经针灸两次而痊愈者204例。好转者39例,无效者7例,本法于疟疾发作前约1~2小时,进行截治,留针约30分钟。并拔火罐。

体会:针灸大椎穴,可提补诸阳,增强卫气,宣阳和阴。《灵枢·本脏》篇曰:“卫气和,则解肉分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腠理致密而卫外固,故针补大椎穴为截疟之效穴。

六、有固卫和营,清热敛汗之作用,治体虚冒感

病例:王××,男,25岁。患者素体虚弱,感受风寒,多日不愈、午后潮热、盗汗、咳嗽,胸痛倦怠。针刺大椎穴并加灸30分钟,配以肺俞、曲池、足三里,每日针一次,十次为一疗程,两疗程后病痊愈。

体会:凡肺气虚弱,表虚不固。风寒易袭之患者,针灸大椎穴,有益气固表,济阴和营,清热敛汗之功效。故常灸大椎穴对体虚易感风寒之人,有预防保健作用。为强壮效穴。《铜人腧穴图经》云:“大椎疗五劳七伤,风劳食气”。漫谈十二井穴在临床上的应用

十二穴即少商、商阳、中冲、关冲、少冲、少泽,左右共十二穴。分属手三阴,三阳六经。“井”者,经气所自出也。如水之源,经气始行于此。以上十二井穴是急救泻热之效穴。临床应用极为广泛。根据笔者临床经验,凡一切属热、属实、气滞血凝之急性热性病,均可采用十二井穴放血疗法,以达到泻热、降逆、镇惊、安神,通窍启闭之目的。不少危重患者,经采用十二井穴放血疗法。并适当配合其他穴位,可使患者转危为安。

一、有泄热、宣窍、通闭熄风之效,治中风

病例:王××,男,50岁。患者平素身体健康。一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颜面潮红,两手固握,六脉弦劲滑实。针刺十二井穴放血,每穴挤出血二十余珠。另配针刺百会、上星、印堂、人中、曲池、合谷、劳宫、涌泉。针后神志渐复。

体会:本例属中风实症。“中脏者,多滞九窍”。今人事不省,针十二井穴泄热宣窍,熄风活络。十二井穴分属手三阴、三阳六经,针刺放血不但有祛瘀通闭之效,且有接续经络作用。凡中风初起,应连续针刺放血数次,可使病情迅速好转。

二、有祛风清热、宣泄表热壅盛之邪,可治冬瘟

病例:王××,女,29岁。患者病初期头痛,发热恶寒,周身作痛,口干咽肿,经某医误用辛温发散之品后,即发生神昏谵语,循衣摸床。查:汗出蒸蒸,昼轻夜重,颜面潮红,肌肤灼手,舌质红绛苔黄,脉浮数。针刺十二井穴放血,复针大椎、风府、风池、合谷、外关,针后神志略清,口渴欲饮。次日复针,病愈。

体会:本病多因内有蕴热,外感时邪,热邪相搏,其热势炎炎,汗出蒸蒸,热不为汗出而解,多伴有神昏谵语,烦躁不安之候,先针刺十二井穴放血,以挫其邪热壅盛之势,继而再针大椎、风府、风池诸穴。以收祛风清热,解表发汗之效。

三、有宣阳通闭、清泄暑热之邪,治中暑

病例:王××,男,46岁。1964年夏天,适值麦收季节,患者猝然昏仆,身热面赤,脉伏而数。先针人中、曲池、合谷、足三里,后刺十二井穴放血而甦。

体会:凡因夏季暑热熏蒸,又因体气亏虚,疲劳奔走于烈日之下,或工作于高温通风不良之环境,易感暑邪而发病。针泻十二井穴以泻热通闭,配曲池、合谷、人中、足三里,不但可宣窍清泻阳明经之邪热,而且可疏阳气而清暑邪。

四、有调达气机、通畅血脉,蠲除秽浊之邪的功效,治绞肠痧

病例:李××,男,42岁。患者系搬运工,因天气酷热口渴,饮不洁之水。饮后即感腹内不适,行不数里、腹痛剧烈、欲吐不出、泻之不下、肢冷汗出、面色青,脉沉而紧。针刺十二井穴放血,每次挤出黑粘稠血十余珠。并针以金津、玉液、病随愈。

体会:本症多由进食不洁之物,复挟暑热或秋燥之气,气机壅塞,肠胃机能失其常度所致。凡遇此症,需针十二井穴放血,再针金津、玉液,或委中、曲泽穴放血。即“实者泻之”、“菀陈则除之”之意。使秽浊之邪随恶血尽去,血行畅通、气机调达,始能痊愈。

五、能清泻诸脏之热,并有祛瘀通窍安神宁志之功,治狂症

病例:刘××,女,24岁。因与丈夫争吵,愤怒过度致神志迷乱,哭笑无常,日夜不寐,面红耳赤,狂躁不宁。针刺十二井穴放血,二次即愈。

体会:癫狂多由五志过极,心火暴盛,肝胆郁结,木火内燔,以致痰阻清窍,神明受扰所致。十二井穴放血不但可通窍启闭,且可清泻诸脏之热。

六、能通窍启闭、醒脑苏厥之效,治气厥

病例:陈××,女,62岁。因与邻居发生口角,突然跌仆昏绝于地,面色青紫、四肢厥逆、僵卧如尸、二目紧闭,六脉沉细似无。针刺人中、内关、合谷,再针十二井穴放血。针后知觉渐复,唯觉胸闷,配以膻中、气海、病愈。

体会:此症多因大气大怒,肝气郁结不通,气机阻塞而发为气厥。针泻十二井穴及人中、合谷,有泻热通窍启闭之功。膻中主一身之气,气海为人身生气之根,二穴皆为治“气厥”之要穴。针之能使气机调和通畅,则气厥自愈。至阳穴探究

至阳穴,早在《黄帝内经素问·热刺篇》就曾记载:“七椎下间,主肾热”。《针灸甲乙经》则将此穴命名为至阳,书载:“至阳,在第七椎下间,气所发,俯而刺之,刺入五分,灸三壮”。寒热懈懒,泺胫酸、四肢重痛、少气短言、至阳主之”。《针灸大成》又集明代以前之经验,将至阳穴的主病归纳为主腰脊痛,胃中寒气、不能食,胸胁支满、身羸瘦,背中气上下行,腹中鸣,寒热懈怠、泺胫酸、四肢重痛,少气难言,卒疰忤、攻心胸。”但自清代以降,对本穴的发挥已少,兹略抒己见,姑为充实至阳穴法的引玉之砖。

