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人的十大汉字·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9 09:33:02

点击下载

作者:冯梦月、丁卉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影响中国人的十大汉字·学

影响中国人的十大汉字·学试读:

我的中国,我的德国

冯梦月

我从小就喜欢读书,有两个原因使我养成了这个不错的习惯。一是我在幼年总喜欢缠着老爸讲故事,他每次都是拿着书来讲,我自然认定,故事是从书上来的。上小学后,我认识了一些汉字,便借助新华字典读我喜欢的故事书。二是老妈不知从哪里听说,看电视对小孩子不好,对眼睛不好,对今后思维也不好,除了让我看动画片外,其他一律不让看,这样只好逼着我去读书。我会因为读书忘了自己坐在马桶上,也会忘了老妈让我去超市买盐。有一个大冬天,老妈见我洗脚看书,怕我冻感冒,不断地催我,结果读书入了迷的我把书当成擦脚布。历史书籍是我的最爱之一。尤其是中国古代史,也许是它离我们现在的生活比较远,所以在我眼里倍显神秘。让我爱不释手的,是我上小学三年级时,老爸买的一套少儿版《二十四史》。中国历朝历代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他们的情感,因为远观,让我着迷。

由于老妈被派到德国工作的缘故,还不满13岁的我随行来到柏林,开始了留学生涯。刚到德国的那一年,我是在语言学校里度过的。第一次上学,因为迷路,居然在地铁里穿梭了5个小时。第一节课,我都记不起来是怎么听进去的,感觉自己像个傻子。初到德国的我,日常的一切,对我竟然那么地艰难,我很受打击。由于没有德语基础,与德国同学交流不畅,郁闷中,我竟把《二十四史》当成了精神食粮和交流对象,闲来便翻。半年后,老爸来探亲时,我大段背诵给他听,令他惊讶不已。

眨眼之间,来德国已经七年,我逐渐适应了这里的学习、生活和文化。德国中学的历史课主要讲德国、欧洲和美国的历史,滔滔绵绵、跌宕起伏;德语课上接触到的,不是歌德、席勒、海涅、莱辛等世界级古典巨匠,就是里尔克、黑塞、伯尔、格拉斯等现当代文坛巨子的作品,受益匪浅是毋庸置疑的,但我总有一种隔膜感。这也许就是根深蒂固的文化差异,中国的文化已经融入了我的血脉之中。好在有网络这个好帮手,我可以便捷地阅读中文,《论语》、《道德经》、《围城》、《四世同堂》……有一阵子,我还疯狂地迷上了宋代的婉约派诗词,大量搜集、诵读李清照的作品,不仅被弄得“凄凄惨惨切切”、柔肠百结,而且还模仿易安居士填词吟诵,以致被老妈笑称“冯清照”。

我的同学不全是德国人,也有来自土耳其、伊拉克、越南、希腊、俄罗斯、美国等国家的。我发现,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大都仅限于人口众多、计划生育、社会主义、崛起大国等概念,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的认知少得可怜,但也有例外。我在南德一所寄宿学校读书时,我的历史老师喜欢研究唐朝和武则天,因为这个缘故,我们成了好朋友。她很佩服我的唐代历史知识,像找到了知音一般。其实,关于唐代历史,我刚入门,她也略知皮毛而已。我现在就读的柏林洪堡文理中学,汉语可作为第二外语选修。除了学习简单的汉字和语句,还大量阅读翻译成德文的中文小说和历史常识。学到鲁迅的《狂人日记》时,同学萨拉问我,既然儒家思想属于中国的文化传统,为什么“仁义道德”就“吃人”了呢?这真是个好问题!儒家思想的核心虽可浓缩为“仁义理智信忠勇孝悌廉”十个字,但其精神内涵岂可三言两语以蔽之?更何况,中、西价值观本来就不在一个坐标系上。我只好从法律到伦理,左右开弓,总算让萨拉半信半疑地点了点头。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遗憾的是,我们当下的年轻一代大多追求流行文化,往往忽略了对文化传统的认知和探寻。作为一个“资深”的小留学生,我的切身感受是,在“地球村”时代,传统文化不仅是本民族过去和现在之间的纽带,而且也是与其他民族之间对话和交流的桥梁,我们必须学习和了解。

丁卉是我老爸朋友的女儿,我们很小就认识,她小时候总叫我“姐姐”。五年前,我回国时去她家玩,不知怎么就谈到了唐诗宋词,她竟背出了我最喜爱的唐诗之一——白居易的《长恨歌》!真是心有灵犀。四年前,她去了新加坡留学。现在,我俩合作主编一套国学丛书,一来给自己充充电,二来想带领90后、00后的学弟学妹们通过阅读故事了解一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我的留学梦

丁卉

我人生的前十五年,现在想起来,就像是肥皂泡般的一场梦境。很平凡的家庭,很平凡的父母,很平凡的学校,很平凡的生活。每天两点一线,早出晚归,吃一样的热干面,喝一样的豆腐脑,对着大同小异的卷子或欣喜若狂或满腹惆怅。听身边的人抱怨课程多,抱怨考试难,也抱怨青春易逝韶华不再,然后自己就凑热闹一般的添油加醋几句。像肥皂泡的表面,太阳一照就五彩斑斓。平凡,但美好而温暖。

从家里到学校,穿过两条巷子一条马路,就这样一走十五年。

说实话,我一直以为这种生活我会一直过下去,高中大学研究生博士,成家立业结婚生子颐养天年撒手人寰。我知道人都是很随遇而安的动物,都喜欢在自己的小幸福里沉溺,都不习惯离散,不习惯陌生,不习惯孤独寂寞。

所以考上莱佛士的时候,我犹豫了很久。一个人在武大的校园里漫无目的地游荡,我认真地问自己:丁卉,这辈子你到底想要什么?是荣耀功绩还是温暖幸福?你到底想做一个不惜一切代价改变世界的人,还是你只在乎那些深爱你陪伴你的存在?

