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进化论(诺贝尔文学奖大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9 20:09:45

点击下载

作者:(法)柏格森著,汤硕伟译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创造进化论(诺贝尔文学奖大系)

创造进化论(诺贝尔文学奖大系)试读:

颁奖辞

瑞典文学院院士 霍尔斯陶穆

亨利·柏格森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他在哲学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柏格森的理论和思想,让我们相信他不仅是一个纯粹的哲学家,更是开创整个欧洲哲学现代阶段的先行者之一。柏格森以辩证批判机械唯物主义为基础,在《创造进化论》等相关著作中,他发现并提出从直觉诞生的哲学体系,是所有哲学体系中,最长久而丰盈的。这句话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因为柏格森发现并提出这种直接的、本质的精神主义,也就是他的直觉论哲学,是人们理解并深入研究他的思想世界的入口。

亨利·柏格森在其发表的第一部学术论文《论意识的直接材料》中,首先提出“持续时间”的概念,并将其与我们平时所理解的时间区分开来。柏格森认为,“持续时间”并非是某种抽象的或形式上的表达,而是具体的东西,也叫作“活时间”。世界万物,包括人类,都是一种持续的存在,只有从人类自身意识中展现的时间,即持续时间,才是真正的时间,这种时间是动力的流动、不可逆转的量变。摆脱了理性活动的习惯和模式的时间是自由的,否则就会被限制。这种由直觉的意识所创造出来的“持续时间”观念,更易于为人们所理解并且接受。

由钟表的运转和太阳的运行来测定的时间,只是构成精神和行动所创造的一种形式。与“持续时间”不同的是,这种时间是固定的、机械的、唯物的、没有生命力的。“空间形式的存在”是经过柏格森辩证地分析后所得出的结论。这一般只存在于高度精密的机械物理和数学等领域,因其具有确实性及有限性,所以,科学家所描述的世界其实也是缺乏生命力的。虽然,“有因必有果”是唯物主义的真理,但这却对人类有着精神和自由上的束缚,而这就等于在直觉的四周筑起了高高的墙。

人们对柏格森的接受还在于人们的思想可以在“活时间”里获得满足。理论要联系实际,有因并不一定有果,事物都是不可预知的,确实性与单纯并存,人们自我的行为决定着人格的形成。在这种由人们自由选择和崭新创造的领域里,一切的不确实性只能发生一次,树立的人格也不能再清洗掉重生;在这个领域里,精神和灵魂才能脱离公式与教条的束缚与习惯,在内在视野中觉察到隶属于自我的真理。

我们在听完关于直觉哲学体系的理论概述后,聪明的人会发现,其实亨利·柏格森并没有提到直觉的起源。虽然生活中每个人都有直觉,但却需要巧妙地把握并深化的个人经验,或者有一颗能真正渴望摆脱束缚的灵魂,才能发现直觉,理解直觉。如果深入剖析一下历史,则不难发现这与19世纪末期权威的功利性生物学有关系,那种合理主义氛围中极其窒闷,才会引起这种反抗。柏格森受这种氛围的影响极大,所以他不久后下定决心向这科学挑战。一方面,他否定了之前所接受的知识,另一方面,通过科学的分析彻底地认识了物质世界的概念建构——生命所拥有的必要性格和伟大性必须科学地存在于自由领域中。而权威和合理主义则试图将生命封闭在它的网络中,柏格森则要证明生命不会就此僵化,而是随着其“持续时间”的理论,借着流动性悄悄从封闭的网中穿过去。

我即使有能力,也无法在这有限的几分钟——“由钟表和太阳的运转测定的时间”之内陈述柏格森那相当精致、广泛的思想。对于一个并不专攻哲学,只能自由陈述哲学的有限意义的人来说,要完成此项任务简直是不可能的。

一个成熟的哲学理论的形成,既要有本质,也要有基础,更要有推论。柏格森在他的分析、概念的提出与发展及连锁的证明中,有不可抗拒的直觉的本质,更有“活时间”的直觉作为理论基础,在这种直觉中借来动力、流动等概念的产生,形成了令人信服的推论。这种理论带来新要素的各种运动和契机,让我们必须遵循。不需要进行太多思考,不仅因为我们没有太多思考的时间,还因为我们在潮流中已经习惯了不自由的呼吸,所以我们丧失了一切与推理接触的机会。

亨利·柏格森的直觉理论需要激烈地驳斥与之相悖的决定论,他论证了普遍的理智(他称之为皮埃尔)不可能预知另一人保罗的生命。除非皮埃尔能够遵循保罗的经验、感觉、意志行为等所有表现形式,并到了与之完全统一的地步,就像两个相同的三角形恰好重合在一起一样。希望完全理解柏格森的读者,就必须在一定程度上使自己与作者同化,才能满足精神的力量与灵性的巨大需求。

在这里我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对作者的思想亦步亦趋,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当理智滞后之时,想象力和直觉便可随之张扬。要想正确判断想象力是否被诱惑,又或者是直觉是否认知其自身,这都是不可能的。无论是哪种情况,阅读柏格森都会有巨大的益处。

1905年,柏格森的代表作《创造进化论》面世。在这部具有决定性的作品中,柏格森的宇宙论可谓开创了一部震撼人心的雄伟诗篇,其思想之深邃、灵感之跳跃都跃然纸上。读者要从他字里行间严密的科学用语中得到一些美的印象,可以说并不困难,但要从这本作品中获得实利,却会有些阻力。在这部著作中,柏格森的直觉理论通过其渊博的学识、锐利的视角及深邃的精神从而得到完美的展现。《创造进化论》在现代哲学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更多的人觉得它有一种戏剧性,在这个领域里两股互相抗争的潮流主导和创造了世界。其中一个潮流以自我意识为主流,阐述了趋向下层物质机械化的过程;另一种潮流则是以直觉来解释整个过程,即自由的天赋、感情和具有绵延不绝创造力的生命。这种生命在作品中以自由明晰的意识为目标,被形容为“向没有疆界的地平线趋进”。这两种潮流彼此结合在一起,限制对方,后来又被分歧为种种不同的理论。《创造进化论》有别于其他理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柏格森认为进化是创造性的而不是机械性的,因而应该用直觉来解释进化的过程。直觉展示了生命力的冲动和热忱的精力。直觉理论最早的基本差异见于植物界与动物界之间,即不动的有机活动与动态的有机活动之间。植物借助于太阳储存了从无生命物质抽取的能量,动物又从植物中摄取已经储存的能量,而后随着自己的需要利用这些能量。进化到一定阶段,动物界也可以牺牲动物界为生,达到聚集能量来强化自己发展的目的。因此,生命的进化是创造性的,并非是盲目的行为。换言之,虽然本能和理智一起存在,但本能在进化过程中的作用,远超理智。