一、阳郁不伸,督脉气行不利,为至阳穴显现压痛之主因

任督二脉,总理一身阴阳,故临证诊病,我贯于对此二脉进行经穴诊察,以同其他诊法互参,年复一年形成印象,即我所接诊的全部患者,督脉显示异常者,约占十之六七,而至阳穴显示压痛者,又居督脉各穴之首,此外,至阳穴压痛与舌胖、苔白、脉沉弦滑等体征同时出现者,总占半数以上,由此联想,阳郁不伸气行不利为至阳穴显现压痛之主因;也是多种病症发生之根由,这一认识,在以后的临床实践中又得到了强化,从而确立了至阳穴可主多种疾病的信心。

二、至阳者,背部阴阳交关之处,内应膈肌,界定阴阳

高式国先生在其《针灸穴名解》一书中,对至阳穴的阐发十分精辟,他说:“至者达也又极也……人身以背为阳,横膈以上为阳中之阳,即阳之至也,故名至阳。又可意为督脉之气上行至此,乃由阳中之阴走向阴中之阳,即背部阴阳交关处也……固本穴旁平膈俞,则知其内应膈肌也”。余不揣浅陋,愿将高先生“内应膈肌”之论作一引申:膈肌在体腔内,将人体分为上下部,界定阴阳,十二经脉除足太阳是通过脊膂和膈俞穴与膈肌相边外,其余各经则纵贯横膈,横膈有动,诸经必应,可见膈肌对于阴阳气血的升降流通,有着明显制导作用,气功导引所以能够祛病健身,这与练功时膈肌的升降运动,促进了经气流行,增强了新陈代谢,有着密切的关系,其防治疾病的功效岂能无所提高?

三、至阳穴既能通阳气,又可理气血,既可调和营卫,又可宣通气血

至阳穴的刺法,《甲乙经》云:“刺入五分,灸三壮”。《铜人》、《聚英》、《大成》、《金鉴》等书亦载:“针五分,灸三壮”。五十年代以来,针灸著作中则有“向上斜刺0.5~1寸,灸3~5壮,温灸15分钟”之说。我于针法,多遵《内》、《难》,在调气治神的医疗实践中悟得,对至阳穴施寓合谷刺,入针寸许,最易出现“飞经走气”,气感每能上达肩项,下至腰骶,旁散背胁,前及胸腹,一旦出现这种气感,患者常可诉说:有胸膈豁达,呼吸畅快,全身轻松舒适之感。(血会膈俞,有时也能出现类似气感,但其机率明显低于至阳穴)。古人厘定,至阳与膈俞只有寸半之距,但其调血理血之用,却又各有所主,这一则反应了气血相依,共谋煦濡之事的微妙关系,二则揭示了经气流行同中有异的客观规律,临证选穴,值得审慎推敲。不过,由于至阳穴若取合谷刺法,气感总能穿越膈俞,故用至阳穴以治膈俞主病,也有较好的疗效。换言之,至阳穴既能通阳气又可理阴血。基于此,我临证治疗营卫不调,气血失和,升降失司,虚实错杂等内科疾患,一向喜用至阳开路,每觉得心应手。

四、宽胸利膈,畅达三焦,和调脏腑,平秘阴阳

日积月累的追索,点滴汇聚的感受,使我认识到至阳穴有调理十二经气血升降,调达阴阳,宽胸利膈、畅达三焦、和调脏腑、平秘阴阳之疗能,其主病范围之广为诸穴少有,除前贤所辑各证外,尚能治疗头痛、失眠、嗜睡、郁证、梦游、遗尿、背部无汗、心律失常,脊髓病变、脾胃虚弱、肝胆疾患等,兹例举验案数则、以示一斑。

例一:头痛。白某,女,57岁。一年来终日头昏脑胀,每于午后发作剧烈头痛,伴有恶心多睡,曾经针灸治疗50余次,只偶尔收效,脉沉弦,舌胖质红,苔腻黄,诊为湿热头痛。刺丰隆,四渎、三阴交等穴以清利湿热,经治六次仍无效,后于经络诊察中发现至阳穴明显压痛,遂取本穴施合谷刺法,一次头痛减半,三次竞获全功,事后思悟,此乃通阳化浊之法也。

例二:失眠。赵某,男,32岁,教师。主诉因婚变困扰,一年来白天困倦,夜不成眠,食欲不振,每以烟酒代饭,脉沉弦、舌胖、苔垢微黑,任督二脉多处压痛,辨证为思虑伤脾,气化不行,水火不济,阴阳失调,治以通阳运脾,调理升降之法,穴取至阳,注射当归注射液2毫升,当夜即能安睡,共治六次而愈。

例三:遗尿。苏某,女,11岁。自幼遗尿,多年来无一日间断,予耳穴埋药治疗八次不见好转,询其病情得知,家长常于夜间呼唤捶打令其排尿,但极难唤醒,进一步检查发现至阳穴明显压痛,遂停用耳穴治疗,改刺至阳,结果当夜即能唤醒,三次后夜间即能自行起床排尿。

此后,每遇睡眠过深、梦游、嗜睡等患者,即刺其至阳穴,亦多收效。

例四:烦躁。王某,男,46岁,工程师。主诉三个月来阵阵心烦意乱,性情暴躁,胸中满闷,入睡困难,脉沉弦,舌胖淡,边红,尖生芒刺,苔薄黄,至阳穴压痛。辨证为阳郁化热,心肝火旺,治以通阳泻热之法,穴取至阳、合谷刺,去针即觉心胸豁然开朗,三次病除。

例五:背部无汗症。刘某,女,32岁。一年前外出郊游,于树荫下卧地半小时许,醒后即觉身冷,半月后发现,天热时头面胸腹大汗淋漓,唯背后无汗,脉沉弦,舌胖,苔白滑,脊柱及背部肋骨有多处压痛,辨证为寒中经脉,阳郁气闭,营卫失和,玄府不通,治以温阳通闭,调和营卫之法,穴取至阳施以温针,经治12次而愈。

例六:心律失常。何某,男,51岁,工人。一年多来反复发作“室上性心动过速”,每次发作均需急诊抢救。1986年,7月28日故症复发,头晕、恶心、胸憋、气促,心电图示P波不清,ST段轻度下降,T波平坦。舌胖嫩,苔水滑,脉细数,心率218次/分,血压90/60mmHg,治以通阳复脉之法,穴取至阳,采用合谷刺,待气感传遍背肋胸腹,改为雀啄行气法,6分钟后心率减为96次每分,心电图复常,血压126/80mmHg。

体会:我还曾用本穴配合内关,太溪治疗窦性心律不齐,心肌炎等病,亦多收改善症状及心律之效。治风病之要穴——风府

风府穴,在项上,入发际一寸,大筋内宛宛中。风府者,藏风之府也。为风邪聚藏之处为治风病要穴。属督脉,也是督脉、膀胱经。阴维脉三脉之交会穴。能祛风邪,疏散表邪,通督脉及太阳经气以散风邪兼能清热解表。

