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第一本保险指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9 13:07:47

点击下载

作者:槽叔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你的第一本保险指南

你的第一本保险指南试读:

你的第一本保险指南槽叔 著中信出版集团目录自序 当焦虑的中国新中产,遇见拧巴的保险引言 盲人摸象话保险01 破除误会:我们真的了解保险吗? 理赔似乎特别难从“求我买”,到“我要买”买保险一定要返本吗?保险公司会不会破产?02 购前指南:买保险的正确方法 买保险和吃麦当劳是一样的保额大小,保障多久,自己来决定如何与保险业务员打交道你的公司给你买保险了吗?03 重点关注:中产必备的“四大保险金刚” 重大疾病险:为了不被改变的人生定期寿险:解决人生中最大的风险商业医疗险:让高额医疗开支不再可怕意外险:不容忽视的“小”保险04 优化配置:给保险升个级 像有钱人一样看病保险能为我的养老做什么?当保险作为一种投资方式我该去香港买保险吗?05 个性化定制:保险方案,你自己说了算 如何给孩子买保险如何给父母买保险如何给自己买保险06 家人之外,这些保险也很有必要 车险很简单,买对却很难为家里最值钱的东西买份保险外出旅游,请一定买份旅游险07 签字之后:搞定理赔、投诉及其他 保险买好了,我的保单在哪儿呢?离婚后,前妻的保费还需要我交吗?理赔这件事,自己就能搞定遇到纠纷,如何与监管部门取得联系?后记 关乎一生的“基础设施建设”附录 重疾险核保规则自查指南企业团体保险自查问题清单如何判断保险业务员的专业性香港保险“体检单”如何计算内部收益率献给聪聪和小高兴自序 当焦虑的中国新中产,遇见拧巴的保险每天我都能在“槽叔”公众号后台收到保险的咨询,我发现一个普遍现象,毕业后三五年,甭管你是单身还是已有家庭,都开始关注一个问题:我该买什么保险?这千篇一律的剧情,可能也是你人生的写照。虽然销售保险产品并不是我的本职工作,但身边的朋友经常向我咨询如何买保险。尤其是在女儿出生后,问题变得更简单了——似乎我只要告诉别人我给我闺女买了什么保险,就能解决他们的问题了。但是,不同的个体和家庭面临的风险是不同的。百分百地参照他人,只能是照猫画虎。这也让我意识到,让更多的人了解保险、学会配置保险,比一个一个地分析保险方案,更有价值。除了生活里的保险解答,自身的工作也带给了我更多、更深的感触。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国内最大的寿险公司里做战略规划。对于一个刚出校园的毛头小子而言,所谓的“战略规划”不过是收集和整理公司和行业的数据资料,对比不同公司的主要保险产品,然后写报告、做图表,没什么特别的。但大量数据和产品背后也折射出保险行业的许多现象,它们一度让我百思不得其解。比如,我国保险市场虽然保费规模大,但风险保额少。也就是说,每年几万亿元的保费,大部分都是为了理财和赚钱,真正希望解决疾病、死亡等人生风险的并不多。再比如,保险市场的产品虽然复杂难懂,但销量屡创新高。在熬夜加班的深夜,我和同事不止一次地对着窗外鳞次栉比的高楼,叩响内心最大的疑惑:这么烂的产品是怎么卖出去的?过去的一年里,我通过微信公众号(“槽叔”)和与第三方独立测评机构合作等方式,多管齐下地宣传、普及保险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科学地普及保险知识与推广保险理念,这件事的价值不仅在于让更多的人了解保险,更在于它能潜移默化地帮助你塑造一种思维方式。即使受过良好教育,接受过某学科的专业训练,我们有时依然会在逻辑分析、人际表达、信息沟通等方面感觉力不从心。用科学的逻辑思维解决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问题,这种能力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品质。保险的自我规划,就是一例。筹划保险时,不知从何下手?这也许是因为我们没有按照优先级的逻辑,梳理家庭保障需求的能力。买到自己不需要的保险?这可能是因为无法在人际沟通中有效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无法准确分辨出保险销售员口中的“事实”和“观点”,最终陷入销售套路。每年保费太多、家庭开支压力太大?这也许是因为我们忽视了合理分配家庭现金流支出的重要性。这种讲道理、重逻辑的思维,不仅让保险回归保障的本源,也可以真正做到为你自己负责、为家人负责。毕竟我们买保险花的每一分钱都是辛辛苦苦挣来的,弄清楚为何而花,很有必要。在这本书的第一章里,我会首先解答你所有关于保险的疑惑和顾虑。毕竟,从来没有哪种商品像保险这样,让人爱恨交加。爱它,是因为我们都知道保险非常重要,对于漫长人生中可能发生的风险,保险的重要性无可代替。既然能翻开这本书,相信你也是认同这句话的。“恨它”,是因为我们虽然认同保险的价值,却也听过太多关于保险的负面评价——抱怨算是轻的,咒骂甚至全盘否定的观点也不少。所以,对于不少人来说,他们和保险之间的关系是“拧巴”的。拧巴这个词,是稍带北京气息的方言,你大可将其理解为纠结、难搞、无力吐槽。希望当你读完前几篇文章,在豁然开朗的同时,能以平和的心态,听我把保险的脉络娓娓道来。祝你阅读愉快。引言 盲人摸象话保险几年前,因为发现妻子怀孕,我们取消了筹备半年多的美国之行。去美国是我们很早之前就着手规划的旅行,一来想去看看和图书、电影里不一样的美国;二来也可以探望一下在美国读书工作的老朋友。旅行取消了,早早支付的机票钱眼看也要打水漂儿——由于预算有限,我们在选择打折机票的同时,也放弃了全款退票的权利。这笔两人共计1万多元的损失,似乎不可避免了。当我郁闷地重新整理旅行资料时,无意中看到了我在申请签证时购买的境外旅游保险,其中包含一个名为“旅行取消”的责任,具体内容如下:当被保险人或其配偶被诊断出怀孕,需要取消原定行程时,对被保险人已预先支付但未使用且无法退回的交通、住宿、门票及其他本保险合同明确列明的旅行产品的费用,保险人按照本保险合同约定负责赔偿。现在,旅游意外险已经很少包含“意外怀孕”这个责任了,但当时的条款有,所以我1万多元的机票和6000元多的宾[1]馆费用全部获赔。倘若没有购买这份保险,我们这趟旅行的预支款项就损失掉了,内心难免郁闷,但毕竟这是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更何况,妻子怀孕本来也是令人开心的事情,我们并不会因为损失这笔钱而太过沮丧。当然,可以把这笔钱拿回来的时候,绝大多数人的想法一定是:真的挺不错的。其实这种感觉我们平时也有过。例如,当你在淘宝购买了一份七天无理由退换货的商品,对商品不满意并打算退货时,忽然发现店铺为你购买了一份退货运费险——12块钱的运费,保险公司帮你出了。不管是上万元的旅行开支,还是十几元的快递费,我们得到的这些补偿都源自不经意间的一个行为——提前购买了一份可能并没有搞懂的保险。