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病的饮食智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9 20:43:01

点击下载

作者:霍军生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不生病的饮食智慧

不生病的饮食智慧试读:

序 营养和健康是我们自身的责任

谁不希望健康而快乐地生活呢?可惜,我们许多无意间的不良生活行为,尤其是饮食行为,常常导致事与愿违。无论是中国传统的养生理论,还是现代的食品与营养科学,都积累了丰富的健康知识。这些健康知识对维护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帮助,只是大多数人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它们。因此,传播这些知识就成为营养与健康工作者当仁不让的责任。

食物与营养是健康的基石。食物中所含的有些物质是维持我们生命活动的最基础的营养素,摄入不足或摄入过多都会影响身体健康;有些物质则有助于预防某些疾病的发生,有助于维护身体健康和延缓衰老过程。这些物质都被称为营养物质。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近50种,缺一不可,而非必需却对健康有益的营养素则数不胜数。没有一种天然食物能满足人体全部的营养物质需求。只食用几种比较单调的食物,根本不能满足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要,进而产生健康问题。与集中食用某些特定食物或补充营养成分相比,在日常生活中合理安排膳食对健康更为重要。因此,日常膳食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满足人体对食物多样化的需要。

目前,虽然营养性疾病导致的直接死亡正在被逐步控制,但是因为不良膳食习惯引起的营养不良,仍然是病原性疾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根源。营养不良不仅导致健康问题,同时也会通过影响人群受教育的能力和劳动能力而影响人的综合能力,从而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为此,联合国提出“享有充分营养是人与生俱来的权利”等观念。但归根究底,营养和健康首先是我们自身的责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Part1 解读 中华食疗智慧解读

Message

◆营养平衡

◆饮食有节

◆健康饮食的“金

科玉律”

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提出:“君子有病,期先食以疗之,食疗不愈,然后用药。”中华民族创造的“食物疗法”能强健体魄、抗衰老、延年益寿,在世界医药学领域内,以其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实用可靠而备受青睐。时至今日,食物疗法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华饮食精髓新解

●五类膳食,保证营养平衡“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五畜适为益,过则害非浅;五菜常为充,新鲜绿黄红;五果当为助,力求少而数;气味合则服,尤当忌偏独;饮食贵有节,切切勿使过。”根据中医文献中这段对平衡膳食的论述,我们可以把每天要吃的食物分成以下五大类,只要每天按类别适量选择食用,就能基本保证营养的平衡。

◆【谷类粮食为主食】粮食是热能的主要来源,最好坚持粗细搭配。普通人每天的粮食摄入量应根据运动量大小来确定,一般以每天500克谷类为宜,其余的热能由肉、蛋、鱼、脂肪等副食供应。总的来说,粮食摄入量应占热能供给的60%~70%,约占膳食总量的32%。

◆【富含动物蛋白的食物】包括肉、禽、蛋、鱼等。成人每日应摄入70~100克的蛋白质食物,占总热能的10%~15%,其中鱼、虾共50克,蛋25~50克。理想的蛋白质摄入比例应是动物蛋白占1/3,豆类蛋白占1/4,其余部分则从谷物中获得。鸡蛋和牛奶不能完全代替肉类的营养作用。

◆【豆类、乳类及其制品】豆类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和卵磷脂等,而且豆类蛋白质富含赖氨酸,与谷物同食,可优势互补。豆类因营养丰富而被称为“植物肉”和“绿色牛奶”。每人每天应摄入豆类50克,奶类100~200克,这样不仅可增加钙的摄入,还可滋养胃肠黏膜。此类食物应占每日膳食总量的9.5%。

◆【蔬菜水果】蔬菜水果是人体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每人每天需求约800克(其中4/5为蔬菜,1/5为水果)。蔬菜中最好有一半为绿色或有色的叶菜类,尽量多样化。颜色深的蔬菜往往含有较多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水果能帮助消化,每人每天可摄食100~200克鲜果,建议在饭后1小时生食。

◆【油脂类】油脂可供给热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并供给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所含的必需脂肪酸比动物油高。动物油饱和脂肪酸多,所含的胆固醇较高,过多摄入会导致动脉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应少吃。油脂的摄入可以按每千克体重1克计算(包括肉、鱼、蛋等动物食品中的油脂,连同植物油脂在内)。当然肥胖的人应适当减少油脂摄入量。

健康关照

提高蛋白质消化吸收率的三大原则

1.配的食物种类越多越好,不但可提高食欲,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而且食物中的氨基酸种类更齐全,能充分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2.搭配食物的种属越远越好。最好包括鱼、肉、蛋、禽、奶、米、豆、菜、果、花,以及菌藻类食物。将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搭配,更有利于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发挥。

3.最好是几种食物同时吃。

●三餐吃好,无病到老“早饭淡而早,午饭厚而饱,晚饭须要少,若能常如此,无病直到老。”——《陆地仙经》。以此为基础,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三大科学配餐原则。

◆【三餐热能比例适当】现实生活中常常是早餐马虎,中餐凑合,晚餐全家福,而科学的吃法应是“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

◆【三餐时间间隔合适】每餐间隔4~6小时,要定时定量,不可暴饮暴食。

◆【膳食结构平衡】主副食搭配平衡,主食要粗细搭配、干稀搭配,副食要生熟搭配、荤素搭配。

●食物四性与饮食宜忌

古人参照中药,把食物分为四性,即寒、凉、温、热(连同不寒不热的平性,也称五性)。清代医学家黄宫绣说:“食物虽为养人之具,然亦于人脏腑有宜、不宜。食物入口,等于药之治病同为一理,合则于人脏腑有益,而可却病卫生;不合则于人脏腑有损,而即增病促死。”所以,食性与药性相同,饮食宜忌要根据食物之性、身体素质、疾病性质合理选择,此外还要与四时气候相适应。《黄帝内经·素问》中说:“用凉远凉,用寒远寒,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此其道也。”即寒凉季节要少吃寒凉性食品,炎热季节要少吃温热性食物。

●饮食五味决定五脏安康

五味,是食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另外还有淡、涩味,习惯上把淡附于甘味,把涩附于咸味。《灵枢·五味论》指出:“五味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汉代名医张仲景曾说:“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例皆难疗。”

解读中华食疗智慧

十大平衡保证饮食健康

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必须从每天摄入的食物中获取。那么究竟该吃什么,该怎么吃,这里就有一个食物之间合理配比的问题,即在人体生理需要和膳食营养供给之间建立一个平衡关系,以形成平衡膳食。

●酸碱平衡●冷热平衡●精与杂平衡●四性平衡●五味平衡●就餐快慢平衡

●就餐时间与饥饱平衡●就餐前后动静平衡●进食前后情绪平衡●能量入与出平衡

01.平衡

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膳食纤维的瓜果、蔬菜、豆类等素食是碱性食物;富含蛋白质的鸡、鸭、鱼、肉、海产品、贝类、蛋类等属于酸性食物,多食会使人血液偏酸性,轻则倦怠无力,重则记忆力减退。可见荤素搭配的重要性。

02.热平衡

古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指出:“热食伤骨,冷食伤肺,热无灼唇,冷无冰齿。”饮食宜暖,不可过冷,过冷损伤脾胃,夏季应尤其注意;亦不可过热,过热易烫伤胃脘、咽喉,诱发食管癌。

03.与杂平衡

精是指现代人在膳食安排和烹饪上,需精益求精;杂则应同时兼顾食品来源的多样化和加工方式的多样化,要做到既精且杂。

04.性平衡

吃寒性食物时需搭配热性食物,如吃螃蟹时佐姜末;吃松花蛋时佐醋和姜末。体质偏寒时忌食寒凉食物;体质偏热时,忌吃热性食物。气候炎热时,宜吃寒凉食物;气候较冷时,宜吃温热食物。

05.味平衡

食物有甘、酸、苦、辛、咸五味,传统中医养生理论认为:饮食五味调和,能使骨骼正直,筋脉柔和,气血流通,毛孔固密,这样才能保证人体健康、强壮体格。

甘酸苦辛咸

06.餐快慢平衡《医说》中指出:“食不欲急,急则损脾,法当熟嚼令细。”进食时细嚼慢咽会使唾液大量分泌,有助于消化,溶菌酶和一些分泌性抗体可帮助杀菌解毒;食物细碎,使胃、胰、胆等消化腺的刺激和缓。早餐用时不少于15分钟,中餐和晚餐不应少于20分钟。

07.餐时间与饥饱平衡

古人的饮食之道是:“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饥不可太饥,饱只到八分”,同时每日饮食时间要规律,即“饮食以时”。如果一天吃500克主食,早、中、晚餐的比例应为3:4:3,晚餐切忌吃得过饱。

08.餐前后动静平衡《千金翼方》中说:“食勿大言”,“饥不得大语”,即要求食前及食中,应静而专致,不可分心,以免影响消化。《寿世保元》中称:“食后便卧令人患肺气、头风、中痞之疾,盖营卫不通,气血凝滞故而。”即说明饭后应适当活动,如缓行散步等,有利健康。

09.食前后情绪平衡

人在情绪波动时,气血紊乱,影响消化功能的正常运行。《勿药元诠》中指出:“怒时勿食,食时无怒。”进食前和进食后保持平静愉快的状态,是保证健康饮食的前提。

10.量入与出平衡

导致肥胖的根本原因,在于能量的摄入与消耗不平衡。所以一定要“量腹而受”。消耗多少能量就应补充多少;摄入多少能量则应适当消耗多少。进食量与体力活动的平衡对健康是极其重要的。专家大力推荐的最有效最安全的体力活动是——步行。

健康饮食的“金科玉律”

●欲得长生,肠中常清

汉代王充在《论衡》中道:“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人体肠腔内存在大量细菌,食物经咀嚼和胃肠消化后成为食糜,在肠道经细菌发酵后分解代谢的产物含有很多种有毒物质,这些毒素如不及时排出,会被肠道重新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影响健康。唐代名医孙思邈曰:“便难之人,其面多晦。”因此要及时排出肠中的浊物。

肠中浊物排出须知

01.少荤腥油腻,多吃新鲜蔬果,以及蜂蜜、核桃、芝麻等碱性、润肠之物,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