我知道我不是在逃避,不是在为自己的怯懦找理由,我只是想知道,我到底想要什么;我只是不想,在多年以后,觉得这一切一切的牺牲都不值得;我只是不能忍受,在消逝之后孤独的感叹: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要在一切发生之前都想清楚,都看清楚,然后选择属于我的人生,然后一辈子带着这个决定走下去,不后悔。

于是那晚我告诉父母:我不想去。

第二天,父亲没有去上班。在饭桌上,他给我讲了一个我从小就熟知的故事。花木兰从军的故事。

南北朝时期,天下大乱,战争连年不断,人民生活很不安定,常常隔不了多久就得搬一次家。花木兰巾帼不让须眉,虽为女儿身却有男儿之志。她离家万里,代父从军立下赫赫战功……

不知为何,在父亲和缓的声音中,在这个听了千百次的故事里,我的眼泪却无法抑制地掉下来,打湿了身前的《小窗幽记》。

末了,父亲说,丁卉,我们都容易被眼前的景象所蒙蔽,因为我们都害怕失去,都害怕回来的时候物是人非,所以都不敢跨越不敢尝试,都喜欢作茧自缚。但是你看,花木兰不怕。她离开家的时候,大概与你同龄。她跨关山越黄河,她也许犹豫过,但她从来没有放弃。那是她骨子里的一种气节。爸爸知道你是和她一样刚烈一样有抱负的女子。你觉得你认识的自己其实并不是真正的你。爸爸知道你不会甘于平庸,你也不应该在琐碎与麻木中虚度年华。爸爸不想你长大以后憎恶这样的自己,后悔曾经的决定。你的骄傲不会允许,你的自尊也不会妥协。孩子,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个人生,所以我们都应该在有限的生命中拥抱无限的宇宙。这样,我们才能算真正的不枉此生。

我认真地看着父亲的眼睛,看着这双充满了怜爱与理解、信任和支持的眼睛,看着这双经历人生四十余年的眼睛,心忽然变得很柔软,也很坚定。

爸爸,我知道了。我会去的。我说。

就这样,父亲戏剧性地用花木兰的故事改变了我的人生。

其实说起来,我与国学一直有不解之缘。四岁的时候就基本背完了唐诗三百首(当然是被逼的……),上幼儿园就知道很多《春秋》、《战国》、《唐传奇》的著名故事,要么被感动得一塌糊涂,要么惊愕得不知所措。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第一次读完《红楼梦》,对妙玉爱得深切,扬言要把红楼诗词全数背下。三年级的时候和同班的女生在班上组了一个诗社,旨在传播文化,实在娱乐自我,最后以成员不足而告终。四年级读白话《史记》,为李广拍案叫绝;五年级读《资治通鉴》,六年级毕业的那个暑假在看完金庸和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后读完了《中华上下五千年》。

说起来我的小学生涯其实就是把中国历史走了一遭。那个时候的思想很单纯,总是想:我要是生活在古代就好了,有漂亮衣服穿,每天也不用上学。再被红楼水浒一浸濡,我就想:要是我是林黛玉,就投奔宋江去,省得在大观园受那些气!

上初中后我脱去了单纯幼稚,开始观察和思考。很长一段时间,我最喜欢的诗人是王维。喜欢“竹渲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安然;喜欢“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的出尘。王维是一个哲学家,一个住在月亮上的人,袖起笔落之间,都不沾染俗世一抹尘埃。王维很接近一种安宁的常态,寂寞而完美。我总是一个人想:要是这辈子和王维在一起多好,过一种如水般安静的生活。

于是初二那一年,我写了一部短篇小说《两两相忘》,故事以王维的诗词与生活态度为第二线索。女主角对自由的渴望,也就是我(在考试压迫下)对自由的向往。相比王维,陶渊明的自由就显得直白多了,因为直白所以激烈,也因为激烈,反而少了王维形而上的美。不过这些感悟,都是后话了。

初三的时候,疯狂地爱上了苏轼。也不知道为什么,从前对苏轼的印象就停留在一个壮汉屹立赤壁悲吟大浪淘沙之上。我不知道他的朝云,他的放逐,他的灵性,他的诗心。我是读了余秋雨,读了周国平,读了梁实秋以后才开始慢慢懂得,懂得他的倔强,懂得他的无奈,懂得他的柔肠百转,懂得朝云那一句:先生满肚子的不合时宜的真正含义。懂得以后我就为苏东坡流泪了。

我想很少有女生在真正读懂《江城子》以后不感动的。他那一句“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只让我想到“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那一刻我心中所有柔软的情绪都开始百转千回,在午夜酝酿了一个温暖的梦境,梦里朝云站在落英缤纷里,对苏东坡莞尔。

我后来鼓起勇气告诉我的语文老师:其实朝云与苏轼不能相守到老也未必是件完全凄凉的事情。要是有个男生为我写出这样的词那我死了也愿意。我的老师拍拍我的头,笑着说:放心吧,会有的。会有这么一个男孩子的。

现在来看,我的初中充盈着恬静安适,也饱含了情窦初开。也许是幸运,也许是悲凉,与我相知相守的人是王维,而让我寸断肝肠的人是苏轼。

然后回到我被《花木兰》改变的人生。

来到新加坡,我经历了“culturalshock”(文化地震)。其实时至今日,我还是觉得这里很多太过后现代的东西让我无法接受。比如这里总是有很多人“wantthingsfastandgood”(追求又快又好)。但是他们不知道,有很多情绪是要慢慢酝酿的,很多经验也要慢慢积累,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贪图捷径。

我找我最喜欢的生物老师聊天,他很释然地笑着对我说:“你知道,同中国相比,新加坡是一个没有历史的国家。没有历史,有文化也显得焦躁,显得苍白,显得小家子气。”

我忽然意识到很长时间以来让我感到不舒服的东西其实是源自于这个国度一种沉淀,一种归宿,一段历史的缺失。从小到大,我在国学的浸濡下成长,我习惯用很大气磅礴、纵横捭阖的眼光来看世界,看人生。我喜欢静静地思考,慢慢地感悟,像朱熹或者王国维那样,隐逸出尘也好积极入世也罢,我喜欢一种有张力的思考方式,喜欢思想源源不断地涌入脑海的感觉。我承认一直以来我都活在理想的世界里,我骄傲得不需要物质的承诺,成功的保障,我是一个思想者般的存在。而在中国的历史里,有那么多人与我相同。他们或以悲壮、或以淡然的英雄方式出现,以至于我把这种生活理想当成了一种常态,一种必然,而丝毫没有意识到这其实是一种奢侈,一种只属于我们这一代中国人的奢侈。

我想很多为文言文焦头烂额的人都不会懂得,有国学是我们的荣耀,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血脉里根深蒂固的一部分。它定义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