此时,对于消费者而言,保险是一种可爱又美好的存在。如果只是让保险业来解决行程取消导致的机票损失、退货带来的快递费损失,那你也太小瞧它了。帮你应对人生中生老病死的风险,才是这个行业的基本要义。1000个读者眼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1000个消费者眼中也有1000个关于保险的标签。如果让我解释“盲人摸象”这个成语,我一定会拿保险来举例。当我享受退货运费险带来的十几元的“小确幸”时,保险的作用就是为我解决小额的资金损失。这时我摸到的可能是大象的鼻子。当我发生车祸,保险公司出动紧急救援车队时,保险的作用就是为我提供应急服务。这时我摸到的可能是大象的尾巴。当我选择购买一份保证本金和收益的万能险时,我是在进行投资,保险的作用就是让我的资产保值增值。这时我摸到的是大象的耳朵。当我选择购买一份重大疾病保险时,我进行的是一项潜在风险的补偿行为,保险的作用就是帮我应对巨额财务危机。这时我摸到的是大象的肚皮。你看,我很难用简单的三言两语告诉你保险是什么。但我可以肯定,在刚才提到的这些案例中,一定有一款适合你,也是你需要的。从小额资金损失到巨额财务危机,保险的责任由小及大。在这个过程中,更大的责任往往伴随着更高的预期,这也产生了令保险被误解的基础,让我们很容易形成诸如“谁都可以买保险,保险公司就该赔我钱,买保险时能不花钱就不花钱”的惯性思维。说到底,购买保险的前提在于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当你在心中形成对保险的认知和预期时,保险公司也同步形成对你的认知和预期——双方有了共识,保险这种契约才有存在的基础。这可能才是保险本来的样子。[1]每个人赔付约15000元,旅行取消的保额为20000元。01 破除误会:我们真的了解保险吗?理赔似乎特别难搞清楚三明治里是鸡肉还是牛肉其实并不难,难的是分清楚到底是火鸡肉还是乌鸡肉。对于同一句话、同一个词,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这才是麻烦所在。假设有件商品,你看不见也摸不着,只能“脑补”它的价值和作用。更要命的是,身边还有很多人对你说:你的这些脑补可能都是假的。那你还会买吗?保险就是这样一种商品。当你犹豫许久打算购买时,却隐约想起不知在哪儿看到的“出了事保险公司不赔钱”的新闻,心里忍不住打鼓——算了,先不买了吧。“得益于”部分媒体的推波助澜,“保险不赔”成了全社会热议的话题。站在新闻的角度看,这种故事往往充满冲突和矛盾,体现了普通人和大公司之间的对立,提升了报刊的销量和关注度,最终也变成了实打实的广告费。对于每个普通人来说,购买保险都属于大额消费——动辄成千上万的消费决策,遇到了不确定的因素,心里难免打鼓。所以,把保险赔付的问题讲清楚,起码能让我们今后心平气和地正视保险。发生的事故不在保险范围,不能赔付保险公司赔不赔,首先取决于申请理赔的这件事是否在保险责任范围内。举个新闻事件当例子,可能更便于理解:王大妈腿脚不灵便,周末下楼时不慎摔伤,造成大腿韧带拉伤,住院一个多星期,除去医保报销,自费部分花掉2000多元。她想起半年前通过保险代理人买过一份意外险,便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未曾想遭到拒赔,理由是王大妈购买的意外险只包含意外身故和意外伤残两项责任,并不包含意外医疗责任;而且王大妈的受伤情况也远未达到伤残标准,相当于这份保险“白买了”。保险代理人信誓旦旦地说,当时大妈图便宜而挑选了不含意外医疗的产品,一年只要50多元,如果包含意外医疗责任,保费要250多元。王大妈却说,代理人明明没有和她说过这些,她买的时候以为什么都保。保险公司则表示无奈,合同里白纸黑字写的,公司怎能为没有承保的风险赔钱呢,这样做的话对于多花200多元买保险的消费者来说,谈何公平?当我们试图还原王大妈摔伤的“真相”时会发现:投保人与保险公司各执一词,莫衷一是。而一旦这类事件被某家媒体报道,再配以“黑心保险公司只保死不保生”之类的标题,只会令读者更加相信:一旦出了事,保险公司只会想方设法不赔钱。一起意外事件可能带来两种结果,一是受伤,二是身故。如果一份意外险只涵盖意外身故,因为意外导致的受伤就无法获赔。市面上的保险产品多种多样,每个产品的功能和特点也不尽相同。如果我买了一份鸡肉三明治,咬了一口却发现三明治里没有鸡肉,这就有问题了。到底是我买的时候没搞清想要牛肉还是鸡肉,还是商家供应出错?买卖双方多花点儿时间,弄清产品介绍、核查产品名称,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规避这类问题。搞清楚三明治里是鸡肉还是牛肉其实并不难,难的是分清楚到底是火鸡肉还是乌鸡肉。对于同一句话、同一个词,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这才是麻烦所在。比如,不少人误以为猝死也是一种意外。整晚熬夜工作以致猝死,怎么能不算意外呢?但医学上对于猝死的定义是:因疾病而突然死亡。保险公司也将猝死责任视为因突发疾病导致的身故。我们当然可以把猝死作为一项额外责任,加到意外险的产品里,但这必然导致意外险产品价格的提升。或者,我们也可以选择购买一份寿险(对身故的原因不做限制),这样可以弥补一些猝死带来的损失。不光是意外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的重大疾病险,其实对于每种疾病都有明确的定义。比如,单单“癌症”二字,不足以清楚表达疾病的定义。原位癌(癌症的早期形式)从字面上看也属于癌症,但治愈率极高且花费不多,便不属于保险条款规定的重大疾病。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说重大疾病险“只要是癌症就能付”。其实为了解决类似的“误读”,保险条款会专门针对这类容易引起歧义的内容做额外说明。比如,意外险的条款里会出现“猝死不在保障范围”,重疾险里也会出现“原位癌不属于恶性肿瘤”之类的表述。看来,卖三明治的商家以后得多长个心眼,最好把三明治的名字改为:两块切成三角形且去除饼边的全麦面包片包裹下的经水煮后裹上面粉油炸的本地产走地鸡的鸡胸肉(注意:本店不接受以鸡肉肥瘦口感偏好为由的退货。)客户未如实告知自身情况,不能赔付如果保险公司在理赔时发现客户在投保时存在隐瞒甚至欺骗的行为,保险公司自然无法承担保险责任。这时候保险不赔的这口“锅”,肯定要由客户来背了。有些人明知自己身体有问题,但依然带病投保。为了防止逆选择,保险公司做过很多努力,比如,设置等待期(即买完之后需要过一段时间出险才会赔付),限制最高保额,要求填写健康告知(包含职业告知、健康情况告知、家庭病史告知等内容,意在防范带病投保、危险职业投保),为健康指标不明确的客户安排体检等。但方法再多,依然有人铤而走险。这类事件非常多,随便举一个这两年发生的案例:江苏的高先生在得知自己罹患甲状腺癌后,三个月内从十几家保险公司购买了重大疾病险,保额总计近800万元。