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达《金融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9 23:25:13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黄达《金融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黄达《金融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试读:

第1篇 范 畴

第1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1.1 复习笔记

一、经济生活中处处有货币

市场经济不可能离开货币:家庭个人的日常收支、个体经营者的生产生活、企业生产流通的运转、机关团体职能的履行、政府财政收支及金融机构的业务都离不开货币,

货币流通体系:以个人、企业、机关团体、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中心的货币收支及对外货币收支构成国民经济的五大货币收支系统,这些收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不可割裂的货币流通活动总和。

二、货币的起源

研究货币的起源问题就是研究货币产生的问题,关于货币的起源或货币产生的理论有多种,我们对其可以归纳为三类。

1.马克思对货币起源的论证(1)价值及其形式

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商品理论,任何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商品首先必须是一个有用物,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使用价值。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在质上各不相同,但所含的价值是同质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凝结在不同的商品体内,都是同质的,所以不同商品通过彼此体内凝结的不同劳动量即价值量进行衡量、对比。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货币理论中讲到商品有两个属性,相应的也有两种表现形式,即使用价值形式和价值形式。商品的使用价值形式就是商品的自然形式,人们可以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到。商品的价值形式就是商品的交换价值,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在交换中通过交换才能表现出来。为了弄清货币的起源和本质,需要结合商品交换发展的历史进程,分析价值形式发展的过程。(2)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价值形式的发展是同商品交换的发展历程相适应的。它经历了简单的价值形式(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四个阶段。

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的完成形式,也是货币产生的阶段。货币产生后,整个商品世界分为两极: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商品,它们都作为特殊的使用价值存在,要求转化为价值;另一极是货币,它直接作为价值的化身而存在,随时可以转化为任何一种有特殊使用价值的商品。

2.从交易的社会成本角度比较物物交易与通过货币的交易

经济行为的演化与交易成本有紧密的联系,演化的方向总是从交易成本较高的趋向交易成本较低的。如果将货币也视为一种商品,那么在物物相交换形式中,货币与任何其他商品交易所需的成本是最低的。伴随这种经济行为的选择,货币也就产生了。

3.其他货币起源论(1)货币是国家规定或创造的;(2)货币是人们为了克服直接物物交换的困难而协商出来的。

三、货币的类型

货币类型的划分标准一般有两种:一是从外在形态划分,二是从内在价值划分。我们主要把握外在形态的划分。

1.实物货币(1)实物货币的表现形式

实物货币多为交换中的商品,诸如贝、牛、羊等。中国最早的货币是贝。(2)实物货币的缺陷

实物货币的商品具有不稳定性、接受范围有限、难以分割、缺乏统一的价值衡量标准等缺点。

2.金属货币(1)金属货币的阶段划分

金属货币有贱金属货币和贵金属货币之分,先是贱金属货币后是贵金属货币。(2)金属货币的特征

价值具有稳定性、有普遍可接受性、可分割性、耐久性、有统一的价值衡量标准。(3)贵金属货币的局限性

贵金属作为货币也有局限性,因埋藏有限,易出现重量轻、成色低等问题,所以贵金属货币并非是最理想的货币。

3.代用货币(1)代用货币的含义

代用货币是黄金等贵金属货币的替代品,代表黄金等贵金属发挥货币的职能。代用货币本身的价值低于它作为货币的价值。(2)代用货币的表现形态及特点

形态:银行券(保管凭条以及以贵金属为基础发行的纸币都是代用货币)。

特点:足值或不足值兑换性。(3)代用货币的优缺点

优点:成本低、易保管、易携带和运送、避免了日常的贵金属的损耗。

缺点:随着商品交易量越来越大,加之金银有限,具有兑现性的代用货币越来越满足不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需要。

4.信用货币(1)信用货币的含义与特点

含义:以信用作为担保,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创造的货币(世界各国几乎都实行这一种货币形式)。

特点:不具有兑现性,纸制的货币。(2)信用货币的表现形态

①纸币与硬币:是指以纸制和金属铸币形态存在,由国家统一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形态。多以纸制形态存在,并通常称为“钞票”。

②支票存款:可以签发支票的存款。这里的存款指的是活期存款。

③电子货币:有关电子货币至今尚无统一定义。电子货币的确用于电子支付,然而并非所有用于电子支付的手段都是电子货币。

四、货币的职能

1.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

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的大小时发挥价值尺度职能,货币的第一个职能是作为商品价值的尺度或计价的标准。(1)货币单位

货币发挥价值尺度职能时需要一个单位,这便是价格,各种交易对象具有不同的价格,货币单位表现为价格单位。

最初的货币单位是自然单位(如头、匹、斤、两),后来货币单位与自然单位逐渐分离,用到抽象名称(如元、文、镑)。(2)价格与货币购买力

价值尺度职能是通过价格标准来实现的。价格的倒数是货币的购买力。价格高,货币的购买力低;反之,货币的购买力高。(3)观念的货币

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想像的、思维上的货币,不一定要现实的货币。

2.流通手段或交易媒介(1)流通手段的含义

在商品流通中,起媒介作用的货币,被称为流通手段,也被称为购买手段、交易媒介。(2)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最基本的职能:商品要求自己的价值表现出来,从而需要一个共同的、一般的尺度;商品要求实际转化为与自己价值相等的另一种商品,从而需要一个为社会所公认的媒介。当这两个最基本的要求由一种商品来满足时,这种商品就取得了充当货币的资格。“一种商品变成货币,首先是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换句话说,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

