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妈妈这样教自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9 23:43:37

点击下载

作者:赵丽荣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德国妈妈这样教自律

德国妈妈这样教自律试读:

教养情境模拟测验表

你的教养观是哪一种?是严格虎妈、使命必达的直升机父母,还是自律甚严的德国妈妈?在翻阅本书前,通过下列45种教养情境模拟,勾选出你的教养方式。这份表格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教养不能复制,但通过这份表格,爸爸妈妈可以更清楚自己的教养模式,也可以进一步看看德国妈妈怎么处理这些让父母头大的教养问题哦!(各题后页码为本书相关主题的参阅页码)

1.你认为什么是真正“爱孩子”的表现?(P002)

□把孩子当成小花,悉心呵护,给他吃最好的、玩最好的。

□把孩子当成大树,不加以干涉,任其自由发展。

□将孩子视为参天大树和娇嫩小花的结合体,同时培养其温柔与独立的性格。

2.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如预期,你会怎么做?(P006)

□请学校多布置一些作业,让他反复练习,加强记忆。

□严格限制孩子的玩乐时间,使其将心力全部放在课业上。

□确定孩子已经尽力就好,帮助他培养其他兴趣与能力。

3.孩子向你提出饲养宠物的要求时,你会怎么做?(P011)

□告诉他“只要考第一名就能养宠物”。

□绝不答应,因为宠物会传染疾病,对孩子的健康有害。

□要求孩子承诺会独立照顾宠物并学习必要的知识,再让他养。

4.听到孩子随意改编你熟悉的童话故事或歌谣时,你会有什么反应?(P020)

□立刻纠正,告诉他正确的情节或词曲内容。

□赞赏他的想象力,并鼓励他为更多故事设计不同的结局。

□感到烦恼,担心这是一种反社会行为。

5.如果朋友带了礼物给你的孩子,孩子收下后没有说“谢谢”,你会怎么做?(P024)

□礼仪是一种社会化的行为,等到孩子长大了就会懂,不需要特别教导。

□先向朋友道谢,再提醒孩子应该向对方说“谢谢”。

□痛斥孩子不懂礼貌,要他立刻去墙角罚站。

6.你会让孩子做家务吗?(P029)

□当然不会,家务是父母该做的,孩子只要负责把书念好即可。

□让他学习做一些能力所及的事,训练其独立性。

□孩子太小,家务做得不好会导致挫折感,所以不该让孩子做家务。

7.在马路上看到有人乱丢垃圾,你会怎么做?(P033)

□照相举报,赚取检举奖金。

□既然别人都乱丢,自己也可以这么做。

□捡起来丢进垃圾桶,并且告诉孩子“不可以乱丢垃圾”。

8.寒流来了,孩子穿着一件薄薄的上衣就要去公园玩,你会怎么做?(P037)

□为了不让孩子感冒,要他立刻多加几件衣服。

□等到孩子着凉后,再狠狠教训他一顿,以后他就不敢了。

□提醒孩子,但是如果他说不冷,就尊重他的感觉和意愿。

9.如果孩子每次购物都买一个塑料袋,你会怎么做?(P042)

□提醒他“即使塑料袋很便宜,但这仍是一种浪费行为,以后一定要随身携带购物袋”。

□反正塑料袋很便宜,所以没关系。

□孩子拿不动太多东西,而且忘记带购物袋很正常,不用过度反应。

10.如果孩子喜欢阅读课外读物,你会怎么做?(P046)

□如果孩子功课很好,就不必干涉;反之,则没收课外读物。

□孩子无法分辨课外读物内容是否健康,等他大一点再说。

□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并根据他的年龄,挑选具有启发性的课外读物。

11.孩子不小心跌倒的时候,你会怎么做?(P050)

□孩子的身心都很脆弱,要立刻冲过去抱他起来,给予安慰。

□先检查孩子的伤势,确定没问题后,鼓励他自己站起来。

□碰撞跌倒很正常,不必理会。

12.当你带着孩子去公园玩,看到有人跨越栏杆、不遵守公园规定时,你会怎么做?(P054)

□告诉孩子喜欢花就可以摘下来玩,反正明年还会再开的。

□视而不见,避免在孩子面前与人发生冲突。

□前去劝阻,并且告诉孩子“这是不对的行为,要遵守公园的规定”。

13.如果你答应孩子下午5点10分去接他放学,但因为中途有事,5点30分才到学校,这时候你应该怎么做?(P058)

□告诉孩子“计划赶不上变化”,迟到是难免的事,借此训练他的耐心。

□发现时间快到了,先打电话给老师,请他转告孩子,接到孩子之后要跟他解释迟到的理由,并向他道歉。

□问他这20分钟都在做什么,借机教育他要把握时间做功课。

14.答应周六带孩子去游乐园玩,当天却临时被通知要加班,你会怎么做?(P062)

□为了不让孩子失望,趁他还没起床之前赶快出门,回家后再告诉他原因。

□向孩子说明取消计划的理由,向他道歉,并给予适当补偿。

□抱怨公司,借此提醒孩子“爸爸妈妈工作很辛苦”,要他学会体谅。

15.想要让孩子喜欢音乐,你应该怎么做?(P070)

□帮孩子报名音乐班,并且要求他每天练习,养成习惯。

□告诉孩子“你看小明、小华好厉害,会弹钢琴,不像你什么都不会”,激发他的好胜心,主动报名音乐班。

□先培养自己对音乐的喜好,经常在家里听音乐,让孩子耳濡目染。

16.和另一半意见不合,即将发生争执,你会怎么做?(P074)

□不要避开孩子,因为他是家中的一分子,要让他知道家里发生的大小事。

□回到房间讨论,不在孩子面前争执,以免影响他的情绪。

17.应该怎么做,才能向孩子证明你的爱?(P080)

□买很多衣服、玩具给孩子,让他衣食无缺。

□每天问孩子功课做完了没,让他感受到父母的关心。

□经常抱抱孩子,对他说“我爱你”。

18.如果你希望孩子多学习一些课外知识,想要帮他报名相关课程,他却极力反对,这时候你应该怎么做?(P089)

□告诉他已经交钱了,不能浪费,先去把这几堂课上完再说。

□告诉他社会竞争很激烈,如果不多学一点东西,长大之后就会跟不上别人。

□带他去试听,如果他还是不想上课,就不勉强。

19.当你要孩子去做作业,他却想要看电视,并且为了这件事情和你顶嘴、争辩,你该怎么做?(P097)

□跟父母顶嘴是不礼貌的行为,一定要立刻制止。

□孩子不懂事情的轻重缓急,要规定他做完作业才能看电视。

□鼓励孩子表达想法,并引导他如何有效安排时间。

20.如果你发现自己误解了孩子的意思而妄下结论,扭曲了孩子的想法,你会怎么做?(P101)

□没关系,下次注意就好了。

□向孩子道歉,承认错误,请他再说一次,并认真倾听。

21.如果发现孩子和一位异性同学走得很近,甚至做出一些亲密举动,你会怎么做?(P108)

□和孩子约定,每次都考第一名就可以谈恋爱。

□告诉孩子“等你长大之后才能谈恋爱”,阻止他和那位同学继续来往。

□乐见其成,让孩子提早学习爱与被爱的能力。

22.孩子犯错时,你会施以体罚吗?(P113)

□不论是什么样的错误,都不该体罚孩子,以免在他心里留下伤害。

□平时不会,但如果犯了大错,会用棍子痛打一顿,让他汲取教训。

□会施以柔和的体罚,例如打屁股、不准看电视、面壁思过、关禁闭等。

23.如果孩子还没吃完晚餐,就说“我吃饱了”跑去玩,你会怎么做?(P130)

□他一定还没吃饱,只是贪玩,所以要求他必须立刻坐回餐桌上把晚餐吃完。

□孩子爱玩是天性,但为了避免他吃太多零食,所以要喂他吃完正餐。

□既然孩子不好好把饭吃完,就表示他不饿,不必强迫。

24.发现孩子的缺点时,你会怎么做?(P138)

□每个人都有缺点,没必要大惊小怪。

□为了不伤及孩子的自尊心,要避免提及。

□多赞美孩子的优点,找机会和孩子讨论,引导他改掉缺点。

25.当你发现孩子没有把课本放进书包就急着去上学了,你会怎么做?(P142)

□孩子没带课本会被处罚,立刻帮孩子拿去学校。

□打电话到学校,叫孩子赶快回家拿课本。

□不管他,让他被处罚,汲取教训。

26.如果孩子和你约定好每周三都要帮忙洗碗,某天吃完饭后他却说功课太多做不完,不洗碗了,你该怎么做?(P152)

□要求孩子按照约定行事,让他了解不可以随便破坏协议。

□这次先帮他做,下次再要求他补回来。

□功课比较重要,偶尔不做家务没关系。

27.孩子放学回家,立刻脱下脏衣服扔得满地就跑去玩了,你会怎么做?(P156)

□帮孩子收拾,上课累了一天,放松一下也是应该的。

□和孩子约定好“自己的事自己做”,要求他以后自己把脏衣服丢进洗衣机。

□孩子都是这样,帮他多买几件衣服就好了。

28.当孩子违反规定被你处罚,他的奶奶站出来为他说情,你该怎么做?(P160)

□看在长辈的面子上,放过他一次。

□告诉奶奶“我的孩子我自己教,不用你管”。

□坚持处罚,再私下和长辈沟通“让孩子遵守规范”的重要性。

29.孩子因为贪玩忘了写作业,想起时已经过了就寝时间,你该怎么做?(P164)

□先骂他一顿,再帮他把作业写完。

□要他立刻去睡觉,隔天被老师处罚,汲取教训。

□要求他熬夜把功课写完。

30.如果孩子和别人争抢玩具,你该怎么处理?(P168)

□要孩子把玩具让给对方,再买一个新的给他。

□斥责孩子,因为这是没有教养的行为。

□问清楚是谁先拿到玩具,先拿到的先玩。

31.进入孩子的房间之前,你会先敲门吗?(P174)

□不会,他现在还不懂,等到他年龄大一点,我就会敲门。

□会,要以身作则,从小处培养孩子的礼仪。

□不一定,如果觉得他在做坏事,就要立刻进去查看。

32.吃完晚饭,孩子抢着要洗碗,外婆却说“你会把碗打破”“你洗不干净”“你个子太矮”等,不让他洗,此时你会怎么做?(P180)

□避免冲突,等到下次外婆不在家,再让孩子洗碗。

□孩子确实常把碗打破,为了避免浪费,等他长大一点再说。

□让孩子先去洗碗,再告诉外婆“孩子愿意主动做家务,就要给他尝试的机会”。

33.如果孩子在公园玩的时候,被其他小朋友不小心撞倒,两人发生争执,你该怎么办?(P189)

□告诉孩子“别人撞你,就要撞回来,不然以后容易被欺负”。

□一个巴掌敲不响,立刻制止之后,两人各打一下。

□告诉孩子“他是不小心的,要原谅别人的无心之过”。

34.孩子的作业做得很慢,还一直做错,觉得自己很笨,你会怎么做?(P192)

□告诉孩子“你确实不太聪明,所以要比别人更努力”。

□告诉孩子“你是我生的,怎么会笨呢?一定是你上课不够认真”。

□告诉孩子“你不笨,只是还没有学会而已”。

35.孩子跟你说这次想考前三名,回来之后却告诉你三科之中有两科不及格,此时你该怎么做?(P196)

□帮他制订学习计划,增加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时间。

□要他戒除随便夸海口的坏习惯。

□只要确认孩子尽力了,就抱抱他,勉励他下次要更努力。

36.孩子在公共场合想要唱歌,但他五音不全,你会怎么做?(P204)

□欣赏孩子勇于表现自我的精神,给予鼓励。

□这是孩子自大的表现,应该予以制止,并要求他懂得内敛。

□歌声不好就该藏拙,要求孩子以较擅长的舞蹈代替唱歌。

37.当邻居跟你说“我的孩子这次数学考了100分,你的孩子只考了70分”,你会怎么回答?如果孩子在旁边,你会怎么说?(P210)

□“没什么了不起,我的孩子只是不想念书,否则考100分对他来说轻而易举。”

□“要你管,也不看看你的孩子英文多烂!”

□“哇,你家孩子好棒!我的孩子也不错,这次有进步哦。”

38.孩子上了小学一年级之后,告诉你从今天开始要自己上学和放学,你会怎么做?(P217)

□小学一年级时还欠缺应变能力,容易发生危险,等他长大再说。

□欣然同意,并且教导他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39.有一天,你看见孩子在写日记,他看到你之后立刻将日记收进抽屉里,你会怎么做?(P220)

□尊重孩子的隐私权,绝不看他的日记。

□为了避免孩子误入歧途,应该随时掌握他的动向,等他隔天去上学后,再进他的房间看日记。

□告诉孩子:“亲子之间不该有任何秘密,我想要了解你的内心世界,给我看日记好吗?”