高先生自己是医生,妻子是保险代理人,夫妻俩联手上演了一出骗保案件。高先生为了不在医疗系统里留下自己的就诊记录,通过化名在其他医院做检查。但经济犯罪侦察队和保险公司找来了甲状腺领域的专家,判断出化名患者的检查报告和高先生本人的病理特征相吻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第十六条对这类行为有明确规定: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前款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这里的“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我故意不告知”。比如,在上文那个骗保案件里,丈夫是医生,妻子是代理人,明知投保人的病情却不告知。在这种情况下,且不说他们的行为是否涉嫌欺诈罪,保险公司肯定连保费都不会退还。另一种是“我无意中没告知”。比如,健康告知里明确写了“最近1年内是否有血液检测结果异常”的细项。某客户在半年前的一次体检中,某项血液指标显示异常,体检报告上也有标注,但他投保时忘记了半年前的这件事。投保后一年左右,该客户确诊患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保险公司经核查发现,体检时的这项血液指标属于疾病的重要征兆,客户应在投保时告知。如果客户如实告知,保险公司便不会承保。在这种情况下,客户更多是无意的、非主观的,所以可以拿回已交保费。但到了这个时候,退还保费并无太大意义,没有获得赔偿才是问题所在。其实客户“因重大过失而未尽告知义务”这个问题,在实际案例中经常出现扯皮的情况,最终成为保险理赔纠纷中的常见难题。客户的不告知到底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保险公司要对此给出合理的推理、判断和证据。如果客户的某些既往病症持续多年且客户已经多次就医,甚至病情比较严重,那无论如何客户本人都是不可能不知情的。这类问题频繁见诸报端,自然会加深客户对保险的不信任感。条款过于严苛,不能赔付说了这么多保险不赔的原因,看上去似乎和保险公司都没有什么关系,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保险理赔难”这口锅,保险公司也要背。出了问题就一刀切地撇清责任,不是一个负责任的行业应有的态度。赔付相关问题中最突出的就是:保险条款内容艰涩,有些标准较为苛刻。其中以重大疾病险对于疾病的定义最为突出。疾病的定义虽然详细,但有时在疾病判断上也存在疑点。比如,急性心肌梗死的定义是:新近的心电图改变提示急性心肌梗死;心肌酶或肌钙蛋白有诊断意义的升高,或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动态变化。坦白讲,大多数消费者都不是学医出身,有些疾病描述本就拗口、难以理解。比如,所谓的“有诊断意义的升高”,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医生说升高就算升高呢?看起来,这里的问题在于,说法太过宽泛,不够细致。但如果规定得太细,一样会引发消费者质疑。个别重疾甚至连治疗方法都得按照条款的规定走,不仅保险消费者看不懂,就连专业医生也表示不太理解。保险业这种不顾实际情况的咬文嚼字,连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保监会”)都看不下去了。早在2006年,中国保监会发布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中就有规定:保险公司在健康保险产品条款中约定的疾病诊断标准应当符合通行的医学诊断标准,并考虑到医疗技术条件发展的趋势。健康保险合同生效后,被保险人根据通行的医学诊断标准被确诊疾病的,保险公司不得以该诊断标准与保险合同约定不符为理由拒绝给付保险金。中国保监会在2017年修订《健康保险管理办法》时,上述内容得到保留,而且关于消费者保护的内容更多、力度更大。精确、可量化本来就是专业、高效的代名词。只是在保险理赔领域,可量化的标准和实际操作情况两者之间的平衡确实太难掌握了。定义疾病的是中国保监会,说疾病定义有值得商榷之处的,也是中国保监会,仅此一点,就足以说明这件事有多拧巴了。说白了,规定尽可能详细、明确,是为了防范居心不良之人,但在实际操作时,好人有时也会被误伤。令人宽慰的是,这种误伤是可以被修复和纠正的——针对诉求合理的理赔纠纷,司法体系是站在消费者这边的。在涉及这类问题的法律纠纷中,获得法院支持的往往是消费者一方。所以,只要你做到了明确了解保险责任、如实告知自身情况,对于所谓的理赔严苛问题,大可不必担心。从“求我买”,到“我要买”当你希望保险为你解决疾病、身故等状况带来的风险时,本质上,你就不是在买保险,而是在“申请”保险了。我曾听到一个有趣的说法:当你想买保险的时候,也是你正式步入中年的时候。当我们看到身边一个个因为疾病、意外遭受重创的家庭后,便本能地寻求外界的帮助,以缓解自己的中年危机。这个时候,回过头看看我们曾经嗤之以鼻的保险,似乎也并非一无是处。但如果你真的人到中年才想起买保险,那还真不一定买得了保险。这里所说的“买得了”,指的是保险公司愿意销售保险产品给你。乍听起来,有点儿难以置信。保险明明都是求着我买的啊,铺天盖地的宣传、无处不在的销售,保险公司怎么会拒绝卖给我保险?这显然不符合大多数人的印象。事实上,当你希望保险为你解决疾病、身故等状况带来的风险时,本质上,你就不是在买保险,而是在“申请”保险了。接下来我会告诉你,为什么我们需要申请保险,怎样才能申请到保险。核保师与健康告知当我们希望保险公司为我们承担疾病、身故、意外带来的风险时,其实我们是在和保险公司做一笔交易——消费者给钱,保险公司做出承诺。这笔交易其实可以被视为一个赌局,消费者以自己的健康乃至生命做赌注,换取一笔潜在的赔偿金。如果想增加自己赢得赌局的概率,我们可以采取下面几种方法:第一,已经得病,甚至病入膏肓,这时候买保险,很快就能获得理赔;第二,很可能要得病了,赶快去买保险,这样也有很大的概率获得理赔;第三,经常从事危险工作,或者长期处于高风险环境,发生意外的概率很高。但保险公司可不是好糊弄的,为了防止消费者采取上述手段,便会在赌局设立之前(也就是你投保之前)委派特殊工作人员,对你义正词严地做出一系列约定,以确保你的情况不属于上述三种。这里的特殊工作人员指的是核保师,一系列约定指的是健康告知。举几个例子,可能更便于你理解:和健康人相比,一位慢性乙肝患者在未来身患肝癌的概率显然高很多;从事高空作业的玻璃幕墙清洁工,发生意外的风险会显著高于天天坐在办公室里的白领;酷爱极限运动或每个月都登山、潜水的年轻人,发生意外的概率也比“宅男宅女”高出不少。核保师的工作职责就是识别出这些大概率风险,并将这类人群拒之门外。他们的首要“武器”,就是健康告知。读到这里,你可能会隐约觉得:保险业太不通情达理了,这不是明摆着搞歧视吗?