02.成规律排便习惯,可常用少许中药大黄泡水饮用,可润肠缓泻,促成排便。

●健脑益智,延缓衰老

与其他体细胞相比,脑细胞对营养更加敏感,脑功能时刻受饮食营养条件的左右。中医非常重视“健脑益智”,认为“脑为髓之海”,而“精生髓,髓养脑”,故凡能补充、增加人体阴精的食物,都有一定的补脑作用。如核桃,其形似脑,是著名的象形药食;黑芝麻养肝血、滋肾阴、益脑髓;富含卵磷脂的大豆等食物都具有具有营养脑细胞的作用;每100克干海参中含蛋白质高达76.5克,中医认为海参益气滋阴,有养脑益智的作用;牛奶平补血脉,有强健脑功能的作用;著名的养生菜“天麻鱼头汤”也具有良好的健脑益智功能。

●食不可无

色蔬菜富含天然叶绿素,叶绿素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被誉为“天然长寿药”,可增加心脏功能、促进肠道功能,还能刺激红细胞生成,对治疗贫血有益,是钙的良好来源,也是除水果外维生素C的唯一来源,同时还是胡萝卜素、叶酸、核黄素、硫胺素和尼克酸的重要来源。接受日照充分的深绿色蔬菜,绿色蔬菜富含天然叶绿素,叶绿素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被誉为“天然长寿药”,可增加心脏功能、促进肠道功能,还能刺激红细胞生成,对治疗贫血有益,是钙的良好来源,也是除水果外维生素C的唯一来源,同时还是胡萝卜素、叶酸、核黄素、硫胺素和尼克酸的重要来源。接受日照充分的深绿色蔬菜,营养和保健价值最高。因绿色蔬菜中的营养素都“怕热”,故新鲜蔬菜能生吃最好生吃。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古人即知萝卜具有防病、治病功效,近年来中国科学家发现细嚼、生吃白萝卜或青萝卜可促生具有抗癌作用的干扰素,对食管癌、胃癌、鼻咽癌、宫颈癌等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但要注意,生吃萝卜半小时内最好不吃其他食物,以防萝卜有效成分被稀释,一般每日或隔日吃100~150克即可。此外,萝卜有消食、降气之功,对气管炎和咳嗽有疗效,还能通便、抗菌、防胆结石形成、降胆固醇,预防高血压和冠心病。萝卜中含萝卜酸,生吃萝卜丝加白糖有戒除烟瘾的作用。

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

豆类是古今公认的食疗佳品,科学研究揭示,大豆蛋白能降低人体血胆固醇含量,可减少患心脏病的概率。大豆中富含大豆异黄酮,是一种独特的植物雌激素,对女性,尤其是更年期妇女有显著的保健功能,而且没有动物雌激素的副作用。大豆是优质蛋白的主要来源,并可提供丰富的维生素B,以及铁、锌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每B日膳食中应含有50克(一两)的豆类食物(包括豆腐等豆制品)。

男子不可百日无姜

姜含有挥发性姜油酮和姜油酚,具有活血、驱寒、除湿、发汗等功能,还有健胃止呕、辟腥臭、消水肿、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之功效。

●女子不可百日无(红)糖

中医营养学认为,性温的红糖是通过“温而补之,温而通之,温而散之”来发挥补血作用的。现代科学用原子荧光谱仪测定,发现红糖含有十分丰富的微量元素成分,其中有些微量元素具有强烈刺激机体造血的功能。

From专家

∷用生姜和红糖熬制的姜汤自古就是风寒感冒的食疗良药。

●蜂蜜代糖,有益健康

蜂蜜中含天然转化糖和许多生物活性物质,易于消化。而糖多吃会因产酸而造成食物异常发酵,产生气胀而妨碍营养物质的吸收,所以以蜂蜜代糖对人体有利,尤其对儿童和老年人。常吃蜂蜜能保护血管、通便降压、改善肝功能、增强体质等。

●酒为百药之长,饮必适量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认为:“酒能够消冷积寒气,燥湿痰,开郁结,止水泄,治霍乱、疟疾、噎膈、心腹冷痛、阴毒欲死,杀虫辟瘴,利小便,坚大便等”,可见酒对人体是有一定益处的,同时酒能舒畅心志、解忧忘愁、振奋精神。但李时珍也指出“过饮败胃伤胆,丧心损寿,甚则黑肠腐胃而死”。一般来说,酒的醇度越高,喝酒时越要吃含动物蛋白丰富的菜,像牛肉、烧鸡、鱼、鱼子以及其他动物性食品和大豆制品,能起到保肝作用。另外酒和荤菜都属酸性食物,应吃些碱性食物中和,如醋拌凉菜,青菜以及酒后的水果都不可少。

●“以脏补脏”和“以脏治脏”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发现动物的内脏和人体的内脏十分相似,并据此创立了“以脏补脏”和“以脏治脏”的理论。而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以脏补脏”的理论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如用牛羊肝脏加工而成的肝浸膏,可治疗肝病及各类贫血;猪的胃黏膜制成的胃膜素,有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可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用动物睾丸制成的睾丸片,可治疗性功能低下等。

特别提示

人每天吃多少肉最合适

人类的牙齿构成为:20颗臼齿(磨碎谷、豆及其他种子类食物),8颗切齿(切咬果蔬),4颗犬齿(撕咬肉类),它们之间的比例为5:2:1,即人类正常食物结构中,植物性食物与动物性食物的比例应为7:1。畜、禽类每日摄取50~100克(1~2两)为宜,最好选择脂肪低的瘦肉及鸡、鸭等禽类;鱼、虾每日摄取50克(1两);蛋类每日摄取半个到一个为好。

饮食疗养治百病——8大常用病患饮食法

●流质饮食法

◆【适用人群】高热、术后、急性感染者、口腔病变类患者。

◆【配餐方案】点心类(米汤、藕粉、豆沙汤、米粉糊等),汤类(鸡汤、牛肉汤、鲫鱼汤、鸡蛋汤等),乳类(牛乳、羊乳及乳制品等),果菜类(果汁、菜汤、菜汁等)。采用少吃多餐方式,每隔2~3小时一次,一日进餐6次。只适用于短期,一旦病情改善,即应改其他饮食。

●半流质饮食法

◆【适用人群】发热、术后、消化道及口腔病变类患者。

◆【配餐方案】谷类(米粉、米糕、切面、挂面、馄饨、汤饺等),肉蛋类(肉松、鱼松、鸡肉末、鸡蛋羹等),果菜豆类(藕糊、莲子羹、百合汤、红薯汤、素鸡、豆腐汤等)。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每隔2~3小时进餐1次,一日6次。

●软食法

◆【适用人群】低热或发热刚退、儿童、老年人及牙齿咀嚼不便、病后恢复期、消化能力较差的病人。

◆【配餐方案】这种饮食必须少渣滓、便于消化,不能用油煎或油炸。谷类(米饭、挂面、馒头、面包等),肉蛋类(鱼、虾、猪肉、羊肉、牛肉等),果菜豆类(软烂的土豆、花菜、各类青菜、粉丝、各类水果等)。一般每日进食3次,上下午可各加1次点心(取半流质食品)。

●高蛋白饮食法

◆【适用人群】体重不足、需要增加营养者;手术前或病后恢复期病人;各种慢性病,如慢性肾炎病人;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伤寒、肿瘤等病人;烫伤外科病人;各种肝病和肝硬化病人;营养不良和血浆蛋白低下的病人;孕妇、乳母、运动员和强体力劳动者。

◆【配餐方案】除基本饮食饭菜外,另加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尽可能采用优质蛋白食物,如鱼、蛋和豆制品等。在正常软饭菜饮食中,早餐增加鸡蛋或鸭蛋1个,午、晚餐各加肉类100~150克,一天可增加蛋白质40克左右,必要时再另加适量乳类;半流质和流质饮食可加入豆浆、豆腐脑、鸡蛋、牛奶、羊奶等,保证一天增加20克蛋白质即可。

●低蛋白饮食法

◆【适用人群】急性肾炎病人、尿毒症者、肝功能严重损伤者。

◆【配餐方案】以素食为主,一般不采用鱼、肉、蛋和豆制品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在正常饮食和软饭菜中,一天的蛋白质总摄入量应低于30~40克(含主食在内)。

●高热量饮食法

◆【适用人群】体重不足和营养不良的病人、甲状腺功能亢进者、病后复原期人群、肝炎和肝硬化病人,以及强体力劳动者和运动员等。

◆【配餐方案】除三餐基本饮食外,在上下午或晚8时各加点心一次,以增加热量;可采用豆浆、牛奶、藕粉、红枣汤等甜食,另加饼干、烧饼、馒头或面包、蛋糕等。

●少油饮食法

◆【适用人群】肝胆病人,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病人,腹泻恢复期病人。

◆【配餐方案】减少基本饮食中烹调用油或不用;不吃油炸的食物和肥肉、猪油等脂肪含量高的食物;烹调方法以蒸、炖、煮、烩为主;基本饮食中要适当地增加糖类以补充热量。

●低胆固醇饮食法

◆【适用人群】心血管疾病患者、高脂蛋白血症患者、胆固醇血症者。

◆【配餐方案】含胆固醇高的蛋黄、鱼子、脑、内脏等均应限制食用或不用;限制动物脂肪,烹调用油采用植物油;可多食用蔬果、水果、豆制品;适量摄入鱼、虾、牛肉、瘦肉、嫩鸡等动物蛋白。

正确烹调保疗效家常药膳9大制作方法

食疗食品与普通膳食有共同之处,即必须利用一定的烹调方法进行加工处理,使之具有色、香、味、形,但食疗食品又不等同于普通膳食,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有目的地选择某些食品,通过一定的搭配和烹调,以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炖法

●适用食物

尤其适合形状坚硬但下水后能迅速炖烂的食物和药物。

●烹调特色

可以使药物中的成分迅速地被分化,同时炖锅中的水分有帮助药膳中的水溶性养分充分溶解的作用。

制作方法隔水炖:将原料在沸水内焯烫去血污和腥膻味,放入炖锅内;另将所配药材用纱布包好,先用清水泡几分钟,再放入炖锅内加姜、葱、胡椒等调料,加适量水一起炖;先用大火煮沸,打去浮沫,再改用小火炖至酥烂,一般需2~3小时。不隔水炖:将原料与药材同时下炖锅,加适量水,用大火烧沸后,打去浮沫,再转小火炖至熟烂。