3.支付手段(1)支付手段的含义

支付手段是指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存在形态所进行的单方面转移。(2)货币需求

支付手段职能所需的货币与流通手段所需的货币构成流通中的货币需求。

4.贮藏手段或积累和保存价值的手段(1)货币贮藏的含义

当买卖的链条一经中断,卖之后没有马上买,货币就停止了流通,货币退出流通而处于静止状态,这时货币就发挥了贮藏手段职能。(2)现代货币保存价值的特点

现代社会主要是采取银行存款和储蓄以及直接储藏纸币的方式,积累和保存价值。这与贵金属货币的储藏不同,从整个社会角度而言,并不意味着有相应数量的真实价值退出流通过程静止不动。

五、货币的界说

1.从职能视角的货币界说(1)该观点主要从流通、支付的职能来界定货币。(2)马克思从职能角度给货市所做的界定既简明又完整,即: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

2.一般等价物

货币是商品世界中排他性地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特殊商品。在现代货币形势下,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不是某种商品,而是某种等价“形态”。

3.货币与流动性“流动性”多被当成货币的同义语。与任何商品相比,与任何有价证券相比,货币的流动性是最高的。

4.社会计算工具或“选票”

这是从货币在“看不见的手”或通常所说的“价值规律”之中发挥作用的角度所给出的界说。也就是说能够与商品交换并以此来检验商品的生产劳动是否具有社会性的交换物就是货币。它是否与商品交换或交换多少是在证明生产出的产品是否具有被社会接纳性,或者说反映商品价值的大小,所以货币称为社会计算工具。

一个社会生产什么东西,要取决于货币选票——形形色色的消费者对每一件商品是购买还是不购买,这是投不投选票;是愿意出较高的价格还是只愿意出较低的价格,这是投多少选票。

5.货币与财富

重商主义认为金银就是货币,货币就是财富,而且是财富的唯一形态。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的确成了社会财富的一般性的代表。但货币并不等于是社会财富本身,就贵金属币材来说,至多只是社会财富的一部分。

6.货币与法

把法律作为货币界说的依据较为普遍的定义为:货币是法律规定的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的事物。

7.从控制货币的要求出发定义货币

通过对货币的控制实现对整个经济进程的干预和调节,便有货币统计问题。通常从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角度出发来确定界限。国际通用的是M1,M2,M3,……系列。

8.生产关系的体现

货币是根植于商品经济关系,体现并服务于商品经济关系,但却不具有任何可能更改商品经济关系潜力的经济范畴。

六、货币制度

1.货币制度的含义及其构成要素

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本国货币的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它由国家有关货币方面的法令、条例等综合构成。

货币制度的内容一般有:币材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对不同种类货币的铸造和发行的管理及本位币和辅币、对不同种类货币的支付能力(无限法偿与有限法偿)的规定等等。(1)币材的确定

货币材料简称“币材”,是指用来充当货币的物质。确定不同的货币材料就构成不同的货币本位,如确定用黄金充当货币材料就构成金本位,用白银充当货币材料就构成银本位。确立以哪一种物质作为币材,是一国建立货币制度的首要步骤。究竟选择哪一种币材虽然是由国家确定,但这种选择受客观经济条件的制约,往往只是对已经形成的客观现实从法律上加以肯定。国家不能随心所欲任意指定某种物品作为货币材料,否则,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也是行不通的。(2)确定货币单位

货币单位是指货币制度中规定的货币计量单位。货币单位的规定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在国际习惯上,一国货币单位的名称,往往就是该国货币的名称,如美元、英镑、日元等;二是确定货币单位的“值”。在金属货币条件下,货币的值就是每一货币单位所包含的货币金属的重量和成色;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尚未完全脱离金属货币制度时,确定货币单位的值主要是确定货币单位的含金量;当黄金非货币化后,则主要表现为确定或维持本国货币与他国货币或世界主要货币的比价,即汇率。(3)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

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主要是指规定货币的主币和辅币。本位币是一国流通中的基本通货,用法定货币金属按照国家规定的规格经国家造币厂铸成的铸币称之为“主币”或“本位币”。

辅币是本位币最小单位以下的不同面额的可以等分的货币。(4)规定货币铸造或发行的流通程序

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一般规定辅币由国家铸造发行,对本位币则需要明确规定是自由铸造还是限制铸造。信用货币出现后,最初是分散发行的,例如银行券在早期是由各个商业银行自主发行的,但后来为了解决银行券分散发行带来的混乱问题,各国逐渐通过法律把银行券的发行权收归中央银行。在现代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信用货币的发行权都集中在中央银行或指定的发行机构。(5)对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的规定

在国家干预货币发行和流通的情况下,还要通过法律对货币的支付偿还能力作出规定,即规定货币是无限法偿还是有限法偿。无限法偿是指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买东西、还账、缴税等),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有限法偿是指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受,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受。有限法偿主要是针对辅币而言的。(6)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的规定

货币发行的准备制度是指在货币发行时须以某种金属或某几种形式的资产作为其发行货币的准备,从而使货币的发行与某种金属或某些资产建立起联系和制约关系。各国所采用的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的具体内容,一般均在本国有关法律中予以明确规定。在不同的货币制度下货币发行的准备制度不一:在金属货币制度下,货币发行以法律规定的贵金属(金或银)作为准备;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发行的准备制度已经与贵金属脱钩,多数国家都采用以资产(主要是外汇资产)作为准备,也有的国家以物资作为准备,还有些国家的货币发行采取与某个国家的货币直接挂钩的方式,盯住美元、法郎或英镑等。

各国在准备比例和准备资产上也有差别,目前各国货币发行准备的构成一般有两大类:一是现金准备,包括黄金、外汇等具有极强流动性的资产;二是证券准备,包括短期商业票据、财政短期国库券、政府公债券等必须在金融市场上流通的证券。