事实上,保险业之所以能正常运转,并成为社会的“维稳器”,正是因为它拒绝“通情达理”,坚持“歧视”。健康告知的存在,使保险得以实现最大程度的公平。每个商品都有自身的价格,比如,宜家家居畅销的“索德汉”沙发,其价格是基于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营销成本等因素综合制定的。保险的定价本质上是对风险的定价:为了将来可能获得的10万元补偿,你今天要给我多少钱?在同样的价格条件下,如果A的风险远高于B,那对B而言,这种定价方式显然谈不上公平。健康告知,可以被看作核保的第一道防线,这道防线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健康问询:是否有疾病或住院记录等。这是健康告知中最主要的部分,因此,很多核保师都是医生出身,毕竟有了医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才能准确把握健康问题的严苛尺度。职业问询:是否从事高危行业。对于高空清洁工、武警战士等职业的从业者来说,他们面临的风险明显更高。生活问询:是否吸烟、酗酒(酒精依赖),是否有极限运动等危险性高的业余爱好等。除了这三类问询,其他问询还会零散地涉及客户的保险购买情况等。当我们对照自身情况挨个看完健康告知后,会收到核保师的核保结论,内容不外乎以下4种:结论一:标准体。恭喜,你完美地符合健康告知中的所有要求,可以直接投保,无须做补充告知。结论二:次标准体。可能有少数几条不符合健康告知,但考虑到基本在可接受范围内,保险公司就“勉为其难”地允许你投保了。当然,有个前提条件:要么增加保费,要么接受除外责任。增加保费很好理解,别人花1000元能买到的风险,收到次标准体健康告知的客户可能要额外支出200元。除外责任指的是保险公司考虑到投保人当前的健康状况,将特定疾病排除在责任范围之外,其他责任保持不变。比如,如果投保人的体检结果显示甲状腺结节,即便结节是良性的,保险公司也会把甲状腺癌及转移癌排除在责任范围之外。结论三:延期。保险公司考虑到你的某个健康问题,暂不接受你的本次投保申请,建议过一段时间再来试试。至于要等多久,不同公司、不同产品、不同疾病的情况皆不一样。保险公司的意思说白了就是:你当下的风险过高,等等再说吧。遇到延期,我们应当分情况看待。比如,对于早产儿,通常要等到2岁以后才能申请投保;你当前某项血液指标异常,可能是因为最近半年的饮食过于油腻,且缺乏锻炼,假如花上半年时间锻炼以恢复体质,便很容易成功投保。但如果导致延期的是慢性疾病,可能短期内无法恢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无奈地将延期看作“死缓”——和拒保没什么区别。结论四:拒保。对不起,你的身体健康状况不符合健康告知的要求,相当于被保险公司判了“死刑”。健康告知,到底怎么告知?表1-1是一份重大疾病险的健康告知,内容很多,颇为详细。不少消费者看完后一脸迷茫:我到底该怎么告知呢?表1-1 重大疾病险健康告知做什么职业,是否得过某些疾病,都是非黑即白的问题,我自然答得出来。但是,保险公司为什么会问下面这种让人手足无措的问题:过去两年是否有心肺听诊、超声、心电图、脑电图、肌电图、X线、CT、造影、核磁共振、内窥镜、病理活检、眼底、血液、尿液、细胞学检查结果异常?请问,到底什么叫异常,血液检测的某项指标偏高或者偏低算异常吗?毕竟大多数消费者没什么医学背景,这样的问题实在令人头疼。这不算什么,健康告知里还会经常这么问你:最近两年是否有过门诊治疗?是否接受过药物治疗?什么?门诊和吃药也要告知?感冒吃两片“感康”算不算?用过鼻炎喷剂算不算?显然,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小毛病”都要告知,岂不要写上半天?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不妨先从《保险法》里找找答案。《保险法》规定,投保人(客户)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前款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保险公司)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这么看来,只有“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健康问题,才需要告知。而那些不会产生什么严重影响的小毛病,不告知看来也无妨。你是不是开始这样想了?别急,保险公司可不这么认为,你眼中的“小毛病”,可能就是他们眼中的“大问题”。比如,可不能小看尿蛋白异常这件事,视具体情况,投保人有可能被直接拒保。再比如,经常有人体检后会说,“身体没什么事儿,就是有点儿心率异常,体检大夫说多观察就好”,但核保师关心的是,你所说的心率异常,量化指标具体是多少。针对不同的指标,核保结果是不一样的。这样看来,保险公司的做法是有道理的,让客户一条一条对照健康告知,也绝非无理要求。说了半天,我好像两边各打了五十大板,你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做。事实上,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不难:直接询问向你推销保险的代理人就可以了。在我们投保或者说申请保险的过程中,保险代理人(或保险经纪人)可被视作客户和核保师之间的桥梁。客户的问题由代理人转达给核保师,代理人再将核保结论转告客户。一个合格的保险代理人,其实也应该掌握基本的核保规则。比如,对于乙肝大三阳患者,不管其具体症状如何,都是和重疾险、医疗险无缘的,自然不必麻烦客户提供资料了。这些基本知识是保险代理人必须有的。有代理人帮忙,健康告知方面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但如果你想通过互联网购买保险,该如何解决健康告知的问题呢?说实话,当保险公司把重疾险、医疗险这类保障型产品放到网上销售的时候,其实只是想卖给标准体客户。至于次标准体和非标准体客户,对不起,这类产品不是为他们准备的。不过,随着通过互联网购买保险的客户越来越多,次标准体客户的购买呼声也越来越高。为实现这一目标,保险公司和各大保险销售平台采取了两种解决方案。一是电话咨询。有搞不清楚的问题?打电话。需补充就诊材料?发邮件。这能解决不少问题,也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二是智能核保。智能核保兴起于近两年,指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在重疾险、医疗险的投保流程中,针对具体问题设置问答环节。在这个环节中,你可以想象自己在和一个机器人对话,你每提供一个健康告知,对方便会就此问题进行详细询问,直到得出最终结论。