40.在公园里,孩子看见一只非常可爱的小狗,想趴在地上学狗爬,你会怎么做?(P233)

□先帮孩子铺好垫子再让他趴上去,之后立刻用湿纸巾帮他擦手。

□严厉制止,因为地上很脏,而且这个动作很不雅。

□让孩子自由玩耍,不加以干涉。

41.如果孩子已经拥有满屋子的玩具、书籍,却仍然想买新的东西,你该怎么做?(P235)

□孩子想要什么都应该买给他,满足他的需求,否则会造成他从小缺乏安全感。

□严厉回绝,告诉孩子“家里很穷,买不起”。

□让他整理不需要的旧东西,和邻居或同学交换玩具、书籍,培养爱物惜物的观念。

42.发现孩子将多余的零用钱省下来买玩具时,你会怎么做?(P241)

□表示他的零用钱太多,应该扣除一些。

□给予赞美,并为孩子在银行开户,引导他将多余的零用钱存进去。

43.过年期间,孩子很快就把压岁钱花完了,想再向你要钱买玩具时,你会怎么做?(P244)

□给他钱,告诉他下次不可以这样。

□斥责他太浪费,处罚他一个月不能领零用钱。

□不给他钱,并且教他如何妥善规划、运用压岁钱。

44.某天你依照孩子的要求买了一个玩具给他,过了几天他却说那个玩具不好玩,想要重新买一个,此时你会怎么做?(P249)

□孩子还小,不明白自己真正的需求,所以应该再买一个玩具给他。

□不买给他,让他知道做任何决定之前必须想清楚,做决定之后就不能后悔。

45.去银行存钱时,你会带孩子一起去吗?(P252)

□不会,小小年纪就接触金钱的世界,会让孩子变得贪婪。

□会,要让孩子从小建立金钱观,了解正确的理财方法。

把孩子教好,有为者亦若是!

——洪兰(台湾中央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

讲到德国人,大家心中都有一个印象浮现:循规蹈矩,一丝不苟。若问为什么?一般人会回答:“民族性。”如果打破砂锅问到底,再问:“这民族性是怎么来的?”能回答出来的人可能就不多了。从《德国妈妈这样教自律》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答案: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

作者随着她先生去德国留学,在德国住了几年,生了个女儿欣欣。从对欣欣的教养上,我们看到了德国父母教养小孩子的方式,终于了解到德国人的一丝不苟不是在于他们的基因,而是在于父母教养孩子的观念和态度。

我去美国留学时,教授说:实验心理学如果不是从德国开始,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他说这是因为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为了了解记忆的本质,在1885年,让自己背一百个没有意义的音节,如PYD、XTB,当能背到百分之百后,过两小时,测试自己,看记忆剩多少,过了八小时、过了二十四小时,不停地测试自己,看记忆还剩多少,终于画出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我记得当时坐在我旁边的美国学生说:“真服了这些德国人,像这种实验给我1000美元我也不做。”我那时虽是穷留学生,但颇有同感。这么辛苦繁琐的实验只有德国人会去做它,而且重复100次,直到确定效果为止!

后来上人类学课时,教授要我们比较德裔、意裔和墨裔的美国人的人格特质和行为,果然又看到民族性的不同。老师说,什么叫民族性呢?就是你祖先做事情的态度,祖先的态度怎么流传下来的呢?通过教育,通过世世代代的家庭教育,把做事情的精神传下来。作者性急,在等红绿灯过马路时,对面的灯一变黄,自己这边还未变绿,就抢先走,结果被德国太太骂,因为作者不遵守交通规则,更重要的是,作者在孩子面前做了坏的榜样。看到德国人这么注重身教,就知道这个日耳曼民族不论怎么战败,一定会再站起来,因为她敬业、守法、刻苦耐劳的立国精神已经通过教育,在国民的脑海中根深蒂固了。

作者讲到德国母亲教孩子环保那一章,我特别有感触。最近我去公私立中小学校长研习会演讲,我发现会场纸杯、免洗筷满天飞,校长们居然在学校推环保,自己却不环保。当大人说一套做一套时,我们能期待什么样的结果呢?书中房东太太不准她女儿买塑料袋是有道理的,一个一百年都不会降解的东西,怎么可以乱用呢?

民族性是一个民族立国的精神,看到了人家,想想自己,他山之石可以攻错,曼德拉(Nelson Mandela)说:“教育是用来改变世界的最威猛的武器。”这句话很好,只要我们肯花时间和心力去教孩子,我们一定也可以把孩子教好,有为者亦若是,且看今朝!

愿意学习的母亲,是孩子幸福最大的保障

——洪雯倩(《在维也纳,慢慢教孩子》作者)

愿意学习的母亲,是一个孩子幸福的最大保障;而有个“一点就通”的母亲,更是孩子前世修来的最大福分。因为这不仅是奠定亲情的坚固基石,更是孩子将来的发展能不能海阔天空的前提条件。

在书中的字里行间,我看到一对来自中国的父母,除了奋力克服障碍、战胜异地求学的一切挑战之外,更勇于接受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的冲击与洗礼。为的,不外乎是下一代能健康、磊落地成长。

继“虎妈”的教育观点在西方引起激烈讨论后,我感觉到一股隐隐的不安:西方对中式教育的不解,以及华人对西方世界人性自由的向往。两者,像僵住的孩子,立在河的两岸对峙着。

我必须指出,基本上,德语系国家的价值观,包含自我价值的认定、处世原则,甚至做事方法,和华人世界的准则是相反的。我们认为很好、很能干的,在欧洲(多数西北欧国家中)人的价值观里,可能会很不以为然;而他们的一举一动,在华人眼里,则多属于不知变通的不近人情。但是,面对教养问题的时候,是面对自我、面对人性的时刻,作者借由与孩子的一同成长,来反观我们习以为常的种种,也就是和自身的成长经验重新对话。这份用心,在一个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里得到辩证、得到启发、得到省思;一个母亲,也将兼容并蓄,从不同文化思维里得到意想不到的养分。

我们常说德国人很“务实”,会造高级、耐用的奔驰车,节俭,努力地工作,现在甚至在拯救欧洲金融。但事实上,他们在教育过程中,做了很多“不务实”的事,包括:鼓励孩子接触音乐艺术、从事阅读、去森林散步、借由辩论培养抽象思维。只是,他们在做这些事时,都秉持“不做到彻底,甚至完美,绝不放手”的“踏实”态度。这真金不怕火炼的背后,是来自一种尊重、细腻,同时勇于面对错误的教导方式,也就是说:宁可面对缺陷,也不愿意欺骗自己。

此外,光是辩论、顶嘴这件事就让很多华人父母受不了了。与生俱来的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大概是很多华人父母在面对海外的第二代时,所感叹的时不我与。偏偏,德国教育鼓励辩证,鼓励批判性思考;要孩子从自己的动手实践里,自己体验生命的分量。这样一来,一个人也不至于对他人言听计从,人云亦云,并请父母代为“设计”生涯规划了。

表达情感的方式,每个文化都有所不同。有“含蓄”的,有“无畏直言”的,这些都可以。简单地比喻:西方如“墨家”,主张兼爱天下,人和人之间是并行线、平等的;而东方是“儒家”,人我彼此的关系是上下的、有阶级之分。不论怎样,在这广袤的坐标上,我相信,以“爱”为定点时,一定能找到一个进退有则、兼容并蓄的立足点。祝福他们!

养成自律的必备能力

——秦梦群(台湾政大教育学院特聘教授)

中国台湾省近年来受到少子化影响,独生子女的人数扶摇直上,他们往往集父母宠爱于一身。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时时刻意保护子女,希望能完全满足孩子的需要,并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家长规划子女人生的每一步,尽力避免孩子迷失方向,甚至误入歧途。影响所及,父母虽用意良善,却默默地扼杀着孩子的自主能力。孩子不该只是父母的附属品,而是一个完整独立的个体。现今社会环境瞬息万变,孩子在学校考试获得高分,并不代表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精神,使其能够勇于面对各种问题并解决问题,才是父母所应该正视的。《德国妈妈这样教自律》这本书以华人在德国之生活作为背景,向读者展现了德国的风俗民情,以及德国人的教育理念与方法。本书共计8篇,各章节分别以简短的小故事切入,从书中人物的互动中体现德国式的教育理念。在前3篇中,强调应将孩子视为完整的个体,无论是在学业、礼仪、爱心、节约、守时、诚信、环保教育等上,都应让孩子自我省思并主动学习,将学习到的一切体现在生活当中,而这也需要父母以身作则,父母应成为子女的好榜样,同时也应尊重孩子,尽量地为孩子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与自由选择的权利。

此外,本书也强调培养孩子的挫折容忍力与建立生活规矩。通过“磨难营”的训练,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不足,知晓犯错后必须承担之后果,避免过度溺爱孩子。例如,旅行时忘了带食物就得挨饿,衣服穿多了反而容易感冒。另外,建立生活规矩,让孩子在犯错时知道规范的存在,得以检讨反省,孩子犯错若仅仅是说教或责骂反而会让孩子无所适从,甚至造成亲子间的对立。

本书特别强调培养孩子的自主精神,提供自由空间培养其独立的思维能力。孩子的良好品格与主动精神皆应从小培养,避免其习惯依赖他人,借由主动的思维与行动,也能提升子女的自我概念。此外,视孩子为独立的个体,凡事不要与他人作比较,才能让其真正“做自己”,由自身建构出自我未来的蓝图。

难能可贵的是,本书强调理财教育的观念,认为理财并非成年人专利。通过适当的引导,也能让孩子学习正确的金钱消费方式,避免过度挥霍,提升未来自身财富的积累。实务做法如为孩子开立银行账户、买额外的东西要记账、让孩子记住乱花钱的教训、带孩子一起去银行存钱等。

华人父母认为,学习是为了考试获得好成绩;德国父母却认为,学习是为了学习生存能力。得到高分,却失去自理生活的基本能力,使孩子成为家中的“小皇帝”,如此孩子未来实难以立足于社会。德国父母强调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教养观念,值得国内家长与教育工作者加以省思。自律是民主社会的必备能力,为了未来的主人翁的幸福,国内家长需要加把劲了!

德式教育的独特坚持——生活、纪律、尊重、快乐学习

——沈佳慧(知名亲子教养作家)

当编辑请我为这本书写推荐文的时候,我很爽快地答应了,而看到完整的书稿时才发现,其实我早已看过这本书的简体版了,加上我旅居德国多年,曾经亲临和体验德国教育现场,因此更心有戚戚焉。

我常想,我们这一代都有“我们都是这样被揍大的”的共同经验,许多人延续着自己父母的教育方式,认为不打不成器,只有棍棒下才会教出好孩子,但在德国人的观念中却不是这么回事。因为,打的次数频繁就等于没打过,因而德国的父母会用各种方式让孩子记住错误的教训。

尤其在我旅居德国后,更发现德国的老师、父母竟然可以教出很听话、守规矩的孩子——他们坚持教养原则,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尊重他们,从小培养孩子的思考力,这都是德国父母和老师坚持的教育目标。德式教育也善于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孩子的教育方式,不流于暴力或过分宠溺,是很重要的课题。在现今少子化的影响下,教出有担当、有责任感、能自律的孩子,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

我们都知道,孩子渐渐成长,应尽可能地不要干涉太多,多鼓励孩子自主学习,道理虽然明确,却是大部分家长都很难做到的。大多数孩子的时间都被父母填满了:课后补习班、才艺班、英文课、舞蹈课、钢琴课……仿佛孩子一刻没有学习就会落后。相对地,德国的孩子空余时间很多,与自己对话的时间也很多,因为德国的师长认为,孩子有自己的思考空间、勇于面对自己、知道自己要什么,在成长的路上才会勇往直前、披荆斩棘。

通过作者在德国的生活经验与见解,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德式教育的独特坚持——生活、纪律、尊重、快乐学习,而这也是值得为人父母者学习的地方。

不当“孝子孝女”,德式教养好方法!

——颜徽玲(知名译者、德国媳妇)

答应出版社为本书写推荐文时,凑巧参加了一场德国“台湾妇女会”的“婆婆妈妈”讲座,有幸听到一些教养成功的妈妈分享她们的亲子相处之道。这些成功的妈妈一样来自中华文化,嫁作德国媳妇,处在两个文化之间,成功汲取两种不同教养方式之长,教出彬彬有礼、体贴又善解人意的孩子。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孩子课业学习自动自发,不需父母耳提面命督促指导。这让我突然有一种“啊哈”的感觉,原来德式教养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教育,实效重于理论。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守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跌倒了自己站起来,等等。书中提到的几点更令我想不停地点头称赞,例如让孩子养成上图书馆的习惯,从阅读中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手工课让孩子跟着做,而不是帮他们把一切安排妥当,等等。

我的女儿现在8岁,在学校已经开始上烹饪课(男孩女孩一起),现在在学习怎么做比萨,还可以在图书馆待一整天,不需要父母来“娱乐”她。反观一些华人孩子,动不动就会喊“妈妈,我好无聊,我们现在要做什么”。我忽然庆幸德式教养法让我得以偷闲,不用当“孝子孝女”。

话说回来,我还是要套用孔老夫子的话——因材施教。德式教养的铁律虽多,但并不是每条都拿来照表抄课就好,观摩别的文化如何教养孩子时,也给我们更多启发灵感的机会,聪明的父母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但是有一条德式自律教养绝对全世界通用,那就是肯定孩子的优点,你会发现孩子的眼神在发光!