2.货币制度的演变(1)金属货币制度

①银本位制是近代最早实行的货币制度,从16世纪开始盛行到19世纪。银本位制的基本内容包括:以白银为主币币材,银币为无限法偿货币,具有强制流通的能力。主币的名义价值与所含的一定成色、重量的白银相等,银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化,银行券可以自由兑现银币或等量白银,白银和银币可以自由输出输入。

②金银复本位制指金、银两种铸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是16-18世纪西欧各国流行的货币制度。其基本特征是:金银两种金属同时作为法定币材,一般情况下,黄金适用于大额批发交易,白银适用于小额零星交易。金银铸币都可以自由铸造、自由输出入国境,都有无限法偿能力,金币和银币之间、金币银币与货币符号之间都可以自由兑换。但这种货币制度由于出现了金价银价两种价格,而且这两种价格随金银市场比价的不断变化而变动,引起价格的混乱,给商品流通带来许多困难,以至于出现被称为“格雷欣法则”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③金本位制兴起于19世纪初,结束于20世纪中后期。最早实行金本位制的是英国。金本位制主要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三种形态。

金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其基本特点是:只有金币可以自由铸造,有无限法偿能力;辅币和银行券与金币同时流通,并可按其面值自由兑换为金币;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货币发行准备全部是黄金。

金块本位制,又称“生金本位制”,是不铸造、不流通金币,银行券只能达到一定数量后才能兑换金块的货币制度。英国于1925年率先实行此制度,规定银行券兑换金块的最低限是1700英镑,法国1928年规定至少21.5万法郎才能兑换金块,这种兑换能力显然不是一般公众所具备的。

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是将本国货币依附于某个实行金本位制国家的货币,同时将黄金存放在该国并与其货币保持固定比价的货币制度。本币虽然仍有含金量,但不能在国内兑换黄金,只能兑换依附国的外汇,然后用外汇在该国兑换黄金。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多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2)纸币本位制度

虽然中国有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但以纸为币材,将之确立为一种货币制度是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之后才逐步发展起来的。

①实行纸币本位制度的原因

金的价值难以稳定;黄金在国际之间的流进流出难以实现均衡,各国的货币供应难以与金保持固定比例;各国货币之间的比价难以用所含的黄金量作基础确定,固定汇率不能维持。

②纸币本位制度的特点

纸币的发行不受黄金准备的限制,其发行量决定于货币管理当局实现货币政策的需要;纸币的价值不决定于黄金的价值,而决定于购买力;纸币的流通决定于纸币发行者的信用;政府用法律手段强制社会公众接受,保证纸币的流通。

七、国际货币体系

1.国际货币体系的含义

一国货币制度问题超出国界时,就成为国际货币制度或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货币在国际交往之中,主要涉及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汇率制度的安排和国际收支调节方式。

随着世界经济金融状况的变迁,国际货币体系经历了一系列发展演变的阶段。金本位之后的国际货币体系可分为金汇兑本位下的国际货币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以浮动汇率为特征的国际货币体系以及有诸多新发展的当前国际货币体系。

2.金汇兑本位下的国际货币体系

金汇兑本位是一种必须有双边的国际安排才能成立的国际货币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曾短暂存在过金汇兑本位。

金汇兑本位的特点是:各国货币依然维持金平价,即规定有含金量。但只是一种不完全的金平价,本币不能自由兑换成黄金,而是通过兑换外汇间接与黄金联系;汇率实际上是一种钉住汇率制度,即与某一特定强国的货币挂钩;一国政府当局或中央银行除持有黄金储备外,还持有大量外汇——与之挂钩的强国货币,以保证本币可以通过兑换为外汇来保持稳定。

3.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产生与特点

①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产生

1944年7月1日,在美国北部小镇布雷顿森林,44个国家的代表参加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签定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确定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②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是其为双挂钩制度,即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确定黄金官价为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各国政府可随时按此官价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其他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比率,各国的中央银行有义务干预外汇市场以维持汇率波动幅度不超过±1%(1971年12月后调整为±2.25%)。(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终结

1976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了取消固定汇率的决议,并于1978年4月1日起正式生效,这标志着布雷顿制度的彻底崩溃。(3)浮动汇率制

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达成《牙买加协议》,宣布废除黄金官价,实行黄金非货币化,以特别提款权(SDR)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资产,各国可自由选择汇率制度。

4.货币局制度(1)货币局制度的特征

①本国的货币钉住一种强势货币,与之建立固定汇率联系,这种强势货币被称为锚货币。

②本国的通货发行以外汇储备为发行保证,保证本币与外币随时可以按固定汇率兑换。

建立这种货币制度的国家一般不具有独立建立自己货币制度的政治经济实力。如果一国或地区的经济规模较小,开放程度较高,进出口集中在某一些商品或某一国家,货币局制度是一种选择。实施货币局制度,也就意味着失去了独立实行货币政策的主动权。(2)香港联系汇率制度

香港从1983年起实施对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其基本内容是:

①发钞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中国银行)每发行l元港币,要按7.8元等于1美元的比例,向外汇基金存入百分之百的外汇储备。

②外汇基金由政府设立。收到发钞银行交来的外汇储备,外汇基金给发钞银行开具无息的负债证明书。

③一般的存款货币银行需要港币,则需用百分之百的美元向发钞银行兑换。

④在香港的外汇市场上,港币的汇率是自由浮动的,凡涉及外汇的交易往来都是按市场供求所决定的汇率进行。多年来的市场汇率一直低于联系汇率。

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通常也归入货币局制度范围,但有其特点(或区别):它只是在发行储备上规定有港元与美元的刚性比率,市场交易中则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5.美元化