智能核保是我个人非常推崇的核保方式,它本质上是将一条条细致的核保规则按照可能发生的问询流程进行整理,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客户—代理人—核保师”三个角色的转换。未来几年内,智能核保的技术水平将会不断进步,提升客户的保险购买体验。买保险一定要返本吗?当初你说要买保险的时候,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保费和保额,哪个才是你的初心?消费者对于金融商品和实体商品往往有着巨大的认知区别。对实体商品,我们愿意为之支付一定金钱,以换取其效用。在如今这个消费升级的时代,更有观点认为:钱没有花掉,只是换了个形式待在你身边。总之,我们不大会在消费行为发生后,还对这笔支出斤斤计较——花了就花了。而对金融商品,我们似乎不太接受“花掉”它们的观点。存在银行里的钱既安全又能产生利息;投入股票的钱,我们会习惯性地产生“我一定能赚钱”的幻觉,即使亏损,也很少归咎于股票投资本身,毕竟“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句话大家都知道。当这类态度移植到保险身上,就会很容易形成这种认知:既想获得预防风险的保障,又不想让本金受损失。如果没有发生保险事故,到期后你就得把本金返还给我。返本心态是中国保险消费市场上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甚至可以说,消费者的这种诉求直接影响到中国保险产品的设计和定价。当你想要返还的时候,你到底想要什么人们会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做消费决策。比如,想吃辣,便抬脚走进川菜馆;想换一种春日少女风的妆容,就去下单购买新款口红;想要保本理财,可以随手买点儿货币基金(虽然严格来说货币基金并不保本)。从思考到决策的链条比较清晰,也就是说,你最终的“所得”和最初的“所想”基本保持一致。消费决策的背后其实隐藏着我们看不见的需求。换个新妆容,可能是迎接失恋后的新生活的一种态度;随手买点儿货币基金可能是因为看重它的流动性。所以,当你说想要返还型保险的时候,你到底想要什么?把这个问题搞清楚,我们才能解答标题提出的那个问题。不管保险产品的形态是什么,有哪些保障责任,用了怎样的词汇包装,消费者所说的“返还”,很多时候是在表达两种需求。第一,如果没有发生保险事故,请把我交的保费还给我。没错,我要的是拿回保费。第二,既然我购买了保险,总归是希望能派上用场。没错,我要的是总归能获得赔偿。这两种需求,是人们购买返还型保险的最大驱动力,也是返还型保险存在的最主要原因。追求保费返还,切莫因小失大市场上有不少保费返还型重疾险和意外险,若在约定时间内并未出险,保险公司会将保费返还给客户。这类产品的宣传口号一般出奇地一致:有病赔钱,无病返本。乍看上去,这种保险似乎是免费的。但仔细对比后你就会发现,返还型保险所需缴纳的保费,要比非返还型保险多出不少。在大多数情况下,多交的这部分保费往往用作重要的投资资金来累积生息,最终会把当初所交的本金“赚”回来。从保险精算模型的角度看,这种表述可能未必准确,但这类问题的本质基本上如此。其实除了保险,很多行业都擅长玩这种游戏。互联网上屡见不鲜的“存5万送手机”之类的营销活动,本质上也是锁定资金一段时间,让客户以利息换赠品,同时牢牢地黏住客户。中国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市场,这同时意味着消费者的认知及分辨能力千差万别。更何况偶尔面对新事物的时候,我们内心的懵懂和迷茫还会令自己的判断力陡降为零,这可以理解。说白了,当消费者开始追求保费返还时,就自然而然地落入了这样一种思维模式:我觉得我自己不一定会发生保险事故。比如,我觉得自己不会发生意外,不会患重病,不会身故,这些都不会发生在我身上。当你内心或多或少有“万一没出险就亏了”的想法时,潜意识里就会更加看重保费,而忘记自己配置保险的最初动机:购买充足的保额,确保获得足够的补偿。反正保额也不一定会拿到,我更在乎实打实的保费,所以还是选择有保费返还的产品吧。这样想似乎顺理成章。相反,当你把保险看作风险的补偿机制时,就会格外看重保额的大小。用尽可能少的钱换取尽可能多的保额,才能充分抵御突如其来的风险。那么,现在请你回答:当初你说要买保险的时候,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保费和保额,哪个才是你的初心?其实对于保费返还这个功能,保险业不乏积极、肯定的观点。比如,虽然返本型保险价格更高,但额外多出来的那些保费,可以看作每年的强制储蓄。毕竟保险资金安全性高,更何况还有收益(相当于一份保本理财产品的收益)。你看,保险公司就是这么厉害,无论什么功能,都能说得头头是道,让你听后忍不住感叹:还真是这么回事儿啊!这个观点当然有它的道理,也会获得一批人的认可。毕竟,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会意识到储蓄的重要性。年轻人大手大脚惯了,还有攒不住钱的新中产们,未来都逃不开为储蓄而焦虑的宿命。所以,在普遍开销日益走高的当今,强制自己进行储蓄并不是坏事。但这样做的前提条件是:花钱做强制储蓄不能影响你的正常生活。对于收入较高的中产家庭来说,保费额外增加50%可能影响不大,无非每年多投资了一点儿保本理财。而对事业正处于上升期或者家庭开销较大的群体来说,返还型保险无疑占用了多得多的保险预算。1000元能解决的问题,可能要交4000元的保费,压力之大,可想而知。非要拿到保额,不妨这样选择好,如果我听了你的建议,买了非返还型保险产品,享受到更低的价格,可是,第二个问题又会接踵而至:买了保险,却没有派上用场。这句话应该怎么理解呢?我们都知道,不同的保险产品会有不同的保障期限。现在我们假设两种情况:第一,你买的是70岁到期的重疾险,却在71岁罹患重疾;第二,你买的是60岁到期的寿险,却在61岁身故。在这两种情况下,你的保费相当于“白交”了。当消费者表达对返还型保险的需求时,可能他们希望避免的正是这种“买的保险没发挥作用,保费也没拿回来”的问题。电影《大话西游》里的至尊宝说,如果要在这段感情前加个期限,我希望是1万年。看来,期限越长,就越不容易错过。借用这个道理,我把买保险产品的期限也定为1万年(终身),这样就可以确保这份保险永远有效,问题也迎刃而解了。死亡和疾病是最直观的两大风险,因为容易理解,消费者普遍很认同。针对这两大风险,保险公司开发了寿险和重大疾病险两种产品。对寿险来说,保障终身的寿险,客户一定能拿到赔付,毕竟人这一辈子终有一死。而对重疾险来说,即使设置为保障终身,但如果由于车祸等意外事故不幸身亡,被保险人还没“来得及”患上重疾就离开人世,自然是拿不到赔偿的。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对此,保险公司的解决方案是:在重疾险里添加死亡责任。换句话说,即使你没得病,但不幸亡故,保险公司也会赔偿。这类重疾险名叫“提前给付型重疾险”。