焖法

●适用食物

适用于含油脂较多的食物或中药。

●烹调特色

可使药物中的各类成分迅速溶解于油脂中,可帮助药膳中的脂溶性成分尽快地被人体吸收。成品酥烂、汁浓、味厚。

制作方法先将原料过油至半熟,再加入姜、葱、花椒、盐等调料及少量汤汁,盖紧锅盖,然后用小火焖至酥烂。

煨法

●适用食物

适用于表面油脂较多的食物或中药。

●烹调特色

可使药物表面多余的油脂被吸收掉,同时可以减轻药物和食物本身的副作用。

将原料放入锅中,加调料和适量水,慢慢把原料煨至稀烂。

蒸法

●适用食物

适用于需要充分加热的食物和中药,尤其适用于用面食加工的药膳。

●烹调特色

温度可达100℃以上,加热及时,汤汁醇厚,利于保持形状的整齐。

制作方法将原料置于容器内,加入调味品、汤汁或清水,入蒸锅蒸熟。不易烂的原料可用大火蒸,断生即可;有形状要求的,用中火慢蒸。

制作方法

煮法

●适用食物

适用于体小、质软一类的食物和中药,通常用于肉类食物和中药。

●烹调特色

适用于加工后多汁的药物和食物,对慢性胃肠病患者有促进药膳吸收的作用。

制作方法将中药与食物经初加工后,放置在器皿中,加入调料及适当的汤汁或水,以快火煮沸后改用慢火煮至酥烂。

熬法

●适用食物

适用于那些适合久熬的难化食物和药物,如阿胶、肉皮、猪蹄等。

●烹调特色

适合慢性病病人和病后体虚患者的补养。

制作方法将食物与中药初加工后,放入锅内,加水和调料,用大火烧沸,再用慢火烧至汁稠,味浓。

卤法

●适用食物

适用于肉食及豆类面粉类食物。

●烹调特色

卤法可以矫正原有的药膳气味,延长药膳保存时间,特别适合消化功能较差的病人服用。

制作方法初加工后的原料先按一定的方式与药材结合后,再放入卤汁中,用中火逐步加热烹制,使卤汁充分渗透其中。

炒法

●适用食物

适用于各种动物内脏为主要原料的药膳。

●烹调特色

可减轻食物的腥、臊之气,增加药力。

制作方法①生炒:原料不上浆,先将药物和食物原料投入熟油锅中,炒至五六成熟时,再放入配料,一起炒至八成熟,加入调料,快炒几下断生即可。②熟炒:将原料煮至五成熟或全熟后,再切成片或块,放入热油锅中煸炒,依次加入辅料、调料及汤汁,翻炒几下即可。③滑炒:将药食原料加工后切丝、条、丁、片,用盐、淀粉、鸡蛋调匀上浆后,放入温油中大火滑散翻炒,倒入配好的料汁,大火快炒几下即可。④干炒:将药食原料调味腌渍后(不上浆),放入八成热的油锅中翻炒。待水汽炒干微黄时,再加配料和调料,同炒后待汁尽即可。

烧法

●适用食物

适用于需要高温加热的食物和中药,如牛鞭、海参、牛肉。

●烹调特色

可使食物充分地加热溶解,还可以杀灭药物或食物中的有害成分或毒素,去除异味。

制作方法将原料经过煸、煎、炸处理之后,进行调味调色,再加入汤或清水,用大火烧沸后转小火,烧至卤汁稠浓即可。

Part2 合理膳食 及时预防 远离四季常见病

Message

◆四季健康隐患

◆四季常见病调养

◆四季调养食谱

中医理论认为人与自然息息相通,人的情志变化与一年四季的阴阳消长密切相关。所谓春暖、夏暑、秋燥、冬寒,不同时节,许多常见病的发病数量或是严重程度都有所变化。因此,养生保健也需顺应时节变化。

春季养生专家谈

●明媚春季中的健康隐患

立春过后,白昼逐渐变长,气温回暖。但是受冷暖空气频繁交汇影响,气候多变,乍暖还寒。在这种忽冷忽热、时风时雨的季节中,传染性疾病、过敏性疾病、某些慢性病、精神性疾病等极易被诱发。温暖的气候和多风的天气也为细菌、病毒的滋生和传播创造了条件。如果不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发生感冒、流感、流脑、肺炎等传染性疾病的概率就会增加。

■春季容易被诱发的疾病

◆【传染性疾病】各种呼吸道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腮腺炎、猩红热、肺炎等传染病最容易发生;而细菌性痢疾、食物中毒、急性肠炎、伤寒、甲型和戊型肝炎及肠道传染病也悄悄抬头。

◆【包含过敏性疾病在内的某些免疫性疾病】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咽喉炎、皮炎以及牛皮癣、红斑狼疮、硬皮病、风湿和类风湿病等难治疾病易发作或复发。

◆【慢性病】慢性气管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胃窦炎、慢性结肠炎等也易在春季发作或复发。早春的气温和气压变化比较大,易导致人体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血液变稠,尤其是老年人血管硬化,更易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

◆【精神性疾病】天气的变化可导致人的情绪波动,特别是连绵的阴雨天气,是抑郁症的诱发因素之一。

因此,顺应季节的变化,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对保持健康尤为重要。

●春季饮食解析

早春时节,天气仍然寒冷,人体的蛋白质加速分解,为了御寒,身体要消耗一定的能量来维持基础体温,所以早春期间的营养构成要以高热量为主,遵循高蛋白饮食原则,同时保证维生素的供给,多食粥、汤类食物。

春季需护阳而养肝,应多食甘、温的食品;山楂、橄榄、柠檬、石榴等酸味食物不适合多吃。

葱、姜、蒜、韭菜等能祛阴散寒,对人体阳气生发很有好处,可多食。葱中含有挥发油,具有较强的杀菌或抑制细菌和病毒的功效。

红枣、山药、大米、糯米、高粱、豇豆、扁豆、菠菜、胡萝卜、芋头等甘味食物,有补益脾胃的作用,也应多吃。

早春时节宜食高热量食物,可抵御春寒,但不宜过量,否则会变为体脂储存下来,引起肥胖,并成为心血管疾病、部分癌症、糖尿病、退行性疾病的易发危险因素。

●春季易缺乏的6种营养素从哪里补

◆【维生素A】动物肝脏以及深绿色或红黄色的蔬菜和水果。热处理等烹调工艺有助于提高其吸收率。

◆【维生素B】也称硫胺素,未精制的谷类食物、瘦肉、内脏、B豆类、种子或坚果、酵母制品。维生素B的含量随加工程度的增加B而逐渐减少。

◆【维生素B】也称核黄素,广泛存在于动物与植物性食物中,B包括奶类、蛋类、各种肉类、内脏、谷类、蔬菜与水果中。但谷类的加工和烹调会造成核黄素的损耗。

◆【维生素C】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炒、熬、炖等烹调工艺,对其损耗较大。

◆【叶酸】富含于动物肝和肾、鸡蛋、豆类、酵母、绿叶蔬菜、水果及坚果类中。但食物中叶酸的烹调损失率高达50%~90%,因此,烹调时要注意减少营养素的流失,能生吃的蔬菜、水果尽量生吃。

◆【烟酸】也称尼克酸、抗癞皮病因子,广泛存在于动物和植物性食物中,其含量随加工程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

夏季养生专家谈

●炎炎夏日健康危机多

骄阳似火,热浪滚滚。夏季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受东南面的太平洋和西南面的印度洋季风气候影响,雨水充足,空气湿度大,病菌繁殖快,加上各种蚊虫活跃,因此容易暴发各种传染疾病。夏季饮食不但要注意营养,还要注意卫生状况。尤其食用海鲜时更要讲究科学性,注意消除海鲜产品携带的病菌。

夏季湿热,易诱发一般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毒虫咬类皮炎、阴囊湿疹、黄水疮、日光角化病、光感类皮肤病、微生物感染类皮肤病。

此外,高温燥热容易导致人的情绪波动,使人烦躁易怒,严重影响睡眠质量;人体皮肤血管受热扩张,大量血液流入,这些都可使机体的消耗增大,与此相反,此时消化酶分泌减少,胃肠动力降低,食欲减退。而且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会通过汗液散发体热以平衡机体的热稳定,在流汗的同时,钠、钾、钙、镁、维生素C、维生素B、维B生素B和矿物质、维生素以及乳酸、尿素、氨基酸、赖氨酸等也随B之流失。出汗多容易导致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流失和电解质失衡,如果不注意饮食调养,会带来更多的健康问题。

●夏季饮食解析

夏日饮食以健脾养胃、消暑化湿为原则,注意补充流失的维生素及矿物质。以清淡寒凉的食物为主,但生冷及冰冻食品不宜过多食用。宜选新鲜可口、性质平和、易于消化、补而不腻的食品,多吃各种应季蔬菜和时令水果,还可食用一些莲子汤、荷叶粥、绿豆粥、豆浆、玉米糊等汤羹,以利消渴生津、清热解暑。可适量吃点酸性食品,如添加醋酸、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的酸性食品,如番茄、柠檬、草莓、葡萄、山楂、芒果、猕猴桃等酸性水果以及酸奶等,可帮助敛汗祛湿,生津解渴,健脾开胃,杀菌防病,增强胃液杀菌能力,并提高钙、磷等元素的吸收。

健康关照

夏季最应预防中暑

饮食预防:随时注意补水,出汗多时,可补充一些盐水,以弥补人体因流汗而失去的盐分;多吃一些含水量高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体内所需水分和维生素、矿物质。同时,还可以补充一些乳制品,既能补水,又能满足人体对钙的需求。

生活预防:从根本上改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的温度,调整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过度疲劳者、久病者、老年人以及产妇等均属易中暑者,在高温天气应尽可能减少外出活动。

中暑急救:一旦发生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应立即到阴凉通风的环境下休息。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水或运动型饮料,还可在额头等处涂抹一些清凉油、风油精,或口服一些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重症中暑患者,应尽快对其进行降温,并紧急送往医院。体温降到38.5℃时,停止降温,转移到室温下继续观察或用风扇给其全身散热,以免体温降得过快过低,反而对健康不利。

秋季养生专家谈

●多事之秋的健康隐患

秋季是由炎热潮湿向寒冷少雨过渡的季节。进入秋季,雨水减少,气温下降,昼夜温差幅度增大,天气变化加快。受地形影响,不同地区会出现阴冷多雨或干燥凉爽的气象状况。

由于秋天气候多变,呼吸系统疾病如伤风感冒、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急性或复发性哮喘等病时有出现,各种肠道疾病、胃病、脑卒中(中风)、意外损伤也逐渐进入高发时期。

此外,常见的秋季传染病主要还有:

◆【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痢疾等,这类传染病经“粪-口”途径传播。通常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污染了手、饮水、餐具或食物等。

◆【呼吸道传染病】有流感、军团菌病、肺结核病等。这类传染病是由细菌和病毒通过空气传播或通过灰尘中细菌或病毒的飞沫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导致发病。

◆【虫媒传染病】有乙脑、疟疾、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等。这类传染病是通过一些昆虫媒介,如蚊、螨、虱子、跳蚤等叮咬人体后传播。昆虫先叮咬病人,然后再叮咬健康人,导致发病。

●秋季饮食解析

秋季的气候特点是阳消而阴长。所以,秋季养生遵循“养收”的原则,其中饮食调养以“甘平为主”,润燥益气、健脾、补肝、清肺为重,多吃生津养阴、清润滋养的食物,少吃热燥、煎炸、生冷的食品。

夏季过后,暑气渐消,食欲也开始增强。可适当以“芝麻、核桃、栗子、红枣、莲子、桂圆、百合、银耳、山药等进行平补,同时还可以多吃一些萝卜、胡萝卜、莲藕、芹菜、豆芽等新鲜蔬菜,以及梨、荸荠、苹果、香蕉、葡萄等各色水果。

冬季养生专家谈

●严寒冬季需小心哪些病患

冬季风产生于亚洲内陆,性质寒冷、干燥。寒冷干燥的西北或东北季风最先到达我国北方,很快就向南推进到江淮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在其影响下,大部分地区冬季普遍降水少,气温低,北方更为突出。受冷空气强烈影响,气温骤降,可造成低温、大风、沙尘暴、霜冻等灾害,同时也给人体健康带来了不少隐患。

◆【呼吸道疾病】冬季寒冷干燥,湿度较低,呼吸道适应能力减弱,容易导致细菌、病毒感染疾病的发生,如感冒、气管炎、水痘、流行性脑膜炎、支气管炎等。

◆【心脑血管病】寒冷导致人体血管

收缩,血压增高,供血不足,心脏病、脑血管疾病也极易被诱发。

◆【骨关节疾病】冬季环境湿冷,尤其是中国南方更加湿冷,腰椎、脊椎、膝关节、髋关节等骨关节炎极易复发。

◆【皮肤病】冬季寒冷,使得血管收缩,表皮血液循环减弱,对皮肤的营养供给相对减少,同时由于冬季湿度小、气压高、风大等,皮肤经常会变得粗糙,皮肤瘙痒症时有发生。

●冬季饮食解析

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自然界万物闭藏。冷使得血液自动向身体内脏器官流动,使内脏得到充实,养分借助血液输送到身体重要的内部器官,使身体获得足够的营养,从而获得改善和修复的最佳机会。因此冬季养生要顺应体内阳气的潜藏,以敛阴护阳为原则。

冬季宜食用温热食物,少食生冷,可适量食用高热量的食物补充热能消耗。宜多食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各种精瘦肉、蛋类、鱼类、豆制品及花生仁、核桃仁等坚果。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如铁、碘、钙、维生素B、维生素A、维生素C等。B

健康关照

冬季瘙痒症的预防

由于冬季气候寒冷干燥,人体皮肤也变得干涩粗糙,甚至会表皮脱落,使皮内神经末梢更容易受到刺激而发痒。老年人皮肤腺体分泌功能减退,又缺乏皮脂润滑,而且易受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刺激,诱发瘙痒,更易发病。

饮食预防:适量吃些含脂肪的食物,改变全素饮食。不吃或少吃酒及辣椒、芥末、大蒜等辛辣食品。脂肪利于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摄入,因而具有防止皮肤干燥和老化的作用。

生活预防:选用纯棉内衣,常换洗。冬季洗澡每周一次为宜,以37~40℃水温洗15分钟即可;应选择中性护肤浴皂,忌用碱性大的肥皂或药皂;浴后在全身涂抹润肤露。

专家提示:瘙痒症还与许多系统疾病有关,如内分泌的改变、消化不良和便秘、过敏性因素、动脉硬化、糖尿病、肝胆疾病、部分肿瘤等。因此,预防冬季瘙痒症还应及早发现并治疗其他各种相关疾病。

起居运动应季安排有讲究

根据季节气候特点适当运动以调节身体机能,同时,积极调摄精神状态和饮食起居,掌握四季阴阳消长的规律,才能保证身体健康。【春季】Spring

春捂秋冻,衣着应逐渐减少,不宜一次减太多。春季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减少白天的困倦。运动宜选择节奏比较慢而且运动量不大的方式,不要出大汗。晨练以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为佳节假日可结伴郊游、赏花踏青、放风筝等,有助于改善机体功能。【夏季】Summer夏季宜早起,最佳就寝时间是22:0 0~23:00,最佳起床时间是5:30~6:30,午睡时间不宜过长,最好在1小时左右。夏季运动强度不宜过大,持续时间不宜过长,如早晚散步代替跑步、练习健身球等。夏季运动以游泳为佳,既可健身,又消暑。运动时需预防中暑,可饮用一些运动型饮料,以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等。【秋季】Autumn

秋日适宜早睡早起,中午可适当午睡40分钟到1小时。入秋后天气逐渐变凉,应注意添加衣物,但衣物添加不宜过多,以使机体逐渐适应气候转冷的变化。秋天秋高气爽,是适合运动的季节,适合散步、慢跑、做操、练拳、打球、登山等运动,但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伤损阳气。【冬季】Winter冬季宜早睡晚起,保持充足睡眠。太阳升起前,霜寒重,雾气浓,空气质量差,不适宜室外晨练。室外晨练应选择在向阳、避风的地方进行。冬季运动应提高强度,增加有氧运动量,可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强中枢神经系统体温调节功能,使身体与寒冷的气候环境取得平衡,改善机体抗寒能力,同时还能消耗体内脂肪,防止脂肪堆积。

四时之气与五脏养生

人体健康与四季气候的变化是紧密相连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四季交替的自然规律,也是人体的代谢规律。【春季养肝】

按中医五行理论归属,春为木;肝喜条达,与木的生长相类似,因此春季是肝木旺盛的季节。春季宜养肝但不宜过补肝阳,而是应该养阴柔肝,鸭血是补养肝阴的佳品;选用一些疏肝理气的食物,如玫瑰花、佛手瓜等,有助于肝脏条达之性;选择清肝明目的食物,如可适当食用马兰头、苜蓿、蓬蒿菜等。【夏养心,长夏养脾】

夏季属火,因火气通于心,心在五行中对应火。所以,夏季的炎热最易干扰心神,使人心神不宁,导致心烦,这也是夏季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明显增加的原因。因此,夏季应该多食谷物、豆类、蔬菜等富含维生素和植物蛋白的食物。长夏最脆弱的部位是脾。因为脾喜燥恶湿,而长夏最大的特点是湿气太重。养脾可以多吃些豆类,如绿豆、白扁豆、荷兰豆、红小豆、豌豆等,可除湿健脾。【秋季养肺】

中医学认为,燥为秋季的主气,称为“秋燥”。肺为娇脏,性喜润而恶燥,燥邪犯肺,最易伤其阴液。秋季饮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可食用一些养阴润肺的食物,如泥鳅、鸭肉、芝麻、核桃仁、百合、糯米、蜂蜜、牛奶、银耳、莲子、梨等。防止机体在肺阴虚的情况下再受燥邪的影响。【冬季补肾】冬季“交九”之后,体内亦是阴盛极,阳始生。体之阴阳根之于肾。所以,数九寒天的摄生即调摄肾之阴阳。冬季养生的基本原则是“藏”,而“肾者主蛰,封藏之本”。肾阳不足宜食羊肉、韭菜、豆类食品;精血不足宜食海参、紫菜、鱼类以填精补血。《饮膳正要》指出:“冬天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因此冬季适当增加温肾壮阳、滋补肾阴的食品的食用是摄生的重要措施。

专家教你防治四季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冬、春易流行)

◆【饮食预防】多饮开水;多吃清淡食物;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番茄、小白菜、油菜、青椒等深色蔬菜及柑橘、苹果等水果,多吃富含维生素E的卷心菜、花菜、芝麻等,以提高抗病毒能力;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等黄绿色蔬菜以及动物肝脏等,保护呼吸道黏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细胞。

◆【生活预防】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感染流感病毒;加强户外运动,提高身体抗病能力;春季气候多变,注意加减衣服;注射流感疫苗。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冬、春易流行)

◆【饮食预防】保证高蛋白、高糖、高脂肪类的食物摄入量,以供给身体充足的热量;补充含钙的食物,促进钙化;供给丰富的维生素;适当补充铁、钾、钠等矿物质和水分。

◆【生活预防】搞好个人及环境卫生,居室开窗通风,勤晒衣服,多晒太阳,避免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可用A群夹膜多糖菌苗预防接种;此外也可使用磺胺类药作为预防。

●急性结膜炎(春、夏易流行)

◆【饮食预防】红眼病在中医上被认为是由内部肺胃积热,并外感风热导致的猝然发病。因此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食各种新鲜的蔬菜水果,忌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品。

◆【生活预防】患者使用的脸盆、毛巾、手帕等应与家人分开使用,并经常进行消毒。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及时洗手,避免用手揉搓眼睛。易感季节,最好去正规的泳池游泳。

●流行性腮腺炎(冬、春易流行)

◆【生活预防】流行性腮腺炎属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飞沫是主要传播途径。因此需注意与患者及可疑者隔离;保持口腔清洁,多饮水。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活疫苗可有效预防,但该疫苗不能用于孕妇、先天或获得性免疫低下者以及对鸡蛋白过敏者。

◆【病后调养】一般而言,发病时多伴有发热和轻度的全身不适,数小时至1~2天后,腮腺即显肿大,出现胀痛感觉,张口咀嚼及进食酸性食物时更甚。因此饮食以清淡、易消化、清热解毒为原则,以流质或软食为宜,避免摄入酸性食物,保证液体摄入量。

●百日咳(冬、春易流行)

◆【生活预防】百日咳属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此应隔离患者;在百日咳流行期间,尽量让患儿少去公共场所,必要时需戴口罩;按时接种百白破疫苗,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凡曾发生过惊厥的小儿,或在第一次接种后出现惊厥的小儿,均须绝对禁止接种百日咳疫苗,否则易发生智力发育障碍或脑炎等。