美元化是指一个国家以美元代替本国的本币进行流通的现象。

从货币制度的角度说,美元化涉及的主要问题是:货币主权完全丧失,这应如何评价。放弃了本币的发行,也就是放弃了货币发行的铸币税和发行银行在本国金融体系陷入困境时进行最后救助的可能。

但是,美元化也有一定的优点。对于那些进行美元化的国家,推行美元化政策,短期内对摆脱经济危机会有所帮助。由于政府将不再发行自己的货币,这有利于遏制通货膨胀,一直困扰历届政府的货币对外贬值问题有可能短时得到解决。这些对稳定经济非常重要。使用美元后,美元与当地货币之间反复兑换的麻烦将会消失,经济效率将会提高。而伴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善,将更容易得到国际贷款。

6.欧洲货币同盟与欧元

欧元是由欧洲货币联盟(Europe Monetary Union,EMU)操作推出的。欧洲货币联盟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最早是《罗马条约》,提出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思想;尔后是《德洛尔报告》,形成欧洲货币联盟的初步安排;第三步是《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提出建立欧洲货币联盟和推出欧洲单一货币欧元的设想。1998年欧洲中央银行正式成立;1999年单位为“埃居(ECU)”的欧元开始使用;2002年欧元纸币和硬币进入流通,全面取代原来欧元区各国的货币,欧元货币制度完全建立。

欧元货币制度的建立是区域性货币一体化成功的首例。区域性货币一体化是指一定地区内的国家和地区,在货币金融领域实施国际协调,并最终形成统一的货币体系。区域性货币一体化的理论依据是由蒙代尔所提出的最适通货区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在具备一定条件的区域内,各国放弃本国的货币,采取统一的区域货币,有利于安排汇率,以实现就业、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经济目标。

欧元的出现直接刺激了世界其他地区对于建立区域货币合作和建立货币区的关注。

7.对货币制度主权的挑战(1)货币局制度与美元化。美元化尤其对货币制度主权构成挑战,连本国的本币都让位于外国货币——美元,无疑意味着货币主权的彻底丧失。(2)欧元登上历史舞台。就对抗美元中心来说,欧元的出现有重大意义。但同时,欧元是超越欧洲各国传统边界的货币;欧洲货币当局是超越各国货币主权的统一的中央银行。对于传统的货币制度观念,这更是直截了当的挑战。

1.2 课后习题详解

1.钱、货币、通货、现金是一回事吗?银行卡是货币吗?

答:(1)钱、货币、通货、现金不是一回事,虽然其内容有所重叠,但这几个概念之间是有区别的。

钱是人们对货币的俗称。经济学中被称为货币的东西,就是在日常人们生活中被称为钱的东西。

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在商品劳务交易中或债务清偿中被社会普遍接受的东西。

通货即流通中的货币,指流通于银行体系外的货币。

现金就是指家庭个人、工商企业、政府部门所拥有的现钞,包括纸币现钞、硬币现钞。现金是货币的一部分,这部分货币的流动性强,使用频率高,对人们日常消费影响大。(2)银行卡亦称“塑料货币”,是由银行发行,供客户办理存取款等业务的新型服务工具的总称,包括信用卡、支票卡、记账卡、自动出纳机卡、灵光卡等。各种银行卡是用塑料制作的,可用于存取款和转账支付。现在,特别在西方发达国家,各种银行卡正逐步取代现钞和支票,成为经济生活中广泛运用的支付工具。因此,在现代社会银行卡也属于货币。

2.社会经济生活中为什么离不开货币?为什么自古至今,人们又往往把金钱看作是万恶之源?

答:(1)社会经济生活离不开货币,货币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客观必然性。物物交换的局限性要求有某种商品充当共同的、一般的等价物,而金银的特性决定其成为货币的天然材料。作为货币的金银等贵金属,便于携带、铸造和分割,大大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经历了实物货币阶段、贵金属货币阶段、代用货币阶段和信用货币阶段。当今货币正朝着专门化、无体化、扩张化、电子化的趋势发展。但不管货币的具体形态如何,都是媒介商品经济所必需的。货币节省了社会劳动,促进了市场经济的有效率的发展。对货币的使用是实现市场对资源合理配置的必要条件,也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实际上是一种货币经济:货币方便了市场交换,提高了市场效率;货币保证了社会需求的实现,促进了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

从交易成本上看,节约是经济生活中最基本的规律。经济行为的演化与交易成本有紧密的联系:演化的方向总是从交易成本较高的趋向交易成本较低的。经济制度、经济结构、经济活动方式之所以这样演化而不是那样演化,最终都可以从社会费用、社会成本的节约找到解答。人们不论怎样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营造一个经济理想国,其成败利钝最终取决于是否合乎这样的规律而不取决于主观愿望。通过货币的交易取代物物交易也同样是如此。(2)货币原本同斧头、猪、牛一样是商品,但由于固定充当与其他商品相交换的一般等价物,因此成为了社会财富的一般性代表。货币并非财富本身,但有人将其夸大为“唯一的”财富,为了获得货币而不择手段,甚至谋财害命,因而货币被看作是万恶之源。其实货币本身是中性的,它只是交换其他商品的媒介,由于人们对其态度不同,而被赋予了感情色彩。

3.货币种种形态的演进有何内在规律?流通了几千年的金属货币被钞票和存款货币所取代,为什么是历史的必然?