身患重疾或不幸身故,哪个提前发生,都可给付赔偿。但它和返本型保险类似,其代价依然是:支付更多的保费。原因其实很好理解,对于寿险和重疾险的定价来说,保险公司会参考两份资料:一是经验生命表,二是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这两张表通过分析大量的历史数据,推测出不同性别、年龄人的死亡概率和罹患重疾的概率。整体来看,人的年龄越大,罹患重疾和身故的概率就越高。所以,医院里永远是老人多。当我们把保险期限定为“终身”时,就相当于涵盖了老年人的风险,重疾和身故的发生概率显著提升,自然导致保险产品的价格提升。一分钱一分货,这在保险产品中得到了体现。因此,我们该不该买终身型保险?要不要坚持“买了就得赔”的观念?问问自己的钱包就知道答案了。说到这里,容我再说一句得罪人的话。从本质上说,保障终身只是保险产品的一个功能设置,而不应被视为一个优点。就好像我们不会说奔驰的高配车一定比低配车好,这种所谓的“好”(比如增加座椅通风、空气过滤、自动升降窗帘)只是基于成本增加的功能改良,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脱离成本谈价格。所以,下次听到有人说“我们公司的重疾险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保障终身”的时候,你不妨回应一句:我姥姥做醋熘白菜的时候还会放肉末呢,放肉末是稀罕事吗?保险公司会不会破产?中国保险行业监管体系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风险意识极强。我国的保险保障基金制度以及偿付能力制度等,都处于全球金融监管的领先水平。我曾经听过这样一个笑话:某保险公司代理人在推销保险产品时,为了让客户放心,就强调保险公司的特点是绝对安全,而且永远不会破产。客户听后反问道:既然保险公司不会破产,那我买另外一家保险公司的产品不也没问题吗?代理人闻言后一时语塞,情急之下脱口而出:“我们的保险公司不会破产,但那家公司是小公司,还是会破产的。”这则笑话背后,关于保险公司是否“破产”的讨论其实更值得我们关注。保险公司到底会不会破产?这个行业需要遵守的规章制度有哪些?对于消费者而言,到底该如何判断一家保险公司是否靠谱?下面我来解答这些疑问。保险公司会破产,却不会完蛋直接说结论:保险公司没有什么特殊的,它们和银行一样,也会倒闭。这在《保险法》里有明确规定:保险公司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二条规定情形的,经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同意,保险公司或者其债权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重整、和解或者破产清算;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对该保险公司进行重整或者破产清算。当保险公司资不抵债的时候,该破产也得破产。如果保险公司破产,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持有该公司保单的客户该怎么办?当年投保时,你把客户当作上帝,好说歹说,客户才决定购买一份终身保单,现在你经营不善,说破产就破产,这份保单还有效吗?后续理赔该找谁?《保险法》当然考虑到了这一点: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其持有的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必须转让给其他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不能同其他保险公司达成转让协议的,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接受转让。你只需要记住一句即可: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必须转让给其他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换句话说,我们的保单在换了保险公司后依然有效。不过还有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公司愿意接受这家保险公司的保单呢?不用担心,我们还有保险保障基金。在好莱坞大片里,每当危险发生时,就会有超级英雄挺身而出。保险公司破产后出现的这位超级英雄,就是保险保障基金。也许你是第一次听说它,但它成立至今已有10多年了(2005年成立),基金规模突破1100亿元。这1100多亿元资金的来源是81家财险公司和88家寿险公司,保险公司每年需向其缴纳一定数额的资金,这也是被写进《保险法》的强制性要求。说到保险保障基金,我忍不住要多说两句。也许不少人对于国内的金融行业存有一些偏见,比如监管制度比较落后,法规不太健全,毕竟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金融行业发展历史更久,难免令人产生一种外国的月亮更圆的感觉。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中国保险行业监管体系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风险意识极强。刚刚说到的保险保障基金制度,以及稍后将会谈到的偿付能力制度等,都处于全球金融监管的领先水平。放眼海外,很多人盲目推崇的香港保险市场,反而尚未建立此类制度。事实上,香港监管当局早在2001年就计划设立保单持有人保障基金制度,且拟定了初步方案,但出于种种原因至今仍未实施。在中国内地,横向对比金融业,银行的存款保险制度(可类比保险保障基金制度)2015年才正式施行,换句话说,保险业的这一动作整整领先了8年。保险保障基金的主要作用在于,当保险公司被撤销或者宣布破产时,它会向保单持有人和受让人(新公司)提供救济。你可以这样理解,统管天量资金但却默默无闻的保险保障基金,堪称所有保险公司的保险公司。有了保险保障基金,保险公司就可以做到“破产却不完蛋”。守住广大金融消费者利益的其实是行业监管的底线思维,毫不夸张地讲,这确实是我们的制度自信。在实际运作中,保险保障基金的作用其实更加广泛。保险保障基金的第一次出手是2007年接管新华人寿,化解了因公司前董事长擅自违规运用巨额保险资金带来的潜在风险;第二次是2009年接管中华联合保险,作为控股股东,保险保障基金花了6年多的时间将公司从破产边缘拉回正常轨道。值得一提的是,保险保障基金除了帮助“问题公司”引进新股东、恢复正常业务、维护既有保单客户权益外,还在后续股权的退出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溢价。解决问题又赚了钱,这波操作可以得满分。