前言 教出好孩子,德国父母这么做

德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之一,不仅经济发达,环保意识高涨,国民素质也比较高。举例来说,德国人非常理性,做事一板一眼,富有爱心,注重公德,遵守秩序。这些素质都是与生俱来的吗?当然不是。这是由于德国非常重视教育,不论是学校或是孩子的父母,都十分重视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希望孩子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不仅身体好、成绩好,更有高尚的品德与个人魅力。

德国的父母是如何教育孩子、培养孩子的呢?他们不仅严谨育儿、言传身教,而且十分尊重孩子,尽量给予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与自由选择的权利,注重孩子坚强、独立、宽容、节俭等性格的培养。同时,德国父母也十分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不让孩子成为温室里的花朵,希望孩子能够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那么,德国父母的具体做法是怎样的呢?本书以作者在德国的生活与经历为主轴,不仅向读者展现了德国的风俗民情,还提供了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方法,有些观念甚至是我们闻所未闻、完全颠覆传统的做法!例如家境再富有也不能给孩子太多零用钱,为孩子制订学习计划是犯法的,大人必须尊重孩子谈恋爱的权利,父母做错了也应该向孩子认错,等等。

本书共分为8篇,将严肃的教育理念与方法融入轻松的生活故事,读来发人深思、让人莞尔,使读者深刻感受到德国父母对于教养孩子的良苦用心,从而帮助读者改变教育方法,避开错误观念。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因此,父母总希望让孩子吃最好的、玩最好的、上最好的学校。这是爱孩子的表现吗?想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孩子,就好好读一下这本书吧!

PART 1 能力大于成绩

——让孩子成为独立、完整的个体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更不是父母未完成梦想的接力者。想要教育好孩子,首先应该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在这方面,华人家长做得不太好,而德国家长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他们努力将孩子培养成一个﹁完整﹂的人,帮助孩子健康地成长,而不是只让孩子考高分。

01 学着探索、闯荡的孩子才会坚强

随着“独生子女”现象越来越普遍,家长们对于孩子的爱有增无减。然而,爱孩子就是让他吃最好的、玩最好的、上最好的学校吗?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是把孩子当成了花朵。而德国父母不仅把孩子当成花朵,更当作大树——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阳光、雨露,更需要经过风雨的历练。

在我还没有孩子之前,由于受到传统家庭教育观念与方式的影响,总觉得让孩子吃好的、玩好的就是“爱孩子”“看重孩子”“珍视孩子”的表现。但另一方面,因为我曾经担任外国孩子的老师,觉得华人父母这种教育方式与理念又有些缺点。

到底有什么缺点呢?我始终没有找到答案。

到了德国之后,我才渐渐了解:华人家长并不懂得珍视孩子。也许我这样说,会让很多人感到不解,甚至引起强烈的反感与抨击。我们既然能给孩子最好的生活条件,怎能说是不珍视孩子呢?面对这类反驳,我不愿说太多,只想告诉他们:溺爱并不等于爱。但是即便我反复提醒,他们也不见得明白,我就干脆闭上嘴,不再说话,以免伤了和气。

那么,到底怎么做才算是珍视自己的孩子呢?陪着留学的丈夫在德国待了一年之后,我们有了自己的女儿欣欣,我才真正找到了其中的答案。

溺爱不是爱,要让孩子健康成长

按照德国当地的习俗,生了孩子之后要第一时间通知亲朋好友,并且邀请他们来家里做客。于是,在欣欣出生的当天晚上,老公就拿着手机一个接着一个打电话。

欣欣出生之后的第三天,老公的同学、朋友,甚至他的导师也带着太太来家中做客。看着他们带来的礼物,我突然发现:每个礼物的包装盒上面,都有两种图案——参天的大树和美丽的小花。就像中国人结婚时贴的“囍”字一样,虽然形状各异,却非常喜庆。“这是不是有什么寓意呢?”我随即向老公的导师鲁尔克恩先生提出心里的疑问。

听到这个问题,鲁尔克恩夫妇相视一笑,非常和蔼地对我说:“在德国,我们都把孩子看成是大树和小花的结合体。孩子既是大树,也是花朵。”

看到我一脸疑惑,鲁尔克恩先生继续说明:“大树代表着坚强的性格,也有不断发展、超越自己的意思;而花朵则代表着个性的、美丽、纯洁,某些时候也代表着甜蜜和温馨。”“哦,原来是这样啊!”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你是不是觉得我们的想法很矛盾啊?”鲁尔克恩的太太笑容满面地问我。很显然,她也从我脸上看到了疑惑。“没有。谢谢你,鲁尔克恩先生,你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连忙否认。“珍视孩子并不是要溺爱孩子,而是要帮助孩子健康地成长。”“溺爱孩子?不,不,不,那千万不行,那样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我可不想可爱的小欣欣毁在你们手上,哈哈哈!”德国人的爽朗和直接在这段话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说实话,刚来德国时,我很不习惯这种“爽朗和直接”,因为东方人讲究的是“含蓄”“点到为止”。现在我才明白,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无非是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是真的为了孩子好,而不是一句空话。

听了我们的对话之后,老公的朋友和同学们纷纷各抒己见。他们多数也都已为人父母,有不同的教养经验,甚至自告奋勇,要充当我们的“教养顾问”。能有这样一群免费顾问,我们当然是乐得“坐收渔利”。

就在小欣欣出生之后的第三天,我有了自己的“德国教育顾问团”,看来小欣欣不会“毁”在我们手里了。

德式自律教养01 孩子像花也像大树,需要呵护更要历练

把孩子看成是参天大树和小花朵的结合体,这种观念在德国家长当中非常普遍,而对于我们来说,却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如果不是鲁尔克恩教授的解释,我真的很难明白其中的内涵。

吃了午饭之后,朋友们准备回去了。老公出去送他们,我一个人躺在床上,看着身旁熟睡的小欣欣,脑海里回荡着鲁尔克恩教授的话,不禁开始反思华人亲子教育存在的问题。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总是娇滴滴,脆弱得不堪一击?是不是因为我们只把孩子看成花朵,而没有把他看成大树呢?

太溺爱孩子,会让他成为温室中的小花朵,不会经历风吹雨打,更没有独自探索、闯荡的机会。很多父母甚至从一开始就帮孩子规划好了未来的人生之路:长大之后应该做什么、应该读什么样的学校、考哪所大学、住在哪里、找什么样的伴侣……孩子在享受衣食无忧的生活的同时,也失去了锻炼独立性的机会。“老公,幸好小欣欣是在德国出生,不然她肯定也是温室中的小花朵,真的会被我们‘毁了’。”丈夫回来之后,我很庆幸地说。“是啊,以前总觉得自己的教育水平相当高,教育好一个孩子绝对没问题。可是来到这里才发现,我这个大学教授的水平还不如德国一个普通的家长。如果按照我们原有的观念来教育孩子,结果有可能大不相同!”丈夫帮小欣欣拉了拉棉被,连连摇头地说。

那天,我们将礼物盒上的参天大树和小花朵剪下来,贴在小欣欣的房门上。一来是为了装饰,二来是为了提醒自己。“孩子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翁”,看到德国人的教育理念之后,我们确实需要反思:长期这样下去,我们的社会将如何发展呢?德国能够在“二战”之后迅速崛起,是否和它优秀的教育方式有关呢?如果我们不改变自己的某些教育理念,就极有可能错过培养参天大树、亲近小花朵的黄金期!

这样一来,将是孩子的损失,也是我们人生的一种损失。在德国,我们都把孩子看成是大树和小花的结合体。孩子既是大树,也是花朵。大树代表着坚强的性格,也有不断发展、超越自己的意思;而花朵则代表着个性的、美丽、纯洁,某些时候也代表着甜蜜和温馨。

02 成绩重要,还是能力重要

孩子的学习成绩重要,还是能力重要呢?在德国,家长也希望孩子成绩好,只不过,他们很少将自己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而是更重视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既要学业好,更要能力强。

在小欣欣半岁的那年夏天,隔壁邻居家的小儿子鲁克要上小学一年级了。在附近众多的小学之中,小鲁克挑中了莱茵小学。虽然附近还有一所伯尔尼小学也很不错,但小鲁克还是执意要去莱茵小学。

莱茵小学到底有什么地方吸引他呢?

小鲁克来我们家玩的时候,一直向我们炫耀他的学校有宽大的操场、崭新的足球场、明亮的钢琴房,最重要的是,那里还有两张乒乓球桌。小鲁克知道我们来自中国,中国人打乒乓球很厉害,所以经常缠着老公和他“切磋”。

难道这就是小鲁克选择莱茵小学的原因吗?可是据我所知,小鲁克所说的这些设施,附近的伯尔尼小学也有,他为什么没有选择它呢?更何况,伯尔尼小学离家更近,和他父母上下班的方向也一致,只要他愿意,就可以坐父母的车上下学。

既然这些不是主要的原因,表示还有一些情况是我不了解的。于是,我决定等他上学报到的那一天跟去看看,顺便了解一下德国的小学教育,为将来小欣欣入学做好准备。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毕竟我们还不确定能在德国待几年。不过多了解一些总是没有坏处的。

死知识和活能力,都是学习

等了两个星期之后,小鲁克上学的时间到了。看着他蹦蹦跳跳、迫不及待的样子,我突然回想起自己的童年。记得刚上小学的时候,穿着新衣服、背着新书包,也像眼前的小鲁克一样,高兴得不得了。想到这里,我又不由得担心起来:现在的小鲁克会不会和当年的我一样,高兴了三天之后,就满心沮丧,再也不想去上学了?

带着这种担心,我与小鲁克向莱茵小学走去。

来到莱茵小学,发现校长纳尼女士正站在校门口迎接孩子们的到来,并且亲自带着家长到各个教室办理手续。

纳尼女士很忙,但听说我这个外国人想了解他们的学校以及教育方式时,还是十分高兴地和我交谈。纳尼女士告诉我,德国小学为四年制,一、二年级的学生每天只有上午在教室里上课,并且每天只上四小时,无论期中还是期末,都无须考试;三、四年级每天上课五小时,每个学期的德语课考试只需写两篇作文即可,数学考试也只有两次,并且是翻书测验。“那么剩下的时间都在干吗?”我好奇地问纳尼女士。一听到我这么问,纳尼女士显得有些不可思议:“剩下的时间?玩啊,不然还能干吗?”“难道这些孩子没有家庭作业吗?”我继续问道。“低年级学生没有家庭作业,三、四年级学生的家庭作业通常可以在半小时至一小时内完成,内容不超出授课范围,孩子们基本上都能独立完成。”“没有家庭作业?天啊,德国孩子真是太幸福了!”我不由得赞叹道。“我们对家庭作业的要求不严格,认为孩子只要在上课时听懂就可以了。和你们亚洲的教育方式不太一样。”“在德国,注重的是培养孩子的能力,而不是要求考高分。如果只是片面地要求高分数,孩子们学到的只是死知识,而不是活学活用的能力。”

显然纳尼对于亚洲的教育现状非常清楚,她接着说:“以我们学校来说,除了每天的一般课程之外,还会有一些主题课程,例如园艺、生物、光学、烹饪、缝纫、手工、钓鱼、野外求生等。”“你知道小鲁克为什么喜欢这所学校吗?”“据我所知,小鲁克除了喜欢打乒乓球之外,最喜欢的主题课程就是钓鱼了。在附近的学校之中,我们是唯一开设这门课的学校。当然,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参加,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

向我介绍这所学校的时候,纳尼校长一脸的自豪,而站在旁边的小鲁克看来异常兴奋,显然对未来的学校生活充满期望。“在德国,孩子们会不会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对学校产生厌倦的情绪?”我又杞人忧天地问。“不会的,否则就太可怕了,要是对学校产生厌倦,那上学就和坐牢差不多了。”

对于我的问题,纳尼女士显然非常惊讶,于是她反问我:“难道在你的国家,有这种情况存在?”

我点了点头,表示肯定。纳尼女士见到我点头,立刻惊呼一声,连连摇头。幸好我没有告诉她,在我们国家这种情况普遍存在,要不然,她非跳起来不可……

办完所有手续之后,我和小鲁克一起回家。在路上我问小鲁克:“你是不是因为这所学校有钓鱼课,所以才选择这所学校?你妈妈会不会生气呢?”

小鲁克笑着回答:“才不会呢!我妈妈喜欢吃鱼,她说我把这门课学好了,以后她就不愁没有鱼吃啰……”“哈哈,真有意思!”

听完小鲁克的话,我高兴地笑了起来,因为他的妈妈太有意思了!

德式自律教养02 既要学业好,更要能力强

回到家之后,我把小鲁克上学的经历告诉老公,并且向老公提出了一些问题:“如何才能让孩子成龙呢?孩子学习成绩重要,还是能力重要呢?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让孩子成龙,既要重视孩子的学业,也要重视能力!学习,是为了生存。”

老公边吃饭边对我说:“就像那些动物从自己父母身上学习捕猎的能力一样,目的是生存下去,难道不是吗?”“是啊,可是看看亚洲的教育现状,似乎有点本末倒置了,总是把成绩当成衡量孩子好坏的标准,成绩再好,独立性差,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无法自理,这样的孩子又怎能生活得幸福呢?”