◆【病后调养】百日咳初起有咳嗽、喷嚏、流涕或发热等伤风感冒症状,2~3日后咳嗽日渐加剧。因此应尽量避免一切诱发咳嗽的不良刺激,如强迫进食、劳累等;饮食以营养,易于消化为原则,少食多餐,忌生冷、油腻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水痘(冬、春易流行)

◆【生活预防】水痘属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急性期病人,可通过飞沫、唾液、咳嗽传染给健康儿童,另外也可通过受病毒污染的物品传播。因此,应隔离患者;活动室、卧室要勤通风,并对所用的玩具及其他用品彻底清洗并用紫外线消毒;要经常洗澡、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手要勤洗、指甲勤剪;接种疫苗。

◆【病后调养】饮食以清淡、易消化、清热解毒为原则,以流质或软食为宜,保证液体摄入量,少油腻,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猩红热(冬、春易流行)

◆【生活预防】隔离病儿,病室用具要用消毒水清洗,保持室内通风换气,对与病人有密切接触的小儿,须给予药物预防。目前,一般采用肌肉注射青霉素或口服磺胺类药物。

◆【病后调养】以清淡、易消化为原则,以高热量、高蛋白的流质或软食为宜,保证水的足量摄入,少油腻、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风疹(冬、春易流行)

◆【生活预防】隔离病人,尽量避免接触风疹病人;接种风疹病毒活疫苗,抗体阳转率达95%以上。接种对象主要为幼儿园、小学儿童以及育龄妇女等易感者。有免疫缺陷、接受免疫抑制药及过敏性疾病者不能接种疫苗;接触风疹病人后,及早注射免疫球蛋白,有预防效果。

◆【病后调养】发热期间保证水的足量摄入;饮食宜清淡和容易消化,少油腻,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麻疹(冬、春易流行)

◆【生活预防】应隔离麻疹患者;对6个月以上的易感儿童,进行麻疹病毒活疫苗接种;易感儿接触麻疹后,5天内应尽早注射胎盘球蛋白或丙种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

◆【病后调养】发热及出疹期间,保证水的足量摄入;饮食宜清淡和容易消化,少油腻,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小儿急疹(春、秋易流行)

◆【生活预防】避免与患儿接触,注意卧室内空气流通,保持一定的湿度,但不要让宝宝直接吹风。

◆【病后调养】应少量多次喂水,促进排毒;少量多餐。饮食宜清淡、少油腻,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健康关照

疫苗——让宝宝远离传染病毒

我国儿童预防接种常用疫苗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卫生部统一规定的儿童免疫用疫苗,即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白破和麻疹活疫苗;第二类为卫生部新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的疫苗,如乙肝疫苗;第三类为各省(区、市)未纳入或拟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的疫苗,如乙脑疫苗、流脑疫苗、风疹疫苗、腮腺炎疫苗、甲肝疫苗等。每年4月25日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

●病毒性肠炎(夏、秋流行)

◆【饮食预防】注意饮食卫生。

◆【生活预防】改善卫生条件,注射疫苗。

◆【病后调养】目前还没有特效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预防脱水。腹泻时的补充液必须为含盐量约为3克/升的饮料或菜汤,或是3克/升的食用盐加上18克/升蔗糖的糖盐水。患者想喝多少喝多少,直到腹泻停止。

●细菌性痢疾(春、秋流行)

◆【饮食预防】保证饮水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生冷食品,剩饭菜要加热后吃,做饭用具应生熟分开,防止苍蝇叮爬食物,用有消毒作用的水清洗瓜果蔬菜和碗筷。

◆【病后调养】为减轻胃肠的负担,以清淡、稀软、少渣、少油、易消化为食物选用原则,少食多餐为宜,忌生冷、油腻、辛辣、过甜的食物。腹泻期间,应预防脱水,可补充一些淡盐水或菜汤。

●甲肝(秋冬及早春流行)

◆【饮食预防】加强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不吃生冷食物,消灭苍蝇、蟑螂等传播媒介,生熟餐具要分开等。

◆【生活预防】主动注射甲肝减毒活疫苗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此外,儿童等易感人群接触甲肝病人的两周内,应及时接种丙种球蛋白。

◆【病后调养】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对甲肝患者的住所、衣物、餐具等严格进行隔离并随时消毒。患者应避免饮酒、过劳及使用损害肝脏的药物。饮食方面,应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

●肺结核(冬季流行)

◆【传染方式】含结核菌的飞沫被健康人吸入肺泡,就可能引起感染。传染性的大小与传染源病人病情的严重性、排菌量的多少、咳嗽的频度、病人居住房子的通风情况及与其接触的密切程度及接触者的抵抗力有关。

◆【预防方法】婴幼儿应按时接受卡介苗接种,

以使人体产生免疫力,减少结核病的发生。发现婴幼儿有低热、盗汗、干咳嗽、痰中带血、乏力、食量减少等症状时及时就医,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病后调养】治疗应彻底,以免发生耐药反应。由于结核病是慢性消耗性疾病,膳食消耗超过正常人。因此,膳食方面应以高热能、高蛋白质、高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为主。忌烟酒,吸烟会增加对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刺激;饮酒则会使血管扩张,加重患者咳血等症状。

专家教你控制四季易发慢性病

●慢性支气管炎(冬、春易发)

◆【饮食预防】受寒或过热都会导致脾胃失调,痰浊增加;同时寒气可使气管痉挛,而辛辣等又易导致局部水肿,均不利于分泌物的排泄,从而加重咳喘,故必须忌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避免食用易造成过敏的食物。

◆【生活预防】降低大气污染,减少主动和被动吸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减少呼吸系统感染、过敏等发病。

●过敏性皮炎(春、夏易发)

◆【饮食预防】避免一切造成自身过敏的食物来源。由于个体差异很大,致其过敏的食物品种也各不相同。

◆【生活预防】积极查找过敏原,通过消除病因和过敏因素,达到脱敏、消肿。由于该病属慢性病,易复发,主要预防措施还是增强体质、避免接触过敏原。

健康关照

过敏性疾病病因探源

过敏性疾病的发生,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过敏体质和过敏原。过敏体质与遗传有关;而过敏原种类甚多,按其来源的不同分为:

吸入式过敏原:如花粉、柳絮、粉尘、螨虫、动物皮屑、油烟、油漆、汽车尾气、煤气、香烟等。

食入式过敏原:如牛奶、鸡蛋、鱼虾、牛羊肉、海鲜、动物脂肪、异体蛋白、酒精、毒品、抗生素、消炎药、香油、香精、葱、姜、大蒜以及一些蔬菜、水果等。

接触式过敏原:如冷空气、热空气、紫外线、辐射、化妆品、洗发水、洗洁精、染发剂、肥皂、化纤用品、塑料、金属饰品(手表、项链、戒指、耳环)、细菌、霉菌、病毒、寄生虫等。

注射式过敏原:如青霉素、链霉素、异种血清。

自身组织抗原: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受微生物感染、电离辐射、烧伤等生物、理化因素影响而使结构或组成发生改变的自身组织抗原,以及由外伤或感染而释放的自身隐蔽抗原,也可成为过敏原。

●鼻炎(春、秋、冬季易发)

鼻炎是泛指能引起鼻腔黏膜炎性改变的鼻病总称,可以分为急性、慢性和过敏性三种。

◆【生活预防】预防鼻炎应该从鼻炎的病因角度出发。

过敏性鼻炎患者应尽可能减少与过敏原接触的机会。

急性鼻炎应去除上呼吸道的病灶,积极预防和治疗鼻窦炎、扁桃体炎、慢性咽炎等病症,加强体育锻炼,以提高鼻腔黏膜对气温、湿度的适应能力和对呼吸道疾病的抵抗力,预防急性鼻炎复发。

急性鼻炎若发作须彻底治疗;鼻腔用药须恰当;同时在水泥、烟草、煤尘、面粉或化学物质等环境中工作,应佩戴防护面具,以免鼻黏膜受到物理和化学因子的刺激与损害。同时,积极治疗内分泌失调、心血管疾病、维生素缺乏等长期慢性疾病,戒烟酒。

◆【饮食预防】忌辛辣等饮食,多吃各类蔬菜、瓜果,以补充体内维生素,增强人体抵抗力;足量饮水,以利于排除体内毒素。

●肺心病(冬季易发)

◆【生活预防】由于绝大多数肺心病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并发肺气肿的后果,因此积极防治这些疾病是避免肺心病发生的根本措施。改善环境,消除烟雾、粉尘和有害气体对呼吸道的刺激;进行体育锻炼,增加呼吸系统对寒冷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注意室内通风换气和温度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减少各种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饮食预防】平时多食萝卜、梨、枇杷、冬瓜、西瓜等新鲜蔬菜瓜果以利于养肺清痰,忌烟酒,少吃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哮喘(类型不同,易发季节也不同)

不同类型的哮喘,易发季节也有不同。花粉吸入型哮喘好发于春秋季,感染型多发于冬季,混合型在秋冬季和夏季均可发作。

◆【饮食预防】哮喘以呼吸急促和喘息反复发作为特征,发作期间,由于机体缺氧,对人体各系统及其物质代谢都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特别是导致胃肠功能减弱,从而引起进食量减小。因此日常饮食需要选择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矿物质等充足营养的食物,以增强患者的抵抗力。

◆【生活预防】预防措施以避免接触过敏、哮喘等的诱因为主。

◆【病后调养】尽可能避免接触引起自身过敏、哮喘发作的所有诱因。哮喘发作期间,注意随时补充水分,以利于痰液稀释,保持气管通畅。由于胃肠功能减弱,同时为减轻呼吸急促引起的咀嚼、吞咽困难,食物需柔软、易消化,可安排一些半流质的食物,鼓励少食多餐。忌烟酒,不食用辛辣、冰冷等刺激性食物。

●心脑血管病(冬季易发)

◆【病症分析】冬季的温差、风速、大气压等波动最大,寒冷刺激使人体血管收缩,动脉平均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而且冬季人体抵抗力相对薄弱,上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肺炎等病症极易诱发心肌梗死。

心脑血管疾病是由高血压、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的统称,是一种致残率高的疾病。发生在心脏动脉血管的疾病统称为心血管病,包括:心肌梗死、冠心病等;发生在脑动脉血管的疾病统称为脑血管病,包括:脑溢血、脑血栓、脑栓塞等。

◆【饮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由压力过大、精神紧张、烟酒过度、生活不规律、肥胖及饮食不科学等原因所导致,因此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主要体现为保持合理膳食,增加膳食纤维、鱼、豆制品的摄入量,适当减少盐、脂肪、胆固醇的摄入量;戒烟限酒。

◆【生活预防】生活规律化,保持运动并且控制体重,保持心境平和;每年定期检查血脂、血压等指标。

◆【就诊提示】一旦心脑血管疾病发作,应紧急就诊,越早救治,对心肌等损害就越小。大多数的病人需要长期接受药物治疗,并实施康复保健。发生心绞痛时就应停止活动并休息直至疼痛消失,如若不见效,也应紧急就诊。

特别提示

为什么要“冬病夏治”?