政府在做的,是拼命预防保险公司破产一家保险公司从计划成立之初,就不得不接受一系列监管。这些监管措施和规定就像一道道防火墙,确保公司在正确轨道上运转。第一道防火墙是极高的公司设立标准。在中国,敢自称保险公司的公司不到200家。如果想新设立一家保险公司,股东资质、注册资本、经营效益等方面都要符合极其严格的要求。监管机构还会要求股东论证成立保险公司的目的和意义,并详细阐述业务规划。仅在2017年,就有多例筹建申请遭到驳回。保险公司的牌照值钱,自然有它的道理。第二道防火墙是全面科学的偿付能力监管。所谓偿付能力,指的是当保险公司遭遇极端情况时,是否仍有能力履行赔付责任。每个年度和季度,保险公司的精算、财务等专业人士都会编制公司偿付能力报告,涉及一系列数学模型和压力测试。目前我国执行的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偿二代),是于2016年年初颁布实施的,堪称全球范围内姿态最审慎、涵盖面最广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根据偿付能力情况,保险公司会得到从优到差的评级,包括A、B、C、D4个等级。评级可以在保险公司官网的“公开信息查询”栏目查到,我们将它视为判断保险公司是否“靠谱”的一个重要标志。长期来看,只要评级稳定在A和B的公司,我们都可以放心购买其产品。一旦偿付能力指标触碰“红线”,保险公司就会被要求采取暂停销售产品、暂停发布新产品、强制股东增资等一系列手段。这样做的目的是:在事情变糟之前,把问题解决掉。第三道防火墙是频率高、强度大的现场检查。监管部门会随时进驻保险公司总公司和分公司,通过调取档案、查询系统等方式实施现场检查。问一下保险公司的财务、精算、法律、审计等岗位的员工,几乎都有连夜赶报告、陪同检查组查阅资料的经历,监管部门检查工作的繁复和细致由此可见一斑。监管体系的存在是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个别保险公司股东受暴利驱动,单方面认定监管机构会无条件地履行“兜底”职责,试图挑战底线,比如采取极为激进的经营手段,甚至赌博式地运营保险资金,导致保险公司经营不善以致最终资不抵债,监管部门此时绝不会手软:该让其破产就让其破产。在最大限度地维护保险消费者利益的基础上,监管部门会通过破产清算,让违法股东血本无归。如果我们总以“会不会破产”来评价保险公司,未免要求过低。确保保险公司稳健经营在本质上是监管部门的职责,而作为消费者,我们最应该做的是基于监管部门的评价,结合保险公司的经营能力和风格特点,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总之,消费层面的具体判断还得靠自己。比如,我们可以对比不同保险公司的投诉情况。监管部门每年都会对各家保险公司的投诉情况进行通报、评分,并发布在官网上(比如保监会官网)。虽然不同公司的业务结构和风格不尽一致,但如果一家保险公司的投诉率连续多年都比较高,这家公司就必定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再比如,我们也可以预先对保险公司的综合服务能力做出大致的判断,包括销售人员口碑如何,信息技术实力如何(比如官网和手机软件的使用体验),客服电话能否快速接通,诸如此类。此外,产品性价比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量度。保险的本质就是花钱购买保险责任,比如,都以是否罹患重大疾病作为约定,但具体产品的价格却有所差异。虽然两款保险产品有时并不完全一致,但学会比较不同产品的价格,找出性价比最高的那个,对我们至关重要。总而言之,消除对保险公司破产的焦虑,聚焦实际问题,才是购买保险时的应有之义。02 购前指南:买保险的正确方法买保险和吃麦当劳是一样的对保险计划来说,我们可以基于“计划名称—产品—责任”的逻辑匹配自己的风险需求,最终做出购买决策。回想一下,无论是你自己还是你的亲戚朋友,一定都见过这类保险产品:它们的名字很长,通常包含着“福、喜、康、寿、财、玉”等字眼。这些产品的宣传单也特别难看,图案往往是一堆金币,仿佛你买的根本不是保险,而是一个纯金聚宝盆。当你面前摆着一款“某某人寿鸿富至尊综合保障计划”时,你的第一反应是:它是一份保险,名字听上去也很吉利,似乎预示着幸福安乐的人生。但这里面具体是什么,反正我不知道。每当身边的朋友向我吐槽看不懂保险产品时,我都会给他们讲讲我原创的“麦当劳理论”。保险责任:保险规划的重点元素麦当劳的套餐名称和保险公司的保险计划名称一样,都是商家为多个产品取的名字。每个套餐和保险计划里都包含了“产品”这个概念。对巨无霸套餐来说,产品是牛肉汉堡及其他;对某个保险计划来说,产品也许是终身寿险及其他。每一个产品都可以被详细地描述和解释。对汉堡的描述,就是里面有哪些食材:两片撒有芝麻的面饼包裹着碳烤牛肉饼,搭配酸黄瓜、西生菜和西红柿片。对终身寿险的描述,就是其涵盖的身故责任:无论投保人活到多少岁,只要身故就可以获得一笔理赔金。对麦当劳来说,我们可以基于“套餐名称—产品—食材”,再结合自己的口味最终做出购买决策。不喜欢吃牛肉的人或对芝麻过敏的人,自然不会选择巨无霸套餐。与之类似,对保险计划来说,我们可以基于“计划名称—产品—责任”的逻辑匹配自己的风险需求,最终做出购买决策。比如终身寿险,这款产品包含身故责任,主要是为了应对被保人死亡的风险。如果被保人不幸身故,保险公司便会为其保险受益人提供一笔定额理赔金。接下来我们就得琢磨:什么样的人在身故后,需要留下一笔钱呢?他们更可能是作为家庭支柱的父母,而不是子女。由此我们知道,大多数时候我们没有必要为孩子购买终身寿险。讲到这里,相信你已经或多或少地了解到保险责任的重要性。保险责任决定了产品的形态,多种形态的产品组成一份保险计划。把保险责任弄清楚,就像弄清楚你爱不爱吃牛肉一样,最终会帮助你选对“套餐”。不管是做保险销售员的你家邻居,还是建议你购买保险理财的银行柜员,抑或是拨打你电话的电话销售专员,你最需要向他们咨询的就是这款产品的责任到底是什么、承担什么风险、解决什么问题。有时候,单点比套餐更好记得读初中时没有多少零花钱,想吃麦当劳的话,我会选择单点一个巨无霸汉堡当作一顿饭。毕竟单个汉堡的价格往往只是一份套餐价格的一半。对于一个饥肠辘辘但却囊中羞涩的中学生来说,汉堡才是最重要的,可乐和薯条不过是锦上添花,不吃也罢。我们假设一个场景:某一天麦当劳对外宣布,顾客只能购买套餐产品,而不能单点。要真是这样的话,我估计麦当劳要被骂死了。但保险公司就喜欢这么干:我们卖的是保险计划,请一次性全部购买。只想买一个?抱歉,不行。当我们面对一份保险计划的时候,面对的就是这类“全家桶难题”。个中原因,还得从保险计划的构成说起。一份保险计划通常由一款主险和若干款附加险构成,主险就像一位大哥,带着一帮作为附加险的小弟。比如,下面这份基于现实案例的虚拟保险计划:北方人寿一生福终身寿险(主险)北方人寿一生福提前给付重大疾病保险(附加险一)北方人寿一生福恶性肿瘤保险(附加险二)北方人寿一生福长期意外保险(强制附加险三)如果你只想买一份恶性肿瘤保险(附加险二),对不起,你必须购买终身寿险(主险)后,才能购买恶性肿瘤保险。