说到这里,我的心情沉重起来,一点儿胃口都没有了,放下筷子盯着小欣欣,想象着她会有怎样的未来。

第二天,我遇到小鲁克的父母,与他们聊了起来。在与他们的谈话中我得知:

在德国,家长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绩好,只不过,他们很少将自己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因为他们觉得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是不切实际的,因为不仅是孩子,即使是成年人的能力都各不相同。

就像很多人每个月只能赚2万元,而有的人每个月却能赚20万元一样,能力不同,成绩也就不同。成绩不佳不能算是坏孩子。孩子的成才有许多非智力因素,例如意志、毅力、性格、特质、动手能力、劳动观念等方面的训练。

更何况,孩子天性好玩,喜欢野外生活,喜欢探索。如果家长阻止孩子去做这些事情,仅要求他把时间放在课本上,会让孩子开始讨厌学习,即便学到了知识,孩子也不快乐。

听完小鲁克父母的话,我深深明白了一点:父母不仅有责任让孩子学习成绩好,多掌握知识,还要让孩子借由这些知识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家庭,拥有非凡的生存能力。

就像小鲁克所说的:只要学会了钓鱼的知识,就能让妈妈吃到鱼。虽然很现实,却也很实在。在德国,注重的是培养孩子的能力,而不是要求考高分。如果只是片面地要求高分数,孩子们学到的只是死知识,而不是活学活用的能力。

03 宠物是最好的老师——教会孩子热爱生命、付出爱心

在德国家长的心目中,教育无小事,特别是对于孩子善良品德的教育,他们更是高度重视。他们认为父母在给予孩子爱、金钱与物质享受的同时,也要让孩子有一颗爱心,让他们学会爱家人、爱父母、爱小动物,爱世界上所有的生命。

在德国居住的这段期间,我们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每天吃完晚饭后都会带小欣欣去附近的公园散步。

在散步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孩子也牵着自己的狗或者小猫出来散步,更让我惊讶的是,有一次竟然看到一个孩子拿条蛇在玩。看得出来,这条蛇是孩子的好朋友,在孩子和小伙伴玩耍的时候,蛇就静静地躺在一边,吐着芯子,看着自己的主人,丝毫没有要攻击人类的举动。

每次看到小动物,小欣欣都特别高兴,而且会这里摸摸、那里蹭蹭。那些动物也非常友好,特别是一些宠物狗,见小欣欣走过来,就会伸出舌头舔她的脸,她则会发出“咯咯咯”的笑声。此时的小欣欣是最开心、最快乐的。

在小欣欣两岁生日的前几天,我们问她想要什么生日礼物,小家伙的答案只有一个字:狗。虽然我也喜欢养宠物,但是一想到自己要养,便觉得有些为难。

和动物相处,就是一种学习

后来,我询问了小鲁克的父母汤姆·克鲁夫妇的意见。汤姆·克鲁听了之后,笑着告诉我:“小欣欣的要求是合理的,要是我的话,早在一年前就买小狗给她了。在我们德国,孩子刚蹒跚学步时,家长就会特意让孩子养一些宠物,比如小狗、小猫、小兔子等。当然,养什么宠物要由孩子自己选。”“为什么要养这些宠物呢?”我不太理解。“养宠物的目的是让孩子去照顾它们,在这种照顾弱小生命的过程中,学会体贴入微。”“人本身就是动物,而和动物为伴则是孩子们的天性。只要小孩子能和动物和谐相处,长大之后就能和别人和谐相处,而不会出现孤僻、冷漠的情况。”汤姆·克鲁回答。“难道不怕孩子因为和宠物玩耍而耽误课业吗?”我继续发问。“学习并不只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和动物相处的过程就是一种学习。”“我们家的小鲁克,自从我们给他领养了一条小狗之后,他现在对于狗的生活习性、饮食习惯、身体状况等都非常熟悉。而这些知识很难从书本当中学习,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观察、归纳才能获得。”汤姆·克鲁一脸自豪地对我说。

听到父母的话之后,小鲁克也跑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个“优秀小饲养员”的臂章,自豪地告诉我:“这是我在幼儿园的时候得到的奖品。”“是吗,你太厉害了!可以告诉我怎么得到的吗?”我微笑着问小鲁克。

原来小鲁克当初就读的幼儿园饲养了两只兔子,当时正值冬天,小兔子因为感冒身体不好,食欲不佳。为了促进小兔子进食,小鲁克硬是不顾寒冷和危险,独自一人到乡下的奶奶家,找来胡萝卜和小白菜。正因为此事,幼儿园的老师颁给他奖品——一个印着“优秀小饲养员”的臂章。

听着小鲁克开心的笑声,我决定答应小欣欣的要求。

德式自律教养03 从小能和动物相处,长大就能和他人相处

之后,我把这个决定告诉老公:顺应小欣欣的要求,让她领养一条小狗。为了让老公欣然同意,在这件事情上,我下足了功夫。

首先,我模仿德国家庭一些家长的做法,召开“家庭会议”,讨论是否让小欣欣领养小狗的事宜。当然,讨论的结果是一致通过,同意让小欣欣领养小狗。看着她兴奋的表情,我就知道我的决定是多么明智了。

其次,我们和小欣欣达成协议:在领养了小狗之后,她要负责喂食、打扫、为它洗澡……除了这些之外,我们还给她安排了一个任务:仔细观察小动物的发育情况和生活习性,必要时做些相关记录,比如将它的活动拍摄下来。

由于领养小动物是需要钱的,在和小欣欣协商之后,我们决定将这笔钱一分为三:小欣欣负担三分之一,我负担三分之一,她爸爸负担三分之一。其中,狗粮、狗的医疗费用则由我与她爸爸来负担。

虽然领养小狗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我从这件小事中领悟到:让孩子养宠物,不仅能使孩子从中获得知识,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借此懂得关怀弱势,懂得爱心的重要性。

在和动物的相处过程中,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培养爱心,学做一个善良的人。毫无疑问,这个方法一举多得,值得为人父母者参考。人本身就是动物,而和动物为伴则是孩子们的天性。只要小孩子能和动物和谐相处,长大之后就能和别人和谐相处,而不会出现孤僻、冷漠的情况。

04 拥有柔软的心——关怀弱势,善良比金子更可贵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因此,在教育孩子时,很多父母注重对孩子狼性的培养,总是有意无意地忽视对孩子善良个性的培养,导致一些孩子缺乏爱心,不懂得与人为善。在这点上,我们不妨看看德国父母是如何做的。

看着欣欣一天天地长大,是人生一大乐事。有一天,我们要去德国朋友汉森家做客,最高兴的就是女儿欣欣了,因为终于有机会可以和其他小朋友玩了。“妈妈,我要把自己打扮得很漂亮!”高兴之余,爱漂亮的她开始精心打扮自己。“呵呵,我的欣欣不打扮就很漂亮了,一打扮就变成公主了!”我可没夸张,欣欣大眼睛,肌肤白皙如瓷,像一个瓷娃娃,确实很漂亮。这一点可能遗传了我!有其母必有其女,妈妈漂亮,女儿当然如此。我也可能是受到德国父母的影响,在华人社会,如果我这样夸自己的孩子,肯定会被别人说我厚脸皮,然而在德国可是很正常的。

在我梳洗之前,欣欣就开始翻箱倒柜,想要找出一套最漂亮的衣服,可是等我化好妆了,她依然没有找到合适的衣服。“欣欣,那件粉红色的裙子,会让你更漂亮哦!”望着混乱的衣柜以及有些六神无主的欣欣,我不得不提出小小的建议。

欣欣以最快的速度穿上了那件粉红色裙子,站在镜子前,左右端详了一会儿,小脸上终于露出满意的笑容。出发!去汉森家。

照顾比自己弱小的生命

车行驶在路上,7月的德国,气候宜人,到处是一片翠绿,风景格外秀丽。而在秀丽的风景中,往事却如电影画面一样在我眼前闪现——汉森是我在中国认识的朋友,尽管他们在中国生活了8年,可是他们的生活和教育孩子的方式却依然“很德国”。

汉森的女儿中文名字叫红红。我曾担任红红的中文老师,之后渐渐与他们一家人成了朋友。老公当初到德国留学,汉森也帮了不少忙。所以,到德国后,我们两家依然经常来往。老公开了一小时的车,终于在一栋德式建筑前停了下来。这是一座两层楼的房子,最有意思的是,房子上尖尖的屋顶别具风情,特别引人注目,典型的德国造型。

欣欣下车去按门铃。门开了,门后是红红胖嘟嘟的小脸,紧随其后的是汉森夫妇。“王先生,王太太,欢迎你们来我们家做客。请进!”“呵呵,这是我们从中国带给你们的茶具,希望你们喜欢!”

汉森是研究东方历史的,宽敞的大厅里摆放了很多中国饰品,屋里弥漫着浓浓的中国味,让我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哇,中国景德镇瓷器,太漂亮了,谢谢!”汉森非常高兴。

一番寒暄之后,我们开始与汉森夫妇随意地聊着天。聊了一会儿,就开始吃午餐了。午餐很丰盛,不仅有风味独特的烧牛排,还有喷香的奶油汉堡以及汤。

吃完饭,我们与汉森夫妇继续聊天,红红则拉着欣欣去看她的“好朋友”。红红的好朋友其实是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名字叫雪儿。这是红红生日时汉森送给她的,兔如其名,小兔子通体纯白,没有一点儿杂色。红红非常喜欢这只小兔子。

有一次,我问汉森:“为什么让女儿养小兔子,不怕它传染疾病给孩子吗?”“呵呵,只要经常帮小兔子洗澡,让孩子养成正确的卫生习惯,就不会因宠物而染病。再说,孩子本身就是弱小的,让他们学着照顾宠物,其实也就是在让他们学习照顾比自己还要弱小的生命。这样就能培养红红善良的天性。”

这天,红红与欣欣最后闹得不欢而散,却也是因为这只小兔子雪儿。为什么她们会闹得不欢而散呢?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吃完饭后,红红拉着欣欣去看她的“好朋友”。“看,它是全世界最美丽的兔子。”红红抱着雪儿。“不,我家的乐乐比它漂亮多了。”欣欣不服气地说着。“那你把乐乐抱过来比一下!”红红认真地说。

但红红没有想到,欣欣竟哭着跑来找我们,因为她心爱的乐乐——一条黑色的小狗在一星期前死了。这也是我们带她出来散心的原因,没想到却又让她伤心了。

汉森了解了事情的经过,把红红叫了过来。“孩子,你必须向欣欣道歉,虽然你不知道她的宠物乐乐死了,但你让她觉得难过。”“汉森先生,没关系,这也不能怪红红啊!”“应该的!”汉森板着面孔。“欣欣别哭了,刚才是我不好,我要送你一条狗狗,和乐乐一样。”红红知道了欣欣伤心的原因,心甘情愿地向她道歉。欣欣笑了,大家松了口气,两个孩子又一起去玩了。“不好意思,汉森先生,因为欣欣的关系让你责怪红红!”“我想培养孩子的同情心,让她知道同情弱者。这孩子总算明白了这一点,无论她以后是否能成功,至少她有颗金子般的爱心。”

让孩子从小有一颗金子般的爱心,这是德国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也是德国父母非常注重的教育理念。那,我们呢?

德式自律教养04 让孩子从小有颗金子般的爱心

从汉森先生家回来的路上,欣欣睡着了。“老公,我们以后也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善良个性!”“这是当然的,这可是我们在社会上做人的根本。”

得到老公的赞同,我很高兴,毕竟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又达成了共识。此后,我们开始培养孩子的善良个性,引导欣欣与人为善,尽管遇到很多波折,但是从来没有放弃。

一天,我们一家三口去逛街,街角有个跛腿的小乞丐,一把拉住欣欣的衣襟,把破盆子递到欣欣面前。很显然,他想要乞讨。

看到小乞丐脏兮兮的样子,生性爱干净的欣欣表现得很生气,对着小乞丐喊道:“脏死了,不要碰我!”“欣欣!”老公马上把她拉到一边,“每个人都有尊严,都需要被尊重。如果你没有零钱,没关系,你可以不帮他,但你不能训斥他,伤害他的自尊心。”

回家后,我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欣欣的外婆,没想到她一听就发火了:“哼,你们这是小题大做,孩子这么小,遇到这种事情,你们用得着这么虚张声势吗?”

