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故001:靠谱的历史八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0 00:56:59

点击下载

作者:时拾史事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掌故001:靠谱的历史八卦

掌故001:靠谱的历史八卦试读:

主创有话说

“时拾史事”是一个历史爱好者的自媒体——这里面包含着两个意思:

——文章是历史爱好者写的,因此不是“学院派”,不是为了研究和考证,而是为了讲自己读历史过程中发现的、感受到的有趣、有用、有启发的内容;是为了把自己的知识分享给有同好的朋友。

——是写给历史爱好者看的,因此不是乱写,不是戏说,是真正的史料当中的发现;是写给历史爱好者看的,因此是讲故事,而不是上课。

历史其实一点也不像小时候的教科书,充斥的只是一堆朝代和事件名。历史是真实生活中,别人的亲身经历,只不过和我们没处在同一个时空而已。看这些经历,你会发现别人如何精彩地生活过,曾经体验过怎样惊心动魄、远比小说更好看的人生。

来跟我们一起发掘这些埋藏在岁月之中的闪光矿藏吧。

话题·吃货的故事

历史中的吃货

文/天下无臣 插画/刘骁1 赵普雪夜烧烤

话说赵普,可是历史上的一位大能人,他是北宋王朝的开国宰相。他所参与制订的国策方针,可是一直影响了宋朝三百年诶。不过,我可没想写赵普的政治才能,那会闷死大家的。赵普这人可不闷,大凡是能人,一般都会有些雅俗共赏的癖好。比如,赵普喜欢读书只读一半,所以他读《论语》一半就不读了。宋太宗赵匡义问他为什么这样,赵普答道:“我读了一半就帮太祖平定了天下,所以觉得不必再往下读了。”又比如,赵普喜欢守规矩,一次宋太祖赵匡胤问他一件政事,他说这不是皇帝该问的,赵匡胤很奇怪:“为什么?”赵普回答:“这事是户部管的,皇上您统管全局就行了,知道得太琐碎不符合您的身份。”赵匡胤立时无语。

有人会质疑了,这些都是雅好,难道赵普就没有一些和我们大俗人一样的爱好么?当然有,而且这爱好俗得不得了,那就是好吃山羊肉。不过,赵普嘴比较刁,他只吃羊腿的肉,其他部分就沾都不沾,那可不是普通老百姓消耗得起的。当时最好的山羊在契丹境内,赵普就专程派人过境买羊,未免麻烦,一次就带上数万铜钱买回来养在家中,那得多大一个家啊!所以说,能人再俗的爱好也不是普通人能想象得到的。

赵普这爱好的消费和他的正常薪酬差距可不小,不好张扬,所以知道的人不多,当然,对皇帝可是不能瞒的,因为赵匡胤常常在下朝后微服去大臣家中慰问闲聊,非常清楚赵普家的哪些羊什么时候最肥。冬天到了,在一天傍晚时分,东京汴梁下起了大雪,赵普想着:“雪下成这样,恐怕皇上就不会出宫闲逛了吧,今晚可得放松一下,好好地犒劳犒劳自己。”谁曾想,家仆急步跑进来:“大人,皇上来访啦!”“不是吧,皇上您的心也太野了。”赵普连忙把赵匡胤迎进门,正要吩咐关门,赵匡胤摆摆手道:“别急,我把晋王(就是赵匡义)老弟也约了过来。”“皇上您可太赏脸了,自己来不算,还把晋王也请到我府上,真是蓬荜生辉啊。”赵普一脸的感动。赵匡胤哈哈大笑:“爱卿就别给我来这套虚的了,这大雪夜,没点实际的东西,我约老弟来你家干嘛?我好像闻到了点膻骚味哦。”赵普很无奈。

一会儿赵匡义也到了,赵普铺设厚垫子在地上请他们坐在堂中,让夫人把早已切好的羊腿肉端出来,三人人手一把铁叉串起羊肉就在旺旺的炉火上炙烤。哇,这不就是如今闻名天下的街边烤羊肉串么?想不到当年竟能找到皇帝做广告诶。不过,当时这三位吃货没理会我的惊叹,因为赵普夫人把酒给敬上来了。赵匡胤正满嘴的羊油,那一脸的爽啊,对着赵普夫人道:“来来来,嫂子,你别尽忙啊,也来吃吃。赵普,你太不像话了,把嫂子当佣人使唤啊。”赵普忙回话:“皇上,我哪敢啊,只是皇上冒雪来府上谈国事,这可是要保密的,只能委屈贱内了。”赵匡义大笑:“边烧烤边谈国事,人生大乐事。”三位顶级人物就这样蘸着酱汁,烤着羊肉,喝着好酒,通宵拟定好征伐北汉的计划。

赵匡胤征伐北汉成功后,认为这烧烤羊肉不但好味道,而且还是好吉兆。于是在每次出征前,都去找赵普,一起吃顿烤羊肉串。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民间争相效仿,从此烤羊肉串风靡东京。当然,那时可不是叫烤羊肉串,这名太不起眼了,怎么说这美食也是皇帝亲自做的广告啊。2 公子宋食指大动

春秋时期,是孔子所说的礼崩乐坏的乱世。俗话道,乱世之中必有怪事,我就跟大家说一个怪事。有多怪呢?别急,且听我慢慢讲来。

在郑国,有一位大臣叫公子宋,这公子宋可是位奇人,他有特异功能!异在哪里?每当他某天将会碰到平时难吃到的美食,他的食指就会在那天早晨莫名其妙地乱动。大家可别不信,公子宋亲口说道:“一次我出使晋国,一到晋国都城食指就动了,结果我那天在国宴上吃到了石花鱼,那可是黄河主要支流洮河里特有的较为名贵鱼种啊。又一次我出使楚国,在楚国一觉睡醒后食指动得不肯停下来,猜猜那天楚国国君请我吃什么?天鹅!还有楚国的特产水果合欢橘耶。”他这美食功能实在是太适合吃货了,以不少贵族吃货每逢嘴犯馋就一大早跑到公子宋家去欣赏他的食指。

公元前605年的一天,公子宋按常规去上朝觐见国君郑灵公,路上碰见了好朋友子家,遂相伴同去。公子宋跟子家说:“一大早醒来,我的食指就动得厉害,到现在都还没停。看来,今天必定有好东西等着我们品尝。”子家听了很开心:“那我今天可跟定你啰,有吃共享,别想独食。”两人一路谈笑就到了朝廷的台阶前,发现阶前绑着一只大鼋,厨师正在一旁磨刀霍霍。子家就向一边的内侍询问缘故。原来是楚国为了祝贺郑灵公新继国君之位,送了一只大鼋(yuán)做贺礼。这鼋可是超级好吃的东西,反正一个人也吃不了太多,郑灵公特地在今天的朝会上做个全鼋宴跟大臣们分享美味。听完内侍的答话,两人不禁相视大笑起来。