答:(1)当货币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加强时,一般说来,作为货币的商品就要求具有如下四个特征:一是价值比较高,这样可用较少的媒介完成较大量的交易;二是易于分割,即分割之后不会减少它的价值,以便于同价值高低不等的商品交换;三是易于保存,即在保存过程中不会损失价值,无须支付费用等;四是便于携带,以利于在广大地区之间进行交易。事实上,最早出现的货币就在不同程度上具备这样的特征。

随着交换的发展,对以上四个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使得世界各地历史上比较发达的民族,先后都走上用金属充当货币之路。充当货币的金属主要是金、银、铜,而铁作为货币的情况较少。金属货币流通及其以前货币形态的演变基本上遵循了上述四个特征的要求,随着商品交换深度和广度的发展,其形态越来越先进。(2)金属货币与实物货币相比,有很多优点,但最终还是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信用货币,之所以说这是历史的必然是因为:

①金属货币的产量跟不上经济的发展,币材的日益匮乏使人们开始寻找可以适应成倍增长的经济量的货币形式。

②金银的国际分布极不平衡,动摇了自由铸造、自由输出入和自由兑换等贵金属流通的基础。

③在金银复本位条件下,金贵银贱引起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这极大地撼动了复合金本位的根基,随后的金本位制虽然克服了“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后果,但因银退出了主币行列,所以使得原来就不足的货币金属量更显匮乏。

④货币信用理论的发展和奥匈帝国打破“黄金桎梏”的实践使各国商业银行开始大量发行银行券,公众则因金属货币流通、携带及保存的不方便而逐渐接受了银行券。同时各国都意识到金属货币在流通中不断磨损是一种社会财富的浪费,也鼓励和支持银行券的流通。

⑤经济危机使各国在贸易、金融等方面纷纷树起了壁垒。尤其是在古典重商主义的影响下,人们认为金银即国家财富,因此,各国都把金银作为战略物资管制起来。另外,连绵不断的战争和财政赤字使各国进一步管制黄金并大量发行不兑换银行券和纸币。

4.就你在生活中的体验,说明货币的各种职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果高度地概括,你认为货币职能最少不能少于几个?

答:(1)按照马克思的货币职能观,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在生活中,当货币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时,就执行着价值尺度职能;货币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发挥媒介作用时,便执行流通手段职能;货币退出流通,贮藏起来,就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货币作为交换价值而独立存在,非伴随着商品运动而作单方面的转移,其执行着支付手段职能;当货币超越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便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五种职能并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每一个职能都是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的反映。其中,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是两个最基本的职能,其他职能是在这两个职能的基础上产生的。所有商品首先要借助于货币的价值尺度来表现其价格,然后才通过流通手段实现其价值。正因为货币具有流通手段职能,随时可购买商品,货币能作为交换价值独立存在,可用于各种支付,所以人们才贮藏货币,货币才能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支付手段职能是以贮藏手段职能的存在为前提的。世界货币职能则是其他各个职能在国际市场上的延伸和发展。从历史和逻辑上讲,货币的各个职能都是按顺序随着商品流通及其内在矛盾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从而反映了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历史发展进程。(2)货币的职能最少不能少于三个,即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购买和支付手段、积累和保存价值的手段。

①现代的经济生活中,作为交易的对象都具有以一定的货币金额表示的价格。马克思把货币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的职能定名为价值尺度。交易对象如果不具备用一定金额表示的价格,则无从设想交易如何进行;或者说,没有价格的对象就不称其为交易对象。

②在商品流通中,起媒介作用的货币,被称为流通手段或购买手段。在赊买赊卖过程中,要以货币的支付结束一个完整的交易过程;这时,货币已经不是流通过程的媒介,而是补充交换的一个独立的环节,即作为价值的独立存在而使早先发生的流通过程结束。结束流通过程的货币就是起着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

③当具备给出价格和交易媒介职能的货币一经产生,便立即具备了用来积累价值、保存价值、积累财富、保存财富的职能。

5.如何定义货币才能最为简明易懂地概括出这一经济范畴的本质?

答:如何界定货币,由于时代背景、观察角度、观察深度、侧重于理论剖析与侧重于解决处理实际问题的需要的不同而不同。对于像货币这样的经济范畴,如不从不同视角、不同深度来认识其性质,不可能有稍许全面的理解。(1)马克思从职能角度给货币所做的界定较简明完整。那就是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

马克思论证货币起源的思路及有关行文,可以归结出这样的界说:货币是商品世界中排他性地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特定商品;进行简化,则成为“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品”。

现在的问题是,各国的货币运动都与最后一个在世界范围内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货币商品——黄金——割断了联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是把一般等价物拘泥地解释为某种商品,而是解释为某种“等价形态”,那么一般等价物的界说依然可以沿用下来。至于其不断深化的内涵,无疑需要加以探讨。上面讲解了两条:其一,货币是普遍被接受的作为购买、支付的手段(隐含着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的前提);其二,货币是市场经济中的一般等价形态。以此来回答货币的界说或定义的问题。综合以上两点,或许可以说达到起码的要求。(2)自凯恩斯经济理论流行以来,“流动性”几乎成为货币的同义语。在凯恩斯那里,流动性的概念则仅仅赋予货币。

如果就“流动”的性能来把握,与任何商品比,与任何有价证券相比,货币的流动性都是最高的。在现在的经济文献中,“流动性”有时指的就是货币,有时指的范围比较大,如包括国家债券等,需注意区分。(3)将货币看成社会计算工具或“选票”。这是从货币在“看不见的手”或通常所说的“价值规律”之中发挥作用的角度所给出的界说。