对于万物之灵的人类来说,理智是居于优势的,本能基本上处于休眠状态,但并非完全消失。其意义就在于,“活时间”决定了意识,意识也决定了人类的进化,人类的进化更延长了人类这个物种的“活时间”,而本能在这种循环中,只保持着潜在状态,只于开始在直觉的视觉中活动;理智只表现为慢慢大于本能的意识,这是人类进化完全的一个标志,比如,在本能上以无生命物质制造的器具取代原始有机器具,或借自由行为以配合本能。本能对目标极具意识性,但往往针对的目标极受限制。反之,理智受着极大风险的约束,却趋向无限广泛的目标,趋向为人类物质和社会文化所实现的目标。无论如何,理智存在着不可避免的风险,在空间世界为行为创造的理智,或许会因为从其生命概念获得的形式和对生命内在的流动本质,以及对统领其永恒变化的自由保持沉默而歪曲了世界映像。由此,在智力征服了自然科学的情形下,产生了对外在世界的机械论和决定论观念。

直到现在,我们依然被束缚着,无法感受到精神的自由,从而陷入一种困惑之中。回归本质——起源的源头,我们并不能拥有直觉这一天然的能力,那么我们就会离“活时间”的生命渐行渐远。

柏格森的直觉论,是他阐述关于理智本能的最直接的表现,也是他学说的中心论点。这种表现可能性很广泛,也是一条有着不可避免的风险的道路。直觉是一种动态的物质,和“活时间”是同一种概念,而理智在被广大人群所理解的极限中具有逻辑的确实性,所以,理所应当地要满足于自己对自身理智的确实性。

以上阐述的内容是有一定戏剧性的。创造进化理论是开放的,人们发现自身被普遍生命的生命力推上了舞台并使其无可抗拒地行动,一旦达到了对自我的自由认识,能够推测和展望通向其他无边领域的既已走过的无尽道路,究竟哪条路是人们该追寻的?

事实上,人们还只是在戏剧的序幕中,而并非处在其他状态下,特别是如果人们思考到柏格森关于未来仅在生活的瞬间中所产生的概念时。然而这种开端是有所缺失的。柏格森并未论及自由人格中的内在意志,以及确定通过无法预料的曲线追踪该人格的径直方式的行为意志。他也没有谈到意志生命问题和绝对价值是否存在的问题。

如果我们细读了柏格森的论点,不难提出以下问题:不可抗拒的生命力的本质是什么?依照柏格森大胆而极其动人的表述,那种生命对无生命物质的猛烈侵袭,自身能超越死亡而获胜吗?当其把世间的一切力量置于我们脚下时,生命力会怎样对待我们?

无论这些问题如何复杂,人们都不可能回避。在这个特别的时刻,柏格森或许会像其以往的著述一样,以大胆而更有意义的尝试来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仍然有一些论点要阐明。柏格森有没有可能探索出一种适合物质的“生命跃动”来结束其对于世界的二元映像的描述?在这点上我们一无所知。但是,柏格森自己提出,他的体系在许多论点上只是一个轮廓的构成,其细节要靠其他的思想家合作完成。

尽管有种种的不完美,柏格森仍然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从未被涉足过的领域。他摒弃了合理主义的束缚,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从此一个新的领域的大门被打开,解放了具有无比效力的创造推动力。通过这扇大门就可以走向“活时间”的大海,走向另一种境界。在这境界中,人类可以在精神层面上发现、看见自由的自己并以此使自己得以重生。

柏格森的思想无疑可以长时间作为指引人类精神的明灯,我们可以断言:柏格森未来的影响力势必要比他现在已经赢得的极其重要的影响还要久远。不管是文章修辞,还是哲学理论,还是吟游诗人,他做得都比同时代的任何人要出色。在对真理探索的过程中,柏格森的身上总是散发出一种自由的热情。他的这种自由的热情不仅批判了物质世界强加的隶从性,还向理想主义的精神世界敞开了广阔的思维空间领域。

致答辞

阿尔曼·伯纳德公使代读

我想尽我所能把我所理解的传达给大家。我恳请欣然接受我电文的阿尔曼·伯纳德公使,替我传达我的概论。我衷心地感谢瑞典学院。瑞典文学院给我的这份荣耀让我永生难忘。我想告诉我自己,这项授予法国作家的殊荣是属于全法国的荣耀,这份价值无法估量,也更让我感动到无法形容。

诺贝尔奖的威望不言而喻,我对诺贝尔奖的理解,在于它具有理想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双重性质。换言之,诺贝尔奖会颁发给有着高度灵感的作品,这属于理想主义;整合并研究不同国家的创作和全世界的智慧于一体,再颁发此奖,又属于国际主义。评审人员不受拘束的自由直觉,从精神价值到思想境界,已把自己置身于哲学家所描绘的精神社会。这就是他们继承创设诺贝尔奖的明显意图。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在遗嘱中表明: “我希望能对在文学方面曾创作出有理想主义倾向的最杰出作品的人,曾为促进国家之间的友好做出工作的人做出有所助益的事情”。可以说,除了颁奖给在文学和科学范畴里有崇高贡献的人之外,还设立和平奖,使其精神价值有了明确的指向。

这就是诺贝尔奖的伟大之处,只有这种思想伟大的人,才能被称为天才的发明家。不过,在诺贝尔生活的那个时代,他显然没有当时流行的奇思妙想。19世纪,工业机器的发明使物质水平得到了令人吃惊的飞跃的进步,为此,人们相信物质的单纯积累,这些发明终将提高人类的道德水准。事实上,社会生活的道德改善和物质单纯积累并没有关系,物质手段的扩大让人类减轻了负担并获得一定的自由,但由于社会设施的发展并没有让社会生活的道德得到改善,反而引起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风险。机器是人工制造的,自被人类使用后,使机器的发展更快,因而也使人类的身体日趋强大,灵魂也随之膨胀,用来填满人类的身体,并限制身体的急剧扩张,从而避免均衡受到威胁。这种均衡的难题也就是政治社会的问题,一旦不可收拾,便会非常严重。简单来说,灵魂和身体必须均衡。但现在灵魂仍维持原有状态,而身体却特别强大。我希望能举个例子来论证一下:以前大家都相信,蒸汽和电气的普及会使各国国民在道德水准上自动接近,但目前我们知道,事实不是这样。对立不仅没有消除,反而连更基本的目标如进步的精神和博爱也没有达成,尽了最大的努力反而有恶化的趋势。所以,使每个人的灵魂相互提升、相互靠近,才是一个由国际主义性格和理想主义灵魂所组成的基金会所要达成的必然目的。在这种计划的目的下,努力使整个文明世界变成理智纯粹唯一的精神乐园。这才是“诺贝尔基金会”。