郑灵公听到廷外的笑声,感到很奇怪,等到公子宋和子家进了朝廷,就问他们笑什么。子家就把公子宋的特异反应告知郑灵公,其他大臣听了纷纷笑了起来。郑灵公听了,没笑,只有满腹的羡慕妒忌恨:“公子宋这家伙不就是一臣子,居然有这等神功。我贵为国君,却样样稀松。老天太不公平了,今天我一定不能让他得逞!”当全鼋宴开席后,郑灵公逐个叫唤大臣到跟前,亲手赐给鼋羹,宴席气氛其乐融融。“公子宋!”郑灵公喊道。公子宋咧着嘴奔到郑灵公跟前,两只手举得高高的,举着举着……“咦,怎么没有重物下压的感觉?”公子宋抬起头来,发现郑灵公正对着他一脸贼笑:“你的食指还在动吗?今天这鼋羹可没你的份儿,看你的食指还傻动不?想吃的话,等明天吧,如果还有剩的,就给你尝尝。”全场一片寂静,公子宋的脸由红转白,由白转黑:“欺人太甚!你这是妒忌,赤裸裸的妒忌!”公子宋出离愤怒了,随即做了个让大家吓掉下巴的动作——他伸出手指在郑灵公的鼋羹里撩了一撩,然后放入口中“叭”的一声:“我这不是吃了吗,我的食指没动错吧。”说完扭头就走。

郑灵公也呆了,好久才回过神来,这回轮到他玩变脸了。变了几回脸,才喊道:“来人呀,把公子宋给我拖出去宰了!”内侍很犹豫,低声回答:“国君,公子宋……他早走了。”其他大臣终于也知道干正事了,纷纷劝郑灵公大人别记小人过。“不行!明天上朝我一定要让他知道不懂礼的后果!”郑灵公大呼不已。

子家下朝后急忙去公子宋家,埋怨公子宋的白痴行径。“为顿鼋羹你跟国君置什么气啊,认认怂,服服软不行么。如今可好,国君非要杀了你解恨啊。”公子宋来回踱步,突然手一挥:“为了一只鼋,他就要杀我!罢了,还不如我们先把他杀了!”子家脸都白了:“我连只鸡也下不了手,你居然想我跟你去杀国君?”公子宋狠狠地盯着子家:“老朋友,你可要弄明白了,你不跟我一起动手,你还能有机会继续吃大餐吗?”子家终于开窍了:“行,咱俩谁跟谁啊,你这么说不是见外了吗。”

史书记载,公元前605年夏,郑灵公遇刺身亡。公子宋也因此事名留中国文化史,因为他给中国文化贡献了两个流行的成语:食指大动、染指于鼎。3 苏轼吃河豚

苏轼,大号“苏东坡”,别看他闻名天下,但他在北宋政坛可是公认的倒霉蛋,由京官被贬到地方,由富地被贬到穷地,由大陆被贬到海岛,典型的没有最衰、只有更衰。但是这一切,毫不影响民间对他的敬仰和追捧,原因很简单,苏轼不仅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修桥、修路也在行,简直就是全才能人。不过,苏轼在当时的民间最出名的是“顶级美食家”这一称誉。大凡一道菜被苏轼认可的话,立即身价百倍,人人争食,做菜的厨师更是跻身国家级名厨行列。

江苏常州,是苏轼第一次被免官时定居的地方,苏轼的不幸,成了常州人民的大幸。因为,常州人民可以经常见到这位偶像级人物了。至于富豪之家,更是想方设法地接近苏轼,谁要是没和苏轼对过话,根本不好意思参加富豪每周聚会。有一位富豪,很想请苏轼到家做一回客人,那可是倍儿有脸的事啊,要是成功请到的话,在常州富豪圈绝对会成为首席被仰慕的对象,有效期至少十年。但问题是,那富豪跟苏轼毫不相识,朋友圈中也没有跟苏轼有一点关系的人物,怎么办呢?富豪四处打听,终于让他找到了一条与己有关的线索,那就是苏轼很喜欢吃河豚。这位富豪家中烹制河豚有独到之处,要是能得到苏轼对河豚烹制的肯定,那以后苏轼岂不是可以随请随到,到时真是睡着了都会笑醒啊。

于是,富豪尝试着向苏轼送上了邀请帖,在贴上明说是河豚宴。令富豪兴奋的是,苏轼真的准时赴约。近距离看到偶像的富豪,紧张得手都不知摆哪儿好,就会说请、请、请,苏轼本就一豁达之人,也不介意,一笑而过。富豪心知肚里没货,也不敢与偶像多谈,很快就请偶像上河豚宴。苏轼和主人进了宴厅,发现宴厅摆了不少屏风,屏风背后似乎人影闪烁,心想:这位主人的家风可真古怪,怎么吃饭也会安排人暗地参观客人呢?但又不好开口问。其实苏轼真是误会了,富豪家平时可没这风俗,但谁让苏轼是明星呢?富豪的家人知道苏轼来了,全都出来欣赏偶像。不然,宴厅摆那么多屏风干嘛,在苏轼面前秀风雅,那不是在大象面前秀体型么。

河豚菜摆上了桌,富豪一声请,苏轼就毫不客气地夹了一块入口,富豪很紧张地看着苏轼的嘴。一口河豚肉吃完了,苏轼没说话,接着又夹了一块,就这样,苏轼一直都在埋头猛吃,一句话也没说过。富豪心想:惨了惨了,苏大学士都没心情说话,这河豚肉他看不上眼啊。富豪脸色渐渐泛红,屏风后的粉丝群也不好受:怎么偶像不说话啊,是不是讨厌跟老爷在一起吃饭呢?

终于,苏轼把整宴的河豚肉给吃光了。只见苏轼很舒服地打了个响嗝,把筷子一放:“你这河豚肉啊,我就一句话,就算吃完后立即死掉也值得了!”富豪还没听明白什么意思,屏风后已经一片欢呼声了。

这顿河豚宴让苏轼回味无穷,他后来又被贬到岭南,吃到了美味的荔枝时,给到的评价是:“予尝谓,荔枝厚味高格两绝,果中无比,惟江瑶柱(即新鲜干贝)、河豚鱼近之耳。”更赋诗句:“似闻江瑶听玉柱,更喜河豚烹腹腴。”哈哈,嘴吃的是荔枝,居然还念念不忘当年的河豚,果然是顶级的美食家,没有之一。4 一年两粒鹧鸪米

明朝,江西广信府有个县城叫弋阳,弋阳有位豪爽大侠汪少伟。汪大侠豪爽到什么程度呢?为人仗义,有求必应,富人收费,穷人义务;好客洒脱,每周一大宴,每日一小宴。在弋阳城内,提起汪大侠,没人不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虽不能说名扬江西,但在广信府的信誉度还是不错的。豪爽之人必定处处是朋友,汪少伟的侠名使得不少地方富豪喜欢邀请他来家中宴谈,因此汪少伟对自己的见多识广颇为自诩。

有一年,一名皇宫里的中官(太监里的官)回老家弋阳休假,听闻汪少伟的名声,很感兴趣,派人请汪少伟择日来府,特设宴以待。当时汪少伟正与一群朋友聚会,对于中官的宴请,朋友们纷纷向汪大侠道贺。毕竟,皇宫里的人会吃些什么,大家都没见识过,汪少伟难得有这么个机会,当然是人生一大幸事。汪少伟轻轻挥挥手:“中官是为皇上办事的人,他能看得起本人,我当然很高兴。不过,他这可是在弋阳设宴,你们想想,我在弋阳什么美食没尝试过?就算是整个江西,我也敢说,没有我汪少伟没见过的。”