其实,我们知道这样的做法不仅欣欣的外婆不能理解,可能很多父母都无法理解,有必要这样训孩子吗?但如果是为了孩子的将来着想,这当然是必要的。想要孩子有颗善良的心,就要把这种教育融入每天的生活细节里。因为让孩子成为一个善良的人,不是讲两次大道理就能够做到的,需要每天甚至每时每刻的教育。德国人说,孩子是一棵树,在树小的时候,必须为它剪枝,让它朝着阳光直直地生长。为了随时教育孩子有颗善良的心,发现了不善良的分枝,必须将其剪除。

05 为故事设计不同的结局——训练孩子的逻辑思辨能力

在我们设法帮助孩子提升考试能力时,德国家长却在努力提高孩子的思维水平,对孩子进行智慧教育。在这种智慧教育中,最常用的方法是为故事设计不同的结局。

小欣欣在上幼儿园之后的第二个星期,遇到了一堂让她感到棘手、不解的课:为一则短篇童话故事设计一个不同的结局。

童话故事的大致内容是:一只农村里的小鸭子想要独自出去闯荡一番,于是瞒着大家偷偷地出发了。在途中经历了各式各样的危险,但每到危急的时候,都能得到野鸡兄弟的帮助。最后,在野鸡兄弟的带领下,小鸭子成功来到城市,开始了新的生活。

故事的结局是美好的,也是小孩子所喜欢的。可是在讲这则小故事的时候,幼儿园的老师却要求孩子设计一个不同的结局。没有什么具体要求,只要能自圆其说、合乎逻辑即可。

很显然,小欣欣在课堂上并没有完成任务,于是放学之后求助于我。对一个小孩来说,哪里知道什么是自圆其说、合乎逻辑啊?对于老师的做法,我也觉得不解。于是我与小欣欣一起讨论。当然,我不会帮助她写,只能给她一些启发。

动脑筋想想,就能克服困难,解决难题

刚开始,我建议小欣欣从动物身上入手,然后展开想象。比如说:如果每到危险的时候,不是野鸡兄弟来帮忙的话,会出现什么结果;如果每次来帮忙的是野鸭兄弟,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另外,我也在情节上进行引导。如果这只小鸭子并不是偷偷地出发,而是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和兄弟,大家一起出发,会有什么结果;如果小鸭子的父母和兄弟知道小鸭子偷偷去了城里,半路把它找了回来,结局又会如何。

在我的引导下,小欣欣的思路慢慢清晰,并且认识到一个故事可以有不同的结局。这个发现也让她明白:做任何事情,只要多动脑筋想想,就能克服困难,解决难题。

小欣欣把故事的结局改成这样:这只农村里的小鸭子决定出去闯荡,于是瞒着大家偷偷地出发了。就在它出发之后不久,鸭子父母发现这只小鸭子不见了,于是带着其他鸭子一起寻找,终于在森林的边缘找到了它,而此时它却在野鸭兄弟的帮助下渡过了河。就这样,这只小鸭子说服了父母和兄弟,和野鸭兄弟一家生活在一起,成为一只自由自在的鸭子。

这个大团圆结局获得了老师与大家的赞扬,小欣欣非常开心。看着她开心的样子,我想,在成长的路上,她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不过,我对于老师的做法不是非常理解,为什么要让孩子为故事安排不同的结局呢?

去接欣欣时,这位老师告诉我:“在德国,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把培养孩子抽象思考的能力当成重要教育内容之一。为故事安排不同的结局,就是培养孩子抽象思考能力的一种方法。为一个故事设计出合乎逻辑的不同结局,能够快速帮助孩子提高抽象的逻辑推理能力,让孩子在分析、选择、舍弃和讨论的过程中提高思辨能力。”“除了为故事安排不同的结局,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呢?”“当然有,例如我们还会通过下棋、走迷宫、搭积木、玩魔术方块等方式培养孩子的抽象逻辑推理能力。”

德式自律教养05 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独立解决问题

德国家长似乎并不主张年幼的孩子必须掌握多少单词,或是背诵多少诗句。他们觉得对孩子来说,思考能力最重要,只要拥有思考能力,再多单词、诗句都能轻易背熟。

遗憾的是,在这方面,许多中国父母依然是本末倒置。如果我没有来德国,或许也会只让小欣欣背唐诗宋词,一心想着培养孩子的记忆力,而忽视了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幸好在和其他德国父母的交流中,我们得知:很多德国孩子都会在父母的协助下,绘制住家附近的地图,并且非常清楚地标示出自己的家。很多德国父母认为女孩在具象思考上能力比较强,而在抽象思考上能力比较弱,所以德国父母认为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此后,我们也开始重视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而事实证明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小欣欣的思维慢慢活跃,变得喜欢思考了。特别是在一些事情上,开始懂得如何去看问题。

有一次,我从超市回来,不小心掉了钱包,里面有证件和提款卡。虽然我在第一时间报了案,结果还是没找回来。回到家之后,我有些沮丧,老公也一直埋怨我怎么不小心一点。

听到丈夫的埋怨,我难过得直想掉眼泪。这时候小欣欣走了过来,非常严肃地对她爸爸说:“爸爸,你不要再骂妈妈了,妈妈不是故意掉钱包的,而是不小心。每个人都有不小心做错事的时候。如果今天换作是你,也掉了钱包,那该被骂的人就是你了。今天妈妈钱包掉了,本来就很难过,只要提醒她以后小心一点就是了,不能一直骂她。再说,这样我们就可以有新的证件和提款卡了。”

我和她爸爸吃了一惊,欣欣小小年纪竟然懂得这么多道理。此时我再也忍不住掉下泪来。不仅是因为小欣欣这段宽慰人心的话,更是因为她的成长确实让我刮目相看。在德国,家长和老师都把培养孩子抽象思考的能力当成重要教育内容之一。为一个故事设计出合乎逻辑的不同结局,能让孩子在分析、选择、舍弃和讨论的过程中,提高思辨能力。

06 在餐桌上学礼貌——让孩子自己吃饭

德国家长认为要让孩子懂礼貌,必须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而不能指望他们长大之后一夜之间明白。因此,在生活中,德国家长非常注重这方面的教育,并且因地制宜。其中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就是餐桌礼仪教育。

小欣欣出生之前,我看过很多家长每到吃饭时间,就会端着碗跟在孩子后面跑,千哄万骗才好不容易喂孩子吃一口饭。一顿饭吃下来,没有一个小时无法解决。“这也太累了吧?”我曾经问一个家长。“那怎么办?孩子不好好吃饭,不喂的话他就得挨饿,身体就会不好。”这位家长说起这件事情,一脸无奈。

难道没有别的方法吗?我一直默默思考着。小欣欣出生之后,我们就有意识地培养她独自吃饭的能力。结果在小欣欣将近1岁时,就可以自己吃饭了。为此我们有点沾沾自喜,可是这种喜悦的感觉却在一次拜访老公同学的过程中消失殆尽。

随时随地进行教育,培养孩子的礼仪

勒尼蒙是我老公的同学,为答谢老公帮他完成了一个专题研究,邀请我们一家人吃饭。他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大的3岁,而小的才1岁左右,正好和小欣欣的年纪差不多。“天哪!那他们夫妇要是喂孩子吃饭的话会有多费力啊?”我不禁问老公。“不会吧,德国父母不喜欢喂孩子,都是让他们自己吃,你去了就知道了。”老公一脸神秘地跟我说。

勒尼蒙带着自己的夫人和两个孩子站在门口迎接我们。令我们惊讶的是,这两个孩子表现得非常有礼貌,不仅大方地用中文向我们问好,进屋之后,还纷纷搬椅子给我们坐、拿糖果给我们吃。相形之下,小欣欣显得有些“怯场”,在接到糖果之后,连最起码的“谢谢”都没有说。“这两个孩子这么懂事,你们是怎么教的?”在聊天的时候,我问勒尼蒙夫人。“谢谢你的夸奖!在我们德国,一个孩子如果不懂得礼貌,以后很难在社会上立足。所以,我们经常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礼仪,随时随地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用你们中国人的话来说,就是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勒尼蒙夫人非常欣慰地说。“孩子这么小,怎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在他们玩耍的时候,我们会告诉他们要礼让;去拜访别人的时候,我会告诉他们要向主人问好……当然,一切都是从餐桌礼仪开始。”

勒尼蒙夫人用手指了指餐桌。

就在这时候,擅长厨艺的勒尼蒙已经准备好午饭了,午餐随即开始。果然,在餐桌上,我见到了惊人的一幕:那个1岁大的孩子自己把木椅推到桌子旁边,在哥哥的帮助下坐进去,面前摆着他的小盘子,里面盛了一些食物。“这么小的孩子能自己吃饭吗?”我有些担心地看着他。

显然,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吃饭时,虽然他还不太习惯用餐具,甚至用手去抓,但他确确实实是自己吃饭,而不是靠大人喂。并且在吃饭的过程中,还不停地要这要那,当父母将食物放到他盘子里时,他都会微笑着说“谢谢”。

而他3岁的哥哥,则是坐在桌边和大人一起用正式的餐具吃饭。在这个过程当中,勒尼蒙夫妇不断告诉他餐具应该怎么用、吃饭的时候不能发出声音、腿不能乱踢等注意事项。

最后,1岁大的孩子先吃完了,正准备离开餐桌时,被勒尼蒙夫妇叫住,告诉他:必须等到所有人都吃完才能离开座位,这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虽然小家伙有些不乐意,但还是非常有耐心地坐在椅子上,等待大家吃完。

饭后聊天时,勒尼蒙告诉我们:“在德国,礼仪是衡量一个人是否能够成功的重要标准。如果一个人不懂礼仪、品德不好,即便能力再强,别人也不会愿意和他合作,当然也就不可能成功了……”

听了他的话,我深深反省:在礼仪方面,我们夫妻与小欣欣都得多加努力才行啊!

德式自律教养06 培养孩子良好的礼仪,为成功奠定基础

“没想到德国人这么重视礼仪教育,而且因地制宜。”在回家的路上,我和老公开始聊起礼仪教育的问题。“中国自称‘礼仪之邦’,但在礼仪教育方面,显然和德国家长的认知有些差距。”“在华人社会,家长总认为孩子小时候不懂事没有关系,只要长大自然就懂了。而德国家长则认为想让孩子懂礼貌,必须在潜移默化中对他们进行影响和教育,不能指望他们长大之后一夜之间明白。”“嗯,事实证明,德国父母的想法和做法是正确的。从勒尼蒙两个儿子和小欣欣的差别就能明显看出这一点。根据德国联邦健康教育中心的统计,近年来,德国青少年抽烟比例越来越低,犯罪率也有所下降。德国有一句谚语:‘你怎样朝森林叫嚷,森林就会给你怎样的回声。’可见,德国的教育已验证了这条‘回声定律’!”“但是在与孩子相处时,我们却时常忘记或者忽视了礼仪方面的培养,有时甚至不能以身作则。是不是啊,老公?”“是啊,勒尼蒙说得没错,一个人的礼仪品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是否能够成功、成才。遗憾的是,现在的中国家长很少重视这方面的教育。当然,也包括我。”老公赞同地答道。“要不是今天去他家,我们是不会想到这一点的,既然他们提醒了我们,我们就得高度重视,并有所行动了!”“是啊,以后我们必须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你说呢,小欣欣?”老公一面赞同我的观点,一面征求小欣欣的意见,“欣欣,你觉得那两个小哥哥是不是很有礼貌啊?”“嗯,但是他们给我糖果的时候,我……我忘记说谢谢了。”小欣欣一脸紧张地说。“是吗?那确实不太好,所以你下次一定要记得,别人给你礼物或者其他东西时,一定要记得说声‘谢谢’。欣欣也要向两位小哥哥学习,好不好?”老公果然是高手,开始因地制宜地教育起来。“好的,我一定会记住,如果忘记了,你和妈妈一定要提醒我!但不要骂我哟!”小欣欣显然很开心。一个孩子如果不懂得礼貌,以后很难在社会上立足。所以,德国父母经常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礼仪,随时随地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07 试着放手——学习独立的第一堂课

很多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因为大部分家长都舍不得让孩子自己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即使孩子想做,也会怕孩子累着而拒绝孩子的要求。德国父母则相反,只要孩子愿意,他们就支持孩子多尝试。

从勒尼蒙家回来,刚走到大门口,就看到楼下的邻居约翰尼将军竟然在打扫楼梯。我们看到他时,他的左手提着一个水桶,右手拿着拖把和抹布,摇摇晃晃地从楼上走下来。

别以为“约翰尼将军”是个年迈的老人,其实他只是个7岁大的孩子。他的梦想是长大之后当个将军,所以替自己取了这个非常引人注目的名字。但是这个孩子天生有点残疾——左脚微跛,走起路来摇摇摆摆,特别是在负重行走或者上下楼梯时更是明显。下雨天的时候,他的左腿还会不时地疼痛,需要拄拐杖才能行走。

见到他摇摇晃晃的样子,老公赶紧过去帮忙,但是没有想到,约翰尼将军却拒绝了,并且有些生气。他对老公说:“不,王先生,我自己可以,请你走开!”“我只是想帮你,约翰尼将军!”老公显然不太理解他的反应,不明白哪里做错了。“王先生,谢谢你的好意,我说过了,我可以自己来。我要开始工作了,今天是我的劳动日。”约翰尼将军依然生气地说。既然这样,我们只好无奈地走开。“难道是他心情不好?还是被父母逼着工作不开心?”上楼的时候,我问老公。“不知道,我们干脆去问他母亲吧!”说完老公带着欣欣,去敲约翰尼将军家的门。