不得不承认,现在接触中国历史和古典文学的机会少了许多。但是也因着这出国的特殊经历,因着情感的暂时封存,让我看到国学里更加精髓的一部分。不再是凄凄惨惨戚戚的离情别恨,而是中国的哲学。

说到哲学,就不得不提《道德经》。老子在一种神奇的模棱两可中表达了他对宇宙的理解。一位经常来新加坡传教的著名牧师唐崇荣曾经说过,老子比孔子强。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则已。”可见孔子不知“道”。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可见老子明白道是不可闻,不可道的,从而更接近道的本真。他接着说,在《圣经》约翰福音第一章里清楚地写着,上帝即是道,从而得出结论:上帝是东西方无数哲学家追溯的本源。

我并不是用此来证明上帝的存在。我想说在新加坡的这四年年里,我发现很多中西哲学有趣的对比点。比如孔子教导我们温良恭俭让,萨特说这些都是人性的虚假体现;比如孔子说君主应当修身,培养自身的美德;意大利的马基雅维利反对说这些都是无用功,一个统治者只要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属民即可……我发现中国的哲学家,比如墨子的兼爱非攻,比如老子的上善若水,都是很温和的哲学,丝毫不带一丝希腊罗马的激进。

我为中国人的生活态度找到了一个源头。为什么我们不愿意改变政策,不愿意改变态度,不乐于创新与尝试?其实我们缺少神秘和浪漫,缺少激情与想象,我们对真理这个东西不感兴趣,我们只想找一种最中立的方法,一种最温和的方式。这种人生态度可以叫中庸,也可以叫懦弱。所以我们一直很平稳,但我们不精彩。至少目前不够精彩。

哲学体现的是人的生活态度,而我们也都还在这样或那样的生活态度中跋涉。

这篇自叙写得如此冗长而真实,因为它大概是我成长过程中曾经感同身受的思想、情感与启发。从一个在《红楼梦》中不可自拔的小女生,长成如今这般虔诚的基督徒,这般勤勉的思想者,我相信有很多人与我相同,在寻找,在追逐。也有很多的朋友,在重复着我的道路,体会着我的感情。在思想的国度里,从来没有失败者,也没有落后者。我们都是在这个星球上行走的人,正如张悬所唱:生活生活,有快乐也有忧愁。

但我们都不是一个人。我们都是同路人。

写此文,与君共勉。前言学的真谛丁卉

我们小的时候,都听过许多关于学习的名人名言。比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或者“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等。但是那些已经滚瓜烂熟的词句,也往往在漫长的时间里,褪色为陈腐的记忆,失去了原本的含义。

我想,我们都是在不明白学习为何的无知年代里,开始学习的。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学习的功效远大于学习的内涵。我们的理解与想象,也总是被学习承诺的金榜题名与锦绣前程所限制。尤其在这个效率奇高,节奏飞快,分工明确的时代,学习的目的被物质化得让人发指。

以前在中国的时候,我看见热爱钢琴的孩子不得不“为成绩”而放弃弹琴;热爱文学的学生硬被逼去上数学培优。我们都知道“因材施教”的概念,却不懂“因材施教”的道理。到了新加坡,我以为所谓“素质教育”会有所不同。但一样的悲剧还是不断重演:考试不考的就不学,大学没用的就丢弃。我们像一个个疯狂的追随者,不断地改变自己,谄媚地去迎合“时代的需要。”

但什么是时代的需要呢?

我一直觉得,一个完善与丰盈的社会,是需要与接纳各种人才的:科学家为其添加创造,哲学家为其添加智慧,数学家为其添加理性,文学家为其添加想象。而“学”,作为一个了解自我,丰富人生的途径;一个参望历史,饱满灵魂的过程,其实应该是在最愉快的氛围中,把我们都打造成为与灵魂相契合的存在。

上初中的时候读《五柳先生传》,其中有一句话曾以某种突兀而温暖的方式打动了我。陶渊明说他自己“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所谓“不慕荣利”,就是不为荣华与利益去读书。而当他真正明白书中所言的含义,甚至会高兴地忘记了吃饭。我想,只有灵魂的愉悦才会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凌驾于我们的生存与欲望之上。那“欣然”两个字,让我的心中充满了无限明媚的想象,仿佛看见在春日的傍晚,五柳先生倚着四合的暮色,背靠幽静的南山,手握泛黄的书卷,或蹙眉或展颜,在无限的宇宙里,独自品味着存在本身无限的广袤。甚至连那备受争议的“不求甚解”四字,也在此刻染上了一层柔和的色彩:不是不追求知识的准确,而是知识的准确在如此安宁温暖的氛围里,已经不再重要了。

我想,这或许就是“学”的真谛。

在每一个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百折不挠,功成名就的故事背后,都或多或少会有这样让人安定幸福的时刻。不为来路苍茫,不顾去路风霜,只有一卷在手,青灯火烛,在流转的片刻,完成生命中所有的可能;在停顿的瞬间,听见历史寂静的私语;在巨大的渺小感中,卑微而坚定地去涨满生命的每一张风帆。

我想,这就是“学”的真谛,所以它应该是孤独而安宁的。太喧嚣的世界,太浮躁的心灵,都离它实在太远。康德用了十年,守着雪白的墙壁,写出了三大批判。而我们,可能要用一辈子去感受,学在灵魂之上的重量。1.纪昌学射

纪昌,箭法精准,曾向飞卫学习射箭。

古时候有一个叫纪昌的人,他非常爱射箭,他每天都拿着弓箭,不分白天黑夜地对着箭靶(bǎ)练习,但练来练去却始终进步不大,拜了许多老师,也没有多大的效果。

一天,纪昌又在家里拿着弓箭练习,刚好他父亲的一位朋友来访,见他练箭有一股韧(rèn)劲儿,就对他说:“你呀,应该去向飞卫学习射箭,保证你的进步一日千里!”“飞卫?就是传说中百发百中的神射手飞卫?”纪昌心里一阵激动,立刻收拾好行装,去找飞卫了。

找啊,找啊,纪昌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才在一座山里找到了飞卫。

当时飞卫已经六十多岁了,不想再收徒弟了,但看到纪昌风尘仆仆的样子,特别是他那双充满了恳求和希望的眼睛,便答应了下来。

第一堂课,飞卫对纪昌说:“学射箭,首先要练好基本功,而基本功中,眼神是最重要的。这只有靠个人的刻苦训练才能成功。这样吧,你回家去练,等你练到看东西不眨眼的时候,再来找我上第二堂课。”

纪昌见飞卫的教学方式和其他人不一样,感到很新鲜,便马不停蹄地回到家里——练眼神!一开始,纪昌不知道怎么让眼睛一眨不眨,后来,在妻子的织布房里,他看到织布机的梭(suō)板上下移动,令人眼花缭乱,便一拍大腿,大叫一声:“有了!”