赴宴那天,汪少伟依时前往。中官见他器宇轩昂,感觉不错,又与他聊了聊地方人情世故,果然名不虚传,也算得上地方仗义之人,非常欣赏。中官向管家招了招手,跟管家密语几句,管家即转身去了厨房。

中午时分,管家进来请两人入席。汪少伟随中官到了饭厅,饭桌上已经摆好了菜肴。汪少伟看了看菜式,虽显精致,但也没有超出他之前所见。中官待客人坐定,便吩咐管家上饭。饭端上来了,汪少伟眼睛一扫,不是吧,这饭碗里居然只盛了半碗米饭。心想:抠门,就这点饭还请什么客呀,真的打算让我吃菜饱么?中官注意到了汪少伟的表情变化,轻轻一笑:“汪公子,请起筷。汪少伟也不客气,端碗就吃。”哇!汪少伟感觉自己根本就不是在吃米饭,那种香味、那种细滑、那种弹性,他以前从来就没有尝到过。汪少伟忍不住了:请问公公,“这米是什么米啊,太美味了,在哪里可以买到呢?”中官摇了摇头:“汪公子,这米是买不到的。”“愿闻其详。汪少伟很好奇。中官向他解释道:“这米可是四川进贡给宫里的特供米,不是地里种出来的,是将稻谷种在鹧鸪鸟的尾巴上,每只鹧鸪的尾羽只产两粒米,每年取米之后就把鹧鸪放走,来年则可又取,极为罕见珍异。”汪少伟咋舌道:“那得花多少钱才能凑够一碗米啊!中官笑了:“现在,汪公子明白为什么我们只盛半碗饭了吧。”汪少伟连忙起身,拱手道歉:“鄙人乡野中人,少见多怪,恳请公公大人不计小人过,千万见谅。”

宴毕,汪少伟离开了中官府邸,立刻有一群人围了上来:“怎么样,这宴的菜肴,可比得上我们弋阳最厉害的韶阳楼菜式?”汪少伟忙摆手制止朋友们的喧嚣:“各位千万小声些,别在这丢脸了。还最厉害的韶阳楼呢,在公公面前,我们都是群不入流的乡巴佬。”5 宋高宗的夜宴文/宋慧敏

吃在宋朝,大宋人的幸福指数由此飙升到爆表。“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樊楼。”歌舞升平的东京(今开封)是一座不夜城,饮食业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繁荣迅速崛起,从皇宫“国宴”,到夜市小吃,都精致、精美、精细到无与伦比。

与民同乐是每个皇帝亲民政策的保留项目,商纣王发明的酒池肉林到了北宋简直是没品位、没素质、土得掉渣了。北宋的“国宴”才够水准,按照记载,北宋“国宴”分为9轮,以9次敬酒为划分。皇帝高高在上,臣子在下众星捧月。皇帝首先举杯:“各位臣工辛苦了,一杯薄酒不成敬意,干!”美酒醉人,美味更是令人眼花缭乱。然后是一轮歌舞,衣香鬓影环佩叮当。然后是回敬祝皇帝万岁万万岁。然后是插科打诨的小品表演……这顿宴席从红日高照到玉兔西沉,没有吃过的今天全吃过,没有看过的今天全见识,踏着月色走在回家的路上,每个人都有漫步云端的幸福感觉。“家访”虽然在领导艺术中不是十分盛行,偶一为之也没有什么不妥,再说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平时看不到的现象,透过这些现象一些本质性的东西说不定就显山露水了。被皇帝指明“家访”的臣子一方面倍感荣幸,一方面诚惶诚恐。听说张俊富可敌国,宋高宗就想去看看虚实了。那天早朝接到通知之后,张俊的心情十分复杂。

张俊打仗不行,却会做生意,高宗也算知人善任,把“政府采购”的肥差给了他。几十年下来,君臣之间鱼水情深,双赢互惠,特别是那次劝进,张俊把“好钢”全用在刀刃上。这次高宗“家访”也算是对他的奖励。张俊说那就请皇帝在舍下吃顿便饭吧。高宗说行。民以食为天,天子也是。张俊首先成立了临时“领导小组”,从卫生检查、安全保卫、原料采购到礼仪迎宾,责任到人,层层落实。

高宗来了,看到张府假山湖石、奇花异卉不住点头称赞,说比皇宫里头还好看,张俊连说哪里哪里。一番客套之后,一大家子簇拥着高宗,来到令人眼花缭乱的宴会厅。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开眼界,光是正宴之前的干鲜果品、蜜饯小吃,张俊就准备了一百多种,香圆、真桔、石榴、鹅梨、荔枝、圆眼、番葡萄、小橄榄等,很艺术地摆放在精巧的案几上。菜品更是丰富,共120款,仅下酒菜就有15盏。第一盏:花炊鹌子、荔枝白腰子;第二盏:奶房签、三脆羹;第三盏:羊舌签、萌芽肚肱;第四盏:肫掌签、鹌子羹……此外,还有插食六样、厨劝酒十味、对食十盏二十分等等。这顿饭高宗吃得眉开眼笑。当然好吃了:一条鱼只取鱼鳃两边的肉,余下弃之;一个螃蟹只取两螯,然后将新摘下的橙子去肉蒸食。舌尖味蕾上缠绵不尽的色香让高宗忘了此行的真正目的,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一心一意体现自己一国之君礼贤下士的工作作风,并且身体力行地推动饮食文化的发展。

说是脍不厌细,喉头是个“分水岭”。那些经过加工的天物,在喉头之上是奇珍美味,喉头之下就成了不分彼此的杂烩。就像60岁以后的人生,显赫与平庸、热烈与平静都不再有什么实际意义。“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才是淡泊从容的养生之道。

养不起的厨娘

文/天下无臣

北宋时期,赵氏王朝把历代严格执行的重农抑商政策放松了,北宋的都市商业十分兴旺繁荣,都城东京更成为全国的商业中心。有钱人家越来越多,一个新的行业诞生了,那就是厨娘。各位恐怕会觉得我在故弄玄虚,什么厨娘,不就是女厨师吗,有什么新奇的?呵呵,这厨娘可不是大家在大排档就能见到的那种厨师,不是大富大贵之家,是没机会见得到的。

有位太守,忙碌了大半辈子,终于退休了。回到老家后,他颐养了一段时间,觉得有点闷,想写写文章吧,没有苏东坡那才情;想尝尝美食吧,又没有苏东坡那口服。他坐在摇椅上想啊想啊,终于想起当年到京城述职时,曾被老上级请去赴宴,那宴会的菜肴可好吃了,连菜汁都被他拿来捞饭吃。当时他就问这些菜是怎么做出来的,老上级告诉他是自家厨娘做的,从此太守就记住了厨娘这份职业。想到这,老太守的口水止不住地流。事不宜迟,他立即写信给老上级,拜托物色一名厨娘。皇天不负有心人,很快,老上级就回信说已经请到一名厨娘,正派人护送过来。