你说“那好吧,为了这个恶性肿瘤保险,我同意买终身寿险(主险),这总行了吧”,对不起,你还得购买长期意外保险(强制附加险三),因为这个附加险是强制的。所以本质上,强制购买的产品有两款。这种充分利用和客户接触的机会推销尽可能多的产品,是一种普遍的保险销售模式。因为只有尽量让客户把寿险、重疾险、意外险等保险一次性配置到位,方能获得足以维系这个商业模式运转的收入。这一现象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保险确实复杂,即使像意外险这样简单的保险产品,也需要有人向客户讲解,这种一对一服务的人力成本很高,无法忽略不计。另一方面,如果沟通了半天,客户只买了一款意外险,该产品收入将不能满足保险公司的成本要求,比如,产品研发费用,办公场所租赁费用,各类人员工资。除了通过保险资金获得投资收益,直接销售保险带来的收入也至关重要。其实,一次性销售多款产品的方式本身并没有问题,因为我们每个人需要的确实不止一份意外险。不管你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这个道理都是成立的。比如,我们单身时要关心自己的健康和父母的养老问题,结婚后要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专业的保险销售人员可以更准确地帮我们全面分析风险,做好产品配置。但问题在于,保险公司研发的保险计划,并不适用于所有人。有的人不适合某款主险,而销售人员却一味兜售,最终很可能造成客户虽然花了钱,买到的却不是他最需要的保险产品的后果。所以,如前文所说,弄明白自己需要的保险责任才是最重要的。随着保险业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更多的保险公司开始向客户提供选择单个产品的机会。你不需要一次性购买一揽子产品,你只需要做好风险分析,把钱花在刀刃上。这样一来,当我想应对意外风险的时候,可以选择A公司的这款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意外险;当我希望应对癌症风险的时候,B公司的那款防癌险在定价上更有优势。毕竟,一次性购买同一家公司的那么多保险产品,可不会像麦当劳套餐一样享受优惠。理解了麦当劳理论,你再看到保险产品的时候,一定会有不一样的认识。保额大小,保障多久,自己来决定责任的多少、保额的高低、期限的长短,这三大因素直接决定了保险产品的价格。如果你是有车一族,回想一下当初买车时,你最看重的是什么。中国消费者最关注的,无外乎品牌、外形、内饰、功能配[1]置。如果在4S店里随机抽取100位客户,问他们买车时会不会关注汽车的三大件,那么多数人的反应可能都是:汽车三大件是什么?所谓三大件,指的是发动机、变速箱、底盘。汽车的这三大件,决定了整车的动力和驾驶性能,也是其核心技术。保险产品其实也有三大件。上一章分析的保险责任就是其中之一,余下两大件分别是保险产品的保额和期限。习惯性地忽视三大件,是买汽车和买保险的通病。拿汽车来说,座椅是不是真皮的,有没有天窗,内饰有没有木纹板,后排有没有加长等,这些卖点只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却被过度关注、无限放大,以至于最关键的内容被忽视了。不过,好在买车这件事有个特点:即使你真的不在乎三大件,最终挑选的车肯定也能开。它不仅能开,还能实现很多消费诉求,比如品牌带来的阶层感、外观带来的炫酷感等。我一[2]直觉得Smart微型车是一辆烂车,减震差,毫无舒适感可言,动力迟缓,定价也高得不合理。但这些缺点并不妨碍它成为都市年轻女白领的通勤利器,她们认为这款车尺寸小、方便停放,而且够酷。这么看来,忽略汽车三大件,似乎也没什么影响。但保险就完全不一样了,如果你无视保险三大件,而只关注花里胡哨的宣传内容,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买到了一辆根本开不了的“车”。读完本章,希望你可以明白什么是保额、什么是期限。最终,请熟记一条原则:责任、保额、期限这三样东西,是我们选购保险产品时最重要的关注点。保额:真到用时方恨少保额的概念非常简单,就是保障的额度。同样是罹患肺癌,张三获得100万元的理赔,而李四只得到10万元,90万元的差距归根结底源自投保时选择的保额不同。面对这90万元的差距,李四的内心一定和《大话西游》里的至尊宝是一样的:曾经有一个选择高保额的机会摆在我面前,但我没有珍惜,直到失去才追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此。恐怕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张三而不是李四。但事实上,大多数中国保险消费者都只能是李四,甚至不如李四。原因很简单:保险消费者的保额普遍偏低。这不是危言耸听。每年年初,各保险公司都会发布理赔年报,公开去年的理赔情况。大多数公司每件重疾险的平均理赔额,都不超过10万元,有的公司甚至只有五六万元。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消费者出于对保险的不认可,往往随便买点儿就算了。以重疾险为例,保额是以10万元为标准递增的,消费者往往一看索性先买10万元保额,买完之后感觉自己这辈子的风险问题似乎都解决了。其实他们并没有好好琢磨保额到底意味着什么。再比如,有的保险业务员急于成交,希望客户能掏多少钱就掏多少钱。保额越低,保费就越少,客户掏钱的可能性自然更大。此外还有一点不可忽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能买到的保险产品确实都太贵了。作为保险从业者,这个客观事实我必须承认。这里说的贵,是相对于整个社会的收入水平而言的。10年前,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30岁男性,一年需要花费5000多元,才能获得保额为20万元的重疾险。然后你却告诉他,20万元的保额不太够用,这不是雪上加霜嘛!好在今天的保险市场,随着客户收入水平提升,保险产品形态增多,定价越发合理,买到符合自己需要的保额,对大多数白领来说已不是难事。保额到底定为多少,这取决于你对于风险的定价。还是用汽车来举例子:车损险的保额基本上与车等价,由于使用损耗,车的残值越来越低,保额自然跟着降低。除了车,还有房子,价值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房产,就是它应有的保额。但和车、房不同,人的生命该怎么定价,患重大疾病的风险又该怎么定价?不同类型的保险产品,在确定保额方面有不同的标准。在第3章,我会根据不同的产品,分析不同的保额确定方法。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