他马上找来一块草席,铺在织布机旁边,自己则坐在上面一动不动地盯着梭板看。看到纪昌那傻乎乎却又认真的模样,妻子心里直想笑。但纪昌一点儿笑容也没有,只是盯着上下移动的梭板。妻子也就由他去了。

一天、两天、三天……时间飞快地过去了,久而久之,纪昌竟然能盯着梭板半天不眨一下眼睛了。

纪昌的一位老朋友听说纪昌学射箭只是待在织布机前一动不动,感到很奇怪,便来看他。果然,纪昌像呆子一样,坐在草席上一动不动,眼睛却睁得大大的。他想试探纪昌一下,便顺手拿起锥(zhuī)子,悄悄地走到纪昌跟前,突然手一扬,朝纪昌的眼睛扎去。说时迟,那时快,纪昌用两根手指紧紧地夹住了锥子尖,眼珠却还是一动也不动。

妻子提起的心这才放了下来。

纪昌望着那依然上下翻飞的梭板,心想:我的眼神练得差不多了,飞卫该上第二堂课真正地教我练箭了吧?

可这一次找到飞卫,飞卫仍然摇了摇头,捋了捋胡子说:“小伙子呀,还不行,你回去再练,等你能将很小的东西看得很大很大,把别人看不清的东西看得清清楚楚时,再来找我吧。”

于是纪昌又回家了。他从牛尾巴上拔下一根毛,把它系在窗子的上端,牛毛的另一端则悬着一个虱(shī)子。他每天一起床,就坐在屋子里看那个吊在牛毛上的虱子。

十几天过去了,那虱子在纪昌眼里变大了许多。又过了一段日子,那虱子在纪昌眼里已经像车轮那般大了。他拿起弓,搭上箭,嗖(sōu)的一下向虱子射去。箭丝毫不差地穿过虱子,而拴虱子的牛毛竟然完好无损。

纪昌连忙找到飞卫,一五一十地将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他,并询问下一堂课学什么。

飞卫笑盈盈地对纪昌说:“你不必再学什么了,你的本事已经学到手了!”纪昌愣了一下,不禁笑了。《列子·汤问》

本篇成语解释:

1.【百发百中】:bǎi fā bǎi zhòng形容射箭或射击精准,每一次都命中目标。

2.【风尘仆仆】:fēng chén pú pú形容旅途劳累的样子。

3.【马不停蹄】:mǎ bù tíng tí比喻一刻也不停留地前进。2.师旷(kuàng)喻学

师旷,春秋时晋国乐师,字子野。传说他生而无目,善以声辨吉凶。世传《禽(qín)经》即为其著。

师旷从小就双目失明,但他听力特别好,对别人弹奏的曲子过耳不忘。他弹奏古琴十分优美,音乐声一会儿如春暖花开、百鸟鸣唱,一会儿又如高山流水、叮咚悦耳,使人如痴如醉。

他学其他各种知识也非常刻苦。眼睛看不见,他就请别人读书给他听,听过之后便暗暗默记,并理解文章的内容,所以他成了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

师旷的名声渐渐传开后,晋平公多次请他进宫,让他弹琴供自己欣赏。

和前几次一样,师旷这一次先弹了几首老曲子,又弹了几首自己新创作的曲子。

晋平公欣赏完之后,十分高兴,便和师旷闲聊(liáo)起来。上至国家大事,下至市井闲话,谈得十分投机。突然,晋平公叹了口气说:“唉,人生易老呀!”

师旷听晋平公叹了一口气,似乎有什么事要说,便问道:“大王为什么这样说呢?”“第一次召你进宫时,我还是个精力充沛(pèi)的中年人,可一转眼我已经七十多了。我很想再学点儿东西,但恐怕已经太晚了。”

师旷笑了笑,接着说:“大王要是觉得时间太晚,那叫人把蜡烛点起来不就行了吗?”

晋平公一听,心里老大不高兴,他脸一沉,对师旷说:“师先生喜欢开玩笑,可也要选择时机呀。我在跟你说正经事,你却跟我开玩笑,这合适吗?”

师旷忙站起来,很慎(shèn)重地说:“大王请息怒,我一个瞎子怎敢跟您开玩笑呢?我曾听人说过这样的话,说人呐,分为三个阶段:少年时期勤奋好学,就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喷薄欲出,前程无量;壮年时期勤奋好学呢,就像正午的太阳,红日当空,同样是大有作为的。”“那么老年时期呢?”晋平公听着听着,觉得有点儿兴趣了。“到了老年,虽然年老体衰,牙齿松动,步履(lǚ)不稳,但仍能下定决心勤奋苦学,就像傍晚时点上蜡烛。蜡烛的光虽然微弱,比不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也比不上正午当空的太阳,但有了这点微弱的烛光,总比摸黑走路要好吧。”

晋平公边听边点头,不禁站起身来,连声称道:“说得好,说得好呀!我听你的,马上点‘蜡烛’!”《说苑》

本篇成语解释:

1.【春暖花开】:chūn nuǎn huā kāi形容春景优美。现在有时用来比喻学习或开展工作的良好时机。

2.【高山流水】:gāo shān liú shuǐ比喻乐曲高妙,也用来比喻知己或知音。

3.【喷薄欲出】:pēn bó yù chū喷薄:气势壮大、喷涌而出的样子。形容水涌起或太阳上升的样子。3.苏秦刺股

苏秦(?-公元前284年),字季子,东周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战国时期纵横家(战国时期专门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曾因游说六国抗秦,佩六国相印,显赫(hè)一时,后被齐王车裂而死。

苏秦是战国时期的人,家在洛阳,曾经拜当时很有名望的鬼谷子先生为师。

苏秦非常好学,可家里十分贫穷,糊(hú)口问题都难以解决,更不用说拿钱去买书了。为了读书,苏秦常常用别人想不到、不敢想的方式去挣钱,比如将自己的头发剪下来换钱,或者帮别人做工等等。没有纸,他就像古人那样把竹子劈成薄片;竹简多了,没袋子装,他就剥下树皮编成书袋。由于苏秦勤奋好学,鬼谷子先生很喜欢他。