老太守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这位年方二十多的厨娘。既然到了,当然就得试试手艺如何。老太守说:“就请姑娘一展身手,让我的几位客人也试试京城的宴会味道。当然了,仓促之间,大宴席就不需要做了,先给我们准备五盘五碗的小席吧。”老太守写了个菜单子给厨娘,厨娘很快就把应买的原料给列出来了。老太守一看,深吸了一口气。原来,单是一道羊头羹,就要买羊头十个、葱五斤!就一桌便饭,你以为我请的都是猪八戒吗?老太守心里嘀咕,但毕竟头一次见面,也不好说什么,而且他也很好奇为什么几个菜就能用到那么多的原料。于是,老太守让管家照账单给银两去采购。

在管家采购原料的时候,厨娘把带来的厨房用具一一摆出,锅铲、剁肉刀、剃毛刀等等一应俱有,全是白银所制,连砧板都是自带的,老太守一家都看得眼花了。当原料办齐后,厨娘换好衣服,指挥丫鬟们把原料洗净料理完毕。厨娘开始出手了,把羊头在开水中焯过后捞起,剔出羊脸上薄薄的两块肉,剩下的就往垃圾筐里一扔。仆人们看在眼里,那个心疼啊,扔一个羊头心就疼一次;老太守也好不到哪去,嘴角不停地抽动着。管家终于忍不住了,问道:“姑娘为什么把那么多的羊头肉给扔了呢?”厨娘轻轻一笑:“那些哪里是贵人吃的啊,我怎么能丢老爷的身份呢?”管家还不死心:“那应该是谁吃的呢?”厨娘很干脆地说:“狗吃的啰。”管家闭嘴了。厨娘把羊头“糟蹋”完后,开始切葱。厨娘把葱在开水中烫一下,把外部的叶子都剥去,剩下葱白,再剥去葱白,直到剩下像韭黄般的嫩心,然后把嫩心放入加了盐的淡酒里浸泡一会儿,拿出沥干。老太守觉得自己不能再看下去了。

终于,菜上桌了。老太守那几位客人简直就没停过嘴,要不是碍于脸面,他们还想让厨娘多做几样菜打包回去。老太守很开心,感觉这钱花得很值,实在是太有面子了。第二天一早,老太守就对着厨娘一顿夸,厨娘一边听一边拜谢。老太守夸完了,厨娘停止了鞠躬,但没有告退的意思。老太守奇怪了,问厨娘有什么事。厨娘回答:既然昨日试厨有幸能让贵宾中意,就请老爷照例犒赏。老太守愣了,做份小桌菜还要犒赏,什么情况?厨娘似乎明白老太守的疑惑,取出一叠单子递给他:“老爷,这是我以前在京中一位高官府里干活时,收到的犒赏记录。”老太守一看,单子里写到:摆一次大宴席,犒赏一万钱,二十匹绢;平常便饭,犒赏减一半。老太守感觉要窒息了,请个厨娘比请群土匪还贵啊。

老太守咬着牙把犒赏给了厨娘,但十天后,他找了个借口,让人把厨娘送回了京城。

馒头真是诸葛亮发明的么?

文/猫不闻饺子

关于馒头的由来有一个家喻户晓的传说。据说在三国时期,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辅佐少主刘禅可谓鞠躬尽瘁、劳心劳累。蜀国南边占据云南、贵州一带的南蛮洞主孟获是个不让人省心的家伙,时常骚扰侵袭蜀国边境,诸葛亮决定教训一下这孙子。古人迷信,泸水一带瘴气很重,就有人向诸葛亮提议用南蛮俘虏的人头来祭祀泸水河神。诸葛亮是一个人道主义者,自然不能答应,但为了鼓舞士气他强开脑洞,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好主意:用面粉做成人头的形状来替代“蛮”头,以此忽悠河神。据《诚斋杂记》记载,“孔明征孟获。人曰:蛮地多邪,用人首祭神,则出兵利。孔明杂以羊豕之内,以面包之,以像人头。此为馒头之始。”

而在《三国演义》第九十一回则说:“诸葛亮平蛮回至泸水,风浪横起兵不能渡,回报亮。亮问,孟获曰:‘泸水源猖神为祸,国人用七七四十九颗人头并黑牛白羊祭之,自然浪平静境内丰熟。’亮曰:‘我今班师,安可妄杀?吾自有见。’遂命行厨宰牛马和面为剂,塑成假人头,眉目皆具,内以牛羊肉代之,为言‘馒头’奠泸水,岸上孔明祭之。祭罢,云收雾卷,波浪平息,军获渡。”因此民间一般认为馒头是诸葛亮发明的,要我说老爷子还真挺不容易的,军国大事自不必说,有闲工夫的时候还搞搞小发明什么的,真是操碎了心!但这个说法并不见于正史记载,仅仅是在一些古人的笔记当中有类似的描述。

事实上关于吃馒头的最早记载可追溯到战国时期,《事物绀珠》记载“秦昭王作蒸饼”,可能有读者要问了,《事物绀珠》中描述的是“蒸饼”并非馒头啊?大家有所不知,根据《名义考》中的说法:“以面蒸而食者曰‘蒸饼’又曰‘笼饼’,即今之馒头”。宋代的时候,为了避宋仁宗赵祯的名讳,便将“蒸饼”改称“炊饼”。所以古典小说《水浒传》中武大郎卖的“炊饼”就是“蒸饼”,其实也就是馒头。

另外古人所说的“饼”跟我们现在所吃的饼不是一个概念,古人所说的“饼”更加笼统,凡是用麦制成的面食都可统称为“饼”,比如古人所说的“汤饼”就类似于我们现在的面条什么的。【《名义考》中记载:“以火炕,称‘炉饼’,即今之烧饼;以水沦,称‘汤饼’(或煮饼),即今之切面、面条。”】

但战国时期石磨还没有被发明出来,所以当时的人们主要还是把麦子拿来煮粥或者蒸成麦饭。那个年代只能用杵臼来将麦子杵成面,但这样的制作工具生产出来的面粉数量十分有限,所以在那个时候面食还并不十分普及。到了西汉初年的时候,智慧的劳动人民终于发明出了石磨,由于石磨的广泛应用,蒸制的面食才随之逐渐成为人们普遍的食物。

而“曼头”(特此声明这不是错别字,“曼”通“馒”。)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大文学家束皙的一篇《饼赋》,其中有一句写到:“三春之初,阴阳交际,寒气既消,温不至热,于时享宴,则曼头宜设。”

无论馒头的发明专利属于谁,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馒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担负着祭祀用品的作用。《祭法》中就说:“春祠用曼头”。明朝人李诩在《戒庵老人漫笔》中也有记载说:“祭功臣庙,用馒头一藏,五千四十八枚也。江宁、上元二县供面二十担,祭毕送工部匠人作饭。”

在唐朝的时候馒头还被称之为“玉柱”或“灌浆”,听起来还蛮文艺的呢。(《汇苑详注》记载:“玉柱、灌浆,皆馒头之别称也。”)