从劳动价值观的视角来看,生产劳动是否是社会分工的有机构成部分,从而是否为社会所需要,必须通过商品与货币的交换来检验:假使商品生产者的产品不能卖掉它,即不能用它获得货币,证明这样的生产劳动不为社会所需要;反之,产品能够卖掉,即能够换成货币,则证明这样的生产劳动的确是社会所需要。正是这些货币信息,使得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指挥着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列宁特别重视这一点,并把货币表述为“社会计算”的表现形式。撇开是否遵循劳动价值论的区别,在西方经济学中,从货币信息指挥生产要素配置的视角,把货币界定为“选票”。一个社会生产什么东西,要取决于货币选票:形形色色的消费者对每一件商品是购买还是不购买,这是投不投选票;是愿意出较高的价格还是只愿意出较低的价格,这是投多少选票。(4)从控制货币的要求出发定义货币。通常是从能否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角度出发来具体确定界限。但是在这个大框子里,有的可以立即作为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如现钞、支票存款,有的却不那么方便。由于存在着区别,所以对能起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作用的货币也要划分为若干组。国际通用的是M1,M2,M3,……系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各国大多采用的Ml直接称之为货币,它主要包含通货、不兑现的银行券和辅币和可签发支票的活期存款;把M1之外可构成M2的称之为准货币,如定期存款等。(5)从人与人的关系这个角度来考察货币。货币是根植于商品经济关系,体现并服务于商品经济关系,但却不具有任何可能更改商品经济关系潜力的经济范畴。

6.建立货币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当今世界上的货币制度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

答:(1)建立货币制度的目的是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使之能够正常的发挥各种职能,为发展商品经济提供有利的客观条件。

在现代社会,建立有效的货币制度日益成为建立宏观调控系统的重要内容,以便有效地利用货币来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2)当今世界货币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六大要素:规定货币材料、规定货币单位、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规定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的规定。

①币材的确定

货币材料简称“币材”,是指用来充当货币的物质。确定不同的货币材料就构成不同的货币本位,如确定用黄金充当货币材料就构成金本位,用白银充当货币材料就构成银本位。确立以哪一种物质作为币材,是一国建立货币制度的首要步骤。究竟选择哪一种币材虽然是由国家确定,但这种选择受客观经济条件的制约,往往只是对已经形成的客观现实从法律上加以肯定。国家不能随心所欲任意指定某种物品作为货币材料,否则,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也是行不通的。

②确定货币单位

货币单位是指货币制度中规定的货币计量单位。货币单位的规定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在国际习惯上,一国货币单位的名称,往往就是该国货币的名称,如美元、英镑、日元等;二是确定货币单位的“值”。在金属货币条件下,货币的值就是每一货币单位所包含的货币金属的重量和成色;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尚未完全脱离金属货币制度时,确定货币单位的值主要是确定货币单位的含金量;当黄金非货币化后,则主要表现为确定或维持本国货币与他国货币或世界主要货币的比价,即汇率。

③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

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主要是指规定货币的主币和辅币。本位币是一国流通中的基本通货,用法定货币金属按照国家规定的规格经国家造币厂铸成的铸币称之为“主币”或“本位币”。

辅币是本位币最小单位以下的不同面额的可以等分的货币。

④规定货币铸造或发行的流通程序

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一般规定辅币由国家铸造发行,对本位币则需要明确规定是自由铸造还是限制铸造。信用货币出现后,最初是分散发行的,例如银行券在早期是由各个商业银行自主发行的,但后来为了解决银行券分散发行带来的混乱问题,各国逐渐通过法律把银行券的发行权收归中央银行。在现代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信用货币的发行权都集中在中央银行或指定的发行机构。

⑤对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的规定

在国家干预货币发行和流通的情况下,还要通过法律对货币的支付偿还能力作出规定,即规定货币是无限法偿还是有限法偿。无限法偿是指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买东西、还账、缴税等),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有限法偿是指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受,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受。有限法偿主要是针对辅币而言的。

⑥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的规定

货币发行的准备制度是指在货币发行时须以某种金属或某几种形式的资产作为其发行货币的准备,从而使货币的发行与某种金属或某些资产建立起联系和制约关系。各国所采用的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的具体内容,一般均在本国有关法律中予以明确规定。在不同的货币制度下货币发行的准备制度不一:在金属货币制度下,货币发行以法律规定的贵金属(金或银)作为准备;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发行的准备制度已经与贵金属脱钩,多数国家都采用以资产(主要是外汇资产)作为准备,也有的国家以物资作为准备,还有些国家的货币发行采取与某个国家的货币直接挂钩的方式,盯住美元、法郎或英镑等。

各国在准备比例和准备资产上也有差别,目前各国货币发行准备的构成一般有两大类:一是现金准备,包括黄金、外汇等具有极强流动性的资产;二是证券准备,包括短期商业票据、财政短期国库券、政府公债券等必须在金融市场上流通的证券。

7.货币制度与国家主权的联系应该怎样理解?结合欧洲货币、货币局制度和“美元化”,理一理你的思路。

答:从古代开始有可以称之为货币制度的制度,几千年来货币制度都是与国家的主权不可分割地结合在一起。国家在不同程度、从不同角度对货币所进行的控制,其意图总是在于建立能够符合自己政策目标,并可能由自己操纵的货币制度。一般说来,有秩序的、稳定的,从而能为发展商品经济提供有利客观条件的货币制度,是国家追求的目标。要求能够有效地操纵货币制度,也包括为了保证这个目标的实现。控制货币制度日益成为建立宏观调控系统的重要内容,以便有效地利用货币来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但这样的观念和准则却在20世纪中受到严重的挑战。