过了一段时间,苏秦认为自己已经学到了老师的本领,便收拾好行李,到秦国去闯荡。他一连写了十几封建议书,可当时的秦惠王对这个无名小卒根本不予理睬,连看都没看一眼,就把建议书扔(rēng)在一旁了。

这一扔不打紧,苏秦可惨了。他左等右等,等了近一年的时间,也没有得到秦惠王的回音。这时候,钱也花光了,衣服也穿破了,他不得不挑着书籍行李离开了秦国。一路上,他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安稳,又黑又瘦像个要饭的。

回到家后,家人见他这副模样,都不理他。他的妻子在一旁一边抹眼泪一边织布;父母亲坐在那儿也不跟他说话;嫂子见他在外面一事无成,还赖在家里靠家人养活,早就气不打一处来。她饭也不烧,气鼓鼓地发着牢骚(sāo):“大丈夫在世,应该做点儿实事,像你哥那样做点儿小买卖,一天下来虽然赚不了多少钱,但起码能养家糊口啊。哪像你,读了那么多书,到头来却也只能混到这般模样。真是活该!”

苏秦坐在那儿发呆。他叹了口气,站起身来,自言自语道:“麻雀怎能知道大雁的志向呢?现在妻子不把我当丈夫,嫂子不把我当小叔,父母不把我当儿子,怪只怪我学艺不精呐!”

从此以后,他把自己关在房子里,找出自己所抄的几十箱书,精心挑选了一部分,然后埋头苦读,仔细研究。

可每天夜以继日地读书,时间一长,眼皮就开始打架,有时还伏在桌子上睡着了。每次醒来后,看到时间又过了一天,苏秦总觉得非常可惜,可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方法使自己不打瞌(kē)睡。

有一天,苏秦读着读着又困了,一不小心,头嘭(pēng)的一声撞在了桌子上,桌子旁的一把锥子正好刺中了他的手臂,疼得他睡意全无。望着还沾着血珠的锥子,苏秦想到了一个制止自己犯困的方法。

从那以后,每当觉得精神疲惫、想睡觉的时候,苏秦就抓起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扎,那钻心的痛马上使他甩掉睡意,继续学习。

就这样,苏秦学习了大约一年,学问也大有长进。于是他第二次离家,向各国国君提出自己的建议,最后终于得到六国国君的重用,都聘(pìn)请他担任自己国家的丞相。 苏秦刺股苦学,终于学有所成,家里人也不再瞧不起他了。《战国策·赵策》

本篇成语解释:

1.【无名小卒】:wú míng xiǎo zú卒:古代指士兵。不出名的小兵。比喻没有名气,无关紧要的人员。

2.【自言自语】:zì yán zì yǔ自己跟自己说话。

3.【夜以继日】:yè yǐ jì rì用晚上的时间接上白天,日夜不停。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4.自编“草书”

路温舒,西汉文士,字长居,钜(jù)鹿东里(今河北平乡西南)人,官至临淮(huái)太守。

路温舒小的时候,家里很穷,没有钱供他上学读书,他还得去一个财主家放羊。看到财主的儿子每天背着书包上学,路温舒心里痒痒的。“要是我能一边放羊,一边看书,那该多好啊!”他心里常常这么想。

那时的书可不像现在这样是用纸张印的,而是用竹木片编起来的,往往一篇文章就是好几捆(kǔn),不仅价钱很贵,而且十分笨重,背都背不动,又怎能带着它去放羊?怎么办呢?

这一天,路温舒赶着羊群来到池溏边,温暖的阳光照在身上,舒服极了。他坐在池塘边,一边看着羊群,一边背诵着刚学到的诗歌。

念着、念着,就不由自主地想到那个困扰了他很久的问题:竹片太重能不能换一种材料抄书呢?

羊群一点儿也不理解路温舒的心事,悠闲地吃着草,喝着水,散布在草地上,像一朵朵白云。一阵风吹来,池塘里顿时兴起一道道波纹,一丛丛又宽又长的蒲(pú)草也随风起伏,就像一条条带子在起舞。

看着,想着,路温舒突然心中一亮,这蒲草不就是现成的材料吗?他迫不及待地趟(tāng)下水,摘了许许多多的蒲草。

蒲草在阳光下不一会儿就全干了,软软的、柔柔的,裁(cái)成一段一段的,正好用来编书!路温舒高兴地跳了起来,冲着羊群快乐地大笑。羊群的叫声、路温舒的笑声汇成了欢乐的海洋。

放羊回村时,同村的小朋友看着羊群后面的路温舒背着一大捆蒲草,便好奇地问道:“你割这么多蒲草干啥呀?”

路温舒只是傻呵(hē)呵地笑着,并不回答。回到家里,他就开始“编”他的书了。

他先把蒲草洗净、晾干,然后把它们理得整整齐齐的,再用绳子将它们密密地联结起来。他又向别人借了书,把书上的内容工工整整地抄录在蒲草上。

从此,路温舒就有了自己的书。每天清晨外出放羊时,他就把蒲草书带在身边,一边放羊,一边认真诵读,有时还默默地背诵,遇到不懂的问题,晚上回来便向有学问的人请教。他读完一本,再“编”一本,渐渐地,他家里便有了许多蒲草书。

路温舒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因此学识长进很快。他读了不少法律方面的书,对法律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长大以后,他在监狱里谋了个小差事,趁这机会,他潜心研究法律,对一些问题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他曾给朝廷上过不少奏章,建议改革法律制度,提倡多行仁义、减轻刑罚,又劝谏皇帝广开言路,听取多方的意见。他提出了许多正确的主张,做了不少对百姓有益的事情,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位有名的法学家。《汉书·路温舒列传》

本篇成语解释:

1.【不由自主】:bùyóuzìzhǔ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2.【迫不及待】:pòbùjídài迫:急。急迫得不能等待。

3.【不耻下问】:bùchǐxiàwèn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5.凿(záo)壁偷光

匡(kuāng)衡,又名匡鼎,字稚圭,西汉东海承(今山东苍山兰陵镇)人。善说《诗经》,官至丞相,封安乐侯。

山东郯(tán)城的一个小村子里有个财主,这财主没多少文化,专门剥削租他田地的农民。

有一天傍晚,这个财主正在屋里数他的金银财宝,管家突然闯了进来,慌慌张张地对他说,外面有一个小孩来找他,想要当长工(长工就是古时候给地主财主们干活的人)。

财主感到很奇怪:“一个小孩打什么工呢?领他进来问个明白。”

这个小孩年龄不大,个子不高,但眼睛里透出一股灵气。他很有礼貌地向财主施了礼,并介绍了他自己,说他叫匡衡,想到财主家当个长工。

财主看了看匡衡瘦小的身躯,摇晃着脑袋说:“你这个小不点儿能干什么呢?”“田里的活我都能干!”匡衡说着又加重了语气,“而且我不要一分工钱!”