值得一提的是,瑞典是一个高度文明的国家,瑞典国民也把道德问题提升到所有问题的顶端,至少也要比其他人先了解政治方面的问题,即教育问题。诺贝尔奖设在瑞典,在瑞典国民的注视下进行筹办、完成,这没有什么可惊奇的地方。

大家越深入研究诺贝尔基金会的意义所在,就越觉出它的伟大之处,它的有用性与时俱进。跟我一样,大家似乎一开始并不了解这点。站在各位鼎鼎大名的先生面前,我应该特别指出这一点。最后,如开头所说的一样,我要重申我最深情的谢意。

序 论

生命进化的历史虽然至今仍是不完整的,却已经向我们揭示了知性是如何通过不间断的发展,沿着从脊椎动物向人类的路线上升的。这段历史也显示出来,理解能力总是伴随着行动能力,即生物的意识对于其所在的日益复杂的生存条件,有着越发明确和灵活的适应性。这样就大致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从狭义的概念上来说,知性的主要任务就是尽量让我们的身体适应外在环境,并且要表现出与外界事物的关系,也就是对物质进行思考。事实上,这就是本书的结论之一 。在后面我们会看到,人的知性对于无机界,尤其是对于固体,已经非常适应了,特别是在固体中寻找行动的支点和劳动的工具的时候,显得得心应手。这是因为,我们的概念就是在固体模型的基础上形成的,我们的逻辑也是针对固体对象的逻辑的。所以,我们的知性就在几何学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成功。在几何学里,逻辑思维和无机物的亲密关系已经被揭示出来。而且,只要知性和经验发生触碰,知性就会循着已经存在的运动,接二连三地从一个发现走向另一个发现。这样,经验也会随之而来,并且毫无例外地验证着知性的正确性。

但是,由此我们又会得到一个结论,那就是我们纯逻辑形式的思维,不能阐明生命的真正本质——进化运动的全部意义。思维是生命所产生创造的,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特定的事物发挥作用,所以说思考只是生命的一种表现,或者说是一个侧面,它又怎么能够把握生命呢?我们的知性是在进化过程当中沉积下来的,那么它又如何能作用于进化运动本身呢?如果我们认可这一点,那么就相当于承认部分等于整体,结果可以重新吸收原因,或者说,被抛弃在海滩上的鹅卵石能够描绘出冲击它的波浪的形状。事实上,我们已经深刻地认识到,在思维的各种范畴当中,无论是单一性、多样性、机械因果关系,还是知性的目的性,都不能准确地阐述生命、个体性是怎样产生的,又会在什么地方消失;生物究竟是单一的还是多样的;究竟是很多细胞联合成为有机体,还是有机体分裂成为细胞;这些谁又能够说得清楚呢?如果我们想把生命体放进我们的各种思维模式里,都会以失败而告终,这些模式都会发出濒临分崩离析的声音,因为对于我们要放进去的生命体来说,这些模式都显得过于狭窄和刻板了。当我们把推理应用于无机物的时候,是那样的充满自信,但是这个推理在这个新的领域里面却是如此的局促难安。我们要想找出来一个全凭推理在生物学上的重大发现,其实是很困难的。而当实验先于我们证实了生命是如何通过它的运行获取一个结果的时候,就会发现,生命的运行方式是未知且难以想象的。

然而,进化论哲学却毫不犹豫,仍然将其对无机材料的解释方法,运用到了有机生命上面。进化论哲学首先表明——知性是进化的局部成果,是一道光(也许是偶然的一道光),却能够照亮生物行动的狭窄通道,照亮了通道上生物的来来往往。但是,进化论哲学很快就忘记了刚才所说过的话,把隧道里的提灯当成了照耀世界的太阳。它勇猛前进,把概念思维当作武器,企图在观念上重新构建万事万物,包括要重新构建生命。可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它遇到了重重困难,并且知道自身的逻辑已经制造并陷入了种种奇异的矛盾之中。这样,它很快就放弃了自己原先的野心,说: “我们要重新构建的不再是实体本身,而是对于实体的模仿,甚至是实体的影像。我们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而且以后也无法做到。我们只能在相对关系当中徘徊,但是无法绝对掌握。我们只能在‘不可知’前面停滞不前。”人类的知性在过分地夸耀了自己的作用之后,现在却表现得过于谦逊了。如果生物的知性形式是由身体和物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作用而产生的,那么它为什么不能向我们揭示出一些构成这些身体的本质的东西呢?因为行动不可能在非真实当中产生。如果精神生来就为了思辨和做梦的,我必须承认这种精神会一直停留在真实之外。它也许会扭曲真实,或者改造实体的形象,又或者去创造另一种真实,就像是从流云当中截取人或动物的形象一样。但是,如果有一种知性重视行动,重视实体当中的作用和反作用,在感觉对象的同时获取对象运动的印象,那么这种知性就能够触摸到绝对。如果不是哲学向我们表明了我们的思辨遇到的矛盾和难以通行的困境,那么我们大概是不会怀疑自己的认知的绝对价值的。这些矛盾和困境之所以会产生,就是因为我们把习惯性的思维形式运用到了活动所不能达到的对象身上,而这种模式并不是为

它们制造的。而与此相反,知性认识在和无机材料发生关系的时候,则一定会忠实地为我们提供对象的复制品,因为知性认识能够根据这个特定对象制作模具。当知性认识宣称(事实上它就是这样做的)它向我们阐明生命——也就是那个模具的制作者时,就会坠入到相对之中。

那么,难道我们必须放弃对于生命的本性的探索吗?难道必须接受机械论的生命观点吗?这种观点不管怎么说,都是人为的和象征性的,因为这种生命观把生命的全部活动缩小成了人类活动的一种形式,而这种人类活动的形式只能局部地表现生命,只是生命过程的一个结果或是残渣。生命为了创造纯粹的知性,也就是说,为了培养几何学家,几乎耗尽了全部的精力,那么我们也许就不得不接受这种机械论的生命观了。但是,终结于人类的那条进化路线,并非只有一条。在这条进化路线之外的其他进化路线上,不同的意识形式也在逐渐地发展起来。这些意识形式虽然也和人类的知性一样,不能使自己摆脱外在的限制,也不能重新获得对于自身的控制,但是却能够表现出进化运动当中固有的、本质的一些东西。如果能够把意识的这些形式融会起来,再与知性合而为一,难道它的结果不会是一种和生命一样辽阔的意识吗?这种意识难道不能回过头来,面对从后面来的生命推动力,展现出一幅完整的生命全景(哪怕这个全景转瞬即逝)吗?