风为百病之长,其性善行而数变,风中于人轻者如伤风感冒,头痛眩晕,重者如舌缓、暴瘖,项强目反视,半身不遂等。针风府穴,借以祛风通络,宣窍解表开瘀。其治疗范围甚广,现就其主要治疗作用分述于后。

一、宣散表邪、和卫通阳,治伤风感冒《针灸资生经》曰:“风府者伤寒所自起,古人每护之”。因人之颈项肌肤薄弱,倘若防护不当,或阳气素虚之人,每遇慓悍之风邪,易感受风寒,风邪多从风府,风池而入,侵入人体而为害。王执中云:“予少祛弱,春冬须数次感风,自用物护,后无此患矣,凡怯弱者,须护项后(风府、风池)后也”。

余临床每遇感受风寒之人,恶寒发热,头项强痛,针风池、风府,配以大椎、合谷,以祛风、通阳、解表。体弱之人,配足三里以补气强身,当即汗出蒸蒸,不药而愈。盖风邪侵入人体后,治当解表发汗,以宣散表邪,针风府风池诸穴可祛风疏邪,使表邪随汗出而解,病即全愈。正如李东垣所说:“少阳头痛、风寒伤上,邪从外入,令人振寒头痛,身痛恶寒,治在风池、风府”。这说明风邪内传由太阳在表之邪,传入半表半里之少阳经,针风府、风池犹可治之。若风邪初犯,仅在太阳之表,针风池、风府以祛风解表,其效尤速。仲景曰:“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这说明病重药轻,药不胜病,故反烦不解,先刺风池、风府者,以疏风解表,引邪外出,先折其风邪之势,而后服桂枝汤,调和营卫,以祛风解表,风邪即随汗出而解。

二、宣散风邪、清热解表,治头部之风邪

头为诸阳之会,而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巅顶之上,惟风可到。故《内经》曰:“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故风邪之为病,大多表现于头部之症状,头风头痛,项强恶风,眩晕、面瘫诸证,皆因感受风邪所致。针风府穴可宣散头部风邪。昔魏武帝,风伤项急,华佗为刺此穴而愈。

又如面瘫一症,只针面部诸穴,有时收效甚微,究其原委,乃未加祛风之穴故也。其病为感受风邪所致,感受风邪而又不加祛风之穴,风邪从何而出?余遇此症,仍取面部诸穴,仅加百会、风池、风府三穴,即可收事半功倍之效。正如《行针旨要歌》曰:“若针风,先向风府、百会中。”凡遇风邪为患,取去风之要穴百会、风府,必获良效。

病机十九条曰:“诸暴强直,皆属于风”。如风痉身反折,颈项强直,口噤不开,角弓反张筋脉拘急,也都属于风病之范畴,而风府穴一向被认为是治风病的著名效穴。因风府穴属督脉,而上述诸症大都包括在督脉病的范围之内。针风府穴能疏风通阳,宣散表邪,如再适当配合百会、印堂、人中、大椎,风池等穴治疗上述诸症,其效尤佳。

三、能祛风通络、通调督脉及太阳经气,治疗中风病

风府穴虽属督脉,又与足太阳膀胱经关系密切,主治下肢麻木,风痹诸痛。正如《肘后歌》所说:“腿脚有疾风府寻”。《甲乙经》也指出:“足不仁、刺风府”。临床治疗中风偏瘫舌强言蹇、常取风府与百会相配,风府能搜舌本之风,百会能散风祛邪,主治风邪所致之中风,故二穴相配,主治内风,舌缓不语,半身不遂,头项强痛等症。

四、有镇惊安神、醒脑开窍之功,治疗神志疾患之要穴

凡精神失常、发为癫狂、不避亲疏、神志迷乱者,针风府穴皆能镇惊安神,促使其神志清醒。针风府穴宜深刺,进针较浅则效果不佳。一般宜进针寸半至二寸为宜。应密切注视患者表情神态,若进针至二寸许,患者突感头部震颤,即应停止进针,而略向外退针少许。此等深度效果最好。若适当配合人中、合谷、少商、隐白等穴,治疗癫狂效果尤佳。

体会:凡遇一切卒中急症,牙关不开,不省人事,针风府及以上配穴,能使关窍立开,随即清醒,语言自和,转危为安,乃急救苏厥、起死回生之妙法也。三阴交穴之探讨

三阴交穴位在内踝上三寸,胫骨内侧面后缘。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之交会穴,补脾之中兼固肝肾之阴。又因肾有阴阳,寓真火于其中,补肾助命火温煦脾阳,脾肾阳气充沛则生机旺盛,故能补中益气、温中散寒,可治脾虚运化不足。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血可互相转化,故有培补精气,益肾固阳之功,能气血双调、阴阳两补,扶脾土、助运化、通下焦、调血室精宫,不但能治男性病诸症,也是妇科常用穴。有人将三阴交穴比做中药四物汤。现将三阴交穴之功能及临床应用分述于下:

一、有滋阴、健脾、利湿的作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三阴交穴具有健脾益胃、利湿等作用。常与中脘、足三里、内关、气海等穴配合应用,以治疗脾胃虚弱,胃寒虚胀、消化不良便溏泄泻、完谷不化以及胃痛呕吐、病后体虚食少等症。临床常将三阴交与足三里相配合,二者阴阳相合,表里相配,健脾温中、益气养血,用来治疗一切脾胃疾患,多获良效。蓋三阴交能滋阴健脾,足三里可升阳益胃而温煦脾阳,主治脾胃虚弱,气血两亏,食少纳呆等症。若配中脘则和胃调中,配内关以宽胸利膈,配气海以温补元阳。脾胃得健,生化之源充沛,后天之本强固,脾胃之疾可除。

二、能补肝肾之阴,又温脾肾之阳,治疗阴虚劳损

体质素弱,易感风寒之人,或精气耗散过甚,而致肾气亏损,日久成痨。临床常见咳嗽、吐血、潮热、盗汗、妇女闭经、男子梦遗滑精,形体日渐消瘦,为其特征。

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之枢纽,不但能健脾温肾,而且能大补肝肾之阴,为治疗虚损劳伤门中之主穴。虚损痨症不仅要治肺,尤以健脾益肾为要。临床上三阴交穴常与大椎、肺俞、膈俞、中脘、气海、足三里、肾俞等穴配合应用,针后加灸,常获良效。蓋大椎能退热固表,肺俞、膈俞为治虚痨之要穴,气海为强壮要穴。主治元气虚乏、脏腑衰惫。肾俞能滋阴补肾以固精,足三里能升阳益胃,补气健脾为人身第一强壮要穴。诸穴与三阴交相配,可获益气固本,滋阴补肾,健脾益胃之功,肾精得充,下元得固,脾能健运,生化有源,而虚痨之症得愈。