而“包子”其实指的是带馅的馒头,《燕翼诒谋录》中记载:“宋仁宗诞日,赐群臣包子。”还在“包子”后注明:“即馒头别名。”

关于馒头还有一个与朱元璋有关的民间传说,相传朱元璋翻身闹革命成功之后大摆庆功宴,点名要吃一道菜,名曰“白银如意”,御厨们一看懵圈了,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怎么做(建议他们去新东方学校再学两年)。原来这道菜是朱元璋当年在其原配马氏家当杂工的时候,马氏家的家厨拿手的一道私家菜,于是马皇后把这道“白银如意”的制作方法传授给了御厨。用发酵的面粉和碱水揉匀,待面团去掉酸味后,再掺上白糖用急火蒸熟。因其形状犹如开瓣的花朵,所以后来民间老百姓就把这道菜称之为“开花馒头”。

有钱人家的伙食

文/宋燕

古人说饱暖思淫欲,不过那得看什么样的饱暖。同样是有钱,贵族和土豪的区别就在于对质量的不懈追求,哪怕是吃顿包子,也得有不一样的讲究,那才是大户人家。

大户人家讲究起来什么样?咱们就从吃上说吧。

唐朝的宰相元载是个讲究吃的人,他的讲究体现在什么地方呢?他吃一顿饭,光餐具就要用三千套,而且都是珍贵物品。李德裕也是讲究吃的人,他喜欢吃羊羹,每餐吃的那杯羹,是用珠玉、雄黄、朱砂碾碎与羊肉一起煎煮的,一盅价值3万钱。他泡茶用的水,要专门用快递从江南运来的(当时他住在长安),因为他觉得长安的水不好。世家子弟韦陟(zhì),对食物有洁癖,他家做米饭要用鸟羽捡米,菜肉也都要用最好的部分,他每吃完一顿饭,厨房里扔掉的菜肴食物就不止万钱。唐笔记中还记载过一户大户人家的子弟到别人家赴宴,人家精心准备的饭菜他们一口也没动,说是烤肉的碳事先没有处理过,烤出来味道不对。

伺候这样的主儿,后厨怎么也得几十人吧?

几十人那刚够择菜的,四百人起。宋代大户人家随唐制,发展出一套后厨管理体系,号称“四司六局”,四司指帐设司、厨司、茶酒司、台盘司,六局指果子局、蜜煎局、菜蔬局、油烛局、香药局、排办局。专门负责日常的伙食和办理酒宴。这套系统是从唐代皇宫里学出来的,到宋代后来也逐渐商业化,老百姓只要掏得起钱,也能让市场化的四司六局给你办次酒席。

四司六局需要多少人?既然是从皇宫里学出来的,那拿皇宫御厨做做比较应该差不多。周代时御厨定员二千二百九十四人,唐代连官带马仔近三千人,明朝最多时达八千人之数,清朝算历朝历代最少的,也有四百多人。这些人分工明确,有专管盐的,有专管酱的,周代规制中,光负责用布把菜盖起来的,就有三十一人。

别以为皇宫是最奢侈的,历朝历代的世家子弟里,都有不少根本看不上皇宫的。西晋的何曾每次去皇宫赴宴,都要带着自家厨子烹制的馔品,根本看不上太官准备的膳食,连晋武帝都拿他没办法。上面说的韦陟,去公主家、王公家做客,几乎不动筷子——嫌人家做得太糙,没的可吃。

支撑这种讲究需要的财力,绝不是一般土豪能应付得起的。史上有过不少暴发户觉得自己有钱了,想学贵族们讲究讲究,效果往往都很难看。宋朝有个太守告老还乡,攒了不少钱,想起在京城某大户人家吃过的晚膳,对当时的味道气氛都印象深刻,也想摆一摆阔气,就托人在京师雇了个大户人家的厨娘。厨娘来了先不进家门,在距他家五里地的地方住下,写信让他发四抬暖轿接自己进府。进府之后,自带白金餐具、刀砧杂品,挥刀切肉,运斤如风。菜是做得好吃,场面也够排场,但每次做完菜,都要求按规矩赏赐,或绢帛百匹,或铜钱百千。不久后,太守就承担不起,只好“善遣以还”。小富和大富,还是有质的区别啊。

斋戒就是不吃肉吗?

文/天下无臣

古代人在祭祀前要进行“斋戒”,《礼记·曲礼》就说:“齐戒以告鬼神。”(“齐”通“斋”)什么是“斋戒”呢?现代人以为“斋戒”就是不食肉类食物,其实这个理解是错误的。《礼记·祭义》提到:“致齐于内,散齐于外;齐之日,思其居处,思其笑语,思其志意,思其所乐,思其所嗜”,是说斋戒者在祭祀前,要从内心到表现都虔诚肃敬,在室中思念被祭者的音容笑貌。如此一来,《礼记·郊特牲》认为“必见其所祭者”。(《易经·系辞》注:“洗心曰齐,防患曰戒”。)

那如何体现出祭祀者的斋呢?对于《礼记·祭义》的“致齐于内,散齐于外”,东汉经学家郑玄注释为“散齐,七日不御不乐不吊耳。”也就是七天之内不近女色,不听音乐,不去吊丧探病。明朝人朱升等奉敕所撰《斋戒文》时,对斋戒的行为规则作出了规范:“戒者禁止其外,斋者整齐其内。沐浴更衣,出居外舍(即到专门的斋戒住宿场所居住),不饮酒,不茹荤,不问疾,不吊丧,不听音乐,不理刑名,此则戒也。严畏谨慎,苟有所思,即思所祭之神,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精白一诚,无须臾间,此则斋也。”或许有细心人看到了其中有“不茹荤”三字,会疑惑我为什么在开头说现代人认为古代“斋”等同于不食肉是错误的。其实,“荤”在现代意义主要指肉类,通常与代表鱼类海鲜的“腥”字连在一起用,古代却不是这样的意思。古代祭祀斋戒中的不吃荤,并非吃素食、忌肉食的意思,而是指不吃葱蒜韭姜等有刺激气味的菜。不吃它们,不是因为这些菜本身有什么不好,而是防止祭祀者在祭祀或会客时口里发出难闻的气味,造成对神灵、祖先或宾客的不尊敬。

现代人之所以会错误理解古代“斋戒”的含义,主要是因为我国佛教徒多将素食习称为“吃斋”、“持斋”。其实释迦牟尼佛在印度传法的时候,并没有规定不准吃肉,只是规定不准喝酒和吃葱、蒜、姜之类的食物。因此,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初,中国佛教徒并没有不吃肉的戒律,可以自由选择吃素或吃肉。如今的南传佛教(指盛行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及我国云南省傣族地区等的佛教)出家人可以肉食,藏传佛教也一向不忌肉食,日本佛教界现在也已开放肉食。