先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建立起美元在全球的主导地位。但相当长的期间,在控制与反控制的较量中,各国的货币主权依然还是得以保持;有的货币如德国马克等,还很有与美元分庭抗礼的态势。在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之外,还曾同时存在着社会主义世界的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货币制度。但到了20世纪的后十年,货币制度对主权的挑战却沿着以下三个趋向而迅速强化:(1)欧洲货币制度的建立。欧元是超越欧洲各国传统边界的货币,欧洲货币当局是超越各国货币主权的统一的中央银行。加入欧元区的国家必须放弃原有的国家货币制度,共同使用欧元和制定统一的货币政策,各成员国之间不再保持独立的国际收支,从而丧失了很大部分货币主权。对于传统的货币制度观念,这是直接的挑战。(2)货币局制度。货币局制度是指一国(地区)所发行的货币完全与其外汇储备挂钩的货币制度。在该制度下,基础货币要由百分之百的外汇储备来支持。货币局规定本币对某一外币的固定汇率。货币局不是中央银行,它不能持有任何国内资产,没有自己独立的货币政策。实施货币局制度,也就意味着失去了独立实行货币政策的主动权。(3)美元化。美元化是指一国以美元代替本国货币流通,放弃铸币税和发行银行在本国金融体系陷入困境时进行最后救助的可能。本国货币让位于美元,意味着货币主权的完全丧失。这一进程,有可能进一步推进。

综上所述,货币制度与国家主权的联系是与生俱来的。货币制度服务于国家主权;国家主权为了实现其目的必须对货币制度进行有效的操纵。但是,国际金融体系的发展,给这一关系带来了新的内容:欧元,货币局制度,美元化等说明货币制度有可能独立于国家主权,即国家主权对货币制度的有效控制不是必须的。

8.货币是不是终归要消亡?

答:(1)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货币是商品经济的产物,自然会伴随着商品的消亡而一起消亡。货币消亡之后,其核算社会劳动和媒介产品交换的任务,将由劳动券来承担。但货币消亡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恩格斯曾指出,商品货币消亡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社会占有生产资料,一个是社会能够直接以社会化的形式将生产资料和劳动资源运用于生产之中。当然只有到了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才可能实现生产资料完全的社会占有和劳动完全的直接社会性。这两个条件不能同时实现,货币也就不可能消亡。(2)“货币永恒论”的观点认为,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作为社会计算的工具和决定生产行为的选票,始终是社会进步的车轮,货币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永恒存在,货币不会消亡,所变换的只是其形态而已。当然这一论点是在社会经济条件稳定的前提下得出的。

实际上,货币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而客观存在的。货币制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社会经济生活离不开货币,货币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客观必然性。物物交换的局限性要求有某种商品充当共同的、一般的等价物,而金银的特性决定其成为货币的天然材料。作为货币的金银等贵金属,便于携带、铸造和分割,大大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从交易成本上看,节约是经济生活中最基本的规律。经济行为的演化与交易成本有紧密的联系,演化的方向总是从交易成本较高的趋向交易成本较低的。经济制度、经济结构、经济活动方式,之所以这样演化而不是那样演化,最终都可以从社会费用、社会成本的节约找到解答。人们不论怎样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营造一个经济理想国,其成败利钝最终取决于是否合乎这样的规律而不取决于主观愿望。通过货币的交易取代物物交易也同样是如此。只有出现了另外一种交易媒介,能够以更经济地解决整个社会庞大的交易需求,货币才会最终退出历史舞台。但不管最终货币是否消亡,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必须遵守经济规律,不能人为强行取消货币,否则只会导致经济混乱。

第2章 信 用

2.1 复习笔记

一、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1.信用的概念(1)定义:信用是借贷行为的总称,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的特殊运动形式。(2)特点:①信用是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或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②贷方有权取得利息,借方承担支付利息的义务。(3)信用关系建立的三要素:①由借贷双方构成的债权债务关系;②价值做相向运动形成的时间差;③保证债权债务关系确定的凭据——信用工具。

2.信用是如何产生的

从逻辑上推论,私有财产的出现是借贷关系存在的前提条件。从商品货币关系看,信用产生于商品交换之中,人类最早的信用活动起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信用与货币,都以私有为前提,它们产生的经济前提是同源的,但不具有逻辑的先后关系。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自身就是一种信用关系的体现。

3.信用形式

信用以实物借贷和货币借贷两种形式存在,前者在自然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后者主要是资本主义经济。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和提高,货币借贷成为信用最主要的体现形式。

二、高利贷

1.定义

高利贷信用是以高额利息为特征的借贷行为。

2.高利贷的产生

高利贷最早出现于原始公社末期,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得到了广泛发展,并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信用形式。

3.高利贷的债权人和债务人

有三方债权人,二方债务人。

4.高利贷信用的特点(1)利率极高,剥削重。高利贷者受统治者保护和支持,可以自由制定极高的利率水平;需求者借贷不是用于追加资本,而是为了必需的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在这种情况下,明知债务负担沉重,难以偿还,也不得不借;在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货币数量有限,货币不易获得。(2)高利贷的利息来源于奴隶或小生产者的全部剩余劳动或一部分必要劳动。(3)用途、来源的非生产性。

5.高利贷信用的作用(1)在前资本主义社会,高利贷有双重作用:①推动自然经济解体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②破坏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2)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的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前提条件的形成。

三、信用活动的基础

1.信用经济

在现代经济中,债权债务关系普遍存在,所以把现代经济又称作信用经济。

2.盈余与赤字、债权与债务

一些经济主体收入大于支出,出现盈余,还有一些经济主体收入小于支出产生赤字,余缺调剂,形成债权债务关系,即信用关系。

当然,无论盈余单位、赤字单位、平衡单位都既有债权又有债务。

3.货币资金的供给与货币资金需求的形成(1)信用关系中的个人

个人是货币的主要贷出者。个人的货币支出以其收入为度,个人作为整体,通常是盈余部门,是货币的主要贷出者、供给者。(2)信用关系中的企业

企业从总体上看,既是巨大的货币资金需求者,又是巨大的货币资金供给者:

①需求方面:企业创业、扩大经营的资本金需求;临时性、季节性的资金需要;满足生产周期的需要;平衡市场波动所造成的收不抵支等均构成企业借入款项的原因。

②供给方面:包括企业的折旧资金、利润盈余、临时性资金富余等。

资金需求方面与资金供给方面两相比较,通常是需求大于供给。(3)信用关系中的政府

①政府的货币需求与供给:需求方面包括国家建设、发展经济、财政转移、对外贸易等;供给方面由财政的实施形成。

②财政赤字。政府一般是货币资金的需求者,赤字普遍存在且数量可观。在盈余或平衡的预算条件下,因支出先于收入等原因,政府也需不时借入货币。(4)国际收支中的盈余和赤字

①一国来自外国的所有贷币收入少于对外国的所有贷币支出,有赤字,称为“国际收支逆差”。

②一国来自外国的所有货币收入多于对外国的所有货币支出,有盈余,称为“国际收支顺差”。

国际收支顺差,则盈余是向别国提供信贷的资金来源;国际收支逆差,则该国必须从国外借入资金以平衡赤字。(5)作为信用媒介的金融机构

①金融机构是信用媒介

个人、企业、政府部门及与其有经济联系的国外部门之间的债权债务绝大多数通过金融机构来完成的。

②与非金融单位的异同

作为媒介要聚集资金,从而形成它们的债务;作为媒介要把聚集的资金通过诸如贷款等方式分配出去,从而形成它们的债权。在经营过程中可能是对它们的资金需求大于它们所聚集的资金;也可能是相反。当出现前一种差额时,将驱使它们寻求可以集聚资金的补充来源;反之,它们将设法寻求把集聚起来的多余资金加以运用的途径。这是非金融单位所不具有的一种特殊差额,表现出这类金融机构经营活动所独具的特征。

4.资金流量分析(1)定义

资金流量分析是指把国民经济划分为几个部门,从货币收支的盈余或赤字的角度建立数量模型,并据以进行统计分析的行为。(2)模型依据的恒等式:Y=C+I+X-M或Y-C-I-X+M=0。

其中,Y为国民收入;C为消费;I为投资;X为出口;M为进口。(3)资金流量模型

模型中的F指资金的盈余或赤字,这是从通过信用调剂的资金流动角度所考察的差额,通常称为“金融盈余”或“金融赤字”。根据上面的分析,经常的、大量的赤字是出现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通常也是资金的需求者。国外部门的F或为正,或为负;个人部门的F则多为正;金融部门的F则有正有负。一个部门的债权必然在另一个或另几个部门中有对应的等额;反之,一个部门的债务也必然在另一个或另几个部门中有对应的等额债务。所以,各部门的F相加应该等于零。

四、现代信用的形式

1.商业信用(1)定义:典型的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以赊销方式对购买商品的企业所提供的信用,而预付货款是商业信用的另一种表现。(2)特点:①商业信用的主体是企业;②商业信用的客体是商品资本;③商业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动态一致。(3)商业信用的作用和局限性

①作用:存在稳定经济联系的工商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活动,润滑着整个生产流通过程,促进经济发展。

②局限性:规模限制(以产业资本为度);严格的方向性;时间上的限制。(4)商业信用工具——商业票据

①定义:商业票据是以信用形式出售商品的债权人,为了保证自己的债权所掌握的一种书面债权凭证。它具有四个特点:商业票据是商业信用的票据化;其票面必须载明特定的内容:票据名称、金额、付款人、支付日期、发票人签字等;具有不可争辩性;票据具有流动性。

②商业票据种类:商业本票(commercial paper):商业本票是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发出的支付承诺书,承诺在约定期限支付一定款项给债权人;

商业汇票(commercial bill):商业汇票是由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的支付命令书,命令他在约定的期限支付一定款项给第三人或持票人。(5)商业信用在中国

商业信用这个概念的典型含义是买卖交易中延期支付货款,但在中国的经济术语中它往往泛指一切在企业之间所发生的信用关系。还有一个“强制商业信用”的说法,是指本应支付的货款而拖欠不付这类现象。“强制信用”与一般商业信用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在商品买方强制拖欠货款的情形下发生的;后者是在商品卖方主动提供,或经买卖双方磋商之下形成的。强制商业信用违背了商品经济下交换与借贷的基本原则,实际是拖欠方对被拖欠方财产的侵犯行为。

2.银行信用(1)定义

银行信用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向职能资本家和其他债务人提供的信用。银行信用以金融机构作为媒介,借贷对象直接就是处于货币形态的资本。(2)特点

①主体:债权人是货币资本家和银行,债务人是职能资本家、国家及其他债务人;

②客体:单一形态的货币资本。克服商业信用在规模、数量、方向上的局限性;

③能力和作用范围大大提高和扩大,克服信用能力和作用范围上的局限性;

④与产业资本动态不完全一致。(3)银行信用工具

①银行券

②支票

③金融债券(4)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

①定义:直接融资是指资金的盈余方和赤字方在金融市场上直接沟通。间接融资是指资金的盈余方和赤字方通过金融机构实现资金余缺调剂。

②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各有其优点和局限性

直接融资的优点:供需双方直接联系;有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筹集的资金可长期使用。

直接融资的局限性:双方在资金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受限多于间接融资;风险比间接融资大。

间接的融资优点:银行、金融机构能集聚巨额资金;间接融资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