但是有人或许会这样认为:即使这样做,我们也没有超越我们的知性,因为我们到底是凭借知性,才看到了其他的种种意识形式。这个说法也许是正确的,如果我们只是纯粹的知性,而且概念思维和逻辑思维周围没有一抹微云的话。但是,那周围却有云影飘荡,而且这云影也是由被我们称为知性的东西所构成的。所以,这些云影当中也包含着能够补充我们知性的力量,如果我们自我封闭了,就可以凭借直觉觉察出来。一旦这些力量在自然进化当中发挥作用,就会变得清晰可辨了。它们就能够发现,要在生命的方向上加强和扩张自己,就必须付出怎样的努力了。

这样,我们就能够确认,认识论和生命论是不可分离的。一方面,生命论如果没有对于认识的批判,就不得不接受知性任意提出的概念,不论它愿意与否,都只能把既存的范围当作既定的框架,而且要把这个框架套在事实的身上。这样,就会产生一种象征手法。这种象征手法也许非常方便,也许对于实证科学是不可或缺的,但却无法对对象进行直接观察。另一方面,如果认识论无法恢复知性在生命进化中的应有地位,那么它也就不能告诉我们构成的知识框架,从而也就不能完成对于这个知识框架的超越。生命论和认识论这两种探索方法必须互相结合,经由循环往复的过程,互相推动,向前发展。

这两种探索方法如果能够结合起来,就一定能够借助一种更准确的方法,并和经验密切配合,解决哲学提出的重要问题。这是因为,一旦这两者之间能够有共同的诉求,就会向我们展示出知性的形成,也会展示出知性所追溯的普遍结构材料的来源。这两种探索方法会挖掘到自然和思维的根源,用一种真正的进化论来取代斯宾塞的伪进化论。那种伪进化论不过是将目前已经进化出来的实体分割成不能再进化的碎片,然后再把这些碎片组装起来,从而对预先加以解释的事物进行肯定。而真正的进化论,是要在现实的实体发生合成当中实现并进行研究的。

不过,这种哲学并不能够一蹴而就。这种哲学不同于那些所谓的哲学体系,是某一位天才的个人工作,处处有所取舍,以为整体来服务的,这种哲学只能依靠很多思想家和观察家的共同努力,互相弥补,互相修正,才能够有所成就。因此,本书并不能够解决那些重要的问题,只能够确定一种解决的办法,并且在一些问题上运用这些办法,提示出其可行性。

本书的计划就是由这个主题决定的。在第一章中,我们尝试着为进化过程穿上我们的知性所做的两件旧衣服,也就是机械论和目的论。但是最终会表明,这两件旧衣服都不合适,而其中的一件如果经过重新剪裁和缝纫,则所产生的新的形式就不会像另外那一件那样不合适了。在第二章中,为了超越知性的观点,我们除了呈现人类知性的进化路线以外,还要尽力呈现一些其他生命的进化路线。这样,知性就会被带到诞生的原因那里。而接下来我们就需要掌握这种原因,再来追踪其运动轨迹。这一点,也正是我们要在第三章(尽管并不完整)所要努力尝试的。最后,在第四章中,要展示的是我们的知性本身在经过某种训练之后,能够成为超越知性的哲学的基础。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各种哲学体系的历史,并分析人类的知性在观察普遍实体的过程当中所产生的两种错觉。第一章生命的进化——机械论与目的论一、绵延

毫无疑问,我们最能够确认的同时也是最能清楚认知的存在便是我们自身。我们对于这个世界产生的事物所持有的观点或许被看作是外在的、浅显的;相反,我们却在一步步地于内在去挖掘自己、了解自己。此时此刻,我们所能感知的是什么呢?在这一特殊的情况当中,“存在”到底所指何意?这里便让我们来简单地回顾一下以前的论述中的结论。

首先,我发现,我无时无刻不处于从一种状态转换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当中;有时会感到寒冷,有时又会感到炙热;有时会觉得欢喜,有时又会觉得悲悯;有时会认真地去工作,有时也会让自己放松下来;有时我们观察着周围事物,有时也会思考一些其他的事情。感觉、情感、意志、意念,自我的存在将这些变化进行了划分,并且在此之上涂了一层鲜艳的颜色。所以,我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但是,这样的说法并不完全准确。这样的变化所带来的

改变远远地超出了我们最初所认为的那般。

我好像是在说,我所存在的每一种状态都有着自身的样子。的确,我说,我经常在不断地改变,并且对于我而言,这样的变化存在于两种状态的转换之中。倘若单单只观察当中的一种状态,这样的状态就是始终如一的。可是,当我们稍稍用心观察后便能够发现,不管情感、意念还是意志,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假如这其中的某一种状态停止了变化,它的延续也将于此停滞。譬如说,最为安定的内在状态,就是我们对一个不动的外部对象的感官与知觉,这对象或许会一直处于某种完全不变的状态之中;而我便以相同的方位、角度和光照下去观察它,我们以为它并没有改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现在所观察到的对象与我之前所观察的对象定然不会相同,视像会因为时间的长短而发生改变。我有记忆,通常会将曾经的某些现象带入到现在。我的心态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缓缓前行,并通过记忆的日积月累而逐渐扩张,这种不停地扩张的自身的心态就仿佛堆雪人一般越堆越高,而感觉、情感及意志这些更为深层次的内在状态与那些纯粹的视觉不同,与那些不变的外物并非是对应的。可是,最初的我们并没有注意到那些细微的变化,然而当它们的变化逐渐增强,直到使我们的身体有了全新的局面,同时注意力也有了全新目标的时候,才能够更加明显地观察到那些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就会发现自身的状态已经在悄然发生着改变。事实上,我们一直处于一种不断变化的过程当中,而那所谓的状态便是这样的一种变化。