三、三阴交滋肾,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肾藏精且主二便,泌尿生殖系统诸疾与肾脏关系极为密切。在治疗泌尿生殖系统诸病中,常用三阴交配气海、关元、足三里等穴,取气海可温振阳气,关元重在滋补阴精。三阴交不但可健脾、益气、升阳,又可滋补肝肾之阴。三穴相配,补中有调、阴阳兼顾、益气助阳、补阴滋肾,主治下焦虚寒,男子肾虚精亏、梦遗、滑精,以及肾虚元气匮乏等症,且以艾条灸为主。临床经验证明其疗效较市售之壮阳益肾之中成药为优。

加足三里者,因足三里穴为胃之枢纽,后天水谷精微之根。经验证明,凡胃强善啖之人,其慾事必强,因精生于谷是也。脾健则水谷精微充盛。精血化生有源,则阳萎不举、精稀久不受孕等症极为少见。故性欲低下及阳萎诸症,增强健运实不可少。

三阴交配气海,治遗精、白浊。配大敦治疝气。配关元、归来、中极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积聚、不孕、带下诸疾。配隐白、阴陵泉治小便不利,阴茎痛、遗尿、月经淋漓不止等。三阴交为治妇科病要穴,对痛经、月经不调及妇科炎症等,三阴交处常有过敏压痛点,甚至过敏压痛至漏谷穴处,痛止了,三阴交附近压痛点也随之消失。日人泽田健认为三阴交可预防花柳病,对生殖泌尿系统疾病,针灸三阴交亦常有效。白带多系因肾虚脾湿或肝郁,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之交会穴,故主三经之病。一女工,患白带,针带脉(治带下病),问其好些否?答曰:略微减轻,为针三阴交,针而灸之,数次而愈。

四、壮水之穴以制阳光,治疗神志疾患

1.治疗心肾不交之失眠:失眠多因肾阴不足,阴虚火旺,造成肾水亏于下,心火亢上、心肾不交的病理状况。表现为心烦、失眠,舌质红、脉细数等。常取神门、内关,三阴交等穴来进行治疗,因内关能清心除烦,配三阴交能滋阴补肾养血,上下相应,交通心肾,内关清上降逆以和阳,三阴交滋阴潜阳以固阴。神门为心神之门户,泻之能清心火,补之能安神定志,配合内关更能增强清心火安神志之功,以折其虚火上炎之势,使神归守舍,心神得安,失眠自会得愈。

2.三阴交为回阳九针穴之一。阴气耗散,可以形成阳无所附之症。这种阴阳决离的征象,表现为脉微欲绝,面色苍白,肢冷汗出。心阳耗散、阳气暴脱之症,针补三阴交可补真阴,阴生而阳长。故补三阴交可收回阳救逆之功,临床常与百会、人中、中脘、足三里、合谷、太冲、涌泉等穴相合应用,以收镇惊安神,醒脑开窍、回阳固脱之功效,为临床急救所用。

五、其他功用及治症

1.三阴交配曲池、委中、能清血分之热。曲池游而不守,通导宣散,活血清热。委中能活血化瘀,善清血分之毒,三阴交能入三阴之分,善滋阴养血,泻血中之热。日本人常灸三阴交以预防花柳病,他们称三阴交为“下毒之灸。。三穴相配,能行瘀活血,散血分之热毒,而用于各种皮肤疮疡,风疹湿毒,以达消肿止痛、活血散瘀、毒消疮平、风去血活之功。

2.治咽喉疾患:三阴交能联属肝脾肾三经,而其中肝肾二经之所属病症中,都有咽干而痛,或咽肿等症。二经经脉循行,皆上通于咽喉,而咽喉之疾,大多由于肾水不足,或肝木火郁,津液不能上奉于咽喉,而致虚火上炎,消灼阴津,而发为咽喉疾患。取三阴交配涌泉、太冲、照海、曲池等穴,以收滋阴补肾、清热养阴,平肝解郁,滋补肝肾之功。

3.治疗中风舌强难言。脾经有一支脉连舌本,散舌下,是主所生病者,舌本痛。是动:则舌本强。肾经有一支脉挟舌本。由于脾肾二经皆有支脉直接和舌相通。而肾脉又有一支脉从肺出,络心,注胸中。与心经有支脉相通,而心开窍于舌,故取三阴交并与心经直接相通之通里穴相配合,治疗中风不语,或舌强言语蹇涩等均有一定疗效。

4.三阴交与阳陵泉相配,能滋阴平肝,疏气和血,通经活络,舒筋利节;三阴交与足三里相配,能健脾温中,益气养血。若因正虚感受风邪,以及下肢痿痹诸疾,均相适宜。

5.主两治胁下痛,多见为胰腺炎疼痛。患者李某,30余,因生气情志抑郁,或过食油腻后,胁下痛难忍,诊为急性胰腺炎,针三阴交其痛立止。

治阳萎,先针命门,肾俞并灸之,然后再针关元。三阴交亦灸之,针灸2~3疗程后,绝大多数可以治愈。三阴交穴主病拾遗

三阴交穴的主病,以《针灸聚英》和《针灸大成》收录较全,二书同载:“三阴交脾虚胃弱,心腹胀满,不思饮食,脾痛身重,四肢不举,腹胀肠鸣,溏泻,食不化,痃癖,腹寒,膝内廉痛,小便不利,足痿不能行,疝气,小便遗,阴虚,食后吐水,梦遗失精,霍乱,手足逆冷,呵欠,颊车蹉开,张口不合,男子阴茎痛,元脏发动,脐下痛不可忍,小儿客忤,妇人临经行房,羸瘦,漏血不止,月水不止,妊娠胎动,生产,产后恶露不行,去血过多,血崩晕,不省人事,如经脉闭塞不通,泻之立通,经气虚耗不行者,补之,经脉益盛则通。

一、咽喉肿痛

刘某,男,今年九月于兰州开会期间,咽喉肿痛,每以多言和吞咽为苦,咽红,咽后壁有滤泡数枚,乃刺其三阴交(双),提插泻动数秒,咽喉顿觉舒适,咽之疼痛,次日诉痛去大半。

二、梅核气

刘××,女,医生。1982年在我院进修期间患梅核气,咽中如物吞之不下,吐之不出,查无阳性体征,曾服中药多剂,未见效,刺其双三阴交,得气后震颤半分钟,咽中异物感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

三、颈动脉痛

哈某,1983年6月25日诉二月来左颈如落枕样疼痛,吞咽时颈痛加重,查左侧下颌角后,胸锁乳突肌前有深部压痛,乃予针左中诸,其痛未减,再针三阴交,颈痛立减。随访半年无复发。

四、偏头痛

王××,男,56岁。汽车司机,十多年来发作偏头痛,或左或右,两月至半年一发,每次持续二、三日,各种治疗很少奏效,西医诊为“血管神经性头痛”,1978年3月18日左侧偏头痛又发,每作吞咽动作头痛加剧,脉弦数,舌暗红,苔黄腻,诊为湿热头痛,治以清利,针左侧三阴交,提插泻动一分钟许,头痛及吞咽诱发头痛均止。