自己能够完成,就不接受他人帮助

开门的是约翰尼将军的母亲玛丽女士,我们说明来意之后,她开心地哈哈大笑,弄得我们更是摸不着头脑,于是她邀我们进屋里坐,慢慢地向我们解释:“约翰尼将军去打扫楼梯是自愿的,不是我要他去做的。”“他是不是要用工作来赚取零用钱啊?”我问玛丽女士。因为我知道国外有很多家庭,孩子的零用钱都是靠劳动获得的。“不,不,王太太,约翰尼是义务劳动,没有报酬。”玛丽连忙否定了我的猜测。“义务劳动,玛丽阿姨,约翰尼哥哥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欣欣仰着小脑袋,天真地问玛丽女士。“这是他自己规定的,每个周末是他的劳动日,具体的任务就是打扫楼梯间,从一楼到六楼,包括擦拭栏杆。当然,这两天家里也是由他来打扫,例如洗碗、扫厕所、垃圾分类等。”玛丽女士一脸自豪地说。“这么多工作要做?约翰尼哥哥太可怜了。”欣欣听了玛丽女士的话,连连摇头。“不,欣欣小姐,约翰尼觉得很快乐,怎么会可怜呢?”玛丽女士纠正欣欣的看法。“那他为什么要拒绝我的帮助呢?刚才我想帮他,他似乎很生气。”老公对于约翰尼将军刚才的反应相当不解。“王先生,千万不要怪他啊!他觉得接受别人的帮助是一种无能的表现,特别是这种小事,他认为自己能够完成的就绝对不会接受帮助。”“呵呵,我哪会怪一个孩子呢!”“这样就好。唉,即使我们做父母的,也不会主动帮他,除非他向我们求助。”玛丽女士说。“我们知道他有点跛脚,做这些事情有些困难,但是我们绝对不能主动去帮助他,否则会让约翰尼的心灵受到伤害。更重要的是,我们担心经常帮助孩子,会让孩子失去劳动的意愿。”玛丽女士继续向我们一一道来。“你们考虑得真长远啊!”“无论父母或朋友都不可能帮孩子一辈子。以后的路还很长,他必须自己走完。如果自己不劳动,就会失去生存的基础。我们之所以这么做,其实是为了孩子好。”

在说最后一句话的时候,我看到玛丽女士的眼眶里泛着泪水。

德式自律教养07 不要多“帮”孩子做,而是多“让”孩子做

“爱孩子,就要做长远的打算与考虑,要学会放手锻炼孩子。”玛丽女士的一番话,让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深受启发。事后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并且找老公讨论。“玛丽女士用心良苦,所以绝不会多帮孩子做一些事,而是让孩子自己做!”“嗯,现代社会竞争如此激烈,四肢健全的人都很难找到成功的机会,更不用说天生跛脚的约翰尼了,所以必须从小磨炼他的意志,培养他百折不挠、不甘心失败、不依靠任何人生存的精神。对于约翰尼将军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

想想我们身边的许多小皇帝、小公主,每天过着“父母贴身照顾”的生活,不懂得感恩,还时常发脾气,独立性差,以至于长大之后仍然要依赖父母的帮助,即使上了高中还会把脏衣服丢给父母洗。如果将来有一天,这些衣食无忧的孩子要和约翰尼将军竞争的话,结果会如何呢?“当然不言自明!”“其实,我觉得许多孩子之所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责任还是在父母身上。”“是的,父母是孩子最初的老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很多父母之所以觉得带孩子那么累,完全是咎由自取。”

老公这番话让我想起了一件事——还没来德国之前,我在一所小学当老师,为了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和劳动的习惯,经常要求学生从事义务劳动,并且要他们把经过写成作文。这样一来,既可以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又能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可是结果却让我非常失望,不仅学生对此非常不理解,常常敷衍塞责,很多家长对我的做法也不以为然,认为我多此一举。甚至有位家长认为我收了某公共设施维护单位的钱,才让学生去义务劳动。这些家长如果能来德国看看,就会知道自己的想法与做法太落伍了。无论是父母或朋友,都不可能帮孩子一辈子。以后的路还很长,他必须自己走完。爱孩子,就要做长远的打算与考虑,要学会放手锻炼孩子。

08 环保,不只是口号——就从生活中做起

很多家长都知道要从孩子小时候起就开始进行环保教育,可实际上如何进行,相信很多家长都束手无策,苦无良方。针对这一点,我们不妨看看德国人是怎么做的,看看他们如何放弃说教,让孩子从实际行动中受到熏陶,并且身体力行。

还记得欣欣上幼儿园的第一天,我一直很担心,没想到去接她放学时,她却异常兴奋地告诉我:“妈妈,妈妈,我们学校的垃圾桶会唱歌。”“垃圾桶会唱歌?”我难以置信地问。“嗯,我们学校有两种垃圾桶,一种会唱歌,另一种会说话。”小欣欣兴奋地说。“会唱歌,还会说话?”我更加疑惑不解了。“嗯,把垃圾丢进去之后,它就会唱歌,有的还会说话。”说完,小欣欣又把我拉到垃圾桶旁边,指着垃圾桶告诉我:“这个绿色垃圾桶会说话,那个黄色和红色的垃圾桶会唱歌。不信你可以试试看。”

我仔细一看,绿色垃圾桶是放置可回收的废纸、废旧玻璃瓶等,黄色垃圾桶是回收废弃的塑料瓶和电池,红色垃圾桶则是用来回收厨余垃圾的。

为了验证孩子的说法,我拿出用过的纸扔进绿色的垃圾桶里。果然,里面传来“真好吃”的声音。而当我把手伸进黄色和红色垃圾桶时,里面传来了悦耳的音乐声,虽然时间很短,但确实非常神奇。

让孩子从小知道爱护环境、保护自然

看到小欣欣兴奋地向我介绍垃圾桶,幼儿园的老师笑容可掬地走过来,对我说:“小欣欣整天都在研究这些垃圾桶,我想她对会说话和会唱歌的垃圾桶很感兴趣。”“是啊,但为什么垃圾桶会唱歌呢?”我好奇地问老师。“是这样的,我们在垃圾桶上安装了声控装置,只要受到轻微震动,就会发出声音。所以,只要有人丢垃圾,让垃圾桶受到震动,它就会发出声音。”老师一脸自豪地说。“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继续问道。“哈哈哈,是为了培养环保意识,让孩子从小养成好习惯。我们把不同的垃圾桶分别漆成不同的鲜明颜色,上面贴有简明易懂的垃圾分类图案,这样一来,孩子们就不会丢错垃圾了。”

之后,老师蹲下来对小欣欣说:“快告诉妈妈,老师今天给了你什么?”

听到老师的提醒,小欣欣很快从书包里拿出一个花花绿绿的小本子,对我说:“妈妈,你看,这是老师今天发给我的本子,并且告诉我上面要记录环保的‘大事’。”

我接过本子看了看,这个本子装帧得非常朴实,封面上印着绿色的田野、森林、草原等图片,上面写着“环保记事本”;封底则是沙漠、环境污染等地球被毁坏的照片,上面写着“地球妈妈好可怜”;翻开内页则是笔记本的形式,有“时间”“天气”“具体环保大事”的框框。“我们并不是指望孩子能够记录多少大事,而是要让他们从小知道爱护环境、保护自然。”“你可以看看其他孩子的环保大事记。”老师将另一个本子给我。

我接过本子一看,第一页上面写满歪歪扭扭的字,又翻开几页看了看,里面记录着:

5月6日:我家门口的大树被汽车撞了,好可怜,我帮它包扎了。

6月1日:爸爸带我去游乐园,想要开车去,我建议坐公交车,爸爸同意了,我很高兴。

7月5日:昨天睡觉忘记关灯,好浪费,被妈妈说了一顿,我也承认了错误。

8月14日:我丢垃圾时发现有些没有分类。我花了十分钟才分好类,很累,但很开心。

看着这些“环保大事”,我突然觉得眼前这所学校和这位老师非常可敬。特别是老师最后一句话让我深刻反思:环保,需要的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都是如此。

德式自律教养08 环保教育,从日常生活做起

在德国人的心目中,环保有两种意义。第一,环保是一种节约精神,比如说一些可回收资源的再回收利用,不仅能让环境变得更加整洁,还能重复利用资源;第二,保护环境,不破坏环境,比如不乱丢垃圾。

德国人相当重视环保教育,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会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而不是单纯地说教。

如果在环境教育中只侧重于知识传授,效果并不好,甚至还会让孩子反感。相反,如果能够设计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孩子对于环保的兴趣,效果就会更加明显,例如小欣欣看到会唱歌的垃圾桶之后,自然就有了环保意识,不论是在家里或者路上看到垃圾,都会主动捡起来丢进垃圾桶。她之所以这么做,刚开始只是觉得好玩,后来就养成了一种习惯。

后来老公又跟我讲了一件事,虽然是小事,却同样让我震撼。

刚到德国的时候,老公对垃圾分类不太熟悉。一天,他和几个同学把已经分类好的垃圾丢错垃圾桶了,旁边有个3岁孩子正好看到,二话不说挽起袖子,就把已经丢进去的垃圾捞出来重新分类,放到正确的垃圾桶。看到这一切,老公惊呆了,惭愧不已,从此以后,丢垃圾的时候他总是看清楚了再丢。一个3岁的孩子竟然以实际行动去纠正一个成人的行为,由此不难看出德国环保教育的成功。可见,想要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要从日常生活做起。

当然,为人父母更要身体力行。你能做到吗?在德国人的心目中,环保有两种意义。第一,环保是一种节约精神,比如说一些可回收资源的再回收利用,不仅能让环境变得更加整洁,还能重复利用资源;第二,保护环境,不破坏环境,比如不乱丢垃圾。

09 相信孩子的感受与判断力——让孩子自己做主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总是自以为是,甚至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殊不知这种做法会剥夺孩子独立思考的机会,也会磨灭孩子的自我意识。这也是很多孩子在成人之后缺乏自信、缺少独立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小欣欣5岁那年,在北京语言大学留学的希勒尼玛回家探亲,此时她已经取得了中文硕士学位。13年前她还是大学生,前往中国旅游,随即喜欢上了中国,那个时候她就暗暗下定决心,毕业之后要到中国学习中文。一年之后,她如愿以偿,还嫁给了一个优秀的中国男人。两年之后,他们有了自己的儿子,中文名叫毛毛,现在已经满8岁了。

我们和希勒尼玛是在中国认识的,并且成为好朋友。她一回到德国,便热情邀请我们去她家做客,我们欣然同意,于是找了个周末,带着欣欣前往五十多公里之外的希勒尼玛的家。

那天天气很冷,为了不让欣欣感冒,我特地从衣柜里取出一件非常厚实的衣服给她御寒,但她却一直说不冷,不想穿那么厚的衣服。最终,迫于我的“淫威”,小欣欣被裹成了一个“粽子”我们才上路。

为什么要替孩子做主?孩子说不冷就不冷

一路上,不时看到衣着单薄的孩子在路边玩耍,有些孩子甚至仅穿一件单薄的内衣。“天哪,这些孩子穿这么少,不感冒才怪!”我不由得拉了拉衣角,对老公和欣欣说。“不知道,搞不好他们玩起来也不冷。”老公给了我一个不算回答的回答,而欣欣则撇了一下嘴,显然还在对我刚才逼她穿衣服的行为表示气愤。

到了希勒尼玛家,她带着8岁的毛毛出来迎接我们。当时的温度是零下几摄氏度,毛毛却和我们在路上看到的那些孩子一样,只穿了一件薄薄的内衣和外套。相比之下,我们穿着厚厚的羽绒衣,像是刚从北极回来的怪物。“你冷吗?”我关心地问毛毛。毛毛看看我,然后微笑着摇摇头,伸手从我手中接过礼物。当我碰到他的手时,发现他的手很冰。我连忙握住他的手,再次问他:“你真的不冷?”

毛毛还是笑一笑,点了点头。此时希勒尼玛也来到我们身边,和欣欣亲切地握手。于是我问她:“为什么不给毛毛多加件衣服,他穿这么少,手这么冰,不怕感冒啊?”“哦,我已经提醒过他了,他说他不冷。”希勒尼玛非常轻松地对我说。“他说不冷,你就不帮他加衣服?你看欣欣,她也说不冷,但我还是给她加了一件厚衣服。”我指着欣欣对她说。“孩子说不冷就不冷,他又不是傻子,我们大人为什么要替孩子做主呢?”“再说,如果他真的冷,并且因此感冒的话,下次就不敢再这么穿了。”希勒尼玛不失时机地“批评”了我。

在希勒尼玛家待了半天,我还发现: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希勒尼玛都会征求毛毛的意见,但是她只会提醒毛毛,从来不替他做主。看到这一切,我突然觉得害怕:在不知不觉之间,我已经自以为是地替欣欣做太多决定了,如果再这么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在回家的路上,我郑重地向欣欣道歉,并且承诺,以后做任何事情一定会征求她的意见。只要她不同意,我就不强求。听到我的承诺,小欣欣兴奋地在我脸上亲了一下,然后以最快的速度脱掉了那件衣服。此时我才发现,她全身都是汗。

德式自律教养09 不以自己的经验取代孩子的感受

习惯用自己的体验代替孩子思考,是很多家长都会犯的错误,并且觉得这样是为了孩子好。

让孩子多穿一点,是为了不让他感冒;让孩子多吃一点,是不想让他挨饿……却不曾想过,家长的这种行为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

在老公的帮助下,我渐渐理清了头绪。

首先,孩子会对父母感到厌烦。孩子从小就有一种反抗意识,你越是要他去做某件事情,他对这件事情就会越抗拒。

就像很多孩子,一放学父母就要求他们写作业,写完之后才能去玩,最后的结果就是孩子越来越讨厌写作业。

其次,孩子会丧失自我意识。就像希勒尼玛说的,孩子到底冷不冷,他自己比我们清楚。我们为什么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呢?家长这样做,不仅让孩子厌烦,而且会让孩子渐渐失去自我意识,凡事都要听父母的。

最常见的是很多孩子早上起床都会问:“妈妈,我今天穿哪件衣服?”“妈妈,我该穿哪双鞋子?”“妈妈,我今天什么时候写作业?”