财主更加奇怪了,问道:“人家都嫌工钱太少了,你怎么连工钱都不要呢?”

匡衡涨(zhàng)红了脸说:“我听说你家里有很多书,只要你肯每天借给我几本书看,我就心满意足了。”

财主心想:嗬,真是个傻小子!不过倒是挺划算,替我干活还不要钱,只要几本破书,太便(pián)宜了,反正父亲以前给我买的书放在那儿也是没人理。于是财主便答应了。

就这样,匡衡有书读了。以前由于家里穷,买不起书来读,现在有了书,匡衡真像是捧着宝贝一样,爱不释手。

可是白天干活太忙,没时间,那就只好晚上看了,可晚上又没有灯。过去照明只有油灯或蜡烛,但匡衡家里穷,点不起油灯。

怎么办呢?可不能让晚上的大好时光就这么溜走啊!匡衡躺在床上,手里拿着书,望着窗外逐渐落下的太阳想办法。

不一会儿,天黑了下来,屋子里漆(qī)黑一片,但墙上的缝隙(xì)里却透出了几丝微光。匡衡连忙把书凑到有光的地方,然而光线太弱了,他根本就看不清书上的字。

不过,这倒是给了匡衡一个启发:要是把这个缝挖成一个小洞,不就可以利用隔壁的灯光读书了吗?这个想法使他兴奋了一个晚上。

第二天,他偷偷地在墙壁上一个不太显眼的地方,凿出了一个鸡蛋大小的洞。到了晚上,果然有一束光射了进来。望着书上那清清楚楚的字,匡衡像碰见了好久不见的朋友一样,聚精会神地看了起来。直到隔壁熄了灯,他才恋恋不舍地合上书本睡觉。

就这样,经过多年的刻苦自学,匡衡终于成为了西汉的学问家。他对《诗经》特别有研究,当时就流传着四句歌谣:“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yí)。”意思是说:不要再讲《诗经》了,因为匡衡马上就要来了;匡衡打开书本讲《诗经》,大家听了才会高兴。《后汉书·匡衡传》

本篇成语解释:

1.【爱不释手】:ài bú shì shǒu释:放下,放开。喜爱到不肯放手的地步。

2.【聚精会神】:jù jīng huì shén全部精神都集中在一起。形容注意力集中。

3.【恋恋不舍】:liàn liàn bù shě恋恋:留恋;舍:放弃,放下。形容非常留恋,舍不得离开。6.孙敬悬梁

孙敬,字文宝,汉朝信都(今属河北)人。性嗜(shì)学,曾编柳写经书,闭户诵习,悬梁而读,人称“闭户先生”。

孙敬也是一个苦孩子,他小的时候没钱买笔和纸,常常为此而感到苦恼,但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

有一天,孙敬望着家门口的小树发呆,忽然他高兴地跳了起来,捡起一根树枝,大声叫道:“这不就是笔吗?”后来,他一有空就用树枝当笔在地上练字。

后来,孙敬长大了,也有了些钱,读书条件好多了,学习也越来越刻苦。他常常足不出户,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以至于他偶尔去集市买东西,别人就在他背后议论说:“看呀,听说他就是那位‘闭户先生’。”

孙敬才不管别人怎么说,依然只是读他的书。这天夜里,他又坐在小油灯前读书。夜已经很深了,窗外一片寂静,只听到几声昆虫的叫声。“真累呀!”

孙敬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捶了捶近乎麻木的腰。望着漆黑一片的窗外,他想:这一天过得真是快呀!一眨眼工夫,一天就过去了,可这本书还没看完呢。

于是,他又坐了下去,继续埋头读了起来,一边读,还一边用笔记下些什么。

可是不一会儿,孙敬只觉得脑袋发胀(zhàng),眼皮发沉,眼睛怎么也睁不开。他赶忙揉了揉,在屋里走了几圈,喝了口水,洗了把脸,然后坐下去接着读。可没过多久,又不行了。

孙敬使劲儿地捶了捶脑袋,又洗了把脸,还咕咚咕咚地喝了几大口凉水,可睡意仍铺天盖地地袭了过来。没过多久,他就趴(pā)在桌子上睡着了。

当孙敬醒来时,已是红日当头,阳光普照。他坐起来,叹了口气:“唉,一个晚上就这么白白地溜走了,真可惜呀!这样可不行,一定要想办法拉住时间的手!”

孙敬洗了把脸,目光炯炯(jiǒng),在屋子里走来走去。他的脑子快速地转动着,忽然什么东西撞了他的头一下,他抬头一看,原来是一根挂篮子的绳子从屋梁上耷拉了下来。

孙敬心中猛然一亮,计上心来。到了晚上,他便开始做准备工作了。他找来一根长长的绳子,把绳子的一头系(jì)在横梁上,另一头则绑在他的头发上。他试了一下,绳子太长,不起作用,于是他又把系头发的这一头解开,剪短些后再系上。当他再次坐在小桌前读书时,绳子刚好拉直。

当孙敬读书读累了,想打瞌睡时,只要一低头,绳子便拉得紧紧的,头皮则会感到一阵针扎般的痛。痛是痛一些,可睡意全没了,又可以精神抖擞地读书了。这个方法果然灵验。

就这样,孙敬每天晚上悬梁苦读,对着一盏孤灯直到深夜。后来,他果真成了一位大学问家。孙敬悬梁的故事和苏秦刺股一样,被后人千古传诵。《太平御览》

本篇成语解释:

1.【足不出户】:zú bù chū hù不出门一步,形容闭门自守。

2.【铺天盖地】:pū tiān gài dì形容来势凶猛,充满了整个天地。

3.【精神抖擞】:jīng shén dǒu sǒu抖擞:精神振奋的样子。形容精神振作。7.书铺站读

王充(公元27年-公元97年),字仲任,会稽上虞(yú)人。东汉思想家、文学理论家。年少时是个孤儿。后到京师太学学习,拜班彪为老师。后官至扬州治中(行政长官的助理),不久便辞官回家,专心著作,历经30年,著《论衡》85篇。

东汉时期,出了一个大思想家,名叫王充。王充这个人很了不起,他写的一本名叫《论衡》的书,至今仍被学者们传诵研究。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全靠他年轻求学时打下的坚实基础。

王充小时候很聪明,六岁开始读书识字,八岁就进入本村的乡村学堂学习。县里的学官见他既聪明、又刻苦,是个可造之才,便在王充二十岁时,把他推荐(jiàn)到京城洛阳的太学府里继续深造。

太学府可是当时的最高学府,在那里讲学的老师都是当时有名的学者。著名的历史学家、研究儒学的大师班彪也在那里讲课。班先生讲课有个特点,就是用大量的材料来说明问题,这就要求学生们阅读许多书籍。

王充很佩服班彪,便照着班先生的话去做了。太学府里藏书很多,于是王充就像蜜蜂采蜜一样钻进了藏书阁,白天看不完,就借出来晚上继续看,有时一直看到天亮。

一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藏书阁的书也基本上被王充看完了,而他自己又买不起书,怎么办呢?有一天,他偶然间听朋友说洛阳的书铺里好书挺多的,于是便直奔街上而去。

果不其然,洛阳城的书铺可真多啊,一家接一家。书铺里的书浩如烟海,在这里,王充又可以变成一只“蜜蜂”了。

从此,除了上课之外,王充只要有空就往书铺里跑。钻进书堆后,整个世界就好像只剩下他和书了,周围人来人往的喧(xuān)闹声,附近市场里的叫卖声,他都听不见了。有时他甚至带上干粮,在书铺里一待就是一整天。

书铺的老板一开始还觉得很奇怪,后来也就见怪不怪了,他见王充如此好学,便对他十分照顾。有时时间太晚,书铺要关门了,老板就对仍沉迷在书海里的王充说:“小伙子,时候不早了,书先放在这儿,你明天再来看吧!”

王充抬起头,瞪(dèng)着通红的双眼愣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难为情地对老板说:“真是对不起呀!我又是最后一个!”

即使遇到刮风下雨的时候,他也是如此。

王充不但记忆力特别好,而且读书很认真,他一边读一边思考,并把老师所讲的问题和书中的内容加以比较,仔细揣摩(chuǎimó),然后形成自己的思想。

后来,他干脆回家隐居起来,专心致志地从事著述工作。

在独居生活中,王充仍像过去读书时那样勤奋刻苦。为了能及时捕捉到冒出来的思想火花,他在门旁、窗台上、床头边,甚至连厕所里都放上笔墨纸砚,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想到一点儿东西就立刻记录下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充终于完成了《论衡》这部长篇巨著。书中犀利的批判精神和唯物主义思想,至今仍闪烁着光辉。《后汉书·王充传》

本篇成语解释:

1.【见怪不怪】:jiàn guài bù guài看到怪异的事物和现象,镇静对待,不大惊小怪。8.隔篱(lí)听书

贾逵(kuí公元30年-公元101年),字景伯,东汉经学家。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年少聪明,二十能诵《左传》、《五经》,因博闻强识做了皇帝的侍从官,后官至侍中(职位较高的官)。一生所著经传、训诂(xùngǔ)等学术文字百余万言,后世称其为“通儒”。

贾逵是东汉时期一位著名的学者。在他小时候,他家旁边就有一间学堂,有钱人家的孩子都在那儿读书,他整天都能听见琅(láng)琅书声。但是因为家里穷,他上不起学。

由于父母忙于种田,操持家务,没时间带贾逵,所以小贾逵就由姐姐领着。姐姐对他可好了,上山砍柴带着他,下水摸鱼也领着他。小贾逵最高兴的是,姐姐常常讲故事给他听。他一边听,一边想:要是以后我也能知道好多故事,也讲给小弟弟小妹妹听,那该多好啊!可姐姐讲的故事也只有那么几个。贾逵常常扯着姐姐的衣袖央求:“姐姐,再讲一个嘛!”

姐姐叹了口气,摸了摸小贾逵的脑袋说:“姐姐没上过学堂,知道的故事不多啊!”“那怎样才能知道得多一些呢?”贾逵闪着黑亮的大眼睛问。“想要知道得多,就得上学堂。”说着,姐姐指了指旁边的学堂,那里的读书声似乎更加响亮了,“可惜我们家穷,没钱供你上学堂。”

从此,“学堂”两个字像钉子一样钉在了小贾逵的心里。

有一次,学堂里的读书声又传了过来,小贾逵终于忍不住跑了过去。他趴在学堂外的篱笆(bā)上,出神地望着教书先生和那些有钱人家的小孩。学堂里的小孩年龄和贾逵差不多大,教书先生也是从最简单的东西开始教,所以小贾逵去的次数多了,课堂上讲的东西也就记住了。

后来,人家上学,他也“上学”,人家放学,他也“放学”。回到家里,他竟能将教书先生讲的话说给大人听,全家人都很惊奇。

学堂里那些有钱人家的小孩见贾逵穿得破破烂烂,人又瘦又小,就存心欺负他,经常趁老师不注意时往他身上扔石子,甚至吐口水,可小贾逵一点儿也不在意,他挪挪地方,照旧认认真真地听先生讲课。

有一天,先生叫大家背课文。那篇课文已经讲过很多遍了,贾逵在外面早就背熟了,可由于学堂里的学生不认真听讲,竟没有一个能背出来,结果全都挨了戒尺。这时,贾逵不知是哪里来的勇气,情不自禁地说:“先生,我会背。”

先生和学堂里小孩的目光全都转向了小贾逵。其实先生早就注意到这个聪明伶俐又好学的“旁听生”了,便和颜悦色地将贾逵请进屋里,让他给大伙儿背一遍。

贾逵红着脸,垂着双手,从头至尾、一字不漏地将课文背了出来。先生连连叫好。那帮有钱人家的小孩从此再也不敢小瞧他了。

就这样,小贾逵通过这种隔着篱笆听课的方式,学到了很多东西,长大后成了一个著名的学者。他成名后,办了许多学堂,让那些穷人家的孩子们能够免费上学,因而受到后人的称颂。《后汉书·贾逵列传》