由此我们能够得知,对于状态改变的过程与状态的持续,二者其实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若是同一状态的持续比我们所想的变化更大,那么,状态之间的转移与同一状态的持续则是相似的。变化是不断延续的。然而,我们对于自己心中不断变化的想法往往并不在意,直到这样的改变变得特别明显后,我们或许才会突然感觉到新出现的状态与之前的状态相比有着某种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我们自己也会经常性地认为新的状态是会一直延续的。所以,如果仔细去观察我们的精神生活,便能够发现它其实并非连续的,因为我们所观察到的是通过一系列非连续性的作用才达到的精神生活。换句话说,在一条平缓而倾斜的坡道前,通常因为我们注意的断裂,所以我们认为自己看到了阶梯。在精神生活的世界里,充满了许多无法预知的事物。其中能够发生无数事件,每一事件与它之前所发生的事件似乎毫无关联,与它之后所发生的事件也似乎不存在联系。虽然这些事件之间看起来并没有产生出某种连续,然而事实上它们都存在于一个连续性的背景上,将这些事件隔离所产生出的间隙也属于这样的一个背景当中,仿佛交响乐当中时而发出的鼓声,因为那些鼓声能够吸引我们,我们才会将注意力投向它们。每一个鼓点都深深地震撼着我们内心的流动,这些鼓声成了最鲜明的点。其中涵盖了感觉、思考与情感,同时也涵盖了我们在某一个时间里的全部存在,我们原有的状态也因此而构成。倘若按照这样的说法,那么,那些所谓的状态便无法再说成是相互分离的要素。其实,这些状态之间是绵延的,最后组成了一条宽广无边的长河。

然而,我们的注意力却将这些状态进行了分离,因此我们不得不把这些状态用绳索重新连在一起。所以,我们的注意力便想象出了一个毫无差别的自我,它不具备任何倾向性,也无法产生任何的变动,将每一个心态看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并且把这些独立的个体都从自我上联系起来,失去了色阶层次上的色彩的互相融合和流动。我们的注意力将它们理解为相对固定的色彩,仿佛是许多绚丽多彩的珍珠,然后用一根绳子将这些珍珠串联在一起。倘若这种没有颜色的基质由于不断涂上色彩而无法确定,那么对于我们而言,它就好像是不存在一般。实际上,我们所能看到的也只是在这个基质上涂上了一层色彩的东西,换言之,我们所能察觉到的只是心灵上的各种状态。实际上,这个“基质”并不是真实的,它只是一种符号。尽管它在不断地流动,可是我们的注意力仍然将每一个状态并列在了一起,并且由于这样的符号,才让我们的脑海中开始记忆这些在不断运作的人为性格。如若我们的存在是由每一个分开的个体所组成的,而这些个体又在一个不为所动的“自我”中紧紧相连着,于我们而言,连续是不会存在的。那是因为,一个不断变化的自我是不能保持延续的。过去的心态倘若无法被新的心态所代替,那么便会产生自我的认同,无法持续保持。在这样的观点下,将这种状态在“自我”的基础上列成一排,完全是在做无用功。这些在一个基质上连成一块的固体,定然无法建构出动态的延续。从这样一种方式中得到的,事实上是在人为地模仿生命,是内心深处一种静止的等价物;正是由于真正的时间这一关键性的要素被我们从中抹去,从而使得它更符合逻辑和语言的要求。然而,在这种标记的掩盖下所展开的精神生活,已经很明确地告诉了我们,它真正的基质是时间。

同样,任何一个真实的基质是无法具有如此持久的力量的,因为我们的延续并不是用某个时间段来取代另一个时间段,如果是这样,那么除此之外,所有事物便都不复存在。总的来说,过去是无法延续到现在的,既没有演化,也与延续无关。延续是过去的持续发展,它不断吞噬着未来,同时处于膨胀的状态之中。过去逐渐地扩张,而这样的扩张也没有限制。我们一直想要证明:脑海中的记忆其实是一种机制,是将回忆清理后放入抽屉,或者记录在账本里。记忆是没有抽屉和账本的,准确地说,它根本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即使具备,也只是无时无刻不在积累着一个个过去,无法停止。事实上,过去是被其自身保存下来的。作为一个整体,它自始至终都紧随着我们。从婴儿期发生的感受、思维和愿望均涵盖其中,一直延续至今,并与现在融合为一体,朝着并不愿接纳自己的意识之门簇拥而去。大脑所要做的,便是将所有的过去完全拉进无意识之中,从而只让一种过去能够跨越意识的大门,即它能明确地揭示当前的情况,或者辅助如今正在进行的行为;换句话说,只有能够为我们所用的记忆,才可以迈过意识的大门。至多只有一小部分多余的记忆可以从半开的大门间悄然潜入。这些多余部分的记忆就像是信使一般,让我们能够察觉一些始终跟在我们身后的事物。但是,即使如此,我们对于它们依然没有太过清晰的概念,只是隐约觉得:它们自始至终都在伴随着我们。从降临到这个世界开始,我们便是自己的历史,更加准确地说,我们便是从来到这个世界之前一直到现今的历史,因为我们还拥有着出生之前便有的禀赋,若非如此,那我们是什么呢?我们的个性又在哪里?毫无疑问,我们所想的,仅仅只是过去很小的一部分。然而,在我们产生渴望、感受及行动时,却将所有的过去都显示出来了,甚至还包括了与生俱来的心理趋向。所以,我们的过去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用极其快速的方式向我们展现,用趋向的方式让我们有所感知,虽然当中很小

的一部分只是被当成意识而了解。

过去就是这样存活着,因此,任何意识都不可能在两次的时间内呈现出同一状态。因为即使环境如何相同,处在环境当中的人也已经进入到历史中的一个新的瞬间。我们的个性是由不断积蓄的体验所构成的,在每一个瞬间都在发生变化。就是因为这种变化,我们的个性在发生转变,尽管它看上去好像还是始终如一。因此,我们的这种延续是不可逆转的。我们无法重新体验一次过去的生活,即便是片刻时间,我们也做不到,因为如果我们能够做到的话,就要抹杀所有的记忆。而且我们就算从知性的角度上能够抹杀,从意志的角度上也是抹杀不掉的。

因此,我们的个性是不断生成、成长和成熟的。在每一个瞬间,都在增添着新的东西。但是我们也可以进一步说,每一个瞬间都是新的,也都是不可预测的。尽管,毫无疑问,我的当前状态就是由刚才的内在心理和外在的作用所决定的。在分析我当前的状态的时候,我也不会找到任何的其他元素。但是即使我们具备超人的智力,也无法预见这种简单的、不可分割的形式,这种形式将具体的组织赋予完全抽象的要素。所谓的预见,就是把过去的观察和直觉投射到未来,或者说,是按照一种不同的次序,将搜集到的过去的元素重新组合,然后等待着它进行呈现。但是,那种从来没有被观察到的单一的存在,必定是无法预见的。如果我们是用一种流动性的、逐步展开来的历史的瞬间来看,我们的每一个状态无一不是这样的。我们的每一个状态都是单一的、不可预测的。因为所有的能够被观察的东西,都会被凝聚在它的不可分割性当中。我们的每一个状态,都是创造历史的新的瞬间。