那为什么如今素食成为中国汉族佛教徒基本的要求呢?这与南朝的梁武帝萧衍可是大有关系。公元520年五月,萧衍写出《断酒肉文》,他根据《大般涅槃经》要求佛教僧侣全面禁止肉食,当时就有部分僧尼对此持有疑义,称“律中无断肉及忏悔食肉之法”(《大正藏经》第五十二卷)。但萧衍认为“若食肉者,即有杀分,于不杀戒即成有缺”,而不杀戒为佛教根本重戒,持守此戒即必须断除肉食,这是佛陀所制出家戒律中本有之义。其实,关键不在于萧衍的论据有多么充分,而在于萧衍是皇帝!皇帝说要和尚不吃肉,和尚就必须不吃肉,否则,恐怕连饭也吃不到了。《断酒肉文》的颁布使得“斋戒”(素食)成为此后中国汉族佛教徒必须遵守的一种戒律。

谈到此处,我们应该大致明白,无论是儒家经典还是佛教经典,对“斋戒”的一致认识就是静心、敬畏地行事,与是否吃肉没有多大关系。

时空旅行·城市历史地图

亲历者回忆延安时代的私人生活

文/叶文龙

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由保安迁到延安,当时延安全城只有2000余人,“饭铺只有四五家,使用着木头挖成的碟子,弯的树枝做成的筷子;商店没有招牌,买错了东西很难找到原家去换,因为它们有着同样肮脏同样破旧的面貌。”全城肮脏拥挤,厕所尤其原始。丁玲纪实小说《医院中》记述了这样的细节:“老鼠就在天花板上面窜来窜去啃浆糊吃。一次,隔壁房里竟有一只老鼠从上面掉下来,砸在正在睡觉的傅莱大夫的脸上。”

于光远到达延安首夜大战跳蚤,落荒逃出房间,抱被睡在场院几根原木上。原《人民日报》社长胡绩伟也记述了终生难忘的大战臭虫:“我一个人睡在一个旧窑洞里,臭虫多得可怕,一排排一串串地从各种缝隙中爬出来,结队进攻,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令人毛骨悚然的怪事。开初我用手指抹杀,以后用手掌抹杀,弄得满手臭黄水,还是杀不完。好在我随身带了针线,赶快把自己带来的床单缝成一个口袋,把身体装在里面,尽管这样,还是辗转反侧,到天快亮时才迷糊了一小会儿。起床一看,床单上血迹斑斑。”2.延安中国女子大学生合影,1.延安的街景(1942年,哈里森·福尔左起沈玉玲、曲岩、赵军、杜国曼摄)芳、侯波(1942年,徐肖冰摄)

在延安,人人都穿制服,冬天发一套棉衣裤棉鞋帽,夏天只发一套单衣。衬衣衬裤一开始是不发的(后来每年发衬衣一件、短裤一条),闹出不少笑话。田家英夏天下延河洗澡,来了一群女性洗衣,他在河里起不来,因为唯一那条裤衩刚刚洗过晒在河滩上。

延安中国女子大学只发两季衣裳:夏天一身单军装,冬天一身棉军服,当中没有换季的衣服,手巧的学员把棉花取出变成了夹衣。谁如果带来多余的衣服,会无私地送给缺衣的同学。一旦得知某位学员要奉命到大后方工作,来自大城市的女学员会立刻捧出来时穿的旗袍、大衣,供她挑选。

陕北公学、抗大的学员七八人挤睡窑洞土坑,只铺一层茅草,挤得连翻身都困难。女子大学学生的卧位只有一尺半宽,起夜回来常常发现没了位置,要拱进去慢慢挤几下才能“收复失地”。男性炕位也不过二尺半。蜷身睡习者很快得到纠正——直腿挺睡。

女生早晨照镜子也是麻烦事,得排队,轮到者左顾右盼不愿离去,镜子女主人终于摔镜四分:“咱们还是‘共产’吧!”一镜成多镜,增扩利用率。同时,每人腰间永远挂着一个用罐头盒做的大茶缸,女生用它吃饭喝水、刷牙洗脸,甚至冲脚、洗屁股。

延安文化人一般得到稿费,多是主动与人共享,或是被朋友们“共产”,独自享用的情况极少。这几乎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规矩”。延安作家卞之琳回忆:“谁要是从邮局接到重庆、香港以至上海孤岛汇来的一笔稿费,就招呼朋友,三三五五,一分而光。”1938年8月31日,卞之琳到达延安,每月领取2元津贴。最多到街头小吃摊买5分钱一碗的醪糟鸡蛋打牙祭,几分钱买一包花生也会数人共享。“馋”是延安人生活的主旋律。一位1938年初访问延安的美军上校写道:“伙食是每日两餐,只有单调的小米。……身上有钱时,他们就到镇上一家饭馆,把钱花在八宝饭上,因为他们太缺少甜食了。”冼星海原来喜爱甜食,创作《黄河大合唱》时,他要求光未然为“作曲”买两斤白糖。等一切齐备,冼星海盘腿炕前,开始创作。他一边抓撮白糖入嘴,一边从超长烟杆中吐出腾腾烟雾,妻子钱韵玲在旁为他熬煮“土咖啡”。就这样,在延安的一间窑洞里,诞生了这首时代乐章。

中国女子大学学生王紫菲晚年回忆:到延安后最深的感受就是馋,又身无分文,走在延安街上,见了摊上雪花银似的白面馒头,真眼晕,真想偷几个吃。一次,三位中国女大生逛市场,兜里总共只有2分钱,只能买一瓶老陈醋,在瓶上刻划下三等份,先是很珍贵地用舌尖舔,觉得味道好极了,酸酸甜甜香香的,就再也忍不住,小狼一般咕嘟嘟一口气喝下自己那一份。原来就空腹无油水,其中一位回窑洞不久就肚子剧痛,满床打滚,呕吐不止,从此该女生不再沾醋。鲁艺学员在写生(1942年)

华君武刚到延安时,参加晚会回来,肚饿无食,将白天糊窑洞窗纸的半碗面粉调的糨糊当了消夜,华君武晚年回忆:“时隔43年,似乎还回忆起那碗浆糊的美味,当然,这并不是说经常有浆糊可做宵夜的”。

抗大学生何方回忆说,延安时期,二两大的馒头,有的北方男生一顿起码能吃十三四个,女生也有能吃十一二个的。一次改善生活吃包子,一位食量大的抗大生卢振中(后任武汉华中工学院副院长),二两一个的包子连吃24个才问:“什么馅?”

在延安,很多新婚男女因条件限制,结婚后依旧分住在集体宿舍,只有周末才能申请到窑洞建成的“青年宿舍”团聚。当年延安公职人员的住宿虽一律免费,夫妻周末在“青年宿舍”团聚却要缴费。抗大政治部主任莫文骅回忆:“屋里只有一张床,被褥得自己带,也不开饭,住一次交5毛钱。每到周六,小两口背着被褥来住一晚上,第二天又背上行装回到各自的战斗岗位”。然而,即使这种露水夫妻,也让延安很多光棍们羡慕不已。

中共中央为补偿大多数高级将领由于军务倥偬而耽误的青春,鼓励和帮助他们解决婚姻问题。当时延安的高级领导人,师级以上军官中80%的人都是在这一时期恋爱、结婚、成家、生子。然而,对很多知识女性来说,老干部只习惯于吃饭、睡觉、打仗,谈恋爱却很无趣。当年延安曾流行这样一个段子:有个女知识青年与老干部谈恋爱,晚上散步,女青年说:“今晚的月亮真好看。”老干部说:“好看什么?铜洗脸盆子!”