以上四例,虽痛各异,而症结均在喉,因三阴交为足三阴之会,均行于咽喉,三阴交自有通利咽喉之功效,故上述各症均得以三阴交而痊愈。

五、三叉神经痛

章××,女,65岁。一年来发作性左侧面部刀割样疾病,诊为“三叉神经痛”,1981年1月28日故症复发,痛不可忍,脉沉弦,唇暗红,口不敢张,舌不能伸,左侧口角时溢粘涎,味腥,诊为湿热上攻,发为面痛,治以清利,针其左侧三阴交,刚一提插,即诉左腮发凉,随即痛止。按此例,诱发点于颊内,为肝经所属;本证痛重面部筋肉,筋为肝主,肉为脾主,而三阴交能兼治肝脾,故刺之遂效。

六、舌本强痛

方××,女,45岁。1977年11月21日来诊,诉三年前因夫死后悲伤欲绝,数月后发现舌根硬,舌下似热水烫样疼痛,言语不利,屡治无效。脉沉弦,舌胖,质淡,苔滑,诊为肝郁乘脾侮肾,舌脉困滞失濡,治以疏理扶羸,取双侧三阴交施以温针,一次症减,三次强半,十次而愈。因肾经循喉咙挟舌本,脾经连舌本散舌下,肝之筋聚阴器络舌本,三阴交一穴理三阴,刺而温灸,虚实并调,故邪去而正安。

七、目视不明

杜××,女,63岁,1983年4月12诉。半月来目胞浮肿,两眼如生翳膜,擦之不去,视物不明,常觉困乏,爱闭目而坐,脉沉细,舌淡无苔。诊为气血双亏,精不养目。治以扶虚明目,取气海,三阴交施以温针。次日复诊,诉两目清澈,精神转佳。但畏于针刺腹部,改针三阴交,遂顺其意。三阴交温针,经治五次,一切复常。胞目属脾,黑睛属肝,瞳子属肾,三阴交可扶三经之虚,温补三阴,气血生旺,升降复常,日逐得养,故其病得愈。

另外,我还常据循经理论,应用三阴交治疗本经、接经、表里经、同名经的痹痛等证,亦每获良效。总之,三阴交是主病范围很广的穴位,只要善于认真辨证施治,会总结,其中妙处无穷。百会穴的临床应用

百会穴位于后发际直上7寸,或耳尖直上,头顶正中宛宛中。

一、能宣散头目之风邪,为治疗风病之要穴

风善行而数变,风性轻扬,风病多表现为头部症状,正如《内经》所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头为诸阳之会,督脉又能统督一身之阳,故百会穴其祛风宣阳作用最强,为治疗风病之要穴。昔唐高宗患头风头痛,秦鸣鹤刺百会出血立愈。《行针指要歌》曰:“若针风,先向风府百会中。”余平素临床治疗当中,若遇风邪所袭之恶风头痛,项强目眩,阵发性之头风痛、面瘫、三叉神经痛、鼻塞多涕等症,常取百会、配风府、风池及曲池、合谷等穴,治疗头面风邪诸疾,每多获得良效。盖因百会,风府、风池皆为祛风之要穴,善清头面风邪,且有宣窍启闭之功。曲池、合谷轻扬走表,有祛风,解表,清热宣散之功,相互配合可相得益彰,以增强疗效。

病例一,李×,女,30岁。面瘫半月,虽经多方治疗,而收效甚微,询其针刺部位,皆面部诸穴,后加百会、风府、风池,并用艾条灸之,约治拾余次病即痊愈。盖面瘫一症,多由感受风寒之邪,邪客经络留而不去所致,治风邪之为患,而不用祛风之穴,岂能速愈乎?

病例二:冯×,男,42岁。偏头痛多年,屡治不效,靠止痛药度日,药力殆尽,痛即发作,痛莫能止。询其致病原因,系汗出当风所致,针百会、风池二穴并温灸之,未及一个疗程,病即痛止眠安。

二、能清泄诸阳气火,疏散头目风热,为治疗阴虚阳亢之要穴

病例一:某女,20岁。头痛久不愈,月经来潮前尤甚,口渴心烦,耳热足凉,脉细数舌质红。此阴虚而阳亢,肾水亏于下,虚阳亢于上之热厥头痛也。逐针泻百会,以清泄诸阳经之气火,补涌泉以滋肾水之不足,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意,清上滋下,引火归源,针拾余次病即痊愈。

病例二:高×,男,50岁。患高血压,面赤目眩,舌红苔黄,脉弦而数。此肾虚肝旺,水不涵木,阴虚阳亢之故也。用三棱针刺百会穴,出血十余珠。以清诸阳之热,平肝阳之上逆,后补三阴交,涌泉以滋补肾水而涵养肝木,约针3个疗程,诸症递减,血压亦平复如初。

三、补气固脱、升提下陷之阳,治愈月经过多及眩晕

病例一:李×,女,35岁。平素月经量多,近两个月来,月经淋漓不断,半月不止。头晕,心悸,气短,面色无华,神疲困倦,形寒肢冷,胃纳欠佳,脉芤,舌质淡嫩,小腹冷痛,喜热欲按,病系忧思郁结,肝脾失其统藏,房室不节,损伤冲任而气不摄血,故月经淋漓不断,久而不止。针刺百会穴加艾条灸20分钟,以补气固脱,升提下陷之阳,针脾之根隐白穴,并温灸之,可大补脾气,温散沉涸之寒,使脾阳得运,中阳得升,统摄有权。次日月经明显减少,连续针灸数次,其病渐愈,为巩固疗效,嗣后每逢月经来潮,即用上法针灸数次,数月后,不但月经淋漓未再复发,身体亦较前为健。

病例二:杨×,女,49岁。数年前因流产失血过多,损伤冲任,体渐虚弱,遂得眩晕之症,经多方治疗,病情曾一度好转,约一年后复发,再服前药,终未见效。近因家务繁忙,辛劳过度,饮食骤减,眩晕转频,数日一发,时感天旋地转,如坐舟车,头晕目眩,呕吐不止,心悸气短,夜不成寐,由于食后即吐,身体更加虚弱,面色苍白,身倦乏力,严重时曾神志昏迷,时常跌仆,耳鸣耳聋,心中荡漾,脉虚无力,舌质淡嫩,苔白而滑。根据《内经》“上虚则眩”、“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的论述,采用“虚则补之”、“陷下者灸之”的治疗原则,在百会穴施以针灸。针灸一次后,当夜即能安睡数小时、连续针刺百会并用艾灸20分钟,3个疗程后,旋转渐止,眠食均安。其百会穴处皮肤松软异常,针灸其穴多时,竞不知痛热,可见其气虚程度之甚。