最后,孩子会失去判断能力,无法累积经验。

当我们看见孩子衣服穿得不多的时候,“他会冷,可能会感冒”是我们的判断,而“不冷”“不会感冒”则是孩子自己的判断。

别忘了,我们的判断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而孩子的判断则是切身的感受。如果父母非要以自己的判断来代替孩子的判断,无异于把经验凌驾在事实之上。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失去判断力,而且会对父母形成依赖,从而缺少独立性。习惯用自己的体验代替孩子思考,是很多家长都会犯的错误,并且觉得这样是为了孩子好。这样做,不仅让孩子厌烦,而且会让孩子渐渐失去自我意识,凡事都要听父母的。最后,孩子会失去判断能力,无法累积经验。

PART 2 身教重于言教

——德国父母自律教养NO.1关于亲子教育,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与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否则就无权要求孩子这样去做。在德国父母的心目中,这是教育孩子的一条铁律,不可改变。

01 孩子花钱如流水——教育孩子:不必要的花费,就是浪费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不懂得节约。在他们的心目中,这些物质都是唾手可得的,不需要珍惜。殊不知,这样的观念一旦深入孩子的意识中,将不利于其健康成长。因此,父母应该特别教导孩子节俭,身体力行,为孩子树立好榜样。

某个周末夜晚,我们一家人吃完晚饭正准备出门散步,却发现房东蓓儿太太在教训10岁的女儿弗兰妮。其言辞之犀利,和平时判若两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不成弗兰妮闯大祸了?可是弗兰妮一向非常乖巧,能闯下什么大祸?

在德国,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别人是不能插手的。可是这天,出于好奇,我还是小心翼翼地询问了蓓儿太太:“有什么问题吗?是不是弗兰妮闯祸了?”

听到我这么问,蓓儿太太停了下来,一脸严肃地对我说:“前几天,我和弗兰妮在超市购物的时候,已经花钱买了一个塑料袋,但是今天弗兰妮去隔壁小商店购物,又花钱买了一个塑料袋,我正为这件事情教训她!”“为了这么一点小事,你就这样训斥孩子?”听了她的话,我觉得她有些小题大做。“小事?弗兰妮太浪费了,枉费我平时的教导!这不是小事!”蓓儿太太显然非常生气,并且对站在一旁的弗兰妮说:“从今天开始,你的零用钱减半,期限是1个月。”“妈妈,我……好吧!”弗兰妮原本想要抗议,但是一看到蓓儿太太阴沉的脸,没有把话说出口,只能默默地接受母亲的惩罚。“就为了一个塑料袋?”我不以为然地说,“我还以为是多大的事情呢!”

没想到蓓儿太太却说:“王太太,你觉得这是一件可以忽略的小事吗?”“不是可以忽略,至少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严重。”我反驳道,拉起欣欣的手准备出门。

几块钱也是浪费

“不,你错了,你要知道,前几天我们买的塑料袋还很新,这表示弗兰妮今天不应该买那个塑料袋,购物袋可以重复使用很多次,难道你不知道吗?”“虽然这个购物袋只值几块钱,可是对孩子来说,今天浪费几块钱,明天再浪费几块钱,那么等他长大之后,可能就会浪费更多的钱。”

蓓儿太太又变得激动起来,“今天小欣欣在这里,你一定要为你的想法道歉,否则,以后她就会跟你学习,每天都在浪费。”

我没有想到,第一次和蓓儿太太产生冲突竟是因为几块钱的购物袋。此时,小欣欣竟然对我说:“妈妈,蓓儿阿姨说得没错,能节省的就要节省,这是老师告诉我们的。”

一听到欣欣这么说,我感到震惊和羞愧,虽然极度不愿意,还是硬着头皮向蓓儿太太和欣欣道歉。说完之后,我便回到自己的房间,不愿意再出去散步。

蓓儿太太见我这样,大概也意识到她刚才的话说得太重了,于是到我的房间向我道歉,并且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国家不像你们国家资源那么丰富,我之所以这么做,无非是要让孩子从小养成节省的好习惯。你可以看一下,我们附近的邻居虽然都不贫穷,但是都很节省。以我们家来说,用的全部都是二手家具和二手家电,附近的邻居几乎没有人购买大型的平面电视,更没有人在无特殊需要的情况下去购买一辆新的轿车……”

那天,蓓儿太太针对“节省”的问题和我聊了很多,从她的话当中,我发现自己确实欠缺节省的观念。

德式自律教养10 再怎么富裕,也要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我做梦也没想到,平生的第一堂节省教育课,竟然是在德国这么富裕的国家进行的。

真是让人郁闷!更让人郁闷的是,我的小欣欣竟然胳膊肘向外拐!

看见我闷闷不乐的样子,老公走过来对我说:“你没必要不开心啊,我们的父母不是一向教育我们生活要节省吗?”“那是以前!现在经济条件好转了,谁还讲究这个呢?”我反问老公。“无论何时都必须节约,这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再说,入境随俗,我们一定要学学德国人,否则会引起别人的反感!”“我刚到德国留学那天,宿舍管理员在接待我的时候,就告诉我一定要节约用水,并且为我示范要如何使用抽水马桶旁的放水开关。他告诉我,放水开关有两种开法,如果是小号,只需将开关轻轻转开一点,放出的水就够冲净了;如果是大号,可以把开关转到最大,当然,目的是冲净马桶,而不是把水箱中的水全部放出来。他教得很认真,最后还看我自行操作了几遍。德国并不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可是宿舍管理员却恪尽职责,为节约用水而付出努力,从这件小事就可以看出德国人的素质有多高。我们为人父母,一定要学会节约,因为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同时,我们一定要严格地要求孩子与自己,你说是不是?”“是啊,我真的需要好好反省了。”最后,我心甘情愿地承认错误,并且用废纸写了好几个“节约”字样的标签,在欣欣的协助下,贴在厨房、书房、卧室、浴室等地方,借此提醒自己和家人注意节约。看到这些标签,蓓儿太太露出会心的微笑。“谢谢你,蓓儿太太!”我在心里默默地说。无论何时都必须节约,这是一种高尚的品德。为人父母者,一定要学会节约,因为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

02 培养阅读习惯——就从出生开始

德国人认为,阅读是孩子独立人格形成的基础。因此从孩子出生之后,他们就会读一些故事给孩子听,等到孩子年龄大一点,就让他们自己阅读一些童话故事,让孩子从阅读之中学会思考,获得人格上的独立。

小欣欣出生后一个星期内,老公的朋友纷纷来家里看望我和欣欣,他们带了很多礼物,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书籍。当时我觉得很纳闷:欣欣这么小,怎么看得懂?这些人送这么多书有什么用呢?还不如买点玩具给她更实际。

有一天,我无意间和房东蓓儿太太聊起这件事情,没想到她却连连摇头。“您为什么摇头,难道我说得不对吗?”我问蓓儿太太。“你说得不对。他们送书给小欣欣是有目的和理由的。他们做得很对。”“哦,那您说说理由,让我也了解一下。”我笑着说。“送书给刚出生的孩子是德国一个古老的习俗。因为在我们的教育理念中,孩子的学习和阅读应该从出生时就开始。”蓓儿太太在我旁边坐了下来,把欣欣抱在怀里,继续说道:“你可以仔细看看这些书,是不是和一般的书不太一样?你看,有立体书、塑料书,也有用布做的书。立体书是让孩子对书中描绘的东西认识得更生动,塑料书可以放进浴缸里,用布做的书可以让孩子随意揉搓,不容易撕碎。”“是吗?我还真没仔细看过这些书呢。”

认识世界的第一块基石,就靠阅读

“此时让孩子看书,并不是期望孩子能学习多少知识,而是希望孩子从小养成阅读的好习惯,长大后才能博览群书。如果一个孩子不懂得阅读,就很难博采众长、博古通今,也很难有独特的见解,遇事总是人云亦云。这样的孩子缺乏独立性,因为他没有独立的人格。”“嗯?难道独立的人格与阅读有关系?”我反问。“孩子独立人格的养成,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阅读获得的。这是孩子认识世界的第一块基石,对于日后的语言能力以及心理认知能力的发展,都有关键的作用。”

蓓儿太太很有耐心地为我解释其中的道理。“也就是说,孩子通过阅读,对世界就会有独到的理解,而这些理解是他们日后独立人格形成的基础,是这个意思吗?”我用自己的语言来重复蓓儿太太的话。“是的,亲爱的,你说得太对了。那么,现在就开始念书给小欣欣听吧!”蓓儿太太边说,边将一本立体书递到我手里。

一晃好几个月过去了,在那段日子里,我们的生活有了些许改变——每天散步回来,都会读书给小欣欣听。等她长大一点,开始识字,就让她自己读,自然而然养成阅读习惯。你的孩子有阅读习惯吗?一定要从出生开始就读书给孩子听,慢慢帮助他养成阅读的习惯;如果你没有这样做,从现在开始也不晚,多讲故事给孩子听,或是让孩子自己学会阅读吧!

德式自律教养11 阅读是孩子形成独立人格的基础

如果不是蓓儿太太提醒,或许到现在我仍不知道该如何培养小欣欣的独立人格。事实证明:小欣欣开始认字、阅读之后,思考能力大幅提升,对于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见解。

有一次,我们带她去参加一个由当地小区举办的运动会。当时有两个年轻的外国观众为了抢座位而发生争执,面对此情此景,我和老公都批评这两个外国观众不懂得礼貌、不懂得谦让,应该向德国年轻人学习……

小欣欣听了,却不以为然地对我们说:“我觉得也不能全怪这两个叔叔,关键在于举办运动会的人考虑得不周到,应该多设置一些座位,这样就不会发生吵架的事情了。”

此言一出,我立刻对她刮目相看,小小年纪,不仅不会“人云亦云”,还能看到事情的另一面,通过表象看出本质。“宝贝,你真是太厉害了,竟然看到了爸爸妈妈没有看到的问题。”对于小欣欣这样的表现,我及时给予了夸奖。不过在夸奖之后,我也开始反思——小欣欣这么强的思考能力是从何而来?想来想去,原因当然很多,而良好的阅读习惯就是其中之一。我记得她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中提到“遇到问题,要多思考,不要认为别人的观点是绝对正确的,凡事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看来小欣欣是深刻领悟了其中的意思。

我们常会看到,孩子想要阅读一些课外读物时,父母就会告诫他们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与考试上,然而这么做会妨碍孩子的思考能力,也会影响孩子独立人格的养成。以蓓儿太太的话来说,这样的孩子是不完整的。

如果你也是这样的爸妈,可得小心了!送书给刚出生的孩子是德国一个古老的习俗。因为在德国的教育理念中,孩子的学习和阅读应该从出生时就开始。

03 负责的第一步——告诉孩子,这是你的责任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许多父母总是有意无意地帮助孩子推卸责任,使得孩子无法正确面对自己的行为,无法主动承担该负的责任。关于这一点,我们要向德国父母学习,看看他们如何从小帮助孩子增强责任心。“李阿姨,李阿姨!”或许是因为我好久没有到小尼克家做客了,所以4岁的小尼克对于我的到来,显得非常兴奋。他一会儿绕着我转,一会儿抱着我买给他的玩具到处跑,甚至拿着自己的玩具枪对着狗狗一阵“扫射”。一时之间,客厅变得混乱不堪,一片狼藉,玩具丢得到处都是,我真担心小尼克被这些玩具绊倒。“小尼克,安静点!”尼克的妈妈孟莉安女士见他太不像话,就板起面孔,佯装生气。“嗯,好!”小尼克看见妈妈生气了,便安静下来,但是没过多久又乱动起来。

这孩子是不是过动啊?我一面瞎猜,一面有点为小尼克担心。“别管他,我们聊我们的!”孟莉安女士视若无睹,一点儿也不在意,我的担心似乎是多余的。可是,我担心的事情最终还是发生了。

我与孟莉安女士聊得正起劲的时候,听到“砰”的一声,我们不约而同地抬起头,向发出声音的方向看去。原来是小尼克跑得太快,被桌脚绊到腿,摔倒了,脑袋还磕在旁边的小凳子上,立刻肿起一个大包。“妈妈……妈妈!”小尼克坐在地板上,痛得哇哇大哭,满脸是泪。如果是小欣欣,我肯定以最快的速度冲过去,抱起她,一边打桌脚,一边为她擦眼泪。然而孟莉安女士不慌不忙地走过去,先检查孩子的头部,一看没什么问题,脸上竟泛起笑意。“呵呵,宝贝,试一下,看你能不能站起来!”孟莉安女士朝着小尼克笑笑。“妈妈,妈妈!”尽管小尼克张开双手,想要妈妈抱一下,可是妈妈却没有抱他的意思,而是鼓励他自己慢慢站起来。

孩子出了问题,自己要负责

小尼克当然明白妈妈的意思,尽管很不情愿,还是自己慢慢站了起来。接着,他似乎对于绊倒他的桌子和磕到脑袋的凳子非常愤怒,一阵拳打脚踢。尼克妈妈见状,立刻喝止他,并且郑重地告诉他:“尼克,是你自己不小心摔倒的,这是你的不对,不能怪桌子,更不能怪凳子,谁叫你跑这么快!妈妈不是告诉过你,在屋子里要走慢一点吗?来,现在慢慢走,慢一点,看着前面的桌子、凳子。对,绕开它们,离它们远一些,你就不会摔倒了。来,宝贝,再走一遍。真是妈妈的好孩子!”