1936年,与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结伴来到陕北的马海德,在陕甘宁边区医院做了中共中央保健医生,他开始追求延安美女、鲁艺学员苏菲。马海德与苏菲的跨国恋情,引来鲁艺男学员们的集体抗议。鲁艺不少男生眼睁睁地看着外国大鼻子摘走了自己的校花,作为“报复”,此后好几个周末的傍晚,他们躲藏在鲁艺校门口的坡地里,等马海德来接苏菲的时候,大喝一声:“谁接走苏菲,留下买路钱!”就冲上来,拦住马,翻出他口袋里的香烟和零钱。1.马海德与苏菲在他们的延安窑洞2.一九四五年,马海德和夫人周苏前与苏联医生阿洛夫合影菲、儿子周幼马

1940年3月3日,马海德与苏菲在延安结婚。

据艾青、卞之琳记述,1938年延安革命队伍里的津贴标准为:士兵(班长)1元、排长2元、连长3元、营长4元、团长以上一律5元,只有著名文化人、大学者是5到10元。王实味、陈伯达每月津贴4.5元。冼星海15元(含女大兼课3元),鲁艺音乐系教员一律12元,助教6元。发的是延安“边币”,1元边币可买两条肥皂或一条半牙膏或两斤肉包子或十几个鸡蛋。”“最困难时期,连这点钱也停发了。”冒舒湮记载:“法院工作人员与囚犯吃的饭菜都是一锅煮的!”冼星海指挥《黄河大合唱》(1939)拿手雷当玩具的儿童团成员

延安纸笔十分紧张,每人每月仅供应五张,作家特别优待,领取纸笔不加限制。1940年1月,入党四个月的范文澜抵达延安,应张闻天之邀主持马列学院中国历史研究室,主编《中国通史简编》。范妻乃旧式家庭妇女(文盲),初到延安感觉处处不便,又惦着家里东西,常常暗自落泪。张闻天夫妇常去看望,派服务员照料他们的日常生活,每人每月发津贴4.5元。范文澜感觉最困难的还是缺书,张闻天便布置地下党将范文澜的书从家里运到延安,共五六十箱,绝大部分为线装书。范文澜十分感动。

1941年,右眼失明的刘伯承,有段时间连左眼也看不到东西了。军医让他多喝点白糖水,败败火。刘伯承问:“白糖多少钱一两?军医回答:“5元一两。”刘伯承:“这么贵!白糖水不是我们喝的,不能买。多喝些白开水就行了。”

延安物价低廉,猪肉每斤2角,1角钱可买十来个鸡蛋。陈明远先生折算说,延安1元相当于19世纪90年代末的30~35元。若按相对标准,至少合2008年人民币百元以上。当时延安整肃贪污的红线:1938年贪污200元或受贿100元者处死。货币贬值后,贪污500元以上的枪毙。1943年,延安女大的排美国记者哈里森·福尔延安街景(1944年)球队在比赛。发球的是曼镜头下的边区根据地胡明(后来是薄一波的夫人)

延安文化人流行“客请”,即延安人太穷,得由外来客人掏钱做东。1938年5月上旬,美国驻华参赞卡尔逊上校在延安遇上老外医生马海德,邀他去一家八宝饭出名的馆子吃晚饭。一路上,许多人向马海德打招呼,马海德便邀他们一起去吃饭,“他如此大方地利用了我的好客使我发笑,他知道我手头不紧。我们走到饭馆时,后面跟随了十几个年轻的男女,他们笑着闹着,完全沉浸在聚餐的快乐中。”十几个人每人点了自己要的菜,吃完就走。

1936年秋,刘英患流行性感冒,高烧不止,但延安没有药,只能寄希望于“千万不要并发肺炎”。她进了隔离窑洞,半昏睡半清醒,每天只喝一点小米粥汤,完全靠自己去扛病。丈夫张闻天干着急,每天早晚两次隔着窗户纸上窟窿问候一下,说几句安慰的话。张闻天发了津贴,全交警卫员买鸡蛋做汤给她吃。刘英问警卫员:“闻天的5元津贴都给了我,他吃什么?”警卫员眼泪汪汪:“就吃‘红锅炒白菜’。”挺了二十多天,刘英慢慢恢复过来。时任陕北省委组织部长郭滴人,像刘英一样发高烧,没挺过来,匆匆辞世,年仅29岁。

郭小川在《延安生活杂忆》中回忆:“我是40年底到延安的。这时候,延安最特殊的地方,便是延河两岸的男女了,因为女大在党校对面,每天晚饭后和假日,在延河边散步的颇不乏人。女同志的装束,是蓝斜纹布的带耳朵的帽子,即使是好天气,也把耳朵放下。最讲究的要算围巾,花花绿绿,不过是追逐都市风而已。”“男同志的最标本的服装是白茬短皮袄,颈围布的或毛围巾。那年发的鞋子很好,是高统的黑色布棉鞋。”“老实说,这期间便蔓延着自由主义的风气了。作为人们的谈料的,不是别的,而是文学与恋爱。文学与恋爱,二者这般密切,流行在人们口头的语汇,是‘灵魂的美’,是‘文学气质’。”

赴延安的青年多为中小知青,大家一窝蜂去搞文学,延安一时出了200多个诗人。只要在报纸上发表几首诗,便是诗人了。1940年,延安大诗人萧三说:“在延安的青年写的诗最多(文学刊物,例如《大众文艺》上,75~83%是诗歌)。”文艺青年聚在一起,不是谈论谁谁的文章真好,就是评说那人的文章如何如何要不得。

延安中央党校的女学员们曾约定:不嫁老干部。但是,在现实面前,很多知识女性却在知识分子和老干部之间,面临两难抉择。丁玲在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的“三八节有感”一文中,这样描述延安女性的尴尬:女同志的结婚永远使人注意,而不会使人满意的。……她们被画家们讽刺:“一个科长也嫁了么?”诗人们也说:“延安只有骑马的首长,……艺术家在延安是找不到漂亮的情人的。”然而她们也在某种场合聆听着这样的训词:“他妈的,瞧不起我们老干部,说是土包子,要不是我们土包子,你想来延安吃小米!”