一些慢性疾病虽然在夏季症状减弱,但是夏季却是最佳调养时间,俗语把这种治疗称之为“冬病夏治”。在冬季,由于身体相对虚弱,风、寒、湿、邪乘虚而入,流注于人体经络、关节、肌肉,易引发咳喘性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病、阻塞性肺部疾病、过敏性鼻炎等;也易引发颈椎痛、腰椎痛、风湿性和类风湿关节等骨关节疾病以及痛经、感冒等。因此应利用人体阳气最旺的时节,辅以中药汤剂、膏剂、针灸推拿等传统中医方法,内外合治,达到温阳利气、散寒除痰、扶正祛邪的最佳治疗、预防作用。

最宜借季节调养的疾病有哪些

●胆结石(秋、冬季调养)

受秋冬季节进补观念影响,不少人错误地认为进补就是增加进食量,因此往往导致高糖、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摄入过量,胆囊分泌急剧增加。而随着天气转寒,户外活动减少,饮水量减少,又导致胆汁流速缓慢、胆汁浓度高,所以,胆结石容易在这种季节形成。因此需重视秋冬季节饮食调养,保证胆汁规律分泌,防止胆汁浓缩淤积,预防胆结石形成。

●糖尿病(夏季调养)

夏季人体能量消耗较大,体内水分由体表大量流失,易造成脱水,容易引发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同时体内水分不足,血液黏稠度增加也容易引起心脑血管问题;小便减少,容易引发膀胱炎;同时夏季天气湿热,病菌繁殖快,各种蚊虫活跃,易发生胃肠道、呼吸道、泌尿系统和皮肤的感染。而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相比就更加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局部感染等病症。因此,夏天更需要重视糖尿病的调养。

●胃病(秋季调养)

受冷后,血液中的组氨酸增多,造成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抵抗力随之降低;同时秋季食欲增强,人们容易暴饮暴食,加之其他种种不良的饮食方式及生活习惯会加剧胃病问题。因此胃病患者应重视秋季调养。

●肥胖(秋、冬季调养)

肥胖是由于饮食中热量摄入过多,尤其是高脂肪、高糖类食物摄入过多,同时活动与运动消耗能量不足所导致的。秋冬季节,人们胃口逐渐好转,加上天气寒冷,运动量减少,在厚衣服的覆盖下,不知不觉,人们就会被肥胖问题所困扰。人体在寒冷中运动所消耗的热量远高于温暖环境中的消耗,因此在秋、冬季节尤其需要注意饮食控制、增加运动消耗。

●蛔虫病(秋季调养)

因饮食不洁净而吞食虫卵至蛔虫成熟大约需要75天,蛔虫在小肠内生存期为1~2年。目前,市面上的驱虫药都只对成虫有效,如果虫卵和幼虫还未发育成熟,则需要过1~3个月再次驱虫。由于夏季人们食用较多生冷的水果、蔬菜,蛔虫的感染概率也会增加。蛔虫卵在体内生长,到秋季刚好发育成熟,因此秋季是驱虫的最佳时节。

●慢性肾病(冬季调养)

由于冬季寒冷干燥,人体呼吸道适应力减弱,免疫力下降,容易导致细菌、病毒感染的发生,咽炎、肺部感染、扁桃体炎、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易于发作,感染急性肾炎的概率增加。而且冬季饮食中蛋白质摄入相对较多,肾脏的负担比其他季节大。同时,由于肾部在冬季气血相对旺盛,对外界的敏感性提高,因此冬季是预防和调养慢性肾病的最佳时期。

●便秘、口角炎、佝偻病等营养不良性疾病(冬、春季调养)

便秘、口角炎、佝偻病等营养不良性疾病,本来不存在季节性,但是由于春冬季节应季蔬菜、瓜果数量及品种相对减少,口角炎、便秘等病症的发生也呈现出季节性。而且冬春季节人们运动相对减少,接受阳光照射的时间减少,紫外线照射皮肤从而合成维生素D的量也随之降低。由于体内缺乏促进钙吸收的维生素D,因此佝偻病发病率也随之增多。

●真菌性皮肤病(冬、春季调理)

由于真菌容易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影响,真菌性皮肤病冬春季轻而夏秋季重。随着春季气温回暖,真菌也开始活跃起来。头癣、手癣、甲癣、足癣、体癣、股癣等真菌性皮肤病也开始复发。因此从冬、春季开始治疗和控制各种真菌性皮肤病效果最佳。

Part.2

●合理膳食及时预防远离四季常见病

春季食谱——抵御病毒防疾病

春季是气候由寒转暖的季节,气温变化较大,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开始繁殖,容易侵入人体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春季饮食宜遵循抗病毒原则,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无机盐,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胡萝卜炒口蘑

材料

水发口蘑2 5 0克、胡萝卜200克。

调料

酱油、盐、味精、胡椒粉、白糖、葱段、姜丝、蒜末、水淀粉、植物油、高汤各适量。

做法

1.蘑、胡萝卜洗净,切成片,分别焯烫熟,过凉沥干。

2.热锅温油,下葱段、姜丝、蒜末炒出香味,放口蘑片和胡萝卜片炒匀,加酱油、盐、胡椒粉、白糖、高汤烧5分钟,起锅前加味精调味,用水淀粉勾芡收汁即可。

木耳炒西芹

材料

水发黑木耳200克、西芹300克。

调料

植物油、盐、味精、胡椒粉、白糖、水淀粉、高汤、葱段、姜丝各适量。

做法

1.发黑木耳去蒂洗净,撕成小朵;西芹洗净,去老筋切段;将黑木耳和西芹分别焯烫后,捞出过凉,沥水。

2.热锅温油,下葱段、姜丝炒香,放黑木耳和西芹段炒匀,加盐、白糖、胡椒粉、高汤炒熟后加味精调味,用水淀粉勾薄芡即可。

海米冬瓜

材料

冬瓜片、海米各适量。

调料

植物油、盐、料酒、鸡精、葱段、姜丝、水淀粉各适量。

做法

1.瓜片用少许盐腌渍10分钟,捞出沥水;海米用温水泡软洗净。

2.热锅热油,倒入冬瓜片炒至皮色翠绿时捞出沥油;热锅热油,爆香葱段、姜丝,加入适量水、料酒、盐和海米,煮沸后放入冬瓜片,大火煮沸转小火焖烧至冬瓜熟透,加鸡精调味,下水淀粉勾芡即可。

冬菇韭菜

材料

水发冬菇1 5 0克、嫩韭菜200克。

调料

蒜末、酱油、盐、味精、胡椒粉、香油、植物油、高汤各适量。

做法

1.发冬菇洗净切成条,入沸水中焯软,过凉后挤干水分;嫩韭菜择洗干净切成段。

2.热锅温油,下蒜末、冬菇条炒出香味,下韭菜段煸炒几下,加酱油、盐、胡椒粉、高汤炒匀,出锅前加味精调味,淋入香油即可。

肉丝炒韭黄

材料

猪里脊肉、韭黄各200克,红椒1个。

调料

盐、酱油、姜丝、味精、水淀粉、高汤、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1.里脊肉洗净切成粗丝,用盐、水淀粉腌渍上浆;韭黄择洗干净,切成寸段;红椒洗净去蒂及子,切成丝。

2.酱油、高汤、味精放入碗中拌匀调成味汁。

3.油锅烧至七成热,下入肉丝迅速炒散,再放入姜丝、韭黄段、红椒丝炒至断生,立刻倒入味汁稍加翻炒,加水淀粉勾芡收汁即可。

绿豆芽炒菠菜

材料

绿豆芽200克、菠菜250克、海米少许。

调料

盐、味精、胡椒粉、葱段、姜丝、蒜末、高汤、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1.豆芽择洗干净;菠菜择洗干净,入沸水焯烫一下,捞出沥水,切段;海米洗净用水浸泡备用。

2.热锅温油,下葱段、姜丝、蒜末、海米煸炒出香味,下绿豆芽大火煸炒几下,再下入菠菜段炒匀,加盐、胡椒粉、高汤翻炒片刻,加味精调味即可。

油焖腐竹

材料

腐竹150克、平菇100克。

调料

酱油、盐、白糖、料酒、味精、植物油、香油、水淀粉、高汤、葱花各适量。

做法

1.竹用温水泡软,洗净,切成5厘米的长条;平菇洗净撕条。

2.锅置火上,倒油烧至五成热,放入腐竹条、平菇条煸炒片刻,加酱油、料酒、盐、白糖、高汤煮沸,改用小火焖烧5分钟,再用大火收汁。

3.出锅前加入味精调味,淋入香油翻炒均匀,用水淀粉勾芡,盛盘后,撒入葱花即可。

凉拌金针菇

材料

金针菇150克,黄瓜、红椒各50克。

调料

盐、白糖、醋、味精、蒜末、姜末、葱丝、香菜各适量。

做法

1.针菇去根洗净,放沸水锅里焯透,沥干水分备用。

2.黄瓜洗净,去皮切成丝;红椒洗净,切丝;香菜洗净,切段。

3.把盐、白糖、醋、味精、蒜末、姜末放进一个小碗里,加少许凉开水调成味汁。

4.金针菇、黄瓜丝、红椒丝、葱丝、香菜段放入小盆中,将调好的味汁倒入盆中搅拌均匀即可。

青椒绿豆芽

材料

绿豆芽150克、青椒1个、红椒2个。

调料

盐、味精、白糖、胡椒粉、葱段、姜丝、蒜末、高汤、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1.豆芽择洗干净;青椒、红椒分别去蒂及子洗净,切成丝。