小尼克虽然疼痛未消,却还是在母亲的引导下,又绕着桌子走了一圈,果然没有摔倒。母亲笑呵呵地对小尼克说:“妈妈说得没错吧,这就是你的责任。”

小尼克看看桌子和凳子,没有说话。才一会儿工夫,小尼克又嘻嘻哈哈地去玩耍了。“尼克妈妈,为什么孩子摔倒了,非要让他自己爬起来不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通常会先把孩子抱起来,直到他不哭了才会去做别的事。要是像你们这样,别人会以为我们是后母,以为我们不爱孩子!”我说。“不爱孩子?我们很爱孩子!这样做,是为了锻炼孩子的独立性,让他建立责任感,做好自己的事情。出了问题,自己要负责。无论做什么事情,一定要认真!”“你们或许很难理解,但是我认为,孩子跌倒了,是他自己造成的后果,他要自己负责,为什么父母要哄他,把责任推到桌子身上呢?”“因为我们小时候,很多事情都是父母帮孩子做,父母习惯如此,孩子也习惯了。”“难以理解你们的做法!我认为,我们的孩子比你们的孩子更有责任感!”“我们的孩子也有责任感!”我不服气地争辩。“对不起,我们不谈这个……”善解人意的孟莉安女士知趣地转移了话题。

可是我却失去了聊天的兴致,以太晚回家没有公交车为由,辞别孟莉安女士,回家了。

德式自律教养12 跌倒了自己站起来

回到家后,我还是有点耿耿于怀。孩子摔倒是一件小事,但是身为父母,应该怎么做?

孩子摔倒时,赶紧把孩子抱起来,这样的行为表面上是疼爱孩子,实际上却替孩子推卸了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会导致孩子缺乏负责的观念吗?这么做会不会导致孩子下次再摔倒的时候,仍然意识不到是自己的责任,自然也就不懂得放慢脚步,摔倒的概率也就越来越大?

我左思右想,一直想找老公讨论。终于在一天晚上,我们针对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老公,你觉得德国孩子的责任感真的比较强吗?”“如果中国父母也像孟莉安女士一样教育孩子,他们的孩子肯定有责任感!”“哼,崇洋媚外!”“事实上,德国父母帮助孩子培养责任感的方式,比中国父母宠溺孩子好。能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危险,避开危险,又能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一举两得!”“话是这样说没错,大家也懂得这样的道理,可是多数中国父母恐怕难以接受这种方法。”“不管别人了,我们要借鉴孟莉安女士培养孩子责任感的方法,来教育小欣欣。”与老公一番讨论后,我的心结慢慢打开,也愿意接受孟莉安女士培养孩子责任感的方法了。孩子摔倒时,赶紧把孩子抱起来,这样的行为表面上是疼爱孩子,实际上却替孩子推卸了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04 以身作则——“守规矩”从过马路做起

在德国,父母都会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各种规则,遵守公共秩序,例如不闯红灯。因为他们认为,只有以身作则,才能为自己的孩子树立榜样。因此,如果有人敢不遵守各种规则,一定会受到严厉批评,甚至是谴责。

我自认是一个做事严谨、非常遵守公共秩序的人,可是刚到德国那段时间,我曾经受到过指责,理由是不懂得遵守公共秩序。那一天,我和一个好友以及她的女儿在街头散步,欣赏小城的风光,也在好友的陪伴下熟悉这个城市,以适应往后的生活。

就这样,我们三人一路走、一路看,不知不觉来到一个路口。我们刚要过马路时,对面交通信号灯的红灯亮了,行进的人都停下脚步,我们也立即站在路边等待。

由于这是个小路口,没有单独指示行人的信号灯,大家的眼睛都盯着指示车辆行驶的红绿灯,等着信号灯变换。没多久,红灯一阵闪烁之后变成了黄灯,我马上举步向马路对面走去。

谁知刚迈出一步,身后马上传来“哇啦哇啦”的喊叫声,好像发生了什么大事。我好奇地止步回头观看,只见一个抱着孩子的德国妇人,一会儿指指我,一会儿指指两个小女孩,不停地跟周围的人说些什么,看起来十分生气。

她怀中的小女孩瞪着一双大眼睛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然后问那个德国妇人:“妈妈,她怎么这样?”显然,周围的人也在指指点点……

闯红灯是小事吗?再小的事都要以身作则

我心想,这个德国女人真奇怪,一来不认识我,二来我又没招惹她,她竟指着我没好气地一个劲儿地叫?虽然当时我听不太懂德语,但仍能由对方的神情断定,那个德国妇人指着我说的不是什么好话。

于是,我赶紧退后,问身后的好友:“那位妇人在说什么呢?”好友没回答,有些不好意思地看着那位妇人。“她到底指着我说什么?”我提高音量又说了一遍,好友才说:“她在指责你!”“为什么?”“黄灯是用来提醒司机的,刚才还没有变成绿灯,你就过马路,这样就是闯红灯,违反了交通规则。”“啊?但关她什么事?”“如果她今天没有抱着年幼的女儿,你这样做,她最多骂一句‘没水平’也就算了。可是她今天抱着孩子,当然,还有我的孩子,而且这两个孩子都看见了你的行为。她是担心孩子受到你的影响,日后也像你一样闯红灯,这多危险啊!因此她必须指责你的错误。”“原来如此!”我顿时明白了自己不应该闯红灯,于是对她们点点头,表示道歉。

不过,走过这个路口之后,我还是觉得有些疑惑:为什么德国家长对于这样一件小事看得如此之重呢?见我“有心学习”,好友便告诉我她身为德国父母的想法。“闯红灯绝对不是一件小事,不仅关系到自身安全,也关系到其他路人的安全,这是攸关生命的事情,怎么会是小事?而且,闯红灯容易给孩子树立不好的榜样。”“我们德国人认为,父母要做孩子的好榜样,不要让孩子学到不好的东西。可是你今天竟然在两个孩子的面前公然闯红灯,你可知道这两个孩子正处于模仿能力最强的时候,万一她们以后模仿你的行为,后果会有多么严重?最重要的一点是,你的行为是对规则、法律的漠视和践踏。今天你可以闯红灯,明天就很有可能去偷窃、抢劫……因为这也是对规则、法律的一种践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们就是你闯红灯的一种延伸……”

听了好友的话,我连连点头,并且表示以后一定会好好遵守所有的规则,为周围的孩子做好榜样。好友微笑着拍拍我的肩膀,以示赞同。

德式自律教养13 父母坐得直,孩子就行得正

晚上回到家,我把这天的经历告诉老公。“我又不是故意的,只是不知道他们的规则,不知者无罪!唉,你说德国人怎么这么死板、不近人情呢?”我之所以这样说,无非是想从老公那里获得一点安慰,毕竟被人批评感觉还是有点不舒服,更何况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在自己的好友以及孩子面前被批评。

没想到,老公却对我说:“你要知道,她们这么做是为了你好。你想想,等我们自己哪天有了孩子,你这样做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负面影响?”“你怎么也这样说?”“因为凡是规则,人人都必须严格地遵守!否则,不如不制定。即使我们是外国人,也要遵守!”“我是就事论事,如果我们不遵守规则,以后怎么教育孩子?”

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感慨万千:闯红灯,虽然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却是对父母的一个考验——如果没有意识到这是错误的,就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你是否也和我一样,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如果是的话,就应该反思,自己应该如何做。闯红灯,虽然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却是对父母的一个考验——如果没有意识到这是错误的,就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05 德国妈妈这样教守时——差一分或一秒都算迟到

许多中国孩子都很不守时,说好9点整睡觉,却总是拖到10点才上床;说好5点开始写作业,却因为贪玩而拖到6点。为什么孩子会出现这种不守时的情况?通常是父母自己在这方面没有做好,为孩子树立了坏榜样。

从梦想着当将军、即使跛着脚却仍要自己打扫卫生的约翰尼身上,我意识到,想要培养孩子独立生存的能力,就必须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一些事情。之后,我又从他的母亲玛丽女士身上学到了更重要的一课:想要让孩子守时,父母必须以身作则。

一天,玛丽女士和我约好,礼拜六去市政广场旁边的大型超市购物。8点的时候,我们从家里出发,她带着约翰尼将军,我则带着小欣欣一起走向超市。两个孩子在前面蹦蹦跳跳,我们两个大人则在后面跟着,不时闲聊。

此时,玛丽女士的电话响了,一个朋友请她帮忙查阅一些数据,再用传真发送过去。因为这些数据很重要,必须马上处理。

无奈之下,玛丽女士只好让我先带着两个孩子去市政广场等她,并且说好8点40分在广场东边的第二个路灯下会合。

迟到一分钟,也要向孩子道歉

一路上,我们三人有说有笑,走走停停,20分钟后,就走到了约定的地点。我心想玛丽女士很可能8点40分之前无法赶到,待在这里有点无聊,就带着两个孩子去附近的娱乐设施上玩。不知不觉,十几分钟过去了,此时约翰尼将军提醒我:“时间快到了,我们到第二个路灯下等我妈妈吧,她快来了。”“你妈妈要做这么多事情,能准时赶过来吗?”虽然我从娱乐设施上走下来,但仍心存疑问。“会的,她说到做到,从来没有不守时过。”约翰尼将军非常肯定地说。

果然,我们走到市政广场第二个路灯下时,看见玛丽女士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满脸汗水,高兴地说:“谢天谢地,总算没有迟到!”“妈妈,你迟到了一分钟。”约翰尼将军提醒母亲,并且伸手指向市政广场上的时钟。“天啊!我确实迟到了一分钟,对不起,对不起!”玛丽女士向我们深深地鞠了一个躬,以此表达歉意。

见此情景,我自然不太好意思,于是安慰她:“没有关系,一分钟而已,又不是多大的事情!”

玛丽女士却还是一个劲儿地道歉,仿佛自己犯了天大的错误。无奈之下,我只好佯装生气,才终止了玛丽女士的道歉。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在超市里,玛丽女士给我们三个人各买了一支冰激凌,作为自己迟到一分钟的“赔偿”。看着手里的冰激凌,我暗自觉得好笑:“这不是小题大做吗?”

德式自律教养14 为了孩子,父母必须学会守时

在回家的路上,我和玛丽女士聊了起来,说着说着又谈到“迟到一分钟”的事情上。“以后和我在一起,迟到一分钟没必要一直道歉,更不需要‘赔偿’。”我想替她减轻心理压力,不让她因为迟到而觉得内疚,更何况她又不是迟到一小时,只是一分钟而已。“不,王太太,迟到道歉是应该的。无论是迟到一分钟,还是一秒钟,都应该道歉。今天我迟到了,我得向你道歉;下次如果你迟到了,就得向我道歉。当然,我不希望这种情况出现。”听了我的话之后,玛丽女士不仅没有领情,还非常严肃地“教育”我。“这……有必要吗?”我依然有些不理解。“有必要,非常有必要。”玛丽女士非常肯定地回答,“如果我今天迟到了没有向你们道歉,没有给予你们‘赔偿’,那么下次约翰尼将军就会学我迟到;如果下次你迟到了没有向我道歉的话,小欣欣也会向你学习,以后谁还有守时的好习惯呢?难道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没有守时观念的人吗?”“当然不希望啊!”“所以,为了孩子,我们必须学会守时,无论何事都要说到做到,这样才能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嗯!我明白了!”“呵呵,明白了就好,希望不只是我们做父母的,包括亲朋好友都学会守时。只要大家都这样做,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自然也就会守时了!”“教育孩子,言传身教是关键!”“是啊,正是因为我们德国人注重言传身教,所以一切都很和谐,邻里之间都相当和睦。这是教育孩子很重要的一环!”无论是迟到一分钟,还是一秒钟,都应该道歉。为了孩子,我们必须学会守时,无论何事都要说到做到,这样才能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