一幅肖像画,能够由模特儿的相貌、画家的性格和调色板上的颜色来诠释。但是,即使早已经了解了模特儿的相貌、画家的性格和调色板上的颜色,也没有人可以预知完成后的肖像画会是什么样子,或许连画家自己也无法想象出作品的样子。如果我们能够想象出来的话,那便代表着肖像画在绘画之前便已经完成了,这是一种自相矛盾的无稽之谈。就是这样,世界的每一瞬间都是由我们自己来创造的(我们就等同于那些画家)。画家们的才华在他们创造作品的瞬间会发生变化,同样,任何一个状态都在完成的一瞬间之后成了一种新形态,让我们的人格发生了全新的改变。因此,所谓我们做什么取决于我们是怎么样的,这话不容置疑,但还需要加上一句,在某些时候,某些事情的发生通常是由我们自己来改变的,这是一个自我不断创造的过程。在这样的情况下,人因为能对自己的行为加以预示,便能够让事情更接近于完美。在几何学中,只要客观前提不变,结论就会一成不变。但是相反的是,因为事物的发展与数理几何并不一样,对于人来说,尽管前提和理由相同,却因发生于不同的人身上甚至是同一个人的不同瞬间,结果就会很不一样,但是同样合情合理。而事实上,这是因为它已经不是同样的前提和理由了,至少不是同一个人的前提和理由或不是同一个瞬间的前提和理由了。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无法像几何学那样从它的外部进行抽象处理,也无法帮助人们去解决人生提示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只有依靠自己从其内部来解决了。但是,在这里并不需要太过深入的探讨。我们所需要了解的只是人们的意识在“存在”这个词语中真正的意义。最终我们能够明白,对于有意识的生命来说,存在就是变化;变化之后便要成熟;成熟之后便成了自我的创造。而对于更加普遍意义上的存在来说,是不是也是这样呢?二、无机物

就物质对象而言,不管属于哪一种,都与之前所描述的性质呈现出不同的一面。如果物质对象不是在现有的基础上维持的,而是因外在力量的影响而产生改变的,那么这种改变一般来说也是不变部分的互相移转而已。倘若这些部分因此而发生改变,我们便将这些部分不断地进行分解。因此,我们应该下降至每一个微小部分的构成之中,从分子降至原子,从原子降落至微子,最后是降至那些“不能预知的微小物”当中。在“不能预知的微小物”中,微子或许只是由一种纯粹的旋涡所形成的。总而言之,我们一直在不断地进行细分和分解,但终将停止在那不可能改变的东西上。

所以我们才说,一个完整的物体是由其每一个细微物质的迁移而发生改变的。然而,某一个细微的物体在离开之后,任何事物也无法阻止它回归到原来的位置上。所以,每一个细微物质在历经了状态的改变或迁移之后,会再一次回到原来的位置,即使它自己无法迁移,但仍然能够利用外在因素回到原来的位置。总而言之,这些细微物质的状态能够由它们而发生数次迁移改变,由此我们能够了解到,这些细微物质并不会衰老,同样不会成为历史。

细微物质是无法创造的,细微物质所组成的形式也无法创造。细微物质将来呈现的状态其实已然出现于如今的状态之中。或许我们还能够认识到如今的状态已经涵盖了与之相关联的宇宙当中最为细微的点。而凭借超乎常人的智力,便能够算出在这个空间里任意一点所在的位置。因而,就理论而言,从这一系统当前的构造中,便能够了解到它将来的形态。

我们对于事物所产生的信念,和对科学所隔离出来的各种系统的运用,都依赖于时间不会吞噬这种事物与系统的理念而产生。过去我曾提到过这种问题,如今也有所涉及。科学给予某些物质对象或单一系统的抽象时间t,它也只是某一定数量的共时性,更确切地说,是某种固定数值所对应而产生的关系;同时无论这些对应关系之间有何种特性,它们之间的数值是不会产生变化的。说起一般物质的时候,这当中的间隙是不可能出现问题的,即便这当中的间隙只是为了去计算出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此种对应关系所出现的结果,在此不需要讨论。我们通常不需要去了解分割剥离的事物,科学也是如此,它们都将自己放置在间隙的两边,却不会依靠间隙本身而运行。为此只能说,时间所拥有的速度是无限的;物质对象及单一系统的曾经、现今和将来都在空间里逐一展开。此时,不管是在科学家们的公式之中,还是在日常的用语里,都不存在任何有变化的东西。字母t一直都代表着同一事物,时间如今成了所描绘的一根线;事物或系统的每一个状态和这根线上的每一个点均是由t计算出相同数值的对应关系。

然而,连续却是物质界无可争议的事实。即便我们对这些分割系统所做的判断,常以为各系统之间的每一个时间段都能够像扇子般同时铺开,然而我们都理解错了,因为历史有它自己的持续性,是循序渐进的。想要做出糖水,便只能悉心等待砂糖的溶解。这虽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件很小的事物变化过程,却意义重大,因为我们所需要等待的时间并非数学里的时间;倘若如此,我们就能够在整个物质世界的历史过程中发现这一数学时间,即便那个历史在一刹那的空间之中分布也是这样。然而我所等待的时间只与自己持续的某个部分有一致性。这一部分当中,我能够自由随意活动。所以这已然不再是一种意识,而是真实的;它也不再是某种联系,而是绝对的变化。然而这也只是表示,水、砂糖及砂糖溶于水的整个过程都是抽象的,或许是我的感受与了解从整体之中分离出来,然而这一整体也只是随着意识一直向前的。

科学让一个系统产生分解、剥离时的过程并非都是人为的。倘若失去客观的依据,便不可能了解为什么这样的过程时而可行,时而却不可行。我们会了解到,物质有变成单一系统的趋势,而这种系统能够用数理几何学的方法进行处理。基于这一趋势,可以方便我们去了解物质。可是这仅仅只是一个倾向,物质无法扩展至极限,彻底的孤立同样也毫无存在的可能。为了更加便于研究,科学才会将物质推向极限,并让它孤立。科学也曾表示,孤立的系统会因外在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变化。科学只是将那些影响搁置,不去讨论,因为那些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因此放任不顾,或很久之后再对其进行考虑。然而,这些影响却逐渐变成了一丝丝的细线,能够将这些系统与另外更大的系统联系起来。这样的系统跟涵盖这两个系统之中的另一种系统相结合,最终能够变成最客观单一、最独立于其他全部的系统,从而延伸到整个太阳系之中。但是,即便成长至此,孤立也不是绝对的。一方面,太阳能够将阳光和热量投射到遥远星球的对面;另一方面,太阳同时引领着一切星球和它们的卫星,以一个特定的方向运转。把太阳及宇宙之中其他部分的线结合起来,的确显得极其渺小,然而,整个宇宙的发展,却沿着这根细微的线一直延伸至我们细微的生活当中。