四、可升阳益气、回阳固脱

治中风昏迷病例:张×,某县医院中医师。患者虽年逾不惑之年,然嗜烟酒,喜内欲,精气以此暗耗焉。近时因参加晋级考试,日夜苦于攻读,心血煎熬,心火内炽,引动肝火升腾,而卒然昏仆,不醒人事,遂入院抢救。今已数日仍未复苏,邀余会诊:两手握固,牙关紧闭,面赤气粗,鼾声如雷,脉滑有力,诊为中风实症。三棱针刺百会出血,以宣泄诸阳经之气火,再针十二井穴放血,以收宣窍,泄热启闭之功,针后略有醒悟,鼾止眼动,连针数次神志渐复。

治心悸怔忡病例:张氏,女,70岁。患者扶杖前来就诊,尚未坐稳,即感心惊不安,额出虚汗,心烦不言。诊其脉沉虚无力,数至一停,大有阳虚欲脱之势。急针百会,内关二穴,百会并施以艾炙,约30分钟后神安汗止,脉亦复常。《资生经》曰:“百会主心烦惊悸,健忘无心力,百病皆主之。”又曰:“予旧患心气,凡思虑过多,心下怔忡或致自悲感慨,必先灸百会,则百会有治无心力忘前失后故也”。盖心悸怔忡,多由忧思劳心,损伤心脾,心血不足,心神失养,致使神明不安所致。百会穴之所以能治心气不足,惊悸怔忡之症,乃因针灸百会穴具有升阳举气作用,气旺则能生血,血足则气能固,气血充盛,心脉得养。则惊悸怔忡可平。

治小儿惊风:小儿为稚阳之体,脏腑娇嫩,肌肤薄弱,卫外而不固,同时小儿阳气偏盛,而阴气相对不足,易受外邪所侵,且感邪极易化热,热极生风,而发为惊风。口撮青紫,二目上吊四肢抽搐,病情颇为紧急,若遇此症,可急针百会,印堂,人中、合谷、太冲及十二井穴放血,百会为督脉之极,又为诸阳之会,能培补诸阳,升阳固脱,百会为回阳九针穴之一,浅刺或放血能清泻诸阳而降逆。与印堂相配能镇惊安神,与太冲为伍,能降逆气,平肝阳熄肝风,与人中相配可醒神开窍,平肝降逆,熄风止痉,百会与人中,合谷相配,可开闭救急,醒神定神,为急救要穴,合谷穴又有宣散解表清热之功效,对因感受外邪,入里化热而神昏抽搐者颇为适宜。

体会:百会属督脉,也是督脉、足太阳膀胱经、于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五条经脉交会之处。言其治病范围之广,《资生经》云:“百会百病皆主,人身有四穴最急应,四百四病能治之,百会盖其一也。”

百会穴属督脉,位居巅顶,居高临下,统督诸阳,因督脉与任脉相通,故百会又能治疗诸阴经之疾,在临床治疗当中,该穴能针能灸,能补能泻,为治疗一切风病之要穴,包括中风言语蹇涩,半身不遂,口噤不开,风癫,尸厥,头风头痛,心悸。头目晕眩,鼻塞不通等。该穴具有祛风、醒脑、宣闭开窍,泄热之功效。对于肝阳上越,卒暴中风,以及各种风火上炎疾病,在该穴施以泻法,可清泄诸阳气火上升,疏散头目风热;对于血脱气散之虚脱症,在该穴施以灸法,又可提举一身之阳,升下陷之阳气,临床常用来治疗急性虚脱,气虚血亏之眩晕,心气不足之心悸怔忡,泄泻,脱肛,崩漏下血,月经过多,阴挺不收,胃下垂等气不摄血,气虚升提无力以及中气不足,清阳下陷等症,皆有良效。谈谈胃之募、腑之会——中脘

中脘穴位在脐上四寸,属任脉,为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四脉之交会穴,因而能通达四经。中脘为胃之募、六腑之会,功能为受纳水谷,供应气血化生之源,而濡润脏腑、宗筋。主治:胃痛、腹胀、呕吐、泄泻、痢疾、黄疸、脾胃虚弱。

一、健脾益胃,温通腑气,升清降浊,为治疗一切脾胃疾患之要穴

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水谷。如胃气虚弱、胃阳不振、寒湿偏盛、不能腐熟水谷则饮食难消,而胃脘闷塞,饮食不振、或完谷不化,恶心呕吐,大便溏泄等症作矣。故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位居中州,土旺则能润泽四旁。人之兴亡盛衰,无不与胃之强弱密切相关。李东垣作脾胃论,其宗旨皆在于此。临证拟以“培上生金”来治疗肺虚,痨证。用“实脾抑木”以防肝木侮土,治疗急慢性肝病。用“健脾导湿”即所谓“土旺则能制湿,土气坚凝,则水湿亦自澄清”之论来治疗各种水湿肿胀,胃脘湿滞积水不消等症。

余常针灸中脘穴及足三里而治疗脾胃阳气衰微、运化失职、腹胀呕吐、或胃虚不能消谷,寒湿留滞中焦,停痰蓄饮,不思饮食,四肢清冷,呕吐清水痰涎,皆能治之,因针刺中脘穴能健脾益胃,振奋脾胃之阳、温通腑气、开清降浊、对于调理中州气机有其独特功效,针灸足三里又可引胃气下行,降浊导滞,而襄助中脘以利运行也。至于霍乱为病,上吐下泻,挥霍撩乱,多由饮食不节,暑湿秽浊之气扰乱中宫,以致清浊不分,阴阳混淆所致。治疗先用三棱针点刺曲泽、委中、金津、玉液出血,以去暑湿秽浊而行气血,而后补中脘以升清阳,泻三里以降浊阴,使中气调畅,阴阻接续,病可速愈。