本篇成语解释:

1.【情不自禁】:qíng bù zì jīn禁:抑制。感情激动,控制不住自己。 2.【和颜悦色】:hé yán yuè sè颜:本指额头,引申为面容,脸色。形容态度温和可亲。9.高凤护麦

高凤,东汉叶县(今属河南)人,字文通,少年时好学,终成名儒,后隐居西唐山中教授学生。不应征辟,隐身渔钓,终老于家中。

东汉时期,在现在的河南叶县有一个出了名的书呆子,他的名字叫高凤。说他呆,并不是因为他傻头傻脑,而是说他对读书非常着迷。迷到什么程度呢?告诉你吧,如果天上飘着云,他瞧都不瞧,但如果云彩里写着字,他肯定会想尽办法去天上看个明白。

高凤从小就非常爱读书,可家里穷,付不起学费,于是他就借书来抄。他经常在桌子旁一坐就是大半天,有时甚至忘记了吃饭和睡觉。家人见他看书这么久,怕他用坏了脑子,便强迫他放下书休息休息。高凤勉强答应下次不再这样了,可到了下次,他的老毛病就又犯了。

夏末的一天早晨,晴空万里,真是一个晒麦子的好天气呀!高凤的妻子看了看天,连忙把筐里的麦子铺到院子里晒了起来。

铺好麦子后,她往里屋一瞧,发现高凤坐在书桌旁,正入迷地看着书。她赶忙跑进屋去,一把夺过高凤手中的书扔到床上,并拉着他往外走,口里还不停地叫道:“呆子呀,你帮我干点儿活好不好?不要只待在屋里看书。我现在要下地干活了,这看麦子的事就交给你了!听到没有?”说着,她便将一个板凳、一根竹竿塞(sāi)到高凤手里。

高凤无可奈何地点点头,便放下板凳,在院子里坐了下来。

高凤的妻子还不放心,走之前又嘱咐道:“你看着麦子,见鸟雀来吃,就用竹竿挥一挥,天气如果变了,就赶紧将麦子收进去,听到了没有,呆子?”

高凤答应得很好,拍了拍胸脯,学着古人的样子说道:“夫人下地干活,其余之事就包在我身上了,你就放心去吧。”

他的妻子扑哧一下乐了,笑着下地去了。

妻子走后,高凤连忙跑进里屋,从床上捡起那卷书,像捧着宝贝一样走到屋外,坐在板凳上聚精会神地看了起来。

开始时,他还没有忘记看麦子的事,一手拿着书头也不抬地看着,另一只手则机械地挥动着竹竿驱赶鸟雀。

渐渐地,他越读越专心,于是干脆把竹竿放在膝盖上,偶尔想起看麦子的事时,才举起竹竿大声驱赶一番。

鸟雀和鸡都是聪明的动物,见高凤只是偶尔挥挥竹竿吓唬它们,跟田里的稻草人差不多,也就放心大胆地过来啄(zhuó)食了。

而高凤呢,正捧着书入神地看着呢。

天说变就变,不一会儿,晴朗的天空突然布满了乌云,还刮起了大风。高凤读书读得正入迷,一点儿反应也没有。又过了一会儿,大雨倾盆而下。高凤这才醒悟过来,忙丢下书,抢收麦子,可麦子已泡在水里了,哪里还收得起来呀?

妻子赶回家时,见院子里满地的麦子,都被水浸(jìn)泡着,她心里这个气呀,但她对书呆子丈夫又能说什么呢?

高凤表示歉意地笑了笑,望着天空长叹一声:“真是天有不测风云呀!”

由于高凤惜时如金,看书成癖,一生读了很多书,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后汉书·高凤传》

本篇成语解释:

1.【无可奈何】:wúkěnàihé毫无办法可想。10.牧猪听课

承宫,东汉姑幕(mù)人,字少子。少年时牧猪求学,后来成了大学问家,官至中郎将(皇帝侍从官)。

东汉时期,在琅琊姑幕(今山东诸城西北)有一个穷孩子,名叫承宫。

承宫幼年时便失去了父母,生活没有着落,八岁时便不得不到附近一户财主家去放猪。这个财主见承宫孤身一人好欺负,便对他非常刻薄。天刚蒙蒙亮,承宫就得起床,握着牧猪棒,背着镰(lián)刀、箩筐(luókuāng),赶着一大群猪去放牧,直到很晚才能赶着猪群回圈(juàn)。

一天下来,猪喂得饱饱的,而承宫的肚子却饿得扁扁的。回去之后,吃的也只是财主家吃剩的饭菜。不仅如此,他还经常遭到财主的责骂,甚至是毒打。

承宫是一个很有志气的孩子,尽管日子过得十分艰苦,但他却酷爱学习,希望长大以后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因此他非常羡慕那些能上学的孩子。

承宫牧猪时,总要经过一位名叫徐子盛的先生办的学堂。每次看到那些小孩坐在学堂里聚精会神地听先生讲课,他心里就想:要是有一天我也能和他们一样上课听讲,那该多好啊!

这一天,承宫跟往常一样,赶着一大群猪往村口走去,在学堂门口,他听到徐先生讲道:“今天,我们讲《论语》。”

承宫一听,心想:这不是讲孔老夫子的书吗?听说孔夫子是个了不起的大圣人,今天这机会真是太难得了,我可得好好听一听。于是,他便趴在窗台上眼睛眨也不眨地听起徐先生的课来。 听得正有趣时,嗷的一声猪叫,把承宫从《论语》中拉了回来:坏了,我还有一大群猪呢!他赶忙跑过去,将猪一头头找回来,赶到一个小山沟里,让它们在那里吃草。他心想:等听完课,我就把猪赶回圈里去。于是他又趴在窗台边听起课来。

他专心致志地听着,简直入了神,有时还跟着学生们一起朗读和背诵课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此时,他早已把牧猪的事忘得一干二净,而那一大群猪,也早已散开,不知去向了。

天渐渐黑了,财主听人说他的猪到处乱跑,气得要命,气冲冲地来找承宫。他一眼就看到承宫正趴在窗台上听课,不分青红皂白,劈头就打。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