2.绿豆芽入沸水锅中焯水,捞出过凉,沥干水分,备用。

3.热锅温油,下葱段、姜丝、蒜末炒香,下绿豆芽、青椒丝、红椒丝、盐、胡椒粉、白糖、少许高汤,大火翻炒均匀,出锅前加味精调味即可。

平菇炒莴笋

材料

平菇、莴笋各300克。

调料

植物油、葱段、姜丝、料酒、盐、味精、香油各适量。

做法

1.平菇去蒂洗净,撕成片;莴笋削去外皮,洗净切片;将平菇放入沸水锅中焯透,捞出过凉。

2.锅中放油烧至六成热,爆香葱段、姜丝,加莴笋片、平菇片翻炒至八成熟。

3.再加入料酒、盐翻炒至熟,加入味精调味,淋上香油炒匀即可。

椒油笋丝

材料

莴笋400克。

调料

盐、香油、植物油、味精、花椒粒各适量。

做法

1.笋去叶,去皮洗净,切细丝,盛于碗中撒盐拌匀,入味后,挤干水分。

2.炒锅内倒植物油,烧至五成热,倒入花椒粒,炒出香味,制成花椒油备用。

3.将笋丝盛入盘中,加花椒油、香油、味精,拌匀即可。

洋葱炒猪肝

材料

鲜猪肝300克、洋葱200克。

调料

姜丝、植物油、淀粉、酱油、胡椒粉、盐、白糖、料酒、味精、香油各适量。

做法

1.葱去外皮洗净,切成丝;猪肝洗净切片,用淀粉、酱油、胡椒粉、白糖、料酒腌渍10分钟。

2.猪肝放入沸水锅中快速焯烫捞起,过凉沥干。

3.热锅热油,炒香洋葱丝、姜丝,再放入猪肝片、盐,改大火翻炒至熟。

4.出锅前加味精调味,淋香油翻炒均匀即可。

香芹炒瘦肉

材料

猪瘦肉150克、香芹250克。

调料

植物油、甜面酱、酱油、盐各适量。

做法

1.猪瘦肉洗净切成丝;香芹择去叶,削去根,洗净后切成段。

2.将香芹段放入沸水中焯烫一下,捞起过凉,沥干水备用。

3.热锅热油,下入肉丝煸炒至肉色发白,盛起备用;锅内留余油烧热,放入甜面酱炒香,再下入肉丝,加入酱油、盐翻炒,倒入香芹,炒熟即可。

番茄炖牛肉

材料

番茄250克、熟牛肉200克。

调料

甜面酱、植物油、大料、葱段、姜丝、盐、白糖、料酒、水淀粉、高汤各适量。

做法

1.牛肉切块;番茄洗净,去蒂切块。

2.热锅热油,下入大料炸至棕红色,放葱段、姜丝炝锅,放入甜面酱炒香,加高汤、料酒、盐、牛肉块,小火焖15分钟,再放番茄块、白糖,小火炖煮至熟,用水淀粉勾芡,炒匀后出锅。

功效解析

牛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比例也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

香椿炒鸡片

材料

香椿200克、鸡脯肉300克。

调料

盐、味精、料酒、淀粉、植物油、嫩肉粉各适量。

做法

1.椿洗净切段;鸡脯肉洗净切成片,然后放入碗中,加盐、料酒、嫩肉粉、淀粉腌渍15分钟。

2.热锅温油,下鸡片滑炒至变色,下香椿段稍炒,加盐炒香,放入味精,炒匀起锅盛入盘中即可。

核桃仁木耳粥

材料

核桃仁20克、黑木耳(或银耳)5克、红枣6颗、大米100克。

调料冰糖适量。

做法

1.黑木耳(或银耳)放入温水中泡发,去蒂洗净,撕成瓣状;将大米淘洗干净;红枣洗净去核;核桃仁洗净。

2.将黑木耳、大米、红枣、核桃仁同放锅内,加适量水,置大火上煮沸,用小火炖煮至黑木耳(或银耳)熟烂,大米成粥后,加入冰糖搅匀即可。

胡萝卜猪肝粥

材料

胡萝卜60克、鲜猪肝50克、大米100克。

调料

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

1.萝卜去皮洗净,切块,猪肝洗净,均切小块,入沸水锅中焯一下,捞出,沥干水分;大米淘洗干净,备用。

2.锅内加适量水,放入大米中火煮粥,六成熟时加入胡萝卜块、猪肝块,再煮至粥熟,调入盐、味精即可。

功效解析

猪肝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铁,叶酸的含量尤为丰富,与胡萝卜同食,能预防贫血,消除疲劳。

薏米红枣粥

材料

薏米30克、红枣15颗、糯米60克。

调料冰糖适量。

做法

1.薏米、红枣、糯米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2小时。

2.把薏米、红枣、糯米连同泡米的水一起放入锅内,再倒入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熬成稀粥,再转小火熬至黏稠,加冰糖熬至溶化即可。

莲藕山药汤

材料

莲藕100克、山药50克、清汤500毫升、枸杞子适量。

调料

植物油、盐、味精、白糖、姜丝各适量。

做法

1.藕去皮洗净,切厚片;山药去皮洗净,切厚片;枸杞子洗净,略泡。

2.锅内放油烧热,放入姜丝略爆,倒入清汤煮沸。

3.放入莲藕片、山药片,用中火煮至熟透,加入枸杞子煮5分钟,加盐、味精、白糖调味,盛入碗中即可。

香菇冬瓜汤

材料

冬瓜400克、干香菇50克。

调料

高汤、盐、味精、葱末、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1.瓜去皮及瓤,清洗干净,切块;干香菇用水泡发,洗净,去蒂,切小块。

2.汤锅置大火上,放植物油烧热,加入葱末、香菇块炝出香味后,倒入高汤煮沸,加入冬瓜块煮至材料熟。

3.加盐、味精调味即可。

功效解析

香菇含有维生素B,冬瓜含有维生素C,二者搭配食用,有助于B消除疲劳、缓解春困。

红小豆甜汤

材料

红小豆30克,莲子、银耳、百合各20克。

调料冰糖适量。

做法

1.小豆洗净后放入清水中浸泡2小时;银耳、百合分别在清水中泡发,百合洗净掰开,银耳去蒂,撕成小朵;莲子洗净去心。2.将泡好的红小豆、银耳、莲子放入汤锅中,倒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转小火炖40分钟左右,加入百合再炖20分钟。

3.加入冰糖煮至溶化即可。

鲫鱼豆腐汤

材料

鲫鱼1条、豆腐200克。

调料

姜丝、葱段、植物油、盐、胡椒粉、料酒、鸡精各适量。

做法

1.鱼开膛,去内脏,去鳞去鳃,洗净,抹干,两面各划几刀,用盐和料酒腌渍备用。2.豆腐洗净切成1厘米厚的块。

3.热锅温油,放入鲫鱼,煎至两面呈金黄色,加入水至没过鲫鱼,放入葱段、姜丝,加盖炖煮,煮沸后转小火煮30分钟。

4.加入豆腐、盐、胡椒粉,再煮10分钟,起锅前加鸡精调味即可。

Part.2

●合理膳食及时预防远离四季常见病

夏季食谱——补水清热保健康

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此时也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候,人体容易因出汗过多而流失津液,人的脾胃消化功能也相对较弱,因此夏季饮食应以清淡补水为主,适当吃些清热解毒的食物,避免伤津耗气。

凉拌西瓜皮

材料

西瓜皮200克。

调料

葱花、香油、白糖、盐、鸡精各适量。

做法

1.西瓜皮去青皮,去红瓤,洗净,切成条,入沸水焯熟,捞出沥水。

2.将西瓜皮条、香油、葱花、白糖、盐、鸡精搅拌均匀即可。

功效解析

制作凉拌西瓜皮的过程中,可用白糖和醋对西瓜皮进行腌渍,若用白醋腌渍则色泽更佳。

柠檬瓜条

材料黄瓜2根。

调料

柠檬汁、白糖、盐、红椒块各适量。

做法

1.瓜洗净,用小刀削去皮后,切成瓜条,放入盘中,撒少许盐腌渍片刻。

2.柠檬汁、白糖同放碗中,待糖溶化后拌匀成料汁备用。

3.瓜条取出洗去盐分,沥干水后放入盘中,将配好的料汁倒入盘中调味,放入红椒块即可。

酒香水果拼盘

材料

菠萝、苹果、猕猴桃、香蕉各50克,圣女果8个,樱桃若干。

调料

白葡萄酒1杯、白糖少许。

做法

1.菠萝去皮,取肉,放入淡盐水中浸泡;苹果洗净去皮;猕猴桃、香蕉去皮备用;将菠萝肉、苹果、猕猴桃、樱桃、香蕉切成大小适中的丁,圣女果洗净切瓣。

2.将所有材料(除樱桃丁)加入白糖和白葡萄酒拌匀,包上保鲜膜放入冰箱。

3.1.时后从冰箱取出,放入樱桃丁即可。

姜汁四季豆丝

材料

四季豆500克、姜丝20克。

调料

红椒丝、盐、植物油、辣椒

油、白糖、味精各适量。

做法

1.季豆择洗干净后沥干水分,放入沸水锅中煮熟,捞出后沥干水分,切成丝,放入盆内备用。

2.炒锅置火上,倒油烧热后倒入姜丝,炸出香味,捞出姜丝,将油倒在四季豆丝上,加红椒丝、盐、辣椒油、白糖、味精拌匀即可。

花生拌芹菜

材料

芹菜400克、花生仁100克。

调料

姜、蒜、盐、醋、味精、香油各适量。

做法

1.芹菜的根和叶片去掉,只留茎,洗净后切段,入沸水中焯一下,捞出晾凉备用;姜洗净切丝;蒜洗净切末。

2.花生仁用水煮熟,倒入焯好的芹菜段中,加上姜丝、蒜末、盐、醋、味精、香油调匀,盛盘即可。

海蜇皮拌鸭条

材料

水发海蜇皮2张、烧鸭肉80克。

调料

蒜末、姜丝、姜片、辣椒、葱段、醋、白糖、香油、酱油、盐、料酒各适量。

做法

1.肉去骨,切条;辣椒洗净,去蒂及子,切丝;海蜇皮洗净,切粗丝;将醋、白糖、香油、酱油、盐及蒜末拌匀成调料。

2.海蜇皮丝入沸水中,加葱段、姜片及料酒煮熟,捞出海蜇皮丝过凉,盛入盘中,加入鸭肉条、辣椒丝及姜丝,淋上调料即可。

番茄炒鸡蛋

材料

番茄300克、鸡蛋2个。

调料

胡椒粉、植物油、盐各适量。

做法

1.茄洗净去皮,切成小块;鸡蛋打散,加盐搅匀备用。

2.炒锅内倒油烧热,放入蛋液,炒至凝结成块,盛出备用。

3.炒锅置大火上,倒油烧热,将番茄块倒入锅中,大火炒至出汁时加入适量盐、胡椒粉炒匀,然后放入炒好的鸡蛋翻炒均匀即可。

黄瓜炒杂菇

材料

黄瓜300克,鲜平菇、口蘑、香菇各100克。

调料

盐、植物油、酱油、蒜片、白糖各适量。

做法

1.菇、口蘑、香菇分别去蒂洗净,并切成大块备用;黄瓜洗净,切大块,用盐腌渍一下。

2.锅中倒油烧热,倒入所有的蘑菇块翻炒5分钟,大火收汁。

3.倒入适量酱油,加蒜片继续翻炒,加少许盐、白糖调味,最后倒入黄瓜块稍炒即可。

青椒炒茄丝

材料

茄子300克、青椒150克、红椒100克。

调料

葱丝、姜丝、醋、白糖、盐、味精、香油、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1.茄子洗净,切成细丝,用盐腌渍,沥水;青椒、红椒洗净,去蒂及子,切成细丝。