二、燥湿醒脾、行气散结,治疗一切痰湿为患

脾湿生痰,痰乃饮食所生,津液所化,由于脾阳衰微,不能蒸化胃中水湿,而致水湿停滞中焦,积而生痰,痰聚胃腑,上注于肺,故曰:“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由是而痰喘,水饮等症作矣。痰湿为患,其症繁多。例如痰火上扰,心窍被蒙,称之曰:“痰迷心窍。”小儿惊风抽搐,称之曰:“风痰厥逆。”眩晕病更有“无湿不生痰,无痰不作眩”之说。以上皆由痰浊内蕴,生热化风而成,或痰浊上逆,蒙蔽清窍所致。若过食生冷肥厚,积湿生痰,而成“痰湿中阻”之症,临床常见胸痞、恶心、呕吐。或因饮酒过度,积湿成饮,称为“痰饮”。哮喘实证,喘咳仰息,称之谓“风痰上壅”。寒湿壅结、痰饮阻滞、胸阳被阻,而成“胸痹”。痰浊凝滞络窍,阴阳之气决离,而发为“中风”。以上所举疾患,其治病因素皆与“痰湿”有关。在治疗上,根据痰湿生于脾而聚于胃的病理,都离不开燥湿醒脾,行气散结,化湿除痰的治疗原则。因而,《行针指要歌》曰:“或针痰,先针中脘、三里间”。中脘具有健脾导湿,温中化痰,能加强运化,是治疗痰湿为患的一个主穴,既然很多疾患皆与痰湿有关,在治疗这些疾患中均离不开中脘。余曾治一癫痫患者,患病已数年之久,遍服中西药物治疗而久治不愈,发病时,二目上吊,口吐涎沫,四肢抽搐。发病前多有胃脘闷塞不舒,痰涎不易吐出等症。为深刺中脘穴、每次甫入二寸余,针后用艾条灸30分钟,针灸数次后胃脘得以宽舒,痰涎亦大为减少,后配足三里、内关针灸约三月余,癫痫发作逐渐停止。观察数年未见复发。由此可见,痫证深刺中脘穴并多灸之,乃愈病之关键。因具有健脾化痰之功也。

三、温散寒邪、回阳救逆,治寒邪直中三阴之厥逆症

中脘穴能开发脾胃之阳气,灸之,可治疗阴气阻隔,阳气衰微之严重虚寒症候。如阴邪直中三阴之厥逆症。故中脘穴被列为“回阳九针穴”之一。灸中脘穴借以温中暖腹,除邪散寒,通调胃气,而发挥其回阳救逆之功。寒邪直中三阴所出现的腹部冷痛,下利完谷,踡卧肢冷、囊缩、吐蚘,舌黑滑润,脉沉细等危重症候,急针中脘穴,借以温中暖腑,制止腹痛、呕吐,达行气止痛之功,以收回阳救逆之效。

病例:刘某,男、54岁。因感受寒邪,脐中痛不可忍,下利不止,手足厥逆。查其舌淡无苔,脉沉细极不可见。属于寒邪直中三阴之虚寒证。以温通阳气,回阳通脉治之。急针中脘、气海;二穴并用,艾条灸30分钟。针灸后腹痛顿止,脉亦起,手足逐渐转温。

体会:中脘又为足阳明胃经经气汇聚之处,在该穴施以针刺或艾灸,有调中、和胃、攻积、止痛、温中、逐胃中寒邪,宽中理气消胀,清脾胃湿热,升清等功效。它又为全身八个会穴之一,即腑会中脘,因而对于六腑疾病有良好效果。同时它又为回阳九针穴之一,具有回阳救逆之效。故而中脘穴具有全身治疗作用,对于多种肝脾疾患,特别是病后体弱、食少、中气不足,采用中脘穴更具有补中、益气、升阳益胃之妙用。生气之海——气海

气海穴属任脉,位在脐下一寸五分处。气海一名丹田,为生气之海。能补元气回生气,振肾阳以散诸阴,温下元以壮之阳,为全身强壮穴之一,又能培肾和营、理经带、祛寒湿。主治崩中、带下、月经不调、恶露不止、睾丸上缩、小儿遗尿、大便不通、腰痛、疝痛、绕脐冷痛、水肿、卒中虚脱、真气不足、五脏虚弱、四肢厥冷等症。

一、温灸气海,可益气固本、补下元之虚衰,为人身强壮之要穴

针灸学上常称人身有四海,气海为其一。气海者,元气之海也。凡脏气虚惫,真气不足,久病不瘥之虚症,或卒中虚脱,妇女冲任不固之血崩,皆宜灸气海穴以益气固本,衿下元之虚衰,鼓动下焦气机,壮元阳之气,而温补脾肾之阳。诸如脾虚食不消化,腹胀绵绵作痛,四肢不温,大便溏薄等脾阳虚衰之症可除。肾阳得复,则滑泄精冷,阳萎不举,腰酸腿软,两足痿痹,甚致由于肾阳虚馁,命火不足,不能温化水气,以致小便不利,全身浮肿,五更泄泻等症皆可得愈。总之,元阳之气充足,脾肾之阳旺盛,先后天之本强固,脏腑功能强盛,人体精力充沛,体质健壮。

人以元气为本,元气不伤,虽疾不害,一伤元气,无疾而死。因此体虚之人宜频灸此穴,以壮元阳,作防病保健之用。若必待疾作而后灸之,犹临渴掘井,恐失之晚矣。《资生经》载:柳公度言吾养生无他术,但不以元气佐喜怒,若能时灸气海使温,亦其次也。《资生经》作者王执中曰:“予旧时多病,常苦气短,医者教灸气海,气遂不促。自是每岁须一二次灸之,则以气怯故也”。由此可知气海穴实为人体强壮之要穴。为保健防病之宝筏,常灸之,勿须灵丹妙药,皆能同登寿域。

二、气海为人身生气之海,主元气之不足,下焦气机不利为病

气海穴和中脘穴相配,可通调中下焦之气机,能使中气和畅,脾气可升,胃气得降,诸如胃脘胀满不舒、呃逆不止、或嗳气连声、上膨下虚、或胃气呕恶,肝气上逆等症皆可消除。

治逆气上冲之症,如自感有气从小腹上冲胸膈,满闷不适,吸气不畅。或有气不能下沉丹田。或冲逆不止,而成奔豚气症者,皆因肾气不足,下元虚惫,肝气横逆所致,针气海穴则能引气归元,以收平肝降逆之效。

元气不足,下焦元气虚馁,或因肾气不足,肾不纳气,或肺气不足,咳逆喘促,气不接续,在气海穴施以灸治,往往可获平喘降逆之效。《资生经》曰:“予旧时多病,常苦气短,医者教灸气海,气遂不促。”由此可见气海穴能益气固本。

三、大补元气,回阳救逆,治疗气暴绝之昏厥

若平素房事不节,肾阴亏损,肝阳上亢;或摄生失慎,情志为忧思忿怒所伤;或内蕴痰湿、郁而化火、阻塞经络、脑络受阻、突发中风之症,以致卒然昏倒,不省人事、汗出遗溺等阳气暴脱之候,治当回阳救逆,补气固脱,针灸除取百会、人中、合谷、足三里、太冲、涌泉及十二井穴(放血)以宣窍、启闭、苏厥外,急应大艾炷灸气海穴,以大补元气、回阳固脱、诚可化险为夷,力挽狂澜也。《资生经》载:“浦江郑义宗患滞下,昏仆目上视,溲注汗泄,而脉大,此阴虚阳暴绝也,得之病后酒色,丹溪为灸气海而甦,仍服参膏数觔而愈。”此为灸气海之回阳固脱之实例也。