宇宙一直在持续之中。越是探究时间的本质,就越能够了解持续就意味着创新,意味着新形态的创造,以及坚持创造新生事物的努力。科学所分割出的系统可以持续,是基于它和宇宙之中某些部分紧密结合在一起。就像后面我们要讲述的,我们可以区分宇宙自身的两种反向运动,一种是“下降”,另一种是“上升”。下降是将已经卷好的发条松开。从其原理上看,瞬间即可完成。上升则是和成熟或创造这种内在作业对应的,因此从本质上来看这样的运动是有持续性的,同时把其律动置于“下降”之上。下降与上升是不可分割的。

由此可见,倘若科学所隔离出来的每一个系统都重新回归至“整体”,这种系统便能一直持续,甚至能够当作某种与我们类似的存在形式。也只有这种形式能够以整体的形态来呈现,那些我们所了解的事物更会因此而凸显。我们在某个特定的对象中所看到的清晰轮廓,让这种对象有了个别性质,然而这样的轮廓只描绘了某种用途,一种可以触及这个空间某个点的用途。这或许是我们能够拟订的实施计划。这个计划依靠镜子映射至我们的眼睛里,仿佛能够清晰地看到事物的整个面及其棱角。倘若解除这个行动,物体的个体性就会消失于实体自身的普遍相互作用之中。三、有机物

这里我们已经研究了一般物质对象。那些具有特殊地位的对象是否存在呢?我们所了解的实体均由我们自己的感知从自然这个基体中截取下来,而这把剪刀描出了行动能够经过的点线。然而,某种物体或许会开始行动,在进行之前便把潜在行动的底线投射在物质之上,或许只需要将感知的部分指向运动之中的实体,便能够让实体变换成一定的形式,从而创造出一切其他的物体。这种物体便是我们所说的生物,而生物与其他物体是否有共同点呢?

这样的生物也是具有一定的延伸性的,同时它和空间所占有的部分性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处于整体之中,同时也与整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且遵从于操控物质所有部分的自然规则。可是,因为我们的感知,物质才被划分成了孤立而细微的物体;同时因为我们的科学,才由这些微小的物体组成了统一的系统。相反,生物则是由单一变成统一。生物是依靠相互补充的异体成分所构成的,这些成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却又是单一的个体。而另外的事物,即便是结晶体,也无法将它们归纳为个体,因为结晶体失去了各部分之间相互的异质性,而它的功能也不存在于多种性质。即便是在有机世界里区分个体与非个体也是异常困难的。这其中的区分难度在动物世界里是显而易见的,而在植物界这种区分就更是难上加难了。况且,这样的困难还源于一些更加深刻的因素,我们将在之后进行具体概述。我们可以看到,个体性存在于各种阶段。无论处于何种阶段,即便是我们人类也不可能完全实现。可是,即使我们能够把一种个体性看作是生命的固有特点,也无法对它进行精确的界定。那些熟悉几何学的生物学家们,则总是想方设法地利用这一点。一个完整的定义只适用于已经完成的实体,而鲜活的生命特征却难以完全实现。这样的特征是一种状态,更确切地说是某种倾向。这种倾向只在它的反向倾向完全没有存在时才有可能实现目标。这样的情况是不会发生在生命的世界当中的。在生命世界里,相互抵制的倾向也通常纠缠在一起,特别是在个性之中。个体化倾向尽管频繁地在有机世界出现,但依然无时无刻不受到生殖倾向的威胁。倘若想让个体性保持完全,便必须让有机体当中的任何一个部分都不能从整体分离。然而这样一来便无法繁殖衍生。这样的情况,不就是表现在离开旧有机体后重新构成新的有机体吗?这样看来,个体性通常存在着它的宿敌。个体性一般需要在时间上一直延续下去,然而因为这样的需求,在空间的概念里却变得难以实现。生物学家们无论何时都需要考虑两种倾向。所以,想要那些生物学家们在公式化的同时依靠自我应用的个体性进行定义,几乎是没有可能的。

但是,我们经常能够依靠物质的形态对生命的某种现象进行探究,这样的情形非常之多。在探究个体性的时候,尤其明显。相信所有人都知道,当一条蚯蚓被截成两半后,每个截断的部分都能够重新长出一个头来,从而一条蚯蚓变成了两条;水螅也是如此,无论被切成多少段,都会出现同样数量的水螅。海胆的卵细胞碎片在一段时间后也能够繁衍成一条完整的幼虫。或许我们会问:这三种动物存在着怎样的个体性呢?尽管它们存在多种个性,但对于它们的唯一个体性我们仍是不能否认的。当一个柜子被抽出几个抽屉后,或许我们不能说它是一个完整的个体,但是,它依然是柜子,这个事实并没有改变,但是,如果把柜子看作由许多异质部分构成,其实早在制作它的时候就已经拟定完成了。总体而言,我们的行动需要依靠无机体,我们的思维方式也需要以它为蓝本,可是无机体已经受到单纯规则的支配: “如今所拥有的并不会超过过去,但结果都是源自于起因。”从这样的表象当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倘若有机体的特性是在慢慢成熟和变化的,那么有机体最初为单一的个体,继而逐渐增多,也就不会让我们感到惊讶了。单细胞有机体的繁衍便是这样,这种生物分裂之后的两个个体是完全独立的。而对于那些极为复杂的生物,大自然会产生出一个崭新的整体,同时将其限定在生殖细胞这种近乎完全独立的细胞之中。但是就像再生所显示的那样,这样的功能依然有许多的成分分布在有机体的各个部分之中。因此,在一个特定的情况下,尽管这样的功能是潜在的,却已然完整地存在着,一旦机会出现,它就会渐渐展现出来。在个体性的描述中,即便有机体无法分裂为各个具有生存能力的个体也没关系,有机体在分离之前已经凸显出若干部分所构成的某些统一性,倘若它们进行分裂,这样的统一体依然在部分当中重新呈现。这正是我们在有机世界中所观察到的情况,从而得到这样的结论: “个体是无法完成的,而对个体的分辨也是相当困难的,即便如此,生命却依然表现出对个体的探索与追求,要完成一场与自然的分隔,从而组成封闭式的系统。”