2.锅内放油烧热,下入葱丝、姜丝爆香,下入青椒丝、红椒丝、茄丝翻炒片刻,加入盐、醋、白糖翻炒至熟,加入味精调味,出锅前淋入香油即可。

苦瓜炒猪肝

材料

苦瓜125克、鲜猪肝250克。

调料

料酒、酱油、香油、盐、味精、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1.瓜洗净,去瓤及子,切片,放入盐水中腌渍5分钟。

2.猪肝洗净,切薄片,加料酒、盐腌渍10分钟,焯水,沥干。

3.炒锅置火上,倒油烧热,放入猪肝片炒至变色,投入苦瓜片翻炒几下,放入酱油、盐略炒,加入味精调味,淋香油即可。

清炒藕片

材料

莲藕300克。

调料

葱花、盐、味精、植物油、白糖各适量。

做法

1.藕刮去皮,洗净,切薄片。

2.锅中放入适量植物油烧热,下入葱花爆香,然后放入藕片翻炒。

3.待藕片将熟时加入少许盐、白糖、味精调味即可。

功效解析

春季应注意多吃莲藕、菠菜、芹菜、油菜等黄绿色蔬菜,以补充体内维生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的不足。

丝瓜炒鸡蛋

材料

丝瓜250克、鸡蛋2个。

调料

植物油、盐各适量。

做法

1.瓜削外皮,洗净切片;鸡蛋磕入碗内,搅拌均匀。

2.炒锅置火上,倒入植物油烧热,倒入鸡蛋液,炒至蛋液凝固,盛出备用。

3.锅内留底油烧热,下入丝瓜片炒软,待熟时下入炒好的鸡蛋,调入盐即可。

西芹百合炒草莓

材料

西芹400克、草莓200克、百合100克。

调料

植物油、盐、味精、蒜末、水淀粉各适量。

做法

1.西芹洗净,切菱形片;百合去蒂剥开,用清水稍泡2分钟,洗净泥沙;草莓去蒂洗净,切成片。

2.锅内倒水烧沸,加入少许盐,下入西芹片、百合焯至断生,捞出,沥干水分。

3.炒锅置火上,倒入植物油烧热,下蒜末炒香,再加入草莓片、西芹片、百合,放入盐翻炒均匀,调入味精,用水淀粉勾芡,出锅装盘即可。

清爽西蓝花

材料

西蓝花300克、胡萝卜20克。

调料

盐、胡椒粉、鸡精、香油各适量。

做法

1.蓝花洗净,掰成小块,用沸水焯一下取出,过凉。

2.胡萝卜洗净,刮去皮,切成均匀的菱形片备用。

3.将焯过的西蓝花块沥去水分,放入适量盐、胡椒粉、鸡精拌匀装盘,上面放胡萝卜片点缀,淋上香油即可。

沙锅鸭块

材料

鸭肉200克、猪肉100克、水发香菇50克。

调料

植物油、葱段、姜片、蒜片、高汤、盐、酱油、醋、料酒、味精、辣椒酱各适量。

做法

1.鸭肉洗净,切成小块;猪肉洗净切片;水发香菇洗净。

2.将锅置火上,倒油烧至五成热,下入猪肉片煸炒片刻,放入香菇炒出香味,放入葱段、姜片、蒜片、鸭块、高汤和盐、酱油、醋、料酒,汤煮沸后倒入沙锅,用小火炖30分钟左右。

3.另起锅放底油,下辣椒酱和蒜片煸炒出香味,倒入沙锅,最后调入味精即可。

清蒸武昌鱼

材料

武昌鱼1条,香菇(鲜)、冬笋、熟火腿各50克。

调料

盐、料酒、味精、葱段、姜片、鸡汤、胡椒粉、酱油、姜丝、醋、熟鸡油各适量。

做法

1.武昌鱼处理干净,在鱼身两面剞上兰草花刀,沸水焯烫片刻后立即捞入清水盆内,洗净沥干,用盐、料酒、味精抹在鱼身上腌渍入味。

2.将香菇、冬笋、熟火腿分别切成象眼片,放入汤锅内稍烫捞出,间隔摆放在鱼身上,成白、褐、红相间的花边。

3.将葱段、姜片放在鱼身上,淋上适量鸡汤;将加工好的整鱼连盘入笼,用大火蒸至鱼眼变白凸出,肉质松软时取出,拣去姜片、葱段,淋上熟鸡油,撒上胡椒粉,连同用酱油、醋、姜丝调制的小味碟上桌即可。

芹菜香菇炒墨鱼

材料

干香菇15克、芹菜150克、墨鱼肉200克。

调料

植物油、料酒、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

1.香菇泡发,去蒂,洗净切丝;芹菜洗净,切成段。

2.锅中加水,煮沸后倒入料酒,将墨鱼肉煮1分钟,捞出,切丝。

3.锅烧热,放油烧至八成热,放盐、芹菜段翻炒,然后放香菇丝、墨鱼丝翻炒至熟,撒上味精拌匀即可。

功效解析

墨鱼中富含维生素E,有延缓衰老和预防老年痴呆的作用,与芹菜、香菇搭配食用,适合夏季清补。

茄汁鲈鱼片

材料

鲈鱼肉300克,洋葱丁、冬菇丁各25克,青豆20克,鸡蛋1个(取蛋清)。

调料

白糖、醋、番茄酱、料酒、淀粉、盐、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1.鲈鱼肉洗净,切薄片,放入装有蛋清、淀粉、盐的碗内调匀,腌15分钟,再将鱼片裹上淀粉,投入七成热的油中炸至金黄捞出。

2.另置锅烧热油,炒洋葱丁、冬菇丁,倒白糖、醋、番茄酱、料酒,以大火煮沸,放青豆翻炒,加盐,再放鱼片搅翻均匀即可。

海带绿豆粥

材料

海带、绿豆各30克,大米100克。

调料

白糖适量。

做法

1.带泡开后,洗净,切片;绿豆浸泡约2小时;大米淘洗干净沥干备用。

2.海带片、绿豆、大米同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大火煮沸,然后转小火熬至熟烂。3.将熟时加入少许白糖调味即可。

丝瓜粥

材料

大米50克、丝瓜1根、虾米20克。

调料

盐、胡椒粉各适量。

做法

1.米洗净,加水浸泡约20分钟,捞出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大火煮沸,然后改小火熬煮。

2.丝瓜削皮后洗净,切片;虾米泡软,二者一同放入粥内煮至熟软。

3.最后加入少许盐、胡椒粉拌匀即可。

荷叶薏米陈皮粥

材料

薏米、大米各30克,荷叶、陈皮各10克。

调料

白糖少许。

做法

1.皮、薏米、大米分别洗净,薏米浸泡2小时,大米浸泡半小时;荷叶洗净,切碎备用。

2.将薏米、大米在沸水锅中同煮30分钟,加入陈皮转中火煮10分钟后再加入荷叶碎继续中火煮5分钟。

3.食用时依据个人口味加入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解析

此粥中的荷叶、薏米有消渴生津、清热解暑的作用,适宜炎热夏季清补。

鲫鱼红小豆蒜粥

材料

鲫鱼1条、红小豆6 0克、蒜3 0克、大米100克。

调料

葱、姜、料酒、盐、味精、香油各适量。

做法

1.鲫鱼剖洗干净,切成大块;红小豆、大米分别洗净后用清水浸泡约1小时;蒜去皮洗净,切片;葱、姜分别洗净切末。

2.锅内加水适量,放入鲫鱼块、大米、红小豆、蒜片、葱末、姜末、料酒、盐同煮。3.待米熟烂后加入味精、香油即可。

竹荪黄瓜汤

材料

黄瓜100克、竹荪150克、小白菜20克。

调料

盐、味精、高汤、姜片各适量。

做法

1.竹荪用清水浸泡4小时,取出洗净,切段;黄瓜洗净,切成片;小白菜择去黄叶洗净,切段。

2.锅置火上,倒入高汤,大火煮沸,放入竹荪段、姜片,小火煮约半小时,放入黄瓜片、小白菜段继续煮3分钟。

3.加盐、味精调味即可。

蛋花空心菜清汤

材料

空心菜200克、鸡蛋2个。

调料

植物油、清汤、盐、胡椒粉、香油、葱、姜各适量。

做法

1.心菜择洗干净,切段;鸡蛋磕入碗中打散;葱、姜分别洗净切丝备用。

2.锅置火上,放入植物油烧至五成热时,放入葱丝、姜丝炝锅,加入空心菜段略炒片刻,随即加入清汤大火煮至汤沸,改小火淋入蛋液,加盐、胡椒粉调味,淋入香油即可。

南瓜绿豆汤

材料

南瓜450克、绿豆200克、山药50克、薏米30克。

调料

盐、味精、清汤各适量。

做法

1.瓜去皮,洗净,去瓤,切片;山药洗净,去皮,切片;绿豆、薏米分别洗净,入清水中浸泡约30分钟。

2.锅置火上,倒入清汤大火煮沸,放入绿豆、薏米、南瓜片、山药片,先用大火煮沸,再转小火慢炖至绿豆开花。

3.加盐、味精调味即可。

功效解析

南瓜中含铬和膳食纤维,与绿豆同食,不仅能为机体清热补水,为健康加分,还能延缓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上升。此汤是适合夏季常食的消暑佳品。

Part.2

●合理膳食及时预防远离四季常见病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