一位四十多岁的江西老红军娶了一位城市女生。老红军是八路军120师某旅政治部民运部部长,上前线后,收到女学生情书,最后一句:“我给你一个亲爱的吻。”部长持信找到捎信人:“她给我捎了东西,东西在哪里?”捎信人一脸茫然:“她没有捎东西啊?”部长指着信:“这不是给我一个亲爱的物?这个物在哪里?”这则笑翻故事很快成为“老红军”与“女学生”结合的经典段子。70年前延安的文艺表演

一位历经千辛万苦投奔延安的浙大女生,经“组织介绍”嫁给一位出身佃农的老干部。最初,革命热情很高的女生服从组织决定,照例周六回到老干部窑洞,往往一宿无话。日子一久,女生渐渐厌烦。一次,她邀丈夫月下散步,老干部说:“月亮有什么好,圆圆的活像一个烧饼。白天干了那么多的工作,晚上在外面乱走有什么意思?”浙大女生哭肿双眼,悄然离家,留下一首诗:“嫁得郎君不解情,竟将明月比烧饼;从今不盼礼拜六,春宵枉自值千金。”从此不归,组织上也无法说服女生。官司打到毛泽东处,毛写诗回应女生,替老干部辩护:“春花秋月枉多情,天上人间两画饼;寒来花月不能衣,饥时一饼胜千金。”

延安时期,局势相对稳定,组织上也鼓励干部、官兵积极解决“个人问题”。干部们当然想找有点气质的姑娘,而要“有气质”,自然得上点学、读点书。米脂乃陕北首富县,该县地富女儿绝大多数上学,“该地成为红军干部选妻的重点。军内称米脂县为‘丈人县’。”

1938年,山西汾阳东南一带,八路军685团团长杨得志掏出1块钱请带路老乡帮忙买点鸡蛋,竟买来20斤。一位当地老乡替尚未婚娶的杨团长找来一位姑娘,长得俊,还是高小毕业,两头都愿意,但女方父亲要杨团长出100块钱彩礼,杨最多只能给几百斤粮食,人家不干。杨得志后升任344旅代旅长,过汾河前,杨得志还想带走这位姑娘,“可最后还是没有带成,主要还是因为拿不出那100块钱来。”

女性资源紧缺,男性之间的争斗自然就会加剧。萧军与萧红分手后,与丁玲谈过恋爱,后与青年女演员王德芬订婚,辗转赴延安。但延安后,大概王德芬又与萧三粘粘扯扯。一次边区文协开会,萧军、萧三、艾思奇、吴伯箫等十来人出席,萧军从靴中抽出匕首,往桌上一插:“萧三,我要宰了你!”弄得大家都很害怕,面面相觑。还是老实人艾思奇慢慢说了一句:“萧军,你有什么意见,可以说啊,不能那么野蛮。”萧军才把匕首收起来。

1938年,16岁的何鸣刚入抗大,便成为很多人的追求对象。抗大队长兼教员聂凤智最终胜出,因为他不久兼任卫生所所长,与女护士何鸣有更多的“正当接触”。聂凤智的表白语:“我是党员,你也是党员,双方都是共产党员,也都没有传染病,双方自愿在一起,谁都不强迫谁。”聂凤智15岁参军,闻战则喜,身上有11个枪眼,负伤8次。何鸣:“他打仗勇敢,这一条就招人喜欢。”1940年元旦,26岁的聂凤智与18岁的何鸣在晋察冀结婚,抗大教育长罗瑞卿主持婚礼,吃了大白菜豆腐,“搞得还蛮热闹”。延安老乡

何方回忆:“整风一开始,马克思主义就不香了。整风期间不只是不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过去学过的,特别是搞理论工作的还纷纷检讨,似乎没学过理论的人倒还干净些,起码不用检讨……甚至有些老干部,如时任中办副主任的王首道,为了表示和教条主义决绝,竟将一些马列著作扔到了窑洞门外……原来人们感到很缺的马列著作,有些人又感到无用而多余,于是就拿到南门外新市场当废纸论斤卖了”。

师哲揭发康生夫妇说:“他们工作和生活的一切方面都由秘书来承担,包括给他们洗脚、洗澡在内。他除了伙食标准同中央负责同志看齐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要求。诸如:袜子非狗头牌的不穿;地毯是从中亚带回来的;衣服(特别是大衣和外衣)要穿莫斯科生产的;办公桌上少不了各种干果——花生米、核桃仁、扁桃仁、柿饼等。尽管如此,他仍不断向他所领导的社会部诉苦,以求得格外‘照顾’。延安是革命圣地,是艰苦奋斗的同义语,竟存在着康生这样的角落,能相信吗?但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他有时享受咖啡,有时饮酒,虽不常饮,但酒量很可观……他由于不得志而以酒浇愁,他把米大夫请到他的住处,搬出珍藏多年的法国、英国名酒,折腾了整整一个下午,二人醉成烂泥。”

人物·袁世凯

袁世凯巧用“P图”击倒齐名政敌

文/高成 插画/刘骁

光绪末年,大清国的统治有如雨中浮萍,飘忽不定,岌岌可危,作为这个没落帝国的实际一把手,慈禧太后的日子也很不好过。这不,年过七旬的她又怒了,没想到这回惹恼她老人家的竟是一张照片……“春煊亦通党负我,天下事真弗可逆料!”老太后气不打一处来,又是发火又是感慨的。在她的面前,摆着一张康有为和岑春煊在一起的照片,若照片也有思想,肯定会说:“怪我咯!”众所周知,康有为是慈禧的眼中钉、肉中刺,戊戌年的事虽然过去了快十年,可慈禧对康、梁的恨从来有没有一丝的减弱。清廷的任何官员,不管是谁,只要和康有为有来往,都是和她作对,就算这个人曾有恩于自己。最后,处分如期传达下来:岑春煊被宣布罢免。与此同时,就在不远处,一个人正笑得合不拢嘴……不用猜了,他,便是世人熟知的袁世凯。

这事跟袁世凯有啥关系?原来呀,这张照片其实是袁世凯找人“P”出来的,此时的朝廷,两派斗争异常激烈,是哪两派?一方以奕劻、袁世凯为首,另一方则以军机大臣瞿鸿机以及两广总督岑春煊为首。双方尔虞我诈,互不相让,为了整倒瞿、岑二人,老谋深算的袁世凯灵机一动,巧妙抓住了慈禧厌恶维新人士这一要害,通过杨士琦找到了在上海任职的蔡乃煌,蔡乃煌又找到了康有为与岑春煊的照片,利用“高科技”巧妙合成在了一起,作为“铁证”,上交慈禧,天衣无缝。一把年纪的老太后哪懂这里面的伎俩,果然上当受骗,估计直到被孙殿英挖出来的时候都还蒙在鼓里呢!

袁世凯大家肯定都特别熟悉了,那么岑春煊又是何方神圣,竟然敢跟袁世凯叫板?其实,岑春煊跟袁世凯一样,都是慈禧太后的大恩人,推行清末新政的积极分子。袁世凯对慈禧的大恩情表现在戊戌变法的时候,主动向荣禄告密,揭发维新派图谋,使慈禧下定决心发动戊戌政变,后来八国联军侵华,袁世凯又给西安行宫送菜送饭送钱的,颇得慈禧欢心。而岑春煊在慈禧落难前本是个西北内陆省份的地方官,怎么沦落到那里去了?谁让他戊戌变法的时候这么积极地帮皇上推行新政呢!后来一听两宫西逃,良心发现,火急火燎地带兵赶去护驾,日夜兼程,跋山涉水。眼见其他官员都是逃的逃、散的散,对比之下,慈禧对岑春煊的好感突然膨胀,表白道:“我母子西狩,若不得你照料,恐将饿死,焉有今日?我久已将你当亲人看待。”于是两人都被重用,袁世凯担任封疆之首直隶总督,开设学堂,改革司法,有声有色;岑春煊总督两广,兴办实业,培育人才,成效显著。而且两人都鼓吹立宪,当时有“南岑北袁”之说。1.袁世凯书法2.袁世凯家庭生活照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