由此可知,生物能够与我们的科学和感知所孤立(人为的孤立)或封闭的所有事物有所区别。把生物当作物质对象是错误的。倘若我们希望在无机物当中寻找到对比的物质,就应该把具有生命力的有机体看作物质宇宙这样一个整体,将其喻为一个特别的物质对象,更是恰当。然而,这样的比喻似乎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般具有震慑力,因为生物是可以用肉眼看到的,而整个宇宙却是用思维构建的。但是,正是通过这样的对比,我们才能够了解到有机组织的本质。宇宙是一个整体,而它也是在不断延续的,同时,部分抽离的意识体同样也在延续,富有生命力的有机体更是在延续。有机体已经由历史演变至今,并且在当今的世界里继续丰富着生命,并且继续丰富着。如若不然,我们根本没有办法认识到有机体为何能出现有规则的过程及年岁的增长,简单来说,就是历史为何会出现。从我们自身的肉体来看,肉体与灵魂是相同的,从孩提时的岁月渐渐成长,然后逐渐老去。就像我现在的身体,已经老了。我们年岁的增长本就是通过身体的特质来表现的。根据身体的对应,我所以将意识的改变用同样的名称来称呼,然而这只是打一个比方。我们站在生命的顶端自上而下来地观察最底端的生命,从层次鲜明的地方看到不具备鲜明层次的地方,依靠生物的层级,从分化走向整合。就像是从繁杂的多细胞转移至单一的单细胞一样,同样地,我们会发现,单细胞也会逐渐增长直到老去。单细胞的纤毛虫类在历经了一定次数的分裂分化后,会逐渐老去。倘若环境被改变,则能够推迟老去的时间,从而产生一种复原现象,却依然无法让这一时间段无限延长。尽管这种极端状态的现象只是个别案例,但在这些极端状态之间,还是能够发现很多其他的个体性没有那么明显的状态,尽管那毫无疑问也存在衰老的过程,却没有办法确定衰老的到底是什么。这样的事例并不少见。在这里我们需要强调的是,生物学不存在对于所有物种的一种普遍规律。其中所具备的只是一个方向,在这样一个方向上出现了诸多生命而已。每一种生命都有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同时保证自身的独立性,任意前行,尽管偶尔会偏离方向,有时还会遇到陡坡,让方向发生改变。如果我们说一棵树永不老去,树上的枝叶保持着翠绿繁茂,并不断通过发芽繁殖

新树干,但即便这样的有机体——可以称之为个体,更确切地说是一个群体——它的叶子与枝干的内部仍然会随着年岁的增长而老去。无论何种细胞,我们对它进行观察后便能够发现它是依照某种规律在进化的。总的来说,生命是依靠时间的洗礼来记录的。

或许人们会说,这只是打一个比方或提出一个假设。然而,机械论所内含的本质便是将依靠时间具有的有效作用与固有实体性的论点用比喻的形式呈现出来。倘若我们用肉眼去观察,便能够了解,我们的意识来源于脑海中的记忆,换句话说,就是历史的延续,即一个不断前行的过程。理性能够证明,假若我们逐渐远离基本的知识与科学所区分的对象和所隔离的系统的话,那么我们对于实体的认识就会更加真实。实体的最核心的状态在不断发生变化,好像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时间让这种真实随时发生变化。但是这种证明对我们几乎不起作用。因为大脑的机械直觉不但比理性强,甚至也比用肉眼观察的直接经验强。在我们的意识当中都存在一个形而上学家。这个形而上学家,就像后面我们将要说的那般,但是用人类在整个生物界之中所占用的位置来诠释,这个形而上学家有着特别的要求,以及部分解释和无法回复的纲领。这当中都是对通向实体延续的否决。任何改变都定然需要回归于各部分的分化或分化后的变更状态,时间是无法逆转的,人无法让事物回到原来位置。岁月的老去只能称为一个漫长的获得或失去某些物质的过程,或者同时获得和失去的过程。无论是生物还是沙漏,在同等程度上,时间是具有实在性的。就像沙漏,上面空空如也,而下面则是满满一壶。当把它翻转之后,事物又回到了它起初的位置。四、老化与个体

然而,在老化过程当中的获得与失去,人们始终持有不同的意见。部分人始终认为,他们从出生直到死亡,其原质数目往往都是增加的;而另一部分人却根据更加合理深刻的学说认为,在有机体的内部,营养物质是促进它更新的关键,这样的物质的数目不断递减,而无法排出体内的残留物质的数目递增。最终,残余物质囤积体内,使得身体“硬化” 。还有著名的细菌学家推崇这一理论,即如果没有考虑到吞噬发生的作用,那么任何对老化的解释都是不充分的。对于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似乎没有能力去进行判断和裁定。然而,尽管对于获得与失去的那些东西,这两种说法有着很大的区别,但物质是一个持续积累和流失的过程,在这一点上双方都是认可的。这种事实很清楚,诠释的范畴也具有先验性。我所做的研究越深入,则会越清晰地看到,人们在思考时间的时候,沙漏现象似乎局限了我们的意识。

人体老去的原理或许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东西。在我看来,胚胎的进化与已经成为有机体的物质的进化,是一个不可阻隔的延续。生物在一个成熟、发展、老去的过程推动下经过了生活的各种阶段。胚胎是一个形态持续改变的过程,想要记录这样一个过程,就像处理一种连续体一样,都会陷入无限当中而迷失方向。而生命就是对这种出生前即不断的演化的一个持续的过程。能够证明这一点的就是,通常我们不能确切地说出自己面对的究竟是一个逐渐老去的有机体,还是渐渐成熟的胚胎。这就好像我们面对的是昆虫类和甲壳类的幼虫一样。此外,在我们这样的有机体当中,青春期及更年期之类的时期通常会让部分个体产生着根本性的改变。这些危机在许多地方均能够与幼虫和胚胎的生活时期所出现的改变来进行对比。不过,这种危机是个体生命老去的一个必经过程,并且在某个特定的时段发生,时间很短暂。但是,任何人都不会因为到了这样一个时段,便会突然,发生危机,如同刚过二十的男子必须到军队中去一般。青春期这类的改变,从来到这个世界,甚至之前便已经开始萌发了。当危机发生时,很大一部分是如此长期逐渐酝酿的成果。总的来说,在老去的过程里,形态的变化被分划为无限的,却又不断延续的。当然,老去通常会随着有机体的颓败现象,以机械论来诠释老去的人必定会坚持这种颓改现象。他们会推举出硬化的事实、残留物质不断积累的现象,以及细胞内原质的逐渐增长等。然而,他们所看到的真实表象下还藏匿着一个内因。不管是生物的成长过程,还是胚胎的成长过程,均含有延续记录,是过去在现在中的存在,至少也意味着有机体的记忆,即使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

无机物体的当前状态通常是由之前一瞬间所出现的情况决定的。在科学所局限、单一的系统内,质点所在位置经常会因为这些质点在之前的某一时段的区位受到局限。换句话说,制约无机物的规律,从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