四、调补冲任、调经种子,治妇女月经不调之不孕症

气海又名丹田,为元气之会,呼吸之根,且为下焦之要穴。故凡气化蒸动之机,均由此所发。若与三阴交相伍,不但可温振阳气,又可滋补阴精,且能健脾舒肝,调经养血,主治脾肾不足,小便不利,男子肾精亏损、遗精、阳萎、早泄,妇女月经不调等。若加关元对于肾阳不足、阳萎、精稀,即属孤阴不生,独阳不长者,于气海、关元,三阴交穴处频频施灸,可收延嗣种子之效。

李某,女,39岁,化验员。结婚已10余载,虽经中西医治疗多年,始终未孕,平素月经量少,须注射黄体酮,月经始来,身虚胖,脉迟软,四肢冷,阳气虚甚,乃宫寒不孕也。治以温肾壮阳、调补冲任为法。针刺气海、关元、三阴交、命门、肾俞,交递选用,针后用艾卷灸30分钟。每遇经前三日、经后三日针灸之,如是调治半年,月经两月未潮,赴妇产科检查,已怀身孕。后生一女,真是喜出望外。

体会:《资生经》曰:“气海者,是男子生气之海也,治脏气虚惫,真气不足,一切气疾久不差,皆灸之。此经以气海为生气之海,难经疏以为元气之海,则气海者,盖人之元气所生也。”气海不但为男子生气之海,也是主治一切气病的要穴,对于真气不足,久痛不瘥的虚症,具有总调下焦气机的特殊功效,而对于卒中虚脱,妇女血崩等重症,皆有益气固本,补下元之虚惫,回阳固脱之效。涌泉穴在临床上的应用

涌泉穴位在足内陷中,屈足卷趾宛宛中,于足底(去趾)前1/3处,卷足时呈凹陷处取之。

涌泉穴属天、地、人三才穴之一。《资生经》曰:“针炙于诸穴皆分主之,独于膏肓、三里、涌泉穴特云治杂病是三穴者,无所不治也。”

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之井穴,为肾经经气之所出,针灸该穴可滋补肾水,补水之不足,井穴又皆有宣闭开窍之功,涌泉之义即如泉水般外涌也。针刺涌泉穴,可通肾窍、行气血、化瘀浊、使血行瘀去,故凡气血瘀滞,窍闭不通之应用之皆效。

从经络循行来看,足少阴肾经贯脊属肾络膀胱,上贯肝膈……入肺中……络心。因此与足太阳膀胱经为表里,并与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以及督脉皆有经脉相通,其内在联系使之关系密切。故针刺涌泉穴可治疗与心、肺、肝、膀胱,督脉诸经有关的疾病,并与之相联系的五官疾病。

一、泄热开窍、通闭苏厥,治疗中风

病例:谢××,女,65岁。十余日前不明原因猝然仆倒,人事不省;颜面潮红,呼吸气粗,两手固握。虽经多方抢救,至今仍未苏醒。为此针刺双侧涌泉穴,用强刺激泻法。并配合十二井穴点刺放血,针一次后患者神志复,诸症消。

体会: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之井穴,也为回阳九针穴之一。为临床急救之要穴,《灵枢》有“病在脏者,取之井”之说。故凡遇中风昏仆,针刺其它急救穴位而不能促其清醒者,皆应强刺涌泉穴,或配合十二井穴,多能促使其神志早日复苏。

二、火盛水亏、需补涌泉,可治肾厥头痛

病例:刘××,女,28岁。十六岁月经初潮时,即发生头痛,以后每遇月经来潮时即感头痛剧烈,且口渴心烦,颜面潮红,四肢厥逆,喜静畏光。舌质偏红无苔,脉细数尺脉尤甚。属于肾阴不足、阴虚阳亢、虚阳躁扰,脑脉失养。以滋补肾水以制阳亢为主。先用三棱针点刺百会穴放血,而后针补涌泉。每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两疗程后病愈。

体会:“头为诸阳之会”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会于此。凡外感内伤,气血瘀滞均可引起清阳不升,而发头痛,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之井穴,肾为水脏,肾水者,真水也,能滋济诸脏,倘若肾水不足,不能滋润诸阳,必然造成阳气浮越,阴虚于下,阳浮于上而发为此例之肾厥头痛。故补涌泉病斯平。

三、补肾滋燥针涌泉,治疗习惯性鼻衄

病例:周×,男、26岁。患习惯性鼻衄已六年,每遇秋季发作尤频,服止血药及鼻内堵塞法,虽能暂止、过后易复发。患者面色苍白、心悸、口唇不华、舌谈苔白,脉虚细。针刺双侧涌泉,用艾条灸20分钟,并配合少商穴点刺放血每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一疗程后病愈。

体会:鼻衄多因肺蕴风热,血热上行,上迫鼻窍,致使络破血溢所致。肺者金也,肾者水也,倘若肾水不足,子虚及母,必然造成肺阴不足,肺肾阴虚皆可导致虚火上炎,鼻为肺窍,虚火上灼阳络,而发为鼻衄。针补涌泉穴,可滋补肾水,水足金实,虚火自不上炎,肾水充足,心火亦减其光,水火相济,心火自不刑金,鼻衄之症得愈。

四、针补涌泉、可调经种子

病例:董××,女,34岁。结婚十余年未曾怀孕。经妇科检查:子宫发育正常。月经后期,月经量少,色淡。虽经多方治疗未效。嘱经前十日前来针灸,每次针刺双侧涌泉穴,并配合阴交、关元、三阴交,用艾条灸30分钟。连续针灸数月,喜有身孕。

体会:肾藏精,主生殖,肾气虚馁,女子多表现为月经不调,闭经等症,皆可导致不孕、针刺涌泉穴可滋补肾水,使阴盛阳长,阴阳协调,故可有子、《甲乙经》曰:“妇人无子,涌泉穴主之。”《千金方》亦云:“治女子无子,阴中痛,刺涌泉入三分。”

五、针涌泉穴可引火下行,可治失眠症

病例:杨××,男,38岁。五年来,患者失眠,且心烦不宁,头晕腰酸,夜出盗汗。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数。针刺双侧涌泉,每次留针20分钟,十次为一疗程。针两疗程后失眠得愈。

体会:心肾同属少阴,心居上焦主神明,肾主下焦主藏精。心降液,液中有真火,肾升气,气中有真水。心阳下降于肾,以温肾水,肾阳上济于心,以养心火,水火既济、则心神自宁。余遵张景岳关于“心本乎肾,所以上不安者,未有不由乎下;心气虚者,未有不由乎精”的旨意。治疗心肾不交之失眠,多从滋阴补肾,清降心火入手,多获良效。

六、针补涌泉,可滋肾平肝,治胃气冲逆之呕吐

病例:李××,男,56岁。患者胃满痛呕吐不止五日,且神疲,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